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的目标框架

2024-06-23

财务管理的目标框架(精选十篇)

财务管理的目标框架 篇1

一、股东财富最大化

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 西方财务理论界提出了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股东财富最大化是指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 采用最佳财务策略, 在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报酬的情况下, 使股东的财富达到最大;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与利润最大化等以往的财务目标相比考虑了风险因素的影响, 股东财富最大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 因为不仅目前的利润会影响股票价格, 预期未来的利润对企业股票价格也会产生重要影响;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比较容易量化, 便于考核和奖惩。

然而, 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具有很大的缺陷性。首先, 我国的资本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不发达, 不适宜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目标。我国的各项规章制度还不很完善, 证券交易也不很规范, 股票价格难以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而且上市公司的比重较小, 存在大量的非上市公司或企业, 这部分公司或企业的价值难以计量, 不适合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其次, “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本身非常抽象, 难以计量, 且股价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难以准确确定企业的价值, 并且资本市场中过多的不可控因素引入财务管理目标显然是不合理的。再次, “股东财富最大化”容易导致企业所有者与其他利益集团及社会的矛盾。“股东财富最大化”只重视企业所有者的利益, 而忽视了债权人和经营者的利益。企业所有者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有可能做出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忽视经营者的利益常常导致道德风险, 而过分强调所有者的利益还会忽视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加剧企业与社会的矛盾。

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随着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以及产权理论的发展, 股东以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地位得到了提高, 仅仅关注股东单方面利益的股东价值最大化财物管理目标已经不能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 企业应当关注其他的利益相关者, 并把他们的利益目标纳入其考虑范围。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 弥补了股东财富最大化仅注重股东利益而忽略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不足, 符合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中的相关者是指企业的相关者, 包括国家、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职工和社会。国家在企业的利益主要是要求企业正常纳税, 保持社会的安定团结;投资者在企业的利益主要是要求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 在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的效益;债权人在企业的利益是要求企业降低财务风险, 及时支付利息, 按时还本;经营者在企业的利益是要求从经营管理中得到锻炼, 提高声誉, 获得劳动报酬;职工在企业的利益是要求保障工资, 改善工作环境, 更希望企业长期生存而不至于失业;社会在企业的利益是要求维护市场的公正, 改善生态环境, 等等。不同的相关者对企业的要求是各不相同的, 他们之间有相融合的一面, 也有相矛盾的一面。而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应满足各个相关者的利益需要, 才可能促使企业的财务管理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不会因为损害部分相关者的利益而造成财务危机。“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 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如何处理好各种财务关系是正确组织企业财务活动的关键。财务活动过程是人的活动过程, 也是处理财务关系的过程。财务关系处理得好坏主要取决于他们各自利益满足度的高低, 如果各相关者的利益满足度达到最大, 那么财务管理才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如果各相关者的利益满足度较低或某个相关者的利益没有得到满足, 必然会给企业带来这样或那样的财务困难和财务危机, 这也说明企业财务管理尚未完善。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是有利于满足各方面的需要, 符合各方面的目标利益, 是我国目前最适合的财务管理目标。

三、股东财富最大化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比较

首先, 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是以新古典产权学派为产权理论基础的。该学派认为, 股东是风险的主要承担者, 因此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由股东单方面享有。以新古典产权理论为基础的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突出了股东的地位, 强调了股东对剩余产品的索取权, 并且认为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统一是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必要保证。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是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产权理论基础的, 强调应该围绕着利益相关者的不同要求而均衡展开, 并最终达到增加企业长期总市场价值的目的。

其次, 两者遵循的公司治理结构大为不同。公司治理结构作为一种处理企业各种契约关系的制度, 是随着公司制企业的出现而逐渐形成的。财务管理作为公司治理结构框架中存在和运行的一个重要管理系统, 其目标直接反映着财务管理环境的变化。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遵循“股东至上”模式的公司治理结构, 股东作为物质资本所有者, 其地位是至上的, 而其他利益相关者则利小势微, 获得授权的经营者只有按照股东的利益行使代理权才是企业有效率的保证。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遵循的是“共同治理”模式的公司治理结构, 企业不仅要重视股东的利益, 强调股东对经营者的监控, 而且要重视其他利益相关者如债权人、雇员等的利益, 实行共同监控, 达到各方利益的一种均衡与制约。

再次, 两者对不同资本的重视程度不同。现代资本理论认为, 资本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企业是一个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契约集合体。这些资本的所有者也可以据此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提供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另一类是提供物质资本的所有者。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只重视物质资本所有者的权益, 体现了“以物为本”的管理理念。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既重视物质资本所有者, 又重视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权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认为, 人力资本和物资资本都是构成企业的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 劳动作用于生产资料创造了价值, 收益分配就应该是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大小分配, 即按人力资本在社会财富创造过程中的贡献的大小和物质资本在价值创造和实现中的条件作用来分配。

最后, 两者追求的效益不同。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所追求的是单纯的经济效率。将企业资源配置是否有利于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评判优劣的标准, 考虑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益, 但是这样做难免会导致外部不经济, 如造成环境污染等。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追求的是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该目标认为, 企业要真正实现其市场长期总价值的最大化, 就必须不断地增加企业的财富, 以确保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但是, 在这个过程中间, 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如保护生态环境, 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等。

通过上述比较可以得出, 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相比,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考虑问题更加全面, 所涵盖的面更为宽泛。从长期来看,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更加适合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理性选择。

四、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是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

综合来看,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体现了企业产权的分享。根据现代企业理论, 企业是由一系列契约组成的。通过契约, 各生产要素为获得一定的报酬同意在一定的限度内服从企业经营者的指挥 (王化成, 1999) , 企业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这就是说, 企业是一个特别的市场契约, 它替代了市场的价格机制, 而并非是一个股东创立的组织, 因此相关者也应相应地拥有企业的所有权。并且, 随着所有权结构的发展与变化, 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 股东单方面享有企业所有权的观点, 已不再符合现实发展的需要。物质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共同分享企业所有权的制度安排, 已经被很多企业认可并投入企业的实践。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 人力资本专用性的增强, 经营风险的不断扩大, 风险承担者已经由单一的股东变成了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员工, 等等。因此, 企业不再被视为属于股东资产的集合体, 而成为一种具有治理所有在企业的财富创造活动中做了专用投资主体的相互关系的功能的法律框架结构。利益相关者理论所分析的, 企业的所有权应该由股东等诸多利益相关者共享, 也就是说, 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应该由包括股东在内的若干利益相关者共享。因此, 从产权理论的角度看, 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依据的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比股东财富最大化更加适应当代企业的所有权分享状况。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遵循了“共同治理”的逻辑, 在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逻辑下, 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要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为股东带来最大的财富。股东财富最大化认为, 股东承担了企业的全部剩余风险, 因而也应享受企业全部的剩余索取权。但是实际上, 现代企业不只是股东才承担风险, 其他利益相关者也承担着相当大的风险。根据契约理论而言, 企业实际上是一组多边契约关系的集合体, 作为一种团队生产或长期合作的集合, 企业的任一利益相关者的随意退出或机会主义行为都可使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遭受损失。为了避免这方面的损失, 必须缔结长期契约, 确保一个可预期的利益补偿, 而这种“共同治理”的模式恰恰是有助于确保利益相关者的长期合作的。这种强调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持续发展的“共同治理”的治理模式也使得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更佳选择。

相关者利益的财务管理目标其实是囊括了现金流量最大化、产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 是其财务管理目标的整合。相关者利益是企业能正常地生存, 收入大于支出, 能按时偿还债务、支付利息, 满足现金流量最大化目标。相关者利益包括职工的利益, 也包括各分厂的利益。企业生产不出来, 就根本谈不上未来, 也就没有利益。从社会的角度来看, 只有社会总生产量的增加, 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所以这符合产值最大化的目标。相关者利益的量化表现形式是利润。但是, 这种利润不是刻意塑造的利润, 而是被各相关者认同的利润。它不仅满足了经营者对利润的需求, 而且也可以满足国家、投资者、职工等对现时利润和未来利润的需求。因为他们既要现时利润减少风险, 又要未来利润进行效益扩张。所以,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与利润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的根源是一致的。相关者的核心是投资者, 他们是企业的所有者, 他们需求的未来价值是首先要满足的。但这并不是说其他相关者不需要未来利益。国家需要税源, 债权人需要有潜力的贷款者, 职工需要安定的工作环境, 经营者要有生存的空间, 社会更需要发展、繁荣等, 这些都说明相关者同样需要未来利益的增加来使自己的利益真正地达到最大。所以说,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有利于满足各方面的需要, 符合各方面的目标利益, 是我国企业目前较合适的财务管理目标。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从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理论而言, 相比股东财富最大化从以股东主权为基础的单边治理理论到以利益相关者为基础的多边治理理论, 这种公司治理结构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考虑了诸多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要求, 克服了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狭隘性, 重视了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权益, 适应了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 力图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符合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理性选择。

参考文献

[1]施箐.论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论文, 2003.

[2]王化成.再论财务管理目标[J].财务与会计, 1999

[3]周俊婴, 李媛.基于博弈视角的“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的探讨[J], 2011.

财务管理的目标框架 篇2

[摘要]我国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建立,引发了如何对国有资本进行监管的思考,而建立国有资本预算制度是一个重要的措施。本文从国有资本预算制度的财务监管功能定位出发,对国有资本预算制度的构建目标、原则和基本框架进行了研究,并对国有资本预算的编制系统和国有资本预算的审核监督系统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经评论·北京)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二中全会精神,国务院成立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第一次在国务院机构设置上实现了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的分开,实现了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我国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逐步确立。

由此,也引发了我们对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如何对国有资本监管的思考,而建立国有资本预算制度,是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重要方式,对于国有资本产权管理和收益管理提出了要求,是完善出资者财务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同时,作为国有资本财务监管方式与手段之一,建立国有资本预算制度是实现企业内部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机制,对于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强化内部控制和提高管理效率而言不可或缺。

一、国有资本预算制度的财务监管功能定位

加强国有资本财务监管,重要措施之一是构建国有资本预算制度,那么,国有资本预算制度所体现出来的财务监管功能主要在以下方面:

(一)确立与突出了国有资本经营目标: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要求,各级政府为了加快国有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资产重组,迫切要求建立国有资本预算。而建立国有资本预算确立与突出了国有资本经营目标,有利于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督和管理,避免国有资产不应有的流失,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因为国有资本预算将国有资本经营的收入和支出纳入预算管理,可充分发挥预算的分配和监督职能,维护国家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的权益。同时,建立国有资本预算,便于对国有资本经营活动进行统筹规划,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道德风险”,确保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

(二)加强国有资本经营过程控制

国有资本经营亦称国有资本营运,指国有资本营运主体以国有资本为基础,通过采用企业重组、资本扩张和资本收缩等运营方式,对资本存量、资本增量、资本配置及资本收益进行筹划与谋略,提高国有资本营运效益,以实现国有资本增值最大化。加强国有资本经营过程的控制,一是宏观层面上,通过国有资本预算,可以有效控制、引导国有资本增量和存量变现的投资方向,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的有序流动和优化组合,实现国有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二是微观层面上,通过国有资本预算,重点考核企业财务效益状况、资本运营情况、偿债能力和企业发展能力及方向等,通过加强国有资本经营过程的控制保证国有资本的安全运作,实现国资委对国有企业的有效监督管理。

(三)完善国有资本经营业绩评价与激励

国有资本预算是国有企业制定经营计划的依据,编制国有资本预算为激励、约束国有资产经营者提供操作平台,有利于对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行为的监督和考核。出资人的所有者权益主要包括资产收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三项重要权利。国有资本预算是对国有资本管理和运营进行评价考核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出资人以国有资本所有者代表的身份,以国有资本预算为标准,客观、公正地对国有资本营运绩效进行考核,评价国有资本授权或委托经营者的业绩,约束与控制国有资本授权或委托经营者的行为,评价国有资本投资方向的正确性,并为未来资本预算的准确性奠定基础。

二、国有资本预算制度的构建目标与原则

国有资本预算制度应是一个完善的制度系统,主要包括国有资本预算的编制系统和国有资本预算的审核监督系统。国有资本预算制度的构建目标和原则应由此内涵决定。

(一)国有资本预算制度的构建目标

在国有资本预算制度构建目的上,一方面,通过有计划地组织政府资本性投资,推动国有资本优化配置,实现对国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另一方面,通过预算的形式,反映和监督国有资本管理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活动,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以服务于政府社会和经济管理的总体目标。

国有资本预算制度的构建目标应从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两个角度来分析。长期来看,应形成国有资本预算编制与审核监督的动态系统。短期来看,在于确保国有资本预算作为政府预算体系的有机独立的组成部分,并着力建立与完善国有资本预算编制这一基础性工作开展所需的制度环境。

(二)国有资本预算制度的构建原则

国有资本预算应符合政府预算的一般特征要求,如预算的公开性、可行性、完整性、统一性及周期性等。在构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中,应紧密结合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精神,可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充分体现国有资产“统一所有、分级监管”的原则,正确处理公共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以及中央与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之间的关系。

第二,与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运营体系相适应的原则。三层次或两层次体系中,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主要作用于国有资产中间运营层次,而不直接针对众多的国有资产经营企业。

第三,整体保证国有资本的有效配置和保值增值的原则。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建设应当充分推进和服务于资本运营的开展,使得资本运营能在国有产权运作、资产重组和产权结构优化和提高国有资本质量方面取得突破。

此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应循序渐进稳妥进行,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推广,最终逐步完善。

三、国有资本预算制度的基本框架

国有资本预算制度的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在此过程中,既涉及到国有资产的科学界定与分类改革。又涉及到国资委与财政部门的合作模式的确定,还涉及到与国有资本预算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的重构,可以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如前所述,国有资本预算制度应是一个完善的制度系统,主要包括国有资本预算的编制系统和国有资本预算的审核监督系统。

(一)国有资本预算的编制系统

作为国有资本预算制度的主体构成,国有资本预算的编制系统主要包括编制原则、编制内容与编制格式、编制主体等方面。国有资本预算是加强国有资本的投资、运行和收益的管理,切实组织和调整国有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也是及时准确反映国有资本经营状况和能力状况的主要依据。因而,明确国有资本预算的编制主体、规范其编制内容、编制格式与程序显得尤为重要。

1.国有资本预算的编制原则

为确保国有资本预算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应遵循一定的编制原则。而国有资本预算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编制原则。

第一,市场效率原则。国有资本预算的突出特点是政府以国有资本所有者身份参与市场活动的体现,目的是直接调整产业结构,其具有宏观经营性和市场性特征。因此,国有资本财政的最佳规模应由市场效率准则决定,即实现社会平均利润最大化,以促进国有资本增值。

第二,收支相应原则。在国有资本预算中,资金的筹集重点是国有资本存量调整收入,它是决定国有资本预算能否真正实施的关键,因为国有资本存量调整收入不仅可成为国有资本预算稳定的资金来源,而且可以更充分地体现国有资本投资在产业调整中的资金运动特点。因此,存量调整坚持“投资决定筹资”的收支相应,是编制国有资本预算的重要原则,也是保证国有资本金保值增值的关键措施。

第三,可控性原则。改革现行政府投资管理体制的关键,在于建立国有资本投资的责任体制。应在国有资本投资的执行层面给予具体的投资责任人以充分的自我决策的权力,才能使其承担相应的投资风险。由此增加预算执行过程创新的可能性,以提高执行效率。

第四,法治化原则。国有资本预算的编制主体及其权责、编制范围与内容等,必须有法可依。国有资本预算需要通过同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批准,并置于立法机关的监督之下。而对于预算编制过程中的“虚报”等违规、违法问题,必须依法追究与处罚,以此增强预算的透明度和严肃性。

此外,随着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国有资本的分级预算应该逐步实现。因而,在国有资本预算的编制中,还应坚持分级编制、责权协调的原则。

2.国有资本预算的编制主体

目前,学术界对国有资本预算的编制主体存在着分歧。一种观点主张应由财政部门编制国有资本预算。因为《预算法》规定,国家预算的惟一编制主体是国务院财政部门,而且企业的国有资产与国家的预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维护国家预算的完整性,也要求由财政部门编制国有资本预算。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国有资本预算体现的是国家作为国有资本所有者的身份,为利于政资分开,应由政府部门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分别编制公共预算与国有资本预算,以分别向人民代表大会汇报。

对于预算编制主体的选择,应取决于预算编制目的以及预算编制格式。与此相适应,我国国有资本预算应以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为主要编制主体,同时,形成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与财政部门共同编制的格局。其中,国有资本预算中的政府预算会计报表格式部分,由于主要反映财政与国有企业之间的资金往来情况,由财政部门编制更为合适。而以企业会计报表格式的编制部分,由于主要反映国家凭借国有资本所有者身份与国有企业发生的分配活动,可授权由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编制本级国有资本预算,汇总本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各直属总公司和直接授权经营企业(含集团母公司、大型国有骨干企业本部)等下一级次的预算,并负责组织与监督预算的执行。以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信息优势与专业分工优势,同时也有助于加强各编制主体之间的相互制约与监督,促进我国预算管理水平的提高。

3.国有资本预算的编制内容

为确保国有资本预算的科学性、完整性,应改革预算收支科目,细化预算编制内容。可以根据政府职能的转变科学地划分预算收支科目的结构和层次,以强化收支分类的经济分析功能。根据新型国

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资本预算的功能定位,国有资本预算的主要内容包括收入项目和支出项目的确定。对此,目前主要有三种分类方法如表1所示。

在客观比较的基础上,基于现实考虑,本文倾向于第二种分类方法,即国有资本预算的收入项目一般包括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营收益、政府专项资金的拨转、国有产权交易收入、公共预算的资本转入、政府投融资转入,以及资本性基金收入、其他单体预算结转收入、投资基金收益、历年预算结余收人、其他收入等。国有资本预算的支出项目一般包括资本金支出、专项债务还本付息支出、专项费用支出、投融资分红派息支出,以及其他单体预算结转支出、总预备费、其他支出等。

4.国有资本预算的编制格式

目前,我国各类预算的编制格式主要采用政府预算会计报表格式。虽然具有核算上的衔接性和编制格式的统一性等优点,但以此种格式编制国有资本预算,其不足之处也是很明显的:(1)只能反映当年国有资本增量情况,而无法反映历年国有资本存量积累情况。(2)很难反映预算年度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情况。(3)不便于正确反映预算收支的不同经济性质。有鉴于此,为更好地体现国有资本预算的编制目的,我国国有资本预算的编制格式,除采用政府预算会计报表格式反映当年的国有资本预算收支情况外,还可采用企业会计报表综合反映国有资本存量积累情况,运用损益表反映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情况,运用附表说明国有资本经营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如对国有资本投资结构、投资方向和投资效果的说明等。

在改进国有资本预算编制格式的同时,应改进国有资本预算的编制方法。可考虑提前预算编制的时间,并采用科学的预测方法,为预算编制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基础。同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预算编制方法,以提高预算的准确性。

(二)国有资本预算的审核与监督系统

国有资本预算的审核与监督是国有资本预算制度的有机组成,是国有资本预算制度发挥国有资本财务监管功能的客观要求,也是国有资本预算制度作用发挥的基本保障。

1.国有资本预算的审核与批准

国有资本预算是国家复式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国资委编制国有资本预算之后,交由财政部门统一汇总并向人民代表大会(以下简称人大)报告,维护国家预算体系的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央国资委编制的国有资本预算由国家财政部统一汇总向全国人大报告,省级、市(地)级国资委编制的国有资本预算由各地财政厅、局统一汇总向同级人大报告。人大机构中与预算立法直接相关的是财政经济委员会和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由这些相关机构及常务委员会对预算草案进行审议,提出修改意见。预算一经人大审议通过,就形成年度预算法案,成为法律,各部门各单位都必须依法严格执行。

为充分行使人大对国有资本预算的审批和监督权,提高国有资本预算的透明度,应增加人大审批国有资本预算的时间,各级政府至少应在同级人大举行的前两个月向人大常委会有关部门汇报预算编制情况,而且提交的预算草案必须细化到款、项,以保证人大有足够的时间对提交的预算草案进行详细的审查和质询。

2.国有资本预算的执行与监督

国有资本预算的执行与监督具有“两级执行,三层监督”的特点。国有资本预算经人大批准后,必须严格遵照执行。预算的执行可分两个层次:一是国资委严格执行国有资本预算;二是国有资产经营机构严格执行国有资本预算。因为国有资本预算是二级预算体系,国资委和国有资产经营机构分别构成了预算的一、二级执行主体。在执行过程中,任何机构或部门都不得随意突破预算的收支规模,必须严格遵照预算法案执行。如确需对预算法案进行变更,也必须依照法定程序,向人大递交预算调整方案,经人大审核通过后方可对预算法案进行调整。不执行预算法案或未经人大授权擅自调整预算法案均属违法。

对预算执行的监督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各级人大对国有资本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这

是人大凭借其执法监督权对国资委进行监督;第二层次是各级财政部门对国有资本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这是财政部门作为国家预算主管单位对国资委进行监督;第三层次是各级国资委对国有资本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这是国资委作为一级执行主体对预算的具体执行者,二级执行主体国有资产经营机构进行监督。

3.国有资本决算的审计

对预算执行及决算进行审计是国有资本预算监督的重要内容。预算年度结束后,各国有资产经营机构就预算执行情况及结果编制决算,上报国资委,国资委汇总审核后,交由财政部门统一向人大报告。人大可组织力量对国有资本经营决算进行审计,或由国家审计机关进行审计,将审计结果向人大汇报。

应建立人大审计制度,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可考虑建立专门的审计委员会或聘请独立的审计机构对预算及决算进行审查。国资委也应设立审计部门对下属国有资产经营机构进行审计。

4.国有资本预算审核监督的组织和制度基础

各国的预算监督主要体现在行政与立法部门之间的权利制衡方面。按照《预算法》和《审计法》的要求,我国应加强部门之间的监督和对具体操作方法与手段的控制。除了人大和审计部门对国资委和国有资产经营机构的监督之外,还要建立和完善财政部门对国资委的预算收支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国有资本预算的收支管理要推行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国资委作为国有资本预算的管理部门,应建立和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对国有资本预算的工作程序、报表内容、时间安排做出明确规定,完善出资人管理、投资、融资、担保、重大资产处置报告等一系列制度,为预算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的组织和制度基础。要加强预算执行的过程控制,实行国有资本预算执行情况的定期分析和报告制度。同时要建立考核与奖惩制度,将经营预算的执行情况作为评价国有资产经营机构经营业绩的重要依据。

需要强调的是,在国有资本预算的审核监管体系中,应建立相应机制确保国有资本预算的审核与监督,主要有三个方面需要重点突出:一是要强调国有资本预算的法律地位。只有使国有资本预算的地位上升到法律高度,才能使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得到强有力的保障,从根本上杜绝预算资金随意调剂、挤占、挪用等问题的发生。二是要强化人大的执法监督权。人大在国有资本预算的批准、执行以及决算的监督过程中要层层把关,细化预算科目,强调透明度,加强对预算调整、预算超支收入使用和预算科目之间资金调剂的审核和监督。三是要建立和完善严格的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机制,注重国有资本预算的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将重点从合规性转向绩效性,以确保国有资本预算编制的目标得以实现。

财务管理的目标框架 篇3

一、长期习惯中课文教学目标的基本形态及成因

1.基本形态呈现

这里所说的“长期”,指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公布实施之前比较长的那段时间,也包括课标实验稿实施以来的那段时间。为了更好地说明这段时间内课文教学目标的基本形态,我们先来看看近年来笔者从小学和初中有关教研活动及资料中所获得的《生命 生命》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生命 生命》是台湾作家杏林子的一篇哲理性散文,文章通过飞蛾求生、砖缝长出的瓜苗、倾听自己的心跳三种生命现象,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它分别被选入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小学)和七年级上册(初中)。笔者查阅相关资料,现截取其中有代表性的教学目标如下。

作为小学四年级下册《生命 生命》的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鼓动、跃动、欲望、冲破、坚硬、不屈、茁壮、沉稳、震撼、糟蹋、短暂、有限、珍惜”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

4.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很显然,这份教学目标是与语文教科书配套发行的“教师教学用书”的照搬,因为“教参”或“教师教学用书”具有较大的权威性,它们几乎成了一线教师制定教学目标的蓝本,即使是许多层次较高、名望较大的教师所制定的目标中,虽然在文字表达上有些差异,但意思相差不大。

因为初中的“教师用书”没有统一制定教学目标,笔者查阅有关资料时发现,作为七年级上册(初中)的《生命 生命》教学目标,在基本相同的同时显得“五花八门”。其中一份比较简洁的目标是: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中心。

2.揣摩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3.联系生活实际,懂得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此外,有些目标中还制定有“概括三个事例的内容,深刻理解三个事例所引发出的侧重点不同的思考”,“抓住主题词,探究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味生命的顽强和美好”,甚至还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当众发表意见的能力”等等。

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教学重难点几乎一致地确定为:通过反复朗读,理解文章的中心(重点);揣摩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热爱生命、珍惜生命(难点)。

2.主要成因剖析

这些目标制订所透露出的基本理念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阅读教学,就是识字学词、理解内容、情感教育和朗读背诵。同一篇文章在教材编排中虽然学段相距甚远, 但教学目标的制定却表现出较大程度的一致,说明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语文教学目标缺少学段差异,每一个阶段的都比较的模糊。所造成的弊端是,课文教学除了识字朗读外,就是理解内容,接受思想情感教育,所不同的只是教师教学的生动程度,辅助工具的先进与否,资料拓展的多寡。这对引导学生的语文学习,尤其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实际上没有实质的帮助。

造成以上弊端的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语文学科课程性质认识的模糊。在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公布之前较长的时间里,无论是“教学大纲”还是“课标(实验稿)”,均没有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位。这些纲领性文件在谈及语文时,所说的大多是“交际功能”和“文化功能”。很显然,这种语境中的语文,指的是语言文字本身的功能而非语文学科的教学功能。“教学大纲”或“课标(实验稿)”的“基本理念”或“总体目标”中,虽然也有“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或语文)”的阐述,但是由于缺乏课程性质作为前提性引领,也因为“理解运用语文”这句话和语文教学目标的其他方面——诸如“思维训练”“文化教育”“情感熏陶”等混同在一起论述,就很容易淹没在比它多得多的其他文字中,无法引起首要关注,使大家,特别是一线教师常常分辨不清总体目标中各个方面的主次与轻重,使语文教学的本体更加模糊。

二、“语用”背景下课文教学目标制定的框架及运行

1.基本框架阐述

(1)以语文本体性质为统领,理解“课标”规定的总体目标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与内容”的前面开宗明义地指出:“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1]而且,作为体现国家意志的母语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其中除了语文教育外,必然还要涉及思想情感教育、文化教育甚至思维训练等方面的内容。所以,为了增加语文教学的“本体性”,我们可以把其中的“总体目标”分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语文教学的本体性目标,二是语文教学的功能性目标。本体性目标就是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及其由此具体化的相关内容;功能性目标指通过文章内容本身的理解可以获得的诸如思想情感、科技知识等方面的内容。语文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个学科,在这两者之间,本体性目标是首位和首要的,处于统领的地位,功能性目标是第二位和重要的,处于被统领的地位。在保证本体性目标实现的前提下,可以很好地达成功能性目标,实现语文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2)以“语用”教学核心为抓手,建构课文教学的目标框架

课文教学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阅读理解课文、体会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或过程中学习“语文知识”。所以,我们要以“语用”核心目标为抓手,建构课文教学目标。这样,每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就可以分成三大类别,即语文普通目标、语文核心目标和人文教化目标。

语文普通目标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每篇课文教学几乎都要涉及的目标,如小学课文教学中的识字、朗读、积累优美语言材料等等;二是前期课文教学中的“语文核心目标”在后期教学中的常规性使用。如某种识字方法,在它刚出现的语文课中是核心教学目标,但是,当学生掌握了这种方法后,就转入常规性的运用,也就相应地成为语文普通目标。

语文核心目标指处在教材“这个位置”上的“这一篇”课文,在引导学生学习“语用”方面最应该实现的教学目标。其决定要素有三:一是课文在教材中所处的具体位置,二是课文在语用表达方面的特性,三是阶段或学段目标中所蕴含的“语文课程内容”或“语文知识”。语文核心目标是课文教学的统帅和灵魂,是决定课文教学是否具有“语文性”和“阶段性”的最重要的因素。

人文教化目标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思想情感、文化熏陶,甚至科技知识等方面的内容。它们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是由语文作为母语教育的特点所决定的,在各国的母语教学中都非常重视。

2.运行策略说明

下面我们继续以不同学段课文《生命 生命》教学目标的制定为例,来说明这种目标制定框架的运行策略。

作为四年级下册(小学)《生命 生命》的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鼓动、跃动、欲望、冲破、坚硬、不屈、茁壮、沉稳、震撼、糟蹋、短暂、有限、珍惜”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相应的方法有:调用自身的直接经验理解,结合作者的生平资料理解,联系现实的生活事件理解。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作为初中七年级上册《生命 生命》教学目标:

1.揣摩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中心。

2.通过课文文脉的整体把握与梳理,感悟作者如何通过恰当事例说明道理的篇章结构规律;通过三个事例中语言特点的揣摩,学习议论性、哲理性文本中事件叙述的语言特征。

3.联系生活实际,探讨如何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在以上教学目标中,每部分的第一点均为语文普通目标,它们显示出一定程度的不同,这是由于小学语文必须进行识字教学、重视朗读和积累语言材料;第三点均为人文教育目标,显示出较大的相同,只是深浅程度不一,这是由这篇课文思想内容方面的特点在人文教化上的优势所决定的,也是由母语学科人文教育要求所决定的。

这里要着重说明的是第二点——语文核心目标的制定。小学阶段是: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及其相应的方法,这是因为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是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这个单元“导读”中指出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编者的用意是暗示教师通过课文中“难句”的理解,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文章中心,这显然缺乏语文学习的“方法与策略”意识。而根据这篇课文“含义深刻语句”理解上的特点,相应地确定出理解的方法,对学生学习语文、形成语文能力显然更有实质性的意义,收获也更加丰富。而在初中阶段,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被定为普通目标,是因为这些理解的方法已经进入了常规性使用。这篇课文初中阶段的核心目标可以概括为:学习议论性、哲理性文本事例选择、篇章结构的规律和事件阐述的语言特征。核心目标的不同与较大程度的阶梯性,必然导致每个阶段课文教学内容的各不相同,更有利于学习语用课程核心目标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分步达成。

总之,课程性质认识的加深和课程基本理念的变化,必然造成语文教学的许多改进。课文教学目标作为课文教学中首要因素,应该首先引起我们的关注与变革,在实施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的当下,我们要以“语用”为核心理念,来建构课文教学的目标体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财务管理的目标框架 篇4

2007年起我国开始在上市公司实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实现了我国准则与国际准则的实质趋同,也大大提升了我国会计信息质量。此后财政部陆续出台了准则讲解、应用指南和解释公告,对准则体系进行了完善。2010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了《财务报告概念框架》、2013年7月,再次发布了新的概念框架讨论稿,其改革思路对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未来修订或制订具有很强的启示作用。因此本刊特约请研究人员从国际会计准则的最新变化入手,分别从财务报告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要素确认、会计计量、其他综合收益概念及列报等角度探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未来发展。

导言

财务报告的目标是概念框架的基础,概念框架的其他方面——报告主体、信息质量特征、财务报表要素、确认、计量、列报与披露——都要以财务报告的目标为基础,在逻辑上服从并服务于财务报告的目标,财务报告的目标决定了主体向报告使用者所提供信息的含量,所以概念框架的设计和会计准则的制定工作都要紧紧围绕着财务报告的目标而展开,财务报告的目标在概念框架和会计准则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列报框架》的发布到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 2010年《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发布,其间经过了21年,这21年间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创新金融产品不断涌现,原有的会计理论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对于主体信息的需求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财务报告的目标必然也要做出改变。为了实现以原则为导向的国际准则的趋同,IASB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2004年联合发起的概念框架的修订工作,在2006年7月和2008年5月发布了两个重要的讨论稿和征求意稿后(IASB.Discussion Paper-Preliminary Views on an Improved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Reporting,July2006;IASB.Exposure Draft of an Improved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Reporting,May2008),IASB与FASB于2010年联合发布了最新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如下界定的:财务报告的目标提供关于报告主体的财务信息,这些财务信息对于现有和潜在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授信人在做出向主体提供资源的决策时是有用的。这些决策包括买入、卖出或持有权益和负债工具,和提供或偿还贷款以及其他形式的信用。

在1989年IASC发布的《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列报框架》中,财务报表的目标是如下界定的:财务报表的目标是提供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变动方面的信息,这种信息对于很大一批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是有用的,财务报表还反映了管理当局对交付给它的资源的保管责任或受托责任的实施成果。

不难发现,2010年的概念框架和1989年的框架中关于财务报告目标的表述出现很多新的变化,这种变化包括用“财务报告的目标”取代了“财务报表的目标”、财务报告使用者由“很大一批使用者”演变为“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授信人”以及进一步突出了“决策有用性”。那么这些新的变化是否更加合理?此外,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关于是否将“维护金融稳定”列为财务报告目标的争论从未停止,那么“维护金融稳定”是否该成为财务报告的目标?财务报告目标的最新变化与争议对界定我国未来的财务报告目标有哪些启示?本文试图通过规范性的分析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

一、IASB概念框架中财务报告目标的最新变化

IASB 2010年发布的概念框架对财务报告的目标重新进行了界定,最新的财务报告目标与IASC 1989年发布的《框架》中所界定的财务报表的目标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这种新的变化源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报告使用者信息需求的变化。

(一)“财务报告的目标”取代了“财务报表的目标”

IASB 2010年的概念框架与IASC1989年框架一个最直观的区别是明确使用了“财务报告”替代了“财务报表”。1989年的框架指出,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财务状况变动表(现金流量表或资金流量表)、附注、其他报表和解释材料。IASB 2010年的概念框架中指出,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而IASC 1989年的框架关注的仅仅是财务报表,可以看出IASB 2010年的概念框架的范围更大了。

但遗憾的是IASB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财务报告的定义及其边界,并且在其接下来的修订工作中关注的重点仍然是财务报表,比如财务报表的要素、确认、计量、列报与披露等。同时在“财务报告”概念的基础上重新抽象出一个最新的概念——“通用目的财务报告”。IASB指出,关于财务报告与财务报表界限、通用目的财务报告与特殊目的财务报告界限的讨论将会在概念框架项目的以后阶段进行。所以在2010年发布的概念框架中并没有明确财务报告的界限,而是直接使用术语“通用目的财务报告”,明确指出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的目标是概念框架的基础。

由于报告使用者的类别众多,不同使用者有着不同的信息需求,从理论上讲,报告主体应该针对每一类型使用者的特定需求提供特定目的财务报告,但从实务而言,这种方法显然是不可取的,抛开繁杂沉重的编制工作不谈,另一个重要的难题是报告主体无法准确获知报告使用者的决策方法或程序,以及会计信息(或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在其决策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因此,“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的概念便应运而生,因为大量的报告使用者需要相似的信息,通用目的财务报告可以满足大部分报告使用者可能的信息需求。

通用目的财务报告并不能提供报告使用者所需要的所有信息,比如宏观经济状况及预测、政治事件和行业未来展望等,但通用目的财务报告是为了满足大部分报告使用者的一般信息需求而编报的,那些具有特殊信息需求的报告使用者并不是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的服务对象,比如公司管理层、政府监管部门、税收征管部门等,但并不排除通用目的财务报告对于特殊的信息需求者在客观上也是有用的。

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的最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外部使用者,比如投资者、债权人等。这些外部使用者不能直接要求报告主体向他们提供信息,但又必须依赖这些信息来做出决策或评价。与通用目的财务报告所对应的特殊目的财务报告并不属于概念框架的讨论范围,在不能满足所有报告使用者信息需求的情况下(理论上也不存在其他形式的报告能够满足所有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我们只能追求使用通用目的财务报告来满足大部分外部使用者(投资者、债权人)的信息需求,因为这样可以保护大部分报告使用者的利益,所以概念框架和本文讨论的财务报告仅限于通用目的财务报告(以下简称“财务报告”)。

(二)财务报告主要使用者由“投资者导向,转时“投资者与债权人导向”

关于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在IASC于1989年发布的《财务报表编制和列报框架》中,有“一大批使用者”的表述,同时明确了这一大批使用者包括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雇员、贷款人、供应商和其他商业债权人、顾客、政府及其机构与公众。虽然上述使用者对信息的需求不可能完全由财务报表来满足,但是仍然存在着对所有使用者来说是共同的需求。投资者是企业风险资本的提供者,因此,为了满足他们的需要而提供的财务报表,也可以满足财务报表能够满足的其他使用者的大部分需要。所以,1989年框架中财务报表的目标是“投资者导向”,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是财务报表的主要使用者。

而IASB 2010年发布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第一章中明确指出,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授信人是财务报告的主要使用者,并且明确管理层、监管机构和公众等其他报告使用者不是财务报告的主要使用者,即使财务报告对他们来说有时也是有用的。所以,IASB 2010年概念框架中财务报告的目标是“投资者与债权人导向”。

从IASB概念框架(包括1989年的框架)中关于财务报告(表)主要使用者的论述中可以看出,财务报告的主要使用者经历了从“投资者”到“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授信人”的转变,这种转变的背后实际上是一种视角与理念的转变,即从“所有者视角”到“实体视角”的转变。将投资者列为财务报告的主要使用者是一种“所有者视角”,而将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授信人列为财务报告的主要使用者是一种“实体视角”。在所有者视角,财务报告关注的是投资者或股东的利益,最大程度地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这在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以及经理人制度不健全的经济环境下是可行且合理的,在那样的经济环境下,投资者自行管理自己的企业,投资者往往对企业承担无限责任债务,这些因素是“投资者导向”产生的根源,也是将投资者列为财务报告主要使用者的重要原因。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权与经营权逐渐分离,企业所有者不再亲自管理企业而是雇佣经理替他们经营企业,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和资本需求的增长,新的商业形式也不断出现,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是负债经营,现在大部分的企业都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资本提供者也只承担有限的债务并且职业经理人与资本提供者(投资者、债权人)是相互独立的,这样,“实体视角”理论便应运而生,在这种视角下,财务报告不再仅仅关注投资者的利益,不能仅仅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求,还要关注债权人和其他授信人的信息需求,因为从实体的角度看,他们也是企业的资本提供者,他们的信息需求同样应该得到满足。这种理念的转变实际上是在最大限度地保护大多数人的利益,“实体视角”下的财务报告目标包括了“所有者视角”下的财务报告目标,二者并非相互排斥的关系,而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三)最新的财务报告目标进一步突出了“决策有用观”

IASC 1989年发布的《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列报框架》认为财务报表的目标是为使用者提供对经济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同时反映管理层对交付给它的资源的受托管理责任。

受托责任存在的前提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即存在明确的委托、受托关系。如果受托与委托双方中,任何一方的模糊与缺位,都将影响受托责任的履行,基于这样的经济环境,受托关系是通过委托、受托双方直接往来所形成的,而不是通过资本市场形成的,因为在资本市场中,资源的委托、受托关系变的模糊。笔者认为,在资本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受托责任观”较为切合实际,它使得企业的会计行为与其经济行为相一致;而在资本市场发育成熟的情况下,投资者或债权人等报告使用者对其决策的实施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他们更需要的是对其决策有用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决策有用观”更切合实际。

从它们所提供信息的内容上来看,受托责任与决策有用并不是互相排斥的,它们某种程度上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财务报告的主体应该是受托人(即管理层),委托人要依赖于受托人提供的信息对受托人履行受托责任的情况进行评价,从而决定是继续维持受托关系还是更换受托人,这对于委托人来说本质上也是一种“决策有用观”。

IASB同样认为,“决策有用观”包含了“受托责任观”,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是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的授信人,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决定买入、售出或者持有一项权益或债务工具取决于他们期望因此而获得的回报,比如股利和市价上涨等。现有和潜在的债权人和其他授信人决定提供贷款或其他形式的信用取决于他们期望获得的本金、利息和其他形式的回报。而他们对这些回报的预期取决于他们对企业未来净现金流的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的评价与判断,所以他们就需要有用的信息来帮助他们评价和判断企业未来净现金流,这些有用的信息包括企业的资源、对企业的要求权以及资源和要求权的变动和企业的管理层是否有效地履行受托责任。对受托责任的评价包括受托人在不利经济因素影响下是否有效地保护了企业的资源、企业是否遵守了法律、规章和合同条款等。因为受托人对于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会影响到企业获得净现金流的能力,从而影响到报告使用者对所获得回报的预期以及资源分配的决策(买入、售出、持有、提供贷款等),所以报告使用者评价受托责任的最终目的仍然是为了做出合理的经济决策,所以,IASB认为“决策有用观”包含了“受托责任观”。

IASB与FASB同时还指出,在概念框架中没有明确使用术语“受托责任”,但仍然对“受托责任”的涵义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对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有用的信息对于委托人评价受托人的受托责任也是有用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受托责任(stewardship)”翻译成其他语言可能会产生理解差异,从而可能造成对财务报告目标的误解。既然“决策有用观”包含了“受托责任观”,那么使用“决策有用性”作为财务报告目标的关键词则更为合理。

二、与财务报告目标有关的争议

(一)“维护金融稳定”是否该成为财务报告的目标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学术界对于会计计量方法提出了很多质疑,尤其是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有人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夸大了资产的内在价值,是金融危机的诱因之一,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本质上符合“决策有用观”的财务报告目标,因此有人提出来应该将“维护金融稳定”作为财务报告的目标,维护金融稳定是监管者和财政政策制定者的责任,财务报告也应该关注他们的信息需求。

对此,IASB与FASB给出了这样的解释:财务报告应该如实反映经济实质,并尽可能地与经济实质出现最少的偏差。也就是说财务报告只需如实列报即可,这种如实列报没有必要迎合金融稳定的目标,即没有必要考虑这种如实列报是否能够实现维护金融稳定的目标。

此外,如果将金融稳定作为财务报告的目标,可能会产生一些无法解决的矛盾,比如有些人认为维护金融稳定最好的方法是要求主体不报告或推迟报告主体资产或负债价值的变化,这种要求显然会剥夺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授信人的知情权,这显然与IASB或FASB的使命(为资本市场参与者服务)是不一致的。虽然维护金融稳定不是财务报告的主要目标,但提供了相关可靠信息的财务报告对于维护金融稳定也是有利的。

总之,维护金融稳定是监管者的责任,而财务报告只需要做到如实反映即可。例如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下,一项资产的公允价值是1元,那么财务报告的目标就是如实反映出该项资产的价值是1元,如果该项资产的价值因为某种原因下降到0.1元,那么财务报告仍应该如实反映出该项资产的价值是0.1元,哪怕金融系统会因为该项资产价值下降到0.1元而变得动荡,所以金融系统的动荡不能归因于财务报告,财务报告只是做到了如实反映,不该成为金融不稳定的替罪羔羊,所以“维护金融稳定”不能作为财务报告的目标。

(二)“业绩评价”是否该成为财务报告的目标

财务报告最早开始出现时就是为了对管理层进行业绩评价,从而解脱管理层的受托责任。业绩评价包括评价过去的经营业绩和预测未来的现金流量,本质上是评价管理层的受托责任,实施业绩评价的主体往往是投资者,管理层有时候也会对自己的业绩进行自我评价,但管理层不是财务报告的主要使用者,财务报告是为了满足外部使用者(投资者、债权人)的信息需求,而管理层可以从企业内部直接获得与主体有关的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投资者通过评价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来做出经济决策,从而决定是继续持有投资、还是增加投资或者退出投资。业绩评价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业绩评价的最终目的仍然是做出经济决策,业绩评价的本质仍然是“受托责任观”,而“受托责任观”已被“决策有用观”所包含,所以,笔者认为“业绩评价”与“决策有用观”是不矛盾的,它已经被包含在决策有用观的财务报告目标之中。

(三)投资者与债权人的信息需求是否一致

投资者与债权人都是主体的资本提供者,投资者提供的是股权资本,债权人提供的是债权资本,从表面上看他们的信息需求是不一致的。投资者要求的往往是资本增值、股利收入等,所以他们需要评价主体未来净现金流的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债权人要求的往往是按时收回本金和利息,所以他们也需要评价主体未来净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从这个角度来看,投资者和债权人的信息需求是一致的。但仔细分析,投资者和债权人各自对主体未来净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则是不相同的。投资者对于未来可获得的净现金流量有着较高的心理预期(必要报酬率),这种预期往往高于债权人对未来净现金流量的预期(即股权资本成本大于债权成本)。此外,主体资本中的长期资本往往来自于投资者,而短期资本往往来自于债权人,所以,投资者对主体未来净现金流量时间要求大于债权人,投资者要求主体能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具备令其满意的现金流,而债权人往往只要求主体在债权存续期间内具备相应的偿还能力即可,并且投资者所能承受的主体未来净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也要大于债权人。

由此可见,投资者与债权人的信息需求在本质上是不一致的,所以最新的财务报告目标由“投资者导向”转向“投资者债权人导向”,即财务报告不仅要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求还要满足债权人的信息需求。

三、来自IASB概念框架的启示

(一)财务报告目标是概念框架的基础

无论是IASC 1989年的框架,还是IASB 2010年发布的概念框架,都将财务报告的目标摆首要的位置。财务报告的目标是概念框架的基础,同时也是财务报告的基础,概念框架的其他方面一—报告主体、信息质量特征、财务报表要素、确认、计量、列报与披露以及具体准则的制定都要源于财务报告的目标并以其为导向。

(二)应明确财务报表和财务报告的界限

IASB 2010年的概念框架与1989年框架最大的一个不同之处在于用“财务报告”取代了“财务报表”,但最终发布的概念框架实际上重点关注的仍然是“财务报表”,虽然已经明确了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没有明确划分两者的界限,IASB也并没有发布其他形式的财务报告。

财务报表与财务报告的界限应该尽快进行权威的划分,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财务状况变动表(现金流量表或资金流量表)、附注、其他报表和解释材料。财务报告所包含的内容显然要比财务报表多,可以将管理层讨论分析、补充材料等正式列入财务报告的组成部分。公司年度报告可以成为财务报告的参考形式。

(三)“实体视角”下的财务报告目标是必然选择

“所有者视角”下的财务报告目标是投资者导向,主要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求,这在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较多的经济环境是合理的,而在现代经济环境中,所有权与经营权相互分离,企业的资本需求也不断增加,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授信人都是企业的资本提供者,“实体视角”下的财务报告目标应该是投资者和债权人(包括其他授信人)导向。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授信人应该成为财务报告的主要使用者,满足这些人信息需求就可以满足其他使用者大部分的信息需求。

四、对界定我国财务报告目标的启示

我国于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对财务报告的目标进行了如下界定:企业应当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又称财务报告,下同)。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我国的财务报告目标与IASC 1989年的财务报表目标在表述上高度趋同,“受托责任”与“决策有用”并重,随着我国经济形势和报告使用者信息需求的不断变化,我国的会计准则在未来必然做出很多修订,我们可以从IASB概念框架中财务报告目标的最新变化中得到一些启发,以便重新界定我国的财务报告目标。

(一)我国的财务报告目标不能忽略“受托责任”

“决策有用性”是IASB概念框架中财务报告目标的关键词,这里的“决策有用性”包含了“受托责任”,在国外的经济环境中,财务报告的主要使用者是投资者和债权人(包括其他授信人),他们评价管理层是否履行受托责任的最终目的仍然是为了做出经济决策。但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政府和社会公众也是财务报告的主要使用者,他们(尤其是公众)有时候评价管理层的受托责任不是(或不仅是)为了做出经济决策,而是单纯地监督国有资产的使用情况,我国的社会公众本质上是国有资产的所有者,但国有资产的受托人往往是政府有关机构或部门,公众可以接受受托人没有做到国有资产的增值,但绝不可以接受受托人对国有资产的浪费和不当处置。由于政府和社会公众在我国也是财务报告的主要使用者,所以我国的财务报告目标仍然应该明确要反映管理层履行受托责任的情况,这样才能让政府和公众更好地监督国有资产。

(二)财务报告的边界要有所扩大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规定: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这样的表述与IASC 1989年框架中的财务报表的概念存在较大的差异。我国的财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附注和其他应该披露的信息与资料。这实际上是IASC 1989年框架中财务报表的概念,在IASC 1989年的框架中已经明确指出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财务状况变动表(现金流量表或资金流量表)、附注、其他报表和解释材料。IASB在2010年的框架中指出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组成部分,虽然没有明确定义财务报告的概念,但很显然,IASB财务报告所包括的内容要多于财务报表(包括附注),而我国仅仅将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信息资料定义为财务报告,这仅仅是狭义的财务报告,其本质仍然只是IASB概念框架中的财务报表。

在未来与IASB实现准则趋同的过程中,我国应该进一步扩大财务报告的范围,可以参考上市公司年度报告形式进一步丰富财务报告的内容。

(三)我国在进行准则趋同过程中财务报告的主要使用者不宜改变

我国的财务报告目标中明确指出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虽然未明确使用“主要使用者”的字眼,但不难得知上述四类使用者就是我国财务报告的主要使用者。由于经济环境的特殊性,我国的政府和社会公众往往比国外的政府和社会公众对财务报告有更强烈的需求。我国的政府同时扮演着投资者和监管者的角色,而大部分的国有企业支撑着国民经济的命脉,由于我国特殊的社会制度,国有企业本质上属人民所有,从而使我国的社会公众对财务报告有着更强烈的需求,社会公众有着监督国有资源的愿望,而财务报告是公众监督国有企业资源最直接的工具,所以在我国,除了投资者和债权人外,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也是财务报告的主要使用者。

财务管理的目标框架 篇5

今天我要和大家共同学习美术新课程标准与现行大纲在目标上和内容框架上的区别和突破。首先学习现行大纲与新课程标准在目标上的区别和突破:

新的美术课程目标在方向上与教学大纲基本上是一致的,课程目标涵盖了教学大纲的内容,并有更大的突破与扩展。大纲对目标的表达内容主要为学科知识。可以概括为四点:

(一)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

(二)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三)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初步的审美能力和对美的感受能力;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发展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大纲的这种教学要求虽然具体明确,语言简明,但没有提供相应的实践活动与之结合,导致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茫然无助,教学要求与实践脱节。而课程标准对目标的表述除了学科认知领域的内容外,还把兴趣、动机、情感意志、人格个性等隐性的目标作为重要内容显现出来。主要表现为三点:

(一)、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的教学目标;

(二)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主要理解为学生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获得美术表达能力的教学目标。

(三)、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美术课程目标在表述上,把教学方式的组织、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要达到的目标结合起来,教学实践活动与目标融为一体,使我们在明确课程的同时,也看到了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也就是说,课程目标对教学实践活动过程具有设计、指导的功能。这就使新课程标准在目标上有了新的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从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角度表述目标,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

(二)述中既注意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还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学习方法和过程,学会学习,并逐步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注重学生主动地参与美术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丰富视觉与触觉的感受,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现在具体学习新课程标准与现行大纲在内容框架上的区别和突破。与原教学大纲的比较:原教学大纲基本上是按学科知识体系划分课业形式,大体是绘画、工艺和欣赏,极少涉及综合学习的内容,但不及本标准具体,而且未提供具体的案例。大纲的这种划分虽然有利于体现美术学科的知识、技能的系统化,却忽视了教学的人文审美目标。而美术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结构的设计,改变了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结合美术学科的特点,从美术学习方式可划分为四个领域:1“造型·表现”、2 “设计·应用”、3“欣赏·评述”、4“综合·探索”。从美术教学大纲的三大课业到美术课程标准的四个领域,是美术课程内容结构构成的一大突破。美术学习方式依其特点,大致可分为创作与欣赏两类。尽管创作和欣赏都具有外化和内化两种活动的特征,但创作更倾向于外化,欣赏更倾向于内化。由于美术学习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的特点,所以创作活动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为了便于学习,标准将创作活动再具体划分为“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这一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更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学生可以利用一些废旧材料,例如、从用过的纸杯、纸盒引发联想,进行造型,使它改变形象,成为一件艺术品。“设计·应用”这一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既强调创意的形成,又注意活动的功能目的。利用媒材特性,进行创意和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如、为自己喜爱的书籍、影集、纪念册等设计封面。集体讨论校园或附近社区的环境美化方案,并进行设计练习。“欣赏·评述”这一学习领域则注重通过感受、欣赏、领悟、理解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如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可选择自己喜欢的园林、文化广场或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从形式美的角度进行评价,并与同学交流。欣赏建筑经典作品、艺术作品的形式美,体会建筑所蕴涵的人文精神等。这是课程标准中的前三种领域。

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也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突破的一个难点。为此,本课程标准特别设置了“综合·探索”这一全新的学习领域。“综合·探索”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它分为三个层次:

(1)融美术各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欣赏·评述”)为一体.(2)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3)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

现在就“综合·探索”这一学习领域具体分析。“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要求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和探索,要求学生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设计探究性活动的方案,进行制作、表现和展示,唤起对未知领域的探究欲望,并体验愉悦和成就感。例如,根据学校或社会的时事新闻,创作有关漫画、宣传画,布置专题展览或开展讨论。选择语文、英语、历史课本内容编写剧本、设计、制作面具、服饰、布置场景、并表演故事剧等。那么在初二的美术课程中我就结合语文教学,让学生为课文、日记、作文配上插图。这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美术学科可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进行综合探索。开阔视野,拓展想像的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再如、还可以结合集体过生日的班会活动,全班一起布置教室,分别设计与制作互相赠送的礼品、生日卡,设计、制作面具,举行化装舞会。活动过程中可以穿插学生设计的海报、服装等等。

财务管理的目标框架 篇6

关键词:通货膨胀目标制,制度框架的设计,比较研究

一、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新经济时代的来临, 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政策有了重大调整, 表现在货币政策方面, 就是一个新的货币政策框架即通货膨胀目标制 (inflation targeting) 的推行。而通货膨胀目标制作为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一个有益的名义锚和“受约束的相机抉择”框架, 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公开宣布通货膨胀的中期目标;在制度上承诺把价格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其他目标处于从属地位;利用包括货币总量和汇率在内的信息为货币政策决策服务;联系货币政策工具和通货膨胀的定性框架, 使公众了解中央银行决策的过程和机制;确立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独立性和对通货膨胀负责制。

新西兰是最早采取通货膨胀目标制并取得成功的国家, 而后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以及巴西、捷克、南非等新兴市场国家也相继宣布把通货膨胀目标制作为货币政策框架。通货膨胀目标制需要一系列合理有效的政策手段, 这样才能给一个国家或地区带来经济发展上的益处。在设计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基本框架时, 中央银行要注意的其中一个关键性因素就是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制度框架设计, 它包括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透明度、责任制、建立货币政策措施和通货膨胀之间的明白易懂的传导机制和建立相应的货币政策委员会等一系列的问题。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路径不同, 其具体制度框架设计也有所区别。通过对几个成功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的制度性框架设计进行比较分析, 以探究通货膨胀目标制度性框架特征在各国的异同。

由于独立性较高的德意志银行和瑞士银行长期以来在维持相对较低的通货膨胀率方面的成功经验, 20世纪90年代以来很多国家赋予了中央银行更大的独立性。1989-1991年期间, 新西兰、智利、加拿大修改《银行法》增加了中央银行的独立性。1992年欧盟制定的“马斯特利赫特条约”也要求其成员国赋予他们的中央银行更大的独立性, 以组建欧洲中央银行体系。1997年, 英格兰银行也获得了在货币与利率政策决策方面更大的自主权。独立性增加的同时, 中央银行可以把注意力更加集中在稳定物价的目标上。

需要说明的是, 中央银行独立性并不是完全的独立, 其货币政策目标往往还是由政府制定, 而在政策操作工具选择以及操作过程中具有独立性, 政府和中央银行之间还是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关系。但提高中央银行独立性这种制度安排, 能比较有效地避免政府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干预。

二、中央银行的透明度

透明度是指中央银行向公众披露信息的数量和准确度, 如果公众可得到的信息在量上保证了充分, 但中央银行在信息披露上不及时、不精确, 发送的信号模糊或者是训导性信息等, 这不仅不能提高透明度, 反而增加了不确定性, 结果只会让公众更加迷惑。透明度有三个属性:清晰、具有实质内容、接受公众的检验。总之, 透明度强调中央银行在信息披露上除了需要保证充分完全外, 还要做到及时、准确、简明易懂, 这些要求对透明度来说也关系重大。

强调“透明度”政策, 即简洁、清晰和易于理解的政策, 强调与公众沟通是所有我们研究的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的特征。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中央银行方式多种多样。中央银行经常与政府沟通, 这些是由法律授权的, 有些是对信息咨询做出的答复, 中央银行官员还就政策和经济形势作公开讲话。这些渠道在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中央银行通过各种公开发布“通货膨胀报告”等方式, 把公众参与推进了一步。通货膨胀报告首先在英国出现, 如今几乎所有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家都采纳了这一形式, 它以清晰、易懂的风格提供有关通货膨胀前景、中央银行的计划和目标的全面信息。

改善透明度和沟通是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中央银行在这一制度上获得成功的关键。它们通过降低货币政策、利率和通货膨胀的不确定性, 改善了私人部门的计划;通过让公众了解中央银行的可为与不可为, 促进了公众对货币政策的公开讨论;增加了中央银行长期决策的自由度, 例如, 暂时偏离目标而对通货膨胀预期不产生负面影响;明确了中央银行和政治家们在货币政策操作方面的职责。透明度和沟通有助于增强责任。

三、中央银行的责任制

中央银行责任制在操作和政治上有很多好处。以事先宣布和明确的基准 (如通货膨胀目标值的路径) 来估计, 货币政策操作成功的可持续性在建立公众对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和政策的支持方面发挥着作用。从德国银行和瑞士国民银行的经验来看, 即使在对绩效评估没有明确定义和法律标准的情况下, 也能够建立公众支持和责任。获得公众信任和支持的中央银行在制定政策时能够保持更大的独立性并从长远考虑, 从而产生更好的经济成果。受信任的中央银行对影响其他经济政策层面, 如财政政策的短期力量形成制衡。我们不止一次地看到公众对中央银行的信任和尊重使中央银行对政府预算决策产生温和的影响, 而后者直接危及到通货膨胀目标的实现。

暂且不考虑经济因素, 通货膨胀目标制具有与中央银行在民主社会的作用完全一致的特点。尽管在长期内中央银行不受短期政治压力对利率决策的影响, 但中央银行应当对实现既定目标的政治过程负责。换句话说, 中央银行应当保持工具独立性, 而不是目标独立性。当货币政策的目标, 以及中央银行实现目标的记录比较清晰地向公众显示时, 中央银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很难执行与社会利益不一致的政策。

四、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在开放经济体中, 货币态势的变化和通货膨胀之间的政策渠道通常有直接和间接两种。短期内, 利率的上升通过汇率升值降低进口商品的价格, 直接降低通货膨胀。由于直接汇率渠道的“时滞”要短于总需求渠道的时滞, 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影响汇率变动而在一段较短的时滞后影响消费物价指数。在长期内, 利率上升首先减弱预期和降低商业投资, 然后减少消费, 造成汇率升值, 从而使支出从贸易品转向非贸易品, 最后间接降低通货膨胀。另外, 汇率变动影响进口中间投入品的本身价格, 通过消费价格指数对工资水平的影响, 汇率变动最终会影响名义工资。这两种情况者将影响本国生产产品的成本, 从而对通货膨胀产生影响。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 所有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都通过对市场的操作来使利率的操作目标保持在预定水平。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很少使用直接工具来管理流动性, 因为像准备金、贷款限制等直接工具对消除通货膨胀冲击和传递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信号方面不太有效, 而基于市场的工具则可以比较灵活地对通货膨胀波动做出反应, 并且更容易通过微调达到政策的预期目标。

在通货膨胀率较高的新兴市场国家, 政策渠道具有价格向下粘性和从汇率到通货膨胀快速穿透传递的特征。如在巴西, 利率影响通货膨胀的时滞最短为6个月, 汇率变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较快。在智利, 指数化导致向下的价格惯性以及从汇率和工资变化向通货膨胀的迅速传导 (约3个季度) 。工业国家的汇率传递效应则较为缓慢, 约6-8个季度。显然在通货膨胀目标制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 中心不是货币供给增长率而是短期名义利率、短期实际利率和汇率, 以及它们对预期、总需求、本国生产商品价格和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从新兴市场国家的实践来看, 货币当局平抑汇率波动、缓解通货膨胀压力的手段大致有两种, 一种是货币当局把利率作为政策工具, 通过依据泰勒规则调节利率来实现和控制通货膨胀目标, 利率对产出缺口、通货膨胀缺口做出反应, 有时也根据汇率的缺口做出调整。另一种是货币当局动用国际储备来影响名义汇率, 汇率贬值幅度与通货膨胀目标相符。Javier A.Reyes (2003) 建立一个模型说明在控制汇率变动造成的通货膨胀压力方面, 利率政策优于对外汇市场的直接干预。因为通货膨胀目标制下的外汇市场干预伴随较高的产量成本, 其收益又要取决于引起汇率变动冲击的性质。

五、货币政策委员会

由于货币政策制定反映了对当前经济形势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不同看法, 因此, 参与货币政策制定过程的人往往不止一个。大部分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中央银行通常任命一个货币政策委员会来共同制定, 这样可以听取多方面的意见, 制定出更合理的政策。货币政策委员会通常只负责制定近期的基准短期利率等操作目标, 而不进行日常的具体政策操作。瑞典等中央银行则将日常政策操作的责任赋予执行委员会, 其他国家是由具体部门负责操作。

货币政策委员会一般由中央银行行长、副行长以及各部门的负责人组成, 但也有些国家财政部长也是其中的成员, 像澳大利亚、哥伦比亚等;另外, 还有的委员会中包括部分外部成员, 比如, 英格兰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中除了中央银行内部的5名成员外, 还有财政大臣任命的4名外部成员。货币政策委员会一般包括5-10名成员, 大部分在7名左右。货币政策委员会或管理委员会主席一般都由中央银行副行长担任。与大部分国家不同的是, 新西兰和以色列的货币政策委员会, 这些委员会只是行长的咨询建议机构, 并不参与最后的决策。介于委员会决策和行长一人决策之间的是管理委员会决策, 目前只有冰岛和瑞士实行, 他们的管理委员会只有3名成员, 由行长和副行长组成。

如表2所示, 由货币政策委员会决定政策的时候, 澳大利亚、加拿大等中央银行要求委员会成员一致通过来表决;而巴西、智利等大部分国家通过一人一票投票方式表决, 在后一种情况下, 若出现不同的表决意见数相同时, 委员会主席具有最终决定权。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 不同类别的国家所选择的制度框架有所不同。就中央银行独立性而言有的国家是从中央银行建立伊始独立性就很强, 有的国家是通过法律手段赋予中央银行很大的独立性;在增强中央银行透明度建设方面也各具特色, 如不定期以不同的形式向公众公布“通货膨胀报告”, 中央银行经常与政府沟通, 及其官员就政策和经济形势作公开讲话等方式, 加强与公众交流以增强中央银行对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责任性;在加强中央银行责任制方面, 用协议方式来约束中央银行的行为, 如新西兰政府与中央银行就政策目标签订正式协议;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方面, 几乎所有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都通过间接手段, 即通过对市场的操作来使利率的操作目标保持在预定水平。大多数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中央银行通常任命一个货币政策委员会来共同制定出更合理的政策, 各国只是在组员选择和表决方式上有所差别, 因此, 通货膨胀目标制虽然从制度角度有一些硬性的规定, 但它确实也赋予了中央银行在政策操作的极大空间, 因此它是一种“有约束的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框架。

参考文献

[1]米什金.货币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2]王宇.伯南克时代:格林斯潘之后的美联储货币政策[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

[3]伯南克.通货膨胀目标制:国际经验[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

[4]曹华.通货膨胀目标制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

财务管理的目标框架 篇7

目前,我国高校内部控制理论基本以企业的内部控制理论体系为蓝本,而现有企业内部控制理论体系又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美国COSO报告关于内部控制的相关内容。COSO报告可以说是研究内部控制的最权威文件,是目前国内外研究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和根本出发点。

一、关于ERM框架中的目标体系和高校经济活动特征的理论综述

下面有必要对COSO报告中的ERM框架作一下文献综述:2004年9月,根据《萨班斯法案》强化财务信息披露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规定公司治理过程中应加强对企业风险管理的新形势,COSO发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架》(即:ERM框架),内部控制的概念扩展到了风险管理领域,而内部控制要素进一步扩展为内部环境、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八个方面。这八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了目前我国内部控制理论框架的主流思想。在目标制定要素上,定义为根据企业所要完成的任务确定管理目标和战略规划,即:一系列的政策、程序、活动要达到的目的。可以说目标制定要素是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的出发点和归宿。企业的目标有四类: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法性目标,ERM在整体框架的目标基础上又增加了战略目标,作为最高层次的目标,战略目标统领其他目标。

我国高校经济活动的一般特征:在办学宗旨上:是非营利性事业组织,不以盈利为目的,其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一般是政府办学。在领导体制上: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在方向上进行引导,校长负责高校日常经营管理,实行党、政联合管理的行政管理体制,由于高校的特殊性,教学科研是高校的中心和重心,也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在经济业务活动上,为配合高校教学和科研产生的经济活动,主要涉及筹资、投资、基建、采购、后勤、校办产业等多种经济活动。在资金来源上,以财政拨款作为主要资金来源,同时还有多种渠道的资金来源。如:对外投资、租赁、捐赠款、各种形式的学费、校办企业、出版设计以及各类服务业的收入。

可见,目标制定是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理论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先决条件。如果没有目标,那么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然而,高校内部会计控制有其自身的特点,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不能直接照搬企业的内部控制理论框架,需要根据高校自身的特点和业务在企业的内部控制理论框架的基础上研究适合高校经济活动的内部会计控制目标。

二、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目标体系的“三观论”

由于我国高校经济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特点,进而决定了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不能直接照搬企业的内部控制理论框架,不可能照搬COSO报告中ERM整体框架提出的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法性目标。以战略目标为例,若把“促进高校发展战略的最终实现”作为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战略目标,显然高度上升得太高,有些牵强,离财务工作实际过于遥远;若把“为教学科研服务”作为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战略目标,又过于口号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我国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目标体系就不适宜采用战略目标的提法,只能借鉴ERM整体框架的基本思想,结合各高校经济活动的特点和实际,探索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目标体系。美国著名会计学家桑德曾经提出关于宏观会计控制和微观会计控制的划分,居于此,综合各高校内部管理实际情况,笔者现提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有机结合、互为一体的“努力伸伸手,能够够得到”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目标体系。

第一个层次,即宏观层次,合规性和服务性。高校为非营利性事业组织,不以盈利为目的,其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一般是政府办学;在资金来源上,主要以财政拨款为主。鉴于其政治性、政策性的特点,把“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高校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保证学校各项经济活动在合法、合理范围内健康进行”作为该目标体系的第一要义,即:高校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以合规性作为出发点。随着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发展,尽管内部会计控制目标出现多元化的趋势,但从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服务于教学科研仍然是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主旋律,一切经济活动及内控最终要回归到服务于教学科研。可以说服务于教学科研是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归宿点。

第二个层次,即中观层次,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主要有两个方面,即:货币资金和实物资产的安全完整。在货币资金上,财务要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控制,确保学校货币资金的安全完整。在实物资产上,高校的实物资产分布在各个院系及部门,由各院系或部门对财产物资进行直接管理,财务上主要是对事前的购置和事后的处置进行直接的控制,在事中方面主要是配合资产管理处做好账册的登记、保管以及配合资产处的清查工作,达到账账、账卡、账实相符,在控制力度上相对弱于货币资金的控制。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是高校一切业务活动和履行行政职能的物质保证。如果资产管理混乱,偷拿挪用、贪污、盗窃、损失严重,就无法保证正常教学科研活动。另外,通过实施高校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高校会计行为,确保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利于学校管理层及时获取和利用准确的财务资料和信息,进而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考虑到“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标的重要性以及介于宏微观之间,特此把该目标定位为中观层次。

第三个层次,即微观层次,也称执行层次,位于会计内部控制系统的最低层。其内容主要就是按照本文以上提出的宏观和中观目标的内涵,对各项经济业务活动制定的具体内部会计控制目标。例如:会计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处理、输出和反馈的控制目标;成本、风险的控制目标;货币资金的控制目标;收费项目的控制目标;经费支出的控制目标;采购与付款的控制目标;固定资产的控制目标;工程项目的控制目标等具体经济活动的控制目标。

三、结语

财务管理的目标框架 篇8

新世纪, 我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是节水灌溉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为了客观、正确地评价节水灌溉项目的综合效益, 不断提高节水灌溉项目的科学决策和建设管理水平, 切实增强节水灌溉项目对节水型社会的贡献能力, 节水灌溉项目后评价工作已经正式列入我国水利建设项目的议事日程[1]。

节水增效项目在甘肃省的实施, 对甘肃省大力发展节水灌溉, 起到了巨大的示范带动作用, 并且带动了全省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对甘肃省实现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为“再建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水资源支持。本文通过对甘肃省1996-2003年以来开展的77个节水示范县项目进行目标及可持续性后评价, 并从中选取5个具有代表性的项目进行实例分析, 以期对项目实施运营中出现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为提高完善未来甘肃省实施农业节水灌溉项目的决策和管理水平提出建议, 从而达到提高项目投资效益的目的。

对节水增效示范项目的目标持续性后评价是指在项目建成通过验收之后, 项目的既定目标是否还能继续, 项目是否可以顺利地持续运营下去, 接受投资的项目业主是否愿意并可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继续去实现既定目标, 项目是否具有可借鉴性, 项目是否具有可重复性, 即是否可在未来同样的方式下建设同类项目。持续性后评价是从财务、技术、环境和管理等方面分析项目生存和发展的可能性, 研究项目目标和效益能否实现, 实现指标的必要条件和风险。在节水灌溉小型水利工程项目后评价中, 应从整个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项目消耗系统的资源 (包括生态资源、物质资源、社会资源) 、为系统做出的贡献 (包括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 而非仅仅考虑社会经济系统价值。

1 目标与可持续性后评价内容

1.1 目标后评价的内容

1.1.1 目标评价

目标评价分宏观目标层次与直接目标层次。宏观目标评价节水示范项目技术、经济、社会、环境等所带来的影响, 如水资源紧缺状况缓解与否, 人民节水意识提高与否, 生态环境得以改善与否, 灌溉用水定额降低与否, 项目区农民脱贫与否, 收入增加与否等。直接目标评价主要针对节水示范项目的直接目标进行评价, 包括节水效果、增产效益、示范与辐射作用是否达到等方面来进行。

1.1.2目标实现程度与适应性分析

项目目标实现程度评价主要通过项目的投入产出目标分析, 主要包括项目投入、项目产出、直接目标、宏观目标。项目的实现程度评价可以按工程建成、技术建成、经济建成、长远效益的实现四个方面来判断。项目的适应性分析主要分析项目的原定目标是否正确, 是否符合全局和宏观利益。

目标后评价主要是指对企业已完成目标的目的、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所进行的系统分析, 通过对目标活动的检查总结、可以综合分析企业预期目标是否达到、目标设计是否合理, 主要指标是否实现以及目标成败的原因。另外, 通过及时的反馈, 为在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未来的决策提出建议, 提高经营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1.2 可持续性后评价的内容

可持续性评价主要分析项目可持续的制约因素、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可持续的必要措施与建议。持续性评价主要包括:对项目是否能持续发挥投资效益、企业的发展潜力和挖潜改造的前景等, 进行分析评价, 做出判断, 提出项目持续发挥效益必须具备的内部、外部条件和需要采取的措施。持续性评价应分析的因素包括:一是项目本身的, 如项目管理、财务、技术、环境保护、人员素质;二是项目外部的, 如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生态、地方参与程度等因素。

2 目标与可持续性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研究方法

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三方面, 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及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它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 要求社会在每一时间段内都能保持资源、经济、社会同环境的协调, 要求以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 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 以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标[2]。反映在具体项目的评价上, 要求除了重视现行的经济、社会效益评价外, 尤其需要强调和完善项目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性、与所在区域的适应性、与其他项目的协调性以及周围自然环境、文化、景观对项目的可承受度、容忍度研究, 分析项目所在地各种条件, 从自然、社会、经济、技术、文化、景观、生态等几个方面, 根据项目的影响力度进行分层次的区域、社会评价以及协调性评价, 并设计相应的目标和指标。

2.1 可持续性后评价的指标体系

可持续发展要求项目的建设要取得最大的生态、社会、经济三效益, 与区域间各种环境协调发展[3]。这就要求对某一项目评价时, 从系统角度考虑项目所在区域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文化、景观、生态等多方面环境对项目的建立实施的影响, 以及项目的实施对所在区域这些环境方面的改变。具体可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该项目与本地区及相邻地区相同或类似项目的联系性和协调性评价;②该项目与所在区域内其他行业 (产业) 间结构、布局的合理性评价;③将项目置于整个区域大环境, 进行多因素评价;④区域间协调评价。

在计算方面, 可考虑使识别的资源的社会成本中包括后代人所要求的资源消耗的价值补偿。这种以可持续性发展为目标的项目国民经济评价与现行评价的区别在于要计算出后代人所要求的资源消耗的价值补偿, 作为资源的社会成本计入国民经济费用中。

2.2 目标和可持续性后评价的研究方法

本次后评价中采取逻辑框架法, 即逻辑框架法的结构是一个4×4的矩阵结构。在垂直方向上, 即垂直逻辑把目标及因果关系划分为目标、目的、产出、投入4个目标层次[4];在水平方向上, 自左向右列出垂直方向上的4个目标层次的验证指标、验证方法和重要外部条件, 如表1。

3 代表项目的目标与可持续性后评价实例

关于节灌项目的目标及其可持续性后评价, 具体的内容可以从表2得以体现。

4 目标可持续性后评价结论及建议

4.1 结 论

(1) 开展节灌示范项目符合可持续性发展要求。

在甘肃省开展节水灌溉项目是一项满足全社会为解决水资源严重匮乏而采取的行之有效的可持续性发展道路。甘肃省现行的节水示范区建设, 实现了渠灌、低压管灌等常规技术与喷、滴灌等先进的技术有机结合, 集中连片, 统一种植, 其节水增产效果明显, 说明灌溉新技术适宜在甘肃省推广, 这将极大地缓解了甘肃省水资源紧缺的矛盾, 使本来有限的水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 成效显著, 具有可持续性的发展战略意义。

续表2 代表工程的目标与可持续性后评价实例

(2)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达到项目示范的目标。

通过表2的实例分析可见, 节水灌溉项目的实施, 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但其社会效益以及生态环境效益十分显著。节灌技术的示范, 提高了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 不但提高了农户的经济收入, 更使用水户的节水意识得到加强。从已建节灌工程来看, 工程取得的所有效益基本达到、部分超过了前评价的目标, 实现了事先所制定的项目示范的宏观目标。

(3) 极具可持续发展前景。

无论从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各方面评价分析, 各典型工程在持续发挥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示范作用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前景, 部分管理单位业已形成的管理运行机制都是其很好地保障。

4.2 建 议

(1) 加强和完善已建工程节水技术适宜能力, 以发挥最大效益。

目前, 项目所涉及工程中常规节水技术所占的比重还是偏大, 而高新技术, 如滴灌、喷灌等本身面积有限, 同时由于有的工程正常运行后, 定期的检修和维护技术跟不上, 因此导致一些设备不能正常的运行。一些高新技术却与大田作物套用, 收益低, 收益抵不上设备投资, 从而影响实施的效果。针对这些现象, 有关政府部门应加大对高新技术的宣传力度, 并对用户进行定期的培训, 争取将高新的节灌技术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如果一些技术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 相关的技术人员应对其做相应的变通, 或者该技术在实际中还存在一些不足, 应及时的发现, 并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 以发挥最大效益。

(2) 要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广泛宣传, 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完善政策措施, 为推广节水灌溉新技术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多年来, 我省在渠道衬砌防渗、井灌区管道输水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且成绩突出, 但对大田节水新技术的宣传认识不够深入, 事实上, 田间灌溉节水与减少灌溉输水损失的节水潜力大致相当, 均约占到总引水量的20%。今后要加强对灌溉新技术的宣传和认识工作。领导重视是搞好节水新技术推广的关键, 各级部门都应制定并实行一系列与节水灌溉新技术相关的具体措施、优惠政策等, 为灌溉新技术的推广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进而促进和带动了周边辐射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促进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政策推动, 按照“谁投资, 谁所有, 谁管护, 谁受益”的投资政策, 采取先搞后补, 多搞多补, 早搞多补, 迟搞不补的办法向农户及时兑现, 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投工、投劳的积极性, 保证了工程质量、规划和进度。

参考文献

[1]水利部.大型水利工程项目后评价实施暂行办法 (修改稿) [Z].1996, 7.

[2]吴恒安.后评价与水利项目后评价[J].水利经济, 1998, (1) .

[3]武博庆.引滦工程后评价内容与方法[J].水利经济, 1997, (2) :26-33.

财务管理的目标框架 篇9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材设计,分为下列几节 :

[1]二元一次方程组 ;

[2]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

[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

[4]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选学)。

第[1]节介绍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第[3]节学习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这些都不是本章的核心内容。本章的核心内容,是学会解二元一次方组的本领。不少同学在学完第[2]节之后,并未真正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本领,仅仅达到“半通不通”的水平 :如果题目明确提示用“代入消元法”或“加减消元法”解某些二元一次方程组,学生会做 ;如果题目没有明确提示,学生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就会出现问题,该用“加减消元法”的,却用“代入消元法”,该用“代入消元法”的,却用了“加减消元法”。现把我最近深入教学一线发现的问题抄录如下 :

[1]该用加减消元法时,却选用了代入消元法,导致过程繁琐。

一位平时数学成绩很不错的同学,解方组

他的解题步骤如下 :

由方程2变形可得到方程3 :

y=2x-53

把方程3代入方程1可得4 :

3x+4(2x-5)=24

3x+8x-20=2

11x=22

x=2

把x=2代入方程2可得y=-1,

方程组的解 :

其实,用加减消元法解这个方程组,步骤更简洁 :

(3x+8x)+(4y-4y)=2+20

11x=22

x=2

把x=2代入方程2可得y=-1,方程组的解 :

[2]该用代入消元法时,却选用了加减消元法,导致计算过程繁难。也是一位平时数学成绩优秀的同学,解方程组

1×2011,2×2009,得到新的方程组 :

4040099x-4042110y=20113

4040099x-4042108y=60274

4-3,得 :

4042110y-4042108y=4016

2 y=4016

y=2008

把y=2008代入1,可得 :

2009x=4036081

x=2009

方程组的解是

其实,灵活选用这两种解法,这道题没必要笔算,口算就能解决。

2-1可得方程3 :

2x-2y=23

3÷2可得方程4 :

x-y=14

4变形可得5 :

x=1+y5

把5代入1可得6 :

2009(1+y)-2010y=16

2009+2009y-2010y=1

2009-y=1

y=2008

把y=2008代入4,可得x =2009。方程组的解是 :

用消元(加减、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一节教材的教学内容,并未编排“合理、灵活选用两种消元法之一种解方程组”(教材缺少关键的知识点),只编排了“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材中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习题18道,其中14道明确提示用哪种消元法解方程组,另外4道题没有提示用哪种消元法,不少老师和同学的理解 :没有明确提示用哪种消元法的题目,用哪种消元法解都可以,求出正确的解就行。还有的老师和同学说,不管这法、那法,求出正确的解就是好法。笔者以为,养成这种思维习惯,学不好数学。

凡是认真学过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安德森等2011修订版)的数学教师或研究人员,很容易发现这个问题。教材编写属于宏观教学设计,编写教材的专家,至少应该掌握布卢姆教育目标分学(2001安德森等修订版)的基本常识。由于教材编写人员不懂教学目标分类,导致教科书存在知识点缺漏。如果一线教师掌握了教育目标分类学基本常识,就会想办法弥补教材缺陷,防止学生知识点欠缺。

二、教师粗略学习教学目标分类无法解决问题

有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学过布卢姆教学教育目标分类学,可他们学的是1956版的中译本。1956版的分类学表,还没有强调知识分类,只有掌握水平(也称认知过程)一个维度。1956版分类学,主要是为教育测量而研制的。即使学过1956版分类学,也无法弄清本文所说的知识点缺漏,需要学习安德森等主持修订的2001版。这一修订版,增加了知识分类,把学生要学的认知领域的知识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的顺序分为四类 :1事实性知识 ;2概念性知识 ;3程序性知识(方法步骤类);4反省认知知识,详见本文表一。一般人学习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二维框架,往往停留于“表一”这个地步。把上面初一学生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的两个教学目标补充完整,整理成三个教学目标 : [1]能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能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3]恰当选用两种解法之一种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如果期末考试只针对 [1][2]两个教学目标进行评估,不涉及教科书之外的知识点,比如目标[3],面向初一学生的数学教学就不会因为期末考试而出现“应试教育”。实际上,老师除了教教材、用教材教之外,还要拿来模拟试卷进行“综合演练”,以弥补考试和教科书在知识点和掌握要求之间的差异。负责考试的命题专家,负责课堂教学评估的学校领导和教研员,负责课时计划、实施教学过程的一线教师,负责编制课本的教材设计专家,如果能在同一个平台上对话,特别是能在修订之后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二维框架(详细的亚类表,见本文表二)内寻求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估三者之间的高度一致性,那就不会出现目标、教学、评估三者之间各自为政、各行其事、互不通气、藩镇割据的混乱局面,坚决杜绝三者“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三方面力量力争按同一旋律“唱同一首歌”,初一年级及其以下何来应试教育的痛苦?教育管理,首先管的就是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估是否在教育目标分类学框架内达到高度一致。

把上面三个教学目标置于二维(度)分类框架的表一中,在知识分类的横向坐标上,目标[1][2][3]都属于程序性知识(技能、方法、步骤类),目标[3]和目标[1][2]在知识类别上难以进行细致的区分 ;在掌握水平的纵向坐标上,目标[1][2][3]都要掌握到应用水平,目标[3]和目标[1][2]难以进行细致的区分。也就是说,仅仅用四类知识和六级掌握水平组成的二维(度)框架表(24格)难以把这三个目标清晰化,目标[3]和目标[1][2]混在一起,没有凸显出目标[3]的特点,没有凸显出目标[3]的独立存在,目标[3]依然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地位。也就是说,学习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停留于4类知识×6种掌握程度这一水平,也就是在24个格子中给教学目标定位,还远远不够。要再进一步,学习每个大类之下的亚类,也就是要学习由11种知识亚类和19种掌握水平亚类所组成的二维(度)框架表,在209个格子中给教学目标定位,详见表二。

三、目标清晰化需要深入学习分类框架的亚类

使用“表二”这样的详细表格,就能把目标[3]和目标[1][2]进一步清晰化。目标[3]和目标[1][2]虽然都属于“程序性知识”(技能、算法、步骤类),但如果深入到11个亚类来细加区分的话,知识类别有差异,抽象程度也不同。在横坐标上由具体到抽象的11类知识中,目标[3]属于第8类,就是“在什么情况下选用哪种解法”;而目标[1][2]则属于第6类,即“特殊学科技能、算法的知识”。目标[3]和目标[1][2]虽然都应该掌握到“应用水平”(分为执行和实施两个不同的程度),在纵坐标上由简单到复杂的19类掌握水平中,目标[3]属于第11级,即“实施”;而目标[1][2]则属于第10级,即“执行”。目标[1][2]只要达到能执行的水平即可 :学生能按要求会用代入消元法解方程组,或者能按要求会用加减法消元法解方程组。笼统地说目标[3]掌握到“应用”水平,是不行的。说目标[3]掌握到第10级的“执行”水平,是不对的。目标[3]应该掌握到第11级“实施”水平,也就是说,要在不同的情境下,合理、灵活选用代入消元法或者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才算掌握了目标[3]。虽然同为安德森修订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二维框架表,详细的209格和粗略24格的不同。有些教学目标,在24格中找到恰当位置即可实现清晰化 ;有些教学目标,必须在209格中找到恰当位置方可实现清晰化。这就要求相关专业人员在初步掌握24格如何使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209格的使用方法。不但要熟悉四类知识的区别,还要进一步熟悉11个亚类之间的区别 ;不但要熟悉六级掌握水平之间的差异,还要进一步掌握19级掌握水平之间的差异。

四、依据目标清晰化的研究结果弥补教材缺漏

通过教学目标清晰化,知道了学生应该掌握的关键知识点和教材的缺漏,教师就要弥补教材缺漏,补充一节教学内容 :“合理、灵活地选用代入消元法或者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为了实现目标[3]增加一课时,有的老师容易上成练习课,希望学生在大量的解题实践中感悟解题窍门 ;有的老师容易上成“一言堂”,教师讲解自己的解题心得,学生听完之后做练习,课后交作业本,教师批改 ;有经验的老师一般会上成指导课,老师精选典型题目,学生练一道,教师点拨一下,学生在解题实践探索和教师指导中掌握窍门。上述三种情形,比较理想的是第三种。但是,第三种情形下,学生掌握的“遇到不同题目如何选择解法的窍门”可能是“茶壶里煮饺子”——有东西倒不出来——知道怎么做,但是难以言表。如果是默会的规则,可能就是这样。比如,六、七岁儿童说话(特别是讲故事)大多符合语法规则,说明他们能在符合语法规则的前提下生成一大段(篇)话。但是,如果要求六、七岁儿童把他所掌握的语法规则说出来,恐怕办不到。这种会用不会说的规则,就属于默会规则。目标[3]不应该是默会规则。如果目标[3]也按默会规则传授的话,教学效率不会高。

把目标[3]所蕴含的规则用精炼通俗的言语陈述出来,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也是补充教学内容的关键。既然是确定的知识点,已经运用教学目标分类工具把它清晰化了,而且又不属于默会规则,最好也把它明确化。我建议目标[3]的知识点这样来陈述 :

[1]一审题 :一般的简单题目,初步审题,即可确定选用加减法消元简单,还是选用代入法消元简单。这一步简称“一审择法”。

[2]二变形 :如遇稍复杂题目,一审难以确定该选哪一种解法,就开始思考通过方程变形来整理、简化方程组。变形的依据是方程同解原理。这一步简称“二变整理”。变形的结果,便于下一步加减消元。

[3]三加减 :在整理变形的基础上,两个方程即可进行加减运算。这一步简称“三步加减”。初步的加减运算如果能消元,即可接着解方程。如果只是化简了方程,还不能消元的话,就转入下一步。

[4]四代入 :第三步如果仅仅是化简出非常简明的方程组,而没有消元的话,就要考虑选用代入法消元了。简称“四步代入”。

这四步用简练的词句表达,就是“一审、二变、加减、代入”。学习这种程序性知识,一般要遵循一个大体顺序,即两个阶段 :“陈述性知识学习阶段→程序性知识学习阶段”。之所以要把这四步操骤写成白纸黑字,就是为了让学生准确理解。之所以要提炼成简洁的词句,就是便于学生记忆。理解了,记住了,便于学生结合具体的题目练习尽快掌握这个窍门。

教学建议 :教师借助一道典型例题,先让学生理解“一审题、二变形、三加减、四代入”。也可以把上面的四部全文印发给学生,学生自读,自读过程中,学生有充分的自主理解时间。再花一分钟时间熟记这12个字的口诀。接下来,教师出示一道精选的习题,学生练习,教师及时提供反馈信息,同时对个别学困生给予必要指导。教师可以在整节课上多次重复这个环节,直至下课。也可以留出一定时间,鼓励学生编题,由班内同学解答。设计这个专节的目的,是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熟悉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特点,更好地掌握目标[3]。

上述研究结果,用于补救教学,以及在其它班级试教,均获得成功。如果教师不懂得弥补教材的知识点缺漏,不专门设计一节课进行该知识点教学,部分学生也可能掌握目标[3],但那是在做过好多模拟试卷订正错题的基础上掌握的。目标越模糊,掌握技能某项技能需要的练习量就越大。

五、结束语

财务管理的目标框架 篇10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即: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有较强的现场管理能力和创新意识, 有高端的职业资格证书、较高的薪资水平。而项目教学是高职院校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二、项目教学有利于实现培养目标

实现特定目标需要特定的手段, 以培养关键能力为核心的项目教学, 对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方面起着十分重要和有效的作用。项目教学的特点一是以学生为中心、自主性学习为主;二是学生参加教学全过程———收集信息、制定计划、做出决策、实施计划、反馈控制、评估成果;三是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和伙伴。实验课采用项目教学法时, 在内容安排上, 就不能再用以前的知识点为线索, 而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及当前社会工作生活的实际情境, 确定项目主题, 使其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 以解决问题为线索, 强调所学知识的实用性。项目教学不但重视知识的传授, 更重视知识的应用, 并且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不断开发自身潜能和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能力。

三、框架问题与课程学习的三维目标在层次上是相通的

在项目教学中, 根据培养目标确定相应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教师开发框架问题的依据, 通过框架问题引领教学实现培养目标。三维目标应是一个整体,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 融为一体。其中知识、技能的目标, 是可以通过讲授、实验获得;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则不能通过讲授、实验来达到。变革学习方式, 就是因为课程的功能发生了变化, 而这些新的不能通过讲授、实验实现的目标, 是需要给学生体验和领悟、感悟的机会。框架问题, 是用于框定单元学习范围, 并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与探索的一组问题。通过框架问题, 鼓励学生深入思考, 在现实的情境中学习并从中体验和领悟、感悟。当问题帮助他们看到项目与自己生活的联系时, 学习就有了意义。框架问题的三个层次:内容问题、单元问题和基本问题与课程学习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层次上是相通的。所有指向事实性知识与基础性技能的问题都是内容问题, 这类问题, 往往与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方面相关联。以单元为背景, 与主题相关, 给学生提出一些开放的、没有“专家答案”的、需要学生运用聪明才智才能回答的问题, 称为单元问题。单元问题需要学生经历、发现、归纳、确定、评价、选择之后, 让学生认识“为什么”和“如何”并鼓励学生探究、讨论和研究, 这类问题与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方面相关联。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不能通过讲授、实验来达到, 要在“过程”中“体验”之后“领悟”“感悟”, 产生情感, 达到目标。这与框架问题中的“基本问题”相关联, 即“情感态度价值观”中的问题大多数属于“基本问题”。

四、框架问题引领Access实验课教学实现培养目标

在计算机信息技术Access实验课中应用项目教学, 首先需要确定实验项目, 如:制作通讯录管理系统。然后开发框架问题, 通过框架问题引领实验教学完成项目, 其中内容问题要能引导学生在实验中学习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对单元问题的思考, 能够反思学习过程与方法;而基本问题要能开拓学生的思维, 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学生在实验中通过揭示过程, 培养了能力。如针对项目主题, 开发如下框架问题:

学生在接下来的分组学习中, 各团队为了完成共同的项目, 不仅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 更要发挥集体的综合素质, 形成优势互补的合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 培养了能力, 学会了反思、总结与团结协作等。例如:针对上述框架问题, 在解决内容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了有关数据、数据库、数据表、字段、关键字、记录、数据类型等基础知识。通过对单元问题的分析、讨论, 最后确定通讯录管理的功能:创建数据库及表、表的编辑与维护、建立查询、Access数据的导入导出等;接下来, 为实现这些功能, 学生们想到了采用分解的方法将这一复杂的问题化分成若干个规模较小的、更简单并容易解决的模块。通过对基本问题的思考, 经过分析总结, 认识到在实验中采用了抽象、分解、并行、排序与索引、调试等计算思维方法, 这些方法在Access学习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学生们认识到, 今后要在生活和学习中有意识地培养计算思维, 好更有效地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五、项目学习中实现师生互相学习, 促进双方发展

项目教学更适合网络信息时代的需要。网络信息时代的教育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重新做了定位, 教师的博学在网络面前犹如萤火之光, 教师在网络环境下, 不再是知识权威, 而是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参与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项目教学在网络环境下, 学生与教师是学习活动平等的参与者, 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成为现实。唯有师生互相学习, 才能促进双方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上一篇:紫薇常见病虫害及防治下一篇:特征点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