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模式变革

2024-08-07

财务模式变革(精选十篇)

财务模式变革 篇1

一、以财务管理的相应结构要素为蓝本的财务管理变革

关于以财务管理的形影结构要素为蓝本的财务管理变革, 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这四个方面是:第一, 财务管理的变革的目标。第二, 财务管理的变革的主体。第三, 财务管理的变革的对象。第四, 财务管理的变革的方式。下面来进行详细的说明和分析。

(1) 简析财务管理的变革的目标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企业或者公司, 考核的最终标准就是价值指标。在企业的发展目标中, 企业的价值目标应该是摆在第一位的, 这种企业的价值目标会在企业的发展中一直渗透。我们企业的财务管理的目标有一部分为为企业取得更高的经济收益, 但是最主要的目标是协调企业各个部门的发展, 为各个部门的进步及发展打造出最优质的经济环境。而且还要让企业的财务人员感受到企业的进步和发展。也就是说, 财务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实现最大限度的幸福感。

(2) 简析财务管理的变革的主体

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 我们要有一个管理的主体来承载财务管理的日常工作。这种财务管理的主体是推进财务管理相关工作顺利有序开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因素就是有一个可以依赖的财务管理主体。在我国的传统的财务管理体系中, 财务管理的主体是指我们企业的财务部门, 通常情况下很少有企业的别的部门参与到财务管理中。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变化, 企业的财务管理主体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财务管理的主体由单一的财务部门拓展到了很多与财务有关的部门和个人当中。例如:政府, 财务员工, 项目投资人等等。在这些新增加的财务管理主体中, 政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财务管理的新增主体, 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有巨大的影响和参与能力。

(3) 简析财务管理的变革的对象

在我国传统意义上的财务管理就是管理资金的流动, 众所周知, 资金的流动就会导致市场商品的流动, 应该认识到市场上商品的流动又是以资金的流动为基础及前提的。尤其是在我国现有的经济体制改革中, 现在的经济市场上涌现了多种多样的金融流通工具。这在一定的程度上促使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因此我国出现了专业的资本投资机构和资本投资人。这些机构和个人通过对于市场资本的成功运作, 从中获取理想的收益。通过这种形式, 我们的财务管理的对象又进一步的进行了扩容, 使得我国的财务管理的对象由货币流动逐渐转变成了货币及商品的双流动模式。这种财务管理的对象的改变或者是扩充, 都需要我们在理论上进行全新的财务管理的认识和分析。在最大的程度上降低货币和商品流动中的可能存在的风险, 同时用来提升财务管理的实践水平。为日后的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的货币和商品市场创造最为坚实的基础。

(4) 简析财务管理的变革的方式

具体来讲, 财务管理由于涉及面很广, 我们可以将财务管理看作是一项具有综合性质的工作。我们按照通常情况下的财务管理的过程来分析, 财务管理涉及到了五个方面。分别是:第一方面, 财务决策;第二方面, 财务运行;第三方面, 财务控制;第四方面, 财务考核;第五方面, 财务分配。在新形势下的经济结构的转变中, 财务管理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常情况下, 我们的财务决策必须由理性的思维决策来执行, 但是现有的经济形势, 导致了仙子阿的财务决策必须由例行的思维决策及感性的思维决策来进行综合的决策执行。财务决策不单单是对以往的经济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比较。现在的经济财务决策要加入很多的专业性很强的学科, 例如心理学, 神经学等, 这些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加入到财务决策过程中来会对财务决策的整体效果有明显的改进。财务的运行也由原本的静态形式的运行变为现在的静态运行和动态运行相结合的方式, 增加了财务运行的灵活性。

二、在当前新形势下的财务管理的创新形式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 我国的财务管理必然要进行很多方面的创新, 这样就对财务管理的创新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突出财务管理的创新, 本文就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财务管理的创新形式的简要介绍。这三个方面分别是:第一, 财务管理的创新的观念。第二, 财务管理的创新的模式。第三, 财务管理的创新的制度。下面来进行简要的叙述。

(1) 简析财务管理的创新的观念

关于财务管理的创新理念, 本文需要指出的是财务管理的相关人员的职业观念决定着创新理念的水平高低。首先, 我们要在财务部门内部进行合作和竞争的双观念创新;其次, 我们要完整的整合目标创新理念的内容;最后, 我们要打破常规进行财务管理的风险观念的有效创新。

(2) 简析财务管理的创新的模式

关于财务管理的模式的创新, 我们除了要做好文章上面提及的五方面内容外, 我们还要结合现有市场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来进行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首先, 我们要将传统的财务管理创新模式进行转变;第二, 我们要将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运作理念加入到财务管理的模式中来。

(3) 简析财务管理的创新的制度

财务管理的有序顺利进行不能脱离了相关制度的支持。所以我们要将财务管理的制度同样进行创新。我们要增加财务管理的透明度, 为财务管理的阳光化铺路;同样我们也要进行相应的激励办法, 鼓励财务工作者投身到财务管理的创新中来。

摘要:随着我国的企业的制度和规章的建立健全, 财务管理的相关工作就被看做是企业运作过程中的一项较为基本的工作。财务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命脉。伴着我国的经济全面的发展和复苏, 我国的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进步和完善已经得到了大众的认可, 给社会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我们为了满足企业的长足发展, 财务管理的创新升级就需要结合企业自身和当下的社会软环境的要求来进行。本文就是针对了财务管理的相关结构问题, 深度的剖析了财务管理的本质和变革, 希望对我国的财务管理方面的创新和改革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财务管理,创新,改革,要素

参考文献

[1]张俊.企业财务管理与经营管理的创新策略[J].会计之友, 2013 (05) .

试谈财务管理变革与“财务战略” 篇2

要做到合理定位财务战略,准确构建财务战略思想,确立财务战略目标和财务战略重点,制定有效的财务战略措施,必须统一其先进性与可行性,密切衔接其长期、中期、短期目标以及科学地预见财务管理的变革趋势,顺应财务变革发展的需要,才能寻求到突破实施财务战略障碍的路径。当前,财务管理的目标和财务管理的内容已呈现如下的趋势:

1.财务管理观念由封闭型转向开放型。

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各国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交流日益频繁,各国经济运行方式和发展的差异日趋缩小,财务管理学国际一体化已是大势所趋。因此,财务管理人员应树立开放意识,在准确把握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引进西方财务管理理论,了解当代经济学研究的新成果,拓宽财务管理研究视野,提高我国资本市场效率,优化资本结构,提高投资决策水平,促进市场均衡,减少投资风险。

2.财务管理目标由“利己”型转向“利他”与“利己”的统一。

每个企业的行为只有有利于相关主体的利益,有利于社会利益的实现,才能使自身利益得到保障;只有互惠互利,才能共享知识。因此,追求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理财目标的选择。

3.财务管理对象由企业内部向金融市场延伸,从有形资产为主转向无形资产为主。

经济全球化将使市场规模和容量达到一个空前未有的水平,使企业与市场的联系更加密切,传统财务管理的研究对象-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应拓展到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资金运动特别是金融市场的资金运动。因此,财务研究向金融方向延伸是财务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工业经济社会发展依靠有形资产,随着社会财富生产过程中科技含量的增大,科技知识等无形资产要素在企业生产发展过程中将起到决定性作用。与此相联系,无形资产管理将成为财务管理的重点。

4.管理组织结构中由纵向层次结构转向横向网络结构。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共享的信息技术网络遍布全球,标准化的财务、劳资信息可以通过计算机实时处理和提供共享,非标准化信息则可以通过信息网络由人脑决策,企业之间所获的各种信息与竞争都可在网上进行。这样,以集权为特征的金字塔型分工细密、管理环节复杂、成本高、效率低的纵向层次组织结构,必将被以分权为特征的管理层次少、结构紧凑、高效率的横向网络型组织结构所取代。

5.筹资战略模式由筹集资金转向筹集知识。

企业经营离不开资本,资金是资本,知识也是资本,知识经济拓宽了资本的内涵,知识成为发展经济的重要资本。如何筹集知识资本并对知识资本进行评估,预测分析其未来收益,将成为财务管理的重要起点。

6.投资战略模式由规模效益型转向知识效益型。

在传统工业经济时代,企业以扩大规模的粗放式经营作为追求效益的主要手段。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进行投资的效益远大于以扩大规模为模式的投资效益。企业投资于何种知识,投资的经济效益如何评价,将成为财务决策的核心问题。

7.分配战略模式从按资分配转向按“资+知”分配。

知识经济时代,用“计时工资”、“计件工资”、“按岗付酬”已无法度量员工对企业的贡献,衡量贡献的惟一尺度只有业绩,而业绩的大小是按投入资本包括知识资本的大小衡量的,

因此,按业绩(即按“资+知”)进行分配,是既促进效益又兼顾公平的分配方式。

“财务战略”的基本范畴

“财务战略”是指为了谋求企业的长远发展,根据企业战略要求和资金运动规律,在分析企业内外环境因素的变化趋势及其对财务活动影响的基础上,对企业未来财务活动的发展方向、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基本途径和策略所作的全局性、长远性、系统性和决定性的谋划。财务战略是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管理战略。

“财务战略”是战略理论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应用与延伸,财务战略的本质,既反映其“战略”的共性,又揭示着其“财务”的个性。财务战略具有一般战略的某些共性,如全局性、长期性、适应性、动态性、导向性和风险性,还在企业战略体系中体现出诸如相对独立性、地位的从属性、谋划对象的特殊性以及实施主体的全员性等自身特性。

“财务战略”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各种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任何一项要素的构建,都会影响整个战略系统的运行。科学、合理的财务战略应该是一个各种战略要素协调一致、互相配合的完整体系。财务战略主要包括以下4个基本范畴:

1.“财务战略”思想。它由一系列原则、方针和理念构成。财务战略思想是财务战略的灵魂,贯穿于财务战略管理的全过程,是决定财务战略成败的关键。

2.“财务战略”目标。它是是根据财务战略思想及企业总体战略的要求,在分析企业内外理财环境基础上制定的未来较长时期内财务活动的总体目标。财务战略目标是财务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它规定了企业未来一定时期财务活动的方向和任务。

3.“财务战略”重点。这是对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决定作用的重大而又薄弱的环节。企业在确定财务战略重点时,要分析主观条件,将自己的优势力量集中起来,通过“点”的突破,推动企业整体经营活动向最好的方向发展。明确财务战略重点的的过程中必须明确财务战略目标,寻找投资回报率最高的项目和业务,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4.“财务战略”措施。它是企业为实现财务战略目标而采取的具体手段和方法,是财务战略行动方案的具体化。制定财务战略措施,应突出财务管理的特点,体现资金运动规律和财务活动各阶段的特征,更重要的是要体现财务变革的要求,以保证财务战略目标的顺利完成。

实施财务战略须突破的障碍

“财务战略”实施的前景是非常诱人的,但是在进行财务变

革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例如财会部门必须在交易处理与策略性作业之间取得平衡,在二者之间均衡地分配财务功能的资源;在未来的预算中,财务部门的运营成本呈下降趋势,财务主管要更多地考虑少投入多产出的问题。此外, 对财务系统大幅度地改进需要时间,这段时间将主要用来转变传统的观念,因为现在的财务人员仍然注重对交易的处理而不是策略性的项目,而在此期间,信息系统仍将不断发展。同时,目前财务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单一,财务和企业整体缺少合适的绩效衡量方法,财务分析缺乏相关性,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相互不兼容,公司和部门的财务组织权限和职责相互混淆等问题,也是一道道横亘在财务变革路程上的关口。

基于企业财务管理变革的探讨 篇3

【关键词】企业 财务管理 变革

财务管理指的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主要相关内容问题之一,属于根据相关性的财经规章制度并且依照财务管理的相关准则来管理的企业的各种财务活动,并且逐渐处理一些财务相关活动的经济管理的活动。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财务相关工作已经发生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变。因此,企业治理的相关结构也需要根据这种变化趋势进行相关程度上的改善。

一、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的变革内涵

主要指的是因为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在进行了质量和数量方面的相关积累之后,因为内外部的相关因素发生了改变和引起的影响,导致企业的财务管理实现了一些质量方面的变化,这个过程中就经历了财务管理的继承和创新。在这个创新和继承的过程中,一些现代企业在财务管理能力上较差的情况下,可能会遭遇淘汰等变故。因此,现代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如果能够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优化升级,那么将有利于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升级,有利于企业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如果在企业中建立以预算管理作为核心的相关网络化和集团化等财务信息的管理体系,有利于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和企业的业务信息的相关融合以及与企业信息资源的相互共享,这对于促进企业内部财务结构的不断升级也有重要作用。

二、企业财务管理出现的问题

(一)利益冲突

目前,很多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上出现很多的现实问题,其中较为明显的是原有的产权理论以及制度加深了股东和经营者以及员工之间发生的利益冲突。如今,现有的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创新人才和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员工在企业中为企业财富的创造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现代的企业已经不仅局限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问题,事实上还存在着财务资本以及知识资本以及其相关的所有权之间的复合型契约的问题,这是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产权合作相关性的问题。传统的产权理论以及制度只注重的是有形资产以及投入的资本的相互配置的问题,忽略了知识资本的有效配置,进而也就不断加剧了所有者以及经营者等利益之前的矛盾和冲突问题。

(二)财务管理中理论与内容已经脱节,而且与时代脱轨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企业在网络这个大环境中可以灵活发展,传统的财务会计与当前的网络会计有很大的区别,如果我们不能做好传统与新形势的衔接,我们的企业就会被淘汰。我们必须要面对的就是他们之间的转化与改进,而在这方面,我们做的并不好,这就严重影响了财务管理的效果。

(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中依旧存在问题

第一,为预算而预算。预算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安排和实施 的具体细节和外界因素,简单的对财务进行预算评估。企业应该建立系统的预算制度,对企业财务进行全面预算,对资金、人力、各种业务进行综合汇总分析,最后做出合理的财务预算。第二,财务预算编制方法模式化。模式化预算降低了财务管理的灵活性,不能对当前出现的突发事件进行合计处置,不仅降低了管理效率,而且会影响到企业大政方针的实施。

(四)不适应发展需求

从会计的主体假设上看,电子商务的相关应用使得电子商务以及网络公司都逐渐普及起来。企业能够在网络空间当中相当灵活,會计主体的变化十分频繁,传统意义上的会计主体在这样的环境下已经变得失去了原来的发展意义和作用。因此,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怎样在电子商务环境中对于财务管理的主体来做出相关的新的意义上的鉴定或者是对于会计主体本身进行相关的修正等正是网络会计难以回避的问题。

(五)财务人员素质阻碍着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发展

我国现在的企业财务管理中人员设立呈现出优秀人才少,中间层次与低层次的人员多。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缺乏创新且知识储备能力差,他们不能在现代信息化新常态中顺应信息化、知识化管理,这样最后的结果就是企业因财务管理人员而滞后于社会新常态发展。

三、新常态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方向

(一)加强企业财务预算管理

现代企业的预算管理问题已经成为了企业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这个观点已经得到大家的认同。但是,鉴于目前很多企业在财务预算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现代企业需要在财务预算管理方面加强约束,结合企业实际的发展环境,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客观上要求现代企业实施较为全面性的财务预算管理,就是将业务预算和投资预算等结合于一体的综合性的预算管理体系,其内容涉及到业务和资金等众多方面的问题。在实际的财务运算中,认为预算属于一种纯粹的财务行为的看法很难促使预算管理实现有效的实施,相关企业应该将现有的财务会计方法作为基础,和现行的财务会计报告中的口径相连接。因此,现代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问题还需要经过一段长时间的实践和改善,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走全面预算管理的道路

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应该要实现全面性的预算管理。全面预算通过对企业财政支出、资金使用等财务进行分析管理,可以充分了解企业发展动态,有利于合理充分调动资源,在市场强烈竞争中把握机遇,并促进企业更好地在新常态下发展。做到全面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综合分析,合理布置,优化分析,合理预算,对企业在市场上准确定位并为企业寻找一条稳定发展道路。最后通过有效评价制度,对预算进行评估,查漏补缺,使企业能够更好的按照预期的计划发展。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现代企业将走向更加全面性的预算管理形式,为促进企业财务的科学预算提供有效帮助。

(三)丰富网络会计的理论知识,加强对会计的培训指导

科学技术的变革和创新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带动整个世界上的相关各行各业的变化以及人们意识上的创新,财务管理的理论也是其中一部分。由于信息技术的呈现着前所未有的发展状况,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了让社会生活以及经营方式的最为有力的相关发展因素。当前以互联网为主体的时代,信息技术催化了网络经济的发展,我们要积极改善自身,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不仅要加大对网络会计知识的学习力度,全面创新现代会计教育,以便更好的适应新常态经济的发展。

(四)新常态下财务管理要注重理论的学习与应用结合

财务管理的改革肯定会带来其他行业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就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认真学习现代财务管理理论知识,创新管理理念,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创新企业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模式,寻找适合本企业发展的新道路,这样财务管理才能在新形势下更好的发展,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创新,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理论也会逐渐完善起来,财务的管理必将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经济如此迅猛发展的今天,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中占据有利的地位,要不断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素质,将传统财务管理经验结合现代信息化技术,创新管理理念,变革管理模式,不断适应经济新常态。加强对企业财务的管理,促使企业在新形式下走在经济发展的前沿,带领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雯婷,王欣兰.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变革趋势分析[J].商业经济,2013.

互联网环境下财务管理模式变革 篇4

一、互联网环境下财务管理模式的变革

财务管理模式是指企业为实现财务管理目标, 根据企业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管理方式而建立的财务管理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和财务管理方式的总称。现代网络技术与财务管理技术相结合, 推动了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变革。

(一) 网络财务拓展了财务管理空间。

在传统的环境下, 由于距离的存在, 使得企业集团不能够及时获得相关的财务信息, 这直接制约了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范围。而在网络环境下, 距离的远近将不再是制约因素, 财务管理的能力可以延伸到全球任何一个结点。因此, 企业的远程处理和集中式管理成为现实。企业集团利用网络可对所有的分支机构实行数据的远程处理、远程报表、远程报账、远程查账和远程审计等远距离财务监控。同时, 通过网络可以对下属分支机构实行数据处理和财务资源的集中管理, 并可将众多的财务数据进行集中处理, 集中调配集团内的所有资金, 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此外, 在网络环境下, 由于企业经营活动更多的依赖于客户、供应商和行业经济、区域经济甚至全球经济的变化, 因此企业由关注整合内部财务资源转为更多的关注整合企业外部财务资源。财务信息的整合也可用网络方式从企业内部财务信息“孤岛”直接转向客户、供应商、政府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采集。这种空间的拓展使得财务管理更加从分散走向集中, 从企业内部走向企业外部。

(二) 网络财务加快财务管理时效。

基于网络资源高度共享特性的互联网在打破了物理距离限制的同时还打破了时间的限制, 企业财务管理变得即时和迅速。首先, 表现在消除了财务、业务活动运作上的时间差, 实现了财务与业务的协同化。网络财务在企业中的运用, 企业各职能部门之间信息得以相互连接, 彼此共享, 从根本上改变了财务与业务互不对称的现状。其次, 财务信息的即时生成, 实现了财务管理由静态向动态管理的跨越。财务数据的实时处理使得财务核算由事后的静态发展到事中的动态反映和监控。这样财务信息的使用者可以随时了解和掌握企业经营及财务状况。

(三) 全新的运作方式提升财务管理效能。

在财务信息提供方面, 网络环境下财务信息变成网页数据, 可供相关使用者随时提取。我们可以看到目前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在其网站上放置企业财务报告供信息使用者随时查阅, 增强了信息的时效性。在结算支付方面实现了电子货币化, 即结算是可以直接由网络上的电子货币自动划转。这极大地提高了结算效率, 加快了资金的周转。在办公方式方面实现了多元化, 只要将计算机联结在互联网上, 不管在单位、家中或异地几乎所有的工作都可在互联网计算机上完成, 真正实现了“大企业变小, 复杂机构变得简单明了”, 这不仅降低了机构运行成本, 更主要的是提高了效率。在财务管理服务方面商业化, 借助网络财务, 企业和个体用户进行财务管理可不必自己去做, 而直接在网上购买相应的会计处理和财务管理服务, 只是按服务项目和数量付费便可。

二、山东招金矿业财务管理模式变革案例

如前所述, 互联网时代的企业财务, 一般朝着集中化的方向发展。因此, 实际上互联网时代的财务管理模式, 是探讨互联网时代的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的问题。本文的案例公司山东招金矿业就是在进行了财务集中管理的变革。

(一) 企业简介。

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个专业从事开发黄金产业的综合性企业, 一个中国金都的优势品牌, 一个走向世界的纯黄金矿业公司。公司位于号称“中国产金第一市”的山东省招远市, 是中国领先的黄金生产商, 拥有从勘探、开采、加工到冶炼为一体的完整的专业化黄金产业链, 其技术均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水准。公司为全国同行业最大的黄金冶炼商、黄金生产商之一。

(二) 信息化动因。

随着集团的快速发展, 招金矿业财务的相关职能在企业全面决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管理层也希望财务职能从现在的面向过去能够逐渐转变为面向未来。集团财务需要借助一个先进的信息管理平台, 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实现动态细化管理, 适应战略决策对财务和业务信息的需求, 实现财务职能的转变。同时, 为了加强集团管控能力, 提高管控水平, 提高各子集团子公司的业务协同, 实现精细管理、提高市场应变能力, 有必要站在集团的高度对现有的分散的、重复的信息化投资进行整体规划, 利用信息化的先进手段及网络平台, 实现不同公司间、部门间业务协同、资源共享, 提高集团整体运作效率, 支持集团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时,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管理软件的不断升级为集团化管理提供了外在的有利条件。

(三) 具体应用。

基于以上原因, 2007年10月, 招金矿业与金蝶合作, 使用满足集团企业综合管控需求的金蝶EAS系统。具体应用如下:

1、建立集中控制的集团财务管理体系。

招金矿业打破传统分散式财务管理模式, 顺应集团企业集中财务管理趋势, 基于网络环境下实现了集团财务统一核算制度、统一报告制度和统一管理制度。企业通过灵活的组织架构的设置和“控制权”参数的设置, 在集团不同层级上合理地设置“控制权”, 实现“集权”与“分权”的统一。各级管理者还可以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跨越时间和空间, 对成员单位进行实时控制。通过信息技术构筑的网络环境, 招金矿业在财务集中管理的基础上实现同业务系统的一体化运作、集成应用;提高运行速度, 保证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 通过建立集团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体系, 逐步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

2、规范全集团财务报告管理体系。

招金矿业为进一步严格规范合并报表工作流程, 保证集团对整个财务报告流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控, 在全集团范围内实施金蝶EAS合并报表系统, 通过系统提供的多方案合并策略、多角色汇报机制, 招金矿业可以灵活地实现按行业、组织、地域等多角度合并的管理要求;通过自动核对和生成抵消分录、自动生成汇总和合并报表, 大大减轻招金矿业的重复性工作量, 多种报前检查和重要数据异常情况预警功能, 也确保了财务报告数据的准确性。招金矿业通过金蝶EAS系统还可以提供对内对外提供经营报告、法定财务报告、管理类报表、例外事件报告、经济分析报告等多种管理报告, 为CFO提供最大限度的财务信息支撑。

3、强化全集团资金的集中管控。

招金矿业为满足集团总部资金集中监控的管理要求, 通过推行结算中心资金管理模式, 实现了资金计划、资金结算、票据、利息计算、资金监控分析和银企互联等核心业务的一体化管理, 为集团成员单位提供了统一资金管理平台, 帮助集团强化资金的集约化管理, 通过资金事前计划, 实时控制和分析, 加快资金周转,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招金矿业在金蝶EAS系统的应用中, 实现了企业集团财务管理、财务报告以及资金的集中管控, 体现了在互联网环境下, 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变革。

三、结语

一种有效的财务管理模式必须与环境相适应, 并根据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创新。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曾使会计走向了电算化时代, 给财务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而在互联网环境下, 财务管理模式又走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企业必须根据环境的变化相应地进行财务管理模式的变革, 才能在竞争中保持优势, 在网络经济浪潮中站稳脚跟。

摘要:本文从当前所处的网络时代背景出发, 阐述在互联网环境下财务管理模式变革的必然性, 从财务管理的空间、时效和效能三个方面的变化具体说明财务管理模式的变革, 以山东招矿财务集中管理模式为例, 进行论证和说明。

关键词:互联网,财务管理模式,财务集中管理

参考文献

[1]杨周南.会计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3.11.

[2]李思寰.互联网环境下财务管理模式研究[J].财会通讯, 2009.12.

浅谈企业财务报告的变革与发展 篇5

浅谈企业财务报告的变革与发展

财务报告作为立足企业、面向市场的`一个重要的经济信息系统,为适应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变革,必须要在其报告体系、内容、方式、模式等方面进行不断变革,才能在企业生存与发展中更好地发挥其特有的功能和作用.

作 者:郭义敏 作者单位:江汉石油管理局工会,湖北,潜江,433124刊 名: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ANGHAN PETROLEUM UNIVERSITY OF STAFF AND WORKERS年,卷(期):18(1)分类号:F231.5关键词:财务报告 全面收益 知识资本信息 分层财务报告 诚信度 变革与发展

财务模式变革 篇6

一、网络文化的特征

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在互联网中的网络媒体内容发布、传输和表达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 这些技术的发展为广大网络用户带来了信息交流的便利。当利用网络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或工作的一种习惯时, 网络就不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 而是打上了文化的烙印。网络文化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融合为物质基础, 以发送和接收信息为核心的一种崭新文化。网络文化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 表现出自己所独有的特性, 网络文化的首要特性就是技术性和文化性的融合。网络首先是一种技术, 它从诞生那一刻起到发展的每一阶段, 都带有浓重的技术色彩。然而, 任何一种技术, 从它走出实验室走向社会的那一刻起, 就具有了“文化”的色彩。而文化从根本上说就是人化, 其首要特性就是人文性, 网络的价值在于人对其开发和利用, 在于网络为人们建立了及时和有效的信息交互平台, 网络文化价值的实现过程就是人们的创造性得到张扬的过程, 就是人们信息交流渠道进一步完善的过程。

网络文化反映出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信息的开放性和多元化。开放性是网络的根本特性之一, 也是网络的基本价值之一;开放与共享一脉相承, 网络在现实发展中始终贯穿着开放与共享的精神。同时, 网络文化还表现为主体、客体、中介的多元化。网络文化的主体是网民, 网络文化主体的多元化就是网民的多元化, 网民是多量和多质的集合体, 不同性别、年龄、职业、阶层的人, 都有权利、有能力进行文化创造、价值判断和价值评价;网络文化客体主要指信息, 而信息本身的内容呈现出多元化、分层化的格局;网络文化中介也是多元化的, 主要是经济的、技术的、社会的、道德的、观念的各种力量, 网络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使这些力量在数量上极大丰富, 在质量上极大提高。

二、网络财务呈报的产生

网络文化是人们在利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过程中, 不断地改变、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并最终形成的一种与网络环境密切相关的行为方式。对于网络文化的研究, 人们关注的重点更多的是信息技术对自然人生活方式的影响, 如QQ文化、博客文化就是现实生活中基于自然人的一种网络文化现象。但应该看到, 网络文化不仅仅影响到了自然人的行为方式, 对于“经济人”——企业的行为方式的影响也是非常深刻的, 某些改变甚至是革命性的。如一些企业转变传统的经营模式, 借助网络技术来开展电子商务;一些企业则改变了自己的办公模式, 进行在线办公、数字化办公。企业业务模式、业务流程的变革, 必然导致企业的财务信息披露方式要发生变革, 需要建立基于网络环境的网络财务呈报。网络财务呈报本质上是要求企业建立一种新型的信息交互方式, 表现为财务呈报主体的多元化, 财务呈报客体的开放性, 财务呈报中介的交互性。企业这些理念的变化, 更多的是对人的尊重, 是对企业各个不同层面的利益相关者的尊重, 体现了网络文化开放性、人文性、多元化等特征。

企业财务信息呈报源于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在特定时期促进了经济的长足发展, 但其所产生的代理问题, 即信息的不对称分布则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重大问题, 信息不对称会引起市场的逆向选择, 表现在资本市场上则为“劣质上市公司驱逐良质上市公司”现象, 这就增加了投资者决策的不确定性, 并导致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大。为了降低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企业的管理层具有自愿进行财务信息披露的主观愿望。对自愿披露的实证研究表明, 管理者通过自愿增强其公司财务信息方面的透明度, 可以单独或同时达到以下3个目的; (1) 降低代理成本或合约成本; (2) 降低资本成本; (3) 提高公司的价值。企业愿意进行企业信息的披露, 但披露必然会加大企业披露成本, 传统的纸质财务报告披露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随着投资者分散程度的提高, 纸质报告形式变得相当昂贵, 而网络财务呈报模式具有低成本、高速传递、编制格式灵活多样等优势。因此, 企业要进行信息披露在于降低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代理成本的增加, 而愿意借助网络技术来进行财务信息呈报的内因是企业业务模式的改变, 外因则是基于成本经济原则。

三、网络财务呈报主体的多元化

网络财务呈报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 表现出主体多元化特征。网络财务呈报的主体是指财务信息的提供者和财务信息的使用者。财务信息的提供者在进行财务信息的披露时, 面对的是不同类型的财务呈报使用者, 这些使用者们对企业所提供的财务信息或非财务信息的关注点具有较大差异。承载企业财务信息的财务报告, 其可容纳的财务信息的量是有限的, 只能将不同用户共同需要的一般性的信息置于财务报告中。所谓的共同需要的一般性信息, 实际上是对用户按重要性排序, 排序在前的用户需要构成了共同需要的大部分内容, 由此构成了通用财务报告的概念。通用财务报告模式其实是建立在不同使用者的信息需求相同的假设下;该假设排除了报告系统的灵活性, 并导致对所有使用者披露相同的信息。向不同使用者披露相同的信息, 既不能满足一些使用者的需求, 又给那些需求较少信息或不同信息的人带来信息超载问题。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 为改变传统的财务呈报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持, 可以实现为不同的信息需求者提供不同的个性化的财务报告。报告方可以按信息使用者的重要性排序, 披露排序靠前的信息使用者所特定需要的专用财务报告;同时也提供企业基础的经营数据, 由信息使用者自己来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并按照自己一贯的会计准则和会计估计来进行信息的编制。

另外, 报告提供方要按需进行财务信息的披露, 必然加大了其信息的披露成本, 当信息披露的成本大于其进行信息披露所带来的收益的时候, 其必然会减少信息披露。这就要求在按需信息披露机制下, 应该实现信息供给主体的多元化, 即不仅仅是由企业的管理层来提供财务报告, 如会计师事务所、咨询公司、财务管理公司、证券公司等都可以成为企业财务信息的披露主体, 企业提供开放性的基于企业经营状况的事项信息, 不同的信息供给主体根据信息需求者的信息需求程度有针对性地进行信息编制, 并收取相应的费用, 从而使企业财务信息的供给和需求的平衡可以借助市场调节机制实现。

四、网络财务呈报客体的开放性

财务呈报的客体是以财务报告为载体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在传统的财务呈报模式下, 企业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是静态的信息, 信息的使用者所能够获取的信息也仅仅局限于和财务报告相关的信息。而企业简单的几张报表所蕴含的信息含量很难让信息的使用者从中获得完全的企业经营信息。在网络环境下, 财务呈报的客体——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则表现出开放性的特征。对信息度量的指标反映为信息的充分性和适当性。信息的充分性主要是对信息质量上的要求, 基于决策有用性目标, 能够帮助企业决策的信息都应该加以提供, 充分性指标往往导致信息过载问题;信息的适当性指标则是考察信息的质量问题, 要求所提供的信息具备可靠性和相关性, 信息的适当性则往往导致有效信息供给不足。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 让企业提供基于企业经营状况的明细信息成为可能。企业在日常的经营过程中产生原始信息, 原始信息按照一定的规则和制度进行一系列的程序加工, 包括与其他的财务信息元素组合, 形成新的信息, 信息不断地传递和组合并循环往复。网络环境下的企业信息, 应该体现信息的开放性, 对财务信息的观察应该更多的是从各个利益相关者的视角, 而不仅仅是从信息提供者的角度。即不仅仅是财务报告信息, 包括交易与事项信息、账簿系统信息、编报财务报告的法律规范、会计概念、会计原则、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规范, 都应该是报告所需要的“信息材料”。信息使用者可以直接使用这些信息, 或者进行信息的再加工。从报告阅读者的视角来理解财务信息, 企业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并不是“信息产品”, 而是报告阅读者所需要的“信息材料”。

五、网络财务呈报中介的交互性

网络环境下的财务信息呈报, 导致信息提供者和信息使用者的多元化, 以及财务呈报信息的明细化, 那么信息提供者在借助网络技术来进行财务信息呈报的时候, 该如何建立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披露平台呢?这个平台的建设涉及信息提供方企业的原始资料的信息化建设, 要求企业将基于经营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信息按照一定的规则和语义进行标准化的整理, 其所提供的这些基础信息是进行后期信息再加工的基本的不可再分的财务信息元素。这些位于交易层面的信息可以运用XBRL分类账 (XBRL GL) 来进行信息记录。XBRL GL定位于交易层面信息, 描述各交易涉及的资源 (如存货) 、事件 (如采购和销售) 、参与者 (如供应商和客户) 、原始凭证信息 (如发票和支票) 以及基于标准会计科目表的会计分录信息, 由此保存了完整的有关交易的细节数据。这是平台建设的第一部分。平台建设的第二部分为信息再加工平台, 即在企业管理层所提供的基本财务信息元素的基础上, 以会计师事务所、财务咨询公司为代表的信息提供者 (当然也包括企业的管理层) 按照不同的信息需求者的特定信息需要来进行财务信息的再加工, 并以财务报告的形式来加以呈现。该层面的财务信息可以借助应用于财务报告层面的可扩展企业报告语言 (XBRL) 来进行表述, 应用于财务报告层面的XBRL财务报告分类标准, 则是按照不同信息需求者的信息关注重点, 制定不同呈报格式的财务报告模板。同一套数据依据不同的XBRL财务报告分类标准就可以生成符合不同准则要求的财务报告。平台建设的第三部分是信息使用者的信息获取方式, 信息使用者重要性排序靠前的信息用户可以直接获得企业已经编制好的满足他们特定需要的专用财务报告;其他的信息用户则可以根据企业提供的基础财务信息元素, 运用XBRL等信息处理技术来生成自己的个性化财务报表 (该模式仅适合该部分信息用户中专业素质较高者) 。

六、结束语

以互联网为主体的网络平台, 创建了新型的信息交互方式, 实现了内容采集、内容传输和内容发布的全面分布式。如以Google, Baidu为代表的基于网络信息资源的自主式内容采集技术;以MSN, QQ等为代表的多点组播与即时通信技术;以BBS、BLOG等为代表的分布式内容发布技术;这些网络技术已经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并形成了特有的网络文化。网络文化也必然会影响到经济主体企业的行为模式, 企业需要建立基于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财务呈报平台, 实现财务信息从目前集中式发布向分布式发布发展, 从目前的单一源数据向多源数据发展, 具体表现为网络财务呈报主体的多元化, 网络财务呈报客体的开放性以及网络财务呈报中介的交互性。

参考文献

[1]张天西.网络财务报告:XBRL标准的理论基础研究[J].会计研究, 2006 (9) :56-63.

[2]潘琰, 林琳.公司报告模式再造:基于XBRL与Web服务的柔性报告模式[J].会计研究, 2007 (5) :80-87.

[3]沈颖玲.影响网络财务报告披露的因素探析[J].财经论丛, 2004 (5) :57-61.

[4]常晋芳.网络文化的十大悖论[J].天津社会科学, 2003 (3) :53-59.

财务模式变革 篇7

一、校园一卡通在高校财务管理方面的主要功能

校园一卡通融合了身份识别、电子付款等多种功能, 主要包含数据中心、基础平台、应用平台、校内其他业务系统集成平台。主要功能有:

(一) 身份识别

卡片的芯片和数据库可实电子身份识别, 从而取代学生证、教工证、图书证等证件。一卡通的身份识别功能简化了工作程序, 提高了工作和管理的效率。

(二) 电子支付和资金结算功能

学生师生员工可在学校装有一卡通终端的任何网点, 通过刷卡进行身份确认、购物消费、门禁出去等, 实现统一结算和管理。

(三) 金融功能

通过银行账户与银行圈存系统的互通实现银行卡内余额查询及转账等功能。通过一卡通系统, 可实现学生各类补助及其他劳务的定向发放工作, 减少现金流动环节。

二、“校园一卡通”存在的问题

(一) 工作职能划分不清楚, 权责不明确

目前高校“校园一卡通”系统工程管理部门有财务部门、网络信息中心、后勤部门单独管理或多部门联合管理等几种形式, 而以网络信息中心单独管理居多, 权责难分, 管理不规范, 容易出现部门互相推诿现象, 不利于一卡通工作的整体运行。

(二) 系统缺乏统一标准和可扩展性

基础信息并无统一规范, 各部门业务系统没有统一标准, 系统集成麻烦。高校数字化校园系统的由于设计、财力、系统管理等因素影响, 安全性和稳定性差。缺乏全面规划, 功能定位简单, 系统的扩展性和外延性不好, 不能很好地完成与其他子系统的对接。

三、校园一卡通对高校财务管理模式的优化

(一) 加强高校收费管理工作,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校园一卡通通过人工和自助网点, 使缴费更为便捷, 也是高校减少学生欠费的一个有效途径。应用校园一卡通后, 避免了现金交易, 所有涉及到收费的业务直接转入财务部门相应的账户。可对各单位部门的资金流量进行监控, 保证资金的及时上缴, 有利于提高学校资金使用效益, 方便统一管理。杜绝了高校收入不入账和“小金库”现象。

(二) 改进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方式, 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了会计原始数据采集的效率, 避免了财务报账缴费工作中的重复性劳动, 提高了决策和管理工作效率。校园一卡通的运用也简化了财务工作流程, 在管理机制、管理理念、工作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和变革。

(三) 提高信息共享程度, 避免信息孤岛

校园一卡通平台实现了信息互联和共享, 一卡通系统基本与高校的人事、教学、后勤、招生、学工以及财务部门的系统完成了对接, 进了数据的共享。为高校财务管理以及领导决策提高原始的数据, 避免了多部门信息不统一, 容易形成信息孤岛。

四、主要做法

(一) 银校合作、校企合作

建议采取校银合作、校企合作的合作模式。与银行合作, 既可以提高财务的工作效率, 又可以与银行达成同盟, 向银行争取一定的资金。从银行方面来说, 一卡通的应用扩大了学生使用银行卡的数量及存量, 银行的存款规模和学生消费规模进一步扩大了, 有助于增强高校与银行的合作力度。通过和银行卡相互关联绑定, 促使学生银行卡的多种渠道消费、存储、圈存、转账, 不仅大大降低了银行的经营成本, 为银行获得了利润, 同时也获得了银行的资金支持, 达到双赢机制。

(二) 校园一卡通微信充值

传统的校园一卡通充值方式主要有人工现金充值和圈存机充值。缺点都是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 排队时间较长, 管理和维护费用较高。利用微信为校园一卡通充值, 主要是通过银行支付接口实现充值。丰富了校园一卡通的充值手段, 弥补了现金充值、人工充值的不足, 并且支付方式安全稳定可靠。

(三) WEB及微信综合查询平台

校园一卡通过有效可靠的身份认证, 确保了财务数据的安全, 通过构建校园一卡通财务信息网上综合查询平台, 采取A PP及微信查询平台, 教职工可查询个人工资、津贴、科研经费、借款等财务信息, 学生可查询个人学杂费缴纳情况, 相关部门可查询本部门项目经费明细账, 大大提高了财务信息化建设水平、服务水平和信息公开程度。

五、校园一卡通在高校财务管理中应用完善措施

(一) 加强组织领导, 整体规划, 统一信息规范, 全面分步推进

高校领导者要根据高校的办学规模及资金情况, 选择合适的管理模式, 校园一卡通系统开发在一卡通系统的初期建设过程中, 应统一领导、细致调研、反复论证、整体规划, 重新构建校园管理的业务流程, 高校要根据本校情况周密考虑科学地制订方案, 统一规划、设计与规范。根据任务的迫切程度和经费情况, 分步实施, 总结经验, 不断完善系统, 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校教管理水平。

(二) 保证网络安全和系统运行稳定性, 防范系统风险

校园一卡通系统规模庞大, 校区分布多, 网点多, 系统集成复杂, 业务对象主要是职工和学生, 不能有任何差错, 对一卡通系统的网络安全和系统稳定性提出巨大的挑战, 应做好相关系统风险的防范工作。

(三) 加强内部控制制度, 更新管理理念

2016通年过建第立5相期关的下管旬理刊制度, 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 时提高工代作 (人总员第的6素2质5能期力) 。健全规章制度, 严格设置资金使用的审T批im制e度s, 加强对一卡通系统工作人员的专项培训, 提高其业务水平、职业素养和法律意识。

校园一卡通必将推动高校财务管理模式的变革, 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推动财务管理工作, 降低管理成本, 提高工作效率。如何借助一卡通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将值得我们积极思考和探索, 对规范高校经济活动、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为学校建设提高资金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校园一卡通作为数高校字化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文首先介绍了校园一卡通的主要功能、使用现状, 阐述了通过校园一卡对高校财务管理模式进行优化的主要做法, 提出了具体应用完善措施和可供参考的建议。只有加快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才能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关键词:高校,校园一卡通,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吴丽杰.高校校园一卡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以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为例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21:64-65.

[2]常青.一卡通系统对高校财务的影响及对策.会计之友, 2013 (12) :90-92.

[3]陈轲.校园一卡通系统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分析.中国集体经济, 2015 (7) :104-105.

大数据催生财务变革 篇8

一、大数据背景下财务数据处理的变革

财务数据作为企业的核心, 反应和支撑着企业资金及业务的正常运转, 通过对财务数据的处理和财务信息的充分挖掘, 能够有效改进财务管理, 压缩资金成本, 为企业带来丰厚利润。财务数据是企业最基本、积累量最为丰富的一种数据, 基于这种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价值增值。

(一) 财务数据处理的发展历程

会计数据是对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各种经济事项进行的系统性记录。在对会计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加工和传递等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称为会计数据处理技术。会计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

1.会计数据手工处理阶段, 即会计人员依靠算盘、纸张等计算工具对会计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加工和传递等。手工处理阶段在会计业务处理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灵活性和可靠性, 但也表现出低速度、低效率和高差错率等不足之处。

2.会计数据机械处理阶段, 即会计人员利用穿孔机、验孔机、机电设备、电子设备等工具对会计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加工和传递等。会计数据机械处理阶段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计算速度与正确性, 但这些工具存在体系庞大、成本过高、操作困难和稳定性较差等不足。

3.会计数据电子计算机处理阶段。计算机的出现, 为会计数据处理提供了技术支撑。会计数据的集中存储和自动处理极大地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工作效率, 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这个阶段, 计算机技术还是会计数据处理的工具, 信息的分享和交换主要通过软盘、光盘等存储介质来实现。该阶段会计核算和操作流程主要模拟手工方式, 只有相关独立的单机运行的会计核算程序, 一种核算程序独立完成一项会计业务, 相互之间没有联系。

4.会计数据网络化处理阶段。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财务部门可独立使用计算机及网络如内部网 (Intranet) 、外部网 (Extranet) 、因特网 (Internet) 等进行会计数据的处理。利用分布式数据库技术、互联网技术、中间件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 特别是ERP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实现了业务流程、会计工作流程和信息流程的集成, 彻底消除了“信息孤岛”现象, 极大地提高了整个企业的信息共享性。同时, 实现了业务处理和会计处理的集成、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的集成、会计核算与会计管理的集成。

5.大数据时代会计数据处理阶段。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云计算的日益成熟和普及, 为大数据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大数据阶段的会计数据与此前的阶段相比, 具有质的变化, 主要体现在:大数据阶段, 会计数据的内涵更加丰富、结构更加多样复杂;会计数据的分析应用成为关键, 分析方法更加复杂精确、更加智能化;一旦会计数据发生盗窃, 其危害也更大。

(二) 大数据时代的财务数据处理

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物联网技术、移动计算技术的发展, 会计核算必须收集、处理数量巨大、结构各异的大数据。这些会计大数据除具有一般大数据的4个“V”的特征外, 还具有无形性与粘性的特征:

1.数据规模大 (Volume) 。物联网下产生的数据数量非常大, 数据规模已不能用G B、T B为单位, 而是用P B为单位来衡量。

2.数据异构的数据 (Variety) 。物联网下产生的数据不仅包括数字这样结构化的数据, 还包括声音、图像等非结构化的数据。这些数据因为与业务事件的关联性, 从而导致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更加复杂, 不易处理。

3.数据产生与处理的实时性 (Velocity) 。传统数据处理对时间的要求不高。但是, 物联网下物的行为与人的行为一般都要求在较短的时间段内完成, 因此数据的产生与处理具有实时性。

4.价值密度低 (Value) 。会计大数据会连续不断地产生, 但有价值的数据却只是连续产生的数据中的一个片断或一个部分。以视频为例, 连续不间断的监控过程中, 可能有用的数据仅仅只有一两秒。因此, 大数据的价值密度低。

5.会计数据的无形性与粘性。当前物联网上企业采集、传输、处理的数字信息主要是非介质的数量信息。这些数据可以直接被感应器所感知, 从而容易被传播;而会计数据是无形的数据, 它不能够被感应器所感知。同时, 会计数据是直接粘合在业务数据之中, 不能够脱离业务数据而存在。因此, 会计数据具有无形性与粘性。

正因为大数据时代的财务数据具有上述重要特征, 这使得财务大数据的处理具有很大的挑战和很高的要求。主要在于包括高素质人员配置、设备采购等在内的平台建设, 其中建立企业大数据中心开发平台是数据分析平台建设的基础。大数据的问题不是单一的解决方案能够解决的, 它需要一整套的解决方案, 它要融合很多传统的、新的技术。要构建大数据分析平台并从大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 企业首先需要一个可扩展、灵活而可管理的数据基础架构, 也就是企业大数据中心开发平台。

1.数据中心开发平台的基本内容。目前, 人们对数据中心开发平台的认识未尽一致, 但以下几点是大家的共识:

(1) 数据中心是各种数据的集成与交换中心, 是集基础与应用为一体的综合开发与应用集成平台。

(2) 数据中心是一种搭建平台, 提供一系列完整语义的数据处理功能, 提供对流程、表单、应用程序界面数据等完整的搭建方案 (由一系列的程序模块及数据组成) , 因而也是关于应用系统的集成设计器和工具箱。

(3) 数据中心是一种强兼容性的数据仓库, 可以在同一个框架下, 把来自不同生产厂商、不同格式、不同标准和分布在不同位置的数据统一在一个系统之下, 实现对分布式多源异构数据的管理能力。

(4) 数据中心是一个定义完备的功能仓库, 支持和管理以多种方式 (组件、插件、流程、动态库、程序片断和脚本) 提供的功能, 并能对这些功能以一种一致的方式进行调用和执行。

(5) 数据中心是一种应用集成系统, 采用柔性设计理念, 系统能够被快捷地搭建出来, 且能随着需求的变化迅速做出调整。

2.数据中心的体系架构。数据中心的架构是面向服务的系统架构 (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 又称为SOA架构。在这种架构下, 无数软件制造者可将其研制的软件以服务形式提供出来, 各功能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以一种称为松藕合的协议机制来组合。数据中心架构通过目录配置、可视化配置和搭建充分利用功能仓库和数据仓库的机制进行管理。

二、大数据时代全面预算管理的变革

目前, 企业预算管理面临两方面的挑战:一方面来自企业自身管理提升的要求, 另一方面则是监管部门对企业的硬性要求。

首先, 现代企业管理已经不满足用ERP等信息化手段进行事后管理, 越来越多的企业期望在事前进行控制;其次, 随着市场竞争愈演愈烈, 如何合理制定企业经营目标、保证目标执行到位, 变得越来越重要;第三, 大量的并购使得集团内部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集团迫切需要提升管理水平;此外, 大型集团企业由于产业布局复杂、地域分布不均, 迫切需要合理地分配有限的资源。

在预算编制环节, 目前大部分企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 管理层对于数据的真实性与合理性很难做出判断, 因为很多数据仍然是拍脑袋想出来的, 很多基础的预算员并不会参考往期的实际数据和企业面临的可预计市场前景, 也很少有企业真正实现合理的预算调整, 甚至是滚动预测。

在预算控制环节, 缺乏完整的控制体系, 不清楚在哪个环节实现控制较为合理, 没有信息化手段控制, 单纯依靠管理人员事后检查。

在预算分析环节, 大部分企业仍在进行简单的图表分析, 无法针对管理的不同角度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 且缺乏有效的权限管理。

事实上, 通过构建预算信息化管理平台, 可以解决全面预算管理中的3个核心问题, 即如何制定科学的管理目标;如何科学地进行目标分解;如何通过预算执行分析达成管理者的诉求。

通过同一时期获得的实际数据, 比较预算数和实际数来完成预算执行报告, 管理者可以通过预算执行报告调整下一期的执行战略。同时, 预算不能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 而是全员的事情, 企业的各个单元、部门都应该参与到预算的编制、控制、分析过程。企业应该力求建立一套业务财务一体化模型, 形成完整的预算体系。以销售预算为起点, 生成成本预算、人力资源计划、采购计划、期间费用计划、融资计划, 最后完成所有利润表相应的预算信息, 出具一套包括利润表在内的预算报告。通过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共同努力, 达到跨部门协同作战计划平台, 使得企业将有限的资源合理地配置到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板块、不同的事业部、不同的部门。

然而, 计划平台并不能做所有的事情。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预算编制、预算报告可以实现, 但企业的预算执行监控应该放在企业的业务信息系统, 因为业务信息系统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 而预算系统只是在预算期间、预算调整期间, 以及预算的分析报告期间才会发生。所以, 企业财务系统需要和业务系统进行集成, 在业务系统进行预算控制, 通过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平台, 从企业的战略规划、到战略规划目标分解、到预算编制、到预算执行控制、到预算分析报告的编制、预算的考核、以及到最后如何影响下一期的战略规划, 力争达到一个闭环回路。

三、大数据时代企业内审的变革

大数据时代, 企业内部审计需要全面采集与企业财务活动相关的数据, 既包括财务数据, 也包括业务数据和管理数据;既包括企业内部的数据, 也包括主管部门、研究机构等的外部数据;既有财务数据等结构化的数据, 也有会议纪要、政策法规等非结构化的数据。企业内部审计需要整体把握一个企业的各方面情况, 更科学、全面地评价一个企业, 企业内部审计需要更准确地确定审计重点;企业内部审计需要更善于把握数据的规律和趋势, 在发现企业现阶段存在问题的同时, 更要能够揭示企业未来发展存在的风险和隐患。

面对“大数据”所带来的新技术、新思维, 企业内部审计需要因时而变来适应商业模式、思维模式及数据处理模式的变革。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能了解数据的变化以及数据处理技术的变革, 更要能处理数据、分析数据、驾驭数据, 要能够充分、及时地从大量复杂的数据中, 辨认出对企业生存和发展有重大意义的关键信息, 进而协助内部管理人员做出最佳的决策。“大数据”时代企业内部审计的变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审计方式由传统审计的事后审计、周期审计向连续审计转变

传统审计中, 审计人员只是在完成财务报告或经过特定的周期或离职等情况时才进行审计, 而且审计中并不是检查所有的信息, 只是抽样分析。企业如仍然采用这种审计方式, 对于确认迅速发展的商务活动的真实价值或合法性显得过于迟缓;另外, 从内部控制的角度来讲, 我国目前的内部审计实务多是针对财务、会计事项, 对经营活动、内部控制、管理事项的监督、评价极为有限, 审计活动理念也多为“监督导向”型, 而非“服务导向”型, 公司部门间的不同流程缺乏衔接, 使审计工作难以为经济活动提供全面的监控和服务。随着企业经济业务日趋复杂, 信息技术迅速发展, 企业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建设逐渐成熟,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连续审计的重要性, 而大数据技术及大数据基础使连续审计成为可能。连续审计可以降低传统审计过程中的浪费和时滞问题, 降低审计错误和风险, 促进企业发展。

(二) 审计抽样开始系统化、模块化、智能化, 并开始具有预测功能, 而样本最终将扩展至数据全体

常规审计工作主要采用随机抽查法, 可以用较小的投入来获得审计结论, 提高审计效率。但利用抽查法所得出的审计结论存在发生重大错误的可能性, 其可能性的大小就意味着审计风险的大小。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和处理速度不断提高。审计抽样系统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这些审计数据进行分析并进行数据挖掘, 找出特征数据, 缩小抽样样本的数量, 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利用关联规则, 预测被审计单位经营风险的高低, 帮助审计人员确定审计重点, 提高审计效率。通过审计信息系统所提供的庞大数据库可以实现对被审计单位的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和综合分析, 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及经营状况进行预测分析, 为被审计单位提供决策依据。如某财产保险公司的审计系统, 应用了大数据技术进行风险数据的提取, 并应用PPS抽样、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模型抽样、组合抽样等进一步提高审计效率。而在抽样模型中应用了汽修厂与驾驶员、报案人、定损员、收款人等的关联程度模型, 伤者、驾驶员、报案人、联系人、领款人等的出险频繁度模型, 人伤重复出险伤者、标的车多次与同一三者车碰撞出险等高风险模型, 承保、理赔、财务系统非同一档案中上传相同照片等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的模型, 收到良好的效果。

然而, 在不久的将来, 随着以真实性、服务性为基础的各项企业内部审计的深化, 随着数据信息化的深入以及大数据技术的成熟, 企业内部审计将逐渐开始能够从大量的、杂乱无章的海量数据中发现潜在的有用信息, 能够从这些大量的数据中发现被审计单位运作的基本规律及特征;预测出被审计单位发展的趋势, 从宏观上把握被审计单位的发展状况。

(三) 促进审计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目前, 内部审计成果应用主要是针对屡查屡犯的问题重点进行检查、督促整改, 部分企业已经将审计成果应用闭环管理的手段对整改过程进行管理, 达到了良好的审计成果运用效果。大数据技术的出现, 促进了审计成果的进一步应用。一是促进对以往审计中获取的大量信息资料和相关情况资料的汇总、归纳, 从中找出财务、业务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内在规律、共性问题和发展趋向, 通过汇总归纳宏观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审计信息, 以及运用审计成果, 为各级领导提供数据证明、关联分析和决策建议, 从而促进完善制度、机制、决策和执行, 促进企业管理水平更上一层楼;二是促进问题的全面发现, 即应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将同一问题归入不同的类型使用, 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整合提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同时, 通过对带有共性、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进行挖掘, 提炼出问题与数据中关联性, 可以将所有问题通过IT手段检查出来;三是应用大数据技术进行连续审计有利于问题的整改监督;四是将审计成果进行知识化留存, 通过大数据技术, 将问题规则化并固化到系统中, 以便于计算或判断问题发展趋势、对问题进行预警等;五是将审计人员与审计成果、被审计单位与审计问题进行关联, 并进行信息化备案, 在进行下次检查时, 可以根据审计方案中的重点, 有侧重地选取有相应检查经验的审计人员组成审计组, 并按审计目标抽取相应被审计单位进行重点审计检查等。

四、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的变革

大数据的出现使得管理会计发生了很多重大变革:

(一) 从基于结果的分析向基于过程的挖掘转变

以快销品营销领域的销售业务分析为例, 传统的分析手段是根据各终端的销售数据进行统计, 然后进行多维度的分析, 包括产品、渠道、组织、数量、金额等方面, 可以做得很精细, 但对于后续问题的溯源分析, 却一筹莫展, 只能粗略地进行定性判断, 这就意味着决策风险。

如果我们把数据的触角往前延展, 一直延展到与消费者直接面对面的销售终端。比如, 对于每一位来选购我们产品的消费者, 促销员都可以热情地上去打招呼, 随意问几句诸如对产品使用的体验、家里几口人、多久来买一次等信息;即使消费者选择了竞争对手的产品, 也可以上去询问一下其作出上述选择的理由。类似这样的交流过程, 一天可能发生几十起, 让促销员在现场记录必然会有难度, 那就可以采取现场录音的方式, 然后每天把录音传递到公司后台, 由后台的专业人士处理。这样既可以减少促销员的工作量, 也可以保证信息的真实性。从这个过程也可以看出, 我们不仅有了当天的销售量这些结构化的数据, 也有了消费者评价等非结构化数据, 还有消费者进行选购决策的数据, 再加上每天采集竞争对手产品的促销活动和产品价格等信息, 这些信息在大数据背景下会变成企业极其宝贵的财富, 并在适当的条件下转化成企业的收入源。

(二) 从基于单类型的结构化数据向多类型转变

有了非结构化数据的支持, 我们的财务分析将变得更全面, 毕竟目前结构化数据只占到整体数据总量的15%, 因此数据内容的拓展将大有所为。

比如企业在进行客户的信用评价时, 将不再限于从客户的财务报表、企业背景、发展状况来着手, 企业的分析评估人员可以从社区网站上收集针对某个客户的吐槽、好评、恶评等信息, 丰富我们的信息, 从而减少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

又比如, 从风险管控的角度, 要判断某个客户的经营状况, 光看他的财务报表是不靠谱的, 这时就需要采集多渠道的信息来综合进行反馈, 也即“数据混搭”。“克强指数”就是“数据混搭”的范例。2007年, 时任辽宁省委书记的李克强表示, 他更喜欢通过3个指标来追踪辽宁的经济动向:全省铁路货运量、用电量和银行已放贷款量, 以挤掉统计数字的水分。英国杂志《经济学人》在2010年把这种思路称为“克强指数”。该杂志认为, “克强指数”比官方GDP数字更能反映中国经济的现实状况。与之类似, 目前空房率成为判断购房行为是否满足刚性需求的标准。对于房地产企业公布的一片大好的数字, 老百姓自有其对策, 即通过难以伪造或疏于伪造的小区用电、用水量判断空房率, 当然也有奸商心一横, 将空房的灯和水都打开, 使得用电用水量评估空置率的办法失效。但生活垃圾量却不好做假, 所以从清洁公司每天的垃圾运送量同样可以获知空房率的情况。

(三) 从阶段性的月度报告向实时报告转变

财务报告变革研究 篇9

一、财务报告变革

财务会计的目标主要分为两大派别。即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财务报告是财务会计对外传输信息的手段。财务报告和财务会计,两者对外传输信息的口径是一致的,因此财务报告的目标也就是财务会计的目标。

(一)财务会计目标决定财务报告目标

关于财务会计目标的认识,受托责任观认为,财务会计的主要目标是管理当局向投资者、债权人等报告资源的运用情况,即评价受托经济责任。受托责任观产生的经济背景,是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并且投资人与经营者之间有明确的委托与受托关系。随着资本市场尤其证券市场的发展,数量众多的企业投资者和债权人遍布世界各地,委托代理关系变得不像从前那样清晰、明确。这种经济背景要求财务会计面向资本市场提供信息,不但提供给现实的投资者和债权人,而且应提供给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以利于他们做出相应的决策。这些人不仅关注企业过去和现在的经营业绩,而且更关注企业未来的经营情况,尤其是企业创造未来现金流量的能力。

(二)财务会计目标决定财务报告所提供信息的质量特征

如果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反映经营者的受托经营责任,那么,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强调的是可靠性,而如果财务会计目标是提供有助于投资者、债权人等进行经济决策有用的信息,则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强调的是相关性。

(三)财务会计目标对财务报告的内容和形式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不同的财务会计目标理论下,希望提供的财务信息的数量是不一样的。受托责任观认为,财务会计既要考虑向经济资源委托者提供信息是否会有损于受托者,又要考虑不提供信息是否会有损于经济资源的委托者,因此,财务信息应该有所取舍;决策有用观则认为,只要提供的信息符合效用大于成本原则,财务信息就应以多为主。在对财务报告形式的影响方面,受托责任观认为信息使用者主要关心过去的情况,因此,他们不太需要预测类信息,在这种信息需求的前提下,财务报告的形式,即会计报表加报表附注基本上就能够满足其需要;而决策有用观认为信息使用者更关心企业的未来情况,即预测类信息也非常重要,同时,对于未来的决策而言,财务信息远远不够,对非财务信息也有很大的需求。这两类信息与基本报告形式中提供的信息需要经过严格的确认和计量、必须符合会计准则要求等特点是相背离的,在决策有用观下,财务报告的基本报告形式无法更好地完成任务,必须发展其他报告形式。

(四)财务会计目标通过对会计确认、计量和记录产生影响而对财务报告的内容产生影响

在决策有用观下,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强调比较多,而在受托责任观下,谨慎原则可以得到比较广泛而且深入的运用。再如,受托责任观认为,成本是以取得资产时的交易价格为基础并经交易双方认可,因此,它能比较正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及其变化,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主张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和历史成本会计计量模式;决策有用观认为,在经济决策中,需要过去的信息,更需要现在和未来的信息,因此主张各种计量属性并存择优。

二、财务报告变革的动因分析

汤云为、陆建桥(1997)在《财务会计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出路》中提出:“财务会计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财务信息使用者信息需要的变化。前者要求财务会计不断地将新的、变化了的经济业务反映出来,以体现和强化其会计反映的基本功能;后者则要求财务会计努力满足信息使用者不断变化的信息需要,以提高财务会计信息在使用者经济决策中的作用,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多年来,上述两方面的变化交织在一起,共同推动着财务会计不断地向前发展”。这个观点虽然是关于财务会计的,但基于财务会计与财务报告的关系来看,对财务报告也同样适用。

(一)会计环境的变化

会计的产生是环境的产物,“会计的发展是反应性的”(查特菲尔德,1974),这说明了环境对会计的重要性。会计环境是会计活动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各项条件的总和。在乔伊和穆勒的《国际会计》一书中,作者把环境因素归纳为12个方面,包括法律体制、政治体制、企业所有权性质、社会气候(指人们的观念、态度、习惯等)、企业管理层以及金融界通晓会计的程度、经济发展的阶段以及专业教育和职业组织状况等。不可否认,在会计环境中,经济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在诸多经济因素中,影响力较大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模式、企业组织形式和资本取得方式这四项。

1. 经济发展水平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无形资产等在企业生产经营中重要性越来越高,经济业务在形式上还存在多样化趋势,如多种形式的融资租赁、投资、合并、资产重组、资本运营、跨国经营、衍生金融工具等,这种经济业务内容的复杂化和形式的多样化,为财务报告信息的披露提供了更多的内容;发达的经济往往以造就越来越多的大企业为标志,大企业的出现必然导致越来越多的利益相关者的出现,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也不尽相同,这使得信息需求的细化和深化;随着电子数据处理、网络等技术的日益成熟,在财务信息披露方面,企业财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得到了改善,信息披露的方式也日益多样化,越来越便于信息使用者阅读。

2. 经济发展模式

在集权的经济形态中,企业被看成是国民经济结构中的基本单位,企业的经营目标更多地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具体化,企业应该在圆满执行国家政策的前提下实现其自身经营目标。会计信息的提供更多地以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需要为主,企业会计核算和信息的提供强调统一性。在建立了资本市场并以此作为企业资本筹集主要渠道的国家或地区,财务会计服务于作为企业供资人的投资者、银行以及其他资金提供者,企业日常会计核算、财务信息的披露也因此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改变,使得财务报告系统发生了重要变化,如财务信息披露的质量特征转向以相关性为主,财务报告披露的内容主要取决于投资者、债权人等的经济决策中所需要的财务信息。综上所述,经济发展模式这一因素主要通过决定企业会计信息的主要服务对象,而对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特征、信息内容、信息披露方式产生影响。

3. 企业组织形式

二十世纪以来,企业组织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股份制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成为主流。股份制企业和独资企业相比,其社会性要强很多,企业的社会性,决定了企业对外披露信息的必要性.社会化程度越高的企业,它对外披露信息的必要性越强烈。所以,社会性决定了企业对外披露信息的必要性和对外披露信息的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而社会性是与企业的组织形式密切相关的。

4. 企业资本的取得方式

从现代企业资本筹集的实践概念看,企业资本的来源渠道主要有政府、银行、投资机构、其他企业、个人等,资本的取得方法主要有在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在资本市场发行债券、向银行借入、向其他企业借入、国家拨入等,企业资本的取得方式是上述要素的有机组合,其中某些具体的组合会随业务形式的创新、金融工具的创新等而变化出多种形式,变化出全新的资本取得方式。这类融资方式具有社会性,这种行为本身可能对整个社会的金融秩序、经济秩序乃至社会秩序产生影响。企业资本取得方式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影响也主要体现在所应报告的信息内容方面。

(二)会计信息需求的变化

1. 会计信息用户的扩大和信息需求的细化和深化

一方面,发达的经济往往以造就越来越多的大企业为标志,大企业的出现必然导致越来越多的利益相关者的出现。这具体表现在:①大企业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越来越多的人、组织成为大企业的供资人(投资者或债权人),从而财务信息的用户队伍越来越大;②大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使得政府对大企业的管制变得越来越重要,即在同样的社会经济环境下,政府对大企业的“关照”一定比对小企业的多;③大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要消耗较多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等,这里作广义理解),这使得大企业所负担的社会责任要比其他企业要高得多,一些虽然与企业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人员和组织,也纷纷成为企业财务信息的用户。另一方面,在复杂的经济活动中,管理重要性的程度远比在简单经济活动中高,经济发达带来的是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和业务形式的多样性,而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和业务形式的多样性,必然对经济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更高的管理要求势必对信息的提供提出更高要求。

2. 会计信息需求的多元化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由原来的股东单边治理的模式转变为股东、债权人及供应商、员工、公司的管理者、经营者等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模式,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范围进一步的扩大。不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使用目标不同,产生了多元的会计信息需求。如在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基础研究中,会计信息使用者被分为直接使用者和间接使用者两类:①直接使用者:包括股东、债权人及供应商、员工、公司的管理者、经营者;②间接使用者:包括财务分析师及顾问、证券交易所、法定机构等。在我国,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包括: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客户、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人员等。

企业会计信息的直接使用者与企业有直接经济利益关系,而企业会计信息的间接使用者,他们或是为与企业有直接经济利益关系的人提供咨询服务,或是作为那些与企业有直接经济利益关系的人的代表,以维护企业車接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因此,他们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在本质上应与企业直接利益相关者的需求相同。对于股东、债权人及供应商、员工、公司的管理者、经营者不同的信息使用主体,他们的会计信息需求也是多元的。

三、结语

企业财务管理变革趋势分析 篇10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是企业效益的反映。表现在财务管理理论的内容看, 从财务预算管理到资金管理, 从流量控制到监督决策, 都展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换句话说,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已经不仅仅是现代企业资金的管理, 而是体现出一种是对整个企业财务、效益优化的管理理念, 已经和企业的决策和企业发展挂钩。

2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现实问题

(1) 原有的产权理论及制度加剧了股东、经营者和员工之间的利益冲突。

在现有的市场经济中, 创造、接受、利用、加工信息和掌握知识技术的员工在企业财富的创造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企业已不再仅仅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问题, 实际上是财务资本与知识资本这两种资本及其所有权之间的“复合契约”, 是“利益相关者”的产权合作。传统的产权理论及制度只注重有形资产和投入资本的配置, 忽视知识资本的有效配置, 从而会加剧所有者 (股东) 、经营者和员工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与矛盾。

(2) 企业全面财务预算管理仍存在误区。

首先, 为预算而预算。

企业和企业的主管部门均认识到了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作用, 并把是否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作为衡量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准, 但对预算到底应是什么样子, 如何安排和实施预算, 尚缺乏深刻的理解。不少企业为了在企业管理水平认定方面能得到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认同, 纷纷实施预算管理, 并制定了一系列有关预算管理的制度性文件。实际上, 企业实施财务预算管理是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而不是衡量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准。所以, 企业不能只将财务预算管理作为管理制度的组成部分去填补制度空白, 而应将财务预算管理作为实施企业发展战略的具体手段, 重在预算管理是否有效实施和落实。

其次, 财务预算管理属纯财务行为。

全面预算是在财务收支预算基础上的延伸和发展, 以至于很多人都认为预算是财务行为, 应由财务部门负责预算的制定和控制, 甚至把预算理解为是财务部门控制资金支出的计划和措施。随着管理的计划性加强, 全面预算逐渐受到管理层的重视, 全面预算是集业务预算、投资预算、资金预算、利润预算、工资性支出预算以及管理费用预算等于一体的综合性预算体系, 预算内容涉及业务、资金、财务、信息、人力资源、管理等众多方面。尽管各种预算最终可以表现为财务预算, 但预算的基础是各种业务、投资、资金、人力资源、科研开发以及管理, 这些内容并非财务部门所能确定和左右。财务部门在预算编制中的作用主要是从财务角度为各部门、各业务预算提供关于预算编制的原则和方法, 并对各种预算进行汇总和分析, 而非代替具体的部门去编制预算。

第三, 财务预算编制方法模式化。

预算编制是企业实施预算管理的起点, 也是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企业采用什么方法编制预算, 对预算目标的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从而直接影响到预算管理的效果。事实上, 财务预算管理的最直接目的有三个, 一是充分利用价值链分析编制预算方法, 实现科学预算目标;二是对不同预算编制尽可能适应不同的情况, 增加预算编制的灵活性;三是根据企业实施预算管理的模式, 尽可能的优化预算编制的效能。表现在现代企业预算管理上, 上述模式限制预算编制的灵活性, 无法保证最大限度地提高行业工作效率, 促进企业的发展。改变当前的预算编制模式, 成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

(3) 现有的财务管理理论与内容已不适应经济时代的投资决策需要。

首先, 从会计主体假设看, 电子商务的应用, 使得电子商务和网络公司十分普及。企业在网络空间中非常灵活, 会计主体变化频繁, 传统会计主体在这种条件下已失去意义。如何在电子商务络环境中对财务管理主体做出新的界定或对会计主体假设本身进行修正是网络会计无法回避的问题。

其次, 在电子商务网络环境下, 会计主体十分灵活, 存在的时间长短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虚拟公司”可以随时终止, 持续经营假设将不再适用。在网络会计中, 是适用清算会计还是创建新的会计体系或方法, 特别对会计分期假设存在冲击。

第三, 财务管理所依据的货币计量假设发生了变化。由于电子商务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 不同货币之间的交易变的非常容易, 尤其是在通过电子商务进行跨国金融工具交易时, 财务管理中尚未得到很好解决的外币会计问题。

第四, 现代企业资产结构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专利权、商标权、计算机软件、人才素质、产品创新等无形资产所占比重将大大提高。无形资产将成为企业最主要、最重要的投资对象。但财务管理的理论与内容对无形资产涉及较少, 在现实财务管理活动中, 许多企业往往低估无形资产价值, 不善于利用无形资产进行资本运营。说明财务管理理论已不适应经济时代投资决策的需要。

(4) 现有的财务机构设置与财务人员素质严重妨碍着信息化、知识化理财的进程。

现代企业财务机构的设置应是管理层次及中间管理人员少, 并具有灵敏、高效、快速的特征, 我国现有企业财务机构的设置大多数是金字塔型, 中间层次多、效率低下, 缺乏创新和灵活性;财务管理人员的理财观念滞后、理财知识欠缺、理财方法落后, 缺乏掌握知识的主动性, 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一切与严重妨碍了信息化、知识化理财的进程。

3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趋势

(1) 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必然选择。

预算管理是企业利用价值和价值形式在科学的市场预测基础上, 对企业未来的内部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规划、控制与协调。全面预算管理是在市场背景下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 是计划与市场两种机制在企业层面上结合的体系。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是发达国家成功企业多年积累的经验之一, 对企业了解家底、有效调动和分配资源、把握机遇、争取主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企业的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系统必须密切配合, 会计核算过程同时也就是预算的执行过程, 预算执行过程中的任何反常现象都应该通过会计核算系统地体现出来, 通过预算的预警制度, 及时发现和解决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经营问题或预算目标问题, 并通过预算的考核和评价制度, 有效地激励经营活动按照预期的计划顺利进行。

(2) 以电子商务为主体的网络会计理论是财务管理变革的主旋律。

电子商务的出现, 带来了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大变革。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催化下, 全球的网络经济已具雏形, 网络已不仅是信息传递的媒介, 更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新的场所, 开创了全新的经济组织和经营方式, 从而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模式和交易方式。现代信息技术, 尤其是网络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发展, 预示着会计技术手段跨越到会计信息化阶段。会计信息化的目标是通过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 对会计基本理论及方法、会计实务工作、会计组织、会计教育等方面进行全面创新, 进而建立据以满足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会计信息系统。

4 当前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应对策略

(1) 树立现代企业理财新思维并非一日之功。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呼唤现代企业理财思维, 这是形势的必然。现代企业理财新思维包括三个方面:“现代企业理财战略目标重生存;企业理财战略体现的是融合于企业战略管理;真正的企业理财战略决策是选择决策者较为满意的方案”。

(2) 现代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任重道远。

现代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作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关键, 已经被大多数现代企业认同。但是, 为“预算而预算”“财务预算管理属纯财务行为”的观念仍是大多数企业的通病。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客观要求现代企业实施全面的财务预算管理, 即集业务预算、投资预算、资金预算、利润预算、工资性支出预算以及管理费用预算等于一体的综合性预算体系, 内容涉及业务、资金、财务、信息、人力资源、管理等众多方面。在实务中, 认为预算是一种纯财务行为的看法是无法使预算管理得到有效实施的, 应以现有的财务会计方法为依托, 与现行财务会计报告口径相衔接。

(3) 注重电子商务条件下新的财务管理理论的学习和应用。

任何技术上的变革和进步都会带动整个世界的各行各业的革新及人们意识的创新, 财务管理理论也不例外。随着信息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 电子商务成为人类社会生活和经营方式最强有力的因素, 它将对传统会计理论、会计实务及会计工作组织产生极大的影响,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信息披露发展对社会环境所产生的影响而引起的, 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财务管理理论的创新提供了途径, 这必然会带来对传统会计理念、理论与方法前所未有的强烈的冲击与反思。如果我们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潜能, 将会引发一场财务管理理论的大革命。

(4) 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是必须之举。

首先, 要转变企业理财观念, 重视和利用无形资本, 充分利用无形资本为企业提供持续的利润增长。

其次, 加强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和创新能力, 必须提高财务人员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网络会计人才是新形势下财务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它要求既要懂会计又要懂管理;既有原则性, 又有创造性、灵活性;既要熟悉会计电算化知识, 又要熟悉网络知识;既会会计业务操作, 又能解决实际工作存在的种种问题。同时必须熟悉国际会计及商务惯例, 并具有较为广博的国际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因此从经济和财会理论基础, 到经济、社会、法律、技术等方面加强学习, 以保证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

总之,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的完善, 企业财务管理一定会成为企业重要的管理手段。在经济贸易全球化的今天,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是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只有发挥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在企业经营中的独到功能和作用, 实事求是的消除管理误区, 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 就一定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摘要:在经济贸易全球化的今天, 我国的各种企业, 在经营、管理等经济活动中面临许多新的问题。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 财务管理中心地位的确立, 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成为新问题中的关键。企业财务管理如何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 在管理目标、融资内容、资本结构、风险管理方法、财务分析以及分配方式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调控, 越来越引起企业的重视。从我国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出发, 结合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科学地分析了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实事求是的探讨了新形势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的变革趋势, 并从加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角度, 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很有现实的必要性。

上一篇:改变世界的发明下一篇:高等教育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