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2024-06-29

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精选十篇)

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篇1

一、加强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背景

“制度”是一种行为规范和办事规程, “体系”是各种制度之间存在的相互监督、制约与补充的关系“集合”, 体系具有整体性和协调性, 良好的体系能够体现出科学性和合理性。做好管理工作的基础首先是完善制度体系建设, 档案管理也当如此。

档案是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保存价值的历史纪录, 这些档案记录了过去与现在发生的各种活动、组织机构调整等信息, 成为了为未来各项事业发展做出规划或进行各项决策的依据, 或成为维护团体或个人合法权益的凭证, 所以, 档案是一笔宝贵财富, 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体系, 使各类档案都得到有效保管和利用意义非常重大。

但是, 在目前的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当中还存在许多不利于提高档案管理效率的问题, 例如:档案管理制度的制定仅以档案管理业务的需要为导向, 而很少兼顾到与管理制度相关的各方利益主体的需要, 档案管理理论仍停留在“单位本位”上, 而没有顾及档案管理的目的与目标, 没有树立起为社会服务的档案管理理念;许多档案管理制度的制定都没有听取与档案管理制度相关的利益主体的意见与建议。在这种档案管理理念下制定出的管理制度自然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制定的管理制度也由于缺乏外部约束力而使其执行力大打折扣, 弱化了档案制度管理的效力。

二、加强制度体系建设

构建档案管理制度体系没有现成模式用来“克隆”, 档案管理制度体系的完善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 需要做出认真规划。在“向管理要效益”社会发展背景下, 档案管理效果的评价标准, 已不再以上级部门或上级领导的标准作为依据, 而取决于建立的档案管理制度能否中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制度能否得到贯彻落实。当代的管理潮流是“创新”, 档案管理的“创新”首先体现在制度体系建设中的创新。如何实现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创新”呢?笔者认为:

第一, 从开发“管理层”入手。档案产生于各类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 档案的作用是记载历史事件, 为维护相关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提供凭证, 所以, 档案也是具有重要价值的无形资产。当前, 部分档案管理单位仍缺乏对档案管理在社会活动与经济活动中重要性的认识, 缺乏对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的切实举措, 这同与整个社会发展趋势及行政体制改革形势不相适应。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源, 主要是档案管理部门管理层缺乏重视, 所以, 提高档案管理水平首先应提高档案管理层的现代管理意识, 树立档案管理是服务社会、提高社会效益管理理念。

第二, 从管理“规范化”切入。“10号令”的出台, 为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依据。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就是要依据这一法令建立起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宜的档案管理规范。该当今强调了档案资料收集的重要性, 将档案收集视为档案管理实现规范化的关键环节, 没有完善的档案收集管理, 档案管理就成了无源之水。所以, 对档案收集管理应在档案管理制度体系中做出明确规范, 使档案收集管理目标落实到实现管理部门和具体负责人。

第三, 从优化“档案员”队伍抓起。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得到切实落实, 档案管理人员作为执行者具有关键性作用, 档案管理人员应在档案收集、档案整理、档案鉴定、档案保管、档案编研和档案利用等环节认真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同时, 要精通档案专业知识, 提高档案管理的准确性与有效性, 全面提升档案管理水平。要做到这一点, 档案管理人员应通过学习掌握新知识、技术、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档案收集管理中, 对各类档案资料做到认真查验和及时收集, 对发现的档案信息源认真追查, 并对收集的档案资料按所属类别进行归类整理。在档案保存管理中, 保证档案资源的安全、完整、并为档案使用者提供查阅方便, 使档案资源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做到以上几点, 才是符合现代档案管理要求的档案员。

综上所述, 我们不难看出, 档案管理制度体系是一种多元、灵活、高效的统一体, 主要由档案规范标准、档案行政管理规章制度和各职能部门档案管理岗位职责组成, 其中档案规范标准是整个体系的核心, 档案行政管理规章制度是落实档案规范标准的组织保障, 职能部门档案管理岗位职责是落实“档案规范标准”、“档案行政管理规章制度”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郭冠妍.刍议新形势下企业档案管理困境[J].理论界, 2010 (03) .

[2]郭艳春.国有大型企业档案管理的策略选择[J].科学咨询 (科技管理) , 2010 (06) .

[3]刘玲.私营企业档案管理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黑龙江史志, 2011 (11) .

[4]左丽文.关于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 2011 (15) .

浅谈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篇2

阿克塞县档案局副局长塞然古丽

内容摘要:档案的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是档案工作最基本的两项任务。档案的安全保管,关系到国家档案文献遗产和历史文化的长久传承,关系到国家核心信息资源的有效控制。只有在充分保障档案本体和档案信息绝对安全的前提档案事业的其他各项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关键词:民生档案安全体系建设

民生档案是指机关团体、社会组织和个人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公共管理等民生领域中形成的各种载体的文件材料,主要包括民主政治、社会保障、企业改制、教育卫生、安居乐业、公共服务等6大类。民生档案具有原始性、基础性、凭证性的特征,是改善服务民生、保障民主权利、减少矛盾纠纷、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原始资料。近年来我局将民生档案工作作为档案工作的重点,通过加快“两个转变”,建立“两个体系”,使民生档案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

一、努力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确保民生档案齐全完整

坚持以人为本,转变重事轻人、重物轻人、重组织轻个人的传统观念和认识,重视所有涉及人的档案的价值,努力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

1、推进民生档案规范化建设,确保民生档案齐全完整。根据全县实际情况,重点抓好群众关注、涉民密切的社保、婚姻、房地产档案等各类民生档案的规范化建设。在市档案

局的大力支持下,我局举办全县各单位文档人员培训班,各单位各部门都认真贯彻学习了国家档案局8号令《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进一步明确了民生档案的归档范围、种类和要求,制定民生档案保管期限表,分门别类地进行归档整理,认真做好各类民生档案规范化建设,全面实现了规范化管理目标。通过规范化管理,各部门各单位的档案工作整体水平明显提升。

2、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切实做好集中安全保管 对不同类型的档案,各专业主管部门根据上级相关部门的有关意见和办法,或者会同我们档案部门共同研究,联合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各单位建立健全严格的归档制度,按照国家档案局8号令的要求,做到与民生有关的文件材料得到及时收集与归档,确保民生档案及时建档,有效管理,不流失、不散失,保证各个行业和部门形成的民生档案的齐全完整,为服务民生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来源。建立健全档案安全责任制,切实做到集中保管、安全保管,确保档案安全万无一失。

3、做好档案移交进馆工作,加强档案资源整合。丰富馆藏,优化馆藏,是确保档案造福于人民的物质基础。由于历史原因,我馆馆藏档案资料种类较单一,文书档案所占比重较大。特别是扩大档案接收范围,加大民生档案的接收力度,并对部分涉民指数较高的民生档案优先接收、提前接收,丰富馆藏内容,优化馆藏结构。这些涉民档案在解决纠纷、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建立档案安全体系的重要性

建立档案安全体系是防止国内外敌对势力窃取我国核心档案信息的需要,是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人为灾害对档案造成损失的需要,适应对新技术条件下数字档案信息安全挑战的需要,是消除档案部门各种安全隐患的需要。档案安全始终是档案工作的生命线和底线,是档案部门的基本任务和第一要务。确保档案安全,是党和人民对档案工作者的基本要求,是档案工作者的基本职责和天大责任。对档案部门、档案工作者来说,安全永远第一,安全重于泰山,安全高于一切;确保档案安全是本职、是天职、是称职,不抓档案安全是失职、是渎职、是不尽责,抓不好档案安全是不称职,要负全责,要免职、撤职。

因此要加强档案人安全意识,构筑起坚固的思想防线,要树立“档案安全事关党和国家根本利益”的思想,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要树立“安全问题无所不在”的思想,要树立“安全问题人人有责”的思想。档案工作者应当具有极强的风险意识、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

三、努力建立服务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确保民生档案造福民生

在档案资料提供服务利用过程中,要转变档案工作中重机关团体利用、轻个人利用,重为机关团体服务、轻为群众

服务的传统观念和认识,努力完善服务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确保民生档案及时服务社会。

1、深入挖掘现有馆藏各类民生档案资源,积极开发民生档案信息资源。我们认真梳理,摸清馆藏民生档案的种类和数量,结合民生档案利用工作的实际情况,本着先用先整、突出重点的原则,加快馆藏民生档案整理、审查及开放步伐。2010年,县档案馆将已满30年(1980年)的档案向社会全面开放,公布了开放目录和主要内容,先后开放31个单位的档案176卷,为群众的查考利用提供平台。

2、开拓思路,拓宽渠道,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县档案馆工作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树立以利用为中心,以效益为重点的业务指导思想,端正服务态度,热情、主动、负责地为利用者提供服务。在做好日常接待工作的同时,不断更新服务手段,优化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变过去你上门我服务的被动服务为积极寻求信息,主动提供服务,及时有效地为利用者提供有价值的档案信息,在服务中体现民生档案的价值。近几年来,民生档案的查阅利用逐年攀升,为群众享受政策提供了原始依据,发挥了重要作用。

3、做好档案馆区安全防护,确保档案实体安全。档案馆区安全是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要按照“八防”要求,配齐档案安全保管设施设备。档案库房要安装温湿度检测调控设施并确保正常运转,把库房温湿度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存放音像档案、电子档案等特殊载体档案的库房,要配备符合要求的温湿度调控、防磁和涉密计算

机房的信息屏蔽设施。要杜绝和纠正档案存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的问题。

4、加强信息化过程管理,确保档案信息安全保密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档案部门的一项基础性业务工作,是档案工作向现代化迈进的必由之路。信息化时代,计算机设备故障、病毒侵袭、用户误操作、自然灾害等各种因素,都会对档案信息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加强档案信息化过程中的安全保密工作,是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县档案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家档案局关于“档案管理部门的内部局域网要切实与一切外网实行物理隔离”、“非公开的档案信息一律不得上外网;在因特网上提供已公开档案目录查询服务的,要认真采用身份认证、防火墙、数据备份等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档案信息和系统安全”的规定,采取有效措施,坚持技术和管理并重,从系统设计、人员管理、制度规范、技术手段等各个方面为档案信息安全提供保障,确保信息化过程中的档案安全保密。

民生档案工作是档案工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面向民生、服务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好民生档案工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和谐社会建设。档案部门要与各部门、各单位共同努力,合力推动全县民生档案的建设和发展,确保民生档案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使民生档案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

参考文献:

1、《中国档案报》,总第2014期;

2、《中国档案报》,总第2000期;

3、中国档案出版社,《档案工作文件汇集第五集》。作者简介:

塞然古丽,女,哈萨克族,1971年5月出生,毕业于新疆大学哈萨克族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1993年7月至2006年6月在阿克塞县乡镇企业管理局工作,2006年6月至2011年1月任中小企业局副局长,2011年2月至今在阿克塞县档案局工作。

加强企业档案管理体系建设措施 篇3

【关键词】企业档案;管理体系;建设措施

企业档案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此做好企业档案的管理,加强企业档案管理体系的建设就显得非常必要,如何加强企业档案管理体系的建设,成为了相关工作者急于探讨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就加强企业档案管理体系建设的措施进行了探讨,给出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的帮助。

1.建立与完善档案管理组织与制度体系,打好“依法治档”攻坚战

档案管理组织与制度体系是档案管理法治化的一把大刀,是“依法治档”的根本保障。在组织体系中,特别要打破过去每个部门设立一名兼职档案员的做法,尊重“谁形成谁移交”的原则,把形成档案的所有岗位都列入档案管理组织体系范围,并且把每个部门的主要技术负责人指定为部门主要兼职档案人员。新型的组织机制,注重档案管理网络功能的发挥与网络结构的包容性,无论部门与人员如何调整都不会削弱网络功能,强调责任到具体“岗位”与“人”,是档案管理体系的组织基础与人力保证。由于现代企业经营模式的综合性和多样性,所形成的档案属文书档案的范畴,而建设工程档案则属于科技档案的范畴,应按照档案各自的形成规律和管理标准进行科学管理。结合企业实际编制档案的分类方案,制定各类档案的管理标准。并注重档案信息的管理,用科学的方法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借助计算机技术,对档案信息进行综合管理,建立数字化全文数据库,实现科学、方便、快捷的档案管理和利用。

在制度体系中,首先要对国家、地区与行业的规范作全面深入的总结与梳理,在尊重国家规范的前提下,从行业的角度,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进行制订与修订。要突出在信息化背景下“收集是档案第一要务”“简化整理”“注重服务功能”,强调规范的实际可操作性。宏观层面修订《档案管理办法》,微观层面修订各类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考核等全过程的档案管理规范体系,制订侧重于企业信息化、档案数字化、资源整合与共享的档案信息化管理规范体系,以及档案管理的各类制度体系。对于信息化的新产物——数码照片、视频文件的管理,结合实践,进行科学创新,制订《照片与视频档案管理规范》。制度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不断去探索、發现、改进、优化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记录下来,积累到一定程度集中修订与完善,保障制度的有效发挥,坚决打好“依法治档”的攻坚战。

2.创建信息时代档案流程管理体系,避免制度流于形式与表面

在传统档案管理中,往往制度流于形式,工作衔接上不协调,细节上缺乏具体的操作方法,存在责任不明、有令不行、执行不力等问题,致使档案收集难、管理难等问题。在日常管理中,很多时候职能部门并不是不愿管或不愿配合,而是缺乏具体的落实与操作细则去指导实践。流程就是执行力,是规范的具体落实,而规范又是流程管理的执法依据,两者相辅相成。流程管理就是将档案管理的目标进行逐个分解,并具体落实在流程上面,各个环节紧密联系,有严格的先后顺序,让处于流程环节中的所有人都懂得,档案的事务分别由谁来做、怎么做以及如何做好的标准就一目了然。档案流程化管理,有利于职责清楚、责任分明,消除了人浮于事、扯皮推诿、执行不力的痼疾,彻底消除原有工作环节之间的摩擦,大大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与管理品质。房地产的档案现代化管理也是如此的。房地产档案管理要朝着现代化信息化的发展, 要吧电子管理工程建设起来, 把电子信息技术运用到各种档案考核,档案管理之中去。

3.定期下达《归档任务书》,打破制度的框框,解决档案收集难

收集是档案的第一要务,是传统档案工作中的难点。《归档任务书》是把各门类档案所要收集的资料集中汇编并明细,将责任落实到岗位与人。《归档任务书》打破了规范的条条框框,尤其在业务操作上缺乏灵活性以及其内容与形式在办法、规范中所不能表达的地方,讲究实用性与可操作性,是对管理规范的重要补充,是流程管理的进一步细化与落实,是档案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紧紧围绕“收集是档案工作第一要务”的宗旨,做到“档案收集全覆盖”“责任落实全到位”“归档资料全明细”,每年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修订、编制成册,并在头年12月份定期下达,可以彻底解决档案收集难的问题。

《归档任务书》主要包括收集范围明细表、归档文件要求、移交时间及移交要求。特别是收集范围用各类明细表的形式,罗列重要档案项目资料的详细清单,让部门人员有针对性地去收集。

4.实现规范化操作,规范档案管理操作流程

(1)要对档案管理的流程有明确的认识,结合企业的内外因素,全面掌握企业的业务进行情况,对企业业务的了解不能停留在表面,还要更加深入全面的分析,以了解业务活动的方方面面,对企业的业务活动烂熟于心,对其面临的问题,问题的对策等等也要下足功夫。

(2)要确定档案的来源,也就是说确定档案在哪些业务过程中形成,这是档案整理归档的依据,要切实重视起来,避免出现问题。

(3)就要按照一系列流程完成企业档案管理的程序,档案管理工作要做到细心、认真,发现错误及时纠正,以保证档案具有实用价值。

房地产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就一定不能忽视管理的重要性,我们不难看出,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往往就决定于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的高低,企业要树立正确的认识,将管理贯彻企业生产经营的始终,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档案管理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作为企业管理活动中的重要一环,其作用不容小觑。俗话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个小小的纰漏就可能引发大的危机,所以对企业来说要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使其为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服务。

5.全面整合档案资源,构建档案信息网络化与共享

服务整合档案资源,实现网络共享,是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与方向。它是以档案管理系统软件为桥梁,通过电子数据的导入、与企业主要业务系统之间的接口链接开发等手段,实现档案资源的全面整合,通过条目检索与全文检索,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服务。房地产企业档案管理的过程, 需要寻求多个企业的合作, 行业的合作也将为房地产档案管理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各企业在合作的过程之中, 可以互相学习, 吸收各自的发展经验和优势, 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在信息化的现代企业,要配置适合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网络化的档案管理的软硬件设施设备,开发档案管理系统与企业主要业务系统的关联接口,通过创建数字化档案室与档案登记备份,实现传统档案、企业各业务系统,各类电子文件等档案资源的全面整合与网络共享服务,构建档案信息的网络化收集、管理、存储、服务等各环节的管理体系。

6.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企业档案管理体系的建设对企业自身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就需要通过有效的途径,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档案管理体系相应的工作,以完善和提高档案管理体系的建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的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周佩珍.论适合企业创新需要的档案管理体系建设[J].现代企业教育,2013(08).

浅析加强档案管理制度体系的建设 篇4

一、加强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背景

档案是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保存价值的历史纪录, 这些档案记录了过去与现在发生的各种活动、组织机构调整等信息, 成为了为未来各项事业发展作出规划或进行各项决策的依据, 或成为维护团体或个人合法权益的凭证, 所以, 档案是一笔宝贵财富。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体系, 使各类档案都得到有效保管和利用意义非常重大。

但是, 在目前的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当中, 还存在许多不利于提高档案管理效率的问题, 例如:档案管理制度的制定仅以档案管理业务的需要为导向, 而很少兼顾到与管理制度相关的各方利益主体的需要, 档案管理理论仍停留在“单位本位”上, 而没有顾及档案管理的目的与目标, 没有树立起为社会服务的档案管理理念;许多档案管理制度的制定都没有听取与档案管理制度相关的利益主体的意见与建议。在这种档案管理理念下制定出的管理制度自然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制定的管理制度也由于缺乏外部约束力而使其执行力大打折扣, 弱化了档案制度管理的效力。

二、加强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构建档案管理制度体系没有现成模式用来“克隆”, 档案管理制度体系的完善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 需要做出认真规划。在“向管理要效益”社会发展背景下, 档案管理效果的评价标准, 已不再以上级部门或上级领导的标准作为依据, 而取决于建立的档案管理制度能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制度能否得到贯彻落实。当代的管理潮流是“创新”, 档案管理的“创新”首先体现在制度体系建设中的创新。如何实现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创新”呢?笔者认为应做好如下几点:

第一, 从开发“管理层”入手。档案产生于各类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 档案的作用是记载历史事件, 为维护相关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提供凭证, 所以, 档案也是具有重要价值的无形资产。当前, 部分档案管理单位仍缺乏对档案管理在社会活动与经济活动中重要性的认识, 缺乏对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的切实举措, 这与整个社会发展趋势及行政体制改革形势不相适应。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源, 主要是档案管理部门管理层缺乏重视, 所以, 提高档案管理水平首先应提高档案管理层的现代管理意识, 树立档案管理是服务社会、提高社会效益的理念。

第二, 从管理“规范化”切入。“10号令”的出台, 为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依据。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就是要依据这一法令建立起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档案管理规范。法令强调了档案资料收集的重要性, 将档案收集视为档案管理实现规范化的关键环节, 没有完善的档案收集管理, 档案管理就成了无源之水。所以, 对档案收集管理应在档案管理制度体系中作出明确规范, 使档案收集管理目标落实到管理部门和具体负责人。

第三, 从优化“档案员”队伍抓起。档案管理制度体系要想得到切实落实, 档案管理人员作为执行者具有关键性作用, 档案管理人员应在档案收集、档案整理、档案鉴定、档案保管、档案编研和档案利用等环节认真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同时, 要精通档案专业知识, 提高档案管理的准确性与有效性, 全面提升档案管理水平。要做到这一点, 档案管理人员应通过学习掌握新知识、技术、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档案收集管理中, 对各类档案资料做到认真查验和及时收集, 对发现的档案信息源认真追查, 并对收集的档案资料按所属类别进行归类整理。在档案保存管理中, 保证档案资源的安全、完整、并为档案使用者提供查阅方便, 使档案资源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做到以上几点, 才是符合现代档案管理要求的档案员。

综上所述, 我们不难看出, 档案管理制度体系是一种多元、灵活、高效的统一体, 主要由档案规范标准、档案行政管理规章制度和各职能部门档案管理岗位职责组成, 其中档案规范标准是整个体系的核心, 档案行政管理规章制度是落实档案规范标准的组织保障, 职能部门档案管理岗位职责是落实《档案规范标准》《档案行政管理规章制度》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温艳秋.高校档案管理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探究[J].兰台世界, 2013 (11)

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篇5

对民生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及利用的思考

摘要:民生档案是社会公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原始记录。建立覆盖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档案资源体系和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档案利用体系,是档案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和重大举措,也是新时期档案工作的首要任务。其中,建立民生档案资源体系是前提和基础,没有丰富、详实的民生档案资源,就无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档案信息需求,也就无法很好地实现服务民生、广大人民群众的工作目标。然而,究竟如何建立起民生档案资源体系,包括民生档案的内涵和外延、民生档案资源的整合形式以及民生档案管理规范标准等,目前在档案界还处在研究和探讨过程之中。“民生档案利用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核心是民生档案,工作重点在基层。加强“民生档案利用体系”建设,逐步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服务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使档案工作的成果更多体现到服务民生、改善民生上来,是档案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

关键词:民生档案 资源建设 服务民生 构建和谐社会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不仅指明了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社会建设的重点内容和战略目标,同时,也为加快和提升档案部门公共服务能力,开展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服务党和政府工作大局,维护社会稳定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国家档案局也提出了档案工作要实现“两个转变”,建立“两个体系”,即“转变重事轻人、重物轻人、重著名人物轻普通人物的传统观念和认识,重视所有涉及人的档案的价值,建立覆盖广大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转变档案工作中重机关团体利用、轻个人利用,重为机关团体服务、轻为群众服务的传统观念和认识,建立方便广大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

建立覆盖民生、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档案资源体系和服务民生、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档案利用体系,使档案工作的成果更多体现到服务民生、改善民生上来,是档案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和重大举措,也是新时期档案工作的首要任务。现结合xx县近些年来开展民生档案资源体系及利用体系建设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和现状,谈谈对民生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一点思考。

一、对民生档案及其资源体系建设认识

从广义上来看,民生档案不仅包括解决各类民生问题的原始凭证,也包括国家解决民生问题制定的方针政策,例如医疗保障制度、养老制度等。关涉民生方面档案的种类很多,而且各地区依据其不同的特点还会衍生出各具特色的民生档案类型,如在农村,会产生土地承包类档案、林权类档案等民生档案。而在城市,民生档案主要涉及户籍、计划生育等人口管理类档案;房产、地产等权益类档案;此外,还有社会保险、福利就业等社会保障档案;出生证明、病历等医疗卫生档案;学历学籍、学生招录等教育档案及婚姻档案等等方面内容的民生档案。虽然以上仅是粗线条地进行分类,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民生档案,顾名思义,就是关于人民群众生计的档案,关系着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与百姓切身利益紧密相连。

民生档案资源是“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党委、政府优先改善民生要求的具体措施。全面推进民生档案资源建设,就是要求档案部门要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档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牢抓住服务民生这一主线制定发展目标,调整馆藏建设思路,部署工作任务,确实实现“两个转变”,建立“两个体系”,把民生档案资源建设作为构筑“档案资源体系”的重中之重来抓,将涉及民生方方面面的档案资源应归尽归。并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和工作重点的不同,针对本地区百姓日常生活中利用率较高的档案进行分类,不断改善服务模式,以利于民生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

二、档案资源建设与利用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xx县密切联系档案工作实际,确立了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以强化民生档案建设为中心,以丰富档案资源、完善档案馆服务功能为发展方向的目标,大力开展民生档案建立和监督指导工作,积极开展多项有益的探索,加快推动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服务人民的档案利用体系建设,使档案工作成果更多体现到维护民权、服务民生、改善民生上来。从近几年民生档案资源建设实践中,不难看出民生档案资源建设已成为我国档案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档案馆馆藏资源结构、提高利用效果起到了很大作用。以我县档案馆为例,分析一下民生档案资源及利用现状。

(一)馆藏资源结构现状及分析

xx县位于云南省楚雄州西北部,全县国土总面积4146平方公里,山区占81.7%,辖3镇9乡,总人口28万人,居住着汉、彝、回、傣、傈僳、苗等22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31.7%,其中,彝族人口8.4万人,占29%。属于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xx县档案馆始建立于1959年10月1日,迄今为止,档案馆共保存有全县机关、乡镇、企事业单位共计97个全宗各类档案共32579卷,资料4500册。在馆藏档案中,最早是清朝档案,最晚是2008年接收的全县林改档案。涉及民生的档案主要有:50年代房产土地证存根90卷,80年代林权档案599卷,1977年至2011年婚姻档案1291卷,改制企业档案9134卷,林权制度改革档案2948盒,林权流转档案11盒,共计15353卷(盒)占馆藏档案的47%。民生档案在馆档案数量中所占的比例从2005年的21%到2008年的34%再到现在的47%,逐步占到了馆藏档案的一半左右。

从以上数据可以发现,近年来,民生档案在馆藏档案数量中所占的比例成突飞猛进态势,这说明了民生档案资源已成为档案资源建设的重头,档案工作发生了大的变化。但也不难看出,由于长久受“重事轻人、重物轻人、重著名人物轻普通人物,重机关团体利用、轻个人利用,重为机关团体服务、轻为群众服务” 的传统观念和认识的影响,现目前档案馆馆藏的主要成分仍是政府行政管理中产生的政务档案,还包括一些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向档案馆移交的业务档案,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馆藏结构单一的情况,而且档案所属年代久远。民生档案同政务档案相比数量仍然不足,且通常是夹杂在政务档案之中一同处理,给利用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

(二)馆藏资源利用情况及分析

2009年至2011年,xx县档案馆接待各界前来查阅档案的分别为353人次、296人次和456人次。从利用目的看,档案查阅主要可分为学术研究、个人查证和工作查考三大类。其中个人查证所占的比例分别总人次的65%、57%和68%,主要为婚姻登记档案、林权类档案、改制企业职工档案、退伍军人安置档案等。统计数据表明,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老百姓经济、物质生活日渐富足,特别是社会转型及政府信息公开以来,公民对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档案信息的需求急速增长,老百姓以解决个人切身利益为目的的档案利用已在全部利用中占据主要地位。不少群众通过查阅政府公开信息和档案,为解决个人落户、办理退休、维护各种合法权益等切身利益问题找到了依据或凭证。民生档案接收进馆和投入利用,给档案利用工作带来了新高潮。前来档案馆查阅婚姻证明、工龄党龄、林权、土地使用、退伍证明的利用者越来越多,档案越来越被人们所认知、所重视。“一页档案解决了数十年的难题”,原县机械厂的一职工,70年代初因投机倒把被判入狱,出狱后个人相关档案资料遗失,落不了户口,一拖就是三十多年。后来来到我馆说明情况后,工作人员用了近一天的时间,详细的翻阅了原机械厂移交来的档案,最终在一卷档案中查阅到了该人的名字,就是这一页档案为他办理落户手续提供了重要依据。还有如“档案让80岁老人实现夙愿”等数不胜数的利用实例,化解宅基地纠纷,解决工龄误差等问题,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民生档案的高效利用既服务了群众、树立了档案部门的良好形象,又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使得更多的人了解认识了档案。

面对广大群众对档案需求的日益增长,原有的馆藏结构已难以满足人们对档案信息的利用需求。加之档案馆硬件设施设备陈旧、落后,保管条件落后,管理模式单一,大多涉及民生的档案资源仍滞留于各个主管部门,很大程度局限了民生档案的开发利用效果。鉴于此,档案机构将工作重点更多地向与广大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档案倾斜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势在必行。

三、民生档案资源建设与利用的关系

档案是档案利用工作的基础,直接关系到档案利用的成效,没有档案,便谈不上利用;档案利用是体现档案价值的手段,不利用,档案便没有了它价值。档案作为一切社会活动最原始的记录,具有相当高的凭证性、真实性。档案工作的目的不仅是在于保存历史记录,更重要的应该是通过提供利用发挥其价值和作用,将“死档案”变为“活信息”,真是实现其记载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根本目的。

目前我国“非公务利用档案的需求逐步攀升,个人为学术研究以及解决经济纠纷、婚姻关系、学历资历证明、工作调动、劳动保险等问题查阅档案的越来越多”。民生档案是与百姓联系最密切的一类档案,最贴近百姓的生活需求。档案馆如何适应社会对民生档案需求快速增长的现状?笔者认为,只有实现民生档案资源建设与利用体系建设的同步发展,更多更全地收集百姓需要的档案信息,并实实在在服务于百姓,才能真正体现档案工作赋予档案人的历史使命。

四、对民生档案资源建设与利用体系建设的思考

为积极推进与公民利益息息相关的民生档案建设,各地档案机构已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民生档案资源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不懈努力的系统工程。笔者认为,可以考虑采取以下途径和措施:

(一)充分认识民生档案信息资源为民服务的重要性

民生档案包括各类与民生有关的专门档案,是党和政府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好帮手。通过建立健全各类民生档案,可以使有关部门在处理经济纠纷、化解矛盾、开展司法调解、提供社会保障等工作中得心应手。公民通过查阅与自身直接相关的民生档案信息,可以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使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帮助,感受到档案的重要性,自觉提高档案意识。开展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建设,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服务民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敏锐性,自觉将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纳入工作范畴,把民生档案资源建设作为构筑“档案资源体系”的重中之重来抓。结合工作实际,发扬改革创新精神,积极探索民生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和利用的最佳方式和有效途径,并逐步建立起覆盖人民群众的民生档案信息资源体系,满足社会各方面利用民生档案信息资源的需要,是我们档案和相关部门及广大专兼职档案人员义不容辞的职责。

(二)做好统筹规划和有效监管

一是制定确实可行的民生档案资源建设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明确民生档案管理范畴,明确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民生档案管理责任。二是加强民生档案资源前端控制管理,即在形成民生档案的过程中就应注重对其规范化管理。这就需要档案部门发挥自身业务优势,将民生档案工作作为平时的工作重点,加强对民生档案资源建设与管理的业务研究和指导,派遣专业人员到相关单位指导民生档案资源的整理归档及保管,及时解决具体工作中产生的问题,帮助他们建立民生档案的检索工具等,在进馆前就对相关部门的民生档案进行前端管理,从源头上做到民生档案收集齐全、整理规范、管理科学,为民生档案资源建设奠定良好基础。另外在办公自动化背景下,很多民生档案以电子文件的形式产生,也有许多单位将纸质文件扫描成电子文件后保存在资源库中。应注意从这类电子文件形成时就加强对其管理控制。同时,结合国家档案局8号令、9号令的贯彻落实,完善各涉民部门、单位《民生档案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和各门类民生档案管理办法,规范民生档案管理,建全档案工作机构,落实人员,保障经费投入,建立考核机制,加强日常监管,确保民生档案及时、齐全完整收集整理归档。档案主管部门也应不断改善保管条件,主动加大对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民生档案资源的征集力度,根据实际情况和老百姓的需求重新划定档案收集范围,扩大民生档案收集的广度和深度,并随社会形势发展和百姓档案需求热点的变化进行调整,加大接收力度,进一步优化馆藏,整合民生档案资源,使民生档案工作的推进起到源头保证、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整合民生档案资源,加强档案现代化建设,推进资源共享

民生档案资源极其丰富,但从现实情况来看,由于民生档案关乎群众的方方面面利益,在以人为本的大背景下,几乎各行各业、各个单位或多或少都会有民生档案产生,因此民生档案资源有分布分散的特点。一则有些单位为了方便自身的利用而不能将档案及时移交到档案馆,再则档案行政机关也没有主动将工作深入细化到基层单位,加之地方综合档案馆保管条件有限等等,种种因素造成民生档案资源散布各个部门,管理各自为政,严重影响老百姓对民生档案资源的利用。笔者认为,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互联网为我们实现档案资源共享创造了条件。通过计算机检索系统迅速获取所需信息,避免群众因无法确定所需档案保存地而到处奔波的现象,最大限度地方便百姓对民生档案的利用。2009年来,我县档案馆抽出专人对利用率较高的婚姻档案、林权档案等目录进行著录,并对部分档案原文进行了数字化处理,逐步建立起民生档案数据库。目前,已实现微机目录检索10万余条,为民生档案及时高效地服务群众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指导各涉民部门和单位建立民生档案数据库,加快对民生档案的数字化处理,对于暂时不能移交进档案馆保管的民生档案,相关部门或单位可以先向档案馆报送民生档案机读目录或全文数据,实现档案馆与各部门、单位之间民生档案数据无缝对接,逐步实现全县民生档案资源共建共享。

但要认识到,真正实现民生档案资源的大范围共享还有许多具体问题需要解决,如实现档案数字化、建立民生档案数据库等等是一个极为浩大的系统工程,非几日之功可以见效。“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民生档案资源共享体系目标的实现必定是一个渐进过程,必须建立在各单位民生档案工作完善、达标的基础上,且是档案行政管理机构与各单位档案部门等各个方面协同努力的结果。

(四)健全民生档案法规制度及保障体系

切实可行的法规制度及保障体系是建设民生档案资源必要的支持条件。近年来,国家档案局等有关机关颁发了一系列有关民生档案工作的政策性、规范性文件,推动了民生档案工作的规范化发展。但由于民生档案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相形之下,目前我们已有的关与民生档案的制度、规范显得非常有限,还没有完全覆盖到民生工作的各个方面。档案部门应与相关职能部门协同合作,共同建立健全民生档案的法规制度,为民生档案工作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同时,实现民生档案的科学规范管理,更需要各级各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及大量的精力、物力、人力的投入,只有在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关心下,不断整合民生档案资源,不断创新服务理念,民生档案资源体系的建设与利用才会日益完善。

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篇6

2012年7月11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列入国家规划。我国的公共服务体系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目前可以查到的最早提及公共服务体系的文献是1988年高闻在《人才研究》第4期上发表的《一些省市放活科技人员的做法》。最早专门论及公共服务体系的文献是1995年范晓峰在《科研管理》第5期上发表的《加速建立科技人才流动的社会化公共服务体系》。到2012年底,在知网期刊文献数据库中,以“公共服务体系”为检索词,以篇名为检索项检得675篇,以关键词为检索项检得2276篇,以主题为检索项检得3209篇,以全文为检索项检得32432篇,具备了相当的研究规模与研究成果。其中有112篇论文是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9篇文章是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项目研究成果,另有97篇文章来自其他层次资金资助的研究。

相比之下,我国档案服务体系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目前可以查到的最早提及档案服务体系研究的文献是1991年大庆石油管理局试油试采公司在《油气井测试》第4期上发表的《加强管理 发展技术 争创一级企业》一文。到2012年底,在知网期刊文献数据库中,以“档案服务体系”为检索词,以篇名为检索项检得8篇,以关键词为检索项检得1篇,以主题为检索项检得30篇,以全文为检索项检得318篇,研究规模相对较小成果有限。没有论文是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其他层次资金资助的研究成果。总之,对档案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还比较少,特别是将档案服务体系建设放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之中进行研究还无人涉及。

2 档案服务体系建设研究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开展该项的研究,不仅是理论问题,更是紧迫的实践问题。第一,有利于全面认识和了解国内外档案服务体系研究与实践的现状与趋势,借鉴国外档案服务体系的相关经验;第二,有助于明确档案工作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第三,有助于根据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在制定与修改有关档案服务法律、法规和政策时更具有前瞻性;第四,有助于将档案服务体系融入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并积极参与其中,为国家和公众提供可靠、周到、有效的服务。

档案服务体系建设研究的主要内容涉及5个方面。(1)档案服务体系趋势及我国档案服务体系的现状。(2)档案服务体系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3)档案服务体系的核心原则。(4)档案服务体系中各主体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关系。(5)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建设趋势下档案法律、法规和政策的配套建设。

3 研究采用的方法与应当遵循的基本思路

由于此项研究的实践性,应当以调查研究为基本方法,辅以文献分析的方法,并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的基本思路概括起来主要是:

(1)档案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质一是档案行政管理的范围与档案行政能力的冲突,二是档案公开与保密的博弈。档案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是找准档案行政管理的范围与档案行政能力的平衡点,对档案事务进行有效的管理;在档案保密与信息公开之间寻找最佳切合点,最大限度地提供档案利用。

(2)档案服务体系首先要区分公共档案与非公共档案两个领域。公共档案应当最大限度地公开提供利用,公共档案的保密保护则要基于维护公共利益。非公共档案在最大限度的保护条件下,经授权尽可能地提供利用。

(3)档案信息具有特殊性。档案信息虽然是信息的一部分,但档案信息涉及大量的机密,包括个人隐私。档案服务要在其特殊性与档案服务体系的普适性之间找准切入点。应当分级别、分层次、分内容地制定与未来档案服务体系相配套的档案法律、法规和政策。

我们的基本观点是:(1)档案服务体系是国家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织部分。(2)享有档案服务属于公民的权利,提供档案服务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3)档案服务体系的核心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与体制创新。(4)建设公共档案服务体系时,应当注重档案服务体系的普适性与档案服务的特殊性。

4 结语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档案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是一项基本性的政策与应用性研究,因此,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更多地应当从实践层面上研究档案服务体系如何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有效的服务。

注:本文为2013年度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2013-R-14)和河南省档案局科技项目(2013-R-34)《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档案服务体系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加强档案管理创新体系建设的探讨 篇7

一、加强档案管理创新体系建设

(一) 思路的创新。1.管理观念的创新。在创新档案管理工作中, 转变思想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首先转变观念才有利于推进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 在开展管理创新过程中, 观念创新首当其冲, 只有转变管理观念, 实现了观念的创新, 管理工作才能实现创新, 在人们的意识中, 总以为档案管理工作就是保存档案资料, 而没有认识到档案资料的重要性, 导致档案文献不能发挥应有的价值。2.管理内容的创新。档案室不能收藏所有的文献, 因此在利用馆藏资源时有时会感到缺乏, 不能满足用户查阅资料的需求, 因此当前急需创新管理内容, 不能满足于当前保存的资料, 而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档案资源, 档案资源才能做到实时、丰富、高质量, 做到这些, 档案室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3.管理方式的创新。管理质量的优劣决定着一种事物的成败, 因此要认真对待档案管理工作。当前的社会要求在各个领域都实现创新, 因此档案管理方式也要实现创新和改革。改革就是改变传统思想、传统思路, 创新就是依据当前的实际情况认真进行管理, 发挥当前设备、资源、人员的最大作用, 要利用现代的眼光看问题、谋发展。4.人才资源的创新。不但包括上面的内容, 人才资源的创新在档案管理当中也属于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确定档案管理人员时, 不但要求具备较高的个人能力而且还需拥有较强的观察力, 同时开展培训工作, 一个优秀的档案管理人员不但要具备高超的专业技能而且还需具备较高的学习能力与灵敏的思维能力。

(二) 手段的创新。在传统档案管理工作中较多应用手工完成, 随着我国进入信息化时代, 社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如果依然应用传统管理模式则会与当前社会脱节。利用自动化系统展示自己的要求和意见, 发挥新时期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作用, 促进教研工作的顺利发展, 保证管理手段逐步实现社会化、多元化与优质化。

二、档案管理创新与实践

(一) 引进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要切实做到以人为本, 管理人员在管理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做好管理工作的根本, 因此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要考虑到每一个工作人员的需求, 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才能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 档案管理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二) 加强信息资源建设, 开展资源整合。1.丰富室藏资源, 优化馆藏资源, 做到物尽其用, 发挥馆藏的价值。2.强化信息技术利用, 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体现了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快捷、高效性。

(三) 人才资源管理。1.要考虑到员工的发展潜力, 为了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可以应用绩效奖励的做法, 激励员工创新。2.在编排工作轮岗时要做到科学, 保证员工有充足的学习时间, 可以利用开展讲座和讨论会, 吸引员工参与, 有利于提高员工的专业知识技能。3.利用员工的在职培训与继续教育, 有利于提高员工的专业知识水平, 开展适量的培训课程, 将当前的新技术传授给员工, 才能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三、档案数字化建设中的问题

(一) 观念问题。不重视档案管理工作, 不进行设备的更新和新技术的引进, 不能发挥现代技术的作用, 管理效率低下。虽然有的部门也另外设置了档案管理部门, 但档案管理工作并没有改变实质, 没有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用于档案管理的资金较为缺乏, 投入不足, 导致档案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不能真正提高管理水平, 工作效率得不到提高。

(二) 技术层面的问题。1.在数字档案室保存着丰富的多媒体信息, 而利用数据库不能实现传统文字信息的结构化关系, 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非结构化多媒体数据库。2.互联网不受地域的局限, 可以保证档案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但当前的互联网安全还不能完全保障, 传输速度也受到较大影响, 这些现状都严重制约着数字档案室的顺利发展。3.要想建立规范的数字档案室, 首先要具备系统化的标准, 但当前的标准还不完善, 还存在一定的漏洞, 不利于在实际中应用。4.建立数字档案到就是为了保证让更多的人享受资源, 但当前网络安全还不能达到人们的满意。

四、档案数字化建设相关问题解决对策

(一) 加快档案标准化制定。档案管理工作要想实现数字化, 首要问题就是制订系统化的标准, 只有具备规范的标准才有利于顺利实施, 因此制订科学的标准才有利于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的规范化。

(二) 重视档案管理软件的开发和应用。随着计算机的出现, 当前已进入信息化时代,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应用先进的管理软件, 才能保证数字化管理的实现, 因此可以与软件公司合作, 也可以开展自主研发, 从而确定自己的管理软件。

(三) 安全性方面的建议。保证信息安全在数字化档案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要提高信息安全意识,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及时备份馆藏资源, 专门针对电子档案中的盒音像档案建立专库, 切实保障数字化管理的安全。

总之, 随着档案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 只有实现管理上的创新和数字化, 才能与时代发展相适应, 才能逐步实现创新与完善, 才能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摘要:档案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主要记录了个人和团队的奋斗经过, 随着我国进入信息化时代, 创新档案管理体系与实现数字化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档案,创新体,数字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张红霞.谈档案管理措施[J].旅游纵览 (下半月) .2015 (12) .

浅谈高校档案管理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篇8

1 当前高校档案管理质量问题分析

档案管理工作在当前的高校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管理过程。其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认为这项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不大, 认为这是一个复杂且没有价值的工作, 工作是没有前途的, 并且也比较枯燥和乏味, 那么就造成了档案管理人员对待工作不认真, 态度不端正等entire, 使得整体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较差, 精神不够, 影响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同时当前的档案工作开展过程中, 存在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搜集工作的不规范, 借阅使用制度存在较多的不完善, 在有关的调查显示过程中, 当前高校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不够, 导致档案管理工作在日常的存放和借阅的过程中, 很容易出现走后门的情况, 领导一句话, 就可以进行档案资料的查阅, 这些都严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 同时也很容易造成个人资料信息的泄漏, 严重的阻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率开展。

档案管理部门的硬件设施条件落后, 这些也都是影响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 在当前的档案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 采用的都是科技化管理进程, 那么其硬件设施的缺乏就会造成管理工作开展效率下降, 影响了整个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良好运行, 成为了当前制约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2 高校档案管理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对策分析

在当前的档案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 高校必须要正视当前档案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对其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 能够给予其正确的评价, 在档案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 要想真正的提升档案管理质量, 就必须要构建完善的档案管理质量保障体系, 下面我简单对其体系建设方法进行分析探讨。

高校档案质量体系的构建也是一个非常系统的管理过程, 需要工作人员在自身能力、服务和奉献意识的基础上做好相应的各方面的档案管理工作, 从工作人员自身角度能够正确的认识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能够对这项基础工作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同时高校档案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必须要高校及其全体人员都给予高度的重视, 包括学校的领导、档案管理部门及其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等, 都必须要真正的认识和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性认识, 科学的对档案工作开展的完整性和统一性江南西归档处理, 能够实行全面监控和管理工作开展, 不断的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性认识, 能够保证其工作顺利开展, 同时在发展过程中, 可以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做好管理工作, 通过运用一些系统软件进行资料的保存和分类处理, 这样也能够避免资料年久后造成纸张变旧变色, 甚至丢失等, 影响了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开展, 也造成了资料信息的丢失, 不利于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完整。

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确保档案管理质量的基础工作顺利开展。在对其资料数据搜集过程中, 我们需要合理的保证档案资料的安全利用, 不断的规范整理, 各个高校需要建立相应的档案收集、鉴别和归档处理等, 进行详细的检查和核对, 同时对于各个档案整理过程中的资料进行合理的归档处理, 结合各个高校的实际情况, 制定全局性和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 不断的健全档案管理的组织网络, 成立档案管理小组, 针对各项管理工作都需要进行全面的整理和归档处理, 不断的促进其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对档案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档案管理人员对于档案工作开展的认识不足, 认为其工作枯燥, 没有前途, 导致在工作过程中缺乏耐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就造成了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不完善, 因此, 在档案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 我们需要实现档案管理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通过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工作开展相关内容的继续教育培训, 使得工作人员对自己的工作开展有个全新的认识, 正确的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对于高校发展建设的重要性, 然后提高自己对于工作的责任感, 保证其在工作过程中能够认真对待。当然高校对于工作人员也一定要提供很好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和工作待遇, 这样也能够留住人才, 不断的促进工作人员进行管理方式创新, 引入新的管理方式, 能够提高其管理效率, 节省工作量, 形成一支具备档案建设学、档案统计学等专业知识高科技人才, 不断的提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水平, 更好的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 结语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是高校发展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 也是高校发展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工作组成部分, 是对高校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体现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 我们需要紧密的结合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 针对其存在的问题, 能够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 不断的优化其管理策略, 对其管理工作的开展加以不断的完善, 形成一个系统的工程建设过程, 从而通过建立高校档案管理质量保障体系, 促进我国高校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 不断的更新其管理方式, 实现高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可持续发展, 保证高校档案管理建设在高校发展过程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摘要:档案管理工作在高校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能够产生很大的影响, 档案质量管理保障体系的建设是高校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 在高校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质量保障体系的过程中, 需要正确的认识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针对其存在的管理问题, 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来加以解决, 从而更好的促进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档案质量管理时单位领导人员采用的科学方式开展的管理工作, 通过在档案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质量保障体系, 对于提高档案管理质量水平, 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浅谈,高校档案管理,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温艳秋.高校档案管理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探究[J].兰台世界, 2013 (11) :73-74.

[2]胡水旺.浅析高校档案管理质量保障体系建设[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6 (8) :104-105.

探讨企业档案的知识管理体系的建设 篇9

一、构建知识管理模式的意义

档案信息的查询和检索, 如何由信息产生知识或换句话说, 如何利用数据信息获取知识、利用知识获得最大的效益, 这已经是一个深的层次。然后知识是通过信息来的, 是对信息识别、分析、提取、总结转换来的, 所以, 知识管理的基础便是信息管理, 也是信息管理的延伸。

知识管理模式是通过一些列的问答式程序来集合, 并寻找和识别与问题相关的关键性信息, 并通过提取这类信息, 形成针对某一问题的专业知识, 把它作为决策的依据。

虽然目前, 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知识资源的重要性, 明白它能为企业经济增长提供动力, 也成为企业发展必须的基础设施及决策必须的支持系统, 建立知识管理体系成为未来企业发展必然趋势。

在知识管理体系中, 可以对其进行两大分类:知识管理理念和知识管理软硬件。知识管理理念可以从企业的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两个方面进行体现。而知识管理软硬件是通过所对应的知识管理平台, 它作为支撑企业知识收集、存储、加工、传递、利用的平台, 利用现代化计算机技术, 通过互联网方式, 将知识和应用有机整合的总体。

随着全球知识化的迅速发展, 企业建立知识管理体系是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手段, 也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不败的重要保证。

二、构建企业档案知识管理的措施

(一) 提高构建企业档案知识管理人员的认识

传统的企业档案管理的主要载体是“纸质”的材料, 由于对企业档案认识不足, 一部分人认为只要保管好、不丢失、以备待查就可以了。他们没有充分人事到档案的综合价值, 没有认识到除档案基本记录、存储历史的价值外, 服务于企业实现需要的实用价值、知识价值、信息资源的综合价值。知识管理它不仅是一项技术、更多的是一种管理理念。就目前而言, 要构建企业档案的知识管理中所出现的问题, 最主要还需要依靠人的知识、依靠企业员工的参与, 这是对构建档案知识管理的认识观。

在经济市场中, 知识的价值是通过时间体现的, 档案知识的价值不在于过做过多少累积, 而是今后在有效的时间内能为企业贡献多少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 这是档案知识管理的价值观。

有效挖掘档案中蕴含的知识, 就是为企业知识资产增值服务, 为企业盈利, 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这是档案知识管理的运营观。

档案知识的应用是推进企业档案知识管理的动力, 在构建企业档案知识管理中, 应该认识到档案知识的价值, 以应用乒提高档案知识管理水平, 这是档案知识管理的应用观。综合上述观念, 只有企业领导层、管理人员的达成共识, 这才是做好企业档案知识管理的前提。

(二)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知识管理水平

随着企业构建档案知识管理, 也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档案管理人员自身水平掺差不齐, 使其作用不得不到重视, 导致档案知识管理不能顺利进行的主要因素。随着构建档案知识管理体系, 档案管理目标和职能也随着发生变化。因此, 企业应该注重档案管理人员的水平提高,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1.继续教育是提高档案人员基本途径。档案管理人员通过专业学历教育、在职教育、岗位技能培训和资格认证培训等方式来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协调能力、写作能力、管理能力等, 最终达到提高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水平。2.引进高素质人才是提高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效、最快捷的手段。此外, 企业也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训教育学习制度, 使其可经常参加系统的知识更新与再继续教育培训的机会, 不断扩展企业档案人员的知识, 提高学历层次, 这样才能满足企业档案知识管理现代化需求。

(三) 建立完善的档案知识管理规范与运行机制

所谓运行机制它是一种“环境”, 它包含企业档案知识管理的组织体系、制度、规范、需求、反馈、评价等。要建立管理体系, 首先明确档案知识管理负责人, 其次建立机构队伍和档案知识库三个主要内容。完善的规章制度是企业档案知识管理的基础, 它明确个人职责、限制保密档案知识的共享和交流范围, 鼓励知识创造和共享的措施等。它有利于知识的分类、分级管理的具体工作流程和方法, 保证档案知识挖掘的科学性和效率。在管理制度和规范中, 也有相应的奖罚措施, 要以“以人为中心”, 档案人员是企业档案发展的主体和实施知识管理的关键。综合本段所述, 一套完善、科学、合理的档案知识管理规范与运行机制, 不仅是企业档案在面对突发事件能有规可依, 也可以促进档案人员的工作、知识学习、交流的积极性。

综合上述, 在目前知识管理的背景下, 不能只关注企业档案的收集、整理及保管, 更应该关注其开发与利用, 尤其在知识经济的今天, 这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刘长欣.浅析知识经济时代对档案管理的挑战与对策[J].商情 (教育经济研究) , 2008 (02) .

测绘档案的利用与服务管理体系建设 篇10

其实, 不同地区的地理特征、环境条件等都不同, 测绘则是将地面已有的特征点和界线通过测量手段获得反映地面现状的图形和位置信息, 供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和行政管理之用。测绘档案是指在大地测量和地图绘制活动中形成并归档的科学技术文件材料。按照使用性质不同, 测绘档案一般分为基本测绘档案、专业测绘档案、特业测绘档案和现势参考档案。测绘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和服务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有效地实现了档案现代化管理, 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为人民生产生活提供更大方便。但是, 在测绘档案的管理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阻碍了档案的系统化、信息化管理, 有关单位和机构应该高度重视起来, 促进改革。

一、测绘档案的发展趋势

(一) 纸质测绘档案的提供和使用呈下降趋势。纸质测绘档案由于保存时占用空间大、使用时间短、更新周期慢、产品单一等, 逐渐不能够满足人类生产生活需求, 它的提供和使用整体呈下降趋势。

(二) 数字化档案现势性好。数字化档案的更新周期短、易于保存, 并且能够结合计算机进行利用和管理, 使得数据更加科学化、准确化, 满足人类需求。并且近年来政府正在加大对测绘档案利用与管理的基础投资。有了政府的支持, 相信数字测绘档案在各个领域的发展空间是非常大的。

(三) 测绘档案的利用与服务管理体系的建设促进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地域的广阔和环境的复杂给测绘工作带来难度, 而数字化测绘档案的发展与利用大大地降低了工作难度, 可以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代替人工劳动, 并且准确度很高, 有效促进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当发生一些地震等自然灾害时测绘档案可作为辅助平台。

二、测绘档案利用与服务管理体系建设现状

(一) 缺乏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标准规范。当前, 有些标准规范缺乏实际指导意义, 只是对测绘行业或者档案管理进行规定, 没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无法充分发挥其可操作性,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测绘档案的利用与管理。

(二) 归档过程不规范。在测绘档案归档过程中, 有些项目人员没有很好的进行数据组织和数据命名, 导致数据混乱繁杂, 甚至存在重复的数据, 加大了后期整理的难度。或者有些工作人员为了省去繁琐的归档步骤, 简化归档步骤, 可能导致档案的丢失。

(三) 管理措施不到位。在测绘档案管理过程中, 工作人员的管理措施不到位, 每个人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不同, 在工作中可能由于操作不当造成档案的损坏与丢失。还有就是部分数字测绘档案和传统载体测绘档案混杂在一起保管, 难以确保载体安全, 也给利用带来不便。

三、促进测绘档案的利用与服务管理体系建设策略

(一) 制定可操作性强的规范制度。有关单位应该根据实际情况, 制定可操作性强的规范制度, 有计划地修改数字测绘档案的接收、整理、保管等标准, 将测绘行业和档案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有效实现信息数字化管理, 提高工作效率。

(二) 严格执行归档制度。有关人员应该严格控制归档过程, 严格执行归档制度, 在归档测绘成果数据的同时, 还必须同时归档其对应的技术环境、相关软件、版本、数据类型、格式等技术因素和背景信息。还有就是及时对信息系统进行病毒查杀, 保证数据的完整性等。

(三) 提高工作人员职业素养。有关机构应该注重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 定期安排员工去优秀的其他测绘档案管理单位进行实习, 学习先进科学的管理技术。可以聘请专家为员工进行技术指导和知识讲解, 帮助老员工学会先进科学技术的使用, 帮助新员工进行工作经验的积累。

(四) 做好数据检查和数据备份。归档工作的操作不当给数据完整性带来风险。所以有关人员应该注重数据的检查与备份, 定期对数据进行系统检查, 或者对部门档案进行抽查, 加强监督和管理, 有效提高数据档案的完整性。

四、结语

数字测绘档案是测绘档案馆藏的核心, 更是广大测绘科技工作者多年辛勤劳动与智慧的结晶。针对当前测绘档案利用与服务管理体系建设现状, 有关机构领导和员工应该共同努力, 互相配合, 制定可操作性强的规范制度, 加强监督和管理;严格执行归档制度, 保证档案的完整性;提高工作人员职业素养, 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发生;做好数据检查和数据备份, 确保其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等。最终有利于人类科学生产发展, 信息服务面延伸到各个角落, 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花文博.测绘档案的利用与服务管理体系建设[J].中国档案.2011 (7) :40-41.

[2]闫霜, 李兵.浅谈测绘档案的管理和利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0, 33 (3) :245-247.

[3]刘惠英.浅析测绘档案的管理和利用[J].科技资讯.2011 (11) :43-43.

上一篇:实操培训下一篇:并发症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