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授精带来的冲击波

2024-07-25

人工授精带来的冲击波(精选九篇)

人工授精带来的冲击波 篇1

仅以医院的HIS系统为例, 它的建立对我们医院和医务工作者所带来的变化就是十分巨大的。我所在的医院——乌兰浩特市人民医院是一所综合性的二级甲等医院, 承担着乌兰浩特市全市人民的医疗、急救、预防保健和医学院校的临床教学工作, 是乌兰浩特市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

近几年来, 乌兰浩特市人民医院的各项事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医院总建筑面积已经达到18000平米, 临床医技科室也已经达到50余个, 设立床位400多张, 年门诊量达15万人次以上, 年住院人次则达到了1.2万人次, 日门诊量达千余人次。而我院的现有职工仅有556人, 其中主任医师8人, 副主任医师68人, 主治医师88人。其他则是普通的卫生技术人员。可以说, 巨大的工作量, 繁重的医疗任务让我们医院的医务人员在充满斗志的同时也疲惫不堪。

与此同时, 存在病人流量大、排长队和就诊不方便的问题。这些问题如得不到切实的解决, 病人的服务就难以得到有效的提高, 最终医院的生存与发展也将受到损害。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 医院领导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走访、参观考察, 最终在全院启用了HIS系统。

HIS系统又称之为医院信息系统, 是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现代化手段, 通过采集医疗活动各阶段中产生的数据, 经过存储、处理、提取、传输、汇总、加工生成各种信息, 对医院及其所属各部门的人流、物流、财流进行综合管理, 为医院的整体运行提供全面的、自动化的管理及各种服务的信息系统。

采用了这一系统后, 病人排队等候的时间缩短了, 医护人员的事务性的机械工作减少了, 医疗的工作流程得到了极大的简化, 而医院的管理成本也得到了极大的降低。可以说, 这一系统的采用, 极大地改变了我们医院的医疗工作水平, 使全院职工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下面就谈一下我院采用HIS系统后的一些变化。首先, 门诊处工作效率提高了。采用了HIS系统后, 实施了门诊医生模块, 病人在门诊各科室诊疗结束后, 医生开出电子处方和检查单, 病人直接到收费处输入就诊号后就可以缴费。收费处不用再输入医生手写的处方, 这样就避免了处方输入时可能发生的差错, 与此同时, 大大缩短了门诊收费的处理时间, 提高了门诊的工作效率。其次, 在西药房实施前后台核对发药, 加快了病人流通量。门诊处医生开出电子处方后, 西药房后台配药处就马上可以显示该病人的电子处方。在病人去缴费的同时, 后台配药处已经利用这段时间, 把该病人的药配好送到前台的发药窗口。当该病人来到前台发药窗口时, 前台发药人员只需核对一下药物即可把药发给病人。这样做的结果是, 大大缩短了病人的等待时间, 加快了病人的流通量, 而且有效减少了出错的几率。

不光是门诊处的效率得到了提高, 检验科的工作也比以往轻松多了。在采用HIS系统后, 检验科可以使用光电阅读器阅读门诊条码和检验条码, 直接获取病人的基本信息和检验项目, 同时自动完成对住院病人检验项目的计费。这样避免了病人基础数据的重复输入的同时, 又简化了检验科的工作流程。

在工作效率得到提高的同时, HIS系统使用也有效地减少了医疗物品的浪费、积压以及资金的跑、冒、滴、漏, 减少了库存及流动资金的占用, 降低了医疗成本。HIS系统的使用还对“人情费”等进行了有效的控制, 堵住了漏收费和人情费, 有利于及时了解和掌握病人费用情况, 有效避免欠费。

同时, 门诊电子处方的使用不仅有效控制处方的外流, 还方便医生根据病人的经济能力, 及时调整医嘱。此外, 由于HIS可以随时与PACS、RIS、医保软件、社区软件、体检软件等做接口实现数据共享和信息传递, 实现HIS系统的相关科室信息传递无纸化, 也降低了医院的管理成本。

在我院采用HIS系统后, 医生不再像以往那样要去资料室调看相关资料。而是可以随时采集基础数据和各种医疗信息, 这便使医院的管理深入到医疗过程的各个环节, 能够及时发现各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 将事后管理变成事前管理、事中处理。

我们都知道决策需要数据, 而以往的手工处理数据繁琐且有误差, 有时候误差还很大, 且由于我院人力资源限制, 手工处理的数据非常有限, 而通过HIS系统, 财务部、药库等部门可向医院的管理层提供即时性的、较精确的数据, 且信息量大大增加。通过院长查询模块还可以使管理层随时掌握医院运行的状态, 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 开展一些在以往的传统管理中不能或难于实现的工作。同时系统提供详细的、丰富的医疗费用等信息, 可以作为科学管理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在经历了如此大的变化后, 我们医院的管理层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HIS系统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 它所给医院带来的难道仅仅是效率的提高, 服务水平的进步和管理成本的降低吗?不, 绝不是这么简单的。从引进这一系统那天开始, 我们医院从管理层到普通医护人员都得到了一次洗礼。回想刚刚要启动这一系统的时候, 我们一些工作人员由于年龄和教育等相关问题, 没有接触这种电子设备, 甚至一些人连电脑都不会使用。畏难抵触心理很严重, 甚至有人公开的提出反对意见, 想阻止这一设备的引进。医院主要领导从领导层内部开始做工作, 先解决他们的问题, 让领导层内部成员先了解、熟悉这一设备, 让相关的技术人员进修相关的知识。然后, 在医院里开展普遍的讨论和学习, 让大家在心理上先接收这一新鲜事物, 再逐步地了解、熟悉这一设备。

可以这样说, 从引进这一系统的那一天起, 各种涉及观念、认识、管理、协调的一系列非技术性的问题便摆在了我们医院的面前。医院领导层指定了专人负责分管此项工作, 设立了计算机管理中心, 配备了专业人员, 并安排专人来协调各有关科室的衔接工作, 以避免各科室的推诿和扯皮。管理层内部的教育、观念的转变, 全院职工的认识深入, 各项工作的协调部署, 无一不渗透着技术革命的力量。

摘要:网络的发展, 信息技术的普及, 使得医院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为病人服务的水平也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而先进技术的采用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工作方式的转变, 还有观念的更新, 管理理念的变化, 这种种的冲击都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医务工作者的生活。

关键词:HIS系统,医院,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晓东.企业信息化建设分析 (下) .中国电子报, 2000.

[2]范明义.把南京建成国内一流数字化城市[N].中国电子报, 2000.

茧的形成给我带来的冲击 篇2

早上,两个茧又出现了,一个是金色的,另一个是米色的。女儿高兴地用小翅膀把它们从纸箱的角落里剥了下来。和昨天那两只白色的蚕茧在一起,它们就像四个兄弟一样,但是皮肤颜色很不一样。

事实上,在我看来,什么颜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茧带给我什么。这次收获是意料之中的:我目睹了春蚕结茧的全过程,对蚕有了很多了解...也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蚕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启迪,蚕给我带来了欢乐和悲伤,蚕给我和我的.朋友带来了惊喜和倾诉,以及多年来对蚕的恐惧。

我没想到小蚕会给我带来如此多的震惊和情感。我再次强烈地感觉到生活是美好的、高尚的,甚至是至高无上的。生命本身没有高低之分,每个生命都值得深深的敬畏。

“如果桑树不倒,它的叶子就会茂盛.”校园里唯一的桑树仍然茂盛。早上,我独自来到操场,面对着桑树站了很长时间。昨晚的一场大雨使沐浴在晨曦中的桑树更加翠绿、清新、赏心悦目。一阵风过,桑叶摇摇欲坠,像万阿拉布尔岭上著名的音乐,流淌着动人的音乐。

生活是多样的,“我不是蚕,我知道蚕的喜怒哀乐?”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本性和生活规律,有起有落,喜怒哀乐,都是由心创造的。一位名叫乔岱的网民留言说:“如果生命能够以吐出如此美丽的蚕丝,结出如此神奇的春蚕茧而告终,那岂不是非常令人满意?”是的,虽然蚕的寿命很短,但它非常美丽。然而,如果没有更长寿命的质量,有什么意义呢?

与前两个蚕宝宝的离开相比,我现在不再难过了。我已经开始正视“蚕的诞生”。抓住四个茧,我的心更幸福。我明白了蚕的幸福在于有一天它们能破茧而出,生出下一代。然而,我的悲伤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它只会打扰别人。“爱它,尊重它;爱它,祝福它!”想到这里,我心中的悲伤突然减轻了。

“虎妈”冲击波带来的思考 篇3

教育,意味着掌握未来的秘密。今天的美国人看到我们的教育中有他们需要获取的营养;同样,我们也曾获取包括美国在内许多国家与民族的营养。可以认为,不同国家之间,教育正在也应当互为镜像、互为镜鉴,彼此相学、彼此相长。

中美教育的镜像与镜鉴

肖复兴

最近,美国出版了一本书,题为《虎妈战歌》。这本书的作者“虎妈”——一位美籍华人母亲的故事,还成了《时代周刊》的封面故事。美国将这样的对比现象放大在中美双方关注教育的人士面前。这本书不过是一位华人妈妈育儿成功的个体经验,为什么在美国竟然引起那样大的轰动?又为什么引起一些美国人叹为观止的惊呼和感叹?甚至从“虎妈”的教育模式总结为“中国式母亲的教育”,从而对美国发出“中国式母亲的教育为什么更成功、更优越”的诘问?这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教育现象和文化现象,让我忍不住想起多年前在我国幼儿园里,一位美国人看到我们的孩子对黑板上画的一个圆圈回答时的感慨。

美国人才观重视的是人格的健康与思想的独立

多年以前,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一位美国朋友来中国参观一所幼儿园,看到老师在黑板上用粉笔画了一个圆圈,然后问孩子们是什么。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是个圆。这位美国朋友感慨地说,如果在美国,孩子们的回答会是五花八门:有说是太阳,有说是飞碟,有说是煎鸡蛋,有说是向日葵,有说是篮球……不一而足。这一事例引起我们中国人的感慨,从而指向教育的弊端:整齐划一的规范式的教育,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幼儿园开始,孩子们受到的是一种“瘸腿式”的教育,我们的孩子童年就变得听话顺从,信服并服从于标准答案,而渐渐形成趋同性的思维模式和服从式的性格与人格。

应该说,这种反思,在变革的时代里,尤其显得重要而具有现实意义。日本近代经济复兴,也是从他们重视教育、大力投入教育,并吸取西方的教育经验、变革自身的教育模式开始的。因此,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在中美两国教育的差异和对比之中,我国出现了对教育改革的急切呼吁。

事实上,我们的教育确实存在着许多值得重视和需要变革的弊端。这在国门刚刚打开、美国式的教育异常鲜活而异样地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尤其显得格外醒目,有些地方甚至凸显得更加触目惊心。

自立和责任,是美国教育的核心精神与价值系统,是孩子从小教育的基点。因此,我们会看到美国的孩子,一般刚刚出生没几天,就被父母放在独立的房间,任孩子如何哭闹都不会让他与父母同床或同屋而寝。这在我们看来,几乎不近人情。如果孩子在学步期间跌倒了,很少见到美国家长大呼小叫地跑过去扶起孩子,关切地去问摔着没有,他们会笑着招着手让孩子自己爬起来。他们认为这是正常的,是孩子必须经过的一步。而我们则希望孩子最好一次跤也不要跌才好,哪怕家长自己再含辛茹苦,也得让孩子长在蜜罐里,不能比别人家的孩子差,尤其不能在起跑线上比别人差。在疼爱和宠爱之间,我们的天平从来都是倾斜的,尤其大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这种宠爱无疑使孩子自立的能力与责任的精神日渐欠缺,甚至减退,而不少孩子更易出现心理疾病和性格偏执的现象,在他们长大成人后,责任感的缺失,便从教育问题演变成为社会问题。可以说,在这方面,虽然在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实践中我们尽可能在努力,但是,无论在全社会,还是在个体家庭,依然是教育的短板。

在高考指挥棒为全社会教育的轴心没有得到根本变革的现状下,我们的人才观变得线性的单一而单薄。年年鼓吹而令人羡慕的高考状元,其实是这种人才观在大众心底的一种投影。而在各地小升初和中考前,家长不遗余力为孩子取得保送的名额和加分的资格,各种奖项的花样迭出,则是这种人才观躁动而显示出的“心电图”。如此教育的现状,已经让我们见怪不怪,基本上勾勒出教育的功利性和浅薄性,最后只成为了分数和奖状的畸形竞争。所以,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成为了经久不变的校园格言。于是,获取高分或更多奖项,成为了学生、家长,乃至学校的追求。学生以此进入好的中学和大学,家长以此获得成功的满足,学校以此获取名誉和名誉带来的诸如择校费的经济收益等。由此付出的代价,则是我们的孩子依赖性强,信奉的是分数,崇尚的是奖状,迷恋的是权力和关系,想象力与创造性不足,无形中缩小了个人未来发展的空间。

而在美国,人才观重视的是人格的健康与思想的独立。他们的大学录取方式,便和我们高考分数定终身的模式截然不同,因为他们对于人才的标准,和我们的认知有着极大的差异。由此带来的人才差异,使得我们的學生不少处于高分低能状态,对于社会的适应能力弱,特别是大学扩招之后出现的高学历出身的学生,更显得高不成、低不就而学无所用,甚至出现心理和性格变异。而美国的学生则更为适应社会、适应现实、适应生活。在美国,很少未能上大学的孩子会嫉妒上大学尤其是读名牌大学的孩子;在他们长大成人之后,也很少出现对于那些功成名就的人士怀有嫉妒和仇富的心理。在公民教育的基础上,人才观便呈现阶梯和立体的多元化形态,长颈鹿可以伸长自己的脖子吃高树上的树叶,小羊也可以低头美美地吃属于自己地上的青草,而彼此各得其所。但在单一甚至畸形的人才观的指导下,“人”与“才”是割裂开的,我们重视的更多的是“才”而非“人”,于是,我们的孩子便容易在这样的教育体制和模式之下,学得身心疲惫,出现严重的心理和性格上的不健康,甚至不健全。

中国教育最主要的长处是对基础教育的重视、投入和实践经验

其实,这样的中美双方教育的差异对比,在我们改革开放的30多年历史中,已经成为并不新鲜的经历,在努力的改革和实验之中,已经成为我们痛苦却也是宝贵的经验,美国教育的先进理念和范式,曾经成为激励我们学习的榜样。

有意思的是,在中国教育改革进行了30多年之后,曾经是我们的榜样的美国,却开始反思自己教育的不足和缺憾,反倒把中国的教育作为他们的榜样。这种“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现象,颇值得研究。

事实上,很多事情都是当事者迷,正如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样,我们的教育里有短板,也自有长板,而让美国人难以望其项背。其中最主要的长处,是我们对于基础教育的重视、投入和实践经验。这在中小学和大学本科阶段,特别是在小学阶段,体现得尤为明显。在美国,我曾经遇到过不少华人,他们都会千方百计地把自己的孩子送回国内读小学,原因就是我们的基础教育好,他们对美国的小学教育颇有微词,不止一位家长对我说那里的小学基本就是放羊,一半时间玩,有一半时间学就不错了。我们也就会明白,为什么在美国人口中华侨华人只占5%,在著名的常春藤学府里,华裔学生比例竟达20%之多了。

我们的教育得到全社会的重视、关注和投入,也属于得天独厚。在美国,很难想象父母几乎全天候地陪伴子女一起学习。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在孩子步入独立学习的时候,是需要家长扶着走一走的,因为一个孩子成长的教育环境,从来都是由大环境即社会、亚环境即学校和小环境即家庭这样3种环境所构成的。在孩子小学阶段,尤其需要这3种环境的配合和交融,才有可能达到最佳效果。虽然有着功利的色彩,但我们的亲子教育却是有目共睹的,那么多家长愿意做出牺牲,愿意付出时间,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这在全世界也是绝无仅有的。无疑,这样的教育模式和方法,适合孩子初期教育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牢靠的学习基础,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更有意思,或者说更有意义的是,美国人对于中国教育新的认知,体现了对发展中的中国新的探求,希望在教育之中发现掌握未来的一些秘密。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教育从来不是单一的,它从属于一个国家和民族,便和这个国家与民族的政治和经济同步发展。美国人看到我们的教育中有他们需要获取的营养,我们也曾经获取包括美国在内许多国家与民族的营养。在美国人因一本书而大惊小怪的时候,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的教育改革之路依然漫长,我们的教育应该和美国的教育互为镜像、互为镜鉴,彼此相学、彼此相长。

东西方理念的碰撞

陈一鸣

亚洲国家近年来实现经济、社会的突飞猛进,致使西方社会对东方传统理念的兴趣倍增。美国亚裔在主流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也绝非偶然现象。如果单纯将“虎妈”现象看做一次教育理念的探讨,未免流于表面。

《华尔街日报》对她的故事连续报道,《时代周刊》将她选为封面人物,短短10天内,她的著作节选就获得了超过100万的网上点击率……蔡美儿,48岁的耶鲁法学院教授、美籍华裔,以其新著《虎妈战歌》一举成名。最先关注“虎妈”的《华尔街日报》,更以一句“为何中国妈妈比美国妈妈强”的诘问,拉开了美国社会对中西方教育思维差异的探讨。随着论辩的展开,人们热议的范围已经超出了教育领域,美国的下一代是否会被其他国家超过,也成了讨论的话题之一。

截至1月中旬,《虎妈战歌》在亚马逊网上书店畅销书的排名中已跃升到第5位,有149名买主在网上发表评论。1月19日晚,蔡美儿到旧金山签名售书,吸引了包括华裔在内的各族裔数百人前来捧场,售书场面十分火爆。《旧金山纪事报》形容说,“虎妈”的故事在网上疯传的速度超过了明星的八卦视频。

不过,来到售书现场并不意味着支持蔡美儿的观点。相反,不同甚至批评的声音占了大多数。来自加州苗必答市的米切尔·汤姆表示:“两个星期前我还不知道蔡美儿是谁,现在她已经尽人皆知——人人都知道她是一个偏激的人。我基本不认同她的观点,但我熟悉她在书中描述的那种教育方式,因为我是被一个‘虎爸’养大的人。”汤姆的批评还算是温和的,蔡美儿这些天已收到上百封电子邮件,其中绝大多数对她的育儿方式提出质疑。

面对一浪高过一浪的指责,蔡美儿给《华尔街日报》写文章进行解释。她说,自己的书只是一部回忆录,讲述的是个人怎样教育孩子,不是一本育儿指南,自己也从没想过要带领大家跟她一起走。蔡美儿的大女儿蔡思慧则在《纽约邮报》发表了一封致母亲的公开信,力挺母亲的教育方式。蔡思慧在信中说,实际上外人无法体会母亲的幽默。母亲“严格作风让我们更独立”,让我们“把潜能发挥到极致”,“假如我明天就离世,我会感觉我已把自己的生命活出了110%”。

经历了最初的震撼和不解,美国社会也开始探讨本国教育理念是否过于宽松。“我们的下一代难道真要失败吗”、“我们的教育存在哪些不足”等,成为美国人经常发出的疑问。有人甚至把美国的教育方式培养不出功底扎实的学生形容为一场危机,并把其严重性提高到当年苏联抢在美国之前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的高度。

不过,美国社会中的许多少数族群、特别是亚裔人士认为,其实蔡美儿的育儿方式无法完全代表东方的育儿理念,她为女儿制定的苛刻家规就连现代东方社会的父母看了都会咋舌。比如,完全禁止孩子看电影、不许孩子参加校园演出、除体育和戏剧外的所有科目必须考到第一名……在东方社会,已经很少有父母如此不近情理,而蔡美儿对女儿的要求之所以如此极端,与她一家的移民身份有很大关系。

美籍华人朱莉·王女士表示,她同意蔡美儿的育儿手段,只不过蔡美儿在书中应该强调一下移民和当地居民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不同背景。朱莉说,华裔家长对孩子施加更大压力,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孩子今后的就业机会不多,公立大学里也没有多少位子,一个学生只有取得良好的成績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一位越南裔移民也赞同蔡美儿的育儿理念,他说:“如果你是第一代移民,你就不会对父母在子女教育上那么执著感到奇怪。如果人们移民到了美国,但不能获得与当地人同等的生活水准和社会地位,那还有必要来到美国吗?”

其实,美国社会中也有对孩子要求严格的父母,就像让米切尔·汤姆深恶痛绝的“虎爸”,中国社会的主流教育理念也是强调“快乐教学”。不过,东方人在传统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更为迫切一些,西方的家长更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这也是事实。

综合来看,“虎妈”在美国社会掀起轩然大波,固然与东西方教育理念存在差异有关,但与亚洲国家近年来在经济、社会上突飞猛进,并引起西方社会对东方传统理念的兴趣增大,以及美国亚裔在主流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单纯将“虎妈”现象看做一次教育理念的探讨,未免流于表面了。

全面关照与兴趣培养

刘华新

先说3个故事。

故事一:笔者的朋友、一对华裔中年夫妇在德国生活已20多年,两人的大学前期教育均在中国,后期在德国,分获德国文科和工科博士学位。独生子在德国出生,去年考上德国顶尖的海德堡大学医学专业。当时,慕尼黑工大、亚琛大学的通知书都来了,也都是一流大学,但最终孩子选择了海德堡大学,而且是有名额限制的医学专业,这在德国应该算是最有前途的新起点。

孩子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的父母告诉我,“中西结合”。与许多德国家长不同,他们对孩子的业余生活“盯得很紧”,包括不乱交朋友,不多看电视,做家庭作业也比一般同学多。当然,最主要的恐怕还是他们从学业上引导得当,毕竟父母一人是文学博士,一人是理科博士,可以进行全面引导。他们认为,中国的“填鸭式”、“多作业”教育方式不可取,但不给孩子一定的压力,纯粹欧式“快乐教育”也不行,很可能导致放任。

故事二:笔者的一位中国同学嫁给德国人,他们的大女儿现在上中学。孩子不仅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而且弹得一手好钢琴,在学校及地区各级钢琴比赛中均夺得一等奖。我在这位同学家的日历上经常看到“家长会”、“钢琴课”等字样。她说,孩子的每个方面她都关注着。

故事三:2009年3月,德国南部温嫩登镇一所中学发生校园枪击案,一名17岁的该校毕业生持父亲的枪支射杀16人。调查显示,他有“抑郁一类的健康问题”,作案前一天晚上还玩了两个小时的网络杀人游戏。不少专家指出,如果学校、家长和社会各界不能在学生出现不正常苗头(如沉溺于网络暴力游戏、精神不正常等)的时候就提高警惕,与孩子积极沟通,进行疏导,那么再严格的法律也不能阻止孩子可能出现的犯罪倾向。

那么,德国学校,尤其是中小学的基本情况如何呢?最近发生的柏林“莱因霍尔德—奥托小学”59岁女教师扎拉青被停职事件或可让人管中窥豹。这名教师是教德语和数学的,因在教学中粗暴对待学生(主要是谩骂)激起许多家长不满而被“炒鱿鱼”。此事引发全德大讨论:该用什么样的办法施教?扎拉青的初衷似非不良:出于对德国学生阅读能力和数学能力可能日趋下降的忧虑,选择“从严施教”。但专家分析,这种担忧并无事实根据。德国教育学家于尔根·奥尔克斯则认为,当代师生关系已有转型,即从前是老师课上“一言堂”,现在老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陪伴者”,许多年长的老师不适应。他还认为,德国获奖的学校均十分重视与家长的互动和沟通。由此分析,扎拉青除了教育方法不当外,还显得过分自负。

不少旅德华人的孩子是中途到德学习。许多学生对笔者说,他们的数理化很快在这里显出优势,但在创造性思维方面,德国学生明显胜出,原因是课堂上不拘一格。笔者旁听过柏林一所中文学校的讲课,当天讲课的内容是“景物描写中比喻修辞的运用”,给学生的练习题是,对着图片中的桂林钟乳石作形象的比喻。有的比喻优美,也有学生联想到形象不佳的东西,但老师一一点评,不以为忤。爱护学生的想象力,这位在柏林洪堡大学就读的中国教师看来也将其德国教师的真传用到了中国学生身上。

2009年夏,笔者在德国博登湖林岛采访诺贝尔奖得主大会,对华裔化学奖得主钱永健印象颇深。他说,自己当中学生时就在家里对各种颜色的化学实验入迷。年逾七旬、拄着拐杖的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为中国学生题词:“自然界充满奥秘,等待青年科学家去破解,为此必须保持永远的好奇心。”这说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培养学习、研究的兴趣,是学校、家长和社会的重要责任。想象力、创造力,都与此密切相关。

(原载《人民日报》)

网络带来的思想冲击与对策研究 篇4

(一) 冲击了现存的道德规范

日益发展的网络已经成为道德主义的挑战对手, 通过互联网给许多不道德的行为找到了藏污纳垢的地点, 因为网络自身属于一种开放的系统, 所以网络中有许多虚拟的空间以及各类虚拟的人。因为空间以及整体信息都是虚拟的, 所以在网络的范畴内人们也没有义务与责任保证真实性, 所以一些不符合道德的事情油然而生。利用网络的这种虚拟性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创造网络中的自我角色或随意欺骗他人, 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人际关系的信任危机。尤其, 网上不良的信息使得一些约束力差的人群人格滑坡、道德沦丧, 传统美德在这些人身上受到严重的冲击和弱化。

(二) 意识形态面临挑战

在当前的国际互联网的信息中, 80%以上的网上信息和95%以上的服务信息由西方发达国家提供。我国在整个互联网的信息输入和输出的流量中, 仅占到0.1%和0.05%。很明显, 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在信息传输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大肆向社会主义国家宣扬、兜售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 资本之一的个人主义以及资本主义的现实主义等。一些追求感官上的刺激以及比较低俗的趣味都随之而来, 给网络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除此之外, 一些伪科学者和打着种种旗帜的非法组织者也利用网络进行思想侵蚀和污染, 这对我们的主旋律文化, 特别是世界观、人生观、民族认同感等造成潜移默化的扭曲、侵蚀和消磨, 从而, 冲击我们的思想阵地, 网络正日益严重地面临着“殖民文化”和“文化渗透”的压力。

短短的一篇网络帖子、一条手机短信、一则网络笑话, 看似无足轻重, 最终却会玷污公民名誉, 威胁社会稳定, 影响群众生活, 破坏国家形象, 后果不可谓不严重。

二、思想遭遇到巨大挑战的根本原因

当今的网络世界在本质上还没有受到道德以及法律的约束, 从侧面放纵了我国网民负面行为的发生概率。因为网络立法工作滞后性较强, 并且网络道德规范缺失, 这些都是当前情况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网民在网络上的一言一行与网民在现实生活中的言行存在较大的差异, 这一情况导致常规方式已经不能有效的对网民进行约束。而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应的网络社会法律对网民进行约束, 在道德以及法律方面还没有明确的效应, 产生“规范真空”。而网民的网络道德评价比较紊乱, 所以在道德监督方面时常会出现一些问题, 网民在特定的环境以及背景下, 将不会受到法律的约束, 可以随心所欲, 这一情况直接导致网民长时间上网之后会忘记自身的本质上的社会责任, 从而做出一些与社会道德相违背的事情。从另一方面看, 网络信息技术尚不健全, 信息化管理程度比较弱加剧了恶性信息的膨胀对恶性信息的识别、阻截、过滤都存在漏洞, 网络色情、淫秽信息不断出新。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措施

(一) 加强网络监控管理

采用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 撑起网络信息的蓝天。建立国家级的监控机构, 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 对国际互联网入口进行严格监控检测, 对出入我国的信息进行严格的过滤, 对国内骨干网、校园网和地区网加强管理, 对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进一步完善, 对网络运作进行进一步规范化, 对有害信息进行有效过滤, 阻止其入网。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化的法制化, 立法执法, 对信息犯罪进行严厉打击。层层设置关卡, 最大限度的控制不健康信息的传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打开新局面, 创建良好的网络环境。

(二) 教育网民正确使用网络

形成正确科学的网络观。当前很多网民在使用网络时出现了很多问题, 对网络的理解不正确, 需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有条件的基层单位可以组织一些活动, 例如关于网络的讲座、征文和竞赛讨论等, 通过这些措施对其进行技术层面的网络知识普及, 还能从社会道德、法律层面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网络观, 只有这样, 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网络上出现的各种问题。

(三) 加强网民网络道德教育, 培养网民自律

网络社会存在着很大的虚拟性, 和现实社会不同, 有着较多的空白点。目前网络监控和监督技术还不成熟, 导致了一系列网络道德问题, 网上违法犯罪几率直线上升。虽然法律法规和行政手段对网民有着一定的威慑力, 但是还是很有限的, 网络犯罪有着很大的隐蔽性, 监管和侦破都有着很大的难度。为了减少网络犯罪和网络道德问题, 需要借助道德约束, 通过网络道德教育, 提高网民的自觉性和自律意识, 把网民网络道德建设纳入到职工文明教学内容中, 提出具体要求, 把网络道德教育内容增设进职工思想品德教育中, 对职工思想道德和健康心理素质培养进行加强。

面对网络带给我们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可以借助常规互联网的运行来帮助自身不断的创新, 而且在发扬的工程中要注意扬长避短, 开辟出网络思想教育的新局面。

摘要:互联网通常情况下也被人们称之为在报纸以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媒体。基于互联网的网络媒体集三大传统媒体的诸多优势为一体, 是跨媒体的数字化媒体。互联网技术的迅速传播和广泛应用把人类带入了网络时代。因具有信息容量大、传输速度快、信息交互性强、覆盖面广等特点, 已经广泛地渗透到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近些年来,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 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人们常规的思维方式以及正常的工作方式。俗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益处, 也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烦恼。本文对网络带来的思想冲击及应对方法进行了分析, 以供参考。

新媒体带来的冲击及发展前景 篇5

1.1 新媒体的概念

新媒体(New media)概念是1967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P.Goldmark)率先提出的。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

1.2 新媒体发展态势

2010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也显示,截至2009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人,较2008年增长28.9%,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从22.6%提升到28.9%,互联网普及率在稳步上升。

从数据中,我们再次直观地认识到了新媒体的发展强势,同时也要意识到,它对传统媒介的冲击。

2 新媒体对传统媒介的冲击

新媒体在传播理念方面带来的改变,是其对传统媒介形成冲击的根基所在,这不仅是新媒体具备的特性,更是其能够进军我国传媒市场并扎下脚跟基础,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发布消息打破时间限制

传统媒介中的报刊、广播、电视中,无论是什么重大新闻,顶多在正在播出的新闻栏目中进行插播,且受到如报纸出版与发行时间、广播电视节目播出时段与顺序等的限制,无法实现最新消息实时传播。然而,新媒体的出现却打破了这一限制,它不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发布,还可以对某一重要新闻做即时的滚动播出,在报道突发性事件时优势突出。

2.2 发布消息打破空间限制

在原有的传统媒介播发消息时,必要的是要有一个专业工作的空间或设备,报刊,要有打印机与印刷机;广播,要有固定的演播室;电视则更复杂,要有演播厅又要有信号传输的设备。而对于新媒体,一个手机、平板或电脑足以解决这一问题,对于一些紧急消息,一条微博就可以达到其传播效果。

此外,有了新媒体之后,新闻报道的来源也更加宽泛了,不再是以往各地只报道各地的消息,全球互联的电子网络有多大,新媒体的传播空间就有多大。真正在媒介传播领域也实现了全球化,信息来自世界各地,受众也遍布了全世界。这也是新媒体发展的灵魂,即信息的开放与共享。

2.3 超文本的共享模式

所谓超文本,一方面指信息以多媒体形式存在,另一方面是指通过超链接可以使信息之间产生联系。

传统媒介都是通过或文字、或图片、或声音、或画面的形式进行传播,无论哪种,它们只能选取其中一至两个传播形式,而新媒体却可以集以上种种形式,再加上三维动画等为一体。这样就打破了以往单一的线性文本模式。此外,新媒体拥有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其超链接的形式,这种形式不仅可以将海量的碎片性信息进行有序的整理,还可以最有效地将一些有关联的新闻进行整合,使受众在简短的时间里可以全方位、立体化的深刻了解一件事,打破原有的线性模式,形成网状结构与多维结构。

2.4 交互性理念

新媒体的又一特点就在于,它的传受双方的互动性更加及时与有效。受众在选择信息时也更加自由化与个性化。在这个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受众越来越不愿像以前一样被动地接受传统媒介传播的信息,而毫无自己的见解了。新媒体也恰好满足了受众的这一需求,即随时随地搜索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畅所欲言的发表评论,阐述观点,甚至有些时候受众的观点都可以影响一件事的走向。

2.5 营销策略方面

在新媒体对传播理念的改变中已经介绍了有关新媒体快速有效的反馈的方面,然而在信息运营方面,我们也不能忽视其带来的冲击,那就是互联网的发展带动了广告的兴盛,新媒体信息内容来源具有高价值、观点性等特点,新媒体的价值逐渐获得企业主认可,广告主逐渐消减广播媒体的营销费用,将其投向新媒体,随着新媒体营销价值的提高,和新媒体关注度的提高,新媒体还将继续分流传统媒体的广告收入。

尤其是近几年,电视台节目制作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像星空传媒、光线、海润等民营影视制作公司都较好的利用了新媒体为自己的节目做宣传,也拉到了一批网上的忠实观众。

综上,我们不难总结出,新媒体正是由于种种特性打破了受众原有的接受信息的方式与理念,才获得了成功,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当今媒介市场中传媒产品的生产与传播方式。

3 新媒介与传统媒介合作共赢的发展前景

经过以上分析,新媒体带的冲击及影响已经一目了然,然而,在我看来,新媒体即使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它仍无法从根本上动摇传统媒介在中国传媒领域中“老大哥”的地位。就像广播没有取代报刊、电视没有取代广播一样,每个媒介都有自身的优点与缺点,相应的,每个媒介都拥有一批专属的忠实受众,它的传播特点都会覆盖一类生活方式的人,在一定时间段内,这一现象无法改变。

3.1 新媒体发展中的问题

首先,纵观新媒体行业,我们不难发现,过度的自由化经营方式带来的问题也有很多。首先就是信息真实性的问题,网上匿名发帖的形式带来了一些人恶意散布虚假信息引起社会动乱的例子不在少数,利用新媒体独有的特性对突发性事件进行第一时间的报道固然好,但对内容真伪监管的不到位也带来了一定困扰。

其次,虽然新媒体劲头很猛,但我们也注意到,新媒体占据的领域只局限在综艺娱乐等方面,而且内容浅显,杂七杂八。而且由于网络信息过于庞大,对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都有着一定影响。

3.2 传统媒介独有的政策优势

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相比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在中国这个政治体制下,传统媒介在传媒领域中的主导地位是不容动摇的,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我国媒介多实行“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运营机制,媒介更注重的是社会效益而非经济利益,在这一点上,对于一些消息的独家报道及官方权威言论,新媒体还是无法企及的。可以说,传统媒体是主导受众型,而新媒体是受众主导型。换句话说,对于一些大家都知道的新闻,受众愿意通过网络等新媒体形式,借助其图文并茂的超文本形式进行直观性的了解,而对于一些官方政策性的消息,受众还是更依赖于传统媒介中的权威解析,而非网络中的“小道消息”。

3.3 两种媒介合作共赢的发展趋势

总体来看,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都有着存在的价值,双方也不应该是竞争的关系,作为传播渠道,新媒体的产生无非是在传统媒体对内容及形式上把控基础上的又一创新,它并不能从根本上影响传统媒介。相反,传统媒介应利用好新媒体的传播特性来带动自身的发展,将其作为一个有效的传播途径,更好地扩大宣传。在这一点上,许多优秀的电视栏目,例如《超级女声》《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等都是成功的典例。可见,新媒体在传播效果上的潜力是不容小视的,而新媒体要想有所发展,就要想办法与传统媒介相融,发扬自身的优点,并在坚持优点的同时加强对自身传播内容的监管。只有这样,与传统媒介有机的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大的媒介家庭,互相扶持,达到合作共赢的效果,新媒体才能在这个广阔的传媒市场中始终保有一席之地,并与传统媒介形成良性循环,和谐发展。

4 结论

综上,我们不仅从新媒体的传播特性上吸取了许多经验,同时,也意识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共同进步的,新媒体要依靠传统媒体几十年来树立起的牢固地位,并依托自身创新的传播理念,与传统媒体进行融合。而传统媒体也不需为新媒体的发展感到绝望,要带有一定危机感,对传统媒体的运营机制及传播形式做出相应的改革,使其更好地适应当今受众的需求。只有双方都坚定自己的特性,并不断创新,才能从根本上形成自身的优势,达到双赢。而我国传媒领域的水平也会在总体上得到提升,从而形成强大的中国品牌。

参考文献

[1]喻国明,等.传媒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刘明华,等.新闻写作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陈兵.新媒体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突围[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11):25-26.

人工授精带来的冲击波 篇6

一、将报纸延伸到网络

网络的发展, 给传统媒体, 特别是给报纸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抢占了报业相当大的一部分市场。但在网络面前, 报业如果与时俱进, 将网络与报业互动, 也许网络会成为扩展报纸发展空间的阵地。这时, 网络不但不会对报纸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市场冲击, 还会有利于报业的良性发展, 成为报业发展新的生产力。

一直以来, 《老年日报》都是受全国老年读者欢迎的老年类报纸, 这张报纸除了刊发涉老新闻, 保健养生, 文学艺术类的稿件, 还会组织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当然, 由于版面有限, 如何扩展报纸的内容, 就成为《老年日报》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在网络迅猛发展的今天, 《老年日报》在办好现有版面的同时, 还积极利用网络的优势。建立了老年日报读者QQ群, 为老年人交流提供一个可行性平台。同时, 负责人还将这个交流的平台进行细化。开设不同的空间, 包括闲情雅趣、保健养生、养老、退休前后等内容, 老年人可以在不同的空间, 发表各自的想法。网络管理人员随时将有趣的、实用的文章转登到报纸上, 让其他的读者共同分享网络上的内容。既服务于报纸, 又扩大了报纸的服务空间。同时还通过网络开设老年大学的所有课程, 可以让老人足不出户就能学到所需课程。

二、如何将效益最大化

在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带来冲击的现状中, 不但《老年日报》积极与网络进行资源互补, 在世界上其他国家更是如此。近些年来, 纽约时报一直将报纸的数字化作为未来的发展战略。一直坚持着“网络是成功的平台”的观念。从1996年, 纽约时报就开始着手发展网络经营, 其网站的点击率一直居于美国报纸网络之首, 广告效益也很显著。而在我国, 网络数字报的网站却很难成为大众共同关注的门户网站, 仅仅是将报纸的版面转到网络上, 没有其他的服务功能, 更没有效益可讲, 不能算是真正的报网结合。

为促进报网互动, 我认为应该以报纸上的内容为基础, 提供读者需要的信息, 将内容融入到读者的日常生活中。同时, 让广告客户在网络和报纸上享有同样的推广宣传的机会, 只要是在报纸上刊登过广告的客户, 在网络上登发广告就可以享受到一定的现金折扣。这样做, 就能将媒体的利益扩展到最大化, 同时也是对报纸的一种宣传, 为提高发行量奠定基础。同时, 在报纸上长期宣传报纸网站的信息, 以便客户知晓网站的经营信息, 利于网络经营空间的发展。

而丰富网络的空间, 也不仅仅是要广告客户的关注, 最重要的是有吸引读者的内容, 能够让更多的读者愿意关注网络上的内容。这就需要整合网络的内容, 优化网络内容。将报纸和网站的编采人员进行整合, 记者既要给报纸提供稿件, 还可以做相应的音频、视频的报道, 及时将信息传播的自己所在的网络上, 这不但能丰富网络的内容, 还可以实现信息的及时传递, 以便丰富网站的内容。

三、报纸与网络互动

对于传统媒体报纸而言, 如果能将报纸与网络数字化成功转型, 就可以成功赢得在网络时代的最大效益。所以说, 要想让网络成为报纸发展一个动力, 需要找到双方共同的表述力。

首先, 报纸应该采集相关信息, 能够从多角度, 多层次鲜明地报道一个新闻事件, 紧扣现实, 为读者提供最新鲜, 最生动的新闻报道。其次, 由于报纸的版面有限, 时间、形式所限, 其新闻的表现方式也较为单一, 除了文字、图片, 就很难有其他的内容了。而如果将这一新闻事件链接到报纸的网站上, 就大不一样了。网络编辑就能够利用网络的资源优势, 将记者采写的文字, 拍摄的图片、录像、声音在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传到网络上。实现了二者的资源互补。

2010年9月,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和阿里巴巴集团联合打造的《淘宝天下》正式出版。这正是一份由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结合的产物。其内容全部由网民采写, 并通过网络和线下共同发行。这种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相结合的造作模式在业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他的这种模式, 非常值得传统纸质媒介的借鉴。

网络独有的互动性, 如分类、排名、链接、投票等, 带来了新的编辑手段。许多报纸网站也在边栏中显示当天的新闻排行, 或显示点击率最高的文章排行。作为报纸, 可以在自己的网站上建立读者门户, 为读者提供有用的工具和直接老当的交流方法, 帮助打造网络的媒体品牌。比如提供博客服务, 由报纸的编采人员开设博客, 读者也可以在门户网站开设博客, 编采与读者的博客就可以开展互动了, 不但可以编读互动, 还能提高编采人员的社会知名度。建立报纸文章的跟贴管理, 让读者参与到编辑的工作中。

四、为读者提供表达意见的空间

内容传递过程中, 网络有着让所有传统媒体都佩服的优势。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 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早以不仅仅是希望第一时间获得最新、最全、最有深度的新闻, 而且还希望能够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媒体上随时随地的获得信息, 满足人们的知情权, 作为新新媒体网络就可以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但传统媒体也具有自身的优势, 其品牌优势、内容优势、权威优势是网络无法相比的。而且报纸可以拿在手里, 是网络无法做到的。

如今的读者已经不像从前那样全盘接受报纸所刊登的新闻, 他们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而传统的报纸, 很难满足读者的这种需求, 即便可以满足, 也仅仅是在下一期刊发一部分读者的想法或意见, 既受时间的约束, 又不能满足所有读者的需要。而互联网时代却可以满足读者的这种需求, 满足读者所需求的比以往更加自由的文化。能够让读者自由的交流个人意见。微博、微信等新的网络交流方式的不断涌现, 正是自由文化的直接体现。

人工授精带来的冲击波 篇7

从另一意义上说,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数码技术的发展和成熟, 尤其智能手机的普及, 以及数码产品的日常化, 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微信、微博、博客、播客、自办网站等方式发布信息, 从而导致了“公民新闻”的诞生, 使得“人人都是记者”成为可能。韩国Ohmynews网站就是实现这一理想的成功典范。它是一家由业余记者提供新闻的网络媒体, 高举“每一个市民都是记者”的旗帜, 在韩国掀起市民个体参与新闻报道的浪潮。从2000年2月创办以来, 已经成为韩国最具影响力的网络新闻媒体, 每天的访问人数超过200万。网站创办时, 市民记者有727人, 现在已经有38000人以上, 包括大学生、教师、白领、家庭主妇, 甚至专业记

三推进科技与绿色后勤建设的重要意义

1. 科技与绿色后勤建设是实现后勤服务管理现代化, 提高服务质量的战略取向

建设科技与绿色后勤, 就是在后勤服务管理中坚持可持续的理念, 以提高质量为核心, 采用现代科学技术, 实现清洁生产、高效管理、安全运行、绿色生活、节能环保、合理使用资源。这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大趋势, 是高校后勤提高服务质量、效率和管理水平, 满足广大师生日益多样化生活的需求, 加速实现后勤服务管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是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建设绿色大学的必然要求。

2. 科技与绿色后勤建设是降低成本, 应对物价上涨的战略选择

长期以来, 高校后勤服务主要依赖廉价密集的劳动力, 随着物价和人工成本的持续上涨, 后勤服务实体越来越不堪重负。从目前情况来看, 物价上涨的趋势依然显著, 如何应对这一形势是高校后勤必须破解的难题。纵观世界各国大学后勤服务模式和我国服务业发展趋势, 后勤服务必须从粗放化向精细化转变, 实现这一转变根本靠科技、关键在人才。现代信息化、智能化技术融入生产、服务和管理, 取代或减少人工, 用机械代替人工, 用信息技术代替人脑已成为企业应对劳动力成本上涨的战略选择。

3. 科技与绿色后勤建设是促进节能环保,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

节约型校园和绿色大学建设,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

者, 年龄从10岁到71岁不等。

印刷术的发明、电子媒介的出现, 都曾对社会结构、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产生了影响, 这并非只是媒介所载的内容造成的, 而是媒介形式本身所带来的。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方式, 使其具有与传统媒体截然不同的数字化、多元化、实时性、交互性、虚拟性等特征。

传统的新闻理论, 关于新闻的定义有好几百种, 但最终可归结为“事实说”、“报道说”、“信息说”、“传播说”等几大类。 (1) “事实说”, 如徐宝璜的“新闻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 (2) “报道说”, 以陆定一的“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为代表, 这个定义也一直以来被我国新闻界所公认; (3) “信息说”, 如宁树藩的新闻是经报道 (或传播) 的新近事实信息; (4) “传播说”, 如王中的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播。

一个好的定义, 必须揭示概念所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

4. 科技与绿色后勤建设是保证师生健康安全, 维护校园和谐稳定的战略举措

校园安全稳定是全社会安全稳定的重点。后勤服务中的学生公寓防火安全、食堂食品卫生安全、校园物业管理区域内设施设备安全等都关系到广大师生的安全。高校后勤对校园安全乃至社会的稳定承担着重要责任。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 “人防、物防、技防”中的“技防”在安全保卫工作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凸显。特别是视频监控技术、智能识别技术、安全报警技术、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等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应用, 通过增加后勤安全工作中的科技含量, 能大大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对防范和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确保校园的安全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当前, 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 高校后勤改革已进入到深化内涵建设的新阶段,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促进高校后勤工作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相适应, 与社会经济发展大环境相协调, 是当前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后勤工作要坚持的基本准则。要充分理解科技后勤、绿色后勤的内涵, 把握我国经济社会的总体特征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提升后勤改革发展的含金量, 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进一步把节约高效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后勤管理与发展方式。准确理解科技后勤的基本内涵, 综合利用现代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 对后勤保障活动进行全过程的科学管理。要依靠科技手段, 提高后勤工作效能, 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后勤保障服务系统的运行效率、通过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来展示服务形象。

[责任编辑:肖薇]指出它与其他事物的质的区别。虽然定义有几百种, 但对新闻的本质、必然因素还是有一定共识, 即新闻的本源是事实, 新鲜是新闻的必要条件, 新闻必须满足客体的需要。

在新媒体下, 这些新闻的本质因素是否经得住考验呢?

一新闻在时效上获得突破, 却面临失真的威胁

真实、新鲜是新闻的两大基本特征。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在发布、接收、评论新闻上已超越了时间和空间限制, 实现了接收或发布信息的全时性。尤其在微信时代, 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 网民们通过微信、微博等方式, 实现新闻实时大联播和大互动, 让新闻在时效性上有了新的突破。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病毒式扩散, 使得其影响力获得空前提高。

新媒体在传递新闻的时效性上具有其他媒体无法替代的优势。但因发布者身份的复杂性、新闻形式主观化, 使新闻的真实性受到冲击。通过微信、微博等发布的新闻, 形式多样, 他们借助个性化的表达来写新闻, 强烈的主观色彩大大冲击了新闻的客观性。缺乏专业训练的网民、手机用户, 由于其新闻素养良莠不齐, 加上夹杂着鲜明的个人立场、兴趣、情感等因素, 决定了这种状态下生产和发布的新闻可信度低。由于网络中新闻采、编、传合为一体, 新闻的把关环节也被急剧压缩, 传统媒体中保障新闻真实的多层把关机制被打破。为了时效而牺牲真实性;为追求轰动而放弃事实的核实;为了赢得网页的高点击率, 刻意迎合受众的低级趣味, 制作低劣、庸俗、甚至虚假新闻。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二传受界限模糊打破话语霸权, 却陷入避责的泥潭

新闻的传受双方, 在传统媒体环境下有严格区别, 不仅是身份的不同, 更大程度上是地位的差别。传统的新闻, 大都在传受鲜明的环境下定义出来。新闻媒体、新闻记者在新闻的传播过程中占主导地位, 他们的立场和倾向很大程度上左右着选择怎样的事实成为新闻。加上受者反馈机制的零散、迟缓, 新闻的话语权始终在新闻媒体手上。

新媒体环境下, 新闻传播具有去中心化, 新闻消费个性化等特点。在微信、微博等自媒体盛行的时代, 彻底颠覆了传统新闻体制下等级森严的把关审核机制、线性的传播模式, 而是采、编、传三位一体, 传播者与接受者界限模糊。刚刚发生的四川雅安地震, 微博在信息传递过程中起到了重要角色。微博以平民的身份“融入”震后救援, 发布灾区真实信息、寻人启事、公益捐助、逃生知识等, 发挥着独特的力量。……除了专业的新闻媒介, 普通民众也成为地震中的“新闻播报员”, 传递着来自底层的求救。

传受双方传播地位的平等, 客体的需要得到空前满足, 让新闻回归信息共享的本位。它实现了平等的表达权, 打破了传统媒体的话语霸权。但因身份的隐匿性, 传播者在享受新闻信息发布自由的同时, 却逃避了发布虚假新闻应承担的责任, 这让新闻的传播环境变得浑浊起来。

三新闻源多层性丰富了新闻的内容, 却降低了媒体的影响力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2年6月底, 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 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网民的年龄、职业、学历、收入等方面呈多样性。网民数量的庞大及分布群体广泛决定了网民构成的多层性。这些网民成了潜在的新闻源, 让更多领域的信息进入新闻报道领域。加上披着网络这层隐形的外衣, 网民在披露一些特殊新闻信息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特别在揭露一些社会阴暗面、监督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争取弱势群体话语权、推动社会民主化进程等方面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从2012年开始, 不少公民借助微博这个平台进行微公益接力赛, 为社会注入不少正能量;2013年1月网友通过发帖揭露“房姐”事件, 最后成为传统主流媒体报道的焦点, 并引起政府的关注、介入及深入调查。

新闻采集、发布主体的庞杂, 也引发了不少问题, 例如信息泛化, 导致新闻泛化;新闻源的多样性使得新闻的权威性、客观性遭遇挑战, 新闻媒体的影响力也面临危机。美国皮尤研究中心日前一项调查显示, 美国新闻媒体的影响力正在下降。31%的受访者表示, 他们不再对某种新闻媒体感兴趣, 因为这些媒体要么不再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信息, 要么报道得并不详细。调查指出, 由于消息的来源日益多元化, 许多记者沦为“传声筒”, 越来越依赖社交网络或数字科技来代替传统的新闻过滤和原创过程, 而不再是故事的讲述者或新闻事件的调查者, 从而可能导致新闻失实。

四新媒体环境下, “坚守内容为王, 创新传播形式”来做好新闻

新闻传播技术的变革正悄然改变着人们的新闻消费习惯、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 所以它对新闻定义的冲击也是必然的, 不容忽视的。无论何种媒介环境, 新闻的一些本质特性将不为改变。在新的媒介环境下, 新闻工作者唯有以更加积极的方式去掌握其规律, 去引导其带来更多正面效果。

第一, 坚守内容为王。技术翻新只为新闻的传播提供了更多平台或渠道, 而最终影响受众的, 将是新闻本身。所以, 做高质量原创新闻将是新闻工作者不变的目标。虽然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去中心化, 但新闻的影响力却永远有权威中心。

第二, 坚守“真实”这一新闻生命线。传递信息、传播事实, 为人们的生存生活提供服务, 这是新闻最基本的社会功能。如果失去了真实, 新闻将一文不值, 终将成为社会弃儿。所以新闻工作者应坚持用事实说话, 用第一手资料说话, 即用新闻专业主义的精神去做新闻, 去重塑新闻媒体的影响力。

第三, 更新观念, 主动适应新媒体环境, 掌握新媒体技术, 利用它创新新闻的传播形式, 提高新闻传播效果。新媒体环境下, 我们应“坚守内容为王, 创新传播形式”来做好今天的新闻。

摘要:新媒体环境下, 新闻在时效上获得突破, 却面临失真威胁;传受界限模糊打破话语霸权, 却陷入避责的泥潭;新闻源多层性丰富了新闻的内容, 却降低了新闻媒体的影响力。在新的媒介环境下, 新闻工作者应坚守内容为王, 坚守“真实”这一新闻生命线, 更新观念, 主动适应环境, 掌握新媒体技术, 创新新闻的传播形式, 提高新闻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新闻定义,冲击

参考文献

[1]约翰·V.帕夫利克著.新闻业与新媒介 (张军芳译) [M].北京:新华社出版社, 2004

[2]肖洒“.市民记者”在韩兴起权力由键盘产生[EB/OL].http://www.zjol.com.cn/05cjr/system/2006/05/15/006620486.shtml

[3]王益民.系统理论新闻学[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6

[4]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

[5]“微博力量”唤起公众心底柔情震后救援发挥正能量[EB/OL].http://media.people.com.cn/n/2013/0423/c40606-21237744.html

[6]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 xzbg/hlwtjbg/201207/t20120723_32497.htm

论党报如何应对新媒体所带来的冲击 篇8

1 网络时代下党报的劣势分析

1.1 反应较慢

如今, 以互联网为基本平台的新媒体, 在对新的资讯信息的反应上相当迅速。而传统党报与之相比由于工序复杂、生产环节较多, 往往都跟不上新媒体的传播速度。

1.2 信息量单薄

目前, 互联网平台上的信息量空前巨大, 而且整合性越来越高、越来越规范, 人们很容易查找到自身想要的资讯信息。但传统党报从它出现的时候开始, 就由于载体限制, 无法刊登过多的信息内容, 在一定程度上使受众对信息的接收受阻。

1.3 受众数量日渐下滑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出现, 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且当前的智能电话也日渐风靡, 这些高科技的日常生活设备使新媒体的受众数量急剧增长, 而党报的受众却在日渐下滑。有相关数据表明, 截止2011年12月, 我国的计算机互联网用户数量高达5.13亿, 手机网络用户数量高达3.56亿。

1.4 对信息内容的选择余地较小

如前面所提到的那样, 互联网平台上的信息量空前巨大, 再配合搜索引擎, 便能使人们获取到任何合法的资讯信息, 这一点是传统党报所无法达到的。

1.5 不具备互动性

传统党报只能单方向向受众提供信息, 但却不能接收用户的反馈, 不能使用户的看法、意见得到表达。但当前的互联网平台能够接收并同时展示出受众的看法、意见, 这不仅能丰富咨询信息, 带给受众更多的信息观点, 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某些问题起到监督、呼吁作用。

2 网络时代下行业党报的优势分析

2.1 真实性、可靠度较高

与互联网相比, 虽然传统党报的信息量较少, 但在内容的真实性与可靠度上却远高于网络平台媒体。而且网络媒体的开放特征, 也使得其自身的管理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信息失真的情况常常存在。所以党报的权威性仍然不可动摇。因为党报一直以其严谨、客观的传播理念获得了许多受众的信赖, 在一些具有争执性的问题上, 大多数的人还是愿意相信党报, 这是传统党报的一大优势。

2.2 对信息内容的解读上更加深入、准确

互联网媒体可以“集百家之所言”, 可以允许所有人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意见, 但其许多言论都只是流于表面, 缺乏专业的分析, 容易对受众造成理解误区。但传统党报在对资讯信息进行刊登之前都会通过严格的取证、分析, 对信息内容的解读会更加深入实质, 可以带领受众探寻问题的根源[1]。

2.3 信息内容更加规范

“很黄, 很暴力”这句网络用词的出现,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当前互联网媒体的不良现状。信息缺乏有效的管理审核机制, 是互联网媒体的一个最大缺陷, 垃圾信息、不良信息在网络上泛滥, 使部分人对网络媒体的信息内容产生了质疑。但传统党报一直具有较高的公信力, 信息内容非常规范, 对社会也都更加负责, 不会对受众产生不良的影响。

2.4 阅读方式更加健康

计算机会在不知不觉间对使用者带来健康损害, 比如眼睛、颈椎等都会受到影响, 尤其是计算机辐射可能会对长时间的使用者带来更大的伤害。而传统党报在这点上就基本不会存在什么问题, 它可以带给受众更加健康的信息内容接受方式。另外, 有的人已经对纸媒产生了一定的依恋情节, 对党报的阅读习惯可能在其长期的生活过程中便已养成, 所以党报依然具备有一定的忠实受众[2]。

3 网络时代下行业党报的挑战应对措施

3.1 借力于新媒体

关于党报是否应该借力于新媒体, 而这种行为是否又属于“妥协”性质, 笔者做了很久的思考, 最终笔者还是认为传统党报应该在一定程度上依附于网络媒体。网络媒体所具备的各种优势确实是纸媒所无法达到的, 这点不得不承认。所以传统党报应该将其利用起来, 促进自身发展。在这点上, 我们可以将互联网媒体的优势与传统纸媒的优势进行最大限度的结合, 抛弃两者的缺点、劣势, 比如信息不规范、信息量少、选择余地不大等, 通过建立网站、开通手机信息服务等方式, 对受众提供最新、最权威、最海量且分析最深入的资讯信息。同时拓展双向交流渠道, 让受众的看法、意见得到表达。

3.2 加强对党报表现形式的设计

传统党报看似表达形式单一, 仅有文字以及无声的图片。而新媒体能得到受众的喜爱, 其丰富的表现形式也有相当的功劳。所以, 在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影响下, 传统党报必须加大对表现形式的设计, 将信息内容与外在表现进行相关联的揉合, 把看似枯燥、简单的信息元素进行艺术性的排版、设计, 使之能够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又能清晰地表现出内容重点, 让受众能够以一种“审美”的眼光来接收信息。

3.3 强调原创性

网络媒体中信息量固然丰富, 但也存在这许多重复而且存在歧义的信息内容, 所以传统党报就要尽量强调原创性, 尤其是信息内容解读观点的原创性。当前属于一个信息共享的时代, 相同的内容可以被多家媒体使用, 尤其在网络媒体上, 瞬间便可出现相同的信息内容。在这种情况下, 要吸引受众的眼球, 不但要具有权威性, 还要尽量避免重复, 以独特的视觉、深入的研究来为受众提供“与众不同”的信息资源。

3.4 培养高素质的党报人才

党报一直以其权威、可靠等特征, 在受众中具有着较高的公信力。所以, 要更进一步提高背后团队的素质能力, 丰富其知识结构, 与职业道德素质。以专业化的人才基础, 继续发挥出党报的传统优势。

中文网站将大量海外华人列为名博予以推广, 是海外华人与大陆关系最直接最集中的体现, 不过这里他们是以普通网民身份介入大陆事务。这一群体通过参与在大陆的各种活动, 让他们及其观点直接进入大陆生活, 是互联网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新现象。研究此问题, 对制定新形势下网络、新闻、社团管理政策, 发挥海外华人在国家进步方面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1网站品牌活动中的海外华人

海外华人在各大中文网站的品牌活动中频繁现身, 是近年的突出现象之一。

1.1凤凰网名博校园行

由凤凰网组织的凤凰网名博校园行“青年中国说——你可以改变世界”活动于2011年4月在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正式启动, 名博走进内地名校及港澳台众多高等学府, 从人文、历史、社会多个角度与大学生探讨社会热点问题, 现场互动。其中不少博主就是海外华人。如黃胤然 (台湾在大陆的传媒人) 、曹景行 (凤凰卫视言论部总监、《时事开讲》节目主持人、凤凰卫视新闻评论员) 、杨培昌 (旅德著名经济学家) 、马鼎盛 (凤凰军事评论员) 、张铁志 (台湾著名作家、时评人) 、王选 (旅日学者) 、杨恒均 (旅澳学者、知名传媒人) 、闾丘露薇 (凤凰著名记者) 等。他们的讲演在考虑到地域等因素的同时, 多结合青年关注的政治、社会热点问题和个人境遇进行交流, 反响非常强烈。

1.2网站访谈

仅以凤凰名博沙龙为例。至2012年7月底 (统计时间从近到远) , 接受过访谈的海外名博如下:谈台湾核发射的蒋丰 (日本《新华侨报》总编) ;谈钓鱼岛问题的林泉忠 (日本冲绳大学教授) 、邱震海 (凤凰卫视主持人) 、马鼎盛 (凤凰军事评论员) 、马挺 (日本早稻田大学政经学部教师) 、周轶君 (凤凰记者) 、刘梦熊 (百家战略智库主席、香港环球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谈美国治安系列问题的莫虎 (美国大律师) ;谈台湾媒体开放结果的廖信忠 (台湾作家) ;谈中国CNN成长发展方法的莫立人 (美国媒体人) ;谈记者工作的凤凰名记者秦枫、陈晓楠、胡铃;谈国际局势的杨恒均 (澳洲著名媒体人和时评家) ;谈对大陆生活感受的陈念萱 (台湾知名作家、影评人、记者、翻译) ;谈参与2008年奥运开幕式感想的高金素梅 (台湾地区少数民族民意代表) ;谈室内设计文化的邱德光 (台湾著名室内设计师) ;谈慈善问题的唐圣瀚 (台湾设计师入口网站黑秀网创办人) ;谈两岸新局的周受训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台湾立法委员、国民党中常委) ;谈金门县况和大陆关系的李炷烽 (金门县长) ;谈中国奥运和音乐的吕思清 (著名旅美小提琴家) ;谈宜兰情况的吕国华 (台湾宜兰县长) ;谈故宫文物保护的冯明珠 (台湾故宫博物院副院长) ;谈台北的郝龙斌 (台北市长) ;谈文化产业发展的郑瑶婷 (台湾文化创意产业运营商) ;谈立法和选举的沈智慧 (台湾立法院企业家、立法委员) ;谈大陆和台湾教育的徐和谦、陈卉庭、陈尉伦、陈文政 (国立台湾大学学生) ;谈2008年奥运得奖感受的陈苇绫及林敬能 (台湾首枚奥运奖牌得主和教练) ;谈两岸关系的宋楚瑜 (台湾亲民党前主

海外网友在大陆的实践活动述评

文丨卫金桂郎永清张武江

摘要:海外华人一向是爱国、强国、富国的重要力量, 但由于政治原因, 他们在国内的活动始终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互联网为其实际介入国内事务提供了便捷, 海外华人对中国大陆的积极影响在不断显现, 而且具有巨大可持续性和生命力。本文对此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海外华人;中文网站;合作;展望

参考文献

[1]孔菁.纸媒如何应对新媒体的冲击[J].青年记者, 2011 (26) :71.

人工授精带来的冲击波 篇9

一、多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中国画不再是一个封闭的“个体”

1. 多重标准的中国画艺术

在当今文化开放的时代, 艺术家的创作环境的相对宽松, 中国画的创作环境与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 不必肩负着过多的政治使命。在当代文化语境下的中国人物画创作与发展不可能在一个封闭的文化体系中进行, 在观念和形式上打破以往“封闭”的自我。艺术家的变化首先是思维观念, 随着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参与国际主题的创作, 艺术创作也将因此变得更加五彩缤纷。在当代多元文化语境中, 艺术家的文化价值取向、审美理想不再有单一的标准, 几乎每一位人物画家都在努力突破传统人物画的模式, 当代中国画坛正步入表现形式多样化的进程。

2. 题材的现代性转变——由自然到都市

古代中国画的创作群体大多是官场失意的文人, 他们主张“出世”, 把绘画看作一种自我情感的抒发的途径, 追求笔墨情趣, 不论山水或者人物花鸟画都表现了一种理想美, 所以沿袭下来的传统国画题材大多也是以描绘自然为主。而现代国画家们大多居于城市, 对城市的体验最为深刻贴切, 他们不拘泥于传统题材大胆创新, 对传统所不曾涉及的都市题材进行了大量的描绘, 山水画出现了都市山水, 人物画出现了都市人物, 这种题材的转变也正体现了画家们的客观生存状态极其情感取向。

3. 情感取向的现代性转变——由关注现实到关注自我

传统中国画倾向于将个人的情感寄托于对自我的表现, 注重追求“境由心生”“似与不似之间”的传统造型观。在近现代, 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 国画家们逐渐把描绘的目标和情感由传统的对自我的关注转化为了对现实的关注, 甚至将艺术做了民族抗挣或社会变革的镜子, 他们在画中体现着社会的美好或阴暗, 试图唤起麻木的大众丢失的社会责任感。当代和平的文化背景下, 艺术思想更加自由和开放。如徐累的艺术前后几年有着明显的变化。早些时候, 他创作了一批“文化”内容的作品, 显然深受着中国绘画艺术与西方绘画艺术的双重影响, 然而他的近年作品在情感取向上完成了从关注现实到关注自我转化。

二、多元化的生存状态催生多样化的艺术面貌

20世纪末, 无论物质精神文化层面, 由于西方文化的影响, 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艺术人物画领域, 中国人物画题材与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艺术面貌。

1. 写实趋向

20世纪之初, 西方绘画观念与造型的介入, 深深影响了传统中国画审美规范。艺术家们尝试把西画中严谨扎实的造型技巧和人物画的笔法、用线及层层渲染融合一体。写实一路发展至当代, 以何家英、张见等为代表的一部分工笔画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合了西方的写实观念, 走出了一条写实的传统路线。何家英巧妙地融合西方绘画中的写实手法, 在造型上讲求“形似”, 并引进西方素描法、解剖, 透视法等等审美标准, 显得画面真实而唯美。张见则用西方化的图式表达他的中国化情结, 而技法上更注重线的描绘和线的韵味。何家英、张见等人的艺术创作呈现了当代人物画创作追求写实表现的风貌, 用古典的艺术手法, 表达了艺术家对当下都市人的生存状态的个人体验。

2. 写意趋向

中国传统历来讲究“以意造形”, 这个“写意”并非独指意笔水墨画, 而是一种画家对客观的感受, 一种主观意向, 不追求客观物象的真实造型。国画的工笔与意笔都须贯注本人的主观表达与情感抒发, 都是意象造型, 夸张与变形是以意造形常用的艺术手法。李津的“饮食男女”反映了他个人的生存状态, 也反映了当代都市人物与家庭生活, 夫妻日常生活中的休闲、慵懒等生活情绪。作为一个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水墨画家, 李津笔下的意笔女人造型却是充满了肉欲和色情, 他的反叛反映了都市欲望的膨胀、和压抑的释放。

3. 形式构成的强化

“形式”指的是构成艺术作品的线形、墨色、体积、空间等各种元素及互相关系。形式构成的艺术风格指的是艺术家对画面本身形式意味的探求。李孝萱的水墨人物畫吸收了西方现代文化和艺术, 突破传统水墨的构成方式, 在构成方式上另辟蹊径, 强化理性构成。他的绘画作品既有传统文人画的样式, 又有现代西方的艺术形式。他表现出来的画面黑白对比强烈以及暗示手法的刻画, 使得画面总体上既富冲击性, 又耐人寻味。

4. 绘画材料的研究

从材料的不同选择和利用开始对中国人物画进行思路变革, 材料的实验性有利于展开新的艺术面貌。近年来, 由材料表现绘画风格的多样性已经成为绘画交流的总体趋势, 在绘画过程中材料、肌理等技术元素的使用也越来越明显。我认为绘画不应该局限在材料上, 不只是用了水墨等传统材料才是中国绘画。我们可以借鉴油画、版画及壁画的表现手法, 致力于色彩的塑造能力和材质美感的表现, 并进行多种创作手法的尝试。画材的拓展与使用, 极大地丰富了人物画的表现语言, 从而使现当代人物画相对于古典时期的绘画具有更广阔的表现领域和更好的视觉效果。在万物皆备与我时, 材料又不是一切, 不能材料的运用就为了材料, 重在表达个人本身的主观感受, 观念为目的。

5. 观念性绘画、实验艺术的探索

在当代艺术界讲的最多的就是观念, 严格来说, 观念性和实验艺术的概念是由西方流传出来的。现在谈到这个词汇, 主要是针对中国画艺术领域所倡导的比较前卫的艺术。观念性绘画以当代艺术家谷文达为代表, 注重观念表达, 直接问出问题, 他们对中国画传统材料语言是一种叛逆与承接, 谷文达放弃了“笔墨中心”的标准, 大胆将传统艺术中的笔墨元素分离开来, 他还把墨块当做一种独立的表现因素加以扩大, 借用西方大师的图式形形式, 使绘画语言单纯化, 抽象化。他的艺术探索是充满破坏力的的肢解文字和具有改造精神的实验性水墨画。

中国人物画要发展必须要纳入整个文化体系。一种自给自足的封闭古典文化 (除了经济上的自给自足, 还有文化上的自给自足) 不足以支撑中国画未来的发展, 因为时代已经走向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 文化情境的改变, 造就了艺术风格的多元与价值判断的不同角度。在文化的冲击下, 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冯斌.《从材料到观念:材料表现艺术》.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2004-12-1.

上一篇:东北新生代下一篇:安全帽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