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诚信思想

2024-08-15

儒家诚信思想(精选十篇)

儒家诚信思想 篇1

1 儒家诚信思想的内涵

“诚”、“信”在儒家道德观里分别是两个基本概念,二者在含义上是有区别的,但在总体上二者的意思有相近之处,因此后人常把它作为一个词使用。

1.1“诚”

“诚”字由“言”和“成”组成,寓意着诚从言从成,即完成自己所讲的话,体现着儒家道德思想发展史几千年的基本伦理观念。“诚”在道德范畴里有真诚、体现符合真实内心情感的意思;在哲学范畴,有符合真实的客观外在的意思。儒家首先把“诚”理解为万物的本性特征。《礼记》说:“诚者,天之道也”。诚是自然界固有的状态,世界上的客观事物都是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的,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然而儒家思想讲究“天人合一”观念,认为天与人之间有相互贯通的联系。因此儒家认为“诚”不仅是宇宙万物的本质,还是人的本性。孟子:“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所以说“诚”是天道,是世界万物的规律,然而追求“诚”是做人做事中应该遵循的基本道义,是君子的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诚”要求我们待人处事不能虚伪敷衍,要做到真诚可靠。

1.2“信”

“信”字由“人”和“言”组成,大概意思是指信任他人,对他人有信用,信守对他人的诺言,并且说得出就做得到。“信”在儒家道德思想史上与“诚”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也是一项最基本的做人行为准则。在《论语·述而》中,孔子将“信”与“文、行、忠”一同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后孔子又将“信”同“恭”、“宽”、“敏”、“惠”一起并列为“五德”。在《孟子·藤文公上》中,孟子提出“五伦”,把“朋友有信”同“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并列为是五种基本的社会关系,认为“朋友有信”是人的美好品德之一。西汉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一书中继承孔孟的思想,把信作为“五常”之一,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之一,是儒家各种道德准则的集中表现。“信”要求我们忠于承诺,言行一致。

1.3 诚信

“诚”、“信”都有诚实无欺骗,真实无虚伪的内涵,东汉经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诚,信也,从言成声”;“信,诚也,从人言。”“诚”“信”密不可分,二字连成一个词表达真诚无欺、信守承诺、言行一致的涵义。儒家特别重视诚信思想,从孔子开始,诚信就成为儒家道德论题的核心之一。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輗,其何以行之哉”。孔子认为诚信十分重要,一个人若失去了诚信就什么也做不了了。孟子说:“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孟子认为真诚守信是立身处事的根本之道,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一切将无从谈起。荀子说:“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贵。”荀子认为无论你身处何种恶劣境地,只要你心忠信,按照礼仪真诚地对待他人,人们也会同样尊重你。西汉学者戴圣说:“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他认为诚信比金银珠宝还要珍贵。由此可见,诚信是儒家伦理思想中的重要道德品质,是值得我们推崇的优良品格。

2 儒家诚信思想的当代价值

中国是自古以来是礼仪之邦,儒家思想几千年来被世人推崇和传承,是中华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儒家的诚信思想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封建时期的儒家诚信思想,虽有一定的阶级内容,但是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批判的眼光去学习儒家诚信思想,对儒家的诚信思想赋予更新更深的新义,从做人做事诚实守信的层次上来弘扬儒家诚信思想,对我国当今社会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宝贵价值。

2.1 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追求的一种美好社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党对构建良好、积极的社会主义人际关系有着的高度重视,确立了诚信在维持社会秩序和谐中的重要地位。2005年,党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有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诚信”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保证和秩序基础。和谐社会实质就是诚信社会。社会是由人组成,人与人、人与社会要和谐相处就要有一定的规范,然而诚信就是协调人际关系的道德准则,是加强人际关系的道德保障,如果社会中缺少了诚信这一道德基石,那么其他的道德将无从谈起。社会具有多样性和多元性,任何社会和环境都会存在矛盾与争执,但是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都要处于一定的和谐环境,要消除矛盾和冲突就必须要在健全政治和法律机制的基础上,加强道德的管制力。诚信是实现和谐环境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用儒家的诚信思想提高人的道德修养,有利于用诚信的行为和宽容的态度解除社会矛盾,消除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因素。因此全面构建小康社会,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深入挖掘并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尤其是先秦儒家的诚信思想。因为儒家诚信思想是历经千百年而不朽,它一直是中华民族做人和做事中奉行不变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它对于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形成和谐相处的人际环境,促进国家和谐具有重要价值,同时儒家重视诚信的传统,应该成为国家文明、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

2.2 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诚信是兴业之本。市场经济从更宽广的意义上来说就是信用经济。诚信会使市场更有秩序,使市场经济变得更加繁荣。市场经济一旦离开了诚信,在相互欺诈、相互隐瞒的情况下是绝不会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的,甚至会阻碍国家和社会的团结与稳定。儒家的诚信道德准则与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企业的道德标准是一致的。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的是国家统一的资源配置,按计划分配物品,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竞争,但现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出现以及深化,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种竞争不仅是商品上的竞争,而且还是企业品牌之间的竞争,品牌实质上就是企业信誉的标志,但是有些企业和商家在利益的驱使下,往往背离了诚信,制造出假药、假奶粉等虚假产品,以及出现许多无诚信的交易现象,企业依靠坑蒙拐骗、弄虚作假也许能获得一时之利,但绝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的,是绝不会走向成功的,只会走向自我毁灭,甚至会导致市场经济的秩序的破坏。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下还屹立不倒,就必须要讲诚信、不欺诈、讲信誉,做到货真价实,绝不为了利益而做出危害他人的假冒伪劣产品,虽然诚信不能为企业迅速带来很高的经济效益,但是诚信却可以保障企业的长期发展,为企业打造出良好的形象和品牌,诚信是在企业走向成功的最基本要求。因此提倡和弘扬儒家诚信思想,有利于培养和形成人们在市场交易中的信用观念,有利于推进企业诚信文化建设,有利于市场交易的良性循环,能使市场经济有更好地完善,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2.3 有利于加强党和政府的诚信建设

诚信是立国之本。人民是国家的主体,也是国家的主权归属者,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一个国家的富强依靠的是人民的推动力和创造力,民众的信任对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决定意义,是形成政治凝聚力的关键。旧时期的君主与人民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利益矛盾,他们之间的关系很难调和,甚至不可能建立真正的诚信关系。现如今我国是共产党执政,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与以前的任何执政者都有着根本的区别,它除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共产党内出现个别政府官员的腐败现象,也存在着脱离群众,导致失信于群众的危机。因此只有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取得人民的拥护,才能使党的领导不动摇,使政府发挥职能,使社会得以发展进步。儒家历来十分重视政府的诚信建设。孔子说:“民无信不立”。孔子认为诚信是治国的根本。孟子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要想得到民心,得到人民的肯定,得到民众的信任,政府就要讲诚信,自觉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困难,诚心地维护群众利益,脚踏实地地为群众谋福利。当代中国建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立民主政治,要用诚信的道德观念来约束政府官员,增加政府办公的透明度,避免贪污腐败和暗箱操作等不合法行为,以此获得人民的信任。总之儒家诚信思想有利于党和政府的领导干部以及公职人员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强化诚信意识,严于律己,依法行政,树立起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利于政府树立诚信形象,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2.4 有利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诚信是做人之本。当今社会上有许多人因为利益的驱使出现无诚信的表现,要改变这种现象最好的切入点就在于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以帮助社会培养人的责任感为根本目的,是培育人的诚信观念和良好行为习惯的摇篮。而当今的学校过于功利,过于重视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忽视校园诚信文化的建设,忽视学生诚信道德教育。所以现如今学校可以将儒家的诚信道德观融入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倡导诚实严谨的学风,开展以儒家诚信思想为主题的教育的课外活动,将儒家诚信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的思想品德课中,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学校应把诚信的规范纳入校规中,把是否诚实守信作为评定学生奖学金及其他荣誉的标准之一,使学生减少考试作弊、作业抄袭等不诚信的行为。同时诚信也应该是教师必须具备的重要人格品质,老师要形成良好的教风,用马克思主义和儒家诚信思想武装自己,不能仅仅为了学生的成绩而忽视诚信教育,要重视学生的诚信价值观教育,并且做好榜样带头作用,对学生言而有信,以身作则,与学生齐头并进,使学生耳濡目染,用无声的行动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诚信学风和作风。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任,用儒家诚信思想加强校园的文化建设,在生活和学习中加强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有利于建立学生的诚信观,有利于学生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材。

儒家诚信思想是最丰富、最完善的道德理论,儒家思想不仅影响了整个封建时代,还对当代中国的社会和教育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诚信是道德的基石,社会需要诚信,中国国内和谐发展需要诚信,在国际上与外国建交同样需要诚信。中华民族是诚信的民族,不仅为自身创建了稳定的和谐环境,还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为世界的和平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儒家的诚信思想对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世界发展都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国情信息局编.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5.

[2]唐贤秋.道德的基石:先秦儒家诚信思想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龙钰,冯颜利.儒家诚信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广西社会科学,2014(6):73-77.

[4]董艳艳,陈晓英.儒家诚信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14.

[5]李厚祜.儒家诚信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武警学院学报,2009(5):57-59.

[6]苗梅玲.浅析儒家诚信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中州大学学报,2007(3):58-60.

[7]王臣申.论儒家的诚信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学术交流,2005(12):18-21.

儒家诚信思想与现代护理管理 篇2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608-01

诚信思想是儒家思想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同时也是儒家所一贯提倡并力求践行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儒家十分重视诚信 ,赋予了它丰富的内涵。在历史上 ,诚信思想对于提高个人修养 ,改善人际关系 ,维护社会秩序有着重要的作用。“诚”,是儒家为人之道的中心思想,我们立身处世,当以诚信为本。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诚者,真实无妄之谓。肯定“诚”是一种真实不欺的美德。要求人们修德做事,必须效法天道,做到真实可信。说真话,做实事,反对欺诈、虚伪。“信”,《说文解字》认为“人言为信”,程颐认为:“以实之谓信。”可见,“信”不仅要求人们说话诚实可靠,切忌大话、空话、假话,而且要求做事也要诚实可靠。而“信”的基本内涵也是信守诺言、言行一致、诚实不欺。“诚”主要是从天道而言,“信”主要是从人道而言。故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本是自然固有之,效法天道、追求诚信,这是做人的道理、规律。二者在哲学上虽有区别,但从道德角度看,“诚”与“信”则是同义等值的概念,故许慎在《说文解字》云:“诚,信也。”“信,诚也。”基本涵义都是诚实无欺,信守诺言,言行相符,表里如一,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正体现了儒家所强调的道德思想。

1 提倡和弘扬儒家诚信思想,有助于打造和谐团队

“诚”与“信”作为伦理规范和道德标准,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中庸》中也说:“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指诚实不欺,讲求信用,强调人与人之间应该真诚相待。诚信是一种人人必备的优良品格,一个人讲诚信,就代表了他是一个讲文明的人。讲诚信的人,处处受欢迎;不讲诚信的人,人们会忽视他的存在;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讲诚信。诚信是为人之道,是立身处事之本。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认为人若不讲信用,在社会上就无立足之地,什么事情也做不成。护理管理者抓好诚信教育,对护理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只有每个人都以诚信为本,才会将真正的精力用于学习和工作中,才能團结一致,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用;才能无往而不胜,创造出触动灵魂深处的某种东西;才能从大家内心发出“同甘共苦、精神共享”的呐喊;才能形成 “比铁还硬、比钢还强”的巨大力量。

2 提倡和弘扬儒家诚信思想,有助于和谐护患关系

“信”是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范畴之一,泛指诚实不欺、讲信用的品德。在儒家思想中“ 诚信”思想被视为贯穿天地万事万物的基本准则,是天地之道,为人之本。这等于是把“诚”作为至高无上的价值源头看待,要取信于人,根本在于“反身而诚”。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认为“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孟子在《孟子?离娄上》中也指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信”与“诚”相通,诚实不欺,谓之“信”,这是中国传统伦理中的重要范畴,强调起码的人格要求。诚信不仅是调节人与人之间行为规范的一种道德要求,而且是市场主体所应遵循的一种经济伦理的道德规范。“诚信”是儒教伦理思想的基石,而这个基石对当今护理管理同样具有支撑作用。诚信作为医院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理念,是医院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医学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的第一核心竞争力。作为医院窗口的护理行业,直接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是各项治疗与护理的执行者,诚信是护理人员对社会的一种责任和义务,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高度体现和集中反映了医院的职业操守和医务人员的品质修养。护理人员只有“ 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尊重病人的意愿和权利,让病人“开开心心的看病,明明白白的发钱”有助于和谐护患关系,减少不必要的纠纷,起着积极作用。

3 提倡和弘扬儒家诚信思想,有助于和谐院际关系

诚信是儒家思想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同时也是儒家所一贯提倡并力行饯行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诚信经过几千年的演变,经过历代思想家浓缩而形成的诚信思想精华,对于中华民族诚信不欺、讲求信用的文化传统的形成,对于理想人格的培养,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在社会的诸多领域发挥过重要作用(1)。一名优秀的、有道德的、有战略头脑的护理管理者,应该在科室诚信上下工夫,以便在上下级之间、科室之间建立健康的人脉关系。

4 提倡和弘扬儒家诚信思想,有助于强化慎独修养

慎独的最终目的在于人在道德行为中保持意志与天命之性的高度自觉与专一,实现人性与天道合一。《中庸?天命》指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既是天德,又是人性,从诚为天德言,他能下贯而为性,此即“诚者,天之道也”。从诚为人性而言,他又能上达天德,此即,“诚之者,人之道也”《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则知天矣。”慎独强调正心诚意,护理管理上强调诚信,慎独修养自然会提升,有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效的规避护理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儒家诚信思想 篇3

关键词:儒家,代表人物,诚信思想,阐发,功能特征

二千多年前的先秦儒家诚信思想,是对夏朝、商朝、周朝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道德哲学遗产的深刻反思,更是一种通过重新诠释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先秦儒家诚信思想作为特定历史文化条件下的产物,成为我国传统诚信道德的基础和本源,对之后数千年的封建社会时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非常活跃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这个时代具有深厚的道德资源,诚信作为该时代道德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被人们热烈讨论,形成了具有体系性的诚信思想,其包含了诚实不欺、诚信合一、言行一致等诸多丰富的内涵,在整个儒家学说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诚信意识观念深刻地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诚信思想成为人们立身、交友、为政的“纲要”,对促进中华民族其他优良传统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先秦儒家诚信思想形成的特殊社会背景

先秦儒家诚信思想的形成有着特殊的社会背景,诚信思想是那个特殊的时代。先秦诚信思想最早源自古人的生产劳动实践,是在人们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中逐步显现出来的一种令人感到可靠的品质。随着在人们的观念中出现了神灵,人们自然地将此种依赖关系转移到了神灵和人类的关系之中,以此表达了人类对于神灵的虔诚之心、敬畏之心。先秦诚信思想形成的春秋战国时代,正是处于各路诸侯兵戎相见、争夺霸主、礼乐崩坏的时代,那个时代的社会处于一种剧烈的变革之中。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诚信的缺失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相应地,诚信在政治中的价值也更加得到凸显。那个时候各诸侯政府的不诚信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人们对统治者极其不信任,整个社会步入一种无序混乱状态。出于对社会发展的担忧,先秦的某些思想家和政治家发出了“诚信”的呼声,顺应时代发展的形势而形成儒家诚信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生产工具不断获得了改进,生产力逐步发展起来。土地的私有化更加明显,封建的土地私有化取缔了奴隶社会贵族的土地所有制。在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生产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形下,各地之间的商品贸易逐步发展起来,在经济发展之后,社会政治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变化,最终导致社会处于一种“天下无道”的局面,各诸侯与社会民众均在追求利益,“见利忘义”、“诚信缺失”成为普遍现象。不仅社会中的个人不诚信,统治者也极其不诚信,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不择手段,失德失信于百姓,肆意妄为地盘剥百姓、与民争利,导致百姓怨声载道。正是在这样一个诚信缺失的时代,先秦儒家思想呼唤诚信,孔子提出了“民无信不立”的主张,孟子、荀子儒家代表人物先后对诚信思想予以深刻阐发。

二、先秦儒家对诚信思想的主要阐发

按照先秦儒家对诚信思想的阐发,“诚”是一个人针对自己的一种态度,即“诚心”,强调的是一个人内心的诚实。而“信”是一个人针对其他人的一种态度,即“信人”,指一个人对其他人不欺诈、守信[1]91。所以,“诚”更加强调的是一个人内心的道德修养,而“信”更加强调一个人的外在行为规范以及对于其他人的一种态度。将“诚”和“信”两者结合起来,就是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伦理关系,成为调整、协调人际关系的最为基本的伦理准则[2]92。孔子《论语》中更加强调“信”,即强调对他人的态度。而在《孟子》中将“诚”和“信”并举称之为“诚信”,对诚信思想进一步予以阐释。

1.儒家经典《论语》对诚信思想的阐发。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许多伦理道德规范,对后世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其中就包含了对诚信思想的阐发。孔子所处的时代是我国奴隶制度开始瓦解,而封建社会正在形成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该时期的社会急剧动荡,这为孔子诚信思想的产生创造了客观环境上的条件。孔子所处的时期,社会生产力获得了空前的繁荣发展,牛耕经济和水利灌溉的发展促进了粮食产量的提高,地主阶级在斗争中获得了优势地位,鲁国于公元前594 年承认私人田地的合法性,之后,楚国、郑国等先后对土地制度进行了改革。随着诸侯国的逐步强盛而独霸一方,周天子丧失了对诸侯的控制能力,整个社会处于一种极度混乱的状态下。在社会急剧变革的过程中,许多诸侯国为了获得民众信任,产生了“轻天命、重人事”的思想主张,十分看重人的作用,注重人们的道德教化,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下,加之孔子本人所受的教育,促使其思考人们对于自身内心、对于他人的态度伦理,产生了“诚”和“信”的思想。孔子在《论语》中体现的诚信思想,首先,强调一个人和朋友交往的过程中要讲究诚信,即要求做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要求一个人通过自己的诚信言行而取信于朋友,将“信”作为人和人之间进行交往的基本准则,按照“诚”和“信”的要求处理人际关系。其次,强调统治者治理国家的过程中要讲究诚信,即“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3]491。统治者要将诚信作为治国理政之本,一个国家决不能丧失诚信的品质,否则必将导致政权的不稳定,国家的诚信是实现社会秩序稳定、天下太平的关键。再次,诚信是一个人的重要品德,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诚信这样一种品质才能成为君子,即“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认为一个人丧失了诚信就等于丧失做人的资格,将寸步难行,在社会上必将无立足之地。此外,孔子反复强调诚信是国家治理的关键,是为政之道。

2.儒家经典《孟子》对诚信思想的阐发。孟子所处的时代,周王室进一步衰微,战国七雄登上历史的舞台演义江湖,周王室在政治舞台上的角色地位已经完全微小,整个社会之上盛行一种重利轻义的风气,无论是诸侯统治者还是平民百姓,唯利是图的现象已经深入骨髓。当时社会上不少人反对孔子的儒家学说,认为孔子的儒家思想是“邪说诬民”,并且评论说“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意思是如果人间充满了仁义,禽兽就会肆无忌惮地吃人,人和人之间也会相食。孟子对当时的世道和各种邪说非常担忧,认为当时诚信丧失的社会状况和不良学说已经严重地阻塞了仁义的道路,孟子针对性地进行了猛烈而雄辩的驳斥。孟子针锋相对地指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为有能动也。”[4]507认为“诚”是天道、人道,是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之中的,任何事物如果离开了“诚”,事物自身也必将不存在,一个人如果丧失了诚信必定不能感动别人。孟子十分深刻地认识到了“诚”的重要性,认为这是事物之间的规律,同时也是做人的规律,倡导人们要将“诚”作为自己内心的真挚状态,并且将自己具备了“诚”的品性作为最大的人生快乐。孔子是将“诚”和“信”分开使用的,而孟子第一次将“诚”和“信”两字并列起来使用,说“彼以爱兄之道来,故诚信而喜之”,意思就是像敬爱兄长的样子来做。孟子认为,“诚”是人的一种内在道德品质、精神状态,是静态的品行,而“信”是作为国家或者个人的主体在和其他客体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动态的关系状态。孟子说:“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其子弟从之,则孝悌忠信。”[4]926孟子认为,君子居住在某个国家,如果作为统治者的君主使用君子,君子就会平安富足、尊贵并且拥有较高的名誉地位;如果君子的弟子们信从君子,这些弟子们就会孝顺尊敬父母、敬重兄长,拥有忠心和守信的品质。

孔子、孟子将国家的诚信作为治国理政之本,将人的诚信作为人立足于社会的根基,在此基础上,荀子作为儒家的又一代表人物,对儒家诚信思想进一步进行阐释。荀子认为,国家必须讲求诚信,诚信是治国理政之根本。荀子对此论述说:“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5]48荀子认为,即便是那些具有天大本领的人,如果不诚信就无法教化社会民众。

三、先秦儒家诚信思想的功能特征

1.先秦儒家诚信思想的功能。先秦儒家诚信思想在社会生活和人类个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与影响。(1)先秦儒家诚信思想中,将诚信视为个人的立身根本、立德根本、立业根本,有利于提高个体道德水平。(2)先秦儒家诚信思想中,将诚信作为处世之道,将诚信作为人际交往中必须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备,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3)先秦儒家诚信思想中,将诚信作为商家经商之道,认为诚信是商人做成一番事业的根本,强调商家的诚信无欺,有利于维护市场秩序的良好,避免产生更多的纠纷。(4)先秦儒家诚信思想中,强调诚信是统治者治国理政的根本,认为诚信是统治者对国家进行治理的前提,在国家治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统治者具有诚信的品质,遵照执行国家政策法令,才能实现治国安邦的目的。由此可知,先秦儒家诚信思想,还有利于统治者取信于民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儒家思想与生态问题 篇4

我们生活的地球,为什么会发生“生态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人类对地球的破坏也许是造成当前生态问题的主要原因。但是如何看待“人和自然”的关系的思维模式应该是我们要十分注意的一个方面。儒家思想作为一种哲学也许可以从某个方面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一种有意义的思考路径。

由《易经》开出的“天人合一”思想(即“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的思想)对解决当前“生态问题”作为一种思维模式,或可对我们有几点启发:

我们不能把“人”和“天”看成是对立的,这是由于“人”是“天”的一部分,“人之始生,得之于天”。作为“天”的一部分的“人”,保护“天”应该是“人”的责任。破坏“天”就是对“人”自身的破坏,“人”就要受到惩罚。因此,“人”不仅应“知天”(知道自然界的规律),而且应该“畏天”(对自然界应有所敬畏)。现在人们强调“知天”,只是一味用“知识”来利用自然,以至于无序地破坏自然,把“天”看作是征服的对象,而不知对“天”有所敬畏,这无疑是“科学主义”极端发展的表现。

我们不能把“天”和“人”的关系看成是一种外在关系,这是因为“天即人,人即天”,“天”和“人”是相即不离的。“人”离不开“天”,离开“天”则“人”无法生存;“天”离不开“人”,离开“人”则“天”的活泼泼的气象无以彰显。这种存在于“天”和“人”之间的内在关系正是中国哲学的特点。如果“人”与“天”是一种外在关系(即它们是相离而不相干的),那么“人”就可以向“天”无限制索取,而把“天”看成敌对的力量,最终人将自取灭亡。“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正是要说明“天道”和“人道”之所以是一个统一的道理,不能在“天道”之外去找“人道”,同样也不可以在“人道”之外找“天道”。

“天”和“人”之所以有着相即不离的内在关系,皆因为“天”和“人”皆以“仁”为性。“天”有生长养育万物的功能,这是“天”的“仁”的表现。“人”既为“天”所生,又与“天”有着相即不离的内在关系,那么“人”之本性就不能不“仁”,故有“爱人利物之心”。如果“天”无生长养育万物的功能,人”如何生存,又如何发展?如果“人”无“爱人利物之心”,无情地破坏着“天”的“生物之心”,同样“人”又如何生存?从“天”的方面说,正因为其有“生物之心”,它才是生生不息的、活泼泼的、有目的的有机体。从“人”的方面说,正因为其有“爱人利物之心”,人才与天、地并列为三才。因此,中国哲学认为,不能把“天”和“人”看成是不相干的两截,不能“研究其中之一能够不牵涉另一个”。

儒家德治思想浅析 篇5

一.人性论是儒家“德治”思想的出发点

“德治”肯定了人性中善的一面, 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改善自身的能力, 但是, 他对人性论的认识是不完善的。西方以人性恶为起点, 自古就有限制君主权力的主张。而中国以人性善为起点, 认为君主是善的, 强调德才兼备。孔子没有阐释人的本性, 而孟子是性善论者, 以此为出发点, 他们推出了“德治”的思想, 君子立德, 推己及人, 以德育民。

二.“为政以德”主要是围绕两个层面展开的, 一是修己, 二是治人。

修己。即为政者与道德之间的关系以及人民与道德之间的关系。

君主要以身作则, “一家仁, 一国兴仁;一家让, 一国兴让;一家贫戾, 一国作乱, 其言如此, 此言一言偾事, 一人定国”“君子之德风, 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 必偃”。君主的品质是维系天下的纽带, 君主“身正而天下归之”。因此, 君主要修养品质, 反省自身, 从己做起。“天下之本在国, 国之本在家, 家之本在身”“君子之守, 修其身而天下平”“一正君而国定矣”。由此, 儒家提出了明君政治, 提出君主道德圣化, 统治者要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 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行。君主首先必须是个“德者”, 然后用个人的“德行”来感化和引导人民。即所谓推己及人。

治人。即君主管理老百姓的问题。

治人是对广大底层老百姓而言的, 是对民众管理和教化的问题。君主要“以德治人”首先表现为君主自身要是有道德的, 然后再推己及人, 以德来教化人民, 以达到教育人民安分守己的目的。另外, 在执政过程中, 要“德主刑辅”不能“无教而杀”。以德治国而非以法治国。

三.德治思想的体系构建。

1. 天命, 德治思想的辅助力。

在德治思想中, 部分地保留了天命的思想。孔子虽然不大相信鬼神的实有, 却不去公开否定它, 而是利用它, 用曾参的话说“慎终追远, 民德归厚矣”。孔子有意识地将天命鬼神与人心礼仪等结合起来, 使其成为对包括君王在内的一种约束, 成为其德治思想顺利实现的保障, 成为德治得以实现的一个辅助力。

2. 礼, 德治思想的目标。

礼学思想的发展是对家族宗教的尊卑上下宗法关系的确立放大到君臣等级关系, 并形成“大一统”的政治观念。而德治的目的是要实现“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的这种在“礼”下的相互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并通过这种关系的践行实现社会的有序和政体的稳固。孔子提出了“克己复礼”, 即要“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礼的度就是“中”。而“复礼”是建立在“克己”的基础上的, 要人们自觉地守礼, 就还必须提倡仁德。只有礼而不能使人们自我要求、自我约束, 礼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 在“齐之以礼”的同时, 还有“道之以德”, 即把德和礼联系起来, 把道之以德和齐之以礼统一起来的德治思想。

3. 仁, 德治思想的核心。

孔子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思想道德体系, 强调把礼的执行建立在仁的基础上, 赋予礼以道德的品格, 把外在的强制转化成内在的自我约束。这就是孔子德治思想的实质。而仁是建立在儒家“民为贵, 君为轻”, 君民舟水论的认识之上的, 仁学的确立, 将上古人从愚昧的神祗崇拜和残酷的宗教式殉葬中解放出来, 加以人文关怀精神。

而孟子将孔子的“仁”发展成两块。一是从仁的道德论走向心性修养。倡导优化个人的道德品质, 德的概念因此成为了儒家政治思想的显著特征。二是从“仁”走向“仁政”, 其仁政学说的核心是鼓吹君主道德圣化, 亦即君主道德决定论, 作为君主, 首先自身要有德, 然后才能推己及人, 以德育人, 以德教化人民。

可见, 儒家的德治, 是以仁为内容, 以礼为形式, 建立起包括众多德目在内的规范体系, 强调人的道德自觉与遵守礼制的统一, 人道主义与等级宗法社会结构的统一。以仁政, 礼治为根本原则, 以体现仁道的小康, 大同为政治理想。

四.德治是提倡“德主刑辅”并没有完全否定法治, 只是把法治放在了德治之后

历来攻击孔子思想的人都把孔子说成只知道“人治”而完全排斥“法治”的人, 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够中肯的。孔子所推行的礼, 其实质就是一套他所认为的符合社会发展的制度, 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礼制”。这个礼有外在的礼仪形式, 但更重要的是内在的对社会秩序、管理秩序的尊重和遵守。这个“礼”其实是“法”的滥觞。而孔子的“毁三都”和“诛杀少正卯”其实也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了其法治思想。孔子明确说过“以约失之者, 鲜矣。”这个“约”包括了很多内容, 但无论怎么理解都包含了对制度的尊重, 即对法的尊重。

只是, 在道德治国与法律治国之间, 儒家选择了前者, 即“德主刑辅”。而这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依法治国为主, 以德治国为辅”的治国方针是有出入的。

五.“德治”思想的横纵向比较

1.横向比较。

——孔子与其时代相近的古希腊哲学家在“德治”这方面有着共识。

古希腊的政治思想也认为政治是道德。苏格拉底指出道德是城邦政治的基础。柏拉图则认为政治是德教, 主张成立“贤人政治”。柏拉图希望建立一个“善”的哲学王统治的理想国度, 其本质是以知识治国, 但从另一方面讲, 它也是一种危险的道德主义至上的人治政治。而“德治”这种政治道德化的思维跟“贤人政治”的政治思维虽然有不同之处, 但也存在许多相似点。

2.纵向比较。

——德治思想与今天的“依法治国, 以德治国”的思想相比较。

德治作为一种理想信仰而存在, 而在现实中政治权力伦理建立在“好的制度”的基础上才是有效可靠的, 法治就是我们现实的次优而有效的选择。

对此, 邓小平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 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 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等方面的问题更重要。”“领导制度, 组织制度更带有根本性, 全局性, 稳定性和长期性, ”因为“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 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地做好事, 甚至会走向反面。”因此, 在中国政治现代化, 政治转型的过程中, 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建立好的政治制度。因此, 在今天的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中, 我们实行依法治国为主, 以德治国为辅。

六.一分为二地看待儒家的德治思想。

在大兴法治, 依法治国的今天, “法治”要求我们从保护人民的权力和限制政府的权力两个层面做出努力。而在构建这一法治社会的过程中, 德治思想作为辅助力也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德治思想在中国地位重要, 至今仍对我国的政治社会生活影响颇大。但德治思想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取之处, 对德治思想, 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

首先, 从一方面来看, 德治思想强调道德的作用。道德作为调整人类行为的规范, 既是人类自身发展的手段, 又是人类发展的目的。“道德不倡, 天下不宁。为物生贪欲, 贪欲生妄念, 妄念即祸根, 祸根必大乱。”道德是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调控手段。道德的社会功能是多方面的, 它对社会具有积极的规范、教育和导向的作用。德治思想强调用道德感化人, 对于违法行为先教后刑, 或者说是以教育改造为主, 以惩罚为辅。从当今看来, “先教后刑”不仅有助于预防犯罪, 而且有助于改造罪犯, 对社会的稳定能起到很大的作用。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了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 必须对犯罪分子进行思想文化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给他们改造自新的机会, 就是这种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但是, 德治思想也存在着许多与时代格格不入的部分。在我们运用德治思想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 我们要注意摒弃掉这些部分。

1.混淆了道德和政治。没有分清道德和法律的主次。

治国, 是指政府或执政党利用国家权力对国家公共秩序的控制和管理。这种管理要有效, 一是要诉诸物质强力, 二是要有明确的程序操作性。显然, 惟有法律最符合这些条件, 因而“治国”的基本手段只能是法律。

显而易见, 道德根本不可能满足“治国”的基本条件, 除非将道德强行改变为法律。以德治国, 道德成为政府控制社会的各阶层, 平衡矛盾冲突的手段, 政治化了的道德担负起本应由法律承担的职责。以德治国, 教化万民的理想无可非议, 但道德教化无法改变政治权力的现实运作逻辑, 于是便造成了政治人的双重人格。满嘴的仁义道德, 一肚子男盗女娼是最形象的表述。在这里, 道德在成为官场阶梯之外便仅具有“皇帝新衣”的功能, 成了肮脏政客的遮羞布。

因此, 在治国方面, 只能以德为辅, 依法为主, 而不能德主刑辅。

2.夸大了个人作用, 缺少限制君权的意识。

德治思想认为“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居其所, 众星拱之。”提倡君主道德圣化, 无限美化了人性, 这本身就是一个乌托邦。

德治对人性的逐利性认识不完善, 夸大了人的理性思维能力, 将人性提高到神性的高度。寄托于君主的伦理道德。其权力的支配机制是一种权利占有者内心的自制机制, 是一种脆弱的权力内在制约。这种权力模式在现实中极易演变为极端的权力专制主义, 其后果就是对社会的全面专制。因此, 不能将治国寄托在一个国君的“德”和“仁”上, 而要建立起一套权力制约下的法制模式。

3.“德治”中的社会不平等思想。

礼是“德治”思想的目标。孔子主张“复礼”与“正名”, 正名“政者正也”, 就是恢复周朝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 有尊卑有等级就无从谈论平等。

“德治”的立足点是为君主专制统治服务, 实质上, 是要求在君主的“德治”下, 以礼义来节制的一种“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的一套完整的封建等级秩序, 而礼中的人情关怀和对等级的维护构成了建设法治社会的巨大障碍。法治社会所确立的“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 往往受传统的“讲人情, 不讲规则”和刑不上大夫等陈旧观念的影响。官官相护, 官欺民, 富欺民实际上也是社会不平等的一种体现。

4.“德治”推己及人实现“德治”的缺陷。

德治把政治视为个人品质的扩大, 把政治过程看做是推己及人的过程, 这与边沁的社会利益是个人利益的总和有相似之处, 但其是不太符合实际的。国家的成员无疑是由一个一个的人组成的, 强调每个人的修养无疑有重要的作用, 但是一个一个人加在一起的总和并不等于国家, 也不等于政治, 即是所有人都是君子, 也不能说一切问题就解决了。国家的问题要大于个人加在一起的总和, 比如经济问题、制度问题、外交问题等, 不是简单的个人总和所能包容的。把国家和政治问题归结为个人修养, 会使人的目光短浅, 不切实际。

摘要:德治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部分, 修己、治人是德治的两个层面, 仁、礼是德治的中心内涵。德治思想贯穿我国封建社会, 在我国封建社会治国安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当代中国治国实践仍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儒家,德治思想

参考文献

[1]秦闻一、常培军、高卫星.中国行政制度史纲[M].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1-04.P31-56

[2]李宪堂.先秦儒家的专制主义精神:对话新儒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3]陈炎.多维视野中的儒家文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12.

儒家民本思想浅析 篇6

儒家民本思想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 先秦的儒家思想家们已认识到了对民众重要性的认识, 他们提出的君民关系, 君主通过爱民、利民、重民、养民来实现国泰、君尊、民安, 成为了当时具有重要意义的社会政治思潮。

(一) 君舟民水论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 他说:“丘闻之, 君者, 舟也;庶民, 水也。水则载舟, 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 则危将焉而不至矣!”他把民众比作水, 而君主是在水中行驶的舟, 只有有了水, 舟才能航行, 水也可以是使舟覆没。所以, 君主不应该忽视百姓的力量, 民众是君主实行统治的基础和根本。孔子说:“使民如承大祭。”使用民力要像对待重大的祭祀一样仔细小心, 要反对剥削和滥用民力。

(二) 天视自我民视, 天听自我民听

孟子奉行天命思想, 他认为, 君主之所以能拥有天下, 是天意所决定的, 而天意又是通过民心来表达的, 民众的声音就是上天的命令。这样, 孟子认为, 民众有权利遵照天命的安排, 对有违天意的君主进行罢免, 推翻其专制统治。

(三) 天立君为民

孟子主张立君为民, 君是天为民兴利除害所立的, 所以君主必须时刻为百姓着想, 爱护百姓。另外, 荀子认为即使站在君主的立场上, 为了自身利益, 君主也应该爱民、利民。

(四) 不与民争利

首先, 对百姓先富后教。只有先解决了民众的温饱问题, 才可能对他们进行礼仪教化, 提升他们的内在素养。其次, 要省刑法。儒家反对君主对百姓进行暴戾统治。以历史上的陈胜、吴广起义, 太平天国为例,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百姓的力量是强大的, 足以让统治者所敬服。第三, 要轻徭役。赋税太重, 威胁到百姓的基本生存, 君主必然失去民心, 横征暴敛无异于是率兽食人。

二、儒家民本思想的利弊分析

(一) 儒家民本思想的合理性

儒家强调民生的作用, 使君主能够多少关注一下民生疾苦, 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民众的利益, 使百姓有一个稍微安定的生存环境而不至于反抗、起义, 有利于巩固君主的统治, 对社会进步有一定积极意义。

思想上, 在当时的封建社会里, 儒家民本思想的诞生肯定了人在封建社会中的价值。夏商周以前, 原始社会都推崇对自然宗教、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这一重要思想使中国文化摆脱了宗教的思想束缚, 人才是自然、社会的主人。儒家强调仁者爱人, 有利于改善当时的社会风气, 重视人的主观精神和重视事在人为的思想, 削弱了天命鬼神对人世间的支配和主宰作用, 一定程上提高了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 儒家民本思想的局限性

儒家民本思想强调重民, 但只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 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反对暴君和暴政, 但是并不反对君权和专制, 民为邦本的前提是君为大。民众虽然重要, 但只是君主的统治工具。民本思想关注的是调节君民关系, 而不是彻底抛弃这种不合理的政治关系, 正因为它没有与封建专制的对立, 这也从本质上体现了其封建性质。

三、儒家民本思想的现实意义、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一) 儒家的民本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物质的追求远远超过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人们的价值与成功取决于赚钱的多少, 为了名利不择手段, 并出现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例如, “小悦悦事件”, 老奶奶跌倒不敢扶等事例;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弱势群体的利益不断受到侵害;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构建和谐社会就要解决在社会转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

在继承和发展民本思想的基础上, 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人民群众是我们国家的主人, 构建和谐社会, 才有利于我们自己实现自己的利益、创造美好生活。作为管理者, 一切都应该以民生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让人民过上富裕的生活, 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要。构建和谐社会要关心民生。要保持经济发展, 并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成为和谐社会建设成果的受益者, 享用者。

(二) 儒家的民本思想对民主建设的影响

儒家民本思想强调以人为本, 建设社会主义法制民主, 让人民当家作主, 需要以儒学为基础。从儒家“民贵君轻”的思想可以看出, 法制不应用各种规则来制约民众, 在政治法律文化中要树立民意意识, 在行动中真真切切体现和反映民意, 这样才能做到和谐。统治者也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端正自身品行, “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现今习主席加强反腐建设, 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正是贯彻落实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

四、结论

儒家民本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大到齐家治国, 小到个人修养, 它具有双重性, 它的一些观念已经过时, 对于现代经济文明会产生消极影响, 它的另一些观点则表现出永远的价值, 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 古为今用, ”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这就是我们对待传统的观念, 也是我们对待儒家民本思想的基本态度。

参考文献

[1]刘蔚华、赵宗正.《中国儒家学术思想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2][5]邵汉明、刘辉、王永平.《儒家哲学的智慧》.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年4月版.

[3]王爽.《孔子回答人生的108个感悟》.新世界出版社.2010年1版.

试论儒家教化思想 篇7

借用今天的科学分类方法,儒家的教育主要包括:伦理道德、学知智慧、审美艺术等方面。

首先,伦理道德教育主要是以理解并实践“仁”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儒家以“仁”为总纲,对人的道德修养,行为规范都指定了应遵守和实践的法则。比如,“仁者爱人”的命题,它既是人之为人的应然标准,又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依据这一原则,在父子、君臣、夫妻、朋友等关系中都有相应的道德标准来规范,如忠孝、孝悌、信义、诚信等都是不同情况下“仁”的具体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儒家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并不是空洞的教条,而是建立在对人际亲亲之爱的真性情的理解之上的。仁是对人与人之间由血缘亲情发出的人际亲爱和尊重关系的基本规定。所以,这种道德教育本身就存在于活生生的生活之中,既是生活实践又是理论原则,要求人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去体认它、实践它。

其次,学知智慧教育。学知智慧的教育一方面是知识教育;另一方面是智慧的教育。前者主要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学习。涉及伦理道德规范、历史传统,包括处理家庭、人际、政治事务的知识的学习,还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等方面的知识技能与体能的培养。

在儒家关于学习的主张中,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观点、方法,思考方式的思维训练。比如,孔子讲多闻多见,学思结合。认为耳目闻见直接经验重要,感性认识重要。但还必须思考,上升为理性认识;孔子特别强调主动思考、灵活思考,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在理解“仁”的过程中,学生问及管仲是否“仁”,孔子回答,“如其仁”(《论语·宪问》)指出对政治人物的评价,应该以其建立的功绩来看,而不应根据一般的标准来看待。

启迪学生的智慧,更是儒家教育思想的重点。从教育方法上看,儒家强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扣其两端的启发式教育,本身就是对学生智慧的训练。此外,儒家还特别重视历史知识的学习,孔子自身就非常注重对三代历史的研究,孔子认为“温故而知新”下学而上达,只有深入地把握历史发展与变迁的规律性,才能有智慧的产生。

再次,审美艺术教育。儒家的审美艺术教育体现在诗教与乐教中。孔子十分重视诗教,认为“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学《诗》、《书》可以培养人的德性,丰富历史知识,还可以培养良好的言谈举止。对于音乐艺术教育,儒家认为音乐艺术教育是陶冶心性,提高修养,美好风俗的重要手段。孔子本人就精通音乐,能区分舜的乐曲和武王的乐曲《武》之不同。主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诗、礼、乐三者都是君子仁人修身之本。孔子这种主张成为儒家关于审美艺术教育的重要传统。

以上三个方面是儒家教育思想的主要方面。分解地看,这些教育思想都可以化归为今天的德、智、体、美范围。但是,仅停留在这个层面,并不能体现儒家的教育精神的全貌,儒家教育的精神还体现在将这些因素视为一个整体,多向统一的整体,并置于一个流动的过程之中,这就是“化成”的意义,由“化”而“成”,最终成就理想人格。

2 儒家教化之“化”

首先,儒家的教育思想是一个多元统一的有机整体。比如,关于智慧,儒家讲仁智统一。“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是道德与智慧的统一,要求人不仅要有知识有能力,还要有道德自律。又比如,关于音乐教育,儒家特别重视音乐中蕴涵的伦理道德价值。《论语·八佾》中,孔子评论舜受尧之禅让而得天下,所以,舜之“乐”——《韶》是尽善、尽美;而武王是靠伐纣征诛而取天下,所以,武王之乐——“武”是尽美,未尽善也。儒家关于德、智、体、美的各方面观点和认识都是密切联系的,都是从不同的方面实现人之为人的学习和实践过程。儒家的教化主张就是将这些因素视为成就理想人格的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

其次,“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化成之意除了体现在个人“成人”的终身过程之中外,还体现在儒家把教育置于整个社会治理之中,看到社会控制中教化的作用。儒家认为,社会治理中,如果通过礼仪道德教化能够培养人民良好的道德素养,养成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就不需要用刑罚。只有礼义道德之“教”,“化之弗边,导之弗从,伤义以败俗”(《孔子家语·刑政》)时,才用刑罚。这是儒家一以贯之的主张,即使主张人性恶的荀子也不例外。荀子认为社会治理仅靠礼义道德是不行的,必须礼法并举,“隆礼”、“尊法”,运用法制的力量,但是,他仍然以礼义道德为基本原则,讲“师法之化”(《荀子·性恶》,要用君、师的榜样力量与法制的强制作用,来“化性起伪”,仍然是将礼义道德看作化解人性,成就理想人格的第一位的因素。

第三,儒家教化思想是将教育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来看待。这个过程既是一个个人成就理想人格的过程,同时也是成为合乎社会规范,服务于社会治理需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儒家始终强调主体的自觉性。强调接受教育的主体应该有一种自觉自愿的意识,具有朝着成就理想人格去努力的愿望。所以,在主观动机上,儒家讲“为仁由己”(《论语·颜渊》);在学习方法上,儒家强调学思结合;强调知行统一;在教师和学生关系上,强调对话互动,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尊重学生的个性,启发其能动性;在社会治理中,讲“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都是讲焕发、尊重主体的自觉性和能动性。

第四,儒家教化思想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它不是脱离人性情感需求的。从源头上看,儒家的道德教化思想并不是后来变异的道德说教。儒家讲“仁”本身就是从人的血缘亲情出发饿。所以,围绕“仁”而发出的礼乐教化是与人性情感需要相一致的。道德教育本身也是一种情感教育,是一种“亲亲”之情,一种道德理性情感教育。

上述儒家教化思想对现代教育富含启示,一方面,可以将科技知识的教育与道德情感的培养结合起来,塑造德、智、体、美的理想人格,培养合格的人才;另一方面,可以将人生观、价值观、爱国主义等思想教育与人的生活实践相结合,形成生动活泼的思想教育,如此,必将丰富教育的内涵与精神,提升国家的文化实力。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

[2]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84.

[3]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

[4][汉]郑玄.周礼注疏(上、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儒家德育思想探微 篇8

关键词:儒家,德育思想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社会两千多年来的正统思想, 对于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

其中所包含的德育思想与理念, 更是为千百年来的人们所珍视与利用, 并形成了许多极富价值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在当代, 深入研究儒家文献和典籍, 深入了解儒家文化学说, 梳理和总结儒家德育思想中的理论精华, 对今天的德育工作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一、把实践结果作为德育活动的首要目标

“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众所周知, “仁”是孔子所重视和提倡的, 可以说是整个儒家思想的核心, 同时也是儒家德育活动追求的价值和目标, “仁者不忧”“巧言令色, 鲜矣仁”“克己复礼为仁”, 《论语》中这些关于人的论述都有助于我们去思考和体悟孔子所指的“仁”的含义, 但却没有明确地告知人们到底什么才是“仁”, 给出的最接近的定义是“力行近乎仁”, 力行, 实际去做, 去践行, 那么距“仁”不远矣。由此可见, 孔子对力行是相当重视的, 这也很容易理解, 因为道德归根到底是一个实践学科, 把实践的效果作为德育活动的首要目标, 重视德育活动的实践效果是在情理之中的。孔子进而又提出君子要“内语言, 敏于行”, ”“言必行, 行必果”, “君子耻其言过其行”。

孔子之后, 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同样强调力行, “行之笃而凡所学问思辨而得者, 又皆必践于实而不空言矣”, 力行, 作为德育活动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只有在实践中去检验自己所学到得到的理念和原理, 才能体会到其中意义与个中滋味, 自己的所学才不会成为夸夸其谈、纸上谈兵, “苟徒知而不行, 诚与不学无异”。“为学之实, 固在践履”一直是朱熹所反复强调的。

二、把行为规范的教育作为德育活动的重要内容

“不学礼, 无以立”是孔子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 强调“礼”的重要性。“礼”是儒家德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历代儒家关于礼的相关论述和理论, 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礼”在中国古代其实是一种行为规范的教育, 是德育活动的重要内容。

《论语》中讲到, 君子不但要“博学于文”, 还要“约之以礼”, 这样就可以“弗畔矣夫”了。在这里“约之以礼”, 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以礼约之”。然而, 礼的价值是什么, 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我们亦在儒家经典中找到了答案, “礼之用, 和为贵”。至于为什么能达到“和”的境界, 就是人们在社会相处与人际交往的过程中, 遵循行为规范, 有条不紊, 各行其道。

“隆礼”这一思想是孔子之后的又一儒家代表人物荀子站在性恶论的角度提出来的, 就是要求在社会生活中要重视礼教的作用。他提出“礼者, 治辨之极也”, 不仅如此, 礼还是强国之本, 威行之道, 功名之总。在他看来, 礼, 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规范功能, 调节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礼的社会规范功能的发挥与否, 与国家治和乱有着密切的关系。

两汉时期, 荀子的“隆礼”思想被贾谊所继承和发扬。贾谊强调“礼”作为社会道德规范的性质, 提出“君仁, 臣忠, 父慈, 子孝”为“礼之至也”, 人在社会生活中所担当的社会角色虽然不同, 但是要遵从各自的行为规范。君对臣要仁, 臣对君要忠, 父亲要慈爱, 儿子要孝顺。隋朝王通提出“君君臣臣, 父父子子, 兄兄弟弟, 夫夫妇妇”, 为人君, 为人父要各尽其道, 遵守相应的规范, 可谓异曲同工。

三、把知行合一作为德育活动的基本原则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出自《论语》第一章, 意思是学习的同时还要多加练习, 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接受实践检验。这一句提出了儒家德育思想中非常重要的德育原则———知行合一。

孔子一方面指出“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还要做到“学而不厌”, “敏而好学”, 强调学的重要;另一方面又要求“言必行, 行必果”,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由此, 我们不难看出, 孔子认为作为完整的学习的过程, 要把知与行有机结合起来才可以, 坚持知行合一这一德育基本原则, 德育活动才能达到其预期的目标。

朱熹同样强调德育活动中知行合一的原则, 指出要“知行常相须”, 并对知行合一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方其知之, 而行未及之, 则知之尚浅。既亲历其域, 则知之益明, 非前日之意味。”在他看来, 虽然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 但是如果还没有用之于实践, 没有接受实践的检验, 那么还不算真正地掌握了知识, 或者说只是掌握了知识浅层次的意思, 只有在实践过程中, 身临其境地体会其中意味, 才能明白知识真谛。知行合一, 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同时知、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缺一不可, 二者的关系“如目无足不行, 足无目不见”。

明代儒家代表人物王守仁认为知与行本来就是一体, 是一不是二。指出“一念发动处, 便是行”, 在此基础上, 他对知行合一的理论进行了比较细致的研究与分析。提出更多相关理论“知是行的主意, 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 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另外, 他还在德育体系当中提出了“考德”这一理念, 让学生反省自己的言语与行为, 也体现了他的知行合一思想, 以及对该思想的重视。

四、把启发引导作为德育活动的主要方法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是孔子提出的德育方法, 通俗解释即为愤则启, 悱则发, 朱熹注解:“愤者, 心求通而未得之状也;悱者, 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启, 谓开其意;发, 谓达其辞。”在德育过程中, 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而教师的作用在于, 把握好关键实际发挥启发引导作用。

“子贡曰:贫而无谄, 富而无骄, 何如?”自贡考虑人当面对贫困和富有时应该是怎样一个状态, 他觉得, 人在贫困时不能因为贫困而谄媚, 富有的时候呢, 不应该因富有而心生骄傲。这种想法到底正确与否, 自己心存疑虑便询问孔子。孔子在此时, 抓住机会首先肯定了子贡的这种想法, 在此基础上, 又提出“贫而乐, 富而好礼”, 一种更为高尚和理想的状态, 帮助子贡把思想提升到了更高的境界, 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孟子, 主张施行“仁政”“德治”“王天下”, 同样善于运用启发引导的德育方法。《孟子·梁惠王下》“王之好乐甚”, 孟子通过“独乐乐, 与人乐乐, 孰乐?”“与少乐乐, 与众乐乐, 孰乐?”一步一步地引导梁惠王, 使其能够达到“与民同乐”的思想境界, 实现对其进行道德教化, 礼乐熏陶的德育目的。

解读儒家思想中的完美人格思想 篇9

关键词:儒家文化;孔子;完美人格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05—0032--02

一、倡导“泛爱众”的仁爱思想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所谓仁,指的是社会中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仁者相人偶”,相人偶就是人与人相处。仁的思想就是将个人看成是社会中的人,是社会中的一员,而不是孤立的个体。个人的一切言行都要顾及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的原则就是“仁者爱人”,“仁者兼爱”,其方式就是“忠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由内达外,推己及人,人才能互相敬爱,这已近于现代平等思想,且是當代健康人格的重要内容。

孔子还主张做人应“孝、恭、宽、信、敏、惠”。这是孔子提出的人之处世做人应做到的行为规范。“孝悌,仁之本。”是孔子仁爱思想的基础,即是说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敬养的话,其他的仁爱是谈不上的。“孝”是与礼和仁结合在一起的。礼,既是目的又是手段。孝,处于仁与礼之间,是由礼至仁、由仁至礼的具体行为操作方式,因此也是仁和礼得以实现的根本,同时又是礼的实际内涵和行为表现,故孔子弟子有若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学而》)可谓一语中的。孔子对人做了许多设定,“圣人”、“君子”、“仁人”、“小人”等,认为不同层次的人,有不同的行为。但在整体上,孔子提出了为人的一些具体的标准和要求,其要者如“恭”,即庄重。“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学而》)“恭则不侮。”(《阳货》)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他人的尊敬。“宽”,即宽宏大量。“宽则得众。”(《阳货》)“信”,即诚信。为人处世应讲“信誉”,无信无以立,“信则人任焉。”(《阳货》)“敏”,即敬业重事。君子应“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敏于事而慎于言。”(《学而》)这样的结果是“敏而有功。”(《阳货》)“惠”,即慈惠助人。人不但应互相仁爱,还应互相帮助。乐于“惠”人的人,才能“足以使人”(《阳货》)等等。对以上这些标准和要求,孔子说:“能行五者于天下者为仁”(《阳货》)。后儒包括《中庸》与《孟子》都认为“仁者,人也”,这样释仁是抓住了孔子仁学的本质。人之为人,需要道德来加以规约。“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仁既是人的本质,又是人之本质最完善的实现。“仁者,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任何人,只要他愿意实践仁,都能做得到。孔子终其一生,不懈地实践了上述规范,这是后人尊他为“圣人”的人格基础。

二、崇尚刚直不阿的君子品格

“君子”及其人格修养,是孔子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短短的一部《论语》中,孔子论及“君子”的地方竟多达121处。到了“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社会发生剧烈变动,大部分贵族丧失了土地和人民,地位一落千丈,有的还受到谴责和嘲弄,于是原有的贵族礼仪规范被破坏、被践踏、被僭越。君子的名实开始分离,君子称号的内涵开始丧失,君子原有的标准就失去了权威性和公认性,君子虽有其名却无其实,仅仅成为人们对别人的一种尊称。生于春秋这一中国历史上大动荡时期的孔子,非常不满于当时社会动荡的局面,认为这是“天下无道”,倾其一生,殚精竭虑致力于变“天下无道”为“天下有道”。可以说,孔子一生的全部言行都是为了这一目标。

仁是包括君子在内的一切人的精神原动力,其他道德人格的基础,“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作为人格典范的君子,更应当对仁推崇倍至,以此作为自身道德的内在精神和人格基础。孔子的这种思想闪耀着原始人道主义精神的光辉。君子的这种内在的人格精神外化为行为就是“克己”、“敬人”,即要严以律己,尊敬别人。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人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君子在社会交往中,要以他人利益为重,以社会利益为重,心胸豁达,表现出坦荡荡的君子之风,做到性情恬淡,“君子无所争”(《八佾》),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患人之不己知”(《卫灵公》),做到以各种规范准则严格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的要求,体现仁的精神。君子“克己”的另一方面则是“敬人”。仲弓问仁时,孔子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子贡问仁,孔子又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孔子这两次关于“仁”的回答,始终贯彻着“敬人”的准则。如何才能做到“敬人”?《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中说:“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即敬人要有爱人之心,要“恕”,要“温、良、恭、俭、让”(《学而》),要“恭、宽、信、敏、惠”(《阳货》),要做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颜渊》),“君子尊贤而宽众,嘉善而矜不能”(《子张》)。总之,君子应以仁为自己最高准则,“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君子怀着一颗爱心,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适当的方法,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将社会缔造成一个互敬互爱、充满温馨而又秩序井然的和谐世界,这正是孔子一生都向往的理想社会。孔子把这一理想社会的实现,寄托在君子身上,希望他们以“仁”作为内在精神动力,成为实现这一理想的载体。

孔子认为君子应刚直不阿、明辨是非。《论语·阳货》云:“子曰‘乡愿,德之贼也’。”《孟子·尽心下》对“乡愿”有一段具体解释:“何以是也?言不顾行,行不顾言,则曰:‘古之人,古之人,行何为踽踽凉凉?生斯世也。为斯世也,善期可矣’。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愿也”。又说:“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日‘德之贼’也。”不能明辨是非的好好先生,自然算不上君子。

孔子主张“以道事君”的为臣之道,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即君要有君的样子,臣要有臣的样子,君臣应按各自的规矩做事。“政者,正也。”(《先进》)不仅君要“正”,臣也要“正”。所以,孔子认为臣应“以道事君”(《先进》)。“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否则,“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泰伯》)后儒孟子、荀子的主张与其一脉相承。孟子日:“居天下之广居,主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

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荀子进一步指出臣应“从道不从君”(《萄子·臣道》)。从孔子到荀子,都坚定不移地彰显了君子为臣之道的正直操守。

三、主张意志坚定、热心救世

孔子一生坎坷,但他坚韧不拔,意志坚定。积极人世,其义无返顾的精神,堪称楷模。

《论语·子罕》云:“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朱熹引侯氏曰:“三军之勇在人,匹夫之志在己。故帅可夺而志不可夺。如可夺,则亦不足谓之志矣。”(《论语集注》)可见,孔子强调人应意志坚定,对自己的追求应坚韧不拔。孔子一生虽历经坎坷,但他积极人世,为政、劝学、育人、著书立说,孜孜不倦,以自己的言行实践了他的上述思想。

孔子的时代,不是政权落于卿大夫,就是“陪臣执国命”,这在中原各诸侯国中是较普遍的政治状态。孔子为了实践自己的政治抱负,积极人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因此在去鲁之后,周游列国,“畏(囚)于匡”,“厄于陳蔡”,“过浦”,“微服过宋”,十分坎坷,堪称悲壮。为了找到可以凭借的力量,甚至“见南子”并欲应佛之召。《淮南子·泰族训》载云:“孔子欲行王道,东西南北,七十说而无所偶,故因卫夫人、弥子瑕而欲通其道”。而欲应佛之召。也是想寻找一点凭借的力量而已。佛,晋国大夫范中行之家臣,中牟宰。鲁哀公五年(前490年),晋国正卿赵简子攻打范中行时,佛即据中牟叛,并使人召孔子,孔子欲往(时孔子正周游列国),子路则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日:‘亲子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以中牟叛,子之往,如之何?”孔子则认为:“不日坚乎,磨而不磷;不日白乎,涅而不淄”。并认为“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见《论语·阳货》、《史记·孔子世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在人看来是“不识时务”,但也未尝不可谓其热心救世、执著追求。孔子周游列国时,曾“使子路问津”正在“耦而耕”的长沮、桀溺。《论语·微子》中记载了他俩对子路所言:“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认为当时天下已乱,谁也无法挽救,讽刺孔子之不识时务。孔子听说后“怃然”,并日:“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意谓孔子很失望地说:“我们既然不可以同飞禽走兽合群共处,若不同人群打交道。又同什么去打交道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同你们一道来从事改革了”。由此看来,孔子是不主张当隐士的。虽然他说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欤?”(《公冶长》)然孔子终其一生,也从未消极遁世。虽屡遭险难,仍是进而不止。最后,虽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亦未曾消极旁观,而“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史记·太史公自序》)终至“获麟绝笔”。可以说,意志坚定,热心救世,是孔子健康人格中的最闪光之处。

儒家诚信思想 篇10

儒家思想在新加坡教育中的具体应用:其一, 新加坡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儒家伦理编成教材的国家, 也在学校里正式开设《儒家伦理》课的国家。自1984年1月起, 新加坡在中学三四年级开设了《儒家伦理》课, 系统地向学生进行儒家伦理及其道德价值观的教育。《儒家伦理》课的开设不但使选读此课的学生受益, 而且还带动了不少学者对儒家伦理的热烈探讨, 收到了普及儒家伦理的良好效果。其二, 儒家伦理中的“八德”被视为新加坡人的行为准则。新加坡政府将“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八德赋予新的内涵, 作为新加坡的社会道德标准。其三, 儒家伦理成为“共同价值观”的核心源泉。新加坡共同价值观体系的建构是以在多元文化社会寻求文化认同和普遍接受心理的“掘井”理论为依据的, 但其中的核心精神是儒家伦理。其四, 儒家伦理成为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活动的依据。例如各种各样的活动:根据儒家“礼”的思想开展的“礼貌运动”;根据儒家“俭以养德”思想在全社会开展的节俭教育;在公园雕塑孔子像以时刻提醒人们履行道德规范……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对人们进行着道德教育。[1]

二、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儒家思想运用的缺失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有自己的特色, 取得的成绩也不可否认, 但中国特色却唯独缺失中国特有的儒家思想。纵观亚洲国家, 尤其是新加坡、韩国都把儒家思想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 他们的儒学思想都是从中国传过去的, 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却在新加坡和韩国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是学校德育的核心内容。而儒家思想的发源地, 号称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中国却没有注意到儒家思想的育人作用。儒家思想虽然产生于封建社会,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但传统不代表封建, 历史不意味着就是过时的。儒家思想中有糟粕, 如“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束缚人性发展的封建伦理, 但儒家思想中的德育思想还有精华, 其主流是健康的、有利于培养有道德的人的。虽然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是适应当时思想解放的需要, 但随后多年来, 我国都在“抛弃”传统文化, 尤其是儒家思想,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改革开放后面对西方腐朽文化思想的冲击, 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出现了断层。一直到最近几年, 国学热才兴起, 但都是民间或个人自发的行动, 政府没有足够的重视, 重视的是如何在国外建立孔子学院, 而忽视了国内的儒家道德思想的研究。虽然我国在全国中小学乃至大学都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内容都能在儒家思想经典中找到渊源。将儒家思想中关于爱国主义、关于道德准则、行为规范, 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思想来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定会使人们更容易接受, 寓教于无形之中。

三、儒家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可能性

1. 儒家思想在调节人际关系方面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是道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宣传他律 (法治精神) , 强化自律 (德治精神)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 情通则理达。人们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时候, 是有选择的, 这种选择是通过有情感参与的过滤系统实现的。[2]所以说德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个人的道德水平提高了, 就像儒家思想所说的那样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的道德思想可以说已经延续了两千多年, 我国人们现在的一些道德规范都是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可是由于新文化运动之后儒家思想接连遭到了“打击”与“抛弃”, 使得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教育中断。学者研究表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遇到的阻碍有很多, 最主要的就是人们功利主义心理的影响, 而儒家学说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将个人的道德修养放在了首位, 把完善的人格放在人一生追求的第一位。人际交往中更是推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相互尊重的人际交往准则, 不以个人为中心。

2. 儒家思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容的思想渊源都能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中找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传统文化就开始了对和谐、和平的追求。道家的“天人共和乐”, 儒家的“和为贵”, 墨家的“兼爱”、“非攻”……这些思想经过发展逐渐形成了中国人心中所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中国古人就已经开始寻找一个“完美的社会”, 孔子说“无礼, 无以立”, 礼是一个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孔子对大同之世的解释:“故, 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不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不是一个道理吗!“天人合一”的思想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出处。 (《论语·学而》) 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对我们今天倡导的诚实守信, 修身养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是巨大的, 这些在古代社会是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而今天我们却要大力倡导, 可见, 传统文化中道德规范的内容我们已经忽略的太久了。

3. 儒家思想在培养人们爱国主义情感方面的作用

中华民族经历了几千年时间的考验和兴衰变化而一直能稳固地凝聚在一起, 并保持一个伟大民族的生机和活力;中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 在近代的百余年间, 几乎遭受过世界上所有帝国主义国家的欺辱和侵略, 但从来没有被任何一个侵略者完全吞并、奴役, 她始终保持着自己的伟大尊严, 使中华民族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为什么?除了政治、经济、社会、历史、地理等因素外, 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伟大力量, 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格”与“国格”观念作为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 它是我们的“民族之魂”。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格”观念是早期儒家创立的, 孔子提出“仁”是中国思想史上最初的人格观念, 他还论证了塑造一个完善“人格”的伦理道德观念。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 并与“爱人”联系起来。例如:“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就是“仁”的诠释。儒家的“人格”观念后来演化为“国格”观念, 而“国格”观念是一种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格”观念尽管有鲜明的历史烙印, 往往和封建观念纠缠在一起, 但这种爱国主义思想与我们社会主义制度所提倡的集体主义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合力, 并使这种合力经久不衰。中华民族有过辉煌、也有过苦难, 最大的灾难就是面对亡国的危险, 可是什么让这个古老的民族一次次从苦难中挣脱出来?是什么力量支撑着这个民族?5·12大地震发生之后, 全国各族人民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共捐出近千亿元的救灾物资;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在境外受阻, 海外华人、华侨、留学生为此保护圣火的壮举;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这些足以证明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合力一直是维系中华名族的纽带, 它能使中华民族在生死存亡之际形成不可抗拒的合力来共同抵御苦难。由此可见,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力量。

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当代价值。如果我们能很好地将儒家思想中有当代价值的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则思想政治教育更能贴近当代人的心理, 将会取得更大的实效性。

摘要:新加坡的学校德育取得的效果举世瞩目, 其原因要归功于中国儒家思想在其学校德育中的作用。中国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儒家思想的运用却是少之又少, 令人深思。借鉴新加坡学校德育中儒家伦理思想经验, 可以调节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培养爱国情感。

关键词:儒家思想,思想政治教育,新加坡,启示

参考文献

[1]张鸿燕.儒家伦理与新加坡的公民道德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 2003, (4) .

[2]张西京.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儒学理路[J].思想政治教育, 2001 (, 11) .

上一篇:时代主旋律下一篇:用钢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