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韭菜常见病害防治

2024-06-17

大棚韭菜常见病害防治(精选三篇)

大棚韭菜常见病害防治 篇1

1 韭菜疫病

1.1 症状

韭菜疫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 根、茎、叶、花苔等部位均可受害。叶片多从下部开始受害, 初期暗褐色水浸状病斑, 长约5~50毫米, 有时扩展到叶片的一半。病部失水后有明显的缢缩, 引起叶片下垂腐烂。湿度大时, 病部产生稀流的灰白色霉状物。假茎受害呈水浸状色软腐, 叶鞘易脱落。潮湿条件下, 假茎上也会长出灰白色稀疏莓层。鳞茎被害时, 根盘部呈水浸状, 浅褐色至深褐色腐烂。纵切鳞茎内部组织呈浅褐色, 影响植株的养分贮存, 生长受抑制, 新生叶片纤弱。根部受害呈褐色腐烂, 根毛明显减少, 影响水分吸收, 使根的寿命大减。

1.2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 可产生孢子囊或卵孢子两种繁殖体, 侵染寄生后发病。在潮湿条件下, 又由病部生出, 借风雨传播蔓延, 进行重复浸染。此病发生适温25~32℃。阴雨天气, 大水浸灌, 棚内湿度大, 放风不及时发病重。

1.3 防治方法

1.3.1 要选好种植韭菜的田块, 仔细平整好苗床或养荐地。

1.3.2 做好塑料棚放风、防止棚内湿度过高。

1.3.3 发病初期喷洒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

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杀毒矾M8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每亩用药液40~50公斤, 隔7~10天喷1次, 连续防治2~3次。也可用上述药液沾韭菜根, 然后栽植, 防病效果好。

2 韭菜灰霉病

2.1 症状

韭菜灰霉病是大棚韭菜的主要病害, 主要危害叶片, 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灰褐色或白色小斑点, 斑点扩大后形成棱形或椭圆形病斑。后期病斑互相融合成片, 致半叶或全叶焦枯。潮湿时, 枯叶表面密生灰至灰绿色绒毛状霉层。

2.2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此病主要靠病原菌的无性繁殖体, 即病叶上的灰霉传播蔓延。每次收割韭菜都会把病菌散落于土表, 致使新生叶染病。诱发灰霉发生主要因素是湿度。湿度越大, 病菌繁殖蔓延越快。相对湿度高于80%发病严重。

2.3 防治方法

2.3.1 清洁田园, 棚韭菜割一次, 要清除剩下的病叶, 携出棚外深埋。

2.3.2 适时能风, 降低棚内湿度, 预防病害发生。

2.3.3 发病初期结合放风可选用50%的速克灵1500倍液;

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农利灵1000倍液;或稻瘟净加代森锌各50克对水20千克, 进行喷雾。重点喷洒新叶及周围土壤, 每亩喷药液40~50千克, 视病情隔7~10天喷1次, 应连续防治2~3次。

3 菌核病

3.1 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 叶鞘或茎部。被害的叶片、叶鞘或茎基部初变褐色或灰褐色, 后腐烂干枯。病部可见棉絮状菌丝缠绕及由菌丝纠结成的黄白色至黄褐色菜籽状菌核。

3.2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雨水频繁的年份或季节易发病。此外, 地势低洼, 排水不良, 密度过大, 偏施氮肥易发病。

3.3 防治方法

3.3.1 防止积水, 合理密植, 避免偏施氮肥, 增施磷钾肥。

3.3.2 每次采收后及时喷500~600倍4%农杭120瓜菜烟草型液, 每隔10~15天喷1次, 连喷2~3次, 可有效防止菌核病发生。

摘要:韭菜疫病和灰霉病在生长的各个部位均可发生, 对韭菜常见症状进行了分析, 并指出了防治方法。

大棚韭菜应加强灰霉病的防治 篇2

1. 田间症状 据观察,灰霉病在大棚韭菜叶片上发病后症状表现可分为白点、干尖和湿腐3种类型。白点和干尖型初期在叶片正反两面均产生灰白色或浅灰褐色的棱形或椭圆形小斑点,并由叶尖向下扩展。许多个小斑点汇聚形成斑块,致使叶片焦枯,高湿条件下枯叶表面长出稀疏的霉层。湿腐型发病后,在高湿环境下叶片上无白点,枯叶表面密生灰色至绿色茸毛状霉层。干尖型常由割茬刀口处向下腐烂,最初呈水浸状,逐渐变为淡绿色,有褐色轮纹,病斑扩散后多呈半圆形或“V”字形,并向下蔓延,变为黄褐色,高湿时表面长出灰褐色或绿色茸毛状霉层,并由此湿软腐烂故被称为腐烂病。

2. 发病规律 灰霉病靠病菌的分生孢子传播蔓延。田间收割时,分生孢子掉落到土壤中,以后通过灌水等农事操作重新传播到新叶上,再次侵染发病。根据田间观察,灰霉病的发生与温度和湿度关系极为密切,低温高湿、光照不足是发病的重要条件,尤以湿度为主要诱发因素。病菌孢子萌发需要雾滴或水膜,即90%以上的相对湿度。据记载,棚内空气相对湿度大于85%时发病重,小于65%时不发病。另据田间调查发现,当棚内湿度过大且温度连续数日处于忽高忽低状态时发病重。经分析其原因认为:棚内白天高温时放风不当,夜间棚温太低,使韭菜受寒,昼夜温差大造成夜间叶片上形成水膜或水滴,棚膜滴水,叶面结露,有助于加重病害的发生和蔓延。高温高湿条件有利于病菌的生长、繁殖和侵染,加上此条件下韭菜生长快,抗病力差,因而易发病且发病重。

3. 综合防治措施

①选用抗病品种。根据生产实践,平韭5号、791雪韭、平韭4号等品种抗病性较强,生产中应多加选用。

②合理调控棚内温湿度。通过适时适量通风排湿,使棚温保持白天15~22℃,昼夜温差不超过10℃;棚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0%以下,避免出现高湿度。

③清洁棚室。每茬韭菜收割后,清理1次残株病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病原,防止病害蔓延。

④加强肥水管理。通过增施有机肥、合理密植、科学灌水等栽培措施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病力。

⑤药剂防治。采取“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综合防治”的防治策略。每茬韭菜收割后培肥前,给地面喷1次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亩每次喷50~60千克。发病初期用50%腐霉利或50%异菌脲或65%抗霉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每亩每次用40~50千克,7天喷1次,连喷2次。烟雾剂防治:发病初期用10%腐霉利或45%百菌清烟剂,每亩每次用250~300克,在棚内分布8~10个点,暗火燃烧并封闭大棚,烟熏3~4小时。粉尘剂防治:可用10%杀霉灵或6.5%甲霉灵粉尘剂,每亩每次用1千克喷粉,7~10天喷1次,建议与其他防治方法配合交替使用,以提高防治效果。

大棚蔬菜苗期病害防治 篇3

关键词:大棚蔬菜;苗期;病虫害防治

1 大棚蔬菜苗期病害

(1)猝倒病。又将其称为又称绵腐病,蔬菜幼苗在接近地面的茎基部呈现出水渍状,病发区域随之就会发黄、溢缩、凹陷,类似线条的形状,在叶子还没有凋落的情况下,幼苗就猝倒了,而較为严重的情况下,幼苗在几天的时间里就会出现大面积猝倒的现象。这种病害通常会在低温、高湿、通风情况不好的环境下出现。(2)立枯病。大棚蔬菜从幼苗期向成株期转变的过程中这种病害是经常会发生的,立枯病在育苗的中后期阶段比较常发,立枯病出现的时候幼苗茎基部位就会形成椭圆形暗褐色病斑,病苗在白天的时候就会枯萎,一到晚上就会恢复到正常状态下,立枯病发病区域慢慢的凹陷下去,当湿度比较大的时候,能够看到一些稀疏的淡褐色蛛丝网状霉,病斑扩大绕茎一周,直到最后病灶区域慢慢的收缩、枯萎,植株最终死亡。立枯病一般常常会在苗床温度高、通风状况不好、幼苗徒长的情况下产生。(3)沤根。大棚蔬菜苗期有沤根的出现,幼苗形成不了新根,根部发黄,形成锈色之后就会慢慢腐烂,最终幼苗黏掉且特别容易拔出。沤根多发生在苗床温度低、高湿、没有充足光照的环境下而发生。

2 大棚蔬菜苗期病害防治

(1)首先将播前需要的种子、苗床及床土进行消毒,在进行消毒时候要使用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0-30分钟,床土消毒亩用55%敌克松可湿性粉200克拌入床土或25%多菌灵1000倍液喷洒消毒。(2)对苗期管理中的温度、湿度和光照进行科学掌控,培养壮苗,对幼苗进行局部用药,以预防苗期病害行程或者发展,药剂防治苗床湿度很大的时候,就需要使用70%代森锰锌或50%多菌灵或25%百菌清可湿性粉8-10克/m2拌干细土撒于病苗基部,苗床湿度小时候可以使用药剂800-1000倍液泼浇病苗根部。

3 苗期病害的防治措施

上述我们已经提到,大棚蔬菜属于苗期最为多见的病害包括猝倒病、立枯病等;所以为了避免这些病害在发生之后对蔬菜产出造成巨大的不良影响,就需要我们的菜农积极的做好苗期病害的防治工作:

3.1 农业防治

一是根据每个地区的地质情况选择使用抗病品种,比如说黄瓜可以选择使用津杂、津研、津春、津优等系列品种;冬瓜可以选择使用大青皮、小青皮等。二是定期进行科学的翻耕、轮作、间作、倒茬,强化中耕除草、清洁田园,以便于达到压低病菌、减少虫子数量及侵入病源,减少虫害发生的概率。三是开展高畦栽培,对于大棚蔬菜而言,由于大棚中土壤的湿度非常大,这就会造成土壤含水量很高,这种状况就特别容易会有病害的产生。四是对大棚温度、湿度、光照进行科学的调整,培育壮苗,增加植株的抗性,这样就能够达到减少病害产生的目的。比如,对保护地内的黄瓜霜霉病、角斑病经过对温度及湿度等方面的调节,就可以有效的减少病害的发生。五是运用55℃的水对种子进行科学处理,时间要保持在10-15分之间;或者是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4%或25.0%瑞毒霉0.3%药量拌种,这样就能够有效的预防种子带有枯萎病、炭疽病等病害。六是运用营养钵(方)育苗的方法,使用没有任何病害的土壤培养土地,定值的过程中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和微生物菌肥,这样能够很好的缩减枯萎病、猝倒病等病害的产生。育苗在定值的过程中需抓紧拔掉,及早的放弃那些病株。七是运用嫁接育苗。黄瓜用云南黑籽南瓜或南砧一号作砧木进行嫁接,能够很好的预防黄瓜患上枯萎病,成功减少了病害的行程;西瓜采用西葫芦嫁接栽培能够很好的防治枯萎病形成。

3.2 物理防治

一是使用地膜覆盖式进行栽培,这样就能够预防土壤中的病菌传到植株上面,以此避免植株有病害的产生;二是挂银灰色膜条这样可以很好的起到避蚜的作用,避免蚜虫对幼苗造成的侵害,远离病菌的产生;三是使用防虫网。在春秋实施的大棚蔬菜幼苗培育期,播种之后需要在育苗畦上覆盖40~45银灰色或白色纱网,这样就能够有效的避免蚜虫接触幼苗,以减少蚜虫病害,减少蔬菜病毒;四是黄板诱虫,使用有翅蚜、飞虱等害虫对黄色的习性,将废弃不使用的木板涂上黄色,然后在涂上1层10号机油与少量黄油调匀的粘油,插在行间,要比植株稍微高一些,这样就能够很好的将蚜虫杀死。

3.3 化学防治

要加强对田间病虫害的调查,把握好病虫害的产生规律性,找到合适的时间进行药物的防治。化学性药物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但要注意的是要交叉性使用,这样有注意避免病虫自身产生一定的耐药性。要注意药物使用的安全间隔时间,不能够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猝倒病可以选择使用90%疫霉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剂600倍液,或30%恶霉灵水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对水喷雾。立枯病可以选择使用50%灭霉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井冈霉素水剂1 000倍液加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或50%利可得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40%疫霉灵(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等进行防治。

参考文献

[1] 张冰,王浩,刘留建.早春大棚菜苗期如何管[J].北京农业,2007(3):6.

[2] 石国基.大棚茄果类蔬菜的苗期管理[J].农家科技,2006(3):8.

上一篇:天翼集团下一篇:指针的学习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