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机构

2024-07-07

信用机构(精选十篇)

信用机构 篇1

俄方参与者俄罗斯信用评级公司首席执行官亚历山大·扎伊采夫在采访中表示, 中俄之所以能在评级机构构想上一拍即合, 其原因是:2008年美国出现的次贷危机和像雷曼兄弟这样的机构倒闭, 揭示了金融领域以及世界经济中存在严重的无法量化的风险, 投资者因此需要更多的来自风险管理方面的信息。此外, 这场危机也重新审视了主导全球以及本地市场评级机构的表现是否得当。很显然, 这些评级机构的评级方法和途径往往是扭曲的, 因为他们对于发展中国家存在先入为主的看法, 并不能全面地反映世界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因此, 在这样的情况下, 中俄联合建立这样的一个评级机构, 希望发展一种独立、透明、公正的评估标准, 真正地判断和衡量全球和当地经济情况。

早前, 由中国、美国和俄罗斯的三家独立评级机构联合发起成立组建的“世界信用评级集团”就是一次最初的尝试。“世界信用评级集团”的基本工作原理采取的是一种更为“包容”的方法, 所采用的是“双评级”系统。但在此次中俄构建的信用评级机构中, 所采用的系统是与当地的合作伙伴机构合作, 借助对当地经济有更深入了解的机构的分析, 得出更为公正的分析。这种做法也避免了评级中存在的过于泛化和出现政治文化偏见等问题。也就是说, 它确保了一个更为公正、独立和透明的评估。这样的评估是值得国际投资者采用的。

信用评级机构名单 篇2

北方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

标准普尔评估有限公司

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鹏元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长城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

广州南方诚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省资信评估公司

广东联信评估有限公司

宁夏金融资信评估公司

上海远东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中债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

新华远东中国评级

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 中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

山东省信誉评级总公司

陕西同盛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

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

山西信保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

黑龙江联合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 杭州联合资信评估咨询有限公司

深圳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惠誉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

中国信用评级机构何以突围 篇3

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董事长关建中在焦急地等待着——美国监管机构“国家认可的统计评级机构”资质审批下一个节点的到来。

这是他努力进入美国市场的第三个年头。

对关建中而言,美国评级市场准入政策存在一扇“玻璃门”。美国方面给他的理由是:“大公国际在美国没有办公室和客户,无法确定美国的法律框架能否适用于大公国际。”

“半年前,我们完成了对50个国家的主权债务评级报告。我们对他们的评级,没有他们自己的评级机构给的那么高。”在6月26日举行的“中国信用评级高峰论坛”会后,关建中向《瞭望东方周刊》介绍说,“时机成熟我们就对外发布,可能是下个月。”

这是对美国三大评级机构的公开叫板。

中国评级行业还只是口诛笔伐,欧盟、俄罗斯、日本等则已付诸行动。抵制现行不公正的国际评级体系正在成为一种潮流。

2009年4月,欧盟提出信用评级机构今后要在欧盟市场上开展业务须统一登记注册,并提高评估透明度。今年4月底,欧盟宣布建立自己的信用评级机构。俄罗斯、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已经或正在制定更为严厉的评级监管法规,着手扶持保护本国评级机构发展。

金融利器

来自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信用评级与国家金融安全”课题组组长吴红认为:三大评级机构在主权信用评级和跨国企业评级中不是或不完全是从正确揭示信用风险的角度评价他国的国家、地区和企业信用风险,而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美国通过金融手段攫取他国利益,保护美国国家利益和美国投资人利益的工具。

该课题组提交的报告说:2003年底,正值我国银行业谋求海外上市之际,美国标准普尔置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外汇储备稳定增加于不顾,宣布维持其10年来对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的BBB级(“适宜投资”的最低),还将中国13家商业银行的信用级别都评为不具备投资价值的“垃圾等级”。

但是同时美国评级机构又高调肯定境外投资者参股中国银行,“使外资在与中国商业银行谈判时极力地压低价格,为国际垄断资本攫取我国的国有资产大开方便之门”。

仅2006年,境外投资者在工、建、中、交等国有银行身上就赚了7500亿元,加上从其他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得到的利润,外资从中国银行业赚取的利润超过1万亿元。

课题组报告还引述世界银行在2007年5月30日公布的《中国经济季报》中的结论作为说明:中国银行股被贱卖,问题并不在IPO环节,而是在此前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定价上。“较低的入股价格使得境外战略投资者们在中国金融股身上享受着暴利。”

比如,2005年10月27日,中国建设银行在香港的公开发行价格是每股2.35港元,而此前出售给战略投资者——美国银行的价格仅为每股1.19元。

信用评级长期处于较低级别,导致中国政府、企业海外融资成本大增。而美国则长期拥有最高信用等级,由此每年可以帮助其少支付数千亿美元的债务利息。

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大债务国,仅美国国债就达12万亿美元,其中外国政府持有量就超过3万亿美元,再加上个人和企业投资者的购买量,专家估计外国资金购买美国国债量接近50%。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理事、副所长向松祚认为,正是由于庞大的国债市场让美国可以处变不惊,而根本原因就是外国人乐意为美国人融资。

信用降级可毁灭一个国家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不是根据能否还款的风险,而是根据是否还能借到钱而给予其高评级。”关建中说。

信用评级通过对企业和政府的债务偿还风险进行评价,引导金融资本投资和经济决策,它直接关系到金融产品的定价权,并影响一国信贷市场利率及汇率形成。

早在1996年,美国著名专栏作家弗里德曼就将美国和穆迪形容为两个实力旗鼓相当的超级大国。“美国可以用炸弹摧毁一个国家,穆迪可以用信用降级毁灭一个国家。”

美国次贷危机最终演变成国际金融危机。后来各国发现:一直到事发的前几天,那些在次贷危机中暴露的有毒证券资产,还拥有穆迪、标普、惠誉三大评级巨头给予的高信用评级。比如在美国雷曼兄弟倒闭前数天,穆迪曾给该投行的债务以A2评级,在美国国际集团(AIG)2008年被美国政府接管前一周,穆迪还给该保险巨头无保担债券Aa3的评级。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认为,三大评级机构拥有一种“介乎市场私权与政府公权,或兼有私权与公权的独特权力”。

虽然美国评级机构受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监管,但是它们极少向SEC报送相关资料,SEC的例行检查又是平均每五年一次。同时,SEC又严格限制新进入者。这就相当于SEC既给它们贴上了“免检”的标识,也保证了它们的垄断地位。

从2009年底开始,三大评级机构先后降低或警告降低多个欧洲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整个欧洲笼罩在债务危机的阴霾之中。“美国评级机构通过其拥有的绝对话语权影响和操控国际资本市场,经常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

国内业界弊病

“我们看到了机会,看到了我国评级机构崛起的机会。”关建中表示说,大公国际为了进入美国市场已经耗费了三年时间,耗资一千多万元。

截至2009年底,我国上海、深圳加上香港证券市场的市值已超过日本。初始发行股(ipo)市场的市值相当于同期美国iPO市场的两倍。此外,我国债券市场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美国信用评级机构的核心资本‘信誉’在此次危机中受到重创。如果说美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规模造就了穆迪、标普和惠誉三大评级机构,中国市场在今后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只要政策制度到位,必然促成民族品牌信用评级机构的发展。”中国进出口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建业说。

就在各国都欣喜若狂的时候,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却浇了一盆凉水。他在6月26日表示:“这场国际金融危机让我们思考究竟该如何发展评级行业,但我不认为解决的办法是每个国家都去搞自己的评级机构,我也不相信一个小国能够建立很完整、很严肃、很有信用的评级机构。中国不是小国,但是中国还在不断的发展……”

吴红说,目前我国信用评级业同样存在重大缺陷无法充分及时揭示信用风险。她将主要问题分为三类:法规缺失,监管无力,仿照美国模式运作造成市场恶性竞争,信用级别买卖公开化,评级市场被美国机构主导,严重威胁我国金融主权。

对于信用评级买卖公开化的问题,关建中介绍,债券市场的信用评级业务曾一度是价低者得,最后国家相关部门“实在看不过眼”才硬性采取指导价。

现任中国期货协会常务副会长的邹建平说:二十年前他留学日本,回国时信心满满地选择信用评估行业,准备大干一番,但最终不得不选择了放弃。原因是这项事业在中国推行起来举步维艰,监管部门形成了一种很不好的风气——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重要。

6月2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加拿大多伦多召开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四次峰会上说:“要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减少对信用评级机构的依赖,完善信用评级机构行为准则和问责制度,特别是要制定客观、公正、合理,统一的主权信用评级方法和标准,使有关评级结果准确反映一国经济状况和信用级别。”

外资信用评级机构的中国“阳谋” 篇4

无情地唱衰

与全球各国相比, 尽管中国经济的宏观经济基本面表现十分抢眼, 微观财政收支状况非常健康, 国家偿债能力也格外强大, 但中国的国家信用似乎从来没有得到过国际评级机构的好评。资料表明, 从1993年到2003年底, 长达10年的时间中标准普尔对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一直维持在“适宜投资”的最低限——BBB级, 而受金融危机中中国所表现出的非常“抗震”能力所赐, 2008年7月穆迪才无奈将中国政府的长期外币债券评级从A2上调至A1。

穆迪调高中国国债的评级似乎并没有给中国政府制造出眼前一亮的感觉, 因为人们发现, 作为债权大国的中国与债务大国的美国所拥有的信用评级仍然是差之千里。资料显示, 美国的联邦赤字2010年已经高达GDP的10%, 债务规模已经占美国GDP的95%, 而面对如此窘境, “三大”仍将美国的主权信用级别套上了3A的光环;与此相反, 尽管中国拥有2.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政府负债只有20%左右, 但中国长期主权信用得到的却是比美国低得多的评价。值得注意地是, 中美之间信用等级的倒挂可能会不断延续下去, 虽然未来中国的主权信用等级有可能上调, 但要得到3A等级势必比登天还难。

更加煎熬人的是, 由于一国机构、企业评级不得超过该国主权评级, 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的信用自然普遍就被“三大”打入到了不值得信任的BBB以下的“投机级”, 尤其是经营稳健、资本充足率符合监管要求的中国银行业遭遇标普们持续打压的结果更是惨不忍睹。2003年, 标普给中国的13家商业银行齐刷刷地打了低于投资级的低分, 其得分最高的中国银行也仅为BB+级, 低于投资等级2级;2008年,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光大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又不约而同地被标准普尔等评级为BB-级;2009年, 除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的评级被列为A1级外, 穆迪将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都归降到B级系列中。2010年2月, 惠誉将中信银行和招商银行的个体评级从C/D”下调到D级 (F级最低) , 这也是惠誉6年多来首次下调中资银行的评级。

刻意打压中国政府和企业的信用评级的最直接目的就是抬高中国的国际化融资成本和企业海外并购成本。应当认识到, 虽然“三大”作为第三方市场评级机构与中国并不存在利益冲突, 但是, 如今“三大”的评级结果并非完全是自己意识的独立表达, 某种程度上他们所反映和表现的是美国国家利益及其意识形态。正如畅销书《世界是平的》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所言:“我们生活在两个超级大国的世界里, 一个是美国, 一个是穆迪。美国可以用炸弹摧毁一个国家, 穆迪可以用债券降级毁灭一个国家。”必须承认, 中国作出了并没有让美国认可的政治与经济制度安排, 经济发展的强势所产生的“中国威胁论”一直如阴风般飘扬在华盛顿的上空, 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以及人民币汇率等诸多敏感问题一直悬而未决。在这种情况下, 给“中国巨人”的前行设障添堵就成为美国政府不二的选择。当然, 许多问题尤其是全球化问题还需要求助于中国的美国绝对不会与中方明火执仗, 于是“三大”所控制的国际信用与金融市场的话语权就派上了用场, 而且这种“隐形”工具对中国竞争力的贬损和排挤更具艺术性和持久力。

如果说“三大”战略上的渗透与安排并不容易为人们所察觉的话, 那么其对中国企业的策略性攻击则立竿见影。分析发现, “三大”唱衰中国银行业的时机正好是中国银行业谋求海外上市的关口, 而其屡试不爽的手法是:一方面极力打压中国银行的投资价值, 另一方面极度主张中国上市银行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也正是在“三大”的不断唱衰中, 高盛等外资投行找到了最佳的“抄底”良机和捡拾到了最便宜的中国金融产品。资料显示, 仅2006年, 境外投资者在工、建、中、交等国有银行身上就赚了7500亿元, 加上从其他中国商业银行享受到的利润, 外资一年从中国银行业赚取的利润超过1万亿元;而且更有戏剧性地是, 曾经被标普无情打入CCC级的广东发展银行最终控股权落入到了花旗银行手中。对此, 世界银行在当时的《中国经济季报》中明确指出:中国银行股被贱卖, 问题并不在IPO环节, 而是出在此前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定价上。此言至今如芒刺在背。

地毯式收购

相比于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国际这些“百年老店”而言, 产生于1990年代初期的中国评级机构可以说是乳臭未干。不过, 经过20年的大浪淘沙, 国内评级公司基本走出了散乱差的状况, 目前为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共同承认的评级公司主要有中诚信、联合资信、上海新世纪和大公国际四家。值得注意地是, 并不像外资银行进入中资银行时被监管层设定了一定的门槛那样, 同为金融体系组成部分的中国评级行业并没有对外资的加入作出任何约束, 也正是如此, 当国际“三大”评级巨头于2000年代初先后在北京成立了代表处并站稳脚跟之后, 就不约而同地展开了大规模的“圈地”运动。

强势收购中国评级公司是“三大”在中国市场持续上演的资本大戏。2006年, 穆迪公司与中诚信签署协议, 收购中诚信49%的股权并接管经营权, 同时约定7年后持股51%;2007年, 惠誉国际收购联合资信49%的股权;2008底, 标准普尔与上海新世纪签署股权合作协议, 约定除合资公司继续雇佣中方人员外, 评级模型和技术都须有标普提供。而对于国内评级行业中最优质的大公国际, 不仅穆迪开出了3000万美元购买其控股权的不菲价格, 而且标准普尔、惠誉同样作出了非常大方的承诺和表态。不过, “三大”的诱惑并没有撼动大公对民族品牌的矜持与坚守。

抢占中国的评级市场是标普们不惜重金收购中国评级公司的最主要商业目的。资料显示, 2009年中国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评级市场中, 穆迪参股的中诚信国际和惠誉参股的联合资信市场占有率位处前两名, 按期数计算, 二者累计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64.37%和79.55%;按规模计算, 二者累计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72.20%和78.09%。这种结果已经清晰地表明, “三大”通过参股和联合国内评级公司的形式已经控制了我国三分之二以上的信用评级市场。而最令“三大”心动地是, 中国资本市场是全球扩容能量最大的市场, 中国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存在着十分强烈的发债冲动, 而且仅未来两年中国企业的债券融资比重就将超过50%。面对如此巨大的金融“蛋糕”, “三大”们显然不会放过瓜分的机遇。

当然, “三大”评级巨头可以选择不与中国评级公司进行股权合作而凭自己的能量和本领也能参与中国市场的竞争, 但这种方式却又无法保证自己掌控中国评级市场的话语权, 所以, 并购中国评级企业以消除外部威胁就成为了它们的优选方案。从这个意义上讲, 对中国评级公司不遗余力地实施并购是标普们垄断全球评级市场企图的进一步彰显。资料显示, 目前世界范围内比较活跃的信用评级机构有200来家, 但全球信用评级市场的95%以上为“三大”所控制。据国际清算银行报告, 在世界所有参加信用评级的机构中, 穆迪涵盖了80%的银行和78%的公司, 标准普尔涵盖了37%的银行和66%的公司, 惠誉涵盖了27%的银行和8%的公司。

必须指出的是, 国际范围内资本和资源的定价已经基本上由信用所左右和决定, 因此, 在信用全球化的经济生态中, 一个国家拥有信用资源的高低不仅决定着其参与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大小, 而且还是一国软实力和国际形象的标志。只有那些信用资源丰富的国家才能获得廉价的资源, 并持续受到了资本的热爱和追捧。正是如此, “三大”垄断全球信用评级市场的举动得到了美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怂恿。观察发现, 自从1975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建立了“全国公认统计评级组织” (NRSRO) 及其加盟标准而接纳“三大”成为第一批会员后, 尽管有不少美国本土和海外评级公司提出了加入NRSRO的申请, 但都被SEC挡在了门外。美国政府的这种非市场化举动无疑强化了“三大”的市场垄断格局。资料显示, 截至去年底, 全球近200家评级机构中只有10家在美获得资质, 其中7家美国本土公司、2家日本公司、1家加拿大公司, 而后3家外国机构进入美国后从未开展业务。

中国应自强

从最初只对商业投资品种的评级发展到如今可以协助一个国家主宰全球资本的流向, 信用评级公司已经不再是普通的服务机构, 而是可以控制国际金融市场制高点的重要经济工具。因此, 中国政府应当从战略的高度对国内评级行业作出重新审视, 并培植和壮大自己的信用评级公司。

应当看到, 由于评级公司自我品牌的缺失, 在“三大”可能垄断中国信用评级市场的情况下, 中国丧失的并不只是资本定价权。由于标普们渗控我国评级业便能方便地获取我国的政务信息、国有骨干企业、国防工业和特种行业乃至国家全面的经济和技术信息, 从而掌握我国技术发展动态和重大商业机密, 中国的金融与经济安全不可避免地将遭遇安全性挑战。

值得重视地是, 中国加大自己评级公司的扶持和培养力度目前正面临着十分难得的国际环境和市场机遇。一方面, 世界主要经济体正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到危机后国际金融体系的重构上, 包括信用评级等金融相关行业监管的改革普遍提上了议事日程。同时, “三大”的核心资本“信誉”在此次危机中受到重创, 其垄断地位可能发生动摇;不仅如此, 饱受“三大”伤害的欧盟正在制定相关法规, 不仅要强化对标普们的监管, 而且准备建立属于自己的评级公司;另外, 越来越多的国家正着手扶持保护本国评级机构的发展, 如俄罗斯总理普京前不久正式宣布建立本土评级机构, 马来西亚政府决定凡发行本币债券和银行借款必须由其唯一的本土机构进行评级, 韩国加规定发债主体必须选择韩国的国家信息和信用评估公司作为双评级机构之一;日本本土评级机构在政府巧妙支持下控制了本国80%以上的评级市场, 日本政府甚至出资支持其控制的亚洲评级协会, 扩大日本评级机构在亚洲的影响等。

特别需要看到的是, 打破“三大”的市场垄断, 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信用评级业已经具备了非常厚实的自我市场基础。资料显示, 截至2009年底, 我国上海、深圳加上香港证券市场的市值已超过日本, 证交所的初始发行股 (IPO) 市场的市值相当于同期美国IPO市场的两倍, 我国债券市场特别是公司债市场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国资本市场规模未来超过美国已不容置疑。因此, 只要有关的政策与制度到位, 就必然促成中国民族品牌信用评级机构的发展。

——加强政府对本土评级业的引领与保护。由于中国评级业起步较晚, 不宜走市场化发展路径, 为此, 国家可以选择2至3家有发展潜质的国内评级机构 (以国有参股方式) 给予重点扶持, 以尽快做大做强。同时在具体业务分配上, 应将金融机构的证券发行评级明确授予国内评级公司, 并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人民币离岸金融业务与扶持评级机构开展国家信用风险评级结合起来, 确保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对境外人民币主权债务工具的评级话语权。

——强化对外资评级公司的市场准入和业务规制。参照外资对银行与保险入股的政策要求, 监管层可以规范外资评级公司持股中资信用评级机构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25%, 而且不能直接或间接控制合资企业的经营权。对于不涉及国家金融、经济技术安全的评级, 可要求采取“双评级”, 即外资评级机构参与不涉及国家经济技术安全的评级, 必须有本国的评级机构同时出具评级报告;另外, 要坚持信用评级市场对等开放原则, 在批准外资进入中国信用评级市场的同时, 中国政府可以要求所在国政府承诺对中国评级机构的市场准入。

——完善与厘清中国评级业的监管体系。目前, 我国资信评估的对象或潜在对象分别由不同的监管部门监管, 国债发行由财政部管理, 企业债发行由发改委监管, 金融债发行由人民银行监管, 上市交易债由证监会监管, 银行间债券交易由人民银行监管。评级机构对金融债的评级需要面对不同的监管部门, 而各个监管部门又有不同的要求, 从而约束和抑制了评级市场功能的整体发挥。为此, 可以考虑设立国家评监会, 实行对评级行业的集中化管理。

附录: 我国目前部分信用机构名录 篇5

(按名称拼音字母排序)

A、安徽国信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省合肥市益民街28号2、安徽省联合征信中心合肥市红星路 92 号安徽省经济信息中心二楼3、安徽太科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安徽省合肥市东流路 30 号

4、安徽信用担保公司webmaster@1128.org

B、北京奥丁市场调查有限公司北三环西路 48 号北京科技会展中心

6、北京北达国民征信有限公司西坝河西里 28号国际英特公寓B座17-D7、北京迪陶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南路、北京高思征信信息咨询服务中心 北京市朝阳区新中街 58 号美惠大厦 A 座 604 室9、北京国商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北京建国门外大街 1 号国贸大厦东楼 4 层10、北京华美特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北京市丰台区科学城航丰路 9 号

11、北京联信征信咨询有限公司北京市朝阳区左家庄三区九号

12、北京龙信百年商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淀区昆明湖南路九号云航大厦 4011室13、北京纳威尔格质量咨询有限公司、北京天拓诚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 33 号公寓 408 室15、北京信达砾石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市海淀区玉泉路 65 号院北 5、北京新华信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 14 号兆维大厦 8 层

17、北京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北京中锋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海淀区西外大街 168 号腾达大厦 609 室19、北京中利融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市朝阳区安定路 33 号化信大厦 1709 室

20、北京资易征信咨询有限公司北京市西城区黄寺大街 24号明湖大厦A座6层21、北京中征征信咨询有限公司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 11 号

22、毫州市信用担保公司亳州市检察院七楼

C、长春市商业信用互保联盟长春市深圳街 12 号24、巢湖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巢湖市巢湖中路 279 号

25、常州公共信用信息中心有限公司常州市早科坊 45号26、长城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北京海淀区板井路 69 号世纪金源27、成都市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 成都市古卧龙桥街 10号成物大厦20层、重庆市商务信用调查咨询中心重庆市高新区科园二路 5 号

D29、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北京市朝阳区霄云路 26号鹏润大厦B座20层

30、大连倍通商业信用咨询有限公司大连市中山区民康街 15号报业大厦27层C座

31、徳诚(深圳)信用有限公司cybang@163.com32、邓白氏国际信息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市福州路 318号百腾大厦907-910A室

33、东莞市安达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博美兴裕大

34、东莞光正信用担保有限公司东莞市城区向阳路 18 号侨务楼

F

35、阜阳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安徽省阜阳市清河中路 8 号

36、福州红金盾诚信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国 315 诚信网)

地址:福州市西二环北路80号人与自然大厦 9C

37、福建银德宽带有限公司(中国信用在线)北京市海淀区世纪经贸大厦A座605室38、福建中诚信信用评级咨询有限公司福州市国货西路 135 号人行大楼 11

G39、广州公允信用征信有限公司广州市天河北路 594号帝景苑B座170640、广州鑫融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广州市天河体育东路

41、杭州大成信用评估有限公司杭州体育场路 427号天和大厦9楼

42、杭州华政信用评估有限公司杭州市解放路 85 号伟星世纪大厦北楼 10F

43、杭州迈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杭州国家高新区 / 杭州文苑路 2 号颐高创业文苑楼 4F44、杭州思米亿风险信用管理公司杭州市体育场路 409 号天佑楼 4 楼

45、杭州资信评估中心杭州市解放路 203 号

46、亨瑞特(北京)信用评价事务所北京市朝阳区左家庄前街一号百灵大厦后 三楼 32947、海南金誉信用信息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48、海南聚丰源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海口市新华南路 5 号海口市科技和信息产业局 505 室49、海南省商业信用管理服务中心

50、华夏国际信用咨询有限公司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乙 10 号艾维克大厦 10 层

51、汇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四川成都顺城大街 206号四川国际大厦6楼

J52、吉林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长春市西安大路 58号吉发广场B座4层

53、吉斯达(广州)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广州市体育东路 140 号~ 148 号南方证券大厦 2 楼54、江苏远东国际评估咨询有限公司南京市中山东路 3 号

55、江苏中瑞咨询有限公司江苏省南京市中山北路 178 号 A56、金诚国际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北京金融大街33号通泰大厦C座4层

L57、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北京市朝阳区安慧里四区 15楼五矿大厦1001—1006室58、辽宁华诚信用评级有限公司沈阳市沈河区中山路 355 号高登国际大厦 1610 室59、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柳州信用网)柳州市北站路 28-1 号

60、柳州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广西柳州市三中路 140号公交大厦10楼

M61、绵阳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

N

62、南京中材诚信监理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市汉中路 209 号

P63、攀枝花市德铭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

64、鹏元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广东省深圳市深南大道

65、朴智管理咨询公司北京大学东门方正大厦 0519

Q

66、青岛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市朝阳区安定路 33 号化信大厦 1709 室67、青岛联信商务咨询有限公司青岛市中山路 44-60 号百盛国际商务中心 230568、青岛信用贸易有限公司青岛市逍遥二路 12 号

69、青岛行者信用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R

70、日新信用管理有限公司(上海)

71、山东迪陶商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山东省青岛市保定路 18 号山东外贸大厦 672、山西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

73、山西信保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太原市桃园北路 22 号民信商务大厦

74、汕头市联合信用服务有限公司汕头市海滨路 12号科技馆11楼1106室

75、陕西省信用中心中国 · 陕西 · 杨凌示范区新桥北路 1 号

76、陕西亚飞圣腾信用管理公司西安市朱宏路 68 号

77、赛立信商业征信有限公司公司广州环市东路 450 号华信中心 15 楼

78、上海安越企业管理咨询公司

79、上海锦惠环境评估咨询有限公司吴兴路 278 号 17 楼 C 室

80、上海久孚商务咨询有限公司上海市宝山区淞宝路 613-617 号

81、上海凯德威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上海徐汇区小木桥路 5号物华商务中心201/501室82、上海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上海浦东陆家嘴地区松林路 97 弄海怡别墅 42 号83、上海立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上海市肇嘉浜路 301 号 23 楼

84、上海迈尔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上海浦东银城东路 139 号华能联合大厦 20F/01 室85、上海新世纪财务管理有限公司上海 汉口路 398 号华盛大厦 14 楼

86、上海远东资信评估有有限公司 _上海市淮海中路 622 弄 7 号 345 室87、上海中诚信证券评估投资有限公司

88、上海中誉企业信用咨询有限公司

89、上海资信有限公司

90、深圳佳信隆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91、深圳市金融联担保投资有限公司

92、深圳市诚信联盟协会

93、深圳市唐融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94、深圳项目信用调查有限责任公司

95、深圳市中海融担保投资有限公司

96、深圳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

97、深圳市中小企业信用互助协会

98、四川华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99、世-锐智咨询研究机构

100、顺德盈腾信用担保有限公司

101、太岳咨询有限公司

102、滕州市企业信用担保协会

103、天津培元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104、天津中诚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105、天润中泰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

106、铜仁维信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

w

107、武汉市民发信用担保有限公司

108、武汉信用风险管理有限公司

z109、浙江安博尔信用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110、浙江华亿评估咨询有限公司

111、浙江汇信科技有限公司

112、指南针信用服务有限公司

113、中担投资信用担保有限公司

114、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

115、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

116、中国国际商业征信有限公司

117、中国质量信誉调查中心

118、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中国市场信用网)119、中华诚信网

120、中企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121、中融信担保有限公司

122、中投信用担保有限公司

123、中外企业信用联盟

124、中西泰安担保公司

设定信用评级机构专家责任的构想 篇6

[关键词] 信用评级 ;专家责任; 专家义务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收稿日期】2012—02—17

[作者简介]1.刘文宇,男,吉林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商法学;2.徐卫东,男,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商法学、保险法学。(长春130012)

信用评级 制度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运作了一个世纪之久,并成为全球资本市场、信贷市场等重要领域的一项制度安排。【1】(6)信用评级机构凭借其客观、公正、独立、专业的精神赢得了资本市场各方参与者的认可,在全球资本市场中的地位日益突显。然而,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全球资本市场和公司治理领域带来沉重打击。信用评级机构在其中的糟糕表现,也使其受到从未有过的广泛而严厉的诟病,在这一系列事件中,信用评级对于经济的重要影响为人们广泛了解和关注。立法的缺失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信用评级机构是否应承担责任,其应承担什么性质责任,承担责任的法律及现实依据是什么,是本文试图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我国信用评级机构法律责任问题上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立法缺失造成对评级机构追责的困难。首先,我国目前关于信用评级法律责任条款比较粗陋,而且效力层次低,对于评级机构违反其职业义务应对发行人和第三人造成损失的法律责任缺乏规定,使得评级机构多数情况下处于免于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的状态。 其次,信用评级机构的法律地位并不明确。我国理论和实践上对信用评级法律性质也尚未形成统一认识,造成法律适用上也产生较大争议。目前理论上通常将律师、公证人、注册会计师、建筑师、医师、技术顾问、鉴定师、保险代理人等视为专家,信用评级机构尚未纳入其中。专家具有专业性、需具备从事专家服务的资格和高度的可信赖性【2】(12~13)。笔者认为,信用评级机构具有典型的专家特征,其责任性质也应归结为专家责任。

第二,被评级对象及第三人的损害缺乏有效的法律救济途径。我国目前关于信用评级机构法律法规,比较重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轻民事责任,造成被因评级机构的评级行为造成被评级对象及第三人(或信用评级报告使用人)利益受损时的救济缺乏法律依据。笔者认为,民事救济和行政罚款、刑事罚金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意在救济受害人,后者意在惩罚违法者。从法律公平正义的角度看,惩戒固然重要,救济同样不可忽视。

第三,责任的不明确使得信用评级机构缺乏对自身行为后果的合理预测,不利于保护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正如在金融危机后,涌现出了较多的针对信用评级失灵的诉讼案件。在信用评级机构的法律责任并不清晰明确的情况下,司法实践中国法官判信用评级机构其责任缺乏有效依据,信用评级机构法律也义务不甚清晰,这使得信用评级机构对其执业行为的法律后果缺乏有效的合理预测,这种不确定性是对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是的阻碍。

一、信用评级机构的法律定位:是新闻媒体还是专家

(一)信用评级机构在历史上的法律定位

自1909年穆迪公司发布了首份铁路债券评级报告依赖,西方的信用评级行业已经走过了百年的历程。美国信用评级行业其前身大多是出版业,在进行充分的产业资本积累和经验数据的基础上多次接受市场的检验后脱颖而出,赢得公信力和认同之后被市场之手和政府的相关实践的推动下,逐渐奠定了其重要地位,成为资本市场基础设施的一部分。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夸张地评论:“我们可能再次生活在两级世界:‘一极是美国,一极是穆迪。’美国能够扔炸弹把一个国家夷为平地,而穆迪可以贬低它的债券把它毁掉。” 【3】(8)可见,信用评级机构在美国已经从世俗的私人机构推向了似乎具有公权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神坛。美国的法律环境和司法实践将信用评级机构视为新闻媒体来对待。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规定,公民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利神圣不可侵犯。新闻媒体的出版自由,除非被证明有实质上的恶意,都会受到法律保护。美国法院的很多案例都肯定评级机构对外发布信息属于出版行为,它的出版自由受到宪法的保护。这种保护的发点是,如果评级机构动辄为所谓的评级失准而承担责任,信用评级机构很可能一不小心就官司缠身,难以促进其有动力改进评级方法和模型,其发布评级结果时可能瞻前顾后,这不利于信用评级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二)对信用评级机构新闻媒体法律定位的反思

第一,从信用评级机构自身的专家特点分析,将信用评级机构定义为专家更为妥当。关于专家,学界通常认为,专家必须拥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对特定的业务领域拥有知识权威;抓家要想进入这个专门的领域,必须取得相应的资格;专家以其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专家工作获得人们的高度信赖。【2】(20)首先,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行为,需要其具有专业的知识、模型、定性与定量分析、特定的程序;其次,信用评级机构进入评级市场需要取得相应的资质,如美国的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信用评级机构实行市场准入制度,我国各领域的信用评级结构开展业务也需要不同部门的准入认可。再次,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受到被评级对象及社会公众的高度信赖,是评级结果使用者做出决策的重要依据。综上,信用评级行为自身具有高度专业性,信用评级机构本质上也具有专家属性。

第二,从信用评级的功能的角度看分析,将信用评级机构定位为专家更为合适。信用评级的功能,首先是通过有效揭示风险来优化投资决策。评级机构通过收集定性及定量信息,对受评对象的偿债能力和意愿进行分析评价,并采用简明的符号表示出来,向使用者提供信用风险信息。信用评级的另一项功能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社会公众与被评级对象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信用评级机构通过尽职调查,将不为社会公众掌握的各种有关被评级对象的信息提供进行综合、加工后将信息传递给市场(或评级结果使用者),为信息使用者决策提供依据。信用评级机构区别于新闻媒体,信用评级机构提供的不仅仅是事实,而是经过综合、技术分析并加工处理后的观点,这种工作无论从精确度上还是技术层面都高于新闻报道对媒体的要求。另外,信用评级机构作出这种评级是向被评级对象收费的,信用评级机构本身也是营利性的经济组织,而新闻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对报道对象是不收取费用的,其更多地能够代表社会公益;同时信用评级机构作出的信用评级影响到第三人(既评级报告使用者)决策,同时也会对被评级对象(往往是债权发行方、融资申请人)的融资行为造成影响,这种联系的紧密程度也区别于新闻媒体的新闻报道。

nlc202309020116

二、设定信用评级机构专家责任之必要性和合理性分析

(一)设定信用评级专家责任的必要性

第一,设定信用评级机构的专家责任,有利于保护被评级对象的利益。信用评级是被评级对象的一种寻求增信的权利之延伸,被评级对象有获得公正评价的权利,法律上设定信用评级机构的专家责任,有利于保护被评级对象受到公正评价的权利。如果信用评级机构在其执业过程中未尽到其应有的勤勉谨慎之义务,造成评级结果偏离了被评级对象的实际情况过远,则被评级对象可能遭受发行失败或者信誉受损的损害。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可以惩戒评级机构的违法行为,但不能使需要补充的被评级对象获得经济补偿,法律应当对这种损害提供有效的救济手段,而损害赔偿的最佳途径就是设置民事责任。

第二,设定信用评级机构的专家责任,有利于保护信用评级结果使用人的利益。信用评级结果的使用者,其基于对专家专业知识的尊重和信赖,做出其经济上的决策,有理由对该种信赖利益予以保护。职业人士的专业技能和操守的不尽如人意,令人们怀疑职业自制的有效性。可以说,职业自制失灵的地方,正是政府和法律的用武之地。【4】(171~172)当然,评级结果只是第三人作出投资决策的诸多因素中的一种,专家提出的观点仅仅是参考意见而非替代第三人进行决策,不能因设置信用评级结构的专家责任而免除第三人自身的注意义务。

第三,为信用评级机构设定责任,同时将但该种责任应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也是保护信用评级行业的需求。评级机构通过调查掌握的信息有限的,要求其通过有限的信息预测无限的风险,这本身也有违公平原则。信用评级的技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其运算模型和分析体系有科学性和合理性,但这都是相对的科学和合理,随着相关知识领域的进步,先前被认为先进的、科学的、合理的模型和分析体系可能被认为是不合理的。当前评级市场处于起步阶段,如果责任过于沉重,将导致行业受到毁灭性影响。

(二)设定信用评级专家责任具有合理性

第一,设定信用评级机构专家责任,符合法律上权利与义务相互匹配的原则。专家义务来源于其职业,专家应当忠于专家的职业,具有敬业精神。敬业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技能和操守。技能上要求专家具备合理的专业知识和注意义务,操守上,敬业首先是对他们的职业和职业文化,二不是他们的客户、客户的需要以及他们从客户那里取得的报酬。【5】(143)信用评级机构作为专家,其专家义务内在决定了其专家责任。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相对于其他的金融市场的看门人(注册会计师,律师,医生,资产评估师等),评级机构在很多方面拥有了独一无二的特权,很多学者认为应将评级机构的意见与其他金融中介的意见等同视之。【6】(46)同时从法律上明确信用评级机构只有在违反法定义务的情况下才会面临承担专家责任,发挥了法对行为的指引作用,使信用评级机构明确了哪些行为可能承担责任,哪些行为不承担责任,促进其勤勉尽职地履行其专家义务。

第二,设定信用评级机构专家责任,符合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需要。信用评级机构作出的信用评级,是向被评级对象收取费用的,而信用评级结果是供第三人(既评级结果使用者)决策使用的,被评级对象和评级结果使用者之间的利益的存在着矛盾。向被评级对象收费,可能造成信用评级机构为了收取费用提高被评级对象的信用等级。信用评级机构要想树立其独立、公正、专业的形象,赢得市场的信任,必须克服这种道德风险。理性的评级机构在面对眼前利益和长远发展时,往往会谨慎地维护期市场声誉,但这种机制终究是一种自律性,而非法律强制性的,如果设置信用评级机构专家责任,则赋予了信用评级结果使用者对信用评级机构故意提高被评级对象信用等级的行为进行法律上的制约,法律上的保障具有强制力和公信力,二者作用机制和结构都不相同,均在不同的层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设定信用评级机构专家责任的法律基础分析

(一)信用评级机构专家义务是其专家责任的法律基础

专家义务是专家责任 的基础,只有专家义务的状态才能决定专家责任的有无、发生、归属和程度。同理,信用评级机构专家责任建立在信用评级机构专家义务的基础之上。信用评级机构的作为专家,具有普遍意义上的专家的注意、忠实和保密义务,同时也有其特殊性。第一,注意义务方面。信用评级机构应履行尽职调查和诚信义务,有充分理由保证所出具评级报告的数据、资料及结论的客观、准确、公正、及时;同时应建立统一的内部信用评级标准和程序,并在出具评级报告时保持所依据的标准和程序的一致性;评级作出后,信用评级机构应持续、全面、系统地收集被、评级机构的信息。第二,忠实义务方面。具体而言,面对被评级人,信用评级机构不应从事任何有损被评级人合法权益或声誉,信用评级机构必须在正确信息的基础上予以陈述、勤勉谨慎地进行评级行为,保留记录、提供合理的研究报告、独立客观的评级结果;面对公众(既评级报告的使用者),信用评级机构禁止使用非公开信息、不得错误预测论述、与公众交流保持信息的公正、正确与完备等。法律之所以强加这些人义务,是因为他们在社会所取得的地位,公众不得不对他们有极大的信赖。法律必须确保此种信赖不被滥用。【7】(122)

(二)信用评级中的法律关系分析

第一,信用评级机构与被评级对象之间的法律关系。实践中,信用评级分为有主动评级和被动评级 【2】(74)。在主动评级中,评级是评级机构主动做出的,评级机构与被评级对象之间没有合同关系。在被动评级中,信用评级机构与被评级对象之间往往存在合同关系。对于这种合同是什么性质,有不同的认识。有主张是委托合同的,有主张是承揽合同的。笔者更赞同后者,理由如下:首先,委托合同是以委托人的名义进行,承揽合同以承揽人自己的名义进行。信用评级机构进行信用评级和发布评级结果,均是以自己名义进行的。其次,委托合同中,受托人是依据委托人的授权和指示处理事务,其法律行为的后果由委托人承担;承揽合同是承揽人的义务是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 交付工作成果。信用评级过程中,信用评级机构只需要遵从其专家义务勤勉尽职地进行评级并发布评级结果,其行为不需要受到被评级对象的指示。第三,委托合同是可以是有偿的,也可以是无偿的,而承揽合同是有偿的。信用评级是有偿的。综上,笔者认为将信用评级机构与被评级对象之间的合同关系理解为承揽更为合适。

nlc202309020116

第二,信用评级机构与社会公众(或评级结果使用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学界有信用评级适用产品瑕疵责任的主张。这种主张将信用评级结果理解为信用评级机构在其发行的出版物上登载的向社会公众(信用评级结果使用者)公布的评级结果是为一种产品,如果这种产品质量有瑕疵, 应承担产品瑕疵责任。笔者认为,这种主张有一定道理,但也有一定的缺陷。第三人使用信用评级结果,并非都支付了对价。对于第三人没有支付对价的情况,主张产品责任未免对信用评级机构过于严苛。笔者建议将二者之间的关系定义为信赖关系,即第三人基于对信用评级机构作专家的信任,信赖其作出的评级及基于专家的职业素养和公平公正的态度并在勤勉尽职的情况下作出的,如果信用评级机构违反了专家应尽之义务,责构成对第三人信赖的侵害。

(三)信用评级机构专家责任的性质分析

关于专家责任的法律性质 学界存在着一定的争议,大体有违约责任说、侵权责任说、责任竞合说、混合责任说几种。【2】(74)笔者认为,信用评级结构的专家责任,界定为侵权责任更为妥当,理由如下:

第一,认定信用评级机构专家责任的侵权性有利于被评级对象利益的保护。信用评级机构所从事的信用评级活动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其与信用评级机构订立的合同难以涵盖专业知识与问题。采用合同法的保护方式难以让被评级对象在利益受损的情况下找到足够的理由支持依据合同获得足够的赔偿与救济。如果将这种责任界定为侵权,由法律直接规定信用评级机构的法定义务及违反法定义务的法律后果,则大大减轻了被评级对象获得救济的困难。

第二,认定信用评级机构专家责任的侵权性是信用评级机构专家义务内在决定的。信用评级机构具有专家义务,这种职业义务不应因为合同法上的约定而有所降低或提高。虽然形式上具有合同的形式,因为信用评级高度的专业性,信用评级机构与被评级对象之间的合同已经缺乏了合同主体间的平等性。法律地位的不平等决定了继续运用合同法来调整信用评级机构与被评级对象之间的法律关系已不再合适。

第三,认定信用评级机构专家责任的侵权性可以增加法律适用的统一和便利性。信用评级机构对被评级对象的评级行为,其影响已经突破了合同双方的范围,还涉及到第三人(信用评级结的使用者)的利益。将责任性质认定为合同责任,信用评级机构对第三人的的法律责任尚需要突破合同相对性的限制。如果将专家的法定义务进行界定,其违反法定义务必然要对与其执业行为有关的人(包括被评级对象和评级结果使用者)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承担责任的性质统一为侵权,法律适用的统一和便利性便体现出来。

四、设定信用评级机构专家责任的构想

笔者建议,在立法上明确信用评级机构的专家地位和专家义务,并明确因信用评级机构对这种职业义务的违反给被评级对象及第三人造成损害的,信用评级机构应根据其过错程度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但这种责任应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并允许信用评级机构作出抗辩。具体构想如下:

(一)信用评级机构专家责任的归责原则之适用

对于专家责任,世界多数国家认可过错责任原则。英美法系,学者普遍认为,所谓专业过失,就是指没有提供或尽到一个在本领域内一个具有通常业务水平和谨慎程度的专家应提供的技术或应尽到的注意义务。在德国和日本,专家责任以义务违反作为归责根据,而义务违反的标准并不是专家的主观意思状态为依据,而是一个平均的专家水准予以设定。在法国,所有专业人员的过错都是通过将作为加害人的专业人员的和一个有资格的另外一个专业人员的行为进行比较后而确立的。【2】(127~128)在信用评级机构专家责任的归责之适用上,笔者赞同采用过错责任原则,根据过错责任原则的要求,应根据信用评级机构是否有过错而决定是否要求其承担责任,根据过错的程度确定责任的范围。采用过错责任原则,能够激励信用评级机构认真履行其义务,提高信用评级质量,同时鼓励其大胆地利用其专业知识进行创新,免除了动辄被追究责任的担心,这对于我国处于步阶段的信用评级行业具有较大的保护作用。

(二)信用评级机构专家责任的构成要件分析

关于过错。所谓过错,是指违反民事义务的不当行为。这种过程的判断标准,笔者建议客观的判断标准。主要原因是,信用评级机构作为非自然人,其主观的心理状态很难举证证明,同时信用评级机构作为专家,对专业领域的通常标准的违反就意味着其具有过错,而无需探究其内心的心理状态。由于评级技术性很强,一般公众第三人只能被动接纳评级结果,而对于评级机构的过错难以举证,故而,对于过错,宜采用举证责任倒置,由信用评级机构证明其按照法定的标准、程序尽到了其专家义务,既可证明其无过错。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信用评级机构的违法性,有否定说和肯定说两种。否定说认为,违法性的判断也是以违反相应的注意义务为标准,于是产生违法性与过失在内容上、功能上相互交错的现象。因此,违法性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而应被客观化的过错取而代之。【8】(403~410)在信用评级专家责任上,笔者支持否定说。理由是,信用评级专家责任源于专家义务,对专家义务的违反客观上构成了专家过错。因此立法上明确了专家义务,在过错作为责任构成要件的情况下,违反该义务就证明信用评级机构有过错,也就没有必要将违法性作为独立的要件。

关于损害。被评级人或第三人(或评级结果使用者)受到了损失。笔者认为,这种损害宜理解为狭义的损害,即财产损失。对于精神损害,由于信用评级所应用的领域中,被评级对象往往为企业法人或其他组织,第三人往往为第三人,其行为均有商行为的性质,精神损害赔偿在此已无必要。对于被评级人来说,损害表现为虚假或不实的评级报告的公布造成被评级人的信用受损,导致其债券的发行失败或债务的波动;对第三人(信用评级结果使用者)来说,损害表现为因对信用评级机构做出的评级结果的信赖,作出错误的决策而受到的损害。

关于因果关系。指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行为与被评级对象或第三人遭受的损害之间具有关联性。在因果关系认定上,笔者赞同因果关系推定。原告需要证明评级机构存在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原告(或评级报告使用者)在评级不当行为作出后至真相揭露前买卖了评级所指向的对象或投资而受损的,就可以认定评级机构违法行为和第三人损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至于举证责任,宜采用原则上并不要求原告举证,推定损害事实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而是允许被告进行抗辩和反证不存在因果关系。

nlc202309020116

(三)信用评级机构专家责任的形式和范围之界定

首先是经济赔偿。尽管我国《侵权责任法》的责任形式已经多样化了,其不仅包括损害赔偿,还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等责任,但是,侵权责任的主要形式仍然是损害赔偿,其他责任形式仅仅起到辅助性作用。【9】(595)笔者认为,其赔偿的范围主要是实际发生的损失,对于机会的损失,出于对信用评级行业的保护,法律如果保护机会损失,对于信用评级机构苛责过重。其次是恢复名誉。这种责任主要是评级机构对被评级人做出的信用评级行为中存在未尽职行为(包括未尽合理的注意义务,未采用合理的程序等),造成评级结果偏离实际情况,使得被评级机构的商业信誉受损。责任承担的方式包括重新作出信用评级并进行发布,其恢复名誉的措施应当与其所毁损名誉的影响范围相一致。

(四)信用评级机构专家责任的限制和抗辩权之设置

对于信用评级专家责任,应区分情况,进行一定的限制。对于被评级人故意提供虚假评级材料、信用评级机构明知该种情况而未进行揭示,造成评级结果虚假的情况,信用评级机构应与被评级人共同承担连带责任。对于信用评级机构因其他过错造成的损失,应承担与其过错相当的责任。同时应赋予信用评级机构抗辩权,对于信用评级机构依据法定的程序进行尽职调查,并依据评级做出时公认的评级方法和模型做出的评级,即使评级结果与实际情况有偏离,评级机构仍可因其已尽到其应有之专家义务而免责。如此一来,信用评级机构有动力更加勤勉地履行其专家义务,而防止被滥诉讼的可能性,对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能够进行有效地促进,从根本上也能保被评级对象得到公正的信用评级,第三人获得更真实、准确的信用评级结果。

参考文献:

【1】叶伟春:《信用评级理论与实务》,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2】田韶华,杨清:《专家民事责任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

【3】[意] 乔万尼·阿瑞吉、贝弗利·J·西尔弗等:《现代世界体系的混沌与治理》,王宇浩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

【4】蒋云蔚:《走下神坛-专家民事责任基本问题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

【5】Peter Birks.Wrongs and Remedie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6】Frank Partnoy.How and Why Credit Rating Agencies Are Not Like Other Gatekeepers. San Diego :University of San Diego ,2006.

【7】黄润源,刘迎霜:《公司债券信用评级法律关系解析—以美国债券评级制度为模本》,学术论坛,2008 年第1期。

【8】王利明:《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

【9】王利明:《侵权责任法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责任编辑 张克军】

信用担保机构的风险和控制 篇7

一、担保机构面临的主要风险

信用担保是指由专门机构面向社会提供的制度化保证, 担保机构是为债务人提供信用增级的一种机构, 其实质是一种经营风险的机构, 责任和收益的高度不对等性, 使得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承担了更多的风险。

1、代偿风险, 也称信用风险。是指由于被担保人违约而造成担保机构代偿的风险。这是担保机构面临的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一种风险。

2、法律风险。主要包括 (1) 担保业务所涉及的各项活动中法律手续、合同的公平性、合法性和严密性造成的风险; (2) 银行强势地位造成担保人的不公平风险:在担保合同条款中, 借款人不愿分担或分担风险比例很小, 甚至强加给担保人的不公平条款, 加重了担保机构的风险; (3) 反担保措施风险:包括抵 (质) 押物风险和第三人信用风险。抵 (质) 押物风险指抵 (质) 押物设置不合理、不合法, 抵 (质) 押物价值不稳, 变现能力差等, 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 处置抵 (质) 押物时, 给担保人造成损失的风险。第三人信用风险指提供信用反担保的第三人的担保资格不适格和担保能力不足造成的风险。

3、经营管理风险。是指由于信用担保机构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缺乏健全的规章制度或不按照程序调查审批、盲目决策等而引发的风险。

4、道德风险。道德风险主要表现为被担保人恶意行为, 骗保或恶意欠款而导致的风险, 也表现为银行由于担保机构承担了贷款的主要风险, 而放松了对借款人的评审、监督, 导致的风险。另表现为担保机构内部员工责任心不强, 或者收受贿赂、以权谋私等造成的风险。

二、担保风险的控制、分散和转移

由于担保存在着专业性强、风险高、风险不确定、低收益等特点, 使得担保机构实施风险管理显得非常重要。合理控制风险, 减少和避免风险损失是担保机构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担保机构进行风险管理, 是个长期、复杂的时时工程, 一点儿都不能麻痹大意, 其实施应主要侧重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可行的内部风险控制制度, 科学设置组织机构, 责任到岗到人;二是严格管理, 有序经营, 切实贯彻各项制度, 真抓实干, 不让制度流为形式、变为空文。也就是说, 一要有制度, 二要真落实, 两者缺一不可。

(一) 、造就一支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高素质职业队伍, 注重防范道德风险

担保风险的高发性、离散性与不确定性, 势必要求担保机构管理层和员工应具有很高的业务素质。管理层人员应具有一定的风险管理经验, 对担保风险和经营环境应有充分的认知和判断能力。同时, 要建立一支有高度责任心、廉洁自律的, 并具备财务、管理、法律、投资等专业知识和从业经验的员工队伍。

(二) 、制定一套规范的风险控制和监督约束制度, 严格选择担保对象, 规范业务流程, 科学评估, 注重事前控制, 重视事中控制, 讲究追偿策略

担保业务的风险防范首先应从制定科学规范的业务操作流程入手, 建立项目受理、调查、分级审核、集中决策的内控制度。建立风险预警、风险预控、风险监管、风险处置、出险后评价的风险监管体系, 来及时、有效地降低和化解经营风险, 实现担保机构的稳健经营与持续发展。

在具体业务操作过程中, 担保项目要在对担保风险全面调查、系统分析、仔细研究、专家论证和科学评估的基础上来进行可行性论证, 依法从严落实反担保措施。担保业务人员应严格执行项目接待、受理、调查、审批、承保、保后监管、代偿和追偿等担保业务操作程序。密切关注到期项目, 发生代偿的, 应及时追偿, 追偿时应“快、准、狠”, 讲究追偿策略和技巧, 运用各种法律手段, 并注意诉讼时效, 防止被担保人转移、隐匿资产, 抽逃资金, 甚至丧失追诉时效或造成反担保脱保。

(三) 、依法落实可行的反担保措施

由于担保机构服务对象主要是中小企业, 担保机构普遍面临缺乏优质反担保的问题, 担保机构如何筛选与具体担保业务相适应的合理的反担保, 是信用担保机构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1、选择反担保物的原则。

(1) 、易于变现原则。担保机构接受的反担保物必须易于流通和转让, 这是保证反担保物变现的前提。 (2) 、易于评估原则。担保机构接受的反担保物应是专用性较低、通用性较高、价格易于确认的物品。 (3) 、易于执行操作。在设置反担保时必须考虑抵 (质) 押的操作成本、复杂程度, 是否便于操作和执行。 (4) 、易于触动受保人利益原则。反担保物必须为受保人所重视, 易于触动其利益。

2、反担保物种类。

具体反担保措施包括: (1) 、第三人的信用保证。包括企业和自然人; (2) 、抵押物:房产、土地使用权、关键机器设备、车辆、能封存的原材料、产成品等; (3) 、质押物:动产、有价证券、存单、提单、仓单、票据、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应收账款、收益权、经营权和股权等; (4) 、风险保证金等。

3、反担保措施的评估

(1) 抵 (质) 押物的评估

(1) 、抵 (质) 押物的合法性和权属

抵 (质) 押物是否属于法律、法规允许抵 (质) 押的财产和权利。同时抵 (质) 押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如抵 (质) 押物是否由抵 (质) 押人合法所有、存在争议或设有负债, 是否存在重复抵押、已出租、已协议出售、被查封、扣押、出资 (合资) 等瑕疵等;是否具有权属证明, 是否有共有人, 是否需经有权机构批准等。

担保机构应对抵 (质) 押物的品质进行严格审查, 如不动产的所处位置、结构、用途、成新率等;动产质物是否易封存、易监管;权利质押中权利凭证的真伪是否容易辨别;质物是否存在隐蔽的瑕疵等。同时还应审查抵 (质) 押物的估价是否合理, 是否易于变现、便于操作等。

目前, 参照我国银行有关规定, 不动产抵押率最高不宜超过70%, 动产质押的质押率最高不宜超过60%, 权利质押的质押率不宜超过90%。

(2) 、抵 (质) 押物价值的确定

担保机构的业务人员不可能都是评估专家, 因而信用担保机构获得抵押物价值的通常做法是:担保机构先进行现场调查与内部评审, 合理估价、确认基本可行后, 再由专业评估机构评估确定抵 (质) 押物价值。但担保机构在选择合作评估机构时, 应选择信誉较好的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

(2) 、第三人的信用保证的评估

担保机构应主要从第三方保证人的保证资格是否适格、保证人的实力大小 (资产规模、销售收入、利润、负债、产品、销售渠道、市场进入和占有等方面) 以及保证人的保证意愿等方面入手进行评估。

应该看到, 尽管反担保措施有利于担保机构控制风险, 但中小企业之所以会遭遇贷款难, 正是因为其自身信用不足, 缺乏足够可信的抵押物才会被银行拒之门外。因此, 在实际业务操作中, 担保机构应从抓企业核心资产入手来落实反担保:1、在单项反担保措施不充分的情况下, 采用组合反担保的方式, 通过控制企业的核心资产来达到控制企业的经营权, 使得企业按期履约。2、担保机构还可以采取让企业所有者或主要经营者承担个人连带保证责任的方法, 将个人信用与企业信用有机的结合起来。3、反担保措施的采用和落实, 担保机构必须充分论证并经风险控制部门或法律部门审核确认, 专人审批。

(四) 、建立风险分散、转移机制

由信用评级机构监管引发的思考 篇8

一、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国际做法

在主要发达国家中, 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信用评级市场格局, 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也通过不断摸索, 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各国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督机制一般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在直接融资发达的国家 (如美国) , 倾向于由证券监督机构统一负责对信用评级机构的资质认定和监管。另一类指的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 (如欧洲的主要国家) , 在《巴塞尔协议Ⅱ》的倡导下, 倾向于由银行监管机构负责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督。

(一) 美国对评级机构的监管历程

20世纪初的美国, “铁路债券热”催生了现代信用评级业, 评级机构在债券市场上广泛地参与评级, 为投资者服务。起初, 由于准入门槛极低, 自由竞争下的市场约束发挥着对评级机构的监督作用。直到1975年,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为规范评级市场中评级机构的准入标准和执业行为, 确立了“全国认可的统计评级机构组织 (NRSRO) ”的认证制度, 于是开启了对评级机构的政府注册制监管。

早期, SEC采用无异议函的方式认可NRSROs1, 因其缺乏法律支持, 没有规范的审批程序, 申请过程不透明, 受到了各方批评。1997年, SEC明确了NRSRO制度确立的基本原则, 并建立认定NRSRO资质的正式程序, 要求申请NRSRO资质的评级机构必须满足全国认可的信誉、相当规模的财力、足够专业的人员、系统健全的评级程序和非公开信息的正当使用保证等五项条件。

2001年12月, 安然事件爆发, 主要评级机构在评级的尽职调查方面令人失望2, 这使得监管部门强化了对评级机构的监管。2006年出台的《信用评级机构改革法案》进一步细化了NRSRO注册程序和信息披露要求, 首次明确SEC对NRSROs的监管权力。随后, SEC发布相关实施细则, 确立NRSROs利益冲突的报告和防范机制, 强调在评级机构内部实施严格的防火墙、独立薪酬等相关程序, 禁止NRSROs以各种方式兜售评级服务, 滥用优势地位从事不公平竞争等。但法案规定了SEC不涉足NRSROs评级方法和决定评级的模型构造。

次贷危机中评级机构的拙劣表现引发了对改革评级机构监管的强烈呼吁。2008年12月, SEC出台了针对《信用评级机构改革法案》的修正案, 旨在提高NRSROs评级模型与评级程序的透明度, 增强市场敏感性, 以提高评级责任约束和评级机构内部管理机制效率, 加大评级结果的可比性。其中, 要求NRSROs对其评级结果中随机抽取的10%进行公开披露。2009年6月17日, 美国政府正式公布全面金融监管改革方案, 要求评级机构建立健全的利益冲突管理政策, 并强化跟踪评级程序以提升评级程序的完整性, 区别对待结构化金融产品的信用评级等。同时, SEC也在讨论逐步消除监管条款中对NRSROs评级结果的依赖, 加速批准了一些申请NRSRO资质的评级机构3。

(二) 欧洲对评级机构的监管历程

与美国市场不同, 长期以来, 欧洲信用评级的需求非常低。1980年前的欧洲, 只有英国和瑞典建立或试图建立评级制度。历史上, 欧洲各国对评级市场的准入都未进行过专门的限制。虽然部分国家陆续开始实施对评级机构资质的认可制度, 但其申请程序和审批标准均不透明。最早涉及评级机构监管的欧盟法规是2003/125/EC指令, 它鼓励评级机构建立政策和程序来保证评级的公正性和披露利益冲突。

进入21世纪, 尤其是《巴塞尔协议Ⅱ》的实施, 极大地推动了欧洲评级市场的发展和统一评级监管制度的建立。2005年12月, 欧盟委员宣布, 沿用基于国际证监会组织 (IOSCO) 行为准则的金融服务业直接和自律监管模式, 其对信用评级行业适用的主要监管纲领性文件是“资本要求指引” (theCapital Require m e ntsDire ctive) , 并授权欧洲银行监管机构委员会制定统一的外部信用评级机构 (ECAI) 的认证标准和程序, 在欧盟成员国实施。

2006年1月, 欧洲银行监管机构委员会颁布了《ECAI认证指南》, 阐明了E-CAI的认证标准和程序, 规定了对申请人进行评估的技术标准, 要求监管机构必须确认申请人的信用评级方法是严格、系统而连续的, 申请人必须提供过去信用评级的历史记录, 保证其评级结果不受外部政治压力和经济压力的影响。此外, 该指南还要求监管机构持续对ECAI的质量进行监控, 并以五年为时间单位对各ECAI的资质进行深度分析。至此, ECAI认证制度成为了欧洲信用评级市场确认信用评级机构资质的实际标准。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也给欧洲金融业造成了重创, 次贷危机后的欧洲成了全球对信用评级机构最严厉的监管者。欧盟成员国和欧洲议会于2009年4月23日通过了“信用评级机构一揽子规章”, 要求在欧洲运营的评级机构须在欧洲证券监管委员会登记注册, 并要遵守欧洲严格的规章制度, 包括评级机构不得提供咨询服务;必须披露信用评级模型、方法以及关键假设;必须要以特定的符号将复杂产品的信用评级结果区别开来;必须出具年度透明度报告;以及在董事会成员设立中, 必须至少要有两名其薪酬不取决于信用评级机构业务表现的董事等等。可以看出, 欧洲的监管规章直接干预了评级机构的内部制度、经营管理、评级方法和程序, 通过进一步抬高了评级行业的进入门槛, 加强对评级机构执业行为的控制。

二、对评级机构监管的争论

纵观主要发达国家对评级机构监管的演变, 政府通过明确统一的监管机构, 逐渐确立透明公正的资质认可制度, 并在市场机制失控时, 逐步采取更严格的措施, 改善信用评级业的监管体制。但由监管必然产生的问题能否有效地得到解决, 社会各界也从未停止过广泛地争论。

(一) 市场对声誉资本的调节

由于评级结果直接面向市场, 公开、直观并且随时接受市场的检验, 投资者不断通过事后考察评级结果与实际违约情况的相关性来判断评级机构的声誉。评级机构在发挥债券发行者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中介职能时, 最重要的价值便体现为它的声誉资本。评级机构必须通过发布准确、公正的评级结果不断积累其声誉资本, 否则就会被市场淘汰。而监管当局通过对评级机构的资质认定, 以及在监管条款中使用评级结果, 使得债券性质的金融产品只有获得特定信用级别后, 才能进入机构投资者的资产组合。此时, 即便评级结果不那么准确可靠, 也不影响享有一定监管特许权的评级机构占有市场。这样, 基于声誉资本的市场自律作用大大削弱。

历史的发展肯定了对评级机构的资质认可制度, 它在树立行业规范、提供准入标准等方面发挥了必要的作用, 也为监管条款的使用提供了依据。美国SEC加大对评级结果的披露和可比性要求, 减少评级机构的监管特许权, 便旨在强化市场约束, 营造出声誉资本机制得以有效运作的市场环境。但对于具有专利性质的评级核心模型不能充分披露, 该项举措能在多大程度上方便市场参与者比较评级结果的准确性、改善市场对评级机构的约束还不足定论。

(二) 利益冲突的防范

首先, 评级机构收费模式中隐含着利益诉求的矛盾。20世纪70年代后, 评级机构的收费模式逐渐转变为发行主体付费。发行主体可以依仗其“衣食父母”的地位对评级机构提出评级结果要求, 或者选取能给予更高评级结果的评级机构进行其产品的评级。其次, 近年来评级机构的商业模式中包含了为发行主体提供咨询等增值服务, 以提高其产品的评级。利益冲突之下, 评级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受到了更大的质疑。

评级机构主张其设有严格的内部控制程序和防火墙制度, 保证评审委员会做出的评级决策不受利益干扰, 并表明评级分析师的薪酬不依赖受评企业支付的费用高低。现行的监管政策也着重于督促评级机构完备其内部控制程序, 禁止评级分析师协商收费事宜或接受被评级实体的礼物, 试图在不改变评级机构商业模式的基础上解决利益冲突。美国SEC的新规章要求评级机构将其咨询顾问业务与评级业务相分离, 但这并不是一个强制性的规定。相比而言, 欧洲的监管法规力度更大, 直接禁止评级机构提供咨询服务, 要求董事会制定政策监控评级业务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

(三) 不充分竞争格局

信用评级业本身具有自然垄断的特性, 评级机构在前期必须对专业技术与评级模型进行巨大投资, 同时长期积累其评级声誉。监管当局对评级机构进行资质认可, 增强了评级机构的市场竞争力, 也对新进入者构成了巨大的障碍, 造成信用评级市场中竞争不足。经过百年发展的信用评级市场, 穆迪、标普、惠誉三大评级巨头已享有不可撼动的国际统治地位。

不少经济学家认为, 竞争是规范评级机构业务的正确方法。美国的监管改革思路就是降低进入门槛、提高透明度, 加大行业的竞争性, 激发评级机构提升评级产品准确性、研发评级模型技术的动力。与之相反的是, 欧洲监管当局认为竞争更多地加剧利益冲突的矛盾, 即使取消监管特许权, 也不会明显提高行业的竞争性。因此, 欧洲的监管规章放弃了加强行业竞争的调节, 采用对已取得资质的评级机构强有力的控制, 更严格地把关行业进入门槛。两种不同的改革思路最根本的目的都是保证信用评级业的健康风气, 只是采取的方式不同, 美国主要通过机构自律, 而欧洲更着重外部强制执行方式。

三、对我国信用评级业监管的启示

我国信用评级业始于20世纪八十年代, 目前, 在中国人民银行备案的从事信贷市场和银行业债券市场评级的机构共有80家, 专业信用评级人员2288人。不同于欧美等发达国家, 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的发展经历了膨胀、清理整顿、竞争整合的过程后, 自身市场化程度和成熟度仍然较低, 评级机构所承载的社会功效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加强和完善对评级机构的监管机制, 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和教训的同时, 必须结合我国信用评级业的现状。

(一) 明确统一的监管部门

只有充分集权的监管权力才能保证对评级机构各项行为的监控和治理, 对评级机构利益冲突的防范、不合理的竞争秩序加以调节。目前, 人民银行、发改委和证监会分别主管银行间市场、企业债券市场和公司债券发行市场的评级业务。这不仅容易造成监管盲点, 更加不能形成对评级机构统一有效的监管约束。我国信用结构的特点是以银行信贷为主, 企业主要依靠间接融资, 因此, 应当改变目前多元监管的模式, 集权监管核心于人民银行, 对评级机构实施统一监管。

(二) 完善评级机构的认可机制

各国的经验纷纷指向对市场接受度较高的评级机构给与资质认可, 随着监管体制的变迁, 认可制度也在逐步完善。我国当前实行业务分市场认可的监管机制, 由人民银行、发改委、证监会、保监会在不同的业务上对不同评级机构出具官方认可资质。无论最终核心监管部门是否统一认可权限, 都应建立透明而公正, 并结合市场需求变化的认可制度, 适度保持行业竞争, 切实规范信用评级行业, 配合市场约束作用。

(三) 强化市场的声誉约束作用

在我国, 评级结果主要由银行等金融机构使用, 市场参与者较少, 造成市场对评级产品敏感性极低, 有效需求不足, 评级机构很难建立其声誉资本, 市场约束的作用微乎其微。鉴于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监管的宗旨仍应强调为市场提供必要的制度基础, 而非代替市场做出判断。监管部门可以不断强化市场参与, 形成对评级机构声誉资本的关注, 更应当采用科学的评级违约率指标统计评级结果, 并通过正规的渠道及时揭示和公开披露, 发挥市场对声誉资本的调节作用。

(四) 督促健全评级机构内控程序

我国信用评级行业整体水平不高, 在有限容量的市场中竞争过度, 恶性收费、以级定价的端倪在评级市场中业已显现, 评级机构在规范与生存的博弈中难以保证评级结果的公正性, 利益冲突的加剧使得评级信息的质量一再降低。监管部门应当加大力度整顿严重不符标准的评级机构, 过滤信用评级市场, 严格督促评级机构健全防范利益冲突的内控制度, 对信用评级机构规范化经营进行检查, 保证咨询顾问与评级业务间的防火墙制度灵敏有效, 从而改善无序竞争的格局。

此外, 立法机关也应尽快修改和整合既成的法规, 系统的建立规范信用评级行业的法律体系。次贷危机后, 各国的监管部门都在调整对评级机构的监管措施。我国完善对信用评级的监管机制也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但必然在不断的探索中促进信用评级行业的健康发展。

摘要: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后被推向了高潮。本文分析了欧美等发达国家对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历史变迁, 及其为解决监管下不可避免的问题而引发的争论, 进而提出当今完善我国信用评级市场监管机制的相应建议。

关键词:信用评级机构,监管,市场约束

参考文献

[1]Frank Partnoy, “Rethinking Regulation of Credit Rating Agencies:An Institutional In-vestor Perspective”, Legal Studies Research Paper Series, Research Paper No.09014, July2009.

[2]李信宏邵立强庄建华冯彦明尚静《信用评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彭宇松美欧信用评级监管体制改革及启示[J]中国金融2009 (14) :60-61

[4]柳永明美国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争论与启示[J]上海金融2007 (12) :57-61

青海信用担保机构发展现状分析 篇9

自 1999年起至2006年年底, 青海的信用担保机构已经发展成为政策性信用担保机构、兼私营的商业性担保机构的初级体系结构。登录在册的担保机构共有25家, 目前正在运营的有14家, 其中44%的信用担保机构处于非运营状态。仅2006年一年青海信用担保机构注册资本实现了4.2498亿元的增长, 达到累计注册资本的62.67%, 数量也实现11家的增长, 其中7家为政策性信用担保机构, 占青海信用担保机构总数的28%, 占2006年新增数的64%;其中市属所有的有4家, 分别是西宁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德令哈市碱都担保有限公司、青海天诚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及格尔木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 这4家信用担保机构占了总数的9%, 占2006年新增数的36.36%, 占新增政策性信用担保机构数的57%, 另外2家州属国有担保公司, 分别是海南州四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和海北州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及1家省属国有的青海四维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在2006年新增的11家信用担保机构中, 只有4家是私人资本投资设立的商业性信用担保机构, 只占青海信用担保机构总数的16%, 占新增数的37%。作为信用担保机构的主力, 这样的比例虽然令人失望, 但就其增长的速度来看还是很惊人的。截至2006年年底, 青海的信用担保机构累计实现担保贷款总额60亿元以上, 现仍有21亿元的资金在企业个人的手中, 全部累计注册资本已经达到了6.781亿元。这样的发展速度和增长情况预示着青海的信用担保机构将以一个很好的姿态融入青海中小企业融资舞台中, 并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从青海开展信用担保的实践来看, 通过担保不仅放大了资金, 有效地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而且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如2004年, 青海省商业性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在省经济委员会等部门共同搭建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平台中, 先后为青海伊佳民族用品有限公司、青海康普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等在地方优势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方面具备带动作用的中小企业及时提供了贷款担保服务, 现部分担保项目已建成投产, 经济和社会效益非常显著, 不仅使受保企业销售增加, 从业人员增加, 也使利税进一步得到了增加。

2 青海信用担保机构存在的问题

2.1 规模偏小, 担保额度较小, 业务品种单一

截至2006年年底, 青海信用担保机构累计注册资本额度为6.781亿元, 仅相当于全国水平的50%。以2006年新增的信用担保机构来说, 注册资本最少的青海省个私经济贷款担保公司只有388万元, 全省新增信用担保机构的平均水平也只有3822万元。说明青海的信用担保机构整体规模较小, 而这样小的规模无疑降低了青海信用担保机构整体的抗风险能力。信用担保机构的放大倍数越大, 说明信用担保机构发挥的杠杆作用越明显, 撬起的银行资金越多, 自己承担的贷款风险也就越小。现在全国放大倍数区间一般都是5~15, 并且集中在5~8, 而在青海放大倍数区间却仅为3~10的水平, 而且一般都在3, 只有少数几家达到了5, 而放大倍数到10的信用担保机构就只有中国开发银行扶持的青海四维信用担保有限公司一家而已。放大倍数区间小、弹性小、水平低是目前青海信用担保机构存在的重要问题, 也是引起青海信用担保机构担保额度偏低的主要原因。

2.2 缺乏专业的人才队伍

一方面是青海部分政策性信用担保机构的最高管理者选拔机制落后, 专业知识缺乏。最高领导者就好比是航船的舵手, 要想让信用担保机构这艘大船平稳安全的航行, 就要求最高领导者以较高的知识水平指引出最正确的方向。而现在一些政策性信用担保机构的最高领导者大多是政府机关里依据工龄选拔出来的, 有些在接手信用担保机构的管理权时甚至对担保行业一知半解。这样的领导者又怎么能给该信用担保机构指引出正确的方向, 帮助其快速健康地发展。

另一方面, 青海的金融人才极度缺乏。青海省有金融学专业的高校仅一所, 而来自外省的毕业生相对较少。这使得青海信用担保机构不得不招聘不熟悉担保业务的人员, 进行长期的培训, 既降低了青海信用担保机构业务处理的效率又增加了成本。担保业务人才的短缺, 极大地限制了青海信用担保行业的发展和扩大。

2.3风险的防控机制不完善

青海信用担保机构对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机制不完善的表现突出, 原因在于:一般的中小企业为得到信用担保机构的担保, 提供虚假失真的信息, 如失真的财务会计报告、经营状况、资产存量、虚假的知识产权等, 这就要求信用担保机构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机制, 而实际的情况却差强人意。此外, 在实际担保金额、担保费率的确定上, 没有一个合理有效的测定方法, 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凭借从业人员的经验, 容易忽略特殊情况下的风险因素。这些都将会给青海信用担保机构带来极大的风险, 从而影响青海担保业的可持续发展, 减少信用担保的供给能力。目前, 青海的贷款担保还是以政府行为为主, 不敢做大。因为政策不配套, 收益与风险不相匹配。如担保收益收2.5%的话, 企业负担太重, 无法开展工作, 风险太大, 担保机构要承担80%~90%风险, 补偿来源不明确, 一旦坏账将无法承受。

2.4商业银行与信用担保机构协调不足

首先, 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和我国担保相关法制的不健全造成了银行和信用担保机构地位的不平等, 银行通过其格式化的保证合同否定了保证人选择一般保证方式的权利, 使专业信用担保机构毫无选择地成为商业银行某些贷款风险的最终承担者;其次, 有了担保公司担保, 贷款银行放松了对贷款企业的监控;最后, 借款人任何形式的违约, 保证人 (担保机构) 都要无条件地承担连带责任, 所承担的金融风险较大, 包括贷款本金, 利息、罚息, 甚至起诉后的法律费用等, 使得信用担保机构在与银行的合作中过多地追求主动权的掌握, 而忽略了协作的重要。

总之, 青海的信用担保业发展滞后, 这会增加商业银行的放贷风险, 从而影响中小企业社会信用度的提升和民间资本的会聚, 对引导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支持和推动青海地方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诸多的不利。消除差距, 弥补断层, 仅靠政府和银行是远远不够的。因此, 加快建设和壮大青海的信用担保机构,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是促进青海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只有千方百计办好青海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 才能架起中小企业通向银行的桥梁, 才能有效促进青海中小企业的发展, 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融资更难这一制约其发展的瓶颈, 进而促进青海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楷雍, 曾石泉.中小企业担保公司运作机制及创新[J].中国风险投资, 2003 (3) .

[2]侯利英.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体系的问题研究[J].商业研究, 2004.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 篇10

关键词:信用风险,保中监控,风险补偿,风险分散

一、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分析

(一) 信用担保机构内部原因造成的风险

信用担保机构由于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内部控制制度、操作流程以及从业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等方面的不完善性而引起的担保风险。例如, 业务人员对担保业务经验不足, 对担保对象判断出错, 对担保条件把握不严或违规操作;另外业务人员故意违规操作或暗箱操作等, 造成担保资金的损失。

(二) 受保中小企业违约所引起的风险

1. 信用风险。

我国的经济运行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社会信用严重缺失, 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信用观念十分单薄, 正常的信用关系被扭曲。中小企业信用缺失主要表现在制假贩假、产品质量低劣、逃避债务、财务信息严重失真、信息披露缺乏真实性, 特别是信用观念薄弱、偿债和抵押担保能力弱等方面。不良的社会信用和企业信用环境, 滋长了中小企业的不良信用行为, 给信用担保带来风险。

2. 经营管理风险。

我国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大多文化水平都不高, 经营者素质不高, 经营管理水平有限, 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脆弱使企业的发展壮大比较困难, 一旦经营管理出现问题, 企业面临财务困境, 其违约的可能性增大, 也给信用担保带来风险。

3. 技术和市场风险。

中小企业技术含量大多不高, 与大企业相比明显处于劣势, 一旦市场发生变化, 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脆弱使企业发展难以继续, 给信用担保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4. 信息不对称的风险。

中小企业在获得银行贷款和信用担保的过程中有明显的信息优势, 可以选择隐瞒经营信息或提供虚假的财务信息, 认为得到担保和贷款, 不必完全向银行承担责任, 倾向作出风险更大的决策, 这使得信用担保风险进一步增大。

(三) 政府部门的行政干预风险

我国的粗具规模的信用担保机构多是在政府的扶持下成立和发展起来的, 政府部门作为出资人明显会影响担保机构的业务操作, 例如政府部门直接给担保机构推荐某个担保项目, 或在某个担保项目中某个领导直接给予意见, 这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将担保资金变为中小企业的救济金, 这就给担保机构带来了很大的代偿风险。

(四) 贷款银行方面的风险

信用担保机构只是中介机构, 最终给中小企业放贷的还是银行, 因此, 放贷银行的操作也直接影响到信用担保机构的风险。如果放贷银行的贷款操作不规范, 甚至是出于转移贷款风险的动机而有意放宽贷款的条件, 或放松对企业的资信调查、贷款审查与审批, 使不符合条件的企业获得贷款, 这无疑就给担保机构带来了巨大的代偿风险。

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的防范对策

(一) 提高担保业务员的业务素质, 规范担保业务的操作流程

担保业务员处于担保项目调查的第一线, 能够掌握最多的信息资料, 一定要严格考察, 认真对待。目前, 我国的担保业务员缺乏企业经营管理知识, 风险防范与法律意识不强。因此, 我们在注重业务员的财务分析能力的同时, 也要努力提高业务员的综合素质, 培养他们的风险与法律意识。担保机构也应该重视法律人才的应用, 提高业务人员的业务素质, 同时也需要规范的业务操作流程进行配合。担保机构应该规定出一套具体的业务操作流程制度, 业务员按照流程制度办事, 这也减少了因业务员经验不足, 判断出错, 把关不严, 甚至是违规操作, 暗箱操作而导致的担保资金损失的可能性。

(二) 重视保中审查监控

目前, 很多担保机构对担保项目的保中审查监控工作不够重视, 往往一旦项目出保就认为工作已经结束, 对担保项目的保中审查监控往往视为一种走过场的形式而已。这种现状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银行方面。客观上担保机构承担100%连带责任, 即使出现代偿, 银行也不承担任何责任和损失, 主观上银行方面会认为保中审查监控工作太过烦琐, 即使出现了财务风险, 也缺少运作手段。因此, 应该加强银行与担保机构之间的合作, 规范贷款担保和贷款合作条款, 发挥各自在不同方面获取信息的优势, 及时交流信息。如果被担保企业擅自改变贷款的用途, 或反担保人要求解除担保责任时, 银行、担保机构都应及时通知被担保企业提前归还贷款, 另外, 从保中审查监控工作中可反映出企业在财务、人事、经营管理、银行账户上的不良信号, 也可为银行、担保机构提供信息, 适时采取措施防范风险或减少损失, 也为对该企业是否给予下次贷款提供决策依据。

(三) 从制度安排上完善担保机构的风险内控机制

完善组织机构的设置, 提升组织机构的控制。加强董事会对总经理工作的指导与监督;跨部门设立评估组, 加强保前对贷款担保项目的保前管理与审查, 实行上会制, 由评估组对贷款担保项目进行核准;保后跟踪管理上, 也要求项目经理定期到被保企业调查和了解情况, 及时填写保后调查记录, 为风险防范提供必要的依据。信用担保机构应该具备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担保评估制度、风险责任准备金制度、债务追偿制度、与贷款银行签定比例担保协议, 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公司章程以及内部管理制度, 规范开展担保业务。

(四) 建立风险补偿机制

财政投入。由于担保费率很低, 往往是无法弥补代偿损失的, 各级政府为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可以将担保资金列入政府预算, 为担保机构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但地方财力毕竟有限, 往往在考虑补偿对象时, 首先是国有的担保机构, 其他的一些担保机构在出现代偿时, 很难得到财政的补偿, 因此, 担保机构不能将希望寄托于财政, 担保机构自身也要提取风险准备金。安徽省内很多担保机构都会在出保时, 要求被保企业交纳其贷款总额的一定百分比的金额作为风险准备金, 在被保企业按时还款后, 没出现代偿损失时, 再将这笔金额归还给企业。另外担保机构也应该从所实现的盈利中提取准备金, 设立风险准备金账户。

(五) 建立风险分散机制

一是要健全再担保制度。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应该依靠再担保体系来分散和规避企业风险, 降低单笔担保损失的实际代偿率。各地可根据本地区担保机构的运作方式, 担保机构的资信情况, 建立不同形式的再担保机制。应适时组建作为“最后担保人”的全国性再担保机构, 建立起具有我国特色的“一体两翼三层”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二是协作银行分担风险。国外经验证明, 没有商业银行的协作, 信用担保体系是不可能良好运作的。由于担保机构不仅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信用保证, 同时也减少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 因而对于商业银行来说, 是没有理由不支持担保活动的。中国商业银行的态度之所以不够积极, 在很大程度上与担保资金运作方式有关。为调动商业银行积极性可考虑由政府直接对商业银行提供一定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贴的办法。三是推行反担保制度。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的不确定性主要来源于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小, 管理不规范, 抗风险能力较弱, 因此, 必须将中小企业自身纳入风险分担机制。鉴于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小, 经济实力较弱, 建议在政策上对于中小企业提供反担保时, 办理抵、质押的费用给予一定的优惠。

(六) 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

1.积极推进中小企业社会化信用体系试点, 在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信用制度、发挥信用中介主体作用和营造社会信用法制环境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

2.实行政府推动措施, 加强企业信用建设。通过加强教育和引导, 促使中小企业强化诚信意识, 打击虚假信用、强化社会监督, 对财务会计秩序混乱、财务会计信息失真的企业, 要加大处罚力度, 防止企业通过编制虚假统计报表, 提供虚假资金存款证明、汇票等来骗取信用。

3.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价、记录制度。一方面建立完善中小企业资信评级制度、企业法定代表人资信评级制度和企业总体资信评级制度以及抵押担保品的评级机构、中小企业破产的预警系统、资信评估中介机构的连带责任制等等, 一定要有科学而公正的测评机制, 保证信用担保基金的正常运作。另一方面担保机构委托社会信用调查评估中介机构对申请担保的企业开展信用评价, 对连续三年以上信用优良的受保企业, 逐步实行银行授信制度, 对不讲信用, 又拒不纠正的企业, 向社会公布, 三年内不得为其贷款提供担保。信用担保机构与银行要充分运用评估成果, 对信用等级较高的中小企业, 优先提供担保和支持, 弱化担保风险。

4.不断完善人民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 方便信用担保机构咨询。信用担保机构接到中小企业提出担保申请时, 可查阅信贷登记咨询系统, 全面了解企业负债及信誉情况, 以确定是否给予担保。

参考文献

[1]王小霞.中小企业融资与信用担保制度[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 2003 (3) .

[2]邹燕.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3 (6) .

上一篇:坏死溃疡期压疮下一篇:学生来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