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定位的女性

2024-07-04

寻找定位的女性(精选十篇)

寻找定位的女性 篇1

翁月月是一个以爱情作为生命目的的女人, 但是她却不知道要实现这些是以经济和精神的独立为前提的。无疑月月是爱国军的, 是想认真做一个贤良的妻子、孝顺的媳妇, 平平安安过一生。即便是新婚之夜受“黑眼风”火灾的惊吓, 丈夫国军失去了作为男人的雄风, 月月还是一如既往地爱着国军。也许正如月月的闺密庆珠所说, 喜欢当代课教师的月月爱的是国军“举止优雅显得很有修养, 四平八稳”。然而即使国军积极地医治也不能恢复男人的尊严。缺乏了肌肤之亲的热情, 月月对国军的感情也由婚前的吸引、激动变成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怜悯、同情。夫妻之间当然不可避免有怜爱之情, 但是夫妻之间只有怜爱之情显然不能长久。月月做一个好妻子的愿望落空, 对未来充满迷茫。

这时, 以前自己不注意的买子进入了自己的视线。买子身上有着“随意流淌的热情, 散漫、不拘小节, 并且这种不拘小节让人感到熨帖、舒服, 有种舒心的暖意, 有种热热的气流。”买子身上有种与国军不同的放荡不羁的精神气质。买子竞选村长、开砖场……。老实本分的月月孤注一掷地爱上了买子。月月需要的是“一个人不管面临怎样的现实都爱她”的男人, 她将自己的生命寄托在情人买子的身上。然而, 血与泪的现实让月月明白, 买子“是个自私的人”, 他的“现实其实就是自私, 你只考虑你适合什么, 需要什么, 从不考虑为感情负什么责任。”做一个好情人的角色而不得。月月再一次对未来迷茫。甚至月月最后与国军离婚、辞去自己喜欢的民办教师工作, 在乡村打工, 执拗地要把自己和情人买子的孩子生下来, 也只是表明自己对爱情的执着, 或者说不愿意对爱情的绝望。

这与其说是对情人的守望, 不如说是对爱情的执着。正如翁凡书所说月月“其实不是生活在爱情里, 爱情已不存在”, 而是“生活在一种意志里”, 月月“爱着的不是那个人, 而是爱情”。月月就是这样为爱可以舍弃一切:名誉、地位、尊严、脸面、职业、丈夫。这与买子务实、平庸的爱形成鲜明的对比。然而, 月月决定堕胎, 不再指望这个几乎耗费她所有精血的与情人所孕育的孩子时, 她决定彻底地将自己还原一个人的角色, 而不是社会给女人定位的妻子、母亲或者情人。放弃了男权社会为女人派生的任何社会角色, 凤凰涅槃, “不再依附, 真正独立”。

不得不指出的是, “绝大多数的女人是在爱情中寻找自我, 最后又在爱情中迷失自我!爱情确实是一种激发人奋进的力量, 而对男权社会中的女人来说激发的则是牺牲自我多于确立和肯定自我, 女人在爱情中发现的是作为妻子、情人的自我, 而非真正自立的自我。” (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藩篱》[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5) 孙慧芬敏感而犀利地发现, 即使当下具有初步主体意识的乡村知识女性也习惯于将自己的命运寄托给男性, 习惯于男性给自己规定的社会角色。孙慧芬敏锐地发现了当下乡村沉默的大多数内心的痛苦和命运的多舛。她以散文化的笔触, 内省式的叙述, 在乡村现代化进程的视野下, 剖析乡村女性个体成长和主体意识获得的艰难。而翁月月的成功无疑对新世纪乡村女性形象的塑造具有指导性和示范的意义。读者也从二元对立的两性思维中跳出来, 对乡村社会的生存状态做更为深入的思考。毫不夸张地说正因为有这样富有意味的成功的女性形象, 才使得新世纪乡村小说的女性书写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读

寻找自己 性格GPS定位系统 篇2

你想了解自己的真实个性吗?

本期不仅有性格基因测试,还为你解析常见梦境掩藏的心理。

在寻找到真实的自我之后,才能面对自己个性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哦。

赶紧来寻找自己吧。

性格基因测试 去年至少看过一次美术展览,家中书柜至少有一本和美术有关的书籍?

Yes→2 No→3 你的地理成绩比数学好?

Yes→4 No→5 你能够说出五位小学同班同学的姓名,并记得他们的长相?

Yes→5 No→6 身边有学美术或相关职业的人?

Yes→7 No→8 你曾经组过乐团,或参加过任何与美术音乐有关的表演活动?

Yes→8 No→9 你觉得自己的记忆力和表达能力都不错?

Yes→9 No→10 你目前的发型是长发,或是正想要留长发?

Yes→11 No→12 你生性寡言,不容易和他人推心置腹?

Yes→12 No→13 看见可爱的绒毛玩具,会想摸一下?

Yes→13 No→14 你对于阅读很有兴趣,不喜欢人挤人的百货公司?

Yes→14 No→15 曾经亲手画过图画或卡片送人?

Yes→16 No→17 曾经送过花给人,或曾收过他人送的花?

Yes→17 No→18 因为食欲不错,食量也大,有体重过重的问题?

Yes→18 No→19 你喜欢飙车的速度感?

Yes→19 No→20 你喜欢向日葵胜过鸢尾花?

Yes→20 No→21 曾经因为犯错而被处罚?

Yes→22 No→23 你对于数字相当有概念?

Yes→23 No→24 对于蓝色的画作比红色的画作来得有感觉?

Yes→24 No→25 每天都会喝很多的水?

Yes→25 No→26 喜欢德国表现画派胜过古典派?

Yes→26 No→27 喜欢喧闹的画面还是安静的画面?

Yes→27 No→28 曾有人对你表示,你是个难以捉摸且不按牌理出牌的人?

Yes→D No→A 你的房间收拾得整齐干净,做起事来一丝不苟?

Yes→B No→C

你不太喜欢拍照?

Yes→C No→D 身处于宽阔的空间会有不安全感?

Yes→D No→E 你的个性不拘小节?

Yes→F No→E 你不相信算命和轮回?

Yes→F No→G 今年有至少一次的国外旅行计划?

Yes→G No→H

A:理性且深懂分寸拿捏,但大半时间都是过着一个人的生活,不容易相信他人,宁可孤独一人也不愿冒险。

B:你有独特的人生观,不喜欢随波逐流,但若脱离团体又会感到不安和害怕。因为拿不定主意,经常在机会降临时犹豫不定,做事有点虎头蛇尾的你,经常是说得多做得少。

C:情绪喜怒无常,别说他人很难真正理解你,连你自己也不能百分之百地掌控自己。你喜欢冒险、挑战、变化,对于不正常或是特异的人事物最感兴趣。

D:你是个执着乐观的人,对人生的看法充满热忱和几分难得的孩子气。重视情感的你很容易被打动,且因为情感付出太多,最后被毫无保留地伤害而深感痛苦不已。你的想法单纯,不够世故。

E:对于事情的看法比较悲观,害怕挫折和痛苦,但面对变局时,仍能冷静以对,这是你最与众不同之处。对于自我要求相当严格的你,很难完全放松。

F:易对事物热衷且不知不觉就会走火入魔的人,心地善良且没有心机。你经常心存乐观,期待能透过自己的力量去改变他人的生活。你喜欢接近群众,对于朋友尤其充满热忱,为人不斤斤计较。

G:你是凡事按部就班的人,不会好高骛远,是你最大的优点。你不太善于言辞和自我包装。虽然脚踏实地,但由于生性害怕改变,冒险精神显然很不足。

H:这种人可能拥有满腹知识,却缺乏实务能力。自尊心强,习惯掩饰不安,擅长纸上谈兵,最终只能成为幕僚角色。

6种心理掩藏的梦境

每个人的生活经验会烙印在脑海里,并会在梦里投射出来。以下是临床个案常见的典型人格及其梦境,归纳成六大类型,希望有助大家了解自己。自责与自我否定的人

常梦到和人摔角、打架、厮杀,梦中都是辛苦的斗战和疲累,或是钱包被偷,而与窃贼拉扯追逐。这些梦境是一种反复的自我否定,投射出的是内在矛盾冲突的性格。这类人可能是成长于高标准的环境中,从小到大不断被责骂。另外,有些婚姻失败的父母,常把挫败的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也会造就孩子形成自责型的人格。自我怀疑及自我形象差的人

老是梦到自己没有穿衣服走在大街上,或是穿着不得体、羞惭万分,奇怪的是,旁人竟然没有发现。这是缺乏自信者典型的心理状态和最常见的梦境。这类人成长过程中,可能是没有获得大人的信任,或是在负面教育环境中成长的人。另外则是在一种竞争的环境中成长的人,特别是兄弟姐妹间的比较,自信心不断被打击。自我要求高、完美主义的人

常会梦见被人追赶,并且很明确地看见有人在后头追自己、距离近得快要被追上,只好跑得更快。这是完美主义者最常出现的梦。永远觉得自己努力还不足够,才没能达到完美的境界。这类人可能是因为成长过程中,大人太过忙碌而被忽略,因此怎么努力都没有被鼓励,或是大人的标准过苛。内心充满恐惧的人

同样是被追赶的梦,但这种人在梦里只有被坏人追的意识,却连究竟是谁在追着自己都看不到,有一种说不出的恐惧深植内心。这种人是儿时成长环境的不稳定所致。人的安全感一般是在三岁幼童期以前就逐渐建立,若和不同照顾者相处下长大的孩子,就容易造成安全感严重不足;或是家中充满争吵,也会如此。不了解自己内心感受的人

搭电梯要去某一层楼,明明按下了电梯的按钮,却一直到不了想去的楼层,就像一直想搞懂自己,却总不了解自己情绪和想法,所以一直到不了想去的地方。这类人可能是从小不被容许出现“情绪”,或是没有人可以谈心。很多人都可能因为在家中不习惯敞开心胸,总会疑惑为什么快乐后总觉孤单、人群里也觉得寂寞。假单纯的人

寻找“定位”的金矿 篇3

对于无数的企业家来说,找到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商业理论是一件相当头疼的事情,如今的知识生产率越来越高,世界商业图书出版物每年达数百万册,能够幸存下来并经久不衰的书实在寥寥。因此,这些以宣扬“卓越”、“常青”的著作无疑成为CEO手中不得不读的经典,流传至今。

但有一个问题:当这些书籍依然畅销的时候,那些奉其为圭臬的企业,它们的产品还会像这些书籍那样畅销吗?事实已经证明,一些在前些年被提到的卓越企业很多相继陷入困境,有的甚至爆发了严重的财务危机,这个名单上的企业包括王安电脑、凯玛特连锁超市、转型前的IBM,以及刚刚破产的通用汽车等等。这些企业既然能被拿来作为榜样,其企业的管理基本都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相反一般都很优秀,这令很多人感到困惑。但在营销战略学家、被誉为“定位之父”的特劳特看来,解决这些企业困境的办法其实很简单,企业需要一个独一无二、市场要你存在下去的理由,一言蔽之,就是“定位”。

什么是定位?

1968年,特劳特加入了十几年前他在GE时的同事阿尔·里斯所开办的RCC广告公司。当时里斯和他的伙伴正在致力于“用一种最简单清晰的方式表达复杂的产品”,正在大家苦苦思考的时候,特劳特于1969年1月3日晚上,写了一页备忘录给里斯,提出用他称为“定位”的概念来代表他们不同于其他广告公司的独特思想,许多广告公司标榜创意,而他们把焦点放在战略和定位上。特劳特的“定位”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赏,被确认为RCC公司营销哲学的代言词。

之后,特劳特在《工业营销》杂志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定位”的文章,逐渐引起了外界的关注,直到1980年,特劳特和里斯合作推出了《定位》一书,这是第一本确定定位理论的专著,至今仍被人们奉为经典。

尽管该书的起点似乎是讨论广告传播策略问题,但“定位”却很快成为营销战略的理论构架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成为整个营销专业知识中最富有价值的战略思想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定位”(Positioning)这个词之所以被特劳特选用,是因为“战略”一词在词典中的定义是“针对敌人确立最有利的位置(Positon)”。仅此就能说明定位为什么那么重要了。

那么什么是定位?按照特劳特的描述,“定位要从一个产品开始,那产品可能是一种商品、一项服务、一个机构甚至是一个人,也许就是你自己。但是,定位不是你对产品要做的事,定位是你对预期客户要做的事。换句话说,你要预期客户的头脑里给产品定位。”

从这个角度来说,把这个概念称作“产品定位”是不正确的,好像企业在对产品本身做些什么似的。定位并不是不包含在内,它也要变。不过,那只是名称上的变化,产品的价格和包装事实上都丝毫未变。变化基本上是表面的,旨在确保产品在预期客户头脑里占据一个真正有价值的地位。特劳特认为,在我们这个传播过度的社会里,想要解决说话有人听的问题,定位同样也是首选的思路。

极其简化之信息这个定位概念是定位理论中比较推崇的方式,被称为“一词占领头脑”理论。比如沃尔沃汽车公司用的是“安全”一词,宝马汽车公司用的是“驾驶”一词,联邦快递是“隔天到”,佳洁士用的是“没有蛀牙”。特劳特在《定位》一书中说道:“一旦在众人脑子里拥有了一个词,你就得用它,否则就会失去它。”

不过应该指出的是,任何理论都是需要不断完善的,特劳特早期的定位理论主要是站在“传播者”的自身立场,而从消费者角度解析不够。这一缺陷已经被特劳特所充分注意,他曾经公开表示:“若想定位成功,必须从局外的角度而不是局内的角度考虑问题”。因此,在出版《定位》一书之后,特劳特和里斯又出版了多本著作,包括畅销至今的《营销战》、《22条商规》等等,而1996年特劳特出版的《新定位》一书从解读消费者理论,将定位论进一步完善并且深化。

心智争夺战

作为“实战派”理论学家,特劳特的“定位理论”同时受到了学院派专家的关注,“现代营销学之父”科特勒就对“定位理论”青睐有加。科特勒在对自己经典的4P理论进行梳理后慢慢意识到,有很多重要步骤应该走到“4P”之前,比如R(Research)——调研,S(Segments)——细分市场,T(Targeting)——划定目标市场。这些理念与特劳特的P(Positioning)——定位不谋而合。科特勒公开表示:“正因为有了定位,营销界才成为一个生动、有趣、令人兴奋和吸引人的竞技场。”

既然,定位理论被如此推崇,那么到底它有哪些重要的影响呢?

定位论对营销哲学的最重要影响就是消费者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在其他传统营销理论中,营销者是主体,消费者是客体。主体通过客体即营销活动来影响客体,在这种单向的信息传递过程中,消费者完全是被动接受者或者被改造者。

但在定位理论,市场营销是认知之战,而不是产品之战。特劳特认为,营销者应该针对的是消费者的大脑,那里是需求的发源地。企业要做的是观察哪些位置已经被占据,哪些位置还是空当,然后向那个狭窄的空间进攻。换句话说,定位不是从消费者已有的需求出发,而是从消费者还没有的需求出发。由于这个位置还没有与哪个名字挂上钩,也许连消费者自己都不知道还存在着这样一块纯洁的阵地。

定位理论使营销者与消费者处于平等的主体位置,没有一个要改造另一个的问题,关系是和谐而非紧张的。在定位这个过程中,发起者为营销者,随着营销者的不断体验与参与,最终在消费者大脑里完成“定位”。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沃尔沃,当年它做出了一个明智的决定——诉求安全,这种产品和品牌的定位在消费者心中不断的碰撞,沃尔沃=“安全”,最终这个印象被消费者放进了自己的大脑里。

其次,竞争导向与顾客导向的统一也是定位理论的一大贡献。传统营销理论对竞争似乎一直未给予足够的关注,人们津津乐道的是“4P”、“4C”、“4R”、关系理论等等。在他们看来,服务好顾客,自然就能赢得市场,竞争处于次要的位置。

然而,你所做的事情,对手同样也在做,同样的顾客、同样的服务,同样的产品和手段,没有什么不同。定位理论认为,营销的本质是战争,企业应该以竞争导向的思维来运筹制胜,争得生存和发展。这似乎让人难以理解,难道它忽视了消费者需求?当然不是,传统的营销理论的竞争导向以竞争者为中心,而定位理论以消费者的大脑为中心。消费者的大脑既是战场,也是消费需求和购买决策的发源地,在这些发生的竞争都是争夺定位的战争,而与定位无关的厮杀再激烈也与消费者无关。

不过,在争夺消费者的战争中,营销人员会经常犯一个错误,那就是改变消费者头脑的想法。“不要做改变人类头脑的蠢事”成了定位概念最重要的原则之一。特劳特不无遗憾的表示:“说实话,每天都有无数的公司在浪费数以百万计的金钱,企业改变它们预期客户的头脑。”

不该被忽视的营销革命

2001年,定位论压倒菲利普·科特勒、迈克尔·波特等大师的理论,被公认为是“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理念”。但是,某种理论一旦成为显学,就不可避免地被泛化。虽然人们把“定位”一词挂到嘴边,但这种应用大多数与定位论的本质相距甚远。于是,定位理论一边在实践中被广泛应用,一边又遭到没有真正读懂它的人大量的质疑与否定。

与其他营销理论不同,定位理论不仅仅在中国没有呈现企业争相运用的场景,就是在其发源地美国,也是雷声大、雨点小。这不禁让人疑惑:定位思想不是已经深入人心了吗,为什么在实践中的结果却让人如此沮丧?

在中国定位理论研究学者侯夫看来,造成定位论的现实和荣誉反差强烈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对“定位”本身进行了错误的定位,仅仅把它当做战略营销的一个步骤,大大限制乃至扭曲了它的作用。这其中尤以STP理论为代表。

所以STP是战略管理的核心内容,包括比如S(Segments)——细分市场,T(Targeting)——划定目标市场,和P(Positioning)——市场定位。也就是科特勒的战略4P的另一种写法。这里的定位是指在确定的目标市场寻找与竞争者相区别的最重要的差异化,然后以此为战略,设计执行的战术4P营销组合,以有效地传播这一定位。

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目标市场不应该是由市场细分得来,而应该是由定位形成的,市场细分本身已经越来越脱离市场。这直接导致了“定位”只是成了战术意义上的微弱差异化而已,而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些细微而复杂的差别只会导致混乱。最终产品同质化和互相替代性越来越强,被迫降价。特劳特表示:“越来越少的产品能够做到与众不同,越来越多的产品是靠价格胜出,而不是价值,这当然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

而事实上,战术定位仅仅是定位理论的初级层次,人们常说的产品定位、广告定位、价格定位等都属于这个层次。它的任务是找到差异性的创意或者角度来进入人们的大脑。

企业在战术层面的定位有很多选择,但你一旦做出了选择,就必须把它提升到战略层面才能充分发挥其威力,而其他不相关、不协调的东西都要舍去。如波特所说:“战略在本质上是要做权衡取舍、做抉择,然后调整它。”这就是定位的中级层次——战略定位。

而聚焦经营时定位的高低层次,它要求企业抵制住多元化的诱惑,明晰核心业务范围,以使你的品牌树立起专业形象。专业化让你在目标对象的头脑中标出一片属于你的空间,让消费者将你与一个强有力的理念等同起来,从而使你能比那些通才得到更多的报酬。

寻找定位的女性 篇4

洪高娃和萨木儿是《北方佳人》中耀眼夺目的双生花。她们是草原上倾国倾城的绝代佳人, 又是雍容尊贵的王妃、公主。她俩是姑嫂, 是密友, 却又分属于两个对立的家族。战乱频仍的年代, 她们在政治的漩涡中浮沉, 经历苦难坎坷的人生:当过弃妇, 做过俘虏, 做过奴隶, 受过凌辱, 但她们以坚韧无畏的意志、真诚执着的守护成为彼此生命的守望者。作者主要通过生活化的历史叙事模式、女性精神的抒写和情感幻灭的抒写完成了对这两位女性形象的塑造。

首先, 作者将两位女性置身于纷乱复杂的历史舞台之上, 完成对她们人生历程的叙述;而小说则是用生活化的历史叙事模式, 完成了对她们的性格的塑造。有研究者解释说:所谓“生活化的历史叙事”是指“历史小说在叙述重大历史事件同时, 重视对日常生活情景、男女私人情感及家庭人伦亲情等的描述, 它们不现被视为艺术穿插、点缀……而是与重大历史叙事一道共同构成作品思想意蕴与艺术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1]《北方佳人》在叙述人性的贪欲争斗、政治的阴谋诡计和战争的烽火硝烟当中, 穿插描写了生活化的情景, 交融出了人物性格的刻画。如小说的开头就描写了婚后的洪高娃和哈尔古楚克在小别见面的浓情相拥, 不仅写出他们刻骨铭心的爱恋, 也可看到洪高娃的痴情;这也为哈尔古楚克被阴谋击杀之后, 洪高娃痛不欲生誓要为他报仇作了铺垫。当她得知是汗王与宠臣浩海达裕谋害了自己的丈夫后, 当机立断用智谋离间汗王与浩海达裕, 终令汗王怒而灭杀了浩海达裕。最后, 她无惧地告诉汗王是自己挑拨了他跟浩海达裕的关系, 她就是要用他们的血与肉来祭奠丈夫的亡灵。她视死如归的刹那迸发出的“那惊人的美丽、魅力和魔力的光彩, 交相辉映, 无比灿烂, 逼得人睁不开眼睛。”[2]她的智慧、胆识与刚烈是如此耀眼夺目。美丽与智慧并重的女子才能真正夺人心魄。又如作品对萨木儿的刻画, 萨木儿是额勒伯克汗的女儿, 是黄金家族的嫡传子孙。她尊贵的出身预示着她必会被卷入权力争夺的漩涡。但作者并没有着力描绘她在政治舞台上如何叱咤风云, 而是写了她作为女儿, 作为妻子, 作为母亲的情感历程。作者还借萨木儿的视角给读者铺展了北中国蒙古草原上的奇异风物:莽阔无边的草甸子、哈纳斯清澈碧绿的湖水、红顶白毡的穹帐、飞驰奔跑的骏马猎狗、香浓甘醇的奶酒奶茶等等。生活化的抒写, “把富有时代特色的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同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巧妙地编织一起, 熔成一炉”, [3]成功塑造了一个坚强不屈、豁达宽容、向往美好生活的女子形象。

其次, 作者通过女性精神的抒写揭示了女性的心路历程。小说写洪高娃因惊世美貌成为草原上最有权势的男人抢夺的目标, 人们认为汗廷的六次更迭皆因她而起, 将她视为祸国殃民的“祸水”“妖精”。但她激愤地反驳:“我只做我该做的事情, 只做我的良心许我做的事情, 只做我的情感指示我做的事情!”“我是好女人!也是骄傲的女人!为了争夺我, 他们付出代价, 那是他们的事情, 我永远不承担妖孽魔鬼、祸国殃民的罪名!永远也不!”[4]洪高娃对千百年来“女人是祸水”的不公平评价的激烈反抗, 做人做事顺从内心, 遵循良知, 展现她心灵深处高贵、纯净与美好, 完成对她精神的诗性描写。又如作品中的萨仁, 她离间了萨木儿与丈夫巴图拉的感情, 令萨木儿极其憎恶她。但当萨木儿知道她满身香气是为了掩盖对男人体液的厌恶, 为了儿子才忍受身体的无尽的折磨时, 原谅了她, 并由衷地感叹道:“无论她们是高贵还是卑贱, 是美还是不美, 可爱还是可恨, 她的心底都隐藏着那么深的痛, 经受着不为人知的苦。她谁不可怜可悯?”[5]面对女性的悲苦命运, 萨木儿感同身受, 深层次的心理独白, 表现出萨木儿对生命的悲悯;其对萨仁的宽恕, 表现出她如大地般厚重广阔的气量。

再次, 情感幻灭的叙述表现了女性形象的悲剧性。作者从小说开头就着力建构洪高娃的爱情。在哈尔古楚克死后, 洪高娃将他供奉于心灵的神殿之上, 时时魂牵梦萦。然而作品最后交待了哈尔古楚克当年并没有死, 只是隐姓埋名, 娶妻生子。爱情是洪高娃这个为爱而生的人物形象的魂, 而哈尔古楚克的负情击毁洪高娃所有的自信与骄傲, 令她魂飞魄散, “心头一片荒凉”[6]。作者以悬念的叙事最终解构了洪高娃终生守护的爱情。由建构爱情到爱情幻灭的过程是作者用穿越历史烟尘的女性视角对女性情感悲剧性的展示, 爱情不过是如烟花灿烂后深刻的寂寞苍凉。作品中女性的情感悲剧同样发生在萨木儿的身上。萨木儿深爱巴图拉, 新婚不久就甘愿随丈夫长途跋涉回到哈纳斯。在那里, 萨木儿为丈夫生儿育女, 尽心尽力为瓦剌部族的发展强大出谋划策。而当部族强大, 并夺得汗廷后, 位高权重的巴图拉却移情别恋, 完全忘却了夫妻患难与共的日子, 令萨木儿变成怨妇。为巩固汗廷, 得到传国玉玺, 巴图拉用阴谋算计萨木儿, 完全没有顾念夫妻之情。在男权社会中, 充满着残酷的政治权力争夺, 充满着铁蹄杀戮的血腥征伐。在这样大历史背景中, 女性只是被掩盖被牺牲的, 即使是像萨木儿那样出身尊贵, 手握传国玉玺的女人也会遭遇丈夫的刻薄无情。丈夫的阴谋诡计、绝情绝义令“她的心里有什么东西碎了, 很痛很痛;可她的感觉却很麻木, 脑海中一片白茫茫”[7]。男性与生俱来的自私、贪婪、绝情摧毁了女性对情感的幻想与坚守。作者用萨木儿的痛表现了所有女性的痛, 用萨木儿的苦表现了所有女性的苦, 因此萨木儿情感的悲剧性更具普遍的意义。

作者在大开大阖的历史叙事中, 融入生活化的情景描写, 完成了对两位蒙古传奇女子性格的刻画;从女性特有的视角, 着笔抒写她们的女性精神, 揭示她们曲折的心路历程, 吟唱她们的情感悲歌:双生花开, 于繁华处见苍凉。

凌力在历史小说中跋涉四十年, 努力去探寻历史的情绪、历史的体温、历史的灵魂, “源自母爱的女性精神一开始就是她烛照暗夜的灯塔, 帮助她最终完成了精神价值的建构。”[8]小说中的洪高娃, 丈夫死后, 虽痛不欲生, 但为保住丈夫留下的骨血, 还是忍痛嫁给额勒伯克汗。之后, 九死一生的洪高娃因着苦累病痛, 曾想放弃生命。又因着幼小的儿子, 顽强地活了过来。她在险象环生的政治阴谋中总是将儿子阿寨紧紧地护在身后。当她得知阿岱汗为灭杀阿寨而把阿寨放逐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后, 不顾一切地去营救儿子。母子相见, 泪如泉涌。巴图拉兵败后, 萨木儿和儿子脱欢成为了俘虏。萨木儿为保全儿子豁出性命, 最后惨遭凌辱。她们以母亲的本能, 豁达地放弃权位或安全, 顽强守护着自己的孩子。又如萨木儿在知道萨仁为儿子而忍受隐秘之痛后, 主动放弃权位, 她的仁慈令丈夫都自感羞愧。当洪高娃看到因儿子夭折而疯了的牡丹后, 宽恕了她对自己母子的迫害。她们的母性之爱散发出的润物无声的力量温润抚慰着孩子心灵的创痛。她们如大地般宽容支撑着人类文明的漫长历史, “即使在男权社会的历史叙事中, 也无法抹杀她们的作用。”[9]她们顽强的生存意志及对生命的呵护坚守, 是人类得以生生不息的源泉。母性与爱还令两位传奇女子在共同的处境中建立起终生不渝的情谊。她们相识于豆蔻年华, 因性情相投成为朋友。在此后的三十多年的动荡岁月里, 她们用女性的柔情彼此守望、彼此眷顾, 相互救助, 在悲剧的命运里完成情感价值的坚守。与充斥着阴谋诡计、反复无常、尔虞我诈、背信弃义的男性世界相比, 她们对友情的忠诚与坚守显得尤为可贵。

《北方佳人》完整演绎了两个位女性生死相依的命运, 是唱给女性和母亲的歌谣。女性的爱与母性是作者拨开历史的烟尘寻找到的历史的灵魂。两位传奇女性的成功塑造完成了作者精神价值的建构。

摘要:作者在生活化的历史叙事中完成了对两位蒙古传奇女子洪高娃和萨木儿性格的刻画;从女性特有的视角, 着笔抒写她们的女性精神, 揭示她们曲折的心路历程, 吟唱她们的情感悲歌。女性的爱与母性是作者拨开历史的烟尘寻找到的历史的灵魂。

关键词:生活化,女性精神,情感幻灭,爱与母性

参考文献

[1]陈娇华.生活化的历史叙事——从凌力创作看近年来历史小说的生活化叙事倾向[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 2008 (05) :59-64.

[2]凌力.北方佳人[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8:69.

[3]吴秀明.在历史与小说之间[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1987:105-106.

[4]凌力.北方佳人[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8:22.

[5]凌力.北方佳人[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8:402.

[6]凌力.北方佳人[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8:547

[7]凌力.北方佳人[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8:292.

[8]季红真.穿越历史的烟尘的女性目光[J].文学评论, 2008 (06) :163-168.

寻找定位的女性 篇5

托福阅读细节题定位很重要

考托福的同学都应该知道,托福考试 词汇题与细节题占据了托福阅读的半壁江山,看来细节决定成败,这话一点儿也没错。很多同学把细节题做法背得滚瓜烂熟:首先,找题目中的关键词,去定位;其次,读懂关键词在文章中的句子;最后,看选项中哪个选项最符合文章的意思,就选择哪个。我只能说,背得很好,很流利。不过,你做题的时候就凭这几句话能搞定吗??? 找关键词到底怎么找,定位怎么定,你知道吗?

好了,不为难你了。我们就来看一下托福细节题的第一步——找题目中的关键词。

哪些词可以作为阅读定位的关键词?

很多同学会这样回答:这还不简单! 比较级和最高级,数字,大写。那么,用这样的方法,我们看看怎么来定位下面这道题。这是官方真题Official28第一篇文章underground water中的第八题:

Q8 According to paragraph 2,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meability and porosity?

A. The more pores a rock has, the higher its porosity but the lower its permeability

B. Rocks with many internal spaces that are not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will have high porosity but low permeability.

C. If water flows through a rock easily, it has permeability but low porosity.

D. Rocks that have high permeability have high porosity and vice versa.

这道题既没有大写,也没有时间,更没有比较级。看到这个题,许多学生就傻眼了,这该怎么去定位?

我们刚刚提到的大写,比较级,最高级,数字,大写只是能够帮助我们很快定位的一些特殊的单词。而这些特殊的单词并不是每一个题目中都会有。更常见的应该是名词,形容词,动词等等,这些词都可以帮助我们来定位。因此,在这道题中,我们可以用permeability,和porosity来定位。为什么不用relationship来定位呢?题目问的是permeability和porosity的relationship,大家想一想,文章中会不会有一个句子直接告诉我们它们的关系呢?没有那么容易吧!这可是托福阅读好嘛。所以,这种问A和B的关系,不同之处或相似之处的题,我们应该把关键词定为A和B.

托福阅读高难度文章长难句实例解析:打哈欠的科学原理

托福阅读长难句实例

According to conventional theory, yawning takes place when people are bored or sleepy and serves the function of increasing alertness by reversing, through deeper breathing, the drop in blood oxygen levels that are caused by the shallow breathing that accompanies lack of sleep or boredom.

句子分析

这句话来自于官方真题Official 18的第二篇文章“The Mystery of Yawning”,是很多同学读到普遍觉得比较难懂的句子哦!首先,我们要找到句子的中心点,即主干的谓语动词,本句有两个并列的谓语动词:分别是takes place和serves。其次,本句的难点之一在于:through deeper breathing是一个插入语,造成理解干扰,其实可以先跳过不读,直接把该插入语前后的内容连起来,就是by reversing the drop in blood oxygen levels,其后that are caused by... 引导的定语从句,修饰前面的blood oxygen levels。最后,本句的另一个难点则是:在这个定语从句里面,又镶嵌了另一个定语从句:that accompanies... 引导的定语从句,修饰前面的breathing。

单词回顾

从词汇上看,conventional表示“常规的;符合习俗的”,比如:conventional weapons 常规武器。yawn指的是“打哈欠”。alertness作名词,指的是“警觉;机敏”。reverse作动词,表示“使逆转;倒退”,比如:The damage done to the ozone layer may be reversed. 对臭氧层造成的破坏可以被逆转。shallow表示“浅的”,比如:a shallow analysis of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 对当今社会浅显的分析。accompany作动词,表示“伴随;伴奏”,比如:Lightning usually accompanies thunder. 闪电通常伴有雷声。The singer was accompanied at the piano by his pupil. 演唱者由他的学生担任钢琴伴奏。

句子翻译

最后,一起来读下这句话的翻译吧,“根据传统理论,当人们觉得无聊或者困倦时会打哈欠。睡眠不足或者感觉无聊会引起浅呼吸,而浅呼吸会引起血液中含氧量减少,打哈欠可以通过深呼吸来逆转这种血液含氧量的减少,进而起到提高人体警觉的作用。”

托福考试阅读复杂句难点解读技巧

1、简单句即基本句,就是英语在最简单句子中的基本格局、也是千变万化的句子结构的雏形。基本句型主要有五种:

主-动-补(动词就是我们所说的系动词)

主-动(动词就是我们所说的不及物动词)

主-动-宾(动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及物动词)

主-动-宾-宾(第三种类型的引申)

主-动-宾-补(这个复杂一点,但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动词固定表达就是属于这一种)

2、复杂句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从句”。从句的目的也是英语语言逻辑的精髓就是“修饰关系”,也就是在一个句子里表达更多的内容和信息。

比如“跟别人告别的时候用力一点,因为你多说一句,可能就是最后一句,多看一眼,可能就是最后一眼…”这是属于原因状语从句、主句却还是一个“祈使句”。再如“在这个忧伤而明媚的三月,我从我单薄的青春里打马而过,穿过紫堇,穿过木棉,穿过时隐时现的悲喜和无常。”这个句子,明明就是一个单句,虽然有“在”、但是后面却接的是一个“三月”,整个句子的主语是“我”。

我们再来看几个托福TPO里的句子你会发现其实并不难。

The transition from forest to treeless tundra on a mountain slop is often a dramatic one.

肢解开开分析起来简单多了,大家能不能一眼看到句子的核心呢?这句话的核心含义是:过渡带很剧烈。

Within a vertical distance of just a few tens of meters, trees disappear as a life-form and are replaced by low shrubs, herbs, and grasses.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树消失…和被…代替。

This rapid zone of transition is called the upper timberline or tree line.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个什么X.X的“地带”叫...。

In many semiarid areas there is also a lower timberline where the forest passes into steppe or dese rt at its lower edge, usually because of a lack of moisture.这句话里有了where引导的定语从句,但是把它找出来也就不难理解句子了。这句话的意思为:在…, 有timberline,(一堆东西修饰了timberline)。

托福阅读机经预测

阅读1

Egypt:选都问题,为什么选择了一个叫做Ma的城市

第一段讲的是地理位置上可以control可以控制全国,囚为位置靠上.对比旧首都?此处有题,细节题,问为什么新首都比旧首都好?第二段讲的是从好济贸易上讲,新首部可以使统治者控制经济,因为新首都M是经济运输的必经之地。

第三段讲的是这个首都可以提供pasture为陆路贸易,提供便利。

第四段讲的是河道的问题

阅读2

农葯的使用问题。农药开始使用,可以减少虫害,但是由于害虫的繁殖速度快和可大量繁殖造成自然选择(是这个意思),同时农药还大量杀死的Predator.但是Predator就没这么幸运了

.他们不能大量繁殖,而且毒素通过实物可以传递到他们身体里,这一点造成了害虫数量的增加,最后一段提到了california的一种吃cotton害虫,很难控制.应为他们的竞争对手和天敌被农药弄死了所以农民不得不加大用农药的用量.

阅读3

上石器时代

阅读4

讲sea适合什么情况下的海水环境,吸收沉淀物为养分什么的.版木2:讲egg的进化.一开始是 软的外壳,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壳变硬了

托福阅读机经预测

life in the desert

文章回忆:

沙漠中缺水比较严重,植物和动物分别用不同的方式适应沙漠缺水的环境。

沙漠中的植物有不同的种类,根据各自的特性尽量减少体内水分的缺失:比如有通过根不断扩张至更深处获得水分,有在炎热是收缩,在有水分时张开叶片储存水分,有把根伸展至有水的湖泊或者地方获取地表的水分等。

动物也通过不同的方式减少活动或者减少水分的失去。比如有的比在冷一些的环境下的同类要小许多,有的拥有的一个器官比在冷一些的环境下的同类大很多,减少水分的流失,还有一些热的时候会hibernation,通过这样的方式减少代谢。

映射世界

第一段:在航海行动在欧洲开始的时候,人们开始意识到地图的重要性,同时因为航海的实践活动让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古地图的错误性。地图印刷开始成为一个有利可图的行业,早期的地图往往来自于私人收藏,古书上的绘画,版本非常多。

第二段:欧洲最早的地图更多体现了宗教思想,认为地球居于中心,日月行星和恒星围绕地球运转,在人们通过航海活动意识到这种思想的错误后,这种地图受到了当时人们的assault.

Ptolemy

(托勒密)的地图也属于早期的地图,但是这种地图不像托勒密的宗教思想,它标注了经度纬度的原则原理,还有当时人们能知道的最远的地理位置,所以受到的攻击比较少,而且人们经常查阅。虽然后来的发现越来越多的表明他的地图不准确。

第三段:后来的地图逐渐发展,但是地图描述准确的范围仅限于欧洲大陆人们去过的地方,对于这些地区的城镇有详细描述,但是对于其他的landmass

的描述基本靠想象和口头描述来描绘。更加精确的地图随着人们的航海经历范围逐渐扩大才渐渐补充完善。

寻找定位的女性 篇6

一、住房公积金有过定位吗

现在业界有这样的看法, 认为住房公积金制度不曾有过明确的定位。这点笔者不敢苟同。从住房公积金的发展历程来看, 住房公积金制度有过两个比较适合当时情形的定位:一是1996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的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1996]35号) 中明确界定,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这是住房公积金“过河”摸到的第一块“石头”, 凭借这个清晰而准确的定位, 住房公积金制度在全国迅猛发展。随着城镇住房体制改革的基本结束和住房公积金机构的调整, 住房公积金作为房改中心环节的定位已成为过去时, 迎来了第二个定位。在1998年颁布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住房公积金的定位。它为城镇职工购建住房提供政策性 (低利率) 资金支持, 因而具有保障性质;但因其资金运作方式似乎类似于银行, 又显示出其具有金融性质;因此, 要比较精准地概括这个定位, 还有一定困难。这种亦保障亦金融的模糊定位或许有其历史客观原因, 但这种状况延续到今天, 已有约10年了, 导致住房公积金发展缺乏方向感。

二、定位问题已成为当前住房公积金“口水战”之源

历数这些年社会关注的公积金问题, 如沉淀资金 (使用率) 、公平性、增值收益公私属性及其监管等问题, 都与住房公积金目前定位的不确定性有关。

比如, 关于住房公积金公平性的认识问题。一些垄断性行业超额缴存住房公积金, 钻国家政策的空子;而另外一些企业, 又借口效益不太好、负担重等, 不为或者少为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 造成住房公积金缴存畸高畸低, 显失公平。无论是缴与不缴, 在这些企业看来, 住房公积金是一种储蓄或者福利, 随意性很强。如果将住房公积金看成是一种强制性的保障制度, 并和社会养老保险一样看待的话, 公积金缴存的公平性乃至覆盖面问题就不会如此尖锐突出。

再比如, 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的公私属性问题。近两年, 关于公积金增值收益用于城市廉租住房建设合法性的争论十分激烈。反对者认为, 住房公积金归个人所有, 其增值收益亦应归个人所有, 地方政府无权擅动住房公积金收益用于廉租住房建设;赞同者认为, 住房公积金具有保障性质, 其增值收益用于廉租住房建设是其保障性质的一种表现形式。这就是缘于对住房公积金定位的理解不同, 所站的立场不同, 导致观点迥异。

另外, 住房公积金的监管问题也与其定位有关。若想对一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和监督管理, 首先要知道这项制度的功能与定位, 这样才能制定切实可行的标准与措施。反之, 模糊的定位, 让监管政策制定者把握不住主要矛盾, 而只能面面俱到, 不但增加了监管成本, 而且在实践中很难达到预定效果。

三、住房公积金唯有定位为住房保障才有出路

关于住房公积金的定位, 现在业界流传两个非常鲜明的观点, 一个是朝着住房保障方向, 另一个则是要将住房公积金改组为住房金融机构。笔者赞同前者, 原因在于:

首先, 是大势所然。从近两年国家出台的政策来看, 养老保障、医疗保障、住房保障等保障民生的政策正在加快实施, 这些都说明国家政策正在悄然向保障型社会转变。那么, 将本身具有保障特性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定位在住房保障上, 正是顺应潮流, 大势所趋。

其次, 是住房公积金性质决定的。住房公积金是城镇居民的长期住房储金, 它由个人存储一部分、所在单位资助一部分组成, 归个人所有。国家、单位之所以专门拿出这块资金不随工资发放给个人, 供其随意消费, 乃是为了通过这种强制措施, 达到保证职工“居者有其屋”的目标;若居住条件改善了, 职工也可在退休时一次性全部提取本人住房公积金账户上的资金, 颐养天年, 又减轻了社会负担, 是养老保障的一种重要补充, 其保障性质非常突出。正因如此, 国务院2004年发布的《中国的社会保障和政策》白皮书, 将住房公积金纳入住房保障之列。

寻找定位的女性 篇7

一、“世界”与“世界文学”观念的输入

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本无现代意义上的“世界”观。“世界”一词连用, 最先是《楞严经》中佛家对时空概念的表述:“世”乃时间, “界”即空间。与今天通用的“泛指地球上所有的地方”之义迥异, 现代意义上的“世界”其实起源于十九世纪日本人对英语“The world”的意译, 逐渐改变了国人“中国居天下之中心”的观念。从瞠目且醉心于泰西的物质文明, 到反思以“民族”、“国家”角度看问题的局限性, 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文明的态度逐渐从盲目崇拜转向理性观察。随着西方科学论著翻译的深入, 东西方的交流由表面可感的坚船利炮延伸到更深的文化层面, 中国知识分子逐渐认识到“中国乃天下中心”的荒谬, 开始接受“中国只是世界民族国家之一”的世界观。

在文学界, 直到现代小说以其广泛普及的功用而得到新派文人的大力提倡, 国人才真正认识到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潮流间的距离。从“中国一切皆胜西人, 所不如者, 兵而已”到认识“中国的文坛一片绝大的荒原”, 这中间经历几十年漫长的翻译讨论过程。随着翻译从单纯的作品深入文学理论, 文坛才慢慢接受平等的“世界”观念———这从《世界知识》的创刊辞可见一斑:其第一句即“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了”[1]。也就是说, 一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知识分子才认识到中国文学只是“世界文学”之一部分。从此, “世界”视野与“世界文学” (literature of the world) 渐渐成为二十世纪初谈文论艺者所乐于标榜的新词汇。

二、文学的统一:世界文学史观

“世界文学”的构想虽然早在1827年就有歌德为之大声疾呼, 但真正有勇气立足于人类文明高度撰著的“世界文学史”, 却直到二十世纪才出现。“世界文学史”之所以成为可能, 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是文学的统, 即文学是没有国界的。

文字迥异的各民族文学为什么可以“统一”?近代学者找到“思想”与“精神”相通这一理论基础。1919年, 杨亦曾发表的《近代世界文学之潮流》是较早从思想、精神与文字上阐述“世界文学”理念的文章。他认为真正的“世界文学”可以跨越种族与国家的界限, 甚至进一步超越语言和文字的隔膜———因为“将来世界大同, 交通便利, 不仅是思想彼此映合, 渐渐地趋于一致, 将来文字也必定要统一的”[2]。此“文学统一”观的基础是人类思想的同一, 郑振铎之“文学统一观”则更进一步, 由思想上升到人类的本能。他认为只要是“人”这一族类, 就有着超越时间、地理、民族与人种的相同的东西存在———表达这一本能的载体便是文学。因此, 看待文学必须“‘一视同仁’, 决不容有什么地域的人种的见解了”[3]。

美国学者莫尔顿在《世界文学———及其整体文化中的地位》一书的前言中声称, 世界文学的定义, 不只是特定文学的总和, 而是作为一个统一体———从以英语为母语的民族视角来看文学领域[4]。该书还特地将世界文学 (world literature) 与世界的文学 (universal literature) 区别开来, 处处强调统一体 (unity) 。郑振铎极为服膺莫尔顿, 而莫尔顿主张文学研究须有超越民族地域的宏大视野之观点, 这正与郑振铎气魄大喜宏观的兴趣相合。

“人类主义”立场是西方启蒙思想传入以后中国进步知识分子所乐于接受的, 当中国不再是天下的中心, 中国作为文明国家的“中心性”与“唯一性”消失, 它成为众多文明中的一支, 其价值需要在相互碰撞与权衡中确立。当知识分子觉察到中国已明显被摒弃于“现代” (modern) 之外时, 超越偏见不带歧视的“人类主义”更容易让他们找到心理平衡。所以, “绝大多数以阐扬民族文化、激发爱国主义为动机的中国文学的编写者, 反而都选择了超越民族———国界的普世的立场”[5]。“世界大同”背后隐含的诉求是中国可以重新在世界上找到自己的位置。郑振铎认为, 人类共通的情绪与情感是文学可以“统一”的基础, 文学必须打破专门研究的局限才能进行整体彻底研究, 使得“统一”成为需要———新文学运动者对于“文学统一”观异乎寻常的鼓吹, 其背后反映的是中国学人欲在世界平台重构中国形象的热情, 以及“失语”状态下为中国文学寻找世界定位的焦虑。

三、中国的缺席:德林瓦特《文学大纲》给郑振铎带来的刺激

尽管诸如“海外文坛消息”一类的世界文坛动态时时见诸报端, 世界文学名著的翻译出版不少推出, 周作人亦撰过《欧洲文学史》等, 但其实翻译者对于作品与作家的选择, 总体来说比较散乱。郑振铎一向对文学史比较偏爱, 他认为文学史能供给初入门者一个整体的文学发展印象, 是研究一介作家或读一部文学作品的人所必须掌握的。故郑振铎从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就留心各国的文学史专著, 并在1925年的《各国文学史介绍》中阐明文学史对初学者的重要性。当然, 要给世界文学一个有选择标准与目的的“指导者”, 就当时而言, 不但中国学者无法担此重任, 放眼国外也难有学者具此魄力与学养。1921年沈雁冰在《文学周报》第74期上以《各国文学史》为名介绍的24种文学史, 完全没有“世界文学史”的身影。而郑振铎《关于文学原理的重要书籍介绍》[6]中列出的50种文学理论著作, 基本涵盖当时世界上较有影响的文学研究论著———真正标举世界文学的, 亦不过莫尔顿一本《世界文学论》而已———这还算不上实质意义上的世界文学史。

1923年, 英国伦敦的佐治纽痕公司 (George Newnes, lid.) 出版了由德林瓦特编的《文学大纲》 (The outline of literature) , 与《艺术大纲》编订在一起分二十六册陆续发行。初见第一册的序言, 郑振铎以为盼望已久的世界文学要略终于出现。因为德林瓦特在编写序言中宣称“它是一部很有叙述文学的全部发展历史的书”。郑振铎立刻约定几位朋友, 想分工把它翻译给中国的读者。然而十余册出来之后, 郑振铎大失所望, “所有的叙述都以英美二国为中心”, 并断定它绝不是一部适宜于中国读者的书。

德著《文学大纲》与理查兹及欧文的《世界文学史》一样, 内中叙述中国文学的篇幅极为稀少, 且多讹误。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中的缺席, 深深地刺激郑振铎自己动手编撰的雄心。文学虽然一时间在语言与文字上不可能做到真正“统一”, 世界文学史著者会因客观上难以避免的文字隔膜而有所偏重, 但中国文学作为世界文学的一部分是决不能缺席于《世界文学史》的———这就是郑振铎编撰《文学大纲》的真正原因。

中国文学缺席“世界文学史”为什么会引起他如此的不安呢?正如薛羽所言, 文学史书写“也是参与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重要方式”[7], 表面看是德林瓦特撰的《世界文学史》不适宜于中国的读者, 实是“五四”后一代学人欲借古代文学优势重塑国人民族自信的行动表现。这个任务由郑振铎完成, 一方面“五四”前后翻译文学的勃兴大大拓宽了他的学术视野, 他的编辑之职与藏书之富为编撰文学史提供了材料基础。另一方面, 相信“文学统一”的世界史观是他编写成功的理论支柱, 况且郑振铎之文学研究一直贯穿“整理中国文学”与“介绍世界文学”同步进行的基调。所以, 在时代赋予的机遇面前, 在众多学者均有“在世界文学中定中国文学之地位” (1) 的意识背景之下, 只有郑振铎率先完成重任, 撰著中国第一部世界文学史———也是中国“民族性”与“世界性”第一次统一的世界文学史。

参考文献

[1]《世界知识》创刊辞[J].世界知识, 1934 (01) .

[2]杨亦曾.近代世界文学之潮流[J].新群, 1919 (02) .

[3]郑振铎.文学的统一观[A].郑振铎全集[C].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 1998.

[4]Richard G.Moulton, The Preface of World Literature and its Place in General Culture:This book presents a conception of World Literature, not in the sense of the sum total of particular literatures, but as a unity, the literary field seen in perspectiv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English-speaking peoples.The Macmillan Company, 1930.

[5]戴燕.前言.文学史的权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6]郑振铎.关于文学原理的重要书籍介绍[J].小说月报, 1923 (01) .

寻找定位的女性 篇8

与其他百货类上市公司相比, 广百的数据更好看一些, 第四季度实现毛利率21.59%, 同比上升1.12个百分点, 从数据上看, 广百集团似乎受本次经济危机影响小一些, 难道广百有绝招让自己独善其身?记者日前采访了广百集团副总经理潘建国博士。

《中国商贸》:您如何看本轮的经济危机, 它对百货业的影响有多大?

潘建国:中国过去的20年里, 投资和贸易给经济带来了奇迹般的增长。我相信中国未来的30年, 这两个因素将会被弱化, 而主要起带动作用的是中国的内需和消费。

30年以后, 中国会成为最大的消费市场, 也意味着中国的价值链将对品牌和零售带来较大的激励。所以我不觉得现在是一个经济的危机, 我们反而应该想一想, 如何更好地来定位。因为任何的一个成功市场, 形成消费者的价值是准确定位, 所以我觉得现在的这个时间, 反而是我们品牌商或者是我们百货业如何准确定位的最佳的良机。

《中国商贸》:您认为未来消费将成为主导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对此判断有什么依据呢?

潘建国:关于消费者的观点。之前我们有大量的研究证明中国的消费者和其他国家的消费者有非常不同的特点, 这个特点我们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 叫做“快速移动”, 或者叫“快速升级”。

我们可以看下自己五年以前的吃、穿是什么状况, 五年以后, 再检测一下自己又是什么状况。你可以发现自己有了非常巨大的变化。这是一个缩影。这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大的启示, 就是如何在一个快速转移的市场, 如何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好的品牌, 任何一个好的商场的定位, 一要靠持续的能力积累和每一天一些运营的细节改善来积累成本。但这种快速的改变, 可能使你原来的积累变成泡影。所以原来的准确定位和对未来的预见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中国商贸》:您刚才讲到的是一个消费升级的概念, 如果是您所说的那样, 那么百货企业该怎么做呢?

潘建国:面对消费者的时候, 品牌商原来的模式都是打广告, 这也是中国大部分品牌一个惯用的手法。但在未来, 零售店体验已经成为消费者接触最重要的一个载体、一个阶段、一个场合。这个对中国的品牌商, 对商家的挑战是如何有细节、有沟通、全方位的整合。

商家要作为一个载体来准确地和消费者沟通。而品牌商也应该积极配合, 给我们下游的供应商提供更好的价值, 给我们的消费者提供价值。最关键的是差异化的价值, 不能同质化。中国的品牌和中国的产品最大的一个危机就是同质化。中国的企业是跟从极快, 质量共同下降, 大家都低声下气, 这是自身复杂的问题。其实消费者是多种多样的, 我们如何潜心把研究消费者作为我们第一个重要的结论的话, 会发觉, 你应对不同的消费者。

女性记者在帮忙类节目中的角色定位 篇9

一、记录者

作为民生新闻节目传播形态的延伸,帮忙类节目立足社会民生现状,获取民众需要帮忙的信息,实现电视新闻节目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记者参与新闻传播,首先应该完整地记录新闻事件,这是电视媒体新闻传播功能的体现。客观公正地记录信息,需要记者深入新闻现场,对事件作全面了解。面对女性记者,采访对象能够形成一定的信任心理,愿意倾诉内心的苦恼和愿望。《新闻女生帮你忙》节目的出镜记者由相对固定的几位女性记者担任,她们或知性,或亲切,或一针见血,或深入新闻事件的现场,参与新闻事件的进展,以现场播报、述评或讲故事的形式,给观众发回现场报道,传递在现场的所思所想。她们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有时动情以至流泪,感动了电视机前的观众,让观众伸出援手,帮扶弱势群体。充满温情的舆论传播,让《新闻女生帮你忙》成为扬州民生新闻传播的一个亮点。扬城百姓在遇到急事、难事、烦心事的时候,会想到拨打《新闻女生帮你忙》节目热线电话,请“新闻女生”来帮忙。这和女性记者在节目中发挥了重要的记录与传播功能,进而造成舆论影响,最终解决问题有很大关系。

二、观察者

当前国内帮忙类节目对帮忙的内容定位不够明确,很多节目没有形成帮忙内容的区分,有些节目将“帮忙”二字只落实在了节目的形式上,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效果不够关注。改进这种流于节目形式的帮忙状态,应该在节目传播信息的深度上下功夫,记者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帮忙信息,通过媒体的传播渠道,扩大帮忙信息的传播范围。在节目的选题上,要形成帮忙信息和方向的多样化。女性记者作为帮忙类节目的观察者,善于发现民众中需要帮忙的信息,将节目的帮忙特性落到实处。在扬州地区,《新闻女生帮你忙》的几位女性记者不是关注民生新闻中的家长里短的小事,而是将视线放在关系社会和谐发展中的一些重要民生问题上,形成节目大民生视角。节目开播以来,不遗余力地为弱势群体帮忙,关注过空巢老人、社会医疗、房产纠纷、职场话题、情感话题、社会低保问题等,在帮助民众解决问题的同时,引发公众对某个社会问题的热议,这是发挥帮忙类节目舆论引导性的重要特色。

三、帮忙者

女性记者“帮忙者”的角色定位和职能发挥是节目传播的关键。以女性记者独特的协调能力,与当事人、相关职能部门、社会团体进行协调,让需要帮忙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在这个过程中,记者承担起了关注事件、化解矛盾、解疑释惑的媒体责任。记者的参与并不是蜻蜓点水式的,而是脚踏实地、一追到底的。节目中,帮忙跟踪的形式极为常见,直到为观众呈现出帮忙事件的最终结果。节目在赢得受众的同时,也塑造了为民代言、仗义执言等良好形象,增加了节目的知名度,提升了节目的美誉度。

寻找定位的女性 篇10

沙河子镇集老镇、新区、省级典型示范镇于一体, 是陕西省商洛市城镇化进程中生态小城镇建设的典型个案。然而近年来的沙河子镇建设男性思维的印迹偏重, 因商洛炼锌厂、商山水泥厂等工厂企业数量激增, 旧村改造、陕南移民搬迁、保障性住房及商品房大量开发, 植被、水、大气、重金属污染等损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还时有发生, 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亦有增多态势。结合该镇的实际情况, 笔者建议摒弃男性思维, 减少对数字的过度关注;而是以女性思维去关注人, 让更加平和的女性气质来化解浮躁的社会心态, 将生态小城镇建设中的冰冷数字还原成活生生的人, 这样的建设的生态小城镇才会使人更有安全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1 新思路、新支持———运用女性思维探索生态小城镇建设之路的必要性

在现实生活中, 女性的感性思维模式和男人的理性思维模式之间存在着一条天然的鸿沟。男性理性思维往往缠绕于精确的数字和逻辑, 而女性感性思维更善于在细微敏感处发现真谛。在男性思维模式下的生态小城镇建设过程中, 人们只看到个别企业和工厂紧盯着数字变化, 在提高建设速度、扩大建设规模上大下功夫, 肆意排放大量的废气和污水, 却看不到被污染的环境会以怎样的方式反作用于人类自身, 看不到生态效益所带来的长远好处。这样只会使生态问题越来越严重, 造成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严重失衡, 建设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小城镇也就无从谈起。

一方面, 学者有言建立理想的和谐型两性、人与自然协同发展模式, 有必要整合男性和女性气质和智慧, “形成男性和女性之间平等和谐、均衡参与、合理有效的新型生态治理模式, 实现由传统的男性主导型生态治理方式向男女和谐型生态治理方式的转变。”[1]

另一方面,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男性习惯于战胜自然、控制自然, 常常为了追逐经济利益而采用机械化的方法来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女性与自然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 她们具有环境保护的潜质。妇女善于关照、滋养、维持或非掠夺性开采自然, 更倾向于保护和保育环境。[2]女人生性敏感、善良、慈爱, 关心家人和自身健康, 女性对环境有着特别的关注和要求。女性有着朴素的环境意识, 同时也有着改善生态环境状况的强烈愿望。[3]这种天性激发女性发出不同的声音来表达对生态家园的关爱, 进而显示女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因而, 在沙河子镇的生态小城镇建设中, 要不断发掘女性感性思维魅力, 主动利用女性与自然、与环境的天然的内在联系, 重视女性社会作用, 发挥女性在生态小城镇建设中的重要力量。

2 实现“小城小幸福”———女性思维下建设生态小城镇的价值目标

社会在进步, 城市在发展, 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 每天都有旧房子倒下, 又有新的楼房建起来, 但是说到底人们都只为拥有一个更幸福安稳的“家”。往往纯粹的男性思维更关注楼房的数量, 通俗了讲也就是“在这个城市建了多少栋楼, 我能拥有几套房子”, 过多关注这个地方城镇化过程中修建高楼大厦和公路桥梁的数目, 创办企业和工厂的数量。而女性则更关注“这些房子有几平米是我的, 怎样能让我在此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 这个城市能否让人们就业、让人们生活下去?它有别于男性思维下的的“房地产化”和城市规模简单的扩张。

城镇, 作为人们幸福生活的一个重要载体, 必须成为人们能够过上有尊严的、健康的、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体面生活的地方。[4]男性思维下的城镇化若仅仅关注数字, 而忽略人的生存和发展来快速推进城镇化, 势必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和挑战。若一味追求男性思维下的城镇化, 伴随着挖掘机、搅拌机的进入, 大量的建筑物和公用设施拔地而起的同时会带来当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污染企业的扎根的同时带来的废气和污水。这样的城镇化不仅不会带给人们“幸福”, 而且会给人们带来诸如噪声污染、空气污染等一系列“城市病”的伤害。这种跑偏的城镇化与人们来此追求“小城小幸福”的初衷恰恰相悖的。

学会运用更具母性关爱、更具人文情怀、更有人性味道的女性思维, 合理发扬、倡导其思想中的积极方面, 充分挖掘并积极发挥女性巨大的生态智慧, 反反复复走到人民群众中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为实现该地居民的“小城小幸福”贡献女性的积极力量。

3 运用女性思维优势来破解沙河子生态小城镇的“幸福密码”

建设生态小城镇, 实现“小城小幸福”一直是沙河子城镇化建设的理想, 那理想的新型城镇应该是什么样?所谓“生态城市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去调整生产和消费方式、决策和管理方法, 使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充分发挥, 居民身心健康和自然生态系统得到充分保护。”[5]沙河子镇城镇化建设的目标定位正是成为服务周边的综合配套服务区、生态宜居型城市新区。尽管当前商洛本身经济并不发达, 但作为商洛市唯一的省级重点示范镇的沙河子镇的城镇化水平已有一定提高, 城镇的现代进程不能因为思维模式的局限而受阻。随着社会的发展, 、女性思维逐渐成为一种大众认可的思维模式要, 充分利用女性思维中特有的爱心、关怀、敏感、细腻、灵活、韧性、注意力等特点, 发挥女性思维在沙河子城镇发展中的优势和潜能来破解沙河子生态小城镇的“幸福密码”, 进一步满足该镇移民搬迁和新兴工业区带来的几万人生活需求。

3.1 破解幸福密码之一———借助女性思维的敏感性、情感化特征打造服务型生态小城镇

女性思维是一种感性思维, 情感是女性公认的思想特质, 情感只能感知、体察和揣摩, 却不能通过调研得知。女性思维并不需要经过逻辑论证, 凭借本能的直觉反应作出判断, 重视自己的内心感受。一方面, 女性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将城镇化的关注点放在公共服务上, 老百姓“搬进楼里”和“住在村里”时内心同样的舒适愉悦就行。城镇化带给人们不应该只是以钢筋水泥来构筑生存“森林”, 而要更多考虑征地拆迁后无地农民的生存感受和生活实际问题, 这样才是真正体现人性的城镇化。另一方面, 传统女性因其恋家顾家的本性, 更愿意通过劳动在家门口获得更多的就业生存机会。普通的小城镇即使建设了学校、购物中心、卫生站等公共设施, 如果没有产业, 还是留不住人, 人口还是会按照市场规律向大城市、大城镇转移。农村女性尽管教育水平普遍偏低, 但凭借其勤劳智慧, 即便是搬进进楼里也闲不下, 不忘通过劳动来改变家庭。她可能身无长物, 但是她们每个人都带有与生俱来的财富, 那就是服务。她们天生的恋家和顾家, 更愿意在原地发展, 而不是背井离乡去外地。在城镇化关键的时刻提出“服务”, 倡导建设服务型生态小城镇是可取的。毕竟未来经济增长、产业增长主要在于服务业, 而且服务业是很少污染的, 是很生态的产业。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曾指出, 发展服务业是非常重要的, 这正是对城市本能的回归。[6]政府要积极引导女性通过提供服务来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 重视该镇服务业的发展。

3.2 破解幸福密码之二———借助女性思维的细腻性、体验化特征打造宜居型生态小城镇

女性思维是一种细腻、柔性的思维方式。在女性思维的指引下, 沙河子镇除了发展工业的同时, 更得将发展目光远更高。旅游作为一种天然的体验经济, 是人们求新、求异、求奇、求美、求知的一种重要途径, 能满足人们的多种体验需求。乘着“秦岭最美是商洛”的春风, 沙河子做为商洛唯一的省级重点是示范镇更应该发挥自身的魅力, 将生态、环保、节能等理念融入环境, 充分地体现地域特色和文化, 使建设项目更具人性化。在努力创造适宜的衣、食、住、行环境的同时,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吸引更多的人来此体验, 引来更多的外商和游客来此投资创业, 招徕西安等周边城市的人来此居家休闲, 让沙河子镇成为名副其实的宜居型生态小城镇。

3.3 破解幸福密码之三———借助女性思维的包容性、创造性特征打造可持续型生态小城镇

女性思维是一种包容性、开放性、创造性思维, 允许其他思维的介入, 并能够留给人们更多的空间去思考、创造和拓展, 进而深入理解。城镇化建设只“尊重”老百姓的感性需求和体验还远远不够, 兼容、开放、平等、互动、创造, 这些都是女性思维的要义。包容的女性思维引导下, 让百姓和政府的沟通更加畅通, 意见的反馈机制更加迅捷有效, 合理建言能更加得到重视, 进一步增强城镇化的进程的合理性。创造性的女性思维能为沙河子生态小城镇建设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若整天琢磨数字的增长, 盲目追求高、快、宽、大、亮等形象工程, 沿袭先污染后治理、先规模后效益、先建设后规划和摊大饼式扩张的发展途径, 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文明建设被严重忽略, 这会偏离老百姓的真是需求。

4 结语

在数字化、“房地产化”的城镇化面前, 加入女性思维或许正是新型城镇化的新手段, 新方法。文中笔者建议运用女性思维探索沙河子城镇化道路, 并不是女性思维对男性思维的吞噬与操纵, 而是让两种不同思维模式各美其美、和而不同、共生互补, 让女性思维下的服务型、宜居型、可持续型生态小城镇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城镇化的发展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更可以有多种不同方式, 不必强求一律。但终极目标是一样的:让人们生活得更体面、更有尊严, 最终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摘要:沙河子镇是商洛市唯一的省级重点示范镇, 该镇城镇化建设在男性思维指引下有跑偏之势, 生态问题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严重影响社会和谐。为此, 笔者建议该镇在男性理性思维的基础上, 激活潜在的女性感性思维, 积极发挥女性思维中天然的贴近度和亲和力, 凸现以人为中心的城镇生态化建设。

关键词:女性思维,生态,城镇化

参考文献

[1]王忠武.性别和谐与生态和谐——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性别解释模式[J].贵州社会科学, 2010 (8) :31.

[2]张小枝.建设一个美丽的中国——生态女性主义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艺术教育, 2013 (8) :189.

[3]祝琳.农村女性的环境意识与生态环境建设[J].管理现代化, 2009 (5) :19.

[4]冯伟福.城镇化进程中民众幸福指数的构成[J].南方论刊, 2012 (12) :46.

[5]王如松.新型城镇化, 生态要优先[N].人民日报, 2013-01-05 (9) .

上一篇:引导学生感悟美下一篇:栏目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