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使用

2024-07-12

交互使用(精选十篇)

交互使用 篇1

关键词:建筑设计,软件,交互使用

1 SketchUp

SketchUp是一个极受欢迎并且易于使用的三维建筑建模设计软件,官方网站将它比喻作电子设计中的"铅笔"。它的主要特点就是使用简便,人人都可以快速上手。SketchUp这款软件出来的时间不长,但却深受广大建筑设计人员的喜爱,因为它可以很方便地将平面的图形三维化,进行体块的研究,或者细部的推敲。

SketchUp拥有其独特简洁的界面,可以让设计师短期内掌握其强大的设计功能,可以应用在建筑,规划,园林,景观,室内以及工业设计等领域,方便的推拉功能,设计师通过一个图形就可以方便的生成3D几何体,无需进行复杂的三维建模,快速生成任何位置的剖面,使设计者清楚的了解建筑的内部结构,可以随意生成二维剖面图并快速导入AutoCAD进行处理,与AutoCAD,Revit,3ds Max,PIRANESI等软件结合使用,快速导入和导出DWG,DXF,JPG,3DS格式文件,实现方案构思,效果图与施工图绘制的完美结合,同时提供与AutoCAD和ArchiCAD等设计工具的插件,同时,软件还自带了大量的门,窗,柱,家具等组件库和建筑肌理边线需要的材质库,方便用户设计使用,而且还可以轻松制作方案演示视频动画,全方位表达设计师的创作思路,具有草稿,线稿,透视,渲染等不同显示模式,其软件所具有的准确定位阴影和日照,使设计师可以根据建筑物所在地区和时间实时进行阴影和日照分析,简便的进行空间尺寸和文字的标注,并且标注部分始终面向设计者,可以说,SketchUp的推出使建筑设计师可以从繁杂的软件模型制作中解脱出来,全身心的进行设计与创意工作。

2 3ds Max

3ds Max是最常规也最常用的效果图绘制软件,建模非常方便(与SketchUp建模不同,两者的建模思路不同)。现在建筑师也经常使用一些渲染器,如VRay、巴西等来配合进行好的效果渲染。

AutoCAD中的平立面图,在3ds Max的建模过程中都需要,导入过程比较简单。不过有一点要注意,图层设置合理、图元绘制精确的CAD图纸导入3ds Max,要比其他图纸节省建模者更多的时间。

3 ArchiCAD

ArchiCAD是在个人计算机上工作的建筑师所使用的综合性CAD软件。它将吸引人的简单易学的图象界面,和为满足生成建筑图纸所需要的技术复杂性有机地结合起来。ArchiCAD在一个文件中提供了全部的信息,使用户访问同一个数据库就能生成剖面和透视视图、材料的详细清单、照片级的渲染图或动画片。

ArchiCAD不但是一个高性能的CAD工具,而且兼具实用的必要特色,它能完成直到最后一张节点详图的所有建筑图纸和文件。除了反映建筑专业本身,ArchiCAD也是多学科的。事实上建筑师传统工作范围的每件事情都可以直接由ArchiCAD来处理,因为许多专业的程序(比如数据库和机电CAD,结构设计和光影跟踪渲染程序)都能通过许多文件格式中的一种和ArchiCAD轻易地进行交流。

ArchiCAD的文件还能轻易地和其他软件和计算机进行交流,以完成比如机电CAD图纸,结构分析和光影跟踪渲染等项目。ArchiCAD能读写当今计算机辅助作图使用的大多常见文件格式,ArchiCAD能应用到PC和MAC两个操作平台上,确保了你的ArchiCAD文件可以完整无缺地传递给同事、客户或建筑主管部门。

4 Revit Architecture

Revit Architecture软件是Autodesk公司专为建筑信息模型(BIM)而开发,借助Revit Architecture,用户可以重新拥有中意的工作方式:不受软件束缚,自由设计建筑。在想要的任何视图中工作,在各个设计阶段都可以修改设计,快速、轻松地对主要的设计元素做出变更。以全所未有的速度高效创建完善的设计方案。借助三维视图和实时阴影,瞬间看见你的创意实现。甚至可以在设计的晚期做出变更,而无需担忧如何协调你的平面图、明细表和施工图纸。

借助Revit Architecture软件的参数化变更管理,可以毫不费力地协调整个项目。改善客户沟通并快速进行决策。及时获得项目设计、工作量、进度和预算方面的反馈。同时,最大程度上减少采用其他方式来协调文档可能产生的严重错误和人力浪费。Revit Architecture软件高效的工作流程,可以交付更加完整的文档和更高质量的设计。

Revit Architecture软件拥有人性化的操作方式,能够在整个项目中自动协调在任何时刻、任何地方所作的任何变更。从而确保设计和文档保持协调、一致和完整。所有的Revit Architecture模型信息都存储在一个位置。因此,任何信息的变更可以有效地传播到整个模型中。

Revit Architecture附带丰富的详图库和详图设计工具。为与CSI格式兼容,详图库经过预先处理,可根据用户的办公标准加以定制。可以创建和共享自己的详图库。evit Architecture的参数化变更引擎能确保材料需求信息总能获得及时更新,为日常的概念和方案设计任务提供更好的手段。轻松创建极具表现力的造型并进行宏观体量推敲。可以从众多其它应用软件导入概念性体量,包括FormZ、Rhino、SketchUp和AutoCAD软件,或其他基于ACIS或NURBS的应用软件,并将其转化为Revit。Revit Architecture支持广泛的行业标准和文件格式,除了导入/导出标准的直线、圆弧和圆之外,Revit Architecture还能够导入/导出复杂的三维模型几何图元,并在3ds Max软件程序中使用。此项功能支持用户创建照片般逼真的室内外渲染效果图。

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心得 篇2

商洛市小学 刘静

我参加工作的这些年,曾有幸分别承担初中和小学的数学教学任务,发现不管是一年级刚开始认识正方体,还是九年级的三视图,数正方体的问题始终贯穿其中。数正方体虽然不是教材既定的课时,但客后练习大量出现,部分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不足,完成困难较大,所以每每遇到,我都作为一个单独的课时讲授。

在讲授过程中使用PPT课件时,动画制作繁琐而麻烦,演示过程中也只能让学生反复观看制作好的动画,缺乏变化,不能很好的适应课堂。使用传统教学时,语言的贫乏在描述空间图形时体现的淋漓尽致,常常越说学生越糊涂。让孩子动手画图,部分学生通过画图能对正方体的摆放有更深刻的认识,但局限于孩子的绘画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大动干戈的用实物教学,由于学生观察的视角不同,也达不到需要的教学目的,上课孩子玩的挺开心,遇到抽象的平面动画还是无法解决。

在这部分的教学过程中我尝试了各种办法,都不能达到想要的教学效果,对此我一直不能释怀,不断思考和探索,直到参加国培活动。

在那次国培中,天津市红桥区中心的杜永刚老师问到,为什么计算机和互联网几乎改变了所有领域,却唯独对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我们现在很多学校都配备了电子白板,但教师最常使用的是PPT课件,仿佛用了课件就是用了信息技术,但我们却只是把两三万电子白板当两三千的投影仪使用,根本没有发挥到电子白板的最重要的交互作用。听了杜老师的讲座,我仿佛沙漠中的行者终于看见了绿洲,随后就下载安装的了杜老师讲座中使用的交互式电子白板软件《普罗米修斯》,并将软件使用到了日常的教学中,尤其是之前一直没有解决的数正方体的教学。在备课时,只要绘制一些相同的正方体,随意搭成需要的图形;教学时,可以根据课堂状况随意挪开正方体,或重新搭建。将实物的搭建活动完美的复制到平面,学生视角清楚准确,学生兴趣浓厚。我还根据软件功能设置了魔法帽的情境,一点魔法帽就可以变出正方体,这个正方体还是取不完用不完的,仿佛有魔法,整节课学生情绪高涨。整个教学过程中形象直观的展示正方体的拼摆和移动,教学效果良好,很好的避免了描述空间图形时语言的苍白繁琐。借助软件功能设计的魔法帽情境,很好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魔法帽的情境贯穿始终,学生学习热情高。教学过程中侧重空间展示,学生情境感知充分,再加上学法指导,让学生茅塞顿开,知识得到升华和提高。学生学的高兴,老师教的轻松。

对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与培训的反思 篇3

【关键词】交互式电子白板 培训 使用 反思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交互式电子白板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习的兴趣,真正实现了“教与学的互动”,即:师师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及师生与课件之间的互动。

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以笔者所在的南通市通州区为例,本区安装白板虽已有三年多,但仍有部分老师使用白板大多数仅停留在“PPT投影”的模式上,交互也有,但多出现在评优课中,而且这种交互也就仅仅是用笔在PPT上作些标注,让学生做个选择题或填空题,其目的并不是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交互,而是为了体现白板与屏幕投影的不同。且不说没有发挥白板的交互作用,就连白板替代传统粉笔的功能都没能在课堂中得以体现(因为很少有教师在课件中留白或上课时现场新建白板页针对课堂中的需要进行白板板书),更别说将教学过程保存成教学录像发给学生了。分析这些现象,表面原因是部分教师习惯于传统的PPT课件模式,不愿改变自身的教学习惯和教学方式,但实质上这与没有给教师们提供合适的培训指导及技术支持大有关联。

现在白板的培训者不是厂家的技术人员,就是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他们所进行的培训都只是技术层面上的培训,对于如何在运用中与学科结合发挥白板的交互性,在现阶段的培训中没有体现。再加上现在白板品牌众多,每个厂家都自己搞一个软件。一个地区乃至很多学校都是分批购进的白板,导致白板品牌不一。每购进一批白板就要老师们学一种软件,不同软件的使用方法又不同,运用白板进行赛课时,还必须学习比赛学校的白板软件,还要重做课件。这种软件“不通用”的现状让教师们感觉增加了工作量,导致了厌倦、抵触的心理。

关于技术问题,我们经过多次实验发现:对于不同品牌的白板,只要在上课使用的电脑上安装与电脑连接的白板驱动,安装自己熟悉的白板软件就可解决,所以要改变白板不为教师们接受的现状,关键在于培训。

要做好培训工作,首先是注重精选师资。培训者是学习的导航者,他们要为受训者指明前进的方向,帮助受训者进入学习的轨道,所以师资应该选具有钻研精神的学科教师团队,一个团队至少有三个人,中青组合,且在培训后通过选拔产生。为什么要学科教师?试想,一个培训者都没有在教学的环境中使用过白板,又如何说服别人在教学时使用电子白板呢?如何教别人与学科结合发挥白板的交互作用呢?中青组合可以充分发挥中年教师的丰富教学经验和青年教师电脑技术较好、勇于学习新事物的优势,也容易形成研讨氛围,培训时团队成员可以相互配合,调动参培教师参与互动和交流。

其次,开展辐射培训。培训采取“点、片、面”的三阶段培训形式。“点”是指首轮的师资选拔与培训的对象是全区每个学科的1-2个团队。“片”是指每个学校的每个学科至少1个团队参与培训,由于每个学科、每个学校都有多个团队参与了培训者的培训,可以利用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再度选拔出技术好、能力强的师资。“面”是指全员培训,此阶段不管采取校本培训还是学科培训,由于培训教师或是本校教师或是本学科教师,容易让教师对白板教学产生认同感,培训教师展示自己制作的实际教学内容的案例,将软件功能整体动态展现在接受培训的教师面前,不仅可以加深教师对这些功能的印象,激发教师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促使教师积极思考如何才能将电子白板融合到自身的教学之中。

第三,构建项目模式。在交互式电子白板培训学习中,必须坚持“一切围绕课堂教学应用”的宗旨,建立围绕课堂教学应用、进行问题解决的项目培训模式。该模式的设计以学习者为主,围绕学习者“解决问题/项目”设计模式要素。培训者的任务主要是为学习者提供一个丰富的情境,在相应的学习环境下帮助学习者建构知识、解决问题。培训初期要让教师观摩典型课例,让教师感知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诸多功能,初步了解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易用性、交互性及动态生成性特点,在心理上对新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消除对新技术的畏难情绪,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再引导教师思考自己的教学环节可以依靠交互式电子白板互动怎样实现创意寻求高效。培训中通过研讨,帮助教师选一个最能发挥白板教学优势的章节,帮助教师掌握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备课方法和一般步骤,通过交流与研讨促进教师根据学科教学内容、学生学情、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等进行主动思考,创造性地实施教学活动。让教师通过备好一节真正能上的电子白板课,来掌握电子白板的功能,以达到促其主动、逐步、有针对性地开展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课堂教学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

第四,充分互动交流。因为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学科,教师的理念不同,因此沟通与交流相当重要。在培训中可就教学环节中如何运用电子白板展开讨论,提出不同看法,激发个体反省思考,有利于澄清学习中的疑虑,只有参培教师积极地参与互动和研讨,当自己的理解与他人的理解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最后达成共识时,才能促使其思考并对自己的设计思想进行修改、提升。

第五,开展实践考核。在培训中鼓励教师大胆实践,尽量要做到边学习边实践,培训考核就是用培训中做好的课件上一课。让教师回到学校后能将培训内容直接用于课堂,这样教师既学到电子白板的应用功能也不耽误教学进度。如果教师用较短的时间和较快捷的方式掌握了电子白板的基本操作,就能让白板技术融于教学,打造高效的互动课堂,体现有效教学的本质。

会使用白板进行互动教学设计,还不等于就会主动运用于课堂,关键是要实现白板教学的“常态化”。

1.领导重视。我区某中学装了白板一个多月,白板笔都没发到教室。当该校校长在参观其他学校发现白板的交互性后,立刻要求每位教师都要利用白板进行交互式教学,并与教师绩效挂钩,白板成为了该校教师上课的必备工具,如何更好地利用白板进行互动教学成了该校教师交流的一个重要话题。

2.定期研讨。学校要以教研组为单位,全区以学科组为单位,定期组织沙龙研讨,教师们通过研磨课例交流白板技术的有效应用,及时发现使用过程中的问题,探寻交互白板技术与学科的最佳结合点,使交互白板技术在教学中得到合理、巧妙的应用。

3.以赛促用。开展分学段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说课竞赛。以竞赛的形式进行展示,比赛优胜者按说课的设计理念上一堂示范课,进一步探索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常态教学中应用的互动课堂,推进白板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信息化发展的产物,为新型互动课堂提供了一个平台。我们希望通过培训、研讨和奖励等多种措施,探索提高教师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力的策略,提高教师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课堂教学能力和学科资源开发能力,让教师善于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技术优势设计个性化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钟士军,白玲,温泉.关于培训中小学教师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思考[J].中小学电教,2010(04).

[2]赵团萌,林雯.基于电子白板的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学习情境创设的“五要素”培训模式构建与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06).

[3]武天华.如何培训教师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J].甘肃教育,2013(18).

[4]张群.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应用的教师培训[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1(10).

交互式教学课件的编写与使用 篇4

学软件的使用效能和教学效果[1],这是Flash软件编写的教学软件的一大优势。

下面就以几个Flash软件编写的动画为例,管中窥豹,介绍Flash编写教学软件。

1 自动绘制正弦型曲线的弹簧振子

数学问题是抽象的,其结果与现实人们的观察很难联系起来,虽然可以运用数学方法得出结果,但真正从直观上检验结果却是比较困难的。弹簧振子的问题就是一例。虽然可以观察到弹簧振子在其平衡位置上下来回振动,但其运动规律最终是用一个正弦型函数来表达,这是真实的结果吗?我们在教授此章节时,学生流露出疑惑的神色。如何对这一现象进行直观的解释呢?现实的实验解决不了这一问题,真正能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的,只有仿真式动画。

通过这样的仿真式动画,在真实模仿弹簧振子的振动过程的同时,也随之画出与它的运动相吻合的正弦型曲线,从直观上印证了数学分析运算的结果。

动画的编写如下:

将背景色设置为黑色,而后按如下步骤制作动画:

(1)在图层1绘制一根弹簧和悬挂弹簧的墙体,将弹簧长和宽分别调整为94和14。

将弹簧转换为元件,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将它的属性勾选为影片剪辑,注册点选择为正上方,点击确定后关闭。在属性面板中将弹簧的实例名称定义为“th”。

(2)在弹簧的下端绘制一个半径为9的圆作为弹簧振子,使其中心对齐弹簧的正下端,振子的纵坐标设定为110。将弹簧振子转换为元件,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将其属性勾选为影片剪辑,注册点选择为正中心,点击确定后关闭。在属性面板中将弹簧振子的实例名称定义为“zz”。

(3)绘制一条正弦型曲线,每个周期长为16.5,高为52。将正弦型曲线的中心对齐弹簧振子的中心。将整条正弦型曲线转换为影片剪辑,双击编辑,在图层1的上面建立图层2,绘制一个矩形,此为正弦型曲线的展现区域,注意矩形的左边中点应与振子的中心对齐。将该图层转换为遮罩层,在第20帧处建立一个关键帧,在该关键帧添加代码:

这一代吗可以实现动画的循环自动播放。

将图层1拖至遮罩层的下面,在它的第20帧处建立一个关键帧,在这个关键帧将正弦型曲线向右拖动并保证与原来的位置只相差周期的整数倍,在第一帧和第20帧之间右击鼠标,建立补间动画。

(4)回到场景1,添加图层2,在图层2建立一个空的元件,为其添加如下代码:

如上的代码给弹簧振子确定了振动规律,随着变量i的递增,弹簧振子按照上面的纵坐标的变化规律上下移动,并使弹簧的纵横比例相应变化,模仿出弹簧拉长和缩短时的效果。

(5)导出影片,我们就可以看到一条优美的正弦型曲线随着弹簧振子的上下振动而起舞,如同由弹簧振子绘制出来的一般。直观的表现使得现实与理论结果完全重合,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数学分析和运算的结果的正确性。

2 交互式控制的“割圆术”

在高等数学极限概念的学习中,有一个表现极限思想的非常贴切的例子,就是“割圆术”:随着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无限增加,正多边形的面积无限接近于该圆的圆面积。

在原有的教学软件中,该割圆过程直接用一个电影式的动画来表现,没有倒放功能,不能使画面随心所欲地定格在教师所需要的地方,所以表现力不强,用此动画的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引入Flash后,使用了ActionScript代码语言,编成交互式动画,使割圆过程随教师的意愿,通过拖动控制滑块来逐次实现,动画可定格,可倒退展现,表现力大大增强,更加有利于学生观察、思考和对比,很好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动画实现过程如下:

将背景色设为黑色,而后按如下步骤操作:

(1)在舞台上图层1的第一帧绘制一个长为120,高为2的白色矩形,作为滑块滑动的刻度,设置此矩形x,y坐标分别为20,120。当然,为了美观,我们也可以对刻度尺进行一些修饰。

这个刻度尺在整个动画中起到的是背景的作用

在刻度尺下方,加入一个静态文本,输入文字:边数n=;与之等高,在静态文本的右侧加入一个输入文本,将其变量定义为k。这个变量的值通过下面复杂的计算公式赋予,用来显示变化中的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

(2)新建一个图层2,命名为“滑块”,在该图层第一帧画一个半径为10的圆,将其转换为元件,在弹出的新建元件的对话框中,属性选择影片剪辑,将元件名称改为huakuai,注册点选择为中心,点击确定。在舞台下方的属性面板将该元件的实例名称也定义为huakuai。点击鼠标右键,给这个元件实例添加一段代码:

这段代码可实现huakuai元件的横向拖动,限制滑块的纵向运动,并使得我们可以用鼠标实现滑块的横向拖动[2]。

(3)新建一个图层3,命名为“多边形”,在它的第一帧新建元件,在弹出的新建元件的对话框中,属性选择影片剪辑。然后,在舞台下方的属性面板中将这个元件实例命名为“duobianxing”,双击进行编辑:在其图层1建立一个长为20帧的空的动画段,在其中绘制一个半径为50的圆,填充白色。另新建一个图层2,在此图层中插入20帧关键帧,在第一帧插入代码:

这是为了使调用该动画后能人工智能控制而不至于自动播放。

在这20个关键帧中,依次绘制与图层1中的圆相内接的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等,颜色都选择为红色,该影片剪辑就制作完成了,我们只要在舞台上添加它的控制器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它的播放了。

下面的步骤就是为这个影片剪辑添置一个滑块,用来控制它的播放。

(4)新建一个图层4,命名为action,在它的第一帧添加代码如下:

通过这一代码中的鼠标侦听器,可以在鼠标拖动元件“huakuai”的过程中不断侦听到鼠标横坐标每一个变化的值[3],自动计算出对应的k的值,并在通过输入文本显示K的值的同时,控制上面制作的影片剪辑——“duobianxing”与鼠标的移动相联动,自动将播放指针移动到它的第(k-2)帧。

3 结语

以上两个案例介绍了制作Flash教学软件时常用的一些技巧和方法,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看法,这些都有待我们来共同商榷。

从现在教学软件的制作来看,用Flash制作而成的教学软件,一般都是如例1一样的展示型的,但同样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要求,我们也需要在设计教学软件时适当加入交互式的控制,以使教学软件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不管制作什么样的教学软件,出发点一定是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学内容。因此,在教师设计教学软件的过程中,要从创设思维的情境,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发现,帮助学生理解的思想出发,合理应用设计技巧,达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颖群,揭晶.Flash课件制作中信息传达效果探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1,(8):91-92.

[2]杨冬云.Flash课件制作常见问题的技术解决[J].科学大众,2010,(5):112-1 13.

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心得体会 篇5

应该提倡该用技术时用技术,不该用技术时不用技术,该多用时多用,该少用时少用。一切以是否优化了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为评价标准。而交互式电子白板的问世,为整合课堂实现这样的理念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实现投影展示、屏幕标注、白板书写、操作电脑四位一体。

在使用了一段时间的交互式电子白板之后,我有以下几点的体会。希望与学校各位老师一同分享,共同提高对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水平,使其更好地为日常教学服务。

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优势:

一、做到无尘化教学。

由于电子白板有书写的功能,从而取代了传统的黑板,从保护环境和教师的身体健康方面来说是有益的。

二、使备课简单化。

由于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同时进行多种模式转换,可以进行投影展示、屏幕标注、白板书写、电脑四位一体操作。教师课前备课减少很多工作量,所用的材料不一定都要做成传统的PPT形式,各种形式的材料都可以得到有效使用。

三、沟通互动高效。

不像传统的课件做好以后修改不方便。如果课堂上老师发现课件有错误的地方或制作不完美的地方,在上课时都可以及时改正,甚至可以让学生动手参与其中。课堂上老师、学生还可以即时发挥制作课件。

四、动态演示、即时记录。

教师上课时不必在电脑与屏幕之间走来走去。对课件、展示内容的注释、标识能引起与学生对重要部分的注意,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知和记忆。电子白板可储存性促进了教学资源积累方式的变革。电子白板可以方便的进行教学过程的实录,不再需要动用其他设备和专业人员,只要使用白板上课就可以进行实录,课后回放实录可以研究、探讨,以利改进和总结,并且可以共享,给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供了最直接的帮助。

五、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设计。

当教师不仅可以熟练使用交互白板的各种功能,而且已经开始有意识的将白板所带有的交互能力融入自己的.教学设计理念中,并能够将已有资源和自主设计的白板资源整合进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时,此时,教师已很少需要技术支持,更多的支持将来自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教学设计上。进入这一层次后,课堂教学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是否使用了良好的教学策略,关注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成为制定教学策略时主要考虑的内容。此时交互白板的应用使学生获得了一个实践参与的机会,充分体现了交互、参与的新课程理念。根据学生的不同反映,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的进行具体把握。

交互使用 篇6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将黑板、计算机、投影仪进行有效结合,从而运用于日常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有效地克服了传统黑板教学的刻板、低效率、人工板书等弊端,建立了一种较为开放的教学平台,提高了教学效率、优化了教学模式、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特别是对于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采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教学,能节约物理教学时专业术语和专业符号的板书时间,通过视频对所要讲解的内容进行动态化,同时对学生的答题、发言等进行记录与跟踪。在电脑中安装相应软件,配合软件对教学全过程进行记录与跟踪,并形成可循环使用的文档,记录在案。

在物理教学過程中,有大量需要进行实验探究的知识内容,实验的过程通常就是课堂的教学内容,此时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够对教学结构、实验过程、实验方案、实验所需要的资料进行提前预设,并在实验后长期地保存在电子白板资源库中。例如,初中物理教材中有对电路知识的讲解,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会花大量的时间在电路串并联的画图上,且电路图复杂时,常常会因为时间关系而描画得不够清晰与具体,影响学生感观,从而降低学生的上课效率。而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后,可以有效地将串并联电路图变得规范、可视、清晰且形象,且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任何修改,具体课件实验操作如图1所示。

在教学时,再配合以动静相结合的展开方式,让知识本身变得更加生动,更易于被学生所接受,提高了课堂效率,增加了知识内容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仅仅只是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各项优势还远远不够,要想充分发挥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作用,需要对其进行创新性使用,最大限度地挖掘其优势,从而充分地将其运用于物理教学,使物理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那么,如何创新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值得我们思考,笔者根据多年经验,便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和对策研究。

一、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对教学内容进行情景创设

交互式电子白板最大的优点是将文字性的知识内容变得具体、可视,利用这一优势,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即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对教学内容进行情景创设。其具体方法有:在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前,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教学情景创设,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通过具体的图形、图片、植入动画、音频、视频等建立形象而合理的教学情景,快速地将学生带入课堂知识点的学习中去。例如,初中物理教学内容中有对《滑轮》的讲解,此时,可以从网上下载生活中滑轮的具体发生案例,通过电子白板以故事性的方式展开,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引发思考。通过这样的情景创设,能够让学生更好、更快地进入课堂学习中,同时也营造了一种思考、探究的学习氛围。教学详情如图2所示。

二、在白板平台建立讨论组,开展探究性学习讨论

交互式电子白板可操作性强,且具有实时性、记录性,基于此,可通过白板平台建立实时讨论组,在课堂教学中植入探究性学习讨论。传统讨论学习,仅局限于分组,学生往往在讨论过程中无任何标准制度约束,且缺乏规范,讨论过程中逐渐导致话题转移,进而没有起到讨论探究的目的。在电子白板建立讨论组,可以对讨论进行实时跟踪,对学生发言作实时记录。例如,《弹力》一课,通过电子白板建立讨论组,对每个阶段的弹力数据和结论进行实时跟踪,快速地建立表格,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白板的操作中来,对自己的探究结果进行展示,有效地推动了讨论进程。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创新性使用,还远不止上述两方面的方法,这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时,教师要运用和挖掘其潜在的功能,并配合以创新性的使用手段,提高物理教学水平和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交互使用 篇7

关键词:电子白板,数学课堂

现如今,新课程教学课堂开放了,对教师也提出了严峻的新挑战,课堂教学呼唤高水平的预设与精彩的生成,电子互动白板就是对新课程理想课堂的最好支持. 电子白板可以使媒体与课堂更紧密结合,老师可以随心所欲地实现对媒体的控制,摆脱了媒体的牵制,从而更加有效地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一、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优化课堂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生动良好的教学情境对学生有巨大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一项心理学研究显示:“人的情感体验往往是由具体的情境所决定的. ”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把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幻化为多彩的画面、鲜明的形象,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激发学生的表现欲,鼓励学生的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 触动学生求知的心弦,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是无处不在的.

在《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一课的导入环节,我利用白板先后播放4张大小不同,图形一样的画面,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后3张照片和原图相比,你觉得哪一张没有变形呢?在学生到白板上拖拽图片分类的同时,引导他们说出有没有变形的理由,根据学生的回答,我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遮屏功能概括总结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定义. 学生欣赏图片的同时, 肯定在脑海里对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现象有了初步的、简单的认识.

二、应用电子白板,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突破教学重难点

实物教具的演示或PPT课件的演示,已经让许多难点得到突破,但是仍然还有局限性,而电子白板却让教师有自主发挥的空间. 在教学《角的大小》一课中,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平面内左面画一个角,使其两边较短,命名为∠1;然后在同一平面内的右面画出另一个与其同等大小的角,使其两边较长,命名为∠2. 让学生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部分学生会误认为∠2大于∠1. 这时,为了证实学生的猜测,我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动态拖动,将∠2移到∠1上去,结果发现两条边刚好重合,学生惊讶发现其中的道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一个教学难点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化解开了.

三、应用电子白板,增强互动

电子白板为教师与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供交互基础,利用它的交互功能,增加了学生和教师之间作出及时反馈的机会,使学生更易成为学习的主人. 如,白板的笔触功能,虽然是最基本的,但实际应用起来却是相当方便. 因其能设定不同颜色,笔画可粗细,使我在教学中更加得心应手.这样,学生能明确要求,及时解决课中的突发事件. 如,在讲授圆的面积时,在讲解圆和圆的五种位置关系时,学生说到什么,教师可以在白板上画出,并且赋予图形不同颜色,在新授时可以让学生来讲解,并且加以标注、画图等,在练习时学生用手里的控制器进行选择,不仅增强了趣味性,而且真正体现了师生互动,提高了课堂实效性.

四、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深化课堂训练,提高学习效率

练习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发展智力的活动. 利用电子白板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练习,如:游戏、选择、填充、拼图等形式,也可以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训练. 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练习题型单一、枯燥的问题,白板出示练习可以按照需要随机出示,体现了白板教学的随机操作性.

例如:在教学完《9的乘法口诀》后,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一群小兔子要到公园去玩,可是一路上要经过很多卡口,如果要经过这个卡口,就要回答出他们的问题,每个问题全回答正确后才能顺利到达目的地. 学生对这个 问题很有 兴趣,通过这个游戏,把原来枯燥的计算练习变为轻松愉快的过关游戏,学生不仅在游戏中巩固了9的乘法口诀,还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练习效率.

又例如:教学《认识钟表》时,在我引领学生认识了时针、分针、整时,我说一个整时,让学生在电子白板上拨一拨;学生说一个整时, 指名其他学生来电子白板上拨一拨. 这样的教学环节加强了练习的多样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再是以前单一的老师拨,学生说时间,是可以换的,老师说时间,学生来拨一拨;而且学生也可以当小老师出个题,去考考其他的学生. 在这样有趣的教学环境下, 学生的学习效果怎会不好. 通过游戏有效地巩固了对新知的理解.

交互使用 篇8

交互式无线定位电子白板在长春市小学教学应用研究进行一年了, 已培训试点校800多名教师。我们感到培训工作能否做好, 将直接影响到项目工作的后续推进, 而且也是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否转化为常态教学的应用创新不可逾越的研究课题。从事培训工作的项目人员顶住压力, 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 在培训中和一线教师进行了大量的沟通, 不断总结培训的经验, 凝练形成文字, 以供对信息化课堂建设感兴趣的各方面人士参考, 也为以后更有效地做好培训工作做一个备案。

二、培训过程

培训前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确立了交互白板的培训目标:

其一, 中小学教师能熟练使用交互白板能, 会用特效功能, 能够上一堂交互白板教学课, 为创造性地应用交互白板教学打下基础。

其二, 使参加培训的教师认识到交互白板的教学优势, 认同交互白板教学方式将替代黑板教学方式, 产生利用交互白板进行教学的积极愿望。

其三, 引导中小学教师开展交互白板在日常教学应用方面的教学方法研究。

其四, 探索交互式白板培训机制及培养多名交互式白板培训讲师。

其五, 收集整理中小学教师对使用交互白板效果的反馈, 为交互式白板系统及软件系统的持续改进提供原始素材。

通过调研, 我们了解到电子白板在国内还远没达到普及的程度, 在国内经济发达和信息畅通的大中城市也只是初步了解电子白板, 在长春市大多数学校没有电子白板, 只有少数教师使用过。针对这种情况, 为了达到上述的预订目标, 我们将培训分成三个阶段。

1. 初级引入阶段

在这个阶段不急于让参加培训的教师马上会使用电子白板, 而是让他们达到理念上的认同和共鸣, 使参与培训的教师认识到交互白板带来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 认同这种教学方式相对“PPT投影+黑板”模式的优势, 意识到这种信息技术将会促使日常课堂教学的信息化, 而不是像以前引入的“PPT投影+黑板”多媒体教学方式仅停留在公开课和示范课上。万事开头难, 这个阶段将是培训过程中最难把握的。

2. 中级操作阶段

本阶段进行电子白板功能和操作的技术培训, 主要解决“用起来”的问题, 使教师掌握交互电子白板的基本操作技术, 使用鼠标笔操作电脑、板书书写、插入资源等。最后使参加培训的教师能够掌握交互白板的简单功能。

3. 高级设计阶段

在教师熟练掌握交互白板的基本功能后, 就可以应用到教学之中了, 也是交互白板和教学整合的阶段, 教师可以根据掌握的电子白板功能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设计。主要是解决好教师如何使用电子白板进行备课的问题, 也是教师面临的最大挑战, 在这个时候教师往往需要根据资源、教学条件、教学环境、学生特点等进行主动思考, 并创造性地工作。

按照培训计划中制定的初、中、高级的三个阶段, 我们采取了循序渐进的培训方针, 培训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标。通过对试点校开展的问卷调查, 培训工作得到了大多数教师的认可, 对教育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受到学校欢迎, 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应。

三、培训反思

培训结束后, 我们主要思考了如下几个问题。

1. 是否需要培训

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培训之初根本没想过这个问题, 认为这是必需的, 否则教师就不会用交互设备进行教学, 也会造成设备的浪费。不过, 在培训过程中的一件小事却触发了对这个根本问题的思考。培训开始之前, 有些教师因为好奇上前来观看电子白板, 期中一位年轻的电教教师还很主动地拿起电子笔在白板上操作起来, 在尝试了一些功能后, 这位教师表示这东西很好学, 其实就是换个方式操作电脑而已, 后来在课堂上, 我们注意到这位教师基本上不会用。

这件小事对我们触动很大, 动摇了我们培训工作的意义。不过, 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事, 让我们对工作的意义有了重新的思考。一次培训结束后一位教师问我们:用电子白板是不是就不需要计算机了。这让我们很惊讶, 尽管我们强调电子白板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的, 只是在演示时没有特意强调电子白板后面连接了一台计算机, 并且因计算机放到了多媒体控制台中不易发现, 竟然导致这位教师误以为电子白板的使用就不需要计算机了。从技术发展趋势来说, 下一代电子白板有可能自身集成一个嵌入式系统, 如ARM平台等, 这样就不需要单独给电子白板配置计算机了, 不过目前来说还远没有发展到这一阶段。

通过这两件事情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交互式白板的培训意义。首先, 电子白板是整合了计算机技术、光电子技术和定位技术的新兴的信息化工具, 相对于教师已熟悉的计算机加投影仪的多媒体教学系统, 电子白板系统更加先进, 也更加复杂。电子白板工具还没有在国内普及开来, 电子白板的某些原理, 虽然对一个电子白板的开发者而言是不言自明的, 但对于从来没接触过电子白板的教师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所以, 从功能和技术原理的角度来看, 有必要对教师进行培训。其次, 对于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教师, 尤其是年轻的电教教师, 他们自己也能摸索学会如何使用电子白板。不过, 自己去摸索, 免不了走一些冤枉路, 参加系统的培训, 通过培训老师系统的讲解会节省不少时间, 能掌握那些自己很不容易摸索到的某些高级功能, 如“工具栏定制”等功能;而且, 从电教教师将来发展的角度出发, 仅仅掌握电子白板的原理技术是不够的, 如果不能和电子白板带来的教学理念变革产生共鸣, 就无法更深入地驾驭电子白板为教学服务。

总之, 参培教师基础不同, 知识背景差异很大, 让培训带来的反应多种多样, 这就更说明需要培训, 首先让教师在理念上产生共鸣, 达成基本观念的共识。

2. 如何有效地培训

为了让培训更有效,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首先, 最重要的是让教师对电子白板教学产生认同感, 电子白板的引入不可避免地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 比如:教师要学习如何使用电子白板, 为了结合电子白板教学, 还需要重新备课并制作新的课件等。如果电子白板不能为他们带来帮助, 教师当然没有参加培训的动力。为此, 我们认真总结了电子白板的如下优点:

其一, 数字材料的展示和控制方便, 不必到计算机主控台前操作。解决了多媒体操作不方便的缺点。

其二, 即时方便灵活的引入多种类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 可对多媒体材料进行灵活的编辑、组织、展示和控制。克服了多媒体材料高度结构化, 限制教学活动的不足。

其三, 既可像粉笔在黑板上自由书写, 同时拥有多彩的颜色, 能呈现五彩缤纷的数字材料——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保持学生注意力。

其四, 板书内容可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上, 可作为下节课、下班级、下学年或其他教师使用, 也可作为学生课后复习的资料, 达到了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

其五, 交互白板使教师对计算机的操作透明化, 有力于学生对计算机软件的学习——计算机房安装交互白板系统, 辅助计算机课的学习。

在培训的过程中, 这些优点得到了大多数教师的认可, 参培的积极性大为提高。

其次, 为了使培训效率更高, 我们想办法让培训课堂更加生动。在培训过程中单纯讲软件的功能那样会使培训课程更枯燥, 为了增加培训课堂的活力, 我们采取电子白板培训的思路是“用给你看”, 即采用大量的电子白板教学实例来说明软件的功能, 比如:为了说明量角器和直尺工具的使用, 采用了如图1所示的“测量比萨斜塔角度”, 在这个案例中, 培训人员实际操作直尺和量角器工具进行了很有意义的测量, 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白板数学工具结合多媒体以及实时书写功能的整合。再比如:为了说明电子白板在地理课上的教学, 采用了如图2所示的“汶川地震波传播特性示意”。结合最近的新闻事实, 讲解自然地壳运动的原理, 并利用白板中的圆规工具动态形象地说明地震波能量传播的特性。

通过生动并贴近实际教学内容的案例, 将多种软件功能整体动态体现在教师面前, 不仅让教师对这些功能的使用印象深刻, 而且还能触动教师去积极思考如何将电子白板融合到自身的教学之中, 达到培训的第三个阶段——高级设计阶段的培训效果。这些案例不是凭空设计的, 而是参考了教师使用电子白板教学的真实案例[1], 这也是给参加培训的教师一个信号:已经有教师走在了他们的前面, 结合电子白板教学已经有了成功的尝试, 这样也给参加培训的教师带来紧迫感, 产生一定的压力和学习的动力。

另外, 对教师要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培训, 至少应该分电教教师和科任教师, 对电教教师主要是加强技术和功能方面的培训, 然后由电教教师为本校科任教师提供技术支持和使用培训等服务。也就是不再重复具体的操作和功能, 主要演示各学科的应用案例, 核心目的是让结合电子白板的学习理念深入到教师的心中, 余下的具体操作的培训可由各学校的电教教师完成。电教教师可以采取集中培训, 然后再进行校本培训, 也解决了前期培训人员不足的问题。

3. 谁才是合格的培训人员

交互式电子白板替代传统的黑板加粉笔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技术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不过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电子白板的培训工作最终目的是要使学校的大多数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能够使用电子白板, 而不是仅仅将其作为公开课、比赛课时加分的教学工具。要达到这个目的, 需要将培训分阶段来完成, 每个阶段应该由不同角色的培训教师来承担, 教师一个人很难扮演多种角色并完成多个阶段的培训。比如:电子白板厂商或经销商人员可在先期的推广阶段充当培训者, 能使那些有兴趣、勇于尝试的教师学会使用, 再从教学需要出发, 帮助教师设计几个应用电子白板的教学案例。

我们认为应分三个阶段进行电子白板应用的培训, 第一阶段所选用的培训者最好是来自一线教师, 他们有亲身体验, 能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通过献身说法更易推广;第二阶段由各校的电教教师来担任;第三阶段由电子白板比较出色的教师来担任, 这些教师在常规教学中经常使用电子白板教学, 能积累很多经验和好的做法, 还会有很多创新性应用。我们感到:在开展培训的过程中, 最难的是培训者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和受训者能否产生共鸣。其实, 参加培训时培训者一直害怕被问到一个问题:请问你用电子白板上过课吗?是的, 培训者自己平时教学的环境中都没有用过电子白板, 又如何说服别人在教学时使用电子白板呢?培训效果能好吗?

总之, 培训工作是一个循环曲折螺旋上升的过程, 每一次的循环过程都会产生质的不同, 培训的内容和方式都会随着培训师生认识的不断深入产生变化, 每一次的前进都是双方努力的结果。

四、总结

我们组织的电子白板应用的培训, 因前期准备工作充分、培训过程中演示案例贴近一线教学实际、再加之电子白板自身优势等原因, 才使交互式白板成功地得以推广和应用, 还为以后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当然, 我们的培训工作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比如应该采用小班培训, 人数少更利于和教师之间的交流, 而且白板的尺寸有限, 人少有利于观看。另外, 更重要的是, 培训工作要想做得更好, 取得好的效果, 培训者更需要自身懂得教学, 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 在教育技术等专业领域深入探索, 体会到教育的深刻内涵, 才有可能将交互电子白板的应用工作深入下去, 使交互电子白板成为广大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常态工具。

总之, 通过培训我们不仅探索出了很多有效的培训方法, 也颇受许多敬业教师的感动, 没有他们积极的参与、探索、认真总结反思, 并提供有价值的反馈意见和建议, 我们的培训工作就不能取得这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交互使用 篇9

那么,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魔力”何在?它如何为低段语文课堂注入新的生机?这里笔者撷取教学中的某些片段, 谈谈它的奇趣妙用。

一、障眼术———让好奇“多”起来

电子白板具有神奇的“障眼术”, 它的幕布隐藏功能既能横着拉, 也能竖着拉, 遮蔽需要隐藏的内容, 留出有针对性的内容进行展示, 方便了教师教学上的层层递进, 更能激发学生的心理期待。

例如, 教学《松鼠和松果》一课时, 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利用幕布的功能遮挡住大半个小松鼠, 只呈现出一条又粗又长的大尾巴和两颗松果, 然后我问:“小朋友, 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聪明活泼的小伙伴, 猜猜它是谁?”谜底其实不难猜, 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他们争先恐后地回答:“小松鼠, 小松鼠!”我请一个学生利用感应笔把幕布一点点往上拉, 果然, 一只活泼可爱的小松鼠便呈现在大家眼前。小朋友们欢呼雀跃, 于是我顺势导入新课:“瞧, 小松鼠急着想和大家见面了, 和它打声招呼吧! (你好!小松鼠。) 小松鼠看到大家这么热情, 可开心啦!它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松鼠和松果》的故事呢!”听我这么一说, 学生们更兴奋了, 整堂课气氛十分活跃。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幕布功能, 使得本课的导入可谓独具匠心。孩子们被这一奇妙的功能所吸引, 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老师为他们创设的情境之中, 开始兴味盎然地学习新课。

二、移位术———让热情“高”起来

如今的课堂, PPT或FLASH等制成的多媒体课件只有简单的演示功能, 学生很难参与到其中, 它们存在的弊端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显露无疑。而交互式电子白板身怀绝技, 恰恰能解决这个问题, 它的拖放功能使学生在随意的拖动中亲历学习过程, 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实践。

例如, 以前我教学《草》这首诗时, 对于字词句的理解往往采取的是教师串讲的方式, 纵使凭借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 学生在台下也听得索然无味。现在有了电子白板后, 我是这样教学的:

将古诗《草》的四句诗呈现在白板上, 需要重点理解的字词下面附有一个空白的括号。白板的旁边则放着打乱顺序后的字词解释和相关的一些图片 (“草原图”“四季草图”“火烧图”“草根图”“草芽图”) 。课中, 我先让学生自主学习, 各小组同学一起观察图片细节、借助工具书理解诗意后, 便请各小组的代表依次走到白板前展示小组讨论的成果。于是, 曾经昏昏欲睡只听老师讲解的状态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跃跃欲试, 一个个都想亲身体验一下电子白板的神奇。他们自信地走上前, 用笔把解释拖进与字词相对应的括号里, 又拖动图片给诗句配画, 并侃侃而谈对每一行诗句的理解。瞧, 台上的“小老师”可尽职了, 在白板上边拖边讲, 台下的“学生”也很配合, 听得聚精会神。台上台下一起学习, 《草》———一首意境深远的古诗, 就在这快乐的拖一拖、放一放、说一说中变得浅显易懂。学生们借助白板的拖放功能克服了畏难情绪, 轻轻松松地掌握了重点字词的解释, 同时也理解了诗句的意思, 更感悟到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如此学习过程, 学生们怎会不乐于参与?白板的拖放功能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让古诗学习变得热情高涨。

三、聚焦术——让体验“活”起来

电子白板的聚焦功能同样使我们充满了神秘感和新鲜感, 当电子白板“施展”聚光的“法术”时, 整块白板都被一层颜色覆盖, 只有聚光灯聚焦的地方, 会显示出底下的内容。课堂上神奇的聚光灯刺激了学生的眼球, 突出了教学的重点突破了难点。

例如, 《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 内容浅显易懂, 但寓意深刻。要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寓意就必须了解青蛙产生错误观点的原因。于是, 我先在白板上出示一张天空的背景图片, 随后问学生来到井底后看到的天还和原来一样吗?一边问一边如同变魔术一般, 在白板上迅速调出聚光灯功能。瞬间, 周围大片天空都被一层黑色覆盖, 只有聚光灯聚焦的区域出现了一个圆圆的、小小的井口。透过这个井口, 看到的天空真的如青蛙所说的那样只有井口那么大, 可直观形象了。孩子们被深深吸引住了, 不禁发出“啊”的感叹。一时间, 小手如林, 纷纷踊跃发言。

可见, 聚光灯的功能多么令人称奇。如此形象地“观天”, 让孩子们身临其境, 感同身受了一回青蛙的视角, 明白了青蛙之所以认为“天只有井口大”, 是因为它长期生活在井底, 高高的井壁挡住了它的视线。知道青蛙为什么坚持认同自己错误想法的原因后, 课文寓意的揭示则显而易见。

四、炼金术——让反馈“真”起来

IRS即时反馈系统也具有其独特的“魔力”, 它就像一种神奇的炼金术, 提炼出学生真实的想法。能让老师即时统计学生反馈的结果, 随时掌握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 并同步调整授课步调。

仍以《坐井观天》一课为例, 为了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上课伊始, 我在看图猜成语的游戏中引出课题后, 便在白板上出示了两道选择题。

(1) 坐井观天的“观”意思是 ()

A、看B、看到的景象C、看法

(2) 《坐井观天》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 () ?

A、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 大得很。

B、青蛙和小鸟在争论天有多大。

C、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随后, 全班35个学生迅速按动手中的遥控器, 仅仅几秒钟时间, IRS反馈系统就及时统计出了全班的答题情况。第一题较简单, 通过柱状分析图可见全部都答对了;而第二题却有了争议, 屏幕显示30个人选择了B, 5人选择了A或C, 看来个别学生有了疑问。于是, 我公布正确答案B后, 随即指名学生说说这样选择的理由。通过交流讨论, 大家很快明白了A和C的答案是片面的, 没有说完整。

可见, IRS的反馈系统能让我马上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 从而根据正确率及时地调整教学行为。虽说没有遥控器也可以通过举手来实现, 但是我觉得很多时候更需要了解到每一个孩子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他们内心的想法, 那么用遥控器在一定程度上则是最真实的。

五、点睛术———让领悟“易”起来

由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继承和发展了黑板的书写功能, 在课堂中, 教师和学生可以用电子笔在白板或原有课件上进行自由书写、批注和圈画。教师可以利用这个功能, 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加以标示, 用画图进行诠释, 有画龙点睛的效果。

例如, 《回声》的第一自然段中有一个比喻句———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 好像一个大月亮。那这里是把什么比作月亮呢?低年级学生的领悟往往不够全面, 很容易把本体只看作是半圆的桥洞。为了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这个比喻句, 并真切地感受到桥洞底下的美景。我在白板上出示了一幅桥洞、倒影的图片。让学生在充分自读并批注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交流过程中, 我利用白板的圈画和书写功能, 请学生走上讲台拿起电子笔沿着图片上的桥洞和倒影轮廓进行勾线。于是, 一个圆圆的大月亮便清晰地展现在了大家的面前。随即, 他又用波浪线圈画出比喻句的本体部分, 边画边说:“这里把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比作是圆圆的月亮。”这时, 我便趁机追问:“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真像是一个大月亮, 你们觉得桥洞底下的景色怎样啊?”“美丽极了!”于是, 我立刻在句子旁边批注上“景色美”三个字。带着这样的感受和赞叹, 学生的感情朗读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这样的学习方式, 不仅能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上的难点, 而且也让他们从中学会在阅读中如何进行批注, 使课堂教学更加富有实效, 白板的交互式功能在课堂的第一时间得到了体现。

交互使用 篇10

关键词:Bottom-up与Top-down,交互使用,Pro/E

0 引言

随着现代设计理论的发展,设计方法经历了从Bottom-up(自底向上)方法到Top-down(自顶向下)方法的演化。由于传统的Bottom-up方法过于依赖设计人员的经验,而且重复修改的工作量大[1],因此Bottom-up方法逐渐被Top-down方法所取代,但因Bottom-up方法在某些设计领域有其独特优势,而这些设计领域又是Top-down设计方法难以实现的,因此将Bottom-up与Top-down设计方法交互使用,能更好解决产品设计问题。

1 Bottom-up与Top-down设计方法的比较

Bottom-up方法是从零件设计开始的,有经验的设计者能考虑零件中各特征间的关联,但不能充分考虑零件与零件或部件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在零件建模完成后通过部件间表达式关联、部件间几何相关来建立的[2],其设计过程如图1所示。由于复杂产品中零件间、部件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有的存在于两个零件之间,有的存在于多零件之间,有的存在于整个产品中,而Bottom-up的零件—部件—产品的构建,可能是由不同部门、不同人员分工进行,对产品的设计建模缺乏系统分析,产品中零件间、部件间关联的建立就显得很困难,无法进行有序的统一管理,也就使设计模型的变更要求响应无法实施[2]。同时Bottom-up设计方法存在设计完成后,零件能否适应装配是未知的缺点[3]。原因在于Bottom-up设计过程的主要思路是:先设计好各个零件,然后对这些零件进行装配,如果在装配过程中发现某些零件不符合要求,诸如零件与零件之间产生干涉、某一零件根本无法进行安装等,才对零件进行重新设计,重新装配。但Bottom-up设计方法也有其优点,便于思考,可以从无到有的进行思维,可将目标产品分割成为基本的单元体,再对单元体进行设计,大大简化了设计强度,适于复杂曲面零件的建模[3]。

Top-down方法是在产品整机设计的最初阶段就从产品系统构成的最高层面来考虑总体设计和功能性设计[1],其设计过程如图2所示。这种方法是从产品构成的最顶层开始把组成整机的部件作为系统的一个零件来考虑,并根据其在产品位置关系中所起的作用和实现的功能等来建立产品的模型。通过给定的设计约束条件、关键的设计参数等设计信息,集中地捕捉产品整机设计意图,自上而下地传递所给设计信息,展开产品的设计过程[1]。

Top-down设计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符合产品设计过程和设计人员的思维过程。设计产品时,最初考虑的是产品应实现的功能,最后才考虑实现这些功能的几何结构,该过程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渐进过程;2)便于实现多个子系统的协同,实现并行设计,在产品设计的最初阶段即概念设计阶段,就将产品的主要功能、关键约束、配合关系等重要信息确定下来,在进行任务分配时,这些关键约束也同时分配给各子系统,各子系统就能很好地配合,避免冲突;3)为DFX (DFA,DFM)等提供了条件。能将前期阶段的关键约束传递到后续设计阶段,在后续设计中就可根据前期设计的约束要求进行可行性评价,从而实现面向装配的设计(DFA)和面向制造的设计(DFM) [4]。

但Top-down设计方法也有其缺点:1)装配模型是实现产品Top-down设计的关键,目前缺少一个支持概念设计、参数化设计再到详细设计的装配模型;2)从概念设计阶段的功能模型到参数化设计阶段的结构模型的转化是Top-down设计的最初演化阶段,目前缺少一个实现这种演化的有效方法,即缺少实现产品功能到结构的映射推理方法;3)参数化结构模型转化成详细装配模型是Top-down设计的第二个演化阶段,这个阶段,需要对工件尺寸、装配位置进行调整,以获得理想结构。目前缺少一个在对零件尺寸、位置进行调整时仍保持装配模型中的工程、尺寸约束的有效方法;4)缺少一个高效、快速的装配顺序规划方法来验证是否存在装配干涉问题;5)缺乏一个将CAD,CAPP,CAM有效地集成起来进行并行设计的系统框架[4]。

综上所述,Bottom-up与Top-down方法各有特点,并且Bottom-up方法的某些优势是Top-down方法所不具备的,因此在产品设计过程中,Top-down方法不能孤立于Bottom-up方法而单独使用,需要将两者结合使用。

2Bottom-up与Top-down方法的交互使用

在工程上,Bottom-up的一般设计流程是由零件、组件、部件向产品的设计方法。在设计实现方法上,Bottom-up是由点、线、面向体的实现方法[2]。而Top-down的一般设计流程是由产品、部件、组件向零件的设计方法。在设计实现方法上,Top-down是由体、面、线向点的实现方法[2]。Top-down设计过程中,在设计部件、组件时可能由于该部分的装配及约束关系比较简单,而且设计人员的经验比较丰富,掌握了翔实的设计资料和信息,采用Bottom-up设计方法反而效率更高。另外,曲面复杂零件建模用Top-down方法难以实现,而用Bottom-up设计方法则容易得多。对于一件产品来说,其设计过程包括部件、组件、零件的设计,我们可以在整体上采用Top-down方法,在遇到上述情况时灵活采用Bottom-up设计方法,然后再回到Top-down设计流程,其交互使用过程如图3所示。当然,这也不是固定的,也有些产品结构、装配、约束关系简单,且设计参数系统化,全部采用Bottom-up设计方法则更简单。

3 交互使用的实现

早期的CAD软件大多以二维设计为主,而且主要是支持Bottom-up设计方法的。但随着三维建模软件的发展,如:Pro/E,SOLIDWORKS等,现在的CAD软件大都支持Top-down设计方法与参数化建模。因此,使得Top-down设计方法得以普及与发展,从而大大缩短了产品设计周期。下面以某行星减速器设计为例,利用Pro/E软件进行交互使用方法的计算机实现。

采用Top-down设计方法,先根据设计要求在计算机中形成如图4所示的功能模型,该模型只考虑满足功能、外形尺寸要求,不考虑细部结构。然后根据功能模型、各级传动比、装配、约束关系建立如图5所示的骨架模型,该模型包含装配过程中的基准点、基准轴、基准曲线和曲面[5],作为后续装配设计的基准。其平面DA_3是上下箱体接合面的装配基准,DA_1,DA_2可作为其他零部件的参照基准;轴ZA_1是输入主传动轴系的装配基准,轴ZA_1,ZA_2分别是锥齿轮输出轴、蜗杆输出轴的装配基准。该模型不考虑零件细部结构尺寸,零件细部结构尺寸在形成参数化结构模型过程中进行详细计算,最后确定详细几何模型。在行星轮系部分设计过程中,由于该部分结构及装配关系比较简单,而且涉及到蜗轮等复杂曲面零件建模,所以采用Bottom-up设计方法则效率较高。先形成行星轮系的概念模型,再计算、设该部分的零件模型如图6所示,最后根据装配、约束关系形成如图7所示的装配模型,分析、调整之后该部分设计工作完成。然后回到Top-down设计流程,进行产品整机分析和模型调整,形成如图8所示的装配模型,这样减速器设计完成。

在减速器详细几何模型确定之后,利用Pro/E软件强大的工程图转化功能,可以自动生成减速器二维工程图。

4 结论

通过对Bottom-up与Top-down设计方法的比较研究,并结合工程实例对两种方法的交互使用进行了计算机实现,可以看出融合Bottom-up与Top-down设计方法各自的优势,采用交互式的设计方法对复杂产品的设计是行之有效的。由于这种设计方法灵活性好,既可以满足产品的功能设计要求,又可以减少因装配和修改带来的重复工作量,大大提高了产品设计效率,而且随着现代大型3D设计软件的发展,这种方法易于在计算机上实现,因此交互使用的设计方法必将为大多数企业所采用。

参考文献

[1]周运金.基于Pro/E的两种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7,(3):80-82.

[2]咸斌.基于关联技术的自顶向下设计技术的应用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5,(7):29-31.

[3]王长龙,陈长征,张幼军,等.基于混合设计法的广义零件设计及其计算机实现[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6(6):246-249.

[4]刘文剑,金天国.产品自顶向下设计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2002,(1):1-7.

[5]钟日铭.Pro/E Wildfire 3.0中文版机械设计实例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429-451.

[6]水俊峰,郭海田,陈树晓,等.基于自顶向下设计模式的桥式起重机主梁设计[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07,(6):4-5.

[7]张红旗.雷达结构设计中的自顶向下设计方法研究[J].机械与电子,2006,(12):3-6.

[8]Jankovic L,Jankovic S,Chan AHC,et al.Can bottom-up model-ling in virtual reality replace conventional structural analysismethods?[J].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2002,(12):133-138.

上一篇:矿产资源预测下一篇:树突状细胞(D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