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与个人梦

2024-07-26

中国梦与个人梦(精选十篇)

中国梦与个人梦 篇1

一、中国梦、企业梦的价值目标

1. 中国梦、企业梦的根本价值目标。

习近平同志在谈到中国梦时明确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段话清楚地告诉我们, 实现人民幸福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价值目标, 也是企业梦的根本价值目标。实现中国梦、企业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不断“为人民造福”, 从本质属性上看, 中国梦就是为人民造福的梦。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这三个基本规定不是彼此分割而是内在统一的, 其统一的基础和落脚点就是实现人民幸福, 换句话说, 无论是国家富强梦还是民族振兴梦, 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实现人民幸福梦。企业的存在和发展不仅要创造经济效益, 而且还要创造社会效益。这就意味着企业梦在于不断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人民幸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 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价值追求。

2. 中国梦、企业梦的终极价值目标。

实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梦”的终极价值目标之一。从中华民族的历史来看, 数千年来尽管民族内部结构在不断变化, 中华民族始终是一个包容各个民族和个人共同发展的恒久的主体。历史赋予每一个中国人国家复兴的梦想。由此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事实上不仅成为每一个中国人身上的责任, 深深融入到中国人的骨血之中, 而且成为中国市场主体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终极价值目标。实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梦”的终极价值目标之一。这是任何其他国家所难以承载和理解的历史负重感。

世界梦是中国梦的另一终极价值目标。中国梦属于中国, 同样属于世界。当今时代, 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 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越来越多。“中国梦”的提出符合了当代国际话语体系的要求, 其价值内涵容易为世界人民所接受。因为“梦”代表的是人们的一种美好的追求。从更广阔的视野看, 中国梦也是和平之梦、发展之梦、合作之梦。中国的逐梦之旅, 注定与世界同行。这也意味着中国企业不仅要具有国内发展视野, 而且要具有国际化发展视阈, 牢牢把握“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 把握大势、服务大局。科学把握新常态带来的经济运行新特征、新规律、新要求, 开拓新思维、实施新举措, 把发展作为解决世界各国各地区各种问题的钥匙。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能让世界受益。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在历史上曾经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文明进步产生过重要的积极影响, 并与其他文明共同发展。中华文化也对世界遥远地区的文明产生过重要影响。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文化, 中国的四大发明, 都曾给古代文明和世界发展注入强大动力。随着世界历史的融合,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经济全球化趋势将整个世界联成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 中国也已是这个整体中重要成员。共享世界文明发展成果的中华文明发展至今, 也必定会给世界再次带来文明发展的驱动力。中国和平发展带来的不仅是中华民族自身的复兴, 更是整个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保证。中国梦是坚持合作共赢与维护国家利益的有机统一, 是发展自己与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有机统一, 是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之梦, 为更多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更多的机遇, 也为中国企业以及国外企业创造了创新机遇、空间和平台, 彼此吸收各自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经验, 挖掘整理各自长期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文化资源, 由此, 各行各类企业也必然在新常态下全面深化改革中寻求新的发展, 促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步伐。

二、中国梦、企业梦的价值主体

作为一个梦想,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会凭空实现, 必得依赖于一定主体——国家、社会、企业、个人的担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了,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确立了中国梦的国家价值目标, 明确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确立了中国梦的社会价值目标, 明确了我们要发展什么样的社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确立了中国梦的个人价值目标, 明确了我们要塑造什么样的个人。与此同时也为企业寻找到了立身之命。民族复兴的总体目标, 实体化为多元主体的协调共进、有序发展, 最终体现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发展、企业创新、人民幸福。这也意味着每个企业、每个中国人在这移动互联网时代都有出彩的机会。

每一个国民都是“中国梦”的实现主体, 也是“中国梦”的最终享有主体, 是培育和践行中国价值观以及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主体和认识主体, 这体现着唯物史观的人民主体思想, 培育和践行中国价值观以及核心价值观需要人民群众作为主体广泛参与。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关键在于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这是中国价值的本质体现。国民中优秀的成员尤其中青年成为企业梦价值主体。从国民个体出发的梦想更能直接反映国家、社会与企业现实和需求, 在国家整体复兴的道路上发挥根本的作用。当每个个人、企业都能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梦想中发现属于自己那一份独特的梦想时, 个人命运和企业命运、国家繁荣富强牢牢结合在一起时, 必能促进每一个中国人、每个企业为了国家的复兴而始终不渝地努力奋斗、制造与创新同步。“中国梦”是中华民族每个人、每个企业的梦想的体现, 承载着亿万国人的美好愿望, 用自身价值的实现来为整个国家梦想以及企业梦的实现积聚力量, 由一代代的中国人民靠自己的双手来传承和实现。青年学生的爱国意识、敬业精神、诚信和友善品质, 是实现中国梦、企业梦的重要因素, 是青年学生价值自觉的选择, 青年学生只有深入社会生活, 与社会和企业实现零接触, 全面了解社会和企业的需求, 能够有效实现专业目标和职业目标统一, 理想目标和社会目标、企业目标统一, 有的放矢, 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 从而实现中国梦、企业梦。

三、中国梦、企业梦的价值动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我国社会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 能够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想意识、整合多元化的利益关系, 为凝聚共识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价值追求奠定基础, 激励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以及各个领域的企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中国梦与个人梦 篇2

论中国梦与个人梦?呵呵,在这之前我想问,人为什么要有梦,人活一世究竟为的是什么?权倾天下又如何,富甲一方又如何,万人敬仰又如何,名垂青史又如何。百年之后,都是一抔黄土。于是我突然觉得人生失去了为之而奋斗的意义,于是觉得中国梦于我有何干系,我有么有梦想又有何干系。

花谢花飞飞满天,既已注定凋零又何必绽放。似乎所有的事物都注定了同样的结局,只是过程不一样罢了,等等,过程,我似乎抓住了很重要的东西!是的,过程,管他什么天定宿命,我只在乎过程。

如此便解决了为何要有梦想,接下来便可讨论两者间的关系了

中国梦便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我登上那古老的城墙,当我抚摸着腐朽的柱梁,当我兴奋的倚栏远望,总会有一丝酸涩冲上喉头,总听到有一个声音大声的说:记得吗?你的祖先名叫炎黄。中国曾经存在过无比辉煌的文明与国力,曾几何时,中国的地位在世界范围内是没有一个国家的能与之媲美的。但是到了近代却任人欺凌、任人宰割,直至最后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十落后,使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极端困苦。可以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梦想。

个人梦,是最直接的希望,是内心小小的企盼。每个人因环境、家庭、学历等的不同,对生活的渴望也大相径庭。但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逐是不变的。为人父母的梦想是孩子健康成长、学业有成,耄耋老人的梦想是老有所养、子孙贤孝,打工族们的梦想是买车买房、生活稳定,企业家们的梦想是世界经济向好、利润率稳步增长。这一个个的梦想看似独立毫不依存,其实却都需要一个大的前提和实现的平台,即国家繁荣富强、社会安定团结,人民才能在这片热土上安居乐业。这恰恰就是中国梦的实质内涵。

中国梦与世界梦 篇3

中俄,天然的合作伙伴

3月22日,莫斯科时间中午11时55分许,一架来自中国北京的专机缓缓地停靠在跑道上,挽手走下舷梯的是中国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他的夫人——中国人最为熟悉的歌唱家彭丽媛。在他们的身后是中国新一届的外交团队。

此行,是习近平接任中国国家领导人后的第一次出访。而选择俄罗斯作为首访目的地,不仅是出于中俄地域相邻的考量,更多的原因或许正是源自中俄已经维系了12年之久的战略伙伴关系。自2001年签订《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以来,中俄两国的关系一直以一种稳步前进的良好态势呈现在世界面前。

在访俄行程的40多个小时里,习近平主席与普京总统进行了小范围和大范围会谈,共同出席了两国合作协议的签字仪式,用习主席的话说:“我与普京先生共同工作了7个多小时”。

在小范围和大范围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合作共赢、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邦声明》。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欧亚研究部主任陈玉荣称,“这一声明堪称今后一个时期中俄关系发展的‘路线图’,它确定了两国关系发展方向和重点合作领域,预示着一系列新变化和新亮点。”此外,两国还签署了30多项涉及政治、经济、人文、高科技等领域的合作协议。

其中,中俄能源合作尤为引人注目。

能源领域的合作一直是能源需求大国中国和能源出口大国俄罗斯的谈判重点。去年12月5日,中俄能源谈判代表就在莫斯科举行了第九次会晤,今年2月25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中俄能源合作委员会中方主席王岐山在北京与俄罗斯副总理、俄方主席德沃尔科维奇及俄罗斯总统能源发展战略和生态安全委员会秘书长谢钦举行了会晤。按官方媒体表述,这两次会面都取得了“不菲的成果”。

此次习近平访问俄罗斯,双方在不到4个月时间内第三次在能源领域取得了进展。这其中,就包括谈判期超过10年的中俄天然气谈判。

据俄罗斯塔斯社报道,两国的电力公司就扩大中俄电力——能源合作项目的技术经济论证签订协议,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就通过东线管道向中国提供天然气项目签署谅解备忘录。

此外,在原油出口方面,中俄双方亦有重大突破。俄罗斯头号石油巨头俄罗斯石油公司3月22日与中国签署了一项协议,未来将把对中国的石油出口量提升至三倍,由此中国将成为俄罗斯原油最大进口国。而俄罗斯石油公司将获得来自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一笔20亿美元的25年期贷款。

俄罗斯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原油生产国,而中国则是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因此在能源方面,中俄是天然的合作伙伴。

对中国来说,目前80%左右的进口原油需要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因此打造东北方向的能源进口渠道是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的重要一环,而俄罗斯就是这一方向最主要的供应方。

对俄罗斯来说,近年来也希望摆脱能源出口过多依赖欧洲市场的局面,拟稳步提高面向亚洲地区的原油出口量。今年俄出口石油的15%是面向中国和太平洋沿岸地区的。因此,中俄在各自能源战略格局调整过程中找到了共同利益。

一个细节是,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一道出席了协议的签署现场,普京甚至称,“这是一次有历史意义的访问,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俄罗斯前副总理、俄石油总裁伊戈尔·谢钦也说:“目前,我们每年的出口量为1500万吨,将这一数字提高到5000万吨并不是一个难以企及的目标。”

对此,外媒评论称,俄罗斯希望使自己的能源市场多样化,摆脱主要向欧洲出口的局面,法新社3月22日更称,该协议“具有突破性”。

另据新华社报道,“如今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是全方位的,不仅包括石油和天然气,还涉及核能、煤炭、电力和新能源。双方开展能源合作旨在实现互利双赢。”

中俄贸易领域的合作除体现在实体行业范围之外,在服务、人文等领域的合作也正在加深。而随着习近平的出访,中俄务实合作开始加速——在全球视野中,这种合作是对大国战略平衡的有力推动。

中非,不可或缺的支撑

结束了对俄罗斯的访问后,3月2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飞抵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开始了对非洲三国的国事访问。

在此期间,中方与坦桑尼亚计划签署巴加莫约港开发项目合作备忘录。据悉,这一基建项目预算达到100亿美元。除巴加莫约港的投资项目之外,中坦两国签署的基础设施项目的合作备忘录有十余个。而在习近平访问南非期间,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与南非标准银行在比勒陀利亚签署《关于就提供能源融资开展合作的协议》,融资额度10亿美元。

北大经济学教授夏业良认为,坦桑尼亚、南非和刚果共和国在习近平主席的首次出访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显示出中国愿同非洲进一步扩大交流与合作。同时他还表示,中国同这些国家的经济合作有一定的渊源。自1950年以来,中非贸易额已扩大1万多倍,中国在非洲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方面,中国高速增长的经济、蓬勃发展的基础产业和制造业,需要大量能源、矿产和其他自然资源,而庞大的制造业产品、产能和大量的资金,又需要稳定、开放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非洲各国经济严重依赖资源出口,本身则资源丰富,而制造业的匮乏需要输入门类齐全、价格可以负担的工业品,落后的基础设施则需要借助外力兴建,方能获得持续发展的后劲。

尤其是最近几年,中国与非洲的“拥抱”越来越紧密。

nlc202309020452

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诞生。北京峰会八项举措、第四届部长级会议新八项举措、第五届部长级会议加强中非务实合作新举措,非洲从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双方贸易额由2000年的106亿美元飙升至2012年的近2000亿美元。如今,中非贸易对非洲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20%;免债、免关税、中非发展基金、非洲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贷款扎实落实。

“从整个经济发展层面来看,非洲要求与中国合作的愿望比任何时候都足,包括劳务合同、工程合同、贸易合同、基础设施合同、走出去的合同等2800份在非投资合同,其中,民营企业占了45%。”商务部前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在“走进非洲——2013中非投资金融论坛”上如此表示。

显然,中非贸易受益方不是单方面的,中国的发展是非洲的机遇,而非洲的发展也是中国的机遇。

目前,中国熟练工人每个月的工资达到了600美元,而在非洲,每个劳动力的成本每个月在200美元以下。在投资回报率方面,一份来自麦肯锡的最新报告显示,投资非洲国家的资本回报率比投资中国、印度、越南等亚洲的回报率,平均要高出60%。这为中国企业带来了机遇。

渣打银行非洲区企业及金融客户部董事总经理辟仕文表示,非洲农村只有1/3的道路得到过修整,只有5%的农业土地有灌溉,非洲的水电只有5%得到了开发。现在到2020年之间,有80%的商业机会都将源自于非资源行业,主要是消费行业,包括农业和基础设施这些行业。

近200亿美元、项目遍及50个非洲国家,最近几年,中国对非洲各类投资累计超过了400亿美元,非洲已经成为中国第四大海外投资目的地。不仅如此,非洲还是中国第二大原油进口来源地,第二大承包工程市场和第四大投资目的地,非洲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海外支撑。

“金砖”银行,含金量会有多大?

近年来中国与金砖国家间的出口增势明显高于中国整体出口速度。以2011年的出口贸易数据为例,中国对巴西出口增长30.2%,对印度出口增长23.5%,对俄罗斯出口增长31.4%,都快于中国整体20.3%的出口增长率。

与此同时,金砖国家从世行获得的贷款额很可观,仅2011年批准的新贷款就超过70亿美元。这几个国家对IMF的出资额也在不断增加。当前金砖国家的外汇储备总量已达4.4万亿美元,不过在全球货币超发的环境下,如何实现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已成为五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国家主席习近平此次出访行程中,一个重要的行程是参加在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峰会。此次峰会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金砖国家决定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筹备建立金砖国家外汇储备库,并成立工商理事会。专家认为,这几项决定,标志着金砖国家的合作从宏观的政治合作走向了经贸方面具体务实的合作。

五国财长就创建1000亿美元应急储备基金正式迈出第一步。中国拟出资410亿美元,占比近半,巴西、俄罗斯、印度分别出资180亿美元,南非50亿美元。

中国社科院金砖国家研究基地研究员宋泓认为,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有可能成为中国外汇储备投资的新渠道。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则指出,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外汇储备池可被看作是一个新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事实上,外汇储备库对于中国而言并不新鲜。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日本、韩国与东盟就共同推进清迈协议多边化机制,设立了亚洲的外汇储备库,并初具一定规模。

复旦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主任樊勇明教授介绍,金砖国家外汇储备库,要解决的是金砖国家之间的外汇融通问题,它的建立有两层意义。首先,它对解决金砖国家的实际困难非常重要。外汇储备库是各个国家各自拿出部分外汇放在一起,当哪个国家遇到外汇支付困难时,就利用这笔资金进行支援,防止因为外汇支付问题而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第二,金砖国家外汇储备库,是对现有国际货币体系一个改革性的推动。

另外,在峰会期间,中国人民银行与巴西中央银行签署了中巴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1900亿元人民币/600亿巴西雷亚尔,有效期三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中国人民银行还将代理南非储备银行投资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这次货币互换协议是中国央行与金砖国家间签署的首个货币互换协议。

有评论认为,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筹备和成立,有助于从欧美等国夺取金融话语权,减轻对美元和欧元依赖,降低金融风险。中国自身也有望通过金砖国家开发银行,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中国社科院世经所研究员张斌表示,在当前全球经贸增长乏力、外汇市场波动加剧、贸易融资萎缩的情况下,货币互换协议的签署,可一定程度上规避美元波动风险,并且由于中国与金砖国家间的经贸往来日益频繁,中国与金砖国家间货币互换协议的签署,也将便于与金砖国家间经贸活动的更好开展。

(本刊编辑综合整理)

我的梦与中国梦 篇4

一、伟大时代圆了我的大学梦

1949年新中国成立, 神州大地莺歌燕舞, 伟大的祖国欣欣向荣。正是在这个好时机, 1953年, 我幸运地考上北京师范大学, 圆了大学梦。当时可以说是我们大学生的“黄金时代”, 不仅生活上得到国家无微不至的照顾, 还享受最好的教育资源。教我们主课的教师都是国内知名学者、专家、教授, 我也受到了很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启蒙教育, 初步树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由于新中国刚成立不久, 大学需要大量的教师, 我大学毕业后又幸运地留校工作, 圆了大学教师梦。

二、农村劳动锻炼使我终生受益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在高校教师下放农村劳动锻炼的大潮中, 1957年底, 我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 下放到北京郊区昌平县永丰屯乡屯佃大队进行劳动锻炼。我决心在农村好好劳动, 学习贫下中农的优良品质, 认真改造思想, 实现成为工农知识分子的梦想。我主动地与社员打成一片, 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 劳动上不怕苦不怕脏。经过一段时间的劳动, 我的思想与情感的确发生了不少变化, 大约半年后, 我把下放劳动锻炼的初步收获进行了总结, 并以通信的形式向北京师范大学的有关领导作了汇报, 后来这些汇报被刊登在《师大教学》报上, 《中国青年报》又以《把心交给农民》为题摘登了其中的一小部分。这次下放锻炼, 虽然时间不太长, 却使我终生受益。

三、大学停课闹革命期间路在何方

“文化大革命”期间, 大学停课闹革命, 按照学校的规定, 教师要下放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一起战斗。当时我被下放到政教系一年级一班, 每天准时到达指定宿舍或教室, 除了按惯例“早请示晚汇报”外, 还要学习最高指示、抄写大字报、写大批判稿等。此外, 在每年的收获季节, 我要与学生一起到农村帮助农民麦收。长时间与学生一起学习与生活加深了我们之间的师生情谊。后来有的学生分配到外地工作, 有的还成了官员, 但我们一直保持联系, 这是我在大学工作中的一段难忘的日子。因为大学停课了, 至于以后大学前途怎样谁也不得而知, 这使我们当老师的心情很不安, 不能不考虑一个现实问题, 即今后自己的出路问题。在这种形势下, 利用闲暇时间, 有的教师自学中医知识, 为今后找工作作准备。由于偶然的机遇, 我开始学习看手相, 并从一位同事那里得到一本识别手相的手抄本 (当时这类图书在书店很难买到) 。虽然有一些同事要我给他们看看手相, 但我只将其当作是一种闲暇之余的消遣方式, 这不过是我整个人生经历中的一段小插曲。

四、学校的信任为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提供了难得的舞台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政治路线, 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恢复了实事求是的发展路线。从此祖国大地又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沿着正确轨道乘风破浪, 我国开始进入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知识分子迎来了真正的春天, 伟大时代为我们大学教师提供了大展宏图的好时机。我和许多教师一样, 利用这个难得的好时机, 夜以继日地辛勤工作, 经过数年的艰苦奋斗, 终于完成了两本著作和一本译著, 并发表了十多篇文章, 1985年的时候终于实现了我多年的愿望——教授梦。不久, 学校又任命我为哲学系主任, 一干就是七年 (1987—1994年, 共两届) 。从一个最普通的教师晋升为系领导, 无论在思想准备上, 还是实际工作的能力上, 都是我始料不及的。我十分感谢这七年来先后与我一起工作的老师们, 由于他们对我工作的大力支持, 以及他们出色的工作表现, 哲学系才能比较好地处理与解决一些重大问题。我两届任职期间, 先后是在王梓坤校长与方福康校长领导下工作的, 两位校长给了我许多指导与帮助, 我永久难忘。七年的哲学系领导的工作, 虽然很辛苦、很累, 也耽误了不少自己的科研时间, 也由于自己能力有限, 也为有些工作没有做好感到遗憾, 但它们都是我实现人生自我价值难得的广阔舞台。

五、从不懈怠, 努力追求学术创新之路

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整个哲学界出现了自由民主的学术气氛, 学校为我们创造了较好的科研环境, 加之我卸任哲学系主任后有较多的时间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这是我学术研究最好的时期。在这个时期, 结合我承担的中华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原国家教委人文科学“九五”博士点重点研究项目, 以及北大汤一介教授主编的《20世纪西学东渐史》研究项目, 经过六七年的艰苦努力和同行们的帮助, 我完成了三部著作《冲突与选择:现代哲学转向问题研究》、《20世纪西方哲学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与《实用主义在中国》的写作, 并发表20多篇文章, 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转载。这里我要简要地讲一下《冲突与选择:现代哲学转向问题研究》一书。该书突破了传统的写法, 以马克思主义观点与方法为指导, 以反传统形而上学“转向”的历史意义与理论形式、反理性主义“转向”的主要哲学流派及其理论特点等五个“转向”问题为中心, 对现代哲学思想进行梳理与阐释, 最后对现代哲学关于“转向”与继承、“道”与人生、理性与非理性、语言与世界、“消解”与发扬等问题进行了辩证的论述, 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此书独到的见解得到了哲学界的关注与好评, 被一些高校哲学系列为学生阅读参考读物, 1998年, 该书获“北京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此外, 《实用主义在中国》一书荣获“全国图书奖”, 并于2011年再版。我列举这些事实, 丝毫没有显耀之意, 因为作为一名大学老教师做出这一点成绩完全是应该的, 而且也是一种社会责任, 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我之所以讲这些是为了说明我在科研工作上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 并且一直坚持不懈地探索与追求学术上的创新。

六、耄耋之年, 我人生最后的梦

我退休后仍承担哲学系研究生西方哲学名著导读课程的教学工作。2003年, 应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领导的邀请, 我到珠海分校“打工”, 继续发挥“余热”, 主要负责学校教学督导、教学评估、通识课程评审等工作, 并兼任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在七年分校的工作中, 我得到了校领导的信任, 与广大教师相处融洽, 工作顺利, 心情舒畅。而且珠海自然坏境很好, 我对珠海产生了深深的依恋之情, 珠海成为我的第二故乡。由此我萌发了一个念头:把自己的文集整理出来, 在珠海出版社出版, 以作纪念。当我把此愿望同分校领导谈及后, 立即得到了他们的支持。2012年初, 当我拿到出版的《哲学何为——杨寿堪学术论丛》时, 喜悦的心情难以言表, 当即写下一首打油诗:“苦苦求索六十载, 从未止步不张扬。如今人生末一站, 论丛出版喜难忘”, 以表达实现自己学术论丛出版梦的喜悦心情。

中国梦与个人梦的关系 篇5

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提出了中国梦。“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如是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人民之梦当然就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所以,”习近平又说,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人生如船,梦想是帆,每个人都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梦,所有人的梦想汇集起来,就是国家的梦想,就是中国梦。个人的奋斗离不开国家,离不开国家梦的实现。同时,国家梦的实现,特别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又有赖于每一个人最大限度地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发挥出来。所以在我看来,中国梦与个人梦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首先,“中国梦”是个人梦的坚实基础和有力后盾,它为个人梦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舞台。

1840年,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从此,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更加使人民在屈辱和痛苦中艰难存活。试问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人还敢有自己的梦想吗?还能有自己的梦想吗?从那个时候,民族复兴梦就是所有中国人的共同梦想,就是“民族之梦”。

此后,中国人民一直在这条道路上不断斗争,不断摸索着。直至1921年,中国共产的党成立,我们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才出现了一丝曙光。经过中国共产党多年的不懈努力,1949年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掀开了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而奋斗的新篇章。时至今日,我们伟大的祖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渐公开透明的民主政治;800多亿个网页、230多亿个网站,覆盖13亿人的社会保障体系。流动社会让人有更多上升机会,权力社会让人有更多保障覆盖,开放社会让人有更多实现途径,信息社会让人有更多表达渠道。在这样的基础上,一个个具体的人具体的梦变为现实。一个人能实现梦想,可能是能力出众;但许多人的梦想能成为现实,必然有时代、社会的支撑,就像姚明说的那样,“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使我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

中国人从不敢有梦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并为之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其间的差别就在于“中国梦”。从根本上说,我们每个梦想生长的土壤,都深深植根于“中国梦”。只有“中国梦”茁壮成长,我们的个人梦才有了强有力的支撑,才能在“中国梦”的舞台上尽情绽放自己的精彩。

其次,个人梦的实现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基石。正是一各个个人梦汇聚起来成为了我们伟大的“中国梦”。如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梦想着杂交水稻的茎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然而经过他的不断研究,他的梦想不仅实现了,而且也推动了“中国梦”,甚至对全世界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又如女航天员王亚平,小时候的她就梦想着自己有一天可以开着飞机在天上自由自在地飞翔,事实也是经过她个人的不懈努力以及时代和社会的允许,她的飞天梦也实现了。她不仅进入神舟十号飞船,而且还担任太空授课的主讲,正如她自己所说:“这次飞行任务让我圆了两个儿时的梦想,一个是飞天梦,一个是教师梦。”她在圆个人梦的同时,也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也正应了习近平的那句“我国青年不懈追求的美好梦想,始终与振兴中华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联”的话。

正如习近平所说,只有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李克强总理在记者会上说,要努力使人人享有平等的机会,不论是来自城市还是农村,不论是来自怎样的家庭背景,只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就可取得应有的回报。

我的梦与中国梦 篇6

关键词:梦;梦想;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我们称为“中国梦”。它凝聚了几代甚至十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的期盼。“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

一、梦与梦想

梦是一种欲望,想是一种行动。梦想是梦与想的结晶。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梦想,或大或小,或高或低,或远或近。梦想是美丽的,它是心底最美的期望,所以美梦成真也成了我们长久以来的信仰。梦想是阳光的,它使人们由浮躁走向踏实,由彷徨走向坚定,并走向成功。梦想是有力量的,它是人生前行的动力之源,高远的梦想可以激发一个人生命中所有的潜能。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去向往梦想,把握梦想,追求梦想。

人生因梦想而精彩,人性因梦想而伟大。从小给自己一个梦想,给自己一个人生的目标,从而让梦想带着自己在人生辽阔的天空自由地飞翔,梦想就是生命的一双无形的翅膀,惟有梦想的力量才能激励和激发我们的生命,摆脱平庸和低俗,克服人性的弱点,走向优秀和杰出。

有梦想的人是幸福的,有梦想的人生是充满希望的。愿每一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梦想,无论这个梦想是什么,这个梦想有多大。

二、我的梦想及实现梦想

梦想,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我从小到大的梦想,就是当一名好老师。

我生长在农村,在读小学和中学的时候,非常羡慕和敬佩老师,我认为老师什么都知道,知识面广,懂得的道理多,特别是能把不懂事的孩子培养成国家有用的人才。所以,我十分崇敬老师,一直梦想长大后也能成为老师,并且是一名好老师。

1979年,我高中毕业了。那年,我们云南省规定,中专和大学只能报考一樣,且分开考。我是农村学生,上的是农村中学,一心想着当老师,只敢报考中专,结果考分上线了,本想报师范学校,但父亲阻止了我,因为父亲当了一辈子老师,文革期间因抓教学质量受到了批判,认为当老师没出息,我反复向父亲说明想法也无济于事,父亲让我报了云南省化工学校,准备让我以后当工人,以便跳出教师这个行当。

我被云南省化工学校录取了,学的是化工仪表专业。在校期间,我学习认真刻苦,各科成绩均为优秀,且各方面自我严格要求,基本做到全面发展,每个学期都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毕业时学校让我留校当老师,我非常高兴,终于实现了自己梦想的第一步。

从1981年至今,我一直是云南省化工学校的老师,从没有对我的职业和职业选择产生过怀疑,我一直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学校,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我敬重所有从小学到中专我的老师,佩服他们桃李满天下,佩服他们为国家培养了各式各样的人才。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像他们一样做一名好老师,像他们一样为国家培养更多有用的人。

因此,我不断坚持学习,努力拓展知识面,更新知识结构,在原先中专层次的基础上,先后在职考读了大专、本科和研究生,学习了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的课程、数学专业的课程和企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从而丰富了我的知识结构,拓展了知识面,为我当一名好老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十多年来,我爱岗敬业,刻苦钻研业务,积极参加教学研究,努力掌握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知识,争取成为教学业务的尖子;同时,我一直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任劳任怨,勤奋工作,尽心尽力,力争把各项工作搞好。教学中不仅教会学生理论知识,还教会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并注重教会学生如何做事、如何做人,如何争取为国家多作贡献,基本做到了教书育人。我积极当班主任和德育辅导员,全方位关心和教育学生,视学生为亲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即使是后进学生或问题学生,也不但在思想上、品德上进行培养教育,在学习上、生活上也给他们以极大的关心和帮助,使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走上工作岗位,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才。经过长期的努力学习和不懈的勤奋工作,我得到了学校领导和上级组织的认可,从1998年起,我就是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从2005年起,我就是全国石油化工中职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06年被云南省教育厅命名为“省级学科带头人”,2009年被云南省教育厅表彰为“云南省教学名师”,2013年被中国石油化工协会和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表彰为“全国石油化工先进工作者”。如今,我所教过的学生,有的已成为企业的高层领导,有的已是专业技术能手,更多的是管理岗位和技术岗位的骨干。

尽管三十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十分艰辛,但面对一群群我教过并取得一定成就、或成为企业某方面骨干的学生,让我品尝到了桃李满天下的滋味,收获的心情总是让人快乐和兴奋的,我有一种神秘的成就感,偷偷躲着乐。但我十分清醒,我已年过五旬有余,我的梦想还未完全实现,我的学生有很多没有教好,我还算不上一个好老师,尤其面对目前个性张扬、做事不考虑后果、综合素质整体较差的中职学生,我还得加倍努力,继续我当一名好老师的梦,继续认真贯彻党的职教方针,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和管理模式,锻炼强健的身体,提高过硬的文化专业素养,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心理素质,养成自信、乐观、向上的心态,以学生为本,加强责任心,献出爱心,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使一个又一个后进学生得到转化,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争取早日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好老师,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

三、个人的梦与中国梦

人生如船,梦想是帆,每个人都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梦,但我们同属于一个国家,所以每个人的梦又与国家民族兴衰荣辱紧密相连。虽然每一个人的梦不一样,但个体的梦是实的,汇聚到一起之后,就是中华民族之梦。我的梦想虽不伟大,也不惊人,十分平凡,但它是我实实在在的目标,是我一辈子努力工作的动力。我想,只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并为自己的梦而奋斗,千千万万个人的梦聚在一起,便成了中国梦。

国家的梦是由一个又一个人民的小梦组成的,一个又一个小梦的实现,成就了国富民强的大梦,我的梦,我们的梦,全国人民的梦,铸就了中国梦。

中国梦与民族精神研究 篇7

每个民族的民族精神体现着本民族的特点, 能够反映出一个民族曾经的历史, 它在民族文化之中得到滋生和发展, 并最终支持着整个民族在历史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中华民族也不例外, 在几千年漫长的民族历程中, 形成了优秀的文化传统, 也有了属于本民族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团结起来, 以乐观向上的态度来迎接挫折, 不断克服艰难险阻, 面对困难愈挫愈勇。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们也从刚建国时候的百废待新到现在的日新月异, 可谓是惊天巨变。在新时期中华民族在奋勇直前和勇于创新的民族精神支撑之下, 祖国日新月异, 为民族精神增添了新的内容。

在新时期, 中国梦的实现与民族精神的支持的密不可分, 中华民族只有继续传承和坚持民族精神, 才能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大动力, 最终促进中国梦的实现;反过来, 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也记载着民族精神的坚持过程, 在坚持民族精神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 又会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内涵。

一、中国梦的实现必须依靠民族精神的支撑

梦想是珍贵的, 而更珍贵的是实现梦想的过程。但是, 实现梦想的过程必然荆棘密布、艰苦万分, 逐梦的道路上充满着艰难险阻, 要想克服重重困难, 必然要靠强大的精神支撑, 而民族精神则是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是支撑着人们面对挫折, 愈挫愈勇的动力源泉。

自近代以来, 为了追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中华民族在党的领导之下, 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几个阶段, 在这几个阶段的建设过程中, 民族精神成为了重要的支撑, 推动着中华儿女在革命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首先, 民族精神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国梦的实现必须要团结各方力量, 共同奋斗。民族精神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在民族精神的铺垫之下, 可以让我们在思想上坚定信念, 用信念指导实践, 最终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儿女不断奋斗, 最终建立了新中国。在奋斗的道路上, 总结经验教训, 思想在渐渐地发生变化。从最初的照搬马克思主义和苏联经验, 到后来的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革命实践和具体国情结合起来, 使之能够在我国实际的革命工作中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在这段思想蜕变历程中, 体现了中华民族勇于创新的民族精神。在民族精神的支持之下, 党和人民心怀共同梦想, 紧密地团结起来, 坚定地朝着目标前进。

其次, 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树立了自信心。我国长期所坚持的道路是在不断探索中得出的, 是对过去经验教训的总结, 是符合我国现实的, 不同于西方国家所坚持的“三权分立”的道路。从该道路的首次提出到现在, 这个过程是曲折漫长的。过程中, 有人提出怀疑、有人表示不解, 还有人甚至提出学习西方国家。而我们始终没有放弃。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 无论是经济水平、社会面貌还是人们的生活水平, 我国的各个方面在发展过程中日新月异, 而这种改变离不开民族精神的作用。没有民族精神的支持, 我们没办法充满信心、团结起来、认真劳动、在艰难险阻的打击之下依然自强不息, 更不用提一个又一个发展目标的实现了。现今, 我们仍面对着来自国内外的诸多挑战, 只有在和平的环境之下, 团结力量、达成共识, 立志于将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更高的境界, 将我国的发展水平提高一个层次, 这是实现中国梦的信心之源。

再次, 民族精神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不竭动力。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推动力, 能够提供前进的动力。中华民族通过传承宝贵的民族精神, 可以为实现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提供不竭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够坚持到今天, 既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高瞻远瞩和科学抉择, 更离不开所有中华儿女敢为人先的超越精神。过去的发展中, 我们有过失败, 有过迷茫, 但能够迅速站起来继续前行离不开民族精神, 正是民主精神为我们提供不竭的动力, 才使我们能够愈挫愈勇、奋勇前行。现今, 国内外形势的日益复杂, 为梦想的实现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挑战。而我国正处于实现梦想道路的关键时期, 只有继续弘扬并坚持民族精神, 才能够为迎接挑战、继续发展提供源源动力。

二、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传承并丰富着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追逐梦想的道路离不开民族精神的陪伴, 逐梦的过程也是记载民族精神、传承民族精神的过程, 更是丰富民族精神的过程

首先, 中国梦是传承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发展。现阶段, 我们仍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改革也越来越深入。随着国内形势的改变和国际环境的变化, 我们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各种思想观、价值观的冲击。在这种十面埋伏的情况之下, 要想实现实现中国梦, 离不开民族精神的传承, 发扬中华民族的博采众长、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 总结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经验教训, 向其他国家、民族虚心学习, 用他们优秀的文化成果充实自身的文化积淀。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发展过程中, 使民族精神也得到了传承和发扬。在对人民的尤其是下一代的教育中, 我们也将民族精神的教育纳入进来, 使得每个中华儿女能够把发扬民族精神变成一种本能, 为实现中国梦而团结一心、努力奋斗。

其次, 在追逐中国梦的过程中, 民族精神得到不断丰富。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可以说是一部逐梦史。在逐梦史中形成民族精神, 一直保持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丰富的历史内涵。回顾我国的近代史, 堪称一部血泪史。那是的中华民族如同一个在惊涛骇浪中挣扎的小船, 处于危难之中, 近代民族精神就诞生于那种危难紧急的背景之下, 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与现实的结合, 是民族意识的觉醒, 是民族情感的爆发, 更是民族精神的丰富。从那一刻起, 整个民族的梦想便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核心。中华民族以实现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为奋斗目标, 在追逐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梦想的过程中, 团结起来, 遇有困难勇于克服, 遭遇失败自强不息, 不断丰富着民族精神的内涵。在这个逐梦的关键时期, 中国共产党勇于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使我们因为共同的民族精神而紧密地在团结在一起, 不断取得革命的胜利, 带领中华民族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建设之路, 并最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带领中华儿女走上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逐梦之途。这一过程的实现离不开整个中华民族民族的团结一心, 离不开整个中华民族的强大勇气和吃苦精神、自强不息, 更离不开我们始终怀有的一颗爱国之心, 团结起来为共同的中国梦而努力。在这过程中, 使民族精神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丰富。作为逐梦历程的领导者, 作为民族精神的传承者, 我们党使得民族精神的内涵在革命和建设道路不断被注入新的元素。在我国建设和发展的新时期, 民族精神在保持着旺盛生命力的同时不断散发出时代的特征, 支持者我们在实现梦想、创造美好未来的征途上继续前进。

三、结语

我们中华民族曾经在发展历史中经历了太多太多, 无数次的起起伏伏, 都没将我们打倒, 而是让我们在世事的无常变换中变得愈发坚强。异族的入侵、外强的侵略, 亦或是自然灾害的打击……无论是多大的困难还是多大的曲折, 中华儿女都不愿意放弃, 而是擦干汗水、振作精神、继续前进。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是有着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的, 是因为我们都怀揣着一个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梦“, 将几千年来中华儿女心中所怀有的梦想重新唤起。新时期我们的”中国梦“是对过去梦想的继承和发展。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团结各方力量, 面对困难的阻挠、失败的打击依然能够做到自强不息、昂首前进。这不仅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思想基础, 更树立了实现梦想的自信心以及追逐梦想的不竭动力。而追逐中国梦的过程反过来也承载着民族精神, 充实和发展着民族精神的内涵。现今, 我们中华民族仍然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踽踽前行, 这一道路是漫长的, 需要我们在民族精神的支撑之下“上下而求索”。

摘要:中华民族是一个胸怀梦想的民族, 是一个有着自己独特民族精神的民族。无论何时, 我们时刻都牢记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坚持着属于自己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和中国梦同为民族精神财富的一部分, 二者共同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发挥着作用。就二者之间的关系而言, 民族精神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了思想基础、树立了自信心以及提供了不竭动力。与此同时, 实现中国梦的过程联系起来就是一部民族精神的践行史、是民族精神的记载册, 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 民族精神也在不断地被注入新的元素、新的内容。

关键词:中国梦,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黄艳, 孙其.《“中国梦”的多维愿景:民族复兴》[J].载于《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 (04) .

[2]李明.《中国梦与民族精神的传承》[J].载于《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16) .

论中国梦与生态环境 篇8

作为内江环保战线的一分子, “构建生态内江、美丽内江”就是我们的中国梦。构建生态内江任重而道远, 环境保护工作面临严峻的考验和挑战。为此, 需要做最具体的工作。

一、政府加强领导落实环境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 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市政府要加强对构建生态内江的领导, 编制实施《内江生态发展纲要》, 指导县 (区) 政府抓好《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的落实。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发展绿色生态园区, 整治农村面源污染, 再造秀美山川, 打造内江山水园林式城市。

二、狠抓“四个强化”确保环境安全

环境就是财富, 环境就是第一生产力。抓环保就是抓生产力, 抓环保就是抓经济发展。强化环境监管, 具体要落实到“四个强化”上。一是强化建设项目的管理。严格环保“准入”制度,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建设项目“十个不批”、“四个限批”的审批要求, 严把项目审批关, 努力杜绝新污染源产生。首先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环保工作, 所有项目都必须要进行环保审批。二是强化总量减排。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改善环境质量的一项重要手段, 通过工业污染治理大幅度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通过加强建设项目的管理, 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 严格控制新增污染源。三是强化排污费征收和排污许可证的核发。严格申报排污费制度, 进一步严格核定污染物排放量, 进一步加大征收力度, 进一步督促企业负责人, 自觉缴纳排污费, 尽量争取足额征收排污费。四是强化环境监督管理。1.落实目标责任制, 实施环境安全工程。2.加强督查, 严格执法, 深入抓好环保“专项行动”。严厉查处环境违法排污案件, 防止偷排、漏排、直排所造成的环境安全事件发生。3.履行监管职责, 强化污染设施正常运行的监管。对造纸、印染、化工、制革、食品、冶炼等重点污染行业和饮用水源区内排污单位要重点巡查并加大巡查频次。4.认真受理群众的环境污染投诉, 认真调查处理群众的来电、来信、来访, 把各类污染源可能造成的环境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突出“三项整治”构建生态内江

1. 工业污染防治。

一是要强化工业污染源综合治理。把主要污染物控制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 同各县 (区) 政府签订减排责任书, 通过年度计划落实、考核控制指标的完成情况。二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清洁生产。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逐步形成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

2.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进一步巩固和保持“创卫”、“创模”等创建成果, 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县城以上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步伐, 提高城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率。尽快完善已建成的内江市污水处理厂的管网配套设施, 充分发挥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处理能力。二是建设重点乡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以“河长制”为载体, 重点对球溪河、威远河、溪河三条重点小流域两岸的重点小城镇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进行处理。三是加强危险废物管理。建立危险废物管理动态档案和数据库。建立和完善危险废物应急处置方案, 有序推进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 加快内江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和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建设进度。四是开展城市噪声专项整治。针对内江市商业噪声、交通噪声污染突出的现状, 由政府牵头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实施专项整治。五是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大力推进煤改气工程, 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加大城镇及周边企业烟尘、粉尘治理, 减少工业企业的烟尘、粉尘排放量。切实加强建筑施工作业的管理, 消除建筑施工扬尘污染。开展机动车尾气检测工作, 有序推进机动车环保标志核发工作。

3. 农村面源污染整治。

一是畜禽养殖场治理。开展畜禽养殖场的治理, 重点对全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球溪河、威远河、溪河三条流域内集约化畜禽养殖场进行治理。二是重点乡镇集中屠宰场治理。以溪河、威远河流域生猪屠宰场废水治理为示范, 突出对重点乡镇集中屠宰场废水进行治理。三是水产养殖治理。全面取缔肥水养鱼, 合理规划网箱养鱼, 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全面取缔和禁止网箱养鱼。四是加强对农药和化肥的施用管理。推广使用高效低毒和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和有机肥,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节水农业, 积极发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五是大力开展农村沼气建设。以积极争取和实施农村沼气项目建设为主线, 大力推进以沼气建设为重点的生态家园富民计划, 努力控制和减轻农业面源污染。

四、“共筑中国梦”构建生态内江

论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 篇9

中国梦之所以与美国梦、日本梦、法国梦不同, 首先是因为有着不同的民族历史背景。中华文明曾处于领先地位, 引导世界两千多年, 虽几经波折起伏但始终屹立不倒, 期间不但驯服了辽、金、夏、蒙、满等凶猛彪悍的游牧民族, 融合了众多的民族和文明, 而且成为世界几大古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甚至辐射整个东亚, 可见中华文明的生命力之强, 影响力之广。只是在近代科技革命在西方出现, 中国在各方面逐渐落后。尤其是1840年来, 天朝上国被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国门, 百余年间, 内乱不已, 外辱不断, 割地赔款, 民不聊生, 整个国家和民族衰退得一塌糊涂。有学者这样描述, “19世纪强加给中国的一系列条约、协定和治外法权条款, 使人们清清楚楚地看到:不仅中国作为一个国家地位低下, 而且中国人作为一个民族同样地位低下。”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 各界志士仁人曾经为挽救国家的衰亡, 实现民族的复兴在黑暗中摸索救亡图存之道。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指导了洋务运动, 梁启超提出“少年中国”激励了维新变法, 孙中山通过喊出“振兴中华”发起了辛亥革命, 李大钊呼吁为“中华民族更生再造”而号召国人奋斗……伴随着上百年来沉沦与抗争、前进与反复。以民族复兴为核心的中国梦成为近代中国几代人无法绕开却心结难解的主题, 正是这个中国梦, 也在那个时代激发起无数中华儿女为之不懈奋斗的理想抱负。

二、马克思主义让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梦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曾多次想奋起直追, 学习西方, 但始终没有达到目的。曾经生命力和传播力无限的中国传统农耕社会的文化思想, 却由于其内敛保守而不适于发展经济科技的缺点暴露无遗, 在与开拓进取的西方文明不可避免地遭遇与碰撞中屡次失败, 并且一败涂地。在各种社会运动和变法图强的偿试都胎死腹中的背后有着历史的必然:一是由于中国千年来积淀的文化与西方鸿沟过深, 隔阂太大;二是各个群体派系人心不齐, 列强不许。中国人民只能在黑暗中摸索适合中国的救亡图存之道。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进入中国后, 不但使一批又一批接受她理论的知识分子坚定地信仰, 还逐步得到了最大多数民众的支持;她不是西方列强强加给中国的, 却能够进入中国梦并在中国得以实施, 甚至比其最初发起国还显示出更加旺盛的适应性和生命力, 必然有着藏于表面之下的深层次原因。

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梦不仅是因为其延绵了中华民族所积淀千年难以割舍的传统文化, 更由于她所具有的深层的时代基因。在西方坚船利炮的轮番轰击和经济、文化势力的强势冲击下, 中国梦要实现就绝不能继续沿着原来的轨道运行, 否则无法走出周而复始的千年循环。当西方列强将无数国人的中国梦一次次轰到击碎时, 同样来自西方且与中国文化有众多相似之处的马克思主义又将中国梦扶持呵护起来, 在探索中国梦的精英与大众中广泛传播, 并给当时的旧中国带来了先进的哲学、政治、军事、文化等理念, 推动中国迅速从衰败向复兴转折。

马克思主义能进入中国梦还有关键的一点, 是因为她的“斗争”哲学能给垂暮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体系和价值观注入了强大的活力。正是有了这种活力, 在当时生死存亡悬于一线的情况下, 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共产党人以中国的社会实情为主线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本土化, 扫荡了中国人千年专制的奴性和百年的积贫积弱, 实现了民族独立梦。

三、只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实现中国梦

2013年3月17日, 新一任党和国家领导人换届完成, 习总同志再次畅谈“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一个能在人们心中激起共鸣的目标”, 目标的提出体现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人和领导集体对中华民族的强烈历史责任感”。

没有一个理论是万能的, 足以解决所有社会问题。现实同样在警示我们, 中国的追梦之路绝非坦途。在现代中国比以往任何时间都更接近民族复兴梦实现目标的同时, 经济社会面临转型发展的困惑、周边安全事态的严峻考验、由资源配置不公和各种潜规则导致的人民渴盼公平正义的焦虑、食品安全等公共卫生事件濒发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存环境等……“为山九仞, 功亏一篑”, 离目标越近, 阻力就越大, 也越艰辛。最有自信的时候, 也最容易自满;最有希望的时候, 也最可能失望。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在经典马克思主义原著上找不到答案, 难免让人感觉一片茫然、甚至无从下手。但纵观历史, 任何一个大国崛起的过程, 无不伴随着在困难与危机面前由全体国民共同期待与奋斗, 并由此锻造出国家民族独特的气质与精神。

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 无论面临顺境还是逆境都是如此, 我们曾经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靠实干让一个任列强宰割的国家获得了民族独立, 也曾经靠实干把处在经济崩溃边缘的国家推上了GDP世界第二、并健康发展的轨道。

中国梦与文化强国建设的思考 篇10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理论基石

( 一)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当今时代, 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使人们对知识的渴望激增, 思想活动逐渐产生差异性, 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正确的“三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灵魂, 与文化的性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密不可分。我们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正确和科学引领社会思潮, 发展与促进符合我国社会主义主旋律的先进意识形态。中国梦从理想状态变为现实状态的过程, 不仅是核心价值观激励民众同心协力共赴民族复兴大业的历程, 同时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响应与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结果。

( 二) 始终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 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对全国家和全民族制定共同理想与奋斗目标、统一人民大众的精神支柱, 是全民族、全同胞达成相同的文化认同感, 从思想上和意识上抵御外来的文化霸权。不断丰富和挖掘我国文化的精髓, 通过文化的输出让更多的国家了解和接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二、坚持五位一体相辅相成的发展战略,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等领域互相协调发展, 不仅物质文明、生态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等得到高度发展, 而且要使精神文明得到健康发展。中国要真正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要切实提高本民族文化在全球文化中的地位, 就必须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 从而实现经济与政治、文化与社会和生态文明的这五方面相辅相成、互相协调, 进而不断增强综合国力。不断推进“五位一体”的相互协调、相辅相成, 是实现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民族文化与时俱进的基石, 是推动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民族振兴的发动机。

三、由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强, 增强民族凝聚力

( 一) 增强文化自信, 向实现文化自强跨越。要达到文化自强, 文化的自觉和觉醒是种强大的精神动力。文化觉醒与自觉, 是文化发展趋势与规律的正确把握, 是文化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地位及作用的系统全面的认识, 从文化的觉醒过渡到文化自觉, 从文化的自信过渡到文化自强, 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身文化价值的全面和充分的肯定, 也是对自身先进文化的发展理念的坚定。

( 二) 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增强民族凝聚力。文化是经济与政治、历史与当代、民族与世界等社会生活的精神产物, 是一个民族精神的传帮带、支柱和标志。当今时代,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支撑。

中国梦的目标和方向是美好的, 可实现这个梦最牢固的支撑就是文化强国的建设, 只有通过对中国优秀文化的再认识, 创造一次更伟大的科学革命, 世界才能够真正地了解中国, 中国梦才能够得到世界的认可, 中国梦才是真正可预期的。如果离开了文化强国的建设, 那么这个梦的实现恐怕就只能是遥遥无期。

四、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提升文化软实力

文化既是社会中普遍的现象, 又是生产力, 国家和社会对文化所能够带来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意义愈加重视, 具有极大的发掘潜能。文化发展的全球性, 不仅可以通过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等形式扩展, 也可以通过文化产业构成与文化产品拓展形式来推行。尤其在当前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全球化进程当中, 西方文化的文化霸权主义以产业链和文化产品的方式对其他文化实力稍弱国家构成了一些文化安全保障的问题。文化是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与民族精神传承的传帮带, 然而在文化全球化剧烈的冲击下却显得非常脆弱。面对快速发展的全球文化普及化趋势, 文化产业、文化产品及文化体系成为各国保护自身独具特有的文化措施中的最关键的一环。因此, 我国在文化方面既是一个大国, 又是一个小国, 大国体现在我国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小国体现在我国文化产业规模较小, 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认识, 从国家战略发展的角度出发, 系统、全面地挖掘与发挥民族文化底蕴以及其所具备的能量, 全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以及文化事业, 实行文化产业升级政策, 解放与发展文化生产力, 实现文化产业的结构性调整, 构建适宜我国的文化发展的产业体系, 进而有效促进文化强国的建设。

五、加大文化传播力, 增强我国文化在国际话语权, 塑造良好国际形象

我们要加快构建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的文化传播工程, 不断增强民族文化的传播力, 以国际认同的话语体系传播我们的先进理念; 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伟大理想和旗帜, 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到文化产品之中, 推动反映我国的文化标识、文化符号和文化品牌, 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增强全球舆论引导力; 培育具有国际性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及企业, 让更多的文化产品通过商业渠道走出国门, 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扩大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国际文化产业市场的占有率。

中国梦的实现与文化强国的建设密不可分, 实现文化惠民、文化强民、文化富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的, 而实现文化强国的最终目的就是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从世界文化发展的规律以及趋势来衡量, 一个多元化文化发展的世界格局正逐步形成与完善。随着我国在全球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我们正由文化自觉、自信逐渐转向文化自强的新高地。在时代的潮流、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大趋势下, 要求文化建设不能固步自封、闭门造车。要推动文化的创新, 就必须适应时代需要, 吸收借鉴人类先进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坚持弘扬和丰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在新常态下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向新的高度, 建设全球共有精神家园。通过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最终实现中国梦的目标。

摘要:当今时代已经进入全球化, 是“软实力”较量的时代, 也就是以文化力量为中心的时代。优秀文化是一个民族团结拼搏、共同奋斗和实现远大理想的能量之源, 是我们提升综合国力的关键所在, 是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 是国家软实力增强的重要基础。我们国家需要积极倡导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以及文化自强的精神, 推进民族文化的扬弃、传承、积累与建设, 以此增强国家软实力, 最终实现中国梦。

关键词:文化自强,民族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王梁彦.让文化软实力成为战略转型的硬支撑[N].无锡日报, 2010

[2]赵英臣, 刘光辉.软实力时代的民族文化发展思考[J].泰山学院学报, 2009

[3]吴兴南, 林善炜.全球化与未来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4]魏明.文化:综合国力中的“软实力”[J].湖北大学学报, 2007, 2

[5]胡良桂.文化自强与文化强国[N].文艺报, 2010

上一篇:军队律师制度下一篇:参与式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