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政策问题分析

2024-08-13

我国货币政策问题分析(精选十篇)

我国货币政策问题分析 篇1

一、会计政策选择产生的原因

从提供会计信息的角度出发, 人们可以通过它所提供的信息来分析和推断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 并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为了保护诸如信贷者和所有者这些依赖会计资料但又不能对这些会计资料的生成施加直接影响的人, 使他们所收到的会计资料具有一定程度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可比性, 这就需要对那些编制财务报表的人进行指导, 告诉他们应如何处理每一笔会计事项。而会计政策就是一种核算的规范和标准。

在企业错综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中, 由于主体双方存在着利益非均衡性和信息非对称性, 从这个意义上讲会计要记录和报告就需要有一定规则, 也就离不开会计的确认和计量方法。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 会计计量的代理责任和代表效益结果就不一样, 而企业和各种利益集团又有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方法来记录和报告的倾向。为了管理和协调代理关系, 避免某个利益集团产生有损于企业价值增长的行为, 就产生了企业如何择定会计政策的问题。

二、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原则

1.一贯性原则。企业选用的会计政策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性和连贯性, 不得随意改变。当然, 在理解和执行一贯性原则时, 也不能机械地理解为不能变更会计政策。企业应正确处理好保持稳定和适时调整的关系, 如果已经选用的会计政策提供的会计信息不再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 企业就不宜使用该会计政策, 而应从目前的经济环境和经营情况出发, 重新选择最能恰当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政策。当然, 企业对于会计政策的重新选择, 应当按照会计准则、制度要求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并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加以说明, 使会计信息使用者能把握企业管理当局选择会计政策的出发点和具体影响, 以正确理解会计信息的内涵。

2.适用性原则。会计政策的适用性是确保会计政策得到很好发挥的重要保证。企业选择会计政策时, 理所当然地应与本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理财环境相结合, 即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应当考虑行业特点、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内部管理、企业经营业绩、现金流量、偿债能力等多种因素。这还意味着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以及理财环境的变化, 会计政策本身要重新做出选择, 以确保在新环境下的适用性。

3.成本与效益相结合原则。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应权衡提供会计信息的成本效益。在基本的会计信息质量得到保证的基础上, 应选择便于理解和实施的会计政策, 并尽可能地降低操作成本。在操作成本大致相等时, 企业应优先选择能够提供相关和可靠会计信息的会计政策。

4.合法性和相对独立性相结合原则。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应当是在准则、制度规定的可供选择的会计原则、具体处理方法内的取舍, 这样才能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和真实可靠性。否则是违法行为, 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但是, 对于拟选用的会计政策与国家的税收法规不一致时, 会计政策应当保持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 遵循会计核算本身固有的规律, 而不必拘泥于国家税收法规、政策的规定及变化或调整。

三、提高会计政策选择能力的对策

既然我们了解了会计政策选择的存在原因和影响因素, 那么在深入了解我国国情的基础上, 就可以通过准则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对会计选择进行有效约束, 消除其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负面影响, 引导公司经理人员选择那些能够真实、公允的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政策, 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有序运作和健康发展。

1. 进一步完善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

逐步完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过程是一个会计政策得到日益公认的过程, 更是一个会计政策日益体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我国当前完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 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给企业一定的会计选择空间是必要的。但立足于我国的国情, 应尽量减少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余地, 以减少企业利用其操纵利润, 粉饰报表的可能性。

(2) 制定出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既要符合现实经济状况, 同时又要适应经济的发展趋势, 应尽量适应会计环境的变化, 并且在理论上具有适度超前的优越性, 从而减少在新经济现象出现后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出现真空地带的可能性, 避免企业在无章可选时自行选择会计政策, 操纵利润。

(3) 尽快制定会计政策披露规则, 对会计政策披露的内容、方式、时间、格式、范例等予以明确而具体的规定, 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对会计政策披露的范围上, 不仅披露会计政策变更的内容、理由和影响数, 还要披露变更的性质以及对变更的判断。

2. 完善公司治理以提高会计政策选择的公允性

为维护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保证会计政策选择的公允性, 就必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提高公司治理的效率。针对我国当前公司治理与会计政策选择的现状, 我们应立足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 现代企业制度下, 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是通过特定的治理结构和治理程序, 在利益相关者之间形成相互合作、相互制衡的机制。增加上市公司董事会的独立董事, 特别是保持一定数量的具有专业知识、经验丰富、并具有独立判断能力的独立董事, 同时也是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对经理层施行有效监督的重要措施。

其次, 应进一步探索与上市公司业绩挂钩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 制定较长期的经理人经营绩效的评价标准, 使管理当局的目标函数与所有者的目标函数趋于一致, 以增强公司管理当局对股东的责任心与忠诚度, 减少经理人员的道德风险, 提高会计政策选择的公允性。

3. 健全法制建设, 加大执法力度

我国《会计法》应对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 提高企业的违法成本。此外, 应与国际接轨, 引入民事赔偿机制和相应的民事诉讼机制。这样, 既可以使蒙受损失的投资者得到补偿, 又能给企业形成实在的经济压力, 从而抑制其利用会计政策操纵利润的动机。

4. 加强对企业会计人员的教育, 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要采取多种形式对企业会计人员进行教育, 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 让他们充分认识会计政策选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确保会计人员做到既具有扎实的会计知识、积极的创新意识、敏锐的职业眼光和充分主观判断的能力, 又要不断地更新知识, 熟知现行的财经法规和会计准则, 以便在工作中结合企业实际、恪守职业道德, 在给定的会计政策空间里自由驰骋。

总的来说, 会计政策选择有利有弊, 虽然会计政策选择的存在能准确的反映企业的具体情况, 达到向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但是对各个利益相关方造成的不利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所以我们一方面要适当保留企业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权, 另一方面要对选择造成的不利影响加以约束。对会计政策选择的约束需要从宏观上着手兴利除弊, 在不断积累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的制定。对于有利于企业、也有利于宏观的会计准则要坚持, 要完善, 要发展;仅仅有利于企业, 而不利于其他利益相关方的, 会计政策空间要尽量减小;当然如果对企业、对社会都不利的, 就一定要消除。

摘要:随着我国企业会计的日益复杂化, 企业采用何种会计政策, 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 进而影响到企业投资者、债权人及各关联方的相关决策。因此企业管理当局及会计人员, 在国家会计政策的范围内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会计政策已成为现实工作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会计政策,选择

参考文献

[1]李瑞生朱力:《论现代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 《会计研究》.2005年8期, 100页

[2]黄菊波杨小舟:《试论会计政策》, 《会计研究》.2005年11期, 100页

我国货币政策问题分析 篇2

当前我国主要可分为政策问题的特性,政策本身的因素以及政策以外的三个因素,其中政策本身的因素中政策目标的具体明确性是政策执行有效的关键所在,而目标的制定出台必定要经过仔细的研究审定,这就常常会用到经济学的理论及框架,通过经济学途径来衡量目标的可行性。政策出台后有效性的衡量则更会用到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因为这样不仅直观,有说服力,而且可以使问题的解决由规范变为实证,列举大量的数字,定理,计算公式和事实为决策的合理性提供了强而有力的论据。下面我就我国经济政策中的一个方面——即货币政策执行的有效性问题,运用经济学的理论知识作一分析,以便进一步论证经济学对政策分析的有用性。

我们知道,货币政策是一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在我国,当前由于经济运行状态和机制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使得人民银行低利率的货币政策效果不显著。下面我将分三个方面结合经济学相关知识论述我国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这三个方面分别为: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经济学相关理论,我国货币政策执行不明显的原因以及增加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政策建议。

1.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经济学相关的理论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政策目标一般被概括为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内部均衡包括通货稳定、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外部均衡指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汇率稳定。主流经济学对于开放经济和宏观政策分析工具之一是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即当较低的物价水平降低了利率时,投资者把他们的部分资金转移到国外,并引起国内通货相对于国外通货贬值。这种贬值使国内物品与国外物品相比变得便宜,从而刺激了净出口”。它分析了资本充分流动、利率平价处处成立条件下,不同汇率制度中政策工具的有效性。按照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固定汇率制下货币政策是无效的,因为资本高度流动,任何国内货币政策变动所导致的国内外利率水平偏差将引起国际套利,从而抵消货币政策的效应;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的影响使汇率水平发生变动,能使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有效性都得到增强,通过货币政策的调控,可以同时达到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

关于实际利率与储蓄。在利率与储蓄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中,利率指的是名义利率,但考虑到价格水平的变化,需要考察一下实际利率与储蓄之间的关系,如果名义利率下降的幅度赶不上物价下降的幅度,实际利率会上升,储蓄存款则会增加;反之,如果名义利率下降的幅度超过物价下降的幅度,则实际利率会降低,储蓄存款会减少。

名义利率与储蓄。在理论上,名义利率与储蓄之间是负相关关系,当存款利率降低后,居民会减少储蓄而选择其他金融资产。但在我国这一传导机制的实现却有现实的障碍,居民的储蓄利率弹性非常小。

弗里得曼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导致名义收入的增长有平均6-9个月的滞后,从名义收入的增长到物价的上涨也有平均6-9个月的滞后。也就是说,降低利率的货币政策的收入增长效应几乎一年的时滞,物价上升效应则有几乎两年的时滞。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人们必须破除凡是国家政府都会全心全意为公众利益服务的观念。政府是由个人选出的,也是由个人组成的,因此,选举规则和个人的多元化目标追求是决定

11.政府行为的重要因素,在任何不合理的选举规则下产生的政府以及政府官员为满足不合理的个人追求而采取的行动,都将把经济运行引入恶化的境地。

流动偏好理论,它是凯恩斯的理论,认为利率的调整使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平衡。这种理论可作为短期利率理论。

从中国目前的情况看,我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事实上已经近乎固定汇率,资本流动有限且不对称,资本流入相对容易而流出较为困难,此时汇率平价在中国的作用也是不对称的。当国内实际汇率高于国外实际汇率时,小规模的利率上调就会导致大量的资金流入,从而汇率需要做较大幅度变动才能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相反,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却不易引起同样程度的资金外流。一般而言,开放资本项目初期必有资本的大量流入或流出,此时若中央银行一味的强调稳定汇率,则有可能破坏内部经济的稳定。

我国在今年2月21日,人民银行再一次下调全国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这是自1996年以来,人民银行第8次下调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根据弗里德曼的观点,我国1996年第一次降低利率的收入增长效应应在1997年,物价上升效应应在1998年,以后各次降息的效应依次类推。而人民银行连续降低利率后,1997年GDP增长率为8.8%,以后各年基本维持在7%左右,都没有超过往年的水平。更不可思议的是,降息后居民的消费价格指数却是持续走低,1998年和1999两年还出现了负增长。经由这些经济分析可以得出,1996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效果不显著。

2.我国货币政策效果不显著的原因

一项政策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或对它着重解决的问题没有发生作用,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我国,利率政策的中介目标是储蓄、消费、贷款和投资。但是由于当前经济运行状况和机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降息后,居民储蓄没有下降,消费、贷款和投资也没有显著增长,进而货币政策效果不显著。

1997年以来,我国物价水平的下降幅度明显超过名义利率的下降幅度,导致我国的实际利率从1998年以后明显高于名义利率。实际利率的持续攀升可以看成是对我国利率不断下调,但居民储蓄存款反而不断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般的,影响储蓄的因素有收入、价格、利率、个人偏好、社会风尚等。但由于当前经济结构调整、企业体制转型、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如医疗、就业、保险等),导致社会下岗、分流人员较多,一些企业经济效益低下和居民的预期支出增加。使得人们普遍感到,生活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他们需要牺牲当前消费来保证未来消费,从而储蓄对利率下调的反应程度低,储蓄的利率弹性远小于储蓄的收入弹性,“惜储”也就再所难免。

当前我国居民消费结余部分除现金和银行存款外,其他可供选择的金融资产较少,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居民一反贱买贵卖的规律,在利率下调的条件下反而增加储蓄。特别是今年来,在物价持续下降,居民实际购买力不断提高、名义利率多次下调,储蓄存款越来越不合算的情况下,人们不仅不增加消费,反而继续储蓄,利率越是下降,人们越是储蓄。我国居民跨期消费选择行为的政策启示:

在当前我国居民跨期消费选择行为中,由于利率下调所带来的收入效应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其所带来的替代效应,因而单一利率政策对居民当期消费的拉动作用将受到较大的限制,22[美]曼昆著.经济学原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42页.

必须辅之以相应的配套政策才能使利率政策效应得到凸现。如加快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消除居民不确定风险等。而上述配套政策,首先必须以居民对未来的不确定风险预期为前提。当前我国的公费医疗、义务教育、退休福利等制度都面临着重大的改革,同时实行的住房体制改革、医疗体制改革、高校教育扩招等措施,又都使得当前我国居民对于未来的支出预期大大增加,所以尽管储蓄利率一降再降,人们的储蓄预防动机依然十分强烈,银行储蓄总额不断攀升。因此只有继续加强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解决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促进医疗、养老保险、失业、助学基金的建立,使得人们尽可能的消除后顾之忧,从而整个社会经济进入需求供给的良性循环,摆脱通缩态势。

3.增加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政策建议

在前两点中,阐述了货币政策的经济学理论根据和不显著效果的分析,但也不能否认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的作用。当前世界各国都积极的运用货币政策干预和调节经济,然而货币政策影响经济运行的方式和机制在各国上不一样的,各国的具体国情也是不一样的。之所以我国货币政策效果不显著,是因为短期内缺乏货币政策作用的条件,这就涉及到创造性的执行政策的问题,政策都是需要逐步完善的,既然当前我国采用的货币政策效果没有体现出来,那就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参考经济学的相关原理,有针对性的改进政策中不适应国情与现状的环节,因时因地,因国情,坚持灵活性与原则性相结合,使预期的政策目标得到真正的实现。当前在执行货币政策时,执行僵化,没有创造性是一大弊端,随着资本的流动和资本项目的放开,国际资本的流出流入更加频繁,各种新的情况层出不穷,而我国实行的固定汇率目标则增加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和成本。此外,体制和结构的因素也不能忽视,这就需要大力创造一个适合货币政策发挥效能的政策环境,因此下面我将就如何提高货币政策执行的有效性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首先,推进经济体制改革,降低居民的消费成本。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首先要从体制入手,降低居民的消费成本,而不能不顾代价的运用货币政策。我国经济体制的内在矛盾是造成货币政策基本无效的重要原因。如,为刺激消费,国家鼓励住房消费,但居民办理住房贷款则需经过层层审批,不仅手续烦琐,而且代价较大;而在住房、汽车、电信消费方面,价格则高得让人不可思议,结果是大多数人的实际消费能力下降。所以,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改革这种高成本的经济体制,货币政策的效果就有限。

其次,逐步实现灵活的弹性汇率制,增加货币当局调控的主动性和灵活性。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表明,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无效。因此,资本项目放开条件下要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或有效性,就必须实行更加灵活的弹性汇率制。

再次,利率改革是汇率改革的前提,建立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必须得到利率市场化的配合。资本项目放开后,资本流动性增加,货币供应量的控制日益困难,而利率和汇率对货币政策的敏感性越来越高,因此,更应当重视利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作用。

第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调节收入分配不公。思想上高度重视农村和农民问题,并从精简农村政府机构、减免农业税费、加大农业投入和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等途径,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出台优惠政策,大力鼓励居民特别是下岗人员兴办第三产业;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来推进医疗、保险、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在国家财力许可的情况下,加大政府转移支付的力度,继续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最后,完善货币政策调控手段,确立公开市场业务政策在我国货币控制中的主导地位。开放经济下,可供中央银行控制的直接调控工具越来越少,必须更多的利用间接调控工具才能有效的实现中央银行的政策目标,市场经济中一般性的货币政策调控工具主要是指所谓的货币政策“三大法宝”,即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和法定准备金制度。

我国货币政策问题分析 篇3

关键词:金融危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实施策略

一、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具有紧密的联系,这种紧密联系从根本上说植根于双方政策调控最终目标的一致性。两大政策调控的着眼点,都是针对社会供需总量与结构在资金运动中表现出来的有悖于货币流通稳定和市场供求协调正常运行状态的各种问题;两大政策调控的归宿,都是力求社会供需在动态过程中达到总量的平衡和结构的优化,从而使经济尽可能实现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两大政策的紧密联系还来源于双方政策手段的互补性以及政策传导机制的互动性,一方的政策调控过程,通常都需要对方的政策手段或机制发挥其特长来加以配合策应,经济学理论对此可以做出很好的阐释(如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从社会总资金的运动来看,财政政策对资金运动的影响和货币政策对资金运动的影响,相互间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和连锁反应,各自的政策实施及其变动,必然要牵动对方,产生协调配合的客观要求。

二、我国财政、货币政策配合中存在的问题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缺位”和“越位”并存。第一,两大政策的功能定位不准。过去我国对两大政策的功能并未严格区分和界定,各自调控的对象重点与方式,调控中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和怎样发挥作用均未能明确,导致宏观经济运行秩序紊乱,宏观调控失效。第二,两大政策相互“越位”。如银行贷款充任财政拨款和财政补贴,用银行贷款维系亏损与日俱增的国有企业,用银行贷款支撑巨额“自筹投资”,用银行贷款支付改革成本和纳税,财政信贷严重扭曲。第三,两大政策的调控功能不到位。近年来社会资金结构扭曲严重,资金总量持续快速增长,资金规模急劇扩大与资金结构严重失调并存,资金供需失调与资金盲目流动并存。

2.财政部门和金融部门配合不默契。20世纪末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连续8次降低存、贷款利率。而在这期间,财政部发行国债与银行下调利率的步调并不一致。财政与金融配合的步调不一致,使财政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国债的成本大幅度增加。为了刺激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中央实施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如向国有商业银行增发1000亿元国债,向国有独资银行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等政策,但这期间金融部门很少有重大的政策出台,基本上实行的是通货紧缩政策,使国家财政的压力不断加重,不仅影响了扩大内需的效果,而且加大了国家财政的风险。

3.财政与货币政策更深层次上的配合问题。一是财政与货币政策的调控分工不明,责任不清。通常情况下货币政策更适合于总量调节,财政政策更适合于结构调节,但在实践中,财政政策没有发挥调节结构的作用,导致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二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制定缺乏充分协调。在政策制定过程中,两部门之间缺乏充分的协商,两大政策在宏观调控中难以形成合力。三是在经济运行和体制改革的某些重大问题上,两大政策配合不够。如在公债发行、利率调整、国企改革、住房商品化改革等方面,均存在配合不当的问题。

三、优化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制度建设

总体来看,近年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取得了诸多进展,特别是在两大政策的结合部实施了一些颇具创新性的措施安排,对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平稳运行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相对于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而言,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仍存在着较大的改善空间。为了提高宏观调控的有效性,更好地维护我国在开放条件下的经济利益,两大政策需要在协调配合的各个领域求同存异,提高协调配合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开拓协调配合的广度和深度。首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政府最重要的两大宏观经济政策,其本质上具有经济运行共同目标决定的协调要求。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又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战略任务。

四、促进财政、货币政策协调的对策与建议

1.继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完善和成熟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充分协调配合、充分发挥效用的基础。并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还伴随着金融体系、财政体制、国有企业制度等一些列的改革。具体来讲,财政体制的改革要以完善现行分税制体制为基础,进一步规范居民收入分配制度,健全国家税收征管机制,不断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切实强化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能力;至于金融体系的改革,则继续将精力放在非银行金融机构调整、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方面,不断开创国有商业银行依靠市场竞争、自主经营的新局面,不断消除影响货币政策发挥效用的种种不利因素。

2.宏观调控中处理好两者政策的主次地位。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经济调整的主要任务各异。因此,宏观调控过程中应该时刻处理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主次地位。当前,在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有经济总量失衡和经济结构弊病,而在一个时期又不可能同时有效地解决两个问题。经济总量问题上,应该运用货币政策来处理好货币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强调货币政策发挥效用;经济结构问题上,则需要财政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引导。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是宏观经济运行的必须考虑的两个方面,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经济调控中的角色和地位,避免任何过分依赖货币政策调控而忽略财政调控的情形,努力实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一致。

3.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要与经济形势相适应。随着全球经济的初步复苏,我国的财政、货币政策的实施要把握好度,要考虑到中国经济趋势变化对世界的影响,同时还要考虑到世界经济变化趋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因此,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组合不仅要视中国经济状况而定,还要根据国际金融、经济的发展形势而定,要保持实时地检测与变更,以期达到政策协调配合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银枝.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问题研究[J].经济经纬.2008年(05).

[2]苏杨.“5.12”地震后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J].经济前沿.2008年(07).

[3]贾康,孟艳.关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简要认识[J].财政研究.2008年(06).

[4]杜英娜.国债融资的财政货币政策协调效应分析[J].河北大学.2005年(7).

我国财政政策的转型问题分析 篇4

一、财政政策和我国的宏观调控

财政政策的科学含义为:指一个国家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政治等的目标而制定的进行财政分配活动和处理分配关系的准则和采取的各种措施的总和。其组成的基本要素为:目标, 主体和工具。财政政策的制定根据以科学和经验为支撑的财政理论为依据, 同时运用各种财政的工具来达到既定的、目标的经济政策, 是我国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 制定和实行财政政策的过程就代表着国家在实施财政宏观调控的行为。

按照比较传统的看法来说, 财政政策内容包括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较为中性的财政政策以及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其地位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和经济手段, 其作用表现为导向, 协调, 控制和稳定国民经济, 稳固经济周期。在1992年, 我国将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1993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就是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 可见,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经过不断发展和演变的。自从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我国进行了两次宏观调控的实践:一次是从1993年到1997年, 我国为了抵制通货膨胀实施的财政政策为适度从紧;而第二次是从1998年到2004年, 实施的财政政策为扩张性政策, 其目的在于有效地刺激内外市场的需求和防治通货紧缩的发生。这两次适时调整的财政政策都取得了预期效果, 达到了良好的经济调节作用。

二、为何由积极的财政政策转向稳健的财政政策

稳健的财政政策也就是中性的财政政策, 这表明经济处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之间, 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反应到财政政策上, 就是对宏观经济既不刺激也不抑制, 对于市场基本处于让其自由发展, 平等竞争, 优胜劣汰的状态, 反映在财政上就是国民收入和支出基本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 既没有很多的财政盈余, 又没有多少财政赤字。

如今的稳健财政政策和扩张性, 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有很大区别的。如果国家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 这就意味着国家面临着通货紧缩的危机, 社会需求大于社会生产, 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少于应当发行的货币量, 而如果国家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就表明国家有通货膨胀的危险, 社会需求小于社会生产, 或者是市场上流行的货币过多。而文件的财政政策与二者都不相同, 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财政政策, 不是经济总量的反周期操作, 不会出现社会总需求的忽高忽低, 大起大落, 不会引发宏观经济的很大波动。但是稳健并不代表无所作为, 它是基于对新的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的。

从1998年以后, 我国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和国内需求下降的严峻形势而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而经过了七年的发展, 运用了增发国债, 调整收入分配等各种手段, 扩大了国内外的经济投资, 也拉动了消费需求的增长,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但到了2003年以后, 问题又随之而来。我国经济在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后, 又出现了很多部门对行业发展的投资过多, 过快, 粮价上升, 使得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明显下滑, 生活质量也随之下降。面对这种情况, 虽然国家采取了很多宏观调控的政策, 初步消除和减少了经济发展中的很多不稳定和有害的因素, 稳固了国民经济,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宏观调控的经济成果需要巩固, 更深层次的问题仍旧没有得到解决, 还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 经济体制改革等一系列的艰难的任务, 使得积极的财政政策的负面影响产生了扩大化:如财政的风险越来越大;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背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等。

三、采取稳健的财政政策, 贯彻“十六字”方针

我国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是一个重大的政策改变, 这种转变包括宏观调控的目标, 手段, 方式等的转变。这种稳健的财政政策不仅仅是对财政政策的名称进行改变, 对赤字规模进行调整, 更是反映了财政政策的性质和导向的实质性的改变。稳健的财政政策的核心就是要放眼长远, 松紧有度, 善于协调, 也就是要把握“赤字有度, 结构调整, 推动改革, 增收节支”这十六个字。

赤字有度, 就是要控制赤字, 就是要减少财政赤字的出现, 减少国债的发行;结构调整, 就是要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公共财政的要求, 加大力量调整财政的支出和国债的投入结构, 要区别对待资金的安排, 对经济过热的行业要压下去, 对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项目要严格制止, 对地方的形象工程要坚决控制等;推进改革, 就是要抛弃主要依靠国债的项目投资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要立足当前, 眼光长远, 将部分财力用于制度改革和创新;增收节支, 就是严格依法征收税费, 确保财政收入的同时严格控制支出。

四、结语

一个国家的经济形势决定了这个国家的财政政策,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所以不能采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不能一味地让经济主体进行激烈竞争和优胜劣汰, 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国的按劳分配和宏观调控。只有对国民经济进行一定的宏观调控, 才能真正掌控国民经济的发展, 保证我国经济的稳定, 提高人民群众的整体生活水平, 向世界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摘要:在市场经济下, 实行必要的财政政策是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手段之一, 具有十分明显的调节作用。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已经从2008年的经济危机中恢复了过来, 实行的相关财政政策从积极向稳健转变是必由之路, 这是符合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客观要求的。

关键词:财政政策,宏观调控,转型

参考文献

[1]冯李婷.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与财政政策选择[J].致富时代 (下半月) , 2011, (5) .

我国货币政策问题分析 篇5

政策执行是政策方案被采纳之后,把政策所规定的内容转变为现实的过程。在整个公共政策的生命周期之中,政策执行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它决定了公共政策产生的直接而又实际的效果。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制定的许多公共政策都比较符合现实情况,在得到较好执行的地方,政策的效果比较明显。然而,在我国现实的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在相当程度上还存在着诸如“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从而使得政策在执行中产生偏差和变形,导致政策目标不能有效实现乃至与完全落空的情形,不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其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政策敷衍执行。主要是指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执行主体故意只做表面文章,只搞宣传而不研究实际情况,不采取可操作性的执行措施,不落实执行政策的组织、人员、资金。政策执行主体或者被动等待上级的新政策,或观察上级是否要严肃执行,或旁观其他部门是否认真执行。在阳奉阴违敷衍塞责之后,政策执行容易错失最佳时机,从而直接影响政策问题的解决和政策目标的实现,是严肃的公共政策最终成为一纸空文。例如现实生活中某些地方政府口头上支持中央政策,或以书面形式表态,但没有按照中央政府的期望做任何事情;有些部门、有些地区对上级政策虎头蛇尾、前松后紧,敷衍塞责、延宕推拖,消极执行,致使一些政策在执行中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甚至有时会出现负面效应,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失。

二是政策选择性执行。一项公共政策往往是由相互依存、有着共同目标的若干本分组成的,一些地方政府、单位根据自己的利益需求对上级政策指令或命令进行过滤,选择对自身“有利”的规定执行,不利的内容则有意弃之不用;更有甚者,当需要执行的政策与负责执行的机关、部门存在利益冲突时,执行机关就有可能制定与上级机关公共政策表面相一致,实际上相违背的执行措施,妨碍公共政策的全面实施。“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就变形”,严重影响了党和国家的形象,极大损害了我国社会主义政策的权威性、严肃性以及国家和人民利益。

三是政策附加性执行。政策执行者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附加了一些不恰当的内容,盲目扩大政策外延,使政策的调整对象、范围、力度、目标超越政策原定要求。执行部门为了本地利益往往采取一些土政策,或附加一些原目标所没有的内容,致使政策不能准确执行到位而出现政策失真。特别是一些地方,打着贯彻上

级政策要结合本地实际的旗号,另立一套规定,自行其是,谋取私利,严重阻碍了政策执行的力度和效果。例如,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中国学生的综合素质,改变应试教育的不良现状。但是这些年的实际政策执行过程中,人们对素质教育的理解莫衷一是,有的地方将改善教育工作的物质条件说成是实施素质教育,有的说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教育是提高文化素质等,导致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外延被无限扩大,实质上偏离了素质教育的中心内容,反而加重了学生和家长的负担。

四是机械照搬执行。执行者在执行公共政策时不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机械地照搬上级政府政策。例如个别政策执行者执行能力不强,缺乏因地制宜的变通能力,不主动创造政策执行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时机,而是盲目照搬照抄中央政策。这样不但不能解决具体问题,浪费了政策资源,还会把责任推给政策本身,是公众对政策本身的质量问题产生质疑,有损公共政策的权威和严肃性。

五是政策矛盾性执行。在现实工作中,由于部门之间职责划分不清晰,有时有一些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会因部门之间的权与利的争夺,部门间的红头文件或执行文书相互打架,政出多门,而使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自相矛盾的现象。一项公共政策由几个部门共同执行时,有时还会出现两样结果,使政策对象难以适从,不知听从那一个部门的执行意见或决定。

综合分析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公共政策执行本身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我个人认为,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结来说归为以下几点。

一是公共政策自身的缺陷。首先是有些政策缺乏科学性,不完整,不配套。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新老政策之间,宏观和微观政策之间,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领域和各部门的政策之间,以及一个大政策和它具体实施细则之间,往往没有很好的衔接和配套,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政策体系,这一方面给政策执行带来难度,另一方面也给执行者寻找对策、钻空子造成可乘之机。其次是政出多门。我国目前机构繁多,部门林立,职责不明,多头决策,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常常是政出多门,甚至相互矛盾。面对众多甚至相互冲突矛盾的政策,政策执行者不得不采取“优先法”:顶头上司的优先,其他领导的靠后;经济监督、杠杆部门优先,其它部门乃至党政机关靠后;领导个人交办的优先,集体名义布置的靠后。这样一来,其政策执行必然大打折扣。再者是是政策多变。往往是今天制定了一个政策,时隔不久,情况发生了变化,又忽忙出台一个新政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政策朝令夕改,法无常规,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这样就无法建立政策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也很难使人遵从。

二是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因素。公共政策执行主体的政策认知水平、政策之心更利益及其价值取向是公共政策有效执行及其效果实现的重要保障。而目前我国公共政策执行者素质参差不齐,执行者的素质高低也从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政策执行效果。从现实政策执行过程来看,一些地方、一些单位执行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一些人甚至缺乏必备科学文化知识,必然使政策执行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个别执行人员素质也确实不敢恭维。一是文化水平较低。二是业务技能较弱。三是职业道德较差。不仅直接影响到政策执行效果,也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公共政策执行主体作为“经济人”在执行过程中也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导致政策执行的行为偏差。在政策执行约束机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一旦公共政策威胁到执行者自身的利益时,执行者无论是出于公心或是私心都有可能抵制这一政策。这样就会造成国内该政策执行中政治资源的流失,产生大量的寻租和权力腐败的现象。

三是公共政策执行机制方面的原因。公共政策权力配置机制不合理,纵向权力划分不明晰,横向职能配置不合理。机构之间职能不清、责任不明使得政策执行过程中因利益纠纷而互相推诿从而导致政策执行问题的出现;执行监督机制不完善,我国目前虽然建立了比较健全的行政监察体系,对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活动进行有效的监控,但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从上至下依然缺乏强有力的监控机构,专门负责检查监督各种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往往是一遇到需要解决的问题,就下发一个文件,做出一些规定,而较少关心这些政策的执行情况和还有哪些需要进一步完善之处。正是由于法律、法规或政策的落实缺乏监督保障体系,执不执行都是一个样,时间一久,令不行、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之风自然盛行。

我国货币政策问题分析 篇6

关键词:股利政策;影响因素;上市公司

一、前言

税后利润如何分配涉及多方利益,职业经理人关心的是如何实现企业价值的提升,而股东将资金投于公司自然有索取收益的权利,因此税后利润如何在公司和股东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股利政策已经与投资、融资并称为现代公司理财活动三大核心内容。在西方成熟的资本市场,由于公司股权较为分散,监管机制较为透明,股东要求回报的意识较为强烈,因此欧美国家上市公司一般都有持续稳定的股利分配政策。然而我国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逐步建立资本市场,由于约束机制不完善,上市公司对于税后利润普遍采取不分配和少分配的政策,这种现象直到证监会自2000年开始陆续出台关于督促上市公司分红的政策文件后才得以逐步改善。

二、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因素

股利政策是董事会权衡各影响因素而制定的利润分配方案,这涉及到公司经营状况和各阶段所处的政策环境,本文将这些因素归纳为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内部因素。(1)盈利能力。Linter(1956)建立了股利模型对公司股利政策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每股收益是影响股利政策的重要因素。胡庆平(2002)的研究发现,每股收益高的公司越偏好发放现金股利,净利润增长率越高的公司越有可能发放高股利。盈利能力制约着股利政策,因为股利的发放是在税后利润的基础上进行分配的。对公司而言,每股派现金额不应该高于每股经营性现金流量,否则便是超额派现,一旦出现超额派现现象便意味着该次股利分配可能存在利益输送,大股东无疑是最大受益者。更甚者,如果超额派现的资金是从外源融资而得,那么便是典型的大股东利用派现套利现象。

(2)筹资能力。曹静娴(2012)研究发现,当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无法满足红利支付的需要时,通过对外融资可以暂时缓解公司的现金压力。现代企业主要有两种融资渠道,即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内源融资即企业通过自身的经营获取的现金流,其资金来源以留存收益为主;外源融资则由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两种形式组成,股权融资包括向原股东配股、向特定群体定向增发和在公开市场进行增发等形式,而债权融资则是依靠发行企业债券或向银行借款进行融资。对于筹资能力强的企业,其发展需要资金时,可以通过多个渠道进行融资,因此自持的资金并不需要很多,因此这类企业更倾向于执行现金分红。

(3)股权结构。Lins(2003)的研究发现,股权结构相对分散的公司需要提高股利支付率来降低管理者所掌握的现金流,从而达到减少代理成本的目的。邓超和王思捷(2012)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十分偏好现金分红,且现金分红水平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成正比。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普遍较高,大股东对于管理层的任命拥有很大的权力,因此管理层常常成为大股东的利益代表,西方传统的“管理者与股东的委托代理问题”在我国就转变成为“大股东与小股东的利益之争”。大股东对于传统代理成本的影响包括正反两个方面。一方面,大股东由于具有管理层任命权,因此他们有能力监督管理层的决策,如果管理层出于私利制定不合理的股利政策导致公司发展所需的现金流受到影响,那么管理层很可能因为决策失误而遭到大股东的弹劾,因此相对于股权相对分散的公司,大股东可以更好的约束管理者,有效地降低第一类代理成本问题,维护股东的权益。但另一方面,大股东由于控制了管理层,便可能让管理层制定更有利于大股东股东群体的股利政策,形成现金转移。因而股权结构对于股利政策的制定具有很重要的影响。

(二)外部因素。(1)股利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中明确规定,股东获取的红利需按额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2005年,财政部、国税局、证监会发布新的文件《关于股息红利个人所得税有关政策的通知》,该文件将20%的纳税比例下调50%,即只需缴纳10%,此文件的目的在于提高股票市场交易的积极性,而这也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个体交易者的积极性,但也滋生了大量的投机行为。随着2005年红利税的下调,上市公司为了迎合投资者的需求,也开始积极实施股利分配,以期吸引个体投资者,这说明红利税对公司制定股利政策是有影响的。而为了规范股票市场的投机性,资本市场管理者决定自2013年1月

1日起,对个人投资者红利所得的征收实行差别化标准:股东持股时间在一年以上的,红利税的税率从之前的10%进一步降为5%,而时间不足一年却又在一月以上的税率仍然维持着

10%,持有时间一月以内的税率调整至20%,此次税率变动的目的在于鼓励投资者转变投机意识,进而形成以公司发展前景与未来价值为导向的正确选股方式,这也意味着公司会改变自身的股利分配形式去迎合新的投资者。

(2)现金分红政策。税后利润的分配会直接影响企业未来发展所需的资金,而发展战略则是决策层根据企业所处发展阶段及资金面综合考虑后制定,因而税后利润如何分配本应是公司自身管理问题,不该由证监会实施强制性现金分配的法律法规,但是公司内部的管理人可能出于私利而忽视全体股东利益,往往选择不分配或者过度分配,这对公司的发展无疑会造成严重伤害,这种不正常的分配现象在资本市场监管机制不完善的国家十分常见,因此利用法律法规规范公司的分配行为是十分必要的。我国资本市场建立较晚,证监会在2000年之前并没有颁布要求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具体文件,因此“不分配”和“少分配”现象十分普遍。2004年,《关于加强社会公众股东权益保护的若干规定》发布,证监会开始倡导上市公司进行股利分配,进行股利分配的上市公司数量逐渐增多。2006年,《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颁布后,证监会明确提出只有满足以现金分红或送红股形式累计分配不少于最近三年可分配利润20%的公司才能再次公开发行股票,2008年颁布的文件则将要求现金分红的比例提高到30%。随着半强制分红政策的颁布,我国上市公司参与现金分红的数量越来越多,这说明法律法规对股利分配起到了强制性规范作用。

三、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股利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不够。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经过长期的发展,信息披露机制发展得十分完善,因此这些国家的上市公司非常重视股利政策的信息传递作用,其中现金分红作为“真金白银的回报”的信号传递作用最强,它可以强烈地反映一个公司的经营状况。反观我国的股市,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透明,监管机制不完善,这些因素导致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随意性很强,往往没有规律而言。1994年以前,采取现金分红的公司占50%以上,而1994年-1999年,这一比例持续下滑到34.43%。2000年以后,我国证监会多次出台规范股利分配的政策文件,并将现金分红与公开市场再融资挂钩,但是对于没有再融资需求的公司,则不会受到限制,因此这类公司往往选择不分配股利,而那些进行分配的公司其股利政策又缺乏稳定性,股利支付率波动十分大,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股利政策固有的信息传递作用。股利支付率波动性很大会给投资者一种假象:公司的现金流不稳定。这意味着公司的经营并不是处于一个持续良好的状况,体现在股价上就是涨跌幅度过大。

(二)股利分配政策受大股东意愿支配。股权分置是我国历史遗留问题,随着股改的进行,虽然非流通股逐渐实现了上市流通,但是股权集中度高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仍然是国有控股。首先,由于大股东的持股成本相对于社会流通股低很多,所以他们并不关心股价的涨跌,不在乎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其次,大股东对于董事会的人事任命有很大的权力,因此董事会制定的股利政策代表了大股东的意愿。

发达国家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相对分散,因此现金分红常常被用于降低第一类代理成本,然而我国股权结构集中,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便转变为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第二类代理问题。特别是目前我国的监管机制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因而大股东利用股利政策实行利益输送的现象十分普遍。

四、完善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措施

第一,根据上市公司所处的发展阶段,合理制定股利政策。董事会制定股利政策时应该首先考虑公司所处的发展阶段,作出发展规划并计算所需的资金,从而避免支付过高的股利导致资金的紧缺。因此公司的财务人员应该通过对年度经营数据进行处理,预估未来的现金流、收益、成本等指标,从而在税后利润分配方案中找出一个资金平衡点(既不会对公司未来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也能回报全体股东)。

第二,优化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股权分置改革基本解决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割裂问题,使得非流通股基本实现了上市流通,但股权高度集中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这使得大股东通过超额派现“掏空”公司的现象时常发生,因此分散股权是减少大股东利益输送的有效途径。此外,完善独立董事和监事会并存的双层制约机制,并加强公司与中小股东沟通渠道,也是完善股利政策的有效途径。

第三,使股利分配政策保持连续和稳定。欧美国家的上市公司普遍采取相对稳定的股利政策,这是因为在欧美相对成熟的股票市场上,股票交易者大部分都是理性投资者,他们秉承价值选股的理念,投资那些具有发展前景或发展势头良好的股票,而股利分配就是传递公司信息的有效渠道,因此公司的管理层十分重要股利政策的制定,持续稳定的股利政策无疑向投资者传递了公司经营良好的形象,这会使投资者对公司的未来更有信心。随着证券市场的逐渐规范,我国大部分股票交易者的选股观念将会由投机转为理性投资,因此从长期来看,执行稳定的股利政策将会非常有利于公司建立良好的回报形象。

参考文献:

[1] Miller& Modigliani, Dividend policy, growth and the valuation of shares, Journal of Business, 1961,34,411-433

[2] Baker,M.& J.Wurgler.A Catering Theory of Dividend.2003,Working PaPer,Harvard University.

[3] 李常青.股利政策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17—18.

[4] 黄娟娟,沈艺峰.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究竟迎合了谁的需要?[J].会计研究,2007(8).

我国货币政策问题分析 篇7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教育政策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自1980年诞生至今, 高职教育政策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初步探索时期 (1978年—1990年) ;法制化建设时期 (1990年—1998年) ;高速发展时期 (1999年—2003年) 以及可持续发展和特色化建设时期 (2003年以后) 。[1]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 我国高职教育政策在法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先后出台了《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其他一些相配套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提出了高职教育发展的多种途径, 对高职教育的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 规范了高职教育的管理。较完备的高教职业教育体系已基本建成。但不可否认的是高职教育实践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和挑战。进而反映出我国的高职教育政策还存在着不均衡不合理之处。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问题分析

(一) 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和就业政策滞后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是通过统考选拔生源。虽然公平、便于操作, 但对于其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及办学要求来讲, 有失合理。目前全日制本科高校所招大专层次学生的形势明显优于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高职院校目前录取率和报到率都比较低。[2]当前, 我国高职学校由于专业特色多数不明显, 无优势。学校的市场意识不强, 就业指导不力。学校只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 而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普遍不够重视, 投入的人力、物力、精力都相对不足。同时缺乏必要的途径帮助学生收集需求信息, 了解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 导致毕业生对就业市场缺乏必要的了解。[3]

(二) 高等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不足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对高职毕业生不包工作分配, 不发教育部印制的毕业证内芯, 不发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派遣报到证, 收费标准高。教育事业费以学生缴费为主, 省级财政补贴为辅, 此即“三不一高”。[4]高收费政策忽视了学生的经济能力, 使许多贫困家庭学生失去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此外, 发达国家对教育成本的研究结果表明, 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成本是普通高等教育成本的2.64倍[5]。从教育经费投入情况看,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始终处于经费不足的困境。

(三) 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

高等职业教育目的是培养技术实用型人才, 其人才培养机制必须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德国职业教育的“双元制”即企业和学校联合办学的教学模式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在中国, 校企合作模式只停留在形式层面上, 并未获得权威有效地政策、机制保障。企业也并未真正履行自身责任, 积极投入到实践中来。学校和企业在运行机制上没有真正的融合, 使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优化对策

(一) 完善招生和就业措施

2014年, 我国教育部的改革方向已经明确:国家普通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 将有600多所转向职业教育, 转型的大学本科院校正好占高校总数的50%。通过本科教育转型职业教育, 逐步实现职业教育体系从大专到大本、甚至于研究生、博士生的构建。这个体系的存在, 将对于职业化倾向明显的学生提供未来成长的渠道。此次改革必定会大大提高高职院校生源质量。在就业方面, 应更侧重以就业为导向, 鼓励高职院校根据市场的要求在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上进行调整, 建立畅通就业信息渠道, 引导毕业生及时了解政策、适应社会、找准位置。

(二) 加大投入力度

高职教育事业属于公共事业, 政府有责任和义务保证其发展的资金需要。首先, 建立公平的教育财政政策。根据教育成本来确定经费分配比例, 调整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公共教育经费的分配情况, 尽可能保证教育财政政策的公平性。还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 调整各地区的经费投入状况, 建立科学合理的投资体系, 杜绝经费投资的不公平现象。同时, 也应调整现行政策中“三不一高”, 重新调整学费标准, 适当减轻高职院校学生的负担, 从而吸引家庭贫困但职业化倾向明显的优秀学生加入。此外, 政府应采取教育经费筹资的多元化, 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办学, 从而形成更加合理的多元化教学格局。

(三)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国内外职业教育的经验告诉我们,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因此, 依据岗位职业要求改革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变得至关重要。这是需要强大的师资队伍作为重要支撑的。建设“双师制”的教学团队, 意味着教师必须既能胜任教学工作, 又善于相应的专业技能。这需要政府和校方在建设“双师制”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支持。其次, 实训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至关重要。然而高职院校自身的实训机会及场地是有限的, 也脱离了市场的实际需求。因此, 深入发展“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才能更好解决实训问题。针对目前企业参与办学热情不高的现状, 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政策, 建立校企合作政策支持体系。给予企业办学一定的优惠, 提高企业积极性;明确校企办学中的权责及利益关系。保障校企办学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庞丽.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及其价值取向[D].广西师范大学, 2008年4月

[2]袁龙喜.地方高等职业教育若干政策支持的思考[J].期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 (4) :3.

[3]邢金龙.高等职业教育的立法及配套政策[J].太原大学学报, 2006, (23) :2—3.

[4]李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法规与政策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 2003, (350) :17.

我国货币政策问题分析 篇8

股利分配是上市公司经济活动和操作的重要内容, 是确保上市公司发挥更多优势, 深挖内部潜力和外部资源优势的重要策略和方法, 特别对于上市公司的稳定发展和组织稳定有着决定性的意义。目前,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执行还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因此, 必须强化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相关研究, 需要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价值的全面认知入手, 把握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存在的现实性、根本性、重要性的问题, 从内外两个环节入手, 不断完善和丰富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体系, 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机制, 真正为上市公司的成长、发展和壮大提供财务管理和政策方面的基础。

二、影响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因素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受到各个方面的因素和整体社会与经济环境的影响, 会给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执行和实施带来改变, 本研究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本身出发, 将影响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因素划分为内部因素、外部环境、股民自身等三个主要部分。

(一) 影响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内部因素

1.盈利能力。企业当期的盈利情况无疑是制定股利政策时必须考虑的因素。而且在我国, 现金是分配股利最直接的方式, 也是股东们最放心的股利政策。但是如果企业自身盈利能力较差, 企业最基本的经济来源都得不到保证, 如何能发放现金股利来让股东们安心。但仅仅具备盈利能力是不够的, 还要让这种盈利能力具有持续性, 也就是有稳定的现金流量。即使企业在本年内取得较高的利润, 可是却没有稳定的现金流量, 发放现金股利会增大财务压力。所以, 企业应大力挖掘自身的盈利水平, 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

2.筹资能力。筹资是企业分配股利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想要增强筹资能力, 上市公司就要拓展企业筹资渠道和提升资金筹措水平, 通过租赁、抵押、负债等方式全面扩大融资渠道和水平。特别是当前证券市场非常发达, 上市公司可以采用规范化的市场手段更多的筹集资金。同时提高企业的经济能力和信誉, 企业的筹资能力决定了股利分配的高低, 在这一点上规模大、收益高的公司往往具备强的能力, 小公司只能望其项背。

3.资金的灵活性。影响股利政策的其中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公司资金的灵活性。因为资金灵活, 资产周转率高, 公司才可以保证高的运营质量。所以, 资金的灵活性直接影响了现金股利的分配。假如公司因扩充或偿债等其他原因已经消耗大量资金, 企业自身元气受损, 那么资产的变现能力较差, 资金周转不开甚至马上要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威胁, 公司就不会大幅度支付现金股利。反之, 公司的现金充足, 资产的变现能力就强, 资金灵活性高。现金收支状况较好, 那么它就有较强的股利支付能力。

(二) 影响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外部环境

1.国家经济形势。国家经济形势直接影响了企业发展, 企业发展情况则决定了股利分配的多少, 如果中国的证券市场异常活跃, 处于可预期的大牛市, 这给公司的股利政策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 企业的经营业绩变高且稳步的增长, 股利分配方案中就会有较高比例的转股或分红股。若国家经济萧条, 那么企业都难以保证正常的运营, 就不会有多余的资金来分配股利。

2.法律法规。法律法规犹如铁索般约束着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 已成为硬性影响因素。主要有《公司法》和《关于上市公司配股工作有关问题》。法律法规为维护有关各方的利益, 都会规范公司的利润分配顺序、留存收益、资本的充足性、债务偿还、现金积累等, 股利政策必须符合这些法律规范。

(三) 股民素质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

股民素质直接影响上市公司的发展, 也对股利政策的制定有着巨大的决定作用。股民素质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是税负能力的高低和对上市公司发展规律的认知。如果股民税负能力高, 对上市公司发展有比较客观的认知, 那么在股利政策上一般会选用低现金股利的策略;反之会使用高现金股利的策略, 两种策略会直接影响到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进而决定着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水平和上市公司的长期发展。

三、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 我国上市公司在股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存在很多问题。有些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既不符合市场化的要求, 也不符合上市公司长期发展的需要, 导致股利政策没有实施的基础, 也缺乏实施的可能, 严重影响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功能发挥和价值体现。

(一)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不合理

当前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中不分配现象比较严重, 给中小股民和企业长期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股利支付情况主要由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决定, 但是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调查发现, 很多公司在处于盈利状态下也没有向股东发放股利, 主要是由于公司股权结构不完善, 公司主要管理者没有照顾中小股东的利益。从长远角度来看, 上市公司如果在取得利润的前提下没有向股东发放, 那么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就会受到影响, 他们不再关注公司的长期收益, 不利于公司的长期发展。

(二) 股利分配不连续、不稳定

多数上市公司不注重投资者的利益, 分配股利不连续也不稳定。有的年度分配, 有的年度甚至不分配。如此不稳定的股利政策会使投资者心生疑虑, 对公司失去的信心, 最终会威胁公司发展。并且现在很多上市公司制定的股利政策都只顾眼前利益, 目的不明确且具有随意性, 并且经常受到筹资行为的影响, 经常出现增发股票, 增派现金股利的情况。

(三)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

上市公司是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日益提高。但是股权结构依然不合理, 表现在国有股和法人股不能流通, 能够在证券市场上自由流通的有内部职工股和转配股, 而且未流通股占公司总股本的大部分。所以, 即使投资者拥有了所有的流通股, 也无法支配公司的经营决策。这就是通常说的“所有者缺位”现象。股权流动性的分裂违反了市场原则, 破坏了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 是阻碍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最大障碍。

四、完善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措施

(一) 合理分配股利

由于目前证券市场的市场化程度比较低, 有些人内部操纵, 有些人盲目投资, 诸如此类的活动会造成了我国股市异常波动, 对于大股东来说这些波动不足以让他们伤筋动骨, 但是对于中小股东来说, 就是利益严重受损甚至破产。[6]国家应加速推进其他基金组织的发展, 让投资分散化, 很多公司股利分配一般都顾及大股东的感受, 不顾中小股东的利益。因此国家还要推行有效的法律机制来引导机构投资者的行为, 进而保障中小股东的利益。

(二) 使股利分配政策保持连续和稳定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中股利分配是最为核心的问题, 从理论上来说, 如果资本市场比较成熟, 那么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就该稳定连续。稳定的股利政策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的市场形象, 还会使投资者相信未来收益是理想的。这样大股东就不会利用股利分配方案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因此, 上市公司不管制定何种股利分配政策, 一经确定就不允许轻易变更。除此之外, 国家监督部门应对此加强规范。例如要求上市公司事先确定目标分配率或者建立上市公司股利信用机制等等。

(三) 优化股权结构,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的现状, 企业应积极稳妥地分散股权、改善股权结构。在我国, 国家股和法人股在股本结构中占据很大优势, 限制其上市流通的规定使国家永远是上市公司的最大股东。所以, 只有推进全流通来实现流通股与非流通股股东同股同权、同股同利, 才能化解股东利益冲突。[4]除此之外, 企业应该通过股权分置、股权期权的方式引入社会投资机构和投资者, 不仅能减少内部人控制现象, 还能在扩大上市公司股权范围的同时, 保障中小股东的利益, 在分散股权的基础上使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得到执行和实施上的保障。另外, 完善现行的监事会制度也是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一种方法。

五、结语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是合理利用股利这一手段, 通过标准化、市场化运行实现对上市公司经营、管理等各项工作的长期保障, 是上市公司重要的管理、财务和激励政策。当前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在理论研究、实际应用、具体操作等环节受到了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直接影响, 使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优势和价值难于发挥, 甚至形成了对上市公司发展的制约。应该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困境分析入手, 以具体的个案和典型的问题作为出发点, 探寻构建符合市场化、标准化的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体系的要点, 在完善和发展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机制的同时, 更好地使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和功能。

摘要:本文以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为中心, 剖析了影响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内外因素。发现了当前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存在的问题, 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改革问题的措施和对策。以进一步创建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体系, 加速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市场化。

关键词: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影响因素,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新馨.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特点及成因[J].特区理论与实践, 2012 (08) :201-202.

[2]李宏英, 孔龙.上市公司股利政策若干问题的分析[J].开发研究, 2012 (06) :158-160.

[3]李存琢, 崔梅.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效应分析[J].河北煤炭, 2013 (04) :44-47.

我国货币政策问题分析 篇9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政策,存在问题,完善对策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 关系着社会的稳定, 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其就业政策的合理与否, 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经济文化发展的顺利与否, 并且其就业情况可以直接反映出我国的经济状况。每年高校毕业生急剧增长的数据强烈地考验着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大学生就业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一、我国现行具体的大学生就业政策

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一直随着国情的变化不断发展。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具体类型不断发展。

(一) 就业市场法规政策。

毕业生就业市场是在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的指导下, 运用市场机制和必要的宏观调控手段, 通过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等途径, 优化毕业生人才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 其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而建立的。就业市场法律法规政策 (1) 从性质上大致可以分成三个层次:一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根据法律制定的一些规定, 如《劳动法》、《合同法》等;二是国务院各部门在遵守法律的情况下制定的部门规章、重要通知等, 如《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等;三是各地区或者各学校出台的地方性政策规定, 如《北京市劳动合同规定》、《北京市人才市场管理条例》等。

(二) 就业准入政策。

就业准入政策是指大学生就业获准进入某些地区、专业、职业等的相关政策。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方针原则中规定毕业生要贯彻统筹安排, 合理使用, 加强重点, 兼顾一般和面向基层, 充实生产、科研、教育第一线的方针。就业准入政策可以具体分为: (1) 地区准入政策。每个地方都会有进入本地方的用人指标, 相应地会出台一些具体的进入政策, 限制一些人的涌入; (2) 职业方面的就业准入。职业方面的就业准入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 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 (工种) 的劳动者, 必须经过培训, 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 方可就业上岗。

(三) 招考录用政策。

招考录用政策主要指在选拔毕业生的过程中的一系列关于招考的规定, 是国家在大学毕业生人数上所制定的一系列限制性原则和措施。在招考国家公务员层面主要是公务员招考的相关制度, 在企事业单位录用大学生方面主要表现为政府和企业制定的在招考程序上的一系列规范。关于国家公务员招考录用的一系列政策就是典型调查的招考录用政策。

(四) 权利维护政策。

权利维护政策是指在就业过程中对就业者本人和就业单位权利维护的一系列原则、规范。对于就业者本人主要是维护其平等的就业权, 对于用人单位主要是保护用人单位的一系列利益。权利维护政策有利于就业的规范化和秩序化。毕业生作为就业的重要主体, 在就业过程中享有多方面的权益, 根据目前就业规范的有关规定, 毕业生主要有获取信息权、接受就业指导权、被推荐权、选择单位权、公平待遇权、违约及求偿权等。

(五) 宏观调控政策。

它是指政府为了促进我国人才结构平衡发展出台的一系列关于大学生到基层、中小城市企业、农村、西部等地区就业的鼓励性措施。比如城乡基层岗位开发、统筹实施大学生下基层项目、“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村官计划”工作, 经过两三年锻炼, 根据工作需要从中选拔优秀人员到县、乡 (镇) 机关和学校或企业、事业单位担任领导工作, 或充实到基层金融、工商、税务、审计、公安、司法、质检等部门。

(六) 创业扶持政策。

创业扶持政策是积极劳动政策体系中最直接、最积极的政策, 也是现阶段效果比较显著、作用比较持久的措施。我国非国有经济的迅速崛起和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 为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人事部规定, 为适应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各级人事部门鼓励毕业生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就业, 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近几年来, 国内对大学生创业的态度非常积极,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

(七) 社会保障政策。

2003年是扩招学生第一年开始大规模就业, 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落实工作单位, 即处于“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境地。相应地, 国家除了出台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政策外, 还出台了一些有关的社会保障政策, 以解除在就业上困难大学生的后顾之忧, 更好地支持和服务大学毕业生就业。

(八) 派遣接收政策。

派遣与接受政策指在大学毕业生离开学校到就业单位报到过程中国家所制定的一系列有利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法律法规, 并进一步明确相关责任的主体, 落实各项工作, 它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表现形式。

(九) 就业服务。

就业服务 (2) 是为求职者选择职业、准备就业及在职业中求进步、求发展而提供知识、经验和技能的指导。狭义的就业服务是给求职择业的劳动者传递就业信息, 帮助其求职和择业, 为其与职业的结合牵线搭桥。广义的就业服务就是为劳动者选择职业、准备就业及在职业中求发展、求进步等提供知识、经验和技能。在我国, 就业服务还应包括就业政策导向和与之相适应的思想工作。此外, 还有人事代理制度, 特殊毕业生就业政策, 大学生应征入伍的有关规定等。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 大学毕业生就业机制有待进一步改革, 歧视性就业政策仍然存在。

国家已经明确了大学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的市场就业模式, 但是一些地区的就业准入制度依然存在, 尤其是一些大城市, 严格限制外来流动人口, 如借读费等的存在。歧视性就业政策如:一是女性大学生群体的不公正就业待遇, 很多女性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的时候无故受到排挤;二是对于应届毕业生的经验歧视, 很多企业吹捧经验的重要性, 甚至利用大学生没有经验趁机压低薪资标准。

(二) 高校专业设置和教育体制要进行调整和改革。

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推进, 目前我国仍然是一个“加工型”的国家, 掌握的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还很少, 对中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需求远大于基础型理论人才, 而目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远远落后于基础教育。这是值得思考的, 德国应用型人才和基础性人才的比是8∶2 (3) 。很多高校没有摆好自己的位置, 高校在社会上担任的本质上是培训的角色, 肩负着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的重任, 其存在的理由就是为社会创造更加合适的建设人才, 而现阶段的高校很多都偏离这个方向, 高校为了争排名, 乱设专业, 忘记了自己的本职工作, 没有把教育学生和市场需求很好地结合起来, 造成人才需求的结构失衡。现在有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 也有很多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 使得人才供给出现尴尬。

(三) 大学生就业渠道亟待畅通, 劳动力市场分割弊病严重。

大学毕业生是刚刚走出校园的一群人, 无论从经济实力、经验积累角度看都是弱势群体, 需要社会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指导。虽然国家对于大学生创业给予了很大支持, 但是我们又看到, 很多学生去贷款时因为没有本市户口, 进行不了工商登记, 难以获得贷款的担保支持, 这就需要社会更多的支持, 给大学毕业生多开几盏绿灯。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 (4) 的现实存在, 被人为地划分为二元结构, 不利于缩小城乡经济的差距, 而城乡经济差距又诱使劳动力流动的不合理迁移, 更加剧了城乡二元结构的负面效应。

(四) 配套制度的缺失, 就业服务有待加强。

我国目前对就业政策的配套制度 (5) 缺失, 如现行的户籍制度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 抑制了劳动力、人才的自由流动, 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不利于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户籍管理制度划分出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常住人口和暂住人口, 不同的户口有不同的待遇, 出现了等命不等价、办理暂住证、外来人口管理费、借读费、警察收容、遣返外来人口的现象, 因而政府应进一步取消户籍制度, 支持大学生顺利就业。就业服务有待进一步加强, 国家鼓励和发展职业介绍和培训机构, 这些职业介绍机构确实对就业起了很大的作用, 但有些机构却诈取中介费, 因而国家应加强监管力度, 为大学生提供更安全的就业环境。

(五) 全社会和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要有所改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们看待事物不可避免地要从经济角度来考虑。就业的个体更注重个人利益, 价值观不可避免地有所偏移, 导致了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追逐“名利”, 人才流动的方向正说明了这个问题, 造成了地区就业压力迥异, 贫富差距拉大等社会问题。长期以来的优越感, 很多人依旧不能接受平凡的、普通的工作, 使得自己的择业面很窄, 进而出现部分失业, 这是一种巨大的社会浪费。

三、完善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对策探讨

(一) 明确目标, 千方百计增加就业。

积极开辟就业渠道, 政府要积极鼓励发展第三产业, 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鼓励自主创业, 并且注意发展对外劳务合作, 鼓励向国外输出劳力, 扩大就业机会;企业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 提高生产效率, 扩大生产领域, 注意对在职员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劳动者要提高自主创业意识, 提高自身的化素质, 积极向第三产业转移。

(二) 规范劳动力市场, 推进公平就业。

改善大学生就业环境, 引导和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健康发展, 确保大学毕业生能够公平就业 (6) 。 (1) 进一步规范各种录用考试, 为学生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完善相关制度和条例, 保障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权益。 (2) 政府相关部门应关注大学生就业意识的变化, 引导他们从现实的角度考虑自己的就业, 根据人才市场的状况进一步加大教育改革的促进力度, 使就业市场更为平稳。 (3) 政府应加大对就业结构的宏观调控力度, 来辅助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 (4) 要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体系,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后续服务力度, 引导支持毕业生多元化就业。 (5) 建立创业扶持体系 (7) , 应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为创业者提供相应的政策优惠, 为学生自主创业开辟道路, 提供创造性人才合理流动的优惠政策。 (6) 加强监督调控, 防止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公平现象, 维护就业中处于弱势群体的利益。

(三)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强化就业服务。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确保大学生择业过程中没有后顾之忧, 促进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建立, 强化就业服务。 (1) 重视信息在毕业生就业中的重要作用, 信息畅通才能够实现人才的合理分配。 (2) 积极培育协作性、区域性市场, 发展并完善校园市场, 促进校园招聘活动有序开展;充分扶持、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的作用, 积极推动毕业生就业市场、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的相互贯通和信息共享。 (3) 进一步加强各类人才市场管理, 建立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信用制度, 严厉打击非法职业中介和应聘、招聘过程中的各类欺诈行为。

(四) 不断完善并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

2002年教育部、公安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切实做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 要求各地进一步完善并严格执行就业用人制度。对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的职业, 从业者和初次就业者必须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后, 方可上岗, 对新增加的就业岗位, 要优先录用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在国家政策规定范围内, 切实落实用人单位的用人自主权。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要取消进入指标、户口指标等限制, 以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取消限制高校毕业生包括专科 (高职) 毕业生合理流动的政策规定, 允许高校毕业生跨省 (自治区、直辖市) 、跨地 (市) 就业。

(五) 高校适应市场需求, 调整完善专业设置, 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重视就业指导工作。

高校自身根据市场发展调整课程设置, 在专业调整中, 要加强“校企合作”, 深入了解社会对各专业的人才需求, 为高校专业设置提供有力依据。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有效的职前实习有助于加强大学生对职业和自我的了解。同时, 高校应高度重视就业指导工作, 在人力、物力、财力上要有充足的保证。高校要加快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系统化、科学化建设, 重视大学生涯规划。坚持将毕业生就业指导与人才培养、职业教育、就业服务相结合的原则, 将就业指导与服务贯穿于四年大学生活的始终。逐步建立一支专业化、职业化、高素质的就业指导人员队伍。通过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摆正心态, 客观定位, 选好目标, 多些务实, 少些浮躁, 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 结合自身特点, 扬长避短, 从而有的放矢地寻找适合自己的就业单位。

参考文献

[1]上官凤.大学生就业指导.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

[2]顾雪英.大学生职业指导.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3]林华坤.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其对策.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9) .

[4]贾德友.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与指导对策.卫生职业教育, 2007, (12) .

[5]高翔.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对策分析.青年科学, 2009, (9) .

[6]冯进.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国情观察, 2009, (7) .

[7]周荣方.高校应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矛盾.河南教育, 2010, (12) .

[8]秦建国.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研究.改革与战略, 2007, (01) .

[9]王志玲.国外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及启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0, (8) .

我国货币政策问题分析 篇10

一、我国中小企业税收政策的现状

1. 增值税相关优惠政策。

自2009年1月1日起, 我国增值税开始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型。这种转型有利于减轻中小企业的负担:一是扩大增值税的抵扣范围。新的增值税规定固定资产可以当期抵扣进项税额, 这会大大减轻中小企业的负担;二是降低小规模纳税人税率。将原来6%、4%两档税率统一降为3%;三是加大税收优惠力度。新增值税规定, 销售货物月销售额3000元~10000元的, 应税劳务为月销售额2000元~6000元, 低于这个标准的小企业可以免征增值税。

2. 企业所得税相关优惠政策。

我国于2008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的所得税法。新的所得税法也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较大的优惠, 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将所得税税率统一为25%, 改变了内外资企业区别征税的状况;二是统一各项支出的扣除标准, 对企业人员工资提高了税前扣除限额;三是提高捐赠支出的税前扣除标准等, 大大地减轻了中小企业的负担;三是提供了“三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

3. 营业税相关优惠政策。

在提高起征点方面, 个人按期缴纳营业税的起征点为月营业额为1000元~5000元;按次纳税的起征点为每次 (日) 营业额为100元。在税收优惠方面,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创办新中小企业, 从事社区居民服务业的可以3年内免征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方面, 对小规模纳税人企业而言, 营改增后税率从营业税的5%调整到增值税的3%。这也将大大减轻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

二、我国中小企业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1. 增值税税制存在缺陷。

一是目前增值税只允许增值税纳税人扣除购进与生产和经营有关的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 无法将交通运输业、服务业、房地产业等纳入到此项优惠之中。二是增值税法将增值税划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并且小规模纳税人不能抵扣进项税额。三是小规模纳税人不具有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资格导致很多一般纳税人不愿意与小规模纳税人交易, 不利于中小企业的税收减负。

2. 企业所得税税制存在缺陷。

虽然我国新的企业所得税法降低了企业所得税税率,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负担, 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但是, 中国企业所得税的税负还是偏高的。尤其是对比西方发达国家10%~2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 企业的税负还是比较重。这样也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另外, 我国所得税税率也没有考虑到中国企业的地区差异以及行业差异。

3. 税收优惠政策体系不健全。一是税收优惠政策比较单一。我国中

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主要包括税率优惠和减免税两种, 方式还比较单一, 不太适应越来越复杂的中小企业。二是享受税收优惠的认定条件比较高, 导致很多中小企业最终无法享受到税收优惠。三是我国的税收征管制度存在不足。一方面是国税与地税的分设增加了中小企业纳税成本。另一方面现有的税款征收方式也给中小企业造成了不同的税收负担。

4. 纳税服务体系不完善。

一是纳税服务的法律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目前纳税服务的法律依据主要是新征管法, 还缺乏专门的法律体系, 中小企业的权益还缺乏有效的保障。二是税务部门对中小企业错误认识。在实际中, 税务机关往往会在思想上假定中小企业会偷税、漏税, 从而无法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的纳税服务。三是纳税服务内容不足。现有的纳税服务还仅仅停留在制度层面, 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三、完善我国中小企业税收政策的对策

1. 完善中小企业发展税制体系。

一是要建立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体系, 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二是要调整和完善中小企业增值税税制, 包括减轻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收负担、针对不同地区和行业的中小企业实施定率和定额纳税等。还要, 同等对待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促进两者税负的公平。三是要从准予税前列支符合规定的借款利息、缩短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等完善所得税税制。

2. 完善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一是要完善中小企业直接税收优惠政策, 即直接降低中小企业所得税税率或者提高中小企业应纳税所得额, 鼓励和扶持创办中小企业。二是要完善中小企业间接税收优惠政策, 比如对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免征所得税, 还比如允许中小企业实施固定资产加速折旧, 再比如鼓励中小企业将所得利润进行再投资等, 减轻中小企业税负,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3. 健全中小企业税收征管制度。

一是要消除中小企业税收歧视政策, 以发展的眼光给中小企业有力的政策支持, 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二是要改革我国目前的税收征管模式, 要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降低中小企业纳税成本。要改变国税和地税两个税务部门的存在, 减少多头管理中小企业税收的问题。另外, 还需要加大税务稽查力度, 促进税法真正落到实处。

4. 完善中小企业纳税服务体系。

一是要树立正确的纳税服务理念。税务机关要将中小企业纳税人作为“客户”, 并提供优质的服务。二是要加大纳税服务手段和方式的创新力度。税务部门需要加强与银行、工商等部门的联网, 实现信息共享, 更好地为纳税人做好服务。三是要加强税务人员的培训与考核,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税务服务队伍。

参考文献

[1]王秀芝.现行中小企业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策略[J].商业时代, 2009 (23) [1]王秀芝.现行中小企业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策略[J].商业时代, 2009 (23)

上一篇: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下一篇:历史自然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