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

2024-08-08

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精选十篇)

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 篇1

亲社会行为 (prosocial behavior) 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行为, 对个体的社会性发展及社会适应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关亲社会行为研究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 到70年代出现实证研究, 主要围绕合作、分享、助人、捐献等亲社会行为展开。

1972年, 美国学者威斯伯在其《社会积极形式考察》一文中首次提出“亲社会行为”这一概念, 他用这一词来代表所有的与侵犯等否定性行为相对立的行为, 如同情、慈善、分享、协助、捐款、救灾和自我牺牲等。

此后, 对于亲社会行为理解, 不同心理学家, 从各自的角度, 给出了不同的解释, 例如:亲社会行为是由那些对行为者无明显利益, 但对接受者有益的反应组成 (美国《心理学百科全书》) ;亲社会行为是那些任何以有益他人为目标的行为 (Aronson, 2004) ;亲社会行为包括任何帮助他人或目的是帮助他人的行为, 不论助人者的动机如何 (Taylor, 2004) 。

我国对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虽然起步较晚, 但发展速度较快, 已经取得了大量的学术成果。我国心理学学者对于亲社会行为涵义的理解也有着各自的见解:周宗奎认为亲社会行为一般与援助行为、积极性社会行为和利他主义在同样意义上使用, 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或趋向 (1987) ;白利刚认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一切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1997) ;俞国良认为亲社会行为是指对行为者本身并无明显好处, 而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行为 (1999) 。

儿童亲社会行为是指儿童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和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二、国外关于亲社会行为研究的现状

(一) 研究变量更多更广, 为更加准确地解释和预测亲社会行为的发生、发展, 提供了更为充分的依据

例如, Knight等人考察了影响6~9岁儿童捐助行为倾向的心理因素。他们发现一些变量, 诸如移情 (同情心) 、情感推理和对金钱的认知等, 单独的这些变量与捐助行为之间的相关很低, 但同时考察这些变量发现, 可以对亲社会行为进行预测。日本近几年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 也多集中在情绪认知、移情、自我等个体内在因素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二) 统计方法逐步发展, 更关注自然情境中所表现出的亲社会行为

例如日本学者运用录像技术较系统的研究了从幼儿到初中学生班级内自发的亲社会行为, 结果显示, 幼儿为每小时2.85次、小学五年级学生每小时1.38次, 小学五年级学生自发的亲社会出现率多于初中二年级, 证实亲社会行为出现率并不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三) 关注亲社会行为过程中社会信息加工过程与模式的作用

例如, Nelson和Crick (1999) 最早对儿童亲社会行为进行了SIP模型的实证研究, 发现亲社会儿童的确存在独有的SIP模式:友善的归因倾向而非敌意的归因倾向;关系性目标定向而非工具性目标定向;对亲社会行为反应做积极评价而对攻击性反应做消极评价。

(四) 跨文化研究逐步发展

比如美国跨文化的研究显示, 来自于非工业化社会的儿童往往有更多的利他行为, 过于强调竞争和个人目标而非群体目标的西方社会儿童的利他测验分数比较低;随着年龄的增长, 越来越多的中国儿童对从亲社会行为中赢得表扬持冷淡态度, 他们把否认自己所做的好事看作是更加积极的行为, 这是中国文化强调谦逊和虚心的结果, 而相比之下, 加拿大的儿童认为爽快的承认自己做的好事是应该的。Stewart与Sunita等人 (2000) 通过对西方和亚洲小学2年级的儿童进行跨文化研究, 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可以训练和强化儿童对他人的关注, 并且儿童的道德推理能力与捐献行为相关。Nirmala与Sunim等人通过对72对中国和印度儿童 (4岁) 进行跨文化研究, 发现集体主义文化对儿童的行为以及分享者和受助者之间的互动产生影响。

三、我国亲社会行为研究的现状

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 我国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从无到有, 从有到精, 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也存在着不足。

(一) 亲社会行为与年龄、性别的关系研究

宗爱东、李丹在研究中发现2岁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性别差异不大, 分析原因这可能与2岁儿童性别角色尚未定型有关。马娥、丁继兰采用自然观察的方法, 对103名3~6岁幼儿进行为期一周的观察记录, 对各年龄阶段幼儿自由活动时间中亲社会行为类型的性别差异进行了探讨, 研究结果表明:各年龄阶段幼儿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即幼儿亲社会行为随年龄增长而增多;幼儿亲社会行为总体上性别差异不显著, 但就每个类型的亲社会行为来看, 分享和安慰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其他行为性别差异不显著。刘志军等人的研究表明, 高中生的亲社会行为不存在性别差异。

(二) 亲社会行为与移情的关系研究

主要强调移情的认知、情绪情感两方面以及与其他因素的交互。丁芳在《儿童的观点采择、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一文中, 由移情的认知成分之一的角色采择能力人手, 发现儿童的道德判断与移情对其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有明显的交互作用;女孩在移情及亲社会行为表现上优于男孩。魏玉桂 (2000) 采用自行设计的实验情境, 在前人关于移情与亲社会行为关系问题的研究基础上, 进一步比较了两种不同移情训练方法:情境讨论法和角色扮演法对儿童分享行为产生的影响。

(三) 亲社会行为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

自我概念是人们通过对自己的外在特征以及他人对其反应的感知与体验而形成的对自我的认识与评价。亲社会行为受个体个性特征的影响, 自我概念作为个性的核心成分, 它对个体内部的诸多因素具有整合作用, 对个体的认识、情感、行为具有不可忽视的调节作用。刘志军、张英和谭千保通过对湘潭市两所普通高中一年级和二年级的问卷调查发现, 社会自我因子与亲社会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 并且对亲社会行为具有积极的预测效果。王振其和程斌系统阐述了自我觉知、社会反馈、自我评价和自我关注等自我概念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四) 亲社会行为与社会环境因素的关系研究

在同伴关系方面, 展宁宁、张益辉的调查结果表明, 儿童表现出的攻击行为越少, 亲社会行为越多, 则同伴接纳越高。王美方、陈会昌对初中一、二年级进行调查, 发现亲社会行为对青少年的同伴接纳和拒斥均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在大众媒体方面, 方建移通过分析认为,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受其对大众传媒内容理解水平的制约, 对传媒的理解要受周围社会情境的影响。如果父母对儿童的传媒视听行为给予积极的“中介作用”, 将极大地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形成, 从而减少传媒的消极影响。

摘要:儿童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和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即为亲社会行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养成受着外在因素的影响。本文分别对亲社会行为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儿童,亲社会行为,合作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2]南茜-爱森博格.爱心儿童——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研究.四川:四川出版社, 2006.

[3]张明红.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4]吴念阳.3~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一致性的发展.北京大学, 1989, 51-53.

[5]李丹.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研究述评.心理科学, 2001, 24 (2) , 203-204.

[6]丁芳.儿童的观点采择、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1 (1) , 10-13.

[7]万明钢, 王亚鹏.王舟.5~7岁幼儿的同伴关系、社会行为与其母亲教养方式.心理科学, 2001, 24 (5) , 621-622.

[8]寇彧, 王磊.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其干预研究述评.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4) , 87-91.

[9]胡金生, 杨丽珠.当前日本亲社会行为研究的动向.心理学探新, 2004, 24 (4) , 14-16.

[10]宗爱东, 李丹.2岁儿童亲社会行为及与父母教养方式、亲子依恋的关系.山海教育科研, 2005 (9) , 46-48.

[11]高树昱, 李庆功.亲社会行为研究的新趋势.社会心理科学.2005 (5) , 565.

儿童亲社会行为新近研究述评及启示 篇2

亲社会行为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内容,是一种积极的社会行为,它表现为助人、合作、利他、同情等多种形式.本文简要回顾、评述近年来我国儿童亲社会行为实证研究成果及其对早期儿童教育实践的启示.

作 者:姬兴涛 张智 任旭林 JI Xing-tao ZHANG Zhi REN Xu-lin 作者单位:姬兴涛,JI Xing-tao(云南广播电视大学,云南,昆明,650223)

张智,任旭林,ZHANG Zhi,REN Xu-lin(云南师范大学教科所,云南,昆明,650092)

河北省听障儿童亲社会行为调查研究 篇3

【关键词】听障儿童;亲社会行为;调查

1. 引言

听障儿童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要获得所处的社会的各种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知识技能,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并逐步适应社会。在此过程中,亲社会行为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社会行为,也是听障儿童社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亲社会行为通常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 包括分享、合作、助人、安慰、捐赠等。亲社会行为又称 “利他行为” 、“向社会行为”。 有人将亲社会行为分为自主的利他行为和规范的利他行为。 自主的利他行为即由同情他人或坚持内化的道德准则而表现出的亲社会行为。 规范的利他行为指为了避免惩罚或为了获取报酬或社会赞许而引发的亲社会行为。[1]

亲社会行为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越来越引起发展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的兴趣,并已成为心理学研究领域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已有研究大多关注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如贾蕾(2005)[2]研究发现,年龄、性别、同伴关系、认知发展水平、榜样学习经验、移情能力、环境因素都会对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一定影响;杜春霞[3](2010)研究发现,家庭亲密度、家庭矛盾性可以有效预测儿童亲社会行为水平;家庭亲密度和同伴关系交互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水平。近年来,亲社会研究的关注点主要转向一些新的研究视角,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神经机制的研究、跨群体助人研究、群体间助人研究以及志愿者活动研究(曾盼盼,俞国良,林崇德等;2011)[4]。总的来说,理论研究较多,实践研究较少;关于健听儿童的研究较多,关于听障儿童的研究较少。

因此本研究拟从实践角度出发,调查河北省几所主要的特殊教育学校,以全面深刻地了解听障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现状,发现、归纳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改进特殊儿童亲社会行为提供参考。

2 . 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 随机选择河北省5所招收有听力障碍学生的特殊教育学校,如石家庄市特殊教育学校、张家口特殊教育学校、唐山市盲聋哑学校等,共抽取小学4年级至初中9年级阶段听障的学生100名作为被试。其中,小学46人,初中54人;男生52人,女生48人。

2.2方法

2.2.1 工具 《听障儿童亲社会行为调查问卷》是研究者结合实际情况自行编制的。该问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情况,共5题;第二部分为亲社会行为状况,共21题。本问卷选取了亲社会行为最典型的几种行为,包括利他、助人、合作、分享、安慰这五个方面,其中利他是指社会公德方面的行为,助人指在父母、同学或他人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的行为。

问卷采用4分制评分法,即按照“完全不符合、有些符合、很符合和完全符合”四个等级,分别赋值为1、2、3、4,每个题目得分越高,表明越有可能做出亲社会行为。

2.2.2 正式施测 对抽取的学生进行集中,由教师阅读指导语,讲解注意事项,并对各题进行较为准确的手语翻译,帮助学生正确选择符合自己情况的选项。测试完毕,问卷统一回收。

2.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对问卷进行逐一审查,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100份,回收率为100%,无无效问卷,有效率100%。采用SPSS11.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整理和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亲社会行为总体情况

3.2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3.2.1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差异检验

3.2.2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住校差异检验

由表5可知,在听障儿童群体中,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助人行为上差异非常显著(P=.008<.01),且非独生子女得分明显高于独生子女;虽然在分享、合作两个维度上非独生子女得分高于独生子女,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在利他、安慰两个维度上,独生子女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但差异也尚未达到显著水平。

听障儿童在是否住校上的差异显示(见表6),住校生和走读生在合作行为上差异显著(P=.048<.05),住校生合作行为得分高于走读生;走读学生的利他、助人行为得分高于住校生,而分享、安慰行为上低于住校生,但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

4.结论

对河北省5所招收有听力障碍学生的特殊教育学校100名听障儿童进行调查后,得到以下结论:

听障儿童总体亲社会水平较高,在利他、助人、分享、合作、安慰五个维度中,合作行为得分最高,安慰行为得分最低;

听障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在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上均无显著性差异;

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助人维度上差异非常显著,非独生子女更加乐于助人;

住校生和走读生在合作行为上差异显著,相比非住校生,住校生更加善于合作。

5.建议

5.1 深化听障儿童安慰意识的培养

社会活动是人际交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常常通过安慰他人使他人获得心灵的慰藉,从而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所以说安慰是亲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之一。本研究显示,听障儿童的安慰行为较亲社会行为其他维度得分偏低,一方面由于听障儿童存在听力缺陷,而语言的获得与听觉能力密切相关,所以他们在语言习得上比其他儿童更加困难,相对安慰行为而言,亲社会行为的其他四个方面——利他、助人、分享、合作对言语的要求更低,所以安慰行为对于听障儿童来说是一项挑战;另一方面,由于听障儿童被安慰的需求更多,而其本身可以获得来自社会、家庭、同伴等各种群体的安慰,习惯了被呵护宠爱,从而主动安慰他人的意识较低。然而,安慰行为有利于听障儿童亲社会水平的提升,因此,培养他们的安慰意识至关重要。

在学校中,教师要给学生安慰行为的示范,而不单单进行个别安慰。留心安慰事件,恰当进行教育,例如有学生犯错误受到教师的批评时,几乎所有的幼儿都认为是必然的,也不会、不应当去进行安慰。教师在倡导助人、合作的同时,要倡导安慰行为,同时,在集体的场合多给予听障儿童以具体事件的安慰行为示范,让他们感受并学习去做。在家庭里,父母要塑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积极倡导安慰行为,身体力行并及时给予表现安慰行为的孩子以积极的反馈。

5.2 培养独生听障儿童助人精神

类似于健听儿童,独生听障儿童比非独生听障儿童更容易受到家长的溺爱,因此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更容易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强势等特点。本研究中,调查显示独生听障儿童在助人方面得分比非独生儿童低,很大程度是受家庭因素影响。

为纠正培养独生听障儿童的自私心态,培养其助人精神,可以通过两种途径。第一是在日常的教学活动结合移情训练,有很多研究表明移情训练都是有效的培养助人行为的方法。移情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性情绪,也经常被称为“积极的社会性情感”,因为它会使儿童产生一种内在自觉性,要求自己能使别人快乐、幸福,否则自己会感到不愉快。具有良好移情能力的儿童能更好、更经常的做出亲社会行为,对周围承认和同伴亲切、友好;移情能力较贫乏的儿童,亲社会行为很少,而消极的、不友好的行为较多。第二是对家长进行教育方式的培训,组织一些关于教育方式的讲座。同时,家长要做好表率作用,和邻里相互帮助、相互关照、和睦相处、礼尚往来。

5.3 加强非住校听障儿童合作能力训练

相比住校生而言,非住校生的集体生活更少,因此更加容易孤僻,不合群。本研究中,住校生更加善于合作,这与其集体生活的训练有关,为加强非住校听障儿童的合作能力,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首先,要经常开展游戏等必须合作的集体活动。游戏是一种集体活动,单个人是无法开展的,在游戏中,大家还必须相互合作,游戏才能顺利进行。在游戏中,学生不仅是参与者,还是评判者,又是观察者。在他们可以在游戏中体验到合作的意义、乐趣以及不合作的害处。因此,经常开展集体性活动,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非常重要途径。其次,通过团体辅导等方式对听障儿童进行心理干预,培养其人际交往自信心,鼓励他们与其他儿童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同时,在干预的过程中要尊重儿童差异,针对不同儿童的心理特征采取差别性干预手段。

参考文献

[1] 寇或,王磊.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其干预研究述评[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4)

[2]贾蕾, 试析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5,22(2):110-112.

[3]杜春霞,家庭环境与同伴关系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J].幼儿教育,2010(10):43-46

[4]曾盼盼,俞国良,林崇德, 亲社会行为研究的新视角[J].教育科学,2011,27(1):21-26.

[5]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一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255.

基金项目:

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 篇4

关键词:学前儿童,情绪理解,亲社会行为,干预研究

关于改善情绪情景识别的研究方法,Denham有效验证了学前儿童已拥有对他人情绪非自我中心和推理的能力,即情绪观点采择能力。[1]研究还发现:儿童的情绪理解能力与结构化情境下的亲社会行为是显著相关的;认知观点采择能力与情绪识别显著相关;[2]儿童的情绪表达和他们的亲社会行为相关;学前儿童的情绪理解能力可以预测他们的社会理解能力。[3]

上述研究结果说明,在幼儿园阶段,即2岁到6岁这个时期,儿童的情绪理解能力正在发展,情绪识别或情绪表达能力的水平和特点会影响到他们的亲社会行为和他们的社会交往,以及他们的社会认知能力。因此,在这个阶段,幼儿教师和家长应重视引导儿童情绪理解能力和情绪表达的健康发展,并注意采取适当的方法解决儿童情绪理解中的问题。此研究方案的目的正在于此,计划采用结构式、半结构式和自然观察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测量,对儿童的个体差异进行评估;进而针对个体特点开展不同的游戏或训练活动;采用多形式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进行健康的情绪表达,以帮助个别儿童更好地融入群体体,也包括有助于这个年龄段儿童情绪识别或情绪表达能力的健康发展,为将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做准备。

一、目标

(1)测量幼儿园儿童的情绪观点采择能力,认知观点采择能力,自身的情绪表达及亲社会行为以及它们的发展变化。(2)通过团体游戏或活动来增进儿童的情绪表达和情绪理解能力。(3)教师通过适当的方法教给儿童有关情绪及情绪控制的知识,以帮助儿童进行良好的情绪表达,从而达到对他人情绪提供适当的反馈,以促进亲社会行为表现。

二、测量方法

(1)在儿童入园并已经适应新环境,和伙伴、看护者和老师熟悉之后(大约一个月后)对他们进行一系列测量。包括:表情识别能力的测量;情绪情景识别能力的测量;亲社会行为情境性的测量;不加控制的情境下观察儿童的情绪表达和亲社会行为表现。四种测量方法分别度量了儿童情绪识别能力,亲社会行为表现和自身情绪表达的特点,测量进行的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测量环境。

(2)根据第一步的测量结果,按儿童的情绪识别分数和情绪表达特点对儿童进行分类,以了解他们的个体差异。以往研究表明,情绪识别分数和情绪表达特点与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呈显著相关,在自由活动情境中表现出更多快乐情绪的儿童在情绪识别上的分数也越高,相关显著;生气情绪与情绪识别分数呈显著负相关;亲社会行为总分和儿童快乐情绪出现的比例成显著正相关;与生气情绪成负相关,但不显著;受伤的情绪表现与情绪识别分数呈显著负相关;伤心情绪与亲社会行为负相关。因此,按照个体的差异对他们进行划分,是干预方案实施的准备步骤。

三、干预方法

1. 一般指导方法

幼儿园和家庭是影响儿童情绪理解能力最为关键的两个环境,家庭环境的影响限于幼儿园的硬性,需要家长的正确施与。本文所探讨的是在幼儿园环境中对幼儿的一般指导方法。在幼儿园环境中,儿童不仅能够接触到成年人,还必定会和同龄儿童长时间相处,在课堂和课外活动中与同伴和看护者进行一系列的互动,因此,教育者应该利用这个环境对儿童的情绪和社会理解能力进行辅导性训练,并对其行为和情绪问题进行幼小的纠正。Denham提出过适用于一般儿童和有情绪问题儿童的间接指导方法,这些方法包括:(1)每天都迎接儿童入园,这样他们在新一天开始时会感到自己受欢迎并产生归属感。(2)在房间布置上,把活动房间划分成功能明确的小范围区域,这样儿童在选择时不会不知所措。在活动过程中,限制每个区域中儿童的数量。(3)准备足够多的玩具,这样就不会发生儿童争抢玩具的情况,实际上,材料本身会促进儿童的合作、团队协作、情绪探索和表达。(4)将材料存放在儿童可以拿得到的架子上,这样儿童在开始玩耍时不会感到不安,拥有保存和保护完成或未完成的工程的权利可以使儿童保持他们完成某项任务的成就感。(5)准备一个让儿童“做自己”的空间,在这里儿童可以安静地玩耍,思考或冷静情绪。(6)播放舒缓的音乐,以安抚和放松儿童的紧张感。(7)为儿童安排一个合理的时间表,以平衡儿童运动和安静的活动,这样能够照顾到儿童精力的起伏变化,如果没有进行运动,精力充沛的身体可能会寻求运动爆发,如果没有时间休息儿童会感到沮丧。(8)应用连续的日常规范,让儿童面对变化时感到舒服,这样可以避免因为不确定情况发生时儿童的阻抗。(9)安排可以让儿童充分参与的活动,以减少让儿童空等的时间,这样就不会因为无聊而产生不良行为表现,当儿童表现出无聊的信号时及时改变活动内容。(10)以儿童可以接受的方式提供鼓励和表扬,且不能限制他们的积极性。直接指导的目的在于创造有利于儿童产生积极情绪和行为的环境,让儿童可以成功地利用他们的认知、情绪和行为资源以学习和发展。采用这些指导性方法是干预过程的重要部分,也是方案实施的基础。

2. 情绪问题解决方案

通过一系列的测量,教师能够对儿童的情绪理解情况有所了解,在接下来的生活和课程活动安排中,对那些有较多生气情绪表达的儿童,要积极提供这些儿童可以理解的情绪知识,并引导他们进行情绪调节,将它们引导进愉悦的情绪中,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亲社会行为带来的快乐感和幸福感。对有较多积极情绪表达的儿童予以鼓励,并加强他们与同伴的互动。(1)和儿童建立起坚固稳定的良好关系。(2)对儿童的需要做出合理的反应。(3)仔细观察以发现儿童适应不良的模式。(4)模仿合理的行为。(5)在纠正儿童行为时提供理由或解释。(6)告诉儿童应该做什么,而不是不应该做什么。(7)忽视儿童不恰当的希望引起注意的行为,当这些行为对其他儿童、设施和装置不造成伤害的时候。(8)解决问题并谈论冲突解决的方法。

应用上述原则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时,教师要做到:(1)确定目标:一次选择一个行为。(2)改变环境以使间接指导成为可能。(3)确定一个持久的干预策略,同时也允许自然结果表现出来。(4)计划和儿童建立起亲密关系的时间。(5)经常讨论情绪问题,教给儿童陈述问题的办法。(6)要求儿童给问题解决的策略命名,为干预准备充分的时间,评估行为改变方案。方案实施一段时间过后,可对儿童的情绪理解能力及亲社会行为能力进行再测量,并与入园时的情况进行比较,尤其在升班重新分班时,儿童的情绪能力应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标准。

四、结论

无论对有情绪问题的儿童还是一般儿童,情绪和社会理解能力都是重要的,学前阶段又是儿童情绪和社会理解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也是问题开始显露的时期。早期的儿童教育者往往是在内隐水平上关注儿童社会情绪发展,而不是做出外显的特定的干预措施。本干预方案正是针对此问题提出的,以期对学前儿童的情绪理解能力和亲社会行为作出实践指导,并促进相关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陈英和,崔艳丽,王雨晴.幼儿心理理论与情绪理解发展及关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5,03:527-532.

[2]陈璟,李红.幼儿心理理论愿望信念理解与情绪理解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01:7-13.

[3]李大维,韩闯.幼儿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研究综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01:6-9.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关心、亲近社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多为社会做贡献。

(2)能力:培养亲社会的技能,养成亲社会的习惯;培养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能力。

(3)知识:了解“谦让”、“分享”、“助人”、“合作”、“同情”、“安慰”等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和意义。教学内容分析 “养成亲社会行为”,主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关爱其他社会成员,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片 导入新课(观察教材第20页上的四幅照片)无偿献血照片; 爱心捐献照片;关爱照片; 救助照片。想一想:这些行为有哪些共同点?试一试:自己还能举出哪些类似的行为?议一议:为了让社会生活更加美好,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能做些什么?

一、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

1、谦让:

(1)如何认识谦让?谦让有哪些具体表现?

【专家提醒】:理解谦让时要注意(1)谦让作为一种传统美德,不是表面上的虚伪客套,而是发自内心的谦逊礼让。(2)谦让也不是无原则地忍让,不是软弱可欺,而是在肯定人格平等基础上以他人的尊重和宽容。(3)提倡谦让与敢于竞争并不矛盾,谦让并不排斥合理的竞争,公平竞争要以尊重对手为前提。【巩固训练】:

刘明脾气很好,在和同学的交往中能够做到先人后己,有时候别人无意冒犯了他,他也一笑了之,不去计较。你认为刘明()

A 太软弱可欺,这样只会使自己吃亏。B 为人谦让,值得我们学习。C 缺乏竞争精神,将来会不适应社会生活。D 待人宽容,善于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冲突。

2、分享(1)什么叫分享?与人分享自己有价值的东西有何意义?

(2)各抒己见:在激烈的竞争中,与人分享自己有价值的东西,会妨碍自己的发展。【智慧选择】

当有一天你拥有了六个苹果,你会做哪种选择? A 自己把苹果全部吃掉。

B 自己吃掉一个,其他五个拿来与别人换另外五种水果 C 自己吃掉一个,其他五个送给另外五人。我的感悟是:

3、助人

下面的助人事件什么存在什么问题?给我们什么启示?

(1)小明看到小同学不慎掉进了一个枯井里,他拿条绳子去拉小同学,可刚拉了一小段,心想还是可找麻烦了,于是手一松,小同学又重重地摔了下去。(2)小明放晚自习回家时,听到一偏僻胡同里有喊救命的声音,于是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冲了进去„„

(3)同学小华丢了饭卡,中午就没吃上饭,小明得知后,晚饭时主动打了一份饭菜送给小华,并特意专声明:可以为我喜欢你,我可是可怜你才这样做的。

(二)我为社会做贡献

1、中学生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为社会做贡献?

2、创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是人心所向,是大势所趋。“运河之都,文明济宁”的实现要靠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1)在创建文明济宁的过程中,你参加了哪些社会公益活动?有何感受?(2)调查周围的社会环境,看看还存在哪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想想自己能做些什么?

我发现的问题:。我提出的建议:。我能做的事情:。

(3)作为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中学生,请你从关心社会发展的角度,为创建文明济宁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亲社会行为:让社会更和谐 篇6

这一事件中人们表现出的冷漠激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也引起社会心理学家极大的关注,“亲社会行为”成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热点即始于这一惨剧。

在心理学中,助人属于亲社会行为(prosocialbehay-ior)的一种。亲社会行为也叫积极的社会行为,指一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如帮助、分享、安慰、捐赠、互助、谦让、合作、自我牺牲等。亲社会行为受到人类社会的肯定和鼓励,这类行为既可以发生在朋友和熟人之间,也可以发生在陌生人之间;既可以发生在紧急情况下,也可以发生在日常生活中;既可以是完全无私的,也可以是由利益驱动的。

一些对亲社会行为概念不了解的人认为,亲社会行为就是“按照社会预期的标准做人行事”。这种观点有失偏颇但并不全错,亲社会行为是社会所倡导的行为,也是社会规范的一部分,在本该伸出援手时选择漠视的人必然会遭到良心和舆论的谴责。

另外,在传统的亲社会行为研究中,帮助、分享、合作、安慰、谦让等几种典型的亲社会行为较受关注,而且我们一直以来强调的都是亲社会行为的利他性和自我牺牲性。小时候我们学习的榜样是董存瑞、邱少云、赖宁这样的英雄人物,现在,舍己救人的湖北大学生这样的当代“罗盛教”依然被媒体和公众所关注。因此,人们自然会产生这样的印象:亲社会行为必然要有自我牺牲或付出高昂代价。事实上,这也是对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误解。在日常生活中,互惠性的亲社会行为最常见。例如,我们会在同伴伤心时安慰他,在帮助对方减少消极情形的同时,我们也可以赢得对方的友谊;我们会帮助有困难的人,在自身获得成就感的同时也预期自己以后有困难时可以得到别人的帮助。

此外,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亲社会”是与“反社会”相对的,因此,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应进一步扩大,包括一切积极的、有社会责任感的行为。司法人员的执法行为、教师或父母对儿童适当的惩罚等,这类行为虽然具有潜在的伤害性,但符合社会要求,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积极的,其目的并不是伤害,所以是亲社会的。这类特殊的行为称为“亲社会侵犯行为”。

亲社会行为可能由利他主义引起,个体在做出利他行为时是只关心他人利益而不考虑自身利益的。利他行为的特点就是自愿帮助他人,而不期望得到任何外部的回报,甚至没有要“做好事”或给人留下好印象的想法。利他行为经常有个人遭受损失和面临危险的含义。但是,亲社会行为不一定都由利他主义引起,为了某种目的、有所企图的助人行为也属于亲社会行为。因此,亲社会行为是一个更宽泛的概念,“舍己为人”实际上是我们所说的利他行为。

2011年7月2日,两岁女孩突然从10楼坠落,眼看悲剧即将发生。危急瞬间,“最美妈妈”吴菊萍箭步冲过去,双手接住了孩子。女孩稚嫩的生命得救了,但瞬间的巨大冲击力造成吴菊萍的手臂粉碎性骨折。吴菊萍的行为属于典型的利他行为。

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特丽莎嬷嬷是位著名的慈善家。她出生于马其顿一个富裕的家庭,后来放弃了优越的生活去加尔各答,在那里成立了临终关怀医院,为贫民窟里最贫困无助和濒临死亡的人服务。她所创建的“仁爱传教修女会”在100多个国家设立了500多家慈善机构和场所,数以百万计的人从中得到了帮助。

美国“9·11事件”发生后,在短短数小时之内,一场前所未有的助人浪潮开始了,人们无私地奉献出自己的技能、时间、鲜血、财物来帮助那些受伤者、死难者及其家属。

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唐山看守所的犯人主动申请参加抢救灾民的活动,在没有任何工具的情况下,他们徒手从瓦砾堆中扒出112人。抢救结束后,没有一个犯人的手是完好的。由于这些犯人参与救援,很多灾民得到及时抢救,从而挽回了生命。在抢救过程中,没有犯人趁乱逃走,其中不乏十恶不赦的重刑犯。

以上几个例子中的行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这些行为是人们自愿做出的,且都能给他人和社会带来益处。在每个重大灾难发生时,我们几乎都可以看到同样的情形:人们冒着生命危险去拯救别人的生命。在做这一行为时,人们并没有考虑自身的安全和利益,只是帮助别人。

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并维护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对人一生的发展意义重大。亲社会行为的一个目的就是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促进人与群体之间的和谐。作为个体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亲社会行为是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人际交往逐渐形成的。从儿童期注意培养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成年后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及心理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将有助于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更为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心理学研究表明:在青少年群体中,那些亲社会的个体,往往是更健康、更受同伴欢迎、社会适应能力更高的人,也是与群体更和谐的人。可见,亲社会行为不仅对他人有利,受到群体的欢迎,而且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提倡诚信、合作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更应该重视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 篇7

随着中国医改的深化,医院特别是中小型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更多地取决于医护人员能否高效地提供优质特色医疗服务。然而,医护人员的工作受到各种规章制度的严格约束,这可能使医护人员为提高工作效率、帮助同事或顾客而违背一些规章制度。这类行为被Morrison称作亲社会违规行为( Pro- social rule breaking) ,即员工出于利他意愿违背规则的行为[1]。Parks等人认为,亲社会违规行为因其利他性,可能使组织的利益相关者受益,有助于提升顾客满意度和员工幸福感[2]; 同时,Dahling等人又认为,因其违规性,对主管评估的下属绩效有负向影响[3]。在医院管理领域,Hutchinson等人将护士为给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而扭曲或违背规章制度的行为称为有责破坏行为( Responsible subversion) ,分析这类行为的4个阶段: 评估、预测、违规和掩盖[4]。相对而言,亲社会违规行为的概念更清晰,学者们对其测量方式,影响因素和结果的研究也更成熟。然而,以往的研究主要关注企业管理者和员工亲社会违规行为的影响因素,缺乏对医护人员的研究。在研究内容方面,以往的研究分别考察了一些影响亲社会违规行为的人格特质和情境因素,未研究二者的交互作用。因此,本文聚焦于影响医护人员亲社会违规行为的人格特质和情境因素及其交互作用,试图发展该理论在医院管理领域的研究,为医院管理者提供参考。

1 理论模型与假设

根据Morrison的定义,亲社会违规行为是员工为帮助组织或者组织的利益相关者有意识地违背正式的组织政策、规定或禁令的行为,主要表现为员工为提高工作效率、帮助同事工作或更好地服务顾客而违背规章制度。目前有两项研究考察了员工亲社会违规行为的影响因素。Morrison分析了工作意义、工作自主性、同理心、主动个性( Proactive personality) 、冒险倾向和同事行为对亲社会违规行为的影响,通过对168位MBA学员的调查,发现工作自主性、同事行为和冒险倾向对亲社会违背规则行为有积极影响,而工作意义、同理心、主动个性和冒险倾向没有影响。Curtis分析验证了五大人格( The Big Five,OCEAN) 与亲社会违规行为的关系,发现责任感有负向影响,而其它四个维度没有影响[5]。根据情境交互作用理论,行为同时受到人格特质和情境的影响; 而且心理事件的意义只有在个体与情境( 包括他人、环境、事件) 的交互作用中才具有心理意义[6]。因此,要理解和预测影响亲社会违规行为的影响因素,可以从人格特质和情境及其交互作用分析。

1. 1 人格特质与亲社会违规行为

由于亲社会违规行为出于利他意愿,利他人格( Altruism)特征更强的人可能更多地表现出亲社会违规行为。利他人格就是指考虑他人福祉、关心他人、在行动上处处为他人着想的持久倾向[7]。虽然利他人格是否存在曾经饱受争议,近年来这一概念在学术界得到了认可。一项纵向考察4岁到20岁利他行为的研究发现,利他倾向在童年早期就会呈现出个体差异,并在15年后仍保持稳定,因此,利他人格可以解释现实生活中需要付出代价的助人行为上所存在的个体差异[8]。根据钟华和郭永玉( 2008) 的总结,利他人格包含了社会责任感,同理心,公正信念和低利己主义等要素[9]。其中,同理心和低利己主义有助于人们体会他人的情感,提升人们帮助同事和顾客的意向。社会责任感和公正信念较强的人则更容易帮助弱者和受到不公正对待的人。在中国的医疗服务业,病人通常被视为弱者,也时常因为信息不对称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因此,社会责任感和公正信念较强的医护人员更可能表现出帮助病人的行为。除直接的助人行为外,具有利他人格的人也可能更愿意提升工作效率来帮助他人。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做出如下假设。

H1利他人格对医护人员的亲社会违规行为有正向影响。

虽然亲社会违规行为出于利他意愿,但需要付出违反规章制度的代价。因此,对规章制度的价值观也可能决定医护人员是否愿意付出这一代价来帮助他人。自我监控( Self - regulatory) 是指员工源于内在动机遵守组织规章制度。自我监控意味着员工认同组织的权威和规章制度的合法性,以及规章制度与自己价值观的一致性。由于自我监控高的人出于内在的愿望和动机遵守规章制度,因而能更好地遵守和执行规章制度( Tyler &Blader,2005)[10]。相应地,也会阻碍人们违反规章制度来帮助他人。因此,可以假设:

H2自我监控对医护人员的亲社会违规行为有负向影响。

1. 2 情境特征与亲社会违规行为

在人格特质以外,情境也是影响人们行为的重要因素,也是组织更容易干预的因素。根据以往的研究,影响亲社会违规行为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工作自主性和同事行为。

自主( Autonomy) 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为人对环境的控制能力及控制程度[11]。工作自主性( Job autonomy) 是员工在工作方法、工作安排和工作标准上能自行控制和决定的程度[12]。当工作自主性高时,医护人员对如何完成工作和达成组织目标会有控制感。控制和能自主决定的感觉使他们觉得可以偏离组织规章来履行职责。Morrison的实证结论也支持工作自主性对亲社会违规行为有积极影响。因此,可以假设:

H3工作自主性对亲社会违规行为有正向影响。

亲社会违规行为要付出违反规章制度的代价,有被惩罚的风险。当决定是否要做出有风险的行为时,人们会试图收集相似的其他人如何认知和反应的信息,借以判断这样的行为是否会被容许或惩罚。如果看到同事表现出亲社会违规行为,医护人员会觉得自己这样做也没关系。因此,可以假设:

H4同事行为对医护人员的亲社会违规行为有正向影响。

1. 3 人格与环境交互作用

情境互动理论的假设之一是心理事件的发生是由交互行为场中各因素协同合作的结果。类似地,班杜拉的交互作用理论也强调环境、人和行为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就亲社会违规行为而言,具有较高利他倾向的医护人员同时有较高工作自主性时,能自主决定的感觉可能促使他们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违规行为。如果观察到同事也有类似的行为,他们会觉得自己的利他动机可以得到支持和认可。因此,可以假设:

H5利他人格与工作自主性和同事行为的交互作用对医护人员的亲社会违规行为有正向影响。

自我监控较高的医护人员高度认同组织的规章制度及其权威,认为违反规章制度是错误的。当他们能自主决定时极可能选择遵守规章制度。当他们观察到同事的亲社会违规行为时,面临着人格特质与情境的冲突。与同事保持一致有利于得到同事群体的接纳,但与自己的个性不一致。鉴于人格特质的稳定性,可以认为自我监控的特征可能削弱同事行为的影响。基于上述分析,可假设如下:

H6自我监控与工作自主性和同事行为的交互作用对医护人员的亲社会违规行为有负向影响。

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验证理论假设,样本来自三家特色中小型医院。每家医院在各科室随机抽取3 - 5位医护人员作为初始样本。调查在各医院集中培训的休息时间进行,由研究人员到现场讲解调查概况和问卷填写注意事项,在确保匿名性的情况下发放问卷和回收问卷。此次调研共计发放问卷108份,回收有效问卷101份,回收率为93. 5% 。

2. 1 样本概况

参与调查的医护人员中,有80. 07% 为女性,19. 3% 为男性。他们的部门工龄平均为4. 8年,公司工龄平均为6. 7年。23% 的被调查者有本科学历,51. 7% 有专科学历,25. 3% 有中专学历。

2. 2 测量工具及其信度和效度

由于目前还没有本土化开发的相关量表,因此,都采用国外开发、曾在国内使用的测量工具。所有量表都用李克特七级标度,要求被调查者根据工作中的真实情况回答对题项的同意程度,1分表示完全不同意,7分表示完全同意。

2. 2. 1亲社会违规行为。采用Dahling等人编制的量表测量亲社会违规行为,包括效率导向、同事导向、顾客导向三个维度,共9个题项。典型题项有“为了更有效率的工作,我会违背单位的规定和制度”,“如果我的同事工作上需要我帮忙,我会违背单位规定去帮他们”,“我会忽视干扰我工作的单位政策,给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等。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该量表有清晰的三因子结构( χ2( 自由度 = 24) = 97. 74,RMSEA = 0. 18,NNFI = 0. 92,CFI = 0. 95,SRMR = 0. 061 ) 。三个维 度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是0. 87,0. 85,0. 84。

2. 2. 2利他人格。利他人格采用IPIP ( The International Personality Item Pool) 人格测量库[13]中正向测量利他人格的三个题项,例如“我能预见他人的需要”。这三个题项的Cronbachα系数为0. 68。

2. 2. 3自我监管。用Tyler和Blader量表中的三个组织制度方面的题项测量( 另一些问题是对遵守上级决策的态度) 。典型题项是“尊重组织的规章是员工应有的重要价值观”。这三个题项的Cronbachα系数为0. 79。

2. 2. 4工作自主性。工作自主性用Spreitzer[14]编制的工作授权量表中关于自主性的三个条目测量。典型题项是“我在工作中可以自主决 定怎样和 何时完成 任务”。这三个 题项的Cronbachα系数为0. 79。

2. 2. 5同事行为。本文研究沿用Dahling的做法,将亲社会违规行为量表中每个维度抽两个题项做适当修改,用于测量同事行为。典型题项包括“为了更有效率地工作,我们单位的人会违背公司的规定和制度”,“我们单位的人有时会为了帮助同事而忽视公司的规定”等。CFA分析结果显示该量表也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χ2( 自由度 = 7) = 18. 86,RMSEA = 0. 13,NNFI = 0.94,CFI = 0. 97,SRMR = 0. 057) ( 由于来自同一维度的题项之间有较强的残差相关,在模型中设为自由估计) 。6个题项的Cronbachα系数为0. 89。

2. 2. 6控制变量。由于性别可能带来多方面的工作行为差异,在同一部门工作经验的多少也可能影响人们对具体工作情景的判断和决策,研究中控制了性别和部门工龄的影响。

3 数据分析

各变量的均值,标准差和相关系数如表1。人格特质方面,自我监控和亲社会违规行为的两个维度负相关,而利他人格与亲社会违规行为不相关。环境方面,工作自主性和同事行为都与亲社会违规行为正相关。这一初步结果显示环境对亲社会违规行为的相关性大于人格特质。此外,性别与效率导向的亲社会违规行为正相关,说明男性医护人员更可能为提高工作效率而违规。值得注意的是,同事行为与亲社会违规行为的相关程度大大高于国外相关研究。Dahling等人对美国一所大学在职学生的研究中,亲社会违规行为与同事行为的相关系数为0.46到0. 49。

( 注: 性别变量中1代表女性,2代表男性;+代表p < 0. 1;*代表p < 0. 05,**代表p < 0. 01。)

本文采用三步回归法验证医护人员亲社会违规行为的影响因素: 第一步将控制变量放入回归方程; 第二步加入前文分析的人格特质和环境因素; 第三步加入二者的交互变量。在计算表达交互作用的乘积项前对变量进行了中心化处理。

( 注:+代表p < 0. 1;*代表p < 0. 05,**代表p < 0. 01。)

如表2,自我监控对亲社会违规行为有负向影响,而工作自主性和同事行为对亲社会违规行为有正向影响,支持前文的理论假设H2、H3和H4。而利他人格对亲社会违规行为没有影响,H1未得到验证。值得注意是,同事行为的影响很强,三个维度的β系数分别是0. 39,0. 57,0. 51,与国内外相关研究比都更高。Morrison研究了美国大学MBA学员的亲社会违规行为,发现同事行为对效率导向亲社会违规行为影响的β系数为0.23,对顾客导向影响的β系数为0. 17。国内另一项企业中层管理者亲社会违规行为的研究中,同事行为对亲社会违规行为影响的β系数为0. 31到0. 40[15]。

在交互作用方面,利他人格和同事行为的交互作用只对效 率导向的亲社会违规行为有正向影响; 同时,利他人格与工作自主性的交互作用对亲社会违规行为没有影响,部分支持了H5。自我监控和工作自主性的交互作用对亲社会违规行为的三个维度都有负向影响,H6得到部分支持。另外,自我监控和同事行为的交互作用对顾客导向的亲社会违规行为有较弱的正向影响,这与H6相反,体现了同事行为这样的外在因素比自我监控这一内在特征更强。

4 结论和讨论

本文依据相关理论分析了人格特质( 利他人格和自我监控) 和环境因素( 工作自主性和同事行为) 及其交互作用对医护人员亲社会违规行为的影响,认为工作自主性和同事行为有正向影响; 利他人格,及其和工作自主性、同事行为的交互作用有正向影响; 而自我监控和工作自主性、同事行为的交互作用有负向影响。通过对101位医护人员的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医护人员的亲社会违规行为主要受到自主性和同事行为两类环境因素的影响; 其中,同事行为的影响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论相比更强; 同时人格特质和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也有一些影响。

同事行为的强影响可能有两个原因: 一是中国的集体主义文化大背景下,人们的同伴压力较大; 二是医疗服务业的风险性使医护人员在决定是否要违规帮助他人时更加注意别人的处理方式。

虽然亲社会违规行为出于利他意愿,但利他人格对亲社会违规行为却没有影响。一则说明环境的影响力很强,二者暗示利他人格的影响可能因助人行为的代价大小和代价特点有差异。

上述研究结论对医院管理者理解和干预医护人员的亲社会违规行为有积极意义。如果医院希望医护人员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违规行为,可以提高工作自主性,更多使用同伴影响策略。反之,则需要在招聘时选拔自我监控程度更高的人,在制订制度时更多邀请员工参与,确保制度与大部分员工的价值观一致。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认同度研究 篇8

传统研究中对亲社会行为类型的划分较为简单, 人们对亲社会行为的理解也因此而有了一定的局限, 比如研究者较多地集中于对助人、合作、安慰、分享、捐赠等行为的研究, 过于重视行为的利他性特征;这种研究取向实际上也暗示着提升他人利益必然与自我利益受到损害有关。因此有研究者认为, 个体总是生活在特定的群体中, 不同群体或社会中的成员的交往目的与交往对象会有很大差异, 因而对亲社会行为的认识和理解也会不同。随着个体从儿童期向青少年期的发展变化, 他们认同的亲社会行为的范畴也有了很大扩展, 较之传统研究的行为类型 (帮助、分享、安慰等) 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 儿童眼里的亲社会行为与成人眼里的亲社会行为不同, 青少年之间的亲社会行为与成人之间的亲社会行为也存在很大的差异。青少年阶段的个体特别重视同伴交往, 他们强烈地意识到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建立和维护朋友之间的关系、接纳他人成为群体中的成员是青少年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青少年提名的大量亲社会行为中都隐含着维护彼此的友好和谐关系与共同利益的元素, 他们认为一切能促进积极社会交往的行为都是亲社会行为。

然而, 以往的亲社会行为研究却大多基于“以研究者为中心”的立场, 涉及的亲社会行为是由研究者提出来的, 而研究者并未充分考虑不同群体成员对亲社会行为的认识。大学生对亲社会行为有独特的认识, 我们只有在理解他们的亲社会行为概念的基础上, 才能探讨如何评价和培养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问题。因此, 研究者从“以被研究者为中心”的立场出发, 探讨他们对亲社会行为的认识是很有必要的。

既然要研究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 那么首先就需要弄清楚在大学生心目中, 他们对不同亲社会行为的认同度, 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做相应的实验研究。

2 调查研究

2.1 被试

长江师范学院本科生102人, 其中男生43人, 女生59人, 平均年龄19.2岁。

2.2 结果及分析

从已有的研究中选择出43个亲社会行为并结合开放式问卷, 让大学生进行认同度上的五级评分, 1-5表示认同度由低到高。最后问卷评分者信度系数为0.92。具体认同度及顺序见下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 每种具体的亲社会行为在大学生心中对抽象亲社会行为的代表性基本都不一样, 不是所有的亲社会行为都能得到大学生高度的认同, 在如今大学生心目中, 排在前面的亲社会行为是公益行为、环保行为、帮助、责任义务行为等, 而排在后面的是提供信息、义气行为、遵从习俗、慷慨行为等。

如果定义高于平均值1个标准差的为高认同, 低于1个标准差的为低认同, 最后统计出大学生高度与低度认同的亲社会行为各有三个, 排在最高的认同度的依次是“公益行为”、“环保行为”、“帮助行为”等, 排在最低认同度的依次是“义气行为”、“遵从习俗”、“慷慨行为”。

3 讨论

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概念表征研究探讨了青少年亲社会行为概念原型表征中的最佳实例及其结构关系。通过判断类属成员与原型所具有的特征的相似性来研究不同行为在青少年亲社会行为概念中的代表性, 得到了一个层级模型。也就是说, 青少年认为, 有的行为项目 (如帮助行为、亲情行为、增进友谊的行为、忠诚等) 与他们心目中的亲社会行为 (原型) 具有更高的相似性, 这些行为能够更好地代表亲社会行为这个概念, 而另外一些项目的代表性就不那么高。

本研究结合前期对青少年焦点群体访谈研究所得的43类亲社会行为, 通过让大学生对其进行评分, 发现不是所有的亲社会行为都能得到大学生的高度认同, 它们在大学生的心目中有着不同的认同度, 排在最高的依次是“公益行为”、“环保行为”、“帮助行为”等, 排在最低的依次是“义气行为”、“遵从习俗”、“慷慨行为”。这种排序可能与目前社会上大力提倡环保还有公益有关联。对社会信息非常敏感的大学生有意无意中就受到了这些宣传的影响, 使得他们对这类行为就是亲社会行为的认同度极其高。而随着年龄的增大、社会阅历的增加 (比如经历了一些欺骗、背叛等) , 他们越来越有自己的一些思想, 已经很难再认同年少时被他们很认可的“义气行为”、“遵从习俗”、“慷慨行为”等依然还属于亲社会行为。

我们认为, 这种“认同度”在一定程度上区分出了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概念中的典型成员和非典型成员。因为被试能在第一时间对认同度的行为产生唤起, 因而对这些项目的评价相对较高。菲尔和罗塞尔在一项关于“爱的原型”的实证研究中也发现, 被试认为某些类型的“爱” (如“母爱”) 与原型的相似性显著高于另一些类型的“爱” (如“非理性的迷恋”) 。因此, 符合程度评价 (即认同度评价) 可以区分出亲社会行为原型概念中代表性较高的成员。

4 结论

不同亲社会行为在大学生心目中的认同度有高低之分, 认同度排在最高的依次是“公益行为”、“环保行为”、“帮助行为”等, 排在最低的依次是“义气行为”、“遵从习俗”、“慷慨行为”。

参考文献

[1]Krebs D, Hesteren F.V.The Development ofAltruism Toward an Intergrative model.Development Review:1995 (14) .103-158.

[2]付艳.青少年早期的个体认同的亲社会行为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

自恋与移情及亲社会行为 篇9

对自恋的研究, 已经发现他们更容易出现攻击行为 (Bushman 1998) , 也不容易宽恕别人 (Julie, 2004) 。而从另一个角度看, 自恋者往往因为更多地关注自己, 同时又缺乏移情的能力, 所以并不能很好地因为关心他人而做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然而, 在其他的一些研究里又发现, 自恋者因为喜欢在别人面前强调自己, 他们也可能因为自我增强 (self-enhancement) 的需要而表现出亲社会行为。本文从对自恋的介绍出发, 通过对移情 (Empathy) 与亲社会行为 (Pro-Social Behavior) 的介绍, 以及对自恋者自我增强的认识, 揭示出自恋与移情及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 以及这方面研究所存在的问题。

1 关于自恋

1.1 自恋的概念

自恋 (Narcissism) , 是西方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自恋 (Narcissism) 这个词源自于希腊语Narkissos, 其对应的英语为Narcissus, 指水仙花。在希腊神话中, 美少年Narcissus因为迷恋自己水中的倒影最后憔悴而死, 变成了水仙花 (narcissus) 。

1914年Freud在《论自恋》中首次系统地论述了自恋, 把自恋纳入精神分析领域, 引发了对自恋的理论、临床研究。在临床上, 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手册第三版 (DSMⅢ, 1980) 及第四版 (DSMIV, 1994) 中, 都将自恋人格障碍列为一种独立的人格障碍。在2000年修订版的DSMIV-TR中将自恋人格障碍描述为一种普遍夸大的行为模式 (存在于幻想或实际行为中) , 需要他人赞扬, 对他人缺乏同感, 从成年早期开始出现, 并表现为多样化的形式, 在一般人群中所占的比率估计是1%。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1994)

然而, 到目前为止, 对自恋这个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严格的操作性定义。心理学家在对自恋这种人格障碍的实证研究中, 不断发展出了很多测量自恋的量表, 用于界定自恋这个概念。在实际的研究中, Raskin&Hall编制的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Inventory (NPI) 是最被广泛应用的自恋人格问卷。

1.2 自恋的测量

对自恋的研究中, 一般使用量表和问卷的测量方法。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手册 (DSM) 与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量 (MMPI) 的气质量表是最早用于测量自恋的量表。后来很多的量表都是基于这两个测量工具发展出来的。

NPI是Raskin&Hall (1979) 依据DSMⅢ对自恋人格障碍标准发展而来的一种量表, 包含有54个项目, 以二选一的迫选方式进行自恋/非自恋的选择。到目前为止, NPI是最常用的测量显性自恋 (Overt Narcissism) 的量表。

除了NPI, 常用的自恋测量工具还有NPDS, HSNS, ESS, OMNI等。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Scale (NPDS;Ashby, Lee, Duke, 1979) 是通过对自恋者的临床诊断发展而来的一种自恋评定量表, 有较好的效信度。Hyper sensitivity Narcissism Scale (HSNS;Serkownek, 1975) 由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量表 (MMPI) 的男性气质-女性气质分量表 (Masoulinity2Femininity Scale) 衍生而来。这些量表主要作为隐性自恋测量工具。

2 关于移情

2.1 移情的概念

移情在心理学上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研究需要来定义移情。从移情的属性上来看, 对于移情的定义可分为三种。 (1) 移情是一种能力。一般来说, 移情被定义体验到与他人相同的情感的能力 (发展心理学, P402) 。Hollin (1994) 认为移情是从他人的视角看待世界和自身行为的能力。还有研究者认为移情是社会技能 (social skills) 的一种。 (2) 移情是一种反应。Eisenberg&Strayer (1987) 认为移情是一种由他人的心理状态或所处情境引起的, 并与他人的心理状态和所处情境相符合的情绪反应。 (3) 移情是一种人际关系特征。Vreeke&Mark (2003) 从人际沟通的角度, 认为移情不应仅仅被视为一种能力, 同时也是一种特殊关系的特征。

虽然移情被普遍定义为一种个体对于他人的情绪反应, 但更多的研究者将移情视为一种多方面多维度的反应过程。移情的两成分模型将移情分为情感移情 (emotional/affective empathy) 和认知移情 (cognitive empathy) 。 (Baron-Cohen&Wheelwright, 2004) 情感移情是观察者对他人情感状态的情绪反应;认知移情是对他人的想法、愿望、信念、意图和知识等心理状态的理解能力, 也被称为心理理论 (theory of mind) 。 (Frith, 1989;Leslie, 1987;Premack&Woodruff, 1978) 有时认知移情仅包括单纯的认知成分, 而不涉及情绪状态。 (BaronCohen&Wheelwright, 2004)

2.2 移情与自恋

对于自恋者的移情, 自我-心理客体关系的观点认为, 病态的自恋人格不能视作正常发展的固着或某种内在精神的失败, 而是病理性自我和超我发展的结果, 它来自自身病态的发展。自恋人格的中心问题与认同模糊有关以及丧失对他人深层的移情 (Empathy) 能力, 对他人关上了理解之门。他们似乎除了自己之外, 无法理解与去爱任何人, 但事实上他们爱自己像他们爱别人一样的无能。他们同时也缺乏整合爱与恨的能力。

在西方研究中, 已经发现自恋和许多人际变量有关。比如, 自恋者缺乏同感和观点采择的能力。 (Watson等人, 1984) 同感代表一个人感知他人内心状态的能力, 也就是我们说的移情 (Empathy) 的能力, 这对社交人际关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移情能力的人不仅可以从自己的情绪中分离出来以感受到他人需要和期望, 还可以评估在当前的情景中, 他人情绪的起源和重要性。自恋者显然缺乏这种移情的能力。Westen (1990) 描述的自恋病人与他人的交流方式是自我中心式的, 他们不会倾听, 不会采择他人的观点。这也预示着他们在保持人际关系中面临的困难。此外, 自恋者较少需要亲密感。 (Carrol, 1987) 在寻找伴侣上, 他们更偏爱那些有野心、吸引力和自信等以自我为导向的人, 而不是以关心他人为导向的人。 (Campbell, 1999) 他们的爱情是游戏式的, 以满足他们对权利和支配感的需要。 (Campbell, 2002)

3 亲社会行为

3.1 亲社会行为的概念

亲社会行为 (pro-social behavior) 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 (这是对亲社会行为最宽泛的定义) , 主要包括合作、分享、助人、捐献、谦让、安慰、同情等, (王美芳, 1997) 这种行为不一定会给那些施助者带来直接的利益, 甚至还可能给他们带来风险。亲社会行为作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 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进步有着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根据Eisenberg等人的观点, 真正的亲社会行为特指行为者并不期望得到酬赏、不为避免惩罚, 而是从他人利益出发、以帮助他人为最终目的的行为。 (余宏波, 2006)

3.2 移情对亲社会行为决策的两种功能

Hoffman与Batson都提出了“移情对亲社会行为决策具有动机功能和信息功能”。

首先, 关于移情的动机功能, Batson (2001) 认为个体的帮助行为由对处于困境中的他人的移情或个人忧伤 (personal distress) 所唤起, 两条助人路径的机制不同, 移情通过引发利他动机而激发帮助行为, 个人忧伤则通过引发利己动机而诱发帮助行为。移情所引发的帮助行为以解除他人困境和提升他人福利为终极目标, 动机是利他的, 当然, 这样的帮助行为也会给个体带来某些好处, 但它们是无意的结果, 不是个体的终极目标。移情唤起的利他动机的大小直接受移情强度的影响, 移情强度越大, 解除他人困境的利他动机就越强。

Batson (1995) 认为, 移情不仅能够增强解除他人困境的动机, 它还发生在个体重视他人福利并感知到他人处于困境的时候。因而, 移情反应的水平可被用来推断个体对困境中他人的福利的重视程度。可以说, 移情增加了个体对自己价值观和目标的理解, 使个体明确自己重视什么。个体注意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情绪反应, 就能够发现自己价值观的真实性质和强度。这就是移情的信息功能。个体正是使用对移情感受的觉察来推断自己是否重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重视困境中他人的福利。

由于移情对亲社会行为决策具有动机功能和信息功能, 由于情绪情感是动机的源泉, 因而动机功能的作用更为直接;信息功能是以价值观为中介, 对动机有调控作用, 可以决定其性质、方向和强度, 并带有稳定的倾向性, 因此移情的信息功能更为稳定、持久。两种功能共同作用, 表明移情不仅有依赖于特定情境的短期效应, 还具有不依赖于情境的长期效应, 使人们在亲社会行为决策过程中, 可以脱离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寇或, 2005) 。由此可以推断 (尤其对于成人来说) , 移情的信息功能可能在亲社会行为决策中具有更强更广的作用。

小结

正如前面所提及的, 自恋者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缺乏同感和观点采择的能力, (Watson等人, 1984) 这导致了他们难以倾听与理解别人的观点, 因而也缺乏我们通常所讲的移情的能力。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出发点, 虽然在国外有过这方面的一些研究, 但国内却一直没有发现有人去实证研究自恋者与移情之间的关系, 这是值得我们去进一步研究的。

我们知道移情对亲社会行为有动机的功能与信息的功能, (Hoffman&Batson, 2001) 因此在亲社会行为的决策中, 移情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自恋者因为缺乏移情的能力, 所以他们不能如正常人一样了解与理解别人, 也缺少这样的动机去做出帮助别人的行为。

摘要:自恋与亲社会行为都是西方较为关注的话题, 在我国汶川大地震后, 亲社会行为 (助人行为) 也逐渐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在对西方的研究中, 发现移情在亲社会行为的决策中, 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正是从以上三个角度入手, 介绍了自恋、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理论与研究, 揭示出自恋与移情及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 以及这方面研究所存在的问题。

角色游戏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策略 篇10

既然角色游戏对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展十分重要, 那就要求教育者重视角色游戏的进行, 那么教师该如何组织呢?

一、进行有延续性的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能够使幼儿在游戏中体验的东西化作幼儿成长所必需的经验让其掌握。 但是, 现阶段幼儿的学习能力不是很强, 一项经验的习得往往要靠多次重复, 所以游戏的延续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个有延续性的角色游戏能够使幼儿将这种经验不断强化、巩固, 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 角色游戏的延续性可以是同一个游戏的不断延续, 如延续几天都进行医生游戏, 在这个游戏中加强助人精神。 也可以是同一种亲社会行为的延续, 如几天都进行不同的游戏, 但是起到的都是训练幼儿的同一种亲社会行为的作用。 无论是哪一种方式都强调一点, 角色游戏需要有延续性。 因此, 教师在指导角色游戏时, 要注意延续性的重要作用。

二、注重生成性教学

罗祖兵对生成性教学的定义是: 生成性教学即生成性思维视角下的一种教学形态。 生成性思维即一种认为事物及其本质是在发展过程中生成的而不是在发展以前就存在的思维模式。

近年来广受关注的意大利瑞吉欧教学法, 在生成性教学方面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在瑞吉欧的幼儿园中, 不可能出现教师刻板地跟着计划好的教案一板一眼地教学, 不可能出现任何预先设计好的教育活动。 完全是教师随学生走, 学生的思维想到哪教师就跟到哪, 为其提供学习的情境, 并及时纠正错误的行为和思维。

在指导角色游戏时注重生成性教学, 能够及时解决幼儿的各种问题。 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活动和日常活动等与孩子共同交往的过程中要注重观察孩子的行为与表现, 一旦发现孩子的行为发生偏颇, 教师即应当有针对性、有目的地组织角色游戏, 对幼儿进行教育。 生成性教学是一种发现及处理的教学, 这就要求教师有一双善于发现、善于观察的眼睛, 在问题没有变严重之前就加以制止和指导, 将孩子引向正确的道路。

三、积极进行游戏评价

无论是教师的评价或是幼儿同伴间的评价都具有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功效。 教师或同伴加以表扬鼓励, 良好的行为得到加强, 养成习惯, 不良的行为教师制止, 加以规避, 及时改正。 那么, 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就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 在这里要注意的一点是, 评价的时机非常重要, 可以在严重错误后直接评价纠正, 也可以在不严重问题发生的情况下, 待幼儿游戏结束后及时评价, 并且不能在游戏结束很久, 幼儿都失去兴趣时再评价, 这时候往往不能对幼儿进行较有效的教育。

评价方式大概可以分为两大类, 精神评价与物质评价。 笔者比较主张对良好的行为进行评价强化, 对不良行为有所忽略。 物质评价主要指教师借助一些贴画、玩具等对幼儿的行为加以评价。 对于亲社会行为可以给予强化。 精神评价主要指运用言语、行为等对幼儿的行为加以评价。 强化可以是一句鼓励的话, 一个拥抱, 或一个赞许的眼神。 忽视可以是对幼儿不关注。

四、“戏”后反思

在角色游戏进行时, 有时候一个问题的突然出现会让人猝不及防, 当下不知怎么解决或者当时的解决方式稍有不妥, 那么“戏”后反思就显得尤为重要。 找出不足, 在进行深入思考后, 想出妥善的解决方法在今后的游戏指导中灵活运用。 同样的, 如果一个问题被很好地解决时, 则也需要反思, 哪里做得好? 怎么做的? 还能不能做得更好? 总结经验, 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在教学中, 每天会经历各种事件和故事, 我们可以用文字方式将这些记录下来, 既方便以后的整理记忆, 又是一个重新思考的过程、自我升华的过程。 记录的方式有很多种, 可以将一个活动形成方案记录下来, 并在方案的基础上写活动后反思, 我将它称为方案记录。 也可以将形成的经验记录下来, 我将它称为经验记录。 方案记录比较适合教师观察了游戏的整个过程, 能够将游戏从头至尾梳理下来, 并在方案后附上自己对此游戏的反思。 方案记录的优点是比较有针对性的, 如幼儿在以后的同样游戏中出现类似问题, 教师能够以最迅速、最准确的方法手段解决, 缺点是应用范围不是很广泛。 经验记录比较适合教师在游戏过程中参与进来, 没有观察到整个过程, 但是从此次指导过程中总结出经验, 并将经验记录下来。 经验记录的优点是适用范围广, 可以广泛运用于今后的游戏中。

角色游戏为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社会交往的机会, 从而发展其亲社会行为。 教师更应当正确恰当地组织角色游戏, 充分考虑幼儿的气质类型, 尊重幼儿的想象及自我组织的规则, 以帮助幼儿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 促进亲社会行为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庞丽娟.幼儿社会交往的研究[J].教育导刊, 2006.

[2]杨丽珠, 吴文菊.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M].辽宁: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3]张燕.在反思中成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上一篇:16岁—18岁学生下一篇:中华民族一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