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禅师的故事

2024-09-01

两个禅师的故事(精选八篇)

两个禅师的故事 篇1

这时走过来一名流浪汉, 对哈里斯嗫嚅 (nièrú) 着自我介绍:“我叫瓦伦丁, 今年32岁, 已经失业3年了, 只好靠乞讨度日。我想说的是, 不知您是否愿意帮助我, 比如, 给我一点零钱, 让我买点生活必需品。”瓦伦丁说完后, 用期盼的眼神望着哈里斯。

看着眼前这个年轻的黑人流浪汉, 哈里斯动了恻隐之心, 她微笑着对瓦伦丁说:“没问题, 我十分愿意帮助你。”说完就把手伸进口袋去掏钱, 遗憾的是, 身上却没有带现金, 只掏出一张没有密码的信用卡, 这让她有点尴尬 (ɡānɡà) , 不知接下来该怎么办。瓦伦丁看出了她的难为情, 小声说:“如果您相信我, 能将这张信用卡借我用用吗?”心地善良的哈里斯同意了, 随手将信用卡递给了瓦伦丁。

拿到信用卡后, 瓦伦丁并没有马上离开, 又小声询问哈里斯:“我除了买些生活必需品外, 还能用它再买包烟吗?”哈里斯未加思索地说:“完全可以, 如果你还需要什么, 都可以用卡上的钱去买。”瓦伦丁拿着那张没有密码的信用卡离开后, 哈里斯和朋友重新回到了餐厅。

10分钟后, 哈里斯就后悔了, 她懊丧地对朋友说:“那张信用卡不仅没有设置密码, 里面还有10万美金, 那个家伙一定拿着信用卡跑掉了, 这下我要倒大霉了。”朋友也埋怨她:“你怎么能随随便便相信一个陌生人, 你呀, 就是太善良。”哈里斯再也没心思吃饭了, 在朋友付完账后, 两人便默默走出了餐厅。

令他们意外的是, 刚出餐厅大门, 就发现流浪汉瓦伦丁已等候在外面。他双手恭敬地将信用卡递给哈里斯, 很详细地将自己消费的数额一一报上:“我一共用卡消费了25美元, 买了一些洗漱用品、两桶水和一包烟, 请您核查一下。”面对这位诚实守信的流浪汉, 哈里斯和朋友在诧 (chà) 异的同时, 更多的则是感动, 她不由自主地抓住瓦伦丁的手, 连连说:“谢谢您, 谢谢您!”瓦伦丁一脸疑惑:她帮助了我, 我应该感谢她才是, 她为什么却要感谢我呢?

随后, 哈里斯便和朋友径直去了《纽约邮报》, 将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告诉了报社。

《纽约邮报》也被瓦伦丁的诚实所感动, 当即予以报道, 顿时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报社不断接到读者的来信来电, 都表示愿意帮助瓦伦丁。得克萨斯州一名叫伊德瑞斯·艾尔巴的商人看了报道后, 便于第二天给瓦伦丁汇去了6000美元, 以奖赏他的诚实。

更让瓦伦丁惊喜的是, 几天后, 他又接到威斯康星州航空公司的电话, 表示愿意聘请他担任公司的空中服务员, 并通知他尽快签订工作协议。沉浸在巨大喜悦中的瓦伦丁感慨万千:“从小母亲就教育我, 做人一定要诚实守信, 即使身无分文流落街头, 也不能把诚信丢掉。我之所以能得到这么多人的帮助, 是因为我始终相信, 诚实的人总会有好报。”

天慧禅师与两个弟子哲理故事 篇2

有一天,天慧禅师准备外出云游,临行时专门召见这两个徒弟。他对这两个弟子说:“我要云游四方,可能要过几年才能回来。我有两件宝贝,你们替我好生保管。”

天慧禅师随即交给无明弟子一本心经书,交给悟明弟子一本禅经书。

无明弟子拿到宝贝,小心翼翼地将它锁进了一个铁箱子里,隐藏在寺院一个神秘之地。

悟明弟子拿到宝贝,每天专心致志地钻研禅经,他不仅将禅经背得滚瓜烂熟,而且钻研得透彻心明。

第二年春季,天降滔天洪灾,将法海寺冲得翻天覆地。无明与悟明带着众僧人仓惶逃生,才侥幸逃过灭顶之灾。

灾后不久,天慧禅师回来,看见法海寺一片狼藉的情景,询问无明与悟明两位弟子,自己交给他俩的宝贝在哪里?

无明说道:“师父,你交给我的宝贝,我想方设法将它隐藏在最隐秘的地方,谁知一场前所未有的洪水降临,将寺院冲毁,那件宝贝也被洪水冲得不知去向。”

悟明弟子说道:“师父,你交给我的宝贝,我千方百计将它隐藏在心底,虽然滔天洪灾冲毁了寺院,但你交给我的宝贝已经完好无损地保存在我的心里。”

天慧禅师对两位弟子说道:“宝贝只有保存在心灵里,才能永生珍藏。厄运天灾可以毁掉很多宝贝财富,但它很难毁掉心灵里丰盛的智慧精神财富。我现在老了,从今天起,方丈之位由悟明接替,希望你能够重新振兴法海寺,将佛法佛道发扬光大。”

两个“奇怪的”故事 篇3

我在一个农村医院值班的时候,抢救室接到了一个离奇的2岁的越南裔女孩。女孩没有自主呼吸,靠急救工作人员给她人工送气。急救工作人员叙述说,他们接到电话,对方让他们去接一个即将分娩的孕妇。然而当急救工作人员到达现场时,没有发现孕妇,反而发现一个年轻的越南裔妇女,怀里抱着“睡着的”女儿。工作人员发现女孩没有呼吸,估计女孩可能已经“死了”,但奇怪的是可以清楚地摸到女孩的脉搏。工作人员立即给女孩人工送气。女孩的面色有所好转,在急救车送病人到医院的路上,女孩的情况一直比较稳定。

在抢救室检查女孩,面色和皮肤正常,脉搏有力,心音和血压正常。惟一的问题就是没有自主呼吸。神经科检查发现,患儿普遍张力减退、反射消失(包括足底反射)、瞳孔扩大且固定,刺激没有疼痛反应。对其他系统的检查没有发现任何异常,也没有发现外伤的证据。血糖检查结果为6 mmol/L。

医务人员立刻给女孩插喉管,进行心脏监测,并插静脉输液管。

由于患儿家属的语言表达有问题,我不知道更准确的病史。不过我还是从谈话中捕获了一些蛛丝马迹。患儿家属说就在午饭后很短的时间后,女孩开始步履蹒跚,像“喝醉了”似的,然后就倒在地上,停止了呼吸。

初步诊断

我最初的诊断假定是吸入异物或者脑内突然病变。不过我也怀疑自己的推断,因为临床上得到的信息并不支持这个推断。再详细询问患儿的家属后,我了解这家人的生活细节,得知中午吃的是女孩父亲从维多利亚州海滨城市的一个栈桥那里钓到的一条鱼。

重新诊断

我提出的新诊断是河豚毒素中毒,因为病人吃了河豚鱼。这种有毒的鱼在澳大利亚的沿海很常见。我赶快查阅了有毒海洋生物的有关资料[1],发现河豚毒素中毒的特点是进行性肌肉运动失调,导致呼吸系统麻痹,让病人看上去好像死了一样。不过这并不能解释为什么父母没有生病。进一步探讨原因,发现毒素主要集中在鱼的肝脏和卵巢,而鱼肉中毒素含量很少。我判断是父母给孩子吃鱼内脏,而他们自己吃鱼肉。

后记

患儿被转送到墨尔本的皇家儿童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3天后痊愈出院。儿童呼吸系统衰竭后的治疗预后还是很好的。

在日本,河豚鱼被认为是绝对美味的,不过只有经过持专门执照的厨师处理,才能把鱼中的河豚鱼毒素取出来。通过水洗或长时间煮是不能去掉毒素的。很显然,人们喜欢吃河豚鱼的一个原因,是食用时舌头上产生的那种刺痛感,那是鱼肉中微量毒素的刺激结果。在日本,每年都有一些因为吃河豚鱼而死亡的案例。1774年,库克船长(英国探险家)在新喀里多尼亚(距离澳大利亚昆士兰东岸1 500公里的岛国)尝了一点河豚鱼的卵和肝,因此差点丧命。

故事2: “针扎”的感觉

一个40岁的商人去昆士兰州度假,假期内生病来看病。病人显得极度虚弱和疲劳,双手和嘴上感到奇怪的麻木和刺痛。后来出现一次腹泻,腹部疼痛和呕吐。病人给我讲起他难忘的假期经历,他和另外两个同伴去凯恩斯(澳大利亚南部城市,大堡礁所在地)附近钓鱼,他们钓到了几条很大的西班牙鲐鱼,收拾鱼的时候,手上有奇怪的针扎样感觉。

他们三个人吃了一条鱼,五个小时后,三人开始腹泻、呕吐,就像胃被袭击了一样。之后,感到关节和肌肉疼痛,全身针扎一样疼痛。病人说在把手放在冷水中,感到特别的烧灼样疼痛,说“我不能去海里游泳,医生,那太可怕了。”

检查发现,病人不发烧,也未发现其他不正常的情况。

两周后病人随诊,他还是感到虚弱和厌食、皮肤瘙痒、轻度的针扎样感觉,接触冷的物品如冷水或冰淇淋时,针扎样感觉更严重。

诊断

病人是因为吃了含有雪卡毒素的鱼造成中毒。在热带和亚热带至纬度30度的水域(注:相当于我国宁波市以南的海域),会发现这种有毒的鱼。主要的鉴别诊断是细菌性食物中毒,不过细菌性食物中毒会快速出现胃肠道症状,很少出现末梢神经症状。

从案例中学到的知识

很显然,人们在吃河豚鱼的时候要十分小心,要避免吃大量的热带水域的食肉类鱼。绝对不要吃海鳝,也不要吃热带鱼类的内脏和生殖腺。

如果病人出现异常的神经系统症状、肢体末端出现“针扎”样感觉,以及呼吸系统衰竭,就应该考虑到可能是因为吃鱼造成的中毒反应。

参考文献

1 Sutherland S. Australian animal toxi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elbourne, 1983: 465.

体验全科思维,阅读发现价值

陈旭东 阅评

这两篇故事讲的是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食用了含有毒素的鱼,出现异常的神经系统症状、肢体末端出现“针扎”样感觉以及呼吸系统衰竭等中毒反应。两篇文章在整体结构上有着鲜明的全科医生的工作特点,从接诊、详细询问病史、转诊、追访到查阅资料,自我学习反映出了全科医生的工作流程,其中详细询问病史和追访(需要多次追访)对全科医生的工作至关重要。全科医生接诊时,需要凭借专业丰富的医学知识、敏锐捕捉病史的能力和社区的诊疗手段在第一时间内做出初步诊断,给予及时、正确的对症处理后进行转诊,这是社区医疗工作的重要方法。然后通过追访不但可以了解病人病情变化情况,还利于病人回社区后继续治疗,而且更是丰富自己知识的重要方法。

两个古代创富故事的启示 篇4

何心安是清道光年间浙江台州人,以善于经商理财而远近闻名。有一次,他带了一些钱财货物到福建经商,走到延平地界遇到强盗抢劫。这伙强盗只给他留下一条被子和一件外衣,幸好他在外衣的夹袋里还藏着几十枚小钱。眼看天色已晚,何心安在延平又无亲友可投,只好选择了一家便宜的旅店住宿。

捱到半夜,何心安忽听隔壁房间传来隐隐哭泣的声音。他过去一问才知道,那人名叫范幼铭,家住安徽,也是来福建做买卖的,和何心安一样,白天也遇到强盗抢劫,损失惨重。

这样,两人算得上是患难知己了,谈得十分投机。何心安问范幼铭有什么打算,范幼铭说:“我在这里没有一个熟人,如今囊中只剩一两银子。如果用完了这一两银子,也就是我的末日到了。”何心安听了,顿时觉得眼前一亮,说:“我在这里也无亲无故,遭劫后只剩下几十枚钱。因为钱数太少,一时想不出谋生的好办法,现在有了你这一两银子作本钱,何愁没有生计呢?”范幼铭忙问做何种生计。何心安对他说:“你在这里等着,我出去采购一些物品。”范幼铭便取出银子交给了何心安。

范幼铭一觉醒来,睁眼一看,只见桌子上摆着香喷喷的饭菜,案头堆放着许多竹片、竹枝以及五色小纸。何心安笑着对他说:“范老兄,刚才我到村子里转了一圈,发现这个地方盛产竹子,比外地便宜得多。我便用你的一两银子加上我的几十枚小钱,和乡下人讨价还价,买了这些竹片、竹枝。你别小看这些小玩艺儿,用处可大着哩。不过咱俩得先填饱肚子,有了精神,再做生计吧!”

等到酒足饭饱后,何心安以竹片、竹枝为骨架,外面糊上五彩纸,作成雄鸡的形状,又用竹枝为小笳,缀在尾部,吹起来,就像鸡鸣一样悦耳动听。范幼铭一瞧很喜欢,学着样子做,不一会便学会了。不到半日的工夫,两人已经制做成竹纸彩鸡300余个,然后分别拿到市场上出售。

当时,延平交通很不方便,外埠的奇货很难见。他们做的竹纸彩鸡虽然算不上奇巧之物,但也是很希罕的小玩艺,尤其对小孩有很大吸引力。用不多时,全都售完,回来掏出钱一数,竟卖得7千余钱。两人高兴得不得了,顿时精神倍增,又赶制出几百个,带到没有去过的地方去卖。

几天以后,何心安看到购买者越来越多,他心里又盘算开了,他想,老是做竹纸彩鸡这一套,不变变花样,人们便会渐渐失去兴趣,生意难以兴旺发达。于是他和范幼铭商量了一下,用赚来的钱到绸布店买回一批各种颜色的杂布,制成体态多姿的布人,形象更加生动可爱,价钱也高出纸鸡3倍有余。一连卖了10余日,赚得钱百余两。

到此时,两人已经积累了一笔数目相当可观的资金,他们决定到福州去做买卖。于是,两人来到福州,何心安在南台临街地开了一家商店,经过两年的精心经营,获利达千余金。后来,他的买卖还发展到海外,成为福建地区有名的大商号。

郑商“择机钻空档”

郑商是清同治年间浙江鄞县的一位富翁。他家里原来很穷,很小的时候就给一家经营烤烟的商店当伙计。由于他办事精明,勤快好学,得到店老板的赏识。这位店老板只有一个独生女儿,便作主把女儿许配给他。自打成亲之后,老板对郑商更加信任。第二年,老板以年老归养为名,把烤烟店全部交给郑商夫妇经营。这时,郑商已经久经商界风波,是一位精明老练的商人了。

有一次,正值梅雨时节,郑商带领烟店的伙计,与当地的烟业同行乘船到产烟地收购烟叶。到达目的地后,这些烟商并没有立即开始收购,而是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游戏院、下酒馆,日子一天天过去了。郑商一个劲地催他们赶快收购烟草,好早点回去。有一个小烟商私下里悄悄地对郑商说:“你着哪门子急?那些烟农比我们还要急呢!”

话这么一点拨,郑商就明白了:他们是有意拖延收购日期。因为烟农收获了烟草之后,都怕留在家里霉潮变质,想尽快儿卖出去。烟商们则抓住这个机会,用拖延时间的办法与烟农讨价还价,占烟农们的便宜。

郑商这时眉头忽然一展,动了心计。这天他趁烟商们还泡在戏院和酒馆里,一个人早早地溜了出来,来到产烟地。烟农们正在为烟商久未开市而发愁,见到郑商走过来,便像请神一样把他迎进村里,询问收购烟叶的行情。郑商面露一副同情的样子,说:“我知道近来烟草在市面上很不畅销,积压不少存货。烟商们又整天不露面,不是泡戏院,就是下酒馆,故意拖延时间。这样下去你们的烟草不都全泡汤了?乡亲们如信得过我,咱们不妨核计个价,互惠互利,烟草我全收了。”

烟农一听,争着向他出售自己的烟草。郑商趁机以优惠价把这个地区的优质烟草全部购走。郑商计算了一下,要比前两年合算得多。

几天之后,当他的同行们来到产烟地收购时,才知道郑商已经先他们一步,垄断了烟草的收购。为了维持自己的买卖,烟商们又不得不向郑商转购烟草。当然,郑商把用优惠价购来的烟草,再用高价卖给烟商,转手之间,又赚了一大笔。

这一趟收购,郑商里里外外赚了好几倍的利润。当地的商界同仁对他又恨又怕,恨的是他赚钱心太狠,怕的是他使用心计太精巧。正是靠了这种心计,没有几年工夫,郑商便成为腰缠万贯的当地首富。

创富感悟:

两个女人的故事 篇5

宁波的“马利姑娘”

1797年6月24日,爱尔德赛出生于英格兰埃塞克斯郡的一个基督徒家庭。她27岁那年,认识了从中国回国休假的马礼逊(RobertMorrison)牧师,跟随他学习中文。马礼逊是西方派往中国大陆的第一位新教传教士,在他的影响下,爱尔德赛立志去中国传教和从事教育工作。

1837年,40岁的爱尔德赛成为英国“促进东方女性教育协会”(Society for PromotingFemale Education in the East)的成员,获得了去海外工作的机会。这年8月,她来到爪哇的第二大城市泗水,创办了一所面向华人女童的学校。但她最终的目标还是去往中国本土。

1843年,爱尔德赛终于取道香港,来到宁波。之后不久的1844年1月1日,宁波开埠,成为当时中国仅有的5个对外通商口岸之一。

就在宁波开埠的这一年,爱尔德赛在宁波城内祝都桥竹丝墙门内(今尚书街东端),开设了一所女塾。女校得到英国“促进东方女性教育协会”的资助,免费招收女童就读,开设了国文、算术、圣经等课程,并教授缝纫和刺绣。

爱尔德赛意识到,在这个拥有悠久历史与文化传统的国度,女性特别是社会中下阶层的女性,却普遍被剥夺了接受教育的权利。而她的理想是通过推动女性教育,提升东方女性的自我意识和独立生存能力。她登门动员家长送孩子入学,免费为就学的女童提供食宿,甚至发放衣物和零用钱。一年后,女塾有了15名学生,1852年逐渐增加到40名。这些数量不多的学生基本来自社会底层,“为使婢弃女及最穷苦之女孩”。

宁波祝都桥女塾被公认为近代中国最早的女子学校。1934年,上海《东方杂志》刊发褚季能的“女学先声”一文,明确指出:“中土的第一家女学校,便是由爱尔德赛小姐于道光二十四年在宁波创办的。”

在宁波女塾的影响与推动下,1851年,美国基督教圣公会的琼斯女士在上海创办了文纪女校,后与1861年创建的俾文女校合并为著名的圣玛利亚女书院(st.Maw’s Hall)。1859年,美国基督教会卫理公会在福州创设了“毓英女子寄宿学校”(今福州第十六中学前身)。1864年,来自美国的传教士艾莉莎·贝满夫人在北京创办了贝满女学堂(后于1895年改为贝满女中,今北京166中学前身)。伴随着这些风起云涌的教会女子学校,中国近代的女子教育风气大开。

爱尔德赛终身未婚。在抵达中国的那天,她在日记中写道:“今日到达,来到中国人中间,这也是我的结婚日。我久已与使我如此感兴趣的(中国)人民订了婚。”渐渐赢得宁波市民敬重的爱尔德赛,被当地人称为“马利姑娘”。

就在宁波女塾走上正轨之际,一位姑娘的到来,让爱尔德赛有了得力的助手和忘年之交。姑娘来自伦敦,却是中国人,而且双目失明……

使用外国名字的中国盲女

阿格尼丝·居茨拉夫的身世,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不详。她的生平在中文史料中几乎找不到任何痕迹,甚至没有留下中文名字。依据英文资料中非常有限的记载,可以知道的是,她是广东人,于1842年1月3日进入伦敦盲人学校学习,时年7岁。

身为中国女盲童的阿格尼丝之所以能被送往英国接受特殊教育,和当时一位来华的德国传教士郭实腊(Karl Ffiedfich AugustGutzlaff,一译郭士立)有关。郭实腊的妻子是英国人,而且曾经是伦敦女性教育学院的一名教师。在中国工作期间,郭实腊夫妇收留了一些被遗弃的女盲童,并请当时在广州开办“眼科医局”的著名医师伯驾(PeterParker)予以治疗。对于无法复明的女盲童,郭实腊夫人将她们送往英国接受盲人教育,并让这些孩子使用自己的夫姓——居茨拉夫(GutZlaff)。阿格尼丝就是其中之一。当郭夫人在广州遇到她时,她还是一个在街头乞讨的流浪儿。

对于将中国女盲童送到英国一事,郭夫人曾经这样写道:“(以此)来让中国人认识到,那些不幸丧失了视力的人,并不是社会的寄生者,他们可以接受教育,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自立,可以对社会有用,并且快乐。”原本无依无靠的阿格尼丝无疑是幸运的,她不仅活了下来,而且受到了比较完整和良好的教育。

1855年,20岁的阿格尼丝返回祖国,进入爱尔德赛开办的宁波女塾,成为中国第一个能够为盲人教授盲文的女教师。

在宁波的日子

阿格尼丝的到来,让爱尔德赛非常高兴。她弹得一手好钢琴,是一名很好的音乐老师。1859年,在给友人的信中,爱尔德赛这样谈论自己这位年轻的同事:“阿格尼丝(我非常非常喜爱她)现在已经可以流利地讲(中文),并因此使她在盲人工业学校中变得极有价值……她每天上午都在那里,有时用口授,有时用盲文来教学,希望撒下的这颗种子终究能成大器。”

爱尔德赛所说的“盲人工业学校”(ASchool of hdustry for Me Blilld),其实是一个帮助盲人学习技能的小工厂。对此,阿格尼丝在给英国友人的信中这样描述道:“爱尔德赛小姐在这里建了一个盲人工厂,并用自己的钱给他们发工资。盲人们每天从上午九点工作到下午五点,他们在这里织席子,做鞋袜,以及花样不同的项链。现在我们已经有十一个工人了。我每天早上九点都去那里,教他们读书和传播上帝的福音……下午,我在教室里教授四名女孩童。”

爱尔德赛和阿格尼丝在宁波的日子忙碌而充实。但时光荏苒,渐感年迈的爱尔德赛决定远赴澳洲,投靠定居在那里的侄女。1861年,她将自己创办的女塾移交给来自美国的传教士柯女士(Miss Cole),将盲人工厂托付给阿格尼丝,然后告别生活了18年之久的宁波。

nlc202309040409

爱尔德赛走后,柯女士将宁波女塾与自己在1847年开办的一所女校合并为崇德女校,设校址于江北槐树路。此时,宁波城内还有一所女子学校,就是美国浸礼会教士罗女士(Miss Lord)于1860年在城北江滨(今永丰路)创办的圣模女校。后崇德女校与圣模女校于1923年合组为著名的甬江女子中学(Yongjiang Female Middle School,今为宁波市甬江职业高级中学)。

尽管失去了一位挚友般的长者,阿格尼丝依然独力支撑着盲人工厂。不过,大概就在爱尔德赛走后一年,由于太平军战事的波及,阿格尼丝也离开宁波,去了上海。虽然两位异国女性相处只有短暂的几年,但在宁波共同度过的岁月,却成为她们彼此难忘的怀念。

生命的落幕

阿格尼丝与爱尔德赛分别后,两人天各一方,并由此展开了各自不同的命运……

1872年,上海宁波路隆庆里(今山西南路口)开办了一家西医院——体仁医院,“系国人在沪创办的第一家西医院”。当时医院“聘英籍医生詹美生主持诊务”,“贫苦病人住院、医疗、膳宿全部免费”。

关于体仁医院的由来,中文史料中留下了这样的记载:“广东某富商之盲女(姓名无考)临终遗言,愿献全部遗产创建医院,专治目疾。”至于这位“广东某富商之盲女”究竟是谁,史料中并没有多少可以追寻的线索。

不过,医院有一个英文名字:GutzlaffEye Hospital(居茨拉夫眼科医院)。根据现存英文资料中的一些零星记载,可以肯定,医院是根据阿格尼丝的遗嘱建立的;而医院的英文名字之所以冠以“居茨拉夫”这个姓氏,正是为了纪念这位只有外国姓名的中国盲女。

在中文史料中,阿格尼丝“姓名无考”,语焉不详。她是广东人,但并非“广东某富商之盲女”。此外,她在上海期间的具体情况,何时离世,都无从可知。大概在体仁医院建成之前,她就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

至于爱尔德赛,她到澳洲后,和侄女一起在南澳洲的麦嘉伦谷(Mclaren Vale)创办了一所女子学校,命名为“庄桥学校”。庄桥是宁波姚江北岸的一座小镇,是她在宁波时常去的一个地方。不久,爱尔德赛即在麦嘉伦谷去世。

今天,在南澳洲麦嘉伦谷,还有一条名叫爱尔德赛的街道。在这条街道与塔塔切莱(Tatachilla)路交叉的路口,有座小教堂。教堂后面,矗立着一座墓碑,下面长眠着一个半世纪以前在中国宁波创办女子学校的爱尔德赛女士。

从两个故事说开去 篇6

故事二:从前,有一个聪明的孩子,被称为神童. 有一天,国王在花园里散步,忽然指着水池问身边的大臣:“池中有几桶水?”大臣们都被这个问题难住了,没有人能回答. 这时有位大臣向国王推荐了神童,于是国王下令宣他进宫. 孩子听完国王的问题后,没有思考,随口答道:“如果桶和池一样大,就是一桶水;如果桶比池小一半,就是两桶水;如果桶是水池的三分之一,就是三桶水;如果……”没等小孩说完,国王便连连称赞道:“答得好,答得妙!”大臣们听了都很惭愧.

我们为第一个故事中曹冲的别出心裁而叹服,他使我们领悟到一个人要有所创新就要不断地思考,打破常规. 曹冲在称大象体重的过程中用到了数学中的转化思想,所谓转化思想,它是一种最基本的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化生疏为熟悉,化难为易,化一般为特殊,化综合为单一,把实际问题数学化,实现不同的数学问题间的相互转化.“有理数”一章中也处处体现着这种思想,如有理数的减法就是利用“相反数”这一个概念转化为加法运算;有理数的除法就是利用“倒数”转化为乘法运算的.

第二个故事中神童的回答让我们自叹不如,他的回答的确妙,妙在一个看似不易回答的问题他能分情况考虑巧妙作答,他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实质就是分类讨论思想. “有理数”一章在学习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乘法法则、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时,都是按有理数分为正数、负数、零三类来研究的.

两个禅师的故事 篇7

师 (神秘地) :今天,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喜欢的东西——

生 (好奇地) :什么呀?快拿出来看看!

生:老师, 别卖关子了!让我们看看吧!

(拿出一个托盘, 猛地揭去盖布)

师:瞧, 这是什么?

生 (雀跃地) :苹果!苹果!

师:请你们把话说完整。

生:这是两个苹果。

生:这是两个苹果, 它们是红富士苹果。

师:这位同学答得很完整, 也很准确。我们回答问题时就要完整, 也要准确。 (用手指着苹果) 你们爱吃苹果, 想吃苹果吗?

生 (争着说) :爱吃!想吃!

生:我爱吃苹果, 尤其爱吃红富士苹果!

师:后面回答的同学说话很完整, 用了“尤其”一词可以看出他对红富士苹果有偏爱。你们能否用一个词来说明你们爱吃和想吃这两个苹果?但不能直接用表示吃的词语。

生1:垂涎三尺!

生2:馋涎欲滴!

生3:诱人。

师:“诱人”这个词更好!含蓄地表达出爱吃、想吃苹果的意思。那么, 你们觉得这两个苹果什么地方诱人呢?

生:色彩诱人。

师:那你就用你形象的语言来描绘出它的色彩。

生1:这两个苹果都粉嘟嘟的, 好似小姑娘羞红的脸蛋。

生2:这两个苹果都粉里透着红, 宛若抹了胭脂似的。

师:好形象的语言。苹果还有什么地方让你觉得它诱人? (把苹果递到一位同学的鼻子下)

生 (用力嗅了一口) :它的味儿也很诱人, 有股清香沁人心脾, 闻一下让人不由馋涎欲滴, 真想马上咬上一口。

师:好灵敏的嗅觉。这两个还有什么地方吸引你?

生:它们的形状。一个大, 一个小。

师:话说得明确些, 它的形状怎么诱人?

生:一个大如爸爸的拳头, 一个和我的拳头一样大。

师:大家讲得真好。你们从颜色、形状、味道三个方面讲出了这个苹果的诱人之处, 谁能连起来说一说。

生:今天, 老师的带来了两个苹果。这两个苹果可真诱人, 瞧它们的身子粉嘟嘟的, 恰似涂上了一层胭脂, 又好像小弟弟做错事后羞红的脸蛋。它们一大一小, 大的像个袖珍西瓜, 小的也有垒球大小。凑近一闻, 它们散发出一股香味, 让人迫不及待地想咬上一口。

……

师:我们写一样东西就可以像这样, 从几个方面抓住它的特点来写。老师下面想考考大家的想象能力, 谁想得好, 就把这苹果作为奖品奖给他。如果这两个苹果出现在老师的讲台上, 你们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出它的来历吗?

生1: (沉思片刻) 我觉得它是学生送给老师的。

生2:对, 我也觉得也是这样, 老师上课很辛苦, 一名学生送两个苹果给老师, 让老师润润嗓子。

师:你的想象使我想起了大家上次给我送感冒药的事, 大家真是有心人。

生:我也觉得是这样。说不定昨天晚上老师在学校还为这位同学补课呢, 他想借此感谢老师。

师:小小苹果寄深情。 (握住这位同学的手) 你的想象真丰富, 从你的想象中可以看出你一定是个感情细腻的孩子, 有你这样爱老师的学生, 老师会感到很欣慰的。还会有什么来历?……瞧, (指着苹果) 这苹果上还沾着点泥灰呢!

生1:可能是同学从自家的苹果树上刚采摘下来的, 用自家的苹果更能表达心意。

生2:苹果可能是同学从路上捡到的, 他拾金不昧交给老师的。

生3:我补充一下, 苹果可能是从早晨赶去做生意的小贩的车上滚落的。

师:你俩的想象很美好。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事也会这样做, 是吗? (生激动地点头)

生:苹果也可能是上学的同学落下的。

师:有可能。假如这两只苹果出现在你家的桌子上, 会有什么来历呢?

生:它是我妈妈带回来给我吃的。妈妈以前就做过这样的事, 同事给她苹果, 她舍不得吃, 就带回来给我吃。

师:你有个特别爱你的妈妈。

生:它是我送给妈妈的, 因为爸爸、妈妈很辛苦, 我就用零花钱买了两个苹果犒劳他们。

师:你是个知恩图报的孩子, 爸爸妈妈肯定会夸你有孝心。

生:苹果可能是我帮助邻居做事, 得到的奖赏。上次我帮叔叔送信, 他就奖给我一个大苹果。

师:这是对助人为乐精神的褒奖。假如这个苹果在你家的桌子上, 咦, 下面还有一张纸条呢! (从托盘上拿起一张纸条) 上面有这样的内容:儿子, 这两个苹果是我买的, 你和爸爸分享吧。妈妈留。你说会发生什么美好的事呢?注意, 这苹果可是一大一小哟!

生:可能会发生“我”和爸爸让大苹果的事。

师:你是懂谦让的现代孔融。

生:也有可能我和爸爸分了一只苹果, 把另一只留给妈妈。

师:多幸福美满的家庭, 相亲相爱!

生:我先想一人吃, 但忍住没有吃苹果, 我把苹果留下来等爸爸妈妈回来一起吃!

师:多懂事的孩子。独自一人享用苹果的滋味, 远没有大家分享好。因为, 你不但品味苹果, 更是在品味亲情, 亲情的滋味更让人沉醉!想象不但美好, 而且十分丰富。老师奖励你一个苹果, 你可以拿回去和爸爸妈妈分享你作文课成功的喜悦! (生自豪地接过苹果)

生:这也可能是妈妈看我是不是懂得分享, 故意用这两只苹果考验我, 因为妈妈买苹果不可能只买一个。

师:你思维很严密, 确有可能是这样, 妈妈用心良苦, 你能通过妈妈的特殊考试吗?让你的笔把这场特殊的考试告诉我们吧 (学生点头) ……让我们大家也把自己刚才根据生活想象出美好的故事变成文字, 写给大家看吧, 上课初我们有关苹果的描述也可以用在文章中……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生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它们对学生活动提供动力支持。它强调教者应尽量在实际情境或创设接近实际的情境下进行学习, 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 唤醒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 从而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进行同化或顺应, 赋予新知识某种意义。

从这个案例看, 笔者首先选取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苹果作为作文指导的开端, 既开掘了通向学生“生活之河”的第一条路径, 也营造出师生之间的会话和协作情境。在老师不着痕迹的引导下, 学生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积累, 从颜色、形状、味道三方面感知了苹果的特点, 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苹果的诱人之处。

接着, 老师引导学生去想象两个苹果的来历——苹果出现在老师的讲台上, 苹果出现在家中的桌子上, 它们各会有什么美好的故事呢?这样既给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接着又为学生开掘了通向“生活之河”的第二条、第三条路径。老师的问题没有固定的正确答案, 学生的想象是自由的。但我们不难发现, 学生的想象不是凭空捏造的, 而是基于已有的生活经历, 或是生活原型的再现, 或是原型基础上的“深加工”。生活之水充溢课堂, 学生自然文思如泉了。

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把学生看做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而老师则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因此, 我们教学设计要创设与学习内容相融合、有利于学习者建构的真实、复杂的学习情境, 构建由问题、观点、实例交叉构成的学习任务, 设计一些有多解的问题或有争鸣空间的问题, 并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型、丰富的信息资源和认知工具, 给学习者以广阔的建构空间。在这个案例中, 老师在这里有几个精彩的伏笔:一是老师故意在苹果上粘了点泥污, 二是在苹果下煞有介事地放置了一张纸条, 三是这两只苹果一大一小。这三处伏笔宛若三枚“助推火箭”, 让学生挣脱惯性思维的束缚, 思维空间为之大开, 尤其是老师变幻角色的激励性评价, 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想象的情境之中, 想象更为真切, 会话更显真情。

两个关于母亲的故事 篇8

它用一种挥之不去的存在感占据着我的心。是的,它应该被转述给所有人听,去温暖那些原本就温暖的心房,湿润那些容易湿润的眼睛。

故事是一个医生讲给我听的。

医生经历过大大小小的手术,那天和他聊,讲各自职业的难与辛、乐与荣。我问他:“都说医生见惯了生死,会变得冷漠多一点,心硬多一点,是不是?”

“是的!”他没有回避。

也许是职业病,我有些不依不饶:“那你呢,有没有病人死在手术台上。你能像我处理一篇被打回来的废稿一样,平静地面对一个病人,一个生命在你面前逝去,而不影响到自己的心情?”

他抬了一下头,顿了顿,接着像下了很大决心一样,盯着我的眼睛,一字一顿地说:“其实——我希望自己能做到像你说的那样,平静地面对病人的逝去,只要我尽力了,治疗没有什么不妥和失误,就不把这个当成自己的失败。但是,很难!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已经修炼得差不多了,但是——”

我没有说话,等他后面的话。他停了好长一段时间,接着说道——

但是,有一些病人的离去,会突然让你哭出来。还是举个例子吧:病人是一个年轻的女子,产后大出血。虽然很紧张,但手术很顺利,血止住了,病人的情况也稳定了下来。我长舒一口气,刚摘下口罩,病人也在这个时候醒了过来。我低下头,告诉她没事了。

可是,病人自己轻轻地摇了摇头,用虚弱的声音问我:“大夫,我的孩子好吧?”我那时根本没有见过她的孩子,也根本不了解孩子的情况,但作为医生,我知道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回答。

“孩子没事儿,挺健康!”

“我有了孩子,我的——孩子,孩子没事我就放心了!”

“你也没事儿的!”

“不,大夫,我是护士,我知道我的情况……”

病人是“熊猫血”,因为一时找不到血源,下手术台后10分钟就离开了人世。看着她苍白的遗容,我的眼泪不自觉地就流了出来。

医生朋友讲到这里,我的眼眶也有点湿润。一个即将离世的人,可能会有很多难舍和挂念的人,也许是爱人,也许是亲朋好友,但只要她做了母亲,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挂念的必定是她的孩子。

其实不止是生命的最后一刻,从成为母亲的那一刻,到她离开这世界的那一刻,每时每刻,孩子始终是母亲永远的挂念。

另一个故事是亲历的。

一个周末,随同事去他乡下的老家玩。同事的母亲个头不高,人收拾得清清爽爽,利利落落。从我们一进门,她就一直笑不拢嘴,但没想到,在当晚的闲聊中,我与老人家的几句攀谈却让她掉下泪来。

老人有两个儿子,同事是老大,曾是全县的高考状元,还有个弟弟,留在了农村种地。我问老母亲:“两个儿子,你觉得哪个好?”我原本的意思是两个儿子哪个对你更好一点。老人大部分时间待在农村,同事在城里,照顾双亲要比弟弟少很多,而且进城这么多年,吃的面和油,大部分都是由老家捎进城的。好开玩笑的我,想“挑拨”一下,目的是让老人说说城里孩子的不好。但是,老人显然是理解错了我的意思。

“唉!怎么说呢,现在农村都是机械化,种地也不是太辛苦,一年还能歇个小半年,小儿子经济上也挺好的,反倒是我的老大,我看书是白供了——”老人的眼泪突然就扑簌簌落了下来。

我吓了一跳,以为自己“挑拨”太过了,以为她要说大儿子怎么怎么不孝,慌忙改口:“阿姨,实际上城里的孩子都牵挂乡下的妈,只是工作忙!”

老人继续抹着不停流下的眼泪:“就是忙啊!我去城里呆了一段时间,儿子天天上夜班,白天又要忙这忙那,我娃怎么就那么忙,那么累啊!我看着心疼得不行,直直流了好几天的泪。早知道他这么累,还不如留在农村,在我的身边,我天天看着,不让我的娃受罪!”

我们几个一下子静了下来,眼角也都泛起了潮。同事喃喃地说道:“那几天也是我事情多了点,偶然看她偷偷流泪,还以为是她怪我不好好陪她呢!”

作为报纸编辑,上夜班再正常不过,我们习以为常,有时也并不觉得有多苦有多累,但那天我知道,不管我们多么轻描淡写,总会有人心疼我们。而心疼我们的人,也许是爱人,也许是孩子,但不管我们如何忽略她,也同样心疼我们的,是那个给了我们生命、我们叫她母亲的人!

上一篇:经济增长理论文献综述下一篇:公共图书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