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设计标识

2024-07-11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精选九篇)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 篇1

关键词:绿色建筑,医院,评价标识

一、绿色建筑及其评价标准

21世纪人类的共同主题是可持续发展, 对于建筑而言, 亦由传统高消耗型转向可持续发展型, 而绿色建筑正是实施这一转变的必由之路。“绿色建筑”概念最早提出于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 是人类对自身所处环境存在的危机做出的积极反应。“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为人民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006年建设部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06) , 以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节约能源和资源、减少建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为目标, 制定了六大指标: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基本囊括了建筑的各个方面。参选建筑必须全部满足标准中控制项的要求, 根据参选建筑满足一般项数和优选项数的程度, 将其划分为三星、二星、一星三个等级。2014年, 建设部在原有《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06) 的基础上, 修改编制了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14) 。新版标准的实施顺应了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需要, 对促进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

二、医院与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颁布之后, 我国的绿色建筑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出现了一大批满足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建筑。随着我国政府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持续关注, 我国的绿色建筑及其评价将进入一个重要的加速期, 但这些建筑多以住宅和商场建筑为主, 医院的绿色建筑发展则相对比较缓慢。其实, 医院作为救死扶伤的前沿阵地, 也应在节能减排、控制污染、保护环境方面走在前列。所以, 我院决定在新楼建设中积极参与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和创建。

三、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创建内容

江苏省人民医院住院综合楼项目为扩建项目, 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 建筑高度73.5m, 总建筑面积62687m2, 地上18层, 地下2层, 设计床位数727张。医院在创建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中, 做了如下工作:

(一) 节地与室外环境

建筑的品质和性能与建筑室外环境密不可分, 一个良好的室外环境设计应包含建筑布局、朝向、形体, 室外道路, 地下空间, 景观绿化, 室外风环境、热环境、噪声环境等多方面的设计。这些设计内容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 需要进行综合整体设计。

该住院综合楼项目东临河道及龙园西路, 西临江东北路, 南临草场门大街, 北临龙园北路。在室外道路方面, 场地交通组织合理, 且有南京地铁4号线在建, 预计2017年通车运营。医院附近500m内公交站点有6个, 公交线路达20条, 公共交通设施较好, 可方便患者就诊。在室外风环境方面, 住院综合楼周围人行区通风状况良好, 没有无风区和明显的涡旋产生, 不会产生污染物的聚集。建筑构造设计使得本建筑避开了主导风向, 在各个季节都能使室内风速控制在1~5m/s范围内, 室内的空气龄控制在60s~600s的范围内。尤其是过渡季需要自然通风的情况下, 能够实现2次/h自然通风的要求。在室外绿化方面, 绿化物种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 且采用包含乔、灌木的复层绿化。

(二) 节能与能源利用

绿色建筑中的节能是通过加强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和提高设备能效共同实现的。其中, 通过选用高效用能设备提高能效和合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可实现建筑用能系统的结构优化和能效提升。在南京夏热冬冷的气候特点下, 增强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对降低建筑能耗的作用不如寒冷地区明显, 而应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潜力巨大。

该项目的冷热源为3台溴化锂一体化直燃机。一、二楼大厅和五楼产房采用低速风道全空气空调系统, 其他房间采用风机盘管机组的水——空气系统, 并设独立的新风处理系统;放射科及ICU采用变制冷剂流量多联空调系统, 而不采用电热锅炉、电热水器等能耗大的方式作为直接采暖和空气调节系统的热源。照明光源采用三基色直管荧光灯、环管荧光灯、节能灯、小功率金卤灯及LED等。采用建筑设备监控管理系统对电气照明及其它用电设备进行自动控制, 实时监测。住院综合楼内, 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进行独立分项计量, 变电所各出线均设电能计量装置。公共照明、办公用电按楼层设电能计量装置, 电梯、水泵、空调、风机等按不同功能设电能计量装置, 以实现最优运行, 达到集中管理、程序控制和节约能源的目的。在太阳能的应用方面, 本建筑采用集中式太阳能集热器, 充分利用太阳能, 太阳能集热器横排平铺在11楼和18楼屋顶面。采用了太阳能热水系统, 并采用燃气热水炉辅助加热, 太阳能集热器面积为810㎡, 年产热水量为12595t, 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热水量占建筑生活热水消耗量的23.3%。

(三)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节水与水资源综合利用是指在一定范围内, 将供水、污水、雨水等统筹规划, 以达到高效、低耗、节能、减排目的的系统工程。主要包括城市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规划、雨洪管理与利用、污水资源化、建筑内部节水等。

该项目采用城市自来水作为水源, 从院区内已建给水管网接出一路DN100进水管, 作为本建筑的给水引入管。接口处的压力为0.20Mpa。生活供水分为低区、中区、高区以及特殊区, 低区由市政压力直接供水;中区由中区变频加压设备供给;高区由高区变频加压设备供给。项目设计雨水收集池一座, 容量为150m3。初期浑浊径流雨水经过弃流井后排入下端雨水管网, 中后期雨水经过弃流收集至雨水蓄水池。蓄水池中的雨水经过净化处理后, 通过变频供水系统将水质达标的回用水输送至用水点。本项目收集区域雨水经处理后主要用于绿化及道路浇洒、景观补水。

(四)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建筑建造过程中的资源消耗水平体现在建筑结构体系与建材的选用两方面。采用绿色结构体系和利用绿色建材是绿色建筑的重要举措, 有利于节约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有利于实现资源利用的减量化、无害化、循环化, 对全面推动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我院住院综合楼项目建筑造型要素简约, 无大量装饰性构件。设计选材时可再循环材料使用重量为4318.64t, 所有建筑材料总重量为85049.38t, 可再循环材料使用重量占所有建筑材料总重量的比例为5.1%。各层办公室内采用灵活隔断, 隔墙采用100mm或150mm厚轻质实心复合墙板, 能够循环利用, 且不产生大量垃圾。

(五) 室内环境

该项目采用减震、消声、建筑物隔声、低噪声设备等减噪措施, 本建筑根据规划退主干道10m的规定, 北边留出大块空地作为绿化场地, 且在建筑外设置环形绿化带, 减少马路交通对住院区患者的噪声干扰。布局上, 将大部分办公室设置在三层以上, 将病房设置在七层以上并且进行中空双层隔窗设计, 使办公室和病房处于整个建筑的中上部, 远离项目的边界, 尽可能降低噪声。根据环评报告及隔声量计算, 本项目最不利房间的室内背景噪声等级昼间为24.9d B, 夜间为17.1d B, 满足《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中室内允许噪声标准中的二级要求。本建筑朝立面大面积以竖条形式设计明框玻璃幕墙, 能在冬季获得足够日照。透明玻璃幕墙进行可开启设计, 合理的可开启面积比例, 促进室内自然通风。

地下停车库设置CO浓度监控装置, 通风系统根据车库内CO浓度进行实时监测, 并与送 (排) 风机联动。地上1~5层设置室内空气品质控制装置, 实时分析环境参数, 超限自动报警并联动启停对应的送 (排) 风机组和新风机组, 以保证医疗办公环境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六) 运营管理

绿色建筑运营管理是对建筑运营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 是对公共建筑的产品和服务对象进行设计运行、评价和改进。对于绿色建筑的运营管理, 就是通过物业的运营过程和运营系统来提高绿色建筑的质量, 降低运营成本和管理成本, 节省建筑运行过程的各项消耗, 包括能源消耗和人力消耗。

江苏省人民医院住院综合楼项目目前正处于建设阶段, 但其很多方面都与后期运营息息相关, 考虑到后期运营, 住院综合楼项目意向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托管大楼的空调系统。采用一体化直燃型溴化锂冷温水机组作为空调冷热源, 为项目提供冷热源及卫生热水。后期由节能服务企业为项目提供科学的、专业的运营服务, 包括:提供制冷、采暖、卫生热水;承担水质管理;采购、结算机房系统所需的能源;机房系统设备保安;机房系统的运行操作;中央空调使用、巡查、管理;末端系统维护等服务。本项目使用的BIM数字化院区可以通过BIM技术, 有机整合医院业务和管理信息, 实现医院内部资源最有效的利用和业务流程最大限度的优化。拟投入使用的光导管照明技术通过采光装置聚集室外自然光线并导入系统内部, 再经过特殊制作的导光装置强化与高效传输后, 由系统底部的漫射装置把自然光线均匀导入到室内需要光线的地方, 可以节约20%~30%的建筑用电, 从而在自身节能减排的同时, 对周边建筑形成的低碳绿色的示范效应。

四、结束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医院环境和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 医院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就诊、治疗空间, 朝着绿色建筑的方向发展是必然趋势。而医院在申请绿色建筑设计标识, 满足评价标准的过程中, 应做到因地制宜, 采用简便实用的被动式技术和高效的资源利用技术, 减少建设过程中对土地、建材的占用和投入, 减少使用过程中对能源、水资源的消耗, 改善医院的室内环境, 以满足医院建筑室内健康环境要求, 尽可能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这需要我们对医院建筑本身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 从中获取建设绿色医院的新思维与新理念, 满足医疗功能与建筑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

参考文献

[1]杨婧一, 李英.医疗建筑中影响声环境的因素及声环境设计策略——以安徽省某三甲医院为例[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15 (01)

[2]王旻馨.关于绿色医院建设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探讨[J].消费导刊, 2014 (04)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材料申报清单要点 篇2

银行出具的固定资产、年产值、负债证明材料 设计单位简介 设计单位文件 设计单位资质证书 基本材料 设计实例介绍 其它补充材料

规划图纸 须标有清晰的红线、绿线,以及提供能反映本地块与周边居住类地块的空间相邻关系的数据(距离、高度等。

环评报告书(表 应包含的信息点: 1.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2.建筑场地选址无洪灾、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3.场地内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4.场地环境噪声。规划设计

场址检测报告或项目立项书 场地地形图

建筑专业施工图纸、设计说明 1.建筑总平面图(标明技术经济指标:人均居住用地指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2.绿地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计算图纸:圈出各块范围并注明面积,注明计算依据及计算过程;3.各层平面图,其中地下室各层平面图需标明地下室空间使用功能;4.绿化层建筑平面;5.户型设计图;6.窗墙比、体形系数、最终装修施工图及设计说明;7.建筑立面图;

8.围护结构做法详图;9.门窗表。

面积比例计算书 1.双层外墙面积占外墙总面积比例的计算书;2.房间窗地面积比计算书;3.房间通风可开口面积与地板面积比计算书。建筑效果图

日照模拟分析报告 对各栋建筑的日照时间进行模拟计算,提供详细的计算说明书。

项目所在地交通地图 须是正规交通地图,并标出项目所在地,项目主要出入口、公共交通线路站点并明确有几条公交线路。

必交材料 建筑设计

结构施工图 结构设计总说明、各层结构平面图。建筑设计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表及装饰性 构件造价比例计算书 如无装饰性构件可不必提供。景观施工图纸和说明 包含总平面图。种植施工图 应标明具体的植物名称及数量。景观设计

苗木表 应与种植图对应,并统计各种植物的数量。

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设计施工图纸和相关设计计算书 1.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窗户气密性;2.防结露措施的详细说明及构造做法详图。

暖通施工图纸、设计说明1.暖通设计说明(室内外设计参数、系统形式;2.设备列表及性能参数计算说明书(机组额定工况能效比;3.机房图纸;4.暖通平面图纸;5.集中采暖空调系统的热量分户计量系统图及说明;6.户式新风系统的新风量说明文字。

节能计算书该节能计算书应以国家批准或备案的建筑节能标准中的参照建筑作为比较对象。说明书中应明确说明能耗模拟中的详细设定,包括热工参数、人员作息、设备作息、室内热扰等的设定。

暖通设计

自然通风模拟分析报告 对于利用风压、热压进行自然通风的建筑,需要对其自然通风效果进行模拟计算,提供自然通风换气次数计算说明文档。

水系统规划方案及说明、非传统水源利用方案

给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包含设置防止管网漏损措施的设计说明 1.给排水系统施工图及设计说明(包含室内外给排水系统,须写明管材、管件、接口、阀门、水表、节水器具等的选用,管道敷设、试压等工程措施;

2.雨水/中水系统施工图及设计说明(包含系统图、水量平衡和雨水/中水系统室外总图,须在总平面图上标注雨水/中水系统位置。

给排水设计 景观用水设计说明 电气施工图纸及设计说明 电气设计

照明施工图纸及设计说明 需详细说明各功能房间的照度设计值、照明功率密度设计值。

其他材料 室内背景噪声计算文件 必交材料 建筑构件隔声性能分析计算报告 其他材料

室内采光分析计算报告 对不同朝向、不同楼层的典型户型室内自然采光效果进行模拟计算,提供照度、采光系数的计算说明文档。

规划图纸 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说明。

热岛分析计算报告 测试报告需在典型气候条件下(所谓典型气候条件应与当地气象部门提供的过去几十年的风速、风向进行对比进行。

废弃场地利用资料 场地地形图、相应的环评报告书(表、检测评估报告、处理方案等。

规划设计

旧建筑评价分析资料 场地地形图、旧建筑相关图纸或照片、旧建筑改造方案及施工资料(图纸和说明、旧建筑结构检测报告等。

如未利用旧建筑,可免。

土建和装修设计施工的设计书、施工图 1.明确是否采用土建与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采用了几套方案;2.工厂化预制的装修材料或部件重量占装饰装修材料总重量的比例计算书。建筑设计

结构设计资料 1.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钢使用说明文件及比例计算书,关于所采用的混凝土、钢材合理性论证材料;2.建筑结构体系(包括各水平、竖向分体系,基坑支护方案优化论证资料。景观设计 场地铺装图 应包含的信息点:透水地面位置、面积、铺装材料。暖通设计施工图纸、文件 1.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冷热源系统的输送能效比;2.热回收系统设计说明、效益分析、系统施工图;3.末端系统的调控说明;4.遮阳系统设计施工图纸及说明。

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报告 对不同造型、不同布局建筑的室外风环境进行模拟计算,并提出最优设计方案。

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等设计文件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设计说明、能够提供的电量或者提供的热水量、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自选材料 暖通设计

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计算书 包含自然通风条件下的房间的屋顶和东、西外墙内表面的最高温度的计算结果。

必交材料

给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 1.绿化灌溉方式及设施等说明;2.再生水利用方案,包含水源选择的技术经济分析。

雨水系统方案及技术经济分析 技术经济分析中应包括系统设计容量的分析计算。

给排水设计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计算说明书

电气施工图纸及设计说明包含建筑智能化设计。电气设计

室内空气质量监控系统设计文

件 包括CO2参数的监控和通风系统的联动。场地环境噪声分析计算报告

本项目全部使用预拌混凝土的相关证明及使用商品砂浆比例证明材料 材料用量比例计算书 高性能混凝土用量比例、高强度钢用量比例、可再循环材料使用比例、工厂化预制的装修材料或部件重量占装饰装修材料总重量的比例计算书。

其他材料

水、电、燃气分户、分类计量与收费相关的施工图纸及说明 如非分户、分类计量与收费,可免。

自选材料

谈绿色建筑及评价标识 篇3

关键词: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申报

1 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性以及发展现状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 建筑规模持续大幅增加, 对能源、资源的需求呈刚性增长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版《中国统计年鉴》统计数据, 2000年我国年建筑能耗约为2 179千万t标准煤, 到了2010年就猛增到了6 226千万t标准煤, 而且, 随着建筑量的增大, 建筑在建造以及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另一方面,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人们对办公以及居住环境也提出健康、舒适的更高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加强节能降耗, 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 确保国家能源安全”。2013年, 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明确提出, “十二五”期间, 全国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m2;到2015年年末, 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因此, 在我国大力发展绿色建筑, 是保障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重大战略。

2006年6月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颁布绿色建筑国家标准GB/T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此标准借鉴参考了国际上的先进经验, 并总结了近年来我国绿色建筑建设与发展方面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 构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体系”。

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公室于2008年成立, 隶属于住房和建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 具体负责全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评价与管理工作, 并于2008年成功组织了我国第一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申报、评审工作。我省绿色建筑工作开展时间较迟, 于2011年制定了我省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实施细则, 2012年我省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全面开展。

2 绿色建筑的概念

什么样的建筑才是绿色建筑, 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 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消耗 (包括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 保护环境 (就是平时我们简称的“四节一环保”) 。同时能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的使用环境和空间的建筑。

什么是建筑的全寿命周期, 任何一栋建筑都要经历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营管理和拆除这四个阶段, 这四个阶段就形成了建筑的全寿命周期。绿色建筑要求对建筑全寿命周期进行统筹考虑, 这就是说要在规划设计阶段的时候充分考虑节约能源, 对环境的因素进行妥善考虑与处理;在施工阶段中要注意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充分利用可再生建筑材料以节约资源, 并且要最大限度的降低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在运营阶段能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的使用环境与空间;最终建筑拆除阶段所遗留的废弃物可以合理循环使用, 对环境危害降到最低程度。要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 最大限度的实行“四节一环保”, 同时要满足建筑使用功能要求。但在实际的设计和工程建设中, 这几者有时是彼此冲突和矛盾的, 必须统筹考虑与正确处理, 片面追求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是绿色建筑所提倡的。比如为了减少资源消耗而降低建筑的功能要求, 提供不了舒适的使用功能, 不是绿色建筑所倡导要求的。另外一方面, 为了片面追求功能舒适, 一味的建设大空间的房屋而占用过多的土地资源, 为了达到高节能率指标或者为了追求外观建造过多的装饰性构件而消耗过多的建筑材料等等, 这些也不是绿色建筑所倡导要求的。

3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

3.1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概念及评价依据

对绿色建筑进行评价及等级评定就是绿色建筑评价标识, 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绿色建筑进行评价及等级确认, 评价依据分为管理类文件和技术类文件两类。管理类文件包括《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 (试行) 》《关于推进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的通知》《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使用规定 (试行) 》等文件, 技术类文件包括《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 (试行)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 (运行使用部分) 》等。以上文件均可在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网www.cngb.org.cn下载。我省也出台《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实施细则》, 并成立了“山西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家委员会”, 极大的促进了我省绿色建筑的发展。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规定, 根据建筑类型的不同,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分为评价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两种建筑类型评价。公共建筑包括商场建筑、办公建筑、旅馆建筑。根据不同的工程进展阶段, 分为“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两种评价标识。对已竣工验收并投入运营1年以上的建筑进行的评价标识是“绿色建筑评价标识”, 对处于图纸设计阶段的建筑进行的评价标识则是“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我省绿色建筑评价工作起步较晚, 目前通过省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均是“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

根据不同的评价内容,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包括六个评价指标方面的内容, 分别是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室外环境、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这六个评价指标均包括控制项、一般项与优选项三个部分的条款。控制项为绿色建筑必须达到的基础项目;一般项是指一些实现难度、指标比控制项较高的可选项;优选项是难度更大、综合性强、绿色度较高的可选项。绿色建筑按照满足各个评价指标中一般项和优选项的数量, 分为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三个标识等级。以公共建筑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为例, 一般情况下, 22项一般项达标可获得一星级标识;29项一般项以及6项优选项达标可获得二星级标识;36项一般项以及10项优选项达标可获得三星级标识。当某项指标不适应建筑所在地区、气候等条件时, 该指标项可以不参评, 或者申报“绿色建筑设计阶段评价标识”也有部分指标项不参评。在这些情况下, 达到的指标项数量可以按照比例降低。

3.2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证书和标志

“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包括证书, 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不仅包括证书, 还有标志 (挂牌) (见图1)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证书和标志 (挂牌) 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监制。“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有效期限为一年, 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有效期限为三年。

注:从左到右依次为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证书样式、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标志 (挂牌) 样式、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证书样式

4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管理与申报

4.1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管理

住建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负责指导全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 主要包括以下职责:

1) 组织三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评审。

2) 指导和监督各地开展一星级和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 对地方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进行备案并统一编号。

3) 统一管理各星级的标志 (挂牌) 和证书, 监制和统一规定标识证书、内容。

我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日常管理工作由山西省住建厅委托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公室 (以下简称“省绿标办”) 负责, 主要包括以下职责:

1) 组织全省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申报、受理、评审、上报备案、证书颁发及档案管理等工作;

2) 三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初步审核工作;

3) 组建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评审专家委员会;

4) 相关的技术管理及咨询、指导、培训等工作。

4.2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申报

1) 申报主体及条件。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以及“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申报主体可以是建筑的房地产开发单位或者业主单位。同时鼓励其他相关单位共同参与申报, 比如设计、施工和物业管理等。“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也可以由设计单位提出申请。申报“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建筑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实施, 并且图纸设计经施工图审查通过即可申报, 申报“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则要求必须通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工程质量竣工验收, 并且投入运营使用一年以上, 同时要求在建设及运营期间未发生过重大质量安全事故, 并且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无拖欠农民工工资和工程款的现象。

2) 申报材料。

以一、二星级绿色建筑为例, 申请“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项目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a.《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申报书》一式4份;b.工程项目设计评价报告及规划、设计等相关材料, 一式2份;c.含所有申报材料的电子材料1份。

3) 申报程序。

开展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应当以科学、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 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以申报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为例, 按下列程序进行:

a.申报单位从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网站 (http://www.sxjs.gov.cn/) 下载申报书, 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逐级申报;b.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申报材料由省绿标办受理后, 组织专家对申报的材料进行形式审查;c.通过专家形式审查以后的申报项目, 由申报单位委托省级能效测评机构, 对项目进行能效测评, 并将检测、评估报告报省绿标办;d.未通过形式审查的项目, 省绿标办应当提出形式审查意见, 申报单位根据审查意见修改申报材料后, 可以重新组织申报;e.省绿标办组织专家评审组, 对申报项目进行实地查验, 并依据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 (试行) 》, 对申报材料和测评报告进行评审, 并确定评审意见;f.申报项目应当达到专家评审组4/5以上的人员同意并签字认可后方可通过审查, 评审过程中专家如果对提交的材料有疑义的, 由专家评审组进行核查;g.通过评审的项目由省绿标办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网站公示;h.通过评审的项目经过15 d公示期没有异议, 或者虽然有异议但已经协调解决的, 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审批, 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

参考文献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绿色建筑评价技术指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1.

[2]GB/T 50378-2006,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 篇4

第一条 为充分发挥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家委员会的作用,规范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评价工作,提高评价标识评审质量,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及有关规定,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委员会)由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绿标办)组建并管理,主要负责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评价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并对技术问题和管理问题进行专题研讨。

第三条 专家委员会的组成:

一)专家委员会分为规划与建筑、结构、暖通、给排水、电气、建材、建筑物理七个专业组。

二)专家委员会设主任委员一名、副主任委员七名(分别负责七个专业组)。

第四条 专家委员会委员应具备以下资格:

一)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具有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二)长期从事本专业工作,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在本专业领域有一定的学术影响;

三)熟悉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管理规定和技术标准,能够积极参与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

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作风正派,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工作协调能力;

五)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60岁。

第五条 专家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

一)开展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技术咨询服务,为评价标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二)承担评价标识评审工作;

三)参与评价标识发展规划和相关技术文件的制定工作。

第六条 专家委员会委员按以下程序聘任:

一)单位或个人推荐,本人愿意,填写《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家委员会专家登记表》,并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经所在单位同意,报绿标办审核。

二)绿标办审核通过后,由绿标办向受聘专家颁发《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家聘用证书》。

第七条 专家委员会的日常管理:

一)专家委员会委员实行聘任制,聘期为2年。期满后根据本人工作情况和工作需要,决定是否续聘。

二)专家委员会的工作经费由绿标办筹措,主要用于专题研讨、工作交流、日常管理等。

三)建立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家委员会专家档案,由绿标办负责管理。

第八条 专家委员会的委员应认真履行职责,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有关规定,积极协助绿标办开展工作,维护评价标识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 篇5

8月6日, 有6个项目获得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司、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认可的第一批“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 此举标注着中国有了依照自己的标准评出绿色建筑工程, 并且基本建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这次获得“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6个项目分别是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绿色建筑工程研究中心办公楼工程、深圳华侨城体育中心扩建工程、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世博中心工程、绿地汇创国际广场准甲办公楼工程、金都·汉宫工程和金都·城市芯宇工程。

此前, 原建设部在2006年组织编制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2007年8月又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 (试行) 》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2008年4月, 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与绿色建筑专委会共同成立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公室 (简称“绿建办”) , 负责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管理工作。由此, 开始建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绿建办”成员单位包括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深圳建筑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绿建办主要负责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管理工作, 受理三星级绿色建筑的评价标识, 指导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活动。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分为“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 分别用于对处于规划设计阶段和运行使用阶段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 有效期分别为2年和3年。

近期, “绿建办”将按新制定的程序和要求继续受理规划设计阶段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申请。申请应由业主单位或房地产开发单位提出, 鼓励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物业管理等相关单位共同参与申报;申请项目应当完成施工图设计并通过施工图审查, 符合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和管理规定, 以及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运行使用阶段的评价标识申报程序和评审的具体要求正在制定中, 计划今年下半年逐步展开运行使用阶段的评价标识活动。经过评估认证, 达到绿色建筑等级者, 可以颁发证书和标志;对于达不到绿色建筑等级者, 将不得冠以绿色建筑评价标识。

绿色建筑并不一定要全部采用高新建材技术和产品, 只要选配合理, 采用常规技术和产品, 再根据具体项目稍做改进就能达到绿色建筑的效果。有业内人士指出, 太阳能热水系统、雨水收集和中水处理系统等就是很成熟的技术和产品。可以说, “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推出为建材部品商带来了商机。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 篇6

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以及节能减排的不断深入, 环保、绿色、低碳等关键词不断进入公众视野, 成为建筑、建材行业关注的焦点话题。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技术依托单位是为全面推进北京市绿色建筑的发展, 协助开展北京市绿色建筑技术支持工作而设立的。主要职责是协助开展绿色建筑标识评价工作, 提供绿色建筑技术服务, 参与制定行业发展规划、标准、技术导则等文件, 承担绿色建筑领域重大专项课题研究。

作为北京市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技术依托单位, CTC积极配合北京市的绿色建筑评价工作, 先后参与了雁栖湖项目 (G20峰会项目) 、北京市委办公楼、工信部办公楼、中石油大厦和中海油大厦等重点项目的绿色建筑评价, 并参加了《北京市绿色建筑评价技术指南》的编写。在标准方面, 参与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 的修订工作, 作为牵头单位负责国家标准《建筑行业节约材料评价指标体系》的制订。多年来, CTC一致致力于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研究, 先后承担了多项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相关国家科研项目, 开发了《绿色建筑选用产品技术指南》, 成功推出“绿色建筑选用产品证明商标”, 目前已为近百家企业的数百种产品提供了绿色建材的评价技术服务, 并编制发布了《绿色建筑选用产品导向目录 (2012) 》。CTC还与中新天津生态城开展紧密合作, 推动绿色建材产品和技术的应用和示范, 为绿色建筑设计与工程选材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和支持。

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 篇7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快绿色建材推广应用, 规范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 更好地支撑绿色建筑发展,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绿色建材是指在全生命周期内可减少对天然资源消耗和减轻对生态环境影响, 具有“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绿色建材评价标识 (以下简称评价标识) , 是指依据绿色建材评价技术要求, 按照本办法确定的程序和要求, 对申请开展评价的建材产品进行评价, 确认其等级并进行信息性标识的活动。

标识包括证书和标志, 具有可追溯性。标识的式样与格式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制定。

证书包括以下内容:

(一) 申请企业名称、地址;

(二) 产品名称、产品系列、规格/型号;

(三) 评价依据;

(四) 绿色建材等级;

(五) 发证日期和有效期限;

(六) 发证机构;

(七) 绿色建材评价机构;

(八) 证书编号;

(九) 其他需要标注的内容。

第四条每类建材产品按照绿色建材内涵和生产使用特性, 分别制定绿色建材评价技术要求。

标识等级依据技术要求和评价结果, 由低至高分为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三个等级。

第五条评价标识工作遵循企业自愿原则, 坚持科学、公开、公平和公正。

第六条鼓励企业研发、生产、推广应用绿色建材。鼓励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优先使用获得评价标识的绿色建材。绿色建筑、绿色生态城区、政府投资和使用财政资金的建设项目, 应使用获得评价标识的绿色建材。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七条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全国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监督管理工作, 指导各地开展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负责制定实施细则和绿色建材评价机构管理办法, 制定绿色建材评价技术要求, 建立全国统一的绿色建材标识产品信息发布平台, 动态发布管理所有星级产品的评价结果与标识产品目录。

第八条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三星级绿色建材的评价标识管理工作。省级住房城乡建设、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一星级、二星级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工作, 负责在全国统一的信息发布平台上发布本地区一星级、二星级产品的评价结果与标识产品目录, 省级主管部门可依据本办法制定本地区管理办法或实施细则。

第九条绿色建材评价机构依据本办法和相应的技术要求, 负责绿色建材的评价标识工作, 包括受理生产企业申请, 评价、公示、确认等级, 颁发证书和标志。

第三章申请和评价

第十条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申请由生产企业向相应的绿色建材评价机构提出。

第十一条企业可根据产品特性、评价技术要求申请相应星级的标识。

第十二条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申请企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 具备独立法人资格;

(二) 具有与申请相符的生产能力和知识产权;

(三) 符合行业准入条件;

(四) 具有完备的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

(五) 申请的建材产品符合绿色建材的技术要求, 并在绿色建筑中有实际工程应用;

(六) 其他应具备的条件。

第十三条申请企业应当提供真实、完整的申报材料, 提交评价申报书, 提供相关证书、检测报告、使用报告、影像记录等资料。

第十四条绿色建材评价机构依据本办法及每类绿色建材评价技术要求进行独立评价, 必要时可进行生产现场核查和产品抽检。

第十五条评审结果由绿色建材评价机构进行公示, 依据公示结果确定标识等级, 颁发证书和标志, 同时报主管部门备案, 由主管部门在信息平台上予以公开。

标识有效期为3年。有效期届满6个月前可申请延期复评。

第十六条取得标识的企业, 可将标识用于相应绿色建材产品的包装和宣传。

第四章监督检查

第十七条标识持有企业应建立标识使用管理制度, 规范使用证书和标志, 保证出厂产品与标识的一致性。

第十八条标识不得转让、伪造或假冒。

第十九条对绿色建材评价过程或评价结果有异议的, 可向主管部门申诉, 主管部门应及时进行调查处理。

第二十条出现下列重大问题之一的, 绿色建材评价机构撤销或者由主管部门责令绿色建材评价机构撤销已授予标识, 并通过信息发布平台向社会公布。

(一) 出现影响环境的恶性事件和重大质量事故的;

(二) 标识产品经国家或省市质量监督抽查或工商流通领域抽查不合格的;

(三) 标识产品与申请企业提供的样品不一致的;

(四) 超范围使用标识的;

(五) 以欺骗等不正当手段获得标识的;

(六) 其他依法应当撤销的情形。

被撤销标识的企业, 自撤销之日起2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标识。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一条每类建材产品的评价技术要求、绿色建材评价机构管理办法等配套文件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另行发布。

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 篇8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 (国发[2013]41号) 、《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 (国发[2013]37号) 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 (国办发[2013]1号) 要求, 大力发展绿色建材, 支撑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需求, 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加快转变城乡建设模式和建筑业发展方式, 改善需求结构, 培育新兴产业, 促进建材工业转型升级, 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 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了《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现将《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 请结合本地情况, 依照本办法开展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

2014年5月21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快绿色建材推广应用, 规范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 更好地支撑绿色建筑发展,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绿色建材是指在全生命周期内可减少对天然资源消耗和减轻对生态环境影响, 具有“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绿色建材评价标识 (以下简称评价标识) , 是指依据绿色建材评价技术要求, 按照本办法确定的程序和要求, 对申请开展评价的建材产品进行评价, 确认其等级并进行信息性标识的活动。

标识包括证书和标志, 具有可追溯性。标识的式样与格式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制定。

证书包括以下内容:

(一) 申请企业名称、地址;

(二) 产品名称、产品系列、规格/型号;

(三) 评价依据;

(四) 绿色建材等级;

(五) 发证日期和有效期限;

(六) 发证机构;

(七) 绿色建材评价机构;

(八) 证书编号;

(九) 其他需要标注的内容。

第四条每类建材产品按照绿色建材内涵和生产使用特性, 分别制定绿色建材评价技术要求。

标识等级依据技术要求和评价结果, 由低至高分为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三个等级。

第五条评价标识工作遵循企业自愿原则, 坚持科学、公开、公平和公正。

第六条鼓励企业研发、生产、推广应用绿色建材。鼓励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优先使用获得评价标识的绿色建材。绿色建筑、绿色生态城区、政府投资和使用财政资金的建设项目, 应使用获得评价标识的绿色建材。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七条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全国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监督管理工作, 指导各地开展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负责制定实施细则和绿色建材评价机构管理办法, 制定绿色建材评价技术要求, 建立全国统一的绿色建材标识产品信息发布平台, 动态发布管理所有星级产品的评价结果与标识产品目录。

第八条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三星级绿色建材的评价标识管理工作。省级住房城乡建设、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一星级、二星级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工作, 负责在全国统一的信息发布平台上发布本地区一星级、二星级产品的评价结果与标识产品目录, 省级主管部门可依据本办法制定本地区管理办法或实施细则。

第九条绿色建材评价机构依据本办法和相应的技术要求, 负责绿色建材的评价标识工作, 包括受理生产企业申请, 评价、公示、确认等级, 颁发证书和标志。

第三章申请和评价

第十条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申请由生产企业向相应的绿色建材评价机构提出。

第十一条企业可根据产品特性、评价技术要求申请相应星级的标识。

第十二条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申请企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 具备独立法人资格;

(二) 具有与申请相符的生产能力和知识产权;

(三) 符合行业准入条件;

(四) 具有完备的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

(五) 申请的建材产品符合绿色建材的技术要求, 并在绿色建筑中有实际工程应用;

(六) 其他应具备的条件。

第十三条申请企业应当提供真实、完整的申报材料, 提交评价申报书, 提供相关证书、检测报告、使用报告、影像记录等资料。

第十四条绿色建材评价机构依据本办法及每类绿色建材评价技术要求进行独立评价, 必要时可进行生产现场核查和产品抽检。

第十五条评审结果由绿色建材评价机构进行公示, 依据公示结果确定标识等级, 颁发证书和标志, 同时报主管部门备案, 由主管部门在信息平台上予以公开。

标识有效期为3年。有效期届满6个月前可申请延期复评。

第十六条取得标识的企业, 可将标识用于相应绿色建材产品的包装和宣传。

第四章监督检查

第十七条标识持有企业应建立标识使用管理制度, 规范使用证书和标志, 保证出厂产品与标识的一致性。

第十八条标识不得转让、伪造或假冒。

第十九条对绿色建材评价过程或评价结果有异议的, 可向主管部门申诉, 主管部门应及时进行调查处理。

第二十条出现下列重大问题之一的, 绿色建材评价机构撤销或者由主管部门责令绿色建材评价机构撤销已授予标识, 并通过信息发布平台向社会公布。

(一) 出现影响环境的恶性事件和重大质量事故的;

(二) 标识产品经国家或省市质量监督抽查或工商流通领域抽查不合格的;

(三) 标识产品与申请企业提供的样品不一致的;

(四) 超范围使用标识的;

(五) 以欺骗等不正当手段获得标识的;

(六) 其他依法应当撤销的情形。

被撤销标识的企业, 自撤销之日起2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标识。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一条每类建材产品的评价技术要求、绿色建材评价机构管理办法等配套文件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另行发布。

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篇9

《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发布是对《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的进一步细化, 对促进我国建材行业进入“全绿”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本刊全文刊出以飨读者。《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 (试行) 》第一版制定了砌体材料、保温材料、预拌混凝土、建筑节能玻璃、陶瓷砖、卫生陶瓷、预拌砂浆等七类建材产品的评价技术要求, 适用于上述七类产品的绿色建材评价, 专业性强, 本刊不单独刊出。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落实《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和《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和建材工业转型升级、推进新型城镇化,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有关要求和《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 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规定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 (以下简称评价工作) 的组织管理、专家委员会、评价机构的申请与发布、标识申请、评价及使用、监督管理。

第三条绿色建材评价应紧密围绕绿色建筑和建材工业发展需求, 促进节地与室内外环境保护、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材料与产品以及通用绿色建材的生产与应用。

第四条评价工作遵循企业自愿和公益性原则, 政府倡导, 市场化运作。评价技术要求和程序全国统一, 标识全国通用, 在全国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信息平台 (以下简称信息平台) 发布。

第五条绿色建材评价机构、评价专家及有关工作人员对评价结果负责。

建材生产企业应对获得标识产品的质量及该产品的全部公开信息负责。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六条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绿色建材推广和应用协调组明确绿色建材评价标识日常管理机构, 由该机构承担绿色建材评价标识日常实施管理和服务工作, 以及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 (以下简称两部门) 委托的相关事项。

第七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住房城乡建设、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以下简称省级部门。两部门和省级部门统称为主管部门) , 负责本地区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 明确承担省级绿色建材评价标识日常管理工作的机构;

(二) 对一星级、二星级评价机构进行备案并将备案情况及时报两部门;

(三) 本地区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应用的协调和监管;

(四) 在信息平台发布本地区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等工作。

第三章专家委员会

第八条全国绿色建材评价标识专家委员会 (以下简称专家委员会) 由两部门负责组建。专家委员会主要职责是:

(一) 提供技术咨询和支持;

(二) 评审绿色建材评价技术要求;

(三) 其他相关工作。

第九条专家委员会由建筑、建材等领域专家组成, 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2~3名。委员任期为3年, 可连续聘任。委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 高级技术职称且长期从事本专业工作, 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在专业领域有一定的学术影响;

(二) 熟悉建筑或建材产业发展现状和国内外趋势, 了解相关政策、法规、标准和规范;

(三) 出版过相关专著、发表过相关科技论文、主持过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编制或主持过国家相关科技项目;

(四) 良好的科学道德、认真严谨的学风和工作精神, 秉公办事, 并勇于承担责任;

(五) 身体健康, 年龄一般不超过68岁。

第十条专家委员会委员按以下程序聘任:

(一) 单位或个人推荐, 填写《全国绿色建材评价标识专家委员会专家登记表》, 并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 经所在单位同意, 报两部门审核;

(二) 通过审核的, 颁发《全国绿色建材评价标识专家证书》。

第十一条省级部门可参照本章成立省级专家委员会。

第四章评价机构

第十二条评价机构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 评价工作所需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与制品、市政与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机电与智能化、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等专业人员, 一星级、二星级评价机构不少于10人, 三星级评价机构不少于30人。

其中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比例不得低于60%, 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比例不得低于30%;

(二) 独立法人资格, 在行业内具有权威性、影响力;

(三) 评价机构人员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熟悉相关政策和标准规范, 以及绿色建材评价技术要求;

(四) 组织或参与过国家、行业或地方相关标准编制工作, 或从事过相关建材产品的检测、检验或认证工作;

(五) 开展评价工作相适应的办公条件;

(六) 所需的其他条件。

第十三条对评价机构实施备案和动态信用清单管理。拟从事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的机构应提交《绿色建材评价机构备案表》。

备案表应随附相关材料复印件, 如法人资格证书、营业执照和其他证明材料等。

第十四条从事三星级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的机构, 经所在地省级部门向两部门备案。中央企事业单位、全国性行业学 (协) 会可直接向两部门提交备案表, 同时抄报所在地省级部门。从事各地一、二星级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的机构, 向当地省级部门备案。

三星级评价机构如开展一星级、二星级标识评价的, 向相应的省级部门备案。

从事三星级评价标识工作的机构应不少于两家, 每省 (自治区、直辖市) 从事一、二星级评价标识工作的机构应不少于两家。

评价机构相关信息及时在信息平台发布。

第十五条评价机构与申请评价标识的企业不得有任何经济利益关系。从事相关建材产品设计、生产和销售的企事业单位原则上不得作为绿色建材评价机构。

第五章标识申请、评价及使用

第十六条标识申请由建材生产企业向相应的评价机构提出。生产企业可依据评价技术要求向相应等级的评价机构, 申请相应的星级评价和标识。

同一生产企业的同一种产品不得同时向多个评价机构提出相同星级的申请。

第十七条标识申请企业应填写《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申报书》, 按照评价技术要求提供相应技术数据和证明材料, 并对其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第十八条评价机构收到企业申请后, 须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形式审查。通过形式审查的, 评价机构向申请企业发放受理通知书。双方应以自愿为原则, 协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等。

未通过形式审查的, 应一次性告知申请企业应补充的材料。

第十九条评价工作应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 (不含抽样复测时间) 。

评价通过的, 予以公示, 公示期为10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 评价机构向两部门申请证书编号, 颁发标识;公示有异议的, 由相应主管部门组织复核。

评价未通过的, 如企业对评价结果有异议, 应在10个工作日内向受理的评价机构提出申诉, 评价机构应在10个工作日内给出答复意见;企业对评价机构的答复意见仍有异议的, 可向相应的主管部门提出申诉。

第二十条评价机构按照本办法规定和评价技术要求对企业申请的产品进行评价, 出具评价报告, 明确评价结论和等级等。

第二十一条获得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的企业, 应以适当、醒目的方式在产品或包装上明示绿色建材标识。

第二十二条获得标识的企业应建立标识使用管理制度, 规范标识使用, 保证出厂产品各项性能指标与标识的一致性。对标识的使用情况应如实记录和存档。

第二十三条标识有效期为3年, 有效期内企业应于每年12月底前向评价机构提交标识使用情况报告。有效期满6个月前可向评价机构申请延期使用复评。延期复评程序与初次申请程序一致。

第二十四条获得标识的企业如发生企业重大经营活动变化的, 应及时向评价机构报备。出现下列重大变化之一的, 应重新提出评价申请:

(一) 企业生产装备、工艺等发生重大变化且严重影响产品性能的;

(二) 企业生产地点发生转移的;

(三) 产品标准发生更新且影响产品检测结论的。

第六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五条评价机构每年3月底前向相应的主管部门提交上年度工作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评价工作概况、当年发放标识的统计、评价工作情况分析、机构和人员情况、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建议、其他应说明的情况。

第二十六条主管部门应对相应的评价机构和获得标识的企业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和检查。

第二十七条评价机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 计入诚信记录并以适当方式公布:

(一) 备案过程中提供虚假资料、信息的;

(二) 未经当地主管部门备案在当地从事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的;

(三) 评审过程中提供虚假资料、信息, 造成评价结果严重失实的;

(四) 出具虚假评价报告的;

(五) 不能保证评价工作质量的;

(六) 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情况。

第二十八条获得标识的企业出现下列重大问题之一的, 评价机构应撤销或者由主管部门责令评价机构撤销已授予的标识, 并通过信息平台向社会公布:

(一) 出现影响环境的恶性事件和重大质量问题的;

(二) 标识产品抽查不合格的;

(三) 超范围使用标识的;

(四) 以欺骗等不正当手段获得标识的;

(五) 利用获得的标识进行虚假或夸大宣传的;

(六) 其他依法应当撤销的情形。

第二十九条被撤销标识的企业, 自撤销之日起2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标识;再次被撤销标识的企业, 评价机构不得再受理其评价申请。撤销标识的有关信息在信息平台上予以公示。

第三十条主管部门和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者干扰评价工作导致评价不公正的, 依照有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 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任何单位或个人对评价过程或评价结果有异议的, 可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诉和举报。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二条专家登记表及证书、评价机构备案表、标识申报书、标识式样与格式等另行发布。

第三十三条省级部门可依据《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和本细则制定本地区实施细则。

上一篇:电力系统的信息化集中下一篇: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