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CT血管造影

2024-06-29

三维CT血管造影(精选十篇)

三维CT血管造影 篇1

资料与方法

2013年2月-2015年7月收治CT检查显示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56例,男33例,女23例,年龄32~81岁,平均(63.2±4.7)岁,其中32~40岁13例,41~60岁29例,60~81岁14例。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肢体活动障碍17例,癫痫发作15例,头晕28例,恶心、呕吐56例,剧烈头痛52例,动眼神经麻痹11例,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经Hunt及Hess分级,Ⅰ级9(16.07%)例,Ⅱ级10(17.86%)例,Ⅲ级22(39.28%)例,Ⅳ级10(17.86%)例,Ⅴ级5(8.93%)例。

检查方法:针对CT检查显示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则行三维CT血管造影,并对三维CT血管造影检查图像加以详尽分析,以确认是否存在颅内动脉瘤。三维CT血管造影具体方法为所有患者均取仰卧位,并对头部加以固定,行定位像扫描,对扫描范围进行确定。扫描线与颅底平行,对枕大孔下缘至顶结节行常规扫描。应用高压注射器,自肘静脉注入对比剂,延时25 s进行扫描。对扫描结果应用专用软件加以处理,并采用多种方法重建颅内动脉瘤病变部位初步三维立体图像。微调相关参数及图像色彩,以提高图像准确性及真实性。

结果

在这56例患者中,发现5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共计动脉瘤62个。其中,大脑中动脉瘤14例,脉络膜前动脉瘤4例,前交通动脉瘤19例,后交通动脉瘤21例,眼动脉瘤4例。单发动脉瘤43例,多发动脉瘤8例(5例是2个动脉瘤,3例是3个动脉瘤)。

讨论

颅内动脉瘤的发生率仅低于脑血栓、高血压脑出血,位居脑血管意外患者所患疾病的第3位。颅内动脉瘤多为囊状,绝大多数位于脑底willis环附近。多种因素均可诱发颅内动脉瘤,并易导致破裂,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吸烟、女性、马方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家族史、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吸毒和酗酒等。动脉瘤的发生部位及尺寸大小均是预测动脉瘤破裂的独立预测因素。尤其是位于后循环及尺寸较大的动脉瘤患者,发生动脉瘤破裂的风险则将极大地增加。针对动脉瘤患者,如未得到有效控制,则将诱发十分严重的临床后果,因此必须引起临床医生的充分重视。尤其是对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必须紧急就医,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颅内动脉瘤预后效果相对凶险,病死率高达40%,针对再次破裂患者,预后不良风险将更加严重,病死率可达58%[2]。

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可通过获取增强扫描的断层影像,采用计算机图像三维重建技术对图像加以处理,形成立体的血管形态,且具有微创、分辨率高的特点,因此对血管畸形的诊断十分独到。三维CT血管造影是诊断颅内动脉瘤 的有效方法,并且具备无创、简便、快速和准确率高等特点,适用于急诊术前检查、年老体弱及情绪急躁、不配合手术的患者。尤其是针对有确切证据,疑似动脉瘤破裂所致的脑血肿患者,经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证实后,即可采取有效的手术治疗措施,这可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手术时间,并降低手术操作发生风险,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存活时间,具有众多的应用优势和临床价值。

三维CT血管造影扫描时间相对较短,因此具备诊断迅速的优势,通常仅需1 min左右时间。此外,三维CT血管造影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清晰的动脉瘤图像,有利于外科手术治疗决策的制定。但不容忽视的是,三维CT血管造影也存在相应的局限,研究显示该法难以按照时间顺序显示动脉及静脉,且不易分清血流方向。如CT值选择不当,可将导致血管失真[3]。针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如采取三维CT血管造影检查,发现颅内动脉瘤,且结合临床表现,诊断结果一致,成像效果较佳,则可行显微手术治疗。而对于成像效果不佳患者,则可考虑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

总之,与既往临床多采用的有创性检查相比较,对于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检查患者而言,三维CT血管造影可明显降低神经症状体征和再出血等发生风险。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颅内瘤检查手段。

参考文献

[1]王晓玲,彭志毅,方凯,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及术后随访中的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4,25(8):547-550.

[2]杨斌,赵卫,吴莉,等.选择性能谱纯化技术双能CT血管造影在诊断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9(4):533-534.

三维CT血管造影 篇2

CT血管造影(CTA)是伴随螺旋CT技术而产生的一种血管显示技术。多层螺旋CT具有更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更长的覆盖范围,其血管减影技术使成像质量显著提高。目前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MSCTA)已广泛用于全身各部位血管结构的显示,尤其是在头颈部血管疾病的筛选和诊断方面[1],已逐步取代导管法造影。本文就其在头颈部血管病變的应用及与DSA等检查方法的比较方面予以综述。

MSCTA在头颈部血管病变的应用

CTA一般不诱发颅内出血,较脑血管造影安全,主要应用于以下方面。

动脉瘤:CTA能清楚显示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形态、瘤颈和瘤壁钙化,提供动脉瘤与周围血管和骨骼的关系,有时还可显示动脉瘤的破口,甚至模拟手术入路,是筛查、追踪动脉瘤的最佳手段[2]。文献报道[2],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作对照,CTA发现动脉瘤的敏感性为87%~100%。对于直径>3.0mm的动脉瘤的敏感度为96%,直径<3.0mm的敏感度为61%。

动-静脉畸形(AVM):AVM的影像特征是有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和引流静脉,CTA能够清楚显示上述结构。VR图像可立体直观地显示AVM的具体位置以及引流血管,完整显示病变区域的立体结构。在显示动静脉血管巢的大小、供血动脉、引流静脉方面,MSCTA与DSA的符合率可以高达84.6%、86.1%、89.2%[3]。

脑肿瘤:CTA能够显示肿瘤血管闭塞、压迫与移位,还可以显示肿瘤与血管、颅骨的关系,帮助临床医师模拟手术入路,评估手术风险和难度。脑膜瘤通常血供丰富,CTA不但能清楚显示瘤体,而且可以观察到其供血血管和内部的肿瘤血管结构。胶质瘤此类肿瘤CTA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发现瘤体以及供应瘤体的粗大畸形血管,了解周围血管的分布及推压移位的表现。

颈部动脉狭窄或闭塞:MSCTA可显示颈部动脉狭窄的部位、长度、程度及血管内表面,并测量狭窄处管腔直径,对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敏感度可达88%~100%[4]。研究显示,CTA对颈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阴性预测值[5],当颈内动脉狭窄率>70%时,阴性预测值可达100%,狭窄<50%时为98.7%。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斑块的形态及成分,认为判断斑块性质的重要性不亚于诊断狭窄程度[6]。诸静其等[7]研究发现增强后软斑块及斑块处血管壁明显强化,说明软斑块内部新生血管较多,且伴有炎症细胞浸润,部分软斑块表面可以出现溃疡。但CTA对于识别斑块内出血、脂核、纤维帽仍有困难。

大动脉炎(TA):血管壁增厚是CT诊断TA的主要征象之一,常累及血管全周,部分可见增厚的管壁钙化。MSCTA可在显示管壁增厚的同时,显示不同程度的狭窄甚至闭塞的动脉管腔,评价血管受累范围、狭窄程度、远端及侧支循环的形成情况。MSCTA还可以判断血管壁是否有异常强化,及时发现TA的早期病变,评价其活动性。

血管变异:椎动脉发育、起源异常在头颈部MSCTA检查中经常被偶然发现。正常willis环存在多种变异,MSCT可清楚显示一侧大脑前动脉A1段缺如或发育不良;一侧或两侧大脑后动脉P1段缺如或发育不良而由同侧后交通支直接延续为P2段。先天性颈内动脉发育不良或缺如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血管异常,CTA显示颈内动脉缺失的同侧脑循环由前交通动脉或后交通动脉供应。

颈动脉体瘤:此类动脉瘤少见,常发生于颈动脉分叉处,由颈外动脉供血。CTA能清楚发现颈总动脉分叉处富血供的肿块,颈内动脉受压推移,各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对结果的判断均有很大的帮助。

MSCTA与其他常用检查方法的比较

目前DSA仍是血管病变诊断的金标准,但可伴有5%的并发症及0.5%的永久性神经系统损害[8],而CTA可大大降低上述风险,还可显示血管壁及周围组织的情况,在整体评估方面具有优势。TCD诊断颅内血管狭窄的主要指标是血流流速增快,可较客观地反映脑血液动力学改变[9]。但是TCD没有二维图像指导,其检查质量更有赖于操作者的经验水平。由于管腔狭窄>50%以上时才能引起血流速度增快,TCD只能提供血管狭窄超过50%以上的血管信息,对于轻度狭窄的阳性诊断率远不如CTA。TCD对中重度狭窄的诊断准确性高,与CTA检测的阳性检出率较一致。颈动脉超声是应用最广泛的颈动脉粥样硬化评价方法,除可判断血管狭窄程度外,还可对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斑块内部成分、表面形态结构以及血液动力学变化进行评价。双功能彩超具有二维影像与多普勒功能结合的优势,可弥补其在某种程度上的“盲目性”。椎骨对超声波有阻挡,使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盲区。研究认为对于血管狭窄特别是椎动脉狭窄的检测,CTA远较彩色多普勒超声可靠[10]。MRA图像不受颅底骨质或海绵窦干扰,能准确辨别血管管壁外膜边界,测量血管壁的范围(包含斑块和正常的管壁),可用于评价纤维帽的状态[11]。相较而言,MSCTA成像快捷,对钙化很敏感,空间分辨率高于MRI,显示斑块表面的价值更明显,但组织分辨率不MRI,无法直接显示斑块纤维帽的厚度。

讨 论

多层螺旋CTA检查安全、经济、简便,对头颈部血管性病变的诊断有着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动脉瘤等疾病诊断的首选[4],并对疾病的治疗有较大的指导价值。适当联合其他检查方法,可更准确、全面地对血管病变进行评价。目前,多层螺旋CT正向着快速、高清晰、低剂量的方向进一步发展,势必会在头颈部血管病变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陈洪亮,唐光才.MSCTA头部血管成像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医学综述,2008,14(15):2359.

2 朱玉森,李松柏,韩敏,等.多层面螺旋CT三维血管造影诊断脑动脉瘤临床价值的初步探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35(10):755.

3 贾洪顺,全显跃,王显龙,等.64排螺旋CT动脉血管造影在头颈血管病变空间定位及测定方面的意义[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40):8199.

4 李萍,张在人,赵雁鸣,等.多层CT脑灌注成像与CT血管成像诊断颈动脉狭窄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9,25(8):1079-1082.

5 李辉,刘文亚.多层螺旋CT颈动脉血管成像技术与临床应用初步探讨[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6,22(2):186-190.

6 Serfaty JM,Chaabane L,Tabib A,et al.Atherosclerotic plaques:class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with T2-weighted high-spatial resolution MR imaging-An invitro study[J].Radiology,2001,219(5):403-410.

7 禇静其,常时新,郝楠馨,等.颈动脉增强对评价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作用[J].放射学实践,2007,22(8):814-817.

8 Nederkoorn PJ,Mali WP,Eikelboom BC,et al.Preoperative diagnosis of carotid artery stenosis:accuracy of noninvasive testing[J].Stroke,2002,33(8):2003-2008.

9 Demchuk AM,Christou I,Wein TH,et al.Accuracy and criteria for localizing arterial occlusion with trans-cranial Doppler[J].J Neuroimaging,2000,10(1):1-12.

10王世霞,王东.CT血管造影、经颅多普勒和彩超联合应用于TIA患者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8):1002-1006.

11Kang X,Polissar NL,Han C,et al.Analysis of the measurement precision of arterial lumen and wall areas using hi-resolution MRI[J].Magnetic Resonance,2000,44(6):968-972.

三维CT血管造影 篇3

关键词:三维CT,飞利浦FD20,颅内动脉瘤,血管造影

在脑血管意外中, 颅内动脉瘤是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率第三的疾病, 该病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 大多是在颅内动脉管壁上发生的异常膨出[1], 尤其中老年人是该病的高发群体[2]。本文通过对我院收治的64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三维CT血管造影与飞利浦FD20平板血管造影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对两者的诊断效果进行比较, 进而分析两者的优劣及临床应用价值,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64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 均采用三维CT血管造影和平板血管造影两种方式进行诊断, 并经手术病理确诊。其中, 患者中男23例, 女40例, 年龄最大67岁, 最小32岁, 平均 (52.3±12.4) 岁。临床表现为动眼神经麻痹起病13例, 头晕、头疼、呕吐起病28例, 伴复视或视力下降16例。所有患者检查前均未采取任何治疗措施, 且诊断前告知患者详情, 并签署同意书。

1.2 检查方法

三维CT血管造影采用GE Light Speed 64层螺旋CT机, 诊断前在右侧肘正中静脉注射1.5m L/kg的非离子型对比剂优维显370。扫描时的参数为:电流300~360 m A, 电压120 k V, 螺距0.8~1.0, 层厚0.75mm, 延迟时间7~9s。平板血管造影采用飞利浦公司生产的型号为Allura FD20的通用型大平板介人血管造影系统。诊断时患者仰卧, 用专用带固定以确保诊断时患者头部不会发生移动而造成伪影。对要诊断的血管进行三维旋转采集, 诊断时造影剂15~20 m L, 速率为3~5m L, 曝光延迟1~1.5s, 压力为250~300 PSI。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种诊断方案的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 (NPV) , 阳性预测值 (PPV) 、共同检测出的颅内动脉瘤长径、诊断时间和费用等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8.0处理数据, 采用组间χ2检验及t检验分析数据, 若P<0.05, 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诊断方法的效果

64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经手术证实56例为颅内动脉肿瘤, 其中经过三维CT血管造影的敏感度及PPV均显著低于飞利浦FD20平板血管造影检测的敏感度 (分别χ2=4.8461、7.3666、均P<0.05) ;同时在特异性及NPV方面, 后者均普遍优于前者, 但组间比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分别χ2=2.2222、1.0135, 均P>0.05) 。见表1。

2.2 两种诊断方法对共同检测出的颅内动脉瘤长径比较

三维CT血管造影检测≥3mm颅内动脉瘤的长径与飞利浦FD20平板血管造影的差异不明显 (t=0.9646, P>0.05) , 但其对于<3mm颅内动脉瘤检测的长径显著小于飞利浦FD20平板血管造影的 (t=3.5835, P<0.05) 。见表2。

注:三维CT血管造影比较, ◆P<0.05

2.3 两种诊断方法的用时和费用

三维CT血管造影检测的耗时极显著少于飞利浦FD20平板血管造影 (t=33.5266, P<0.01) , 诊断费用极显著低于飞利浦FD20平板血管造影 (t=36.3456, P<0.01) 。见表3。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第一次破裂出血可造成约20%的患者死亡, 首次出血后2~4周后还可能发生再出血, 约30%的患者会死于再出血。动脉瘤破裂出血会引起颅内出血、脑梗死等症状, 严重时会造成患者的残疾甚至死亡, 因此, 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3]。目前, 三维CT血管造影是常见的颅内动脉瘤诊断技术, 但随着颅内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迅速发展, 此技术已无法满足手术的需求[4], 许多医院已经开始引入更为先进的诊断设备, 如飞利浦FD20平板血管造影系统。

注:三维CT血管造影比较, ◆P<0.05

本文通过对我院收治的64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三维CT血管造影与飞利浦FD20平板血管造影的诊断结果的对比分析, 发现飞利浦FD20平板血管造影系统对颅内动脉瘤的敏感度及PPV显著高于三维CT血管造影 (P<0.05) , 而且该系统对<3mm的长径较小的颅内动脉瘤的检测清晰度要高于三维CT血管造影 (P<0.05) 。但若是比较诊断时间和诊断费用, 则是三维CT血管造影极显著低于飞利浦FD20平板血管造影系统的 (均P<0.01) 。因此在为患者选择诊断方式时,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若是需要尽早诊断病情可以选用三维CT血管造影, 若是需要提高诊断的效能可以采用飞利浦FD20平板血管造影, 对于危重、情况紧急的患者可以先用三维CT血管造影进行初步检查, 然后利用飞利浦FD20平板血管造影进一步确诊。

综上所述, 三维CT血管造影和飞利浦FD20平板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前者的耗时和费用较低, 后者的敏感度和对长径较小瘤体的确诊效能较高, 二者各有所长, 可以相互补充。

参考文献

[1]王永祥, 罗俊生, 霍小川, 等.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进展[J].解剖科学进展, 2010, 16 (4) :377-379.

[2]毛崇梅, 衣玲, 李胜.颅内动脉瘤不同影像技术诊疗效果比较[J].临床医学工程, 2012, 19 (9) :1433-1436.

[3]黄志伟, 李学东, 陆建吾, 等.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12, 11 (4) :316-318.

三维CT血管造影 篇4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三维CT血管造影;诊断

[中图分类号] R445.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4-122-02

颅内动脉瘤(cerebral aneurysm,CA)是局部脑血管壁异常改变产生的瘤样突起,是临床上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动脉瘤破裂出血后,早期检查、明确诊断、早期治疗可明显降低此类患者的死亡率,改善预后。计算机体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具有无创、检查便捷、价格低廉等优点。本研究分析了3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CTA结果的准确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3月~2010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行CTA检查诊断为CA的32例患者,其中男24例,女8例;年龄43~72岁,平均(58±8.8)岁。头痛、呕吐21例,意识障碍8例,动眼神经麻痹9例,短暂性脑缺血7例。32例患者均行64层MSCT血管造影检查和3D-DSA检查。发现动脉瘤40个,其中用弹簧圈栓塞15例,外科手术夹闭6例,11例患者诊断明确后放弃治疗或转入上级医院治疗。

1.2 仪器与方法

1.2.1 CTA 采用Siemens公司Somatom Sensation 64层螺旋CT机,按CTA扫描程序行CTA检查。扫描参数:120 kV,170 Eff.mAs,旋转速度0.33 s,螺距1.2 mm,层厚0.6 mm。用18~22G针头肘正中静脉穿刺,连接高压注射器,采用优维显(370 mg/mL),注射速度5 mL/s,总量75 mL,扫描触发通过团注示踪方式,感兴趣区定于主动脉弓,触发阈值为100 HU。所得数据在Syngo Workplace工作站上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和容积重建(volume rendering,VR),由2名高年资医师分别对图像进行分析。

1.2.2 判定结果 以DSA和手术作为最后诊断结果,判定CTA-MIP、CTA-VR对动脉瘤的检出率和符合率。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对阳性率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研究32例患者共检出40个动脉瘤,部分行栓塞治疗或手术治疗,阴性6例。CTA-MIP、CTA-VR像显影良好,其中后交通动脉瘤11个,大脑中动脉瘤16个,基底动脉瘤4个,椎动脉瘤1个,大脑前动脉瘤2个,大脑后动脉瘤3个,颈内动脉动脉瘤3个。某患者3种检查方法图像见图1 ~ 3。患者,男,55岁,因突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入院。

图1  CTA-MIP像,动脉瘤位于 图2  CTA-VR 像,能清晰显示

前交通动脉,清晰显示瘤体的形 动脉瘤与载瘤动脉的三维空间关系

态及大小,瘤体尚光滑

图3  DSA像,显示动脉瘤形态及大小,

与MIP像及VR像基本一致,瘤颈较窄

本组患者CTA-MIP、CTA-VR和DSA准确性比較,3种检测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种检查方法检测动脉瘤的结果(n)

诊断方法阳性阴性

MIP355

VR373

DSA391

注:3种检验方法检测结果比较,x2=2.883, P>0.05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是临床上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占蛛网膜下腔出血的85%。动脉瘤第1次破裂出血后死亡率为30%,第2次出血后死亡率迅速上升到接近70%[1]。因此,在动脉瘤破裂出血后,早期检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明显降低其死亡率,改善预后。

近几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技术的快速发展,64层螺旋CT已基本成为主流,其扫描速度明显提高,空间分辨率可达0.4 m,真正实现了“各向同性”体素采集,已能诊断微小动脉瘤并显示其动脉瘤细节信息。其强大的后处理重建功能,如MIP及VR减影技术,使得动脉瘤与载瘤动脉关系、瘤颈情况、穿支动脉等空间结构能够清楚显示[2-4]。CT还能同时显示动脉瘤壁的钙化、瘤体外的情况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相对于侵入性的3D-DSA,CTA具有无创性、检查时间短、费用低等优点,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上具有独特的临床应用价值,因其检查和诊断时间明显缩短,特别是对于高度怀疑动脉瘤破裂后的脑内血肿患者,立即CTA检查,可争取手术时间,降低死亡率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CTA-MIP是一种从预先选择的视角,对每条投射线上最大强度像素的容积数据进行压缩、编码并投射到一个二维平面上显示的重建技术。多用于血管的整体显示,当然选择不同厚度的MIP也可以帮助显示细节。本研究CTA-VR发现的CA中,有3处未被发现,其中有2例位于颈内动脉床突段,与邻近颅骨重叠。诊断正确率为75%。MIP图像有利于显示血管与脑组织的关系及管壁内外的情况,如管壁的钙化及较大瘤体的血栓等;不足之处是不能完整的显示CA的形态,且没有立体感,不能随意旋转、任意角度观察病变。

CTA-VR是一种新的血管成像技术,可同时显示表浅和深在结构的影像,结合各种角度的旋转,使图像具有较强的三维立体感,有利于显示周围解剖关系,CT血管减影技术能克服颅骨和海绵窦的干扰而很好的显示颅内动脉,类似于DSA图像。CTA-VR不仅能够显示动脉瘤的形态,而且能够发现血管壁钙化。动脉瘤瘤颈的宽窄,动脉瘤与载瘤动脉的关系与动脉瘤治疗方法的选择以及方案的制定都有相当重要的指导意义,在VR图像上能从任意角度测量瘤颈和瘤体。其不足之处是空间分辨率低,并且不能完全反应血流动力学情况,对于长径小于3 mm的动脉瘤敏感性较低[5],本研究中有2处长径约2 mm的动脉瘤未能发现。

对于大多数颅内动脉瘤,CTA-VR图像可获得与DSA相近的结果,并且能提供DSA所不能显示的一些信息。CTA-VR和CTA-MIP图像相结合,可使动脉瘤的显示更准确、清晰,能为临床提供更精确的信息和优质图像,对于了解颅内动脉瘤的三维结构和制定手术治疗方案有重要辅助作用。

综上所述,CTA是一种无创、快速、费用相对较低的检查方法,虽不能动态显示血流情况,但可显示瘤壁钙化及动脉瘤与邻近结构的关系,为颅内动脉瘤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方法。而3D-DSA目前仍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6],二者的有机结合能相互补充,对于提高动脉瘤的诊治水平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Bilstra EH,Rinkel GJ,Algra,et al.Rebleeding secondary ischemia,and timing of operation in patients with subarachnoid hemorrhage[J].Neurology,2000,55(11):1656-1660.

[2] 刘依凝,程敬亮.颅底脊索瘤的影像学诊断及研究现状[J]. 临床放射学杂志,2006,15(6):479-481.

[3] Ji T,Guo W,Shen D H,et al.Intradural spinal seeding and fatal progression of a sacrococcygeal chordoma:a case report[J].Chin Med J(Engl),2008,121(12):1150.

[4] 赵德利,张在人,李永利,等.64层螺旋CT颅内血管减影成像的应用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0,29(7):880.

[5] 陈海东,毛俊,杜中立,等.16层螺旋CT颈部血管成像中NeuroDSA去骨软件的应用探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9,28(7):1002.

[6 曾勇明,张志伟,李越,等. 64层螺旋CT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诊断的比较[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8,28(1):83-85.

(收稿日期:2011-01-11)

三维CT血管造影 篇5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486例中, 男212例, 女274例;年龄3~78岁, 平均48.8岁。所有患者均以突发性剧烈头痛、呕吐为首发症状, 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全部经头CT检查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其中48例合并脑内血肿、13例血肿破入脑室。HUNT-HESS分级:Ⅰ~Ⅱ级152例, Ⅲ级229例, Ⅳ~Ⅴ级105例。常规行3D-CTA检查, 对于结果阴性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DSA) 。

2 结果

本组486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首先进行3D-CTA检查出动脉瘤404例, 检查阴性的82例进一步行DSA检查后发现动脉瘤3例。3D-CTA诊断动脉瘤的敏感度为99.3% (404/407) , 检查出的404例动脉瘤患者中, 362例为单发, 34例为双发, 8例各发现3个, 其中前交通支159个, 后交通支197个, 大脑中动脉56个, 颈内动脉段23个, 脉络膜前动脉瘤3个, 眼动脉瘤3例, 骈周动脉瘤2个, 基底动脉瘤11个。动脉瘤体直径范围为2~38mm, 平均8.7mm。经3D-CTA确诊的患者均能清楚地显示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轮廓、瘤颈与载瘤动脉的关系以及毗邻结构。通过开颅手术夹闭及介入治疗证实动脉瘤与3D-CTA影像表现基本一致, 特异度为100%。手术后328例3D-CTA复查均能够较清楚地显示动脉瘤夹的位置及数目, 与术前比较动脉瘤均夹闭 (或栓塞) 完全、确实, 未见明显的狭窄、闭塞或瘤体残留。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破裂往往起病急骤、进展迅速, 第一次出血后早期再出血几率较高, 患者短期即可发生意识状态改变, 甚至危重, 但早期手术能降低死亡率, 取得较好疗效。故破裂动脉瘤的早期明确诊断和对解剖特点的准确把握对外科手术或血管介入治疗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既往诊断动脉瘤主要通过DSA, 并公认为是诊断该病的金标准[1], 但其具有创伤性、可诱发颅内出血、检查时间较长、费用较高、技术要求高且射线剂量大等缺点, 而3D-CTA具有扫描成像时间快、检查时间短、安全性高、病变显示准确、清晰、微创性、禁忌证少、且检查费用较低等优点, 特别适用于急症患者。随着技术的发展, 3D-CTA在动脉瘤破裂急性期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D-CTA在早期诊断中的优势如下。

3.1 快速简单

动脉瘤破裂往往起病急骤, 病情发展变化较快, 而DSA检查大多需预约, 但3D-CTA可随时进行, 通过一次静脉给药, 一次扫描即可以全方位立体显示瘤体、瘤颈及载瘤动脉情况, 平均用时约30min即可完成, 故对无法耐受DSA的危重脑血管病患者, 3D-CTA提供了一个快速简捷的确诊方法。本组486例均在入院后1~8h内完成3D-CTA检查, 其中10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颅内血肿HUNT-HESS分级为4~5级患者入院即行3D-CTA检查, 半小时内即确诊为动脉瘤, 大大缩短了确诊时间, 降低了因等待DSA而可能导致的再出血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我们认为, 3D-CTA的快速优点十分适合于怀疑动脉瘤破裂的颅内巨大血肿患者, 此类患者可行3D-CTA后直接急诊手术, 而无需等待DSA, 为手术争取宝贵时间。

3.2 无创伤性、安全性及经济性

3D-CTA属于无创性检查, 仅需从静脉注射造影剂即可, 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且平均费用为1500元, 仅为DSA检查的1/3。这些特点适合于脑血管病的筛选、高龄、全身情况差或拒绝DSA检查者。本组486例临床怀疑颅内动脉瘤破裂的连续患者, 发病到行3D-CTA的时间为2h~4d, 无论病情轻重, 均未经选择。所有患者行3D-CTA后均无导致病情加重或其他意外发生。因此, 可以认为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3D-CTA检查是安全的, 不受病情限制, 对急诊CT平扫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即可进行3D-CTA, 真正做到早期及时做出诊断。

3.3 准确性

使用3D-CTA诊断动脉瘤, 其诊断准确率以及与手术吻合程度是神经外科医生最关心的问题。关俊宏等[2]报道3D-CTA对动脉瘤的检出率为99.18% (365/368) 。本组486例患者共检查确诊动脉瘤404例, 敏感度为99.3% (404/407) , 通过开颅手术夹闭及介入治疗证实动脉瘤与3D-CTA影像表现一致, 无一例假阳性, 特异性100%。而对于3D-CTA检查为阴性结果的82例患者进一步行DSA检查后仅发现动脉瘤3例, 其中1例眼动脉和脉络膜前动脉动脉瘤是因为急性出血期血管痉挛严重再加上瘤体较小而未明确诊断, 1例骈周动脉瘤因未将瘤体扫入人为因素所致。对于漏诊原因, 经回顾性分析, 这3个动脉瘤遗漏应该是可以避免的, 只是经验不足、观察不全面和扫描不规范导致的人为因素遗漏, 而不是3D-CTA方法本身在显示上的受限。

总之3D-CTA因其简便易行、快速准确、无创的特点, 可作为动脉瘤的首选检查手段, 也特别适合动脉瘤术后长期随访及动态观察。相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后处理软件的进步, CTA一定可以在动脉瘤诊断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摘要:目的 探讨3D-CTA在动脉瘤破裂急性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连续对486例以急性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就诊、临床上怀疑动脉瘤的患者行3D-CTA检查, 其中阴性病例再行DSA检查。对确诊动脉瘤的病例行显微手术或介入栓塞治疗。结果 3D-CTA检查出动脉瘤患者404例, 82例阴性者DSA证实3例漏诊。3D-CTA诊断动脉瘤的敏感度为99.3% (404/407) , 特异度为100%。术前3D-CTA在估计动脉瘤大小及形态方面与术中所见基本相似, 清晰显示了动脉瘤的自身形态和周边的关系。结论 3D-CTA对颅内动脉瘤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具有快捷、经济和相对无创等优点, 可作为急诊时首选检查, 可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术前评估及随访提供可靠详细的资料。

关键词:3D-CTA,DSA,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

参考文献

[1]肖顺武, 黄光富.三维CT血管造影术在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07, 6 (8) :809-812.

CT血管造影图像后处理技术 篇6

脑血管病又称脑血管意外、脑中风或脑卒中, 是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以局部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一组疾病。根据其病理变化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脑血管病两类。通常突然起病, 以头痛、呕吐、昏迷、短时间内肢体活动障碍为特征的脑出血易被发现, 但头痛症状较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极易被忽视, 这种情况下头颅CT扫描对于发现和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重要价值。

CT血管造影 (CT Angiography, CTA) 对于脑动脉瘤的发现和诊断有一定的优势。CTA是采用CT增强扫描, 利用三维重建技术显示颅内血管的一种新的检查手段[1,2,3]。近年来, CTA成为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是否存在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方法。CTA与多层螺旋CT结合, 能更好地显示动脉内血栓及其梗死范围, 在判断动脉近端或远端闭塞, 选择动脉内溶栓抑或静脉溶栓方面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多层CT能显示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的整个行程, 包括颅内段和颅外段, 还能显示侧支循环;另外还可模拟开颅手术并从手术野观察动脉瘤的指向、瘤颈的位置、动脉瘤与邻近血管及颅底骨的空间关系, 为外科手术治疗提供很好的治疗方案[4,5,6]。

1 基于64排螺旋CT的CTA扫描方法

应用64排螺旋CT扫描机, 先常规行颅脑平扫, 再行小剂量造影剂试验, 描绘出时间-密度曲线, 并通过时间-密度曲线确定最佳延迟扫描时间, 再行CTA检查。CTA扫描线平行于听眦线, 从颅底向颅顶扫描;在肘静脉建立通道, 经高压注射器注入80~100 m L碘对比剂, 注射速度为3.0 m L/s;延迟扫描时间为13~22 s, 扫描条件为120 k V, 280 m A, 扫描层厚1.25 mm, 连续扫描采集;重建间隔0.625 mm, 输入原始数据后, 在Philipsworkstation工作站上进行后处理重建。图像后处理重建技术包括容积再现 (Volume Rendering, VR) , 最大密度投影法 (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 及表面遮盖显示法 (Surface Shaded Displace, SSD) 。

对于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高度怀疑为颅内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的患者, 传统方法是行脑血管造影 (DSA) 检查, 其结果也作为其他检查的金标准。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Multislice CT Angiography, MSCTA) 成像技术是新发展起来的无创技术, 其提供的三维重建图像可以多方位观察血管、肿瘤及病变周围血管情况, 提供血管内外的影像信息, 显示血管与邻近结构的关系;显示出动静脉畸形的主要供血动脉与引流静脉, 基本满足临床需求, 有助于手术及放射治疗计划的制定。因此有学者认为, MSCTA可作为血管性病变, 特别是动脉瘤筛选的首选方法, 其在诊断动脉瘤方面可以替代DSA。下面介绍几种CTA图像后处理技术的概念及特点。

2 CTA图像后处理技术

(1) 多层面重建 (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 MPR) 是利用计算机将感兴趣区各个不同层面的像素重新排列的技术, 能连续组合各个层面的图像, 获得同直接影像一样的高精度矢、冠状位图像和随意角度的断面图像, 真实再现病变部位的全貌。

(2) 最小密度投影法 (Min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n IP) 是一种简单形式的容积显示技术, 是在螺旋CT采集的原始容积数据基础上, 将所选取容积中最低衰减体素投影成二维图像, 即仅计算穿过所选取扫描部位每条射线上最低密度像素而投影产生图像的技术, 该技术仅显示10%的原始数据。Min IP可分辨支气管内纯气体与肺实质之间50~150 HU的轻微密度差异, 这就是4级以下支气管仍能在Min IP上得以显示的原因。由于纵隔实质结构显著高于肺实质密度, 因而这种周围结构的良好天然对比使Min IP在显示中央气道时明显优于单纯的横断位CT图像, 但目前在显示周围支气管方面仍很局限。在胸部影像诊断中, Min IP还是一种集检测、定位及定量磨玻璃样密度和线样密度最理想的图像后处理技术, 因而也常应用于肺气肿、间质性肺炎等弥漫性肺疾病中。Min IP在肺部的应用主要是由于它能直接屏蔽肺血管和肺裂等高密度结构, 同时能在均匀的正常肺组织背景中突出肺内更低密度区而获得很高的对比度。

(3) 容积再现 (Volume Rendering, VR) 是使假定的投射线从给定的角度上穿过扫描容积, 对容积内的像素信息作综合显示的技术。需结合深度、遮蔽表面显示技术、旋转技术及适当的信号强度切割技术共同施行, 是目前最接近常规血管造影最高级别的三维显示方法。其原理是利用计算机计算出每个像素内各种物质的百分比, 并且显示物质为不同的灰度, 在重建图像表现为不同的亮度;可赋予影像不同的伪彩与透明度, 给出近似真实的三维结构的感觉。该方式在重建中丢失的数据信息很少, 可更好地显示解剖结构的空间关系, 突出显示血管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可显示血管三维立体结构, 对管腔内病变更加敏感。VR技术利用了CT机所采集的全部数据, 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图像显示方面具有检查方法简单、无创伤、检查时间短, 无血管损伤及卒中的危险, 可很好地显示钙化, 不受金属夹限制, 空间定位准确等优点;同时能透过骨骼, 不阻挡血管结构的显示, 具有良好的解剖参照标志, 能显示重叠血管, 鉴别血管管腔结构等。

(3) 最大密度投影 (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 , 有时又称为“最大亮度投影”, 是在可视化平面之上投射三维空间数据的一种计算机可视化方法, 是最常用并最具诊断价值的一种方法。通过计算沿着穿过被扫描物体的每条射线上所遇到的最大像素强度产生图像, 因而能较好地显示细小血管及血管壁钙化, 重建出类似脑血管造影 (DSA) 的图像, 但其图像的产生依赖计算机的不同计算模式, 仍无法鉴别密度值近似的骨组织和血管影像之间的不同。该技术可以同时显示双侧颈内动脉及基底动脉及其分支, 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投影, 不仅能显示动脉瘤本身, 还能显示钙化。其中, 沿着从视点到投影平面的平行光线, 各个体素密度值所呈现的亮度将以某种方式加以衰减, 并且最终在投影平面上呈现亮度最大的体素。

(4) 表面遮盖法 (Surface Shaded Displace, SSD) 是通过计算机被扫描物表面所有相关像素数学模式的方法产生图像的技术, 当设定某一CT阈值后可较好地显示感兴趣区内血管的三维空间结构, 但其信息的采集受部分容积效应和小血管造影充盈不均匀的影响, 因而对血管腔和动脉瘤内径地测量不准确, 不能显示血管壁钙化和细小血管。其优势是立体感强, 病变与颅底骨二维重建可同时显示, 故可明确病变与颅底骨的立体解剖关系, 对于手术方案的确定有很大帮助。但SSD显示动脉瘤的形态、大小对重建前阈值的选择依赖性较强, 常常因为不恰当的阈值选择而不能正确显示动脉瘤的形态和大小。

(5) 仿真内窥镜法 (Virtual Endoscopy, VE) 是在螺旋CT连续扫描获得的容积数据基础上, 通过调整CT值阈值及透明度, 使不需要观察的组织透明度变为100%, 从而消除其影响, 使需要观察的组织透明度变为0, 保留其图像, 再通过调节人工伪彩色, 即可获得类似纤维内窥镜观察的仿真图像。该技术利用远景投影软件功能调整视屏距、物屏距、视角、透视方向及灯光, 以管道内腔为中心, 不断缩短物屏距 (调整Z轴) , 产生出目标物体不断靠近观察者的、放大的多幅图像, 可达到电影回放速度, 产生类似纤维内窥镜进动和转向观察效果的动态重建图像。

3 CTA成像方法差异及与DSA的比较

与DSA相比, CTA的优势在于: (1) 无创, 患者只需通过手臂静脉注入造影剂, 通过螺旋CT扫描即可完成检查, 无任何痛苦; (2) 成像快, CTA检查准备好后, 注药到扫描完成的时间<1 min, 对于有些躁动患者, 给镇静药后也能进行检查; (3) 图像清晰、准确可靠, CT扫描完成后可通过计算机三维技术重建3D图像, 从不同角度显示动脉瘤, 反映动脉瘤的所有特征, 包括动脉瘤颈、动脉瘤囊、瘤壁钙化和血栓形成等[7,8]。

参考文献

[1]陈小飞, 张为艳, 王建红, 等.CT血管成像对急性缺血性小卒中患者复发风险的预测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 11 (7) :818-820.

[2]郑勇.CTA (双源) 与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对比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 11 (9) :1130-1131.

[3]史恒瑞, 赵建民.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实用医刊, 2013, 40 (17) :93-94.

[4]任春慧, 姜华, 李强, 等.64排螺旋CT脑成像在诊断脑血管畸形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疗设备, 2013, 28 (6) :159-161, 150.

[5]毕阳, 马于平.64排螺旋CT图像后处理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 (20) :53-53.

[6]楚延清, 吴慧.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心肌桥的诊断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 2012, 50 (20) :144-145.

[7]杨天富, 何华.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诊断颈动脉狭窄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 2012, 9 (20) :28-29.

颈椎动脉CT血管造影72例分析 篇7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8年7月至2009年11月, 我院接受颈椎动脉C T A检查的患者7 2例。其中男性5 2例, 年龄45~84岁, 中位年龄65岁;女性20例, 年龄50~79岁, 中位年龄6 0岁。7 2例中, 高血压及动脉硬化性疾病34例 (47.2%) ;头晕12例 (16.7%) ;头痛10例 (1 3.9%) ;肢体无力及偏瘫10例 (13.9%) , 其中右侧肢体无力4例, 左侧肢体无力3例, 肢体偏瘫3例;糖尿病4例 (5.6%) ;恶心、呕吐2例 (2.8%) 。

1.2 CTA结果

本组72例中, 除6例血管走行异常外, 余均有钙化斑块或非钙化内膜软斑块导致血管狭窄, 具体表现如下: (1) 右侧椎动脉细小2例, 走行异常6例, 于第4椎体水平入横突孔。 (2) 右侧椎动脉细小1例, 左侧锁骨下动脉起始部管腔内软斑块形成, 管腔狭窄3例。 (3) 双侧颈动脉主干及分支多发钙化伴腔内软斑块, 不规则狭窄24例, 其中部分中断3例。 (4) 左侧颈动脉起始部扭曲处内膜斑块形成11例, 右侧颈总动脉分叉处软斑块形成、轻度狭窄8例, 双侧颈外动脉起始部内膜软斑块形成、不同程度狭窄35例。 (5) 双侧颈总动脉分叉处钙化斑, 管腔狭窄50例。 (6) 颈5、6钩突关节骨质增生压迫相邻椎动脉致扭曲及狭窄15例, 颈总动脉血栓形成30例, 颈总动脉瘤样扩张5例, 双侧颈部肿瘤累及颈动脉致压迫性狭窄9例, 均有侧支循环血管。2例颈椎动脉伪影造成假性轻度狭窄。

2 讨论

C T A检查颈动脉狭窄不仅能显示血管各个断面的图像, 又能显示钙化斑块的软硬度和是否有血栓形成[1], 并能测量其厚度的范围,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2,3]。钙化斑块是颈椎动脉狭窄最重要的原因。本组66例均存在钙化斑块所致的血管狭窄。C T A对于评估颈动脉管腔及管壁的情况, 评价斑块的稳定性有重要价值。在诊断中重度颈动脉狭窄方面, C T A可以部分替代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 S A) , 并且螺旋扫描可评估血管狭窄程度、范围及周围结构情况。

螺旋CT对非钙化粥样斑块的敏感性已经得到一致公认。有研究发现, 非钙化斑块常只造成颈椎动脉轻度狭窄, 但却是导致脑部供血不足的重要原因。本组有22例属于此种情况, 2例假阳性结果, 是颈椎动脉伪影造成假性轻度狭窄, 因管腔狭窄不明显而被忽略。24例中因颈椎骨质增生压迫相邻椎动脉导致管腔狭窄有15例。颈椎钩突关节显著骨质增生均会造成椎动脉推移、变窄、瘤样扩张, C T A可明确诊断。

本组有6例右侧椎动脉走行异常。双椎动脉与窗式椎动脉变异均因胚胎期血管未能完全退化所致。对于在该区域操作手术的医生来说, 术前如对此变异缺乏正确评估, 术中极易伤及旁路, 影响脊髓及神经根的供血。

颈椎动脉CTA具有经济、快速、无创等多重优势, 在颈椎动脉病变的诊断上具有较高阴性预测和特异性, 使其成为临床脑部供血不足的重要筛检手段, 在斑块诊断上也具有一定优势。其对非钙化斑块有较高的敏感性, 对于颈椎动脉狭窄造成脑供血不足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还可通过对支架的评估来判断预后。总之, 颈椎动脉CTA在评价颈椎动脉病变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郑笑娟, 黄雪兰, 王洪梅, 等.超声造影与DSA诊断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的对比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 19 (4) :399-401.

[2]张峻, 钱琦.CTA对颈动脉狭窄致脑梗死的临床应用[J].浙江临床医学, 2006, 8 (11) :1145-1147.

三维CT血管造影 篇8

关键词:磁共振血管造影,CT血管造影,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

动脉瘤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 主要是由于动脉壁因局部病变而向外膨出, 最终产生了永久性的局限性扩张。临床表明, 动脉瘤在成年人群中的发病率大约为百分之四, 而这其中大约有百分之二的患者发生破裂而致蛛网膜下腔出血, 致死率高达百分之五十[1,2]。因此, 及早采取有效的手段加强对动脉瘤的诊断对于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对比分析磁共振血管造影及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特收集我院的4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的4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 所有患者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3]确诊, 本组患者中男26例, 女14例;年龄30~60 (44.68±12.29) 岁。其中有30例患者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首发症状, 共计检测出50个动脉瘤, 其中有13个为前交通动脉, 7个后交通动脉, 7个大脑中动脉, 4个大脑前动脉, 19个颈内动脉。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磁共振血管造影及CT血管造影检查, 其中, CT血管造影检查主要通过64排CT行螺旋扫描, 预先调整好各项参数:120k V, 300 m A, 层厚1.25mm, 螺距0.938:1, 重建间隔0.625mm, 矩阵512×512, 探测器设置16mm×1.25mm, 视野25cm, 射线束宽度20mm, 检测使用的对比剂为优维显300, 控制高压注射器团注速率最高为45ml/s, 最低为5ml/s, 延迟时间约为20~21S。按照仪器使用规范完成扫描, 并通过最大密度投影进行图像后处理, 图像的诊断和分析主要采用Volume-Rendering图像及源图像进行;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主要采用西门子3.0T MR扫描仪, 检测方法为3D-TOF成像法, 图像的诊断和分析采用MIP图像及源图像进行。

1.3 效果判定标准

观察两种方式对动脉瘤的检出率以及检测出的瘤颈宽度、瘤体直径[3]。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 行t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有35例阳性, 检出率为87.5%, CT血管造影检查有29例阳性, 检出率为72.5%, 磁共振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血管造影检查 (P<0.05) , 两种方式检测出的瘤颈宽度、瘤体直径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见附表。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病症, 需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诊治。对于颅内动脉瘤的诊断, 经股动脉穿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一直作为其诊断的金标准[4], 而虽然该方式诊断准确率高, 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仍存在诸多不足, 比如诊断的时候要分别对两侧大脑半球造影, 同时要分别对颈内动脉系和椎动脉系进行造影, 增加了操作的复杂度和医疗成本。同时, 如果患者的动脉瘤内存在血栓形成的时候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不显影;另一方面,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属于一类有创操作, 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还容易引起再出血, 容易引起瘤体损伤、血栓脱落、动脉内膜等并发症, 检测使用的对比剂和射线辐射较大[5]。因此, 选择一种更加简单、有效的诊断方式势在必行。

随着近年来磁共振检查技术及多排螺旋CT成像技术的大力推广, 临床上逐步引入了非侵入性磁共振血管造影及CT血管造影技术, 该方式的引入为可疑动脉瘤的患者提供了多种有效的检查方法, 并且该检查方式所提供的信息量也明显在传统的单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基础上显著扩大[6]。因此, 临床上对于磁共振血管造影及CT血管造影对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的诊断价值的关注度也随之提高。

磁共振血管造影由于无创和无放射线而在颅内动脉瘤检查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根据相关研究表明, 磁共振血管造影检出颅内动脉瘤的敏感度在90%以上, 该方式能够检出颅内多数直径超过三毫米的动脉瘤[7]。本次研究中, 磁共振血管造影的检出率为87.5%, 略低于临床报道水平, 分析其原因可能与动脉瘤发生部位的构成比不同、样本较量小有关;同时, 传统的研究往往使将2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作为诊断金标准, 这就导致了一些较小的动脉瘤被漏诊, 而近来出现的3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降低了颅内动脉瘤的漏诊率, 从而导致了颅内动脉瘤检出率偏高, 除此之外, 检出率还会受到阅片医师的临床经验与技术水平高低影响。

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动脉瘤的直径影响, 在直径超过3mm的动脉瘤诊断中的敏感性明显高于直径在3mm内的动脉瘤的敏感性, 在直径超过五毫米的动脉瘤诊断中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而在动脉瘤直径低于3mm的诊断中其检查敏感度和特异度明显降低, 具有很高的误诊率、漏诊率。通过本次研究结果亦可以看出, 磁共振血管造影更能提高颅内动脉瘤的检出率, 具有非常重要的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春霞, 刘怀军, 付凯亮, 等.磁共振血管造影、CT血管造影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的对照研究[J].临床荟萃, 2010, 25 (18) :1580-1582.

[2]张健.磁共振血管造影及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的比较观察[J].医药前沿, 2012, 2 (12) :185-186.

[3]李欢, 薄锋.磁共振血管造影与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比较[J].中国保健营养 (下旬刊) , 2013, 23 (12) :7732.

[4]贺宇平, 王眺, 田民, 等.磁共振血管造影及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的比较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 2011, 38 (4) :792-793, 795.

[5]李晶晶.关于磁共振血管造影及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的比较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17) :131-132.

[6]杨振兴.3.0T磁共振下四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D].宁夏医科大学, 2012.

三维CT血管造影 篇9

【摘 要】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经CT灌注成像联合CT血管造影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5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研究,对其CT灌注成像资料和CT血管造影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①经比较,镜像区与患侧的CBV水平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但CBF水平高于患侧,MTT低于患侧,差异明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比较,不同分期的CBV无明显差异,但Ⅰ期的CBF高于Ⅱ期,而Ⅰ期MTT低于Ⅱ期,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③经比较,CT血管造影显示,有43例为责任血管狭窄,CT灌注成像则有37例异常,阳性率为86.05%;CT血管造影显示,有13例责任血管无狭窄,CT灌注成像则有4例异常,阳性率为30.77%;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血流动力学诊断中,CT灌注成像技术具有显著效果,在对病因诊断和病情评估方面,CT血管造影诊断准确率较高,二者联合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适合临床进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CT血管造影;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中图分类号】R743.31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1-0052-02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CT perfusion imaging and CT angi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Methods The data of CT perfusion imaging and CT angiography of 56 TIA cases were analyzed.Results By comparison, the image area and ipsilateral CBV.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but the level of CBF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affected side,MTT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affected side,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In comparison,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periods of CBV, but the CBF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stage II, MTT was lower than that of stage II,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The comparison of CT angiography showed, 43 cases of responsibility vascular stenosis.CT perfusion imaging had 37 cases of anomaly,the positive rate was 86.05%; CT angiography, 13 cases, vascular stenosis,CT perfusion imaging,4 cases were abnormal,the positive rate was 30.77%.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P< 0.05).Conclusion In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of hemodynamics diagnosing, CT perfusion imaging technology has significant effect, in etiology diagnosis and assessment of disease, CT angi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high accuracy, combined with two methods has very important value and suitable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words:CT Perfusion Imaging;CT Angiography;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短暫性脑缺血发作主要是指脑部组织暂时性的血液和氧气供应不足导致的一种神经功能异常,但在1天内会恢复正常,而且不会产生后遗的神经功能障碍。据权威调查数据显示,约有超过30%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会逐渐发展成为缺血性脑卒中,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1-2]。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是有很多学者认为该病和脑动脉的局部微血栓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具有密切联系。上述两方面因素都会导致局部脑组织在短时间内出现血液供应不足,引发神经功能异常[3]。因此,对短暂性脑缺血进行早期诊断和鉴别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经CT灌注成像联合CT血管造影诊断的临床意义,笔者随机选取了5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了如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56例我院于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5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36例,女20例;最小年龄为52岁,最大年龄为78岁,平均年龄(58.63±9.21)岁。临床表现:椎-基底动脉系统26例,颈内动脉系统30例。发作持续时间:28例在10~30分钟之间,17例在0.5~1小时之间,11例超过1小时。发作次数:32例≤3次,剩余24例>3次。

1.2 纳入标准[4] 本次研究对象均同时满足以下条件:①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会议制定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标准;②经颅脑CT扫描显示,没有发现颅内出血;③经核磁共振诊断,均未发现和本次疾病损伤相关的责任病灶;④患者知晓研究内容,自愿签署同意书参与。

1.3 排除标准 凡具有以下任一条件者,需剔除研究范围:①存在相关的责任病灶,且遗留有神经功能障碍;②患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障碍;③存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者是功能减低;④碘过敏试验呈阳性反应;⑤有出血疾病史或者为出血体质;⑥不愿意参与研究者。

1.4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CT灌注成像和血管造影一站式检查,具体操作方法为:在发作后的7d内接受检查,检查前6小时禁食禁水,行碘过敏试验。使用智速版16排螺旋CT(GE Brightspeed Elite Select),血管造影使用双筒高压注射器(信冠SEACROWN Zenith-C11自动推注)。①CT灌注扫描:行平扫,以OM线(眶耳线)作为起始的扫描层面,管电压设置为120kV,管电流设置为250~300mA,层厚/层间距设置为5/5mm,矩阵参数为512mm×512mm,FOV(扫描视野)为25cm。②CT灌注成像:在平扫的图像中,将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基底节层面作为感兴趣层面,而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将脑桥层面作为感兴趣层面,然后经肘静脉快速团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普罗胺,剂量为45ml,注射速率为3~4ml/s,然后采用20ml生理盐水进行冲管,延迟5秒,33秒采集数据。③CT血管造影:在CT灌注5分钟后进行,经肘静脉注入碘佛醇,注射速率为3~4ml/s,然后采用20ml生理盐水进行冲管,采用追踪触发扫描技术,扫描范围从主动脉弓至头顶。

1.5 观察指标 分析本组患者的CT灌注成像和CT血管造影图像资料,具体方法为:将原始数据输入ADW4.6影像工作站,由3名经验丰富(≥5年)的医生采用双盲法进行分析,然后共同分析,形成统一意见。其中CT灌注成像图像的主要观察指标为CBF(局部脑血流)、CBV(局部脑血容量)和MTT(平均通过时间),经镜像测量两侧的参考数值。将脑局部微循环的变化作为分期依据,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分为Ⅰ期和Ⅱ期。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侧CT灌注成像参数比较 经比较,镜像区与患侧的CBV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BF水平高于患侧,MTT低于患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同分期患侧CT灌注成像参数比较 经比较,不同分期的CBV无统计学差异,但Ⅰ期CBF高于Ⅱ期,MTT低于Ⅱ期,均存在明显统计学(P<0.05)。见表2。

2.3 CT灌注成像和血管造影阳性率比较 经比较,CT血管造影显示,有43例为责任血管狭窄,CT灌注成像则有37例异常,阳性率为86.05%;CT血管造影显示,有13例责任血管无狭窄,CT灌注成像则有4例异常,阳性率为30.77%;经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CT灌注成像技术是一种对器官的血流量进行医学计算的数据处理技术,包含了多个灌注参数[5]。采用该方式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诊断,能够准确反映出不同微循环水平下的脑灌注情况,但是其局限性在于不同的参数对缺血的敏感度存在统计学差异。有相关研究报道显示,CT灌注成像可以在脑血流速度发生变化,局部微血管尚无代偿性扩张时,通过MTT等指标的延长来表示脑血液动力学的异常,所以MTT被认为是显示脑灌注损伤的较敏感指标,可以早期发现脑缺血性病变[6-8]。

CT血管造影是一种非介入性血管成像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可较准确地评价动脉狭窄程度,部位和侧枝循环等情况[9-10]。在本次研究中,CT血管造影显示,有43例为责任血管狭窄,CT灌注成像则有37例异常,阳性率为86.05%;CT血管造影显示,有13例责任血管无狭窄,CT灌注成像则有4例异常,阳性率为30.7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说明,血管造影可见责任血管是否存在狭窄。

综上所述,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血流动力学诊断中,CT灌注成像技术具有显著效果,在对病因诊断和病情评估方面,CT血管造影诊断准确率较高,二者联合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王世霞,王东,黄维星,等.CT血管造影、经颅多普勒和彩超联合应用于TIA患者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08):1002-1006,1010.

[2]周桂龙,姚立正,钟建国,等.CT平扫联合灌注成像及CT血管造影在早期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1(01):138-140.

[3]徐方元,陈爽,关颖,等.多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与血管成像联合评价颈动脉狭窄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27(07):1370-1373.

[4]陈婷,郭大静,赵建农,等.全脑CT灌注成像在短暫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初步应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33(23):2512-2515.

[5]于涛,李忠南,桑雅荣.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工程,2012,20(09):18-19,21.

[6]赵一平,李松柏,张贺,等.CT血管造影联合CT灌注成像对蛛网膜下腔出血与迟发性脑缺血的相关性探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3,32(01):12-17.

[7]刘丽,周慧杰.不同年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头颈部CT血管造影的临床分析[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5,20(02):56-59.

[8]董亚贤,尧慧燕,石红婷,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5,23(07):717-721.

[9]甘甜,张建功.64排螺旋CTA对颈部动脉易损性斑块的相关研究[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5,32(05):507-508.

[10]于桂玲,廖泷.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超声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辽宁医学杂志,2015,29(05):272-273.

三维CT血管造影 篇10

资料与方法

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泌尿系统疾病患者128例, 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 按诊断技术分为两组, 63例行MRU (核磁共振尿路造影) 检查技术为对照组, 65例行CTA、CTU联合检查技术为研究组。对照组男女比例33:30, 年龄13~67岁, 平均 (44.25±1.56) 岁;研究组男女比例32:33, 年龄18~72岁, 平均 (46.25±2.74) 岁。两组性别及年龄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方法: (1) 检查方法:对照组采用MRU检查方案:检查前需要禁食水6小时, 肌注速尿2 ml, 术前静脉扫描。患者静息下行不加压横轴位TSE压脂下T2W1序列常规扫描, 从而确定扫描范围:TR2 800 ms, TE 1 100 ms, 角度FA150℃, 回波链ETL 240 mm, 厚50~70 mm, 针对特殊患者可加HASTE或True-fisp序列扫描, 时间<10分钟。研究组采用CTA、CTU联合检查方案:参数设置为120 k V, 100 m A, 层厚0.63 mm×64, 于膈面到耻骨联合下缘范围扫描。平扫后, 肘静脉注射碘海醇浓度350 mg/ml, 剂量0.30 ml/kg, 推迟5分钟扫描时间。动脉期扫描:范围肾上腺到肾下极, 参数设置120 k V, 100 m A, 层厚0.63mm×64;扫描前预注射2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 4 ml/s, 碘海醇350 mg I/ml, 剂量1 ml/kg, 若注射器和注射人体部位无侧漏, 对比剂调整为3.50 ml/s, 继以3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3.50 ml/s冲管, 延迟80秒扫描时间, 阈值设150HU。静脉扫描:120 k V, 100 m A, 层厚0.63 mm×64, 延迟80秒扫描时间, 范围肾上腺到前列腺下缘。 (2) 成像处理方法:两组患者检查数据全部行层厚1 mm、间距0.80 mm的软组织重建:平扫期MPR (多平面重建) 、CPR (曲面重建) ;动脉期MPR (肾脏重建) 、CPR (血管重建) ;容积表现为VP、MIP成像;静脉和延时期则重建MPR、VP、MIP、CPR泌尿系成像。

疗效判定标准:成像结果判定金标准主要有手术、病理、临床治疗、随访, 其中通过手术、病理可证实患者病灶良、恶性病变;通过开腹手术或体外碎石术及治疗后随访可证实部分结石病例;采用1种以上的联合检查病例, 其中1种结果显示为阳性, 则判定为阳性。同时观察两组成像质量[1,2]。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与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进行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时, 表示差异具统计学上的意义。

结果

两组检查结果与金标准结果比较:研究组检查结果与金标准一致率92.3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7%,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两组扫描成像质量:研究组患者成像清晰度 (80.00%) 高于对照组 (65.07%) ,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讨论

本研究主要针对65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应用CTA、CTU联合检查结果进行研究分析, 结果得出CTA、CTU联合应用在泌尿系统疾病中具有积极诊断价值。说明CTA、CTU联合可最大化开阔术前医师的临床诊断视野, 增强泌尿系统疾病的全面诊断的准确性。据本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患者检查结果与金标准结果一致率 (92.30%) 明显高于对照组 (77.77%) , 说明CTA、CTU联合应用效果明显。由于MRU是通过多层原始图像叠加致成, 容易造成伪影, 降低检查结果的真实性[3]。而CTA、CTU联合应用最新平扫、动脉、静脉扫描, 减少延期扫描时间同时可帮助泌尿系统肿瘤疾病的病灶准确定位和判断。同时本研究结果中, 联合方案研究组患者扫描成像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CTA、CTU联合应用, 能够得到高清晰度的检查成像, 帮助医师准确判断患者病情, 争取治疗时间, 保证治疗方案选择的合理性。

综上所述, CTA、CTU联合应用在泌尿系统疾病中具有积极诊断价值, 利于帮助患者在正确及时的诊治下, 身体早日恢复正常状态, 且具有成像清晰度高的优势,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 (CTA) 、CT尿路造影 (CTU) 联合应用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泌尿系统疾病患者128例, 63例行MRU检查技术为对照组, 65例行CTA、CTU联合检查技术为研究组, 分析两组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检查符合率、成像清晰度均高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CTA、CTU联合应用在泌尿系统疾病中具有积极应用价值。

关键词:CTA,CTU,MRU,泌尿系统疾病

参考文献

[1]汪训保.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泌尿系疾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南昌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1, 23 (1) :461-462.

[2]陈云璇.64层螺旋CT尿路造影对膀胱疾病的诊断价值[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22 (4) :443-445.

上一篇:煤矿矿井建设下一篇:智能信息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