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创造性

2024-08-17

发展创造性(精选十篇)

发展创造性 篇1

关键词:幼儿,创造性,途径

创造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特征和手段。在知识经济时代特征逐渐凸显的今天, 创新正在成为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哪一个时代对创新有着如此迫切的呼唤, 没有哪一个时代对培养创新人才有着如此迫切的需要。那么, 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 使更多的幼儿将来成为创造型人才, 成为每个幼教工作者思考的重要问题。如何促进幼儿创造性的发展呢?

一、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营造鼓励幼儿创造的氛围

活泼而好奇的幼儿对周围的环境具有丰富的感受力, 在与外界相互作用中逐步形成极强的创造潜能。当好奇心受到鼓励时, 他们就会进一步增强好奇心, 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会提高, 就会进一步去主动探索、创造, 反之, 则会影响其自信心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幼儿教师要善于营造一种宽松融洽、生动活泼的心理环境, 为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一个自由驰骋的心理空间。苏霍姆林斯基曾经精辟地指出:“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在于发现每个受教育者身上最美好的东西, 发展他们, 不去用各种条条框框限制他们, 鼓励其独立工作——创造。”面对孩子的创造, 我们应多鼓励、多肯定、多接纳、多容忍、多欣赏, 要多给幼儿自主、自由的机会, 鼓励幼儿大胆提问、大胆设想、大胆质疑, 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和宽松的氛围, 肯定孩子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 努力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 进而激发孩子的创造热情。

二、提供丰富、多变的物质材料, 树立“过程”重于“结果”的观念, 让孩子有主动探索的机会

进入儿童的世界, 你就会发现孩子的内心充满了许多特殊的东西, 儿童与成人是不一样的, 好奇是幼儿的天性。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儿童心灵之处都存在着使自己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创造者的愿望。”幼儿在各项活动中, 自身对做的“过程”远比对做的“结果”更感兴趣, 做的过程给他们带来的欢乐、满足和剩余精力的释放远远胜过做的结果, 他们的许多创造性行为就表现在尝试和熟悉事物的活动过程之中。如“认识圆形”, 幼儿就是在摆弄各种圆形的积木、圆形的扣子、圆形的彩色卡片等物品中得出结论:圆形的边是光滑的、圆形没有角、圆形的东西可以滚动, 进而创造性地画出各种圆形物品:望远镜、太阳、花朵、小乌龟、小蝌蚪、方向盘、饼干……在这个活动中, 幼儿最感兴趣的还是摆弄圆形物品、想象画出各种圆形物品这个过程, 而远远胜过认识圆性特征这一结论。幼儿在发现、创造的过程中, 需要不断去探索, 在亲自操作探索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因为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离不开形象的支持, 他们要靠直觉进行思考, 所以教师要尽力开发幼儿各感官的功能, 让他们多看、多摸、多问、多尝、多听, 在头脑中储存大量的表象。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开动脑筋, 积极思维, 不断探索, 同中求异, 异中求同, 促进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及个性发展, 这就需要教师做有心人, 要在平时收集大量的各种“有用”的物品, 如纸盒、瓶子、盖子、杏核、吸管等等, 要尽可能多地给幼儿提供各种操作、联系的物品。

三、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发展幼儿的创造性, 让孩子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 时时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创造没有固定的模式, 生活中无时无地都充满着创造的机会。

尤其是幼小的儿童, 对生活中的许多东西都充满了好奇心, 我们教师要善于抓住教育契机, 针对孩子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 启发孩子多动脑筋、勤动脑筋, 促进其创造性的发展。

如:一天下午, 我们的午点是西瓜, 吃完了西瓜, 看着半个西瓜皮, 我灵机一动, 举起一半西瓜皮说:“西瓜壳像什么?”这下孩子们可兴奋了, 他们争先恐后地举起手说:“像大碗”、“像西瓜小船”、“像小鸟的窝”、“像脸盆”……我又把瓜壳倒过来, 请他们讨论:“西瓜壳还像什么?”孩子们更兴奋了, 争着说:“像台灯”、“像西瓜阳伞”、“像瓜皮帽”、“像头盔”……其中一个小朋友突然说:“还像绿色的太阳。”我笑着问:“为什么?”“夏天太热了, 绿色的西瓜太阳凉快!”我说:“宝贝的想法真棒, 你们喜不喜欢绿色的太阳?”“喜欢!”孩子们大声说。“我喜欢黄色的太阳, 因为黄色最漂亮!”“我喜欢蓝色的太阳, 蓝色像大海!”……听着孩子们大胆、稚嫩的话语, 看着他们一张张兴奋、快乐的小脸, 我也不由得沉浸在他们描述的神奇世界里了……

当然, 幼儿在探索、创造的过程中难免伴随着犯错, 但幼儿不断的“犯错”的过程, 其实是不断改正错误、完善方法的过程, 我们不能轻易地包办代替, 甚至粗暴否定, 这样做不但剥夺了幼儿探索、创造的乐趣, 也会使他们变得谨小慎微、懒于动手、疏于尝试。“创新和发明正是在错误的尝试中产生的。”尤其是孩子, 面对失败或成功的结果, 孩子最需要的是成人的安慰和鼓励, 最期待的是教师公正的评价和积极的肯定。“孩子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 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我们教师的责任就是点燃火把, 让它燃烧。

四、注重在家庭中发展幼儿的创造性

教师专业创造性发展的思考 篇2

关于教师专业创造性发展的思考

教师职业是富有创造性的职业.教师的.专业发展不能仅从教学思维和传递知识方面去理解,还应该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精神为基础的个性化哲学观、将知识转化为智慧的能力、认知与情感和谐统一的人格这三个方面去促成.

作 者:陈菊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教科院刊 名:教育与职业 PKU英文刊名:EDUCATION AND VOCATION年,卷(期):“”(33)分类号:G40-01关键词:教师 专业发展 创造性 知识 智慧 人格

绘画活动与幼儿创造性的发展 篇3

【关键词】绘画 幼儿创造性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重视绘画教育,把它作为幼儿园艺术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很多幼儿园把它作为突出自身办园特色,丰富幼教内涵的重要举措。

一、幼儿绘画对于创造性发展的作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和深入,美术教育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爱美是人类的天性,爱画是孩子们的共性,幼儿绘画训练的目地是为了开发幼儿智力,使他们学会一个自我独立观察、感觉、组合、表达世界的方法。所以,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给孩子们自由,还孩子本色。只拿“像”与“不像”作为评价一幅幼儿画的好坏标准,势必给人才的培养带来失误,伤了一些孩子的心。

“对于幼儿来讲,艺术就是一种游戏,只有幼儿从中获得欢乐和愉快的体验时,艺术才能真正成为幼儿的需要,并且被幼儿所接纳”。所以,幼儿绘画介于游戏和心理表象之间,他们的绘画活动更多的像玩一场游戏,这种“不像”的画正是幼儿自娱自乐的产物,正是他们对外部世界的真实感受和内心世界的真诚流露,是真、善、美的体现,而正是这种游戏锻炼他们手、眼、脑高度和谐的统一能力,激发了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勇于探索的精神和独立创新的能力,开启了他们的心智,培养了他们的个性品质,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现阶段幼儿绘画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绘画活动的单一性

首先是主题的单一性,大多数美术活动都是出自同一本教本,虽然制定计划的时候有跟着同一主题进行,但是每次的美术活动都差不多,没有什么新意可言,与现在新课程的标准还有很大一段距离。

其次,材料的准备方面也比较单一,大多数的绘画活动老师为幼儿准备了白纸、铅笔、油画棒或者水彩笔,每次绘画都使用这几种最最基本的东西,幼儿就只是在画画、在涂色、在勾线而已,没有其他更多的想象。

(二)绘画教学的局限性

首先是教学内容的局限性。很多幼儿园的绘画活动教学计划都是开学之初匆忙制定,欠缺周密的准备,另外也有不少幼儿园甚至是延续往年的绘画活动安排或作略微的改动,既没有针对幼儿的发展特点,更谈不上创新。

(三)价值取向

中外早期美术教育观念差异在于是美术技能与自我表现之间孰轻孰重。中国的早期教育强调美术技能重要,认为要把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放在首位。中国的教师认为幼儿什么都不懂,什么能力都不具备,而要通过观察来学习一切,并从中发展各种能力。外国的早期教育则强调自我表现重要。他们则认为幼儿具有天然的想象力,这是成人没有而幼儿独有的能力,因而是极为珍贵的,不仅需要特意保护,还要深入开发。中国人认为手把手地教孩子,可以使孩子很快学会比较难的动作或完成比较复杂的活动,从而在最短的时间里学会一种技巧或一种技能。

三、如何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一)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1.抓住幼儿的年龄特点,激发其兴趣爱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认为动机激发、引导和维持有机体活动的内在动力或内在心理过程,而兴趣则是人们学习的内在动机。因此,只有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激发他们对于绘画的兴趣,幼儿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要善于选择幼儿熟悉并感兴趣的事物作为他们的绘画对象,就像小班的小朋友对自己比较感兴趣,对自己的家人也比较感兴趣,对吃的东西更加的感兴趣,可以选择他们想吃却不能吃的方便面作为绘画素材,一根一根弯弯曲曲的线,他们则会比较感兴趣。。

2.多样化的环境和材料

不一样的绘画材料也能激发幼儿发现、探索与创造的兴趣。不同的纸张,不同绘画笔,不同的画法等都能给幼儿带来不一样的创造体验,从而激发其浓厚的绘画兴趣。可以让幼儿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或不同绘画工具创作同一主题的画,这样就可以产生的油画棒画、水粉画、线描画、水彩画、吹画等多种形式,这样不但可以充分展现绘画材料对作品的影响,同时也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想象和创造的热情。

(二)开拓幼儿感知、体验、创造美的途径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单一的学科活动已经不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只有多领域的教育相融合,才能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教师应将美术教育与其他音乐、数学、语言等领域的教育进行有机整合,通过符号表达这一共同追求来挖掘幼儿创造的潜力。如在画狗的绘画活动中,教师就可以结合音乐欣赏活动“小狗圆舞曲”,运用故事连环画、音乐欣赏等多种手段教育,让幼儿在倾听故事、感受音乐的活动中,首先用肢体动作表现形态各异的小狗形象,引导幼儿做出紧张、笨拙、伤心、兴奋、得意或者疲劳等各种神态,最后再让幼儿以绘画的形式演绎可爱的小狗。这样就让幼儿在音乐、动作、语言与绘画等多种符号的转换中展现出解释、表达、表现与创造的能力。

(三)实施具有发展性的多样化评价

在幼儿绘画活动中,教师不要以“像不像”、“对不对”作为衡量和评价的标准,而应该实施具有发展性的多样化评价。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总结性评价模式,充分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不是仅仅在活动结束时才进行评价,而应使评价伴随幼儿的整个创作过程,关注幼儿的创作思路与独特表现,让幼儿随时都能得到来自自己与他人的鼓励和启发,从而思路更开阔,想象更丰富。幼儿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等多样化评价方式的运用,可以促进幼儿多种能力的发展。这样既能帮助幼儿提升经验,也是进一步激发幼儿创造热情与能力的重要教育策略。

结语

幼儿时期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阶段,绘画活动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重要途经之一。当前的幼儿绘画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如何把握幼儿特点,调整组织指导策略,鼓励幼儿大胆运用绘画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为幼儿的创新与创造力发展创设条件,是幼儿美术教育工作者今后不断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王秀丽.安平.把握幼儿绘画心理[J].开展有效教学.学期课程研究,2009(9).

[2]孔起英.幼儿园美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2.

[3]张艳芹.新课程理念下美术活动的开展.儿童与健康,2009(2).

发展创造性 篇4

我国古今有关儿童智力、创造力或创造性的生理心理基础的研究, 并不比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迟或差, 为什么他们能使儿童的内心世界得到解放, 有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和创造性, 而我们恰恰相反呢?原因在于:美国教育懂得个性、创造力和社会性对孩子的重要性, 正确把握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 注重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兴趣和能力, 在教学中采取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结合的各种手段, 使孩子的左右脑功能得到很好的互补和协调, 遗憾的是, 中国教育改革孜孜以求了几十年, 却仍然没有摆脱‘唯考试分数论’的束缚。素质教育还没有真正走上轨道, 道美育至今没有深入人心, 这样的局面不改变, 国人的原创力从何而来?国人的自由境界从何而来?

一、《两份错误的预言》引起的思索

2004年9月14日的《中国教育报》上, 马忠圣、马志英的《两份错误的预言》一文值得一读, 值得深思。为了说明问题, 不妨摘要转述如下:

1979年6月, 中国曾派一个访问团去美国考察初级教育, 回国后写了一份三万字的报告, 在见闻录部分有四段文字:

学生无论品德优劣高低, 无不趾高气扬, 踌躇满志, 大有“我因我之为我而不同凡响”的意味。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字不识一斗, 加减法还在掰手指头, 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在他们眼里, 让地球掉个个儿好像都易如反掌似的。重音体美, 轻数理化。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 音体美活动无不如火如荼, 而数理化则乏人问津。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 学生或挤眉弄眼, 或谈天说地, 或跷二郎腿, 更有甚者如逛街一般, 在教室里摇来晃去。

结论是美国基础教育已经病入膏肓。可以这么预言, 再过20年, 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并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

在同一年, 作为互访, 美国也派了一个考察团来中国。他们在看了北京、上海、西安的几所学校后也写了一份报告, 在见闻录里也有四段文字:

中国的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端在胸前, 除非老师发问举起右手, 否则轻易不改变;幼儿园的学生则喜欢把胳臂放在身后, 室外活动除外。中国的学生喜欢早起, 7点前在中国的大街上见到最多的是学生, 并且他们喜欢边走边吃早点。中国学生有一种作业叫“家庭作业”, 据一位中国教师的解释, 它是学校作业在家庭中的延续。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学习最优秀的学生, 他们在学期结束时, 一般会得到一张证书, 其他人则没有。

结论是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任何一个国家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 再用20年时间, 中国在科技文化方面, 必将把美国远远甩在后面。

25年过去了, 仅仅在1979年到1999年的20年间, 美国“病入膏肓”的教育制度共培育了4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197位知识型亿万富翁, 近几年来从美国走出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更是比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得多。2003年共产生11名诺贝尔奖获得者, 美国占了半数左右。

两份预言有着令人回味的深意。

文章的作者由此提出了这样一个重要观点:美国小学生的内心世界得到解放, 达到了“海阔任鱼跃, 天高任鸟飞”的自由境界。他们体现出来“天无我大”的自信和对创造的强烈渴望。而具有强烈的自信和创造欲望, 正是个体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这, 却是我们眼中近于失控的课堂培养出来的, 却是那如火如荼的“音体美”培养出来的。他们的教育重视音体美, 也许就是因为认识到了音体美在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 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 更利于引导学生勇于创造、乐于创造、善于创造。作者说得对, “也许美国今天表现出来的不竭原创力, 正是得力于它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强烈的自信和不畏权威的创造欲望吧。”

但是, 美国教育能够这样, 也经历过一个曲折的认识过程。据《新民晚报》2004年12月3日报道, 在教育思想上, 美国其实不断地面临挑战和冲击, 美国的小学生教育也因此经常在注重知识学习和注重能力培养这两种倾向间摇摆。上世纪80年代一些调查发现, 美国的孩子在读写算方面的能力远远低于其他国家同龄人。这给美国教育界带来一阵恐慌。1989年, 当时的总统老布什大举改革教育系统, 提出要让美国的孩子在数学和科学学习上成为世界第一。改革确实让美国学生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学科成绩在几年内提高了一个层次。但是教育专家很快提出反对意见, 认为注重考试的作法扼杀了大部分学生的创造力, 于是各州又开始研究提高孩子创造力的教学方法。

后来美国小学教育形成了统一的指导思想, 这就是强调个性、创造力和与人相处的能力, 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决定孩子未来发展潜力的主要因素。所有老师和校长都不认为学习成绩是教育最重要的衡量标准, 为了不加重学生负担, 老师甚至不希望家长给孩子安排舞蹈、音乐之类的课外学习, 如果要学舞蹈、音乐, 也应该完全由孩子凭自己的兴趣决定。洛杉矶阿凯地亚市的宝德温·斯多克小学校长戴维·罗伯特的观点具有代表性,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 学生不仅要掌握一定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 发展自己独特的个性, 开发创造力, 培养积极融入社会的能力。

然而由于亚裔移民传统上普遍重视学习, 使一些学区教育更倾向于注重成绩。但是部分教育工作者包括亚裔学区的校长们对此并不以为然。他们对亚裔家长过于单一的教育思想觉得困惑, 甚至认为这很不正常, 会把孩子塑造成怪物。亚裔学区以外, 美国大部分地区, 仍秉承了一贯的注重个性和能力培养的习惯。当然也有一些美国教育专家认为应该适当地学习亚裔学区的做法。如加州大学比较教育学教授贾斯汀的意见是:最好的教育应当是在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上取得平衡, 在不同的孩子身上两方面教育的比例可能有所不同, 但任何一种过于注重某一方面的做法都是偏离正确轨道的。

为此, 美国课堂教学中带许多游戏的成分。比如万圣节快到了, 老师要求每个小朋友从家里带一个南瓜来, 当天上课的内容就是指导孩子在南瓜上画鬼脸。记者饶有兴趣地观看美国一个孩子写的作业, 天呐, 简直是一篇涂鸦。孩子用文字加图画加剪贴的方式描述了他当天的行程。通篇文字字体不一、大小不一不说, 文章的意思也很凌乱。但仔细一看, 可以发现这个孩子的不少良苦用心, 如为了着重说明某点, 孩子或者把字体描黑, 或者自创美术字体, 或者在文字下加线。在说明旅店和飞机航班时, 他把旅店的一部分介绍剪贴了上去;为了说明日期, 孩子把当天的气象资料也贴了上去。孩子还即兴画了许多说明性小图, 夹杂在文字描述中。记者还看到这个孩子在英语作业中写了首诗, 诗中用到了课外读物中句子的某个词, 就符合了作业的一个要求。美国是个移民国家, 老师就布置孩子们通过各种途径去寻找有关自己祖籍国的资料, 然后用图片、文字或实物的方式介绍自己的祖籍国。诸如此类都充分说明美国孩子似乎表面不读书, 然而教师想方设法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兴趣和能力, 这就是美国教育的特点。

二、美国教育的特点说明什么

美国教育的特点说明什么呢?说明美国教育很科学。一是遵循教育科学的规律, 懂得个性、创造力和社会性对孩子的重要性, 这完全符合当代教育的宗旨。二是正确把握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 注重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兴趣和能力, 这是最高明的教育方法。三是在教学中采取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结合的各种手段, 使孩子的左右脑功能得到很好的互补和协调, 这是脑科学的成果在教育领域中的创造性运用。

如果我们深入一步看, 会有一个发现, 美国小学教育中培养孩子兴趣和能力的游戏活动, 不正是我们所说的美育吗?促进美国小学生创造性发展的如火如荼的“音体美”, 不正是我们所说的美育吗?

值得深思的是, 为什么我们讲了多年美育, 而在实际上“音体美”时有时无?为什么美国不张扬美育, 而将实质上是美育的游戏活动和“音体美”搞得如火如荼?

一个重要的原因, 就是很多人没有认识到美育是一种素质教育, 它能提高人的审美素质, 对人的情感和心智如创造性的发展起重大的作用。但即使他们讲素质教育也只是应景需要, 并没有把它真当一回事。正如上述作者说的那样:“遗憾的是, 中国教育改革孜孜以求了几十年, 却仍然没有摆脱‘唯考试分数论’的束缚。素质教育的东风吹进新鲜空气之时, 现实的羁绊却又使一些‘有识之士’大声疾呼:素质教育不是不要教育质量, 而是要更高的教育质量。这本来没错, 但却又被扭曲了:更高的教育质量的最好体现就是更高的考试分数!在课改进行得轰轰烈烈的时候, 我们更应警惕这些貌似先锋的‘回头箭’!课程改革, 绝不应再有掣肘了。”

同样如此, 我们虽然讲美育也讲了不少时候, 但不少人总觉得美育可有可无, 无关宏旨, 因而他们在平时教育中只是把美育的“音体美”像撒胡椒面似地随便撒一下, 而在升学迎考时期干脆胡椒面也不撒了, 由此可见美育在他们心目中摆在什么地位。

至于有些对美育有兴趣的人, 也不知美育为何物, 更不知如何去实施。他们常常说, 学校的常规课程教学有章可循, 有据可依, 有案可备, 这美育课没头没脑的, 怎么上?

还有的人, 认为坚持上音乐、美术课, 已经不错了, 音乐、美术课不就是美育吗?你看, 我们的学生已经会唱歌了, 会画画了, 不是有了美育成果了吗?其实他们不知道美育的天地很广, 有生态、环境美育, 有家庭、社会美育, 有科学、艺术美育, 等等。美育要通过各种途径, 对人的情感、人格、精神、智能的优化和提升, 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使人达到自由的超越的审美境界。学生掌握了一点唱歌的方法、绘画的技能, 就能说有了美育成果吗?

诸如此类, 说明素质教育还没有真正走上轨道, 在学校中“人微言轻”, 虽然仍有人在讲素质教育, 但实质性的进展不大。同时说明美育至今没有深入人心, 美育在人们心目中还存在不少误区。还说明很多人对美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不甚了了, 更不要讲把这两种教育拧在一起, 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提倡和实施, 以激发和培养学生创造的欲望, 引导学生勇于创造、乐于创造、善于创造了。

长此以往, 这样的局面不改变, 国人的原创力从何而来?国人的自由境界从何而来?没有原创力, 没有自由境界, 还谈什么得诺贝尔奖?岂不是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

那么, 这样的局面究竟为什么难以改变呢?说到底, 是因为应试教育的势力太强大了, 是因为“唯考试分数论”的棍子太厉害了, 以至于积重难返, 无力回天。

那么, 是不是等到应试教育的势力削弱时才提倡素质教育呢?是不是到“唯考试分数论”的棍子消失时再实施美育呢?也不是。看来应试教育的势力削弱, “唯考试分数论”的棍子消失, 还早着呢。这是国情。

那么, 现在该怎么办呢?

只能先提倡素质教育再说, 先实施美育再说, 提倡、实施总比不提倡、不实施好。当然, 我们也不要失去信心, 还是那句老话, 道路是曲折的, 前途是光明的。更何况时至今日, 素质教育在我国有所发展, 美育也有所收获, 那么就“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吧。

三、沉重而痛苦的反思

《两份错误的预言》一文, 除了引起我们深沉的思索, 还给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文中讲到美国教育重视音体美, 也许就是因为认识到了音体美在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 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 更利于引导学生勇于创造, 乐于创造, 善于创造。“也许”二字说得比较婉转。美国是一个很讲实际、注重实用的国家, 美国教育不是“也许”而是充分认识到音体美与学生的创造性发展之间, 存在着必然的因果联系, 才能够如此重视音体美。这就启示我们再也不要轻视音体美, 或只是把音体美当作随便撒撒的胡椒面。音体美的作用大得很, 它能够有效地促进青少年的创造性发展, 对此很多人可能还没有意识到。很多人以为只有读写算才能培养孩子的智力, 提高他们的智商, 于是在教学中过分强调读写算能力的培养。这样做, 错了!

错在哪里?先看新华社的一个引人注目的报道:进行儿童画研究的英国科学家认为, 现在学校的教育过分强调了对儿童读写能力和计算能力的培养, 而这些抑制了儿童的创造力。

据外电报道, 已退休的英国利慈大学的安杰拉·安宁教授是儿童早期教育的专家, 她在对儿童画进行了为期三年的研究后发现, 目前学校的教育过分强调了对儿童读写能力和计算能力的培养, 从而使儿童的创造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和发挥。安宁教授指出, 绘画是儿童表达自己、理解周围世界的一种方式。她强调教育界应该重视儿童画在反映儿童的理解、传达他们的信息以及他们对自我的认识的表达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安宁教授是为数不多的对儿童画进行研究的科学家, 在三年的研究中她收集了7名儿童从上托儿所到小学的所有“艺术”创作。她发现随着孩子们的升学, 他们在绘画中所表达的个性和他们个人的声音逐渐被抹杀, 取而代之的是学校和大人们对他们的要求。安宁教授说, 绘画是人类一种重要表达方式。读写和计算能力对孩子来说固然是必须的能力, 但是如果教育者过分狭隘地强调这些技能, 儿童的智力发展将受到限制。 (《新民晚报》2004年11月18日)

显然, 儿童画有助于促进儿童的创造性发展, 如果在儿童的年龄段不重视儿童这种发展, 而把读写算能力的培养强调到不应有的高度, 那么儿童的智力发展就会很成问题。儿童画为什么有如此功能?因为它是一种美育, 它和音体美一样, 具有不可怀疑的促进创造性发展的作用。

其实, 儿童画有助于促进儿童创造性发展的观点, 我国早就有人提出了, 只不过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笔者在1990年出版、2007年修订再版的一部研究儿童美育的专著《儿童文艺心理学》中也指出, 充满稚气的童心, 使儿童心灵纯洁, 感受能力敏锐。他们用天真无邪的眼睛观察周围的事物, 并以自己朴素的艺术手法表现出来, 其作品虽然显得稚拙, 却稚拙得可爱, 体现了儿童美感和艺术思维的独特性。他们通过儿童画等艺术活动, 有助于挖掘内在的潜能, 形成一种天真烂漫的天趣, 萌发十分可贵的创造力, 这对他们的身心发育和创造性的发展,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儿童文艺心理学》, 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 第110-117页)

在《儿童文艺心理学》中, 还指出儿童本来对画画很感兴趣, 但一升学, 往往出现危险的后果, 一些文化课压得他们不画画了, 已经萌发的创造力被压抑了。正确的作法应该是爱护儿童的童心和天趣, 保持儿童美感和思维的独特性, 文化课只能一点点增加, 防止它代替儿童的艺术活动。 (同上, 第116页)

上述美国教育那近似失控的课堂, 实际上使学生的内心世界得到了解放, 形成强烈的自信和创造欲望。这种遵循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作法, 决非偶然, 而是有一定理论基础的。但这种理论, 并非美国教育独创, 我国古代的有识之士早就提出了。如明代思想家王阳明说:“大抵童子之情, 乐嬉戏而惮拘检, 如草木之始萌芽, 舒畅之则条达, 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 必使其趋向鼓舞, 中心喜悦, 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 沾被卉木, 莫不萌动发越, 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 则生意萧条, 日就枯槁矣。” (《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笔者在《儿童文艺心理学》中也指出:“即使是聪明的孩子, 如果我们的教育没有把他的聪明引导到恰当的方向去, 没有充分发挥他的潜力, 他就没有创造能力。创造力高的儿童往往是“调皮捣蛋”, 行为越轨, 又具有幽默感的儿童。这类儿童, 一般教师不太喜欢。他们喜欢循规蹈矩、学习认真、成绩优良的儿童。这说明他们在创造力和智力方面没有正确的认识。” (同上, 第167页)

既然我国古今有关儿童智力、创造力或创造性的生理心理基础的观点和理论, 并不比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迟或差, 为什么他们能使儿童的内心世界得到解放, 有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和创造性, 而我们恰恰相反呢?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尽管这种反思是沉重而痛苦的。

看来, 我们的教育似乎“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这是危言耸听吗?

不。

当然, 仅仅怨天尤人是没有用的。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们该行动起来了!

论儿童期家庭教育与创造性发展 篇5

论儿童期家庭教育与创造性发展

人创造性发展的表现时期和所受的家庭教育并不相关.有多种因素影响创造性发展的.,其中家庭教育在人的创造性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这种作用很复杂,既有积极作用,也可能有消极作用.父母可以通过一定的家庭教育手段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发掘儿童创造潜能.

作 者:周泓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昆明,650092刊 名: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4(5)分类号:B844.1关键词:创造性发展 儿童期家庭教育

发展创造性 篇6

一、制约青少年创作能力发展的因素

创造教育的理论研究表明,影响创造力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四个方面:即社会文化因素、环境以及家庭因素、学校教育因素、个体因素。

(一)家庭教育的阻碍因素

现在独生子女在每个家庭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他们几乎占去父母所有的爱,一家人围绕着这颗“小太阳”转,恨不得将其放入“保险箱”,以免受外来的伤害。这种过分的溺爱,大大削弱了他们适应生存环境的天然能力和心理承受力。家长对孩子的生存能力缺乏认识和信任,习惯于替孩子安排一切。他们替孩子思想、替孩子生活,造成了孩子过分依赖父母,心理脆弱,这对儿童的意志、自信心、独立性的形成是相当不利的,而意志、自信心、独立性是青少年创造性人格的重要因素。

(二)社会环境的负面因素

研究表明:在鼓励独立性创造精神、主张男女平等的开放社会中,儿童的创造力普遍较高,而在强调专制服从的封闭社会里,儿童往往表现出退却、服从、逃避现实,缺乏创造精神,创造力普遍低下。当前的社会环境对儿童的创造性的发展存在着消极影响,制约了他们创造性的发挥。

(三)学校教育的不利因素

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主渠道”,这已是公认的事实。目前,我国中小学学校的教育有以下两方面的因素制约了青少年创作能力的发展。一是“应试教育”阉割了青少年的创新精神;二是教师素质不高影响了青少年的创造能力的发展。

二、培养学生创造性发展的策略

1.从人的发展角度来看,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培养应从小抓起、从娃娃抓起。呼唤积极的父母意识,创设一个充满活力与有效沟通的家庭环境,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和创造性人格,正确对待和保护孩子的创造性表现。

2.营造利于培养创造性能力的社会环境。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是全社会的任务,仅仅只有学校和教育部门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未来社会对人的创新能力的要求是终生的可持续的,要站在国家发展和民族兴亡的高度引起全社会的重视,要鼓励社会各界为青少年创造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努力在社会上造成一种“识才有眼,育才有方,爱才如命”的氛围。

3.学校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主渠道”。必须把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摆在基础教育的核心位置。学校要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呼唤教育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积极地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条件、机会和氛围,营造积极的课堂环境,创设一种尊重学生的气氛,鼓励学生提问、质疑和积极参与,形成新型的互相合作的师生关系。

发展创造性 篇7

关键词:科学探索活动,创新意识,兴趣,成功体验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要培养二十一世纪的建设者、开拓者,就必须重视早期科学启蒙教育。几年来,我们深入贯彻《纲要》精神,围绕“如何在科学探索活动中,促进幼儿创造性发展”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把着眼点放在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引导幼儿主动探索上。这里,我谈谈一些想法和做法,以求共同探讨。

一、在科学活动中引发幼儿创新意识

科学活动以其内容的广泛性、趣味性、科学性和形式的多样性深深吸引着幼儿,激发幼儿智慧的火花、创造的欲望。在提问“挖掘机有什么用”时,幼儿想出“挖沙土、拆房子、挖树根、挖鱼塘、开恳荒山、建高楼”等十几种方法;在认识有用的工具活动中,孩子们想象出将来发明“电脑车、机器人搬运车、感应车、能飞、能跑的车、多功能环保车”,等等。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此,教师要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气氛,激励幼儿发现、创造,通过一些启发式、开放的提问来培养幼儿的创造思维。

二、在科学活动中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科学始于好奇,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有对所进行的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孩子们才会积极地探索,认真地思考,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萌发创造意识。首先,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丰富多彩的环境、材料是激发和培养幼儿好奇心的必要条件,如:我们在科学区投放了许多不同规格的注射器、水、吸管、小肠等操作材料,孩子们通过自由地玩,喷单个注射器,连接两个注射器,发现推动一个注射器就能带动另一个注射器,好奇地问:“推动小的注射器为什么能轻松地带动大的注射器?为什么推动大的注射器很费力才能推动小的注射器?”他们对探索注射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次,保护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孩子很好奇,他们对周围事物都要摸摸、看看、问问,什么都想学,这时,老师采取不同的态度,得到的效果也明显不同。如果我们采取热情、耐心的态度,那么孩子的好奇心就会持久、深入,逐渐发展为求知的欲望。相反,如果我们采取冷淡、遏止、急躁的态度,孩子的好奇心就会被压制和挫伤,从而对科学失去兴趣。

怎样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我们的做法是:1.允许幼儿搞“小破坏”。孩子在观察、探究过程中,为了弄个明白,看个清楚,难免会出现“损坏”、“拆开”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先分析、找寻“破坏”的原因,然后有的放矢地加以修改、引导。这样,既不会打击孩子探究的积极性,又抓住了教育的契机。2.及时引导幼儿的科学发现。当发现孩子对某一事物或现象充满好奇心时,总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去,适当地加以引导,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如孩子们在科学区玩不同规格的单个注射器时,发现它们喷出来的水柱不一样,有的细些,有的粗些,有的要用很大的力量来推,有的用一点力就喷射出来。老师发现后便引导幼儿观察、讨论为什么会有这不同的差异,孩子们仔细地观察后发现:原来不同的注射器,它们抽拉管和注射口都不一样,大的用力大,小的用力小,大的注射口水柱粗,小的注射口水柱细。再次,在科学活动中,培养浓厚的兴趣。幼儿往往对活动或事物本身感兴趣。因此,我们在组织幼儿的科学活动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和幼儿的探索活动来培养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选择符合幼儿认知水平的科学内容,让孩子从已知中探究求知,既有适当的难度,又有成功的希望。

三、在科学活动中增强幼儿成功体验

发展创造性 篇8

那么, 如何在小语教学中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呢?笔者认为, 创造力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创造性思维。

一、质疑问难, 培养思维的主动性

有人曾说, 创新的起点是质疑。“疑者, 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 一番长进。”孔子要求他的学生每事问, 我们在教学时, 也要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学生提问质疑, 表明他们已经进入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状态了。

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 必须依据学生学习语文的认知规律, 创设情境, 提倡、鼓励、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通过提倡、鼓励, 使学生敢问、敢答;通过引导, 使学生善于问答。

学会了质疑问难, 在教学中, 教师还要敏捷地对学生的质疑作出恰当的处理。是由读书不认真而产生的疑问, 便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 自行释疑;经过学习、努力可以解决的疑问, 便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具有导向性、启发性的疑问, 便将之纳入课堂组织讨论、研究;如果是教师一时解答不了的问题, 便使用有疑待查的方法, 引导学生课后探究。

二、激发鼓励, 培养思维的积极性

作为学生, 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表扬, 而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往往在教师不经意的点拨鼓励下爆发、引燃。因而, 对于那些经过思考尽管只有一点点价值的创造性思维, 教师也应大张旗鼓地进行表扬, 从而在班中起到导向作用。这样做, 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使学生信心十足, 思维的火花也越燃越旺。

三、克服“从众心理”, 培养思维的独特性

学生的思维易受到定势作用的影响, 他们习惯于使自己同大家一致起来。这种从众心理容易抑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师应适时作巧妙、恰当的引导, 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

如学完课文《葡萄沟》 (人教版第四册第10 课) 第一段后, 教师要求学生照样子也来介绍一下自己家乡的特产。不料, 前三个学生的回答如出一辙, 都是“我的家乡在 (嵊州) , 那儿盛产 (茶叶) ”。后两位同学显然受到了前一位同学的影响, 产生了“从众心理”。教师发现了这种情况, 当即进行引导:“谁能说得比前面的同学更好一些, 说说是怎样的家乡, 怎样的特产。或者把特产说在前面, 家乡说在后面, 调换顺序说。”这样引导, 大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在争先恐后的气氛中, 异彩多姿的答案如百花齐放, 出现了令人欣喜振奋的场面, 大大发展了思维的独特性。

四、改变单一思维模式, 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发散思维, 是无定向、无范围地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方式。有卓越成就的语文教师, 往往不满足于学生统一、标准的认知, 总是积极鼓励学生寻求异质、多样的答案, 形成与众不同的见解。

在小学低段教学中, 字形教学既是重点, 也是难点, 而汉字中, 形声字又占绝大多数, 因而, 如果指导得法, 就可取得省时高效的效果。我在指导学生掌握字形时, 通常采用“添换偏旁法”, 让学生既快速地掌握字形, 又培养了发散性思维。如学习生字“蜻”时, 学生经过积极思维, 找出一系列与“蜻”不同偏旁的字, 如:“清、请、晴、睛、情”。但我没有就此止步, 而是继续激发、引导, 于是在紧张热烈的气氛中, 又列举出了如“静、猜、精、菁”等字, 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识字能力。

五、延迟评价, 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延迟评价, 是在解决某一问题时产生各种设想的过程中, 暂时不对设想进行评价, 以便使学生在从容自由的气氛中积极思考, 互相启发, 畅所欲言, 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出新颖、众多的答案。教师在向学生提出问题后, 或学生回答问题后, 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 这样能提高思考的质量。因为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 新颖独特的设想, 多数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期。在学生思维的启动过程中, 别人过早的评价, 往往会成为思维展开和深入的抑制因素, 不利于创造性思维发展。延迟评价, 让每一位学生有更深入的思考研究的机会, 解放了学生的脑, 养成了勤于思考的习惯, 也培养了创造性思维的深刻性。

六、综合运用, 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是在深刻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品质, 只有深刻认识, 周密思考, 才能准确地作出判断。

在课堂中, 教师要大力提倡学生“驳问”, 这对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大有裨益, 也能培养学生不唯书、不唯师的敢说敢想的创造性精神和批判精神。学生敢于批判, 是他们主动钻研精神的表现。当学完《狼和小羊》一课时, 有位学生提出:“我觉得课文写得不对, 狼在吃小羊前, 是不会跟它讲那么多话的, 因为他吃小羊不找借口也行。”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位学生讲的也有一定的道理, 教师给予肯定, 这无疑极大地提升了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面对新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 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要用教育的创新来实现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完成历史所赋予我们的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创造适合师生发展的空间 篇9

●●提升办学理念, 促进学校科学健康发展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是教育工作的核心理念之一。学校成立了校园文化建设小组, 经过小组成员的探讨研究, 经过行政人员的周密思考, 结合学校所在地的文化传统和地域特色, 明确了办学理念:天下无不用之人。“天下无不用之人”就是学校创造适合师生发展的空间, 让师师、师生、生生取长补短, 互相学习, 兼收并蓄, 培养个性, 发挥特长, 各尽所用, 成为天下有知有行有能之人。这是教育者必须具备的信念, 也是教育者必须坚守的原则。我校把它作为办学理念有着中国传统文化和科学理论的支撑。

这一办学理念源自和陆慕镇得名密切相关的唐朝名相陆贽的《陆宣公集》:“人之才行, 自昔罕全, 苟有所长, 必有所短。若录长补短, 则天下无不用之人;贵短舍长, 则天下无不弃之士。”

它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反映在教育方面就是必须尊重人格、体现人性、关注个性, 鼓励受教育者在一定的综合素质基础上有所擅长, 个性发展。

它符合教育的本质和现代教育的理念:人是教育的起点, 也是教育的终点;因此, 教育的出发点应该是以人为本, 而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 就应该弘扬个性解放的思想, 激发人的创新精神, 塑造个性鲜明、人格健全的人。

它切合苏州市教育局提出的“办好每一所学校, 教好每一位学生, 发展好每一位教师”的工作目标。

在办学实践中, 我校把校园理念文化浸润到教师成长中去, 使之成为促进专业发展、享受职业幸福的根本动力;把校园理念文化浸润到学生生命健康中去, 使之成为引领学生成长、丰富生命智慧的有效途径;把校园理念文化浸润到特色创造中去, 使之成为树立学校精神、推动学校发展的基本载体。

●●优化师资队伍, 推动学校持续有效发展

学校坚持“天下无不用之人”的办学思想, 努力“发展好每一位教师”, 实施“分层并举、培育新秀、壮大骨干、推出优秀”的策略, 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生机和个性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促进了人和学校的和谐发展。

实施校本培训, 提高专业素养, 并以“校本培训”为抓手, 促进学校的“学习化组织”建设。进行《教育心理学》、《教育方法论》等教育基本理论的培训, 同时也进行专业知识的进修和专业技能的培训, 使教师逐步成为教学的“多面手”。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学校、区教育局、市教育局举办的解题比赛, 提高教师把握学科的能力, 有3人获市一等奖, 4人获市二等奖, 15人获市三等奖。组织教师参加苏州市教育局的暑期培训和区教育局的“大家学堂”, 定期选送骨干教师到外进修学习, 为其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创造条件。学校还积极鼓励青年教师提升学历, 我校获硕士学位的教师现有16人, 在读研究生有38人。

实行“青蓝”工程, 促进专业成长。学校建立了导师制度, 在学科相近的范围内, 采取双向选择办法, 请师德高、业务强、身体好、育人有方、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师徒对子, 签订师徒合同。因材施“培”, “导”学相长。导师从掌握大纲、运用教材、编写授课计划及教案, 到上课、辅导、批改作业、考核各个环节都对青年教师精心指导, 传授经验。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推出“名师工程”, 培养名优教师。按照师德水准、学历水平、智能结构、教学能力等标准培养骨干教师。学校给重点培养的教师创造良好的成才环境, 提供各种机会, 优先送培, 委以重任, 优先安排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同时, 结合学科让他们承担学校的教学研究、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科技创新和课题开发等方面的工作, 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素质, 造就了一批名优教师。为了更好地投入到“姑苏教育人才培养工程”的建设中去, 学校将建立名优教师考核管理机制, 在区教育局奖励的基础上加大奖励, 搭建研修平台, 营造有利于名优成长的环境, 激励更多的骨干教师成长为市学科带头人、市名教师、省特级教师。

课题引领教学, 提高科研水平。在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的过程中, 学校要求在“研”字上下功夫, 突出科研成分和科研含量, 达到教师间“协同作战、共同提高”的目的, 真正发挥教学基层组织在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中的作用。教师认真参加“十一五”期间的课题研究, 有国家级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 有苏州市规划课题《新时期农村高中学生焦虑状况的调查与对策研究》、《历史教学生活化的研究》、《关于高中学生自主德育实践的研究》、《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研究》;研究活动参与面广, 注重实效。

学校的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现有省特级教师1名, 苏州市名教师2名, 市学科带头人10名, 区学科带头人24名, 区教学能手16名。

●●深化素质教育, 引导学生自主全面发展

学校贯彻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和《苏州市执行“三项规定”, 落实“五个严格”, 保证一小时运动,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实施意见》的精神, 更新质量观念, 深化素质教育, 紧扣“自主德育、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教育策略,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发展水平、培养“有用之人”。

构建自主德育模式, 提升学生道德境界。学校的德育工作秉持“天下无不用之人”的理念,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积极性, 注重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更新、自我完善, 围绕《关于高中学生自主德育实践的研究》的课题, 利用现有的德育阵地, 积极引导学生自觉地投身各类德育活动, 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生命体验。“笑迎高考”的专题讲座, 安抚了高三学生的心灵;区人民检察院“青少年与法”的系列专题讲座, 推动了学校法制建设;“寻找青春榜样”系列活动, 通过寻找、评比、展示、交流、学习、总结, 激发了学生向榜样看齐、向榜样学习的热情;“心中有目标, 奋斗在今朝”的理想教育, 激励高三学生奋力拼搏, 决胜高考;“夸夸我们的好老师”的征文比赛使学生又一次受到了感恩教育;观看电影《长征》, 让学生接受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参观民间工艺作品展, 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开展爱心助学活动, 使家庭经济困难的56名学生得到了31万元的爱心资助;举行“十八岁成人仪式”, 让学生认识成人的义务和责任。这些内涵深刻形式多样的道德实践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生命体验, 提升了学生的生命质量, 滋润了学生的美好心灵, 锻造了学生的健康人格。

探索课堂教学模式,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在江苏省“五严”背景下, 学校按照市教育局“遵循教育规律、运用科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 树立“提升教师, 解放学生”的思想, 积极思考和探索“减负增效”的途径, 认真落实区教育局提出的“三讲三学”, 制定了“惜时增效、轻负高效”的具体措施, 学校教师全员参与, 加强集体备课, 提高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模式, 开展以“导学案”为主的教学改革, 设计好每节课的导学案, 要求学生主动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先学, 通过先学提出有价值的探究性问题, 提出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科学执教, 做到“讲清、讲透、讲活”, 把一半时间留给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在学习交流过程中学会尊重、倾听、欣赏、接纳与批判, 尽可能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 做到“学懂、学会、学通”。这种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突出了预习在教学环节中的地位, 突出了有目标有检查的自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分量, 使学生乐于继续自主学习。

改变教育评价机制, 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为了使学生能够各尽其才地发展, 学校严格执行《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考试问题的通知》, 根据《江苏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和《江苏省普通高中校本评价指导意见》 (试行) , 制定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全面开展校本评价工作。在评价的内容与方法上努力做到三个走向:从单一走向多元, 从“重他评”走向“重自评”, 从“重知识”走向“重能力、重情感态度、重价值观”。学生评价制度的改革, 使每一个学生都拥有了自主发展的空间。

三年中, 学生在各级各学科竞赛和科技、艺术、体育比赛中成绩良好, 2008年获奖132人次, 2009年获奖219人次, 2010年获奖141人次。

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造能力 篇10

一、营造有利于个性发展的学习氛围, 激发创造情趣

现代教学论认为, 教学就是环境的创造。教师创造一个民主、和谐、自由、安全的环境, 是培养学生个性的首要条件, 是激发学生创造情趣的重要平台。民主就是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 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以亲切、和蔼、友善的态度, 引起学生心理上、行动上的接近, 从而有利于学生接受知识, 交流感情, 形成融洽的教学氛围。和谐就是师生间、生生间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教师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 学生能敞开心扉, 和老师、同伴进行心灵的对话和情感的沟通, 通过沟通, 达到彼此交融, 建立师生“双爱”的情感通道。自由就是畅所欲言, 学生可以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设想, 学生有选择权, 能够舒展天性。安全就是要容许学生犯错误, 宽容学生, 鼓励学生质疑困难、独立思考, 要引导学生同中取异, 异中求新, 新中求优, 特别是一些创造型的学生在个性、行为和学习上都具有许多与众不同的表现, 如独立行事、喜欢提问、善于除旧布新、别出心裁、不畏权威、敢说敢做等, 他们常常不按老师的安排和计划去学习, 甚至会提出与老师不同的观点或“错误”看法, 对此, 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 不要求全责备, 要允许学生标新立异, 并且鼓励他们超过老师, 敢于向权威挑战。在这种良好的教学氛围中, 学生身上的创新潜能就好像是一粒种子, 而民主、和谐、自由、安全的教学氛围则是培养这粒种子的土壤、水分与阳光。在这种阳光的照耀下, 学生的个性和禀赋得到完全尊重, 学生身上蕴藏着的创新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

二、开辟有利于个性发展的学习空间, 培养创新思维

1.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未来学家埃德加·富尔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学生能够具有某种知识能力的决定因素, 不是教师的教, 而是学生的学, 这是因为学习主要是学生自身认知活动, 他只有采用了符合自己年龄、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的学法, 才能有效地促进自身知识和智能的发展, 学生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学法之后, 才能在离开学校、教师以后, 自己不断地在生活和工作中吸取知识和信息, 改组和创造出新的知识和信息, 成为优秀的创造型人才, 所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授之以渔, 是发展学生个性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关键。要想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 首先要体现由扶到放的原则。开始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制定一套学习程序 (包含学习技法的提示) , 让学生围绕这些程序进行学习。华东师大叶澜教授认为, 教师的教学不只是给予知识, 而是让学生知道知识的结构和活动的过程结构。唯有结构具有最强的迁移性, 学生掌握了一种类型的知识结构, 就可能自己学习同类的知识;学生掌握了学习活动的过程结构, 就可能学会独立策划学习活动。德国著名学者瓦根舍认为, 教学的过程是这样一种境界, 那就是要把学生推向采石场, 令其主动地去探求寻觅宝石 (指知识) 。当学生突然发现“闪光”的东西, 就会被其吸引住, 也绝不会放过它, 会跪在地上把它拾起。因为这是由他亲自寻找到了它, 所以, 他永远不会忘掉。学生的学习就应该在这样一个过程中, 以这种方式得到训练。因此, 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 我尽量从学生“如何学”的角度, 精心设计每一节新授课的学习方案。每一个学习方案都努力体现相应的知识结构和活动的过程结构。每一节学习方案如同一份知识地图, 学生自己凭借这样的地图, 主动探索, 就能到达知识的目的地。在学生对这一学习方法不断地运用、体会、内化后, 我便逐步放手, 让学生按照自己的个性特点和潜在的优势自己确定学习方案: (1) 学习目标自我确定, 学什么, 学到什么程度由学生自己确定; (2) 学习方法自我选择。由于学生认识风格的差异, 其偏爱、学习方式、兴趣是有差异的,

所以教学方法、学习策略不强求一律; (3) 学习过程自我调控; (4) 学习结果自我反馈。长此以往, 学生便形成了高品质的学习:那就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 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 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 建立在一直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学生在这种完全独立的自主学习过程中, 便会逐步成长为有个性、有主见、有创新能力的人。

2. 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

儿童时期是孩子想象力表现最活跃的时期。儿童的想象力是儿童探究活动和创新活动的基础, 没有想象力, 就不会有创造。因此,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我充分利用文本, 引发学生想象, 积极地为学生寻找思维的求异点, 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如通过类比想象, 诱导学生由一类事物想象与之相似、相关的另一类事物;采取“内涵式训练”法, 让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向横向发散, 向纵向深入, 发展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新颖性和深刻性;通过对比想象, 营造出想象意境, 让学生由此一类事物想象与之相对相反的彼一类事物, 并形成鲜明的对比, 采取“快节奏训练”法, 加快学生的思维速度, 使之通过对比想象, 一下子抓到所需的信息, 培养思维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通过辐射想象, 利用某一事物作为触发点, 让学生的思维向四面八方辐射, 进入熟悉的生活与知识领域;采取“外延式训练”法, 即借助于概念的外延展开辐射想象, 挖掘学生思维的动态性、流畅性和变通性。以《狼和小羊》一文为例, 针对课文的结尾, 我启发学生想象:狼向小羊扑去, 小羊结果会怎样?有的说:“小羊被凶恶的狼吃掉了”;有的说:“小羊奋力地奔跑, 喊来了自己的伙伴, 他们一同打死了狼”;有的说:“小羊用自己的智慧, 战胜了狼。他说, ‘我得了传染病, 你要是吃了我, 你就死定了, 你的家人也会被传染!’说完小羊一步步地逼近凶恶的狼, 狼尽管半信半疑, 但它见小羊越来越近, 终究不敢轻举妄动, 转身离开了。”经常让孩子们进行这种想象训练使学生消除了思维定势的影响, 敢于想别人之未想, 求别人之未求, 标新立异, 开拓创新, 也让学生在思维的交叉、变通和跨越中实现了个性的充分发展。

3.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

现代思维科学认为,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 任何思维过程都是指向某一个具体问题的。问题又是创新的前提, 任何创新活动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因此, 在平时教学中, 我不失时机地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首先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 表扬那些能够提出问题的学生, 支持学生不唯书, 不唯上, 敢于质疑问难, 这样, 学生的疑问就能汩汩而来, 提问艺术就能不断提高。然后, 循循善诱, 指导学生“会问”。指导学生想在关键处, 问到点子上, 使他们从“肯提”到“能提”, 再到“会提”, 直到“提好”。在指导过程中, 我注意问中有导, 让学生根据我的提问学会提问。引导学生抓住课文重点多问些“为什么”“怎么样”, 少问或不问“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其次充分利用课文, 引导分析, 让学生领悟问法;在看似好懂的地方提出问题, 让学生学会“于无疑处生疑”的本领。最后让学生在自己提出的众多问题中选出最主要的问题, 逐步优化提问艺术, 提高提问质量。

三、运用有利于个性发展的学习方式, 形成创造习惯

1. 合作学习

《课程标准》倡导“合作”这一学习方式, 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合作学习能让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 相互交流见解, 展示个性思维的方法与过程, 从而能够对不同智力水平、认知结构、思维方式的学生实现“互补”, 加强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和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 丰富学生的见解。同时, 在合作式的民主互动氛围中, 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 交流形式由单项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 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主体活动展开与整合的过程。但是, 我们不能把合作学习误解为单纯形式上的合作, 动不动就让学生进行“四人小组合作交流”, 往往又不给学生足够的交流时间, 学习小组中因能力的差异、个性的不同, 若缺乏老师应有的指导, 就会形成不善于言表的同学比较多地充当听众, 久而久之陪读的现象就会越来越严重。教学中我针对教材内容的特点, 考虑学生能力水平的高低和兴趣爱好的异同, 在进行合作学习时鼓励学生自由组合, 将全班分成若干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学习小组, 全班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竞赛活动。课堂上, 每个小组成员借助学习方案先学新知识, 然后小组长运用学习方案组织本组成员, 完成本节课所安排的学习任务, 记录员负责记录、汇总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 以便在课堂上反馈给老师。每节课由小组长和成员分别轮流担任主持人、阅读人、讲解人、答疑人、小结人、记录人、练习负责人等角色, 每个小组成员在一个学期内都要多次充当各种角色, 并在学习过程中非常明确自己的角色, 能主动承担相应的学习责任, 力争出色地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合作学习小组为争第一, 成员之间互相帮助, 自觉互相监督, 使课堂呈现出一道“每个学生在同一时间内, 既是学生, 也是先生, 一人教大家, 大家教一人”的人人自主、个性张扬的亮丽风景线。

2. 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是高层次的自主学习, 是学生对某个问题的探索, 是一种发现型学习, 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根据不同的学年段, 对探究性阅读分别提出了不同程度的要求。首先, 在指导学生进行探究阅读时, 我十分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 允许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其次, 鼓励学生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并善于在交流中接纳别人的意见。最后, 引导学生以“问题”为中心, 由课内探究拓展到课外, 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进行探究性学习, 使“问题”能探索得更广泛、更深入。

四、强化有利于个性发展的实践教学, 培养创造能力

列夫·托尔斯泰在强调创造能力的重要性时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学生在学校里进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创造, 那他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法国诺贝尔奖获得者贝尔纳说:“创造力是没法教的, 所谓创造力教育, 指的是学生能真正被鼓励、开发并有表达他们的想法的机会, 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有创造力的才能。”实际上, 实践教学正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这一过程, 学生自己动手, 有机会把自己的创造意识和创新想法付诸实践, 解决了理论学习和实践结合的问题。

上一篇:锂电池储存性能研究下一篇:权力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