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工艺美术运动

2024-05-29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精选十篇)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 篇1

关键词: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现代设计学,学科建设,回顾,思考

一、引论

英国是工业化最早的国家, 工艺美术运动发生在英国也是现代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工艺美术运动对英国以至全世界的工艺美术计思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现代设计学随着必革开放, 伴随经济逐步现代化国际化发展, 现代设计学的理念也要求适应这一发展过程, 从比较研究的观点出发, 回顾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对现代设计艺术的影响, 对我国现代设计学的学科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理论观照必要。

二、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主要贡献及历史限性

1. 英国工艺美术动回顾

19世纪末, 在英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拉斯金—莫里斯的“美术家与工匠结合才能设计制造出有美学质量的为群众享用的工艺品”的主张影响下, 英国出现了许多类似的工艺品生产机构。1888年英国一批艺术家与技师组成了“英国工艺美术展览协会”, 定期举办国际性展览会, 并出版了《艺术工作室》杂志, 拉斯金—莫里斯的工艺美术思想广泛传播并影响欧美各国, 这就是所谓的英国工艺美术运动。

2.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重要观念

其代表人物是拉斯金和莫里斯。拉斯金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理论上的创见, 他的艺术主张对后辈莫里斯以及新艺术运动的影响很大。拉斯金的设计思想主要围绕着:“艺术与工业的结合”, “设计的社会功能”两大方面。并特别强调设计的社会功能, 认为设计应为社会大多数人服务, 强调“设计要为人民大众”, “设计师应该具有社会责任”。

他说:“以往的美术被贵族利己主义控制, 其范围从来没有扩大过, 从来不去使群众得到快乐, 去有利于他们。”

拉斯金反对所谓设计上的精英主义倾向, 非常推崇和强调设计的大众性, 应该说, 这是拉斯金思想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积极的东西, 这种设计理念, 开创和引导了现代设计学研究和创作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出发点, 产品设计必须适合于大众消费需求, 这是拉斯金思想中有预见性的东西。尽管在当时的经济社会背景下, 全面实现这些富有民主性的设计理念不切实际, 但在当时, 这些思想确实是超前的和面向未来的。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的英国工艺美术运动, 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至今, 这

two strategies can be treated as different phases of the

Conclusion

need to be interwoven is a problem which can be and should be handled by teachers on the ba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earners and their reactions to一运动仍然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在设计学史上有着重要性的地位, 从当时来看, 它开创了一个具有全新征的设计时代, 从今天来看,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设计思想和实践创作奠定了现代设计的构成要素基础。这些艺术主张主要有“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美术家要参与设计”“设计的灵感和创作的源泉应当源于生活”“师自然”等等。通过这些观点的实践, 从而创造出了一些朴素而适用的作品。

3.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局限性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将手工艺推向了工业化的对立面, 这无疑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 由此使英国设计走了弯路。英国是最早工业化和最早意识到设计重要性的国家, 但却未能最先建立起现代工业设计体系, 原因正在于此。

从某种意义上说, 尽管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历史地位不容置疑, 但这一运动本身不能称为彻底的现代设计运动, 因为威廉·莫里斯所推崇的是复兴手工艺, 反对大工业生产, 虽然威廉·莫里斯也看到了机器生产的发展趋势, 在他后期的演说中承认我们应该尝试成为“机器的主人”, 把它用作“改善我们生活条件的一项工具”。他一生致力的工艺美术运动却是反对工业文明的。但他提出的真正的艺术必须是“为人民所创造, 又为人民服务的, 对于创造者和使用者来说都是一种乐趣”及“美术与技术相结合”的设计理念正是现代设计思想的精神内涵, 后来的包豪斯和现代设计运动就是秉承这一思想而发展的。

三、现代设计学学科理论及我国现代设计学学科建设现状

1. 设计艺术学释义

设计艺术学是一门关于设计艺术的科学。设计艺术具有物质和非物质两个层面。在物质层面上, 它是人类造物的艺术方式, 它创建艺术质的人造物系列;非物质层面, 它同样采用艺术设计方式, 对事物进行筹划、安排, 如社会发展规划、城市发展规划等等。作为一门科学和学科, 设计艺术学是对人类艺术设计实践和成果进行再认识的理论, 是一门关于设计艺术规律的科学体系。

2. 国际上传统的设计学学科范畴

美国经济学家赫伯特·西蒙以其《人工科学》一书在中国的译介而为中国设计界所熟知, 该书体系宏大, 内容庞杂, 其理论核心是建立一种关于“人造物”的科学, 赫伯特·西蒙曾将设计科学界定为研究人造物的科学, 他认为, 人造物的特有性质表现在它内部的自然法则与外部自然法则的薄薄的界面上:“人工界恰恰集中在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这一界面上它关心的是通过使内部环境适应外部环境来达到目标。要想研究那些与人工物有关的人们, 就要研究手段对环境的适应是怎么产生的——而对适应方式来说, 最重要的就是设计过程。这样一门设计科学是关于设计过程的学说体系, 它是知识上硬性的、分析的、部分可形式

References

化的、部分经验的、可传授的。”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设计研究系的布鲁斯·阿克教授在对现代设计研究领域做了归纳后, 提出了设计研究主要范围的10个方面:

(1) 设计历史学:研究设计领域中曾经发生过的事件及事件间的关系;

(2) 设计分类学:设计领域中的现象分类研究;

(3) 设计技术:研究属于设计领域的系统或事物的运动原理;

(4) 人类设计行为学:研究设计活动、设计活动的组织和机构的本质;

(5) 设计建模:研究人们建立模型、进行模拟和交流设计思想的能力;

(6) 设计计量学:研究有关设计任务的度量问题, 着重于处理非量化资料的问题;

(7) 设计价值学:研究设计领域中的价值问题, 特别是研究技术价值、经济价值、伦理价值、社会价值和美学价值之间的关系;

(8) 设计哲学:研究设计领域里的论证逻辑问题;

(9) 设计认识论:研究设计领域中的认识、理解和真理问题;

(10) 设计教育学:研究设计教育的原则和实践。

阿克主张将上述10大类研究整合为设计现象学 (包括设计史、设计分类和设计技术) 、设计行为学 (包括设计技能、设计活动的组织、设计建模和设计计量学) 、设计哲理 (包括设计逻辑学、设计价值学、设计认识论和设计教育学) 三大学科。有学者将阿克的设计研究的归类称之为“阿克体系”, 这一体系确立的设计研究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视为设计学科的部分内容。这一体系的不足是, 过分局限于规范性方面的陈述与研究, “应当如何设计”是其重点, 而对创造性设计的思维活动等则关注不够。

3. 我国现代设计学学科建设现状

我国的现代艺术设计专业于1998才正式列入本科专业的上当, 次年开始正始招生。到现在也不过十几年的时间, 但十几年来, 随着现代设计专业得到各高校的重视和广泛设立, 现代设计专业的理论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培养的大量现代设计方面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研究人员。

更为可喜的是, 在中央美术学院, 2009年召开了世界设计大会, 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设计专家学者和设计从业者倾向于这样的事实, 在某种角度来说, 中国的设计教育人才培养的数量, 包括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数量, 在国际设计教育领域是遥遥领先的, 中国设计方面的专家学者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和专业对话活动。可以说, 十几年来, 中国的设计教育和开创性研究工作已经成为国际设计界的一只主流力量, 部分顶尖人物的研究甚至可以反映和引领国际设计学研究的前沿走向。

我国设计学领域的学者, 在上世纪80年代, 在总结中外设计科学学科建设成果的基础上, 归纳出了一个设计科学的学科体系, 由以下六个方面所组成:

(1) 设计哲理:设计意义, 设计理性 (有限理性说) , 适应性系统论, 设计研究方法论等;

(2) 设计技能研究:思维、问题求解和创造性思维的本质, 思维机制, 关于“设计智能”的探讨等;

(3) 设计过程研究:真实的、普通的设计过程模式, 设计过程中的一般搜索 (寻找设计方案) 策略和控制搜索策略的机制等;

(4) 设计任务研究:设计任务的可分解性, 设计需要和目标, 设计任务的时间范围和空间范围, 设计任务的表达、设计组织的管理任务, 设计者、委托人关系等。

(5) 设计方法研究 (设计技术论) :设计的形式逻辑, 设计方案搜索方法, 设计方案评价方法, 设计过程组织方法, 表达方法, 计算机应用等;

(6) 其他专题:基于以上设计理论, 结合专业设计知识, 研究工程设计、组织设计、社会——经济设计 (规划) 等领域的特殊问题;建立适合培养专业设计人才的普通设计理论课程;探讨设计科学进一步深化发展的途径等。

客观地讲, 中国学者的这一分类体系从外延上看, 比阿克体系有更大的覆盖度, 这一体系不仅涵盖了对规范性的设计内涵的研究, 又强调了对设计过程中创造性的描述, 通过这一体系建立出一个以设计过程、设计技能、设计方法研究为主体, 以设计哲理为最高层面的现代设计科学模式, 对现实的设计教学和科研具有地指导性的意义。

四、我国现代设计学科建设趋势和建设思考

这种基础研究对于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具备了较长时间的学术积淀, 学术范式和学科规范已经基本成型的学科来说可能显得有些陈旧, 但对于现代设计这种新兴学科而言, 这种基础研究仍然是必要的。

1. 现代设计学科定位

对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艺术与工业的结合”“美术与技术相结合”精神价值的回顾及我们多年的实践, 提示我们的设计研究认识到, 设计需要不同于所谓“纯艺术”的实用性内涵, 将设计定位于“实用科学”决定了设计研究不能仅仅囿于传统的人文学科 (特指作为一级学科的“艺术学”) 内部, 而必须意识到它是一门处在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 (甚至自然科学) 多重边缘的“交叉学科”。

明确了设计学的学科定位, 我们就可以不再把设计学当成是美术学的一个分支, (尽管设计学科很多设立在美术学院中) , 但从英国美术运动的过程我们看到, 设计学必须要求美术家的参与。因此, 人们不能仅仅用美术和一般人文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野来观照设计。

2. 学科建设理念以人为本

从“设计要为人民大众”“设计师应该具有社会责任”这些英国工美运动理念出发, 强调为公众而艺术的设计学科建设指导思想, 以人为本的人文原则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人的主体地位和人与环境、人与信息的双项互动关系得到充分地确认, 人人都能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温暖和关爱。作为文化福利的现代公共艺术, 提高了人的生活品质, 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戊部分。在现代化建设中, 公共艺术如何与环境相和谐, 如何融入大众, 获得公众的亲睐是现代设计学学科建设的目标之一。

3. 学科建设应该是面向未来的

现代设计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产生的, 也必将着科技的发展对现代设计学的学科建设提出更新的要求, 在学科建设中必须坚持面向未来的理念, 不囿于现实, 不盲目复古, 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需要和未来需求出发, 建设现代设计计的学科体系, 就非常值得重视。

反观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发展的全过程, 更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工艺美术运动产生的根源是当时艺术家们无法解决工业化带来的问题, 企图逃避现实, 退隐到他们理想化了的中世纪、哥特时期。运动否定大工业与机械生产, 反对机器美学, 导致它没有可能成为领导潮流的主要风格, 从意识形态上说这场运动是消极的。

五、结论

随着社会和科学的不断发展, 新的学科不断涌现, 学科建设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学科建设是以学科发展变化为基础的社会行动之一, 是以学科学术性质为核心所展开的建设活动。回顾英国工艺美术运动, 可以给我国的现代设计学学科建设, 提供多方面的观照意义, 坚持实用性、社会性和科学性的现代设计原则, 并国求避免逃避式的复古主繁琐主义倾向, 建立科学、健康富于发展、面向未来的学科体系, 对我国现代设计的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李砚祖:设计艺术学研究的对象及范围.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与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

[2]胡飞:民族学方法及其在设计学中的应用.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7年1月。

[3]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教育出版社.

[4]孙美兰.艺术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英国:无塑料袋运动渐起 篇2

英国:无塑料袋运动渐起

11月13日,英国首都伦敦的33个区政府通过了一项私人法案,提议禁止商店提供免费塑料购物袋或向每个塑料袋征收10便士的`税,目的是鼓励商家和顾客使用环保购物袋,减少塑料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节能与环保 英文刊名: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年,卷(期): “”(12) 分类号: 关键词: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 篇3

关键词:工艺美术运动;传统手工艺;复兴;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J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238-02

一、19世纪英国工艺美术运动

(一)19世纪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历史背景。

艺术与工艺美术运动简称手工艺运动,最先掀起起于19世纪后半叶的英国,最初主要是设计行业的一场革命,针对由工业革命大生产而引发的房屋建筑、室内装潢,以及手工艺制作等设计水准下降所带来的问题思考。手工艺运动在英国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运动发展的初期,主要发生在思想领域,理论倡导者拉斯金;第二个阶段是运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时期,也是运动发展的高潮阶段,以莫里斯为代表用大胆、简洁和巧妙的设计征服了维多利亚后期的矫揉造作的设计风格;第三个阶段工艺美术运动后期,是以阿什比等将手工艺运动扩散到世界各地的阶段。手工艺运动与工业革命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时序的发展,既从最初的理论排斥,到后来的接受,再到最后的工艺与工业生产的结合。

(二)工艺美术运动初期。

工业革命率先发生在18世纪的英国,当时也只有英国具备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英国资产阶级依靠强大的武器装备和殖民野心扩大疆土,成为当时欧洲最大的帝国,为国内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与原料,为工业革命的兴起与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时统治阶级想炫耀下本国的工业的成品,于是在1851年举办了世界博览会“水晶宫”,邀请世界世界各国拿出自己国家的工业产品,在大众的眼里,这场世界博览会中还是让大家大开眼界,这时只有一个人看完觉得非常失望。英国作家、艺术家、艺术评论家约翰·拉斯金,他对博览会里所展出的简单粗陋和繁琐的装饰极为不满,尤其是对那种脱离生活的装饰非常厌恶。他通过演讲、撰写文章和著作来倡导英国工艺美术运动,阐述自己的设计主张。拉丝金主张艺术与工艺、艺术与技术相结合,提倡艺术家应该向大自然学习和艺术设计大众化得社会主义理性等,对英国乃至世界工艺美术美术运动的兴起与发展都起到积极得、进步的推动作用。特别是他的艺术设计思想和理论直接影响了威廉·莫里斯和他领导的英国工艺美术的兴起与发展。工业革命避免不了带来产品的大批量生产,虽然工业革命下产品效率大大的提高,降低成本,扩大销售额。却使的产品千篇一律、粗制滥造毫无设计感,与历史悠久的手工艺所做的产品质相比相差甚远。

(三)工艺美术运动的高潮时期。

产品质相比相差甚远。工艺美术运动的高潮就不得不提一个人,威廉·莫里斯,他被设计界尊称为“现代设计之父”是工艺美术运动的实践者。莫里斯不仅是一个杰出的画家而且也是一个设计师,从小就很喜欢大自然,沉醉与英国的传统手工艺、中世纪哥特式艺术设计,促使他从事艺术设计的直接原因是来源与拉斯金的思想。莫里斯运用自己的才能,开设了第一间建筑设计事务所,在英国郊区买了一栋房子,就是著名的“红房子”,请好友菲利普·韦伯设计房子,其平面根据功能需要布置成L形,墙面采用红砖本来颜色,不加粉刷和装饰。“红房子”设计大胆抛弃了传统建筑贴面装饰特征,而表现初材料本身的自然属性,体现出“田园牧歌式”的情调。它简朴的外观造型,极富戏剧化的色彩,把功能、材料与艺术造型结合起来的设计创新,被称为“高尚的维多利亚哥特式”建筑样式,因此“红房子”也成为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最早的建筑实体之一。后来的设计师纷纷效仿莫里斯,将工艺美术推向高潮。

(四)工艺美术运动后期的反思。

阿什比、沃塞为代表,将手工艺运动扩散到世界各地到的阶段。手工艺运动与工业革命关系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时序的发展,即从最初的理论排斥,到后来的接受,再到最后的工艺与工艺的结合。以历史发展的动态来看,手工艺运动是西方美学发展历史上重要的一座桥梁,是沟通前后时代的艺术风格和品味、拨正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而造成文化艺术与生活断裂的关键一环。工业革命虽重要,倘若想要联系社会普通的家庭生活来谈工业革命的影响,那么手工艺运动则是不得不提到的一个重要环节。手工艺运动与工业革命错综复杂的关系,让19世纪末世纪初英国社会的审美发生了翻天覆地得变化。

二、中国传统工艺美术

(一)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历史背景。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是世界上四大古国之一,中国是一个从不缺历史的国家。无论是经济、政治、文化上都有很大的成就。中国有四大发明,一直以来我国人民以此为的骄傲,而这些与传统工艺有着直接的关系或者可以理解为就是工艺文化的一种产物。中国工艺美术史从旧石器时代第一件打制石器的出现就开始了。在历经无数个朝代的更替过程中,工艺美术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从古代到现代的传统手工艺一直是以口述相传和传内不传外的方式流传下来。随着历史的发展,工艺会随着科技技术的提高,时代的需要以及外来文化的传入不断完善着。手工艺既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历史长河中,工艺美术作为各个朝代主要的经济财政来源及对外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交流的媒介,起到了重要作用。工艺美术产品如青铜器、陶瓷、丝绸、刺绣、金银器、玉器、漆器等通过陆路贸易、海上贸易——“丝绸之路”等途径输往世界各个国家与地区。

(二)中国工艺美术起源与本质。

在中国古时,工艺美术的含义是指有含艺术价值的手工制品。其生产形态和手工业一样,文化性质则属于造型艺术。

“工艺美术”这一名词是在新中国左右才从欧洲引入的,但它涵盖的很多种类的产品却是最早的艺术创造。可以追溯到从新石器时代,除了基本特征石头制作的工具外,还包括制陶和纺织的出现。这些旧石器时期的物品我们可以了解到祖先卓越的艺术才华,不仅具有实际的功能作用并且还加以美观。例如新石器时代的“人面鱼纹彩陶盆”。

新石器时期中国绘画、雕塑等纯艺术还未出现,就已经有在工艺品上装饰,我们可以大致确定在中国的原始社会,工艺美术比美术更为成熟辉煌。

(三)古中国工艺美术发展历程。

从原始祖先打造的第一件劳动工具开始,就标志着中国工艺美术的开始。凝聚在原始工具里的实用功能和精神内涵就确立了中国工艺美术的初始形态,也确立了工艺美术作为中华民族造型艺术先导的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演进,手工艺从最初的对自然物理的改造,经历了极其漫长的岁月。科技的进步,可以对自然进行化学作用的变化,已经可以通过手工艺可以满足人们生存和生活需要的基本要求。从中国奴隶制度的社会转向封建社会,一大批手工艺人脱离了奴隶制的束缚,开始有了人身自由。自然手工业产业的生产规模持续的扩大。在我国几千年封建制度里手工艺产业主要是分为官营手工艺产业与民间的私营手工艺产业互为补充。官营手工艺主要是为宫廷里的上层阶级而服务的,集民间精湛的手工艺着,一般产品选材精良,制作讲究,精巧华美,代表着时代的最高水平。相比之下民间的私营手工艺较为简单用料简单,当然价格一般平民百姓都能消费的起的。在封建社会里,手工艺人都很受尊重的,因为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能获得一项比较复杂的手工艺技能是非常不容易的,往往需要几代人的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因此,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手工艺的传承有着非常复杂的师承制度和神秘的仪式,其技能和技艺多为家族世传。所以在古代中国很少有关于手工艺的一些书籍。并且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崇尚“形而上之道”,形而下之器”。因此,以功用为目的的工艺美术一直被视为“雕虫小技”,这种偏见显然抑制了理论方面的建设,致使中国工艺美术缺乏完备系统的理论著述。

但还是有些许文人注意到手工艺的特色,把它总结起来,供后人来学习借鉴。

例如春秋时期末年,齐国官府工匠所记载有关工艺的书籍《考工记》,也是中国第一部工艺专著。在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是一部有关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总结了各个生产领域的知识。是中国科技史料中保留最为丰富的一部,它更多地着眼于手工业,反映了中国明代末年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地生产力状况。

中国手工艺的历史与我国的社会性质、经济状况、文化是共同进步的,我国的传统手工艺风格带着非常鲜明的民族性质。传统手工艺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与技艺的结晶,当之无愧的是国粹。

三、中国传统手工艺复兴启示

(一)中国传统手工艺现状。

1.传统手工艺的市场。

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功,影响了整个世界的社会形态,从农业时代走向了工业时代。手工艺慢慢不再是社会生产的主要形态,大批量的工业生产代替了手工业的生产方式。现代工业冲击给手工艺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一直以来传统手工艺都是需要“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等条件的限制,往往一件作品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经历才能够完成,而机器生产就不同,一件制品经过批量化生产之后,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大大的节约了成本,精美的作品大众都能消费的起了。导致手工市场日益减少主要缘由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农业时代传统手工艺从封建社会制度到社会主义制度,社会阶级阶层不再有贵贱了,工艺品也不受阶级限制。另一方面,西方的工艺品不断的输入中国,受到人的欢迎,占领了大城市的市场,这样一来中国传统手工艺必然会受到排挤。而且,它们是活着的不象故宫博物馆里的藏品们,精美绝伦,但是,制作它们的人已逝去,工艺已失传。

2.对传统手工艺品的认识。

传统手工艺品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高档品,既有观赏性又有收藏价值,另一类则属于具有实际用途的实用品,服务于大众。在封建社会,主要是帝王所享用或者是奖赏达官贵人,是极少人所拥有。清王朝后,越来越多富商地主对高档工艺品的喜爱,使得高档的工艺品收藏价值日益提高,而普通的工艺品无人问津。这样使得传统手工艺发展的不平衡性。手工艺是一个活态的,不应只限制于在收藏。

3.手工艺难以与时具进。

近代中国传统手工艺发展的非常缓慢,在这个金钱至上节奏飞快的社会里有多少年轻人愿意静下心来做一件工艺品?几乎没有,而那些老手艺人也年事渐高开始放下手中的手艺了,不是不愿意教而是现在的年轻人都到大城市里面去找梦了。

(二)中国传统手工艺可持续发展性。

19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机械化批量化大生产迅速的占领了主市场。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倡导者莫里斯有着强烈的“乌托邦”思想,他看到工业化下的弊端,积极提倡复兴欧洲中世纪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反对大机器生产,片面地怀旧思想精神,无法改变工业化,试图逃避等。是不切合实际社会发展规律和客观社会生产生活的,在某些方面是不可取的,最终19世纪的工艺美术运动还是没有抵抗住工业化下的批量化生产。工艺美术运动与我国的手工艺复兴有许多不同之处。:1. 工艺美术运动完全提倡手工艺术,反对大机器生产,我国复兴手工艺不反对大机器,而是手工艺与机器结合。2. 工艺美术运动推崇中世纪哥特式艺术,我国复兴是力求传统手工艺风格与时代的风格结合创新。3. 工艺美术运动艺术设计面向大众,面向广大劳动人民,我国复兴现在显然是无法做到手工艺做主导地位,手工艺品的设计面向大众的,只是现在的大众无法做到只用手工艺品,很多方面工艺品作为纪念品、收藏价值等。但我们可以从其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中挖掘艺术与设计的创作动因,积极进行现代设计革新的思维方式方法,来促进当代与未来中国把外来文化艺术、艺术设计与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艺术设计结合起来发展中国特色的艺术设计。

传承应该是人类不断发展的自然规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当客观的认识到传承背后的传统文化美德,对于未来以及所处社会的发展,传承都具有普遍而积极的意义。要想我国成为一个文化大国,如果不去了解古人的历史,难以进步,难以创新。现实中找问题,历史中找答案。天空需要研究,地洞也得研究。地洞寻回历史,天空展望未来。有历史才完美,有未来才想的开。

因此,复兴中国传统手工艺,应积极面对,借鉴19世纪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经验,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出有中国特色的手工艺复兴之路。使中国再次成为世界上的文化大国。

参考文献:

[1]尚刚,天工开物—古代工艺美术[M].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 店,2007.

[2]郑立君 郑筱莹,现代艺术设计简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3]诸葛凯.山西寺观壁画新证[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尚刚(宋)著,俞剑华译.宣和画谱[M].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1985.

[5]李淞.中国传统手工艺的蜕变与再生[C].论坛 Forum 2006年12月第一期.

[6]李晓岑.中国手工艺复兴?[C].北京:自然辩证法通讯,2013年12月第35卷 第六期

[7]徐艺乙.手工艺的传统—对传统手工艺相关的知识体系的再认识[C].装饰 2011年第8期.54页

[8]姚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发展探析[C].江苏:maga ne,121页。

作者简介:胡惠雯,1990年12月07日生,女,汉族,籍贯:湖北省,学校:华南师范大学,学位:硕士;研究方向:美术与设计关系的研究。

英国圈地运动成功的历史经验 篇4

英国十五世纪末以前的农产品生产, 几乎全是由小农来生产的, 土地经营主要还是分散的小土地经营, 大规模的圈地仅仅是个别现象而已;农产品的市场供给本质上具有小宗性。这样的生产与供给是难以应对农产品市场骤然增容或不断扩大的需要的。因而, 到十五世纪末时, 随着国内外呢绒制造业的大发展, 市场上出现了羊毛短缺、羊毛价格高升的现象, 并使得“饲养羊比种植谷物能获得更多的利润”[1]117。这就为英国农村开始一场圈地兴办规模化、专业化的商业性牧羊场运动提供了市场基础。在此背景下, 一些贵族地主积极地开始了“羊吃人”的圈地运动, 并取得了最初的成功。

进入十六、十七世纪, 在“价格革命”, 以及城镇和工商企业发展的作用下, 羊毛等畜牧商品的市场价格继续走高, 如十七世纪二十年代的羊毛价格相对于十六世纪二十年代而言, 同比增长了319%[2];与此同时, 粮价上扬也变得格外醒目, 仅在1510—1580年, 英国粮食价格就攀升了3倍[3]331。粮食、羊毛等农产品价格的扶摇直上, 既反映出其市场供不应求态势的加剧, 又反映出其市场利润的日益丰厚, 这就为十六、十七世纪英国农村圈地运动的继续进行提供了持续的市场可行性。英国部分贵族地主正是利用这些市场机遇, 将圈地运动推进到了发展阶段, 并同样取得了该阶段土地变革的成功。只不过十六和十七世纪的圈地运动, 已失去了最初的只建设牧羊场的单一性。

到了十八世纪, 英国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 特别是由于工业革命的进行等因素, 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大, 伴随而来的则是农产品价格, 尤其是粮食价格进一步持续上涨。十八世纪四五十年代, 英国每夸特 (quart的音译, 1英夸特=1.137升) 小麦的价格在29—37先令之间, 到七八十年代则升至50先令左右[4]48, 1813年更狂涨到109先令。这就逐步为全英国农村范围内大规模兴办生产粮食为主的大农场提供了日益充足的市场基础。英国各地那些尚未圈地的贵族地主们, 纷纷抓住时机, 以兴办粮农场为中心, 不断掀起越来越大规模的土地大农场化改造的热潮, 并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至十九世纪初, 将圈地运动推入了高潮阶段。据估算, 1455—1607年, 英国34个郡共圈地516573英亩[3]275;1700—1760年, 共圈地312363英亩, 而1761—1801年则圈地3180871英亩[5]149。1799—1815年拿破仑战争期间, 英国圈地运动的速度与规模更是达到了极点。经过高潮阶段, 圈地运动的历史任务在英国得以基本完成。到1830年, 英国已没有一个郡还有很多的耕地有待圈围了[6]559。1876年, 英议会通过法令, 禁止圈地。圈地运动最终胜利结束。这样, 英国农业由原来的基本上自给自足的小农业, 变成了面向市场运作的大农业。

通过上述史实可以清楚地发现, 英国圈地运动之所以成功, 首先是因为其每一阶段的变革, 都是在有着市场可行性的条件下应运而生的。这就表明:要对传统小农业成功实施农场化改造, 其所有变革步骤均须以具有市场可行性为前提。此乃圈地运动留下的主要历史经验之一。

二、贵族地主土地观念的更新

在早期的封建社会里, 英国贵族地主的土地观总是与生活资料、封建特权、封建义务相联系。然而, 十四、十五世纪的领主收入危机, 使收取货币地租的英国贵族地主们产生了对金钱的崇拜。所以, 当十五世纪末大规模地兴办牧羊场变得特别有利可图的时候, 一些敢于冒险进取的贵族地主, 特别是与市场联系较密切的乡绅等人, 进一步从中认识到了集中成片的土地也可趁机用来作为赚大钱的资本。基于这样的认识与观念, 他们首先抓住当时的市场机遇, 成功地掀起了圈地运动。

到了十六、十七世纪, 一方面, “价格革命”在拉升商品价格的同时, 也推动着英国贵族地主们对货币财富的欲求日益强烈。另一方面, 传入英国的加尔文教发展为清教运动, 它将工商业活动和努力发财致富神圣化, 将“商业的成功作为神选的标志”[7]6。这在英国贵族地主中赢得众多信徒。再说圈地制的好处又是那样显而易见。有人估算, 它可以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收益高达50%[8]179。加之1640年开始, 英国又经历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洗礼。所有这些因素, 都使得圈地赚钱的土地资本观在英国贵族地主中逐步蔓延开来。这使其信奉者们也纷纷抓住当时农产品价格节节升高所带来的市场机会, 顺利地将圈地运动推进到了发展阶段。

进入十八世纪后, 由于杰斯罗·塔尔的深耕、深耙及用不断轮种代替休耕并保持地力的集约经营理论的影响[9], “许多大地主着手彻底的革新, 他们以丰硕的收获和卓有成效的牲畜饲养, 特别是由此得到的货币收益”, 发挥了榜样的作用[1]280;加之“革新的收益只是在圈地上很显眼”[1]282, 因而, 英国贵族地主们普遍确立起了“大规模集约经营, 以获取更多金钱收入”的土地理念。在此理念的支配下, 之前那些还未圈地的贵族地主们, 趁着粮食为主体的农产品价格进一步走高甚至飞涨的有利时机, 也相继加入到变革土地经营模式的行列中, 使得圈地运动由此走向了最终的胜利。

从上述内容可以清楚地看到, 英国圈地运动成功的又一重要原因, 便是贵族地主们适时转变了土地观念, 从而有效地利用了每一时期土地变革的有利时机。这就意味着不失时机地变革分散的小土地经营是至关重要的。此乃圈地运动留下的另一主要历史经验。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再就业

在圈地运动前, 英国农业容纳了全国人口的多数, 土地成为多数英国人就业与生存的依靠。伴随着圈地运动的土地变革, 英国农村的自耕农渐渐地被消灭了。大量的农民在被剥夺土地后, 根本不可能受雇于农场, 成为剩余劳动力。他们只好离开农业。据统计, “在十五世纪的最后三十年, 英国将近三分之一的农业人口永远地脱离了土地。”[10]到“1751年和1780年之间, 离开农业的人每十年为25000人左右, 1781—1790年这十年上升到78000人, 1801年和1810年之间达138000人, 1811年和1820年之间达214000人, 1821年和1830年之间达267000人”[7]。这些失去农耕生活来源的剩余劳力, 他们又怎样解决其工作与生计呢?

加入海外移民行列, 是英国圈地运动后农村剩余劳力另寻工作与生计的渠道之一。“到1700年在海外生活的英国人已逾50万”[11]164。1821—1850年间, 移往海外的英国人则达到了260万人[7]109。在这些移民中, 自然包括有因土地的农场化变革而离开农业的部分剩余劳力。不过, 农村剩余劳力另寻工作与生计的主要途径, 还是转向国内非农行业, 充当其雇佣工人。“在1760年以前, 人们已经看到人们从乡村教区不断向市镇迁移, 以及从市镇向都市迁移:大批出生于乡村的人终于在大小城市, 特别是在大工业所在地的城市中选定了住所。……田地拒绝他们工作, 他们就到工场去找工作”[9]141。在整个十八世纪, 英国雇佣工人从550万增加到了900万人[12]。到1811年, 在英国职业人口中, 农业职业人口下降到了35%, 从事工商业和其它职业的人口则上升到了65%[7]108。而在兰开夏、累斯特等郡, 非农产业所接纳的劳动力早在十七世纪末便已超过农业[13]11。就这样, 通过受雇于非农行业, 加之移民海外等辅助途径, 圈地运动所产生的农村剩余劳力大都重新解决了工作问题而有了新的生计来源, 从而基本上实现了再就业。

多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再就业, 对圈地运动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它极大地减少了英国剧烈的社会震荡对圈地运动的打击, 使圈地运动基本上是在比较稳定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的, 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其变革成果的确立。对此, 已是史学界无需再加以论证的公开事实。

由上可见, 英国圈地运动成功的第三个重要原因是:它所产生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再就业问题的基本解决, 使其变革基本上有着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支持。圈地运动的这一成功之道说明, 要想使小土地经营的农场化变革有一个有利的社会环境支持, 必须处理好该变革所产生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再就业问题。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 篇5

应用科技学院,08汽车检测与维修,罗志宇,学号:080650010

英国新城运动,应始于1898年霍华德在他的作品《明天:真正改革的和平途径》里表述的“田园思想”。霍华德先生认为,新城建设应是世纪之交摆脱英国拥挤不堪城市生活的最佳途径。

一、新城运动的起源

英国新城运动应始于1898年霍华德在他的作品《明天:真正改革的和平途径》里表述的“田园思想”。霍华德先生认为,新城建设应是世纪之交摆脱英国拥挤不堪城市生活的最佳途径。城镇是一种完全社会和功能化的结构,它能为城里的居民提供足够多的工作机会;有足够的空间为城市提供阳光、空气和优雅的生活;城镇周围被绿化带环绕,并且不仅能为城镇人口提供农产品,而且能为他们提供休闲和娱乐的场所。许多个这样的小城镇彼此分开,但同时又通过快速便捷的交通相互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一个能满足几十万人口全部需要的“社会化城市”。为了实现他的预想,1902年霍华德开始在离伦敦30英里的Letchworth建立它的第一座花园城市,1920年又在Welwyn开始建立第二座花园城市。两座花园城市建设的成功,从实践的角度证明了它的设想的可行性。

二、新城运动的过程

1、丘吉尔首相成立城镇和国家规划部负责战后重建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为了迅速恢复被战争破坏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秩序,温斯顿。丘吉尔首相指令LordReith开始研讨战后重建问题。LordReith组织了一批专家对战争赔偿、战后重建、农村地区土地利用等非常棘手的问题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同时,霍华德花园城市的实例、20世纪30年代的城市发展状况、战前数年有限的规模经验、战争结束后面临的问题都纳入了专家小组的讨论研究范围。1943年,一个为适应战后形势而建立的新的城镇规划机构——城镇和国家规划部——成立了,LordReith被任命为第一任部长。一年之后,一项旨在重建战争受害地区、对城市建设进行整体规划的法案也获得了政府的通过,只等战争一结束,重建工作即可大规模展开。

2、确定新城建设优先发展的战略。随着战争在欧洲大陆的结束,新任首相克莱门特。阿特利任命LewisSilkin担任城镇和国家规划部部长。随着成千上万的军队服役人员不断返回家中,住房严重紧缺的矛盾也随即显现出来,因此新城的建设成了一切工作中必须优先考虑的问题。一个由有关官员和专家组成的委员会制定出了新城规划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各种可能的建设方法。新任城镇和国家规划部部长LewisSilkin重新重用LordReith(BBC创始人,城镇和国家规划部第一任部长),让其出任顾问委员会主席,对如何进行新城建设提供指导。在LordReith的指导下,委员会起草了一份十分详尽的计划提供给政府指定的负责新城建设的开发公司。这些政府指定的开发公司都是经过严格的筛选并经过实践证明在大规模的综合开发项目方面很有经验的公司。政府对新城建设非常重视,除将新城建为优先发展的战略项目以外,还在1946年通过了新城法案,这是新议会通过的最早的城市建设法规之一。

对于那些为解决伦敦等城市人口和工业过分集中的问题而修建的新城,如何吸引到工人和工厂的到来是成功的关键。没有工作做人们是不会愿意搬迁的;工 1

业家们也会犹豫:在离首都30英里的地方新建一座工厂需要更多的是信心而不是勇气。但随着大规模开发计划的公布、道路的兴建、另外一些很有实力和前途的企业和工厂的不断建立,使他们开始增强了信心。一些厂址位于伦敦市中心狭窄地带,时常为缺乏空间和劳动力发愁的工厂抓住机会在城郊更阔的地带扩展自己的实力;那些新兴的发展迅速的战后工业,对于城郊地区廉价的土地和政府为吸引工业而注入的投资非常欢迎。“涓涓溪流汇成小河”,仅仅几年之后,就不再有人对新城的前途感到怀疑了,而新城建设也进入了迅速发展的时期。

三、英国新城建设对我国城镇建设的启示

1、政府应对新城建设高度重视,并制定统一的规划政策

由于政府缺乏足够的重视,有关部门也未积极配合,英国新城建设从1898年霍华德先生在他的“田园思想”中提出新城建设思想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将近40年的时间里基本上也只是处于一种谈论的阶段。伦敦和英国其他大城市的规划问题、住房问题、人口和工业过分集中的问题均未得到实质性的解决。而当政府强力介入新城建设时,工程进展就会十分顺利。丘吉尔首相在二战尚未结束之时,就派人负责处理战后伦敦和其他大城市规划和重建问题,并成立专门的机构——城镇和国家规划部——负责城市规划和建设。克莱门特首相时期将新城建设确立为优先发展的项目。并通过立法NewRownsAct1946 ——的形式确立新城建设的方针和策略。正是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新城运动才得以大规模的展开。仅在1946年至1950年期间就有14座新城先后开工建设。1951年出任城镇和国家规划部部长的HaroldMacmillian不仅对已开工建设的新城项目大力支持,而且还在1955年为缓解格拉斯哥住房紧缺的压力,决定在Cumbernauld新建一座新城。1961~1964年,新一轮大规模的新城建设又开始了。位于SkelmersdaleTelfordRuncorn等地的新城建设项目不断开工建设,英国城市化建设从此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道路,各地新城不断涌现。70年代之后,英国城市化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期。在伦敦,100人以上的工厂约有70%迁移到卫星城,其他大城市周围也不断有新城涌现。城乡交通建设也得到了大力的发展,从而使城市化的水平大大地提高。根据最新的人口和环境统计,英国城市化水平已经接过90%,是目前世界上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

2、政府在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城址的选定。任何一座新城的规划和兴建,最重要的决定就是城址的选定。因为它不仅涉及到整个城市(大城市,如大伦敦、大巴黎)的规划,而且还涉及到一些非常具体的问题。因为任何一个新城的规划和建设都必然会对一些地方、一些特定范围的人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在英国,如果希望城市能满足各种设计功能的话,那么到底把这个城市建在什么地方,和建设多大的规模,能做出这个重要决定的只能是英国政府。因为它常常会面临很大的压力,甚至有时会有非常强烈的反对。因为这上面寄托着城市建设成功的希望、建设成本、吸引工业和人口的能力。一般来说,一个地方越适合大规模开发或者说吸引力越强的话,那么把一个新城规划和建设在这个地方招致的反对就会越大。因为有人会说这个地方已经这么好了,不能再被破坏;当地居民也不希望被打扰或改变他们现有的生活方式。英国很多城址的选址都遇到了激烈的斗争,甚至有些城市设计出来之后由于遇到了太大的阻力,而最后不得不选定在条件较差的地方。因此,对于一座新城的建设,城址的选定和规划只能由政府根据国家的需要,利用强有力的国家机器来完成。

(2)正确处理好政府职能部门和开发公司之间的关系。政府职能部门是代

表国家对城市建设进行指导和管理,而具体的设计和建设工作只能由开发公司来具体实施。每个人都很清楚,任何一个企业的成功,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管理企业的人。对于一座城市的兴建更是如此,因此选定一个一流的开发公司十分重要。在英国,从事新城规划和建设的开发公司是由政府经过严格的选拨程序之后确定的,进行开发建设的大部分资金也由政府提供,因此工程建设的进度、工程质量的好坏,政府都担负着很大的责任。但政府也不能因此就对开发公司进行太多的管制,这反而会影响政府职能部门和开发公司之间的关系,从而也束缚了开发公司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3)提供必要的资金。选定城址和指定开发公司之后,政府的主要作用就是为开发公司提供必要的资金。在英国,政府为负责城市开发和建设的开发公司提供的资金来源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政府直接投资;为开发公司提供贷款;为新城市寻找私人投资者。一般来产,政府直接投资和为开发公司提供贷款的数目一般都是根据政府的财力和城市建设规模的大小来确定的。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政府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最好的一个方面就是为城市的发展寻找私人投资者。一般来说,政府直接投资和为开发公司提供贷款的数目一般都是根据政府的财力和城市建设规模的大小来确定的。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政府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最好的一个方面就是为城市的发展寻找私人投资包括外资和国内资本。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私人资本愿意投资的项目是一些短期之内能够产生效益并收回成本的项目,而这些项目刚好是开发公司在初期阶段收入的重要来源,如果容许私人资本介入,势必会造成两者之间的矛盾。因此在新城建设的初期阶段,政府不得不在一些造价很高而短期内又无法带来收入和产生效益的项目方面为开发公司注入资金,而开发公司也不得不在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投入大量资金,然后再依靠转让土地、出租房屋、商店和厂房等方式逐步收回成本。

再论英国圈地运动的历史特征 篇6

关键词: 英国    圈地运动    历史特征

过去的观点认为,英国圈地运动是“羊吃人”的运动,它具有暴力性的历史特征。对此,近年来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纷纷用史实给予了否定。事实上,不管是过去的观点,还是近年来的新见解,都存在一个共同的不足:主要从圈地运动的方法方面考察其历史特征。本文试图突破这一局限,从内涵方面探讨圈地运动的历史特征。

一、圈地运动的首要特征

英国圈地运动始于十五世纪末,止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这场运动的使命是要变革英国农村的土地经营模式。在英国各地区发生圈地运动前,农村的土地经营方式主要还是敞田制和三圃强制轮作制。就敞田制(open-field system)来说,农史学家琼·瑟斯克认为它具有四个要素:其一,呈条田形的小块耕地和小块草地,由不同的占有者分地段的好坏而分别占有着;其二,耕地在收获后和休耕时,草地在第一次割草后,须对村民敞开,供公共放牧等公共使用权之用;其三,村社的公地和荒地,也属村民享有公共使用权的范畴;其四,土地的使用秩序由庄园法庭或村民会议负责管理 [1]35-36。如此一来,为保障敞田制的顺利实施,自十二世纪英国农业生产开始推行三圃制后,用于农耕的土地大都被分为春耕、秋耕、休闲三部分,在统一的时间轮流用于春播、秋播与休闲;农户甚至连种植什么样的农作物的自由都没有。三圃制的土地轮作变成了“共耕、共播和共收以及共同翻耕休闲地”的强制轮作制[2]9。可见,在敞田制和三圃强制轮作制下,英国农村的土地经营不仅是分散的、小型化的,而且是生产者或占有者不能自主的。

圈地运动在圈占的土地上,则完全结束了敞田制和三圃强制轮作制的土地经营状况。它不仅圈占生产用的耕地,而且圈占村社的公地和荒地。有人估算,在英格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前光是凭借议会法令围圈的公地和荒地就高达2307350英亩,占圈地总面积的34%。到1820年,英国仅有六个郡还有占全国耕地3%多一点的土地继续实行敞田制,即便如此,其中相当一部分在1830年以前又被圈围了[3]42。圈地运动将圈占来的村社公地和荒地及耕地纷纷连接成片,集中兴办起独占性的、完全自由自主经营的、根本不受传统公共使用权困扰的规模不等的各种农场,尤其是大农场。1800年,100英亩以上的大农场拥有英国全部农场土地的85%[4]73,到十九世纪中叶,100英亩以上的大农场就经营着农村七至八成的经营用地。英国的农场成为近代欧洲资本主义大农业的典型。

上述史实清楚地说明,圈地运动的首要特征便是变分散的敞田制和三圃强制轮作制的土地经营为集中的、个人自由自主的大农场制经营。

二、圈地运动的直接特征

对于传统的英国贵族地主而言,土地总是与生活资料、封建特权和地位相联系;对于种地的传统农民而言,土地是其生存的依靠。简言之,旧的土地经营观和经营方式主要是为了自给自足。然而,对于圈地者来说,土地是资本,是增加收入和取得更好经济效益的砝码。圈地运动之所以能持续几百年,其奥妙就在于其有良好的经济驱动力。正如人们所公认的,圈地运动从发生、发展到走向高潮,无不是因圈地来兴办生产市场上价格上扬较快的商品的农场变得特别有利可图而起。在这一过程中,先前圈地者得以大幅增加的地租收入,以及用圈地兴办的农场所获得的更多的利润,无不刺激着后继者纷纷加以仿效。如在十八世纪,许多大地主采用杰斯罗·塔尔的集约经营法(即深耕、深耙和用不断轮种代替休耕并以此保持地力的方法),“他们以丰硕的收获和卓有成效的牲畜饲养,特别是由此得到的货币收益”,以及“革新的收益只是在圈地上很显眼”的事实,便“说服了同阶层的人,赢得他们的仿效”[2]280,282。不过,更多的圈地者在圈地后并不直接经营土地,而是将圈来的土地租给租地农场主,从而收取高幅上涨的租金。据最新的研究成果,其增长率在早期一般便达到了近30%的涨幅[5]162。如此诱人的地租收入,当然会吸引着想增加地租收入的后来者也不断加入圈地的行列。所有这些,都集中反映出了圈地运动的直接特征,那就是追逐更多的经济利益。

三、圈地运动的重要特征

由于羊毛价格迅速走高,“有些地主看出把农田和公地围起来放牧和养殖花钱较少”[6]203,“饲养羊比种植谷物能获得更多的利润”[2]117,因而,在十五世纪末开始了圈地养羊的圈地运动。如果将圈地运动的特征归纳为“羊吃人”的运动,那么仅仅是十五世纪末的事。进入十六世纪和十七世纪,不仅羊毛价格持续攀升,粮价的上扬也格外醒目[7]331。相较于十六世纪二十年代的平均价格,以此为100%的话,到十七世纪二十年代时,羊毛价格又陡涨了357%,粮价则飙升了510%;单在1510-1580年,英国粮价就升高了三倍[7]331。所以,在十六和十七世纪,圈地运动的发展表现为既大量圈地养羊,又大量圈地兴办粮农场。之后,英国圈地兴办的农场在市场价格因素的作用下,更是进一步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圈地运动的高潮与英国工业革命是同步的。工业革命时期,同样由于市场上粮食及各种农副产品价格的飞涨,圈地生产这些商品的圈地运动也随之真正步入了鼎盛期。在此期间,更由于法国拿破仑政府对英国实施大陆封锁,阻碍了英国的粮食进口,使英国粮价疯涨。如十八世纪四五十年代,英国每夸特(quart的音译,1夸特=1.137升)小麦的价格为29-37先令,七八十年代涨为50先令左右[8]48,1813年则攀升至109先令。这直接把兴办粮农场的圈地运动推到了高潮的顶点。

圈地运动发生、发展并走向高潮的历史进程,清楚地显示出其又一个重要特征:市场导向。

总之,圈地运动的历史特征,是它区别于分散型传统小农业的不同之处。尽管圈地运动已成为历史,但研究其历史特征,并重视其历史特征,对于今天中国农业的发展仍具有不能忽视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Joan Thirsk. The Rural Economy of England: Collected Essays [C].London:HambledonPress,1984.

[2]汉斯·豪斯赫尔.王庆余,吴衡康等译.近代经济史:从十四世纪末至十九世纪下半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3]Phyllis Deane.The First Industrial Revolu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5.

[4]Robert C. Allen. Enclosure and the Yeoman[M]. Oxford: Clarendon Press,1992.

[5]Mark Overton.Agricultural Revolution in England: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Economy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6]肯尼思·O ·摩根,著.王觉非,等译.牛津英国通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7]蒋孟引.英国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英国精英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启示 篇7

精英运动员作为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各国在发展竞技体育时十分重视的关键因素。当然,对于精英运动员的培养成功与否,不止要考虑运动员在各大赛中的成绩是否优秀,还要考虑运动员在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是否健康和全面。

尽管我国的竞技体育水平在不断地提高,运动员在各大赛中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运动员的综合素质也在不断提高,但冠军搓澡工邹春兰和卖艺乞讨为生的张尚武等事件的发生,提醒了我们在运动员的全面发展方面仍需要做更多的努力,这事关运动员在退役后能否顺利就学或者再择业,我国竞技体育事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高度重视。

2 英国精英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

欧洲各国在精英运动员的培养方面较为成功,值得借鉴与学习。在刚刚闭幕的里约奥运会上,英国、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欧洲国家都榜上有名,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与此同时,欧洲的运动员不仅在体育成绩上得到了很大提高,在文化成绩方面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其原因是因为各国为学生运动员提供了如灵活的文化学习和考试时间以及适当的缺课允许等特殊规定,以帮助运动员缓解学训矛盾[1]。欧洲各国中,英国表现得尤为突出,在里约奥运会上以27金、23银、17铜的成绩位居奖牌榜第二名。因此,英国对精英运动员的培养中的竞技水平和文化教育共发展值得我们去探究与学习。

欧洲各国对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方面主要呈现出灵活性的特点,英国作为欧洲成员国,在运动员文化教育方面也大致呈现同样的特点,且带有该特点的各种培养计划与支持服务伴随着运动员的各个成长阶段。

在义务教育阶段,英国强制规定5~16岁的青少年必须接受义务教育,并且各个系统对相关规定都会严格执行,将义务教育的普及落到实处。但也会通过专业体校帮助有意向发展体育才能的精英运动员实现竞技水平和文化学习共同发展。尽管专业体校并不是只针对精英运动员开放,但它们确实为精英运动员的培养提供了许多有效措施。这类专业体校主要是通过提供范围广泛和质量上乘的文化教育和体育训练,以此提高运动员的积极性、竞技水平和实现他们的理想抱负。

在高中阶段,年满16岁及以上的精英运动员可以选择继续教育学院继续学习,这类学校开设了范围广泛的体育相关课程,为精英运动员提供了多种选择。此外,这类学校通过实施精英运动员奖学金计划、体育精英超级学徒计划和文化体育共发展计划等措施,确保精英运动员在接受高质量的运动训练、发展竞技水平的同时,接受文化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培养了越来越多的精英运动员。

在高等教育阶段,英国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以便更好地帮助精英运动员平衡运动训练与文化学习,这类措施主要包括支持服务、奖学金、咨询服务、远程教育和灵活的课程安排。在英国,高等教育阶段,学校为学生运动员制定了远程教育计划,这个计划可以为外出参加训练或竞赛的精英运动员提供计算机和远程课程,让他们在参加训练和竞赛的同时,继续通过邮件和传真等方式进行学习,保持学习的连贯性。此外,精英运动员还可以得到一些特别的支持服务,如,考试时间和地点的灵活安排。与此同时,大多数大学都会为精英运动员提供奖学金。例如:位于苏格兰的斯特灵大学,为一定数量的精英运动员提供奖学金帮助他们发展竞技水平。此外,政府实施的天才运动员奖学金计划,是由高等教育机构、继续教育学院、国家管理机构和其他体育组织共同构筑的精英运动员支持体系,该体系只适用于16~25岁的精英运动员,旨在帮助运动员平衡文化学习、运动训练和竞赛参。实践证明,该计划确实为运动员的学训平衡提供了巨大支持。

由此可以看出,对于精英运动员的培养,英国始终坚持运动训练和文化教育共进的培养理念,并且各部门协同提供相关的支持与服务,切实将学训并重的培养理念贯穿于整个实际工作中,这使得他们不仅可以保持较高的竞技水平,在各大赛事上取得优秀成绩,还可以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让运动员退役后的择业选择面更宽,保持高水平竞技体系中人才的进出通畅。

3 启示

值得肯定的是,我国竞技体育的水平也在快速提高,这主要得益于我国运动训练的体制——举国体制。该体制在有限的时间和经济条件下,集中力量和资源发展竞技体育,使得我国的竞技体育迅速崛起。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举国体制的弊端也日益凸显,尤其是该体制下的文化教育缺失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长期以来,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实行的是由体育系统自办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的体制,使得运动员长期在“不完善”的教育环境下接受着“不完善”的文化教育[2],导致运动员片面发展,退役后就业困难,就出现了卖艺乞讨的张尚武等事件,影响了运动员退役后的生活,也阻碍了竞技体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反观英国的精英运动员培养中,高度重视文化教育,同时各部分积极配合,采取多种措施来帮助精英运动员平衡运动训练和文化教育,培养出了较为全面发展的高水平运动员,对于竞技体育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十分有利。

因此,从英国各个教育阶段的精英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中可以得到一下启示。

(1)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上的重视是精英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顺利开展是切实落实的前提条件。各个部门需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文化教育是培养精英运动员的必要条件之一,才会从行动上去积极配合、认真落实。尤其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运动员的年龄还小,选择辨别能力较弱,无法理解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只能是学校及相关部门真正重视、认真落实,才能让他们在运动训练的同时,文化教育得到保证。

(2)在学生运动员这个身份中,文化学习和体育训练之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这是强制性规定也无法解决的,也是集学生与运动员身份于一身的学生运动员必须面临的难题[3],更是学校及相关部门必须缓解的矛盾。英国各部门共同合作,通过为精英运动员提供广泛的课程、培养计划和支持服务,促使文化教育与运动训练相互妥协与配合,在缓解优秀运动员学训矛盾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我们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借鉴与学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学习英国的精英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经验,可以为我国的运动员的相关工作提供有益借鉴,促进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的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C Visscher.Talented athletes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s:a comparison over 14 years[J].High Ability Studies,2009,20(1):55-64.

[2]丁海勇,韩冬,邵斌,等.我国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员“学训矛盾”现状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3):374-376.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 篇8

2014年9月28日发生的香港“占领中环”运动, 是香港回归近20年以来爆发的一次具有国内外广泛影响的非法集会游行事件, 被西方媒体称为“雨伞运动”或“雨伞革命”。此次运动由香港大学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陈健民及基督教牧师朱耀明等人领头发动, 他们打着“爱”、“和平”、“非暴力”等旗号, 以“公民抗命”为手段, 采取占领香港政经中心以及其他交通要道的方式, 企图突破“一国两制”的基本框架, 争取所谓的符合《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一人一票”的普选方式, 也就是他们所谓的“真普选”。

“占中”行动发生以后, 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特别是西方媒体更是以大篇幅持续对此事件进行报道评论。从理论上讲, 世界上并不存在所谓的国际标准的民主, 所谓的“一人一票”, 只存在于将奴隶和平民排除在外的古希腊的城邦民主, 即便是美英这两个国家, 他们的“民主”也是不一样的:英国首相不是由普选产生, 是竞选胜利的多数党党魁担任;尤其是美国, 为了防止“一人一票”选出“不合适但却受欢迎”的总统, 特意设计了“选举人团”制度。按理说, 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 最应该明白“占中”诉求的无理性, 应通过媒体对“占中”发出最有力的否定声。

本研究就以英国BBC为例, 检验他们的报道是否和我们的假设一致。

二、研究样本及研究设计

本文选取BBC在2014年9月1日到2015年5月4日期间对香港“占中”运动的报道作为总体样本。虽然, “占中”运动从酝酿、启动, 到升温、事态发酵、再到局面控制总共历时近2年, 但是, 真正引起全世界媒体集中聚焦的还是从2014年9月开始, 所以本研究从“占中”正式启动的2014年9月开始进行选取样本, 然后截止到2015年5月4日“占中”行动不再成为BBC关键议题。值得说明的是, BBC是对“占中”事件进行了专题报道, 报道体裁包括消息、通讯、专访等各种类型, 我们将与“香港占中”无关的内容、相似报道与新闻评论剔除之后, 最终获得样本123篇。

我们没有在样本总体中进行抽样, 而是直接对123篇报道进行研究分析, 主要采用的是量化的数据统计分析和质化的文本解读分析方法。

三、BBC对香港“占中”事件的报道框架分析

(一) 报道侧重的框架分析

根据报道内容的侧重差异, 我们将报道内容侧重分为:“占中”参与人物、政治问题和矛盾、媒体作用和影响、经济的影响、“占中”艺术创作、背景回顾、“占中”场面表现、综合评论分析等8个方面。

根据研究分析, BBC将“占中”报道侧重在“占中”场面表现和进程发展方面, 在样本中有45篇, 约占报道总数的37%。而其次最多的是引导“占中”事件产生的政治矛盾和政府态度立场的内容侧重, 一共有22篇, 占报道总数的18%。而最少的是背景回顾只有3篇, 占总报道的2%。如图1所示:

“占中”运动充满各种冲突, 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角度而言, 冲突场面不但具有现场感, 能够激发阅读兴趣, 而且能够为政治问题的引入提供议题。

(二) 报道格局的框架分析

报道格局包括总结、主要事件、背景、后果及评论等五个方面。我们通过对总体样本逐个分析, 按上述五个方面对报道格局汇总, 分析BBC在123篇报道中, 各个结构框架出现的频次, 以及对于哪一种结构类型进行了重点报道, 它们的频次分布如表1所示:

从以上数据可看出, 总样本123篇报道中, 根据各个类型出现的频次可以看出, BBC在香港“占中”的报道格局框架上, 将重点放在了主要事件的报道上, 即跟随着香港“占中”事件的整体发展进程, 持续对“占中”参与的人物主体, “占中”过程中各类情节的发展变化进行报道, 这一类型占到了报道总数的57.7%。另一重点放在了整体事件总结的格局框架上, 即对事件的客观地整体评估, 通过直入主题以及对于事件核心问题的把握, 展现“占中”事件的根本性质和整体发展。

这两大类型的出现频次约占样本总数的75.6%。结合具体的内容不难发现, BBC对于香港“占中”运动的报道由主要事件和总结两部分构成主体部分, 尤其是将“主要事件”作为报道重点, 而将“总结”等其他类型作为次重。这反映了西方媒体一贯的冲突加评论的报道思路。

(三) 报道标题的框架分析

(1) 直击主题。例如, Hong Kong Protests:The key players (香港占中:主要参与者) , 通过标题传达占中的主要参与者这一重点信息, 直接揭示报道主题;再有, In pictures:Hong Kong protest art (香港占中抗议的艺术) , 或Protesters block Hong Kong's streets (香港抗议者占领了香港的道路) 等这些标题, 直接指出报道的主要话题。应该说, 关于“占中”运动的艺术创作, 具有鼓舞“占中”参与者及其支持者的作用;关于“占中”者占领香港的道路的报道, 直接使用名词短语, 或是简单地主谓宾结构的句子, 非常精炼的提炼了每一篇报道的主题, 让读者可以一目了然的了解报道主题和观点。

(2) 引发思考。标题多使用一些疑问句式, 易于引发读者的思考, 解释疑问的同时从某种程度上透露出自身的观点和态度。例如, Why are there protests in Hong Kong? (为什么香港有占中?) What changed at Mong Kok? (旺角发生了什么变化?) Hong Kong protest camps:Who is still on the streets? (香港占中抗议营地:谁还在占领着道路?) 标题里多用“why”、“how”、“who”等对主体原因产生疑问的词语, 不仅揭露了“占中”运动发展的前因后果, 同时也隐射了“占中”主体对于中央的质疑。在这种标题作用下, 读者自然进入质疑状态, 媒体所要的“占中”运动的氛围也因之产生。

(3) 制造阵营。刻意使用“China”、“Beijing”和“Hong Kong”作为政治概念, 将一个国家分成两种政治阵营。尤其是对于“Beijing”和“Hong Kong”的多次提及, 不仅仅是代表地区的意思, 更多的是政治立场。例如, Hong Kong protests:Did China go back on its promise? (香港占中:中国背弃了诺言了吗?) , Hong Kong protests:Has Beijing won? (香港占中:北京赢了吗?) , 这些标题将北京视为大陆政治倾向的代名词, 而将香港作为一个单独存在的政治实体。用“win (赢得) ”和“go back on promise (背弃诺言) ”等倾向性词汇或短语, 表现香港的政治独立性。这种方法是在建构和放大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区的矛盾, 用心险恶。

(4) 指责中国。直接将大陆封锁香港占中的消息和报道作为标题进行报道, 以显示自身所处道德制高点。例如, China blocking TV reports about Hong Kong (中国封锁关于香港的电视新闻报道) , China’s tight media control on Hong Kong protest (中国对香港占中抗议严格的媒体控制) , 从“block” (限制, 封锁) 、“tight” (严格的, 严密的) 、“control” (控制) 、“guide” (操纵) 等负向词汇, 不但指责中国, 而且妖魔化中国。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得知以BBC为代表的英国主流媒体, 虽然以客观公正著称, 但是, 在对香港“占中”运动的报道方面, 并没有表现出应用的责任, 即像批判英国社会运动一样, 批判香港“占中”运动的“非理性”和“民粹主义”, 而是与英国国家利益自然合谋, 即除了响应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遏制中国崛起之外, 还对曾经作为其殖民地的香港“贼心不死”, 企图仍以“舆论声援”的方式, 保持和延续英帝国在香港地区的政治影响力。

摘要:以BBC为代表的英国主流媒体, 虽然以客观公正著称, 但是对香港“占中”运动的报道, 充斥着强烈的政治偏见和不负责任, 这在我们对BBC“占中”运动报道的框架分析中得到证实, 其背后原因在于BBC与英国国家利益的自然合谋, 即除响应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遏制中国崛起之外, 还对曾经作为其殖民地的香港“贼心不死”, 企图仍以“舆论声援”的方式, 保持和延续英帝国在香港地区的政治影响力。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 篇9

一、教学片段呈现

镜头一:羽毛球课

这是一堂五年级的室内羽毛球课,教师是学校外聘的羽毛球教练,共12名学生,目标是让学生学会正手上手击球。

课的开始部分,教师和学生席地而坐。教师给学生交代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并鼓励学生们充满信心、挑战自我,之后教师拿出了一个自制的羽毛球,这个羽毛球比常规的大3~4倍左右。他首先启发道:“孩子们,用这个大羽毛球可以怎么玩呢,你们可以尝试一下。”顿时课堂上热闹非凡,学生们拿着教师提供的大羽毛球做各种各样的动作,有的向上抛接,有的二人一组相互投掷,还有的三五成群投掷比远……

5分钟后,教师将学生集中起来,告诉学生们将要进行一个游戏——互掷大羽毛球。游戏方法是:4人一组,2人为一队相距3米左右面对面站立。其中一队的第一人拿羽毛球,投掷给对方后跑到对方的后面, 依次进行,主要是让学生一方面达到热身活动肩关节的目的,另一方面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5分钟后,进入课的主要内容,教师讲解示范上手击球的动作要领后,安排了一个游戏:四人一组,1号、2号隔网站在发球线处,1号手持羽毛球,2号手持羽毛球拍, 3、4号分别站在距离1、2号后面两米处。 号将羽毛球投给2号,2号将球击给3号,3号将球又给1号,2号击球三次后换4号,以此互换角色循环进行。在游戏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十分投入,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是加强了对能力较弱学生的辅导。

15分钟后,学生集中,教师点评了学生们刚才在游戏中的表现,并让学生谈谈感受和有什么问题?学生们大胆交流,相互分享。

随后教师安排了两人一组的持拍打羽毛球练习,教师很热情地问我们来参观的教师是否愿意和学生一起玩。最后安排了放松活动。整个教学过程自然、流畅、高效。

镜头二:体育活动课

在参观学校时,笔者看到了室内的体育活动中心,如此完备的设施着实让我惊讶。学生们正在分组有序地进行着活动, 立即引发了我的兴趣。陪同参观的该校校长介绍这是二年级一个班在上体育活动课,每天一节,由班主任负责,助教协助。 活动课上,大概25个学生,分为了若干组, 有的组在过独木桥,有的组在玩从高处不同姿势的跳下,还有的组在攀爬……学生们活而不乱,分组轮换,兴趣高涨。

课中,教师安排了分组展示环节,精彩极了,学生们轮到自己时个个阳光自信, 大胆展示。有几个特殊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了展示,学生们和教师自发地为他们鼓掌,笔者也不由自主地在他们面前竖起来大拇指说“very good”……

二、观摩感悟分享

1.注重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在教学中,教师时而和学生们围坐一起探讨,时而蹲在学生身边倾听,始终以朋友伙伴式的身份参与学生们的学习活动之中,对有进步的学生有时抱起来, 有时竖起大拇指加以鼓励和表扬,营造了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2.注重在游戏中渗透运动技能。英国的体育课非常重视运动技能的教学,特别在小学段更注重在游戏中渗透运动技能。 在羽毛球课中,教师精心设计了两个游戏, 让学生在游戏中去学习、去探索,在游戏中获得运动技能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课中教学目标很明确只要球能打过去给对方接着就算成功,不苛求技术动作的细节。这让笔者想起在英国学习期间一位专家讲到的学生主动有效学习的三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是边玩边探索。去发现、去探索;去玩懂的东西;要有意愿参加。第二是激发学习动机。参与时要注意力集中;要不断尝试; 去欣赏享受所做的一切。第三是要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把玩的和做的联系起来;寻找方法去学习。因此,英国的体育课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

3.注重学生基本活动能力的培养。英国体育课程标准中水平一的获得性目标是这样描述的:学生模仿、重复和探索简单的动作与活动,并具有基本的控制能力和协调性,以及将动作连贯起来做的能力;能描述和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讨论如何安全地锻炼身体。从镜头二中我们发现英国是非常注重学生基本活动能力的培养。

4.注重个性化教育,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在英国学校的课堂,我们随处可见教师个性化的辅导,特别是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做得非常到位。镜头二中,有一位智障孩子,学校专门为他安排了一位助教,负责他的学习活动,那位助教教师像妈妈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一步一步扶着他走独木桥,搀扶并鼓励他从高处向下跳, 和学生一起完成后,会给他温暖的拥抱等等。我们看到了英国的先进的教育理念: 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每个学生都很重要, 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让每个学生享受体育运动的快乐。已经深入到了每一个教师的心中,并落实到了行动上。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 篇10

展览汇集了世界各地的设计师、艺术家、制造商以及三十多家画廊。今年,主办方萨奇画廊除了将各个画廊安置在顶层作为特色展区以外,最新增加的手工艺巡回展览“我在这里”也成了另外一个重头戏,艺术家和设计师们通过这个平台能够相互交流,拓展思路,为众多的策展人,画廊负责人和参展艺术家在展览结束后增添了更多合作的可能性。手工艺大展所展出的当代手工艺品包括家具、首饰、产品、纺织品等各个领域,材料包含陶瓷、玻璃、珠宝、贵重金属、木材、纤维等等,各种炫酷的色彩和奇特的构想让人们大开眼界、赞叹不已。

近几年的国际手工艺大展都选择在萨奇画廊举行,而今年的大展有着三个特别交流区,除了主要画廊的两个区域以外,还有二层的COLLECT开放区。值得一提的是,设计师Tord Boontje(托德·布歇尔)应邀提供和展示他众人青睐的作品——TRIWOOD椅,并以此方式庆祝他对于椅子设计的探索成就。托德·布歇尔于1968年生于荷兰恩斯科德市,分别在荷兰设计学院艾恩德霍分(Eindhoven)和伦敦皇家美术学院(The Royal College of Art inLondon)就读。直到1995年一直都在伦敦生活,后来移居法国。参加展示的共有11把椅子,排列顺序按照时间顺序从最初的试验品到最终的成品,展示出一系列作品近十年来的演变过程,同时相对应的展示每一把椅子的材质和结构特点,包括从小花园椅子(Petit Jardin Chair)开始延续的花卉图案,直到在今年四月米兰沙龙中推出的灵魂之椅(Psyche Chair)中消失。托德是众所周知的手工艺设计师,他一直推崇“通过制作的过程去思考设计”,他是一位游走在手工艺、设计和艺术三者之间的独行者,他一直在不停地创新,众多作品由意大利著名家居品牌MOROSO推向市场。伴随着他在工业设计领域地位的建立,托德从未停下脚步,而是不断地实验和突破对现代材料和技术的应用,他的作品无疑是此次大展中的一个亮点。

由艺术家Caroline Broadhead和AngelaWoodhouse导演的舞蹈艺术作品在展览期间每天有三至四场的展示,这组独舞是在数以千计的塑料镜面碎片上完成的,由舞蹈家StineNilsen亲自展示,通过塑料镜面的反射成像和折射光效,与人体动态之间的关系保证了整个作品的效果和完整性。艺术家Angela自七十年代起就一直致力于研究人体装饰性的行为艺术,此次表演让她在表演者与观者之间的亲密接触中获得了新的灵感。

本次大展的第三个亮点无疑落在了纤维艺术家安萨顿(AnnSutton)的身上。安萨顿是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和纤维艺术家,她用她那台半电子化的织布机创作出了很多精美绝伦的纤维艺术品。她可以说是工业新技术研发的先驱者,但在教学方面一直推崇手工艺的重要性,她擅于总结和分析当代纤维艺术的走向,却在著作中往往很少提及自己的作品。此次的展览中,她的作品以一种特殊的概念形式展现出来,是为了庆祝她八十岁的生日。创新和实验性一直以来都是她的所爱,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她的作品往往都致力于表达出令人难以置信的活力和动态表现,她说,这才是自己工作的本质。

此外,2015英国国际手工艺大展还有很多精美绝伦的作品。比如由艺术家Valerla Nascimento,Cristina Vezzini和陈盛曾合作的作品,是为了纪念他们对自然的热爱,作品由数千个陶瓷和玻璃圆杯排列组成,以抽象空灵的视觉形象和独特的组成方式引起了不少的围观,激发了观众的想象力。韩国纤维艺术家Soojin Kang的参展作品是利用传统工艺和天然材料通过情感注入的一组梭织作品,其作为新锐设计师中提倡可持續发展的典范而存在,他早年毕业于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设计学院,她的兴趣在于通过多种媒体的设计,包括软雕塑,录像和装置来完成他对时尚和纺织的理念。

另一位韩国艺术家SEOYOON KIM自称是金属工匠,他灵感来自材料和工艺。他重视在功能和设计美学价值之间平衡的重要性,并希望餐具会向雕塑一样具有艺术性,从这一点出发,他通过纯手工艺的实验性,以轻型建筑的原理为基础完成一系列的餐具作品,别具一格的设计很吸引人的眼球。

居住在伦敦的艺术家Rita Parniczky一直喜欢研究透明纤维编织艺术,以及透过光线所传递的信息,此次展品也不例外,有着她明显的风格特征。她往往喜欢尝试寻找自然光、人造光以及特定时间和特定角度所产生的效果的不同,为了寻找这些细微的不同,他会将作品安置在窗口对面公园的树上,随着阳光照射到作品上的角度和强度的不同,记录下每一个时间段的光影效果,这样的实验不仅仅是一个光影游戏,更能辅助他了解和研究什么样的编织方式会产生更美丽的光影。

Andrea Walsh所展出的雕塑装置一如既往地延续他自己的风格,小切面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现代主义建筑,它汲取了其历史元素,结构特征,坚硬的材料,保证他们的独立存在性以及他们之间的系列感。

诸如此类的优秀设计师和艺术家在此次大展中屡见不鲜,展览中还出现了很多中国艺术家的身影。当你置身于展览中时,所摆在你眼前的不仅仅是琳琅满目的艺术品,更是当代手工艺品设计水准的缩影,来自设计各地的设计师和艺术家们聚集在此,汇聚和碰撞出更多思想和梦想的火花,让我们期待下一届的国际手工艺大展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上一篇:系统及结构简介下一篇:结构耐久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