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与发展

2024-06-12

理念与发展(精选十篇)

理念与发展 篇1

城市理念对城市经济发展, 城市管理的影响很大, 不同的城市理念对城市有不同的影响, 城市的理念影响城市的定位, 发展方向, 管理方法, 进而发展成具有不同特色的城市。同样, 理念正确, 与城市相匹配, 就会促进城市的发展, 反之, 则会阻碍城市的发展, 甚至倒退。

1 影响城市理念的因素

影响城市理念的因素主要有历史原因, 地理因素, 环境气候, 风俗习惯, 国家政策, 人口, 城市规模等。

由于不同的历史原因, 地理因素, 环境气候, 风俗习惯, 国家政策, 人口, 城市规模等, 使城市的发展定位和发展方向不同。历史原因使城市有了新兴城市和古老城市之分, 地理因素使城市有了临海城市、内陆城市和高原城市、盆地城市, 同理, 就有了旅游城市, 交通枢纽城市, 工业城市等不同的定位的城市和省会城市, 直辖市和特区等不同政治地位的城市。例如:北京是我们的首都, 它的定位就是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西安、洛阳、开封、苏州等城市, 在古代都做过不同朝代的帝都, 便成了闻名世人的有着厚重历史的旅游城市;徐州、株洲、长沙、南昌等从古至今都是交通枢纽, 城市的发展也是依靠交通带动起来的, 成为了交通枢纽城市;秦皇岛、塘沽、烟台、青岛、连云港、宁波、广州、湛江等处于沿海地带, 都发展成了著名的港口城市;而像上海、香港这样的大都市, 不论人口还是规模都很大, 它们的发展既有历史原因, 地理因素影响, 又和国家的政策密切相关, 最终发展成了国际化的大都市。所以, 确定城市理念要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能一概而论。

正确的城市发展理念可以促进城市管理的以上各个方面的发展与全面进步, 进而提高城市的综合管理水平和总体竞争力, 使城市的发展向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前进。

2 实证研究

2.1 大连市简介

大连市, 被称为中国北方的明珠, 是一个美丽又有魅力的城市, 历史悠久, 现在已经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港口, 工业、贸易、旅游城市, 她是扼守京津的门户, 是环渤海经济区的圈首, 是东北亚商贸、金融、资讯、旅游的中心, 素有“北方香港”的美誉。近年来, 大连市国民经济一直保持健康快速稳定发展的势头, 综合经济实力在不断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在逐年提高。

2.2 大连城市发展的理念及其对大连的影响

大连市城市发展的理念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时期, 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主导当时发展的理念, 但是核心是不变的, 就是促进大连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九十年代以来, 大连提出了三个明确的发展理念:“不求最大, 但求最佳”, “大大连”, “筑巢引凤”, 这些都是对大连影响较大的城市发展理念。

“不求最大, 但求最佳”。大连市于1995年初提出了“不求最大, 但求最佳”的发展方针, 即不求城市最大规模但求城市综合效益最佳, “不求最大, 但求最佳”是坚持走城市可持续发展道路, 经济、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城市建设方针, 在这一方针指导下, 大连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大连已有的经济基础、城市设施和三面环海的独特地理环境, 为大连脱颖而出寻求特色发展实现“最佳”目标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具体有以下几方面:开展城市缘化关化工程, 城市绿化美化发生质的飞跃。开展城市文化设施建设, 城建风格适应时代潮流。开展城市盆点工程途设, 城市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开展城区企业搬迁改造工程, 城区大气环境得到净化。开展农业生态环境和自然生态保护区建设, 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开展精神文明建设, 城市整体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开展法制建设, 城市地方立法取得丰硕成果。“不求最大, 但求最佳”方针, 曾指导大连实现了历史性飞跃。

几年来, 大连市按照“不求最大、但求最佳”的方针, 集中力量解决事关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大基础设施问题。全面改善了大连市的环境, 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城市内部建设成果显著, 并获得了许多荣誉称号。2005年11月22日, 中央文明委决定授予大连市“全国文明城市”称号。2007年大连荣获首批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称号。还获得中国第一个, 亚洲第二个“世界环境500佳”城市。

“大大连”。2003年, 大连提出了“大大连”发展思路, 制定了到2020年实现“大大连”建设目标的全面规划。主要纲性内容有5个大部分, 分别是战略意义和现实基础, 总体思路, 战略布局, 战略措施, 加强对“大大连”建设的组织领导;规划分若干个小部分, 对“大大连”近远期发展目标作了全面规划和详细描述, 也是对一个国际性现代化新型都市的具体刻画, 其中商业服务业占有很大的比重。

“大大连”战略的提出和实施, 是“不求最大, 但求最佳”城市建设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发展, 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但是, “大大连”的大决不仅仅是空间或地理意义的“大”。如孙春兰书记等市领导所说, “‘大大连’不是简单的‘圈地运动’, 空间划出来了, 里面要有内容有项目, 是要大力发展产业的”, “它实际代表的大连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和全面发展”。因此, “大大连”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包括了城市规模扩张、功能提升、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形象改善, 政治和文化更先进, 要求方方面面的不断完善和在世界城市中地位的不断提高。“大大连”代表着一种社会进步, 它将开创大连发展史上的一个新阶段, 在大连市建设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筑巢引凤”。所谓“筑巢引凤”, 是强调先搞好以基础设施为主的市场硬件环境, 解决好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 以此招引投资者。对此, 大连市从完善软环境和硬环境两方面实施有效的措施加快“筑巢引凤”步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给外商企业落户提供最基本的保障;政府的政策扶持;创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建立一个精干高效的管理机构和一套完善先进的管理体制。“筑巢引凤”最显著的成果如下:

英特尔:2007年3月26日, 对于中国IT产业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这一天, 英特尔正式宣布在大连投资25亿美元建立一个生产300毫米 (12英寸) 晶圆的工厂。这个工厂 (英特尔Fab68号厂) 是英特尔15年以来首次在全新的地点建立的晶圆工厂, 也是在亚洲的第一个芯片生产厂。

STX造船:2006年9月14日, 一个对大连长兴岛开发意义非凡的日子。这一天, 投资额4.1亿美元、全球第六大造船企业的韩国STX造船项目签约落户大连长兴岛。这是国家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 首个进驻大连的超亿美元外资大项目, 也是省委、省政府确定“五点一线”开发开放战略以来全省引进的最大外商投资项目, 大大提升了大连及我省对外开放的档次和水平。

大连服装节:大连国际服装节给大连带来的显著效应之一, 就是品牌效应。据不完全统计, 在过去的12届大连国际服装节博览会上, 先后有近千个来自海内外的服装品牌亮相, 通过服装博览会落户大连并辐射东北地区的有几百个。如香港的“华鑫”、澳门的“利来”休闲服装, 第一年到大连, 第二年就拓展了30个销售点, 遍布北方各地。

到2008年, 大连市“筑巢引凤”的成果已经完全呈现出来, “筑巢引凤”对大连的经济发展, 城市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是促进大连良好发展的正确的理念。

3 结论

本文通过大连市的发展理念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的分析, 突出大连市城市发展理念的特色。大连市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制定出了适合自身发展的指导理念。在实证分析中, 通过对大连市不同阶段的不同理念的分析, 得出发展理念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定位具有重要的作用, 正确的城市发展理念可以指导城市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使城市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主要体现在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 重点工程的建设, 城市公共事业的发展等方面, 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 增加了城市的竞争力, 进而提升了城市的综合实力

摘要:城市发展理念对城市发展的定位, 方向等都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大连市城市发展理念对城市的管理, 建设的影响的实证分析, 得出了城市发展理念的重要性。其中, 对于大连市城市发展理念做了详细的阐述, 包括“不求最大, 但求最佳”, “大大连”, “筑巢引凤”, 这些都是对大连影响较大的城市发展理念。最后得出, 正确的城市发展理念可以指导城市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使城市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城市理念,城市发展,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李燕凌, 陈冬林.《市政学导引与案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2]王佃利, 朝现强.《城市管理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3]康晓光, 马庆斌.《城市竞争力与城市生态环境》,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

[4][美]奥威尔·鲍威尔, 《城市管理成功之道》,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五大发展理念的意义与内涵 篇2

发展理念是引领性的东西,直接关乎发展成效乃至成败。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一点:从当前世界形势来看,五大发展理念是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发展机遇、厚植战略优势的抉择。当今世界,尽管各种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但是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没有变,因此加快自身发展,提高综合国力仍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党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深刻总结了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深刻分析了中国社会当前和未来发展大势,它有共性但更具特色,因此牢固树立和贯彻五大发展理念,能使我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更大的发展优势。

第二点:从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来看,五大发展理念创造性的回答了新形势下我们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以及怎样发展的问题。“十三五”期间我国发展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摆在我党面前的一大难题。党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为破解这一难题指明了新路径。因此发挥好五大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能更好的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第三点:从党的理论创新的发展历程来看,五大发展理念是我党关于发展理论的一次重大升华。党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对新的发展阶段基本特征的深刻洞悉,体现了对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发展方向的科学把握,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总而言之,我们要深刻认识五大发展理念的重大意义,使之真正成为引领发展实践、开创美好未来的一面旗帜。二.深入把握五大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

在关于五大发展理念的内涵方面,有以下几点把握:

创新发展理念方面:在市委党校唐钰岚老师的课上,唐老师给我们举了例子,比如国人到日本买马桶盖,国人对iPhone的疯狂追求,还有就是我们国家造不出汽车发动机,飞机发动机等,这些表明我们创新能力、自主知识和知名品牌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率、科技进步贡献率与发达国家仍有不小的差距。改革开放30多年来,虽然我国已经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走以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为主导的传统发展之路已行不通,必须依靠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走创新发展之路,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瓶颈,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把创新发展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协调发展理念方面:协调发展主要是补短板,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我对协调发展理念有三点理解。第一是协调区域、城乡发展。我国国土辽阔,不同地区之间自然条件不同,历史基础有别,因而长期存在较大发展差距。这就需要继续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的总体战略,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调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由于长期存在“城乡二元结构”,我国城乡差距较大,农村基本公共设施缺乏,教育医疗水平低下,大批农民工涌入城市,农村出现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现象。因此需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体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第二点是坚持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同步发展。目前我国要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之间的关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到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等领域,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第三点是协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一些地方把GDP增长作为硬指标,却忽视了思想文化建设和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现在农村很多地方仍存在封建迷信思想,并且将赌博作为唯一的娱乐活动。因此要协调物发展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就是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长期以来中国重经济发展,轻环保,造成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以水污染为例,我们国家是水质型缺水国家,虽然我们水资源总量很多,但是我们的水质很差,可用水量非常少。因此我们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开放发展理念:总书记曾说过:“各国经济,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我国顺利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大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的飞跃。因此说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我国所提倡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贯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部分区域,是开放发展理念的一个具体体现。因此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经济加速融合的当今时代,我们要牢固树立开放发展理念,把一国发展置于广阔的国际空间来谋划,发展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与世界各国互利共赢、共享发展成果。

共享发展理念: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理念,其内涵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全民共享,即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这要求我们要推进公平正义。二是全面共享,即共享发展就是要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方面建设成果,保障全体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三是共建共享,共享需要共建,共建为了共享,因此只有共建才能共享。四是渐进共享,共享不是搞平均主义,共享承认差距,但要求把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因此即共享发展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即使到达很高的水平也会有差别。树立共享发展理念,就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13亿人民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三、如何在实践中坚持五大发展理念

我认为在实践中坚持五大发展理念,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深学笃用。“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在实践中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是建立在学习好,理解好五大发展理念的基础上的。因此我们要不断学、深入学、持久学,从灵魂深处确立对新发展理念的自觉和自信,深入把握理念对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指导意义。同时,我们要有本领恐慌意识,努力加强知识性、专业性学习,注重构建与新发展理念相适应的知识体系。通过加强学习,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实践活动的全过程,落实到决策、执行、检查等各项工作中。

第二,用好辩证法,对贯穿落实新发展理念进行科学设计和施工。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是对辩证法的运用,新发展理念的实施,离不开辩证法的指导。因此我们要加强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学习,在实践中,用辩证思维平衡五大发展理念之间的关系,做到相互促进、齐头并进。

第三,在实践中,要善于通过改革和法治推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涉及一系列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工作方式的变革,涉及到一系列工作关系、社会关系、利益关系的调整,必须发挥改革的推动作用、法治的保障作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我们一定要深化认识,从整体上、从内在联系中把握和学习新发展理念。

校长办学理念与学校发展 篇3

一、校长要有现代办学理念

要办成一个什么样的学校,应当是每一个校长要思考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校长的办学理念关系着实施素质教育的成败,关系着新课程改革目标能否真正实现,更关系到学校人才的培养。

一是要充分体现国家的教育目的。即通过学校办学理念的实践,确保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得到全面落实。

二是充分体现对生命的关注。即通过学校办学理念的实践,最大限度地使全体学生得到良好发展,以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生命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学校的发展。

三是立足于实际,有自己办学特色的具体目标。一个富有理想又讲究实际的校长,要对办学条件、教育资源、社区文化、社会背景进行分析,对学校历史文化积淀进行分析反思,审时度势,把握现实,憧憬未来,力求办出自己的特色,有具体实在的个性。

二、校长办学理念,影响决定办学目标、教育行为

校长办学理念的提出不是给人“听”和“看”的一个口号,而应该是学校师生的共同追求的理想精神,是一种认同并付诸实践行动的文化信念。一方面,校长形成的办学理念,就需要是被教师所接受、所理解、所认同的理想精神。另一方面,校长要把办学理念作为指导学校工作的核心思想文化,贯彻到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并内化为全体教师的自觉行为准则。校长办学把教育作为一项事业,作为办学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就会把自己融入到学校中去。具体地说,校长要善于把办学理念体现贯彻到学校发展规划、远景目标设计、校训中去,贯彻到学校学期工作要点、周工作计划中去,贯彻到学校各项教育教学的管理、考核评价的各具体活动中去,渗透到学校规章制度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去,而不被外力形势所左右,并为之奋斗,锲而不舍,不懈追求,坚实奉献。

如果校长办学理念体现了以德治校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就需要把这一理念内化为教师的自觉的教育行为中,形成了一种校园文化氛围,师生关系就会和谐,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现象就会消失,学校就会呈现人气旺盛的景象。学生在这样的学校里学习生活就会感到心理安全,并有自豪感,不断增强自信心。

三、校长办学理念,影响决定着学校师生的发展

校长的办学理念,包括校长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和学校管理观等,它决定着校长办学活动的目标、过程和方法,决定着校长为师生发展、学校发展所从事的具体实践活动。前瞻性的办学思想,高远的培养目标,富有人文氛围的校园文化情怀,让教师心中永远有追求,让学生充满着天天向上的进取精神和自信心,是学生发展成长的摇篮,是教师成长的沃土。教学理念新,教育思想先进,教育目标高远,能促使教师昂扬向上勤奋工作和努力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书育人本领,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品位,实现理想的人生价值,从而引领指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和理想,并脚踏实地勤奋学习。校长的办学理念正确,树立了科学的教育教学评价观,树立了富有教育性能促进人的发展的管理观,引导教师树立了全面育人的教育观,树立了教学生学会主动求知的教学观,树立了学生主体都能发展的正确学生观,树立了教书育人的现代教师观,并努力带领全体教师共同实践,使学校充满生机和活力,这样,教师和学生都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理念与发展 篇4

绿色建筑能源的生态策略设计的方法, 大都是通过智能控制手段, 针对气候环境、资源利用、能源效率和环境保护四方面。充分利用和开发新的材料与构造技术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1.1 充分利用自然采光。

主要是指建筑充分利用阳光照明, 通过中庭、玻璃幕墙、通窗等手段是室内光线充足, 改善建筑采光质量以及在建筑物中设置日光反射器、反射板等装置, 利用相应的技术手段, 结合智能控制实现对日光的引入。这项技术对控制改善室内光环境, 减少因人工照明所导致的能耗有积极作用。

1.2 智能化遮阳系统。

主要是指建筑设计利用智能控制技术使建筑的遮阳系数对阳光的变化采取措施, 做到互动平衡, 已达到室内光环境照度均匀或塑造特殊光线效果的目的。

1.3 改善隔热保温性能。

如对热桥采用特殊措施, 房间的百叶和双层隔热玻璃系统是实现这一设计目标广为采用的技术。

1.4 充分的自然通风。

有无充分利用气候条件式建筑物自然通风或利用建筑智能控制技术改善建筑通风状况, 维护建筑内空气流通, 是智能生态建筑与一般项目的明显区别。自动风挡在智能控制下对建筑空气流通实施有组织调整是实现此目标的常用技术。

1.5 采取降温隔热措施。

有效降温隔热与当地气候特点研究 (如热带地区) 密切结合考虑并引入建筑设计领域。利用智能控制的窗帘、水幕挑檐板等构件有效控制阳光辐射对室内温湿度的影响, 以低消耗甚至零消耗创造恒温恒湿的宜人室内文、湿度。

2 绿色建筑植物系统的生态策略设计

2.1 系统性原则。

绿色建筑的场地的组织与设计、绿色建筑的外围护结构方面, 室内环境中, 注重植物系统与绿色建筑的和谐统一, 注重系统的整体性与连续性原则, 把绿色建筑系统看作是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 强调系统的经济原则, 降低从外界环境的能量输入和物质投入, 通过合理配置, 为动物栖息、觅食与迁徒提供良好空间结构。

2.2 适地适树的原则。

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习性, 使得几乎绿色建筑系统的各类生境具有不同的植物生长。绿色建筑具有不同的功能分区需求, 植物具有综合功能也具有独特功能, 根据不同的功能分区。配置适宜的植物系统, 发挥植物系统最大服务功能是绿色建筑绿化的一个主要目的。

2.3 主导因子原则与主要功能和综合功能

相结合的原则。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功能, 绿色建筑系统内部的各个要素对植物功能的需求是综合的, 选择适宜的植物设计合理的植物系统, 重发实现植物系统的最佳功能, 它是对适地适树具体原则的有益补充。此外还要注意主导因子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3 绿色建筑水环境系统的生态策略设计

3.1 水环境与建筑规划。

小区建筑规划需要考虑自来水、污水、与雨水, 还可能包括直饮水、市政再生水、地下水或地表水等的引入、输送、排放和处理等。建筑区域内如设置水处理构筑物, 其规模和位置也需要与整个建筑规划相配合。

3.2 水环境与园林景观环境。

水是建筑园林景观中的必备, 园林景观环境中如绿化植物的灌溉就需设计供水管线。植物灌溉系统应考虑节水技术的应用。建筑水环境的水量的保障问题, 还需考虑自身水质保障问题, 需要有综合的思路与技术以保证其景观效果。

3.3 水环境与建筑结构。

建筑屋顶设计影响到屋面雨水的径流量与水质情况, 如沥青屋面比瓦质等无眠的雨水污染严重, 有屋顶花园时, 屋顶花园、绿色屋面材料等对建筑结构、建筑效果、热岛效应等也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因此建筑师应结合以上因素认真考虑建筑屋面的设计。

3.4 场地水环境与建筑的关系。

场地水环境除了雨污水排放或收集、处理利用系统外, 水景池, 也是一种主要形式, 它们都需要考虑并妥善处理与建筑的关系。除了水景形式和景观效果上需要与整体风格相协调外, 还需要考妥善解决水景环境与建筑、园林、道路给排水等不同专业之间的关系, 合理设计水景的形式、位置、规模、水量与水质保障等。

4 绿色建筑风环境系统的生态策略设计

4.1 充分发挥风对建筑热环境的影响。

不同环境地区以及不同季节中建筑对风的要求都有所不同, 如在湿热地区的夏季加强风的利用对建筑环境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它可以降温、除湿、改善人体的舒适度;在干寒地区的冬季, 强风会降低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 加速热能的损失, 冷风渗透能降低人的舒适度, 室内卫生标准要求必须要有新鲜空气的补充, 所以此时通风是可以控制的。

4.2 利用风对建筑形态的影响进行设计。

绿色建筑风环境的被动式设计对建筑的规划设计布局形态影响很大, 尤其是对大型公共建筑、办公、会展等。对建筑形体及内部空间进行设计, 可以实现良好的通风。

5 绿色建筑光环境的生态策略设计

5.1 注重绿色建筑光环境的被动式设计。

绿色建筑光环境的被动式设计是创造全新建筑形象和形态的重要设计方法, 直接影响建筑的外观设计。

5.2 发挥绿色建筑光环境设计节能、环保和健康作用。

近年特别关注照明造成的负面影响:眩光、光污染和光干扰, 因此, 应充分发挥绿色建筑光环境的节能、环保、和健康作用。

5.3 进行绿色照明的设计观念和设计手法的革新。

对照明质量的全面理解与照明新技术的涌现促成了设计观念和手法的革新, 包括以人为本, 个性化的设计——普及照明调控, 关怀个人对光的不同需求, 追求个性化的照明风格;注重光色的选择, 用光营造情调和氛围, 满足人们心理和精神上的追求。

6 新能源的利用

太阳能是绿色可再生能源, 它资源丰富, 既可免费使用, 又无需运输, 对环境无任何污染。对太阳能的利用总体上可分为两类;太阳能集热板集热及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集热板集热技术较为成熟, 设备材料价格也不昂贵, 已在普遍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太阳能最好的利用方式, 但目前受技术及材料成本的限制, 应用还不广泛。前不久, 在清华大学落成了超低能耗示范楼, 装置在大楼南外墙的30平方米的单晶硅光电玻璃。能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是一种能发电的玻璃。光电玻璃组件既化为建筑提供了能源, 也丰富了建筑空间形式。地热可做为空调系统冬季供热, 夏季供冷的冷热源系统, 并同时提供生活热水。它就是利用地下土壤、岩石及地下水温度相对稳定的特性, 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 (如电能) , 通过埋藏于地下的管路系统与土壤、岩石及地下水进行热交换, 夏季, 通过对室内制冷将建筑物内的热量搬运出来, 一部分用于提供免费生活用热, 其余换热到地下储藏起来, 冬季把地下储藏的低品位热能通过热泵搬运出来, 实现对建筑物供热及提供生活热水。还有风能、生物质能等, 建筑师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倡导并推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1]王燕飞.对中国绿色建筑的几点思考[J].陕西建筑, 2005 (9) .

[2]白胜芳.国外绿色建筑对中国的启示[J].绿色中国 (理论版) , 2005 (19) .

普惠金融:理念、实践与发展前景 篇5

普惠金融的理念

普惠金融的社会经济背景在于中国社会结构的特点(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社会结构最大的区别),即发达国家就是橄榄形社会结构,而中国是金字塔形社会结构,越处于社会底层的企业和人群数量越多,规模越大,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形。社会结构的金字塔对应的是金融服务的“倒金字塔”,金字塔底层弱势的群体,特别是对于小微企业而言,金融服务是远远不够的,即存在非对称的结构性矛盾。这就是我们讨论普惠金融的出发点,即怎样去改变这种现状。

普惠金融英文是Inclusive Finance,也曾经被翻译为包容性金融。但是,普惠金融这个词可能会带来一些歧义:有人以为“惠”就是优惠、减税、让利、低息,但实际上普惠金融没有优惠的意思。普惠金融不需要政府补贴,而应该是商业上的可持续。普惠金融特别强调内在的公平和正义的概念,强调社会的转型,换一个说法就是由金字塔形社会转型到橄榄形社会。

那么普惠金融的意义何在?首先,联合国将之提到一个很高的高度,即融资权利、金融权利,也是人的基本权利。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全球普惠金融形成一个浩荡趋势的重要原因。其次,普惠金融除了改善金融结构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平衡的意义。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所谓的产业过剩,与产能过剩相对的是有效需求的缺乏。由于金字塔底端的人收入和消费能力低,带来了部分产品过剩的问题。如果通过普惠金融,通过消费金融解决这一问题,将有助于宏观经济的复苏,更重要的是社会的转型。

问题和挑战

现实中的金融社会打破了经济学教科书的原理。经济学理论认为穷人、小微企业的资本回报率高,因而应该有更多投资,但现实并非如此。原因在于现实中弱势群体和小微企业存在着较高的不确定风险,存在信息不对称,经常会发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因而对于实务操作而言,普惠金融难度非常大,因为边际回报非常低。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普惠金融区别在于,中国有一个很好的储蓄系统,即资金的“抽水机”功能非常好。因此中国的问题在于与高效的“抽水机”相对应的是低效的“灌溉器”。此外,在中国更重要的一个突出问题是金融的基础设施不够,包括评级系统、征信系统、信息分享系统,以及各种指标系统都比较缺乏。

最后一个问题是“最后一公里”,即使金融建设广泛,但很难落到“最后一公里”的农村。原因有很多,其中跟基础设施有很大的关系。另外,金融欺诈盛行,民众缺乏金融知识,也是值得重视的问题。

从需求角度来看,问题更深刻。现在互联网金融的机构也存在困惑,不清楚客户是谁,是为中小型企业服务,还是为微型企业或个人服务?因而也就不清楚自己的商业模式。对于贷款规模,利率定多高合适,这都是经常面临的问题。由于微型金融的运营成本高,因而高利率是合理的,但问题是,到底高到什么程度是合理的?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号召,要求所有的金融机构都要为小微企业服务。银监会要求每年对小微企业贷款必须增长50%。但事实上,这些统计数据是打问号的,因为对小微贷款的定义并不清楚,里面的水分非常多。这也反映了不应该强求定位高端的银行专门为小微企业服务,这也是不现实的。

互联网金融的形式是有创新,但并不是所有的互联网金融新模式都叫作创新,很多P2P模式,更多是一种金融脱媒现象而非金融创新。真正的金融创新在于,可以抓住真正好的资产,使得资金落到金字塔底层去,而这也是难点所在。

发展战略和发展前景

2016年1月16号,国务院正式颁布我国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五年规划。其中有四个要素非常重要。首先,需要量化,要确定目标,要有指标体系。比如成年人中有银行账户人群的比例等等。按照世界银行2014年的统计数据,中国的这一比例大概是64.5%,而发达国家大多达到90%多,北欧国家差不多接近100%。一个企业,不管是大中小微,它对外融资多少是通过银行信贷获得的?多少是通过家庭亲戚朋友父母给的?这个也需要有一个统计指标。不仅是国家层面的指标,根据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建立各省的指标,让每个省知道各自普惠金融的状态。

其次,作为战略,一定要有重心。要做的事情特别多,对于政府来说一定要突出重点,而政府重点就是建设金融的基础设施。目前市场功能没有充分发挥,是值得重视的问题。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目前超过80%的数据都分别掌握在政府的各个部门,包括税务、海关、农业、扶贫等等,这些信息是可以分享的。现在讲的分享经济,强调让大家建立一个信息平台,让市场可以共享。这个事情实际上就是一种基础设施,就是为征信提供渠道,为评级提供渠道,重点是完善金融基础设施。

再次,是实施,需要有每年的计划,更重要的是政府部门的协调。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企业法律制度和信用制度。现在要重新认识普惠金融,就是要设计一种体系,包括从监管到审计评级担保征信的整个流程,都要围绕普惠金融来做。目前整个社会的这一套体系中,普惠金融比较难以推进,这是现在一个主要困境。

普惠金融基本的发展方向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普惠金融要建立在科技基础上。现在世界上有三大科技趋势,有可能使我们普惠金融的能力迅速提高,即人工智能、互联网和终端设备,这三者结合在一起,使得我们的普惠金融进入了新的阶段,颠覆了微型金融经济学一些基本原理,使得商业模式降成本、增速度、广覆盖都得以实现。而且,上文提到的双重绩效困境也可以得到解决,无论是金字塔顶端,还是金字塔底端,将来都可以做个人银行业务。那样的话,整个全球的市场就可能从1.5亿个的家庭发展到6亿个家庭。这个事情将在未来5年中实现。有了技术的支持,将产生出最有效、最廉价、全覆盖的普惠金融。

最后,普惠金融的发展趋势是数字化普惠金融。数字化普惠金融很容易理解,第一,有一个金融服务商,可能是传统银行,也可能是新型的金融服务商,或者新的科技企业,用来提供APP,提供一个金融产品,一个金融的解决方案。第二,有网络运营商,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很多普惠金融都是网络运营商提供的。第三个是代理商。普惠金融一定有代理商,尤其是在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上,这个代理商很重要。最后就是终端用户,企业、个人,都是用一个终端设备来解决它的金融问题。所以,就是这样一个系统形成了数字化普惠金融,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用传统金融方式也是很难解决的,因而需要依托于数字化普惠金融。

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新理念 篇6

经合组织(OECD)每年发表一个名为《教育概览》的年度摘要报告,公布其30个成员国教育的各种具有国际可比性的统计资料。由于经合组织的成员国涵盖绝大多数世界主要国家,GDP总量占世界的2/3,所以《教育概览》所述的教育形势具有较广泛的国际代表性。通过分析2008年的《教育概览》可以将各成员国当今教育发展主要特征概括为:

1.各级教育资源,尤其是享受高等教育资源的人数不断增长,国家不断增加教育投入力求保持和提高教育质量

经合组织多数国家几乎普及高中教育,近来最大的教育扩展发生在高等教育部门。1995年有37%适龄青年进入高校,而现在经合组织各国平均高校入学率为57%。无论是由于工资较高还是就业前景更佳,争取高教学历的动力目前仍很强劲。而且劳动市场对高学历职工的需求也大幅提高。既要满足需求又要至少维持质量,必然对保持或增加目前教育开支水平,提高教育资金效益产生压力。教育开支水平无论从绝对数字还是占公共预算的比例,近年来已经有很大提高。过去10年中各国对各级教育单位投入的总资金都有增加,仅在2000至2005年期间就平均增加19%。2005年经合组织各国总体有6.1%国内生产总值用于各级教育,其中86%来自公共资源。21个国家的教育经费至少占5%。各国政府在这方面努力的另一个明证是,1995至2005年公共教育经费在所有公共开支中所占比重增加一个百分点以上,即从11.9%提高到13.2%。除加拿大、法国、匈牙利、葡萄牙和瑞士外,各国教育经费的增速至少与其他公共部门相同。今年各项指标明显反映出各成员国增加教育投资的努力,但资源能否跟上过去10年人口和结构方面的变化依然是个问题。

2.各国不断协调政府与市场在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30个经合组织国家中的23个,显示在预算总额不变情况下,国家用于中小学教育的投入还可能继续增加,为改进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成绩的措施提供必要的资源。但高等教育方面的情况有所不同。1995至2005年,因开支跟不上学生人数的增加,某些情况下学生人均开支有所缩减。随着高校学生人数继续增加,流入经合组织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对那些不要求外国学生完全自费的国家增加压力,若无额外资金投入,人均经费下降趋势可能还将加快。如果目前趋势继续下去,各国间资金水平的差距可能还会进一步扩大。2005年高校学生人均开支的差别可达七倍,从俄联邦的3421美元到瑞士、美国的2万美元以上。所以,至少在高等教育方面,应对额外资金需要的挑战非常明显。虽然各级教育总体经费仍有86%来自公共资源,1995至2005年期间至少3/4受调查的国家的私人资金(注:私人资金是指除国家公共财政拨款外的学校收入)增长率超过了公共资金。一些国家高校私人资金比例之高,足以挑战高等教育主要是国家责任。由于教育带来的利益实际上既惠及国家也惠及个人,这种观点已逐渐被教育成本、责任应由直接受益者和社会总体(即家庭、企业和政府)共同分担的理念替代,至少对高等教育阶段而言。

3.各国不断注意调整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教育概览》种种数据表明,经合组织成员国越来越注重提高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指标显示,在许多国家家庭经济条件的学生得到高等教育的机会多得多。各成员国逐步采取措施鼓励穷困家庭的学生获取更好的教育资源:各成员国越来越注重加强公共补助,更好地平衡学生贷款和奖学金等各种资金补助形式,保证学生入学公平性的途径。一些分析表明,奖学金比贷款更能鼓励穷困家庭学生继续学习,而贷款则对其他社会经济阶层的学生更有鼓励效果。除资源分配问题外,各国不断改进学生指南机制,使其能有的放矢地选择中等或高等教育,也能影响毕业率和减轻财政压力,因为在19个能提供资料的经合组织国家中,平均有31%大学生进入高校后不能完成学业。在经合组织国家,经济对高技能职业的需要量往往高于相应的具有高等教育、培训资历者的潜在供应量。

至于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经合组织经济总司曾做过研究,估计经合组织各国维持现有资源水平尚有使教学结果平均提高22%的潜力。这表明教育界需要效法其他行业,广泛努力地改革,提高成本效益。经合组织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显示,对教育投入资源与学习成绩关系的跨国对比结果,最多只有轻度对应关系,说明资金固然不可缺少,但并非优异教学质量的充分先决条件。今年的《教育概览》对此问题进一步展开讨论,审视了各国对资源投入的政策选择,包括在学生课时、学习年数、教师课时、班级规模(替代措施)及教师工资等各方面的侧重。为提高教育事业的效率,各国都正在考虑教育系统改进质量的重点领域,以及如何更有效地部署资源,培养更多高能力、高资历、创新型的新公民,以此应付世界经济形势变化带来的不断挑战。

二、国际教育新理念

随着国际教育宏观形势的不断变化,一些传统的教育观显然无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趋势,并逐渐被一些涌现出新的教育理念所取代,自上个世纪后期到现在,我们可以看到世界范围内涌现出不少教育新理念,其中主要的理念可以概括为:

1.全纳教育

全纳教育是20世纪90年代在世界上逐渐兴起的一种国际化教育思潮。随着全纳教育提倡的新理念,如全纳教育的平等观,全纳教育的“积极参与”民主观;全纳教育的“集体合作”价值观以及全纳教育的课程教学观为世界各国所广泛理解和接受,全纳教育已成为21世纪国际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和新的研究领域。

(1)全纳教育的平等观

全纳教育主张人人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即不仅要有平等的入学机会,还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全纳教育的平等观,并非是要追求一种绝对平等,而是强调我们的教育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只关注一部分学生,歧视或排斥另一部分学生。全纳教育之所以旗帜鲜明地反对歧视和排斥,正是因为在教育实践中确实还存在着歧视和排斥这些不平等的现象。尤其是在教育基本上还是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唯一标准的情况下,学校中出现歧视和排斥的现象就不足为怪了。因此,全纳教育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就涉及到找们对学生的看法和评价。《萨拉曼卡宣言》(The Inspiration of the Salamance Statement)申明每一个儿童都是不同的,都有各自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求。因此我们更应该关注他们,提供适合他们的学习条件。

(2)全纳教育的“积极参与”民主观

国际社会曾提出“学会生存”的思想,我们的一些学校也将“学会生存”作为一种口号或指导思想,来培养学生在社会上生存的技能,使其更好地适应现实社会。但是“学会生存”的基点是个体怎样适应主流社会,立足点在适应,是个体被动地去融入这个社会,去适应这个社会。而全纳教育提倡的是个体的“积极参与”。“学会生存”与“积极参与”这两种不同的提法,反映了两种不同的哲学观。全纳教育提出的“积极参与”,是个体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以社会主人的身份参与自己的事情,目的是要改造这个社会。按照全纳教育的观点,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和学校生活中的主体,都应积极参与和投入到教学过程和学校生活中去;全纳教育反对任何学生被排斥在教学过程以及学校生活之外,主张学校要努力促进所有学生积极参与。“积极参与”反映了全纳教育的民主观。在学校教育中,全纳教育注重的是每一个人的积极参与,每一个人都是学校生活的主人。在学校中经历的这种民主体验,对学生以后走上社会以及改造社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他们不再会为了生存刻意改变自己去适应社会,而是以社会中的一份子、人民中的一员积极参与到社会的重建过程中去,是以主人公的身份参与社会发展的决策和实践。未来的社会就是人人参与的民主社会。

(3)全纳教育的课程教学观

全纳教育的主要观点之一是学校要接纳所有的学生,反对排斥任何人。这种观点给我们的学校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有对教育观念的挑战;有对教育制度的挑战;还有对教育实践的挑战。其中,最主要的还是教育观念的问题。全纳教育的课程教学观认为,我们的教育原则应该是向所有学生提供相同的教育,接受普通课程,而不是不同的课程;如果学生有特殊的需求,就应该提供额外的帮助和支持。全纳教育强调我们的教育要在学生遇到困难、有问题时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支持;要在学生取得成绩和进步时给子赞赏和鼓励。因为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求。课程应该适应学生的需要,而不是让学生去适应课程的需要。因此,我们的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特性,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才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2.教育终生化

终生教育作为一种思潮最早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1965年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郎格朗《终生教育导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终生教育思潮形成。从此以后,终生教育开始逐步成为世界主流的教育思潮,对世界教育乃至整个人类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一份题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相对于《学会生存》而言,该报告在更广阔的国际经济、政治、文化背景上论述教育的作用及有关问题,其中终生教育就是在这一广阔背景下对教育探讨的结果。该报告把终生教育看成是人类进入“21世纪的一把钥匙。它超越了启蒙教育和继续教育之间的传统区别。它响应迅速变革之世界的挑战……”,“委员会认为终生教育是进入21世纪的关键所在,也是必须适应职业界的需要和进一步控制不断变化的个人生活的节奏和阶段的条件。”由此,该报告对终生教育在未来社会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和说明。这也表明,经过30年的发展,终生教育作为一种教育观念,在国际教育领域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大,而终生教育也越来越被看成是国际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趋势之一。

正是在这种认识基础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对终生教育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报告指出,那种与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这种连续性教育称之为“终生教育”。报告指出:终生教育概念具有两个本质性的特征:一是从终生教育的外延角度讲,终生教育是贯穿人生始终的一种教育形态,具有时间的延展性;二是从内涵角度看,终生教育并非单一或纯粹的教育形态,它更多的是一种教育理论和教育观念,是包容了所有现存的教育形态在内的教育过程。在此意义上,终生教育具有极大的包容性,是一种空间上的包容。时间上延展和空间上包容共同构成了终生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由此,也奠定了终生教育的理论基础,成为终生教育理论体系赖以形成的两大支柱。

3.学习化社会和终生学习

学习化社会作为一个具有国际性影响的概念,最早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发布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这一报告中提出的。该报告在“后记二”中,就以学习化社会作为其标题:“学习化的社会:现在和未来”,在此基础上该报告的第三部分就以“向学习化社会迈进”作为主标题。由此开始,学习化社会成为继终生教育后又一个重要的具有国际性的教育观念。

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报告的基础上,20世纪70年代世界各国开始关注对学习化社会的研究和探讨。1974年,美国卡耐基高等教育委员会发表了《以学习化社会为目标——面向生活、工作及服务活动的多样途径》的报告,提出了构建学习化社会的具体构想,并阐述了保证终生学习机会的意义。该报告也成为世界上各国关注学习化社会的开始。美国对学习化社会的关注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开始向终生学习方向发生转变。1983年,美国教育部发布《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在该报告中对学习化社会和终生学习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报告指出:“学习机会发展到家庭、工作场所、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和科学中心,甚至于发展到在工作和生活中个人得以发展和成熟的一切场所。按照我们的观点,青年时期的正规教育是人们终生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如果不进行终生学习,人的技能就会很快过时。”这里尽管没有明确提出学习化社会向终生学习的转变,但对学习机会的社会性开展的描述,实质上就是对学习化社会的一个具体说明。而这种学习化社会的重要目标就在于为终生学习提供相应的环境。由此,实现学习化社会与终生学习二者之间的联系。这也是较早对终生学习与学习化社会关系的关注;这种关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成为了世界教育的主流。

日本也是对终生学习和学习化社会关注得比较多的国家之一。“世人公认,终生学习的理念及其实践从世界范围来看,在日本得到了最充分的认可和体现。”日本对终生学习的关注具有两方面的特点,“即由终生教育转向终生学习,由学者的观点变成政府的看法。”“由终生教育向终生学习的转变”与美国关注学习化社会、由学习化社会向终生学习转变具有同样的意义,而“由学者的观点变成政府的看法”则更是为终生学习和学习化社会的具体实施提供了良好的行政保障,有利于学习化社会实践的进行。

欧洲各国也对学习化社会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如欧盟就曾将1996年定为“欧洲学习年”,并发表了《教与学:迈向学习化社会》的政策白皮书。这也体现出学习化社会和终生学习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教育潮流的影响所在。

在世界各国对终生学习进行关注的同时,世界性的国际组织也在关注着对学习化社会和终生学习的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19次会议上通过的《关于成人教育发展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与终生教育相并列的终生学习概念,这是继终生教育、学习型社会之后又一个在国际教育界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教育概念。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报告中把终生学习看成是“面向21世纪的学习观”,这直接推动了终生学习在20世纪90年代的风行,以致成为了这一时期国际教育界研究的主要课题。在1994年6月召开的“第三届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国际讨论会”上,提出“终生学习是面向未来的战略”,这实际上进一步提高了终生学习在社会中的地位,由一个教育概念、学习概念成为一个战略概念,足见世界对该观念的重视程度。1994年11月于意大利召开了“世界首届终生学习大会”,在会上提出“终生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认为终生学习是人类能否在21世纪生存下去的关键所在。基于这种对终生学习作用的认识,在此次大会上成立了世界终生学习促进会,以推动世界各国终生学习的开展。由此也使终生学习走出了理论研究的天地,而开始向在世界范围实践的迈进。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进一步强化了终生学习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报告认为人是社会发展的中心,提出培养人继续学习与社会和谐发展是教育的重要任务。

以上所述表明,学习化社会和终生学习自问世以来,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也使这两种观念逐步成为世界性的潮流,这也是未来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所在。学习化社会和终生学习作为一种潮流,与其他的教育思潮的区别在于,这种潮流是一种宏观的,背景性的教育思潮,并且这种思潮目前还处于上升时期。

学习化社会和终生学习在成为教育思潮的同时,也并不局限于教育学术领域的简单的学理争论,而是获得了国际性组织、机构以及世界各国政府的认同,这为学习化社会的建立、终生学习的具体施行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

理念与发展 篇7

面临着全球城市发展带来生态危机和环境等诸多问题, 对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成为了城市发展的一种迫切问题。紧凑城市 (compact city) 这一理念是由欧洲社区委员会 ( (CEC: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于1990年提出来的。它作为一种新的城市发展理念首次出现在《城市环境绿皮书》上, 是西方发达国家经过上百年的城市发展历程的一种经验总结。这一理念的基本概念是通过相对紧凑的城市土地和空间使用模式, 较高的强度和密度获得较高的城市运营效率。它是通过利用现代城市建设的发达技术, 强调更为高效集约利用城市土地, 更为高效组织城市交通和联系, 从而有效较少城市能源消耗和过多的交通, 从而降低环境的污染实现城市环境的改善。在较为集约紧凑的城市功能和效率实现同时也为城市的自然生态留足充裕的空间, 实现城市效率和自然环境的和谐。济发展。

紧凑城市倡导高密度、高强度的综合城市开发同时保证高品质的城市生活营造。强调城市发展的根本思路应在城市的高密度、高强度、高品质之间找到平衡, 实现集约紧凑的城市发展。这样的城市发展最终为自然生态和环境留足充裕足够的空间, 实现即“紧凑城市、开敞景观 (Compact City, Open Landscape) ”。用通俗的语言来说, 可以简单解释为“该密的密, 该疏的疏”, 疏密有致, 避免城市匀质化的发展。紧凑城市倡导结合城市区域的不同发展条件, 形成城市紧凑发展的单元和开敞的景观绿地, 强调开发和保护的一种和谐。

二、我国倡导紧凑城市发展的意义和必要性

我国几十年的城市化进程已达40%多, 而从全世界发达国家城市化率来看, 几乎没有国家在城市化率不足70-80%的情况下实现了国家富强。因此我国城市化的道路依然有十分繁重的任务, 未来的几十年仍然有几亿人要进入城市。而由于我国城市发展的粗放, 城市用地规模已近我国国土生态承载的上限, 温总理“保住18亿亩耕地”的呐喊, 也正是体现了目前城市发展的一个紧迫状况。面对未来城市人口的增长, 城市化率的提高, 同时又要维持十分匮乏的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 通过紧凑的城市开发, 探寻城市建成区 (也包括旧城) 在保证城市生活品质同时实现更大的承载已是一种必然选择。通过紧凑城市的建设, 较少城市能源、资源的消耗, 紧凑的城市可以减少基础设施的铺设和提高使用效率, 减少总体交通出行, 实现步行交通等。改革开放初期, 各地城市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一味强调城市规模的扩大及城市用地规模的物理扩大, 时至今日, 城市用地规模已基本达到了增长极限的边界, 而城市化的任务依然繁重, 实现国家的富强依然有一大半的城市化任务要完成, 显然不可能再有一倍的国土成为城市建成区, 这就要求我们紧凑开发我们的城市, 合理统筹和盘活旧区的发展潜力和资源。

三、紧凑城市的旧城保护和发展面临的问题

随着国土资源部及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对城市总体用地规模的严格控制, 对耕地等非建设用地的严格保护, 城市化的新时期将充分转移到建成区再开发和充实盘活上来, 依托目前建成区承载城市化人口已是大势所趋, 成为一个必然城市发展方向。可以预见, 在不久将来我国不少城市的旧城区面临新一轮的城市再开发的需求和压力。从城市经济角度来看, 未来城市的经济的发展更多是依托资本、技术等可再生因素, 而不是目前用土地资源替代资本和技术实现城市经济的增长。在宏观的城市总建设用地的严格控制下, 城市土地已不再是廉价生产要素, 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最终必然要求增加城市建设用地资本密度, 要求在每单位土地上承载更多的生产力要素, 旧城面临着新时期城市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近些年, 因为城市土地使用模式和城市发展方式的逐渐转变, 不少城市从原来粗放的“外延式”的拓展进入了“内涵式”的充实优化的发展轨道上来。譬如广州从2000年城市总体发展战略确定的“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四面开花的城市空间拓展战略逐渐转移到“中调”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 体现了新时期城市发展的一个新要求。这就对旧城保护和发展在新的城市发展要求下提出了新的要求。

四、紧凑城市发展理念下的旧城保护和发展的对策

正如前文所述, 新的城市化要求导致新的旧城保护和发展应有相应的较大的调整和改变, 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寻求新的对策。近些年来, 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加快, 从地铁等城市基础设施到城市产业的升级, 城市中心的进一步升级完善, 旧城的外部条件较十年前甚至是几年前都有了根本的变化。城市中的旧城在整个城市化区域中显得特别突出和重要, 肩负着传承历史文化和城市特色的和城市中心等核心城市功能, 在新的发展条件下需要有别于一般城市发展区, 就其保护和发展探寻专门对策。

五、结语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架构与趋势 篇8

1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由来

教师专业化浪潮在二战之后兴起, 尤其在20世纪的80年代发展态势逐渐强劲, 成为国际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的一个焦点。国外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改革, 普遍把提高高校教师质量作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而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优秀教师素养养成的有力保障。

在我国, 1994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我国实行教师资格制度。1996年的《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中指出, “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 对教育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认真实施教师资格认定制度, 完善教师考核、聘任、晋升办法, 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提高教师队伍的政治, 业务素质。鼓励教师忠于职守、忠诚教育事业, 树立良好的尊师爱生风尚”。1999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章中明确规定了高校教师应当具备的政治条件、学历条件、教学能力条件等。1999年为应对大学扩招对于师资的压力, 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新时期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两个转变:从基础性培训和学历补偿教育逐步转为着眼于更新知识, 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的继续教育;从主要依靠政府行为逐步转为政府行为、学校行为和个人行为相结合。2004年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到, “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 完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与保障机制”。2009年《教育部2009年工作要点》中提到, 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增强培养高素质人才、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能力”。

从总体上看, 高校对大学教师在职进修和教师教学活动给予了支持, 教师教学评价也形成了一定制度和办法, 但从目前状况看, 大学普遍缺乏教师专业发展的明确意识、实施教师专业发展的针对性措施, 更没有形成长效、稳定的运行机制。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统计, 自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 已经使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从1998年的108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530万人, 为1998年的4.9倍。与此相比, 我国高校专任教师从1998年到2005年由40.7万人增长到96.58万人, 是1998年的2.37倍。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和由此带来的局部教育质量下降问题, 要求高校教师队伍“数量扩张”与“质量提高”同时并行。所以, 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大众化进程中, 通过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来提高高校教师质量, 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决定因素[2]。

2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提出《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首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对教师专业化作出明确说明。提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 要求教师经过严格的、持续的学习, 获得并保持专门的认识和专门的技术。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界定, 国外专家学者有不同的论述。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戴 (Day) (1999) 综合众多学者的观点提出的界定:教师专业发展包涵所有自然的学习经验和有意识组织的各种活动, 这些经验和活动直接或者间接地让个体、团体或学校得益, 进而提高课堂的教育质量。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过程。在该过程中, 具有变革力量的教师独自或与人一起检视、更新和拓展教学的道德目的;在与儿童、年轻人和同事共同度过的教学生活的每一阶段中, 教师不断学习和发展优质的专业思想、知识、技能和情感智能。他们的学习和发展具有批判性, 因为教师不只是知识和技能的受容器[3]。国内学者对于专业发展的定义, 比较有概括性的是李瑛提出的“教师专业发展是指以教师个人成长为导向, 以专业化或成熟为目标, 以教师知识、技能、信念、态度、情意等专业素质提高为内容的教师个体专业内在动态持续的终生发展过程, 教师个体在此过程中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 人生价值得以最大限度实现。教师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 提高专业水平, 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4]

教师专业发展这一概念归纳起来有两种基本观点:一是指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二是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即教师教育) 。作为专业成长过程, 教师专业发展是多侧面、多等级层次的发展过程, 作为教师教育过程, 教师专业发展也具有多种层次。两种基本理解及其相应各个侧面、层次的次级理解的不同组合, 形成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丰富多彩的诠释。[5]

2.1 教师是前沿学术的研究者

新世纪的高校教师应该是在专业理论上具有宽厚基础, 在专业技能上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过硬的教育科研能力, 同时又具有特定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符合教师专业化要求的复合型人才。这不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教师实现其自身价值的途径。教师不应当仅仅是既有研究成果的宣传员和讲解员, 而应当成为站在学术前沿的探索者和发现者。

2.2 教师是教育理念的践行者

《国语·郑语》中说过“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 高等教育应当多元化、多角度发展, 办学要注重“特色”、培养学生要注重“个性”, 要办好开放式大学。此外, 我们还应该从更高的角度, 以更宽阔的眼光来看待, 即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应当具有特色, 即中国社会主义的特色;也应当具有个性, 即中华民族的个性, 也就是民族性;也应该走出中国自己的发展高等教育的路子。[6]因此, 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应当兼收并蓄, 共性和个性并重, 将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理念更好的贯彻下去。

2.3 教师是一个发展变化中的职业群体

教师的职业生涯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费斯勒的教师职业生涯循环论将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 从新进人员到资深成熟教师的发展过程, 分为八个阶段, 即职前教育阶段、实习导入阶段、能力教育阶段、热心成长阶段、挫折倦怠阶段、稳定停滞阶段、生涯低落阶段和生涯隐退阶段。在教师的发展过程中, 不但要重视教师的专业成长, 即一个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教育实践能力、教育经验等不断成熟、不断提升的过程;而且要重视引导教师正确对待自己职业生涯的起落, 培养其职业心态。

3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趋势

3.1 教师继续教育将制度化

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其的定义是指那些已经脱离了正规教育、已参加工作和负有成人责任的人所接受的各种各样的教育。历史已经进入了21世纪, 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 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伟大战略, 高等教育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高新技术的蓬勃发展对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和发展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在人才, 人才的培养在教育, 教育之本在教师, 高校教师的素质成了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必须加大教师继续教育的力度。为此, 高校应当从制度层面对教师的继续教育提供保障, 给那些符合进修条件的教师提供汲取新知识和教学新方法的渠道, 从而促进教师和学校协同发展。

3.2 教师的研究能力培养成为专业发展的重点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 人类进入了教育改革的年代。教育改革从此进入了一个更加广泛和深刻的阶段, 使得广大教师不得不经常面对一些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课程、教育手段与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知识结构上要不断更新, 在情感上要不断调试, 而且要能对这一切进行研究并做出评价与讨论, 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一味地被动地接受、被动地实施。事实上, 教师成为研究者这一观念的提出是与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教师专业化的诉求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目前, 教师成为研究者或教师即研究者 (Teacher as Researcher) 已经成为教师教育改革中的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运动, 也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趋势与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之所以要重视教师研究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是因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与需要, 迫切要求教师由“知识传递者”转变为“知识开拓者”。由于教育与知识创新的密切联系, 使得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面临着深刻的历史性变革。这种变革体现在教师身上, 则是教师不仅仅是单一的传授知识, 而且要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 特别是他们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教师成为研究者”在国外已经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研究领域, 教师专业化发展已成为一种趋势。美国学者伯金翰姆提出, 教师抓住研究机会, “不仅将推进教学技术, 并将使教师的工作具有生命力和尊严”;皮亚盖特倡导教师参与教育科研, “把教育学建设成为既科学又生动的学问”。

3.3 教师任用实现证书化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人才培养机制中, 师范学校是重中之重, 随着师范院校发展的综合化、全面化, 师范教育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范围也在拓展。与之相对应的是, 许多综合性大学开设了自己的教育学院, 培养师范教育类学生。师范学生担任老师的“行规”已经被悄悄打破。潜在教师资源的学科构成、理论水平日趋复杂, 而教师工作本身却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职业, 要求从业者掌握教育规律、懂得教育原理。教师任用的证书化, 为当今混乱的教师行业准入制度提供了依据, 给教师队伍提供一支既有学科专长又有基本教育技能的后备生力军, 成为教育师资力量的资源库。[7]

3.4 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体系将逐步健全

目前, 我国并没有出台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标准, 也没有一个完整的专业发展评价体系, 各高校只是根据自身情况, 制定了一些与教师教学和科研相关的得分体系与奖惩标准, 与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有一定区别。因此, 应当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体系应当是面向教师未来发展的期望性评价, 它更加注重教师和学校未来的发展, 紧密结合学校发展目标与办学定位, 为教师和学校协同发展提供了保证;是促进教师不断完善的引导性评价, 认识到了每一个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独特性, 协助教师对自身发展进行反思, 促进教师终身学习;是注重教师积极参与的激励性评价, 以教师为中心, 培养其敬业精神和教学热情, 这样才能敢于和善于迎接教育的挑战, 让教育充满思想, 充满智慧。

参考文献

[1]古斯基.教师专业发展评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

不同教学理念与个体发展关系的对比 篇9

1. 知识拓展型

该理念认为, 教师的作用在于把最广博的物理知识传播给学生. 课前, 教师尽可能多的搜集与课程相关的背景知识, 课堂上则尽可能把相关知识挖得深些, 讲得透些.

2. 题海应试型

该理念认为, 学生学习的直接目的是在于要考入高等学府, 所以作为教师来说, 最重要的就是要通过课堂教学及课后辅导, 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3. 培养能力型

该理念认为, 中学物理教学最主要的是让学生在理解最为基本的概念和原理之后, 提高自己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高素质型

该理念认为,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 教书是手段, 育人是目的. 教师的教学活动应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工作重点.

二、对以上四种教学理念的认识

以上教学理念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 前两种力求从知识的罗列, 题目的穷举方面组织教学, 可以归结为教学的求量观. 后两种力求从学生自身的发展方面组织教学, 可归结为教学的求质观. 持有求量观的教师因为给学生以知识渊博的感觉而多受到学生的崇拜和尊重, 持有求质观的教师因为能从学生的切身感受与利益出发组织教学, 所以多受到学生的亲近和喜爱. 当然, 另有部分教师没有自己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中时而近乎求质观, 时而近乎求量观, 随意所之, 摆动很大, 这一部分教师不在我们的讨论之列.

三、两类观点在教学实绩方面的比较

1. 2001年招收的600名学生, 分布在12个班级中, 当时高一物理课程由4位教师带, 笔者通过访谈、学生回访、问卷等形式了解到, 其中一位教师A是标准的求质型, 另一位教师B刚从高三下来, 善于搞题海战, 是典型的求量型. 其余两位教师刚毕业, 教学理念尚未形成. 12个平行班级在高一期末考试中物理成绩竟然差别不大, 班级均分波动幅度为正负5分, 髙二分科后, 两位年轻教师下高一, 学生内部也出现了分化. 到髙二期末考试时, 教师A ( 求质型) 所带班级学生成绩均比教师B ( 求量型) 的要髙, 但均分差别在8分以内. 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时, 教师A ( 求质型) 所带班级物理均分比教师B ( 求量型) 的均分高出11分之多. 高考时全区物理成绩前5名学生都出现在教师A所带的班级中. 教师B所带班级由于成天搞题海战, 学生分化严重: 基础好些的勉强能跟上, 基础差的跟不上, 早早放弃学习, 成绩一路下滑, 所以差生较多.

2. 2004年本校招收了12个班级, 笔者对12个班级的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了调查. 高一时这六12个班级由4位教师所带, 高一期末考试成绩差别不大, 均分差别在3分以内. 髙二分科后, 重组的4个物理班 ( 由两位教师带, 一位是稳定的求质型A, 另一位是高三下来的求量型B. 一年下来, 教师A ( 求质型) 所带班级的学生性格开朗, 思维活跃. 教师B ( 求量型) 所带班级的学生多呆滞而无生气, 解题时方法死板, 缺乏变通. 高三摸底考试时, A所带的两个班级均分竟然和老牌四星级某校的均分差不多, 且比B所带班级的均分高出8分之多. 2007年高考时, 由于B所带班级中有部分后进生实在跟不上转而进入单招班, 与A所带班级均分差别略有减少, 但仍有7分之差.

从以上由二届学生的调查情况, 大致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1. 短期内, 求质型和求量型教师的教学效果差别不会很大, 说明教师的教学理念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学生的自主学习对成绩的影响应该是主要的.

2. 长期看来, 持有求质型教学理念的教师由于能从教育人本身上下功夫, 最终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 所以最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而持有求量型教学理念的教师由于仅从教师本身上下功夫, 成就了教师本身却忽视了学生主体, 所以最终培养出来的是解题经验和学科知识均很丰富的“名师”, 而学生的个体能力的发展却被禁锢了.

3. 说明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有很大的关系. 教师的教学理念并不直接导致成绩的优差, 而是通过改变学生本身来影响学生的成绩.

综上所述, 教学理念指导教师的日常授课方式, 而实际可行且有效的教学方式与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旨是一致的. 教学应该以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为前导, 发展学生个体为中心, 最终来成就学生个人.

参考文献

[1]王玮.高中物理教学中不可忽视学生三大能力的培养[J].中学物理, 2014 (3) .

我国服装营销理念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篇10

关键词:服装,营销理念,现状,发展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全球化时代, 我国服装企业面临着国际知名服装品牌的巨大冲击。一方面, 国际知名服装品牌凭借其全球知名度与巨大人气, 对国内服装高端市场形成垄断之势。另一方面, 国内品牌林立, 缺乏具有市场统治力的大品牌, 导致国内服装行业的竞争空前惨烈。在这种情况下, 服装企业要想从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进行理论创新、理念创新, 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提升企业市场份额和利润就显得十分重要。服装企业的管理模式、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文化以及经营理念将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营销理念是企业进行市场行为的指导思想, 是市场消费文化、时尚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结合, 体现企业的精神。营销理念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 执行于企业每天的活动中, 它具有统领企业行为、指导企业竞争、完成企业目标的重要作用。所以说市场营销理念的创新与发展, 将对提高服装企业的竞争力和增长点发挥重要的作用。

1 我国服装业营销理念发展的背景

我国服装行业从上世纪80年代起步, 历经20多年的高速发展, 已成长为世界服装生产大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面对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 我国服装行业已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一方面, 以往我们那种片面追求市场份额, 把注意力集中在生产领域的做法并没有让我们的服装品牌成长起来。另一方面, 由于营销理念在品牌经营中的地位不突出, 导致我国服装行业的不良竞争众多, 阻碍了服装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时代, 由国家统筹安排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缺乏对营销理念的认识, 通常认为营销理念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内容, 因此并没有把营销理念作为一个单独的研究内容。但是目前营销作为企业经营的核心内容之一, 对于营销理念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 营销理念决定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思想, 进而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这是由市场积极的特点决定的, 消费者决定市场, 而市场又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导向。因此, 只有完善了服装行业的营销理念, 才能使我国的服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更大的竞争力。

2 我国纺织行业营销理念的现状

2.1 网络营销理念还未建立

由于网络的飞速发展, 为我国的服装营销提供了新的平台, 为企业以低成本来满足消费者日趋变化的需求提供了契机, 但是由于相关的规定和配套系统并未完全完善, 这一时期的营销理念还是以赢利为第一目标, 营销理念并不十分健康。虽然很多企业都采取了网络营销这种模式, 但是观念与意识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 对网络营销理念的认识也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2.2 品牌经营理念不够深入

我国服装行业的品牌首先在数量上非常大, 但是服装品牌的存在周期短、知名度不深不广。大多数企业在创建品牌初期注意服装的质量和品质, 不断对设计和品质进行完善, 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但当产品的品牌建立后, 往往缺乏后期的规划, 一味的扩大广告宣传, 而忽视了对品牌的质量保证、技术创新、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这样的方法势必会使刚建立的品牌很快夭折, 造成了服装品牌存在周期短、发展缺乏规划、品牌的知名度不够。

2.3 产品差异化营销理念缺乏

我国的服装行业缺乏差异化营销的理念, 没有真正挖掘自己的产品特点以及消费者需求, 比如近年来韩版服装深受大家欢迎, 中国的服装生产厂家就一窝蜂似的生产韩版服装, 并且很多的是简单的复制。国内的各类服装品牌的设计有很大的趋同性, 并没有考虑广大消费者的需求是具有差异性的, 尤其是现在追求个性的年代, 同一款式的衣服肯定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丰富多变的差异化需求, 如果服装行业没有建立差异化的营销理念, 无疑是无法在市场上立足的。

3 我国服装营销理念的发展分析

目前, 国内国际市场上服装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使得服装消费市场变得多元化, 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理念得到了很大发展, 而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也为营销理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与此同时, 国外市场营销理念也为我国营销理念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这种多方面的共同作用, 使我国服装市场出现了品牌营销、网络营销、文化营销等多种营销理念, 指导服装行业的健康发展。

3.1 我国服装的品牌营销理念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消费者对于服装的追求不再仅仅局限于保暖这个初级阶段, 服装已经逐渐成为一个人社会地位的象征, 显示其在生活中的品味与追求, 这种明显的变化, 使目前广大服装消费者对于品牌服装的需求巨大。因此, 创建一个能充分满足众多消费者需求的服装品牌将对服装企业的品牌建设与市场竞争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一个企业来说, 品牌定位的独特化, 是一个服装企业品牌取胜的法宝。这个品牌越满足其所定位的消费目标的个性需求, 消费者就更愿意购买, 也就越能建立消费者对这个品牌的忠诚度, 品牌的市场美誉度也更高。美特斯·邦威的消费目标定位于年轻人, “不走寻常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的独特品牌个性正好满足年轻人追求个性的特点, 因此其深受广大年轻人的喜爱。

3.2 我国服装的文化营销理念

随着人们观念的发展, 一个品牌的文化内涵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 一个品牌如果充分满足了消费者所接受的文化特点, 就会吸引广大消费者来消费。时尚文化的发展也正是引领这个时代品牌文化内涵的主要因素。服装企业目前同质同款的现象十分严重, 如何突出企业自身特点, 创造符合企业发展的自身文化内涵就显得尤其重要。根据企业的自身特点, 充分了解目标消费者的文化需要, 建立个性化、时尚化的文化营销理念对于服装企业来说, 是营销活动取得胜利的保证。

同时, 文化营销理念为我们的企业进入一个新的市场时的营销提供理论指导。企业要在一个新的市场进行营销活动, 就要首先去了解当地文化环境, 避免营销过程中产生文化冲突。服装的款式、颜色、面料都要以充分了解当地文化来决策生产, 以避免营销活动的失败。

3.3 我国服装的网络营销理念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 网络营销理念也应运而生。网络营销的方式可以减少流通的中间环节, 降低营销成本, 同时又提高了效率, 网络营销的各种便利条件都为我们服装行业的营销提供了新的机会, 提供了新的营销方式。利用网络平台来选购服装大大满足了以往由于交通、费用等各种原因造成的区域间服装销售不畅。为广大消费者所喜爱, 坐在家中就可以选购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新颖服装, 对于促进消费者的消费有着重大作用。

网络的出现为服装业电子商务的开展带来了便利条件, 但与此同时网络的安全问题也给这个新兴营销理念带来了冲击, 缺乏规范的管理和配套系统也是这种营销方式所面临的问题。因此, 在今后网络营销理念的发展中, 要进一步完善相关问题, 进一步促进服装行业的网络营销理念的发展。

4 结语

21世纪,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渐渐形成, 国内国外市场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 对于服装企业来说如何适应国内国外市场带来的挑战, 建立适合我国服装行业的营销理念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服装行业应充分分析国内国外新形势, 了解消费者的多样化需要, 不断创新营销理念, 为服装企业的营销提供导向。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服装行业的整体竞争实力, 保证服装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玲.浅议服装品牌营销的策略[J].辽宁丝绸, 2009, 3.

上一篇:多学科协作模式下一篇:能力结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