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居民

2024-08-06

内蒙古居民(精选八篇)

内蒙古居民 篇1

一、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状况

(一) 城镇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农牧民收入稳步增长

2002年以后, 我区城镇居民收入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 7年间年均实际增长率为12%。其中, 2006年、2007、2008年、2009年4年年均实际增长11.8%。2002年以来, 由于国家加大了对农牧民增收的扶持力度,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速逐步回升, 7年间年均实际增长率为9.4%。其中, 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4年年均实际增长10%。

(二) 城乡居民收入来源呈多元化结构

近10年以来, 内蒙古城乡居民的收入结构逐步呈多元化趋势, 但工薪收入一直是城镇居民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城镇居民家庭工薪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基本保持在68.7%-75.2%之间, 2009年为71.1%;农牧民的工资性收入比重偏小, 但其占纯收入的比重呈现稳步上升, 2009年比重达18.2%, 较2002年上升了2.9个百分点。与城镇相比, 随着工薪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及财产性收入比重的不断上升, 农牧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占全部纯收入的比重呈逐步下降趋势, 2008年的比重为66.4%, 较2002年下降了14.8个百分点。在转移性收入及财产性收入方面, 几年来, 城镇居民转移性收入的比重基本保持在20%左右, 而财产性收入的比重仍较小, 2009年仅为2.3%;农牧民的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比重稳步上升, 2009年占15.4%, 比2002年上升了12个百分点, 这主要是随着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 政府加大了转移支付的力度, 使转移性收入成为农牧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重要来源, 但比较而言, 仍明显低于城镇的水平。

(三) 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与全国各省区市比较位次前移

在2002-2009年间, 我区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已经超过了20个省份, 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也有了明显的缩小。从绝对额上看, 2002年, 我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的绝对额相差1652元, 2009年缩小到1326元。在全国的位次由第29位前移至第9位, 西部第1位。从所占比重上看, 2002年, 内蒙古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8.6%, 到2009年提高到92.3%。从增长速度上看, 2002-2009年全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12%, 高于全国同期9.6%的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

随着近几年中央和自治区各项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 农牧业结构调整及农牧业产业化的积极推进, 促进了农牧民收入的较快增长。2009年我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4938元, 比2002年增加了2852元, 年均实际增长9.4%。从所占比重上看, 2002年, 内蒙古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4.2%, 到2009年提高到95.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在全国的位次由2002年的第22位上升到2009年的第15位。在西部省份中, 我区农牧民收入连续6年稳居第一位。

二、目前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存在的问题

(一)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不同步

经济增长是居民收入增长的基础, 2002至2009年, 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分别增长12%和9.4%, 而同期全区GDP年均增长19.2%, 经济增长明显快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进入21世纪后, 可支配收入却逐步滞后于GDP增长, 2002-2009年GDP年均增长19.2%, 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2%, 两者差距7.2个百分点, 比“九五”时期扩大5.7个百分点;GDP年均增长19.2%, 农牧民纯收入年均增长9.4%, 两者差距9.8个百分点, 比“九五”时期扩大了7.1个百分点。

(二) 农牧民收入内部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依然存在

进入21世纪以来, 内蒙古农牧民收入与全国差距呈现减小的趋势。但是收入内部结构存在明显不合理状况。一是从农牧民家庭经营收入内部结构来看, 2008年内蒙古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占家庭经营收入的比重为3.2%, 与同期全国34.3%的比重相差35.8个百分点;二是从农牧民纯收入内部结构来看, 2008年内蒙古来自工资性收入占农牧民纯收入的比重为17.3%, 与同期全国38.9%比重对比低21.6个百分点。

(三) 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仍比较低, 制约着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

家庭就业人员的个人工薪收入是家庭收入的基础, 也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2008年, 内蒙古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6114元,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115元, 在全国各省区市中居第14位, 在西部各省区市中第5位, 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国的位次低5位。如果内蒙古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能够达到全国平均工资水平, 按平均每一就业者负担人数1.97人计算, 那么可以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0元左右, 我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15553元, 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缩小到228元 (2008年实际差距为1348元) 。

(四) 就业面的差异放大了工薪收入差距

家庭就业面 (就业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 的差异成为造成居民家庭工薪收入差别的关键因素。近几年来, 内蒙古20%最高收入家庭与20%最低收入家庭的就业面之比一般在1.4倍左右。2008年, 20%最高收入城市家庭就业面为60%, 而20%最低收入城市家庭为37%, 前者是后者的1.62倍。从而导致20%最高收入城市家庭与20%最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由2002年的3.43倍扩大到2008年的5.27倍。

(五) 财产性收入所占比重较小

近年来, 内蒙古城市居民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增长较快, 但是占家庭全部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仍然比较小。2009年, 在内蒙古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中, 财产性收入占2.3%。而同期全国财产性收入占2.5%。

三、影响内蒙古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成因

(一) 投资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客观上导致了“强资本、弱劳动”的格局

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 内蒙古经济发展仍表现为投资拉动的外生型发展模式, 固定资产投资在GDP中的比重相对较高, 成为最强劲的“三驾马车”之一。这种经济发展模式, 在保持较高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 使得经济缺乏内生的发展动力, 也导致收入分配格局中低分配所产生的一定的副作用。大量的高科技含量的投资 (包括外资) 形成了大量的优质资产, 使得内蒙古整个经济的生产组织中, 资本相对于活劳动无论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相对较强。这样, 在市场经济各生产要素按其贡献取得收入分配原则下, 在宏观上, 较多强势资本替代了劳动, 减少了劳动力的总量需求, 使得在“大蛋糕”的分配上, 劳动力收入份额相对较低;在微观上, 在资本和劳动这对矛盾中, 劳动力往往处于劣势地位, 影响了包括技术工人在内的整个社会的就业形势以及就业人员的工资谈判能力, 导致“强资本高回报, 弱劳动低收入”的分配格局。

(二) 体制改革与市场经济不完善带来了一些阶段性问题

首先, 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的过程, 原有的个人收入决定机制被改变, 市场机制的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使得个人收入也不再单一地表现为工资形式, 还表现为资本收入和经营风险收入。资本收入的出现无疑拉开了“有产者”和“无产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国有企业激励机制的改革打破了企业内部的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 企业管理者的才能得到了更多的承认, 职工的人力资本得到了更高的收入回报。特别是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加速了整个经济的市场化进程, 对国有经济形成了一种外部的竞争压力。在体制转轨过程中, 国营企业往往会出现了两种类型:一种类型企业在外部竞争的压力下, 不断改革自身的产权结构, 完善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 不仅能够生存下来, 而且还有所发展壮大;另一种类型企业由于不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化作出自身体制和机制的变革, 最终走向亏损、停产或半停产、破产的境地。于是, 除了非国有企业和国有企业之间的差别外, 国有企业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就随之扩大。

其次, 由于市场机制发育尚不成熟, 有些领域市场竞争不充分, 行业垄断, 尤其是行政性垄断, 在造成不公平竞争的同时, 使得部分行业依靠垄断经营获得高收入, 从而职工个人收入也相应较高。垄断导致的收入差距可以说是不正常意义上的收入差距。

(三) 收入分配政策不完善使得再次分配的积极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收入分配政策不完善也是影响内蒙古收入分配的一个主要因素。政府在制定收入分配政策方面尚未正确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问题。作为政府的公共政策, 主要应当是追求公平, 其次才是效率。而以往在强调效率优先的同时, 兼顾公平未能得到很好的贯彻。主要表现为:在指导思想上, 往往过于注重企业经济效益, 而对普通劳动者的保护不足;创新创业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对创业的激励相对不足;税收政策尚未发挥对高收入者的调节作用;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尚不尽合理, 用于转移支付的比例仍比较低;社会保障制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逐步完善。

四、提高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的对策建议

“十一五”期间, 内蒙古的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关键时期, 收入分配也将面临诸多因素的影响。内蒙古在新一轮的发展中, 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以人为本, 谋求在发展中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问题。

(一) 加快经济发展, 提高居民整体收入水平

经济发展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的前提, 而只有收入水平提高了, 调节收入分配才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 在今后一段时间, 内蒙古应继续保持经济的持续、健康、较快发展, 增加社会财富的积累, 并基本保持居民收入与国民经济的同步增长。一方面要以经济发展带动就业, 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目标, 促进居民工薪收入的增长;另一方面, 要加大激励创新与鼓励创业的政策力度, 促进收入来源多元化, 拓展居民收入的来源渠道。

(二) 创造公平有效的市场环境, 缓解初次分配中的分配不公问题

鉴于工薪收入是内蒙古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因此调节初次分配过程中的工薪收入差距应该是整个收入差距调节中的重点。作为市场的管理者和监督者, 政府部门需要做的应该是努力改善公平而有效的市场环境, 保证市场对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为此, 首先, 要调节劳动力、资本、管理等不同生产要素之间的分配关系。要督促企业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落实工效挂钩机制, 确保职工平均工资的适度增长, 加强对最低工资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 适当控资本拥有者利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状况过分压低工资;要采取必要措施限制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管理层在收入分配中利用权力取得超过其贡献的收入。其次, 要调节因市场机制不完善造成的行业、企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要利用经济的、法律的手段逐步消除行业垄断, 既要防止垄断行业与平均劳动生产率不相对称的高收入, 又要防止非营利性行业因政府投入不足造成的低收入。再次, 要调节因体制原因造成的企业内部不合理的收入差距。要加快建立企业内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努力形成企业普通职工正常的增资机制;要规范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薪酬管理, 合理控制企业经营者和普通职工之间的收入倍数, 规范职务消费;各地区要适时提高机关事业单位津贴的水平。

(三) 加大财政转移力度, 完善以提高城市低收入人群和农牧民收入为目标的再分配制度

首先, 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公共支出应逐渐向社会管理倾斜, 保证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 不应使社保资金“自负盈亏”。其次, 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保障线动态调整机制, 切实保障城乡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要从内蒙古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 在保持现有“基本生活”范围基础上, 适时逐步扩大到基本医疗、基础教育等领域, 提高救助标准, 帮助所救助人群逐渐从绝对贫困人群过渡到温饱人群中去。再次, 要积极推进大型产业基地、大项目与中心城市的联动发展, 继续大力加快农村牧区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要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增加农村牧区就业岗位, 增加农牧民的非农收入;要深化集体土地制度改革, 让农牧民长期享有土地和集体资产的收益分配, 建立完善农牧民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

(四) 坚持以人为本, 着力构建和谐社会

内蒙古居民 篇2

据介绍,,这位李大爷以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参加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之后,他每年都按照相关制度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但在,由于家庭状况突变,李大爷无奈中断了养老保险费。

今年,李大爷63岁。看着身边的老朋友们一个个都领上了养老金,过上了老有所养的退休生活,很是羡慕。于是就专程来到二连浩特市社保局,咨询他的社保关系到底该怎么处理?

社保局的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他。可当社保局的工作人员告诉他:“必须先补缴从断保至即4年的养老保险费,再连续缴费2年,到,也就是说缴费总计达到后,他就可以领取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时,李大爷迟疑了。

“补缴4年,续交2年,到65岁时才能领到养老金”,李大爷认为,不符合他家实际!

为此,工作人员又给他拿出第二套方案:即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联合出台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人社部发〔2014〕17号,简称17号文件,该文件从7月1日后开始执行),将其养老保险转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17号文件规定: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如果达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法定退休年龄后,缴费年限满15年(含延长缴费至15年)且各方面条件均达到城镇职工退休标准的,可以申请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转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按照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办法计发相应待遇;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不足 15年的,也可以申请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转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达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规定的领取条件时,就可以按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办法计发相应待遇。

17号文件还规定:参保人员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转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并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合并计算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

为了切实维护好参保人的最高权益,二连浩特市社保局的工作人员耐心地给李大爷讲解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制度、待遇差距、调资方式等不同政策,并提醒李大爷一定要权衡好利弊,认真做好选择。

最终,李大爷根据自己的家庭经济情况,自愿将自己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转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于是,为二连浩特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主要领导牵头,与自治区人社厅、人社厅信息中心等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将李大爷的养老保险顺利地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业务系统转移到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业务系统中,同时转移了个人账户储存额。

至此,二连浩特市乃至全区首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转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跨制度转移接续业务顺利办结。尽管月平均养老金与企业职工养老金相比少了许多,但李大爷认为,至少可以提前2年享受到养老保险待遇,解了他家的燃眉之急,不后悔!

内蒙古居民 篇3

目前, 我区也存在收入与经济增长不协调情况, 而且这种情况还日益突出, 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不匹配, 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因此, 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努力使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一、内蒙古城镇居民收入现状

统计资料显示, 内蒙古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5年的2846元增长到2009年的15849元, 增加了4倍多, 年均增长10.5%;其中工资性收入由1995年的2191元增加到2009年的11267元, 增长了9076元。

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主要是由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构成。从构成情况看, 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是城镇居民收入的两大组成部分, 2009年此两项收入占我区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的66.5%和21.14%。

城镇居民收入滞后于经济增长, 使得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 城镇居民收入比重持续下降。内蒙古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由1995年的68.6%上升到2009年的76.24%, 上升幅度达7.6个百分点。

二、内蒙古经济增长与城镇居民收入不同步发展的事实

(一) 城镇居民收入长期低于经济增长速度

统计资料显示, 1995-2009年, GDP年均增长15.17%, 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仅增长10.48%, 经济增长速度比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高出4.62个百分点。2009年内蒙古GDP增长速度为16.9%,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为9.81%, 比GDP增速低7.1个百分点。

(二) 消费与投资率增长不匹配

由于经济增长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不协调, 导致居民消费与投资不匹配, 以1995-2009年的投资率与消费率来分析, 在1995-2003年期间, 消费率高于投资率;从2004年开始, 我区投资率逐年提高, 消费率逐年下降。而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大国的投资率一般为20%-30%左右, 消费率必然走低。收入水平低、消费率偏低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容易造成部分行业产能过量、供求失衡, 影响产业结构调整, 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三) 城镇居民消费增速与经济增长期不协调发展

从消费与增长的关系来看, 经济增长决定着消费, 同时消费对经济增长起拉动作用, 消费的拉动作用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超过投资的作用, 决定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和质量的高低。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 城镇居民消费增长速度长期慢于经济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1995—2009年, GDP年均增长15.23%, 而城镇居民消费增长只有9.4%, 城镇居民消费增长慢于GDP增长5.8个百分点。特别是2003年以后, 城镇居民消费增长连续6年低于GDP增长速度。

(四) 阶层收入差距逐渐拉大

随着内蒙古经济发展的加快, 内蒙古城镇居民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块大, 1995年内蒙古城镇居民基尼系数为0.2137, 到2009年上升为0.3085, 总体趋势呈现扩大。

按国际惯例, 基尼系数在0.2以下, 表示收入分配高度平均;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同时, 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 认为0.4-0.5为差距偏大, 0.5以上为高度不均。

人口等分法的基尼系数表明, 我区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仍处于合理区间, 但已有两极分化的趋势 (见表1) 。

2009年, 内蒙古城镇居民户中, 最高10%收入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3595.27元, 最低10%收入组为5978.83元, 高低收入组的收入之比为7.3:1;高低收入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这种现象使得大量社会成员的消费能力极为有限, 内需拉动力被严重削弱, 进而造成消费低谷徘徊。

三、内蒙古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不同步的原因

(一) 体制改革与市场不完善带来的一些问题

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这一过程中, 原有的个人收入决定机制已改变, 个人收入不再单一的表现为工资形式, 还表现为资本收入和经营风险收入。资本收入的表现拉开了“有产者”和“无产者”之间的收入差距。随着改革开放的加快, 国有企业改革和非公有制企业的快速发展, 企业管理者才能得到了更多的承认, 原有的企业内部平均主义制度彻底被打破, 在此过程中, 一些企业很好地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而另一些企业则被淘汰, 企业职工也因此而下岗、失业, 由此产生了部分行业间的收入差距扩大, 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现象。

其次, 由于市场机制发育不成熟, 有些领域市场竞争不充分, 行业垄断, 尤其是行政性垄断, 在造成不公平竞争的同时, 使得部分行业依靠垄断经营获得高收入, 职工个人收入也相应较高, 也使城镇居民收入出现了“被”增长想象。垄断导致的收入差距可以说是不正常意义上的收入差距。

(二) 产业调整结构力度不够, 影响居民收入增长

从目前我区的经济发展看, 二产带动三产的力度不够。从产业结构数据分析, 1995年内蒙古三次产业结构为30.4:36:33.6, 到2005年这一结构为15.1:45.4:39.5, 到2009年这一结构变为9.5:52.5:38, 第二产业比重高, 第三产业发展慢, 第二产业发展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力度慢。从内蒙古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来看, 从1995年的52.63:21.5:25.87变为2000年的52.20:17.10:30.7, 到2009年这一比重变为48.84:16.92:34.24, 三次产业就业结构调整比较慢, 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仍然高, 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缓慢。第三产业是典型的城市产业, 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缓慢上升只能说明我区第三产业在短期内很难吸收第一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和第二产业分流或下岗的职工。这是间接导致城市居民收入增长缓慢。

(三) 收入分配政策不完善使得再次分配的积极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收入分配政策不完善也是影响内蒙古收入分配的一个主要因素。政府在制定收入分配政策方面尚未正确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作为政府的公共政策, 主要应当是追求公平, 其次才是效率。而以往在强调效率优先的同时, 兼顾公平未能得到很好的贯彻。主要表现为:在指导思想上, 往往过于注重企业经济效益, 而对普通劳动者的保护不足;创新创业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对创业的激励相对不足;税收政策尚未发挥对高收入者的调节作用;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尚不尽合理, 用于转移支付的比例仍比较低;社会保障制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逐步完善。

四、内蒙古经济增长与城镇居民收入同步发展对策建议

(一) 提高经济实力, 增加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物质基础

经济增长是促进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原动力, 要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 首先就要增强经济实力, 强化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物质基础。地区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社会财富的增长为发展民生经济提供了坚强保证。改革开放以来, 我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2009年末国内生产总值已跃居全国第15位。从地区财力看, 2009年全区财政收入达1377.7018亿元。从社会财力来看, 截至2009年末, 全区存款总额达17085.8291亿元, 其中居民存款总额达3914亿元。我们有必要也有能力继续提高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 为城镇居民创造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

(二) 进一步加快产业调整结构

城镇居民就业的增加要依托城镇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因此, 要配合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空间布局调整, 积极推进中小城市发展, 达到增加就业、调节收入分配的目的。大力发展教育, 促进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要贯彻实施好科教兴国战略, 大力发展教育, 丰富劳动者生产要素的禀赋, 加强科学技术与活劳动的结合, 提高活劳动的质量和效率, 从而提高劳动者的收入, 促进收入的公平分配。要制定实施公共教育政策, 确保义务教育, 发展高等教育, 实行专门培训计划, 努力为居民提供均等的受教育机会, 促进居民收入稳定增长。要注意维持物价稳定的经济发展目标, 避免因通货膨胀给居民带来的实际收入下降现象。对因通货膨胀而降低的居民收益应给予适当补偿。

(三) 提高城市化水平, 扩大就业渠道

城市是第二和第三产业的重要载体, 只有一定规模的城市才能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随着农村牧区机械化生产的发展, 第一产业已经不能够容纳原住人口, 大量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将转移到城市。内蒙古东西跨度大, 地域辽阔, 城市密度小, 应当鼓励小城镇的发展, 鼓励小城镇第三产业发展。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当中餐饮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保持就业增长的持续动力。逐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进一步健全服务体系, 鼓励劳动密集型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大改革力度, 进一步清除体制性障碍, 认真贯彻落实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 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鼓励下岗、无业人员自谋职业和创业, 鼓励开发公益性岗位和社区就业岗位, 安置就业困难人员, 逐步实现无“零就业”家庭。支持并规范发展就业中介组织, 帮助新转为城镇居民的农牧民和下岗职工提高就业能力。

(四) 建立科学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 确保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内蒙古居民 篇4

最近在网上有两则关于内蒙古经济增长的报道格外引人注目。一则是2010年2月8日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官方网站登出的一篇题为《2009年内蒙古经济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的新闻稿, 文中写到:“初步核算, 经国家统计局审定, 2009年, 全区完成生产总值9725.78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同比增长16.9%, 比全国平均增速高8.2个百分点, 增速连续8年保持全国各省区市第一位。”;另一则是网易财经频道2009年3月9日发布的一则消息称:“各省GDP含金量排名出炉内蒙古倒数第一”。这篇消息援引了《中国经济周刊》关于各省市区GDP含金量排名, 其中内蒙古被排在倒数第一的位置。GDP含金量的计算方法是用一个地区的人均收入去除人均GDP所得出的商数, 它反映出在GDP总量中有多少属于纯收入, 所以形象地称作GDP含金量。两则报道一个是正数第一;另一个是倒数第一, 可谓大相径庭。但如果联系起来看, 也不矛盾, 还是客观地反映出内蒙古经济高速增长背后隐藏的突出问题。其实, 内蒙古经济连续8年的高速增长是依赖于持续增加投资, 挤压消费为代价换取的。这样一种失衡的经济增长, 必然会带来失衡的分配结果:随着自治区经济增速加快, 经济总量不断被做大、做强, 居民收入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却变得相对越来越低, 并随之出现消费不足现象简单说就是“区强而民穷”的问题。这已经不是一个新问题了, 而是内蒙古经济运行多年积累下来的老问题只不过金融危机的到来, 使这一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了本文旨在对这一问题作深入的研究, 对内蒙古业已存在的居民消费不足的问题作出定性与定量的基本判断, 并分析其形成机理, 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对策。

1 对内蒙古当前居民消费不足的基本判断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消费状况首先要看消费率, 即消费总额占GDP的比重, 除此以外, 还要比较GDP和消费水平的增长速度, 以及居民消费在总消费构成中所占的比重。下面, 我们就从这3个方面加以分析, 以便对内蒙古是否存在居民消费不足作出准确判断。

1.1 内蒙古近10年来消费率呈现下降趋势

从纵向比较来看, 1996年全区GDP总额为1023.09亿元, 居民消费总额为468.29亿元, 由此计算出居民消费率为45.8%;到2007年全区GDP总额增加到609112亿元, 居民消费总额也上升到1693.96亿元, 由此计算出居民消费率为27.8%。可见, 近10多年来, 内蒙古的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一直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累计下降了近18个百分点。从横向比较来看, 2007年我国的消费率为49%, 而同期世界各国的消费率为79.6%, 可以看出, 内蒙古的居民消费率比全国的平均水平低出了近22个百分点, 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 更低出了50多个百分点。复旦大学韦森教授的研究, 也得出了同样的结果“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 目前全球的平均消费率约77% (美国消费占GDP的份额为86%, 德国为78%;日本为75%) , 固定资本形成率为23%。结果, 2007年, 我国的消费率比世界平均水平低41个百分点, 固定资本形成率比世界平均水平高40多个百分点。”用内蒙古的消费率27.8%和全球的77%进行比较, 内蒙古的消费率要低出近50个百分点。从消费率的横向比较中, 很清楚地说明居民消费下降, 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不足是困扰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过程的突出问题, 而内蒙古在这方面的表现则更加严重。

1.2 内蒙古居民消费增长速度长期低于GDP增长速度

根据内蒙古统计局多年提供的数据所进行的分析显示, “九五”时期内蒙古GDP的增长速度为11.1%, 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长速度为5.8%, 二者相差6.3个百分点;而到了“十五”时期, GDP的增长速度为17.1%, 居民消费的增长速度为9.4%, 二者相差7.7个百分点。也就是说从1996年到2005年GDP的增长速度同消费水平的增长速度相比, 被拉大了1.4个百分点。图1, 列出了2000~2009年, 内蒙古GDP增长速度与居民消费水平变化情况对比。消费水平与GDP增速的比较, 充分反映出在内蒙古经济增长这块蛋糕中, 普通百姓得到的部分正在变得越来越小, 我们已经忘记了经济增长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什么。

1.3 内蒙古的居民消费增长速度低于政府消费的增长速度

从消费品的最终消费构成来看, 可以分为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两部分, 只要政府消费多了, 居民消费就会减少。从1996~2007年在内蒙古的最终消费构成中, 居民消费所占比重由76.8%下降到64.4%, 而政府消费则由23.2%上升到35.6%。12年间这一比重发生了12.4个百分点的变化, 平均每年政府消费提高一个百分点, 而居民消费则下降一个百分点, 长期下去必然要出现居民消费相对不足的问题。由于自治区这些年来连续的经济高速增长, 总体经济实力得到迅速提升, 正常情况下, 政府财力变得日益雄厚了, 民众也会愈加富足才是, 生活消费水平自然会不断提高。但是, 事实上由于财富分配的天平越来越向政府一边倾斜, 政府的钱袋子日益膨胀, 而普通百姓建立在可支配收入基础上的消费能力则不断地趋于弱化。这一升一降每年就是两个百分点的变化, 长期持续下去, 就有了今天的“区强民穷”这样一种令人费解的现象。

从上面的几组数字分析中可以发现, 内蒙古经济发展过程中居民消费不足的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 而且这个问题不是今天才有的, 它是内蒙古经济发展过程中十多年来积累下来的问题。那么, 过去这一问题为什么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这是因为内蒙古自2002年以来出现了很少见的高速增长, 增速全国第一, 位次不断前移, 经济一片繁荣, 再加上在目前的“GDP崇拜”的制度安排下, 有了GDP, 就有了一切, 谁也不会去注意一个居民消费不足的问题。但是, 离开消费的拉动, 经济增长的动力肯定要失衡, 也不可能持续下去。2008年,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到来, 单纯由投资所支撑的内蒙古经济增长遭受沉重打击, 已难以维系。这时人们才注意到内蒙古的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已经过度了, 而消费的作用却已经被弱化到极点了。

2 内蒙古居民消费不足的成因

据统计, 从2002年到2009年, 连续8年经济增速全国第一, 全区生产总值由全国第24位前移至第16位, 人均生产总值居全国第8位。内蒙古的经济增长速度如此之快, 但是却出现了居民消费不足这样的问题。从表面上看, 让人很不好理解, 但深入分析也不难发现, 内蒙古目前的居民消费不足恰恰与长期以来的经济高速增长方式有某种内在的联系。导致内蒙古居民消费不足的表面原因具体包括长期实行低工资政策、公共支出比重过低、以及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失衡等。但在上述原因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即在目前政府主导资源配置体制下, GDP成为各级政府优先追逐的目标, 为了增长而增长, 以致于彻底迷失了增长的方向。

2.1 城乡居民收入长期低于GDP增长速度, 限制了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消费增长的驱动力是以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为基础的, 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拉动内需的基本方法就是增加居民收入, 解决居民生活保障问题。为了对内蒙古的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进行分析, 我们可以采取比较分析方法, (1) 对城乡居民收入与GDP的增长速度进行对比; (2) 对职工工资的增长速度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进行对比。根据统计资料, 图2反映了1979~2008年内蒙古城镇居民、农牧民人均收入与GDP变化情况。可以看出从2002年以后, 在内蒙古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内, 内蒙古的农牧民收入和城镇居民收入水平都远低于GDP的增长率。一个国家或地区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如果长期低于经济增长率, 必然导致居民消费失去收入的有效支撑, 从而出现居民消费不足的问题。

分析一个地区的工资水平通常可以用职工工资增长速度与本地区的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进行比较。根据统计资料列表如下, 2002年以来, 内蒙古出现了在全国连续7年排名第一的经济高速增长, 相应地带动财政收入也出现大幅度增长, 但是与财政收入密切相关的职工工资的增长却并不十分明显。

资料来源: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 《内蒙古统计年鉴2002~2008》数据计算

从上述列表中可以看出, 从2002~2008年内蒙古的财政收入年均增长达到了35%, 这在全国各个省区市中肯定是少见的。政府手里的钱袋子不断膨胀, 提高职工工资, 保证地区工资水平的合理增长应该不会成为问题, 但我们所看到的职工工资年均增长却只有15%, 比财政收入增长低了整整20个百分点。如果再扣除物价上涨因素, 实际工资增长恐怕就更低了。

上面的分析已经足以说明, 在内蒙古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 我们却实行了一个长期的低工资政策。这是导致内蒙古城乡居民消费不足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低到什么程度?从自治区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 至少在2008年, 全区在职职工的工资水平只有26114元, 比全国的平均水平29229元, 仍然低3115元。其它专家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由肖红叶、陈志国、周国富等人所做的研究报告《中国地区经济实力比较与分析》, 其中关于地区薪酬水平的排名, 内蒙古竟然排到了全国倒数第13位, 而排名在前10位的分别是北京、西藏、上海、新疆、广东、天津、浙江、青海、江苏、福建。也就是说在前10位里有3个西部省份:西藏、新疆、青海。这不得不让人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内蒙古的经济增长速度这么快, 且号称经济总量西部第1位、全国第16位, 为什么地区薪酬水平排名如此靠后?甚至与西部的西藏、新疆、青海相比还相差甚远。上面的分析数据已经给出了最合理的解释, 看来不是政府没有钱, 而是有钱没有用在提高工资上。说到底, 可能还是出在政府的发展指导思想上, 即民生是否为本、百姓福祉是否优先的问题。

2.2 公共支出比重下降, 进一步弱化了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

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 向居民提供足够的公共产品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公共产品的充足率与居民消费水平呈正相关变化。即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越充足, 居民的后顾之忧越少, 在同样的收入水平下, 扩大私人消费便成为可能。政府提供多少公共产品通常取决于公共支出占全部财政支出的比重。因此, 当政府的公共支出比重提高时, 必然有助于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相反则会弱化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内蒙古近7年来, 财政收入增加的非常快, 大大超过了GDP增长速度。这说明随着经济发展, 财富越来越向政府手里集中, 政府已经有足够的财力用于增加公共支出。但实际情况却并不理想, 从近几年地方财政对公共需要投入的主要指标来看, 内蒙古都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如2007年内蒙古的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只有14%, 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再看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 从2003年到2007年的5年内, 内蒙古的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仅仅从2.275%增长到2.52%, 仍然低于2007年全国平均3.32%的水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新近数据, 中国目前投入医疗的钱还不足GDP的1%, 在196个国家的排名中排行第156。内蒙古的医疗经费占GDP的比重在2007年只有0.6%, 也就是比全国平均水平又低了0.4个百分点。正因为公共需要水平上不去, 子女上学、医疗、养老等全都是后顾之忧, 使得老百姓有钱也不敢轻易花, 出现居民消费不足也就不足为怪了。

从图3可以看出, 2003~2009年内蒙古主要公共支出项目教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占GDP比重基本上没有太大提高。这说明内蒙古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 体制改革仍然滞后, 政府职能尚未根本转变, 一个有效的公共财政体制还没有形成。因此, 政府应当承担的公共事务, 比如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和公共卫生肯定不是地方政府优先考虑的事情, 只不过属于剩余财政而已。

2.3 内蒙古的固定资产投资结构长期失衡加剧了居民消费不足

内蒙古近些年来凭借着雄厚的资源优势, 制定和实施了工业赶超战略, 以能源、电力、采矿、化工和冶金为主导的资源型产业的优先发展, 拉动了内蒙古经济的快速增长。由于资源型产业多数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 需要巨额投资。只有持续地增加固定资产投资, 资源型产业才有可能发展起来。在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 内蒙古固定资产的年度增长的并不快, 一直到2002年以前, 投资总额每年还在1000亿以内, 而到了2003年以后呈现出明显的加速态势。2002~2009年8年间, 就从715.09亿元增长到7464.72亿元, 年平均增长幅度达到了39.8%, 大大超过了同期GDP 20.9%平均增长速度。下面的图表显示的是2000~2009年间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变化情况。可以看出2000年内蒙古的固定资产投资率只有28%, 而到2009年这一比例已经达到了77%。

长期对资源型产业扩大投资带动了内蒙古工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也拉动内蒙古整体经济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据统计2009年全部工业增加值4503.3亿元, 居全国第16位, 占自治区GDP比重达46%, 对全区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1.4%。但是也导致对其它领域特别是公共需要领域的投资相对减少。从近几年内蒙古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可以看出, 排在前5位的是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这5个行业的总投资额占到年度总投资额的一半以上。而同期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前5位分别是制造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以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很显然采矿业和能源在内蒙古的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远高于中国的基本水平, 说明内蒙古在近年来经济发展中资源型产业的重要性。相对而言, 与公共需要比较密切的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它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则排在了倒数第7位以后。由于公共需要投资受到挤压, 使政府不能提供足够的公共产品, 这会进一步增加居民对未来消费不确定性的预期, 并减少现实中的消费。

2.4 单纯以GDP为目标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导致居民消费不足的根本原因

从内蒙古统计局提供的2009年的统计数字来看, 内蒙古的GDP总量已经达到9725.78亿元, 比上年增长16.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7464.72亿元, 比上年增长33.2%。这意味着在近万亿的经济总量中固定资产投资就占了77%, 剩下留给居民收入的部分已经非常有限了。这是长期以来, 各级政府以GDP为优先目标, 实行“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 拼资源、拼人力”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导致的必然结果。对此,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袁钢明, 就关于单纯依靠投资拉动GDP导致居民收入难以提高作了具体分析。他认为:“因为很多地方政府的目标只是想靠投资拉动GDP增长, 投资需要占用大量的资源, 而增长方式又不合理, 其结果是很多的投资才能生产出比较少的产值。同时, 这种投资大部分投向对居民收入提高没有直接效果的大项目上, 虽带来了巨大的GDP增长, 但减少了资源可利用性, 居民收入也没有太大提高。”

事实上, GDP作为反映经济增长的指标是无可替代的, 但也仅仅反映经济增长的数量而已, 而不代表经济增长的质量。可是在现实中, 实行的是政府主导资源配置的体制, 政府的首要职能是追求经济增长, 而不是公共服务。再加上目前地方人大对同级政府权力尤其是财权尚缺乏有效监督的条件下, 政府会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 动用一切可能的资源, 去追求经济增长。因而, 现实中的“唯GDP论”, 把GDP作为衡量政绩的标杆, 甚至对GDP盲目崇拜, 有着挥之不去的深刻的体制根源。然而, 片面地追求GDP, 必然使人们饱尝有增长无发展甚至增长与发展负相关的恶果, 造成GDP与百姓消费水平的严重背离。

3 内蒙古扩大居民消费的基本对策

综合国家有关政策, 扩大内蒙古居民消费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近期要以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和公共支出占政府支出的比重为重点, 调整和改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从长期来看, 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不断深化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3.1 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 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分配比重

从根本上说, 一个地方在一定时期的居民消费水平主要取决于其可支配收入水平的高低。所以, 采取多种办法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在GDP中的比重, 是解决内蒙古当前居民消费不足的重要途径。从内蒙古实际出发, 当前应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3.1.1 增加职工工资

内蒙古职工工资水平是比较低的, 与其全国经济总量第16位和连续8年增速第一的排名非常不相称。仅以2008年为例, 内蒙古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6114元, 不仅低于同在西部省份的西藏、青海、宁夏 (这3个省区分别是47280元、30980元、30719元) , 而且也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9229元。这里的问题不是出在政府或企业没有钱, 而是有钱没有用来增加职工工资, 根本原因还是出在发展观念上, 为了生产而生产, 为了GDP而GDP, 百姓的福祉没有成为优先考虑, 自然会出现长期的职工低工资现象。内蒙古从2002~2008年财政收入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35%, 2009年, 受金融危机影响有所下降, 但仍然达到30.7%。而行政事业单位的职工工资增长速度却只有15%, 明显偏低。今后几年应该抓住后危机时代, 世界经济和全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 大幅度提高职工工资, 找回多年欠账, 从根本上解决消费不足, 经济过多依赖于投资拉动的失衡局面。除了公务员的工资要大幅度增加, 其他事业单位也要结合国家出台的新的绩效工资制度, 获得增加机会。实行什么样工资制度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工资水平应该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提高。近两年公务员涨工资, 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没有跟上, 社会反响非常大, 不利于社会稳定。从今年起应该大幅度提高教师工资, 目标要达到国家政策所规定的不低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的最基本要求。

去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内蒙古的工业企业尤其是资源型企业效益一度出现下滑, 工人工资出现下调也属于正常。但随着市场下半年回暖, 企业生产经营已逐步走出低谷, 多数企业效益已基本恢复到危机前水平。这时应该及时上调企业职工工资。今后, 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对企业工资水平的调整给予高度关注。现在国有垄断企业普遍实行两套工资制度, (1) 多年形成的固定用工制度, 主要面向企业管理层面, 工资水平普遍较高; (2) 近几年形成的市场化的合同用工制度, 主要面向生产一线, 工资较低。两套工资制度之间的工资水平差异非常悬殊, 实质是借市场化改革之名, 人为压低克扣工人工资, 必须加以纠正。民营企业工资增长缓慢主要是劳资双方地位不对等, 劳动一方明显处于劣势, 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 就是在民营企业建立起劳资双方的谈判协调机制, 每年随着企业效益提高和物价变动, 给工人适度加薪。

3.1.2 增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

增加农牧民收入是启动农村牧区消费市场的前提。农牧业作为边际效率低下的第一产业, 依靠其持续增加农牧民收入的空间是有限的。对内蒙古来说, 有两个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1) 失地农牧民的权益保护; (2)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①如何保护失地农牧民权益?从世界上已完成工业化国家的经验来看, 通行做法是通过一定的制度设计使农民能够凭借手中的土地资源分享到工业化所带来的巨大利益。而我国目前的制度设计恰好将广大农民排斥在工业化收益之外。这正是广大农民长期收入增长缓慢的制度根源。随着内蒙古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加快, 除了城市用地以外, 煤炭和其它矿产露天开采, 也需要占用大量的耕地或草原。现在一般是采取政府低价从农牧民手里征地, 然后再按市场价格出售, 土地升值的部分大多以土地出让金的形式, 变成了政府的预算外收入, 对农牧民的补偿只是很微薄的一部分。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是探索建立农牧民与政府或企业的协商谈判机制。城市用地政府除了从土地出让金拿出一定百分比给予失地农民以补偿而外, 还要解决最基本生活来源的就业安置, 并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障。采矿用地更要保证失地农牧民的基本权益, 可以采取买断期权收益的办法获得合理补偿, 也可以采取以土地入股的办法, 参与企业分红。②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现在很多地方政府把剩余劳动力当成了一种负担, 而不是一种资源。只是鼓励他们到外地务工, 而没有很好地考虑在本地作为人力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当前最要紧的是抓好农民工培训, 不能走过场, 流于形式, 经过培训至少要达到中等职业技术工人的水准。不能限制他们进城, 而是鼓励他们进城, 对于已经获得稳定职业, 或通过灵活就业, 取得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应该准许户口迁入城市, 在社会保障、医保、子女入学等方面同市民一样对待。这是从制度上解决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之举, 也是城市化进程中绕不开的问题。

3.1.3 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占城乡居民收入的比重, 是衡量一个地区市场化和居民富裕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目前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只有2%左右, 而内蒙古作为西部省区比全国的平均水平又低出许多。据国家统计局内蒙古调查总队提供的数据, 2005年内蒙古城镇居民家庭财产性收入只有161.25元, 占全部收入的百分比只有1.76%。农牧民家庭财产性收入为30.2元, 占全部收入的百分比只有0.57%。看来, 在全区经济总量不断做大做强的同时, 政府更要关注“富民”。“强区”达到一定水平, 就应该将“富民”作为优先考虑, 而提高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正是“富民”的重大举措。 (1) 要发展资本市场, 打破国有银行对进入市场的垄断, 积极扶持民间小额贷款公司, 拓展居民金融投资渠道, 依法保护居民投资民间融资公司所获取的股息、红利。内蒙古这些年来的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大型项目拉动, 融资渠道主要是国有银行, 民间融资并不发达, 与江浙一带发达省份相比有很大差距。民间融资本来就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一旦得到发展既可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 还使社会闲置资本得到充分利用, 同时也增加了居民的收入来源。在这方面, 鄂尔多斯市采取正确引导和积极扶持的做法值得肯定和其它盟市学习。事实上, 异常活跃的民间融资对促进鄂尔多斯地方经济发展, 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 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和普通百姓投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内蒙古在重工业化阶段, 煤炭、电力、化工、冶金等一些大型项目以及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离不开大量资本的投入。除了政府投入和银行贷款, 是否可以引入民间资本和吸引城乡居民投资, 值得认真考虑。具体做法可以通过向民间发行专项建设债券或企业债券筹集资金, 让更多群众分享优质资产的收益。我们很多地方政府的领导总是关心引进外资, 但往往忽略了身边的“内资”。其实用好了这部分资本, 一样能促进经济发展, 而且可以直接富民。

(3) 推进和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消除农牧民财产性收入的制度障碍。农牧民的财产性收入为什么这么低?主要是农牧民所依赖的主要财产, 在产权上是不清晰的, 当然, 就不能够流转、抵押和变现。所以, 要使农牧民获得稳定的财产收入, 必须通过进一步深化农村牧区土地制度改革。在稳定农牧民对承包地拥有长期物权的前提下, 促进土地流转和变现, 使农牧民既可以通过土地获得经营收入, 也可以土地出租、抵押和流转获得财产性收入。另外农村牧区居民的房产不能用于抵押和交易, 也是人为的制度设计不合理。城里人的房产有国家颁发的产权证书, 受到国家法律保护, 农村牧区的房产为什么不予保护。这是人为的制度歧视。应尽快修改、完善有关法规, 使农牧民的房产也可以依法进行交易转让。

3.2 调整政府支出结构, 提高公共支出占政府支出的比重

今后的政府支出应该优先满足公共需要支出, 这是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最基本要求。具体包括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和社会保障3个方面。内蒙古目前在这3个方面的发展水平与其经济增长率全国连续8年第一、以及经济总量全国第16位的排名是非常不相称的。如果公共需要水平得不到提升, 经济增长的再快, 也只能说是为了增长而增长, 对百姓的福祉增加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而且公共需要水平如果不提升, 百姓的消费水平也不能提升, 过高的储蓄率也不能降下来, 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不可能体现出来, 我区单纯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失衡的问题不可能最终得到解决。所以从今年起, 应该采取有效措施调整政府支出结构, 确实保证财政资金优先满足公共需要支出。

3.2.1 扩大医疗卫生方面的公共消费, 提高政府财力在医疗卫生总费用中的支出比例

现在的突出问题是公立医院改革背离了公共性质, 推向市场以后, 被迫以追求盈利为目的, 医疗收费自然偏高。而医保标准又很低, 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群至今没有纳入医保。迫在眉睫的是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医保体系, 逐步实现城乡统筹, 取消三六九等不合理的分类;进一步扩大医药费用报销范围, 大幅度提高报销标准;恢复公立医院的公共性质, 增加政府对医院的财政投入, 由于医疗设施建设和日常运行费用, 坚决杜绝“以药养医”的做法。

3.2.2 扩大教育支出刻不容缓

统计显示, 2003~2007年, 内蒙古的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为2.3%, 还没有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2.6%, 与5.1%的国际平均水平更是不可同日而语。由于财政投入不足, 公立学校变相收费, 很多家庭被迫节衣缩食, 为孩子将来的教育攒钱, 更进一步压低了这些家庭在其他方面的消费需求。最近“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征求意见稿”, 已在社会公布, 明确提出全国要在2012年实现4%的目标。内蒙古经济发展的这样好, 有充分财力增加教育支出, 是否应该走在全国前列, 至少也不应落后于全国。因此, 今后2年, 内蒙古应该按着4%的目标, 大幅增加教育支出, 优先用于改善基础教育办学条件, 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并提升高等教育办学层次。

3.2.3 加大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

抓紧时间建立起覆盖城镇各类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障体系, 特别是应当将进城务工人员尽快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 为他们在城市的生活撑起保护伞;农村牧区的养老保障制度先按最低标准建立, 随着政府财力增强, 再逐步提高标准。就全区来看, 公共支出的比重并不乐观, 但鄂尔多斯市大幅度提高财政的公共支出比例的做法值得充分肯定和推广。2009年, 鄂尔多斯市先后投入124亿元用于“五有”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建设, 占财政总支出的54%。全市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135.63万平方米, 廉租房7.17万平方米;农牧民和城市无业人员全部纳入养老保险;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每人每月提高161元;城镇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310元, 农牧区平均保障标准达到每人每年1733元。鄂尔多斯财政支出转型的经验说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装满钱袋子不难, 难的是如何把住钱袋子, 把钱用在该用的地方, 确实是对政府的严峻考验。社会保障支出具有很强的外部正效应, 可以消除居民的后顾之忧, 对启动居民消费需求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3 优化固定资产投资, 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因为内蒙古有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 只要增加资本投入, 资源型产业拉动GDP快速增长就会成为现实。所以各级政府为了快速拉高GDP, 最现实、最有效的选择就是瞄准自然资源开发, 上大项目, 搞大投资, 在资源型产业上做文章。自2002年以来, 内蒙古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热就是在煤炭、电力、冶金、化工等一系列资本密集型的资源型产业的带动下取得的。由投资引发的资源型产业的异军突起, 已经将内蒙古经济增长带入了快车道, 并越来越接近于失控状态, 如果不及时刹车, 后果会更加严重。所以, 内蒙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为迫切的就是给资源型产业发展降温, 同时促进比较薄弱的服务业发展。

3.3.1 严格控制资源型产业的过快发展

(1) 严格控制再上资源型产业投资项目。

如煤炭、电力、钢材、水泥、及其它有色金属都已经是全行业过剩, 必须严格控制新增产能投资。金融危机暴露了我区对资源型产业的过度依赖, 但是去年各个盟市政府以保增长为由, 掀起了新一轮的固定资产投资热, 新上了一大批资源型产业项目。在刺激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 也制造了新的资源型产业产能过剩。再不控制这类产业投资, 资源型产业过度依赖症的后果是十分可怕的, 不仅仅会加剧经济结构失衡, 而且, 还会对自治区生态环境构成巨大压力, 从长期看势必要降低可持续发展能力, 甚至搞不好, 也会面临着“资源诅咒”的问题。

(2) 适度压缩严重过剩行业的产能。

重点放在小煤窑、小冶炼、小焦炉、小化工等一批技术落后、产量低、破坏资源、污染重的小型资源型企业上。这些企业, 多数属于政府当时为了加快地方资源开发, 在招商引资政策的鼓励下建立起来的。现在不符合新的产业政策需要淘汰, 政府也应该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在关、停、并、转的过程中应当由政府给予合理的补偿。

3.3.2 大力发展服务业

从内蒙古生产总值的构成变化来看, 2001~2007年第二产业的增加值从38.3%上升到了51.8%, 而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则从40.8%下降到了35.7%。从第三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拉动作用来看, 2006年为6.2%, 2007年不升反降, 为6.1%。以上数字说明与快速发展的第二产业相比, 近些年来内蒙古的第三产业发展是比较滞后的。其原因主要是由第三产业投入水平下降引起的。根据黄占兵、罗红梅等人的分析, 2000~2007年我区第三产业投入平均增速34.2%, 分别慢于同时期第二产业和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10.4个和3.4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投入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由2000年的54.59%下降到2007年的44.73%, 下降了9.86个百分点。根据现在公布的2009年统计数字计算, 这一比重又一步降到了42.81%。发展第三产业, 必须提高第三产业的投入水平, 在服务业的薄弱环节也应该上一些重点项目, 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服务业。发展服务业必须做到生产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齐头并进。生产服务业在创造产值的同时, 对推动内蒙古产业结构升级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 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节约型社会都离不开生产服务业的支持。而生活服务业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提升全社会消费水平的关键。

3.4 调整经济发展战略,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前面已经指出, 单纯的以GDP为目标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导致居民消费不足的根本原因。因此, 要想彻底解决内蒙古居民消费不足, 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然涉及发展理念、制度、技术和政策等各个层面的转变和调整。合理的路径选择应该从影响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因素, 从解决主要矛盾入手。针对内蒙古实际, 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绩考核指标应作为优先考虑。

3.4.1 调整内蒙古现行的经济发展战略势在必行

一定的经济发展方式取决于一定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战略是政府所设定的经济发展目标和遵循的一种经济发展理念, 以及将其付诸实施的一整套政策, 其中最主要就是产业政策。内蒙古自“十五”以来, 实行的一直是重化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这主要体现在自治区确定的能源、冶金、机械制造、化工、农畜产品加工等六大支柱产业上。这六大支柱产业基本上确定了自治区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的产业结构, 再加上各个盟市在产业项目的扶持上优先考虑煤炭、矿产的开发和火电、重化工等资源优势项目。长期下去, 必然导致自治区经济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症”。目前来看, 这种“过度依赖症”的后果非常严重。它不仅直接导致了这些年来我区资源型产业“超常规、跳跃式”大发展局面, 继而引发经济结构失衡;而且也不符合低碳经济原则, 对生态环境构成巨大压力;长期粗放式开采和利用自然资源, “资源诅咒”也在所难免;更主要的是导致“高投入、低产出, 高投资、低消费”这样一种不以人为本, 为了增长而增长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十二五”将是自治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 现在就应该利用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最佳时机,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对自治区未来中长期发展战略作出全新的规划。借鉴其它区域的发展经验, 为了校正内蒙古业已出现的自然资源“过度依赖症”, 必须按着比较优势、低碳经济和技术进步原则对现行的发展战略进行重大调整, 促使经济发展方式回到具有可持续性的轨道上来。

3.4.2 改变单纯以GDP为目标的政绩考核体系

GDP只是经济增长的数量指标, 并非质量指标。以它为唯一的政绩考核指标本身就不科学。从实际情况来看, 以GDP作为政绩考核指标, 势必导致各级地方政府对GDP的盲目崇拜和攀比。现在许多地方政府唯GDP是从, 为了推高GDP, 什么快就来什么, 完全不考虑科学发展, 置百姓福祉一边于不顾。长期以往, 必然出现只见物、不见人, 高投资、低产出, 有增长、无发展的不和谐现象。彻底纠正GDP攀比之风需要从制度层面入手, 当前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 就是引入GDP含金量指标 (一个地区居民平均收入占人均GDP的百分比) 替代GDP。也就是说今后再考核地方官员主要不是看GDP的多少, 而是看GDP为百姓带来的实际物质利益是多少。这样就可以从激励机制上促使地方各级政府想方设法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以有效改善百姓福祉为优先考虑, 广大群众的实际生活水平自然会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2009年内蒙古经济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EB].http:∥www.nmgtj.gov.cn/Html/tjxx/2010-2/8

[2].汪孝宗, 王红茹, 胡雪琴.各省GDP含金量排名出炉内蒙古倒数第一[EB].网易财经频道, http:∥money.163.com/2010/3/9

[3].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内蒙古统计年鉴1996~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4].韦森.减税富民大规模生产能力过剩条件下启动内需之本[EB].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http:∥www.cenet.org.cn/2009/1/19

[5].肖红叶, 陈志国, 周国富.中国地区经济实力比较与分析[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7:255

[6].转引自《中国经济周刊》.2009-03-09

[7].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内蒙古居民 篇5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 而在内蒙古地区, 进出口贸易比重不是很大, 主要依靠投资和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在这种情况下对消费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同时, 消费也是经济增长对人们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的一个重要体现。因此, 对消费支出的预测对于制定各种相关经济政策更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相关模型和理论的介绍

(一) 灰色系统理论

灰色系统理论是中国学者邓聚龙教授1982年3月在国际上首先提出来的。他在研究概率统计和时序分析方法时, 发现概率统计追究大样本, 先知分布规律, 发展趋势;而时间序列则只致力于数据的拟合, 不注重规律的发现。于是他选择用少量的数据进行微分方程建模的研究。其中多数列的微分模型揭示了系统各因素间的动态关联性, 是建立系统综合动态模型的基本方法。邓聚龙教授以单数列微分方程GM (1, 1) 为基础, 得到了各类灰色预测方法, 将GM (1, 1) 运用到局势决策与经典的运筹学规划中, 建立了灰色决策, 通过建立的关联度、关联空间等, 形成了以系统分析、信息处理、建模、预测、决策、控制为主要内容的灰色系统理论。而GM模型也就是灰色模型, 一般通过使用数据序列建立差分方程来建立模型, 灰色建模时用历史数据生成后建立的微分方程模型。

灰色组合模型则是将灰色系统模型或灰色信息处理技术与传统模型结合后得到的有机组合体。其中如果能直接分解出灰色系统模型, 则称组合体为显性灰色组合模型;反之, 则称为隐形灰色组合模型。本文中用到的灰色经济计量学模型以及灰色马尔可夫模型都属于后者。

三、模型的建立

为了进一步的体现影响居民消费支出的因素, 本文选取了凯恩斯的消费函数作为研究消费支出的模型, 在此基础之上, 采用灰色计量模型的方法对消费支出进行研究。

本文选取了2000-2005年6年间的数据来对消费支出进行分析。其中, 令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X, 其具体数值为 (5129, 5536, 6051, 7013, 8123, 9137) ;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为Y, 其具体数值为 (3928, 4196, 4860, 5419, 6219, 6929) 。为了削弱实际值的随机波动效果, 分别对X和Y建立GM (1, 1) 模型, 其时间响应函数如下:

其中, 参数a=-0.130567, b=4403.423208, b/a=-33725.294048, 而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160016%, 其模拟值为 (5129, 5419.175, 6175.01, 7036.265, 8017.643, 9135.899)

模型参数为a=-0.123623, b=3500.337494, b/a=-28314.646007, 平均相对误差为0.825716%, 模拟值为 (3928, 4242.783, 4801.088, 5432.859, 6147.764, 6956.744)

根据GM (1, 1) 模型估计出的模拟值, 使用EVIEWS6.0建立消费函数模型, 其建模结果如下:

根据上表可知, 拟合模型为:Y=170.3423+0.74517X, 其中, X的t检验值为61.88584, 而方程的R2=0.998957, 调整后的R2=0.998696, F检验值为3829.857, D.W=1.526583。从上述检验结果可以看出, 方程的拟合效果很好, 能够很好地用居民可支配收入来解释消费支出的变化情况。现将消费支出的拟合值与其实际值进行对比, 结果如下:

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95897%, 可以说误差相对较小, 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了模型的拟合效果是非常好的。

四、预测

为了检验模型的预测效果, 现通过GM (1, 1) 对2006-2008年的个人可支配收入进行预测, 并将其带入到所求的消费函数模型, 求出对内蒙古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的预测值, 其结果如下:

通过检验结果可以看出通过灰色计量模型对内蒙古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进行预测, 效果是比较好的, 各期的预测值与实际值偏差不大, 其平均相对误差为3.895759%。为了更好地对消费支出进行预测, 我们选择对个人可支配收入进行预测, 并将预测结果同样代入到上文中求得的消费函数模型中, 对内蒙古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进行预测。具体过程如下:

选取1996-2005年的个人可支配收入增量令其为变量Z, 对其建立GM (1, 1) 模型, 模型的时间响应函数如下:

模型的参数为, a=-0.161465, b=172.919808, b/a=-1070.941231, 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2.328839%, 误差较大。为了缩小误差, 使预测更加准确, 在这里选取马尔可夫预测法对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量进行预测。由Z的时间响应函数可得, Z的模拟值为 (601, 292.9765, 344.3151, 404.6499, 475.5573, 558.8898, 656.8248, 771.9211, 907.1858, 1066.153)

经比较发现实际值和模拟值的差别较大, 所以我们根据情况将其划分为4个状态:

根据模拟数据与状态划分, 求得状态转移概率矩阵为:

2005年的可支配收入增量处于第三状态, 所以2006年最可能处于第四状态, 其预测值为, 即为1082.99用新陈代谢法对2006-2008年进行预测, 其具体预测结果如下:

由此可知, 通过灰色马尔可夫预测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量, 据此结果预测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并代入灰色计量模型得出的预测结果与实际值相比, 其平均相对误差为3.328496%, 略优于单纯的灰色计量模型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

将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可以发现, 两种预测方法各有优缺点, 单纯采用灰色计量模型对消费支出进行预测时, 虽然平均相对误差大于灰色马尔可夫预测法对消费支出做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 但这种方法的计算量小, 比较简便。而使用马尔可夫预测时, 虽然提高了平均相对误差, 但计算过程相对灰色计量模型复杂得多, 工作量大。

在这里选取用灰色计量模型的方法对内蒙古城镇居民消费支出进行预测, 其预测结果如下:

五、结论

通过上述研究可以看出, 在内蒙古地区的居民可支配收入保持目前状态的变化趋势下, 该地区的居民消费支出将在10年内翻一番, 这显然是不能满足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内蒙古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来拉动, 这在一段时间内是对经济增长有利的, 但这并不能够长期持续下去, 想要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根本还是要靠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只有这样, 经济的发展才是合理的。事实上, 我们都知道如果要增加居民消费支出, 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所以在未来一段时期内, 政府应该稳步的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从而达到增加消费, 带动经济增长的目的。

摘要:消费不仅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 同时也是经济增长对人们生活质量改善的一个重要体现, 对消费的研究与预测、对更好地制定各种经济政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灰色模型预测方法与计量模型组合在一起, 采用灰色组合模型的方法对内蒙古居民消费支出进行分析和预测, 以期更好地解释和预测内蒙古居民的消费支出。

关键词:居民消费,灰色组合模型,马尔可夫预测

参考文献

[1]刘世彦.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J].内蒙古统计, 2001 (1) .

[2]文峰, 姚树荣.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及政策选择[J].学术论坛, 2002 (4) .

[3]尹世杰.论扩大消费需求的必要性及思路[J].经济评论, 2004 (1) .

[4]齐平茹.论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J].社会科学战线, 2007 (1) .

内蒙古居民 篇6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 是衡量物价变动的宏观经济指标。运用其可观察、分析消费品零售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对城乡居民实际生活费用支出的影响程度。同时也影响着政府制定货币、财政、消费、价格、工资、社会保障等政策。所以, 对该指标的分析与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一、SARIMA模型的建模概述

时间序列分析就是对时间序列进行观察、研究, 找寻它的变化规律, 预测其未来的走势。时间序列是依赖于时间t的一族随机变量, 构成该时序的单个序列值虽具有不确定性, 但整个序列的变化却有一定的规律, 可以用相应的数学模型近似描述。在许多实际问题中, 时间序列会显示出周期变化的规律, 人们通常用SARIMA模型来进行实证研究, 以达到最小方差下的最优预测效果。

二、实证分析

以内蒙古1994年1月至2013年4月最新月度CPI数据为研究对象。

(一) 原始数据平稳性检验

由图1可知, 价格指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具有明显的波动变化趋势, 内蒙古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非平稳时间序列, 需要通过差分变化将其转化为平稳的时间序列。

(二) 平稳化处理

对原始数据进行1阶12步差分处理, 得到如下时序图:

从图可得, 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条件下, P值基本上小于0.05, 所以该差分序列不能视为白噪声序列, 即差分后序列还蕴含着不容忽视的相关信息可供提取。由表可知ADF检验值为-8.741913, 明显小于1% (-2.576181) , 5% (-1.942368) , 10% (-1.615679) 的临界值, 拒绝原假设, 认为数据是平稳。

(三) 模型建立

根据自相关和偏自相关的特点, 进行模型定阶。由图知自相关图中只有延迟12阶和24阶的自相关系数显著大于2倍的标准差, 所以考虑构造多个ARIMA (p, d, q) × (P, D, Q) S模型, 并利用AIC准则对模型进行比较, 确定最优模型为ARIMA (1, 1, 1) × ( (1, 2) , 1, 1) 12。模型结果为:

(四) 残差检验

拟合统计量的P值除个别外全部显著大于显著性水平0.05, 表明残差中不存在有用信息未被提取得情况。所以, 用SARIMA模型对原序列建模很合适。

三、模型预测

模型内预测, 采用1994—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时间序列, 预测2013年1—4月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并与真实值比较, 观察模型拟合效果 (第二列是真实值, 第三列是预测值) (如表2所示) :

从上表可得2月、3月、4月的预测值与真实值较相近, 而1月相差1.1。总之, 预测结果的误差相对较小, 说明该模型对内蒙古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预测比较有效。但是由于该模型只考虑了时间序列本身的特性, 而对于其他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没有考虑, 而这些因素主要通过SARIMA模型中的随机误差项来反映, 所以该模型仅适合短期预测。

模型外预测, 利用1994—2013年4月CPI的时间序列, 预测2013年5月、6月、7月的CPI指数。在95%的置信区间内, 2013年5月的CPI为119.1244, 6月的CPI为118.4096, 7月的CPI为117.9269。

结论

以内蒙古1994年1月至2013年4月最新的月度CPI作为研究对象, 构建并选取了最优模型ARIMA (1, 1, 1) × ( (1, 2) , 1, 1) 12, 经残差检验, 其拟合较好。因此运用该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和预测内蒙古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规律, 对现实的经济发展情况有一定的预警作用。从模型预测结果来看, 2013年内蒙古的物价指数虽然略有下降, 但依然需要采取一定的相应措施对其进一步调控, 将物价变动的幅度严格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

参考文献

[1]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的运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2]王燕.应用时间序列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内蒙古居民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06年12月至2007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城乡地区的常住人口(居住5年以上)作为研究对象。

1.2 调查方法

采用分层结合随机抽样的方法,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合作,对该地区的居民开展现场问卷调查,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组人员对问卷进行现场发放、收回和核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填补问卷中的漏缺项。

1.3 具体内容

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4类,共48项,包括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12项),肺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信念、行为情况(3类25项),获取肺结核病防治信息的渠道(7项),调查对象的患病情况(4项)。

1.4 数据分析方法

将调查问卷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PSS10.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包括率的计算及其χ2检验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本次共调查10 604人,年龄14~67岁,平均年龄41岁;被调查者大部分生活在农村,一半以上为农民,多是小学初中文化程度,汉族居多。见表1。

2.2 不同性别肺结核防治知识知晓情况

所调查的居民对结核病的基本知识的知晓率>87 %,对待结核病项目开展的支持率>98 %,这两方面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对结核病政策的了解方面,男性知晓率明显高于女性(P<0.001),见表2。

2.3 不同民族肺结核防治知识知晓情况

少数民族对“听说过结核病”的知晓率明显高于汉族(P<0.001),而知道给儿童注射卡介苗能预防结核病发生的少数民族知晓率却明显低于汉族(P<0.001);在对结核病政策的认识方面,少数民族的知晓率明显高于汉族(P<0.001),见表3。

2.4 城乡肺结核防治知识知晓情况

对于肺结核防治知识,城镇人口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农村人口(P<0.005);农村和城镇居民对结核病的政策的知晓率虽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只达到68 %;对待结核病健康教育开展的接受率城镇和农村都高于98 %。见表4。

2.5 不同文化程度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

无论是对结核病的基本知识、结核病的有关政策知晓方面,还是对结核病健康教育开展的态度方面,不同文化程度居民之间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知晓率也相应增高,见表5。

3 讨论

结核病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人们采纳有利健康和控制结核病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以提高现症患者的就诊率和发现率,达到提高督导管理率及治愈率的目标[3]。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要求到2005年全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达到60 %,2010年达到80 %[4]。

从居民对结核病基本知识的知晓情况来看,性别差异影响并不明显,可见我区对结核病知识广泛深入的宣传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城镇结核病基础知识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农村,这可能与城镇居民的文化程度普遍较高有关,今后在结核病宣传方面还要对农村地区有所加强。在“听说过结核病症状吗”这一问题上,汉族知晓率显著低于少数民族,可能是调查人群中汉族居多且多数生活在农村,而少数民族除了部分生活在农村和牧区,还有一部分生活在城市,更容易接触到这方面的信息,而且拥有较好的经济来源和较高的文化水平。不同民族间对这一问题的知晓率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际上是居民在经济、文化、居住地上的差异造成的,高文化人群对结核病基本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低文化人群,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人们的信息来源更加广泛,而且高文化人群拥有更高的经济收入和更好的文化水平,所以他们更重视自身健康,也会注重对这方面知识的了解。

从居民对结核病有关政策认识方面,男性知晓率显著高于女性,原因可能是由于男性相对于女性社交更广泛也更频繁,获取这方面信息的渠道也较多,但男性对结核病免费诊治政策的知晓率仅为71.1 %,也就是说还有29.9 %的人对结核病诊治免费这一政策还不了解,所以对结核病政策的宣传将作为今后的工作重点。城乡居民对结核病政策的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与我区过去加强对农村进行结核病健康教育密不可分。少数民族对结核病政策的知晓率明显高于汉族,其原因也是居民在经济、文化、居住地上的差异,而并非民族间的差别。文化程度差异对结核病政策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具有显著性,高文化人群知识面更广,看待问题也更加深入,所以他们对结核病的认识不仅限于了解该病的症状,还会关心更多关于该病的知识和政策。

从居民对结核病健康教育开展的态度方面,高文化人群对结核病健康教育开展的态度明显比低文化人群更加积极,文化程度较高的人群生活质量也普遍较高,他们更加注重自我保养和对疾病的预防,愿意接受这方面知识的学习,而文化程度低的人群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相对偏低,会花费更大的精力于温饱的解决上,所以他们可能没有那么多时间学习结核病防治的知识。调查显示,居民对该项目的支持率高于96 %,所以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一定会受到广泛欢迎。

实施结核病健康教育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实践工作中,针对不同性别、民族、居住地、文化程度人群的各自特点,采取相应措施,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内蒙古地区结核病健康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农村和文化程度较低人群,以结核病免费诊治政策为宣传工作重点,尤其是加大对女性和农村居民的宣传力度。我国80 %的结核病人在农村,农民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和自我保健意识的掌握和提高不容忽视,此项工作直接关系着我区结核病疫情能否降低。根据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我们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传播计划,随着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实施,结核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示出来,它直接影响结核病控制工作。民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和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必然会促进结核病控制项目的成功实施,所以应把宣传和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及健康教育活动纳入整个结核病控制规划中,要有一定比例的资金、器材、设备,甚至要有专人负责计划的设计和实施,通过系统全面的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措施的实施,结核病控制总体规划将早日实现。

摘要:目的:为了解在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后居民关于结核病的认知程度和该项目所取得的社会效益,进而评价该项目在内蒙古地区产生的效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方法:采用分层结合随机抽样的方法,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合作,对内蒙古部分城乡地区的居民开展现场问卷调查。结果:在10604名被调查者中有88.2%听说过肺结核病,其中有82.7%知道肺结核可以传染,城镇人口、高文化人群知晓率更高;结核病免费诊治政策的知晓率仅达到60%,女性和低文化人群低于男性、高文化程度的人群(P<0.001);公众中96%以上的居民对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持支持态度,且文化程度越高,支持率越高(P<0.001)。结论:结核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对结防工作的支持率较高,结核病免费诊治政策的知晓率已达到我国结核病防治规划指标(60%),但是相对偏低;性别、地区、文化程度是影响居民对结核病项目相关知识知晓率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肺结核,知晓率,评价

参考文献

[1]Jseman MD.The passage of a century and the the birth of a new journal[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uberculosis and Lung Disease,1997,(1):1.

[2]端木宏谨,柳玉香.第三次全国结核病流调结果分析[J].中国疾病监测,1995,10(7):215-216.

[3]严碧涯,端木宏谨.结核病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1309-1310.

内蒙古居民 篇8

近几年, 内蒙古城镇以及农牧区居民的收入水平获得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城镇农村牧区居民生活水平也在逐年改善。2014年内蒙古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350元, 农村牧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976元, 分别是2004年的3.49倍和3.83倍;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0885元, 农村牧区人均消费支出为9972, 分别是2004年的3.36倍和4.79倍, 农村牧区消费水平提高显著。当前, 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相差较大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位于我国西北部地区的内蒙古自治区, 城镇和农牧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为2.09, 城镇和农牧区居民消费支出之间的差距同样存在。怎样更充分地开发农村消费市场, 提升农村或者农牧区居民的消费水平, 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 朱信凯等学者讨论了我国农村消费市场启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刘广明指出金融对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有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 温涛等学者则剖析了农民消费结构的演变过程。本文针对内蒙古农村消费水平现状, 利用经济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 对2004年至2013年内蒙古农村消费发展变化趋势进行了计量分析, 以期探寻扩大内蒙古地区农村消费需求的建议。

二、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区居民的消费支出状况

2014年内蒙古乡村人口有1014.2万人, 占全区常住人口的40.5%, 农村牧区居民的消费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全区消费市场的充分发展。近些年来, 内蒙古经济快速发展, 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 恩格尔系数逐年减少, 食品消费支出比重下降。分析表1所列示的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可以发现:从总体来看, 内蒙古农村牧区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明显低于城镇,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异明显;从增长速度看, 内蒙古农村牧区人均消费支出比城镇略快, 根据平均增长速度公式:城镇平均增长速度= (19249/6219) (^1/11) -1=10.8%, 农村牧区平均增长速度= (7268/2083) (^1/11) -1=12.0%;从相对比值看, 内蒙古城乡居民的生活消费支出相对比值变化不大, 表明城乡消费支出之间相对协调;从绝对差值看, 近几年, 内蒙古农村牧区居民与城镇居民的生活消费支出的绝对差值变化较大, 绝对差值由2004年的4136元增加为2013年11981元, 表明内蒙古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距逐年扩大, 农村牧区居民仍受农牧区落后条件的影响。

三、内蒙古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主成分分析

(一) 指标选取、数据采集和标准化

本文所选择的评价指标来源于国内统计数据常见的消费支出分类法, 共八项数量指标;研究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内蒙古统计年鉴》;为了消除量纲以及数量级对本研究的影响, 在进行主成分分析之前对原变量所包含的数据进行标准差标准化 (标准化数据= (原始数据-均值) /标准差) , 标准化以后的数据表示相对均值的大小, 具体指标和标准化数据见表2。

(二) 主成分分析

利用Stata10进行KMO检验, 检验标准化以后的变量能否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 分析得到KMO得分为0.7431, 表明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通过Stata10对标准化以后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发现第一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91.12%大于85%, 碎石图中仅第一个主成分大于1, 因此提取该主成分。表3为主成分分析得到的主成分荷载矩阵。

建立评价模型::, 该主成分方差贡献率为91.12%, 可以解释原始信息的91.12%, 说明该主成分替代原始的八个指标是有效的。因此, 我们将该主成分命名为农村牧区消费指数。在模型当中, wj为主成分在各变量之上的荷载j=1, 2...8;xij表示第i年j变量标准化的数据i=2004, 2005…2013, 指代该指标数据高于或低于平均水平的程度;Fi表示第i年的农村牧区消费指数, 指代该年农村牧区消费指数高于或低于平均水平的程度, 平均水平来源于2004~2013年的样本数据, 因此, 在不同的时间窗内, 同一年的农村牧区消费指数有可能不同。计算各年农村牧区消费指数得分, 并绘制趋势图 (图1) 。

(三) 分析结果

1.从表3可以发现, 主成分在各个指标上的载荷系数均为正数, 表明自2004年以来内蒙古农村牧区居民的各类消费性支出是逐渐增加的, 居民生活水平是逐年提高的。另外, 主成分在交通通讯指标的载荷系数为0.3012, 相比在其他指标的荷载最小, 表明, 自2004年以来, 内蒙古农村牧区居民的交通通讯消费增长较慢, 居民花费在交通工具的租赁或者购买、通讯手段的选择等方面的支出相比其他消费较低。

2.根据表3主成分荷载系数的大小进行排序可以发现, 衣着消费支出、其他商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家庭设备及服务消费支出三个方面均超过食品消费支出, 这表明, 近几年, 内蒙古农村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 用于食品的消费性支出逐渐减少, 农民收入不再主要用于食品这一基本生存资料的改善, 说明本地区农村居民消费层次逐渐提高。

3.自2004年以后, 各年农村牧区消费指数逐年增加, 没有出现下降或者大幅震动的情况, 这说明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稳定, 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政府部门各类针对农牧业的政策的推出, 农牧民收入逐年提高, 消费水平也相应得到提升。同时, 也预示着内蒙古农村牧区的消费市场潜力正在一步步地进行挖掘, 可以进一步扩大农牧民消费空间。分析农牧民消费趋势图仍能发现, 2010年以后上升的幅度快于2009年之前包括2009年, 这说明近几年农村牧区消费市场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

四、结论

综合上述对2004至2013年内蒙古农村牧区居民消费数据的主成分分析, 可以得出如下针对内蒙古农牧区的结论:

(一) 农村牧区消费支出逐年增加, 且各项消费支出均在稳定增长, 农牧民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升, 而消费能力的大小, 会影响农牧民对商品以及服务的消费。因此, 可以通过适度的政策导向, 提高农牧民的总体收入, 比如对农村旅游产业发展和农产品、畜牧产品的深加工的政策支持等。

(二) 农村牧区居民消费层次不断提高, 食品不再是居民消费支出的重点, 农牧民不断追求除生存资料以外的商品或服务。提升农牧民消费层次, 有利于协调地区的消费水平。农牧区居民恩格尔系数的降低, 不仅仅意味着农牧民为温饱而奔波, 而是真正在追求高的生活层次。因此, 可以通过改善农村牧区基础设施以及商业的发展, 在满足农牧民生活基本需求的同时, 还要兼顾其他商品和服务的需求, 比如家电下乡促销和补贴。

(三) 农村牧区消费增长趋势良好, 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农牧区消费市场正在被逐渐开启。随着农牧区居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层次的提高, 消费市场会进一步被开发, 而农村牧区市场体系的建设是提高农牧区消费层次和水平的前提。因此, 需要努力健全农村牧区市场体系, 进一步改善市场机制, 完备各项基本设施, 不断提高农牧民的生活消费水平。

参考文献

[1]内蒙古统计局.内蒙古自治区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nmgtj.gov.cn/nmgttj/tjgb/jjshfztjgb/webinfo/2015/03/1436260364759396.htm, 2015-03-13.

[2]朱信凯, 王红玲, 吕亚荣.金字塔模型: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新思路[J].中国软科学, 2004, (03) :11-14.

[3]刘广明.农村消费市场开拓的金融支持探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1, (06) :35-40.

[4]温涛, 孟兆亮.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演化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 2012, (07) :4-14.

[5]邓京明.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变动分析——以陕西省宝鸡市为例[J].西部金融, 2009, (12) :56-57.

上一篇:中国上市公司下一篇:学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