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历史教学

2024-08-09

初中历史与历史教学(精选十篇)

初中历史与历史教学 篇1

一、利用情感, 激发兴趣

初中教师面对的是12~15岁的青少年。历史课堂上, 他们最愿意听、最乐于记的是形象生动的人物和故事。教师授课时就应紧紧抓住这一特点, 因势利导。讲历史事件, 要讲得有声有色, 力求渲染气氛, 把简单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具体的场面;讲历史人物, 则应突出人物鲜明而富有特色的个性, 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如在讲《火烧圆明园》一节, 我这样叙述:“侵略者焚烧圆明园的大火, 延续了三天。黑色的云团长达50多公里, ……就像发生了日食一样……圆明园, 这座被称为‘万园之园’的艺术杰作, 这座中国历史上最宏伟、最精美的皇家园林, 就这样被这群野蛮的侵略者烧毁了。”这里, 有对具体情景的描述, 有对精美无比的圆明园被烧毁的叹惜, 更有对侵略强盗野蛮行径的控诉。在强烈的历史氛围中, 学生为之动容, 受到情感的熏陶, 产生的强烈的内心体验, 激发了他们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的决心。

二、巧设情境, 导引参与

传统的历史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为主, 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和实践来获得知识, 课堂气氛沉闷, 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理想。因此, 教师在讲述和演示过程中要不失时机地巧妙设置历史情境和问题, 激发学生探究的动机, 导引积极参与的热情, 并抓住关键点, 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即:换位体验、激疑设问, 发挥自主性, 使学生在疑问和惊奇中思维, 从而实现目标。如学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时, 我虚拟情境, 设置问题:“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热血青年, 你会以哪种方式挽救民族危亡?”学生纷纷举手发表看法, 之后引导学生进入当堂课程的学习。由于虚拟了历史情境, 帮助学生营造了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 使学生思维活跃, 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产生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巧妙设疑, 引爆思维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 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 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 探索未知领域, 寻找客观真理, 要让学生在探索过程, 发展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如在讲授《明朝君权的强化》一课时, 我首先给学生讲这样一个故事:明朝洪武年间, 有一天, 大学士宋濂在家中请客。第二天, 明太祖问宋濂, 昨天请了些什么人?吃了些什么菜?喝了些什么酒?宋濂一一如实回答。明太祖听后说:“你说的全对, 没有欺骗我。”说完, 拿出一张地图。宋濂一看, 是昨天家中宴请宾客时的详细情况, 不禁吓出一身冷汗。故事接近尾声时, 我适时设问:监视大学士宋濂的是什么人呢?他们听谁的指挥呢?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材料的运用和问题的设置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进而将学生引入课题, 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四、善用工具, 轻松学习

历史教学中最佳教学情境的创设, 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使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教师语言的精心设计与现代视听工具的充分利用, 对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有很大的作用, 尤其是多媒体教学更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教学的弊端, 以其鲜明逼真的动态画面, 情感丰富的音响效果刺激学生的视听, 使学生眼见其形耳闻其声, 从而更易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我在讲“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美国的经济大萧条”时, 先通过课件让学生观看大萧条时代的照片资料, 并在大屏幕上放映了一幕关于1933年银行提款浪潮的场景, 清晰地再现当时的历史。当我看到学生指出他们所看到的一切:人们的姿势、穿着打扮、街道店铺的标牌、建筑物等等时, 借机抛出了一系列的问题:1) 你从图片中看到了什么建筑?2) 人们在干什么?3) 他们为什么这样?4) 你认为这照片是什么时候拍的?5) 大萧条时期美国银行倒闭可能对这个国家有什么影响?然后再让学生讨论, 最后讲述。这样学生毫不费力地理解了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上千家银行倒闭造成千家万户破产的灾难性后果。试想如果没有多媒体教学来创设历史情境, 我们用再丰富的语言也难以再现经济危机时大萧条的场景, 难与学生达成共识, 更别提激发学生的兴趣了。

五、联系实际, 古为今用

从心理学角度看, 与学生关系比较密切或学生比较关注的事情, 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唤起学生的需要。例如, 在教《江南地区的开发》一课时, 我让学生将当今的各种开发活动与历史上江南地区的开发联系起来, 拉近距离, 贴近学生生活。在教学中, 我设计了三个思考题:1) 假如你是魏晋南北朝的北方人, 你会不会南迁?2) 这次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3) 学了本课, 你对当今的开发活动有什么认识?这样做的目的是, 指导学生关注本地的历史, 关注身边的历史, 使他们懂得学史可以明智, 古为今用的道理, 进而更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其实, 趣味教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可以通过以下多种方式实现趣味教学:如采用对联或者民谣, 讲到四大家族对人民的掠夺时, 可用“民国万岁 (税) , 天下大平 (贫) ”来形容;再如采用诗词、活用历史小说和电影, 讲慈禧时可用《讽慈禧太后七十生辰诗》:“今日幸颐和, 明日幸北海, 何日再幸古长安?亿万民膏血全枯, 只为一人歌庆有;五十割交趾, 六十割台湾, 七十更割辽东地, 廿余省版图渐蹙, 预期万寿祝疆无”, 这样既可以勾画慈禧卖国求荣的一生, 又可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可以即可有效帮助学生准确记忆历史史实, 又可减轻学生负担, 达到了两全其美的效果。

初中历史与历史教学 篇2

一、导入过程,用乡土历史知识吸引学生

新课导入是每节课的点晴之笔。导入首先要有新意,这样才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认为教师应协助学生在既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去发现和累积新经验。相对国家教材所涉及的世界和国家历史知识,乡土历史知识就是活生生的既有直观经验,对学生而言,是既亲切又有新鲜感、既熟悉又充满情趣的崭新的学习天地,因此,在历史教学中以乡土知识导入新课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教学《改革开放》一课,由于学生在政治课中也学习过相关内容,可想而知学生对这一课一定提不起多大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学伊始可以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乡土知识作为本课的导入内容,让学生体会到“国家政策就在身边”。如可以给学生展示一段介绍石狮发展史的材料:“石狮脱胎于农村,原是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县的一个农村集镇,1987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直接升格为省辖县级市。1993年被命名为全国农村经济实力百强县,排列第26名,1994年跃居第17名。1995年已经跃居全国县市先进行列,全市实现国民生产总值52.5亿元。在石狮建市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从经济总量的增幅来看,一个石狮已经变成了十个石狮。”接下来再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材料中的数字,通过分析感受到家乡变化与国家政策变化息息相关。这样的导入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二、讲授过程,用乡土历史知识点化学生

讲授是课堂教学最主要的教学方式,很多需要学生掌握的重点和难点知识都汇集在讲授的过程中,而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评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笔者认为,如果把心理学中的迁移规律运用到初中乡土历史教学中,就能够较好地发挥乡土历史知识对国家教材的辅助作用。所谓的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的现象,具体表现在学习的很多方面,如已有知识、技能、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对后续学习活动的影响等。学生所掌握的乡土历史知识对学生而言就是已有的知识,教师可以把学生对乡土知识的认知和应用等技能迁移到对国家教材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的认知和应用方面,也可以把学生对乡土历史知识的情感和态度进行有效迁移,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比如,讲授《思想文化》一课,本课涉及的思想文化知识高于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学生会觉得太抽象难懂,因此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了解泉州学生比较熟悉的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李贽的思想性格入手,探究其背后的社会根源。因此,了解李贽的其人其事就成为本节课教学的突破口。

首先让学生了解李贽的家乡和家庭情况,使他们感受到李贽的生活境遇与商业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然后让学生在阅读李贽个人的经历后剖析其性格特点,了解李贽离经叛道、不畏权威和善于思考的个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课本中李贽的思想主张,学生就会觉得李贽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提出的政治主张合情合理,他代表下层人民发出了一声呐喊,表达了对封建统治阶级的不满情绪。这时教师再做深入讲解:这些下层人民在城市中就是所谓的市民阶层,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他们为了维护自身的商业利益,要求摆脱封建统治对他们设下的层层束缚,李贽把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表达了出来,如 “人皆有私,物质享受是人的自然本性”“男女应当平等”等。由此可知,在高压的封建政策下,李贽被称为“异端”也不足为怪,其命运的结局也是可以预见的。

初中历史与历史教学 篇3

【关键词】初中 高中 历史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54-01

一、初中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脱节现状

笔者所在的地区为小学五年制初中四年制的学制,虽然初中是四年制,但是历史的学习是从七年级开始到九年级结束,所用的教材是人教版历史教材,因此初中历史教学是与全国大部分地区一致的。通过笔者在本地区相关学校的走访调查,笔者发现本地区的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的教学存在着严重的脱节问题。经过笔者的分析,大概有以下三种形式的脱节:

1.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脱节

初中历史的知识体系主要是以时间为中轴线,根据时间线罗列最基本的历史知识,也就是所谓的通识。因此初中历史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以最基本的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点为主,渗透历史观的相关方面知识。而高中历史的知识体系则是在通史体系的前提下,以专题的方式呈现相关的历史知识点,因此高中历史的知识点呈现了范围广跨度大思维度高的特点。高中教材分政治、经济、文化三个专题来讲,考试时则要从综合角度来答题,这里综合归纳的能力通过对比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差异,笔者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要求过于简单,而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要求太过抽象,因此造成了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脱节。

2.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方式的脱节

由于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严重脱节,也就造成了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方式的脱节。初中历史教学的内容的过于简单,知识点少相关练习过易,使教师和学生都忽略了历史教学方式的重要性。教师往往照本宣科地复述,从来不主动地使用相关的教学技巧,不去考虑学生对讲课是否有兴趣,从而造成了历史课的无聊和乏味,这自然而然就使学生失去了对历史课的兴趣。而高中历史由于对学生的抽象思维、总结思考能力要求过高,使习惯了在初中懒散学习的学生根本无法适应这么高规格的要求。而且高中历史教师也不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从而使学生更加不能适应高中的历史教学。因此产生了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方式的脱节。

二、中学历史教学脱节的原因

通过上文的分析,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的脱节大概分为教学内容的脱节和教学方式的脱节。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大致包括:初高中历史教科书各成体系、初高中阶段对历史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同、初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方法差异大。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在这些方面的脱节,并不是一个可以忽略的问题,这些脱节问题存在是中学历史教学阶段中的很大的毒瘤,一天得不到解决,初中和高中的历史教学的脱节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从而严重影响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的效果。

三、解决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的策略

1.初高中历史课本要紧密连接

要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问题的第一步就是要解决初中历史教科书和高中历史教科书的严重脱节,也就是要使初中和高中的历史教科书之间存在紧密的链接。初中和高中的历史教科书并不是互相独立的存在的,而是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着的。例如:中国近现代史是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中很重要的内容,初中历史第一单元是侵略与反抗,而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是第一次鸦片战争。虽然讲述的战争大致一致,如果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也改称侵略与反抗将更有利于学生接受。

2.初高中要统筹历史学科地位

要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问题的第二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要统筹历史学科在初高中的学科地位。例如:初中历史并没有分所谓的选修和必修,中国古代史分为七年级上下两册在初中历史中分量很重,反观高中历史中古代史是全一册,并且是选修的部分,初高中历史对中国古代史的重视程度不同势必会对一些喜欢古代史的学生产生一些影响。

3.初高中历史教师要互通有无

另外一个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的应对策略就是初高中的历史教师要经常性的交流和探讨,要学会互通有无。这同样需要相关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组织、学校的配合以及初高中历史教师的积极参与。只有初高中历史教师经常性的交流和探讨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学生的状态,才可以使双方的教师在教学中解决教学脱节的问题。

参考文献:

初中历史与历史教学 篇4

时代在发展, 在新课程改革的10多年来, 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课程在不断变革, 不断创新, 而且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 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为了应对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的新挑战, 应对经济全球化为标志的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 应对世界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一系列思考, 对人才培养要求和人才培养方式有了一些新的思路和新的举措。 恰恰相反的是中国的历史教育却受到冷落:历史教育内容陈旧, 历史教育方法古板, 历史教师往往给学生以“老夫子”的印象, 历史课往往成为学生心中的睡觉课、自习课。 在非毕业班学生的心目中只是副科, 而在毕业班学生的心目中只是比体育多十分的科目。 历史教育面临边缘化的危机, 历史老师成为高不成低不就的“副科”老师。

“副科”老师担任班主任工作更是被争议的, 这其中我有过迷惑, 有过探索, 有过付出, 有过成功, 有过曲折, 这些经历给了我一些关于历史教学与班级管理的思考。

一、拨开云雾见天日

美国学者孙隆平说:“将认知意向的方向转换, 作为认知对象的现象也会跟着起变化。 ”我们要认清历史教学的缺陷:“难、繁、偏、旧”。 要让历史更加贴近时代、 贴近社会、 贴近生活, 让历史知识和历史教育与时俱进, 吸引这些网络时代的新新人类。 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 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新课程历史教育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 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合作, 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 提高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 我经过思考认识到做好班主任必须做好两点:一是解决学生个人的思想、发展问题 (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价值观) ;二是解决人与人之间关系问题, 使班集体成为有凝聚力、有活力的和谐小社会。 我把历史教育与班级管理结合起来, 把其中一些观点看法应用到班级管理上, 不时地修正自己班主任工作的不足。 在这一过程中, 我与学生的心灵更贴近, 我的思维更开阔, 心理的压力得到释放, 思想更解放, 历史教学育人目标不再是空洞的, 学生欢迎度大大增加。

二、守得云开见月明

(一) 有效的历史教学有利于班级管理

课堂是课程实施的主阵地, 是教师在学校工作的基本场所。 “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 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也不具有生成性。 从生命的高度看, 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 课堂是一个重要的人格教育抓手, 班主任应该从提高专业素质入手, 使学生“亲其师, 信其道”, 促进教育管理能力的提高。

教学中, 我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 中学历史课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展现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 历史学科中的教育材料比比皆是。 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掌握社会发展趋势才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对于那些功过参半的历史人物, 如秦始皇、李鸿章、拿破仑、马克思, 更能给学生以无尽的思考。 学生学习从历史的角度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通过具体历史人物的讨论培养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已经潜移默化地体现了历史德育功能。

“意志力长跑本”提升学生的能力。 历史学家所做的研究均建立在史料的分析之上, 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自己人生经历做系统整理的能力, 坚定自己前进的步伐、 勇往直前。 我要求学生每天花三五分钟检点自己的行为在意志力长跑本上, 小到上课说话自习迟到, 大到与老师家长闹矛盾, 通过日记完成自主学习、自主教育, 从而实现自知、自胜、自强。

学习历史的最高境界是使学生自主运用历史学习方法与思路反省自己的学习生活, 这对于班级管理和学生成长意义重大。

(二) 良好的班级管理促进历史的教学

班级是一个小社会, 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 严格管理是学校对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一贯要求, 班主任往往知道严格管理的重要性, 但是必须注意的是“严”不是严厉、严酷, 管理严格是指在原则和纪律上面。 除了严以外还要活, 只有严会造成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紧张;假如一味想着管理的成功, 想着学生要取得好成绩, 自己为了评职称成为优秀老师, 要学生不打折扣地执行, 采取行政命令式, 得到的可能是学生对你的不理解甚至恨。 只有活, 不会造成班级散乱形不成凝聚力。

新课程改革下我担任班主任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 我在此谈谈看法、做法和体会, 希望凭借历史教育与班级建设管理整合的做法促进中学各科教学和管理向更深入、 更广泛的层次发展。

“学习他人, 莫随波逐流; 自成一家, 宜取人之长; 百家之言, 应滋养我身;天天进步, 遂师道乃长”。 21世纪, 历史教师要不断更新、充实, 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做好班主任工作, 在“抬头看路”的前提下, 保证“埋头推车”的效度。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2]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解读.

初中历史教学随笔与反思 篇5

1、改革基础教育课程的需要

随着新课改步伐的加快,我国当前的历史教学进入了新阶段,历史教学方式日益凸显其重要性。新课程的发展需要教师和学生对课程共同体验与感悟,要学会探究自己的学习方式,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

2、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教育家叶澜的“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的名言一直激励着广大历史教师投身于历史教学反思中去,教师通过对自身的不断反思更科学地教会学生知识,同时对于自身能力与素质的提升也是一个巨大的发展契机。

3、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需要

历史学科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承载了人们对学科的发展期望,是历史每个重要瞬间的凝结。历史也是一门反思性较强的`学科,社会总是在历史的反思中不断进步的。教师通过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通过学习具有高质量的历史来领悟生命的真谛,客观上有助于提升历史教学的质量。

二、初中历史教学反思途径

1、对学生教育的反思

首先,反思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学习态度是最易于发现的,某位学生上课学习表现得认真与否,教师一眼望去便知结果,也可从学生的眼神中分辨出教师是否懂得学生真正地接受或者理解了知识。学习态度不夸张地说决定着学习的结果,因此要到学生学习态度最认真的时候去讲授那些较为重要的知识。其次,反思学生的学习内容。反思学生是否能够接受现行的教育内容,反思学习内容的难易度,做到难与易均衡,找到“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觉得他只要努力了或许就会学会这些知识。在这一阶段,教师最重要的是学会反思是否做到把握内容的难易适中来进行教育。最后,反思学生的学习方法。可以反思学习的方法是否科学、合理、高效,反思学生学习的方式是否脱离死记硬背的苦海,是否达到理解的标准。

2、对教师自身的反思

教师的反思不仅体现在对教师所具备的知识的反思水平上,更应深入实际,做各项反思的实践者,从教学的整个环节入手去解决面临的问题。第一,反思自身的教学意识。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与思考的意识,提醒自身是否做到了反思,是否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是否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教学环境。第二,反思自身的教学技能。反思不是一向简单的回忆工作,“通过教师本身进行教学反思”是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分析教学涉及的各个方面,多角度地分析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反思自己是否全面、透彻地将知识讲述给了学生,反思自己在一堂课上是否照顾到了所有学生或大部分学生的接受知识的程度。第三,形成反思习惯。反思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见效果的,需要长期地坚持和积累,在教学前要意识到需要反思哪些知识,具体应反思些什么内容;在反思过程中,需要注意反思的重点,通过反思帮助学生记忆知识,更好地运用已学知识去探索未知的知识,形成经常反思的能力与习惯。总之,教师需要反思的事情有许多,教师要尽量做好每一件事的反思工作。

3、对历史教材的反思

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与应对 篇6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新课标

一、历史教学的现状

1.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专职老师不多,遇到疑问或者想教研,做不到共同探讨;教学资源配备不足;涉及教师的切身利益,如:课时的计算、评优、职称等得不到保障,都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教学观念滞后,教学方法单一

长期以来,忽视方法的培养;忽视与社会的联系,造成历史学科与社会严重脱节。好多教师仍是拿着新教材,使用老方法教学,一言堂式讲课,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3.对历史学科的厌倦和不重视

首先,学习激情不足。背着包袱学历史,学习上缺乏一种激情和钻研精神,只是为学而学,为考而学,结果学得很死、很苦。其次,历史“副”课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如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一定的歧视、非专业人员充任历史教师等。

二、应对措施

1.掌握网络平台,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通过网络聆听专家理论指导,和同行一起交流常见的难题;学习别人高超的教学手段,精妙之方法;体会和高手的差距,建立学习的榜样。

通过网络了解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向:

(1)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

(2)加强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

(3)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赋予课程以新的内涵与时代特征

2.准确把握新课标的理念、目标、内容、结构及教学要求,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策略,提升分析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促进新课标的有效实施

(1)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

(2)突破学科中心,尽可能体现首先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功能。

(3)改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3.深化职业理解,优化职业心理

转变教学理念,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性格健全的人,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历史是人文性很强的基础学科,不应把学生训练成考试的“机器”和装知识的“容器”。教学过程应该充满人文关怀,努力实现“学以致用”的本源。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培养学生用逻辑思维、联系的观点看待各种社会问题的能力。努力达到运用所学解决历史问题和类似历史情境的现实问题的能力、最终能创造性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一句话,让学生感觉学历史有用。

4.具体做法

(1)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学法指导

教师应有一种“甘为学生谋发展,不拘一格用方法”的精神,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切忌千篇一律。

坚决反对满堂灌、一言堂,还学生以学习的自主权。教学相长,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补充。这样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它可以避免最坏的。

加强学法指导,其实,大部分学生不是学不好,而是不会学,这里有老师的原因,有教材的原因等,关键还是自身的原因。我们研究新课标、教法,更应该研究学习方法。

(2)历史教师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

所谓态度决定一切。计划再好、方法再有效、没有积极负责的教师去执行,最后就很难保证学习效果的真正有效。包括一些历史教师都认为,历史无关紧要。如果连教师都不能认真负责,则可能导致学习全军覆没。教师的认真负责主要体现在:首先,转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态度;其次,努力争取提高学校对历史学科的认识,保证充足的课时,积极寻求班主任的配合;最后,做好教师分内的事,不能怕烦怕苦,不能流于形式!

总之,历史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每位历史教师坚持不懈、勇于创新,才会使我们历史教育做得更好。

探究性学习与初中历史教学 篇7

一、历史课程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的结合

1.“学生不是有待填充的容器, 而是等待点燃的火把”。

为了实现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 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选择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革的载体, 选择为课程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的相结合。探究性学习的提出, 是与设置探究性课程相关连的, 从而导致一些中学教师产生了困惑与不解, 有的把探究性学习等同于课题研究, 认为在中学阶段, 学生的知识、能力尚不具备, 难以开展课题研究;有的认为单独设置探究性课程, 单独排课, 难免与原有设置课程形成隔裂, 未必能收到预期成效;这些都是对探究学习含义理解的偏差。我以为, 探究性学习的重心是学习, 而不是研究;探究性学习应该贯穿于各门学科课程教学中, 而不必拘泥于是否单独设置探究性课程和单独排课;从某种意义上说, 贯穿于各门学科课程教学中的渗透式的探究性学习, 更适合于当前学校教学的实际。

2. 提出探究性学习的背景, 就在于力求突破应试教育中

所形成的“标准答案唯一性”的思想禁锢, 以适应创新教育的需要。创新的本质, 是对原有事物及现有状态所进行的具有积极意义的改变;而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 在于其所应具备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习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目的, 就在于围绕创新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特征, 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与培养。从这个角度考察, 探究性学习的核心, 一是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与假设能力;二是收集与处理信息能力;三是怀疑与批判能力;四是具有价值的选择, 从而达到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优化, 假设与提问的能力提高, 同时, 增加学习的兴趣, 最终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二、历史课程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的探索实践

1. 教学模式的设计

综观已有的历史课程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的探索实践较多倾向于设置探究性课题或“课题—辩论赛”相结合等形式, 我的探索实践则更着重于“渗透”, 即渗透于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 在某种程度上说, 这是比设置独立的探究性课题或辩论题更需要精心设计与筹划的。基于改革的核心在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 以冲破“标准答案唯一性”的思想禁锢,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为此, 在教学模式设计中, 我把课堂教学、课前的预习、课后的作业、考核等各个环节构成课程教学整体, 把探究性学习的要素渗透于各个环节中。

(1) 课前的预习。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学生大多忽视这一教学环节, 尤其是文科类课程。我认为, 在基础教育阶段, 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 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 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大有裨益, 必须予以加强和改进。

(2) 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不是教学的全部, 应向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延伸;课堂教学必须破除“教师中心论”, 确立师生“双主体双向互动论”, 意识共享;抛弃教师“一言堂”和“单向灌输”, 精讲多练与精讲多议相结合,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教学内容的采撷与剪裁, 每一节课的导入, 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 没有“好奇心”与“兴趣”, 哪来探究性学习?好奇心是思考的开始, 也是探究性学习的第一步。

(3) 课后的作业。要打破对“作业”概念理解的思维定势, 把作业概念扩充到预习、复习、自学、议论题、小论文、史料查询、史料判别等多个方面;完成作业的工具与手段, 也应该是多元化的, 听、看、读、写、书面笔答、网络查询、电脑存调、议论、辩论等;完成作业的组织形式, 也可以是个人独立、小组合作、小组互助等。

(4) 阶段考核。考核的形式与内容, 要根据教学模式的设计要求作相应变动, 可以是笔试, 也可以用小论文、读书笔记、史料收集等替代;笔试的内容可以有所拓宽, 如我曾探索实践的以一段小故事为引让学生撰写议论文的试题, 学生既用不着死记硬背, 又可锻炼多方面能力, 极受学生欢迎。

2. 推行探究性学习, 教师必须学会对“学习”进行“研究”。

初中历史教学与素质教育 篇8

一、对历史教师素质的要求

历史教师的素质即:身体素质、思想素质、学识素质、技能素质。在历史教学中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与整体素质要求一致, 但应有自己的侧重面。

(一) 要有改革、创新意识。

现代社会的发展推动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教育观念是: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面向现代化, 面向全体学生,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根本目的。在初中历史教学的改革则出现了推理式、问答式、辩论式、探究式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 改革与创新已是时代的需要, 是历史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二) 要具备渊博的学识。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 在教学中应该具有渊博的知识, 俗话说:“给学生一杯水, 则自己要有一捅水。”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外, 还应该具有其它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 即要多才多艺。这是由历史教材内容的丰富性和这一学科的多重性的教学目的而决定的。

(三) 要有准确、幽默、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工具, 历史教师的语言既要准确无误地表达教学内容, 又要幽默、丰富生动, 紧紧抓住学生的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事件的发生常常具有一定的情节性, 对基本史实的叙述可抛开教材, 用趣味性的、幽默的语言像讲故事一样进行绘声绘色的描述, 把学生带入所设定的历史时空中, 使学生有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之感。而对于较难理解的部分, 如:历史事件的横向比较、经验教训的总结等, 则运用简练、严谨的语言加以阐述。

(四) 要有敏锐的思维能力。

随着现代教育的高速发展,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已成为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内容。教师思维能力直接影响对学生素质的培养, 因此教师要有敏锐的思维能力, 能在观察的基础上迅速作出判断。如:当教师在一个问题提出以后, 应立刻观察学生的反应, 判断问题是否适度, 从而及时作出决定。

二、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途径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 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就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明辨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衰与兴、正义与邪恶的教育;树立远大理想、创新教育以及中华民族美德的传统教育。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的, 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树立起新的历史教学理念, 这是时代赋予历史教师的使命, 具体做法如下:

(一) 联系生活实际, 体现鲜明的时代性。

在日常生活中, 通常人们会认为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都是过去的人和事, 与现实生活没有什么联系。其实不然, 联系现实生活可以增强现实感, 体现时代性, 克服教材枯燥无味的说教, 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如:达赖想第三次访问台湾, 被台湾当局婉言谢绝。怎样使学生明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从而增强他们民族、国家统一的信念呢?教师可结合史实举例说明。三国时期, 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 (今台湾) , 密切台湾与内地的联系;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今台湾) ;1662年, 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回台湾;1684年, 清政府设台湾府, 1885年清政府设台湾省;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归祖国;今年清明节, 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在台遥祭黄帝陵。这样便说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从而激发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使命感。又如:西藏、南海等问题, 都可以把现实和历史有机地结合起来, 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二) 巧妙使用图表和书中史料, 加强直观教学。

历史图表包括历史地图、示意图、历史挂图、漫画、历史年表等。历史图表的运用, 有助于学生直观形象、深刻全面地理解历史概念。例如:在讲授第二次鸦片战争内容时, 教师可指导学生欣赏教材扉页上的北京圆明园曲院风荷的插图, 然后教师补充讲解其被毁前的历史, 使学生想象出一种无法描述的建筑物, 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 被西方人称之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然后将之与西洋楼大水法遗址的插图比较, 再请学生阅读一个参与劫掠的英军书记官斯文侯所记载的:“肆意抢掠, 遇无数金表, 好者以手攫之, 不好者则乱掷之, 憧然作响, 以为豪放。”阅读英记者有关这次抢劫总的情形发回的通讯:“据统计, 被掠夺和被破坏的财产, 总值超过六百万英镑……”接着向学生讲解今年3月在法国拍卖的兔首、鼠首是英法联军掠夺去的财物。这些图和史料直观地反映了历史的原貌和可信度, 增强了历史的氛围同时充分暴露了清朝末年的腐败无能, 也揭示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本质。利用图和史料可以对学生进行一次反侵略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 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 以创新教学为指导,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学习效果。只要方法得当, 措施得力, 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 并使用引导、提问讨论、发散性思维、多媒体、影视作品、反馈等方法, 教给学生识图、联想、分析、列表、归纳、比较等多种学习方法, 培养各种能力, 就能完成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四) 积极开辟第二课堂。

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是对历史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 教师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组织一些活动, 如:办历史手抄报、历史专题讲座、历史小论文比赛、讲故事比赛、观看历史剧、参观名胜古迹等。历史课外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 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是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

总之, 要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教师只有走教改之路, 在“改”字上做文章, 在“变”字上下功夫。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对历史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 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 而且要提高学生对历史、对人类、对未来、对现实社会的理解、感悟和关心程度, 让学生在前人活动的功过得失、经验教训中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从而学会生存、学会交际、学会创新。

参考文献

[1]王铁军.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与应用[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快乐教学与初中历史相结合 篇9

快乐教学与初中历史相结合,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一、转变教师学生的地位, 建立民主的课堂

在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教学模式中, 教师总是处于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而学生也总是处于教学中的被动地位, 三尺讲台生生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拉远, 一把戒尺更是让学生对老师产生畏惧的心理。这种教学模式让绝大多数学生是被迫学习, 没有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为了改变这种现状, 首先应当转变教师与学生的地位, 让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导者, 而教师成为引导者, 在教师的引导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再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 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2]要想让学生真正地喜欢上这门课, 除了教师转变教学中的角色之外, 还要对自身做适当的改变。在教学过程中, 除了让学生喜欢初中历史这门课之外,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喜欢你这个老师, 所谓爱屋及乌, 就是这个意思。因此, 教师要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 不能够与学生的关系过于疏远, 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 对于学生要一律平等, 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 也要关心学生的生活, 让学生在温暖中学习。同时, 教师也要尊重学生, 向学生学习, 在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的基础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从而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二、转变灌输式教学, 建立快乐教学法

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下, 教师要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 建立快乐教学法, 具体方法如下:

1. 讲故事

结合初中历史课程的具体的内容, 可以小故事的形式向学生讲述初中历史课的内容。讲故事的人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同学进行讲述, 在每讲述一个故事之前都要提出一些有关本节课学生应该要掌握的知识点的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听故事。讲故事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将书本中枯燥无聊的大段文字整合成小故事的形式展示给学生, 可以避免学生对文字的厌恶感, 让学生带着问题听故事, 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一些学生来讲小故事, 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文字的概括能力, 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豪感。[3]讲故事的学生为自己能够讲历史故事而感到开心, 未讲故事的学生为自己能够回答问题而感到开心。

2. 模拟故事法

首先由教师整合书本的内容编制成小故事, 而后由教师领导学生分工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利用课余时间排练, 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例如在“秦王统一六国”的这一课中, 就可以邀请一位学生扮演秦王, 另外几名同学扮演六国首领, 让他们展示秦王是如何统一六国的。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的方法, 来加深他们对历史课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该方法比较新奇有趣,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课堂一定是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课堂, 可以缓解学生学习的压力, 让他们充分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3. 视频教学法

一般来说, 初中历史所要掌握的知识点不是特别多, 因而教师的课堂教学任务不是很重, 一般一节课只要介绍几个重要的知识点。因此,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给学生播放一些相关视频, 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来了解真正的历史。俗话说“耳听为虚, 眼见为实”, 学生通过自己的观看一方面可以让他们了解历史真相, 另一方面也可以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的理解。在视频观看结束后不急于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 而是让学生谈感悟, 通过感悟的方式将学生往本课的知识点上引导, 这更能够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也便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灵活运用。

三、转变教学评价机制, 建立多元评价机制

改变以往的唯分数论, 认为考高分的学生就是好学生。初中历史课程是一门偏文科的课程, 是一门长期积累的课程, 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应当关注学生在历史课的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内容和解题方法, 而并不是以一次考试的分数来决定该学生的历史水平, 要结合多方面的因素来考核学生的历史水平, 对于有进步的学生要给予鼓励, 对于没有进步的学生要给予帮助, 同时鼓励学生之间互帮互助, 鼓励学生共同进步, 建立和谐的班集体。唯分数论的教学评价机制有可能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阻碍他们的学习兴趣, 多元化教学评价机制结合鼓励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4]四、结语

初中历史课是一门枯燥无味的课程, 作为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 应该让历史课变得丰富多彩, 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初中历史。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和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的教学需要。为了迎合课改和学生需求, 我们提倡快乐教学方法, 转变教师和学生的地位, 教师由教学的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 学生由学习的被动者转变为主导者,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让他们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快乐教学,初中历史

参考文献

[1]王秀英.“快乐教学”在初中历史课中的运用[J].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 (03) .

[2]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1, (02) .

[3]李冬雪.感悟初中历史的快乐教学[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3, (08) .

“材料阅读”栏目与初中历史教学 篇10

一、“材料阅读”栏目的功用

1.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获得成功的力量源泉。只有在兴趣的推动下, 人才会心无旁骛、主动高效地获取知识。学生学习历史, 更是如此。初中生好奇、好问、好学, 有强烈的求知欲, 如能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 将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此, “材料阅读”栏目精选了诸如“燧人氏钻木取火”等传说故事、雨果等名人言论、“二十四史”等著作截段和《九一八小调》等诗歌文字及一系列的原始档案材料等, 可谓种类繁多, 形式活泼, 趣味横生。将这些材料运用到教学中, 既可体现出历史学科重视史料的特点, 让学生接触并逐渐熟悉各类史料, 又可使历史教学的载体多样化, 改变教师在教学中一味念、背课文的现象, 让学生从千姿百态中更直观地感知历史, 进而产生对历史的好奇与兴趣, 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体验历史的智慧。

2.帮助理解

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 新课标强调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应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 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这其实就涉及中国和世界两部通史的学习, 时间跨度大、内容庞杂。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北师大版教材对老教材中的内容进行了删减, 语句也更为简练, 并增设了“材料阅读”等栏目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的补充与解释,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知识。如, 《近代化工业的兴起》一课中课文部分对洋务运动的败因未着笔墨, 但在“材料阅读”中引用了李鸿章对其自己兴办洋务的一番感叹, 让学生通过对李鸿章言语的分析, 理解洋务运动的不足, 从而对洋务运动形成更为完整的认知。又如, 《中华明国临时约法》是孙中山巩固辛亥革命成果的重要举措, 但课文中对此的描述仅是“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据此, 学生虽然知道了约法的性质, 却很难理解为什么就说约法是这一性质了。而本课的“材料阅读”栏目则选列了数条约法的原文条款,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约法的内容, 进而体会其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这些精心设计的“材料阅读”补充了教材课文的不足, 让学生更充分地领会教材知识点, 丰富历史知识。

3.培养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 我们的教育观念也在发生变化。新课标对初中历史教学的要求已不再是简单生硬的历史常识灌输, 而是更加强调要使学生初步具备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而对史料的研读能力则恰恰就是历史学习的基础。但这一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突击形成的, 需要教师在每一堂课选取适当的史料不断引导与培养。那如何在“史料海”中选出几则有价值且又适宜初中生阅读的用于教学呢?经过编者精心编排的“材料阅读”或许就是我们可以最便捷地利用的对象。

首先, “材料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以七年级上册教材为例, 每课都设有“材料阅读”栏目, 但要求存在差异。在最初的几课中, “材料阅读”都是先有一段原文, 后有一段原文大意。而在最后的23、24课中则要求学生用现代汉语写出材料的原文大意。这种循序渐进的要求设置, 符合学生思维发展规律。在这种长期坚持和科学引导下, 学生逐渐由需要教师讲解引读转变为可顺利自行阅读, 发展其史料阅读并从中分析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其次, “材料阅读”可以培养学生初步对比和归纳概括史料的能力。如七年级上册第21课的“材料阅读”分别引用了《汉书》与《宋书》中对于江南经济状况的描述, 要求学生在读懂史料的基础上, 经过对比, 找出二者区别, 并用自己的话简明扼要地归纳概括出来。如教师引导学生完成这一“材料阅读”, 自然也就是在培养学生对比历史现象的意识与归纳概括史料的能力。

4.升华情感

新课标要求历史教学加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世界的了解, 从历史中汲取智慧, 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 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而很多“材料阅读”都能为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服务。如《伟大的开端》一课的“材料阅读”栏目就摘取了《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中两句气势十足的话语, 充分体现了五四运动中北京学生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如让学生在课堂上大声地集体朗读这两句话, 势必可以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 培养学生以祖国兴盛为己任的情怀。

5.优化学法、教法

新课标鼓励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 提倡教师转变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 引导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而利用好“材料阅读”栏目就有利于落实新课标的这一要求。大部分“材料阅读”栏目都设置了一个或多个思考问题, 如《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的“材料阅读”就设问:人类走出洞穴盖房定居有什么重大意义?《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的“材料阅读”设问:谈谈你对孔子这句话的理解, 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等等。诸如此类问题, 并没有固定标准的答案, 学生对此多多少少也都会有自己的一些看法。此时, 教师就可以转变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彼此交流, 由原先的教师讲转变为学生谈, 最大限度地将课堂留给学生, 让学生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 进而提高教学效率。长期坚持, 学生将逐渐养成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的意识与习惯, 实现学法的优化, 提高学习效率。

二、“材料阅读”的运用

1.态度重视

近年来,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及中、高考历史试卷中史料分析题的增加和不断创新, 很多教师都已经意识到材料教学是历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甚至是金钱广泛搜罗、选取各种史料, 以在课堂中实践材料教学。然而, 在这一过程中, 却有教师因各种原因对自己手边的史料资源———“材料阅读”栏目不闻不问。

事实上, 作为供学生阅读的材料, “材料阅读”栏目注重知识性、能力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是编者的精心配制。而根据新课标的主张:历史教材是教师开展历史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 是历史教育资源的核心部分。因此, 充分、巧妙利用“材料阅读”这一教材资源, 对于完善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大有裨益, 值得每一位历史教师给予充分重视与研读。

2.灵活使用

上文已经说过, “材料阅读”栏目中的史料种类繁多、形式多样, 因此, 要想将“材料阅读”的功能发挥到最大, 就必须根据“材料阅读”栏目中史料的不同特点将其灵活地应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如《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材料阅读”栏目通过形象的比喻, 扼要地描述了西周的分封制。如将此作为课前导入, 可使学生初步形成对分封制的大体印象, 既能引起他们的注意,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又能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材料阅读”栏目则是通过陈天华《猛回头》中的一段话和几个问题对本课重点内容的提炼总结, 可用于课堂小结, 帮助学生巩固本课所学, 加深印象。而《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材料阅读”栏目中关于长城作用的设问可作为课堂讨论材料,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方法, 活跃课堂气氛。还有一些则可作为课前预习熟悉教材, 或课后自学拓展延伸的素材。总之, 根据不同需要, 灵活运用每一个“材料阅读”, 可以使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且高效。

3.科学加工

每一段史料的运用都必须与教学内容、学生学情相匹配。我们对于“材料阅读”栏目中史料的运用也是如此。如《夏商西周的更迭》“材料阅读”栏目引用了《礼记》中两大段关于大同社会与小康之世的描述, 大段大段生涩的文言文已经降低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而问题仅设置了“两个时代有何不同”这一问。学生回答起来明显存在困难, 只是简单地重复材料, 并没有将材料与所学知识点相联系, 缺乏系统的归纳与概况。此时就需要教师对这两段史料稍作加工, 省略其中一些繁琐的表述, 使其更简洁, 重点更突出。设问上, 在将原先问题设为第二小问的基础上, 再增加“‘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与‘天下为家’分别指我国历史上的什么制度?”为第一小问, 以及“有人认为我国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是历史的倒退, 你是否赞成这种观点?为什么?”为第三小问, 构成有梯度的问题设计, 引导学生将两段史料与已学知识联系起来, 找到答题的方向, 同时升华他们对禅让制、世袭制及大同社会、小康之世的理解。只有经过了教师的再次科学加工和合理引导, “材料阅读”栏目的使用才能更贴近教学需要与学生实际, 其功能才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总之, 重视、灵活、科学地运用“材料阅读”栏目将极大地丰富历史课堂,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品质与史料分析能力, 使教学效果达到更理想的状态。而“材料阅读”栏目仅是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新增的众多板块中的一个, 其他诸如“每课一得”、“自我测评”、“活动建议”等也都各具特色, 同样值得我们关注和使用:从研读手头的教材开始, 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教学服务, 从而提升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培养全面发展的素质人才。

摘要:“材料阅读”栏目是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新增的板块之一。如教师能在教学中给予这一栏目足够重视, 并灵活、科学地加以运用, 将极大地丰富历史课堂,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品质与史料分析能力, 使教学效果达到更理想的状态。

关键词:材料阅读,课程资源,历史教学

参考文献

[1]朱汉国主编:《历史》七年级上册.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朱汉国主编:《历史》八年级上册.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3]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上一篇:水工混凝土质量控制下一篇:合同的解除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