中国货币发展分析

2024-08-06

中国货币发展分析(精选十篇)

中国货币发展分析 篇1

关键词:区域发展不平衡,货币政策,有效性

一、文献综述

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是经济学界一直以来讨论热烈的话题。在研究大国模型中,Carrison和Chang研究了1969~1976年美国8个主要的BEA地区制造业的收益状况,发现货币政策在各州之间存在着差异。大湖区(The Great Lakes Region)的影响比较大,而洛基山区的影响比较小。Krugman以美国新英格兰地区为例对美国是否是一个最优货币区进行讨论,认为大货币区并不全是最优货币区。如果让新英格兰地区成为一个独立货币区,就有可能在20世纪80年代初遏制该地区的经济过热,而在80年代末避免该地区的经济衰退。

另一方面,国内学者也对我国国内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和区域影响提出自己的观点。陶长高(2002)通过对中国货币供应量指标和国内生产总值、物价等进行回归分析,得出货币政策对国内的GDP、物价等走势有较强的影响力,总体上来说存在有效性。

二、现象阐述与数据分析

1. 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中所有的数据资料,如没有特别注明,均来自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商务部网站及《中国经济年鉴》。在分析东中西部三地区的经济情况时,为了样本更精确和数量上更合适,在传统意义上的东中西三个地域内各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六个省市,作为此次分析的样本。

2. 货币供应量与地区发展关系的阐述

在中国确立以M1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后的十多年里,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较高速的发展势头。但是,各地区无论是增长的基础和经济增长速度各不相同。中国三十多个省份中,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严重,各地区之间差异很大。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从表1中,我们不难看出,东部地区在1996年~2007年的十二年时间中,无论是国民生产总值的绝对量还是增长的速度,都远远高于同期的中部和西部地区。1996年,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的年GDP差额为1.4万亿,到了2007年,已经接近6.9万亿,而与西部地区,则从相差2.3万亿拉大到10万亿。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并没有缩小反而在进一步扩大。

三、区域不平衡性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原因分析

1. 现金漏损率的对流通货币量的影响

根据经典货币乘数的公式m=(1+C/D)/(Rd+ER/D+C/D),其中C为流通中的货币,存款记为D,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为Rd,超额存款准备金为ER,C/D是现金漏损率,ER/D是超额准备金率。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央行能够调节货币乘数、并进一步影响货币供应量。但是,除了Rd是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超额准备金率、现金漏损率也能够影响到货币乘数效应的大小。由于数据取得的困难,我们用现金投放代替流通中的现金,则东中西部现金漏损率见表2。

从表2中不难看出,东中西部三个地区的现金损漏率差异非常明显。在我国,目前采取的是全国统一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但是在不同区域下有不同的现金损漏率由此造成不同的货币供应量扩张效果,并进一步影响到该地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2. 经济基础对货币调控政策承受力的影响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东西部地区的差距正在不断的拉大。上海市从1995年的2462.57亿增长到2006年的10297.17亿元,甚至已经接近西部云南,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六省总的GDP10949.09亿元。东部地区是中国经济的中心地带,特别是以长三角、珠三角为代表的地区,资源禀赋优良,农业生产率高,工业体系完善、基础厚实,服务业也蓬勃发展,第一二三产业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而反观中西部地区,自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后一直发展进程缓慢。在历史上享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四川、重庆等地,今天的经济已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即便是在号召西部大开发的今天,虽然在政策上国家给予了相关的支持,但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多方面的原因,至今仍面临着人才不愿意留在西部,资金不愿意调到西部的局面,许多地方甚至还存在着依靠着某一种资源为生的局面,整个产业体系明显不如东部地区完善。由于经济基础的不同和产业结构的单一化,许多欠发达地区的产业无法承受国家的货币政策调控。2002年国家开展西部大开放战略之前,每次货币供应量的缩减,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就要大大放缓。尤其以1999年,当年的宏观调控使西部地区的增长率降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只有5%。

3. 利率管制和金融市场的不完善

在一个成熟市场中,利率是最能体现资金成本与收益的指标。美国和欧洲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均是放开对存贷款利率的限制。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利率的自由浮动,存款和贷款的利率分别由市场的供求决定,反映市场上真实的资金供求状况和成本。但是在我国,利率因为受到管制,传导机制扭曲:中央银行通过制定指导性的利率直接作用于企业和居民的存贷款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消费。

除了利率上的管制问题,全国各区域金融市场的不同发育程度也影响着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发挥。就金融市场的培育问题上来看,全国各地的情况也显然各不相同。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以上海为例,除了传统的国有四大行和几所比较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如招行、民生、交通、光大等,还有各个外资商业银行、各种性质的公募私募基金、民间发达的借贷组织等等,而反观西部,除了有限的几家银行机构外,很难看到别的一些金融机构进入。对待国家的货币政策调控,东部地区凭借着不同的资金来源渠道,可以在国家缩紧货币供给,减少银行信贷的时候将资金的调控影响降到最小。而许多西部地区的产业,面临国家的宏观调控时由于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只能倒闭或破产。如此不平等的发展环境,使西部的企业在发展的初期便举步维艰,更是进一步加剧了东西部之间的经济差距,反过来又进一步遏止了西部地区的金融市场发育,造成了恶性循环。

4. 创汇能力对基础货币投放的影响

众所周知,在我国现行的外汇管理政策以及最近几年强有力的贸易顺差下,被动的因为外汇占款而投放的货币越来越成为新增货币供应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06年新增外汇储备2473亿美圆,07年预计4000亿多亿美圆。如果按照平均的汇率7.5计算,两年内因外汇占款而投放的人民币达到了48547.5亿元。不同地区因外汇占款而产生的不同货币需求量,给我国的货币政策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从实体经济角度分析,东部地区的净出口额大,同时引进的FDI也较多,创汇能力明显强于中西部地区。同时,在人民币升值的大环境下,企业也不愿意长期持有外汇,因此,东部地区相对于中西部地区,获得远远大于后者的投放资金。我们从下图的表3、表4可以看到,东部地区无论是净出口创汇能力还是引进利用FDI的能力,都远远大于的中西部地区。由此外贸项下带来的外汇收入转换为外汇占款形式投放的基础货币,使得东部地区的资金结构完全不同于中西部地区。

(数据来源:《中国经济年鉴》)

(数据来源:《中国经济年鉴》

四、小结

不同地区的现金漏损率、经济基础水平、利率管制程度和市场发育水平以及不同的外汇占款情况,均会对货币政策在该区域内的操作和实施产生相当大的影响。综合上述情况,中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的确存在对现行的货币政策有效性产生影响的因素,这也给货币当局制定新的货币政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Garrison,Charles B,Hui S.Chang.The Effects of Monetary Forces in Regional Economic Activity[J].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1979,(19):15~29

[2]Paul R.Krugman.Currency and Crises[M].Massachusetts,MIT Press,1992

[3]张宝双李震:我国统一货币政策效应区域性差异实证分析[J].金融经济

[4]夏斌廖强: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J].经济研究

中国货币市场的发展现状 篇2

摘要:近年来,中国的货币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货币市场交易品种逐渐增加,交易规模持续增长,市场成员不断扩大。在货币市场发展的基础上,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间接调控方式的有效性在不断提高。但我国的货币市场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可供交易的货币市场工具还比较少,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割,交易规模偏低。由于存贷款利率仍然受到管制,货币市场利率的变化对信贷市场等其他金融市场的影响还相对有限。

关键词:不完善 改革 政策 效率

正文:货币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份,其发展水平对于金融体制改革、商业银行经营方式的转变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都具有重要意义。国际经验显示,如果没有一个比较发达的货币市场,依赖市场机制的货币政策就无法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建立一个完善而有效的货币市场,是中国进一步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中国的货币市场由多个子市场所构成,其中包括拆借市场、回购市场、债券市场和票据市场。

一、拆借市场

同业拆借市场是货币市场的核心组成部分。拆借是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以无担保的信用方式进行的短期融资交易。在现代银行制度下,存款机构必须交纳法定准备金;由于临时性大额支付会出现准备金不足,从而形成了金融机构短期拆借资金的需求。由于这种交易不需要抵押,交易双方通常通过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账户进行资金划拨,因此,在短期融资方式中,拆借具有效率最高的特点。据资料表明,中国的拆借市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但在市场发展初期,由于缺乏其他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工具,拆借主要不是准备金管理的工具,而是

经常作为调剂金融机构间中长期资金余缺的手段。自此,拆借成为当时突破贷款规模管理的主要形式,使非银行金融机构取得了大量资金,构成当时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理所当然地成为当时金融整顿的重点。

近年来,我国拆借市场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作为信用融资方式,仍然无法规避金融机构风险。随着风险防范意识的提高,商业银行对交易对手的授信更加谨慎,这也是近年来拆借交易量增长较慢的另一重要原因。我国政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撤消融资中心的同时,央行大力推动了债券回购市场的发展。

二、债券回购市场

债券回购是指交易的一方将持有的债券卖出,并在未来约定的日期以约定的价格买回的交易行为。在回购交易中,交易双方并不是以买卖债券为目的,而是以短期融资为目的。与拆借相比,债券回购交易更为安全。目前,在各国货币市场上,债券回购已成为十分重要的交易工具。

资料表明,在1997年初,为了防止银行资金流入股票市场,人民银行决定商业银行退出证券交易所的回购交易,并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展回购交易。由于银行间回购业务的开展,使金融机构间能够进行更为安全的短期融资,而不仅仅是依靠拆借;同时,金融机构可利用债券进行流动性管理,因而大大促进了债券发行市场化的进程。由于回购的发展,中央银行也具有了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市场基础。因此,银行间回购交易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三、债券市场

近年来我国货币市场的发展过程表明,债券市场的发展对于货币市场的整体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债券的发行利率和买卖价格都已由市场决定。债券一级市场的改革,为债券二级市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在银行间市场上组成了以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为核心成员的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券的承销团。债券承销商开始在银行间市场上承担债券买卖双边报价的功能,以促进债券流动性的提高。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实现了债券的统一托管和无纸化,市场成员间签订了回购主协议。通过上述改革,银行间债券市场初步形成了现代债券市场的架构。

四、票据市场

商业票据是由企业发行的信用性票据。在金融市场上,一些信用良好的大型公司的票据的发行成本低于银行贷款,因此,企业具有利用商业票据作为其融资手段的需求。在我国,由于贷款利率仍然受到管制,而商业票据的利率是由市场决定的,因此,商业票据具有更大的融资成本上的优越性。根据现行规定,我国目前的商业票据需要有实际交易为背景,而不是一般性的融资性票据。因此,我国的票据市场对于解决产业密切关联的企业之间的相互拖欠资金问题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近年来,在中央银行的政策推动下,票据市场发展很快。商业票据、贴现和再贴现均有很大的增长。

五、小结

当前国际货币格局及中国对策分析 篇3

一、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

国际货币体系是关于汇率规定、国际收支调节和储备资产供应等问题的一系列制度安排的总称。历史上的国际货币体系包括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

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作为国际本位货币的制度,其特点是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由各自的含金量比例决定,黄金可以在各国间自由输出输入,国际收支具有自动调节机制。从19世纪70年代至1929年大危机之前,是金本位盛行的时代。金本位制按各国货币与黄金的联系程度,可以分为: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市,44国代表商讨重建货币制度,通过的一系列文件规定了战后国际金融体系的宗旨、决定框架及运行机制,战后国际金融体系因诞生地而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其基本特征就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以及固定汇率,本质是金汇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的先天不足,这就是“特里芬难题”。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认为,任何一个国家的货币(美元)如果充当国际货币,则必然在货币的币值稳定方面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发展客观上要求作为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的美元增加,这只能靠美国通过国际收支逆差、美元流出美国来实现,而长期的国际收支逆差必然使美元贬值;另一方面,作为国际货币又必须要求货币币值比较稳定,而不能持续逆差。正是由于这一内在的、不可克服的矛盾,促使布雷顿森林体系在1973年解体。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牙买加协定》,确认了浮动汇率的合法性,形成了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黄金非货币化,即黄金与各国货币彻底脱钩,不再是汇价的基础;国际储备多元化,除美元之外,欧元、英镑、日元、黄金,特别提款权等,成为各国央行储备资产;浮动汇率制合法化,浮动汇率制取代固定汇率制成为多数国家的选择;货币调节机制多样化,形成了汇率调节、利率调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干预和贷款调节等多种货币调节机制。牙买加体系摆脱了对单一货币的依赖,国际储备多元化,货币调节机制多样化,货币供应和使用更加方便灵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特里芬难题”。但是,浮动汇率制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和体系的动荡和混乱,套汇、套利等短线投机活动泛滥,先后引发多次金融危机。汇率变化难以预测也不利于国际贸易和投资,调节机制多样化,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国际收支失衡的矛盾。

国际货币体系看似世界经济发展的结果,但是,国际货币体系如何安排,又能深刻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态势。始自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经济后工业化和虚拟化,使得美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失衡,其背后的支撑是美元本位制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国贸易逆差从1982年的55亿美元快速攀升到2007年的8000亿美元,美国长期寅吃卯粮,消费着来自世界各国的资源、商品与劳务,旺盛的消费需求造就了美国经济长期繁荣的奇迹。如果不借助美元国际本位货币的地位,美国不可能维系这种过度消费促使经济增长的模式。但是,美元本位制的国际金融秩序,帮助美国轻而易举地完成了这个奇迹。其机理是,美国以贸易逆差的方式购买其他国家的产品和资源,其他国家卖出产品和资源得到美元又被用来投资于美国的债券等金融资产,美元现金通过经常项目逆差流出美国,又通过资本项目流回美国。在金本位制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中,没有任何政府能凭空造出黄金来平衡国际收支逆差。但在美元本位制中,他们可以创造各种金融工具来实现。可以说,正是美元的霸权地位造就了美国无节制的消费模式,而无节制的消费模式正是次贷危机爆发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中国如何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非常明显,美元在牙买加体系中仍然占据着霸主地位(虽然欧元、日元与英镑也能部分分享国际货币的特权),国际经济活动产生了新的不公正和不平等。美国的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比,正逐步在滑落,美国GDP占全球GDP的比重约为25%,美国国际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1%,但美元目前在国际储备货币中占比为64%,美元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充当国际经济贸易的计价单位、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的事实并没有改变。中国GDP占比为6%,中国国际贸易额占比约为8%,而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比几乎是零。没有反映各经济体实力消长的国际货币体系,对世界和中国都是一种不对称、一种失衡。中国要进入大国行列,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势在必行。

有人建议把人民币国际化的议题放到改革国际国币基金组织中讨论,试图通过IMF增资,扩大中国在IMF的份额和投票权,来加强中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话语权。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尽管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经济体代表性有所增加,但发达国家在IMF的份额和发言权优势仍相当明显。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仍是IMF份额和发言权最多的5个国家,中国列第六位,印度列第十二位,美国所占份额和投票权比例分别达到17.7%和16.7%。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相关规定,重大问题例如章程的修改等必须要85%的票数通过,美国现有的投票权确保其拥有一票否决权。因此,中国在IMF的话语权不可能占多大比重。

关于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改革,斯蒂格利茨等人2006年就提议:使储备资产的积累和储备货币国的经常项目逆差相分离,比如每年增发2000亿美元的特别提款权(SDR),这样无需美国维持经常项目逆差,也能够满足全球经济对储备货币积累的需求。周小川行长也认为,储备货币发行国的国内货币政策目标与各国对储备货币的需求经常产生矛盾,“超主权储备货币不仅克服了主权信用货币的内在风险,也为调节全球流动性提供了可能”,因而,类似超主权储备货币的SDR可能是更优的选择。但是,SDR只是等值于美元的“纸黄金”, 只是记账单位,并不是真正的货币单位,无法用于贸易结算,加上其实质会淡化美元地位,与美国全球霸权战略存在一定冲突,这些都决定了SDR短期内很难成为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

中国货币政策成本分析 篇4

一、中国目前的货币政策架构

(一) 对内稳定币值———稳定物价

在中国现行的货币政策框架内, 由于金融市场化程度、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等原因, 央行主要采用如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信贷限额、公开市场业务 (主要指央票发行和回购交易等) 等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对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进行调节, 从而预防和控制物价过度波动。我国央行调控物价的效果如何, 可以通过图1了解。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2008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从图1可以看出, 我国物价波动同经济周期具有高度相关性:物价在经济衰退中倾向于下降, 而在经济扩张中倾向于上升, 且通货膨胀峰值滞后于经济增长峰值。

在央行的宏观调控方面, 我国央行基本上是遵循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操作规则, 这一点从图2中可以看出。即央行货币供应量也呈周期变化, 1993-1994年以反通货膨胀为主;1998-2002年以反通缩为主;2003-2007年以反通货膨胀为主。

资料来源:中小企业成长网。

(二) 对外稳定币值———稳定汇率

基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需要, 央行采取的是稳定汇率政策。因此, 汇率的每一次较大幅度的变动, 基本都同央行的汇率制度改革密切相关。其中, 比较重要的有:

1.1985年, 取消人民币贸易内部结算价, 人民币汇率由1美元兑换2.7963人民币持续贬值至1美元兑换5.2221元人民币。

2.1994年, 人民币汇率实行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人民币汇率并轨后为1美元兑换8.70元人民币。此后很长一段时间, 人民币汇率一直维持在1美元兑换8.26-8.28元人民币之间。

3.2005年7月21日,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汇率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 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4.2010年6月19日,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 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进行自2005年后的第二次汇改。2010年7月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7720元, 与上一交易日相比大幅上升138个基点, 再创5年新高。

二、中国目前货币政策架构存在的问题

中国目前货币政策架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 随着经济的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现行货币政策的成本越来越高。

(一) 被动的货币供应机制

在中国的货币供应过程中存在着大量被动的货币供应, 这一情况可以从以下的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看到。其中, 国外资产中的外汇项目在全部资产项目占比中达到了70%以上。之所以称其为被动的货币供应, 是因为在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中, 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 中央银行必须买入大量的国际收支顺差带来的外汇, 从而导致通过外汇占款渠道大量被动地吐出基础货币, 在市场中会导致流动性泛滥, 并催生资产泡沫。为了对冲多余的流动性, 央行要么减少其他资产项目, 要么增加负债项目。但是由于“对政府债权”比重较低, “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和“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等都属于央行的政策性贷款而无法收回等原因, 其他的资产项目缺乏操作空间, 央行只能在负债方增加“金融性公司存款”, 即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发行债券”即发行央票来对冲这些流动性。

这种被动的货币供应, 一方面导致流通中的通货膨胀风险, 尤其在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会加速经济过热, 并使央行的紧缩政策陷于无效;另一方面使得央行在对冲流动性的过程中承担利息成本和效果的不确定性风险。

(单位:亿元人民币)

资料来源:根据百度文库资料整理。

(二) 严重的货币错配问题

在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中, 资产项目中的国外资产占到81%, 而负债项目中的国外负债只有0.33%, 这些数据对比说明央行存在着严重的货币错配问题。

出现大规模货币错配的国家往往都是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 长期的国际收支顺差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Eichengreen et al. (2005) 通过实证分析发现, 货币错配与较高的国际储备正相关。大量外汇储备的唯一出路就是用来购买外国政府债券, 主要是美国政府债券。这样, 一方面, 大量外汇储备使得本币面临巨大升值压力;另一方面, 本币升值又会导致所购买的外汇资产大幅度贬值。这就使得本国出现了“受挫的美德”现象, 即越是有储蓄美德的国家就越是受到挫折和惩罚, 从而使本国陷入“高储蓄两难困境”。同时, 出现大规模货币错配的国家在汇率制度选择上也面临很大的局限性, 即如果不能在货币错配方面取得进展, 就只能选择对美元高度稳定的软盯住政策。Haus—nlallrletal. (2001) 和Ganapolsky (2003) 发现, 货币错配程度与汇率弹性负相关。

(三) 两难的货币政策目标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 并通过币值稳定来促进经济增长。货币政策目标的侧重点在维护币值的稳定, 但是, 在实际经济运行中, 物价与经济增长具有正相关关系。长期以来, 我国在追求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胀之间缺乏一个平衡机制, 使得增长目标经常处于垄断地位。货币政策操作经常性地需要配合政府的宏观经济目标, 如此导致的结果反而可能加剧经济的波动。同时, 货币政策还需要由行业内的经济学家、银行家等具有敏锐洞察力的专业人士组成决策组以保证货币政策的前瞻性, 而货币政策的不独立就会破坏货币政策的前瞻性, 使得货币政策的调控功能下降。

(四) 匮乏的货币政策工具

从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来看, 国外资产占比最高, 其次是对金融机构的债权 (比如再贷款和再贴现) , 对政府的债权占比较低;而最大的负债是金融机构的存款 (即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 , 2009年为45%。2003年以来, 随着发行央票回收流动性, 央票的占比 (资产负债表中“发行债券”一项) 大幅上升, 目前为18%左右。对比中外货币政策工具有很大不同: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公开市场业务、基准利率等;而中国则主要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央票、信贷限额等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这种货币政策工具结构一方面使央行直接承担更多的调控成本, 因为央行对法定存款准备金存款和中央银行票据都是要付息的;另一方面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缺乏使得金融领域的价格信号可能被扭曲, 从而带来更大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三、中国未来货币政策的发展

(一) 加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积极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

加强货币政策独立性就是要摆脱币值稳定受制于经济增长, 更要强调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对此, 政府可以确定每年的货币供应增长目标, 具体工具的使用如改变利率、存款准备金等的幅度和时点的掌握应该交给专业的央行官员去操作。

积极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如利率市场化等, 有助于丰富央行货币政策工具, 实现货币政策工具结构的合理, 加强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

(二) 坚定地推进人民币汇率走向弹性浮动

中国货币发展分析 篇5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币的货币供应量也连年增加。是中国的经济增长促进货币供给的增加,还是货币供给的增加拉动了经济的增长了。本文将通过计量经济学软件,选取1986到2007年共22年的货币供应量和GDP的数据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分析两者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关键词:货币供应量;货币供给;GDP;经济增长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同时货币供应量也连年增加。尤其是近几年,伴随着中国经济以9%左右的高速增长,货币发行速度也明显加快,年增长幅度分别为7.10%、9.62%、10.93%、11.57%、10.13%、12.05%和16.99%,远远超过GDP的增长幅度。有人认为是货币供给拉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也有认为是经济增长带动了货币供应量的增加。那么在中国,那么是经济增长带来了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呢,还是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拉动了经济增长。本文将通过对1986-2007年货币供应量和GDP数据,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来对这个问题进行实证分析。

二、数据分析

通过观察1986-2007年GDP与货币供应量变化的曲线,我们可以发现,M2和M1的变化趋势与GDP基本保持一致,M2的变化率明显大于GDP的变化率;而M1的变化率则小于GDP的变化率。但是在有些年份,其变化也存在一些相反的情况,比较明显的就是九十年代后期,GDP的变化方向与M2完全相反。在八十年代后期,GDP与M0、M1、M2之间的差距并不大,甚至GDP还略高于M2,但进入九十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M2增速开始加快,逐渐超过了GDP。而M1虽然也有所增加,但是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始终存在一定的差距。远大于M0的增幅,而且两者之间的差距伴随着GDP的增长日益扩大。

1988-1990年曲线的波动趋势比较明显,GDP骤然下降,M0、M1曲线变化趋势与GDP保持一致,同时下降,而M2则呈反方向变化,上升趋势比较明显。但M0与GDP的增长趋势并不是一直都保持一致,在这中间也出现个别年份相反的情况。如:1986-1987年、1996-2000年都出现了GDP与MO相反趋势的波动。这些不一致情形的出现和几乎都与当时货币政策的重大举措有极大关系,如1986-1988年是为了抑制经济过热而实行货币紧缩政策,使得GDP与M0呈相反方向变化。

从2003年开始,货币当局决定把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计入M2,M2的增幅因此大大提高。近年来于经常和资本账户的持续“双顺差”,导致外汇储备大幅增加,大量基础货币流入市场,货币供给的增幅远远高于GDP的增幅。

三、实证分析

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一个前提条件是时间序列必须具有平稳性,否则可能会出现虚假回归问题。因此在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之前首先必须对各指标时间序列的平稳性进行单位根检验。

首先对M0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对序列本身检验存在单位根,调整为一阶差分后仍然

出现单位根。调整为二阶差分后,检验结果平稳,不存在单位根,满足序列平稳性要求。

对GDP进行单位根检验,在取2阶差分时不存在单位根,数列平稳符合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条件。对GDP和M0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得到结果如下:

通过上述结果我们可以发现,M0不是GDP的格兰杰原因的P值为0.01小于标准值0.05,所以检验结果显著,M0是GDP变化的格兰杰原因结论成立。而GDP不是是M0的格兰杰原因关系的P值为0.35远大于0.05。因此检验结果不明显,GDP不是引起M0变化的格兰杰原因。

用同样的方法对M1和M2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可以发现数据序列不平稳、存在单位根,不符合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条件。为了使数据平稳,并使数据序列保持一致,所以在检验前对GDP、M1和M2分别取时间对数,再对数据进行二阶差分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下:

检验结果符合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条件,所以可以对取时间对数后的数据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InGDP是InMl的格兰杰原因的检验结果不明显,而InM1不是InGDP的格兰杰原因的P值为0.01,检验结果明显,所以可以得到如下结论:InM1是InGDP变化的格兰杰原因,而InGDP不是InM1变化的格兰杰原因。

InM2与InGDP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下:

当进行检验时两者的默认时间滞后期为2时,InM2和InGDP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不明显;当时间滞后一期以后,InGDP不是InM2变化的格兰杰原因的P值为0.07,检验结果不明显,所以lnGDP不是inM2变化的格兰杰原因。而inM2不是InGDP变化的格兰杰原因的P值为0.001,检验结果明显,所以inM2是InGDP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当时间滞后期再增加时,两者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不明显。

四、结论

M0是流动中的现金,代表着市场上的现实购买力,所以M0对当期的经济影响更为显著一些。M0与GDP曲线的吻合性较差,如果将其滞后就会发现其不吻合处更多。这表示M0对GDP增长的滞后期短,对当期GDP增长的作用比M1、M2更为强烈一些。而M2对GDP的影响则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如果将M2滞后一期(这与检验结果相符),就会发现二者曲线几乎相同。这说明M2对经济的货币效应要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才会发挥作用。因此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必须考虑到政策执行的时滞性。

中国货币政策环境分析(英文) 篇6

Recently, Chinese Central Bank raised the interest rate by 0.25%.The capital market participants generally judged that this reflected the central bank's worry about the inflation.The control of the circulation showed that, at least, the central bank will continue to withdraw liquidity in the short term in the case that the expectation of inflation is coming.

In 2008, the sub-prime crisis broke out in theU.S.Its influence has spread rapidly from the heart to entire capitalist world.And China's Export-led Growth Model decided that we also be involved in the crisis.From the figures that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has published, the GDP growth in the full year of 2007 was around 14.2% and fell sharply to 9.6% in 2008, and 8.7% in 2009.The total export is 1.2 trillion U.S.dollars in 2007, which has increased 25% over the previous year.In 2008, it's about 1.4307 trillion U.S.dollars with an increase of 17%, which is less than before.And the total export was 1.2017 trillion U.S.dollars with an increase of-16% in 2009, in which the crisis spread to the world.To the surplus, the data in 2007, 2008 and 2009 were 264.4 billion U.S.dollars, 298.1 billion U.S.dollars and 196.1 billion U.S.dollars respectively, which increased by 49%, 12% and -34%.It is an obvious negative curve.The weak external demand and consumers' inadequate confidence also reflects that the global economy is still stay at a low level.

The crisis has not past.There is a prediction that the problem of debts would turn from personal debt to government debt.The Greece's sovereign debt crisis seemed to have confirmed this prediction.As a matter of fact, the euro area is lack of an effective system of central bank.At the beginning when the problem was exposed, the European Central Bank's indifference attitude made the situation even more serious.So far, the crisis has not brought under control, and the cost is too high.There are some uncertainty still exist.The government of some European countries may be bankrupt, which can cause severe economic recession and the collapse of the euro.Therefore, the Europe's debt crisis is a potential and instable factor that may have impact on our country and the world someday.

In the domestic economy, the government took out 4 trillion Yuan to support the fiscal stimulus plan at the beginning of sub-prime crisis, which is very similar with the fact that Federal Reserve put a plenty of liquidity into the market without hesitation and successfully avoided the depression.The fixed assets investment of the whole society in 2006, 2007 and 2008 has been maintained a growth of 25%, while in 2009 it was increased to 30.1%.As for the total retail sales of social consumer goods, it also maintained rapid growth in many favorable policies such as home appliances to the countryside, purchase subsidies for cars and other measures of stimulation.In 2008, the datum is 10.84 trillionRMB, which increased by 21%.But in 2009, the growth of total retail sales of social consumer goods fell to 15.5%, and the growth rate obviously slowed down.The main reasons of the phenomenon in 2009 are as follows.With the expiration of the policies and the lack of follow-up on policy, the government laid more emphasis on the policy of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And it was affected by the spreading crisis and the recession in whole.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hanges in CPI.It has increased by 5.4% in March, 2011, which reflected high inflation.China's policy in times of crisis can be interpreted as the guiding theories to increase investment and stimulate domestic demand to push the economic growth and complete the political goal of keeping the GDP growth rate 8%.

After a thorough analysis of both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acro economy, here's the proposal of monetary policy for central bank.First, our monetary policy should keep pace with the major capital countries under current situation.The increasing of the interest rates is considered as a sign of canceling the bailout policies.At the early of this year, when the economy was recovering step by step and the expectations of inflation wa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vere.our government should act as a cautious follower in order to avoid the momentum of economic recovery.

Secondly, we must stop the inflation.It is considered commonly that the increasing of money supply will cause inflation, while the decreasing of money supply will lead to the CPI's declining and deflation.However, the latest research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showed that there is no obvious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hanges in money supply and CPI in the short term.InChina, the situation in the past twenty-four months has proved this argument.

(Data resource:China State Statistical Bureau and eastmoney.com)

摘要:文章讨论了在当前中国央行面临的货币政策环境, 从多方面考察了货币政策环境, 并在最后给出应当采取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警察,通货膨胀,政策环境

参考文献

Leo N. Bartolotti, Inflation, fiscal policy and central banks, Nova Science Publishers

Ball, Robert James, Inflation and the theory of money, Transaction Publishers

中国货币发展分析 篇7

一、货币市场基金概述

货币市场基金是指专门投资于短期金融资产(主要有短期存款、短期债券、商业票据、银行承兑汇票、银行存单)的基金。货币市场基金既可以看成是一种金融机构, 也可以看成是一种金融产品。作为一种机构, 货币市场基金吸收定额或不定额的资金, 将其投资于短期金融产品;作为一种金融产品, 货币市场基金是一种证券类资产或账户, 由金融机构销售给投资者, 有的货币市场基金账户还可以签发支票转账。

二、美国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

货币市场基金于1971年产生于美国的。当时美国国会为了限制商业银行的恶性竞争,对商业银行存款利率规定了上限,这就是所谓的“Q条例”。个人投资高于“Q条例”规定的收益往往难以获得。1971年货币市场基金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这一状况。因为货币市场基金作为一种基金,它属于信托业务,可以不受“Q条例”的限制与约束,从而可以按照基金运营的效果提供收益;同时,货币市场基金通过吸收各类投资者的零星资金汇集成金额巨大的基金投资于货币市场工具,实质上使中小投资者得以间接进入货币市场,分享短期国债、商业票据、银行承兑票据及可转让定期存单等流动性强的货币市场工具的收益,从而为个人投资者从货币市场获得高于“Q条例”的收益打开了道路。货币市场基金的特点是:成熟期短最长不超过1年, 最短的为隔夜商业票据,而且风险极小。此外,货币市场基金具有很多银行存款的特点, 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银行存款。

在高收益率的激励下, 美国的货币市场基金在不到30年的发展时间里, 以独特的魅力迅速成长壮大。目前在美国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市场上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最受欢迎的共同基金, 成绩显著。据美国投资公司协会(I-CI)统计,截至2002年底,投资基金总资产中大约有35.6%(22720亿美元)投资于货币市场基金,仅次于股权类基金所占的41.7%的比例(26670亿美元);同期,债券类基金占据了17.6%(11250亿美元),而混合类基金既投资于股票又投资于债券,仅占5.1%(3270亿美元)。这说明,货币市场基金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在基金业中站稳了脚跟,拥有自己的广阔市场,成为除资本市场外,另一条备受青睐的投资渠道。

由此可见,美国货币市场基金在资产组合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一方面,丰富了基金品种,扩大了投资者资产选择的范围;另一方面,它成为连接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资金流通渠道。当然,美国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也显示,货币市场也是一个很好的投资领域。

三、对我国货币市场基金发展的启示

(一) 我国货币市场基金发展的有利因素

在我国, 货币市场基金是一种新的金融产品, 中国的经济金融环境对其发展提供了诸多有利的因素。

1.宏观经济形势有利于增强货币市场基金的吸引力。

2003年以来, 我国物价上涨幅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储蓄存款利率1.98%(扣掉利息税后为1.58%)。宏观经济形势的改变使居民储蓄面临很大压力,要获得较高收益, 应转移资金购买货币市场基金等其他金融产品。

2.金融市场资产种类少的状况为货币市场基金发展提供较大空间。

近年来,中国GDP增长较快,国民储蓄迅速增长,但金融市场工具种类非常有限。这既不利于金融机构进行资产负债管理,也不利于居民高效率地安排储蓄和投资,然而却对货币市场基金等创新产品很有利。

3.居民对低风险高收益的金融产品需求很大。

在我国,股票市场成了居民试图获得较高投资回报的主要场所,但我国股票市场价格波动过大,因而居民希望获得比银行存款利息高但比股市风险低的投资机会。货币市场基金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这样的需求。

4.货币市场资金供求现状表明需要有新类型的资金供应方进入市场。

1997年以来,我国货币市场交易量增长迅速,但银行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单边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成为市场资金供应的绝对主力,这不利于市场充分竞争,也不利于市场有效率地运行。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将会增加市场资金供应,这有利于改变市场单边性的状况,会受到资金需求机构的欢迎。

对于我国货币市场基金种类,应该考虑以下因素:第一是操作成本,第二是规模,第三是现有金融法规限定,第四是货币市场发展现状。

(二)对我国货币市场基金发展的建议

1.完善基金法律制度。

对于试点阶段的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加快和完善法制监管是推动基金业迅速发展的助推器。我们应构造良好的法律平台,以利于基金治理结构的完善。法律对基金治理结构的规定应是多层次的。首先是基金的风险控制。对于基金金融风险的技术控制,主要是对风险的集中程度的限制,即使在允许的投资范围之内,基金也不能随心所欲地进行投资,而必须按照既定的基金类型选择具体投资对象。其次是基金的组织与管理。这通常会涉及基金管理人和托管人的选择标准,具体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个人经历以及人品声望等。再次是基金的信息披露。在不妨碍基金正常商业运作的基础上,应当加强信息披露的强度。

2.积极发展新的货币市场工具,增加市场交易品种。

目前我国货币市场上的交易工具与国际货币市场上金融衍生工具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不可同日而语。对此,应当借鉴货币市场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逐步发展多种交易工具。一是规范同业拆借品种;二是允许资产质量较高、信誉较高的企业发行短期商业票据,增加银行承兑票据的发行量,发行一部分大额可转让存单等,从而增加商业银行的货币投资工具;三是借证券公司与已有证券投资基金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之机,将证券交易所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国债现货与回购交易连接起来,并对回购协议予以进一步规范,对该交易方式强化制度约束,控制风险。

3.进一步完善货币市场。

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离不开货币市场,一个活跃的货币市场是货币市场基金运作的基础。从我国当前货币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要满足货币市场基金的需要,应做到实现市场运作一体化,实现市场主体多元化,实现市场客体多样化。

4.我国货币市场基金必须走开放式之路。

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篇8

改革开放的成就是巨大的, 这是我们分析中国经济的基础和出发点, 任何时候都不能否定!然而,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 中国经济经历了巨大波动, 随后经济持续显著下滑,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伴随着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增大, 现在必须要更多地依赖于货币政策, 才能承担起启动内需, 促进经济增长以及调整经济结构的历史任务。由此, 货币政策及其有效性问题就成为了当今中国经济领域研究的重点。

一、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前提

1. 货币的性质。

自17世纪以来, 人们关于货币到底是“中性”还是“非中性的”的争论已有400年的历史。我们则认为, “货币非中性论”更接近真理。原因有: (1) 中央银行的存在就已经表明, 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不是中性的。 (2) 凯恩斯革命以来, 政府干预在经济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干预经济运行的手段就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这两大政策的最终实施又是依靠货币来实现的。

2. 货币供给的性质。

“货币供给究竟是内生变量还是外生变量?”。主张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者认为, 货币供给由收入、储蓄、投资、消费和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决定, 中央银行难以控制。主张货币供给是外生论者则认为, 货币供给不是由经济变量和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决定, 而是由中央银行控制。我们则认为货币供给兼具有外生性和内生性。二级银行体制的设立就表明货币供给是既具内生性有又具外生性。

3. 菲利普斯曲线的价值。

菲利普斯曲线于1958年问世以来, 围绕其的争论从未间断过, 正是这种争论推动着菲利普斯曲线的研究不断前进。菲利普斯曲线真正的价值在于其对国民经济运行态势的勾勒。所以中央银行应该深入研究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并根据其走势针对性的实施货币政策。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货币政策是否能够发挥作用取决于其本身, 以及宏观经济环境。

二、建立衡量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计量经济模型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有利率和货币供应量。中国经济正处于经济转轨过程中, 利率还没有完全市场化, 因此选取货币供应量作为解释变量。《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 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既然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于货币政策的目标。那么, 为了观测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我们完全有理由选择国民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作为被解释标量。

本文选取了1998年~2015年第一季度的数据来分析我国货币政策的效力大小。1998年~2015年第一季度的M2和GDP变动的散点图 (单位:%) 如右。

从散点图大致可以看出随着M2增长率的增加, GDP增长率也有所增加, 近似于线性关系。为了分析GDP增长率随着M2增长率变动的的数量规律性, 可以考虑建立如下简单的线性回归模型:

根据Eviews8.0的回归结果, 我们可用规范的形式将参数估计和检验结果写为:

所估计的参数a=9.5422, b=0.7137, 说明M2增长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 平均来说GDP增长率会增加0.7137个百分点, 这与预期的经济意义大致相符。但是该模型显著性不明显, R^2=0.1337, 可决系数很低, F检验值仅为2.4696。

三、原因分析与政策建议

原因:

1. 我国的货币政策存在有时滞效应。

弗里德曼认为, 时滞效应对于货币理论与政策有重要意义。对于货币政策来说, 由于时滞的存在, 它经常导致对货币政策效果的错误解说, 也往往导致货币政策的错误决定。因为货币变动的作用并没有同时发生, 货币政策就被认为是无效的。

2. 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受阻。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集中造成的系统内自上而下的资金“逆流动”对货币政策特别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的影响是致命的。

3. 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低。

货币政策能否发挥作用以及作用大小, 完全取决于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

建议:要提高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其根本在于改善货币政策发挥作用所依赖的经济运行环境。

四、总结

2014年以来,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增长7.0%, 创下近年来最低水平, 这又是一个历史转折点。应该说, 由于目前财税体制改革尚处“引而未发”状态, 制约了财政政策的操作空间, 此时创新性货币政策可以部分承接财政政策的结构调整功能。展望2015年, 我们认为, 结构性货币政策将会继续推进。同时财税制度上也要有“壮士断腕”的魄力, 适应新常态, 引领新常态。

摘要: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这又是一个历史转折点。由此本文选取了19982015年第一季度的M2和GDP数据, 来分析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

关键词:货币政策,理论基础,货币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黄达.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2]崔建军.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

中国货币发展分析 篇9

从金融改革角度看,利率市场化与金融产品创新是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 一方面,利率市场化为金融创新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定价市场化推动金融创新形式的多样化;另一方面,在金融监管放松、价格波动加大的过程中,新的风险需要对新的金融产品进行管理、重新定价。 美国的金融产品创新贯穿利率市场化改革始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其发展历程看,无论是资产管理公司推出的货币市场基金,还是银行推出的大额可转让存单、货币市场账户等,都属于突破原有法规限制的创新产品,促成了美国存款利率市场化实质性启动,也缓解了银行存款流失压力。 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引入不受利率管制的新的金融创新产品,这种增量改革式的利率市场化方案可以部分降低市场冲击,也可以激发银行的创新能力,这与中国目前的情况存在相似和可比较之处。 探究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与货币市场基金等金融产品创新的互动,对于判断中国利率市场化下一步走向, 以及把握当前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美国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概况

美国货币市场基金(Money Market Fund,MMF)的发展与利率市场化推进相辅相成。 1960 年代末,在不断攀升的通胀压力下, 居民储蓄意愿降低、存款增速下降, 监管机构不得不考虑放松利率管制,吸引居民存款;1970 年代初, 货币市场基金以存款替代品的身份出现, 不仅分流了有限的居民存款,还造成存量存款“搬家”,促使美联储实质性开启放松Q条例、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在接下来70 年代中期至80 年代中期的近十年“废除Q条例”政策推进期内,美国经济处于严重滞涨时期,为货币市场基金的壮大提供了足够的时间。

(一)美国货币市场基金发展历程

在美国金融市场上, 货币市场基金作为低风险、高流动的投资工具,自诞生起就受到投资者的欢迎,但其产品增速波动幅度较大。 在经历了利率市场化进程中55%~318%的爆发期后,货币市场基金规模增速于1980 年代后期回落至30%以下;受低利率环境等影响,2002~2004、2009~2011 年甚至出现负增长(图1)。 由于具有完整的支付功能,美国将零售货币市场基金纳入M2 统计口径。 2001 年零售货币市场基金占M2 的比例达到18.3%的高点,此后逐年下降,2013 年12 月约为5.8%。 1970 年代到1980 年代,货币市场基金是美国市场最受欢迎的基金产品,带动了整个基金行业发展;后期随着机构投资者壮大、基金产品丰富,占比逐步下降。 货币市场基金与其他开放式共同基金间存在替代效应,两者增速变化方向基本相反。

资料来源:美联储。

(二)美国货币市场基金兴起的背景

早期美国银行业存款利率执行统一上限标准。根据《1933 年银行法案》(Q条例)的规定,联储成员银行不得对 “具有支付功能的存款”(活期账户、支票账户)付息;对“不具有支付功能”的存款(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可以在管制利率范围内付息。1930 年代至1960 年代中期,美国经济整体运行良好,通胀水平较低;利率上限“随行就市”屡次调整,银行、储贷协会等经营状况良好。 然而,1960 年代后期通胀高企,存款利率上限调整严重滞后,居民储蓄意愿不断下降。 尽管1961 年花旗银行推出了面向个人的大额可转让存单,储户可获得定期存款收益率同时不丧失流动性, 但票面利率仍受Q条例限制,且面额较大,普通居民无力购买。[1]1970 年代初,面对高达9%的货币市场收益率, 华尔街的基金管理人将个人投资者的小额资金“集腋成裘”,参与货币市场投资并获得高于联储上限利率的收益,货币市场基金产品应运而生。

(三)美国货币市场基金驱动力

美国货币市场基金经历了两轮快速扩张,增速与货币市场平均收益率走势保持高度正相关。1972~1974 年美国市场利率上行,利差不断创新高,货币市场基金产品进入第一轮爆发式增长。 1977~1981年美国经济出现更为严重的通胀, 货币市场平均收益率一度高达19%, 带动基金连续五年净申购,进入第二轮高速扩张期。 但当通胀缓解、利差收窄时,货币市场基金增速便放缓甚至出现负值。

来自银行账户产品的创新延缓了存款向货币市场基金迁移的速度。1982 年的《加恩圣加曼法案》允许银行推出货币市场存款账户,在保留活期账户支付功能的同时可按货币市场收益率付息,且无需受Q条例利率上限管制。 货币市场存款账户推出伊始取得了巨大成功, 首个季度规模便达到3 亿美元,直接拉低货币市场基金的增长速度。[2]但这一账户资金需计提存款准备金,投资范围也受到一定限制,收益率低于货币市场基金。 因此后期其资产规模不断缩减,1986 年已降低至1982 年的水平。

(四)美国货币市场基金监管

货币市场基金一般被视为类货币的安全资产,风险常被忽视。 从美国经验来看,事实上流动性、信用和利率这三大风险始终伴随着它。[3]随着美国货币市场基金市场膨胀,其对金融市场稳定性的影响与日俱增。 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统计,1970 年以来基金公司为货币市场基金提供了300 多次的资金支持以避免“跌破1 美元”,在此期间投资者并未遭受损失。 然而2008 年9 月雷曼兄弟破产引发连锁反应, 美国历史最悠久的货币市场基金管理人———The Reserve Fund公司旗下多只产品亏损;其中规模最大的The Primary Fund单位净值跌至0.97 美元, 资产规模几天内从650 亿美元缩至230 亿美元,进而引发整个市场投资者恐慌。 财政部不得不采取临时救助措施,货币市场基金在缴纳一定的费用后可获得财政部承诺,保证净值维持1 美元。 市场恢复稳定后,临时救助措施退出。

金融危机后,美国对货币市场基金采取了更严格的监管。[4]根据1983 年货币市场基金监管规则,货币市场基金必须将资产净值稳定在1 美元左右,不能投资价格波动较大的证券,被投资证券的剩余久期不得超过13 个月。1991 年增加了“资产加权平均久期不得超过90 天”的要求,限制其配置高收益资产,淡化了它的投资增值功能。2010 年,在其他金融改革尚未取得进展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率先出台对货币市场基金的增补条例,要求其资产加权平均久期不超过60 天;只能投资“在两家大型评级机构获得最高两级信用评级”的信用债;持有同一发行人的证券不得超过总资产的5%, 持有国债类资产不得低于10%, 持有一周内到期资产不得低于20%等。

二、美国货币市场基金对金融结构及各部门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对美国的金融结构特别是主要部门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银行、储贷协会等存款类金融机构首先感受到负债端存款流失、息差收入缩小带来的冲击,进而倒逼其资产端投资风险偏好的提升。 居民、企业等部门在资产配置等方面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一)存款类金融机构

1. 负债端

对存款机构负债端的影响集中表现为存款分流、同业负债扩张,综合负债成本升高(图2)。

资料来源:美联储。

存款分流反映到不同机构、不同存款类型上效果不尽相同。 机构类型方面,与银行相比,储贷协会面临的存款流失问题更为严重。 在1970~1982 年“存款搬家”最为严重的13 年中,仅4年储贷协会的存款增速高于银行存款增速。 美国的储贷协会主要集中个人资金满足家庭住房等支出需求。 一方面吸收公众短期浮动利率存款,另一方面将资金投入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多为30 年期、固定利率、每月等额还款产品。 在存款利率上限不断提高,息差收入日渐缩小, 严重的资金成本收益不匹配、期限结构失衡下,储贷协会陷入经营困境,部分机构出现亏损、破产。

各类型存款受到货币市场基金影响的节奏、程度不同。 不付息的活期存款首先被货币市场基金替代,只因两者在功能上有许多相似:可开支票、可转账付费等。 Q条例对活期存款禁止付息的规定直至2011 年才解除, 因此活期存款受到冲击最为剧烈。1973 年美国商业银行所吸收存款中活期存款占44.2%;1986 年存款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时, 该比例降至32.3%;2007 年进一步降至9.4%。

在付息存款中,由于利率政策不同,储蓄存款受到的冲击大于定期存款(图3)。 美国贷款利率市场化秉承“先大额、后小额,先长期、后短期”的原则,首先对大额、定期存款出台放松限制:1970 年调高了定期存款利率上限,1973 年放开10 万元以上定期存款的利率限制,1978 年放行大额、 定期的货币市场存单,1980 年推出小额储蓄存单,1982 年放开3.5 年以上定期存款利率限制,1983 年放开所有定期存款利率限制……而对储蓄存款的上限管制直到1986 年才取消。

资料来源:美联储。

负债端的存款分流导致负债成本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初期逐年上升。 测算显示,1970 年利率市场化启动前,商业银行付息负债成本约4.8%,1981 年升至11.9%。 1986 年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时回落至6.7%,直至2001年才降回4.8%以下。

2.资产端

1973~1986 年存款利率市场化推进过程中,存款类金融机构的现金资产占比从12%降至8%;同业资产占比从3%显著提高至7%;证券配置比例维持在18%~20%,贷款比例维持在58%~61%。 尽管证券类资产总体占比没有明显变化,但内部配置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高收益产品配置明显增加。1970 年国债、市政债占40.7%,公司债占35.7%,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等政府支持债券占21.6%;1986 年完成利率市场化时,国债、市政债降至12.9%,公司债降至20.1%,政府支持机构债券增至60.7%(图4)。

资料来源:美联储。

(二)居民部门

1970~1986 年利率市场化进程中, 居民部门金融资产配置的变化表现为存款类(含MMF)占比上升,股票类资产占比下降(图5)。 从居民存款的规模和结构看,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货币市场基金与居民的现金和活期存款存在替代效应。 货币市场基金在存款中的占比逐年提升,1986 年约占8%,2008 年达到19.5%,2013 年三季度末约11.9%。

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三)企业部门

伴随利率市场化推进,美国非金融企业的流动性管理方式发生了系统、持续的变化,现金和活期存款类资产比例显著减少,直接持有的国债、市政债减少,货币市场基金、共同基金投资比例增加(图6)。 截至2013 年三季度末,企业持有的金融资产包含36%的储蓄和定期存款、26%的货币市场基金、24%的现金和活期存款、11%的共同基金及3%的国债等。

资料来源:美联储。

三、中国货币市场基金发展与利率市场化

中国第一只货币市场基金产品 “景顺长城货币”成立于2003 年10 月。 2004~2005 年,在股市低迷的刺激下货币市场基金增速曾高达190%。 2006~2007 年股市复苏,货币市场基金遭大规模赎回;加息环境下市场利率不断走高,为确保流动性而出售债券带来变现损失,一些基金公司承担了投资者的部分利息损失,2007 年股市下跌后货币市场基金才再次受到市场青睐。2011 年起监管部门取消了货币市场基金投资协议存款不得高于30%的上限的规定,其收益率持续高于同期1 年定期存款利率;互联网与金融业交叉融合大环境下,货币市场基金设计更科学、交易更便捷、功能更完善,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期。 2013 年四季度末共有货币市场基金产品153只,资产净值8832 亿元,占基金总规模的30%。 其中“余额宝” 一只产品在成立的8 个月内规模激增至4000 亿元,约占中国货币市场基金总规模的40%。

(一)中国新一轮货币市场基金发展的特征

与前两次的高速发展相比,这一次以互联网为主要渠道的货币市场基金发展呈现新的特点。 第一,发展速度更快。 货币市场基金产品在基金行业总资产中的占比从2011 年的14%增加到30%,两年间翻了一番。 第二,便利程度更高。 以往货币市场基金以1000 元起购,赎回时到账时间T+1 日至T+4 日不等。 在互联网金融的带动下,认购门槛低至1分钱; 基金公司通过垫资等形式T+0 实时到帐;附加信用卡还款、跨行转账、网上购物付款等新的支付功能。 第三,销售媒介更直接。 传统的货币市场基金购买以银行、第三方理财等代销渠道为主,投资者主动购买较少。2012 年以来基金公司普遍重视基于互联网的直销平台的建设, 新型直销渠道上线后,新增货币市场基金客户中相当数量来自直销渠道的主动购买。

中国货币市场基金仍具备成长与创新的空间。美国存款利率市场化期间,货币市场基金相对规模最大时约占存款总量的十分之一。2013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显示, 中国个人存款有47 万亿元、单位存款有52 万亿元,合计99 万亿元。 按照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货币市场基金占存款的比例,估算中国货币市场基金规模峰值,假设利差一直持续,仅考虑货币市场基金对个人存款的替代效应,则最高可达4.7 万亿元;若考虑对单位和个人存款加总替代,理论上可达10 万亿元(表1)。 而2014 年2 月末,中国货币市场基金资产净值刚刚迈入万亿大关。

企业现金管理需求是未来货币市场基金发展的另一巨大市场。 目前中国企业闲置资金主要投向协议存款、理财产品等,这些产品收益高于活期存款,但流动性相对欠缺。 专业的企业现金管理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已有基金公司推出“企业版余额宝”产品,未来满足不同细分需求的产品将有望进入快速发展期。 一旦企业存款转化为货币市场基金形成趋势,将对银行负债端造成更深远影响。 一般认为,银行存款中“存贷挂钩”的长期企业存款比居民存款更为稳定、不易流失,构成了银行存款的“护城河”。 如果未来大规模转为货币市场基金,银行存款规模、结构等将产生较大变化。 此外,与中国现有的主流货币市场基金相比,美国的货币市场基金还具有签发支票、转账付款等支付功能,中国未来仍有创新空间。

(二)中国货币市场基金的机遇、风险与监管

货币市场基金争夺活期存款带来“鲶鱼效应”,推动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的变革与创新。 各类基金产品分流存款、客户需求不断变化、外部竞争日益加剧的新形势,促使商业银行转变经营理念和发展方式。 从银行业发展历程看,商业银行始终在顺应时代的变化与创新, 在发展中不断融入新元素、新内容。 利率市场化改革大背景下,互联网行业积极创新的互联网精神、开放共享的平台化运营、大数据挖掘分析方法和高度注重客户体验的理念,加剧了零售客户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客观上倒逼传统商业银行自我变革。 例如,美国银行业以货币市场存款账户来应对货币市场基金的竞争,目前我国国内各家商业银行正在推动活期储蓄与货币收益挂钩方面的积极创新。 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货币市场基金的崛起将使得目前货币市场以银行为主的交易结构更加多样化,活跃短期货币市场交易,促进货币市场短期投资的发展,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对于进一步形成有效的市场化利率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在货币市场基金的推动下,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正在形成“小额先行、加速推进”的独特市场化路径。 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秉承“先长期、后短期,先大额、后小额”的原则,1961 年首先面向个人和企业推出大额可转让存单,迈出了大额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第一步;1972 年后货币市场基金出现并快速增长,实质上实现了小额、活期存款利率市场化。 中国现有的大额可转让存单仅面向银行间市场的机构投资者,个人和企业大额存款并未实现利率市场化,而货币市场基金快速发展率先实现了小额资金的利率市场化。 中国规模最大的货币市场基金“余额宝”人均持有金额仅4307 元,显示目前中国的货币市场基金是典型的小额活期储蓄替代品。 同时,可以预计中国利率市场化推进效率将更高。 美国存款利率市场化耗时十余年,主要原因在于监管政策的调整流程复杂、耗时长。 1970 年尼克松政府设立“金融结构与管制委员会”,并于次年提出 《关于金融结构和管制的报告》论证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但遭到国会、金融机构、州政府等抵制。 1979 年卡特政府 《金融制度改革法案》 终获批准, 随后《1980 年废止对存款机构管制及货币控制法案》和《1982 年存款机构法案 》通过,针对Q条例的放松措施才实质性展开。[5]美国的银行账户产品创新需要政府、国会批准才能在全国推广,存款类机构应对存款下滑的措施无法得到及时推行。 目前,中国监管部门整体上对互联网金融有更为开放、包容的态度,以及来自银行积极主动的应对都将进一步加速利率市场化,货币市场基金对存款的“平行线”竞争作用将得到较好发挥。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资料估算。

近十五年中国货币政策比较分析 篇10

(一) 政策选择

1997年, 我国在成功实现软着落之后, 经济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但是进入下半年, 金融危机发生, 由于我国坚持保持汇率稳定的原则, 出口急剧减少, 国内生产和投资出现萎缩的趋势, 导致经济增长放缓, 物价水平持续下降, 出现通货紧缩现象。针对这种情况, 国家努力扩大内需, 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此次所实施的稳健货币政策主要力图保证货币适量和适度的增长;其次表现为对信贷政策及时的调整, 从政策上对信贷资金进行引导和调整;第三表现为继续推动货币市场的完善和发展, 在货币政策工具选择上由直接调控转变为间接调控。

(二) 中介目标

从1997年至2002年初, 中央银行七次调低人民币存贷款利率, 两次调低存款准备金率, 加大住房信贷投入, 支持住房建设与消费, 、恢复并逐步扩大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范围和强度, 增加基础货币投放, 扩大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同时, 针对买方市场和需求不足的情况, 进一步扩大内需,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 实施效应

在稳健的货币政策作用下, 从1998年到2003年, 无论是货币供应量还是信贷投放量都得到了平稳的增长, 对于危机后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增长都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1998年至2001年, 广义货币供应量M2分别增长15.3%, 14.7%, 14.4%, 14.4%, 金融机构贷款投放量在1998年至1999年期间达到1.1万亿元, 2000年至2001年则达到1.3万亿元, 至2003年6月末, 广义货币M2余额为19.45万亿元, 狭义货币M1余额为7.41亿元, 货币流动性 (Ml/M2) 为34.7%, 提高0.4个百分点, 该项指标的上升表明了在稳健性货币政策的作用下, 经济运行逐渐趋于活跃。

二、流动性过剩期间我国货币政策选择

(一) 政策选择

2003年以后, 中国经济开始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 经济运行逐渐趋热, 货币信贷增速明显加大,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 物价走出几年前不断下降的低谷, 转为不断上涨。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形势变化调整金融宏观政策, 把1998年以来实行的稳健货币政策转变为从紧的货币政策。

主要从两方面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相关措施:第一, 控制货币信贷数量作为首要目标和政策实施方向, 运用各种主要货币政策工具加强货币信贷总量的控制;第二, 在公开市场不断加大操作力度, 以国债回购的方式加大收回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强度。

(二) 中介目标

2003年4月至2008年第二季度末, 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共回收流动性15.5万亿元。与此同时, 开始频繁多次地提高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以此来对冲流动性, 通过抑制银行体系的货币创造能力来控制经济中不断新增的信贷数量, 从2003年9月21日至2008年9月25日该阶段最后一次上调存款准备金为止, 中央银行先后累计2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共11.5个百分点, 使中国的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达到历史最高的17.5%。2004年到2007年, 前后共7次上调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共1.89个百分点, 8次上调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共1.89个百分点。

(三) 实施效应

在相关金融宏观调控措施的综合作用下, 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势头有所缓解, 信贷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趋缓, 但总体仍处在不断上升阶段, 特别是由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所带动相关行业的物价水平上升, 是这一阶段的经济继续向过热发展的一个前兆。即便如此紧缩政策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截至2008年5月末, 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速度己由2003年最高点的21.6%降至18.07%, 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速由2003年最高点的23.9%降至14.86%;中长期贷款快速增长势头也趋于减弱;CPI涨幅有所回落。应该说, 从总体上看, 这一阶段的紧缩性货币政策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整体的物价水平和固定资产投资水平仍然处在历史的相对高位, 经济过热增长的趋势只是稍有缓解, 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 这一方面说明我国经济结构及增长模式的不合理, 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当时中国相关货币政策的选择并没有达到想要达到的目的。

三、美国金融危机后的中国货币政策

(一) 政策选择

从2008年9月开始, 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 中国经济开始出现衰退的迹象, 为了抵御金融危机的冲击, 中央银行连续4次调低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至15.5%, 连续5次调低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 并两次下调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逐步调减中央银行票据发行规模和频率, 通过开展公开市场业务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合理适度, 稳定市场预期。同时, 加强信贷政策引导, 加强信贷政策与财政、产业政策的配合, 加强对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的金融信贷支持。

(二) 实施效应

从所运用的货币政策措施产生的效应看, 货币供应量由2008年前11个月的增速整体走低转变为年底的加快, 12月份, 狭义货币供应量 (M1) 和广义货币供应量 (M2) 增速分别较上月提高3个百分点和2.3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余额在2008年末达到30.3万亿元, 同比增长18.8%, 增速比上年末和上半年分别高2.7个和4.6个百分点。2009年, 在信贷大规模投放的作用下, 货币供应量继续增长, 到2009年末, 广义货币供应量 ( (M2) 余额为60.6万亿元, 比上年末增长27.7%;狭义货币供应量 ( (M1) 余额为22.0万亿元, 增长32.4%;流通中现金 (MO) 余额为3.8万亿元, 增长11.8%。2008年下半年开始, 居民消费价格 (CPI) 不断下降, 但下降程度不断趋缓, 至2009年7月降至-1.8%, 为两年来最低, 从2009年8月份起, 重新开始回升, 至11月份, 转为正值。国内生产总值 (GDP) 自2008年第三季度的9%大幅下降至2009年第一季度的6.1%以后, 经济增速逐季加快, 第四季度达到10.7%, 2009年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GDP) 33.5万亿元, 同比增长8.7%, 基本实现了从危机中的经济复苏。

四、近期中国货币政策选择

经过2010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之后, 很好的保证金融危机之后, 我国经济的复苏和发展。但同时截止到2010年末, 全社会的货币发行超过预期, 导致流动性过剩。数据显示, 2010年, 1~12月份广义货币、狭义货币、市场货币流通量均呈现节节攀升的情形, 截止到2010年末, 广义货币 (M2) 余额比上年末增长19.7%, 狭义货币 (M1) 增长21.2%, 流通中货币 (MO增长16.7%, 加快4.9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7.9万亿元, 比年初增加7.9万亿元, 比上年少增1.6万亿元;各项存款余额71.8万亿元, 比年初增加12.0万亿元。这些数据清楚地显示2010年中国的货币政策中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了主旋律。随之而来的2011年, 全社会CPI指数不断升高, 截止到2011年11月份CPI环比增长到4.2%。全社会为了控制不断高涨的通胀率, 不断紧缩银根, 提高存款准备金, 在2011年6月更是历史性的将存款准备金提高到21.5%。直到2011年11月30日, 因全社会资金链压力过大,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长期的发展, 央行才降低0.5%至20.5%。

五、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思考

(一) 央行的最终目标受到多重目标长期约束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以稳定币值为优先考虑的目标, 与政府宏观经济政策所要达到的充分就业、币值稳定、经济增长以及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之间存在必然的矛盾, 譬如中央银行为稳定货币币值需要紧缩银根, 而政府为了减少失业又需要货币当局放松银根。在当前的中央银行体制下, 我国的央行独立性很弱, 虽然近些年有了一些改善, 但在经济发展大方向上, 还是要被动于政府的宏观经济目标,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得不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因此, 政府所追求的宏观经济增长的多目标必然与央银行的币值稳定目标形成掣肘, 中央银行名义上是在追求单一目标, 实际上是在替代政府追求宏观经济增长的多重目标。

(二) 货币政策传达不畅

商业银行还未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完全适应的机制,

商行现有体制对货币政策反映较为迟缓, 并且有时并未按照中央银行的市场化调控来协调自己的经营行为。如, 当中央银行降低贷款利率时, 本意是想增加贷款的发放量, 拉动市场的投资, 但是, 出于贷款资金安全性的考虑, 商业银行更加乐意与将贷款发放给国企、央企, 这样就造成了本身有着良好资金运行情况的大企业, 占有着过多的资金, 那此真正缺乏资金的中小企业, 却很难申请到贷款, 这样的情况显然违背了货币政策制定的最初的意愿。

参考文献

[1]徐妍.金融危机后货币政策效用实证分析[J].理论探究, 2011 (3) .

[2]徐芳.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我国货币政策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 2010 (5) .

上一篇:就业形势与政策教育下一篇:宏观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