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开发

2024-09-10

理性开发(精选八篇)

理性开发 篇1

事实上, 我国多数乡村不具备开发条件, 但有的地方没有珍惜农村水电资源, 对电站缺乏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 随意由投资开发商或行政村选择定点建站, 使有的流域本来可建多级电站的只建了1—2级, 白白浪费了有限的水资源。有的乡村缺乏全局观念, 不顾上下游关系, 不按技术部门建议的方案开发农村水电, 直接影响了整体开发效益。当前我国农村水电开发现状具体表现为:

(1) 征用土地较难。

由于山区乡村土地极为有限, 多数农民视土地为宝贝, 而开发农村水电建机 (厂) 房、修引水渠和调节水库等都要涉及用地问题。一些电站开发单位在协商租用或征用土地过程中, 有的农民只顾眼前利益, 漫天要价, 硬是敲竹杆;个别农民甚至是不达要求誓不放手, 致投资商承受不了而放弃投资;有的农民在电站建设过程中硬要提出一些附加补偿条件, 迫使有的投资单位只好降低标准建设, 产出率大大降低。有的地方水资源开发条件很好, 自己无能力投资开发, 又不同意外商来投资开发, 思想观念极为落后, 目光非常短浅, 恋土意识特别强, 白白损失有效的创收途径。

(2) 调度不够合理。

有的流域由于上下游电站的投资主体不同, 发电时间往往互不通气, 水资源互不衔接, 经常出现你发我不发或我发你不发的用水脱节情况, 使原本可多次使用的水只用了一次。有的电站由于内部分工不明确, 气象预报不掌握, 出现了该发电的时间不发, 不该发电的时间提前发等情况, 浪费了部分可以连续利用的水资源。有的电站峰谷电的时间没有调节好, 出现了增电不增收的情况, 直接影响了发电效益。

(3) 考核机制不全。

有的电站在确定考核指标中只考核发电工, 不考核管理人员;只考核发电量, 不考核峰谷电比例;只考核整个电站, 不考核班组。有的电站职工分工不够明确, 岗位混用, 电站的效益高低与职工报酬不直接或间接挂钩, 影响了部分职工的积极性。少数电站至今没有建立考核责任制, 基本处于发电多少算多少的状况。当前, 农民增收较难,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途径较少, 山区村增加收入更难, 建议山区乡村都要十分珍惜非常有限的水资源, 科学规划, 合理开发, 努力将废水变成“绿色银行”。现有水电站都要加强内部管理, 不断完善考核制度, 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种种因素制约着水电开发的最大效益, 因此必须充分分析农村水电开发的社会、经济以及环境效益, 发挥农村水电开发最大效益。

2 农村水电开发的社会、经济以及环境效益探讨

发展农村水电, 可以有效地开发资源, 加快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对促进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而充分利用水电开发, 更能体现其环境效益。

2.1 开发农村水电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对于农村来说, 要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电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有电的地方, 农业生产和加工基本由电力取代, 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畜力。把众多的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 通过实施电气化建设, 可以使多个村实现引水上山, 使更多的果树得以灌溉, 通过建设农村水电, 加快了河流治理, 提高了农业灌溉和供水能力, 农村灌溉面积增加了10%以上。

农村水电项目的建设是一个劳动力密集、工期长的过程, 需要大量的技术型和非技术型劳动力, 给当地农民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就业机会, 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拿湖北红安县为例, 预计到“十一五”末, 农村水电可直接使当地农民增加收入325万元, 其中, 农村水电建设劳务收入298万元、其他收入27万元, 经济社会效益明显。我国20余年农村水电建设实践表明, 小水电对农村电气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 乡镇企业的发展吸收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 提高了农村群众的生活水平, 缓解了农村人口的外流。

通过开发农村水电, 实施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 利用丰富的季节性电能, 直接向企业供电, 实现了水电站与企业的互利双赢, 更好地把地方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2008年, 全国县 (市) 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3.1%, 是全国年均增速的1.5倍;工业增加值占工农业总增加值的比重增长了9个百分点;县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5%以上, 同时带动了其他资源开发和其他行业发展, 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使农村经济得以进一步发展。

可以这么说, 农村水电工程是富民工程, 是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达到“在共建中共享, 在共享中共建”的各方利益均衡局面, 并能为水电工程的各方利益相关者普遍带来收益或发展机会、促进人与自然整个生态系统和谐发展而开展的工程罔。水电工程利益分享对促进工程建设影响区民众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实现经济优化具有重大的意义。

2.2 开发农村水电环境效益分析

优化电源结构, 减少环境污染是当前农村水电的最大优势, 发展水电是开发洁净和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 全国农村的电力 (尤其河北江西一带) 以火电为主, 火电需耗费大量原煤, 发电过程中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 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随着农村电气化县和小水电代燃料工程的实施.小水电代燃料用户不断增加, 大大降低了森林砍伐量和煤的消耗量, 减少了二氧化硫和其他有害气体的排放, 有效遏制了森林和植被的破坏。同时, 水电开发可大大节约污染治理投资和运行费用, 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十分显著。

在做好农村水电电气化县建设工作的同时, 积极开展以电代柴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是农村水电开发环境效益的重要方向。据悉, 江西上饶县一些河流的小水电代燃料实验区内, 共建成水电站6座, 装机1456kW, 年发电量311万度, 每年可减少薪柴消耗量333万, 保护森林植被79亩, 替代标煤1121t,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54.98万kg。到“十一五”末, 初步实现一座电站就是一个小流域综合治理区的目标, 使发电与生态保护相互促进, 同时, 水电站的兴建, 扩大了水面, 形成人工湖泊, 使原来的陆地生态系统变成水域生态系统.形成新的景观生态体系, 导致区域资源构成变化, 使周边的生态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

调节径流, 削减洪灾, 减少污染扩散是当前农村小水电开发所考虑的重要因素。在保护生活环境这个层面上看, 水电站具有一定程度调节性能, 特别是梯级电站, 既调节了天然径流的随机过程, 还可以按社会的需求进行发电调度, 从而大大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程度, 也有一定的调洪作用。

3 结语

当前中国农村的水电开发确实存在相关问题, 只有充分认识其开发效益, 才能无后顾之忧, 在开发的同时解决其存在问题, 才是当前水电开发的首要任务。必须做到: (1) 积极引导农民从各方面支持开发商把可开发的水资源尽早开发出来, 实现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今后开发小水电应坚持三个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按规划开发水电站;二是坚持按流域开发水电站;三是坚持自上而下开发水电站。 (2) 基于环境效益, 坚持科学调度, 争取最佳效益。 (3) 修建防灾设施, 减少灾害损失, 健全水电效益考核机制。

摘要:鉴于中国能源效益因素, 全面开发农村水电, 已经势在必行。全面分析了我国农村水电开发状况, 基于效益因素, 探讨了水电开发的社会、经济以及环境效益。

关键词:农村,水电开发,效益

参考文献

[1]施国庆, 郑瑞强.社会和谐型水电工程建设探讨[J].人民长江, 2007, 38 (12) :114-116.

[2]方子云.水利建设的环境效应分析与量化[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3.

人生环境的理性直观与开发 篇2

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人生过程始终处于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之中.这种相互作用的进程及其间每一阶段性结果如何,完全取决于人对环境的.认识与开发是否科学.因此,对人生环境的理性直观与开发便成了每个人都不能怠慢的人生大课题.

作 者:周家祥  作者单位:咸宁学院,监察处,湖北,咸宁,437005 刊 名:咸宁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ANNING COLLEGE 年,卷(期):2004 24(4) 分类号:B845.6 关键词:人生环境   理性   直观   开发  

★ 环境造就人生作文

★ 作文环境改变人生

★ 高考作文真题:思辨环境与人生

★ 心态与环境作文素材

★ 我们与环境的作文

★ GRE作文:经济与环境

★ 与爱护环境有关的作文

★ 环境改变人生的小学生作文

★ 习惯与人生作文

关于开发校企合作教材的理性思考 篇3

一、突出技术技能特点

职业教育是一个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类型,支撑这种教育类型的核心课程就是专业技能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相配套的教材,必须凸显“技能”特点。《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号),将中职教育的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类。在专业课程建设上,这是我国首次将职业教育传统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统称为“专业技能课程”。这样的课程分类,既简化了传统的课程设置,又突出强调了专业课程的“技能”特性,既是一次政策突破,又是一次理论创新。与这种“专业技能课程”理念相配套的教材的首要特点,就是凸显“技能”特点。要凸显专业技能课教材的“技能”特点,必须树立新的理念,真正实现专业技能课教材由以知识体系为主向以技能体系为主的跨越,以技能为核心目标,以技能为主要骨架,设计布局教材。要以“实际”“实用”为原则,尽可能增加技能内容;要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尽量减少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课教材还要为 “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支撑,突出反映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规律,从根本上改变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以人才培养模式确定教学模式,以教学模式确定教材体例和呈现形式。教学模式主要是项目、案例、主题、任务、活动等实践教学模式。专业技能课教材内容与呈现形式突出工学结合特点,既符合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规律,又适应企业生产实际需要。

二、突出行业指导特点

现代职业教育是产教深度融合的教育,方方面面都要突出行业特点,专业技能课教材更是重点之一。行业对职业教育专业技能课教材建设指导作用最大、最具体的,就是由行业制订的职业资格标准。专业技能课教材要体现行业特点,首先要实现教材内容对职业资格标准的全覆盖,目标是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无缝对接。目前要努力解决的是不同程度存在的教材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两张皮、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两张皮的现象。一套好的专业技能课教材,应该既能满足学生获取学历证书的需要,又能满足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需要。专业技能课教材的编者,必须做到既熟悉学历教育的教学标准,又谙熟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标准。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要把职业资格标准化整为零,有机地、合理地分解到各门专业技能课教材中去,在不失学历教育教材本色的前提下,嫁接上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的特色。近年来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绝大多数竞赛项目是由行业协会承办的,竞赛标准也是由行业协会制订的。一套好的专业技能课教材,还要尽可能关注到学生参加技能大赛的需要,尽量能够涵盖行业协会制订的技能大赛标准,最终实现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技能大赛“一石三鸟”的目标。

三、突出企业需求特点

专业技能课教材内容要在涵盖企业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实践问题、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的基础上,高度关注企业生产一线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等“四新”内容,笔者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及时把这些“四新”内容反映到专业技能课教材中,让教材内容更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更体现企业生产实际需要,更具有企业个性和职业特色。专业技能课教材内容以企业生产岗位应用为主线,培养学生完成实际工作的能力,从而缩短学校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的距离,以及学生与企业员工的差距,使学生的能力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实现教材内容与岗位技术“零距离”对接。教材呈现形式要突破以往传统,敢于创新,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任务为载体、学生为主体、能力训练为目标,充分体现“做中学,做中教”、“做、学、教一体化”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实现学校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对接。除此之外,还要高度重视实习、实训教材的开发。

四、突出信息化特点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离不开信息化。与现代职业教育相适应的专业技能课教材,同样必须具有突出的信息化特点。一是要大力加强专业技能课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积极开发网络课程、微课程、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工作过程模拟软件、通用主题素材库,以及名师名课音像制品等多种形式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积极建立动态、共享的专业技能课教材资源库。二是要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专业技能课教材呈现形式,使教材更加生活化、情景化、动态化、形象化。三是要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开发推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实时互动的远程专业技能课教学资源。

五、突出校企共编特点

突出校企共编特点就是要校企共建编写团队,努力改变过去专业技能课教材编者清一色是职业院校教师的做法,编写团队中必须有行业工程技术人员深度参与,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能手、能工巧匠深度参与。最近几年,我省在编写专业技能课教材中,探索试行的“1+1”双主编制、“1:1”双元编者制,在确保企业深度参与、充分体现企业特色上,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1+1”双主编制,就是一个主编是职业院校的资深教学专家,另一个主编是行业、企业技术技能专家;“1:1”双元编者制,就是每本教材编者中的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人员数,原则上要各占一半。通过校企共建编写团队,保证了教材的校企合作内涵。

理性开发 篇4

一、校本教材概述

我们认为校本教材是以学校的校长为主导, 以教师为主体, 结合学校课程建设特色、文化积淀以及学生情况而编制或选定的用以指导校本课程实践, 促进学生更好更快更健康发展的教学文本与信息等的综合。其作为统编教材及地方教材的必要补充, 是对二者不足的补遗。结合上述对校本教材的认识, 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校本教材的开发主体是学校的校长和教师。

其中, (1) 校长是主导者, 也是第一责任人。教育事务无大小, 校长作为中学的责任人, 理应在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建设中积极引导教师参与其中, 并承担主要责任。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保证校本教材的质量与效用。 (2) 教师是教材内容的主要开发者。教师作为最熟悉教学内容、最了解统编教材及地方教材优缺点、最熟悉本校学生情况及校园文化特色的人, 由其去开发校本教材, 可以开发出最适合最科学最可行的校本教材。

2. 校本教材主要内容具有补充性。

(1) 校本教材作为统编教材和地方教材的补充, 其内容必须是统编教材和地方教材所没有的。同时, “学生最需要的知识, 学生能学会的知识”。 (2) 校本教材作为校本课程的指导性教材, 其内容需要具有校本特色, 涵盖本校文化特色、教育特色与学生学习与认知特点, 是各种校本特色情况在教育教学材料中的综合反映。

3. 校本教材开发的首要原则是“以学生为本”。

校本课程的存在是为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所以, 校本教材的开发首先应该考虑到“学生”, 以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与需要为基础,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在教材的开发中, “对学生的生活史、文化背景、知识经验、发展需要等给予充分的关注, ”实现校本教材的个性化、人性化与科学化。

二、开发中学校本教材的合理性

在中学校本教材的建设中, 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如“教材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政策不完善、资金和师资短缺”;“开发往往有功利目的, 或是速成的产物没有质量, 或是脱离实际缺乏实用价值”;“知识选择严重制约着校本教材的开发”, 等等。这些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这些问题并不能说明校本教材的产生与存在是一个“错误”。相反, 进行中学校本教材的开发是建立在一系列科学基础上的, 这些基础构成了中学校本教材开发的合理性依据。其合理性依据主要表现如下:

1. 理论依据。

(1) 统编教材的局限性。统编教材由国家组织编写并在全国统一使用, 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更新较慢, 较少考虑各地方、学校实际情况和特点。其在使用中难免显得缺乏材料和内容的“鲜活性”, 不易为学生所接受。这就要求地方教材或校本教材作必要补充。 (2) 地方教材的缺憾。作为与地方课程相适应的教材, 地方教材源于地方、用于地方、归于地方, 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 是统编教材的地方补充。其考虑到了教育的地域性, 但难以涵盖同地域的每所学校的生情、教情、文情等, 某种程度上存在不足。 (3) 教育的校本性。不同的学校具有不同的学生、教师情况以及文化特色, 这些都构成了校本特色, 使得其中的教育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校本性。因此, 需要与之相适应教材做为教育教学指导。上述各种情况为校本教学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2. 实践依据。

(1) 国家课程体系发展的需求。由于教育的地域性、民族性, 需要发展丰富多彩的教育, 建立起完善的国家课程体系, 即要充分发展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要促进国家课程体系的健康、全面发展离不开相应的教材。这就提出了发展校本教材的要求。 (2) 特色教育发展的需要。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地域特征、人文特色, 相应地其所发展的教育就被赋予了不同的校本“烙印”, 如何使这些校本“烙印”得以彰显, 成为学校的典型标志, 就需要以校本教材为指导, 发展校本教育, 铸就校本特色教育。 (3) 学生的发展需求。不同种类学校的学生相对具有不同的特征。如重点中学与非重点中学、艺术教育中学与非艺术教育中学, 其学生就相应具有不同的发展需求。为了促进不同类型学校学生的更好发展, 就需要不同的教育课程与教材, 也即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

3. 文件支持。

作为校本课程的辅助教材, 校本教材主要是伴随着校本课程的发展而发展的。因此, 校本课程发展的文件支持也是校本教材发展的文件支撑, 这些文件主要有: (1)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体系。 (2) 2001年6月, 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3) 除了前述两部国家文件之外, 有的地方还对学校编写教材作了明文规定。如上海市颁布的《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规定:“由学校编制的教材在使用前, 必须通过区 (县) 及教育行政部门的审批, 并报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办公室备案。”

4. 自身优势。

校本教材之所以能日益受到重视, 还在与其自身具有一系列优势。主要有: (1) 作为统编教材与地方教材的补遗, 具有明显的小地域特色或专业特色, 是实现教学与学生生活、学习经历有机结合的重要途径与媒介; (2) 校本教材具有灵活性, 能及时吸纳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和新知识, 为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教学资源, 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3) 校本教材载体的多样化, 可以是文本性的, 也可以是音像材料, 或者是其他形式。这样就打破了传统的纸质文本形式, 能有效节约资源与资金, 降低校本教材开发的成本; (4) 校本教材和校本课程一起, 能够为新农村基础教育改革注入活力, 有利于乡村学校走有特色的农村教育道路。

综上, 校本教材作为统编教材与地方教材的必要补充, 有其存在的科学性、合理性与现实可行性。虽然校本教材的开发与使用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困境, 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校本教材存在的合理性。在深入推进中学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 我们应该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应用中, 不断推进中学新课改的深入发展, 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盖婷婷.哈尔滨市中小学乡土教材开发与实施现状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2 (6) .

[2][15]黄明东.走出中小学校本教材开发的误区[J].成功 (教育) , 2012 (24) .

房地产开发项目选址的合理性分析 篇5

1 房地产类开发项目发展

房地产最基本的两个特征是不可移动性、永久性[4]。不可移动性是指房地产的位置唯一且固定, 并且它不并具备其他物质所具有的流通特性。永久性指的是房地产具有很长的使用寿命, 一般按要求都会超过40年。

2 房地产项目的区位影响因素

在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过程中, 地段位置指的是房地产所处在的具体空间区位和周围环境。按照影响范围的不同, 环境因素可以分成微观区位、中观区位和宏观区位这3种影响因素。

微观区位影响因素是指该项目选址所处的具体区域与自然条件, 还有周围的基本配套设施等;中观区位影响因素是指项目选址所在区域的自然资源所占有的条件、经济发展的水平等;宏观区位影响因素是指该项目的开发具有的社会环境要素。

2.1 项目选址与环境因素

房地产选址首先要考虑的要素主要有2点, 宏观区位影响因素和细部环境影响因素。

2.1.1 宏观区位影响因素

2.1.1. 1 自然条件和环境因素。

这是决定项目选址区域的最基本要素。这里包括了地形结构、地形特征、地质特征、气候特征、水文特征、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情况。

2.1.1. 2 交通和通信因素。这是确立土地区位的一个重要因素。这里包括区域内、外的交通和通信情况。

2.1.1. 3 基础设施因素。

主要是与生产生活、社会服务等相关的基础设施。例如路桥质量、供水、供电的情况, 防洪防涝的排水设施等。

2.1.1. 4 人口和经济集聚因素。

人口集聚, 这里包括了常住的固定人口、上班有固定收入的人口和外来务工短期流动的人口;经济集聚程度。

2.1.1. 5 社会文化方面的影响因素。

这里指的是居民的生活消费水平、居民的组成、居民的风俗习惯、居民的文化道德水平、居民的劳动力素质, 还有的就是该地区现有的文化教育机构与科研机构的发展情况。

综上所述, 房地产开发项目选址的合理分析需要慎重周密考虑。

2.1.2 细部环境影响因素

大体包括生活设施的条件;动力配备、供水供热暖情况、燃气及交通运输条件;排水排洪能力;地质与水文情况;与项目相关的政策及法律法规细况。不同用途的房地产着重分析考虑的细部环境影响因素不同, 例如选择作为商用房地产开发项目选址的微观细部因素有:除房屋本身外, 还要求处于商业区, 能够以获得大量的外部经济;该类房地产要求一面以上临街或临路;交通和通信便利;周围人口流量要大;增值的空间要大, 周围相邻区域有大规模发展趋势。再如选择居住用地房地产选址的细部环境影响因素, 除房屋本身结构要考虑外, 还应考虑下面一些条件:周围自然环境的幽静;交通、通信更加便利;周围文化环境的完善, 人际交往便利;治安良好、犯罪率低;出行、购物更加便捷;增值潜力大。这些因素从细小处影响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合理选址。

2.2 环境因素与选址的相互影响

各环境因素选址的影响是比较综合的, 在不同的时间、空间条件下, 所要考虑影响因素的侧重点不同, 认清侧重点主次, 才能进行合理的房地产项目的选址分析。

不同环境条件能够影响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选址, 但同时选址也会对区域环境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从环评的角度来分析、考虑环境问题是具有综合的特性, 必须坚持从要求出发, 联系实际内容, 全面分析选址对于环境可能所造成的影响。

2.3 对选址与环境相互影响的分析

2.3.1 废水的污染防治措施

在项目选址的时候要优先考虑在施工期所产生的废水和运营期所产生的废水对环境的影响, 如果规划中的项目废水能统一排放到已经使用中的区域污水处理系统, 则只需要根据区域污水处理系统环评中对增加排废水吨位及对当地地表水环境的影响作合理预测分析, 废水排放要点是要做到符合该区域污水系统的进水要求条件, 并依据项目废水污染源强度计算选址项目对污水厂的贡献值, 对项目可能造成的污废水水量和污染物量及种类的冲击负荷进行预测分析;假如项目所在区域并没有已经建设运行的区域污水系统, 这样的话项目所产生的废水必须遵照当地污水域的要求, 由项目方自行建设污水处理系统设施, 使其废水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 同时依据项目具体性质做出具体的处理方案。

2.3.2 废气的污染防治措施

处在同一水平界面扬尘点TSP浓度会根据距离的增加而衰减, 假如没有防尘措施, 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 施工现场产生的粉尘对主导风向在百米范围内的区域影响最大。运营后, 饭店及家庭灶事、宾馆洗浴、库存转运区等都会排放大量的空气污染物, 尤其是烹饪排放的油烟气, 含有各种醛、酮、酸、醇等对人体有害的气体, 并且与一般的有害气体大有不同, 一旦附着在衣服、墙壁上就会留下污迹, 油烟会损坏家电, 破坏城市的空气质量, 而且还能被人体吸入, 严重的甚至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目前采取集中供热。采暖供热、供汽锅炉燃烧时所产生的废气和施工期各类汽车产生的尾气也是产生废气的主要污染来源。环评报告中应该有包括项目的锅炉位置、吨位、型号、除尘脱S设备及去除率、烟囱建设高度、燃煤的质量、产生废气的达标排放情况, 烟囱的高度必须高出周围大多数建筑物至少3m以上;对于大型项还必须考虑背风气流等额外因素, 在环境影响评价中设计合适排气口, 使其位置、高度、排风方式等够满足大气污染物在综合排放标准中的规定, 这样就能按照导则中的规定选取相应的应用模式。对这些污染源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必须将选址所造成的影响考虑在内, 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2.3.3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噪声影响评价在房地产项目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因为房地产项目作为人类生产、生活、休息的场所, 对环境的舒适性有这非常高的要求, 而噪声是影响舒适的重要因素, 尤其是住宅噪声影响是比较敏感的。在房地产项目中, 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噪声, 因此要确定噪声对环境保护目标产生影响, 对与噪声较高的施工设备, 采用合理布局、吸消声、加固减震等方法减少噪声污染。运营期噪声来源于空调的使用、冷却塔和水泵等设备的噪声及社会噪声, 运营后要对其进行严格管理和必备的防治措施, 降低噪声对外界的影响, 同时对项目直接使用方加强管理, 避免产生扰居民现象。

2.3.4 固体废弃物的污染防治措施

在房地产开发项目中, 固体废弃物主要指的是施工期间的建筑垃圾和弃土, 一般运用类比分析法、工程资料引用法和统计法估算固体废弃物大概的产生量并统一处理。项目运营期间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居民生活中所产生的生活垃圾, 估算出每人每天所产生的生活垃圾量, 通过分类收集后, 统一送抵至由市政环卫系统建立的垃圾填埋场进行最后的填埋处理。

3 重点介绍的选址模型

3.1 各选址模型的分析

房地产选址是一个复杂的决策问题, 涉及到备选方案的产业政策、区域区位特征、交通运输情况、项目的周边配套设施等多方面因素。

3.1.1 层次分析法

a假设基本条件;

b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c构造判断矩阵;

d层次单排序到判断矩阵;

e层次总排序;

f计算被选方案得分。

这种决策模式能使得决策者主观影响得到弱化, 使得最终决策结果更加具说服力。利用层次分析法来决定选址模型, 从中能够反映出不同因子所起到作用的差别, 这样的判断方法使得选址方案更加具有科学性。

3.1.2 空间叠加分析方法

a选址因素的确定;

b建立选址标准体系;

c图层的建立;

d进行二值逻辑叠加操作。

该方法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商业模式的管理和分析方式, 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3.1.3 模糊综合评判法

a确定评价因素与评价等级;

b构造评判矩阵;

c进行模糊合成和最后做出决策。

该方法作为一种简单且有效的方法能够为项目选址提供指导和参考。

3.1.4 特尔斐法

该方法客观全面的综合了大多数专家的经验与主观判断, 对信息进行意见咨询与评估并最终获得统一。

4 结论

房地产开发项目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项目的施工期间, 这些负面影响基本上都是暂时的、局部的, 会随着施工主体结束后慢慢消失。但是, 我们也不能忽略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项目周边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同时强调项目的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在报告中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 这样才能给建设单位提供合理的、科学的决策, 才能创造良好的有利于项目建设的外部条件, 才能做到和谐的全面发展。

房地产是一个极富有吸引力的投资领域, 但房地产开发也具有较高的奉献, 我们只有在科学依据的分析下, 才能做出正确的选址, 所以作为房地产项目开发的首要环节, 项目选址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度。

参考文献

[1]何晓兵.我国商业地产可持续发展浅探[J].商业时代, 2004 (23) .

[2]梁琦主译, 藤田昌久 (MasahisaFujita) , 保罗.克鲁格曼 (PaulKrugman) , 安东尼.J.维纳布尔斯 (AnthonyJ.Venables) 著.空间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3]鱼红蔽, 杨坤.房地产类项目环评中新问题探讨[J].云南环境科学, 2006, 25 (1) :103-106.

[4]邹金秋, 张根寿.基于特尔斐法的房地产开发项目选址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11) .

理性开发 篇6

关键词:物业管理,业主委员会,IPR维权

当前,我国房产开发企业及物业管理存在很多侵害业主权益的问题。这一问题已经成为经济活动中的普遍现象。如果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对这一问题不给予足够重视,并对业主与业主委员会理性维权加以正确引导,必将引起社会的不安定因素,这与创建和谐社会、宜居城市的发展主题背道而驰。因此,全社会都应营造业主与业主委员会理性维权的社会氛围,促进社区和谐、建设美好家园。

当前,业主权益被侵害主要包括在签订购房合同时遭受的侵权、在日常管理中遭受的侵权,尤其是消费者购房时可能受到来自开发商的权益侵害的问题最为严重。房地产开发商在房屋销售时,当位置、户型和面积一旦确定,为了增加房屋的卖点,只有增加其配套附加值。开发商为了赚取利润,做夸大其词的宣传和不切实际的承诺,最后交房后出现一系列问题,如环境、配套不完善,不符合售房时承诺的规划设计;绿地率降低;墙体裂缝,地板不平;私自改变墙体位置;保温板裂缝,装修偷工减料;四周不通,屋顶和水管漏水;产权归属有争议;采光与通风条件不具备;周边配套交通得不到及时解决等。有的开发商虽然承认房子有问题,却不承认违约。因为承诺不兑现,给后期的物业管理及物业费用的收缴埋下了隐患,使业主和物业公司的权利都遭受到了侵害。因此,针对房产开发企业及物业管理的维权行为要理性。

一、业主维权从选购房开始

买房之初,购房者除去要考虑房屋所在小区位置、户型、价格、小区环境、交通及配套服务设施外,还要对房产开发商、建筑施工企业、物业管理做一个大概的了解,主要了解开发商有无不良背景:以往开发楼盘是否不明原因地延期交付、房产登记确权手续是否延迟办理、承诺的物业规划设计有没有到位等;对建筑施工企业要了解:是否规模和资质不够、管理混乱、施工过程监管不严、建筑质量不佳、竣工交付问题多、售后维修不到位等;对开发商所成立的物业公司要了解其所管理物业的业绩、服务是否有不良记录、社会声誉如何、内部管理怎样、人员素质状况等。购房时还可以到开发商以前所开发的物业小区转一转、看一看、听一听,了解在此物业居住的业主对开发商和物业管理的意见,这种客观的一手资料有助于你对开发商旗下的物业楼盘的选择。

二、要严格审阅购房合同和物业管理服务协议书

由于业主在购房时对相关的专业知识缺乏了解,对合同或物业服务协议书中的内容很难理解到位,处于消费关系中的弱势地位,因此,在购房和签订物业服务协议书时,要认真审读,对于不清楚的条款和强制性的约定要做到心里有数,并进一步提出质疑,要求做出合理解释。

三、要注意提取和保留法律文书及相关管理服务资料

为了更有效地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提取和保存购房合同及协议书所承诺的条款。业主委员会成立后,对房地产开发商履行的售后服务状况进行了解,听取业主对物业物流管理服务的意见,督促开发商和物业管理企业做好售后业主所需要解决的各种服务项目;明确物业小区公共部位的所有权属,减少因权属不明而引发的权益之争;在广大业主中做好理解、尊重、遵守公约、协议及其他法律文书的教育宣传,提高业主素质,增强业主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契约意识;培养友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促进小区的和谐和稳定。

四、发生矛盾和纠纷时要保持头脑清醒

物业管理企业在日常服务中要经常和业主打交道,因此物业企业对员工素质的培养和业务能力的培训至关重要,员工在服务过程中的一言一行、与业主之间的沟通表达和处理问题的态度能力都代表了企业的形象和要求。所以,一旦与业主发生纠纷,作为企业应保持应有的素养。如果发生群体纠纷,说明双方在前期问题萌发时没有做到及时有效的沟通,业主委员会应在处理纠纷时,本着以解决问题为目的,防止掺杂个人情绪甚至私愤,防止事态进一步发展和演变。无论发生怎样的矛盾,协商、调解都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当事者双方,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明确责任的方式达成和解,自觉承担自身过错给对方带来的损失,做正义使者。当协商、调解都不能解决问题时,当事人还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要求做出对双方均有约束力的裁决。仲裁本着意思自治的原则,以事实为依据,独立公正一裁终局,对物业纠纷进行裁决。物业管理纠纷最终也可以到当地人民法院进行诉讼,依法审明物业管理活动中发生的各种关系,分清法律责任,依法强制执行。

总之,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是各种社会关系平衡协调的结果。住宅区业主和业主委员会作为今后城市社会多元化人群构成的一种新的模式,保护其利益和合法权益,引导他们增强市场经济下的契约意识、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有矛盾协商解决的意识是非常必要的。只有业主和业主委员会的知识素养、法律素养、公德素养、文明素养得到提高,才会促进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施工企业、物业管理企业管理和员工素质的进一步发展与提高,才会有更加和谐、安居的城市家园。

参考文献

[1]朱伯润.“美丽园”事件大家谈[J].中国物业管理,2006,(9):23-35.

[2]卢新海,张继道.物业管理中心主权益保护问题浅析[J].中国房地产,2006,(9):78-98.

理性开发 篇7

2006年财政部颁布新企业会计准则,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里资产,不包括:存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的投资性房地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建造合同递延所得税资产、融资租赁中的出租人未担保余值、《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006)规范的金融资产、未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等。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变动,使资产减值准备会计更趋规范,可操作性更强, 其目的是贯彻谨慎性原则,减少企业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从而使会计信息更加真实稳健地反映企业资产的价值和质量的状况。但是,对存货计提与冲回而言, 新会计准则仍然存在一定的操纵空间,部分公司可能利用此漏洞进行盈余操控。存货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重要资产,房地产企业存货占总资产的比例一直位于各大行业中的首位,而如何客观判断公司资产减值计提合理性一直是学术界的一大难题。因此,本文希望以2008-2012年房地产开发和经营业的财务数据为基础,对该行业上市公司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情况进行探讨,分析该行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合理性问题。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Yoon和Miller(2002)通过对韩国工业企业的研究发现,当企业业绩较差时,通常会通过盈余管理行为来提升其业绩,当业绩太差时,通常会采取大清洗方式以使来年有更好的业绩表现, 其中包括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不合理操纵。Charles et al.(2004)的研究发现,当上市公司发生高层管理者变动或出现大额度的亏损时,通常会出现计提高比率的资产减值准备的盈余管理行为,其目的在于来年有较大的利润增幅。Duh et al.(2009) 对公司治理的研究, 表明公司常利用资产减值的转回来进行盈余管理,存在资产计提和转回的不合理操纵。Riedl(2004)通过对SFAS No.121准则出台前后资产减值准备报告动机与经济因素相互联系的对比,发现准则出台后资产减值准备报告动机与经济因素的联系更弱了,而与大清洗的报告行为联系更为紧密,因此,他认为准则出台后资产减值准备报告质量 较准则出 台前是降 低了 。Rong-Ruey,Duh and Wen-Chih Lee(2009)对2004-2007年台湾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面临盈利下降,具有较高负债率的企业中, 出于盈余管理的动机,企业更加倾向多计提资产减值损失,以便在企业盈利下降时进行资产减值损失转回以此来避免盈利下降。David Gregory等(2012)对美国2002-2007年银行业资产减值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收入(扣除拨备前)和贷款损失准备金存在正相关关系,表明银行经理使用LLP在后SOX期利用资产减值准备平滑收益。Andrea Szczesny , Aljosa Valentincic(2013)对德国中小企业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如果民营公司在拥有更多利润,拥有更多的金融债务和派付股息的情况下将会对资产进行更多的核销。这将影响到资产的相关项目如资产减值准备等的不合理性。Kim Trottier(2013),通过对118名管理者进行试验得到的经验数据探究: 允许资产减值转回对管理者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额的影响,结果表明,允许资产减值转回将显著地增加管理者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可能性。

(二)国内文献高永琦、冉茂盛(2006)运用逻辑斯蒂多元回归分析对我国2001-2003年A股上市公司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亏损上市公司、扭亏上市公司和被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更加有可能利用资产减值会计进行盈余管理,从而导致资产计提不合理。冯昀、郭洪涛(2008)发现公司主要利用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资产项目进行盈余管理,导致资产减值存在不合理性,2007年以后,虽然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减值计提之后不允许转回,但是存货跌价准备、坏账准备等资产允许转回,它们(尤其是存货跌价准备与坏账准备),仍然是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途径之一。孙光国、莫冬燕 (2010) 在新会计准则下根据沪深市场上市公司2005-2008年的财务报告中关于资产减值的信息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新的资产减值政策的确在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方面遏制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但是上市公司却更多转向通过流动资产的减值准备计提与转回来进行盈余管理。陈兴桥(2011)通过论述短期投资减值准备、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中会计法规的灵活性、不完善性,分析了一些企业利用资产的不合理计提来操纵利润的行为, 并提出了依法律、制度及从业人员职业素质等方面的应对措施。吴玉婷(2012)从民营上市公司结构角度出发,认为公司的治理结构会影响公司的盈余管理。张坤(2012) 研究表明部分国有上市公司中的过度盈余管理行为偏离了正常的经营管理轨道,对国有上市公司常用的几种盈余管理手段进行介绍,并从治理结构角度提出改进建议。 李锐(2008)对我国国有上市共和民营上市公的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进行分析,表明公司的不同的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对公司财务困境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关系。对于单项资产计提的合理性的具体分析,叶宁(2009)以宝山钢铁股份公司为例,具体剖析钢铁企业在2008年经济不景气的氛围下大幅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且于2009年上半年转回的情形,并且从新会计准则中确定存货可变现净值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大量的主观判断的几个方面来分析公司存货跌价准备的合理性。阿卓等(2012)以沪深两市汽车制造行业上市公司2007-2011年资产减值进行实证检验,表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存在不合理性。

综上所述,国内外文献主要从会计准则的灵活性、不完善性和盈余管理目的等角度来论证资产减值的不合理性,研究重点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从资产减值政策出发, 研究资产计提的不合理性;二是从盈余管理的目的出发, 研究企业经营者为了达到一定的盈余管理的目标对资产的减值进行操纵致使资产减值存在不合理性。但是,对于如何识别单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合理性的研究很少,因此,研究存货跌价计提合理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判断存货跌价是否合理的方法包括直接法和间接法。 直接法是通过市场、企业生产与管理等信息情况,来直接核实企业存货跌价计提额或冲回额是否合理,因而需要通过内部或外部专项审计核实公司存货跌价计提的合理性。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现有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都通过了外部审计,但受审计时间、成本、存货种类复杂性、市场信息多变性和多样性等因素影响,对于存货跌价与冲回的外部审计基本流于形式和如何避免审计责任,外部审计更多关注上市公司存货跌价或冲回的证据,舍弃了存货跌价与冲回合理性判断与识别。间接法指根据财务报告数据采用数学模型来间接判断资产减值的合理性。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成本低、数据易于获取和耗时短,因而被学术界所采用。本文认为,单看某个上市公司存货跌价比率,是无法判断其减值合理性,因为没有判断标准。本文选择行业的平均值作为判断的标准,试图探讨出一种简单又方便的方法来识别存货跌价的合理性。主要原因是:第一,同一个行业不同的公司存货种类和结构类似。根据自组织理论,存货种类和结构不好的企业,总是通过自组织形式,存货的组织将走向有序,即存货种类和结构的优化。因而,同一行业公司有着类似的存货种类和结构。其次,对上市公司而言,生产能力和生产成本相似,单位存货再生产利润相近。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外部环境,根据自组织理论,生产技术、管理水平不高的企业, 总是会不断的提高生产和管理水平或者引进更加先进生产和管理技术,即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不断优化,使得上市公司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成本相似,单位存货再生产利润相近。再次,由于面对外部环境相同,因此, 同行业同类单位存货的市场价格、销售成本和税金也应相同。根据协同理论,外部开放环境中大量复杂的子系统相互作用,使同行业同类存货的市场价格、销售成本和税金等从无序变为有序,从混沌中产生某种稳定的状态,即同行业同类单位存货的市场价格、销售成本和税金等最终会达到趋于相同的稳定状态。因此,同一行业上市公司,由于面临相同的外部环境和类似的内部结构,不论是用于直接出售的存货,还是用于再生产的存货,单位存货的可回收额和账面金额均应基本类似。所以,如果同一行业所有上市公司都没有进行利润操控,则理论上讲存货跌价准备率应该接近,应该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因而,以行业存货跌价准备率的均值作为判断标准具有合理性。如果行业内存货跌价准备率变化范围大,多数上市公司远离均值,超出合理范围,出现显著性差异,则表明行业内普遍存在利润操控嫌疑。反之,一个行业如果基本不存在计提减值准备不合理的情况,该行业的减值准备率与其均值应该不会出现显著性差异。据此提出研究假设:

假设1:同一行业中,上市公司存货跌价准备率没有偏离均值合理性范围,其分布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绝大多数都是在传统国有企业基础上改造而来的, 国有上市公司股权高度集中于国家股或国有法人股。然而,我国的民营企业大都是家族式企业,企业依靠家族内部的凝聚力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成长壮大, 公司上市后公司的股权大多数集中于家族成员和亲信人员中。因此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通过对比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发现:第一,从产权和委托代理关系看,国有上市公司的产权归国家所有,国有资产委托代理关系的特点是多层级的委托代理关系,国家各所有者代理人之间的权、责、利关系还没有定型化、法律化,因此,谁作为国有资产代理所有者的问题没有真正解决好,存在委托代理责任主体的缺位问题;民营上市公司的产权归私人所有者所有,所有者与代理人之间的权、责、利关系比较明确,不存在委托代理责任主体的缺失问题。因此,与国有上市公司相比,民营上市公司的委托代理制度和责任制度都比较合理有效。第二,从公司治理结构来看,国有上市公司股权过分集中、“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缺乏对经理层的约束激励监督机制;张俊喜、张华(2004)研究发现:与国有上市公司相比,民营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都比较合理有效,外部董事比相对较高,管理人员持股比也较高, 约束激励监督机制较为完善。根据吴玉婷 (2012)、张坤 (2012)、李锐(2008)的研究可知,国有和民营上市公司不同的产权结构特征和治理结构特征,会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产生不同影响,使盈余管理出现显著性差异。因此,根据上述的分析可知,如果上市公司不存在利用不合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那么公司的存货跌价准备不会受到不同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的影响,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的存货跌价准备率不会出现显著性差异。但是如果公司存在利用不合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来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那么受到国有和民营上市公司不同的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的影响,存货跌价准备率将会出现显著性差异。据此提出研究假设:

假设2:同一行业中,如果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存在不合理性,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率存在差异

四、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本文以2008-2012年房地产开发和经营业(根据证监会的分类标准,房地产业包括三类,一是房地产开发和经营业,二是房地产管理业,三是房地产中介服务业)所有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去除被标记为ST和缺失数据的公司,我们得到国有上市公司47家, 民营上市公司68家。同时收集2008-2012年月度的房屋销售价格指数数据,去除缺失值总计样本数为54个。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中国统计年鉴和房地产信息网。

(二)变量定义本文选取的变量有存货跌价准备率, 存货跌价准备率均值,偏离程度,房屋价格指数波动率均值,分别定义如下: 存货跌价准备率Xi为年末存货跌价准备与存货净额的比值;存货跌价准备率均值为存货跌价准备率Xi与样本值的比值;房屋价格波动率指数均值为 (Pi+1-Pi)/Pi与样本值的比值,其中Pi为月度房屋价格指数,i从2008年1月到2012年12月;偏离程度定义:假设Xi为样本值,i=1,2,...n。为样本的均值,均值上下波动的合理值m,当|Xi-|<m时,表明存货跌价准备在合理的范围内,令其偏离程度为0,当|Xi-|>m时,表明存货跌价准备不在合理的范围内,其偏离程度为|Xi-|-m。

在房地产开发和经营业中,房屋的销售价格是影响到存货的成本和可变现净值的最主要因素,房屋销售价格指数的变动从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变动,因此本文用2008-2012年月度的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变动率的均值作为存货跌价准备率上下波动的合理幅度。经过计算的合理波动幅度为0.00877约为0.009。我们以行业单项资产的平均值X作为标准,如果行业内上市公司实际值与均值间的存在显著的差异并且偏离程度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则认为该行业中存在部分公司在该项资产的计提上存在不合理性;反之,如果上市公司实际值与平均值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该行业该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合理。并且我们把0.009作为均值的上下波动的合理幅度,如果公司的单项资产的减值准备率的实际值在[-0.009,+0.009] 区间内则认为该公司的该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率是合理的,否则认为存在不合理性。

在同一个行业中,从整个行业来看,为了适应激烈竞争的外部环境,根据协同理论和自组织理论,公司会不断调整自身的存货持有结构,使其不断优化,最终达到一个优化的平稳状态,因此,面对相同的外部经济环境,在同一个行业中,存货的种类和持有结构应该基本相似,但是对于每一个公司,由于经营、管理水平等因素的不同,存货的种类和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每一个公司的存货跌价准备率不可能完全相同,应该存在一个合理的波动范围。如果公司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具有合理性, 那么公司的存货跌价准备率应该在一个合理的范围波动,不会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同时考虑到我们计算的合理波动范围不可能百分之百准确,当公司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合理时,即使减值率偏离计算的合理波动范围,其偏离程度也不会出现显著性的差异。传统的方法以均值作为标准,直接通过比较样本值与均值的显著性差异来判断计提资产减值的合理性,并没有考虑到每个公司存在一定的合理差异性即合理的波动范围,因此本文对传统的方法进行改进,充分考虑了合理的波动范围,进一步对偏离合理范围的偏离程度 (偏离程度定义为偏离合理范围的距离)进行显著性检验。同时考虑到公司规模等因素的差异导致的存货总量之间的差异,我们选择存货跌价准备率这个相对指标作为研究指标,更加具有可比性。因此, 如果公司的减值准备率和均值存在显著性差异,我们进一步对其偏离程度进行显著性检验,如果偏离程度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存在一些上市公司减值准备率严重偏离了合理区间,则认为行业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存在不合理,反之则认为该行业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合理。

(三)模型构建经检验发现每年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数据不符合常见的统计分布(如正态分布、均匀分布、指数分布和泊松分布),因而,本文所收集到的数据属于总体分布未知情况。总体分布未知情况下,参数检验方法不适用, 而应采用非参数检验。本文要检验样本均值和实际值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和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实际值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我们选取能够更加充分利用样本信息的配对样本Wilcoxon符号秩检验和独立样本的Kolmogorov-Smirnov z检验,两样本Kolmogorov-Smirnov z检验由于对两样本的经验分布函数的位置和形状参数的差异都敏感而成为比较两样本的最有用且常规的非参数方法之一。

Wilcoxon符号秩检验构造Z统计量:

其中:n为观察值个数;W=min(W+,W-)是正负秩和的最小值。如果概率值小于显著性水平,则拒绝零假设,认为两配对样本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否则,接受原假设,认为两配对样本分布不存在显著差异。

假定两个样本的样本量分别为n1和n2,用F1(X)和F2(x)分别表示两个样本的累积经验分布函数。再记Dj=F1(Xj) -F2(Xj)。Kolmogorov-Smirnov z检验统计量近似正态分布,表达式为:

如果概率值小于显著性水平,则拒绝零假设,认为两样本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否则,接受原假设,认为两样本分布不存在显著差异。

五、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本文利用EXCEL整理减值准备数据,统计检验分析运用spss17.0软件。从表1中知道国有上市公司2008年存货跌价准备率均值是最高的,存货跌价准备率的标准差是最大的;民营上市公司2008年和2009年存货跌价准备率均值比较高,并且这两年存货跌价准备率的波动性也比较大,这表明房地产开发和经营业中国有和民营上市公司在2008-2009年计提存货的减值准备率较高并且波动性较大,稳定性较弱。从2010-2012年,国有和民营上市公司存货跌价准备率均值都在0.007左右微弱变动,标准差在0.02左右并且变动很小,这说明这几年行业基本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从上述分析可以初步知道2008-2009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较高,波动性较大,可能出现的计提不合理比例较大,2010-2012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较低,波动性较小, 可能出现的计提不合理比例较小。

(二)显著性差异检验从表1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中, 我们可以大概的了解房地产行业存货跌价准备率的变化情况和波动情况,下面我们利用非参数分析方法(Wilcoxon秩检验)对房地产开发和经营业中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进行分析,检验各自分布的显著性变化情况,并且以均值作为参照标准,以房屋销售价格指数的波动率的均值0.009作为存货跌价准备率均值的合理波动幅度,作为存货跌价 准备率计 提的合理 空间 ; 利用非参 数方法 (Kolmogorov-Smirnov z检验)分析国有上市公司与民营上市公司之间分布的显著性差异情况(显著性水平为0.05)。

表2中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的Wilcoxon秩检验P值小于0.05, 表3中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 市公司的Wilcoxon秩检验P值也小于0.05,可知2008年到2012年存货跌价准备率与其均值的配对全部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各年的偏离程度与其均值的配对也全部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这说明存货跌价准备率与其均值分布存在显著性的差异, 存货跌价准备率在合理区间之外的偏离程度分布也存在显著性的差异,表明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存在不合理;我们发现2008年和2009年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率的不合理比例较高,分别为87.23%,67.64%和55.31%,67.64%,2010-2012年减值准备率不合理比例在20%左右,我们认为可能是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促使国有上市公司在2008-2009年对存货 跌价准备 进行操纵 以减少金 融危机影 响 ,而2010-2012年经济环境较为稳定,国有上市公司对减值准备的操纵程度相对而言减小很多,这印证了本文提出的假设。 表4中两样本Kolmogorov-Smirnov z检验的P值小于0.05,我们知道2008年和2009年国有上市公司减值准备率和民营上市公司减值准备率之间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但2010-2012年国有上市公司减值准备率和民营上市公司减值准备率之间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说明2008-2009年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存货跌价准备率的分布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 2010-2012年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存货跌价准备率的分布存在显著性的差异,这表明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2008-2009年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上不存在差异, 2010-2012年在计提 存货跌价 准备上差 异 , 考虑到2008-2009年受到金融危机的经济环境的影响和2010-2012年较为稳定的经济环境及其上述Kolmogorov-Smirnov z检验的结果可知在较为稳定的经济环境中,如果上市公司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存在不合理,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这印证了本文提出的假设。

六、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房地产行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存货作为房地产行业的重要资产,在资产中所占比例最高,研究存货跌价准备的合理性具有一定的意义。综上统计分析和实证分析,房地产开发和经营业中无论是国有上市公司还是民营上市公司都存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不合理性。同时,当上市公司利用存货跌价准备的不合理计提来进行盈余管理时,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说明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和转回的规定有待完善,还留有会计政策选择的余地,给上市公司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留下了操纵的空间。

理性开发 篇8

关键词:整村推进,农民素质,高校

一、新形势下,“整村推进”是扶贫开发工作的必然选择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而难中之难又在农村贫困地区。推进扶贫开发,实施“整村推进”,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整村推进”也是新阶段为如期实现《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目标,构建和谐社会所采取的一项关键性措施。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扶贫战线对整村推进要有一个统一的认识,要认识到抓整村推进就是抓住了扶贫工作的重点;整村推进必然使我们的扶贫工作进村入户;整村推进有利于整合资金,集中力量;整村推进可为实现小康奠定一个基础。”[1]这一科学论断充分揭示了“整村推进”扶贫方式制度和机制创新的实质,充分揭示了“整村推进”扶贫方式对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纵观我国扶贫开发的实践,不难看出我国扶贫开发模式的变迁,从以贫困县为单元的区域开发带动型,到直接的到村到户扶持型,到“整村推进”的覆盖型,这是我国不断适应形势变化而探索出的几种主要扶贫方式。这些方式在当时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都有其积极的推动作用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就已经实施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来说,其广泛参与的理念,与方兴未艾的新时期中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紧密对接;其以贫困村为单元,统一规划、综合建设、分批实施,综合改善公共服务、生产能力和村落文化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扶贫开发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目前中国广泛兴起的“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运动的最早实验。其重要性具体表现在:

首先,“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可为实现农村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是指以政府为主导,整合资源,在村党组织和村委会的领导下,组织和依靠村落社区力量,强化村落社区功能,发展生产,推动社会进步,深化村民自治,维护农村稳定,促进村落社区各项事业的协调、健康发展,不断提高村落社区成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过程。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将把农村建设成为管理有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民主、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其次,“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以人为本,依靠贫困群众,增强贫困村自我发展能力。

在扶贫工作中,坚持扶贫工作到村到户,归根结底是到人,就是从保障贫困人口的生存权、发展权的高度抓好扶贫工作,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和公共服务的分配,努力促进社会公平与社会和谐;坚持扶贫工作到村到户,就是坚持扶贫工作以贫困农民为主体,尊重贫困农民的意愿,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充分实现农民的自主权利;坚持扶贫工作到村到户,就是通过提高贫困人口素质,促进贫困人口的充分就业和全面发展;就是让贫困人口成为扶贫开发的受益主体,真正得到扶贫开发的实惠,共同享受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文明成果。

第三,“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在2010年之前,“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构建和谐文明新农村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全面完成全国14.8万多个贫困村扶贫规划的实施,稳定解决贫困人口温饱,促进贫困村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发展,夯实贫困村协调文明发展的基础,建立和完善贫困村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增强贫困村自我发展的能力,如期实现《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条件。[2]实践证明,把贫困地区建设的工作重点放在村落社区上,方向是对的,效果也是明显的,深受农民群众拥护,称赞“整村推进”是维护农村基层稳定,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工程”,是为农民群众做好事、解忧愁的“民心工程”,是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文明工程”。

二、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是“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关键所在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农民问题特别是农民素质问题是影响和制约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农民,根本谈不上新农村。没有农民的现代化,也谈不上农村、农业的现代化。从“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来看,它与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两者在对象、内容和目标等方面都有很多的一致性和共通性,因此,农民素质问题既是建设新农村的根本问题,也是“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根本问题。

首先,“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程的艰巨性,迫切需要高素质的新农民

“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如何把“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融入新农村建设的系统工程,是扶贫开发工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是贫困地区建设新农村的严峻考验。因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3]作为艰难爬坡的主体农民来说,要完成这一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把“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程搞好,这就需要具备相应的能力和素质。否则,就不能如期完成这一历史重任。

其次,“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任务的繁重性,迫切需要高素质的新农民

在新的发展阶段,国家整体经济实力逐步增强,构建和谐社会成为战略目标;扶贫的标准、范围、对象和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这是开创“整村推进”扶贫工作新局面的基础工作。过去扶贫主要是解决贫困人口的吃穿问题,现在要把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建设、贫困人口的素质培训教育、绿色生态建设、发展循环经济、营造人居环境等方面。无疑,对农民的政治思想、业务技能、致富本领等方面的素质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三、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是高校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使命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社会各界在扶贫开发中的重要作用;要坚持综合开发全面发展,要重视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的发展。江泽民同志指出,要动员全社会为扶贫开发共同努力,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组织起来,形成强大的合力,帮助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各行各业都应做到有力出力,有智出智,通过各种形式支持贫困地区的开发建设。[4]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扶贫开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历史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实施“整村推进”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具体措施和有效途径。”[2]因此,高校实施农村扶贫工作不但是党和政府的政策要求,也是教书育人本身的一种需要,是高校彰显行业优势的根本所在。

第一,在“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过程中,发展经济和发展教育是改变贫困地区贫穷落后面貌的两条根本途径

发展经济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如果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没有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人才,没有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大军,发展经济只能是一句空话。就“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来说,如果农民没有掌握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并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种植结构和产业结构,仍然像以前一样种自己的几亩责任田,种几种传统的农产品,那是无法脱贫致富的。因此从“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效果,从改变农村贫穷落后面貌、发展农村经济的角度讲,也必须把教育和教育扶贫置于优先地位,彰显高校优势。

第二,“治穷先治愚,治愚先育人。”

愚昧无知与贫穷落后是一对孪生兄弟。没有文化,愚昧无知,必然贫穷落后。一个家庭如此,一个社会更是如此。要治穷,并从根本上摆脱贫穷面貌,首先必须治愚,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尤其是在人类进入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21世纪,如果一个人没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就会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形势的发展比任何时候都要求广大农民尽快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在“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过程中,加大教育扶贫的力度,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成为目前农村扶贫工作的当务之急。

第三、提高素质,培育新型农民

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也是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在中国4.9亿农村劳动力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3%,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6.7%,接受过系统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不足5%,[6]相对偏低的农民素质已经成为建设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瓶颈。因此,高校要采取有效手段,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开展对贫困农户劳动者技能培训,提高贫困农民的综合素质。

首先,开展扶贫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开展扶贫培训是贫困农民增收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是农民脱贫的根本措施。提高贫困农民转移就业的竞争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显得越来越迫切。一方面,必须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出来,依托扶贫培训基地,开展以转移就业为目标的非农产业劳动者技能培训,提高转移输出的技能,提高他们的劳动素质,增加非农收入;另一方面,必须着力抓好贫困农户劳动力的实用技术培训。通过种养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调整结构,发展优质、高效的特色农业,增加务农收入。

其次,以职业教育为龙头,培养贫困地区新型农民。人才扶贫的落脚点应该是大批培养实用型的乡土人才,对贫困地区而言,不仅需要“过江龙”式的人才,更需要“永久牌”的人才,“过江龙”式的人才只有将脱贫致富的技术本领交接给了“永久牌”人才,才算实现了人才扶贫的初衷。做到这一点,离开了教育别无它途。研究表明,农民的年均纯收入与受教育程度相关性甚大,因而人才培养必须以职业教育为龙头,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推广普及“绿色”证书。通过委托代培、定向培训、智力引进等多种方式,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各类农业院校在招生方面应向贫困地区倾斜,实行降分录取、定向培养、免费入学。广播电视大学、函授大学等应发挥远距离教育培训的优势,将人才培养的触角广泛地向贫困地区延伸。

以前我们在扶贫工作中,常常是对贫困地区进行一些物质、资金上的扶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输血”。但这种扶贫并没有扶到点子上,“输血”不如“造血”。我们认为:提高贫穷地区、贫困农户的“造血”功能,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是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彰显高校优势,提高农民素质,并为他们培养人才,对他们进行技术培训,使他们掌握一至两门致富的技术,并提高他们熟悉市场运作、驾驭市场的本领。这样才能如期实现《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目标,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以“整村推进”为载体实践科学的发展观》,《甘肃日报》2004年10月15日。

[2][5]江苏省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扶贫工作政策文件与学习材料汇编》,2006年4月。

[3]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 http://www.aweb.com.cn农博网。

[4]江夏:“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闭幕”,《人民日报》2001年05月26日。

上一篇:甲醛甲酚溶液下一篇:自主神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