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讲授

2024-08-26

数学讲授(精选十篇)

数学讲授 篇1

近几年听公开课, 发现一个怪现象, 许多教师在课堂上不敢讲, 只是偶尔重复学生的回答。诚然,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自主学习, 动手实践, 倡导主动学习, 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但是这并不是说不要教师讲, 教师讲了就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了。我认为这是一个严重的误区, 是一种对讲授法的偏见, 其根源是缺乏对讲授法本质的理解。

二、关于讲授法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言语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前苏联出版的不少教学论著都曾强调:“只要有课堂教学存在, 讲授法就不能废止。”不可忽视, 我们对讲授法较之其他教学法研究较少。可以这样说, 其他教学方法, 包括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多媒体的介入, 都离不开教师的“讲”。教育家之所以重视讲授法, 是因为它具有其他教学方法所不及的优点;当然讲授法也有它固有的局限性, 因此需要认真研究讲授法的正确运用, 优化讲授效果。

三、新课程标准下对“有效讲授“的思考

高中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 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摇摇这些程成为摇摇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为此, 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教学观念, 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活动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方式结合起来, 最大限度挖掘讲授法的合理内核, 以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3.1“讲授式”与“启发式”相结合

这种教学模式是将教师讲授与引导学生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有机结合起来, 使其达到完整、和谐的统一。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活学生的思维, 又能使学生掌握系统、扎实的基础知识, 克服单独使用两种模式的缺陷。

案例1:椭圆的定义

在引入椭圆的概念时, 我让学生准备了必要的工具 (一根绳子, 两个钉子) , 大胆地请学生上来画椭圆, 由学生自己进行实践和研究, 启发学生把绳子缩短一点, 再短一点, 再短一点所画出的不同图形, 由学生自己发现定义的不完整, 并补充完整。也就是启发学生去发现, 教师作必要的讲解指导, 学生经历问题的发生发展过程, 自然记忆深刻。

不难看出, 这种教学模式能使课堂教学达到静与动的统一。学生时而认真听讲, 时而紧张思索, 时而积极发言, 精神有张有弛, 情绪有起有伏, 最终达到课堂教学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

3.2“讲授式”和“讨论式”相结合

这种教学方式是一种多向交流的活动, 而有效开展这种活动则需要听课者具有与听课者或授课者之间进行交流的能力, 这种能力有强有弱, 因此教师只有恰当地把握好学生的这种能力, 才能成功地开展课堂讨论。要达到这一目的, 关键在于创设课堂讨论的问题情境。

案例2:函数概念

我设计了这样的学习情景: 利用星期天的下午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 分成两组参观了养鸡场。要求同学们①参观养鸡场, 了解苗鸡的单价, 记下至少两笔售鸡的数量和金额。②观察售鸡过程中单价、数量与金额之间有什么变化规律。第二天数学课上我把同学们调查结果填在下表:

接着, 我问:在出售苗鸡这个过程中涉及几个量?

学生:有三个量, 单价、数量、金额。

这时我引导学生得出常量和变量的概念。

老师:请观察数量和金额这两个变量有何区别和联系?

同学们很快得出如下结论:金额随数量的变化而变化。

老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什么叫自变量, 什么叫自变量的函数吗? 说给大家听听。

通过讨论, 同学们不但轻松地得出了自变量与函数的定义, 而且明白了“数学来源于实践, 又作用于实践”的道理。

3.3“讲授式”和“活动式”相结合

“讲授式”体现了社会本位的思想 , 反映了集中统一的要求, 可以“阳光普照, 利益共享”, 却容易抹杀个性, 造成“千人一面”。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的原因是 :只重视“教”, 而忽视了“学”。“活动式”则体现了个人本位的思想, 反映了自由开放的要求, 可以使少数天才脱颖而出, 却容易导致学生基础薄弱。它的教学质量难提高的原因是: 它只重视“学”, 而忽视了“教”。因此将“讲授式”和“活动式”结合起来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这种模式我们不妨称为“融合性教学模式”。

具体操作过程是: 课前把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个问题或问题情境。把一节课的问题或问题情境划分为若干个“微格”, 在每个“微格”的教学中先让学生围绕问题开展活动得到体验。然后教师讲评点拨, 必要时予以及时强化, 力求当堂巩固消化。如此分步回环, 螺旋递进, 力求“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佳的效果”。

案例3:向量加法中三角形法则的产生

问题情境一:如图1 (多媒体投影) , 由于大陆和台湾没有直航, 因此2003年春节探亲, 乘飞机要先从台北到香港, 再从香港到上海, 这两次位移之和是什么?

学生 (齐答) :这人两次的位移的和是从台北到上海。

教师:如果设A为台北, B为香港, C为上海, 你能用数学语言叙述这一现象吗?

学生1:并画出如图2所示的示意图。

教师:你能总结这种加法规则的规律吗?

学生2:如果一个有向线段的终点和另一个有向线段的起点相连, 那么它们相加的结果是以前一个有向线段的起点为起点, 后一个有向线段的终点为终点的有向线段。

教师:很好! 我们可以用八个字概括:“尾首相接, 首尾相连。”

叫做两个向量的和。

问题情境二:

教师:他是谁?

学生:丁俊晖。

教师:对, 著名的台球神童———丁俊晖, 大家请看他好像遇到了难题? (出示) 你能不能帮助他解决啊?

几个喜欢玩台球的男生立即给出了办法, 笔者让一个学生到投影前用手比划, 顺便投影出击球路线, 然后把学生引到刚才那个三角形中。

教师追问:对于两个尾首不相连的向量, 我们怎么定义两个向量的和呢? (画出如图3两个向量a和b) 。

学生3:可以将向量a平移, 使它的起点与向量b的终点重合, 然后就和上面的一样了。

教师:很好! 这就是化归与转化的思想, 即把不熟悉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已经解决的问题。

教师:能不能平移向量呢?

学生 (齐声) :可以。

教师:原理呢?

学生 (七嘴八舌) :方向相同且长度相等的向量是相等 (相同) 向量。

(投影出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而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 就会带来疲倦, 处于疲倦状态下的头脑, 是很难有效地吸取知识的。”本节课一开始, 笔者就创设了学生感兴趣的实际情景———海峡两岸直航问题和明星打台球问题, 引起学生内心的冲突, 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的精力迅速集中起来, 迅速进入问题探索者的“角色”, 真正“卷入”到学习活动中, 为进一步深入思考问题做好了铺垫。

3.4“讲授式”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相结合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多媒体的普及, 计算机辅助教学 (CAI) 正以较快的速度走进每一个课堂。这一新的教学辅助手段的突出特点是:图文合一、声像并举、动静相辅、直观形象, 能使一些抽象、难懂的内容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 弥补传统教学手段“一支粉笔, 一本书”的诸多不足。但应用多媒体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明确CAI是为了使某些问题更直观化, 但是直观是手段不是目的, 不能为片面追求直观而忽视了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的培养。

二是不要随意选用下载的课件, 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大纲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自主制作课件。

三是不能用电脑模拟演示代替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不能让学生成为观众, 不然导致的后果就是学生丧失动手操作技能。

四是课件的制作要讲究梯度, 注意因材施教。

四、结语

论数学课堂教学的讲授艺术论文 篇2

摘要:

教师的讲授艺术,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教学质量,高超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教师在教学中语言表达力求科学准确,生动形象,富有启发,幽默诙谐,简洁明了。

关键词:语言艺术 科学准确 生动形象 幽默谈谐

语言是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是教学过程中传递信息的主要媒介,也是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重要手段。教师教学语言的优劣、驾驭语言的技能,直接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教学的功效性。高超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精心修炼并综合运用课堂教学多种语言,发挥其独特作用和整体功效。本文主要浅析口头语言,口头语言要科学准确、生动形象,富有启发、幽默诙谐、简洁明了。

1、科学准确。

教师的基本任务是以大纲为基础,以教材为蓝本,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数学的每个概念、定义、公式都是对自然客观事物高度科学的概括和论证,因而教学语言必须科学准确。一堂课的语言表述要象一篇文章,科学严谨,脉胳分明,主题突出,前后呼应,便于学生理解,容易接受。如果教师用词不准确,讲述不科学,含糊混乱,就会造成学生理解失误。例如教材指出“双曲线的焦点一定在实轴上。”教师照此讲述就不是科学的。因为双曲线的焦距大干实轴,所以焦点不可能落在实轴上,正确的结论应该是:“双曲线的焦点一定在实轴的延长线上。”

2、生动形象。

语言的功能之一在于栩栩如生地描绘客观事物,把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抽象的命题具体化,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如历其事之感。数学课内容丰富多彩,教师讲课要避免平铺直叙,照本宣科,要增强讲授的生活气息。

一是适时穿插一些带文学色彩的语言来描绘抽象概念,往往会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比如:用“孤帆远影碧空尽”来比拟“极限”;用“遥望瀑布挂前川”比拟“正切函数的图象”。

二是妙用智力故事,如在讲曲边梯形的面积(定积分定义)时可用“曹冲称象化整为零”的故事;利用“司马光砸破水缸”的故事启迪学生打破常规思考问题,求证三角恒等式r用“草船借箭”这一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诱导学生逆向思维,由导数公式推出积分公式。

三是故设路障,曲折迂回。在讲“平面”的概念时,教材上只给出了一个描述性的定义:“平面是广阔无涯的。”教师故设圈套,提问:“谁见过真正的平面,请举例?”学生脱口而出,教室的黑板,学校的操场……,各抒已见后,教师漫不经心地用一段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描述:“平面可以想像是平静的水面向四周无限延伸,越过高山巨川,跨过太平洋,穿过大气层,直到九霄云外、无穷远处。”这样的描述使学生兴趣盎然,对平面这一概念的理解就显得形象逼真了,自然也就明了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找到平面的实例。同时,生动形象的语言可以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教师的责任是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他们开动脑筋独立地获取知识。所谓启发性,就是通俗易懂地渐次讲解学生不知道而又想知道的东西。有时也不要把问题说完说尽,要留下回味余地。讲到难点和关键之处,教师故意停顿,显出一幅“山穷水尽疑无路”的神态,让学生着急、紧张、沉思,甚至争论。当学生无能为力时予以启发,给学生打开新的思路,最后让每个学生自己跳起来摘桃子。

教师只要略加指导,学生就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让学生自己亲身实践获取知识,这比教师扎扎实实,明明白白讲出来效果要好得多。启发学生自己主动学,比教师满堂灌,牵着走效果要好得多。

4、幽默诙谐。

幽默诙谐的语言是思想、学识、智慧和灵感在语言中的结晶,是“智慧的.微笑”,具有极高的愉悦感。教学中有时故意设立耐人寻味的教学诡辩问题来纠正学生的错误,会使学生的认识刻骨铭心。如讲两个函数代数和的积分等于这两个函数的积分的代数和,教师提问“怎样证明这个法则?”学生积极回答:“用证三角函数恒等式常规法证,左右两边分别求导结果相等,那么原命题成立。”这个结论的确成立。但这样证明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学生回答“导函数相等,原函数也相等。”这个命题真吗?没有人回答。

这时,教师讲了一个笑话:“我的一位朋友在北京工作,把老家山沟里的88岁的奶奶接到北京去玩。老太太第一次出山沟,坐上火车后大发感慨:‘哎!人老了真是没用,火车爬地走比我站起来走要快得多,要是火车也站起来走那还了得!’教室里顿时一片笑声。通过教师指点,学生茅塞顿开:原来这样证明不行,因为导函数相等,原函数不一定相等。问题在欢快的气氛中得到解答。学生摆脱苦思的烦恼,进入乐学的境地。有时,指出学生的缺点也要含蓄幽默。如:教师布置大家作练习,有一位学生却没有动手,教师上前问“你怎么不动手?”学生回答:“我的笔借给他(同桌)了。”老师亲切地拍拍学生的肩膀说:“雷锋精神应该发扬光大,但你们俩也应该脱贫致富,解决温饱问题。”他不好意思的笑了,并从课桌里掏出铅笔来做练习。如果教师严厉指责学生,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挫伤,那么这堂课他就魂不守舍,没心思上课,效果可想而知。如果削弱了全班同学的学习热情,那么也就会挫伤教师自己的积极性。

5、简单明了。

课堂教学语言受到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授课时间的制约,教师要想最大限度地传递知识信息量,就必须做到语言精炼流畅,简洁明快。Ⅸ学记》上说:“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藏,罕譬而喻。”

只有精辟的语言才能简练深邃,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例如导数的定义,篇幅冗长,是一个构造性定义,在定义可导的同时,也给出了导数的求法。在学生理解原文之后,可把它化简成“差商的极限”。数学定理、定义、公式繁多千姿百态。学生对这些枯燥无味的东西伤透脑筋,望而却步。教师可以根据定义,定理、公式实际内容科学地浓缩简化成顺口溜,节奏明快,句式整齐,化繁冗为简单,变零乱为有序。如定积分的定义,教材上的叙述太冗长难记了。在讲解之后可以把它浓缩成“化大为小细划分,以直代曲得微分,积小为大微分和,再求极限得积分”的顺口溜形式。又如复数的三角形式的乘法、除法及乘方、开方的运算法则,可浓缩成:“模积角和,模商角差,模乘方,角方积,模方根,角方商”这样便于理解记忆,深受学生欢迎。

课堂讲授力求科学准确,生动形象,富有启发,能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兴趣,把复杂的定义加以浓缩,简单明了,能减轻学生负担,把枯燥的教学语言用诗一般的语言诙谐地表达出来,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让知识插上情感的翅膀,让讲授披上艺术的灵光,用满腔热血去谱写每一个教案,用真挚的情感去开启每一叶心窗。

参考文献:

[1]罗增儒。讲授艺术的初步实践[J]。湖南数学通讯,1993。2。

[2]赵玉松,张才仙。谈分析数学的教学艺术[J]。科技创新导报,2007,16:176。202。

数学讲授法的再思考 篇3

著名数学家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更是恰如其分地说明了讲授法的合理性。奥苏贝尔认为,在学习一种新知识时,学生是在老师提供的先行组织者的引领下,尝试运用其既有的先备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去吸收新知识。在奥苏贝尔看来,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意义取决于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之间是否建立了联系,所有的课堂学习都可以按照两个维度:机械——意义的维度和接受——发现的维度来划分,学生经由接受学习的历程,也并非全是主动的,要靠教师的教学技巧予以促成。因此任何一种形式的讲授法教学,只要它满足了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就能导致学生的有意义学习的发生,那么这种教学便是有价值的、合理的。

要让讲授法在新课程理念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教师首先要履行好“平等中的首席”职能,既要坚决改变过去那种“独霸课堂”的陋习,又要反对搞形式,谈“讲”色变。坚决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要从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好好研究“讲”法,正确把握“讲”的作用,实实在在地构建崭新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精心点评;学生自主探究,教师适时引导;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追求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其次,要使学生进入问题情境,教师的讲授和启发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获得了一些经验,如果没有教师的讲授,将活动经验提升为数学知识,学生的数学活动就无法持续地开展下去。数学知识雏形如何进一步地精确化、数学化、形式化,如何获得完整数学知识,更需要教师的讲授。这是因为数学知识是数学家经过反复提炼而得到的学术知识,如对每一个数学知识,都让学生在短暂的课堂上去发现它们,是既不现实,也没有这个必要的;对数学的思维方法,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已有所感悟,在此基础上,教师讲授数学知识的本质特征,凸显数学的思维方法,可使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提高一个层次;学生在运用新知识的过程中,积累的一些解题的经验,如何把这些经验进行归纳、概括与总结,同样离不开教师的讲授。总之,无论如何,讲授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构建知识、理解知识。如何讲授才能让学生受到最好的启发,如何讲授才能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想得简捷明了,解得迅速正确,表达得简明扼要,这就要教师去研究。

在讲例题、习题时,不仅要讲怎样去分析、探索解题的策略和思路,要点到为止地指出有几种解法,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讲怎样解才是最简,其解法又是怎样想到的。或者说帮助学生如何制定最佳的解题方案,这是关系到一个人今后发展的重要能力和素质,是我们在例题、习题教学中要努力实现的能力和素质目标。

在解题后,既要强调回顾、反思、检查的重要性,又要讲怎样回顾、反思、检查才是最省时、最经济、最有效,特别是在作业、试卷讲评时,既要把教师自己的思路和解法讲清讲好,又要允许学生质疑、反驳,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见解,让学生敢“胜于蓝”,并能高度评价和推广学生的好想法、好思路,特别是要为那种新颖的、富有创造性的见解和优秀解答的产生创造良好的氛围。

数学讲授 篇4

习题课在数学课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课型, 是数学知识理解、掌握必然经过的过程。[1]习题课的教学质量, 直接影响学生们对于数学的运用意识和解题能力。习题课能加深学生对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使学生对理论学习完整化、具体化。[2]习题课教学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理性认识, 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 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类比等技能和能力。通过数学习题课, 学生们可以培养独立的创造性能力, 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1. 习题课的备课准备

数学习题课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学生课程“薄弱”之处, 进行教学指导与强化训练。传统教育观点认为, 如何发现学生的“薄弱”之处取决于学生的考试表现。但是这种教学方案具有显著的被动性, 在目前的创新型教学方案下, 教师应当更加主动地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这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 必须结合学生的作业情况, 对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与难点进行归纳, 并设计具有明确针对性的强化教学方案。

2. 习题课的变式训练

在上习题课时, 通常题库有限而题型要包罗万象, 因此需要掌握“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常见的变式有三种:其一, 形变方法不变;其二, 形不变而方法变;其三, 形变方法也变。教师需要基于自己的备课内容,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了解典型例题, 然后根据学生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授课内容。传统教育观点认为, 经典例题数量要多, 才能加强学生的理解。但是在创新型教学下, 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大胆放手让课程掌握好的学生自己探究。对于大部分学生较难理解的知识, 需要基于实例进行深度剖析, 放慢讲解节奏, 给学生充分的理解时间和反思过程。对于小部分学生较难理解的知识, 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策略, 并基于学生的不同情绪态度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需要重视教学的科学性与灵活性, 采用合适的技巧与方法, 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与创新能力。

3. 处理好考试和讲评之间的关系

处理好试卷讲评, 切实提高试卷讲评课的效益十分必要。但传统教育观点缺乏对讲评课的重视, 经常使试卷讲评课成为最薄弱的教育环节。教师在试卷讲评时通常缺乏教学针对性, 严重降低了课堂气氛, 导致学生对错题的认识积极性不高。此外, 由于部分试题过难, 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深入理解, 因此教师在讲评考题时常常唱“独角戏”。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 培养良好的创新意识, 教师应该在讲解前进行充分的铺垫, 并根据学生心理特点让学生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 帮助学生从简单题目平坦过渡到复杂的题目。此外, 教师应当避免意气用事, 对学生多赞许意见少批评意见, 避免习题课成为批评课。教师要适当鼓励、辅导和帮助学生直面自己的失败,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维护学生的学习信心。

4. 习题课的课后分析与巩固

传统教育观点认为, 课后工作应当由学生自己完成, 教师应尽可能避免参与学生的课后生活。但是创新型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这需要教师起一定的引导辅助作用。在每次习题课后, 教师要抓好学生的纠错联系, 及时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 并进行个别独立辅导, 帮助学生巩固习题课的成果。在试题订正过程中, 要帮助学生独立找出自己的难题和错误, 让学生以“解决”为前提, 以“解法”为方向, 以“掌握”为目标, 逐步全面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错题分类能力, 并通过研究错误规律发现自身不足。

总之, 在创新型教学方案下,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 教师要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并鼓励学生掌握自主学习与纠错能力, 在习题课中培养积极思考的习惯。教师要针对习题课进行充分的备课准备, 并采用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尽可能提高每堂习题课的教学收益。

摘要:在创新型教育模式下, 数学习题课等课程的传统讲授方式亟待转变。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理解, 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备课与讲授。学生应当成为课堂主体, 教师则要侧重辅助与引导, 以提高课堂积极性与讲授质量。

关键词:习题课,创新型教学,转型研究

参考文献

[1]张辉蓉.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实验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 2007 (12) .

数学讲授 篇5

讲授的基本形式

讲授通常有讲述、讲解、讲读和讲演四种基本形式。

如果用一句话简单地说就是:讲述是陈述知识;讲解是分析知识;讲读是读解知识;讲演是发挥知识。

1.讲述

讲述是指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地叙述或描述,从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讲授方式。

(1)讲述按照使用方法,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①概述式,就是对人、事、物的特征或要素作粗线条的概略介绍,或进行提要性,强调性的叙述。如介绍故事梗概,说明某个物品的使用方法。

②例证式,就是用事实或数据说话,用以调动学生的经验储备,增强说服力。③比喻式,当学生的感性经验不足,直接的描述不足以促使学生理解某些抽象的概念或原理时,可以通过比喻唤起并组织学生的表象。

2.讲解

讲解是指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解释、说明、阐述、论证的讲授方式,通过解释概念含义、说明事理背景、阐述知识本质、论证逻辑关系,达到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目的。与讲述不同的是:讲解不是讲事,而是讲理,侧重于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讲解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1)解说式。运用学生熟悉的事实、事例,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接触概念,以感知为起点对概念进行理解,或者把已知与未知联系起来,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如对古文、外语、专业术语进行准确的翻译,对疑难词语给出恰当的解释等。这种方式一般用来讲解无须定量分析的理论知识,多用于文科教学。

(2)解析式。解释和分析规律、原理和法则,是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巧训练的重要方式之一。主要有归纳和演绎两种途径。归纳是通过讲授分析事实、经验或实验,抓住共同要素,概括本质属性,综合基本特征,用简练、准确的语言作出结论,再把结论用于实践,解决典型问题,最后对相似的、易混淆的内容进行比较,指明区别和联系;演绎,即首先讲解规律、原理和法则,再举出正反实例,加以应用。

(3)解答式。以解答问题为中心,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在事实中引出问题,或直接提出问题,明确解决问题的标准,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行比较、择优,进而找出论据,再开展论证,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结果,最后归纳总结。解答式包括原理中心式和问题中心式:

a.原理中心式:以概念、原理、规律、理论为中心内容的讲授。方法是从一般性概括的引入开始,然后对一般性概括进行论证、推理;最后得出结论,又回到一般性概括的复述。教学案例如下:引入:大家见过鱼,吃过鱼,也可能养过鱼,那么什么是鱼呢?论证:要认识什么是鱼,需要分析一下鱼有什么特点。鱼是动物,在水中生活,有鳞、尾和鳍……例如,海中的黄花鱼,河、湖中的草鱼,供人玩赏的金鱼都有上述特点。可是鲸鱼是鱼吗?鲸在水中生活,有尾和鳍,但用肺呼吸,不是鱼。鳄鱼是鱼吗?鳄鱼在水中也在陆地上生活,有鳞无鳍,用肺呼吸,也不是鱼。泥鳅是鱼吗?泥鳅生活在水中,有尾和鳍,无鳞,用鳃呼吸,它是鱼。通过分析,比较可以看出,用鳃呼吸是鱼的特有属性,在水中生活,有鳞、鳍、尾的动物是鱼的一般属性。结论:鱼是有尾、鳞和鳍并用鳃呼吸的水生动物。

b.问题中心式:从事物或事理中提出问题,然后围绕问题,步步引导,最后解答问题的讲授方法。所提的问题,是有意义的,对于理解教学内容至关重要,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或者能够举一反三。问题为中心的讲授常常有一定的探究性,讲解时要善于启发引导,善于利用迁移规律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既要注重结果,也要注重过程,还要注重方法。

问题中心式具体的操作步骤是:引出问题一明确标准一选择方法一解决问题一得出结果(结论)。促进理解。教学案例如下:一位地理老师这样描述中国冬夏季风流向的特点:夏季风像个体形肥胖的小脚女人,姗姗来迟,走起来摇摇晃晃,走三步,停两步,喘口气,在艰难地向前迈几步……冬季风却像个短小精悍的小伙子,他一来,犹如猛虎下山岗,一泻千里,席卷大半个中国……

(4)形象式。对一些一般的甚至抽象的叙述,给以具体形象的描绘,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促进理解。

(5)进程式。按照事物的发展过程、步骤、操作程序或层次结构,步步推进,条分缕析。如讲述某个地域的地理景观、人文特点,或是对历史事件发展过程进行的描述。

讲述按照表达方式,可以分为:叙述式讲述和描述式讲述。

①叙述式讲述在文科教学中用于叙述学习要求、政治事件、社会面貌、时代背景、人物关系、故事梗概、写作方法、历史事实、地理状况等;在理科教学中用于叙述学习要求、数量之间的关系、自然现象的变化、物体结构和功能、生物种类和遗传、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等。

②描述式在文科教学中用于刻画人物、描绘环境、介绍细节、渲染气氛、表达感情等;在理科教学中用于描述与课题内容密切相关的科学家或发明家的经历或业绩。

叙述式和描述式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说事,而不是说理。其不同之处在于:叙述式的语言简洁明快、朴实无华;描述式的语言细腻形象、生动有趣。

3.讲读

讲读是在讲述、讲解的过程中,把阅读材料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讲授方式。通常是一边读一边讲,以讲导读,以读助讲,随读指点、阐述、引申、论证或进行评述。这种讲授方法语文教学中较为常用。

讲读主要有五种方式:

(1)范读评述式。一篇课文由教师或学生分段范读,边范读边评述。

(2)词句串讲式。在讲读课文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下分析文中词句,筛选重点词句并板书。

(3)讨论归纳式。读课文时遇到容易使学生困惑、起争议的地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待学生发言后,教师作小结。(4)比较对照式。读完课文后,比较文中的人与人、事与事、物与物,在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的过程中讲授知识、指导学习。

(5)辐射聚合式。联系先前学过的文体相同、主题相近、写法相似的课文,对二者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找出联系与区别,形成知识规律。

4.讲演

限时讲授背景下的数学教学语言艺术 篇6

一、融情入话

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理性的学科。要想数学课上得生动有趣,教师除了可以借助一定的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外,还可以利用教学语言来营造情境,调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枯燥的学习活动变得丰富多彩。

语言既是传递信息的工具,又是表情达意、沟通情感的通道。融汇丰富情感的语言可以触动学生的心灵,促进师生之间产生情感共鸣。语言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课堂听讲专注度,促使学生专注于教师的讲授情境。笔者在数学教学中经常融情入话,以情深意浓、抑扬顿挫的语言刺激学生的视听神经,激发学生的情感因子。在说话时注意语调的高低婉转、语速的快慢有致,将学生带入兴奋状态。对于学生来说此时的听讲成为一种享受,像是聆听美妙动人的歌谣,又如汩汩清泉流入心田。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知识点时,那天恰巧是班上小兰同学的生日。于是笔者对大家说:“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今天是我们班小兰同学的生日,让我们先一起为她唱首生日歌吧!”学生先是一愣,转而明白过来,“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欢乐的歌声荡漾在教室里,学生都站起来开心地唱着生日歌。笔者不失时机地把小兰的生日写在黑板上,接着又问:“同学们都知道了小兰的生日,能否把你们的生日也告诉小兰呢?”学生兴致盎然,一个个报出自己的生日,笔者一一把学生的生日写在黑板上。“这么多同学的生日,有什么好办法让我们记住呢?”针对笔者提出的这个问题,“有学生给出这样的建议”“按照年份、月份分类,把同一年或同一个月份的生日放在一起记就容易多了。”接下来,笔者就和学生一起分类,并引导他们在分类中认识大月和小月。温暖的生日话题有效调动了学生的情绪,架起了师生间情感的桥梁,学生不再觉得课堂学习枯燥单调。

二、语言精练

“限时讲授”要求教师向时间要效率。按规定,教师的讲授时间一般不超过课堂时间的三分之一,不得挤占挪用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时间。如此有限的时间,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精练,不可啰唆冗长,不讲空话废话,不做无谓的重复,力求做到语言简练、精巧。精练干净的语言给人神清气爽的感觉,为学生带来美的享受,而唠唠叨叨、拖拖沓沓的话则让人觉得索然无味甚至使人厌烦。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追求以言简意赅的语言去唤醒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知识点时,本课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做到正确口算、笔算和验算。在出示例题后,笔者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学生读题后回答。笔者接着说:“求要打几包该怎么列式计算呢?”“60÷20!”笔者此时让学生独自口算,然后在组内交流。在学生分组汇报出各自的算法后,笔者问学生:“你喜欢哪种口算方法,为什么?”学生自由表达,在此过程中理解算理。在探索笔算方法时,先让学生自主尝试,然后在全班交流时引导学生总结算法。笔者在此过程中只是问了一句:“竖式中的3为什么写在商的个位上?”讨论笔算注意点时,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作了简明扼要的概括:“注意商的书写位置。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别忘了要验算!”

三、用语准确

数学学科具有严密的符号体系和逻辑性,其语言有别于文学语言,无需修饰装扮,讲究准确、严谨、干净利落。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用语的准确性,切忌词不达意和美辞而害意,更不能犯科学性错误。

在课堂教学前,笔者往往先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语言,反复演练说课,做到胸有成竹。在实际教学时,杜绝教学语言的随意性,严格组织教学语言,做到讲授精当、准确无误。例如,估算是学生必备的运算技能,在教学估算时,不能任由学生“胡说乱算”,而要引导学生有序思考,准确表达。教给学生一定的估算方法和技巧,如去尾法、凑整法、进位法等。在教学“千克的认识”知识点时,笔者告诉学生:“千克是物体的质量单位,不是物体的重量单位;我们可以说物体的质量是多少千克,而不能说物体的重量是多少千克。”又比如在教学“四则运算”时,学生往往容易将除和除以弄混淆,这就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做到准确表达和示范,不能将“除以”说成“除”。

“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在课堂中,教师要用准确精当的语言启发学生的心智,提高学生脑力劳动的效率,做到融情入话、表述精练、用语准确,用具备科学性和艺术性的语言吸引学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数学讲授 篇7

1 IS-LM模型简介

IS-LM模型被认为是对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标准阐释, 用来考察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一般均衡及收入决定问题的基本框架, 它在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该模型, 要求学生在准确、细致地掌握IS曲线、LM曲线以及IS-LM模型的相关概念与性质的基础上, 学会熟练地运用公式、函数、图形以及逻辑推理进行分析、推导或相关的计算。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 既要加深学生的经济学理论功底, 又要提高经济学学习中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因此, 本知识点的学习对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挑战。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 在IS-LM模型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常常会碰到以下问题:由于没有弄清各种符号的经济学内涵, 因此面对一连串的数学推导无从理解, 或是因对公式一知半解或是误解, 更是将简单理论复杂化, 派生出一大堆新的疑问;由于太执着于经济学中数学的推导, 忽视了经济内含的凝练, 使得数学应用与经济学理论脱节;由于未将模型与经济意义很好的融合, 也没能将模型应用于实践, 理论无法指导实践, 两者严重脱钩。为了解决以上问题, 本文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技巧, 希望对教学能有所帮助。

2 IS-LM模型的讲授技巧

2.1 厘清模型中使用符号及其经济学内涵

IS曲线和LM曲线都是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IS曲线代表产品市场的均衡, 满足产品市场上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由于字母I代表Investment, S代表Saving, 因此通常教学中都会将IS曲线上的点解读为“I=S”, “投资=储蓄”。但是,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 这样的解读为后面的逻辑推理和模型应用带来很大的困扰, 学生会往往深究投资与均衡国民收入、储蓄与均衡国民收入以及投资转化为储蓄等问题而百思不得其解, 偏离了曲线本想表达的经济学内涵。因此, 本文建议在讲解IS曲线时, 一开始就向学生传递这一思想:“I=S”源自于“C+I=C+S”, 无论在两部门、三部门还是四部门经济中, I代表产品市场的总需求, S代表产品市场的总供给, “I=S”表示产品市场“总需求=总供给”, 而非简单的字面意义“投资=储蓄”。相信这一符号概念的厘清对于后面分析、推理的顺利展开将起到非常好的铺垫作用。

同样的思路, LM曲线代表货币市场的均衡, 满足货币市场上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相等。字母L代表Liquidity, 人们对于货币的需求源自于对流动性的偏好, 因此, L表示货币需求。此处值得一提的是, 在解释货币需求时, 必须强调这是人们对拥有财富形式的一种选择, 若想以货币的形式持有财富则表现为对货币的需求。字母M代表Money supply, 表示货币供给。LM曲线表示满足货币市场均衡, 即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时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

此外, 在该模型中, 还有两个重要的参数符号必须反复强调, 以期学生能在理解模型及其应用时没有障碍。一个是投资函数I=e-dr中的重要参数d, 表明投资对利率的敏感性系数;另一个是货币需求函数L=J-hr中的参数h, 表明货币需求对于利率的敏感性系数。学生必须深入领会这两个变量的经济学内涵, 才能在接下来的分析中有很好的把握。

2.2 始终围绕经济意义和经济学逻辑有效使用各种数学工具

本知识点使用较多的数学工具来进行模型的证明与运用。在讲解过程中, 必须始终围绕经济学含义来展开, 否则, 所有的函数和图形等将失去意义。以下以IS曲线的推导为例, 来说明各种分析工具的展开与经济内含的把握。

IS曲线反映在满足商品市场均衡的条件下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通常情况下这是一条负斜率的曲线, 即利率下降的过程中, 均衡国民收入水平会增加, 反之则反之。建议在运用数学工具推导函数及图形之前, 首先进行经济学逻辑的推导, 并尽量梳理出推导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逻辑推导过程:利率下降→投资增加→总需求增加→总供给增加→均衡国民收入增加。在此过程中, 利率下降→投资增加, 投资增加量取决于投资对于利率的敏感性系数 (大多数教材用d表示) ;投资增加→总需求增加, 总需求增加量取决于投资乘数KI, 此推导过程既清晰了利率变化对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机制, 也明确了决定该影响的主要因素d与KI。

接下来的模型构建, 函数推导以及两部门的四象限几何图形推导, 其实都在证明以上逻辑推导并进一步量化, 最终的结论都必须与逻辑推导相吻合, 并能用经济学意义来解释。

例如, 通过构建函数模型, 解得IS曲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2.3 注重理论的实际应用

经济学的模型除了说明理论本身的经济学内涵外, 重要的是将理论模型运用到实践中, 并进一步指导实践。借助IS-LM模型, 能够很好地解释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搭配及其效果。以宏观财政政策为例, 在该模型的理论框架内, 在满足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共同均衡的条件下, 宏观财政政策 (以政府购买支出增加为例) 的传导机制为:

政府购买支出增加→总需求增加△Y1→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投资减少, 产生挤出效应→总需求减少△Y2。

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果最终取决于△Y1与△Y2的差额, 挤出效应越大, 政策实施效果越弱。在整个传导过程中有三个关键步骤:其一, 政府购买支出增加→总需求增加△Y1, △Y1的增加取决于政府购买支出乘数KG的大小, 且与KG呈正相关;其二, 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 利率上升的幅度取决于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性系数h, 由于一定幅度的货币需求增加量, 若h取值越大, 利率变化就越小, 挤出效应就越小, 政策实施效果就明显;其三, 利率上升→投资减少, 产生挤出效应, 投资的减少量取决于投资对利率变化的敏感性系数d, d越大, 一定幅度的利率变化, 投资变化量越大, 挤出效应就越大, 政策实施效果就越弱。

从传导过程的分析不难看出, 宏观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效果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K, h和d。如果通过财政政策乘数, 以及通过图形结合IS、LM曲线的斜率判断的结果应该和以上逻辑推导是一致的。但函数和图形终究只是分析工具, 传导机制理论的理解是关键, 只有对理论理解透彻, 才能在使用任何分析工具时都能牢牢抓住其经济学内含。

3 小结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强、逻辑推导严密、数学工具应用广泛的基础理论课。函数、图形与大量模型的应用, 一方面使得经济学理论更具有规范性, 也使学科本身富有科学性, 但另一方面, 西方经济学也因此而变得“晦涩高深”。所以,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始终清楚地认识到, 所有的数学工具并不是经济理论学习的最终目标, 它们的作用是为了进一步论证经济理论, 并使之量化与精确化。所有函数、模型、图形的经济学内涵才是我们学习的精髓!

摘要:西方经济学是经管专业的基础理论平台课, 理论性强, 逻辑推导严密, 数学工具应用广泛。通过课堂演绎使学生能正确理解、轻松掌握并能灵活运用经济学原理是每个经济学教师一直努力的目标。本文以西方经济学的重要模型——IS-LM模型为例, 提出厘清经济内含、合理运用数学工具、注重理论实际运用等教学技巧, 希望这些技巧能够对课程的学习者提供帮助, 对课程的讲授者提供启迪。

关键词:IS-LM模型,教学技巧,经济学内含

参考文献

[1]丁卫国, 西方经济学原理[M],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224-243.

[2]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474-505.

[3]邹薇, 宏观经济学[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160-199.

[4]李海明, 宏观经济学:教学范式新探索[J], 西南大学学报, 2011 (3) , 112-116.

[5]方福前, IS-LM模型的新发展[J], 教学与研究, 2004 (8) , 46-51.

[6]孙华妤, IS-LM模型中政策乘数的解析[J],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3 (1) , 53-56.

[7]张宝贵, 财政政策效应分析中IS-LM模型的运用误区[J], 统计与决策, 2006 (9) , 38-39.

数学讲授 篇8

一、结构化

要求教师对讲授的内容进行有序的编排, 恰当组织, 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找到新知识的定位, 明确知识之间的连接点和异同点。结构化的讲授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将不同的知识建立起内在的联系, 认识知识体系的逻辑层次, 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学完苏科版七上《能量的释放和利用》后, 学生已经明白了生物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并且了解了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原料、产物、能量变化等知识, 应该说本课的知识目标已经实现了, 但是如果仅仅学完就结束的话,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片段式的, 同时也是肤浅的, 应该继续追问:植物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有机物和氧气, 那么有机物和氧气哪里来?呼吸作用还产生了水, 这些水可以用于哪些生理活动?植物如何得到更多的水呢?这些问题能启发学生回忆植物光合作用和植物对水分无机盐吸收的知识, 更关键的是使学生把按章节学到的知识逐渐融为一个整体, 明白这些生理活动不是单独存在的, 而是互为支撑的。

再如学习《分析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时, 课本提供了资料和图片, 从资料和图片分析过程中学生能得出生物之间存在互利共生、寄生、捕食和种内互助等关系, 但是仅仅看看图片得出的结论是浅层次的认识, 教师还要提供更多的资料或图片补充讲解书本上未提及的竞争、种内斗争等关系, 同时, 还要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生物之间的关系可以分成几类呢?从而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种内关系有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 种间关系又包括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和寄生。这种结构化的讲解对于学生建立知识结构, 减少知识的零散性是十分必要的。

二、通俗化

教师用最为通俗的语言来表达深刻的道理, 即“深入浅出”。能否通俗地表达也是衡量一个人是否真正透彻理解某个知识的重要标志, 只有彻悟才能大俗。

(1) 善于将抽象的生物概念转变成具体通俗的影像。例如氧气和二氧化碳是通过扩散进入血液和组织细胞的, 气体的扩散看不见摸不着, 对于初一的学生存在疑问。教师在讲台前喷了一点香水, 从讲台周围到更远的地方学生逐渐嗅到了香味, 更绝的是在上下两个口对口的广口瓶中分别放入一氧化氮和氧气, 抽去中间相隔的玻璃, 学生发现无色的一氧化氮从瓶口到瓶底逐渐变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 亲眼见证了气体的扩散。老师的讲解使学生彻底相信气体确实能够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扩散。

(2) 善于寻找具有某种相似性的事物做成比喻或类比, 为学生理解新知识提供支撑。在学习《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一课时通过实验能够理解水分进出植物根尖表皮细胞的原理, 随之需要进一步解决“水分如何进入更深层的细胞和到达植物体的上端”的问题, 通过看图和思考, 学生们明白了水分每进入一个细胞就使得该细胞内细胞液的浓度比周围的细胞液浓度低, 从而不断发生水分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流动, 一个细胞一个细胞的往里渗透, 到达根部的导管后, 在蒸腾拉力的作用下被拉到植物体的上端。我把这两个过程比喻成先爬楼梯 (从低浓度到高浓度) 再坐电梯 (导管是中空的) , 形象贴切, 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这个过程。

三、具体化

尽可能的使用具体的事例和数据表达抽象的道理。概念是实物的抽象, 它已经脱离了具体的事物, 但我们常常是通过具体的事物来认识和理解抽象的概念的。

(1) 要善于寻找典型的事例为抽象的生物系原理、规律做支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初中学生来说是一个较难理解的概念, 尤其难以理解为什么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为此我找了一张温带草原食物网图, 首先问:该图中有多少条食物链?学生小组合作仔细寻找后发现超过15条, 紧接着我再问:如果这个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因为某种原因消失了, 别的生物会不会受到影响?分小组选择一种生物“消失”讨论结果。各小组虽然选择“消失”的生物种类不同, 一开始对其他生物种类的数量有影响, 但最后又能趋于稳定。由此, 学生得出生态系统不容易被破坏, 具有稳定性。从这个例子中还可以看出, 生物种类越丰富, 食物网就越复杂, 稳定性就越强, 从而产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2) 尽可能用具体数据, 而不是用“很大”“大很多”等抽象语言来表述。

这类例子在生物学习过程中是很常见的, 例如小肠绒毛使小肠表面积至少扩大了600倍;玉米植株的成熟区每平方毫米有425根根毛;人体血管的总长度超过10万千米, 可以绕地球两圈半……等等, 这些数据往往是意想不到的, 当老师提示大家想像的时候会给学生强烈的冲击, 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

四、形象化

借助图形、图像、模型、实验等最为直观的符号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因为人脑内贮存的信息主要是图像信息而不是文字信息, 图像信息的提取是整体的而不是片段的。帮助学生思维, 因为图像具有直观性、主动性的特征, 利用学生认识事物的性质和事物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事物, 把抽象的性质和关系转化成生动的形象。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相互融合, 能产生极大的内效。

例如在讲解血管的结构特点的时候一定要提醒学生从图上获取管壁、管腔的信息;讲解眼、耳的结构时除了图片最好使用模型;在学习植物花、种子的结构时除了模型, 最好准备实物;在学习鱼类、蚯蚓等适应环境的内容时安排探究实验。笔者想提醒大家的是, 当教师在课上想法设法把知识内容转换成易于记忆、直观生动的图形、模型和实验时, 不要忘了帮助学生最终把图形、模型和实验等信息转换成语言文字, 即能说出来、能写下来、能标注出来……看过书上的肾单位模式图, 如果也亲手画一画肾单位更能记住肾单位的组成;神经元的形态结构比较独特, 亲手画一下对树突、轴突都会有更深刻的理解;看图明白了视觉是怎样形成的, 如果让学生自己用流程图表示一下视觉的形成过程就能发现实际理解还有障碍。

课堂习题讲授新尝试 篇9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互动十分重要。课堂互动是课堂教学中最基本、最主要的人际互动, 是在课堂教学情景中, 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有意的交流, 有助于提高课堂互动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将习题讲解和课堂互动结合起来, 很好的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不仅课堂气氛活跃, 而且学生更好的掌握了知识点和习题, 更好的锻炼了自己的数学思维方式。

长期以来,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以教师为主, 以教师讲授为主, 只强调外部评价对学生学习等方面的促进作用, 而忽视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及自我反思能力的培养, 学生只是被动的评价客体, 没有评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这种评价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 影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学习主观能动性发挥。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 对于课堂习题的讲解采用学生自评、小组讨论、师生互评的三层次深入教学。通过三个层次的合理划分以及正确实施, 更好的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

一、学生自评

学生自评, 就是学生用简练的语言, 自我评价课堂习题的解题思路, 阐释数学思想方法, 并指出习题解答过程中思维的闪光点和困难之处。让学生客观地指出自己的不足, 对自己的能力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价。

学生自评的阶段, 可以让学生从头至尾的分析自己的学习, 找出自己满意的几个优点, 并分析自己为什么有这样的优点, 怎么才能继续保持并发扬。另外, 学生找出几个自己不满意的缺点, 分析缺点产生的原因以及改正缺点的方法, 切忌只用“我听了”“我举手了”“我会了”等模糊的语言来回答。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也应该是评价的主体, 学生自评, 可以提交学生的自我意识,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更好的推进素质教育。

数学习题时学生思维的产物, 学生自评, 不仅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自评可以使解题的隐性思维显现化,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通过自评, 学生的概括能力逐步形成, 数学抽象能力, 一般的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得到质和量的提高, 通过自评, 又会促使学生打破思维定势, 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意识进一步得到发展。

二、小组讨论

学生自评结束后, 其他学生可能对此道习题存在各种疑惑或者思维的灵感, 所以此时应该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学生之间互相探讨习题解答的优缺点, 及时互相发现问题, 讨论问题, 解决问题。

在讨论的过程中, 可以运用头脑风暴的方法, 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讨论中, 学生思维非常活跃, 往往产生新奇的解决方法, 也往往会对以前的疑问有所领悟。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 扩大的自己的思考范围, 有利于发觉学生的思维死角, 可以让学生从更多的方面看待这个问题。经过讨论产生的想法, 是学生经过自身努力得来, 他们会更加的珍惜, 使知识更加巩固。

但如果一味放任学生讨论, 他们可能容易偏离主题。在一段讨论中, 教师可以指定相关问题, 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讨论, 并隔一段时间, 让同学发言, 讲述讨论结果, 并在讨论结束时, 总结讨论的结果。通过这一系列措施, 可以较好的保证学生课堂小组讨论的效果, 更充分的调动课堂讨论的积极性。

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 课堂中应该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对于课堂习题, 在学生小组讨论中, 教师适时引导, 通过学生互评, 让同学之间相互指出习题解答的优点, 会起到表率作用。这是同学自己作, 同学自己发现, 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极大地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 增强学生间学习的协作意识。对于习题的不足之处, 让学生点评, 会使他们加深印象, 今后类似的错误或不足, 就会改掉。另外通过学生互评, 能启发灵感, 起到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的作用。

点评这一过程的进行, 让学生欣赏自己, 欣赏他人, 发现自我的价值, 有利于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在具体操作过程中, 应该注意一个学生间互评的要点:一定要先指出板演者的优点, 再善意地指出不足, 并说出自己解题的做法。通过点评, 学生的合作意识逐步强化, 促进了协作学习过程的形成。

三、师生互评

当小组讨论结束后, 大家一定积累了大量灵感, 这时, 教师再把题目的大致内容讲解一遍, 并讲授解答方案, 进行师生互评环节。

教师在课堂中时刻要关注的是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变化, 关注学生, 参与学习的情感体验的起伏, 这些也是教师获得教学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评价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 是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是否获得成功感, 是否锻炼了克服困难的意志, 是否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学生学习情感体验的起伏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积极的情感体验会使学生不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需要, 对学习产生极大的热情, 并从学习中获得学习数学知识的兴奋和快乐。

对于课堂习题, 教师的优势在于基础知识牢固, 学生的优势在于思维灵活。经过小组讨论后, 同学们把心中的疑惑说明, 教师做详细解答, 可以起到拨云见日的作用, 给同学以启迪, 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数学思维。同时同学们也把自己的巧妙解法表达出来, 供教师和学生一同学习。

师生互评, 一改往常课堂教师教学的单一教学模式, 更好的发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这种方法往往比教师的单向评价更好, 更能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拼比精神, 能激励学生在课外用更多的时间去自学、钻研, 实践证明这种评价方法行之有效, 对加强学生间、师生间的学习交流, 提高课程设计的质量, 减轻教师的负担。这样更好的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学习的效果, 使学生对数学习题更好的掌握, 对数学知识更好的认识和应用。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只有孩子知道自己的价值, 他才会在学习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才会有更大的自信心和树立自尊心。从而不仅要求别人尊重信任自己, 同时也要自重, 信任他人。可以说孩子的个人价值, 自信资本, 将使他在素质教育中的到全面发展。

发现经典文本的讲授价值 篇10

无数次独立的文本细读之后再写下自己教学设计,我渐渐明白,所谓“可讲点”,就是教师自己从教材中发现的教学价值。举个例子:讲授鲁迅的小说《祝福》,如果只是分析小说中心思想,告诉学生它揭露了中国封建社会礼教思想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从语文的价值看,这几乎等于什么也没有讲。而如果一个老师能够提出诸如“为什么这篇小说要用倒叙来讲故事”、“为什么这篇小说里要安排一个回乡的‘我’回顾祥林嫂的一生”这样的问题,并引导学生逐步去解答,从而带动学生主动探究文中情节安排的艺术,从而发现鲁迅写底层妇女之所以比别人揭示出更深刻的社会悲剧内容,正是因为他的思想洞察力,恰好体现为一种精心选择的叙事艺术方式。如果我们这样来教给学生阅读小说时关注作者处理素材的手段和角度,我们也就将《祝福》这样经典教材的价值挖掘了出来,并作为“可讲点”讲给学生。

很多时候,即便优秀的教材,也并不在它的纸面上清楚显示着它的价值所在。这就需要教师的文本细读功夫。当我不仅读懂一个文段的内容,也就是看出它“说了什么”之后,我往往还要细究“它怎么写这个内容”和“这么写有何好处”。常常是,很简单的一个文段,却呈现着层次丰美的艺术内涵。我将这些传达特定内容的上下文联系方式、句型和语气、用词和修辞一一细研玩味,我的“可讲点”由此确立。我建立了坚实的教学基础,由此构成一个个教学环节;我的深究自然演变为课堂上学生的深究,而学生也渐渐感觉到我的语文课有较为厚实的教学内涵,并深深影响着他们的读和写。

“可讲点”,具体地说,也就是一个经典文本有别于其他俗常文本的表达艺术价值。必须反复强调,离开了这种价值,语文课就失掉了语文味,就会沦为政治课、历史课或者其他别的学科的附庸而不自觉。语文是表达的艺术,是教会学生准确深入把握别人表达和学会自己准确生动表达的艺术。真正掌握了这两种本领的人,都能够使用好的语言把握生活,解释生活,认识自我和世界。也就是说,他们对自己遇到的一切应该都有言说的能力。本质上,一切事物都有值得表达的价值,表达对象无高低。但是,只有极少的人能够准确表达。人们爱用“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来比方这种情况。因此,只是能够教给学生一个文本“说了什么”是远远不够的。现代白话文并不绕口,语言障碍很少。只告诉学生文本表达的意思,其实只是把所有读者都能够看到的东西向学生重复一遍。我有个同事过去曾犯愁现代文难讲,而文言文却让他有不少教学自信。想来,他的问题就在于,看不出一篇学生跟他一样读得明白的现代白话文有什么好教的。他还没有通过自己的文本细读感受到经典文本美妙的语文意义,就是它表达的艺术独特性———这么讲而不是那么讲,选择了第一人称而不是第三人称,用这个词而并不用同义的另一个词,这才是作者的用心高妙处。这些,或许才透露出那些从字面上看不出来的作者真正想要说的话。形式和内容在这里融合———作者这样讲,他才能说出这样一番独特的、又创见的意思。而这种讲法,或者说这样独特的滋味,是独一无二的,珍贵无比的,是最值得学习仿效研究的。这种讲法,就是可讲点,就是课文的讲授价值!窃以为,在所有学科教学中,都存在这种独特的“课文讲授价值”。

我不相信这样深究经典文本的教师找不到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法。真正“搔到痒处”的教学必定是设计巧妙的。今天人们批评新的教学法太多,令人眼花缭乱而不切实际。不少用了多媒体手段的语文课像放电影和表演,正好是因为这些课只追求外在的花哨,而没有挖掘出文本的教学价值。教师的文本解读功夫没有做足,没有进行个性化文本解读的能力,他就难以接近语文本质。他的教学设计其实只是在外围打转转,或是机械模仿所谓名师课例,或是乞灵于课件投影资料轰炸,或是简单制造课堂热闹。他看不到课文的文本价值就是其艺术表现形式的价值,而这种形式又体现着作者伟大的洞察力,体现着文本的思想价值,他就只能人云亦云地重复一些老生常谈,让学生机械训练而实际上没有收获。

上一篇:理解和表达下一篇:企业铸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