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学习意识

2024-07-06

终身学习意识(精选十篇)

终身学习意识 篇1

那么,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 究竟该如何有效地对高中生进行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呢?所谓终身体育, 是指个体终身都进行体育锻炼。从这个意义上说, 一个人, 从一出生起, 直到生命的结束, 始终进行体育锻炼。终身体育具有强烈的目的性, 即锻炼身体。学生的终身体育范围包含以人的体育活动以及学生的学习主体等方面。然而,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 学生的终身意识培养明显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首先, 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终身体育培养意识, 或是体育教师对学生终身体育培养的意识不够强烈。有些体育教师对体育学习锻炼以及意义等层面的认识还不够。在教学过程中, 自然就淡化了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从而导致高中生在体育学习中不重视体育知识以及体育意识的积累。

其次, 高中生在体育锻炼方面缺乏良好的习惯。高中生不同于初中生, 他们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 在体育锻炼中, 他们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在这样的状况下, 高中生里有的学生基本上放弃了体育锻炼。尽管有一部分学生在锻炼, 但是持久力、耐力远远不够。

再次, 在高中体育的具体教学内容上, 还存在着滞后现象。高中体育课标, 要求课程内容应该符合生活的实际。但是, 我们的体育教材还存在着不能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 依然还是传统足球、篮球以及田径教学。这些传统的教学内容与生活和时代有着一定的差距。比如, 目前的网球、跆拳道等与时俱进的体育内容, 在高中体育教材中明显缺乏, 造成体育教学在实际内容上出现明显滞后情况。由于这些缺乏, 自然也就淡化了体育对学生的吸引力。还有,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学校没有足够的设备。学校在升学压力下, 体育教学明显不被重视。所以学校在购置器材的时候, 自然会不重视体育器材, 甚至缺乏对老旧体育器材的更新。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高中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因地制宜地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1. 积极创设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 创设良好的环境, 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兴趣, 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目的。当然, 高中体育教学环境的创设, 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一些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因为学生在年龄、性格特点等方面存在不一致的状况。所以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的时候, 为了很好地吸引他们进行体育学习, 在学校里, 可以积极地开展一些活动。比如, 可以在学校对体育进行一系列宣传:校园广播宣传、校园黑板报宣传等, 以营造体育学习氛围。

2. 加强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 教师应该积极地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给予培养。一方面激励他们积极学习体育理论知识, 即在知识层面让高中生真正认识到终身体育的作用。另一方面, 教师应发掘身边具有终身体育意识的具体实例, 以具体案例的形式对学生施以教育, 以期加强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意识培养。

3. 积极革新教学方式。

即使同样的一项教学内容, 如果教师在施教的时候, 所采取的方式不同, 那么学生所感受和体验到的就不一样。所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是对教学内容呈现的先决条件和途径。在新型的课程标准下, 必然要对教学方式给予必要的革新。即在课堂教学中, 积极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进行开放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 让学生愉快地进行体育学习活动, 这有利于培养高中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4. 积极改善体育教学方法。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 为了达到对高中学生实现终身教育的教学目标, 作为教师, 应该积极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随着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兴起, 在体育教学中, 可以整合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活动。比如教学行进间的四角传球, 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打篮球的视频, 然后组织学生对视频中的人物动作给予详细解读,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传球的动作技巧。通过多媒体强大的呈现功能, 可以将需要演示的一些体育理论知识呈现给学生, 以达到快捷高效的目的。

树立终身学习意识 当好学生引路人 篇2

当好学生引路人

盖洋中心小学

黄盛祥

教师作为专门从事人才培养的职业,从业者必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广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教学艺术,才能担负起为祖国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信息时代,科技飞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教育者必须日新其德、日勤其业,才能学为人师,身为世范。

构建学习型社会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荀子是我国历史上最早提出终身学习思想的人,他在《劝学》中写道:学不可以已。意思是说,学习是一件永远也不能停止的事情。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倡导终身教育,他主张“活到老,干到老,学到老,用到老”。

教师应该成为终身学习的楷模。党的十六大指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希望广大教师充满爱心,忠诚事业,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教师的日常工作既平凡,又不平凡。教师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世界上最珍贵的艺术品。广大教师应当成为善良的使者、挚爱的化身,做一名品格优秀、业务精良、职业道德高尚的教育工作者。广大教师:一要充满爱心,忠诚事业。当好一名教师,首先要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知识当做人生的最大乐趣。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二要努力钻研,学为人师。教师只有学而不厌,才能做到诲人不倦。要崇尚科学精神,严谨笃学,潜心钻研,做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要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科学、新技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要积极投身教学改革,运用最先进的方法、最现代的理念,把最宝贵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三要以身作则,行为世范。身教重于言教。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心灵的健康和成长是任何东西都不可代替的最灿烂的阳光。教师要加强师德修养,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去教育和感染学生,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全社会的尊重。

教育担负着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责任,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着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专门机构,比其他任何组织更有必要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教师作为专门从事人才培养的职业,比其他任何人更有必要成为终身学习的人。教师是教育的人力资源,也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教师强则学生强,教师强则教育强,教育强则民族强。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教师良好的素质并不是表现在一纸文凭上,教师的学历不等于能力,只有持久的学习力,才能使教师的能力不断增长,素质不断提高。只有教师学会读书,才能教会学生学会读书;只有教师的知识不断更新,才能使学生的知识不断更新;只有教师学会终身学习,才能教会学生学会终身学习。教师的终身学习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教师应该成为终身学习的实践者和楷模。

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是需要以品德化育品德、以人格塑造人格、以素质提高素质的崇高事业,教师要终身加强道德修养,及时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才能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求知、学会实践、学会创造。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是对教师学识水平的基本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特别是网络的普及,学生每天都在接受着大量的信息,面对东西方不同文化思维的碰撞,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诸多压力,他们每天都会产生很多疑惑,具有“一桶水”的教师再也难以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了,教师必须具有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方可担当人师。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习是教师专业水平持续增长的源头活水,教师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提高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技能。教师的学习就像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一样,一天也不能缺少,否则,教师的职业生命将会逐渐枯萎,教师只有做到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当好学生的引路人。

终身学习意识 篇3

关键词:终身学习意识 教学事业 积极影响

随着知识属性竞争的剧烈化发展,科技凸显了较强的作用力。要加快改造授课流程的速度,提升同学的综合层次素养,就需要构建支撑性的教师队伍。教育水准的现实提高,取决于基础性队伍的教学实力;而确立起连续性的学习理念,又构成了提升教育主体授课能力的中心点。从这样的视角来看,教师要扭转旧有的观念,从单调灌输的授课对策,转向钻研方式的授课对策。只有不断累积本科目和更大层面内的知识,才会积极地影响所传授的科目领域,提升事业的整体层次。

一、 终身性学习概述

上世纪60年代内,学者提供了终身性学习的概要内涵,认为关联领域的教育,应当持续于一生之中;在不停进展的社会中,人们有必要随时学习和认知,接纳各科目内的新知识。从这个视角看,终身属性的教育,指的是依据科目授课的需求,不断存储教育者的现存知识,并深化这个背景下的授课影响。

教科文组织则认为:在整个的人生中,要随时接纳新出现的技能和原理。这样的终身属性学习原理,表达了成人教育展开的必然性。终身属性的学习或教学,都是综合性能的体系;从学习性主体的视角,来构建新模式的知识观点。

终身性学习,更注重这一流程内凸显的学习技能。这种接纳知识的主体技能,激励着学习者去自主探求;在各类环境之下,主体都可以怀有认知的信心,构造出创新的认知系统。近些年,信息模式的现代类别技术在拓展,持续性的求知技巧,更有助于培育出多领域人才,展现学习个体的创造优势。

人们应当训练终身属性的认知技巧,在现存的技能、思想层次和道德素养的基础上,创设综合性的提升对策。终身性学习,体现于个体的进展程序中;通过表达综合与多样的认知能力,来注重连续性的自我丰富。

二、 积极的授课影响

(一) 扭转认识

在现代类别的教育系统内,高级别的教学理念,不仅可以加快授课进步,还可以影响授课所采纳的根本性对策,决定现实教学的走向。在完成这一教学类事业的程序中,教师要连续接纳全新认知,培育不断探求的教学技巧,才能构造出注重同学发展、培育同学主体意识的根本理念。

在平日的授课中,要扭转单调传送知识的旧有模式,注重同学主动性研究素养的培育。要认识到:同学具备了能动的探索能力,应当扮演求知程序中的主体。授课的主体目的,应当是塑造全方位的知识素养,培育与岗位吻合的那部分人才。

(二) 提高素养

高校之内的各科目教师,要构建三类层次的认知体系,涵盖基本性的科目知识、科目领域以内的知识,以及教学所用到的多样技巧。在这样的情形下,只有采纳多渠道的学习对策,来提升广泛性的基本知识掌握量,才能让这类知识辅助科目性的授课活动。

在科目的领域内,通过持续性的探讨,明晰所讲解的科目构架和发展态势,运用各类新模式的授课对策。同时,要提升课堂上的讲解技巧,教师还要储备关联性的心理学层次知识,了解同学的认知特性;依据同学在这一阶段的求知特性,来选取适宜的授课策略,快速提升同学在这一科目的认识水准。

(三) 增添手段

终身属性的学习,是增添多重授课手段的必然途径。新模式的知识传递技术,要求科目教师适应好这样的教育状态,扭转存有的课堂观点。要主动去了解幻灯片制备、语音授课、多媒体导向下的授课等,以便增添课堂的风趣性和实效性。

如果没能掌握现代属性的授课途径,不会选用各类微机授课设施,就很难跟紧教学事业的多重进展。全新的授课技巧,提出了持续学习的根本性准则,也供应了比较便利的求知渠道。依据每种课堂的特性,教师要选取那种恰当的科技类授课手段。

(四) 拓展储备

在经济和知识拓展迅速的时代内,终身性学习,可以补足教师欠缺的储备性知识。课程的改造在拓展,然而,不少教师还单纯关心所讲解科目的狭窄区域,对广阔视角的多重知识理解不够。要提倡同学主动去摸索知识,前提是教师的多科目常识齐备。

同学在现实的摸索程序中,会涉及到预设课题以外的多重认知;在探讨的流程中,发觉的多种难题,也无法涵盖进授课的区域内;探究所获取的结果,也包含多样化的状态。不少教师存储的狭小区域知识,已不能保证自主类别的探究需要。由此可见,教师要将视点移到本身的认知构架上,扩展综合层次的讲解技能,才能指引同学展开实效性的钻研。

(五) 钻研学科

对于多数中学和小学内的教师而言,平日的授课活动,与展开的科目研究并无法整合;教师自主摸索的科目成果,难以融入现实的授课流程。这样的分离式讲解框架,不利于同学对课程的领悟,也无法促动教师的自我进展。

在新模式的授课准则下,教师要与同学共同摸索;站在研讨话题的角度上,来解答同学的探究疑惑。要反思所展开的授课行为,归结平日的讲解经验,构造出特色属性的讲解程序。因此,要整合研讨、学习与授课的要素,避免钻研与授课的脱钩。

三、 可行的学习对策

教师要增添不断自学的认知。确立终身属性的自学与拓展知识理念,在平日内予以坚持。目前,自觉获取各类科目知识的教师,仍只占很小比值。要构造弥补自我知识漏洞的氛围,倡导教师抓好课余那部分时间,安排好自我的钻研和多科目学习。

教师有必要采纳积极的心理,来参与关联性的培训,提升现存的学历,或者增添可用的授课技巧。在日常化的讲解程序中,要从细节来锻炼自身。院校应当查验教师的持续性学习状态,督促教学人员扩展已具备的储存知识。

四、结语

持续性的学习、终身求知的教育认知,已经成为促动教育类事业进展的核心途径。在教学的整体性流程中,都要伴有教师的不断求知和自我扩展。教师要运用多样化的科目知识来培育自己,紧跟阶段属性的授课要求,优化本身的授课行为。在信息性的教学时段内,教师只有拓展这种持续学习的涵盖层次,才会向同学传递前沿性的新认知,培育创造实力优良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郭世安.对教师教育、教师终身学习与教师成长问题的几点思考 [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09).

[2]吴薇.建构教师终身学习新体制初探 [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06).

[3]徐艳伟.教师终身学习能力的一般构成要素 [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05).

说说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篇4

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 不能仅限于思想和认识上的主观引导,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客观实践中能主动建立对体育的正确认识、意向和看法。在当前高中体育教学中, 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 改革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 大力开展快乐体育、成功体育, 将体育意识培养贯穿于每一堂课和其他各种教学活动中, 以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 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 即要在人的一生中实施体育。体育将持续人的一生。它将是学前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等体育教育层次构成终身体育的教育全过程。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提高学生身心健康,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将是我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发展的重中之重。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育是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关键, 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它不仅是为高中学生终生体育打好体质基础, 更重要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并使之更好地为终身体育做出贡献。

一、高中体育教育对提倡终身体育所起的作用

体育应伴随人的一生。如果我们把人生中的身体锻炼活动分成若干个环节的话, 那么学校体育在终身体育整体中, 刚好处在连接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的中间环节。学校体育对实施终身体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那么, 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 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 如果在这个关键阶段, 施以科学的体育方法, 就能促进他们的身体朝正常的方向得到良好的发展, 为一生的健康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的体质基础。其次, 在学校期间又是人的一生接受系统身体教育最长、最有时间保证的阶段。此外, 学校体育还为培养终身从事体育的能力, 提高了实践环境, 并让他们认识到学校体育不是人的体育实践与身体教育过程的终结, 而只是人终身体育锻炼的基础阶段, 是终身体育的一环, 使学生对学校体育的认识层次上升到一个高度, 最终成为自我锻炼的指导者和终身体育锻炼的受益者。

二、树立终身体育观念

高中体育教学改革, 首先是体育教育思想上的变革。要着重对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 使他们既学到全面的体育知识与技能, 又能有一两项突出的、热爱的可以坚持终身的体育项目, 培养学生终身喜爱体育的态度和能力及正确的体育观点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独立锻炼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自我设计体育锻炼计划和自我组织与管理的能力, 运用体育环境和条件的能力, 在自我参与中, 获得自我发展。

三、正确引导学生兴趣

运动兴趣的培养和锻炼习惯的养成往往是许多人坚持终身体育的第一动因。这就促使我们深刻地领悟到体育教学大纲中把运动兴趣的培养和运动习惯的养成, 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要求, 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所以, 在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 体育教师在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 应注意充分地挖掘学生对运动的内在乐趣, 无论是讲解、示范和组织教学, 都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引起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 让学生在运动中能充分表现出自己的运动才能, 感受到参加运动对自己体质增强的实效, 从而激发对体育运动的喜爱。那么, 培养体育意识, 养成自觉锻炼习惯, 已成为学校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习惯和体育能力重要的目标。体育锻炼贵在有恒, 提高对体育锻炼的认识, 明确锻炼目的, 提高锻炼自觉性, 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有规律的生活, 做到锻炼身体科学化、知识化、经常化。

根据教学的内容, 学生的状况, 教师的特点, 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以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体育课的兴趣, 课后及时小结, 改进教法, 为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让学生感受体育锻炼的满足感

终身学习意识 篇5

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提高体育课堂效率

作者/ 樊治东

摘 要: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是体育教学追求的长远目标之一。高中生的课业比较繁重,时间也比较紧迫,体育课不仅想为了锻炼身体,还为了缓解思想压力。因此,特此建议设置一些符合高中生身体机能而又趣味放松的运动项目,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训练的能力,为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提供教育保障。

关键词:高中体育;终身体育;意识培养;自主学习

高中阶段课程比较多,学生学习压力比较大,精神总处于紧张状态,身体总处于疲劳状态,所以,体育课堂强身健体的重要性就凸显了出来。然而,体育又不是急功近利的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站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高度,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这样才能有效缓解学生压力,增强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坚强不屈的意志力。鉴于此,笔者特此结合教学实践,站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高度,对如何提高高中阶段体育课堂效率进行如下探索与研究。

一、高中阶段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必要性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明:“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体育事业的进步,高中体育也不能以短浅的目光只顾现在不顾将来,我们一定要立足于挖掘学生的运动潜能,强化团队意识,丰富文化生活等方面来引导学生锻炼和提高。从一线实际教学来看,要想培养学生终身运动,就不能将体育课上得死板、单调,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注意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经验出发,从他们的爱好、兴趣和特长优势出发牵引他们主动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设置主体鲜明、能力分层的活动模式。因此,强化高中阶段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不仅有助于舒缓学生的精神压力,还有培养大家对体育生成持久“亲和感”,形成永久锻炼的习惯,从而成为自我锻炼的指导者和受益者。

二、高中阶段如何践行“终身体育”

1.活跃体育,自主选择

兴趣是驱动学生自主学习和运动的动力。所以,我们要想着眼长远利益,为学生树立终身运动的思想意识,就要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笔者除了最基本的技能训练之外,还经常展开多元化的可选运动方式,鼓励学生从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着手进行发扬和锻炼,诸如,球类比赛、体能竞技等,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开设游泳课等教学内容,除了传统的体育活动,还可以引进比较时髦的健美操、体育舞蹈、防身术、跆拳道、爬山、轮滑、野外郊游等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教学实践中,除了多样化的运动方式可选之外,我们还丰富和改进某一项运动,使之成为大家都喜欢的趣味小游戏,例如,篮球运动,我们可以改进成一人带双球、双人带一球的.小游戏来锻炼大家的带球技能;足球运动时,我们为了丰富课堂,可以结合舞蹈设计小游戏,教师根据学生的训练技巧进行合理编排,然后让学生围成一个圈,通过练习足球操来激发学生兴趣,提升足球的抢断、拦截动作等技能,这样激发兴趣,让学生在学习和锻炼中没有压力感,能丰富学生的课堂生活,最终为培养学生终身运动意识奠定了基础。

另外,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体育活动,这样的设计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改进体育活动,以满足身心发展需求和健身竞赛等需求。当然,自主改进体育活动,需要学生课堂事先准备好方案,否则课堂时间有限,时不我待。

2.激发热情,自主学习

运动需要激情,学习还靠自主。要想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运动思想,我们就先要从激发热情,引导养成自主运动和锻炼的习惯开始。第一步,结合学生的认知情感,激活他们的体育运动。例如,开课伊始,我们给大家播报一些最新的相关运动项目的体育新闻,通过绘声绘色的描述,勾起学生运动和锻炼的激情,从根本上提升他们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再者,我们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明星偶像的经典动作,比如姚明的灌篮、刘翔的跨栏等让学生在偶像的吸引下加强自主锻炼。第二步,师生共同讨论研究运动的程序。例如,学习少林拳。组织小组进行多媒体跟随式自主学习,教师要随时指导评价,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和富有创造性的学习,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体育耐力。第三步,鼓励学生坚持锻炼。教师必须在体育运动教学的过程中随时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明确体育运动要有超越自己的精神,勇敢地面对体育运动中的难题,使得自身的运动发展处于和谐状态,进而拥有长期的体育运动耐力。

3.课外延伸,形成意识

终身体育运动意识和能力的形成需要教师将体育运动训练拓展到课外。首先,要加强课外活动的宣传,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宣传体育运动的优势,如,剪辑、自制录像带等,这一系列工作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自动自觉地投入到体育课外活动之中。其次,要组织节假日的运动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在假日里进行爬山、野炊、露营、体育集训等有意义的体育健身活动。这样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提高了学生的团队精神,还促进了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另外,高中体育教师要善于组织体育社团。对于高中体育社团来讲,不同于高校体育社团,应该重视多项目的训练内容综合,例如,传授防身防卫术、擒拿与反擒拿、格斗与散打等都可以融合到一个社团之中。通过社团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力,让学生拥有顽强的精神,同时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通过运动干预来转变高中生不良的应考状态。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如何站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运动意识的高度对提高高中阶段体育锻炼和要求的探索与总结。概而述之,高中阶段的体育运动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只为了放松学业压力而搞成哈哈秀,我们一定要秉承“体育运动,从我做起,终身受益”的理念和原则,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符合学生认知情感的训练项目来明确运动目的,激发学生兴趣,最终形成自主学习、训练的能力,为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提供教育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宏伟,潘建铭。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念[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3)。

[2]蒋惠忠。浅谈如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终身体育意识[J]。魅力中国,2010(23)。

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篇6

关键词:终身体育;学校体育;课堂教学;灵活多样;课外体育;三位一体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0-013-1

学生时期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关键时期,学校体育是提高终身体育能力的重要环节。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和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是我们研究探索的主要方向。在如何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本人进行一些有关尝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精心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和满足。

学生能否快乐地参与到体育课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先行设计。例如在进行小学生自然地形跑的练习中,如果教师简单地就学校操场让学生四小组长带领跑几圈转上几圈,学生积极参与率肯定不高,且效果很差,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作精心考虑,利用器材、导具将练习的场地布置成有供穿越的“小树林”、跨越的“小河”、钻过的“山洞”……学生会对练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自然而然会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并能在其中获得运动的乐趣,快乐的满足,效果目标全达到了。再如,我们每一位体育爱好者,观看喜爱的体育比赛时,欣喜若狂,能彻夜不眼,这其中感受到的乐趣,一切不需要规定,不需要强制,均来自内心情感与运动的交融。如果能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找到自己喜爱的东西,不管学生有没有意识到体育对于他个人成长的意义,但他已经在不知不觉地接受了教育,终身体育得到了培养。因此,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就应该让体育课成为学生渴望参与其中的空间,成为孩子们运动的乐园,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从而亲身地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这样会使之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运动与学习。

2.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在体育教育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很多,如:发现法、探究法、教学问题法、范例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循序渐进法等等,但随着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渐渐渗透到各个学科里,多媒体也引进到体育教学的课堂中,体育教学的方法随着改革的浪潮不断推旧出新,更好地满足了课堂教学的提高。这要求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不能再沿用老用一套教学模式,需要灵活多变,合理运用,使之行之有效。如:教师在一节课中纠正学生错误动作,不断使用讲课示范,把预先录制好的动作在多媒体平台上进行讲评,强调了一遍又一遍,所起作用却很微小。教师如何交替使用讲解示范,把学生练习的动作录下来与正确的示范录像一起放到多媒体平台上演示,师生共同参与讲评,这样体育教学方法的灵活合理交叉使用呈现多样性,学生会以更大的热情去参与,所取得的效率会大大提高。因此,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是教师培养、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所采取的重要手段。使学生为能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而获得更好的体育技能,使他们从小喜欢体育、乐于体育,提高终身体育意识。

二、坚持课外锻炼,提高自我锻炼能力

课外体育锻炼是指体育课以外的组织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参加体育活动。它与体育课是相互联系的,互相促进的,是体育课的延续和发展。课外体育锻炼空间广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它的灵活性、选择性能比较好,满足不同年龄、性别、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基础水平的学生。这对于发展学生个性,提高锻炼的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形成个性心理特征具有积极作用,并能进一步促进身体健康,增强体质,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习惯和能力。

国家教委明确规定每天确保一小时的课外活动,但不少学生苦于没完没了的作业或者缺少体育娱乐场所,甚至无体育器械的练习,得不到锻炼。“豆芽型”、“竹杆”型或者“肥胖”型的有增无减,不少学生“手无缚鸡之力”,缺少青少年应有的朝气这种情况有弊于学生的终身体育。扭转其措施之一就是加强在校学生的体育教育和体育锻炼,而体育课的上课时间毕竟有限,范围也比较局限,得到的体育锻炼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坚持开展课外体育锻炼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重要途径。我们要真正加强小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必须确定课外体育锻炼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应有的地位,把这一方面的认识统一到全面育人的高度上来,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为学生参加课外锻炼提供保证。引导学生思想上重视,行动上积极参与,通过多种渠道引导学生认识到课外锻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科学指导,提高体育活动的趣味性来吸引学生,使其体育锻炼具有自觉性、自愿性,提高锻炼的效果。

三、结合家庭、社会与学校形成三位一体

学校体育是培养人锻炼能力的重要场所,但并不是所有的锻炼能力都要依赖于学校体育来培养,终身体育要贯穿于人的一生。因此,它涵盖着学校体育、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家庭、社会在终身体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里有这么一个家庭,父母皆是终身体育的受益者,家里置放了许多体育器材,购买了许多科学地锻炼身体的书籍,平时有计划地进行体育锻炼,愉悦了身心,锻炼了身体,孩子受父母的影响,在父母的指导下亦开始参与其中,平时一有空,父亲便带其去进行户外锻炼,让学生接触社会体育中多种多样的锻炼方法,家庭内部成员集体活动时和睦欢乐的气氛,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自然对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提高大有益处。社会体育是家庭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延续和补充,没有社会体育、家庭体育参与的学校体育是不完整的体育教育。学校体育、家庭体育只有融入社会大系统,才能形成社会关心、支持并参与体育教育的社会风气。我们要利用好学校体育的规范和家庭社会体育的灵活多样等各自的优势,相互促进,做到真正地推动实施终身体育。

如何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篇7

一、学生对运动参与的满足

学生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先行设计。如:高部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来自文化学科的压力,相比之下,体育课的压力就小得多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获得快乐,得到乐趣,同时也获得参与的满足感,这样学生就会将文化课的压力在体育课中得到释放。如果体育教师能使学生在多年的体育学习中找到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那么不管现在学生有没有意识到体育对他个人成长的真正意义,他们都已经不知不觉地接受体育。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就应该让体育课成为学生们渴望参与其中的空间,成为他们运动的乐园,多增设一些体育比赛氛围,让他们充分展示自我。这样,学生们亲身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就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逐渐把教师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运动习惯。

二、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自我锻炼能力如何与常规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我结合多年的体育教学,认为应注意全面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将自我锻炼能力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技术教学外,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的体育知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同时,在体育教学中也要特别培养学生在独立锻炼过程中对练习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主动积极地锻炼,从而使学生的自我锻炼成为自主活动,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这对以后学生的终身体育有良好的作用,使学生终身受益。这也符合现阶段“体育与健康”所提倡的: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体验锻炼身体的乐趣,从而提高对体育的关心、意欲、态度和兴趣,拥有健康的体魄。

三、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体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活动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在体育教学中,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很多如发现法、探究法、范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自主学习教学法,等等。但随着现代化多媒体教学逐渐渗透到各学科里,多媒体也引进到体育教学的课堂,体育方法的改革也随着教学教育现代发展而紧跟时代不断推陈出新,它的科技含金量不断增加。如:教师在一节课中交替使用讲解示范,把预先录制好的示范动作切到多媒体平台进行讲评,甚至可以用录像的方法把学生练习的动作录下来进行讲评。又如:现代多媒体的体育教学方法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它是用光、声、音像等多种手段取代传统的言传身教的教学方法,作为体育科目,特别是在室内课、理论课上,教师可将更多最近发生的体育事情更直观地搬上讲台,充分体现现代技术教学的应用,发挥其整体功能。因此,丰富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培养、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所采取的手段,使学生由被动锻炼变为主动锻炼,从而获取更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全过程,使他们从小喜欢体育,乐于体育。

四、教师素质的自我提高

体育教师无论身体素质怎么好,技术有多么全面,都不可能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必然有其自己的专长。我在多年的体育教学中,就经常遇到这样的一个问题:学生各有各的兴趣和爱好,兴趣和爱好多种多样,不懂的体育方面的知识自然而然地找体育老师来帮助。如:有的学生喜欢篮球;有的学生喜欢乒乓球;有的学生喜欢踢毽子;有的学生喜欢看各种体育比赛项目,但又看不懂,等等。这样,体育老师的素质就很关键。有些运动项目是自己的专长就很容易,有些项目是自己的弱项就很难做到,因此,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师必须具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我的知识面,才不会出现尴尬的场面,教学过程也才能得心应手,才能赢得学生们的信任、欢迎。体育教师还要跟随时代的不断发展,随着多媒体、网络信息化进入课堂。体育教师应不断地自我进修,开拓信息方面的知识,才能不落后于时代。要有创新能力,对自己的创造有清醒的认识,并加以开发,表现出创造的天赋和好奇心,使体育教学常教常新,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把最新的体育信息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体育的氛围,产生极大的兴趣。这样,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树立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小议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篇8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 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而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落实素质教育, 以人为本的今天, 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是2l世纪学校体育教学的趋势。

一、终身体育就是贯穿一个人一生的体育健身行为

现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对人们的健康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进、维护和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 更重要的是在紧张的生活和工作中, 通过体育运动可以调节生活节奏, 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人的一生都应当伴随体育锻炼, 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目标、要求、内容与方法。锻炼身体不可能“一次完成”, 更不能一劳永逸, 所以, 在青少年时期就应该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二、学校体育教学是终身体育的基础

健身, 如同建造大厦, 需要高质量的工程设计和构建高质量的人体工程基础。学校体育教育就是“高层建筑”的基础工程。学校体育通过学校教育计划与体育课程教学来实现健身的目标指向。我国学校体育经历了从“技能”到“体质”再到“人才”的演变发展过程, 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对激发人们积极投入体育实践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但没有摆正竞技与健身的关系, 没有找出学校体育矛盾的主要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 体育研究的深入, 人们认识到学校体育的根本目的是全民健身, 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学校要关怀全体学生, 根据学生身体差异和不同需要, 按照学校体育课程传授体育知识, 科学地选择体育内容与方法, 以达到让学生终身受益的目的。

终身体育教育思想要求我们在学校体育教学中, 注重培养学生积极进行体育活动的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活动能力, 使学生形成自觉进行身体锻炼的习惯, 从而通过体育锻炼来磨练意志、锻炼体魄、完善身心。

三、增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措施

1. 传授体育基础知识, 让学生掌握自主健身技能

体育的知识、技术、技能, 是科学锻炼身体的手段和方法, 不仅对保持学生身心健康、增强体质有近期 (在校期间) 效果, 而且具有长远 (走向社会以后) 的影响。但是, 由于不同年龄段身心发展状况的差异, 锻炼身体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也有所不同, 这就需要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锻炼、自我选择与评价的能力, 以适应和协调不断变化的情况, 取得更好的锻炼效果。

2. 培养学生体育兴趣, 养成体育锻炼习惯

兴趣和爱好是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驱动力。初中以下的学生, 往往以满足心理要求为主要倾向, 表现为以直接兴趣为主, 即体育活动本身所引起的兴趣, 如喜欢游戏和球类活动等。高中学生由于对体育锻炼的目的性更明确, 间接兴趣逐步成为主要倾向, 即对体育活动的结果发生兴趣。如认识到参加耐久跑能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虽然跑起来感到又苦又累, 但仍然能坚持参加长跑。高中阶段体育教学要在已经培养起来的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基础上, 提高学生对体育的理性认识, 让其对体育的目的、意义、作用、功能等有全面的理解, 进而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 使其成为体育学习和各种体育活动的主体。

3. 加深对体育的情感体验, 强化学生自我体育意识

高职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篇9

当前, 高职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笔者通过访谈调查, 初步得出了高职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 高职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不强

当前高职生对体育的认识不够深刻, 仅仅停留在肤浅的表面, 同时对体育锻炼的价值不重视。很多同学对于体育锻炼的认识较为模糊, 对于终身体育的认识较为陌生。当前, 高职学校在体育教学中, 只是较为关注学生的体能和技能, 而忽视对学生运动能力、运动兴趣、运动意识的培养。

2. 高职生的体育情感不浓

调查显示, 许多学生面临着升学和就业的压力, 他们放弃体育锻炼, 利用更多时间去学习文化课。每周除了一节体育课之外, 其余时间几乎不参与体育运动。有部分学生宁愿选择上网和什么都不做, 对体育锻炼不感兴趣, 更没有形成积极的体育情感。

3. 高职生的体育意志薄弱

体育意志是指学生主动参加体育运动, 并能在参与过程中克服困境, 以实现目的的一种心理状态。许多高职生几乎不参与体育锻炼, 更别提体育意识, 还有些学生怕吃苦、怕流汗, 不愿意参与体育锻炼。

二高职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因素

高职生体育教育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不强。影响高职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因素多种多样。

1. 学生自身的因素

一些学生身体发育尚不成熟, 在个人体态上, 两性之间有较大的差异。调查中发现, 女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略低于男性。另外青年初期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不足, 对体育锻炼的价值认识不到位, 不明白体育锻炼不仅是个人的事情, 更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需要。

2. 教师的专业水平

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素养的构成, 首先是指教师对所从事的学科的广博而深刻的认识。一个教师的体育运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

3. 教师的道德水平

师德是一个教师所具有的素养中最核心的一条, 具有良好的师德的教师有益于感化学生, 成为学生的榜样。调查中显示, 一些学生不喜欢体育锻炼, 就是感觉老师道德素养不高, 不愿意向他们学习。

三高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

高职体育教学, 一方面要考虑提高和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 另一方面还要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 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 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1. 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

俗话说,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培养良好的体魄, 不仅能够为当前学习任务做准备, 还能够为今后事业成功打基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要加强宣传, 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这对提升学生的体育兴趣, 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有较大的好处。

2. 积极有效践行教学

对高职生实行一种开放式的教学, 实践“开放型”教学。“开放型”教学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师生之间构成一种民主、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帮助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提升自己的接受、加工、提取信息的能力。“开放型”教学中, 教师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转变:在思想上, 教师要信任学生, 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在实践上, 教师要乐于给予学生耐心的指导, 给予学生自由活动的空间, 给予学生自由选择活动的机会;在师生关系上, 是民主、平等、和谐、亲密的关系, 能够耐心的听取学生的意见, 做学术的知心朋友;在成绩评定方面, 教师要积极地为发展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做准备, 发掘学生的天赋。现阶段的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开放型”课堂教学的实施, 无形中就让学生参与到了教学的过程, 使得学生逐步达到教学的目标。这样, 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又让学生完成其任务, 尊重了学生主体间的差异, 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激情, 能够让学生感到体育的乐趣和价值, 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

3. 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教育

高职生对体育锻炼一点都不陌生, 但是他们对体育理论知识都有着较少的理解, 并且平时也很少接触。加强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学习, 有益于提升学生对终身体育教育的理解, 还能科学指导学生的体育锻炼活动, 以及解释体育运动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教育, 让理论知识在人的体育活动中发挥作用。加强理论课学习, 同时, 这就要求教师要向学校反映, 增加体育理论课的学时, 配备较好的教师, 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 加强高职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是一个渐进的、科学的引导的过程。终身体育观是个体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产物, 高职体育教学要积极地进行教学改革, 采取多方措施, 使高职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参考文献

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篇10

一、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教学过程力求建立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 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以情换情, 以情育情, 形成一个良好的情感环境, 就能使每节体育课都成为育体、育心、育人的过程。中长跑是学生最不喜欢的体育项目, 可调查表明在体育的延伸中参加长跑练习为主要手段的是多数, 只要采用适应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丰富多彩教学模式, 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 懂得学习锻炼的目的、掌握动作的基本方法, 使枯燥无味的运动变为有趣活动, 这样学生都会乐意参加练习。

二、体育教学模式将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建立体育教学模式是体育教学的需要, 从发展的角度看, 突破课堂教学模式, 也是教学的需要。由“教”为主体向以“学”为主体教学模式、由向着演绎法与归纳法并举的方向教学模式、由向着更加注重概括性和可行性的方向教学模式、由短期行为向终身体育能力的追求方向发展教学模式等。因此, 从发展的角度看, 突破教学模式, 也是教学和研究的需要。

上一篇:金属罐消解下一篇:建设项目审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