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组织

2024-07-20

大学生组织(精选十篇)

大学生组织 篇1

一、学习型组织概述

1. 学习型组织的内涵

学习型组织作为一种创新的管理理论与方法,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系统动力学创始人福特斯特教授首先提出的。彼得·圣吉在1990年出版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中,将这一管理理论进行了丰富与发展。学习型组织就是通过不断的学习,使得组织成员凝心聚力、推陈出新,从而使组织本身得到升华。学习产生于组织,与工作相伴,在组织成员之间持续影响,促进组织成员的自我发现、自我改变与自我实现,从而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与发展能力。因此,学习型组织可以定义为“把学习共享系统组合起来的组织”。

2. 学习型组织的特征

彼得·圣吉提出学习型组织应具备以下基本特征:一是自我超越。自我超越是指通过个人的能力扩展,突破自我实现的极限。自我超越是学习型组织的基础,是个人在学习中不断明确目标、集中精力、自我实现。二是改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一种思维定势,会影响个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改善心智模式是指个人可以通过探寻与反思,理清内心世界,改善世界观与人生观。三是建立共同愿景。愿景:指所向往的前景。共同愿景是组织成员所共同持有的意向或景象,是一种共同的愿望、理想、远景或目标。建立共同愿景是在自我超越、个人愿景的基础上,通过沟通、分享彼此的价值观,使得大家共同向往的前景日益明晰。通过自下而上,融合个人与组织的目标,建立共同愿景,使其成为组织成员共同关心的焦点,从而激发出实现共同愿景的动力与希冀。四是团队学习。团队学习是组织成员之间相互协作、共同学习,以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通过团队学习,大家独立思考、相互启发、共同发展,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是系统思考。系统思考是指用系统的观点考量组织的发展,使自身组织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通过思考、辨析,了解系统之间相互关系的方式,从而更有效地改善系统。

二、建设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的应时之需

1. 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的应有之义

学习型党组织是指全体党员在共同的价值目标指引下注重学习,传播和创新知识,具有持久创新能力去创造未来的党组织。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以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共同愿景,以学习为核心,通过团队学习,提高党组织的学习力,保持党组织的创新活力,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要求大学生党员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在学习中学会系统思考,改善心智模式,实现自我超越。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是以鼓励大学生党员有组织的学习为己任,拓展大学生党员的学习能力;通过理念创新、系统思考,改善大学生党员的心智模式;通过学习机制的创新,提升党组织的活力和创造力。

2. 建设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的特殊优势

(1) 组织成员的学习能力优势。大学生党组织的成员都是大学生党员,与社会上其他组织成员以及其他大学生群体相比较,他们具有更强的学习能力,这是构建学习型党组织的基础。大学生党员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善于进行系统思考、推陈出新,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通过适当的制度和机制,可以有效地促使大学生党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党组织的学习。

(2) 组织功能与愿景相一致的优势。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体现的是一种教育创新的功能,是以学习活动为主体,把学习作为教育创新的原动力,推动教育作用的发挥,促进大学生党员的全面发展。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的共同愿景是实现大学生党员的全面发展,要求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化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的功能与愿景一致,学习与工作融合,不断获得新知识,吸取新成果,创造新经验。大学生党员和党组织都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成长进步。

(3) 建设学习型组织的资源优势。大学生党组织处在大学校园之中,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的各种优势资源。高校的资源丰富,可以为大学生党员提供优质的学习内容,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为大学生党员提供优良的学习载体,知识渊博、品德高尚的教师为大学生党员提供了学习的榜样。大学生党组织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丰富学习内容、改善学习方法、拓展学习载体、创新学习机制,从而增强大学生党组织的学习功能,提升大学生党员的学习力和党性修养。

三、建设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的必要之策

1. 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的价值追求

(1) 科学的学习理念与机制。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要具有全员学习、全程学习、全方位学习的学习氛围。全员学习是指党组织内的所有成员都要成为学习的主体,重视学习者个体的学习权利、参与意识。大学生党员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全程学习是指要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大学生党员要自主、持续地进行学习,并将这种学习活动保持一生,作为生命需求和发展需求的一部分。全方位学习包括学习的途径和内容,强调对学习内容、过程和方法的自主选择。大学生党员通过利用书籍、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通讯等现代媒介,注重自我设计和自我完善,多途径、全方位地获取知识、提升技能。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强调每个学生党员的自觉、自主、有效的学习,并拥有明确而规范的制度和机制约束。这种发展性的学习理念不仅仅局限于学生党员在校期间的学习和工作,必将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持续发展下去,成为一种终生的学习信念。

(2) 持续增长的学习力。学习力是指个人或组织的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的综合体现,是把教材体系转变为知识体系、知识体系转变为思想体系的一种能力。学习的动力取决于学习的目标,是个体自觉的内在驱动力,以学习需要、学习情感和学习兴趣为主。学习的毅力反映了学习者的意志,是学习行为的保持因素。学习的能力是产生学习力的基础因素,来源于学习者掌握的知识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包括接受新知识、新信息,并用所接受的知识和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智力,学习力可以成为动态衡量人才质量高低的标准。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是对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和延伸,是以上级党组织和教育者为主导、学生党员为主体、知识的获取和积累为主流的组织,是促进大学生道德品质养成、主流价值观形成和全面发展的组织。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不仅强调个体学习,更强调团队学习,强调组织层面的知识共享和持续不断的学习。通过提高思维能力、改善思维方式、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将学习与思考联系起来。通过社会实践、主题教育活动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生党组织活动,培养大学生党员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将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

(3) 组织与个体的协同发展。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以党员的全面发展作为组织建设的根本宗旨,其实质是把社会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体现在人的发展方面。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倡导的团队学习,既是大学生党员相互沟通和交流思想的过程,也是寻求共识和统一行动的过程。党组织整体协调大学生党员的学习能力,使得信息与知识在组织内部自由流动,高度共享,从而提高整体凝聚力和影响力,形成创新和发展的能力。大学生党员通过党组织活动学习交流,建立共同的目标和愿景,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由于大学生党员享有党内的各种教育管理的民主权利,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富有特色的活动,增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大学生党员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和激发,有助于实现大学生党员的全面发展。组织与个体协同发展是学习型组织的价值理念,在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应当建立和完善这样的机制,充分发挥学习型组织的优势,努力形成协同发展的局面。

(4) 在学习中体验人生。学习型组织的真谛在于通过有效的组织学习使成员迸发出活力、创造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体验人生价值、享受生命的意义。通过学习和激励,组织成员重新认识自我、创造自我、超越自我,把生命价值的实现由外在物质的丰富,转为内在精神的满足。重新认知外部世界,扩展创造未来的能力,从而领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在建设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中,学习不仅仅是让学生党员获得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建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人生目标,并把自己的理想信念与党的奋斗目标、宗旨和现实要求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潜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中去,实现社会价值。通过不懈努力,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应该把成员的自我价值实现与组织发展有效结合在一起,全力实现共同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使大学生党员在学习和活动中充分体悟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2. 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要旨

(1) 建立共同愿景。共同愿景是大学生党组织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是大学生党员、党组织学习和行动的坐标。大学生党组织的愿景是通过鼓励个人愿景、改进共同愿景、综合大学生党员的意见、融合大学生党员的理念形成的,是大学生党员个人理想目标的凝聚和升华。共同愿景建立在个人愿景之上,大学生党组织鼓励大学生党员自由地发展个人愿景,在个人愿景的基础上建立共同愿景。通过建立共同愿景,大学生党组织将大学生党员凝聚在一起,激发其追求卓越的创新意识和主动创造的学习精神,使大学生党员对组织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为实现共同理想而积极努力。

(2) 运用创新思维和系统思考。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是高度整合的系统,每个子系统的构建都需要经过系统的整合才能发挥各自的最大机能。创新思维模式的建构和系统思考方式的确定是建设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任务。创新思维有助于改善大学生党员的心智模式,形成整体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只有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将知识用于实践,才能不断创新。在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中,党组织鼓励和支持党员不断创新,提出新的观点与设想,促使个体的各种灵感竞相迸发,不断增强创新意识。系统思考是建设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的核心,强调分工合作、整体协调。党员和党组织都要学会用系统的观点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系统思考可以帮助大学生党员理清事物的本质,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长,提高洞察力、促进自我完善,不断创造新的学习成果,从而提高大学生党组织的整体绩效。

(3) 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建设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的过程,就是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机制的过程。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在适应环境发展变化的同时,必须确立规范化的制度,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与知识共享等机制,成为法治化、民主化的大学生党组织。更新管理理念,要求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充分运用现代技术,在学习和管理中做到信息畅通、沟通顺利。党组织要努力形成互相理解、互动学习、整体协作、民主平等的制度和机制,这样才能产生持久的学习力和创造力。组织文化是一种精神和价值取向,是大学生党组织在学习、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工作理念、工作风格、工作特色,这些最终内化为党员对组织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外化为大学生党员的优良品格和先锋模范作用。不断的获取和创造知识也是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的一个显著特征。知识的创造和共享帮助大学生党员便捷地获取和使用自身发展所需的知识,这有助于充分调动和发挥大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主人翁信念,使其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超越自我,保持持续创新和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和实务[M].张成林, 译.上海:中信出版社, 2009.

[2]刘德强, 赵志涛.论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的构建[J].理论界, 2005, (1) .

[3]王承亮, 陈宗泽.思想道德修养[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4.

[4]林钊.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红旗出版社, 2010.

[5]唐仁春, 贺云龙.论大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J].中国高等教育, 2004, (6) .

[6]何小兵.关于高校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组织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 (14) .

[7]张荣臣.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学习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

[8]唐亚阳.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促进高校科学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 2010, (7) .

大学生组织委总结 篇2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新的学期又开始了。一个漫长的暑假已过去,迎来的是一个美好的秋天.在这丹桂飘香,金秋收获的季节里,迎着早晨的第一缕阳光,我们又重新回到美丽的校园,开始了新一学期的征途.作为继续任职组织委员的我,继续配合各个班委的工作,组织好班里的各项活动。新学期有新开始,人生最关键的时候,往往只有几步,我班同学在新学期伊始就下定决心使电子S11-1班有一个美好的开端。

回首过去的一学期,经过我班同学的共同努力,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这凝聚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和付出,是我们全班同学同心同德、紧密团结的结果。然而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展望新学期,我们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更加刻苦学习、奋发图强。

2012年10月22日,电子系举办了运动会,作为电子S11-1班的组织委员,配合各个班委对我班运动员做出有序的疏导。使我班同学比赛顺序井然有序。充分准备,良好组织和认真训练是取得成绩的有力保障。本次运动会不仅是健与美的展示,刚与柔的交融,更是团队精神的。我班的运动员凭借奋力拼搏,永争第一的团队合作精神,体现出电子S11-1班的团结。

大学生组织 篇3

【关键词】独立学院 正式学生组织 非正式学生组织

独立学院自1999年在我国出现,经过近十年的实践,已经发展成为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教育事业统计,全国共有独立学院318所,在校生186.6万人,占全国民办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53.4%;其中,独立学院本科在校生165.7万人,占全国民办本科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88.7%。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独立学院发展很快,其在校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独立学院里的学生组织也在不断增多并且成为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对象,重视学生组织的发展,对学生组织进行研究意义重大。

一、何为独立学院学生组织

组织具有两重性,一个是动词的意思,一个是名词的意思。本文所说组织是名词的意思,它是指人们为了达到一项共同的目标而建立的组织机构,是综合发挥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效用的载体。它包括对组织机构中的全体人员指定职位、明确责任、交流信息、协调工作等。

那么,根据组织的定义我们可以这样定义独立学院学生组织,独立学院学生组织就是独立学院学生为了满足自身利益需求,如受教育和研究探讨专业知识、锻炼身体和文化娱乐、参与各种社交活动、发挥个人特长和能力、解决心理问题、结交朋友等而建立的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整合了各种资源的载体。

二、正式学生组织与非正式学生组织

独立学院学生组织按其形成的方式可分为正式学生组织和非正式学生组织。

1.正式学生组织

正式学生组织是经过有计划的设计,将组织任务分配给各层组织成员,作出系统的综合,并由一定的规则和章程来支持职责,强烈地反映出学生管理者的思想和信念的学生组织。其成员并不一定重视或接受学生管理者的社会、心理及行政的假设。

正式学生组织一般具有以下特征:(1)经过规划而不是自发形成的;(2)有十分明确的组织目标;(3)讲究效率,协调地处理人、财、物之间的关系,以最经济有效的方式达到目标;(4)具有层次,分配角色和任务、影响组织成员之间关系;(5)建立权威,组织赋予各层领导以正式的权力和责任,下级必须服从上级;(6)制订各种规范的规章制度约束组织成员的行为,使组织行动具有一致性;(7)组织内个人的职位可以相互替代。如学生会、班级、团支部等。

2.非正式组织

非正式学生组织是相对于正式学生组织而言的,它是指由于学生某种共同的需要而自发形成的群体,该种群体内成员关系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带有明显的心理倾向,即多以个人的喜爱、好感为基础建立起来。其成员心理上相容,相互了解深刻,人际关系密切,感情交流频繁,认同感、归属感和群体促进作用较强烈,并且每个成员都自觉遵守群体的规则,没有什么强迫性。

非正式学生组织具有以下特征:(1)组织的建立以人们之间具有共同的思想,相互喜爱,相互依赖为基础,是自发形成的;(2)组织最主要的作用是满足个人不同的需要;(3)组织一经形成,会产生各种行为规范,约束个人的行为。这种规范可能与正式组织目标一致,也可能不一致,甚至发生低触。如学生社团、学习兴趣小组、同乡会、生活中的同学小团体等。

3.正式与非正式学生组织的相互影响

积极方面主要体现在:非正式组织混合在正式组织中,容易促进工作的完成;正式组织的管理者可以利用非正式组织来弥补成员间能力与成就的差异;可以通过非正式组织的关系与气氛获得组织的稳定;可以运用非正式组织作为正式组织的沟通工具;可以利用非正式组织来提高组织成员的士气等。消极方面主要体现为非正式组织可能阻碍正式组织目标的实现等。

三、学生会与学生社团比较

学生会是独立学院里正式学生组织的典型代表,而学生社团是非正式学生组织的典型代表。下面以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实际为例对它们进行比较和研究,深入分析正式学生组织和非正式学生组织的异同。

1.学生会

学生会组织伴随着学院的发展,到今天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现有院级学生会1个,成员达500人之多;下设10个系(部)级学生会,学生会成员达到1600多人;学生会成员人数占全院学生人数的22.9%。

我院虽然是新生的一所独立院校,但受创办高校传统的影响,其学生会与创办高校的学生会一样是学生自己的群众组织,在党组织的领导和团组织的指导帮助下,依照法律、学校规章制度和各自的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从学生会的性质上看,学生会以倡导良好的学风和校风为己任,协助学校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是联系学校和学生的桥梁及纽带。学生会作为学生的群众性组织,不仅有服务同学的责任,更有协助校方的义务,其特征主要表现在“桥梁”作用上。由于“桥梁”的特征,决定了学生会组织的“自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和“他治”自觉接受党组织的领导和团组织的指导相结合的特征。学生会成立的原始动机就肩负有振兴祖国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其既是学生的一个群众性组织,也是学生的一个政治性组织。

从学生会组织活动的特征上看,学生会活动的导向性较强,自主性有限。学生会在服务同学、维护同学具体利益的同时,积极配合共青团的中心工作,在广大同学中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生会的重大活动往往与某段时间内党政工作中心和团的工作重点相互响应。学生会的有关活动一般具备主观上的社会现实意义,并通过活动的开展来实现活动的现实意义。其活动的开展可以表述为以下过程:设定主题——把主题融入活动——活动开展——达到实际教育效果。另外学生会活动注重的是对全体的引导。

从学生会对组织成员的影响方面看,学生会因其存在的历史比较久远,其机构设置、规章制度等内部系统比较成熟,造成学生会成员对组织本身的固有传统继承较多,开拓创新较少。学生会组织成立的原始动力——报效祖国,决定着学生会成员从来都不仅仅从自身出发考虑问题,而是从整个国家、社会的大局出发来综合考虑问题。学生会组织“自治”与“他治”兼有的性质特点和“桥梁”特征,使学生会成员已经习惯从两个维度、两个方向、两个整体来思考问题,并努力在上情下达、下情上传中最大化地使广大同学意见和校方意见统一起来,这充分锻炼提高了学生会成员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同时,学生会组织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运行机制也对其作用的发挥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外部因素,如团委的指导意见,往往起主导作用的潜在运行机制和部分高校逐渐把学生会作为团组织的下级准行政单位,造成学生会成员心态上“对校方负责”优于“对广大学生负责”,层级观念高于民主精神,社会化程度高于个性特征,而这正是造成近几年来学生会在学生中威望和影响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学生会长期接受党的领导和团的具体指导,使学生会成员在政治路线上自觉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在实际行动中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社会化程度普遍较高。总之,学生会成员政治上比较成熟、协调能力较强、思维比较严密、做事比较周全,但民主观念缺乏、个性色彩不浓、行为相对保守。

2.学生社团

作为非正式学生组织的学生社团在独立学院普遍存在并且发展迅猛。我院从2004年正式成立至今虽然才三年时间,但其数量已由原来校本部影响下不足十个发展到现在的四十个,社团成员达2500多人,占全院学生人数的35.7%。

学生社团是以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公益事业等方面的志趣爱好为基础,自愿组成的非正式学生群众性组织,属于志趣性学生组织。

从学生社团的性质上看,它虽然也接受主管部门的管理和监查,但其更注重依据自身特点来发展。学生社团的最大特征可概括为以兴趣为基础的“志趣相投”,并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基础上形成的“自治”特质。学生社团成立的原始动机主要偏向某种兴趣和爱好,较为轻松和随意,其既是一个学生的群众性组织,也是一个学生的个人兴趣组织,成员加入的目的主要是丰富生活、完善自我,是学生注重完善自身、发展个性的体现。

从学生社团活动的特点方面看,学生社团活动的自主性较大。社团往往是按照成员自身兴趣开展活动,并不具有明确的导向性,管理单位如团组织和社团联合会对学生社团的日常活动只是提出建议,并不给予具体指示。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并不是一个意义设计、融入载体和释放的过程。学生社团也不像学生会那样注重整体效果,而是注重的是对局部需求的满足。

从学生社团对组织成员的影响方面看,学生社团成立的历史比较短暂,其性质、机构设置、规章制度等内部系统也带有不成熟性,这就造成学生社团成员对固有东西继承较少,而开拓、创新的东西较多。学生社团组织生成的原动力——兴趣爱好,造成学生社团成员更注重从自身感受和兴趣出发考虑问题。兴趣爱好与动机、信念、价值观同属于个性倾向性的范畴,这就为学生个性的塑造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社团的“自治”特质造成学生社团成员思考的一维性和单向性,这在有利于社团成员主体性发挥的同时,使之缺乏复杂环境锻炼下的成熟性。相对于学生会注重权力话语权(主席比部长有话语权,部长比一般部员有话语权),学生社团内部因素起主导作用的运行机制,决定其成员在社团中话语权的取得必须凭自身的实力,也就是说,具有较强的个人魅力和亲和力的成员才能获得社员的拥护和支持,这使得社团成员的主体性和个性得到充分发挥,“自我发展能力”得到不断增强,民主、平等、和谐等现代观念不断强化。学校党委和团委对学生社团的宽松管理,也易造成社团成员思想的相对政治边缘性和主体自由性。与学生会成员相比,学生社团成员个性特征明显、民主观念较强、思维比较活跃、做事方式灵活,但政治意识不强、自我观念过浓、协调能力不足。

四、如何更好地发挥两种学生组织的积极作用

正式学生组织与非正式学生组织是独立学院中各自独立的两种组织,其在组织生成和活动方式、组织性质与运行机制、组织功能与运作规范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并由此形成了两个组织中成员的不同特征。

促使两种组织联手,使两者在新时期独立学院精神文明建设和育人中发挥合力,共同推动新时期素质教育和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发挥两种学生组织的合力作用丰富校园活动,满足学生的各种合理需要

在独立学院普遍扩招后,学校各方面的准备难以适应学生日益增加的实际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独立学院学生工作部门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既重视正式学生组织的作用又重视非正式学生组织的作用,多渠道、多途径、多载体、多手段地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各种合理社会需求。

2.注意做好两种学生组织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指导工作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多方面的压力和困惑使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正式学生组织与非正式学生组织中都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尤其是非正式学生组织因为自身发展不够成熟,其发展也存在较多的困难,存在的心理问题要比正式学生组织更加严重。很多消极对抗型的非正式学生组织都是由于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和有效地处理而发展起来的。所以,加强对学生组织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指导工作是势在必行的。

3.加强对两种学生组织的正面教育,进行科学指导和引导

独立学院应当根据自己学院学生的特点,不但加强对正式学生组织的正面教育,对一些重点非正式群体也应给予必要的支持和指引。通过对两种学生组织的科学指导,一方面,使两者都能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使两者的目标和活动方式能最大限度地和学校的发展目标相一致。

4.着重做好两种学生组织中核心人物的工作

不管是正式学生组织还是非正式学生组织中都有一个或几个核心人物。正式学生组织的核心人物一般是民主选举和学校意志相结合的方式产生的,在群体中更多的体现的是组织权利。所以要侧重加强其个人魅力等领导艺术方面的培养。做好了他们的工作就会更好地发挥正式学生组织的作用。非正式学生组织的核心人物是自发产生的,在群体中有着比较大的影响力,对非正式学生组织的目标或规范甚至人生观、价值观,都有着较大的影响。他们是群体的“精神领袖”,所以要侧重加强其规范化和原则性的培养。做好了他们的工作就会带动非正式学生组织这一大批人。

5.引导两种学生组织开展与创造特色办学相结合的活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为了使学生在人才竞争中占有一定的优势,独立学院在办学中应采取一些有自己特色的办学模式,重点提高学生在某方面的技能。正式学生组织开展的活动是独立学院推行特色办学的主渠道,而发挥非正式学生组织的作用,如社团、学习兴趣小组等,则是推行特色办学的重要辅助手段。推行特色办学与非正式学生组织活动相结合,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有一个平台学习到书本中无法涉及到的内容,而且这些活动具有更多的趣味性,增强了学生的兴趣,也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

总之,独立学院的学生工作者,要依据正式学生组织和非正式学生组织各自的特点分类指导、科学管理,促使两个组织联手,共同促进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共同推动独立学院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三多等.管理原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277-282.

[2]方蔚琼,徐燕玲.略谈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特点及其管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1):51-52.

[3]李德东.非正式组织和非权力性影响力[J].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管理科学,1998,(1):34-35.

大学生组织 篇4

关键词:教学服务型大学,组织特性,划分依据

近年来,随着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将办学定位于“教学服务型大学”以来,关于教学服务型大学的研究开始见诸于学术界,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但是,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内涵、意义等方面,其他方面的研究鲜有涉及。为了拓展该领域的研究,从理论上指导从事教学服务型探索和实践的高校,以适应其组织目标的要求,对教学服务型大学的组织特性及其划分依据进行探讨,无论在理论或实践上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组织特性研究现状

由于教学服务型大学的讨论只是近几年的事,学术界鲜有专门探讨教学服务型大学组织特性的专题研究,但对一般大学组织特性的研究尚有讨论。在国内,较早系统论述大学组织特性的是眭依凡,他提出大学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统一性、开放性和矛盾性[1]。宣勇认为大学具有教育性、学术性、民主性、开放性、松散性和两重性六种组织特性[2]。骆洁敏提出大学具有组织上的非营利性、产权上的利益相关性、组织目标上的模糊性、权力结构上的二元性、教师队伍的“双重忠诚”性、办学体制上的趋同性、管理活动上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文化方面的学科性[3]。迟景明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大学的组织特性:知识加工性、学术性与科层性、组织构成的三要素性、组织结构的特殊性、学术自由性、组织的发展性[4]。

尽管上述学者从不同的侧面探讨了大学的组织特性,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目前对大学组织特性的归纳和概括缺乏系统性和统一的标准,以至于有学者把目前对大学组织特性的研究成果总结为两特性说、三特性说、四特性说、五特性、六特性说和九特性说[5]。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各类研究都没有从组织特性产生的原因,即组织特性的衡量标准,或者说从组织特性的维度去研究。所以,要研究大学的组织特性,首先要弄清大学组织特性是由什么要素决定的,大学组织的构成要素与组织特性之间有什么联系。

二、大学组织特性的划分维度

组织特性是指一个组织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组织的本质属性,是一个组织的“人格”特征。任何事物都具有自己的特性,例如,无机物可以通过其构成元素的性质、元素的组合方式显示出自己的特性,而生物体除了通过其构成要素、结构,还通过其生长方式、繁殖方式、行为方式表现自身的特性。

要反映一个组织的特性,必须找出反映“组织”的本质属性,即组织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属性。一个组织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属性种类构成了该组织特性的结构,即组织特性的维度,要搞清楚组织的特性,就必须先厘清组织特性的维度。

关于组织特性的维度,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邢以群在论述组织的本质属性时,认为组织具有三个共同的特性:组织成员、组织目标和组织结构[6];也有学者认为组织特性应该从职能特性、规模特性、人员特性、权力特性、分配特性和沟通特性五个维度去反映[7];季诚钧认为,具备一定条件的人员、共同的目标、组织规范、组织成员的联系、物资设备五大要素是组织共同具备的特性[8];麦肯锡顾问研究中心认为组织的特性具有七个维度:战略(strategy)、结构(structure)、制度(system)、人员(staff)、管理风格(style)、技能(skills)和共同的价值观(shared value),简称为7s模型[9]。由此可以看出,学术界对组织的特性究竟应该从哪几个维度去刻画是有分歧的。

笔者认为,组织特性就其本质而言,应该是组织构成要素及其组合方式所形成的本质属性的外在反映。因此,对组织特性的刻画应从组织的要素着手。从系统科学和组织行为学原理综合考虑,组织由三大要素构成。首先,组织是由特定的使命、目标以及为实现使命和目标的成员组成,这反映了组织的“功能”;其次,为了实现组织目标,组织必须对成员按照一定的规则、秩序进行整合,形成协作格局,这反映了组织的“结构”;第三,为了防止成员各自为政或脱离组织,组织必须对成员实施控制,这反映了组织的“控制”。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见图1。功能是系统与环境作用时所表现出来的作用,它是系统结构的外化表现,而结构则是功能的内化形式。控制是系统的本质属性之一,没有控制就没有系统要素的协同,系统也就不复存在。所以,控制是系统的必然要求,也受系统结构的影响,它对系统的功能具有保证、加强的作用,对系统的结构起到维持作用。

所以,组织特性可以从组织功能、组织结构和组织控制方式三个维度去刻画和描述。组织功能主要从组织的使命、目的、任务反映组织的特性,具体的指标是该组织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例如,有的组织为社会提供教育服务,有的提供行政管理服务,有的提供农业产品,有的提供工业产品等,组织功能是刻画组织特性最直观、最重要的维度。组织结构主要是从组织形式、组织架构、人员结构等指标。例如,有的组织以法人组织形式存在,有的以非法人形式出现;有的组织的结构以直线职能制形式设立,有的以事业部的形式设立;有的组织以低学历蓝领员工为主,有的以高学历知识型员工为主,有的具有混合的人员结构等。组织控制主要从维系组织的方式、手段反映组织的特性,具体的指标包括组织权力的分配、权力的结构、权力的行使方式、组织文化或组织规范的类型、形式。例如,行政权力、学术权力、人格权力在机关、高校、企业往往分别具有不同的控制作用和地位。

依据上述组织要素构成模型,可以将我国目前大学中常见的四种类型,即教学型大学、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服务型大学在组织三个要素维度上的特性及综合特性归纳出来,见表1。

三、教学服务型大学的组织特性

根据上述组织特性的划分依据,笔者着重把教学服务型大学的组织特性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育人性

人才培养是教学服务型大学最重要的组织职能,它以教育服务为理念,通过提高育人过程各个环节的服务质量,全面提升育人水平,把学生培养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人格健全,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服务于地方经济和各项事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育人性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首先,人才培养的层次以本科为主,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适度开展应用性研究生的培养。教学服务型大学为地方建设培养人才,要确保人才服务基层、服务企业,使他们留得住、安心干,人才培养的层次不宜过高。其次,人才培养的规格突出理论性与应用性的结合,使得培养出来的人才相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发展的潜力;而相对于知识型人才,他们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能够解决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第三,人才培养的归宿和落脚点在于服务地方经济和各项事业上,专业设置以所在区域的经济结构、行业特点、人才需求为原则,使得培养出来的人才在服务地方经济过程中适用、可用、管用。

(二)人本性

人本性是服务的本质特征,任何服务最终都是针对人的,所以,以人为本是服务行业的宗旨和行动指南。教学服务型大学是特殊的服务组织,人本性将始终贯穿于育人服务、科研服务和其他社会服务之中,成为有别于其他类型大学的组织特性。教学服务型大学的人本性应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育人理念的人本性。学校的一切大政方针都要以有利于学生成长和身心健康为出发点和归宿,树立以生为本的思想,把学生的满意与否看成是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其次,育人服务过程的人本性。学校的各项学生管理制度、工作流程都要方便学生。第三,教学过程的人本性。学校的授课教师、实验指导教师、教学管理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应该从学业、思想、生活等方面满腔热情地关心学生,成为他们贴心的良师益友。另外,人本性还体现在教学服务型大学的社会服务方面,要放下架子深入基层,多承担一些知名大学不屑一顾的“小项目”“小课题”,为企业、社区提供快捷、便利、周到的服务。

(三)准刚性

所谓准刚性是指组织结构以刚性为主,适度柔性。教学服务型大学由于其主要的职能是育人,高质量完成各项教学活动是组织的主要任务。为了实现这一职能,组织保持一定的刚性,有利于教学政令的统一和贯彻,有利于教学过程的质量控制,有利于教学成果的衡量、对比和评价,提高学校整体的办学水平。同时,教学服务型大学还要履行服务社会的职能,这就需要组织结构具有适当的柔性,使得各学院(系)的学科、专业、师资能够灵活组合、协作,自主、灵活地开展服务,主动承揽各类社会项目和课题,以适应社会环境和社会需要的不断变化。组织的柔性既可以通过传统的组织内矩阵制形式,也可以采用组织外的虚拟组织形式,因为服务可以通过组织自己的力量实施,也可以通过“采购”或“外包”实现服务。

(四)规范性

规范性是服务型组织的另一个本质特性,服务的本质就是对客户实施一道道流程,服务的质量的好坏主要体现在服务流程的规范性上。教学服务型大学的组织规范性应该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管理活动的规范性。行政管理、科研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要有章可循,制定科学合理的业务流程和规章制度,从各级行政岗位到教学岗位,编制科学规范的岗位说明书和工作流程图;学校的大政方针公开透明,人员提拔、任用、奖惩、科研支助、奖学金支助、困难金补助等做到程序公平、结果公平。其次,教学环节的规范性。授课环节、考试环节、实验环节、实训环节、毕业设计环节等要做到有纲可循、有书可导、有账可查。同时,在实施严格过程控制的前提下,适度进行目标控制、自我控制,提高教学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三,对外服务的规范性。项目的签约、实施、交付要严格按照法律和合同,提供服务的标准、流程要科学和规范,收费要有依据、合理,实行预决算制度,科研经费的支出严格遵守财务制度。

(五)准集权性

所谓准集权性是指组织的权力分配以集权为主,适度进行分权。准集权性是教学服务型大学的组织使命、结构所决定的。责、权、利匹配是组织设计的重要原则,如前所述,教学服务型大学的主要职能是人才培养,通过优质的育人服务达到服务社会的目的,同时,通过应用性的科学研究服务于地方经济和各项事业。为了达到育人服务和社会服务的双重职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社会服务质量,教学服务型大学必须采取准刚性的组织结构,在比较刚性和规范的组织结构中,保持适度的弹性、灵活性和机动性,这就要求有与之对应的权力结构。作为规范教学过程、统一办学标准的手段,组织的集权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与此同时教学服务型大学还要承担服务地方经济和各项事业的职责,这就要求组织具有开放性和张力,能够适应和满足社会的需要。因为承担社会服务职责的任务主要落在学校各个院、系身上,所以给予它们适度的权力,使之与其承担的责任相对应,是教学服务型大学实现社会服务职能的有力保障。权力结构的准集权性正是教学服务型大学实现组织双重使命的必然体现和迫切要求。

参考文献

[1]眭依凡.关于大学组织特性的理性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 2000, (4) .

[2]宣勇.大学组织结构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骆洁敏.试论大学组织特性及理论模型[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4) .

[4]迟景明.现代大学的组织特性与管理创新[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2) .

[5]于东红.也谈大学组织特性研究[J].中国电子教育, 2007, (12) .

[6]邢以群.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7]许玉林.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 1996.

[8]季诚钧.大学组织属性与结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004.

大学生团组织活动总结 篇5

土木10K4班团支部,一个激情飞扬、活力四射的集体,一个团结友爱、自强自信的集体!在系团委的领导下,我们挥洒汗水,一步一个脚印,共同努力,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无论是思想政治修养,班风学风建设,还是社会活动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活动主题:团日活动我做主

活动时间:2011年11月2日下午3点 活动地点:教215 举办单位:土木10k4 活动策划人:边树涛

孟国伟 应到:27人

实到: 27人

活动目的:通过这次活动加强我班学风的建设,规范同学们的学习行为,端正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能增强同学之间的友谊,锻炼同学们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团员的意识与思想水平。

活动的具体开展情况:

1、首先对会场做简单的布置;

2、主持人孟国伟请大家全体起立,齐唱共青团团歌;大家齐唱团歌 每个人都很认真

3、主持人孟国伟宣布活动正式开始,并致开场白,开场白内容:为了响应学院“构建特色校园文化

建立良好校风学风”的号召,为了促进我班成员校风学风的建设活动的深入开展,鼓励全体同学勤奋学习、积极向上,保持优良的学风,结合我班学风建设的实际情况,特此召开“构建特色校园文化

建立良好校风学风”主题班会,现在我宣布土木四班主题班会现在开始。1 4,我们邀请组织部的人对活动进行评价,他高度称赞了我们班的积极性,认为我们这次活动还是非常的成功的。

5、最后宣布活动到此结束,班长发话带走自己周围的垃圾,大家也很自觉没留下一丝垃圾。活动的成效:

大学生组织 篇6

[关键词] 高校;学生组织;社会化管理

创新是高校发展的硬道理,学生工作是高校工作的基础,在学生工作中引入新理念,创新管理形式,提升管理质量是当前高校管理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高校拥有数量众多、特色各异的学生社团,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可以较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提升学生工作者的管理水平。

一、当前高校学生组织的发展现状

当前高校学生多是1990年后出生,也就是所谓的“90后”。与前辈相比,90后好奇心更强,比较积极主动,不习惯陈规旧习的约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较好,有较强的创造力;另一方面,90后学生耐受力较弱,抗压能力差,做事情的持续性不够,对于规则和纪律的遵守能力较低。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学生沉溺于虚拟世界和掌上世界不能自拔,喜欢“宅”居,不习惯参与群体生活,对社交活动丧失兴趣。90后群体是新时代、新环境塑造的产物,最大特点就是多元化。因此,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许多传统的做法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难以继续开展。

高校学生组织基本上都是由兴趣爱好存在共同点的学生组建的。在90后学生群体占主导的高校中,学生组织呈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新特点。第一,学生组织类别多样,主要体现在一些新团体的产生。除了传统的学生会、团委、体育、艺术类的学生社团外,很多“新新团体”涌现出来,像动漫社、驴行社等。这些社团与大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第二,学生组织的数量总体增多。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日趋丰富和多元化,越来越多的学生团体涌现出来。除了一些团委领导下的正式学生社团之外,还有许多非正式的学生社团。很多时候,这些社团就是一个个的小团体,颇类似于社会上的“草根组织”,虽然没有合法的身份却也大量存在。第三,学生组织发展多元化。与传统的高校学生组织不同,新时期高校学生组织的组织方式、利益诉求、活动内容更为多样化。过去的学生组织以对学生进行管理为主,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前的学生组织除了体现学校的管理、学生的自我管理之外,还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对学生自我需要的满足。第四,学生组织趋于自我管理。传统的高校学生组织体现出学校自上而下的控制,有较强的行政命令性,学生的自主性较弱;而目前许多学生组织尤其是学生团体,从成立到运作更多体现出了自发自愿的性质。

二、高校学生组织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大学生群体是一个自主意识非常强烈的群体,异质性强,需求较为多元。高校学生组织作为代表性的学生团体,在类别、数量、性质等方面也呈现出了新的变化。这些新的变化为当前高校学生组织管理提出了新的问题。如何正确地回应这些问题,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乃至学校管理工作优劣的评判标准之一。

近些年来,学生工作形势发生巨大变化,高校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难题,传统的学生管理方法已经不足以解决新问题。总结起来,当前高校学生组织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规划

这一点在各类学生组织中都有体现。在较传统和正式的学生社团里,受到既有制定规则的影响,组织成员往往只是按照习惯去运行组织,管理创新性不足。传统的做法在过去行得通,在当前的环境下却显得越来越无力,难以适应新的发展需要。在自发成立的学生社团中也面临这种问题,学生因为专业水平不够,难以组织与发展协会,缺乏清晰的组织发展目标和规划,也没有好的组织体系,导致社团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二)社团专业性不足,缺乏导师指导

组织的运行往往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引,教师的指导对于学生组织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在当前大部分高校中,一方面教师人手不足,另一方面教师的时间也并不充裕,使得教师难以给予学生社团持续的、高质量的指导。仅凭学生的一腔热情去盲目实践,很难提升社团的活动水平以及学生的能力。

(三)组织活动低质量化

由于学生组织缺乏专业性,发展目标不明确,加之社团的主要成员往往是低年级学生,使得社团很多活动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活动流于形式和表面化、活动的参与度不高、活动与社团性质相关性不强等方面。社团在运行过程中无法体现出自身的专业性,许多学生在社团中得不到相应的锻炼,逐渐迷失对组织价值的追求,长此以往可能导致社团瓦解。

(四)存在经费不足、场地缺乏现象

许多学生社团并无固定的经费来源,对于它们而言会员会费是组织主要的资金来源,但这也是十分有限的。有的组织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只能临时选择地点开展活动。资金、场地的匮乏必然会导致活动开展受到影响,而这些问题并不能简单地通过拨款或兴建场地来解决,因为这样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组织发展的持续性问题。

三、社会组织管理理念对高校学生组织发展的启示

高校学生组织从概念上来说属于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指不同于政府机构与经济机构的“第三类”组织。从法人身份上来看,社会组织属于社团法人,成立时需要到民政部门登记,并且多数社会组织需要接受民政部门及其直接主管部门的双重管理。在我国有三类主要的社会组织,分别是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与基金会。此外,事业单位、民团群团等组织亦被认为属于社会组织。在社会上大量存在的没有登记的草根组织也属于广义的社会组织。在高校,学生组织是由学生组成的自我管理组织,并没有政治性与经济性,从本质上来讲属于社会组织。正式的学生组织是在学校各级团委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的,而学校团委则属于社会组织,所以这些正式的学生组织都属于社会组织。至于那些非正式的学生社团,则类似于社会上的草根组织,也属于广义上的社会组织。

这些年我国的社会组织蓬勃发展,得到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社会组织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适合我国国情的宝贵经验。高校学生组织本身属于社会组织的范畴,其非政治性、非经济性以及自理自治的特点,使得在高校学生组织管理中借鉴社会组织的管理经验显得顺理成章。在社会组织管理中,有一些很好的做法可以供高校学生工作者借鉴。

(一)自主性管理

自主性是社会组织管理的根本,强调自主性就是强调组织成员的主体性以及组织运作的主力性。发展社会组织强调不受行政指令的过多干预。例如,许多事业单位虽然可以划为社会组织但实际上与政府部门无异,其决策要听从于相关的行政命令。近年来政府在机构改革的过程中,强调一部分社会职能较强的机构完全脱离出政府,成为社会组织,目的就是发挥这些单位的主体性。只有主体性得到了体现,才能较少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真正发挥自己的职能。

在高校学生组织管理中,正式的组织往往由各级团委直接领导,很多时候其发展会受到团委工作的直接影响,这些影响有时对于学生组织自身的发展并没有太大的益处。因此,高校应该重视学生社团组织的独立自主性,尽量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管理。管理者可以在大方向上对学生组织发展进行引导,而在具体的管理中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少一些行政命令和例行公事,多一些职能引导和交流。

(二)专业化管理

任何组织都注重专业性。目前社会组织发展所遇到的主要障碍之一就是专业人才的缺乏。社会组织在管理、项目运营、活动策划、营销等领域有很大的专业性需求。我国在计划时代形成了政府包办一切的管理模式,经济社会领域均由政府管理。经过经济改革,市场形成,经济领域相对自主了,而社会改革仍然在探索之中,管理模式还很不成熟,往往借鉴海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在高校学生组织中,专业性十分重要。专业性涉及很多方面,管理方面的专业性、技术领域的专业性都应该得到重视。高校学生组织在日常活动中应该将专业性摆在首位,什么样的组织就做什么样的事情。许多学生社团平时开展的活动很多,但是细细看下,大多是与组织核心职能无关的活动。这不仅浪费了社团成员的时间,也无助于社团的发展进步,甚至影响到社团本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对于高校管理者而言,应着力引导学生社团往专业化方向发展,以核心职能为中心,活动不能偏离组织的职能。

(三)发展类型多元化

社会组织的类型有很多,几乎在任何社会领域都有对应的社会组织的存在。如与政府联系紧密的事业单位、从事科研的研究机构、教育领域的民办非企业、公益领域的慈善会与基金会、服务经济活动的商行会、各种兴趣爱好组织等,还有服务于社会各界的、数量庞大的草根组织。随着社会多元发展,人们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社会组织在类型上的增加正是契合了这一社会发展潮流。近年来,社会组织登记的门槛逐步降低,注册的程序也越来越简化,越来越多的草根组织得以合法存在。

高校学生的需求也是非常多元的,尤其是90后学生群体,较以往的大学生更甚。许多前所未见的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一样涌现出来,有些还没有得到正式的认可就已经在运行了。高校学生工作者需要认真调研,理清校园中存在的各类学生团体,只要符合标准都应及时予以认可并登记在册,当这些社团开展活动时给予必要的支持,以营造良好的学生组织发展环境;同时,还应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协助成立新的学生社团。

(四)立足组织自身获取资源

社会组织的性质和类别不同,其获得资金的方式也不同。一些专业性的组织通过提供服务获得资金,如技术性的行业协会、研究机构;有些组织靠资助维持运作,如很多商会;有些靠募集资金,如基金会、慈善会;有些则靠申请项目资金,如部分社工组织;还有一些则是靠市场经营,如民办学校等。虽然社会组织基本上为非盈利性,但是这并不妨碍其通过合法的渠道吸纳资金以提供社会服务。

学生组织同样可以通过开展专业性服务获取资源,这样不仅可以维持组织正常运转,锻炼组织成员,还可以证明其专业水准及存在的价值。如有些艺术类社团可以通过提供表演、主持等获取报酬,科研类社团可以通过提供科技服务获取报酬,有些社团还可以通过参与社会上的项目申报获取资助。高校学生工作者应积极为学生组织参与社会实践、提供专业服务牵线搭桥。当然,学生组织不以赚钱为目的,进行社会服务最重要的目的是锻炼学生,培养其专业能力,因此学生工作者应谨慎审批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的项目,确保活动安全进行,避免产生不良影响。

大学生是社会建设的预备军,提升大学生自我管理水平对于学生的成长以及社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高校学生组织对于学生而言,实为锤炼专业技能、提高管理水平、熟悉社会环境的良好平台。在新形势下,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面临诸多挑战,传统的学生组织管理方法亟需革新。社会组织在管理运营上的有益做法,可以为高校学生工作者提供新的思路,以更好地建设高校学生组织,促进学生成长成材。

参考文献

[1]蔡灿辉.社会管理理念视域下的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创新分析[J].进出口经理人,2014(s1).

[2]刘敏,杨越.企业管理理念在高校青年学生组织中的应用[J].当代青年研究,2009(12).

[3]葛芳玉.浅析高校学生组织现状及发展建议[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10).

[4]姜练琳.社会管理视域下高校学生组织功能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3(22).

[5]杨飞群,林德交.浅议高校学生组织制度化管理与文化建设[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

[6]鞠正江.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历史变迁与改革[J].攀登,2009,28(1).

[7]李正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概论[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

[8]尹冬梅,丁力.中国当代高校学生组织研究[J].时事出版社,2008.

[9]葛芳玉.浅析高校学生组织现状及发展建议[M].北京: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10).

[10]周进,王前哨.高校学生组织机制创新:建议学习型学生组织[J].理工高教研究,2009(3).

[11]宿景祥.骷髅会精神:美国耶鲁大学精英学生组织揭密[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6.

新生选择高校大学生组织的思考 篇7

一、高校大学生组织的类型

(一) 班级组织。

班级组织是高校学生组织最基本的存在形式之一, 其出现时间早, 应用范围广, 是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常见组织形式, 也是学生组织中重要的组织类型。

(二) 共青团组织。

共青团组织即在高校建立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是重要的基层团组织, 它是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学生的群众组织, 也是高校中一支不可替代的建设、管理力量, 在学生组织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团结、教育学生的核心, 是高效完成教育、教学、管理任务的有利助手。

(三) 学生会。

学生会又称学生委员会。一般指全国学生联合会在各高校的分支机构。它的基本任务是:严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团结和引导学生成为热爱祖国、适应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要求的合格人才;发挥党和学校联系学生的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在维护国家和人民整体利益的同时, 表达和维护学生利益;倡导和组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开展各种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会服务, 努力为学生做好服务工作。

(四) 自律委员会。

自律委员会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强调学生主体作用、在学生内部群体实施民主管理的重要学生组织。它基本职责是:积极发挥学生在管理工作中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作用, 通过一系列有效的管理活动, 了解学生针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等活动的决策的意见和建议。从某种程度上也是高校管理职能逐渐转变的重要体现。

(五) 学生社团及协会。

学生社团及协会高校学生社团是由学生自愿组成, 为实现学生某种共同愿望, 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盈利性群众组织。学生社团形式多样、活动丰富, 如学术问题、社会问题的讨论研究会, 文学、艺术、体育、音乐、美术等方面组成的活动小组, 如文艺社、棋艺社、摄影社、美工社、歌咏队、话剧团、篮球队、足球队、户外登山队、数学社、物理社、化学社等等。

(六) 学生志愿者协会。

学生志愿者协会是志愿从事社会公益与社会保障事业的由青年学生组成的社会团体, 属于公益性学生组织[2]。它是我国社会公益事业中不可或缺的有益补充, 为公益事业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七) 其他组织。

其他组织即班级、年级、院、系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学生特点、专业特色等因素建立的其他学生组织,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稳定性及排他性。

二、新生选择大学生组织中存在的问题

(一) 盲目性。

新生在面对众多的学生组织时, 第一感觉刺激眼球, 思想顿时变得无比兴奋与跳跃, 但是要让他们选择时, 他们的思想往往并没有真正冷静下来去考虑哪种组织更适合自己, 而是凭借很多感官的收获或者一时的冲动愉悦便进行了选择, 这样的选择往往会导致进入该组织后才发现自己并不适合, 这种“不适合的思想”会反映到他的心情、言语、行为中, 最终影响的是组织的利益, 所以说这是一种典型的选择盲目性。

(二) 多选性。

一些新生一次性参加了多个学生组织, 干得都很愉快, 而且受到组织其他成员的表扬, 可以说, 对于组织的环境适应、工作适应都做得很好, 但是存在一个问题———他们感觉身心疲惫, 每天除了学习以外, 日程都被各种组织的工作所填满, 根本没有自己的时间, 从而使得自己的大学生活过早程式化、模式化了, 失去了自己原本应该去享受的东西。

(三) 时间分配失调。

新生在步入大学之前, 自己的时间都被繁重的学业所占满, 老师与家长成为了自己的时间管理者, 自身变得非常被动, 缺乏时间管理能力。进入大学后, 学生顿时感觉时间空出好多, 尤其针对参加了学生组织的同学来说, 对于时间如何安排, 成了他们共同考虑的问题, 因为本身还不具有科学分配时间的能力, 他们往往在学习、组织工作及其他活动上难以权衡, 导致时间分配不均, 结果把自己搞得很累, 很纠结。

(四) 周期短、跳槽快。

新生在当初选择学生组织的时候, 由于盲目冲动或缺乏必要的了解选择了一个或多个组织, 但是在做工作时, 往往会因为一些个人因素或者环境因素的影响, 在组织里面干不了多久便申请退出, 转投他处, 缺乏一定的耐性与必要的适应性, 这样的结果不光会影响学生本人, 同时也会给学生组织的健康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三、新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生组织的策略

(一) 调整心态———即在面对众多学生组织时, 应该有一个平和的心态。

新生在面对形形色色的学生组织时, 难免有一种挑花了眼, 无所是从的感觉, 甚至会变得激动与紧张, 看到别的同学都有了选择, “那我怎么选择?”“别人都选了2个或3个组织, 我不能落后, 我也要选, 并且要比他们选的更多”…………这样的心理、想法最终会使得新生心理受到不利的影响, 同时整个组织招新的举措却变成一种恶性竞争, 所以同学们在此期间, 应该保持一个良好、平和的心态, 学生组织本来就是以自愿参加为主, 即使没有选择到自己合适的组织, 也必须懂得放弃, 切莫以此去盲目选择或者去攀比。

(二) 全面了解———即对内 (自身) 了解和对外 (组织本身) 的了解。

“了解自我”首先要对自己的性格、爱好、能力等进行全方位了解与评估, 要做到权衡利弊、扬长避短。“了解组织”其实是对组织的定义、工作内容、作用等的了解, 关键在于这个组织是否有利于自己的个性能力展现及进一步升华, 组织环境是否有利于开展好相关的工作, 从而真正体现自身价值, 这些都是值得考虑的重要因素。

(三) 个别深入———即新生对自己感兴趣的组织进行个别的深入了解。

了解途径可以通过观察、别人介绍等等, 了解的内容应该包括组织结构、成员分工、时间安排、工作程序、内容等等。不管怎样, 一定要在充分肯定自己能力的基础上, 牢牢把握是否合适这把尺子。

(四) 科学选择———即对组织前期的全面及个别深入了解。

再一次进行认真评估 (针对自己) 、信息梳理、筛选 (了解到的组织信息) , 在保留有利因素的基础上, 排除各种不利因素 (或者保留极少数的不利因素) , 此时再作出自己正确的选择 (因学生特质差别, 可多选) 。

总之, 高校大学生组织是舞台, 也是战场。既可以让你能力展现到极致, 也能锻炼磨练出你坚强的意识。只有我们选择对了, 才能拥有无限丰富大学生活。

摘要:新生刚进入高校, 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 同时, 各种大学生组织也给学子们提供了无限宽广的展现自我的舞台, 那么新生们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生组织, 往往成了他们纠结的问题, 本文结合工作实际, 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高等学校,大学生,组织选择

参考文献

[1]葛芳玉.浅析高校学生组织现状及发展建议[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1, 10:19

大学生自发组织社团带来的思考 篇8

大学生自发组织社团项目很多,给校园文化娱乐活动带来了蓬勃生机,也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促进了体育教学工作的发展。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的负面效应。学生自发组织社团活动是新生事物,有着积极向上的一面,如何发挥积极作用,清除不利因素,是摆在学校主管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体育社团的定义和性质

1.1 体育社团的定义是以体育为共同特征的人相聚而成的互益组织。

它具有民间性、非盈利性、互益性和同类相聚性等基本性质。大学生自发组建各种类型的体育社团,也是学校体育活动的主要组成形式之一,由于学校体育文化的群众性,社会性和非职业性等特征,参与社团活动人数很多,决定了体育社团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

1.2 各高等院校遵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为精神和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增强学生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文件,和关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通知要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先行,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面进行体育教学体制的改革,把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改为学生自己选择体育项目、教学内容和上课时间的做法,大大激发学生健身意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体育社团就像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壮大起来。

1.3 体育社团分为五类,有竞技运动类社团、社会体育类社团、体育科学学术社团、体育观众社团和体育娱乐享受型社团。

大学生自发组织的体育社团是社会体育类社团,就是为了开展各种体育活动,满足学生健身、健美、健心、社交要求而设立的体育组织。它的性质是同类相聚性的团体,不是以盈利为目的,是一种围绕体育的某种性质的人们集合,或者是操练某种共同的功法、体操、舞蹈或者是相聚在一起开展同一种游戏、比赛、娱乐,或者是共同从事某一种体育文化活动的人的联谊交流的团体。它对学校体育文化发展和传播起了主要的组织教育作用。

2 大学生自发组织社团的考察和管理

学校要对学生组织的社团进行严格考察,因为大学生在校期间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逐渐趋于平稳阶段,他们的生理机能,运动能力等都处于较高水平,心理素质则相对不太稳定;兴趣广泛,爱冲动,并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和职业动机,因此对大学生组织的社团首先要看是否符合校情,有多大的影响力,是什么形式和性质的社团,学生参与情况占多大比例。他们如何组织活动和管理。学校和社团负责人针对一系列事情如何协调,怎样进行活动和场地利用,项目本身有多大负面效应,如何才能克服和缩小,是否需要派专业教师进入正面教育和指导专项训练。将来这个项目应该达到什么层次和运动水平,最终目标和想往是什么,都应该捋顺清楚,掌握第一手资料,学校和社团进行协商,达成共识才能组织活动。

3 大学生自发组织社团,要加强自身的内涵建设

高等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先行,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政治教育,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根据上述精神,大学生选择组织社团后,学校要把学生组织的社团要统筹管理,对有负面效应的项目如散打社团、拳击社团和双截棍社团等要有目的的管理和帮助,因为这些社团,在学生中很有影响力,是学生关注的热门项目,参与的意识非常强烈,是平时在看武打电影、电视剧的过程中,主人公精彩的武打场面深深的印在学生的脑海里,学生就想模仿和学习,这就要求学校加强管理和指导的力度,学校要派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后再积极锻炼、学习技术的同时,要把本专项文化底蕴,动作精髓和内涵建设,道德修养一并传授给学生,强化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只有这样大学生组织的社团才能沿着正常的轨道健康的发展壮大。提高学生运动成绩,身体素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遵纪守法,有正义感,将来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4 提升社团活动的质量,走与体育课外活动相结合的道路

对大学生组织的社团,学校要派人进入、深入,多扶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社团的活动质量,陶冶学生情操,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要把社团看成是学院多元化发展中的一个载体。任何运动项目和体育社团都有相同的方面。或者说有共性点。这个点就是学校管理社团的切入点,也是学校选拔运动员最强有力的后备力量,把社团活动和组织学生课外活动联合起来抓,积极创造活动条件,提高训练档次,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运动水平,培养学生成为有思德、懂道德、遵纪守法的社会有用人才。学院体育工作与学生自发组织的社团,按照学院的要求稳定、有秩序地健康发展。

总之,大学生自发组织社团活动,是校园学生活动的新生事物,必须正面教育和扶持,发挥所长、克己之短,为学院发展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摘要:本文从对体育社团的定义和性质、大学生自发组织的社团考察和管理、大学生自发组织的社团要加强自身的内涵建设、提升社团活动的质量,大学生自发组织的社团走与体育课外活动相结合的道路几个方面入手,谈怎样促进大学生自发组织社团发展壮大,发挥积极作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

大学生组织 篇9

关键词:高校群体事件,非理性,高校学生会,组织理性

一、高校群体性事件的非理性特质

集体行动是指有许多个体参加、具有很大自发性的制度外政治行动1。高校群体性事件就属于集体行动的范畴, 一般组织化程度、制度化程度以及追求社会变革的程度都很低。在勒庞看来, 集体行为是典型的非理性的产物。他认为群体特征表现为有意识的人格消失, 无意识的人格占据主导地位, 情绪和观念的感染、暗示的影响使集群心理朝着某一方向发展, 并具有将暗示的观念立即转变为行动的倾向2。在集合状态下, 人们不再具有识别流言与谣言的能力, 流言快速扩散, 不断把人群的行为推向极端。

集体行动的形成, 就是一个社会动员的过程, 即行动成员形成共同意识的过程。布鲁默将其分成三个步骤:集体磨合、集体兴奋和社会感染。首先谣言开始传播, 然后不确定开始增强, 人与人互相感染并产生某种共同感觉并不断增强, 最终爆发集体行动3。

高校往往是群体性事件的高发区, 从资源动员的角度看, 当前高校具备形成集体行动的大量动员资源。首先, 居住和工作环境以及与之相应的生活形态对集体行动的产生影响巨大, 大量的学生高度密集的聚集生活在校园中, 集中住宿、集中餐饮、集中学习, 集中娱乐。这促使各类朋友关系网络的形成, 大大增加了学生间被动接触的可能, 从而为群体成员间信息迅速传播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其次, 微博、QQ群、人人网、高校官方网站手机版、微信和飞信等新型媒介逐渐成为当下高校内学生间信息传播的主要形式。理论上“任何人 (Anyone) ”可以在“任何时间 (Anytime) ”、“任何地点 (Anywhere) ”通过文字、声音、图像等“任何媒介 (Any media) ”传播“任何信息 (Any message) ”。从而使高校群体性事件呈现出网络集群行为的新特点, 即在虚拟社区借助网络载体通过符号的传递达成人际互动4。网络匿名使大学生处于一种几乎没有社会约束力状态, 使之失去了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力, 他们更加开放地表达自己或做出宣泄原始本能冲动的行为。相比现实生活中的集群行为, 网络集群行为的非理性色彩更加浓重, 影响面更广, 持续时间更长, 危害更大。并且, 条件具备时网络集群行为易于转化为现实世界中的群体性事件。

再次, 大学生思想具有活跃性、多变性, 但长期的驯化教育使得一些学生理性思辨能力没有得到好的训练, 对于各种信息的判断能力不足, 面对复杂多元, 真假难辨的信息, 易于迷失和盲从。同时, 大学生活经历单纯, 价值观念强, 富于正义感, 重感情讲义气, 对公共事件关注度高,

高校群体性事件易于发生, 同时具有很大的非理性特质, 组织程度低, 在危机发生时, 高校管理者面对情绪化群体难以以理劝服, 甚至想通过谈判平息事件都难以找到事件主导者。而强力压制有可能激起更大的反弹, 即使平息了事件也会给双方造成更大的心理裂痕, 为下一次爆发埋下潜在危机。所以说, 极难有效处置。

二、组织理性与高校学生自组织

理性在社会学中被定义为, 思想和行动自觉的符合逻辑规则和经验知识, 在这种思想和行动中, 种种目的都是前后一致和彼此一致的, 并且运用最合适的手段来达到目的5。组织理性则是“以组织为载体的理性, 它是这样一个状态, 即一个社会组织中具有了那些得到主要组织成员自觉遵循的一套独特的共识性或强制性行动逻辑规则和经验惯例, 这些规则和管理或者与组织生存和组织目标的实现手段有关, 或者与组织成员在组织中的合法地位有关。当社会组织出现这种状态时, 该组织就具有了组织理性”6。这一概念特别强调了组织的一套行动逻辑规则和经验惯例。正是它保障了组织的确定性、逻辑性、稳定性、和强控性, 规定了组成成员的职位、权限、责任和义务;人们的行动都以这些规则为依据。因此, 组织有着明确的目标、制度、纪律, 有着严格的分工和统一的指挥管理体系, 可以高效率地完成分散的个人或松散的群体所不能承担的生产和社会活动。

基于组织规则, 一方面组织对组织成员形成一种强有力的约束关系。在这种约束关系中, 组织成员担当一定的角色, 享受自己作为组织成员的权利同时, 也必须承担自己作为组织成员的义务, 不能任意而为。对于不承担义务的组成成员, 组织依靠组织纪律予以惩罚。另一方面, 当组织个体成员的权利受到损害时, 能够向组织寻求帮助, 仰赖组织的力量和资源向组织外的其他组织或个人维护自身权益, 相对弱小的个体而言, 成功的概率要大得多。

组织规则也对组织传播形成了有效约束, 即组织观点的形成与传达会遵循一套既定的规则。一方面, 组织内部传播包括三种形式, 即上行传播、下行传播和横向传播。外部信息从组织基层逐级上传至组织中枢, 虽然可能存在信息遗失问题, 但也有效保障了信息的真实性;组织决策规则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基于该信息的组织决策理性;而后该决策以下行传播方式到达组织基层, 并以组织力量保障其施行。另一方面, 组织和其他组织交换信息时, 组织身份

保障了信息的公信力, 组织力量使得信息能够得到最够的重视。

三、高校学生会组织理性在危机信息管理的作用发挥

高校学生会作为校内最重要的学生自组织, 是一个重要的信息传播主体, 在高校信息管理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相比于校内其他危机处置主体, 如行政领导主体、教师主体以及单个学生主体, 学生会具有独特的优势。

斯蒂芬·芬克 (1986) 提出的危机传播的“阶段分析理论”, 把危机事件的过程分为危机潜伏期、危机爆发期、危机延续期以及危机解决期和评估期, 并针对危机事件的不同阶段分析其信息传播的特点, 总结出不同阶段危机传播的应对策略:在危机潜伏期, 应关注“内化性信息”;当危机进入爆发期时, 信息内容转为“指导性信息”, 向公众传播“如何应对危机”;当危机进入解决期和评估期时, 传播则转为“调整性信息”, 帮助公众从心理上恢复正常, 同时“内化性信息”再次被强调7。

在群体性事件危机的潜伏期, 高校学生会较其他危机处置主体更能敏感的感知危机的早期信息, 将其消弭在萌芽状态。有学者将危机或事故看成社会技术系统潜在失败, 它往往酝酿了一段时间才爆发。起初尽管很难觉察, 但它嵌入到系统的运作之中, 人们却孤立的、分开的看待它。随之小问题和事件也没有得到认真对待, 知道一些突然的时间发生才引起决策者的重视8。大量校园危机事件可以被看成系统的失败, 往往起初只是对学生利益的轻度损害, 被忽视后不断发展, 直至在某些薄弱环节突然爆发。在我国学生会是代表学生利益的自治的官方学生组织, 通过参与学校的管理事务, 维护广大学生的利益。基于学生会组织和学生成员的权利义务安排, 学生在利益受损之处即寻求学生会组织的帮助, 通过组织的力量抗衡其他强势侵权主体, 有效维护学生利益, 从而制止危机事件酝酿恶化。个体的学生可能以非法的方式从事侵害其他个体或者其他组织利益的行为, 或者以非理性的方式行事, 如果其作为学生会组织成员, 必然会受到组织纪律的约束惩处, 从而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

校园群体性危机事件爆发后, 高校学生会在危机处置中作用更加明显。危机体现出爆发突然性、扩展迅速、信息混杂、行动非理性、破坏性强等特点, 随着谣言迅速扩散, 非理性的情绪在人群中传染, 越来越多的人被动员参与其中, 像烈火一样蔓延。介入处置越早, 越能降低危机的破坏性。首先, 高校学生会组织生长于学生之中, 与学生息息相通, 相较其他危机处置主体, 必然能够较早获知危机事件并介入处置危机, 有效防止事件蔓延。再次, 在混杂的信息环境中和情绪化氛围中, 强大而具有较高公信力的理性权威信息至关重要。真正自治并长期有效维护学生利益的高校学生会组织能够成为这样的信息之源。当人们对所处环境处于高度不确定性状态时, 常常迷信周围人的行为, 高度信赖权威。具有公信力的学生会组织遵循组织的信息传播原则, 获取并检验信息真伪, 因此能够通过不断发布理性信息, 消除谣言, 从而去除非理性情绪和行为。

在危机的解决期和评估期, 高校学生会能够有效推动事件根本解决。校园群体事件往往涉及多个行为主体, 如学校行政当局、学生、教师、甚至校外人员或组织, 事件大多由这些行为主体间利益协调失衡或观念冲突所致, 需要通过谈判协商解决。作为学生代表, 高校学生会能够充分了解事件情况, 站在学生的立场参与协商, 维护学生利益, 进而解决纠纷化解危机。校园危机事件常常是系统性制度性的失败, 长期酝酿最终从薄弱环节突然爆发, 需要通过制度性调整根本解决, 但整涉及利益面多且身, 唯有具有较多资源的组织才能推动制度层面解决。自治的高校学生会能够承担这样的责任。8

参考文献

[1]、2、3、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2, 62, 28.

[4]、5、赵孟营.论组织理性[J].社会学, 2002, (4) :78, 84.

[6]、高恩新.从非常态管理到常态管理[A].李瑞昌.危机、安全与公共治理[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50.

大学生组织 篇10

众所周知, 关于管理的思想虽然由来已久, 但是只是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形成了系统的管理理论。20世纪30年代, 管理学家们开始注重对行为科学的研究, 最著名的是梅奥等人所做的霍桑试验, “非正式组织”这一概念即是由梅奥在其所著的《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中最先提出的。他们发现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企业中不仅存在着正式组织, 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并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随后, 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切斯特·巴纳德进一步发展了非正式组织理论, 进一步阐释了非正式组织的重要作用及影响。在其代表作《经理人员的职能》中, 他提出社会的各级组织都是一个相互协作的系统, 各种类型的组织都是这个大协作系统的某个部分和方面, 这些协作组织都是正式组织, 而所有的正式组织中都存在着非正式组织。二者是协作活动中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 缺一不可, 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有着重要的影响。

2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概述

高校中也存在着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愈趋成熟的群体, 对正式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呈现出一种淡化的趋势, 而对各类非正式组织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兴趣和依赖感。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具有不同的类型与特点, 对大学生产生着不同的影响。采取积极措施实现大学生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优势互补与整合, 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建设和谐校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1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简介

大学生正式组织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 为完成某一目标而正式组织起来的大学生集合体, 例如班级、学生会等。和其他正式组织一样, 大学生正式组织有着明确的组织目标、完整的组织结构、严格的规章制度, 对它的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相对而言,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是出于正式群体之外的, 主要由个人接触、交互影响形成, 依靠大学生间共同的兴趣爱好和情感来维持。所有的正式组织中都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二者相互依存, 共同发展。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形成的重要原因在于当今大学生需求的多元化。大学生活不同于高中、初中生活, 学生们有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 大学生除了通过正式组织满足其学习和成长需要外, 还渴望通过各种途径实现自我价值, 满足心理需求。他们为了丰富自己的生活, 会发展多个方面的兴趣爱好。随着沟通交往的日益频繁, 人们会自然而然地结成非正式组织, 它所反映的是正式组织集体成员中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途径之一, 正式组织要依赖于非正式组织的调节才更有活力。

2.2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的区别

相较于正式组织, 由于非正式组织是其成员由于情趣相投或价值取向相近而自发自愿形成的组织形式, 所以缺乏正式结构, 人员容易受偶然因素的影响, 具有很大的自发性和不稳定性。非正式组织和正式组织之间有很多差异。

2.2.1 两者存在的目的不同

正式组织的存在往往是为了实现某种目标, 它有着明确的结构及规章制度;相对而言, 非正式组织的存在没有非常明确的目的, 是其成员基于共同的信念或者相似的生活背景而自发形成的, 它主要是为了满足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需要, 特别是成员的归属等情感需要, 属于社交型的组织。

2.2.2 组织内部控制不同

大学生正式组织有着明确的纪律准则、规章制度, 主要通过命令或指令等形式进行自上而下的管理和自下而上的沟通, 而非正式组织主要通过一些不成文的规定或是成员的自我约束进行管理, 通过面对面的闲聊或电话闲淡等非命令型的方式进行横向沟通, 比较随意, 具有不确定性。

2.2.3 组织领导权力的来源不同

正式组织的领导由组织正式任命, 权力的安排与运用非常明确。非正式组织没有正式任命的领导, 在这种情况下, 具有较强人格魅力的领袖往往会起着重要作用, 从而成为组织的核心人物, 这些核心人物往往在非正式组织中有很强的影响力, 发挥着领导的作用。这种影响力虽然在制度上没有被承认, 但却能左右成员的态度和行为, 从而干扰组织决策的实施。

3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及影响

非正式组织是在正式组织的基础上产生的。正式结构是特意设计来规范行为从而为特定目标服务的, 不过, 非正式结构的出现会给正式结构带来巨大的影响, 这其中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3.1 非正式组织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1) 可以满足大学生的需要, 进而形成较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管理上, 正式组织的规章制度往往以其整体运行作为出发点, 较少考虑到组织成员个人需要。但作为社会一分子的人, 其精神的需求也同等重要, 仅仅依靠单方面的物质利益并不能起到团结全体成员的作用, 反而使得人们趋于机械化, 缺少热情。由于非正式组织的成员都具有相同的兴趣和爱好, 彼此间保持着相同的观念和价值取向, 从而能够自觉维护非正式组织所形成的文化价值标准。

(2) 有利于促进正式组织目标的实现。由于非正式组织是通过大学生相同的兴趣爱好而自然形成的, 其群体观念强, 行为高度一致, 如果加以正确引导, 将会使非正式组织成为一股非常重要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积极力量, 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高校健康运转这一目标的实现。

(3) 非正式组织的自我约束能力可以减少正式组织管理中的阻力。人们作为情感的主体, 大部分的生活空间仍然由非正式规则来约束。尽管非正式组织的规范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 是自然形成的, 但对其成员却有很强的约束力。如果成员违背了这些行为规范, 就会受到大家的谴责、排斥甚至被抛弃。由于人类是具有社会性的, 在这种强大的心理压力下, 非制度化规范就很好地强化了成员的群体意识。当大学生非正式组织不允许破坏制度和法律, 不允许对抗正式组织时, 其成员出现不利于稳定的行为就会减少, 从而为正式组织的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3.2 非正式组织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1) 可能会对正式组织目标的实现产生阻力。由于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有着不同的运行规则, 当非正式组织的目标与正式组织的目标不一致时, 非正式组织的活动将会削弱正式组织的作用;如果两者的目标发生冲突, 非正式组织可能会对正式组织的目标产生抵抗情绪, 进而影响正式组织活动的开展, 不利于正式组织目标的实现。

(2) 不利于大学生正式组织的团结稳定。由于非正式组织是成员之间根据相似的成长背景和共同的兴趣爱好形成的, 其成员间的交流和信息易受成员个人主观好恶的影响, 而学生又容易产生从众心理, 有时出于维护小团体的利益会有意无意地制造和散播一些不真实、不全面的消息, 导致不良后果的产生。如果一些谣言不及时澄清, 则很有可能给正式组织带来很多不稳定因素, 不利于和谐校园的创建, 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严重影响学校教育管理目标的实现。

(3) 核心人物的价值取向影响整个组织。非正式组织的核心人物有一定的权威性, 易使其成员盲目服从, 若核心人物的价值取向偏离正常的轨道, 或者被不法分子利用, 就可能使非正式组织成员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偏激、冲动, 甚至会影响高校乃至社会的安全稳定。

4 对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管理对策

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引导管理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高校管理工作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出现和存在, 以其特有的方式对其成员和正式组织产生着影响, 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而我们就要扬长避短, 加强对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教育管理和正确引导, 从而使其获得健康可持续发展。

4.1 我们应当认同并重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

随着时代的发展, 我们越来越认识到非正式组织是客观存在的, 必须理解并接受非正式组织, 尽可能对非正式组织的健康发展进行积极引导。在高校中, 非正式组织是大学生成长成才所必需的, 并对高校培养目标的实现起着促进与支持作用, 对正式组织有着正面的辅助作用。因此在高校学生管理中, 应该把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结合起来, 充分利用非正式组织在协调人际关系、满足心理情感及需要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加强引导, 去除其消极影响。

4.2 注重引导, 扬长避短, 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尽量消除其不良影响

非正式组织具有较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虽然非正式组织由于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而容易出现一定的倾向性, 但是只要高校管理者注重引导, 充分调动其积极作用, 就会相应消减其不良影响, 使其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加强对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引领, 关键在于提高其成员的素质和能力, 加强非正式组织中个体成员的意识, 进一步提高对个体成员的教育, 指导他们有效避免其消极行为, 充分发挥他们积极能干的一面。

4.3 重视培养大学生非正式组织中的核心人物

由于非正式组织没有正式任命的领导, 一般都是由具有较强个人魅力的核心人物来担任, 该人物具有为组织其他成员所承认的特质, 是共同爱好的极力推动者。这些人物对于成员具有很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往往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正式组织对他们的影响。加强对大学生非正式组织中核心人物的管理, 尽量对这些核心人物进行提拔重用, 在正式组织中给予充分鼓励和肯定, 使其对正式组织产生归属感, 这对于促进正式组织的凝聚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而有利于大学生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中优秀成员的成长与发展, 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高校的管理工作。

4.4 加强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网络文化建设, 从而促进正式组织网络化的发展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 网络型虚拟组织已经成为非正式组织的一个重要类型, QQ群、微信、微博等虚拟组织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交往的重要方式, 成为引领潮流的风向标。但是, 大学生网络型非正式组织的特点在于信息量大而难以分类细化, 难以辨其真伪并容易形成从众现象, 因此, 高校管理者应注意整合网络化资源, 以期有效利用信息资源。

与非正式组织相比, 一些大学生正式组织的网站却是少有人问津, 例如学校主页或个别学院的网站等, 很少有学生主动登录浏览。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正式组织网站管理, 加强网络平台建设, 做到信息资源共享, 使大学生正式组织网站成为联络沟通、解决问题、凝聚学生的有效载体。

5 构建学习型非正式组织

近年来, 我国一直在倡导学习型组织以及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构建学习型非正式组织就是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内部各成员在充分认同大学生正式组织所处环境、运作战略及组织文化的基础上, 通过对信息及时认知、全面把握和迅速传递, 以达成共识, 并根据大学生正式组织的决策和奋斗方向, 不断调整自身行为以使自己不断获得提升。

身处迅速发展的知识经济社会, 我们只有不断地接受、学习新的知识, 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才有可能在这个时代中获得发展。一个积极型大学生非正式组织是一个能熟练地创造、获取和传递知识的组织, 同时也会善于修正自身的行为, 以适应新的知识和见解。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学习力的核心是对信息的把握, 我们应当尽量拓宽信息获取渠道, 使大家树立努力学习的一致方向, 提高对信息的敏感能力和认知能力;提高信息传递速度并减少层级障碍从而降低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失真度;并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反馈。借助网络和社群组织的辅助作用, 为大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 从而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

学习型非正式组织的建立不仅有利于其自身的健康发展, 而且也可以促进正式组织目标的实现, 从而使得和谐校园得以构建, 最终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 我们越来越强烈地认识到, 单纯地强调正式组织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和组织发展的需要。非正式组织是从正式组织发展而来的, 其对组织整体的运转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加强对非正式组织的管理已经变得非常必要和迫切。同样在高校中也存在着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非正式组织的出现会给正式组织带来巨大的影响, 这其中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因此, 要建立和谐校园, 不仅要关注正式组织的建设, 更要注重非正式组织的管理和发展。

关键词: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核心领导人物,学习型非正式组织

参考文献

[1]谢敏慧.大学生非正式组织作用机理及与正式组织的互动关系研究[J].华章, 2013 (27) .

[2]崔瑞青.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分析及其管理对策探讨[J].管理学家, 2012 (6) .

[3]王海燕.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引导与管理[J].河南教育, 2011 (9) .

[4]宋立峰.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管理探析[J].管理纵横, 2011 (2) .

[5]蔡凌燕.企业非正式组织的影响力分析及管理策略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 2009.

[6]车予宁.非正式组织在企业中的存在类型与管理[J].商场现代化, 2009 (12) .

[7]杨峰, 陈重旭.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现状及对策探析[J].中国商界, 2008 (11) .

上一篇:课堂教学的深刻性下一篇:零部件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