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保障

2024-07-19

生活保障(精选十篇)

生活保障 篇1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是法律赋予每一个公民在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 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标准, 向其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援助的社会保障制度。它承担了保障农村困难群众生存所需基本条件的责任, 是维护农村困难群体基本生存权力的迫切需要, 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性保障措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提出, 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是加强“三农”工作、构建和谐社会的又一重大举措。

据国家统计局2007年初的统计显示, 我国农村人口有7.37亿, 占全国人口的56.1%。截至2006年末, 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有2 148万人, 低收入群体数量为3 550万人。据统计, 到2006年年底, 我国已有25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 2 133个县 (市、区) 初步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 509万农民享受了农村最低民生活保障。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2007年8月在接受中国政府网在线访谈时表示[1], 到2007年6月底, 全国31个省区市都已经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覆盖了2068万人。我国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还处于探索阶段, 它的目标是克服现实中存在的贫困问题。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部署和要求, 重庆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意见》 (渝府发[2006]149号) [2], 决定从2007年起, 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截止2007年7月底, 全市39个区县 (渝中区无农业人口) 已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有68.03万人享受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占农业人口的2.89%, 发放低保金9 053.6万元, 月人均补差22元。

重庆市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焦点和难点在渝东南地区的贫困农村。该地区突伸于黔、湘、鄂三省, 位于渝、鄂、湘、黔隆起的褶皱带山区。这里有6个区县, 辖380个乡、316个镇, 有5 969个村、740个社区居委。总人口300多万, 约为全市的1/10;但70%的人口是少数民族, 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93.1%, 是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域[3]。渝东南地区的这6个区县2004年人均GDP只及全市平均值的30.1%。是一个集“老、少、边、山、穷”为一体的区域[4]。而由于财力不足, 在以地方财政为主、中央补助为辅、社会多方参与的原则下, 渝东南贫困农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面临社保能力的挑战。

1 渝东南地区最低生活保障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2007年下半年对重庆市渝东南地区的5个区县秀山、酉阳、黔江、彭水、武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情况的调研资料, 截止至2007年7月, 各区县的具体实施情况有所差异, 武隆县从2007年1月开始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享受农村低保的人数占农村总人数的6.14%;彭水县从3月底开始实施, 享受低保的人数占农村人口的6.84%;酉阳、秀山和黔江从4月份开始实施, 享受低保的人数分别占农业人口数的5.78%、4.87%和3.46%。各区县对于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都给予了充分的重视, 以尽全力达到应保尽保, 保障人们的最低生活标准。

从武隆县民政部门得到的数据显示, 截止2007年7月底, 全县农业人口有34.79万人, 其中绝对贫困户7 201户, 贫困人口20 116人。农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7 685户, 贫困人口21 356人。2007年重庆市补助了武隆县农村低保资金350万元, 1~9月累计发放低保金382.5万元, 保障水平较高, 占农业人口的6.14%。根据2007年11月15日武隆府办发[2007]140号和武隆民发[2007]54号文件精神, 农村低保资金实行财政直发制度, 民政部门每季度将低保资金审批表交县财政局, 由县财政局将低保资金划拨到低保对象的个人存折上, 有效地确保了农村低保对象人心的稳定, 让民众放心低保制度的公开性、公平性、公正性。

黔江区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意见》[3]和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意见》文件精神, 黔江区民政局出台了《关于开展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实施办法》, 对“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原则、保障范围及对象、保障时限、保障标准、保障工作程序、保障资金的管理及发放、保障工作责任”七个方面作了规定, 其中对“保障范围及对象、保障标准”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从2007年1月实施。据黔江的统计资料显示, 截止2007年8月底, 全区共有农村低保对象6 355户, 低保人口14 818人, 月享受低保金37.24万元, 累计发放低保金297.8万元, 通过财政直接补助的方式发放到低保户手中, 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全区农业人口有42.84万人, 农村低保户14 818人, 占农村贪困人口数3.46%, 是渝东南地区覆盖率最低的区县。在低保资金的来源上, 市级补助了该区农村低保资金300万元, 占财政预算65%, 得到了市财政的广泛支持。

以上两个地区分别是本次调研的5个区县中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较高和较低的2个区县。通过对各区县、乡镇大量的调查和分析发现, 在我国农村低保的实施过程中, 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影响着这一社会发展中要解决的民生大问题。

1.1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存在“双低”

一是保障人数过低。从彭水县民政局的数据及调研资料上看, 渝东南地区被调研的5个县中, 保障水平最高的也只有彭水县占全县农业人口的6.84%, 而彭水县的农业人口有57.09万之多, 保障人数明显太低, 仅有少数极其贫困户才能享受到低保政策。据统计整个渝东南地区的平均保障水平也只占农村人口的5%左右, 而渝东南地区的总农业人口数达298万, 只有不到1/5的人口享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可见保障范围有限。

二是保障标准太低。在2007年1月建立保障制度的几个区县中, 保障水平最高的酉阳县年人均268元, 每月享有22元/人, 相对于农民的生活支出, 发放到农民手中的最低生活保障金所起作用可谓甚微。

1.2 家庭收入核实难度大, 保障对象难以准确把握

在被调查的各个乡镇中普遍存在信息不准确问题, 对家庭收入的核实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例如, 农作物收入存在不稳定生, 农民的其他收入也难以核实, 不能准确计算出收入是否符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另外, 个别乡镇资金发放不及时, 有的乡镇发放不能按要求办, 代领现象也时有出现。秀山县有关人士指出, 该县地处山区, 农村人口众多且较贫困, 目前还没达到应保尽保;外出临时务工人员较多, 部分农村居民婚丧嫁娶和出生不去户籍管理部门登记, 给村委会调查收入和户口调查工作带来很大难度。这些复杂情况都给保障制度的正确、顺利实施带来困难。

1.3 立法薄弱, 法制不健全

在民政部门主管并负责实施的各种工作, 目前还只有相关文件“国发[2007] (19) 号文件”作为实践的依据, 没有正式的法规。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过程中, 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扮演什么角色、承担什么责任是不明确的, 民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也不确定的, 保障对象的权利与义务更不具体。因此, 导致在保障制度的实施中, 各种不当行为屡禁不止。个别乡镇和村组工作不够扎实, 监督工作做得不够, 没有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办理, 闭门造车、优厚亲友, 导致应保未保、不应保却享有的情况不能杜绝。为此应建立相关法规制度给予规范。

1.4 农村低保金实行社会化发放难度较大, 成本较高, 硬件设施跟不上

目前农村低保工作在渝东南地区已经初步建立, 但仍有许多村民对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概念模糊不, 不知道何种情况可申请低保, 条件、程序并不清楚。又由于农村消息闭塞, 未能及时做到申报、领取保障金的大有人在, 并造成保障金积压。而对于该部分保障金的管理, 没有相关的规定。在发放过程中, 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是农村唯一覆盖各乡镇的金融机构, 但是信用社却未实现免费代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业务, 需要额外列支一笔代办服务费, 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协调, 以降低发放的成本。另外,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量很大, 数据处理问题多, 但是大多数乡镇民政办公室都没有配备电脑, 上报和打印低保数据和表册都是在外面电脑店处理, 即误时, 又增大了成本。这些都是乡镇进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 统计工作跟不上, 耽误低保工作的核实与发放。在实施中存在延时误事现象, 影响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 给人们带来不便。

2 渝东南地区最低生活保障的对策

2.1 确保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来源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最主要的困难是低保资金来源问题。目前为止, 农村大部分贫困乡镇地区低保资金靠财政补发, 县乡级财政很少有能自行解决的。在调查中的几个区县中, 市财政补助为80%, 不足的由县财政兜底;来源情况好一些的区县, 市财政补助约60%, 县财政约出35%。据了解, 市区一级的资金来源情况比县一级的要好很多, 例如南岸区低保工作中资金来源可以自足, 基本不用财政拨款。发达地方和欠发达地方, 是否有钱做好农村低保工作, 涉及到地方的财政收入水平, 更涉及到其财政支出结构, 关键是要把财政收入尽可能地向保证和改善基本民生来倾斜投入;因此, 在一定的财政收入状况下, 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以保证低保资金来源。

2.2 对于低保的标准, 应制定评估办法, 合理核算收入

一是确定核算范围。计入申请对象家庭收入的项目的计算要详细及时, 证据充足。例如:各种养殖业、劳务收入;接受捐赠或资助的收入;房屋设备出租、出售等财产性收入。不计入申请对象家庭收入的, 也要提供相应证据, 并充分调查。如:有优待抚恤金、困难学生救助金、意外伤害补偿费、计员划生育奖励扶助金、特困医疗救助金等项目。

二是明确计算标准。对粮食、果木、畜禽等种养殖业收入, 按由民政、农业、林业、畜牧、物价、统计等相关部门依据市场行情研究制定统一的价格参考标准计算, 并派专门人进行核实。外出务工人员, 能提供工资证明的, 按证明工资计算;不能提供工资收入证明的, 按务工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收入。

三是规范入户调查。应由驻村的乡镇干部, 根据申请对象的申报情况, 与村组干部一道进行入户调查, 即:看家庭成员构成以及生活状况;询问家庭收入来源以及基本支出;检查承包土地实有数量及收入多少;走访邻里乡亲, 核实情况是否属实。然后填制入户调查表, 载明家庭人口及收入的核实情况, 由申请人签字或盖手印认可。

2.3 健全立法, 建立相应法律制度

立法薄弱是我国农村低保制度实行过程中的一大阻碍。在农村低保得以有效实现之前, 管理规范化和法制化的完善是一个必要的过程, 特别是指导思想明晰化的过程。动态管理、分类管理、档案管理和信息化管理对于推进和巩固低保制度十分必要。市县一级政府与省、中央级政府相比, 发挥管理职能有一定的时滞。加强立法, 有利有于促进低保工作的及时顺利进行。才能在发挥各级民政部门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 较好地协调各级民政及财政、农业、扶贫、统计和物价等部门, 执行好农村低保资金管理政策、监督制度;并建立监督管理网络, 对低保规章、政策、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加强各级乡镇、村委做好农低保对象的申请受理和评议、审核以及资金发放等工作。

2.4 建立低保工作机构, 形成一支高素质的低保工作队伍

随着农村低保制度的完善, 政府应投入一定的资金, 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和工作人员, 对低保工作进行管理和服务。工作人员实行招聘制, 并进行相应的培训, 办公费用由财政安排。管理的工作重点要放在乡镇, 同时在村委会设立兼职的低保协助人员, 保证农村低保户的利益及低保工作的合理有效进行。

3 结束语

在实施农村低保制度的同时, 必须加强农村脱贫致富工作。而要彻底改变农村的贫困落后状况, 关键是加强科学文化教育, 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术能力, 加强思想教育, 转变思想观念, 同时提供技术培训, 广泛扩宽就业渠道, 使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有相对固定的收人;同时还要指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向高效农业和科技农业发展, 增加农民的收人, 使农民最终走向富裕道路, 才是最低生活保障的终极目标。

摘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为保障收入难以维持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一种新型社会救助制度, 它是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的有效途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对于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构建和谐农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就农村低保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调研,渝东南地区,问题和对策

参考文献

[1]郭晋辉:《财政部将下发30亿农村低保补助基金》[N];《第一财经日报》2007.08.01。

[2]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意见[2007] (149) (http://www.cq.gov.cn/zwgk/zfgw/49954.htm) 。

[3]乔广奇:《加快渝东南民族地区发展的思考》[N];《重庆日报》2003.07.05, 第3版。

生活保障建模问题 篇2

【关键词】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低保线” 贫困线

始于20 世纪90 年代的国有企业改革, 给城市带来了一 场失业和下岗的浪潮, 就业形势的剧变给整个社会形成了强 大的压力。与此同时, 刚刚起步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又是 漏洞百出, 并且短时间内难以修补完善。在这种情势下, 政府 的最好选择是抓紧时间, 编织一道“最后的安全网”, 于是一些 地方开始尝试构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一、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起源与现状

所谓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简称“低保”)是指政府依据维持 基本生活水平的消费需求, 建立一个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简称 “低保线”)。每一个公民, 当其收入水平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 准时, 都有权利向政府提出申请, 根据调查结果, 按法定程序 和标准对申请者提供现金和实物救助的一种新型社会救助制 度。

1、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自从1993 年6 月1 日上海市政府首先宣布建立“最低生

活保障制度”以来, 在过去的13 年中, 这项制度大致经历了两 大发展阶段, 即1993~1999 年的创建和推广阶段;1999 年至今 的提高与完善阶段。

⑴创建和推广阶段。自上海率先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之后, 大连、青岛、烟台、福州、厦门和广州等东部沿海城市根 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先后构建了这项制度。1995 年最低生活 保障制度得到民政部的认可, 并决心在全国组织推广。1997 年, 国务院发出《国务院关于在各地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 障制度的通知》, 要求在本世纪末, 全国所有的城市和县治所 在镇都要建立这项制度。到1999 年建国50 周年前夕, 民政部 宣布, 全国668 个城市和1638 个县政府所在地的建制镇都已 经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同年又出台了《城市居 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 这标志着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经成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正式法律制度和长期基本国策。⑵提高和完善阶段。进入新世纪,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入 了提高和完善阶段, 这主要表现在“低保”经费来源和救助方 式改革两方面。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初期,“低保”经费几乎完 全由地方政府负担。这便构成了一个悖论, 越是经济发展落后 的地区, 地方财政越困难, 但面临的“低保”对象却越多。因而, 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 城市“低保”制度很难发挥其“保弱”功 能。2000 年, 国务院做出重要决策, 从2001~2003 年, 中央财政 负担的“低保”经费要连续翻番。从表1 中我们看到, 中央财政 在“低保”经费上的支出由1999 年的4 亿上升到2004 年的 105 亿, 同期保障人数由281 万人上升为2201 万人。

“低保”救助方式重点走向“配套措施”和“分类救助”。“配 套措施”是指为解决低保对象在医疗、子女教育和住房等特殊 问题时所采取的配套政策。“分类救助”是指对“低保”家庭中 的特殊需要成员, 如老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和重病人采取的 特殊政策。2003 年, 民政部发出《关于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 有关事项的通知》;2004 年, 民政部、建设部等联合颁布了《城 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同年, 民政部与教育部 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城乡特殊困难未成年人教育救助 工作的通知》。这意味着民政部和其它相关政府部门, 正探索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袁嫣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广东广州510925)经济生活 30 《当代经济》2007 年第7 期(上)经济生活

和建立以城市“低保”制度为主体, 以优惠政策和临时救助制 度为补充, 以医疗、教育和住房救助相配套的综合性救助体 系。

表1 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本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政部, 中国统计出版社。

2、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现状与特征

前面的分析我们看到,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由地方向全

国逐步推进的, 同时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巨大。因 而,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地方差异也是巨大的, 这主要体现在 救助标准(“低保线”)和补差标准上。事实上,“低保”对象真正 从政府那里得到的救助金, 并不是以“低保线”表现出来的现 金金额, 而是用“低保线”减去家庭人均收入后得到的差额, 这 就是补差标准。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具有以下特征:(1)作为一种社会救助制度, 救助资格的确定以家计调查 为基础。由于家计调查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增加了最低生 活保障制度的执行成本。即便这样, 还是难以解决“虚报收入” 和“隐形就业”问题。为此, 有些地方政府采取“视同收入”的办 法来计算家庭收入。所谓视同收入, 指年龄在18~59 岁的下 岗、失业人员无论是否获得下岗生活费或失业救济金, 都被视 为已经获得相当于当地最低工资水平的收入。但是这种处理 办法显然容易将有劳动能力, 但没有工作机会的困难人群排 除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之外。

(2)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面向贫困个人或家庭。对一般家

庭, 政府依据当地的“低保线”, 补足家庭人均收入低于“低保 线”的部分, 即贫困家庭实际得到的是补差部分。这种制度设 计有助于发挥国家、家庭和个人各自的责任。对于残疾或其他 特殊个人, 则直接按“低保”标准救助。

(3)对“低保”对象的救助主要是以现金和实物为支付形

式。保障对象由传统的“三无”人员, 到保障所有的低收入家庭 或个人, 重点是防止城市人口的经济贫困。

(4)“低保”经费来源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从表1 中我们 看到, 从2003 年起, 中央财政的拨款比例已超过60%。

(5)各大、中、小城市依据自身的情况确定“低保线”。实践 中主要由地方的生活水平和财政能力确定, 同时从各省公布 的低保标准来看, 2005 年全国31 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低 保线”差异悬殊, 最高的广州市为330 元/ 人·月, 而最低的乌 鲁木齐市仅161 元/ 人·月, 两者相差一倍多,“低保线”的调整 以各地的消费价格指数为依据。

二、“低保线”与贫困线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目标

是救助城市贫困群体, 能否达到 这一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低保线”的高低。而目前“低保 线”的制定, 全国还没有形成一 个统一的方法或标准。因此,“低 保线”是否适当, 值得我们去探 讨。目前, 贫困线的确定办法相 对规范、合理, 下面我们对“低保 线”与贫困线作些比较。在表2 中, 从2003 年“低保

线”与食品贫困线的比较结果看, 最高的辽宁和黑龙江“低保 线”相当于食品贫困线的189%, 最低的广东和贵州为110%, 全国“低保线”相当于食品贫困线的135%。可见, 最低生活保 障保准还是能足以满足贫困人口的食品需求。但是, 从相对的 角度看, 2003 年广东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国占第 4 位, 其“低保线”仅刚刚超过食品贫困线。同年黑龙江省城镇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国位于第27 位, 但其“低保线”几乎 是食品贫困线的一倍。从“低保线”与绝对贫困线的比较结果 看, 天津、辽宁、黑龙江、江苏和安徽五省市的“低保线”超过了 绝对贫困线, 最差的山东省“低保线”只有绝对贫困线的67%。从全国水平看,“低保线”相当于绝对贫困线的84%。因而, 最 低生活保障标准还不能满足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从“低 保线”与相对贫困线的比较结果看, 辽宁省的“低保”标准相对 较高, 其“低保线”相当于相对贫困线的0.58;“低保”标准相对 较低的是浙江省和江西省, 二者“低保线”相当于相对贫困线 的0.39;全国“低保线”相当于相对贫困线的0.45。从各地区的保障标准看,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对

较高的省市, 其相对保障水平却显得过低, 如广东省、浙江省 和山东省。同时,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对较低的省份, 如黑龙江, 其相对保障标准却较高。这说明, 我们在强调提高 贫困地区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时, 也不能忽视富裕地区的救 助水平。富裕地区人们普遍收入水平高, 但我们还要看到其生 活水平也高的事实。

三、总结与评论

从表2 我们看到,“低保线”低于绝对贫困线,“低保”金无

法满足贫困家庭的最基本生活需要。“低保”只起“养活穷人”、安抚人心和稳定社会的作用, 它很难使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实 际上, 社会救助管理的重点在一定程度上已由收入贫困的预 防转向长期劳动力市场和社会排斥的预防。如果救助金不足 以使穷人摆脱贫困, 并长期依赖救助金生活, 可能使“低保”对 象长期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 并被社会边缘化。31 《当代经济》2007 年第7 期(上)经济生活

另外, 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制定一个全国统一 的救助标准毫无意义。但现行政策是, 救助标准由各地方政府 自行确定也是不合理的。因而, 制定一个全国统一、具有可操 作性的“低保线”计算办法又是迫切和必须的。【参考文献】

[1] 唐均: 中国城市居民贫困线研究,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8。[2] Erik Thorbecke: 贫困分析中的概念问题和测量问题, 世界经济文 汇, 2005 第3 期。

[3] David, Madden(2000), Relative or absolute poverty lines: a new approach,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 46(2).表2 2003 年各省、直辖市“低保线”与贫困线比较单位: 元/ 人·年

取材生活实践生活回归生活 篇3

一、取材生活,处处发现美

著名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倡导“发现学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认知——发现法。正如大师罗丹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因此,在教学设计中,笔者坚持在生活中发现美的教学原则,始终立足于生活这个美术素材与灵感的“大熔炉”,注重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引导学生以美的眼光、美的心态去观察、去捕捉、去发现生活中美的存在。

1.引导学生去感应自然、观察自然,不仅有益于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和评述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让学生亲近自然,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自主地去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和有意识地创造美。

在上《秋天来了》这一课时,笔者带领学生感受“万美之中秋为最”。秋天是多彩的,阳光下,红的、橙的、金的、绿的……各色树叶一片片、一树树招人喜爱。秋天是最美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黄澄澄、金灿灿的果实挂满枝头,殷实、成熟、美丽。在课前让学生收集各种秋天图片资料,带他们到室外去亲近自然,让学生对秋天有充分的感性认识、最直观的感受。通过生活中的观察与平时资料的搜集,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就能全方位地感知秋天,激发学生们的创作表现欲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动手能力。

2.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资源,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整合在一起,让孩子们的心与生活联结在一起,使他们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体验生活的喜、怒、哀、乐,感悟生活的美,并抒唱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发展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

二、实践生活,处处创造美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不是生活的就不是教育的”,生活是一切学习、实践的基础,没有生活就没有实践,没有实践就没有体验性学习。奥苏伯尔的学习动机理论指出认知内驱力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这种动机主要体现为理解生活事物、掌握生活知识、系统阐述并解决生活问题的需要。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艺术创作的主要来源在于生活。所有美术作品都是由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对生活的有感而发。激发学生的创作冲动,从而使他们有感而发,有感而画,这样做就让学生将现实的生活和想象中的生活联系起来,把生活和美术联系起来,由此加深了学生对美术的理解,并逐渐养成自觉的审美习惯和热切希望表达对美的追求,在心灵深处,对美产生一种乐趣和需要。

在上苏教版第七册《老房子》时,教材展示了古今中外各具特色的老房子,它们有着不同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堪称典范。房屋的发展记录着人类发展的历史,因此被称为“凝固的历史”,人类发展至今,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都有其不同特色的老房子和文化,被一代代传承。站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站在钢筋水泥金属林立的现代建筑里,回头望望那外表朴素、材质简单、带着大自然清香的老房子,静心体会,用心灵触摸,会发现在它们身后那沉甸甸的智慧,让人陶醉,让人感动。学生徜徉其中,可以结合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生活习惯和科技发展等因素,立体化地去理解老房子的材料、造型、工艺特色,从而建立起对老房子的正确审美情感。同样,在《门窗墙》这一课时,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美来源于自然,也来源于人们所创造的生活。通过将生活元素融入教学,将教学实践回归生活的教学策略,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又因为个体生活的独特性而有效保护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回归生活,细心呵护美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教学内容只有具备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的再创造活动,才能够真正让学生吸收和内化。”美术学习的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美术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和心理反应。

不单纯地以绘画技巧作为唯一评判标准,关注学生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在学习之余一头扎进生活,充分品鉴生活。将课堂学习之美与生活欣赏之美进行结合,将单一的美术教学之美与生活的广博之美进行对比,让小学生在生动有趣的生活教学中,逐渐养成审美习惯,提高审美能力,形成审美品格。

生活保障 篇4

一、合理选择生活材料, 创设有意义的生活情境, 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

1.选择适合于数学教学的生活材料, 创设有意义的生活情境, 凸现有用性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素材的选择, 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生活经验, 提供有趣的、具体的、富有一定启发性的活动 (如游戏) 活动, 让学生经历应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合理选择生活材料不仅要从知识系统出发, 考虑前后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 更要关注数学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选择生活化学习材料既要关注现实性, 又要体现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既要体现适度的开放性, 又不宜过分繁杂;既要关注趣味性, 还应减少生活经验对数学思考的干扰和影响。

例如, 在教学《0的认识》时, 利用动画展示狗熊掰玉米的故事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了解、感知0的产生和意义。再如, 教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时, 分别让学生用“米”作单位来描述、估测两条彩绳的长度, 使学生经历不够整米的长度无法再用整数表示的过程, 凸显了小数产生的必要性, 同时激发了学生研究小数的兴趣。再比如, 学习“百分数的应用”时, 课前可以先引导学生到银行、商店去调查, 了解关于存款、取款、利息、折扣等方面的一些知识。课堂上联系生活实际提出有关利息和折扣等方面的问题, 让学生分组进行研究解答。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 既学会了知识, 又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

2.学会对教材进行合理重组与加工, 凸显有效性

数学问题需来源于生活, 但有时又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教材中的许多素材相对于现实生活而言是比较单纯的, 大多条件与结论的信息都是相匹配的, 而且许多素材都比较有地域特点, 不一定适合当地地域的生活习惯。所以, 教师应学会读透教材, 在正确理解教材意图的基础上, 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进行充实、重组和处理教材, 提出真实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这样, 不仅可使原来十分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 学生感兴趣, 而且使学生真切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 可问:“同学们经常喝牛奶, 有没有留意牛奶盒上标有‘脂肪≥3.1%, 蛋白质≥2.9%……’这些内容?你们知道3.1%, 2.9%等表示什么意思吗?”从而激起学生求知的内驱力。使学生的探索变得生动有趣, 富有现实意义和挑战性。

二、数学知识用于生活, 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能服务于生活

数学学习与生活实践的“链接与交互”, 可以使封闭的书本文化积累过程转变为开放的、活生生的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自我发展过程。操作与实践是学生体会数学服务于生活最主要的手段, 它既能巩固所学的知识, 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如学习了《比例》后, 引导学生思考:你能用所学的知识测量出学校旗杆的高度吗?学生们通过讨论:用一根竹竿立在阳光下, 先量出竹竿和它的影长, 再量出旗杆的影长, 用“竹竿的影长:竹竿的长=旗杆的影长:旗杆的高”解比例, 很快算出旗杆的高度。再如, 在学完《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后, 我创设了“美丽的图案”的情境活动:我们的校园缺少绿化, 现在想用36米长的栏杆在教学楼前设计花圃, 请你帮帮忙, 画出你设计的草图, 并求出它的面积。校园是学生所熟悉的环境, 所以学生的兴趣很浓, 创造性思维被激活。有的设计成圆形, 有的设计成正方形, 有的设计成长方形, 有的设计成平行四边形……一个个都很投入, 在纸上画图, 认真的演算, 调动一切创造性思维和已有知识经验去寻找问题的最佳答案。这样让教材内容“走出”教室, 让学生在生活空间中学习, 在生活实践中感知, 切实体验数学的无穷魅力, 体验成功的喜悦。

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勤于估算。如学过“面积和面积单位”后, 一方面, 要求学生建立相应面积单位的“概念”, 另一方面, 让学生联想实际并通过两者的结合估计生活中常见物品的面积,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三、让教师的教学行为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1.不断向学生渗透应用数学的意识

向学生渗透应用数学的意识要从小做起。如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认位置》一课, 除了教室中的“位置”外, 还可以想到什么地方有“位置”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联想到影院、列车、书架等生活中与“位置”有关的问题。如果一个小学生 (7岁左右) 有了这种意识, 当和父母一起乘车时, 就会高高兴兴地手拿车票帮助父母找“位置”。可以看出, 使学生从小就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2.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普遍存在的, 其呈现形式又是多种多样的

我们在挖掘各种资源的同时, 不要忽略了现行教材中的有效资源。如一年级教材“生活中的数”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资源, 其优点并不在于资源本身, 而在于由此可以使学生联想到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数, 并以此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像这样的生活实例教材中比比皆是, 而且这些资源又都是经过专家精心筛选的, 因此这些非常宝贵的可利用资源, 要注意充分地利用。

3.及时收集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可以说处处可见,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 特别要留心收集那些与学生的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资料, 供教学中采用。如新闻或报刊中有关小学教育、科技发展、儿童活动方面的内容, 商店广告中有关儿童生活用品、儿童玩具、学习用品的内容, 校园中有关儿童的一些活动内容、组织形式等。

4.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 要不断地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 并通过分析这些问题, 从而解决这些问题, 最后再通过回顾这些问题与结论的可行性来推动数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例如, 教学一年级下册《统计》, 可以引导学生找一找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可以用到统计知识?请你提出一个有关这方面的问题, 并用刚刚学过的统计知识来解决你所提出的问题。如一个月的天气变化情况、全班同学家中电器的拥有情况等。这些问题都可以用统计的知识来解决, 而且大家在合作的过程中并不感到有什么太大的困难, 这样的问题就比较切合学生的知识水平, 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总之, 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就是关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 使学生能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 就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世界, 学生的学习过程就会成为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活动过程。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教师.

最低生活保障申请报告 篇5

嫩溪垅居委会:

我叫宋东,是宏源总公司人,因我遭遇车祸,头部受伤,至今未恢复,不能参加重体力劳动,妻子腿部粉碎性骨折,现也不能参加体力劳动,而且现在儿女都在上学,本身家里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家庭非常困难,现在我们自己还要治疗病痛,还要抚养儿女上学的问题,如今连最基本的生活都没有保障,希望上级领导能够根据我家的具体情况,给予我家解决最低生活保障问题,深表感谢!

申请人:宋东

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归于生活 篇6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新课导入;课后作业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在其教学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高中生会接触到很多与化学有关的生活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综合运用化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解决有关问题。”这为高中化学教学回归生活化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那么,具体应当如何做才能将上述理论知识转化、落实为实践呢?笔者对此持如下看法:

一、利用社会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导入新课

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高中生心理思维逐渐发展成熟,逐渐对周围的事物产生了较强的探究兴趣及热情,越是同自身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学习内容,越能激发起他们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与积极性。鉴于教育心理学的这一研究,我们高中化学教育工作者可以尝试从高中生常见的社会生活现象导入新课,这样,便能在巧妙实施新课导入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更加自觉、积极且主动地投入到接下来具体化学知识点的学习活动中。

对此,我有着非常深刻的体会。例如,在教学“正确使用药物”这节内容时,我就向学生提出了如下的问题:“维生素C是人体必须的维生素,对人体的健康发展有着非常有益的帮助。因此,现代社会中相当一部分人单纯地以VC药片代替日常水果蔬菜,总觉得这样既方便又高效。在你看来,这种光靠吃VC药片的行为是否能真正达到保健身体、促进身体健康发展的作用呢?我们日常生活中还会经常听到药物有‘处方药及‘非处方药的区分,在医生监控或指导下使用的药物被称为处方药,消费者不需要持有医生处方就可以直接购买的药物被称为非处方药,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区分呢?……”上述问题都是学生日常现实生活中会遇到的问题,但他们对此也往往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样便通过这些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问题巧妙地为其创设了既熟悉又亲切的学习情景,最大限度地激发、调动了他们对这部分化学内容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顺利实现了新课、新内容的巧妙导入。

二、借助社会生活经验,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点的深刻理解

高中化学作为一门理科性质的学习科目,其本身兼具抽象性、逻辑性等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更好地认识与深刻理解所学知识点带来较大的难度与困难。这也是制约学生学习效率切实提高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实,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大,高中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人生阅历及社会生活实际经验,为此,高中化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主观经验积累,向他们提供丰富的社会事实论据,相信此举在促使学生得以更加具体、直观地感知所学化学概念或规律的同时,真正实现自身对所学化学知识点的深刻理解、理解与灵活掌握。

如,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农药在水中的溶解性以及高温下的挥发性和易分解性”等特征,我向学生列举了日常生活中人们用来减少瓜果蔬菜农药残留的多种方法:将一些保质期较长的果蔬放置一段时间,残留的农药会逐渐分解掉;将蔬菜瓜果等放入清水中或滴加洗洁精浸泡30分钟以上;将蔬菜高温蒸,再进行烹调……这些生活实例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形成了对“农药在水中的溶解性以及高温下的挥发性和易分解性”的更深刻认识,为切实收获较高的学习效率及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让课后作业回归生活,发展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作业是高中化学整体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确保课后作业回归生活化,确保作业更加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从而充分激发其完成课后作业的兴趣与积极性,切实实现利用课后作业复习、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目的,更可以此为契机,着重对学生的实践运用意识及实践运用能力进行培养与发展,从而真正实现“生活化”高中化学教学的目的。

如,在学习了“金属的腐蚀和防护”这节内容之后,我向学生布置了如下的课后作业形式:为了使学校的钢制自行车防雨棚有较长的使用寿命,需要采取哪些防锈措施?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堂所学有关金属锈蚀知识初步考虑可以采取的防锈措施,并尽可能多地设计几种防护方案,在综合对比几种方案优缺点的基础上最终确定“防止自行车棚钢架锈蚀”的最佳方案。

这样,便将这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化学现象转化成了课后作业的形式走入到了学生高中化学学习的活动中。他们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既巩固了课堂所学,又发展了自身的实践运用能力,真正起到了一举多得的良好效果。

生活保障 篇7

数学本身是抽象的,但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是具体的。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从情景中引入

从熟悉的生活背景导入,让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是培养数学应用意识的条件之一。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我是这样导入的:身体有圆又有方,穿着各色花衣裳。吃饭逛街买东西,生活处处少不了。请小朋友猜一猜,这是什么?这里我从学生喜欢的猜谜语的这一情景切入,使学生感受到日常生活中充满了数学问题,数学问题就是生活中实实在在存在的问题,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感到亲切可信,从而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二)在体验中学习

体验是人的智慧和品格发展的最重要方式之一。华盛顿大学有一条标语:“听过的容易记忆,看过的容易记住,做过的容易学会。”这和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三者统一的思想不谋而合,生动地说明了体验的重要性。《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原教学大纲对知识要求达到“了解、理解、应用”的基础上,同时强调学生“经历了什么”、“感受了什么”、“体会了什么”,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励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设法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验证、推理、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让学生在多向交流、合作、探究中学会学习。例如,在教学“10的认识”中,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自己进行探索,进行体验。强化实践操作,开放学生“全脑”,引导他们眼、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参与,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动态生成,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体验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数学活动中主动参与,亲身经历,获得对数学事实和经验的理性认识和情感体验。它是学生以认知主体的身份亲自参加丰富生动的活动,完完全全地参与学习过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从而在体验和创造中学会数学。

(三)在生活中探究

我们归根结底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核心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想让学生获得这种能力,关键要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他们的应用意识和欲望。教师要创造性地挖掘课程资源,让数学学习与儿童自己的生活充分地融合起来,将数学学习纳入他们的生活背景之中,进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的资源是有限的,但社会生活是无限的。

二、到生活中去

(一)在活动中感受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宽广的思维空间,使每个学生经过思考后都能有所得,使数学学习、活动生动活泼,富有个性化。而且这样的学习过程还能使部分学生通过比较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方案,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及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上下”中,让学生做拍手游戏,让他们在生活、游戏中感受。

(二)在现实中认识

数学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它源于生活,最终又回归生活。这是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围绕这一目标,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出发,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例如,学习图形的认识的时候,先从一些物体中认识图形、物体,再回到生活中去,把这些图形、物体拼一拼,拼成好看的形状。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各种图形、物体的特点的认识,体会到他们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了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三)在思维中呈现

很多教材所呈现的知识,所讨论的问题一般都经过了加工,问题的解决方案一般都很单一,这样虽然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学习,但却抑制了学生的自主探索,不利于学生自主思维的养成。而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它的解决方案和结果都是开放性的,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就可以得到不同的解决方案和结果,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就会有不同的收获。例如,在教学百以内的认识:数一数,我们班有多少人?说一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人说是一个一个数的,有人说是两个两个数的等。

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数学就是为了用数学,从而强化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是重要的一步。

摘要:数学来源于生活,也作用于生活。在教学时应注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指导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和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活生生的数学。

关键词:数学,生活,息息相关

参考文献

[1]林华民.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M].华语教学出版社,2007-06.

最低生活保障法律问题研究 篇8

(一) 它是保证基本生活的生活费用补贴。这种最基本的生活补贴是由国家制定的标准, 并不是说随便给多少钱的。

(二) 它为贫困人口提供的一种救济。

(三) 它具有临时性。原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口或家庭, 如果收入有所增加, 超过了规定的救济标准, 则不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救济。最低生活保障是我国的一种传统做法, 但过去的含义与今日大有不同。在过去, 救济对象被分成不同类型, 实行差别待遇。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不少地方纷纷探索救济方式的改革。

二、可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群

(一) 法律规定的没有支持生活的经济来源, 没有最基本的劳动能力并且没有子女及照顾他们赡养他们的人。

(二) 法律规定的符合领取国家失业金的人, 并且他们在失业的这段时间内没有找到工作的人员, 这样的人才可以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

(三) 法律规定的在工作的人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的人, 并且这个人所在家庭的家庭收入还是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生活标准的人, 才可以享受最低生活保障。

三、完善最低生活保障法

(一) 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法

虽然目前我国的最低生活保障法比较完善, 但是相对而言, 对于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的法律相对还是不完善的。想要将强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的建设我们必须做大一下几点, 第一, 加大国家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支持。一旦国家重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实施, 一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实施的进程也会相对快些, 这样农村的居民也会尽快享受到他们的权利。第二, 加大对最低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标准。当前我国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标准时按照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村的生活水平来制定的, 但是每个地区的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 特别是一些不发达的地区, 他们正常的生活水平就比发达地区的水平要低。这样的化, 对于他们而言, 最低生活保障是不能保障他们的最低生活的。所以我们必须对每个地区进行实地考察, 根据考察, 制度相应的措施, 根据地区的不同以及考察的结果相应的提高一些地方的最低生活保障的标准, 然后在制度相应适应当地的最低生活保障措施, 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地区的农村居民都能享受到最低的生活保障。要想提高这种标准, 就得我们大家一起共同努力, 但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这需要我们长期坚持并要不断的努力。

(二) 完善最低生活保障法

借鉴国外对最低生活保障法立法的经验, 对于我国已经立制好的最低生活保障法, 进行修改完善。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有了完善的最低生活保障法, 这种法律保证每个公民都能享受到合理的最低生活保障。所以建立和完善健最低生活保障法的司法制度, 我们还需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对最低生活保障法立法的经验, 来完善我国的最低生活保障法立法。虽然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对未成年人犯罪立法的经验, 值得我们去借鉴, 但是要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不能盲目的去借鉴。我社会主义国家, 我们就必须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国情的最低生活保障法。

四、结论

对每个达到享受国家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要求的居民, 我们都要尽可能的使他们受到法律的保护, 用法律来保护他们应该享受到的权利。我们要完善最低生活保障法, 使新的法律符合我国国情, 适应民生, 完善法律的实施细则, 保障每个达到享受国家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要求的居民, 都可以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所带来的好处。

参考文献

[1]吴玲, 施国庆.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伦理缺陷[J].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2) :23.

[2]林莉红, 李傲, 孔繁华.从宪定权利到现实权利——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调查[J].法学评论, 2001, (1) :18.

[3]赵复元.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综述[EB/OL].中华财会网, 2005-08-11.

[4]此条例的名称带有强烈的行政管理色彩, 并且其中第3条规定五保供养工作是“农村集体福利事业”。

[5]吴玲, 施国庆.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伦理缺陷[J].南京师大学报, 2005, (2) :20-21.

浅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篇9

(1) 现在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能有效地解决了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农村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权益初步得到确立。

(2) 以自身为主体, 初步形成了农村社会救助体系框架。当前我国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经成为当前农村覆盖范围最广、救助贫困作用最强、法制层次较高的救助制度安排, 事实上已经成为农村最基本的社会救助措施。

(3) 已经有效地缩小了农村贫富差距,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同时, 农村贫困人口的劳动力资源也在生存危机的解除中得到了保护, 这就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提供了保障。

2 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1 保障面窄, 应保人群难以全部覆盖。

全国大多数的省、自辖市、自治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保障人数指标化的现象, 应保人群不能全部覆盖。目前我国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没有覆盖所有贫困人日, 覆盖而窄, 仍有很大一部分农村贫困群体得小到应有的救济和补助。

2.2 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 操作不规范。

由于监督措施不到位, 监督渠道不畅通, 各地普遍存在着“人情保, 关系保”的现象, 特别是中西部地区, 这种情况更为严重。由于受低保指标的限制, 部分乡村干部受利益驱动, 将自己的亲戚或关系户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造成了群众的不满情绪。

2.3 不能有效实现动态管理。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是一项动态的管理工作, 应根据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家庭收入变化的实际情况适时进行调整。但在实际工作中, 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动态管理难度很大, 造成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该进的进不来, 该出的出不去。一些农村低保户的人均收入虽然超过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线, 但不能及时被退出的现象时有发生, 造成我国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应保尽保”难实现, “应退尽退”难到位, 不能有效实现动态管理。

2.4 资金落实困难, 保障标准低。

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采取的是地方各级财政安排相应资金、中央财政对困难地区给予专项补助的资金供给模式。这种筹资方式虽然可以有效防止出现地方定标准、中央出资金的问题, 但是加重了地方财政的负担。

3 如何完善目前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3.1 强化伦理维度, 树立以人为本思想。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问题首先是一个伦理问题, 是国家和政府必须承担的对公民基本生存权的保障。在其实施过程中, 应克服三方面缺陷。首先, 要消除歧视救助对象的思想, 而不应有城优乡劣之分, 没理由将农民排斥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之外。其次, 消除低保制度实施理念中存在的缺陷, 保障公民基本生存权利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设计的基本初衷, 国家应承担主要职责。再次, 消除认定救助对象过程中存在的缺陷, 只要其收入低于最低贫困线, 他就有权利申请社会救助, 但我国的社会救助还处于附带各种条件的救济阶段。加大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投入, 体现其公共责任和公平原则。

3.2 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法规体系。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有序开展的首要条件是加强它的法制化建设, 使其在运行中具有权威性、长效性。随着社会发展, 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呼声极高, 因为其立法进程已明显滞后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 我国应制定相关的最低保障制度的基本法, 明确而具体的规定最低保障制度运行的各个环节, 指导地方政府建立更加完善、规范的、易操作的最低保障制度和救助的地方性救助法规。

3.3 实施规范管理, 完善最低保障制度管理体制。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运行中的各个环节是相互依存, 密不可分的。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指出要从实际出发, 采取简便易行的方法, 严格加强对最低保障制度的规范管理, 又要简便易行。完善最低保障制度管理机制, 使其操作流程逐步规范化, 使其整体效应浑然天成, 这也能有效的完善目前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3.4 建立科学规范的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管理机制。

资金的保障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的关键和核心。第一、优化财政资金的筹集、划拨和监管。政策上应规定中央和地方财政对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资金的出资比例, 地方各级政府要把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纳入到财政预算中, 在财政资金支出项目上, 要做到专账管理, 专款专用, 实行多渠道筹集最低保障资金.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最低生活保障救助。第二, 我国的最低生活保障资金保障体系要逐步形成以地方为主, 中央适当补充, 社会各界大力参与的多元化的筹集方式。加大农村最低生活制度的宣传力度, 建立健全社会捐赠制度, 对提供低保捐赠的企业实行税收减免优惠。

3.5 建立城乡统筹的一体化制度。

随着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乡统筹是在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时, 必须慎重处理的微妙关系。在消除贫困人口救助方面的城乡分割以及消除城乡不均等的二元体系的制度性障碍, 实现城乡最低保障的协调统一发展对于维护社会公平、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3.6 着力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其他保障性政策措施的协调与衔接。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的目标是“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围, 稳定持久、有效地解决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从而只是一种帮助农村贫困人口免除生存危机、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收入维持”制度。

摘要:中国的贫困问题从地域上可分为城镇贫困问题和农村贫困问题, 农村贫困问题能否得到解决直接涉及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所以必须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设计和实施状况做出系统性的分析和评价, 为制度的进一步推进提供理论和政策指导。

关键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

参考文献

[1]景跃军, 孙昱淇, 李元.我国农村发展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指标体系的构建[J].2012

[2]张乃亭.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 2011

生活保障 篇10

一、小学生作文现状分析

作文可谓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也是小学生语文乃至人文素养的体现, 小学高年级语文的作文基础和语文素养将影响学生一辈子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可以说, 几乎所有高年级的语文教师都很重视作文教学, 而现实情况却是不尽如人意:小学生写作文不是享受, 简直就是受罪, 教师怕教, 学生怕写。学生一听“作文”两字就眉头紧锁, 但为了完成任务, 就随便找《小学生优秀作文》参考抄袭, 或者随意胡编乱造, 作文充斥着假话、空话、套话, 都是陈词滥调, 让人读来无味, 纯属应付。究其关键原因, 小学生的作文与生活隔离, 缺少生活气息, 那只能言之无物, 言不由衷。生活是作文的源泉, 因此, 教师要让小学作文回归生活, 叙述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 而不拘泥于写作技巧与模式, 努力让小学生用作文表达生活, 用生活实践作文, 从而使小学生热爱作文, 更热爱生活。

二、小学生活化作文的内涵解析

小学生活化作文, 是指小学生写作要紧密围绕小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 用生活化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主要包括作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生活化, 即作文内容来源于生活, 作文教学过程与生活相融, 使得小学生热爱生活, 热爱写作, 从而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人文素养。

三、小学生活化作文的教学策略思考

其实作文本身就是一种生活, 作文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活动, 更是小学生全身心投入的生活。作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小学生感知生活、体验生活、实践生活的过程, 作文是小学生表达生活的一种方式, 也是用文字与人交流的一种方式, 更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我将从作文内容生活化、作文过程生活化和作文评价生活三部分加以阐述关于生活化作文的教学策略思考。

(一) 源于生活, 作文内容生活化

现在的小学作文教学多数是在课堂上, 限制了小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思维拓展, 使学生没有生活内容可写, 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作文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作文是生活的延续, 平时没有对生活素材的积累。叶圣陶说:“生活就如源泉, 文章犹如溪水, 源泉丰盈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生活素材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可以来自大自然, 可以来自校园生活, 可以来自家庭生活, 可以来自社会生活。大自然是美丽奇妙的百科全书, 给我们提供了无限的生活素材, 我们不能让小学生的思维受限于教室, 而应鼓励他们走近大自然、融入大自然, 用心去感悟大自然, 用笔去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校园生活同样多姿多彩, 一年一度的田径运动会、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读书活动、唱歌比赛、各种社会实践等等, 使学生的才华得到了充分展示, 从而提升了小学生的情感体验, 让他们把参与校园生活的真情实感写出来, 便是佳作。

如过完儿童节, 有学生就写了《儿童节———我们自己的节日》;运动会结束后, 有学生就写了《同学, 加油!》;春游过后, 有学生就写《今天真开心!》等等。我们还可以引导小学生从家庭生活中发现写作素材, 体验家庭生活中温馨快乐, 表达孩子的真情实感。例如, 母亲节那天, 我会让学生亲自为母亲做一件事, 然后写下来, 第二天到学校交流。《我为妈妈洗脚》《我帮妈妈洗碗》等等, 充分表达了孩子善良天真的童真, 各个真情流露, 体会母亲的辛苦, 并决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让学生懂得了生活。

我们都是社会的成员, 社会生活中有着无穷无尽的作文素材, 教师要引导小学生用心观察社会, 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比如周末可组织小学生走上社会, 走进社区;可以到敬老院打扫卫生, 给爷爷奶奶们表演节目;可以去公共场所打扫卫生;也可以去和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小学生结交朋友, 互帮互助, 参与社会生活, 热爱生活, 并把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感悟写出来, 这些都是美文。因此, 作文内容源于大自然、源于学校生活, 源于家庭生活, 源于社会生活, 我们教师要引导小学生用心观察, 用心体验生活的方方面面, 有感知, 有体验, 会表达, 小学生的作文才会有血有肉, 丰满有味。

(二) 融入生活, 作文过程生活化

小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程度与教学的过程有关, 如果作文教学的过程与内容非常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 小学生便会积极参与。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 并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能力, 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 让小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所以, 在每次写作前, 我都要创设与生活相关的作文情境, 给学生以思考和启示。

例如, 针对现在小学生生日请客吃饭盛行的现状, 我以“过生日要不要请同学吃饭?”为题让学生进行辩论, 分正方反方两队, 让学生充分准备后进行辩论, 双方学生积极参与、激烈争辩, 热情高涨。辩论结束, 我就让学生以《过生日要不要请同学吃饭?》为题作文, 学生可谓思路清晰, 论据充分有力, 且真情实感流露。因此, 通过学生的生活经历, 让学生自由发挥, 展现自我。喜欢什么, 就表达什么;想怎么写, 就怎么写。只有没了束缚, 才能让学生流露真情实感, 写出对现实生活的认识与感悟, 这样的作文可谓内容真实可靠, 语言生动形象。

(三) 回归生活, 作文评价生活化

作文教学, 评价是导向。作文评价不仅仅是为了评量小学生作文的好与差, 而是为了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评价方式回归生活就是把评价的实施过程看成是一种生活, 这个生活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生活化的评价, 强调课堂生活以外的真实生活, 强调小学生对真实生活的适应, 更加关注小学生作文中所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另外, 我们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让小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 生活作文写的都是小学生最熟悉的生活中的人和事, 教师可以把作文交给“小老师”评改, “小老师”要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读, 然后写上评语与感受, 在同学之间完成互评后再交给教师。教师在学生自评、互评的基础上再进行评改, 以鼓励为主, 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另外, 优秀的作文可以复印以后在全班诵读;可以设置班级优秀作文专栏, 供大家欣赏;可以推荐到少儿作文期刊发表;可以让学生积极参加作文比赛等等, 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热爱写作, 热爱生活。

上一篇:科研项目管理会计下一篇:国际商务合同翻译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