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规律

2024-07-25

物理规律(精选十篇)

物理规律 篇1

一、学生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中存在的不足

1. 只背公式或只从数学角度理解物理公式, 不理解其含义和条件

2. 只记结论, 不注意物理过程

3. 只重视物理, 不重视用词语直接表达的概念

中学物理课本中用语言直接表达的物理概念比物理量还要多, 这些概念不仅定义严谨, 而且能与其他物理概念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如果模糊不清, 不但直接影响解答习题, 而且对于学习新知识、对于系统掌握物理知识都造成障碍。

二、教师在教学中的策略

1. 通过表格对比法整理易混概念与规律

如理解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时, 可引导学生列表进行对比, 该方法适用于类似容易搞混的概念和规律的学习和掌握。

2. 框架示意图法适合整理关系复杂的概念与规律的关系

许多物理概念和规律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复杂的, 特别是有些交叉关系的, 用语言表达很难讲清楚, 而用框架示意图则一目了然。当然这种图与上面两种情况相比要困难得多, 只有对物理内容的理解达到了一定的程度, 才能画出理想的框架示意图, 而框架示意图又使我们在识记知识方面更加轻松。

3. 树形结构图法和框架示意图法

树形结构图法和框架示意图法适合在一章或一个板块学习之后, 因为这个时候会出现大量的零散概念, 它们互相影响, 这就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觉得自己越学越糊涂。这时候, 不妨静下心来整理这些知识, 用一条或几条线把这些概念串起来, 构成一个知识体系的大树, 把所有概念放在它们应有的位置上, 这样既便于记忆又便于理解物理概念。

初中物理规律教学 篇2

物理规律反映了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它反映了运动变化中各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揭露了事物本质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物理学科结构的核心。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探究的主体。因此,物理规律的教学既是物理知识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新课标强调的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下面谈谈我在初中物理规律教学中的几点看法。

1.理解物理规律的真正含义。运用条件和范围。物理规律一般用文字表述,要在学生对有关现象和过程深入研究并对它的本质有相当认识的基础上认真加以分析,特别要分析关键字、词的含义。如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相互吸引的力即万有引力,理解相互吸引,就会判断地球对物体有重力作用,同时物体对地球也有引力作用的正误,否则背得再熟也不能做出正确判断。

2.在实际问题的训练和指导中加强物理规律的应用。学习物理规律的目的就在于能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修筑大坝根据实际情况设计高度时就必须知道大坝能承受水的压强范围,从而选择合适的材料,构造等。

3.创设便于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物理情景

要使学生掌握物理规律,首先要引导学生在物理世界中发现问题。因此,在教学的开始阶段,要创设良好的便于发现问题的物理情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创设物理情景最常用的方法是联系学生生活中最熟悉的物理现象,如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教学时,让学生联系生活中如何使湿衣服干得快,使学生置身于物理世界中,获得探索物理规律所必要的感性知识,提供进一步思考问题的线索和依据,为研究问题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等。在这一阶段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创设的物理情景既能提供探索物理规律的感性材料,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对于问题的提出、猜想与假设以及探索规律的实验设计方案,应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只给予适当的引导。

例如,在欧姆定律教学中,我们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①保持电阻R不变,研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为此使R两端的电压成整数倍增加,记下每次的电压值和电流值。

②保持电压U不变,研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为此,改变电阻R值,记下每次电阻值和电流值。

这些实验结果都是学生进行科学抽象的素材。至此,教师便创设了良好的探索物理规律的课堂情境。

4.通过表格对比法整理易混概念与规律

如理解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时,可引导学生列表进行对比,该方法适用于类似容易搞混的概念和规律的学习和掌握

5.树形结构图法和框架示意图法

初中物理规律教学 篇3

关键词:规律教学;知识联系;解决问题

物理规律是实验、观察、思维、想象和推理相结合的产物。客观规律只能被发现,却不能被“创生”。物理规律反映了相关物理概念间的必然联系。物理规律教学的成败将影响学生学习物理的质量和进程,所以物理规律教学是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初中物理新的课程目标和新的课程理念,对物理规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要把握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建立规律的事实依据,懂得研究规律的方法

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它由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认知要素组成。人们获得知识或运用知识的过程开始于感觉与知觉。因此在物理规律教学时要做到:

1.寻找新旧知识的联系

如学生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已学习了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而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以及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都叫做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引出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由此让学生清晰地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事实依据——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小。这说明小车受到阻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慢。

2.把握建立规律的事实依据

再如:在液体内部压强的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完成以下实验:

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知:(1)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的各处、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2)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大。(3)不同液体,在同一深度的压强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这样的教学过程,以感觉知识为主,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获得过程,符合初中生的认识规律,能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记忆,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但有很多教师,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不愿意组织学生实验,而是用课本讲解实验。学生也能理解该规律,表面上教学效率很高,但过不了多久,学生就把知识忘记了,不能真正掌握知识。

3.懂得研究方法

伽利略被称为物理实验方法的先祖,同时他又创造了理想实验的方法。他在科学研究中善于运用理想实验的方法,如在发现惯性原理的过程中运用了理想斜面实验。他所设计的理想斜面在实际当中是无法实现的,因为尽管我们可以创造各种条件,把运动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和空气阻力尽量减小,但是永远不可能完全排除掉。伽利略运用理想实验所得到的结论被牛顿概括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理想实验在其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理想实验是人们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推理方法和发挥想象力,在思维中把客观的实验条件和研究对象加以理想化,抽象出来的一种理想化过程的实验。这就告诉我们,牛顿第一定律的获得是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推理而抽象概括出来的,为后人研究规律所借鉴。

二、要使学生理解物理规律的物理意义

1.认真分析文字表达的意义,理解其真正含义

对规律的文字表述,必须在学生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其本质有相当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切记不能在学生毫无认识或认识不足的情况下“搬出来”“灌”给学生。

如牛顿第一定律揭示出,当物体不受力时,它处于静止就保持静止状态不变;当它处于运动时,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这体现了物体具有保持它原来运动状态的特性。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简单地按其字面意义用实验直接加以验证,这更反映了它的普遍意义,并且由牛顿第一定律得出的一切推论都与观察和实验结果相符合,这也间接证明了这一定律的正确性。这一定律还表明,必须施加给物体一个力才能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或由静止到运动,或由运动变为静止,或从一速度变为另一速度,即力只是与运动状态的改变直接相联系的,这是由牛顿第二定律定量描述的。

三、引导学生运用物理规律、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物理课程标准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列为其课程基本理念之一。所以,对于重点物理规律,不仅要求学生理解,而且应要求其能灵活运用。因为掌握物理规律的目的就在于能够运用物理规律解决问题。运用的过程,就是将抽象的物理规律转化为具体的过程,从而完成认识上的第二次飞跃。因此,在“液体压强”的教学设计中,得出了液体压强的特点和计算公式后,师生讨论“拦河坝为什么设计成下宽上窄的形状”的问题。组织学生了解连通器的原理,自学船闸的工作原理及工程。

教师总结:固体压力、压强计算过程,先通过F=G算压力,再根据定义式P=F/S计算压强。液体压强、压力计算过程,先根据p=ρgh算压强,再由F=ps计算压力。

教师示范运用规律解决典型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规律练习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巩固、深化和活化对规律的理解,逐渐领会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方法,发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提高逻辑地说理和语言表达、手脑并用、独立解决问题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等。因此,教师在物理规律教学中,不单要使学生掌握物理规律,还要使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观察、实验能力和运用规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阎金铎.中学物理教材教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高中物理概念规律教学 篇4

关键词:教与学,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深化认识

物理基础知识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是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物理规律 (包括定律、定理、原理和定则等) 是物理现象、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必然趋势及其本质联系的反映。教好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 并使学生的认识能力在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 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

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教学分为引入物理概念和规律、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讨论物理概念和规律与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四步。概念和规律的基础是感性认识, 只有对具体的物理现象及其特性进行概括, 才能形成物理概念;对物理现象运动变化规律及概念之间的本质联系进行研究归纳, 就形成了物理规律。因此教师必须在一开始就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为形成概念、掌握规律而选用的事例和实验事实, 必须是包括主要类型的、本质联系明显的、与日常观念矛盾突出的典型事例。物理概念和规律是人脑对物理现象和过程等感性材料进行科学抽象的产物。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概括, 排除次要因素, 抓住主要因素, 找出一系列所观察到的现象的共性、本质属性, 才能使学生正确地形成概念、掌握规律。教学实践证明, 学生只有理解了的东西, 才能牢固地掌握它。因此, 在物理概念和规律建立以后, 还必须引导学生对概念和规律进行讨论, 以深化认识。学习物理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 一方面要用典型的问题, 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师生共同讨论, 深化、活化对所学的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逐步领会分析、处理和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另一方面, 更主要的是组织学生进行运用知识的练习, 要帮助和引导学生在练习的基础上, 逐步总结出在解决问题时的一些带有规律性的思路和方法。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规律总结 篇5

电学中涉及到的物理量:电流 I、电压 U、电阻 R、电功率 P、电能 W、电热 Q

※ 欧姆定律:内容 P26 欧姆定律:数学表达式:I = U/R

2※ 焦耳定律:内容 P49 焦耳定律:数学表达式:Q = IRt

22※ 电功率定义式:P = W/t ;计算式: P = UI电热功率:P= Q/t = U I = IR = U/R

※ 电能的计算: W =P t = UI t(电流的做功与消耗的电能是等值的)对于纯电阻电路:Q = W = UI t = IRt = Ut/R

对于非纯电阻电路:(通过电流做功)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其它形式的能 W≠Q 且 W>Q,这种情况

2下,电能只能用 W = UI t 来计算,电热只能用 Q = IRt 来计算。

※ 串联电路的基本特点与规律:电流:文字表述:电流处处相等,数学表述:I = I1 = I2 = … =In

电压:文字表述: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数学表述:U =U1+U2 +…+Un

电阻:文字表述: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数学表述:R =R1+R2 +…+Rn

电功率:总功率等于各部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之和,即 P = P1+ P2+…+ Pn

电 能:总电能等于各部电路消耗的电能之和,即 W = W1+ W2+…+ Wn

热能:总电热等于各部电路产生的电热之和,即 Q = Q1+ Q2+…+ Qn

分压规律: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与其电阻成正比,即U1∶U2= R1∶R2

功率分配规律:各部分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与其电阻成正比,即:P1∶P2=R1∶R2

※ 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与规律:电流:文字表述: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数学表述:I =I1 +I2 +…+In

电压:文字表述: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数学表述:U = U1 = U2 = … = Un

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1/R=1/R1+1/R2 +…+1/Rn

电能:总电能等于各支路消耗的电能之和,即 W =W1+W2+…+Wn

热能:总电热等于各支路产生的电热之和,即 Q =Q1+Q2+…+Qn

电功率:总功率等于各支路消耗的电功率之和,即 P = P1+ P2+…+ Pn

分流规律:流过各支路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I1∶I2= R2∶R1

功率分配规律:各支路消耗的电功率与其电阻成反比,即P1∶P2= R2∶R1

※由上述可知:用电器无论串联还是并联,总电能、电功率、电热的计算公式是相同的。电能、电热的分配规律与电

谈物理规律的教学体会 篇6

关键词:物理问题 物理教学 物理规律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1(c)-0140-02

物理规律是中学物理基础知识最重要的内容,是物理知识结构体系的枢纽。物理规律的教学过程,一般来说应当经历一个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与物理世界的相互作用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讨论规律和运用规律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自觉挖掘教材中的科学方法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培养其科学素质。本人在十多年的教学中,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下面就物理规律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

1 物理规律及其分类

物理规律反映了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它反映了运动变化的各个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揭露了事物本质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

中学物理规律主要有:

(1)物理定理:如动能定理,动量定理等。

(2)物理定律:如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光的折射定律等。

(3)物理定则:如平行四边形法则等。

(4)物理方程: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等。

(5)物理学说:如分子运动论,原子核式结构学说等。

2 注重物理实验

物理学中的绝大多数规律是实验规律,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出来的,我们把它们叫做实验规律。如牛顿第二定律、欧姆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气体实验三定律、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等。

(1)探索实验就是根据某些物理规律的特点,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自己做实验,总结出有关的物理规律。

例如在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索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以及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使学生得出:在质量一定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加速度、外力和质量间的关系,得出牛顿第二定律。在胡克定律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索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的弹力的关系,从而得出胡克定律等。

采用探索实验法,不但能使学生将实验总结出来的规律,深刻理解、牢固记忆,而且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习兴趣,更重要是通过这种方法使学生掌握了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

(2)由教师和学生一起提出问题,将物理规律直接告诉学生,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并和学生一起通过观察分析有关现象、实验结论,用实验验证物理规律。

例如在“力的合成方法”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再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探讨,得出合力大小与方向的表达式。例如验证动量守恒定律、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等。

用实验验证物理规律的最大特点是学生学习十分主动。这是因为在验证规律时,学生已知问题的答案,对于下一步的学习目的及方法已经清楚,所以更加有的放矢,也更容易发现新的物理问题。

(3)教师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根据实验现象,师生共同分析、归纳,总结出有关的物理规律。

如在“焦耳定律”的教学中,可采用如下的方法:

①根据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经验,分析出电热I与电流强度Q、电阻R和通电时 间t有关。

②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当电流I、时间t相同时,研究电热Q与电阻R的关系。当电阻R、时间t相同时,研究电热Q与通电时间t的关系。

③通过演示实验找出Q与I、R和t的关系。这个演示实验的关键是如何提高实验的可见度。我们采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实物投影仪将温度计液柱的升降情况直接投影到大屏幕上。让全体学生都能看到温度计液柱的变化。由实验得出结论:当I与t一定时,R越大,Q越大;当R与t一定时,I越大,Q越大;当I与R一定时,t越大,Q越大。

④根据演示实验结论,分析得出焦耳定律。这种方法要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增强演示实验的效果。

3 从课本内容中提炼规律

如:力学中受力分析的一般方法;处理平衡问题的基本方法;判断失重和超重的方法;处理连接体问题的方法。热学中分子间的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规律。电磁学中根据电力线发布情况比较场强的大小和电势高低的方法;电学实验中比较电流表、电压表和待测电阻的阻值大小来选择内接法和外接法;串联直流电路中电压分配规律;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分配规律。这些方法或规律几乎遍布物理课的每章每节,是解决物理问题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如能随时系统总结出来是大有益处的。

4 用物理图象反映物理规律

物理图象是物理规律的更直观,更形象的表达方式。如s-t图象,v-t图象,波的图象,P-V图象,此外还有一些在题目中出现的图象如F-t图象,B-t图象,U-I图象等。对图象一般应抓住以下方面:(1)横纵坐标。斜率。交点的含义;(2)对应规律及数学表达式;(3)反映的物理情景。

如:v-t图象,加速度a=△V/△t,反映到图象上就对应着斜率,斜率的正负反映了加速度的方向于速度正方向是相同还是相反。

5 引导和组织学生运用物理规律,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在规律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运用物理规律去分析和解决具体的物理问题,在使用中进一步加深对物理规律及其物理意义的理解。

5.1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题的作用就是示范性,通过对例题的分析,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与步骤,引导学生应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如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可分为3个方面:

(1)由力F求加速度a。

(2)由加速度F求力a。

(3)由m=F/a来解释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针对上述3种情况,可以各设计一个典型例题,指导学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2 强化训练学生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精心挑选习题,让学生通过适量训练,在实践中总结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技巧,从而达到提高运用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注意习题要少而精,不搞题海战术。

5.3 适时组织测验,检查学生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适时、定期组织物理测验,是检查物理规律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6 物理规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6.1 弄清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

(1)实验规律都是经过多次观察和实验,进行归纳推理得到的。如牛顿第二定律、气体实验三定律等。

(2)理论规律是由已知规律经过理论推导而得到的新规律。如万有引力定律是由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来的。

(3)理想规律都是由物理事实,经过合理推理而发现的。如牛顿第一定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6.2 注意物理规律之间的联系

有些物理规律之间是存在着相互关系的。以牛顿第一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为例,两个定律是从不同的角度回答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第一定律是说物体不受外力时做什么运动,第二定律是说物体受力作用时做什么运动。第一定律是第二定律的基础,没有第一定律,就不会有第二定律。虽然第一定律可以看成是第二定律的特例,但不能去掉第一定律。

6.3 要深刻理解规律的物理意义

在规律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规律的物理意义,防止死记硬套。为此应做好以下几点:

(1)从理论上解释实验规律,做到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来充分认识物理规律。如玻意尔定律是实验定律,也可以从分子动理论来解释它,做到理论与实验相统一。

(2)要从物理意义上去理解物理规律的数学表达式。如ρ=m/v。对同一物质而言,不能说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體积成反比。因为同一物质的密度是不变的。

(3)要引导学生总结物理规律间的相互联系,以便更深入的理解物理规律。如动量守恒定律与牛顿第三定律的关系;动能定理、动量定理跟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等。

(4)要充分认识物理规律中各个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如F=ma中的F指的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在E=ΔΦ/Δt中,要区别Φ、ΔΦ、ΔΦ/Δt的物理意义;又如在a=Δv/Δt中,要区别v、Δv、Δv/Δt的物理意义。

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必须下大力气抓好重点物理规律的教学。一般说来,学生要真正掌握理解并能运用这些重点规律,需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观察发现物理现象→探索认识其中的物理规律→运用物理规律解释物理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物理规律 篇7

对一个物理概念的认识, 一般需经三个阶段:1.感性的具体;2.理性的抽象;3.理性的具体。老师每讲一个新的概念的时候, 总是首先引入我们比较熟悉的一些具体物理现象, 物理实例或做一些物理实验, 使我们产生具体的感性的认识;再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分析比较, 抽象出本质属性, 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经过演绎的练习, 使物理的抽象上升为理性的具体, 实现应用所学概念有针对性的解决有关问题。

例如:学习静电平衡这个概念时候, 老师首先举出把一个中性导体放在匀强电场中的例子。引导同学认识自由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 产生感应电荷, 发生静电感应的现象。再透过这个现象认识感应电荷产生的附加电场与原来匀强电场的迭加, 直到感应电荷的场强与原电场的场强大小相等时导体内部合场强为零, 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停止, 导体达到了静电平衡状态。从而再总结出静电平衡等体的一些性质:内部合场强为零, 导体是个等势体等等。在我们头脑中形成一个反映静电平衡本性的理性的抽象。进而应用到其它各种电场中, 由此及彼, 在具体运用中升华到理性具体, 得心应用地解决多变的物理问题。

对于一些物理量, 还要清楚以下内容:引入目的、定义式、单位、是标量学是矢量、由什么因素决定、测量方法等等。如加速度这个概念, 引入的目的是为了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 定义式a=△V/△t, 国际制中的单位是米/秒, 是矢量, 一个物体的加速度由它的质量和它所受的合外力事决定。测量方法很多, 课本中专门安排了一个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的学生实验。

这里还特别提出的是, 有些物理概念不是只在一节课上, 通过一两个例子就是能够认识清楚的。需要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地认识, 不断地理解。如力这个概论, 从初中二年级就开始学习, 有了一个初步认识。升入高中后, 第一章第一节又开始学习, 并给予初步的概括: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第三章中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 又进一步认识了力作用的相互性。到此, 也只是停留在机械力的范畴之内。到学习了电磁力后, 才从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力的作用情况, 通过联想和类比, 形成比较深刻的认识。也就是说, 认识一个物理概念有一个不断发现, 不断提高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中多观察, 多扩大自己头脑中的信息量, 经过加工比较, 实现对概念的深刻理解与掌握。

物理学本身就是研究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物理规律反映了各物概念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反映在一定条件下一定物理过程的必然性。

中学物理规律主要有:1.物理定理:如动能定理, 动量定理等。2.物理定律:如牛顿运动定律, 动量守恒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3.物理定则:如平行四边形法则等。4.物理方程: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等。5.物理学说:如分子运动论, 原子核式结构学说等。

对于这些课本中明确出来的规律, 不但要记住它的内容表述和对应表达式。更重要的是透彻理解。一般应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1.实验基础。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 研究楞次定律实验等。

2.导出方式。如根据动量定理和牛顿它三定律推导动量守恒定律。

3.清楚规律揭示的内涵及公式中各字母的含义。如动量定理:Ft=△P, 从整体上揭示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与它的动量变化的直接对应关系, 即两者大小相等, 方向相同。如果题目中要求合外力冲量, 就有了两条思路:一是用合外力乘时间, 二是先求其动量变化。分解看:式中F为合外力, 解题时就需从受力分析入手, 找出合外力, 等号右边为动量变化, 特定要求末态动量减初态动量。该式为矢量式, 中学大纲只要求一维情况, 解题时一定规定正方向, 列代数式方程。变形有:F=△p/t, 说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它的动量的变化率等。

4.注意适用条件。如:库仑定律F=Kθ1θ2/r2, 只适用于真空中点电荷。动量定守恒定律用于不受外力或合外力为零的系统。动量定理对于不论直线还是曲线, 恒力还是变力, 物理过程是单一的还是多阶段组合的, 几个力作用于物体上的时间是否相同都适用。在中学阶段对处理打击、碰撞一类问题尤为方便。

5.物理图象。物理图象是物理规律的更直观、更形象的表达方式。如v-t图象, 波的图象, P-V图象, 此外还有一些在题目中出现的图象如F-t图象等。对图象一般应抓住以下方面: (1) 横纵坐标、斜率、交点的含义; (2) 对应规律煤数学表达式; (3) 反映的物理情景。

以上都是课本中明确出来的规律。物理学中还有许多规律, 需在老师指导下发现和总结, 实现知识系统化。

摘要: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是高中物理的精髓。如果把高中物理这门科学比作高楼大厦, 那么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就是构成这座大厦的砖石和钢筋框架。有经验的物理老师经常要求学生抓好基础知识, 指的就是抓好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

物理规律 篇8

一、关于物理概念的教学

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识的最基本单位, 也物理学的精髓。物理概念概括而抽象, 它反映的是物理客体、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本质属性。例如, 力的概念概括了重力、弹力、摩擦力、电磁力等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共性, 而匀速圆周运动又有别于一般的匀速运动, 即每个概念都有其不同之处。在物理教学中, 要使学生形成概念, 其过程复杂而困难。如何实现这一过程, 值得研究。

1.必须明确概念引入的必要性, 清楚它是描述什么的。例如, “速度”这一概念的教学, 首先让学生明确它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需要;不同的运动, 快慢程度并不相同, 这样, 为了比较运动的快慢, 而引入速度这一概念。

2.教学中必须咬文嚼字, 引导学生理解物理概念的确切涵义, 掌握被定义的概念。另外还要借助于数学表达式, 例如, 把速度定义为“单位时间内的路程”, 结构上看似没问题, 而速度和“单位时间的路程”外延不同, 前者指运动物体某一时刻的快慢程度和方向, 而后者是单位时间内的路程。在普通物理学中用v=ds/dt作速度的定义则是严格、确切的。

3.明确概念的物理意义及决定因素, 注意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在中学物理中, 有些概念看起来很相似, 但其意义却不同, 这就要注意引导学生弄清它们的区别和联系。例如, 学生对速度和加速度两个概念常有错误认识:①加速度是增加出来的速度。 (a与v相混淆) ②速度变化, 则加速度也变化。 (a与v 混淆) ③速度为零, 则加速度为零。 (v与Δv混淆) ④一切快慢不变的运动即a=0。 (没有理解v的矢量性) 以上这些错误认识, 都是对速度、速度变化量、速度变化率这些概念的理解不透造成的。对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 如力学中的动量和动能、功和能, 电学中电场强度和电势、电压和电动势等应对比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深刻理解它们的物理意义, 明确它们的决定因素或相关制约因素, 和物理规律有机地联系起来。

4.了解概念的种类 (如矢量、标量、状态量、过程量等) 。若首次学习还须明确抽象概括的方法。例如质点、点电荷、理想气体等概念是怎样抽象而来, 分清什么是主要矛盾, 什么是次要矛盾, 进而建立理想模型、形成概念。若概念有定义式, 则还应注意从定义式导出物理量的单位, 明确该物理量的测量方法。另外形成概念还要注意教材和学生实际, 循序渐进。认识是一个从现象到本质逐渐深化的过程, 有些概念在教学中不可能一步到位。例如, 加速度是力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 这个概念的教学过程至少要分两个阶段, 即运动学中提出加速度的概念, 直到学完牛顿第二定律后学生才有可能真正理解。其他如质量、电压等概念的理解也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

二、关于物理规律的教学

物理规律是对物体的基本运动及其相关属性的发展变化的客观概括, 反映着在某一条件下发生的一定物理过程的必然性。物理规律包括定律、定理、原理、假说、方程等, 它们是从实验总结出来, 进一步推理得到的。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首先应让学生明确物理规律究竟研究的是什么, 即研究对象、内容是什么。例如, 库仑定律就是研究真空中点电荷相互间作用的, 而非别的作用。牛顿第二定律则是研究加速度受哪些因素制约, 只记住常用式F=ma则没有把握问题的核心, 而应明确是从a∝F/m到F=ma。而U=IR严格讲也不能称为欧姆定律, 其实质是电阻定义 (R=U/I) 的变形, 没有反映出电流受电压、电阻制约的实质。教学中应突出I=U/R的理解。

2.理解透彻相关概念是掌握定律的基础。例如楞次定律中磁感线、磁通量等概念的教学。如果与此定律相关的这两个重要概念理解不透, 那么楞次定律就无从谈起。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教学, 实际上关键是电动势的概念, 学生能准确、深刻理解电动势, 则该定律的教学就会水到渠成, 反之, 则会事倍功半。教学中应突出物理规律的实验依据。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必须树立理论是来自观察、实验的结果的观念, 特别应重演示实验的教学, 以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若学生只机械地记住几个由字母堆砌而成的公式, 不了解得出规律的实验基础以及公式的物理含义, 这是很空洞的、肤浅的, 根本谈不上去应用。例如, 牛顿定律是由实验归纳得出, 由对实验现象感性认识到分析总结, 最后上升为理性认识进而得出规律。所以, 让学生了解得出规律前的实验是很重要的, 也是必要的。又如机械能守恒定律、欧姆定律等都要强调其实验基础, 只有深刻理解定律的实验依据才能掌握之、灵活应用之。

浅谈物理规律的探究过程 篇9

当今的高中物理仍然被学生当作一门枯燥难懂的学科。究其原因是:多数物理教师在课堂上通常先强调概念和公式的含义, 接着就是大量巩固性练习, 不重视探究物理概念、规律的形成过程, 不把物理规律与现实生产、生活结合起来, 不注重物理学基本研究方法的教学。于是, 很多学生只好用死记硬背来应付这门课, 从而导致物理渐渐失去了原有的魅力, 学生失去了对物理的兴趣。物理界许多教师已经认识到这一点, 多年来在各种媒体上大声疾呼, 要求改革应试教育模式, 实施素质教育。从近年来高考题型的变化及教学大纲的修订, 可以感觉到国家考试中心正在逐步有所动作, 让真正实施新课程理念的学校有所收获。题海战术将逐步被淘汰, 物理教学必将回归自然。

何谓回归自然?简言之, 即物理教学必须从物理知识形成的源头开始, 让学生真切地感受物理概念、规律的形成过程, “原汁原味”地品尝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提高学生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行为习惯。

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回归自然”呢?

一、重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

物理概念是从大量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中抽象出来的, 它反映了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属性。

1.创设物理情景, 让学生感知物理现象和物理事实, 引导他们发现事物的共同特征, 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及相互间的联系。

2.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学生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之前, 头脑中并非一张白纸, 他们总带着对物理现象的直觉信息和原始经验进入物理课堂, 并经常用这些直觉经验来理解周围的事物, 这些观念是每个人从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常识, 称之为“先入概念”。物理教学中, “先入概念”表现出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好的作用是, 能帮助学生较为顺利地建立物理情景, 容易引导学生概括出本质属性的概念、规律。消极作用是大部分先入概念与科学概念不一致甚至矛盾, 而且它们比科学概念更顽固、更有生命力, 因为多数人总是用自己的体验去理解事物。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 必须先让学生暴露出各自的先入概念, 让他们在相互讨论中发现自己的先入概念与别人的不同甚至冲突后, 引导他们再次感知, 重新概括出新的科学的物理概念。

3.重视概念、规律形成过程中的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思想和科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体悟这些智慧和灵感, 是培养学生创新思想有效的方法。例如, 伽利略的“理想化实验”, 封闭惯性船中的运动描述, 深刻地揭示了物体的运动与力的关系问题。其理想化的推理方式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力有重大影响。再如“理想化”模型引入, 给学生一生带来的最有价值意义的是, 反映在今后工作中处理问题的策略上“抓主放次”。此外“等效”、“微元”、“补偿”、“类比”等方法都能给学生启迪, 促进其思维的激发。

二、加强实验教学, 让学生自己设计动手做实验

1.物理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 实验技术影响着物理学的进程。实验是物理理论的源泉, 也是检验物理理论的唯一标准。观察现象, 进行实验, 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明确的认识, 是理解概念和规律的重要方法, 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习兴趣有重要作用。高中物理的许多重要规律都来自于实验, 或者可以用实验验证。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意义重大。实验研究也是物理理论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在物理教学中加以引导, 对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发明意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敢于质疑, 激发创新能力。综观物理学的发展, 是在不断地提出问题, 又在不断地解决问题中发展的。质疑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 质疑中显现着创新的火花。伽利略由于不相信“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而设计了理想化斜面实验, 导致了牛顿力学的诞生。麦克斯韦坚信电流的连续性提出了“涡旋电场”、“位移电流”的假说, 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为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立下了头功。

3.落实课题研究,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题研究是一种微型的准科学研究,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是人才培养中必须经历的一个环节, 它反映了一个人驾驭知识、学以致用的能力, 是物理教育的目的所在。课题研究中,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课题, 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整体构思、协作能力、独立思考习惯、探究的能力都十分必要。

总之, 回归到知识形成的源头去感受、学习物理理论, 这种做法有助于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桥梁, 有效地避免“高分低能”怪现象的发生, 有助于科学素养的培养。若干年以后, 积淀在学生身上的绝不是几个公式、几个概念, 而是一种物理素养, 一个好的思维方式, 一个好的行为习惯, 一种自我获取新知的能力, 一个唯实的科学态度。只有这些才能真正促使学生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

摘要:在物理教学中, 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重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 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让学生自己设计动手实验, 从而提高学生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物理概念的形成与规律的掌握 篇10

(1) 教师应向学生介绍相关的感性材料, 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 这是学生形成概念和掌握规律的基础。在物理学习中, 使学生对所学习的物理问题获得生动而具体的感性认识是非常必要的。在物理教学中, 如果学生对所学习的物理问题还没有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 还没有认清必要的物理现象, 教师就急于向学生讲解概念和规律, 采用“填鸭式”的教学, 学生靠灌输得来的“概念”和“规律”就将是空中楼阁。其实, 当学生对教师介绍有关的物理现象和物理事例有了比较充分的感性认识, 而学生自己用已学的知识又无法合理地说明和解释这些现象与事例时, 便会有强烈的求知欲。例如,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 一个身高体壮的大人从你身旁走过, 不当心碰了你一下, 可能使你打个趔趄, 甚至摔倒。但是, 如果碰你的是个瘦小的小孩, 尽管他走得跟那个大人一样快, 打趔趄甚至摔倒的可能不是你, 却是他, 学生便会产生“这究竟为什么、这到底是什么”的探究心理。这种探究心理, 这种对学习内容的浓厚兴趣, 正是学生学习概念掌握规律的内部动机。可见, 当我们考虑一个物体的运动效果时, 只考虑运动速度是不够的, 还必须把物体的质量考虑进去。物理学上把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物体的动量。每一个物理概念和规律都包含着大量的具体事例。在物理教学时,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并不是具体事例越多越好。为了帮助学生能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我们教师必须精选典型事例, 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2) 在学生形成概念, 掌握规律的过程中, 引导学生正确进行科学抽象, 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 这是形成概念, 掌握规律的关键。观察同一个物理现象, 不同的学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因为在每一个物理现象中, 存在着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把握不住抽象思维的正确方向, 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例如, 在“马拉车”的问题上, 尽管学生把牛顿第三定律背得滚瓜烂熟, 思想上总还认为“马对车有拉力, 车对马没拉力”或者“马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马的拉力”。学生“最有力的证据”是:反正是马拉着车向前走, 而不是车拉着马向后退。学生主要是固执地盯住了马拉车向前走这一直观的表面现象, 而没有对车、马的启动过程以及车、马与路面之间的作用力做深入细致的分析。

上一篇:用电情况下一篇:二维直方图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