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基本原理探究

2024-06-23

语文教学基本原理探究(精选十篇)

语文教学基本原理探究 篇1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案例教学,实效性

2005 年开始实施的高校思想理论课新方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进行了全新整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以下简称《原理》) 是调整后的新课程之一。如何进行《原理》的教学创新与改革, 切实提高这门课教书育人的效果, 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改的一项前沿性的重要课题。从2007年秋季开始全国高校正式开设这门公共必修课。在这门新课程的三年多教学实践中, 笔者感到案例教学是这门课教学改革的一项有效举措。为了切实保证和提高案例教学法在《原理》课教学中的实效性, 必须遵循两个基本原则, 从四个环节下功夫。

一、《马克思义基本原理概论》案例教学的实效性

案例教学法是当代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教学模式, 它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着真实典型的案例进行思考、分析 、评判和讨论, 进而得出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方案, 深化对相关原理认知和对科学知识的系统掌握, 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特别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 使学生真正做到学理论、懂理论、用理论三者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大量实践证明, 这种教学模式比较符合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需求, 在许多学科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 案例教学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 改善《原理》课的教学效果。要达到《原理》课的教学目的, 首先就必须讲出吸引力, 使大学生愿意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以往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不尽人意。机械的、注入式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学内容僵化、教条化, 理论联系实际不够。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 教师的教学重点主要在于概念的界定和理论的推演方面, 较少去关注现实生活的变化和学生所关心的实际问题, 教学针对性、实效性不强。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不够, 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想共鸣, 相反会产生抵触情绪、逆反心理。而学生的消极态度, 必然打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无法做到教学相长, 就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越来越差。《原理》课是新四门政治理论课中理性最强的课程, 它是由一系列概念、范畴构成的逻辑体系, 沿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那种“老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的单调、呆板、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是无法做到使学生坐得住、听得进、信得过的。而案例教学法是参与式的教学方法, 它的突出特点是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在教学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客体, 而是能动的主体, 是教学舞台上的“主要演员”, 他们可以讨论争辩、质疑探索, 提出新思想、新观点, 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抽象理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把抽象的理论转换成生动鲜活的案例交给学生, 将深刻的思想内容寓于形象直观的具体事例中, 使马克思主义更通俗易懂, 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 也更愿意接受。同时案例教学法是互动试的教学方法, 师生间、学生间的讨论交流, 使整个教学活动达到良性的互动, 实现教学相长, 共同提高。

(二) 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有助于实现《原理》课的教学目的。马克思主义是革命性批判性的科学, 它一贯强调“改造世界”的重要意义, 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原理》课着重讲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旨在帮助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分析世界, 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案例教学法是启发性、研究式的教学方法, 以启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对来源于复杂的社会生活的具体事例, 需要学生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 才能把问题发掘出来, 才能找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这对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效的。在《原理》课中运用案例教学法, 通过引导学生对来源于社会现实的具体案例进行讨论分析, 提高学生进行事实判断、经验概括和逻辑推理的思维能力, 使学生学会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 全面地、辨证地分析问题, 观察社会、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 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来认识当今世界的变化及其趋势, 在科学分析的理性基础之上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和信念。

(三) 案例教学法有助于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提高《原理》的针对性和吸引力。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原理》课程教学的根本方法。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 没有很好地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 空洞说教, 缺乏针对性。教学实践证明, 要使学生对某一学科感兴趣的最好办法, 是使这个学科值得学习并能获益。面对变化了的新的历史阶段, 新的教育环境、新的教育对象,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达到入耳、入脑、入心的特殊要求, 就必须联系时代发展实际、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联系学生思想实际。案例教学法着眼于将真实的生活引入课堂, 使学生在短期内接触并思考、分析解决一系列的真实事件和问题。采用案例教学法, 以案论理, 为《原理》课理论联系实际找到了有效途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 是社会实践的概括和总结,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中都存在着蕴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典型案例。在教学中, 教师紧扣学生所面对的新形势、所处的新环境和所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案例选择, 让学生对活生生的社会生活实例进行解剖, 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去认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 拉近了政治课堂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讲清道理、切中要害, 使大学生体会到这门课的重要作用, 从而把学习这门课作为自己的强烈需求, 把学习的过程转化为自主的行动。

二、 保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实效性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原理》作为一门公共政治理论课, 与其它具体学科有不同的特点, 这就决定了这门课的案例教学, 与其它学科案例教学相比有许多特殊性。要保证其案例教学的实效性, 实现这门课的教学目的, 首先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 坚持课程教学的本质导向。

包括《原理》在内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是围绕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目标而设立的, 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引导他们坚信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灵魂在于它的思想性、政治性。与其他课程不同,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案例教学应强化教育教学的导向性、思想性和教育性。贯穿全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始终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的原则精神, 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坚持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以及一切从以无产阶级为主体的进步人类利益为出发点的价值取向原则。在案例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无论是在教学内容的提炼, 还是案例的选择、讨论的组织引导上, 都要注意坚持和把握这门课教学的原则精神和导向。也就是说, 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理论特征, 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容, 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

(二) 从学生特点出发。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 这里的“人”当然也包括学生。以人为本的理念涵盖了以学生为本的内容。教育要以学生为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以学生作为教学工作的出发点, 努力寻找政治理论课与学生自我需要的契合点。《原理》课要牢牢把握时代脉搏和当代大学生的特殊性, 用适应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规律、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言语表达方式来开展教学工作, 努力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走近学生的心灵, 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80后”、“90后”大学生生长在国内改革开放大探索、思想大解放、体制机制大创新的新时期 , 国际全球化日益深入、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他们追求民主、自由、平等;他们思想开放, 关心国内外大事, 积极参政议政, 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崇尚科学、追求新知, 独立思考、创新意识强;他们在价值选择上存在许多困惑、矛盾、冲突。《原理》案例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都要从“80后”、“90后”大学生的特点和要求出发。如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价值观念多元嬗变、道德虚无等现象, 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于学生在案例的分析讨论中产生的不同认识, 不随意地扣帽子、打棒子, 而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同时加以正确的引导。对各种观点理论的讲解分析不采取简单的“贴标签”式的方法, 而是辨证地分析它们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对案例中可能涉及的一些社会现实中客观存在并且目前的实践还未解决、理论还无法完全回答的问题, 教师不避而不谈, 也不似是而非或强辞夺理式地解答, 而是实事求是地为学生讲清楚这些问题当下存在的客观原因, 带领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探讨具体问题, 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网络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 对信息的接受更倾向于直观和形象的特点, 《原理》课案例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包括影像、动漫和文字等。可将多媒体网络技术作为案例教学的平台, 让学生上网查找案例、讨论, 教师可利用网络进行课程答疑, 回答学生的疑难问题等。

三、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实效性的几个环节

要提高《原理》课案例教学实效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 提炼教学内容。《原理》课教材内容丰富, 学理性强, 知识点多, 但教学时数少。《原理》由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资本主义论、社会主义论等部分组成, 综合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基本内容, 并吸收了科学社会主义相关内容。与其他公共政治理论课相比, 《原理》课是新课程体系中学理性最强的课程, 文字简洁、内容紧凑、逻辑严整, 学生对有些内容易感抽象难懂;教学要点多, 光是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就有20多个教学要点。而课时数少, 只有48~54学时。与“98方案”相比, 可以说《原理》课内容增加了一倍, 而课时数却减少了近一半。因此教学中在保证基本内容完整的基础上, 必须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以及学生所关心的现实热点问题, 从理论上进行深刻的分析。《原理》课案例教学不能面面俱到, 只有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才有必要进行案例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内容, 对教学内容进行提炼, 针对课程的重点、难点和热点归纳出一定的专题内容, 并制定案例教学计划。如绪论这一章的教学重点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 热点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 这些问题就是进行案例教学的着力点, 可以进行专题案例分析。选定案例教学内容后, 教师要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安排, 在充分考虑教学大纲, 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学习时间等各种因素后确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二) 精心选择案例。根据所要进行案例教学的教材内容选择案例, 是案例教学的关键, 能否选取恰当的案例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原理》课案例必须具备时代性、针对性、典型性、启发性、生动性的特点。所谓时代性即选择的案例必须紧扣时代主题, 体现时代内容, 及时反映和跟踪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如选择“世纪之交马克思被西方媒体评为千年伟人”、“〈资本论〉热卖的背后”等案例来说明马克思和它的学说的不朽。选择“世界金融危机”的案例, 引导学生把握这次金融危机的本质, 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 认识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结论的科学性。选择“人肉搜索第一案”说明科技是一柄双刃剑。在新的社会环境下, 大学生有许多实际问题需要得到回答。所谓针对性, 就是选择的案例必须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困惑问题。如由于社会主义在发展中出现问题乃至遭受挫折, 使得许多大学生不同程度存在着“社会主义失败了”的误解, 对此可以选择“苏联东欧巨变”的案例, “改革开放三十年纪实”,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及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盲目崇拜资本主义民主、自由、人权的状况, 选择“枪口下的‘人权’”、“ 金钱操纵下的民主”等案例, 使学生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所谓启发性即案例具有较强的启发性, 可以给学生提供较大的思考、想象空间。如选择案例 “十粒杏仁和一罐大米”启发学生正确处理人生中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抓住人生中要做的重要事情。所谓典型性即选择的案例必须是具有代表性的, 能深刻阐释教材的内涵, 突出验证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如选择案例“江苏四小龙腾飞探秘” 阐释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用“历史的发动机”这一案例说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抗震救灾:党的先进性的生动诠释”, 则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抗击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汶川地震的典型例子, 说明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 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所谓生动性即案例要具体、形象, 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促进他们积极思考。如选择“智破人骨教堂迷案”生动说明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案例“想起了当年买肉难”, 用改革开放前人们的生活状况形象反衬了改革开放给中国人带来的好处, 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选择好案例后, 教师要紧密结合教材内容, 设计出恰当的问题供学生思考讨论。

(三) 实施案例教学。案例教学的具体实施有以下几个步骤:

1.指导学生预习教材内容、阅读案例。在课前, 教师按已定教学计划, 安排学生预习教材内容和选好的相关案例, 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并提出自己的疑问, 还可以找出其他能充分说明教材内容的案例。以“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原理为例, 教师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教材这部分内容, 包括联系的含义和特点、发展的实质、发展的过程性等基本概念和原理。针对教师提供的“引狼入园之后”、 “世界金融危机”、“记录本来就是用来打破的” 、“刘表大意失荆州”、“科学发展观”等案例及相关问题, 着重思考事物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和发展的过程性。

2.组织学生分析讨论案例。这是实施案例教学法最关键的一步。由于公共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班级较大, 学生人数较多, 所以讨论一般先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要求每个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提出自己的疑问, 鼓励不同观点的学生展开争论、辩论。通过小组讨论, 教师可以发现学生认识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及局限性, 做到心中有数。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 组织课堂讨论。在课堂讨论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性作用, 引导学生围绕中心论题积极思考发言。对学生在讨论中通过案例分析得出的正确观点和想法, 要在肯定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一步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层面上进行阐述和论证;对于在讨论中出现的偏差甚至是错误的观点, 教师不能轻易否认、简单批评, 而要因势利导, 以理服人, 启发学生认识自己观点的缺陷。当学生在讨论中偏离主题或讨论时出现“冷场”时, 教师应给予必要的提示, 诱导思路,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使讨论按原计划继续下去。在课堂讨论中, 要注意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分析、解决在小组讨论中提出的疑难问题, 将学生的思想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3.点评总结案例讨论。一般来说, 教师对案例讨论的点评总结有以下几方面:第一, 对案例进行点评, 指出此案例的主要内容及其教学用途, 案例问题的重难点。第二, 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点评。既要对学生的讨论中的参与度进行评价, 以鼓励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更要对学生讨论的内容、分析案例的方法进行评价。包括是否围绕案例的核心问题展开讨论、对问题的分析是否全面深入 、立论是否正确、是否言之有据等。特别要着重对学生讨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 指出学生认识缺陷的症结所在。第三, 阐明案例所表现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师要从特殊具体的案例分析中归纳出一般性的结论, 实现从案例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飞跃 , 使学生从对案例的理解升华为对理论的认知。同时, 还要指出这些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指导学生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 组织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认真组织配合理论教学的社会实践活动, 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形式。实践是人生的大课堂。《原理》课除了坚守好课堂主战场外, 还要围绕教学内容, 组织大学生走出校门, 走向社会, 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去学习、探究。为了更好地落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在这门课的教学中, 案例教学应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社会实践是案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又是案例教学的目的和归宿。案例教学要求, 课前教师和学生必须收集社会生活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典型案例, 以便课堂上的讨论、分析, 也就是说必须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 参观、访问等社会实践活动, 收集有关信息, 分析研究资料。如在学习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原理部分, 可以先组织学生调查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存在哪些社会思潮, 出现这些思潮的原因是什么?为课堂上运用原理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做准备。在学习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原理部分, 可以先组织学生调查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以及其它方面改革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当前面临的新矛盾和新问题, 为课堂讨论打基础。通过课堂案例分析探讨活动, 师生提炼、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后, 教师还要组织学生进一步深入社会实际, 在社会实践中深化并升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 从而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正是这门课案例教学的落脚点。

参考文献

[1].阮星光, 王春茹.让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发挥功效[J].江苏高教, 2007, 1

[2].王文昌.浅议案例教学[J].教学改革, 2002, 7

语文教学的基本原理 篇2

第一、“发面”原理

这是语文教学应遵循的第一大原理。过去北方人发面,不用酵母粉,而是用“面肥”。它是上一次发面特意留下来的一块活酵母。和面的时候把它搋进去。当时不见什么效力,过上几十分钟,面就发起来了。学语文也是如此。人在幼年期、儿童期、少年期记忆力非常强,而理解力却很弱。随着年龄增长理解力逐渐变强了,相反记忆力却在减弱。因此学习语文就要在小学、初中阶段多多阅读、背诵一些精美的语料。尤其是背诵,这个时候不必要求他们全部理解,应充分利用儿童记忆的最佳期,能记多少就记多少,韩信将兵多多益善。不理解就不理解,囫囵吞枣就囫囵吞枣吧,吞下去就行。就像发面一样,当时没有什么明显作用,但是若干年后就会“发”起来,听说读写自然而然地变得文从字顺,晓畅通达。语文学习远期效应这个规律我国古代的私孰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早就掌握并运用纯熟。比如,明末清初的大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家陆世仪曾说过:“凡人有记性,有悟性。自十五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性,少悟性。自十五以后,知识即开,物欲渐染,则多悟性,少记性。故人凡有所当读书,皆当自十五以前使之熟读,不但《四书》《五经》,即使天文、地理、史学、算学之类,皆有歌诀,皆须熟读。若年稍长,不惟不肯诵读,必不能诵读矣。”这个道理讲得多么透彻啊!可惜自从戊戌变法以来,现代学校的语文教学把古代的这些优秀传统全部抛弃了。近百年的语文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大反“死记硬背”,不分青红皂白,全都一棍子打死。其实,小学到初中这一段主要是积贮语料、搋“面肥”的时候,不应该提倡“理解以后再记忆”。学生只要多读多背就行。现在的语文课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分析课文,结果事倍功半,把时间都让教师给占了。该背诵的东西没背多少,不该记的东西,如老师分析课文的答案等,倒装了一脑袋。这真是本末倒置。语文教学不能“近视眼”。眼前懂得少一点没有大碍,只要名篇佳作背得多,日后语文能力自会有个“飞跃”。这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大规律,万万不能违反。谁违背它,谁就要受惩罚。我们现代学校语文教学为什么效果不佳?最大的失误就在这里。

第二、“难易不序”原理

语文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过程应如何安排?很多人一想到它,头脑里立刻就跳出“循序渐进”这个念头。于是,很多语文改革者便冥思苦想,孜孜以求,费尽心力想要找到语文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应如何渐进的“序”。然而,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吗?难道“循序渐进”果真是一个最基本的教学原则,对它连一点怀疑都不行吗?几十年来,我国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学大多是这样讲的。语文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自然也就人云亦云。这个观念太深入人心,太根深蒂固了,人们习以为常,对怀疑它连想都不敢想。其实,这是教学理论上的一个误区。学习并不都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浅到深,一步一步循序渐进的`。循序渐进并不是一个普遍性的真理。语文学习即是如此。比如,现今的语文教材编者认为文言难,所以就安排到后面,白话文易,就安排到前面。小学只有三十多首古诗,初中才有三十来篇古文,高中多一点,约有五十多篇文言文。实际上,古文学习需要背诵,年龄越小才越好。这个顺序就应该是倒的,由难到易为对。再一个是小学教材,低年级以识字、识词和句的教学为主,中年级以段的教学为主,高年级才进入篇的教学。“字―词―句―段―篇”,这个顺序完全是编者主观上的臆想。儿童学习母语,五六岁的幼儿期学习口语时,就已经掌握了它的基本语法规律。因此,根本不必像学习外语一

语文教学基本原理探究 篇3

关键词:余热发电 锅炉 工作原理 焊接处理方法

1、余热锅炉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热发电是利用生产过程中多余的热能转换为电能的技术。余热发电不仅节能,还有利于环境保护。余热发电的重要设备为余热锅炉,余热锅炉一般是利用生产中的热废气作为热源,生产蒸汽用于发电。而锅炉的烟风管道则承担着热废气的输入输出的重要任务。

余热锅炉由锅筒、活动烟罩、炉口段烟道、斜1段烟道、斜2段烟道、末1段烟道、末2段烟道、加料管(下料溜)槽、氧枪口、氮封装置及氮封塞、人孔、微差压取压装置、烟道的支座和吊架等组成。 余热锅炉共分为六个循环回路,每个循环回路由下降管和上升管组成,各段烟道给水从锅筒通过下降管引入到各个烟道的下集箱后进入各受热面,水通过受热面后产生蒸汽进入进口集箱,再由上升管引入锅筒。 各个烟道之间均用法兰连接。

燃烧设备出来的高温烟气经烟道输送至余热锅炉入口,再流经过热器、蒸发器和省煤器,最后经烟囱排入大气,排烟温度一般为 150~180℃,烟气温度从高温降到排烟温度所释放出的热量用来使水变成蒸汽。锅炉给水首先进入省煤器,水在省煤器内吸收热量升温到略低于汽包压力下的饱和温度进入锅筒。进入锅筒的水与锅筒内的饱和水混合后,沿锅筒下方的下降管进入蒸发器吸收热量开始产汽,通常是只用一部分水变成汽,所以在蒸汽器内流动的是汽水混合物。汽水混合物离开蒸发器进入上部锅筒通过汽水分离设备分离,水落到锅筒内水空间进入下降管继续吸热产汽,而蒸汽从锅筒上部进入过热器,吸收热量使饱和蒸汽变成过热蒸汽。根据产汽过程的三个阶段对应三个受热面,即省煤器、蒸发器和过热器,如果不需要过热蒸汽,只需要饱和蒸汽,可以不装过热器。当有再热蒸汽时,则可加设再热器。

2、余热锅炉烟风管道的焊接的特点

由于很多余热发电为老线改造,从热废气源取风至锅炉的途中常会有设备或建筑物的阻隔,管道走势较为复杂;由于工质(热废气)温度不是非常高,故锅炉体积大,进出风口的位置会很高,部分水泥线窑尾SP锅炉管道接口会高达40m;由于取风量和风速的要求,烟风管道的管径一般较大,通常为2m 以上,一些万吨水泥线项目则达到5m 左右; 除部分可以预制的直管段、弯头等,很大一部分的焊接工作如阀门、补偿器、法兰等连接将会在现场安装时施行。铁质杂质在矿渣中不仅仅以金属原态存在,更多的是以熔融态包裹在矿渣中,如何尽可能多的除去矿渣中的铁质杂质,以达到尽可能延长矿渣立磨的关键粉磨部件-磨辊辊套和磨盘衬板的使用寿命的目的, 是一个非常重要和最为基本的技术要求。

3、烟风管道的焊接缺陷类型以及一般处理方法

焊接缺陷的种类很多,在不同的标准中也有不同的分类方法。考虑到与余热锅炉烟风管道施工方式紧密结合,本文主要讨论焊缝的成型缺陷。常见焊缝成型缺陷有咬边、夹渣、未熔合、未焊透、烧穿和烧融、气孔、焊瘤、裂纹等缺陷。其中对管道使用寿命影响最大的就是未焊透和裂纹等开口性缺陷,有时甚至会直接导致管道的断裂、坍塌,酿成工程事故。

3.1 咬边

咬边是指沿着焊趾,在母材部分形成的凹陷或沟槽,它是由于电弧将焊缝边缘的母材熔化后没有得到熔敷金属的充分补充所留下的缺口。烟风管道焊接施工中产生咬边的主要原因是电流过大,焊条进给速度过慢所造成的。焊接操作时焊条与工件间角度不正确,摆动不合理,电弧拉得过长,焊接次序不合理等都会造成咬边。由于烟风管道的形状限制,需要进行很多现场空间对接,在焊接横、立、仰位置时会加剧咬边。咬边减小了母材焊接连接的有效截面积,降低管道的承载能力, 在一些悬臂结构的管道上尤其要注意。咬边同时还会造成应力集中,发展为裂纹源,产生事故隐患。选用合理的焊接规范,矫正操作姿势,采用正确的焊接顺序,以及采用良好的焊条的运条方式都会有利于消除咬边。焊条运条摆动时可以在坡口边缘稍作停留,稍慢一些而中间焊缝可以略快一些。对焊接过程中出现的焊缝咬边,非承载管段上的轻微的或较浅的可不做处理,承载管段上或较严重的咬邊需要用电弧将焊道进行修整,必要时进行补焊。

3.2 夹渣

夹渣是指焊缝中存在的熔渣、铁锈或其他物质。在焊道根部、层间均有可能存在,最常见的就是层间夹渣。由于烟风管道对接时采用多层焊接,焊接过程中焊条产生的焊渣没有清理干净是夹渣产生的重要原因。其次焊接的坡口角度不合理、坡口太小,或上层焊道与坡口间形成了夹角,导致熔渣不能充分融化浮出熔池。另外焊接电流过小也会导致熔渣不能充分融化浮出熔池。夹渣形状不同,大小不一,其中危害最大的就是呈尖锐形的夹渣,影响焊道的塑性,尤其是在垂直管道上焊道受拉应力时产生严重的应力集中,发展为裂纹源,甚至导致管道的断裂,脱落。清除干净焊接管道坡口以及附近表面上的油污、铁锈、水分以及其他杂物,多层焊缝时彻底清除每一层焊道焊接时产生的焊渣, 选用合理的焊接规范,选用合适的焊条,坡口选择合理的尺寸均可以有效的避免夹渣的出现,另外焊前进行预热,延缓冷却时间也可以利于焊渣浮出熔池,进行清理。出现夹渣的焊缝,需要用机械的方式清除夹渣处的金属,进行补焊,继续焊接时,首先修整前段焊道的弧坑,再焊接后段焊道。

3.3 未熔合

未熔合是指焊接时焊道与母材坡口或上层焊道与下层焊道之间没有完全熔化结合形成的缺陷。焊接电流过小,焊接速度过快,使母材或前一层焊缝金属未得到充分熔化就被填充金属敷盖从而造成未熔合。操作时焊条偏向于坡口的一边或焊条偏芯,造成偏弧导致电弧偏于一侧,也容易造成未熔合。烟风管道多层焊接时,前一层焊道表面的铁锈,污物没有得到彻底清理,焊接时温度不够,未能将其熔化浮出熔池,就直接敷盖填充金属,造成了层间未熔合。未熔合是一种面积型缺陷,任何位置的未熔合都

将会明显减少焊缝的承载截面积, 应力集中比较严重,其危害性仅次于裂纹。适当调整焊接电流,使熔池达到一定温度,让熔渣充分浮出,采用工艺性能良好的焊条,仔细清理母材上的污物或前一层焊道上的焊渣,密切注意坡口两侧的熔合情况,均是避免焊缝未熔合的有效方法。对管道焊接未熔合的焊缝必须进行采用机械的方式清除,修整焊道后重新焊接,必要时需适当调整焊机参数。

3.4 未焊透

未焊透是母材金属未熔化,焊缝金属没有进入接头根部的现象,一般情况下指根部未熔合。

焊接电流过小,熔深较浅;对接管段之间间隙尺寸不合理;坡口尺寸不合理,钝边太大;层间及焊根清理不良,均会导致未焊透。未焊透对焊道的危害很大,它使焊道的有效截面积减少,同时由于属于开口性缺陷,又能造成严重的应力集中。在烟风管道进行空中吊装作业或承压很高的情况时,如果未焊透深度很深,会出现焊道沿未焊透处撕裂现象,直接导致事故的发生。使用较大的电流来焊接是防止未焊透的基本方法;合理设计坡口并加强清理;使用短弧焊等措施也可以有效防止未焊透的产生。对管道非承载管段上的未焊透的焊缝可在焊缝背面直接补焊, 对于不能直接补焊的重要承载管段,应采用机械的方式去除未焊透的焊缝金属,修整焊道后重新焊接,必要时需适当调整焊机参数。

4、结语

语文教学基本原理探究 篇4

自05方案实施以来, 学者们与一线教师们就《原理》课的实践教学模式做过大量的研究,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集中于一个方面:实践教学的范围大都局限于课堂实践教学, 但理论研究大都集中在了课外实践教学方面, 实践与理论相脱节, 课外实践教学的理论研究不能运用到实践中, 而课堂实践却又苦于没有更多的理论指导, 最终出现了实践教学形式化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 实践教学课时少。高校的课时安排中, 一般情况下, 理论教学时为48个学时, 实践教学仅仅安排了4个学时。有时, 在实际计量中, 每节实践教学课只算0.6或0.7学时, 如此可看出理论课时多, 实践课时少或者没有。其次, 实践教学形式单一, 范围狭窄。当前, 《原理》课实践教学主要采用课堂内的实践活动, 诸如:“案例教学”、“问题讨论”、“相关辩论”、“主题演讲”等, 而真正能锻炼到学生能力, 被学生所期望的传统课堂外的实践活动, 却经常流于形式, 通常情况下只有开始, 没有过程。第三, 作业完成的质量不高。例如:教师有时会给出相关题目让学生做调查、写报告, 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存在, 在没有实地调查的前提下, 在完成社会调查报告时, 许多学生直接查找相关资料拼凑而成, 甚至全照搬, 只有一小部分学生所完成的报告是其亲身调查而成。第四, 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缺乏老师的指导。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任课教师将大半部分甚至是所有的主动权都给了学生, 完全是“放羊式”的管理学生的实践活动, 教师自己的参与度不够, 导致不能及时和递进地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 所以实践教学活动常常停留在较浅的层次, 让学生得不到真正的锻炼, 或者说是学生的收获不多, 最终实践效果受到了影响。

二、《原理》课实践教学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学校普遍对《原理》课实践教学不重视、缺乏完善的保障机制

一些高校长期以来受“重理论、轻实践”观念的影响, 并没有真正把实践教学作为《原理》课的重要环节来抓, 甚至将其省略掉, 有些学校有时将它等同于大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 从制度化层面来看, 实践教学本来在高校教学目标内, 但许多学校并没有将其放入教学计划中, 当然也就没给予时间、场所、经费上的支持, 致使《原理》课实践教学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长期的、教师和学生认可的运行机制。

(二) 教师的能力不足、精力不够

由于教师能力有限或是精力不够, 其并没有对实践教学的内容与形式进行深度挖掘。常常是教师选出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题目, 让学生自己去查找资料, 然后在课堂上阐述自己的观点。但是由于上课学生数量过多、时间有限, 不是每个甚至绝大部分学生有发言的机会。当然, 老师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总结, 因而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 多种客观因素对实践教学的制约

实践教学的开展既需要发挥教育者、教育对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也需要一定客观条件的保证, 在教师和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原理》课实践活动的前提下, 客观条件能否得到相应的保障便成为了决定性因素。当前, “实践场所和经费”成为实践活动客观条件中最主要的制约因素。

三、解决《原理》课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的对策探究

(一) “双导制”实践教学模式的内涵

“双导制”实践教学模式是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 将“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导”结合起来, 准确把握教师与学生在课堂内外实践教学中的地位, 通过宏观与微观两条途径, 发挥教师的“主导”与“引导”作用, 从而凸显学生的“主体”与“主导”地位的一种实践教学模式。其具有以下两个主要特点:

1.将“以人为本”指导思想贯穿《原理》课实践教学的全过程是“双导制”实践教学模式的教学宗旨

首先, “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源于实践, 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双导制”教学应将“以人为本”作为指导思想, 对整个教学模式起到统领作用。其次,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践行该模式的过程中, 既要把握住原理的精神内核, 更要从学生内心深处的真正渴求出发。最后, 在实践教学的评估阶段, 教学效果的评判应将是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充分合理地体现“以人为本”教学思想作为评判标准。因此, 实践教学的准备、实施、评估阶段都贯穿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2.将“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导”结合起来是“双导制”实践教学模式的核心思想

“在个体理性化和社会化的过程中, 个体思想政治观念呈现出阶段性的特点。”这就要求实践教学具有阶段性, 可分为层层递进的课堂实践、校园实践与社会实践三种形式。从实践活动的范围与效果来看, 此三种形式是范围逐渐扩大、效果日益明显的三个阶段。而每个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 教学各主体在不同阶段的地位也应发生相应的变化, 以适应不同的发展阶段。

课堂实践教学中应以“教师”为主导。2012年高校课改中一再强调“以老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意在切实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作用。虽然, 《原理》课的课堂教学主要目的, 是为了让学生充分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但理论教学不能离开实践教学活动的支撑, 诸如“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等实践教学形式都可以巩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满足大学生平等、通畅地表达自己观点和思想的愿望。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补充, 两者相辅相成, 谁也离不开谁。因此, 我们要坚持“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

课外实践教学 (包括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 应以学生为主导。现今, 实践教学中的所有问题都抛给了教师, 让教师在任何情况下都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 使得教师承受着莫大的压力, 有些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 有些教师却是消极应对, 最终都不能很好地组织实践教学。其次, 大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 自我意识也有较高的觉醒, 面临着社会的各种选拔, 既有压力, 又充满了豪情壮志。再次, 《原理》课实践活动中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 而大学生是这些突发状况的直接接触者, 在如何应对方面更具有发言权。因此, 教师的力不从心和学生跃跃欲试, 都是学生发挥“主导性”的动力所在。

因此, 在实践教学中, 应在不同阶段, 交换教师与学生的主导地位, 将两者的主导作用有机结合起来。

(二) “双导制”实践教学的对策探究

1.宏观途径

《原理》课实践教学的组织涉及到教务部门的教学计划、财务部门的经费保障、教学院 (系) 的合作、实践场地的联系等多方面的问题, 是一项系统工作, 需要学校的高度重视以及各部门的通力配合。

学校建立完善的教学、经费、师资保障机制。教学保障机制要求, 建立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学校应充分重视, 教师应加倍努力, 相关部门应尽力配合, 共同制订一套同理论教学一样, 相对完整和独立的教学计划。只有制订了完整、配套的实践教学计划, 才能克服实践教学的随意性、随机性, 保证实践教学的有序进行。

经费保障机制要求, 设立实践教学的专项资金。《原理》课实践教学, 并不局限于课堂实践之中, 还应该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 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例如, 组织学生到校外进行参观访问, 聘请专家到校做报告以及调查研究等。而开展这些活动, 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

师资保障机制要求, 开展有效的师资培训。教师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担任着参与者、组织者、指导者等角色, 需要任课教师具备各方面的素质。对其的培训要全面, 不仅包括思想素质、理论水平的培训, 更应该注重组织和管理能力等方面的系统培训。

健全管理机制, 明确各方的职责, 实行严格的教学责任制。《原理》课实践教学在课堂内外进行, 课堂的教学由任课教师组织负责, 但是对课堂外的实践教学的组织和管理却没有一个明确的负责机构, 造成了《原理》课的实践教学管理与实施上的问题。因此, 《原理》课的课堂实践教学应由任课教师负责, 课外实践教学中应在征询任课老师意见的前提下, 由团委和院 (系) 负责, 统一筹划。

2.微观途径

马克思曾说过:“理论一经群众掌握, 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 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 就能说服人。”这要求教师既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 也要运用教学的艺术。

(1) 微观途径之一:发挥教师的“主导性”,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现今, 教师发挥“主导性”的最关键之处是教师“主动性”的发挥, 通过“主动”实现“主导”。只有教师发起主动“出击”才能全面、准确、深入地了解所教课程与学生主体, 对教学有足够的掌控力, 在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首先, 主动转变观念。教师要意识到《原理》课不仅仅是一门“灌输”意识形态的课程, 更主要的是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三观”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时刻不忘“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不同的实践教学阶段, 适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主导”作用;其次, 主动挖掘教学内容与形式。实践教学应该是理论联系实践的过程, 因此, 实践教学的主题的确定要与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紧密联系, 且主题的表述最好用让学生所能接受的知识联系起来。再则, 《原理》课虽然听起来抽象, 事实上涉及了许多社会现实问题的分析与判断, 所以最新的资讯、最权威的声音、最深入的分析都可以通过与“马克思基本原理”相结合的方式介绍给学生, 增加其趣味性和有效性;再次, 主动探索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教师应该转变对学生的关注点, 从对“教什么”转到“学生想学到什么, 能学到什么”上, 用幽默的语言, 自身的人格魅力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共同探讨时代、社会等方面的难点、热点时实现教学相长。探索并建立有效可行的实践教学模式, 提高《原理》课的时效性。

(2) 微观途径之二:发挥学生的“主导性”, 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是教育过程中的基本矛盾之一, 所以, 我们不仅要关注教育者, 更要重视教育对象对教学内容的吸收问题。这要求任课教师要深入研究大学生的思想、生活等方面的实际, 来开展《原理》课实践教学活动。教师深入研究受众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专业实际, 使课外实践更具有针对性。首先, 要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充分了解大学生们的困惑, 研究并利用他们的兴趣点, 分析他们的思想认知等等。所以, 每学期初可以以班为单位, 对大学生们所关心的各种问题进行问卷调查, 让课代表分类整理好后, 任课教师结合本学期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筛选, 制定出相关的主题, 供学生挑选, 并在不同的实践阶段来解决、实施。其次, 要深入联系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原理》课的教学对象为大二学生, 除了繁忙的学习生活, 还面临着诸如师生关系、寝室关系等等问题。《原理》课是对学生进行“三观”教育的课程。所以, 学生在生活上遇到难题时往往会冲击他们原来的“三观”。这时, 如果《原理》课实践教学能涉及他们生活中的问题, 就极有可能缩小他们之前和现在的思想差, 减少他们的挫败感。这样甚至可以培养他们有意识地运用《原理》课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与能力。再则, 要联系大学生的专业实际。《原理》课是一门公共课程, 学习这门课的是非专业的大学生, 其对《原理》课大都给出了无聊、难懂的评价。其问题多出在实践教学环节, 由于理论本身的特点, 想靠理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可能性较小, 往往通过实践教学来缩小教材语言和学生专业语言之间的距离, 要善于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 给出结合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原理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的实践主题。

建立以“少”代“多”的导生制度。导生制是指教师上课时先选择一些较优秀的学生进行教学, 然后, 由这些学生做“导生”, 负责把自己刚学的内容教给自己组上的学生。“导生”扮演助教的角色, 是老师的助手, 起监督的作用。有了导生的帮助, 就可以解决《原理》课实践教学中学生数量过多, 教师工作量大, 学生存在诸多的个人差异等方面的问题。

导生制成败的关键在于导生的选拔, 应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教师在正式上课前应对学生的各方能力进行认真调查、科学测评, 从中选拔专业过硬、表达能力较强、为人热情、愿意为广大同学服务的同学作为导生, 并以导生为中心, 采用自由组合或随机指定的方式对全班同学进行分组。以后所有的教学或实践活动都将以导生为组长, 以组为单位进行。对每一个组的成员, 教师要进行整体微调, 注意各组男女同学的比例以及各组同学的特长, 最好是各组水平层次差异不要太大。

教学基本原理与方法讲稿提要 篇5

一、教学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教学的概念和任务

1、教学的定义。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以适应社会、组织或个人的需要。

2、教学的任务。掌握知识与技能;学会学习与形成能力;确立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二)教学基本要素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手段等。

(三)教学能力结构

1、基本素养;

2、学科知识背景;

3、对所教知识结构的认知;

4、对学生认知发展的认知;

5、学科教学能力。

(四)遵循教学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学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的基础;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掌握知识与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传授科学的规律性知识;科学组织教学过程;重视操作与活动)

3、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结合。两种师生观:教师中心论与学生中心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4、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处理好知识学习与思想、情感、意志和个性培养的关系问题。

(五)贯彻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员观察所学事物,形成所学事物的清晰表象,丰富感性认识,从而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直观分为三类:一是实物直观;二是模象直观;三是言语直观。

2、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要重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营造问题情境是启发的首要因素;独立思考是启发的关键;发扬教学民主是启发的条件。

3、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孔子提出“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的观点。

4、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5、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知识基础、学习风格、动机兴趣等实际情况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长善救失,获得最佳发展。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重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六)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激发学习动机。如向学生提出学习要求、适当的奖励和惩罚、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等。

2.感知学习材料。客观事物正确表象有利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一直接感知;二间接感知。

3.理解学习材料(中心)。所谓理解,就是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新概念在头脑中纳入已知概念的系统,由已知概念向新概念转化即形成新概念。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反映,这种反映是以词来标示和记载的。

(1)关于概念:概念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产物,同时又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细胞)。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即其涵义和适用范围。概念形成途径——抽象与概括是指从具体共同性的事物中揭示其本质意义的两种思维活动。抽象是指抽取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属性的思维方法;概括是指把抽象出来的个别事物的本质属性连接起来,推及到其它同类事物上去,从而归结全类事物的共性的思维方法。概念形成方法:归纳就是从个别到一般,演绎则是从一般到个别。归纳法亦称例规法,呈现概念→实例属性探索→发现概念。演绎法亦称规例法,呈现概念→属性探索→举例说明。(2)概念的教学(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教育心理学认为,科学的概念教学有以下途径

准确的语言,揭示概念本质属性(思维的过程)。突出关键特征,控制无关特征(会飞不是鸟的关键特征)。正例(肯定例证)和反例(否定例证,防止泛化,概念不清)的利用(杯子、瓶子、缸都是容器的正例,但其本身又互为反例)。变式和比较(举一反三不应是简单重复,有比较才有鉴别)。具体化(举例说明、深入浅出)和系统化(层次和体系)。

(3)非本质属性变式教学:变式是通过变更对象的非本质特征的表现形式,让学生在变式中思维,从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4.巩固知识经验。就是指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经验,牢固地保存在记忆中。要指导学生记忆的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理解记忆的能力。加强复习和练习,达到巩固知识经验的目的。

5、运用知识经验。教师引导学生练习作业、实验、实习、职业劳动、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环节。

6、教学效果的检查、测量和评价。获取反馈信息的重要来源。

(1)相对性评价是依据学生个人的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优劣。绝对性评价依据教学目标编制试题来测量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2)诊断性评价是教学活动开始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为使教学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行过程中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以便及时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把握最终的活动成果而进行的评价。例如学期末或学年末各门学科的考核考试,目的是验明学生的学习是否达到了各科教学目标的要求。

(七)常用的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中为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所采取的行为方式、手段、途径、步骤的总称,是一定教学理念(教师思维)影响下的教授法与学习法的统一。

2、教学方法的五分类: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演示法、参观法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以体验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情境法、陶冶法、角色扮演、模拟等;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发现法、探究法等。

3、教学基本方法的含义及应用要求

(1)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分为讲述、讲解和讲演种方式。讲述是教师向学生描绘学习的对象、介绍学习材料、叙述事物产生变化的过程。讲解是教师对概念、原理、规律、公式等进行解释说明和论证。讲演是系统全面的描述事实,深入分析和论证事实,并归纳、概括科学的结论。讲授法应用的基本要求:①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②注意启发。③讲究语言艺术。

(2)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话法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谈话法可分为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谈话法的应用基本要求:①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②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引起思维兴奋,即富有挑战性。③要善于启发诱导。④要做好归纳小结。

(3)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讨论、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讨论法的应用基本要求是:①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②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③做好讨论小结。

(4)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重要来源。演示法的应用基本要求:①做好演示前的准备。②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主动、积极、自觉投入观察与思考。③通过演示,使所有的学生都能看清楚、准确地感知演示对象,并引导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

(5)练习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练习法的基本要求:①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与方法。②精选练习材料,适当分配分量、次数和时间,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循序渐进,逐步提高。③严格要求。

(6)实习作业法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从事一定的实际工作,借以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有关的直接知识,验证间接知识,或综合运用知识于实践的教学方法。因实习场所不同,实习法可分为:课堂实习,校内外工厂实习,农场和实验园地实习等。实习法的应用基本要求:①实习开始,教师提出明确的目的和要求,并根据实习的场所和工作情况做好组织工作。②实习进行中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实习。③结束时对实习活动进行评定和小结,事后评阅实习作业报告。

(八)教学组织形式

1、定义。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2、类型。(1)班级授课——即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进行教学的制度。(2)个别教学——个别教学就是教师在同一时间以特定内容面向一个或几个学生进行教学。(3)现场教学——在自然和社会现实活动中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课堂教学的必要的补充。(4)分组教学——按学生的学习程度分成不同的组进行教学,主要有能力分组和作业分组两种类型。

二、教学工作基本环节

(一)备课

1、备教材(内容、目标);

2、备学生;

3、备教法;

4、备教学过程安排;

5、备教案(单元或课时计划)和讲稿;

6、备课件。

(二)上课

1、上课的基本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旧内容、讲授新内容、作业练习、辅导与答疑、小结巩固、考试反馈等。

2、一堂好课的标准:目标明确,完成任务内容正确、充实;抓住重点、难点、关键;方法适合,善“启”善“导”;引发学生兴趣组织合理;教学机智;语言清晰,富于感染;学习积极,配合默契;媒体的运用得当有效等。

3、两种典型的教学模式:以教为主的“五段教学法”和以学为主的教学“五步教学法”。

4、教学模式的心理学依据:(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的教学模式:刺激—反应,学习是反应的强化,教学就是操练,动力定型。(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模式: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

5、不同类型知识的教学策略:(1)陈述性知识(概念和事实)的教学策略——激发动机,促进知识理解与保持;(2)程序性知识(技能)的教学策略——分析学习任务,找出必备技能,加强理解,进行有效的练习,产生式系统;(3)策略性知识(方法)的教学策略——教思路和方法,进行具体的训练。

6、课堂主要教学方式优势与不足

7、培训目标与课堂教学方式选择

8、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内容—目标—媒体三维选择模型

9、教学艺术的分门别类

(三)课后反思

1、定义。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教师专业成长=经验+反思。

2、反思的内容:(1)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包括知识、技能的掌握度;(2)教材处理是否得当,如概念与知识的联系等;(3)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调动起来,学生是否在积极思维;(4)是否有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是否能提问和讨论,包括在各种教学方法中;(5)师生关系融合、教师感情投入、兴趣和动机培养的程度;(6)教法学法选择是否得当;(7)教学结构安排是否合理;(8)教学语言是否到位等。

三、如何讲课

(一)讲授三环节

1、讲课前——三个问题:主题:我要讲什么?目标:我为什么讲?听众:我对什么人讲?

2、讲课中——三大要领:让听讲者了解你的唯一目的是让他们确有收获;随时准备做必要的调整,包括准备好替代的计划和操练以便采用;保持适当速度,讲课不能太拖沓,也不能太快,紧扣主题,注意自己的形体语言和语调。

3、讲课后——三大追求:获取反馈,评估自己的表现,为今后的改进找准方向。

(二)教师语言三要素

1、语言的------所说的内容,字词准确,句子完整,问题清楚,语言丰富,内容组织方式得当,通俗化,突出重点,系统全面等。

2、语音的-----所说的方式,音量适当,音质淳和,吐字清晰,连贯性,语音语调舒服,语速适中等。

3、视觉的-----形体语言,形象仪容,举止姿势,面部表情,手势眼神,位置移动,使用视觉辅助器材等。

(三)教学语言艺术

1、主要特点:教育性、启发性、向导性、趣味性。

2、节奏美:抑:和风细雨,娓娓动听;扬:铿锵有力,激动人心;顿:戛然而止,形成悬念;挫:进入转折,新的意境。

3、有说服力的例证

4、板书之美

四、如何组织教学

(一)开场白。效应:让大家了解自己,激发学员的兴趣,阐述相关的利益,明白你将带来什么,教育机智。避免:过分客套与罗嗦,过分自谦与示弱,贬低学员,自吹自擂。方式:开门见山,故事吸引,问题切入,事实陈述,彼此交流,时事讨论,说场面话,引用名言,幽默渲染,出其不意,利用教具等。

(二)导课艺术。导课艺术的核心功能与目标:让学员在一种迫切要求的心态之下开展学习,激发学生强烈学习动机。导课艺术的要求:针对学员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特点需要。常规主要形式:实验、图画、事例、故事、问题、生动活泼的语言等等。

(三)两种提问方式。开放式问题如“你在这堂课学到了什么?”封闭式问题“你们听懂了吗?”这类问题学生会因此而失去思考的余地。

(四)几种答疑处理方式。反射型问题是通过把问题返回给提问者从而令他们更多地自己想想该怎样回答。折射型问题就是将学员提的问题转给其他学生来思考和回答。

(五)有效的聆听和交流。

(六)结课艺术。结课的形式:要点回顾、故事提升、隽言佐证,行动促进、小组竞赛、诗文抒情。总结性结课:这节(门)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强化教学内容、教学重点)。询问性结课:“这节(门)课的内容讲到这里,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交流?”

五、教学的启发(互动)艺术

(一)“启发”和“产婆术”。孔子:不愤不启——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开其意;不悱不发——口欲言而未能之貌,达其辞。苏格拉底“产婆术”包括讽刺、助产、归纳和定义等步骤。

(二)区别:孔子重类比推理,苏格拉底重抽象概括。

六、教学中“做”或“活动”的学问

(一)不同的活动方式有不同的教学效果

(二)程序性知识——动作技能的教学策略:认知阶段——讲解示范;分解阶段——单个动作;定位阶段——连锁动作;自动化——熟练动作。

(三)活动教学法让学生参与活动:小组讨论、游戏、角色表演、练习、比赛、实验、实习、研究性学习等。

(四)案例教学的推广与应用

1、案例教学定义与作用。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中既可以通过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的成功的和失败的经验,从中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结论或原理,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他人的思考来拓宽自己的视野,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

2、案例教学的要求。(1)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通常,案例教学要经过事先周密的策划和准备,要使用特定的案例并指导学生提前阅读,要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或争论,形成反复的互动与交流,并且,案例教学一般要结合一定理论,通过各种信息、知识、经验、观点的碰撞来达到启示理论和启迪思维的目的。(2)在案例教学中,所使用的案例既不是编出来讲道理的故事,也不是写出来阐明事实的事例,而是为了达成明确的教学目的,基于一定的事实而编写的故事,它在用于课堂讨论和分析之后会使学生有所收获,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案例教学从强调以系统学习理论知识、注重概念和理论体系为主转变为强调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进行综合技能训练为主。

七、关于说课与评课

(一)说课是教师自己对同行或专家说说某某课要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包括说教学内容、说教学对象、说教学目标、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等。

(二)试讲是模拟真实情境(有学生和无学生两种)来进行课堂教学。

(三)评课即评价课堂教学。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是对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是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

(四)课堂教学精彩的本质:最核心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最基本的教学能力是恰当的把握内容;最现实的教学起点是学生认知上的困惑与矛盾;最重要的教学智慧是顺应学生的学习状态。

语文教学基本原理探究 篇6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式实践教学情境创设

根据教育部最新颁发的文件, 课堂教学一直是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主要平台, 所以在教学课堂上既要形成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的模式, 又要将实践教学环节明确提出。但是, 在具体实践中实践教学逐渐显现出师资不足及经费不足等问题。所以在实践中逐渐探索出能够真正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是每个学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程的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创建模拟实践可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

对于大学生来说,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及选择能力, 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进行自我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式实践教学情境的创设, 在马克思主义认识理论的基础上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作为主要目标, 利用仿真教学及现场再现等方式进行教学创新与改革, 这样学生就有一个适当的平台培养自身人文素质及辩证思维能力, 这样的教学更能显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模拟式实践教学模式具有的人性化标准。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模拟式实践教学情境创设的思考。

(一) 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模拟式实践教学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模式的原理引入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态度,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意志和实践情感, 这样的目标体系不仅能够将新课程中的指导精神及专业特点同高校特点相结合, 还能够保证模拟实践教学创设情境带来的有效性。所以, 我们应该将合目的性原则、与专业结合原则、典型性原则及实践性原则坚持到底, 使模拟式实践教学带给学生更多的益处。

1.合目的性原则。

我们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出来的最新理论成果称之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将其作为发展的核心, 这样的核心思想更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合目的性原则。教育工作者不但要考虑学生丰富多彩的精神心理欲望, 而且要以此为出发点, 创设教学情境, 展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精神内涵, 令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成为发展中的客体, 与学生紧密相连, 为学生展现理论知识的魅力, 创造让学生自由发展的条件。

2.实践性原则。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直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这个环节强调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学以致用。对学生的教学实践情况不但能够反映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为学生对教材内容理解得越深, 越能树立正确的观点。因此, 对学生的教学一定要联系社会生活实践, 在学生熟悉的生产环境及生活情境中创设问题情境,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及探究热情, 更积极主动地学习, 真正实现“生活即教育”这句话的真正意义。

3.典型性原则。

在创设教学情境时, 要学会选取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材料进行设置, 这样才能更真实、全面地反映某一事物的真正情景, 进一步引起学生的兴趣及共鸣, 这样学生在学习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课堂上才能提出相关问题, 找出问题的形成原因, 最终准确地得出问题的正确结论。

4.与专业相结合原则。

教材是整个教学课程中的重要依据, 所以在创设情境时要紧扣教材内容, 将教材的观点与原理及时体现出来, 将每个教师自身的教学特点及教学风格体现出来。在这一环节中, 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是否具有相应的心理承受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学生的专业特点。

(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模拟式实践教学情境如何创设。

1.设计问题, 教授知识。

教师在课堂上以口述的方式教授学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改变学生思想上出现的混乱认知现象, 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马克思的基本原理, 还要为学生设计一些具有代表性及专业性的问题, 如对医学生提出如何处理医患纠纷的问题。在医疗工作中如何做出伦理选择的问题等, 这些都能够为学生的实践教学模拟情景奠定坚实的基础。

2.基于问题, 创设情境。

将提出的问题作为基础,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及当地条件设计出具有代表性的真实情景教学活动, 根据活动内容创造特定的模拟环境。这时虚实的结合就体现出来, 也就是说我们利用虚拟的模拟现场还原真实的事例, 提供给学生真实的参与体验。创造模拟环境时要学会利用冲突设置, 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 在问题的基础上利用掌握的知识进行价值选择, 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实践教学中, 目的性、典型性、实践性及与专业结合性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坚守的原则。经过设计问题及创建模拟情景等步骤完成模拟实践教学内容, 力求探索出人性化实践教学的最有效模式, 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的教学时效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政司组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牟德刚.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课程设置的思考[J].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6 (3) :149-151.

[3]谭颖华.情境模拟训练在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 (1) :39, 41.

语文教学基本原理探究 篇7

1“五大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意义

1.1有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社会主义立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正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阵地和渠道,通过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将国家的大政方针尤其是最新理论成果作为教学资源传授给学生,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理论素养,使其真学、真信、真懂、真用,引导他们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前途紧密结合,激发投身建设实践的热情。将“五大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然会极大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生也能运用学习到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指导自身的学习和工作实践,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1.2有助于大学生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

“五大发展理念”并非凭空产生,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从国际背景看,中国在全球经济中地位的提升对全球发展格局产生重大影响,而全球格局的变化又更全面地制约中国的发展;从国内背景看,中国自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但粗放式的发展本身也带来诸多问题,如今已面临“天花板困境”及“中等收入陷阱危局”,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全新的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又一次创新和升华。将五大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能够加深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增强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1.3有助于大学生增强责任使命感

时代唤英才,寄希望于青年,大学生肩负着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责任和使命,大学生对社会的影响将越来越广泛深刻。当代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大学生去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大学生去拼搏。将五大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够加深大学生对国家发展理念的认识,提升其思想水平,增强承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责任与使命。大学生只有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坚定为祖国民族奋斗的志向,才能在学习生活中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真正成长为对祖国、对人民有所贡献的人。

2“五大发展理念”与“原理”课教学的密切联系

2.1“五大发展理念”本身即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尤其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历史背景提出五大发展理念,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

2.2“五大发展理念”是“原理”课教学目的的现实体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大纲》指出,开展“原理”课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五大发展理念强调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具体国情出发,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作为世界观,阐明客观世界之运动、和谐、完整、开放、共存之本质和规律,为认识世界提供了根本观点;作为方法论,阐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综合集成,为改造世界提供了有力武器。

2.3“五大发展理念”是“原理”课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发展

从总体上来说,“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其中“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永恒主题。五大发展理念,作为我国“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解决发展问题的集中体现,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内涵,明确了发展目的,强化了发展动力。从具体内容上来讲,“创新”丰富了“意识能动作用”;“协调”丰富了“联系的普遍性”;“绿色”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开放”丰富了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共享”是对“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3“五大发展理念”融入“原理”课教学的路径选择

3.1理论讲授法

理论讲授是将五大发展理念与“原理”课教学有机衔接的基础。通过阐明五大发展理念的哲学底蕴,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其内在的逻辑线索及其思想内涵。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突出表现为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在新常态的历史背景下,要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将“创新”放在我国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发挥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任何发展都是系统的发展,系统构成要素在发展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构成了系统的整体发展”,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协调”发展就是要着力解决发展的不协调问题,促进各区域各领域各方面均衡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是统一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我国长期“竭泽而渔”式的粗放发展模式已经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绿色”发展强调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建设“美丽中国”。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坚持“开放”发展,同世界各国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中,“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共享”发展则进一步具体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惠及人民。

3.2实践操作法

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因此,“原理”课在原有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增设了实践教学环节。确定实践课题、撰写实践论文的过程本身就是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另外可以通过可以开展关于学校、企业、国家创新发展,城乡区域间差距过大,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的发展模式以及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和学校的开放程度,改革开放前后发展成果的惠及程度等问题展开调查,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国家和政府的相应对策,从而将五大发展理念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增强其感染力和实效性。

摘要: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概括与凝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生力军,让大学生学习贯彻党的先进思想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光荣使命。将“五大发展理念”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重要意义,五大发展理念与“原理”课教学紧密相连,可以通过理论讲授讲与实践操作法将二者有机衔接。

关键词:五大发展理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原理”课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大学教学质量改进的基本原理 篇8

一、教学惯性改变原理

物理社会学研究表明, 社会系统与自然物体一样, 也存在惯性定律, 没有足够强大的外力作用, 人和组织都将做惯性运动。提高教学质量, 就是要改变教学惯性, 创造更加科学有效、更加先进的高质量教学运行模式。我们在“45341大学高效能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中发现, 教学惯性主要表现有三:一是学生的学习方法与行为如果不提出新的要求和具体引导, 学生将继续沿着原有的学习习惯进行, 多数学生仍然停留在为了应试而学的记忆式学习水平上, 但是, 没有了迎接高考的压力和平时大强度的训练, 结果是连该记的也没记住;二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如果没有新的要求与强有力的领导措施, 教师将继续自以为是地按着已有习惯上课, 现代教学理念和方法难以真正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三是整个教学系统始终遵循着多年形成的惯性运行, 周而复始地重复着过去的故事与情景, 以至于几十年不变。有问题的低质量教学是多年不良教学惯性的结果, 如果不改变这些不良的教学习惯, 低质量就将成为常态。

提高教学质量的实质是提升教学系统满足学生、国家、上级教育、家长和社会等利益相关者对大学教育需求的能力, 就是要改变造成教学系统低质量的不良习惯与惯性, 创造高质量教学的新生命。首先, 要了解已有的惯性到底是什么, 存在什么问题。正如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戴维·奥苏泊尔 (David Ausubel) 所说:“如果要我把教育心理学精简为一条原则, 我的看法是:影响学习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学习者的已有知识。应先确认这一点, 然后才进行相应的教学”[1]。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已有知识”既包括事实性知识, 也包括方法性知识和认知理解倾向。其次, 要旗帜鲜明地、坚定不移地开展强有力的教育质量领导与管理。没有足够的方向性领导力和对新质量目标与新教学规范的控制力, 不可能改变已经根深蒂固的教学惯性, 这也是目前许多大学教学质量改进效果不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多年来服务业质量改进有一条典型经验, 那就是只有将新的质量规范制作成“工作手册”, 人人明确之, 时时刻刻严格执行之, 才能改变已有的低质量惯性, 建立新的高质量工作常规, 实现质量的改进[2]。例如, 我们曾经使用过的《45341大学高效能课堂教学模式操作要求》在整个的试验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再次, 要持之以恒地坚持质量改进, 变成日常教学工作的常规内容。如果想用一时的奋斗或单项攻关就能够一劳永逸地打造出高质量的教学系统, 而不在打破旧常规建立新常规上下功夫, 不是天真, 就是妄想。没有足够强大的改革力度和足够长久的坚持与强化, 就不可能改变陈旧的低质量教学惯性, 就不会有教学质量的显著提高和高质量教学体系的诞生。

二、素质的自生成原理

高质量教学的最根本标志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那么学生的高素质是哪里来的?是教师给予的吗?当然不是, 是学生自己在活动中慢慢生成的, 教师只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帮助者。自生成原理的内涵是:生成素质是学生自己的事, 教师只能外在地帮助, 而不能代替。也就是说, 生成与提高素质这一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自己, 而不是他人, 别人给予的只是相关影响, 而不是素质本身, 素质是在自己的体内, 由自己生成的。父母、教师不管多么地爱学生, 也不能将自己的素质直接传送给学生, 学生的素质只能靠学生自己去生成与提高。提高教学质量落脚点就是要聚焦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活动, 通过改进学生的学习与活动水平, 来促进学生素质向着全面、充分和个性化的正确方向发展。为此, 在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中, 教师既要有高度的质量责任感和使命感, 积极主动地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又不能自以为是地搞“教师中心主义”, 而是要大力倡导“为学生服务”“为学习服务”的新理念, 开展富有爱心与耐心的、具有针对性的科学细致的高质量教学服务。

这一原理运用于教学质量改进被称之为“聚焦于学生”的原则, 美国鲍德里奇国家教育质量奖就特别将贯彻这一原则当作评价高质量教学的核心标准之一。具体要求是建立“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体系, 具体包括: (1) 对所有学生确立高的培养期望与标准; (2) 因材施教, 促进学生学习; (3) 激发兴趣, 促进主动学习; (4) 加强进程评价, 及时帮助与调整; (5) 协助学生和家长采用自我评价来跟踪进展情况, 明确目标和差距[3], 等等。我们在“45341大学高效能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中运用这一原理, 提出了“以学为本, 为学服务”“少讲多学”的教学策略和“留空白”的教学方法, 要求教师转变思路创建新课堂。凡是学生能做的就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做, 运用各种资源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激励学生主动阅读、深入思考, 请学生亲自研究与体验、请学生发表观点、相互问问题、相互答疑、互相研讨、合作解决问题, 等等。实践证明, 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 只要教师能够解放思想, 真心为学生服务, 努力转变教学方式, 精心设计学习任务与问题, 恰到好处地启发和辅导, 学生高质量的自主性学习是能够开展起来的, 学习的质量和素质发展水平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改进。

三、活动决定素质原理

素质是自己在亲身经历的活动中慢慢生成的, “就像人过什么生活就受什么教育一样, 人进行什么活动就生成什么素质。活动不是单纯的主观行为, 而是客观影响与主观反映的结合, 人的素质就是在人与客观影响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形成的。在成功的活动中形成自信和积极, 在友爱中产生爱心, 在愉快中形成兴趣, 在细致与严谨中练就细心, 在克服困难的活动中锻炼毅力, 在民主与自由中产生创造性。活动不仅决定着素质的质量, 同时决定着素质的数量。在丰富的活动中形成全面的素质, 在单调的活动中就形成片面的素质。例如, 单调的学生生活自然就导致了学生的片面发展。”[4]该原理明确地告诉我们, 学生生成什么素质, 取决于每天进行的活动, 取决于学生每天得到了什么样的影响与锻炼。

这一原理具有多方面的指导意义:第一, 要全面执行教学计划与课程标准, 开齐开全各种课程, 这是保证学生素质能够得到全面培养的基本要求;第二, 要针对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 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应的课程与活动, 特别需要在每天的各科常规教学中, 有意识地加强这三种重点素质的培养, 将“重点素质”培养渗透到每一天的教学与每一项活动之中, 只有每天都是重点, 才是真正的重点;第三, 始终都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积极心态当作素质教育的重要品质来培养, 努力培养健康向上的积极人格;第四, 要努力创建丰富多彩的、积极主动的、富有创造性的课堂教学模式与学校文化, 保证学生积极主动的、富有创造性的全面发展。这一原理还为我们反思教育的弊端提供了思路, 如学生素质或人格出现了问题, 或者片面发展、某种能力弱、个性不和谐、缺乏责任感等, 都可以从学生每天的活动中查找原因。片面发展人的生活一定是单调的;某种能力弱的学生一定是平时很少参加和完成这种活动;个性不和谐者一定在人际交往或相关方面存在问题;缺乏责任感的学生一定在平常的学习与生活中就没担当过什么责任。总之, 不管是全面素质的养成, 还是重点素质的培养都是源于平常的学习活动与生活的品质。如同怀特海所说:“现实存在是由其生成构成的”[5], 学生素质是在活动中生成的, 欲生成什么素质, 就去组织和开展什么活动。例如, 我们在“45341大学高效能课堂教学模式”中增加了“德育点”“空白点”和“创新点”的设计与组织要求, 有意识地增加了课堂教学中的学生自主活动、学习责任感和开展创新想象、创新思维和创造活动的机会与活动量, 有效地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内涵与品质, 提高了大学素质教育的质量。

四、过程保证质量原理

如果说“活动决定素质原理”揭示了学生活动的性质与学生素质生成的正向关系, 那么过程保证原理揭示的则是学生活动的过程和数量与学生素质生成的密切关系。其内容是学生任何素质的形成都有一个足够长的过程, 都需要经历足够数量的活动历练和时间保证, 指望一堂课或一场报告就能生成期待的素质是不可能的。高质量教学需要高水平的和足够丰富的、足够长的教学环节与过程来保证。我国大学教学质量不尽人意的最根本原因, 除了内容单调和学生的学习水平低以外, 是有效教学环节缺失和教学过程不够长, 一些重要的、应该进行的学习与养成环节与过程被忽视和省略掉了。在“45341大学高效能课堂教学模式”的研制过程中我们发现, 最明显的“环节缺失”与“过程缺损”主要有三:一是教师的大班讲授之后, 没有相应的小组研讨环节, 书上的概念、原理与教师观点, 没有经过学生自己的反复琢磨、研究、讨论与细化, 难以充分理解, 更难以创造性地加以运用;二是学生在课堂上的试验、演示和实验室里的实验, 以及大学课程总体设置中的实验课、社会考察课、调查和体验性参观、实习、实践等环节与时间明显不够, 完不成增加体验、加深理解和扩大联想的任务;三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普遍缺少挑战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环节与过程, 从而导致这些宝贵素质培养计划的落空与难以真正生成。因此欲有效提高大学的教学质量, 必须增加相应的小组研讨环节, 必须增加模拟、实验、实习和实践等体验性课程与培养环节;必须保证目标性素质培养全面性与完整性;必须在阅读、研讨、实验与体验、应用、创造性挑战等教学环节上保证有足够长的过程, 并且要踏踏实实地引导到位、练习到位。

五、深层次学习原理

澳大利亚的迈克尔·普洛瑟等专家在研究如何提高大学生学习质量时发现, 学习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学生的学习水平, “深层学习法与高质量学习结果有着密切的关系”[6]5。深层次学习的主要特点是:“学生对学习有一种内在的兴趣并希望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乐趣。他们采用能够满足自己好奇心的学习策略, 如把学习任务和自己的经历联系起来;对论据和论点既进行联系又加以区分;找出规律及潜在的原理;把学习任务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找出所学内容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用理论阐述, 形成假设, 并且把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和同一课程中其他部分的内容, 或者和其他课程的内容联系起来。总体来说, 他们关注的是各个论据的意义、要旨和相互关系, 然而他们懂得意义是通过词语、文本或者公式来传达的。”[6]4而表层学习者则把学习看作是来自外界的任务, 学习动机具有实用性、工具性的特点, 想花尽量少的功夫应付性地完成任务, 为考评而死记硬背, 缺少联系意识和对意义的探索, 学习重点放在了词语、文本和公式的记忆上。提高学习质量的关键措施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 防止表层学习, 帮助学生开展深层学习。其中一个有效途径是让学生明确地认识到当前学习情景对深层学习的呼唤与要求, 用明确的深层学习要求和学习情景中的具体引导与帮助措施, 激发和促进学生的深层学习。我们在“45341大学高效能课堂教学模式”的试验中也反复验证了这一原理的正确性和措施的有效性。首先, 把意义理解、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和创新运用当作明确的目标提出来, 比不提出这样的目标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深层阅读与有效研讨;其次, 在课堂上营造自学式、启发式、对话式、问题解决式学习的情景, 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环境和任务已经变了, 简单的死记硬背已经不适应大学学习了, 并具体帮助学生开展自主阅读、独立思考、意义探索, 比一比、连一连、从四面八方想一想, 以及概念化、结构化、系统化等思考活动, 90%以上的学生都能够有效提升学习的层次与学习质量;第三, 开展以基于问题的学习、研究性学习和体验性学习为基础的有意义学习是提高学生学习层次和质量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努力设计丰富多彩的阅读、提问、演示、展示、辩论和互教互学等活动, 都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投入程度、意义理解、知识结构的掌握与原理的创造性应用;第四, 重点与难点环节一定要慢下来, 给学生琢磨、比较、抽象、概括、沟通讨论和体验感悟的时间与练习, 让学生由抽象的原理到具体的案例, 再由生动的问题到运用原理解释和解决问题的反复练习中, 全面准确地理解知识的意义与创造性运用的本领。

六、全面与重点统筹兼顾的原理

我们的素质教育是有重点的全面素质教育, 这是我国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 能否科学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在很大程度上, 就看我们是否在实践中坚持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和重点性。“全面性”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即面向全体学生和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重点性”就是以“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素质发展的全面性与重点性是辩证统一的, “两个全面”是教育方针的要求, 也是学生打好人生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幸福生活的重要保证。“三个重点”是全面中的重点, 没有了全面, 重点就成了片面, 就背离了我们的基本目的与追求;没有了重点, 就完不成提高民族素质的根本任务, 就不再是我们倡导的素质教育。统筹兼顾地在全面素质培养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是我国素质教育最重要的特色, 也是素质教育政治性、方向性、时代性、内在科学性与操作艺术性的整体体现。这一原理的具体内涵可以表达为:素质教育既是全面发展教育, 也是重点素质培养教育, 两者和谐共生, 相互支撑, 弱化任何一方都会影响素质教育的整体效能。

遵循这一原理的要求是明确的, 那就是既坚持全面培养, 又坚持重点培养。这两条要求, 道理简单, 但真正落实难度很大。因为在这两个方面我们的问题都很明显。首先, 在素质教育的全面性上存在缺失, 突出问题有四:一是我国大学的专业与学科划分过细, 专而不博, 近年来虽有改进, 但仍然力度有限;二是在工具理性的惯性作用下, 眼前实用主义、就业主义、应试意识、考证热盛行, 哲学、史学、国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艺术、基本科学知识等课程普遍薄弱, 使我国大学生在人性修养和现代国民性素养方面缺少必要的底蕴;三是我国大学的课程设置与管理还不能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需求, 在跨系、跨专业、跨学校选课方面还没有大的突破;四是选修课的质量与配套服务不足, 导致了听听了之的现象, 难以达到拓展素质的目的;五是教学过程中侧重于知识传授, 整体人格培养与熏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次, “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没有成为教学工作的真正重点, 素质教育的重点处于文件上有位置, 实践中没地位;开会讲话发言时说的多, 实际教学中真正做的少的状态。尽快在教育制度、学校文化、课堂教学和各种教育活动中采取切实措施, 落实这“三个重点素质”的培养任务, 建立起相应的教育教学常规, 是我国大学目前提高素质教育质量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有效突破口。“45341大学高效能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在保证全面素质培养的基础上, 有效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等道德品质、创新精神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三方面重点素质培养的大学课堂教学模式。在研究中我们发现, 课堂教学很重要但学校的管理制度、学习风气与教学文化、社团文化、校园文化、图书馆服务、互联网设施以及学生寝室的学习的方便性与生活的丰富性等因素对大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也具有重要影响, 全面与重点统筹兼顾的原理不仅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 还要贯彻到大学生管理与服务的各个方面。

七、全面质量领导与管理原理

教学质量既是教出来和学出来的, 也是领导和管理出来的。离开了科学有效的质量领导与管理, 难以有大众化高等教育的高质量与高效能。大学教学质量改进的程度与教学质量领导和管理活动的科学性、有效性、坚定性和持续性密切相关, 这就是教学质量改进中的全面质量领导与管理原理。加强教学质量领导与管理是改进教学质量的内在需求, 是提高教学质量努力中的必要组成部分。自从20世纪80年代末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引入大学以后, 虽然经历了由趋之若鹜到冷静对待、选择性借鉴的过程, 但是一个基本的事实已经明确, 那就是“必须超越质量评估, 走向质量管理”[7]74。加强大学内部的教学质量领导与管理始终是大学教学质量改进的动力与有效的“杠杆点”。

首先, 普遍的低质量教学习惯是一种组织行为和文化表现, 改变它只能依靠组织领导与管理, 所有大学的高质量教学实践都是质量领导与管理的结果。其次, 其领导与管理的形式可能不同, 但都离不开高质量目标、高水平教师、高效能制度、高质量教学指导与激励和高质量文化与高质量评估等。第三, 教师的作用对教学质量改进具有决定性影响, 而招聘高水平教师、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与激发教师教学质量改进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正是教学质量领导和管理的重要内容;第四, 全面教学质量领导与管理需要在借鉴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质量至上”“顾客导向”“预防为主”“全员全面全过程与多样化”等原则与精神的基础上, 依据大学教学的性质, 有针对性地研究其有效的领导与管理策略和方法, 简单照搬企业的做法没有生命力, 以大学具有自身的特点为借口而拒绝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更没有前途。唯一的选择是积极借鉴, 创造性地实践, 如在“45341大学高效能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中, 我们发现大学教学的人本性、复杂性与创造性不宜实施精细化的测量与控制, 而要在教学质量改进的方向性指引、积极性鼓励、创造性激发、质量知识积累、质量文化培育和条件保证方面多下工夫。第五, 大学从根本上说是依靠文化育人的, 加强质量文化建设是大学质量领导与管理的务本之策。“对于大学而言, 一个真正有效的高等教育质量体系的构建必须从质量文化变革做起, 技术也好, 标准也好, 制度也好, 只有在好的质量文化中才可能是有效的;只有从观念入手, 通过思想与态度的转变, 最终形成把全面质量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文化, 质量管理才能真正帮助一所大学成为卓越的大学。”[7]72如我们在教学改革中之所以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与我们多年来用心培育“上课是天大的事”“用心教学是教师的基本品德”“爱学生, 教好学生, 是教师的天命”“在提高教学的生动性、丰富性、互动性、深刻性、前沿性和创造性上下功夫”“以学为本, 为学服务”等高质量教学文化密切相关。

总之, 大学教学质量改进应该是先进教学思想和教学质量管理知识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实际需求和努力相结合的创造性活动, 教学质量改进方案与措施必须建立在教学质量改进原理与知识的基础之上。我们要想在教学质量改进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 既要有科学精神与态度, 努力探索与运用教学质量改进原理与方法, 又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全面教学质量领导与管理;既要保证大学素质教育质量改进的正确方向, 又要研究与科学地运用具体的教学方法与技术, 着力解决实际教学质量问题;既要积极主动地借鉴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成果, 又要针对大学教学的特点, 开展创造性的研究与探索;既要保证教学质量的全面性, 又要保证“重点素质培养”任务的完成;既要有足够的质量改进决心和诚信, 又要有足够坚定的改革力度和足够长时间的坚持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Ausubel D P, Novak J S and Hanesian H.Educational Psychology:A Cognitive View[M].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978:163.

[2][日]畠山芳雄.服务的品质是什么[M].包永花, 方木森, 译.北京:东方出版社, 2011:34-37.

[3]2005美国鲍德里奇国家质量计划:教育类卓越绩效准则[M].焦叔斌,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2.

[4]温恒福.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实施新课程的新理念与新技术[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3:6.

[5][英]怀特海.过程与实在:宇宙论研究 (修订版) [M].杨富斌,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29.

[6][澳]迈克尔·普洛瑟, 基思·特里格维尔.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质量[M].潘红, 陈锵明, 等,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5.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教学再设计 篇9

1.巧用道歉视频, 创设情境导入

播放冯小刚导演, 葛优、李小璐、郑恺、白百何主演的2014年贺岁片《私人订制》最后一段“向大自然道歉”视频。学生观看视频, 教师依次提出下列问题, 引发学生思考分析: (1) 四位主角为什么要向大自然道歉? (学生:雾霾天气频发、森林乱砍滥伐、煤炭过度开采、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都与人类的不当活动有关) (2) 这些问题的背后又折射出怎样的问题? (学生: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生产生活及经济发展所需等导致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 由此引起的生态恶化和环境污染, 充分暴露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 难以可持续发展。) (3) 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是什么? (教师:建设生态工程, 就是指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 对已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 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 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与一般的传统工程相比, 生态工程具有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特点。)

2.运用模型构建,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案例1]出示 “石油农业”模式图。教师:“石油农业”模式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现代化模式, 由于需要大量使用石油作为原料或动力而得名。该农业模式对解决粮食需求和提高粮食产量起到重要作用, 但同时由于其高能耗、高污染, 使粮食品质和安全不断下降, 难以可持续发展。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要发展生态农业。

介绍“传统生态农业”模式。教师:“无废弃物农业”模式是我国古代最早、最生动的一种生态工程模式。请同学们利用所给的项目绘制“无废弃物农业”的物质和能量流动图, 可分组讨论、交流与合作。在学生讨论出现疑惑的地方时, 教师应协助学生解答, 以完成概念图的模型构建。

根据上述模型构建活动, 教师提出以下思考问题:上述“无废弃物农业”模式的突出优势是什么? (回答:充分利用废弃物中的能量, 通过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 达到无废弃物生产, 减少环境污染。) 进而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引出“现代生态农业”模式。教师:上述“无废弃物农业”模式是我国传统农业的辉煌成就之一, 但已无法满足人们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在上述传统农业的基础上, 可增设沼气池、蘑菇等环节更好地利用物质能量。请同学们自主构建, 完成下列“现代生态农业”的物质和能量流动图。

[案例2]出示“纯樟子松林、珊瑚礁区”图片。教师:我国“三北防护林”取得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但最初进行林带建设时, 单一种植的樟子松林遇松毛虫害大量毁坏死亡;而珊瑚礁区却能够在养分稀少的深海中, 保持着很高的生物多样性?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纯樟子松林的生物多样性低, 食物链短而简单, 缺少松毛虫的天敌, 而成片单一的林木又为其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 因而导致树林的大量毁坏死亡。珊瑚礁区的生物多样性高, 食物链复杂, 不同的生物占据不同的生态位, 通过食物链关系互相依存, 充分利用了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环境, 实现了很好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教师:从上述正面和反面的实例, 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学生:进行植树造林等生态工程建设时, 必须要考虑生物的多样性, 只有保持生态系统较高的生物多样性, 才能维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和平衡。 (归纳总结出“物种多样性原理”)

[案例3]出示“灰色长城、水葫芦疯长、草原过度放牧”图片。教师:“三北防护林”的西北防护林早期栽种不适应当地环境的杨树林, 导致“绿色”长城变成“灰色”长城。江苏、上海和浙江三省市交界孕育吴越的美丽太湖。近年来, 由于富营养化促使太湖水体中水葫芦和藻类疯长, 并导致鱼虾等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给水生生态系统造成极大危害。如果在西北草原地区发展畜牧养殖业, 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西北畜牧养殖应该注意牲畜数量不能超过草地的承载量 (环境容纳量) ;针对公共草地的过度放牧问题, 应该实行草地承包, 调动个人的管理积极性, 减少过度放牧现象。另外, 可以在有条件的地方, 人工种植牧草, 增加牧草产量。

教师:从上述3个实例, 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学生: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 要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问题, 要栽种适宜树种, 要考虑生物数量不能超出环境承载量。 (归纳总结出 “协调与平衡原理”)

教师: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 不但要考虑到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 更要整体考虑经济和社会等的影响力。例如, 进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时, 一方面要号召农民种树, 另一方面要考虑贫困地区农民的粮食、烧柴以及收入等生活问题。如果农民的生计得不到保证, 随时会发生“前面造林, 后面砍林”的现象。这体现了什么原理?

学生:整体性原理。

[案例4]出示“四位一体”农业生态工程模式图。教师:“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 它以沼气为纽带, 将沼气池、猪禽舍、厕所、蔬菜栽培与日光温室有机组合在一起, 将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资源高效利用融为一体。图3为“四位一体”农业生态工程模式及物质和能量流动图。

教师:上述“四位一体”农业生态工程模式及物质和能量流动图体现了哪些生态工程基本原理?

学生: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等。

教师:除此以外, 该农业生态系统还体现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如通过增加环节, 改变和优化系统内部不同组分之间的结构, 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目的。这体现了什么原理?

学生:系统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教师:上述“四位一体”农业生态系统中, 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 只有这样, 才能顺利完成物质、能量、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 并且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 即“1+1>2”。这又体现了什么原理?

学生:系统整体性原理。

3.利用所学知识, 指导生态实践

教师:苏州太湖湖滨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建设是苏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十大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程。近年来, 由于围湖造田、围湖养殖、过度旅游开发和环太湖大堤建设等不当干扰, 以及片面追求湖滨带的经济效应而忽视其生态功能和美学价值, 已造成苏州太湖湖滨带水位变幅增大、环境恶化、局部水域富营养化等较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为此, 以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湖滨湿地为对象, 运用现代生态学及生态工程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术, 进行了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湖滨带湿地生态恢复及生态重建工程。请大家结合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并通过讨论, 完成下列表格 (表1) 。

教师总结:随着生态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 但愿我们的生态盛景能像唐代著名诗人张志和的词《渔歌子》中所描述的“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二、教学反思

1.教学主线构建:由传统化走向新颖化

本节课的课堂教学主线设计分为三个基本环节, 即“创设情境导入→引导自主探究→指导生态实践”, 贯穿设置一系列问题串, 将各个教学环节点彼此串连成线, 实现交融共生, 有效突破重难点, 进而形成比较成熟的、完整的、流畅的课堂教学思路, 以有序进行和实施课堂教学活动, 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活动设计: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

在课堂教学中, 精心设计了具有情境性、探索性、启发性、互动性、创造性等特征的学生主体活动, 如构建模型、讨论交流、分析思考、处理表格等,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自觉归纳、总结得出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归纳推理的能力。同时将多媒体教具和课堂多元活动有效整合起来, 全方位地开展课堂教学, 这已成为课堂改革和课程研究深化的必然趋势。

3.理论联系实际:有效渗透三维目标

语文教学基本原理探究 篇10

一、了解学生, 因材施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改革必须以学生的思想特征作为客观依据。原理课教学必须因材施教, 对症下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基础课程, 是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的传播媒介。教育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构成。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关系, 决定着在原理课的教学改革中, 能否充分了解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足够全面、深刻地了解教育对象, 才能因材施教, 对症下药, 有效解决受教育者的实际问题。原理课要针对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 民主意识, 存在价值趋向多元化、个体意识趋向个性化等年龄特征, 通过增加师生互动, 引起他们的有意后注意, 加强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

具体来说, 就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 以课本知识为依托, 同时用心研究学生年龄段的思想特点、喜好特征, 将从学生的角度来进行教学安排, 用学生感兴趣的案例来进行课堂理论知识的阐述, 营造与学生心理、生活实际相适应的教学方式,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得到认同感体验, 这样不仅弘扬了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 彰显了个人的主体地位, 也保证了原理课的有效性。

“为什么中国培养不出真正的人才?”这是有名的“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同志指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 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 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 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钱学森指出的是高校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教学来讲, 同样需要思考这个问题:如何能够将学科办出特色, 如何能够创新教学方式, 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笔者认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 理论性较强, 传统的讲授法教学学生排斥, 甚至逆反心理, 不利于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认同感。因此,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的重点应该是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只有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才能在日新月异的经济时代生存下来。

二、转变教学观念, 以人为本

传统的原理课, 重定义轻延伸, 重理论轻实践, 导致理论与实际相脱节, 加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的理论性较强, 难免学生会感觉教学枯燥, 进而对原理课学习产生抵制情绪, 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原理课的教育目的不是仅仅为了学生考试过关, 而是要达到影响人、改造人的目的, 也就是要影响学生的思想, 进而改变学生的行为, 达到“育人”的目的。现代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 因此要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学习的热情。这是原理课取得实效的关键, 也是人本精神的要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学生的主体需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看, 人的主体性一般表现为自觉地、积极地追求先进的思想观念, 追求善的、美的价值目标, 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及行为选择”。也就是说, 教育对象在多大程度上接受教育者传导的新知识、新观念和科学理论, 把它纳入自己的主体意识中, 并创造性地、能动地、自觉地外化为自己的行为, 都取决于教育对象自身的主体性发挥的程度。

要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来进行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教学改革必须伴随则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教师专业化的灵魂与核心在于教育的人文精神, 教师进行教学所体现的职能与使命, 原理课是一个具有价值目标的文化事业, 它必然追求教学过程与精神教养过程的统一, 追求认知和情感的协调活动并相互支持, 追求师生之间形成相互尊重、教学相长、心理相容的人道主义关系。原理课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以身作则, 做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践行者, 为学生树立榜样。

三、创新教学途径, 加强实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既要注重社会大方向的外在要求, 也要发挥实践对理论教学的补充作用。在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教学中必须将当代社会的实际情况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情况相结合, 有针对性和指向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实践教学能够在抽象的理论和学生的感性思维之间搭建一个桥梁, 这不仅是学生逆反心理的有效应对方法, 也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原理课教学必须科学设计课程实践活动。“原理”课程虽然是理论性较强, 却不能脱离实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首要观点就是实践的观点。只有将理论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反复检验, 才能将理论升华为指导实践的能力。要想达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目的, 必须科学设计原理课的课程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不同于教师讲、学生听的“两耳相传”式的教育。实践教育活动完全是学生自己主动的学习活动。在实践活动中, 学生们不是在听“原理”, 而是在演绎“原理”, 不是被动地接受“原理”, 而是在主动地探究“原理”。

在学校范围内开展实践活动, 如针对学生关心的焦点问题, 结合课程内容, 组织讨论会或辩论赛, 启发学生辩证思考的思维方式, 锻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不断提高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当然, 实践活动并不排除教师的指导。关键在于, 实践活动强调的是学生在活动中主体地位, 即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 必须是学生自己直接探索客观对象的活动。教师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 只是起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 而不代替学生学习, 不是简单地把实践结论告诉学生。正因为活动具有主体性、对象性、互动性等特点, 它能够最大限度解放学生的双手和大脑,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发挥学生认识事物的潜能, 并且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满足和享受。因此, 它是原理课理论教学的有效补充。

高校必须创新途径, 开拓大学生素质拓展实践基地。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实践活动,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来指导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帮助他们解决对世界、对人生、对社会的疑问。这就需要积极与高校周边企业、社区建立联系, 选取若干作为原理课的实践基地, 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去实践基地参加活动, 从而达到了解生活、了解社会的目的, 并定期组织调研项目, 由教师带队, 指导学生收集材料、加工信息、发现问题并形成调查报告, 并做好活动分享, 达到以点带面, 整体提升。区本身就是学生日常生活的归属地, 实践教育直接联系社会, 让学生接触到社区活动, 社社区中的许多问题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因此, 实践基地作为校外的教学活动, 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参与感、责任感, 更容易使学生获得切身体验。通过实践活动, 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情被激发出来, 学生们自然会自觉践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行为要求。

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学习过程的主动性、合作性、交流性、探究性, 要坚持学生个人的发展是教学核心。要使实践活动不仅成为知识传播的途径, 而且也成为充满活力的生命过程, 让学生全身心参与。互动是知识建构的重要方式, 交流是最基本的环节, 是个体幸福观建构由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 是新旧知识体系融会整合的加速器, 也是思维观念得以提高的最佳途径。只有学生喜欢上实践, 才会愿意接受课堂上的观点。这样才能保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取得效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实践教学的过程, 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应用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过程, 只要面对社会现象, 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理论, 只有通过分析现实问题, 才能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改进评价标准, 综合测评

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方式, 是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手段。传统的原理课对学生成绩的检查和评定方法是标准化测验法, 以开卷或闭卷的笔试进行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但是, 测验结果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等质量指标难免发生误差。马克思主义原理课不仅要成为检查学生对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的重要手段, 也要成为评定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因此, 在测验法的运用中, 应该多种测验方法相结合。例如, 采用论文式测验, 通过论述题来检验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客观性测验, 围绕客观性的试题来观察学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走向;采用问题情境测验, 通过设计出一种问题或提供一定条件要求学生完成具有一定任务的作业, 来测定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 等等。

除了测验法, 还应该采用观察法、调查法、自我与他人评价、项目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用观察法来评价那些如态度、习惯等不易量化的行为表现, 测验结果的可靠程度较高, 也能有效区分学生的不同水平, 这就要求教师要细心观察学生的日常动态, 并做好记录。采用学生自评、互评的评价方法, 将学生分组, 学生自行主持, 每组学生轮流对本组学生进行评价, 这种评价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 应该作为阶段性考核的重要方式来推广。采用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平时考核可以运用观察法、调查法、自我评价法, 期末考核采用测验法。每学期进行五次左右的随堂测验, 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状况, 不仅可以督促学生的学习, 也可以便于教师随时调整教学进程。还可以定期组织主题竞赛, 成绩优秀者可免考。总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必须把平时表现、学习热情、活动参与度、作业成绩以及实践教学的成绩, 都计入考核, 让学业考核发挥激励功能, 刺激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马克思说:“只能用爱来交换爱, 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就是说, 德育过程中, 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不仅是思想上的交流, 而且是情感上的交流, 双方互相尊重, 感情才相通, 内心深处才能产生共鸣, 学生才会真正地得到马克思主义教育。因此, 要注意和学生沟通, 想学生之所想。大学生是习近平主席所提出的中国梦的伟大梦想的圆梦者, 是我们的接班人。因此,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必须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教育, 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能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 我们必须不断探索更适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模式, 努力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优秀课程。

摘要: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必须在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 进行教学改革, 以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保证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完成。教学改革必须转变观念, 因材施教, 加强实践, 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散发出理论的光芒。

关键词:学生,主体,教学方法,实践

参考文献

[1]赵有田.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基本规律[J].现代教学科学, 2003, (2) .

[2]张慧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活化探析[J].理论界, 2009 (11) :155.

上一篇:课堂实例分析下一篇:选拔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