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

2024-07-12

咬文嚼字(精选十篇)

咬文嚼字 篇1

英语作文是在把英语听、说、读这三个方面的基础打好之后对英语学习者的进一步要求, 也是对写作者基础和语言灵活运用的考验。我们“咬文嚼字”栏目秉承这个宗旨, 为读者朋友们提供自创的空间和合理的修改。读者朋友们可以根据我刊提出的写作要求自创作品, 由A Cup of English的Xiaoge老师担当指导老师, 为您的作品提出修改意见, 帮助您提高自己的英文写作能力。

创作者可以自由发挥, 体裁不限, 词数在200字左右。

来稿请发送至helensway@126.com, 并在主题上注明“咬文嚼字”字样。每期我们会挑选出1~2篇文章送给Xiaoge老师修改, 并将修改过程刊登在下期杂志上。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咬文嚼字 篇2

李时珍中学 易勇

教学目的:

1.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

2.从课文内容和写法上获得一些启示。3.了解咬文嚼字的基本方法和作用。

教学重点: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

教学难点:写作技巧(将简单的内容表现得摇曳多姿)。教学方法:评价讨论法。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

朱光潜,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石、孟实,安徽桐城人。1916年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中文系,次年进入香港大学,主攻教育学;1922年毕业后,在上海中国公学和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任教;1925年入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1929年毕业,转入伦敦大学,以论文《悲剧心理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回国前的主要代表作《文艺心理学》《诗论》,开华人美学研究的先锋。

解放后,他一直是北大教授。其所著《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迄今无人敢代他的地位,无作品敢代替此书。他早年就读爱丁堡大学时写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民国时期出版业的一大景观。文化大革命中,他蹲在牛棚里翻译了百万言的黑格尔的《美学》。

朱光潜脚踏着中西文化,穿越20世纪,与苦难中奋斗的中国一同走过从前。他的一生是一部浅近而深奥的大书。我们对他的理解,只限于现在阅读的《咬文嚼字》,相信通过今天的阅读,同学们一定回收益匪浅。

二.解题:

“咬文嚼字”的“嚼”是斟酌的意思,这个成语的含义是:①形容过分斟酌字句。②形容掉书袋或卖弄才学。③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强词夺理或狡辩。

题目的含义则是: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三.找出文中包含有“思想情感”的字眼的句子:

1、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第三段)

2、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第三段)

3、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第五段)

4、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第五段)

5、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第五段)

6、你就会发现那里面的思想情感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第七段)

7、语言跟着思想情感走,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第七段)

8、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第八段)

四.完成课后练习一,每个例子说明的道理用不超过10个字的话来概括。

1、“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和《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说明 说法不同,意味不同

2、“僧敲月下门”一句的推敲,说明 字眼不同,意境不同

3、《惠山烹小龙团》

三、四两句的剖析,说明 善用联想义,意蕴丰富

4、“柳面桃腰”等套语的评述,说明

套板反应,易生流弊

五.请根据特定的情境增加词语,使下面的文字表现出特定的意思。

早晨,太阳发出光芒,树上的鸟儿鸣叫着,树下的流水流向远方。

1,要求扩展后的句子抒发主人公欢快的心情。

早晨,温暖的太阳发出金色的光芒,茂密的树上有几只可爱的鸟儿清脆地鸣叫着,树下清澈的流水欢快地流向远方。

早晨,太阳发出柔和的光芒,树上的鸟儿欢快地鸣叫着,树下的流水叮叮当当奏着乐曲流向远方。

早晨,微风习习,暖融融的太阳发出金色的光芒,树上的鸟儿迎着金色的阳光欢快地鸣叫着,树下的流水轻快地流向远方。

2,要求扩展后的句子抒发主人公苦闷的心情。

早晨,太阳发出凄清而冷寂的光芒,光秃秃的树上几只寂寞的鸟儿凄惶地鸣叫着,树下的流水在清冷的寒风中无言地流向远方。

早晨,太阳发出刺眼的光芒,树上的鸟儿唧唧喳喳令人烦躁地鸣叫着,树下的流水无精打采叹息着流向远方。

早晨,太阳发出冷清的光芒,树上那只离群的鸟儿不时悲哀地鸣叫着,树下寂寞的的流水懒洋洋流向远方。

总结。“咬文嚼字”正如福楼拜对他的学生莫泊桑说:“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一样。总之,在文学语言的运用上,都不能离开这一条:细细锤炼,细细品味。希望大家在以后的阅读和作文中时时进行“咬文嚼字”,从而使自己的作品更完美。

六.鉴赏诗歌。

题 李 凝 幽 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首联中 闲、少、草径、荒园

勾画出一种杂草丛生的幽居环境,并暗示了李凝的 隐者 身份。

2、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尾联写出了作者对 隐逸生活的向往。

原诗大意:

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小园;近旁,亦无人家居住。一阵轻微的敲门声,惊动了树上的宿鸟,过桥时色彩斑斓的原野;晚风轻拂,云脚飘移,仿佛山石在移动。我暂时离去,不久定当重来,不负共同归隐的约期。

七.在横线上填上准确的词语,并指出这句话中包含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女飞人乔伊娜那令人

眩晕 的速度在人类追求极限的理想中书写了辉煌的一笔。这句话中包含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骄傲、自豪、令人叹服

眩晕:感觉到本身或周围的东西旋转。

近距离注视高速运动的物体、站在高处向下看、自己做旋转运动等,都能发生眩晕的感觉。

格里菲斯·乔伊娜

女,美国已故短跑运动员,黑人。

女飞人格里菲斯·乔伊娜曾经打破100米和200米世界纪录,并在1998年在汉城创造了女子200米奥运会纪录,而且还获得了100米、4×100米接力的金牌。乔伊娜在世界田径界不仅比赛成绩突出,而且相貌出众,故有“花蝴蝶”的美称。

八.写作小练习。

以下面词语写一段文字,要求写出自己的主观感受。(任选一组)

1. 2.

“咬文嚼字”六十年 篇3

唐老师始终写得很慢、很艰难。他说过自己写文章是“一句一句地磨,进展甚慢”;他说过有时为了开好一篇文章的头。四、五次,七、八次地,重写过;他说过每写一篇长些的论文,就像生了一场病那样消耗体力。在晚年的一篇短文里,他这样描述自己的生活:“我这个人时间概念很淡薄,早晨起来,便坐到桌子边,开始‘爬格子’,有人叫我吃饭,胡乱吃了一点,又坐到桌子边,继续‘爬格子’。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如此“锲而不舍”(这是唐先生一篇文章的题目)六十年,他留下的四百万字实在不是一个大数目。

他为什么会写得这样难?这当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例如他曾在《海山论集》的“序”中说到过一个文学研究学者在很长时间里不得不一再“为任务而执笔”的无奈和尴尬:“几乎每一个题目下面,都可以加上为某某纪念而作的副题;几乎每一篇的遣词用语,都留下了近乎急就章似的匆遽仓促的口气。”——所谓“匆遽仓促”的“急就章”,当然是以他对文字表达悬格极高的尺度来说的。

而贯穿唐先生写作生涯的艰难是语言的“苦闷”。他说过:“一个作家如果在语言运用上从来没有苦闷,从来不曾对语言进行过斗争,我敢断言:他不是一个好作家。”(《作家要锤炼语言》)

他本人则深深地体验过语言的“苦闷”。

在唐先生从事写作的大部分时间里,对文学语言的轻视几乎在中国文学界,特别是在主流文学界酿成风尚。语言被归属于重要性与“内容”不堪并论的“形式”问题,它甚至被视为可以随意借用的外壳,就像衣服那样可以任意地脱来换去。

不能认为时代风尚对唐先生没有影响,事实上,三十年代初在鲁迅影响下开始写作生涯的他,始终较为紧密地追随着文学主潮。但这并没有使他放弃“语言是文学的根本问题”的由衷认识。他始终关注着汉语文学语言的纯洁、健康和完善,为此,他写下了《文章修养》和其它许多谈论语言问题的短论、随笔如《杂谈词汇》、《作家要锤炼语言》等。

尚没有材料表明唐先生研究过现代语言学理论,他对语言问题的高度重视应该说是出于一个作家的明敏的直感。

一九一三年出生的唐先生在“五四”时期才上小学,但他十分理解“五四”先驱提倡白话文、保卫白话文的激烈态度。八十年代初,他在文章中引用了鲁迅极为激愤的言辞:“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唐先生在引征了这段话之后写道:“这种激愤的心情和语气,恐怕很难为今天的人们所理解了。不过,我们如果回顾一下当时黑暗势力的浓厚,那些白话文反对者居心的毒辣,巧言令色,欺世盗名,用种种手段欺蒙社会舆论的事实,就会觉得鲁迅这样说并不过分。他是亲身经历了这场斗争的。”(《鲁迅日文作品集》序)未曾亲身经历当年“文白之争”的唐先生也始终持守着保卫白话文的鲜明立场,他同样是把白话作为反封建、反传统的文化铺垫。

当年“五四”先驱选择语言问题作为文学变革的突破口,其思想逻辑是:语言决定着思想方式,既然文言使中国人的思想束缚在旧的感知模式中,那么,为了与现实世界建立起新的联系方式,新文学的倡导者们便主张以日常应用语言作为文学语言,同时又主张充分吸收西洋语言细密的结构,以便能传达复杂的思想、曲折的理论。到了唐先生开始写作的三十年代初,“五四”所开创的现代白话文学已经有了十多年的历史,而一场又一场涉及文学语言的大讨论(文艺大众化运动和通俗化运动)夹缠着老调重弹的“文言白话”之争正在展开。“五四”以来的“新式白话”受到了全面的攻击。我们会想起瞿秋白的著名“说法”:“不战不和,不人不鬼,不今不古——非驴非马的骡子文学”(《学阀万岁》),想起他的激愤:“中国的汉字已经是十恶不赦的混蛋而野蛮的文字了。”(《大众文艺的问题》),会想起当时得到广泛响应的“把新式白话文艺变成民众的”目标和“建设大众语”的口号。初入文坛的唐先生参与了这些讨论和争论。当然,他不可能是处于论辩中心的人物,以他当时的身份,也不可能站在“大众”、“通俗”这些口号的对立面上。但他仍然发表了一些有特色的意见,例如他认为欧化的句法并不一定是通俗化的对头(《关于欧化》),例如他在赞成通俗化的前提下又主张以“咬文嚼字”求取“语言的完善”,他写下了一段后来被不少人引用过的话:

我以为一个人对于自己或者别人的文章,在写与读的时候,应该仔细、审慎,而咬文嚼字恰合于这条件。我们要咬出来,嚼出来的,并不是绮丽、浮泛、典雅,而是简炼、明澈、清楚、正确、质朴、切合于事实的文字。(《论咬文嚼字》)

从这段文字中其实解读不出多么精警的意思,而人们所以注意到这段话,是因为唐先生以自己六十年锲而不舍的努力为这平实的表述做了深沉的注解。

写白话文也须“咬”、须“嚼”吗?

当年“五四”白话文学的提倡者不是告诉人们“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吗?当年最早的一批写作者不是有过“随随便便”(俞平伯:《<冬夜>自序》)的说法,有过“只听凭着此时此地的思潮,自由奔放,从脑中流到指上”(冰心:《文艺丛谈》)的说法吗?不是有过重“真”轻“美”、宁“写”不“做”的偏颇的选择吗?

今天的人们早已对“五四”所实现的文学语言变革的艰难性有了充分的估计,但在“五四”当时,尽管新文学倡导者将语言转换视为文学革命的重要环节,却在重视语言样式(文言还是白话)的同时,也掺入了对语言技巧的轻慢。最早从语言变革入手倡议文学改良的胡适,其实又最轻视文学语言。他说:“因为注重一点在言中的‘物’,故不问所用的文字是诗的文字还是文的文字。”(《<尝试集>自序》)在争取白话文学的地位的过程中,胡适不惜以损失白话语言的文学性来求其“真”:“但求其不失真,但求能达其状物写意之目的,即是功夫。”(《文学改良刍议》)与传统文学中雕琢晦涩、虚假矫饰的那一路趣味针锋相对,“五四”新文学倡导者和一些作者曾经以不假修饰的“真”相标榜。

“五四”新文学须完成文学语言的全面转换,以白话——既不同于古代白话小说的“说书”语言,又有别于日常口语的作为文学语言的白话——代替文言,作者们没有多少前人经验可作凭借,他们仿佛进入了一个陌生的语言世界,其难度仅仅稍小于以另一种生疏的外民族语言写作。这是多么艰巨的文化艺术工程!其中涉及到复杂的语言理论与语言实践。如日常应用语言与书面文学语言的关系问题,这在世界语言学界至今也还是一个无不承认其重要性却又难以说清的问题。西方理论家索绪尔、瑞恰兹、奥斯汀等人富有启示意义的研究成果中仍存在令人困惑的疑点。又如现代白话所要求的准确、明澈以及它所具有的写作与阅读的便利性是否必须以损失文言固有的诗性意味为代价?在近代西方文学照耀下开始自己创作道路的新文学作者,不可能也并没有完全割断与民族文学传统、包括文言汉语的联系。九十年代的一些学者指责“五四”白话文学倡导者“二元对抗”的思维方式与拒绝古典传统的偏激,却忽视了在新文学发难者的理论倡导与创作者的写作实践(包括发难者的写作实践)之间存在着不短的距离。这距离不尽能归纳于高低之别、深浅之辨,它更显示着思想先驱与写作者之间的正常的差异。在“五四”以后新文学的行进中,写作者对先驱者的发难理论有所偏离、有所超越,其中包括对古典文学精神情调、审美意境以及语言表述特征的承继。唐先生认为:“‘五四’现代文学声势浩大,然而却是十分正常的发展,并不像守旧派所忧虑的那样,将中国古代文化冲洗净尽,丝毫不留。……古典作家作品中一切有用的材料,包括仍然保持着生命力的文学语言和艺术表现方法,不仅受到尊重,而且作为民族的优秀遗产,被继承,被吸收,消化生发,融会贯通,成为新的机体的一部分。”(《在民族化的道路上》)当然,我们对这一段话的理解可以有很大的伸缩性。事实上,就古代文学语言在现代作家手中的“融会贯通”来说,确实留下了许多可供后人挑剔之处。可以说,所有有成就的现代作家在这个问题上都有过矛盾和困惑。按照欧内斯特·卡西尔的说法,每一种语言都是一种独立的符号形式,一种把世界结为一体的方式,“在某种意义上,言语活动决定了我们所有其它的活动。”(《人论》)白话与文言同为汉民族书面语言,又分别标示着两个不同的表述系统,它们有不同的思想方式与人生方式作底垫,当固有的语言编码方式被新的语言秩序所代替,它们之间的“融会贯通”恐非一代人的努力所能完成。

在“五四”以来的近八十年里,有一些中国作家为充分实现白话的表现力付出了呕心沥血的努力,唐先生是其中的一位。“咬文嚼字”成为他毕生背负的命运。

正如唐先生所说,语言的“苦闷”是任何一个“好作家”都体验过的。由于人类各民族语言本身的局限性,作家在写作过程中时时会被只可意会而难以言传的矛盾所困扰。而每一个“好作家”的“苦闷”又包含着具体的内容。

作为“五四”白话文学的拥护者和捍卫者,唐先生相信语言作为表达手段的清晰性和准确性。他曾在文章中引征了法国作家福楼拜的简截见解:“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是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作家要锤炼语言》)这段话曾经在中国广为流传,用这清晰的道理指导青年写作的前辈作家也不仅唐先生一位,而唐先生则不但对存在着这“唯一”的句子与词深信不疑,而且当真时时殚精竭虑地寻找着这“唯一”的一个。

这“唯一”目标的确立会使我们想起中国人视为绝美境界的“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如此恰到好处的尺度实在太难把握了。在将思想形诸文字的过程中,唐先生苦思冥索,惨淡经营,古人所说“一名之立,旬日踟蹰”的情况在他是很多的。他不满意习见成语的描述效果,他又一向反对使用生僻的词语,他更不能容忍语言的“贫乏而苍白”,他希望通过常见词语的组合实现生动鲜明的表述。他厌恶“长着疙瘩的文字”,他要求自己能“将头绪纷繁的事实用简炼的几笔表达出来”,竭力使每个词语都尽可能地发挥功能。“简炼、明澈、清楚、正确、质朴,切合于事实”,这几条说来容易其实很难做到,唐先生给自己设定的是极高的语言表达的指标。然而,如果仅只设立这一个指标,他还不至于那么难、那么累,使唐先生充分体验到表达困难的还有更进一层的原因:作为“五四”白话文学的拥护者与继承者,他重视语言表达的清晰、缜密和准确,同时,他自幼所受的教育又使他不能舍弃中国传统书面语言方式所固有的呈现性、隐喻性和音乐性。

唐先生开始发表文字时只有二十岁,而他的学生生活在十六岁时就已经结束了。就在青少年时代艰难困苦的学习生涯中,他其实已经具备了一个旧式中国文人所需要拥有的一切:文学修养、文字功力以及世代相传的情调、情趣、情味。

他进小学是“五四”的第二年(一九二○),中国以“文”为唯一学问的传统并未因时代的转换而消泯,“那时对于文化的概念,尤其在乡间,似乎很笼统,只要能做文章就行。”如同旧时中国孩子学习书面语言都是从“对仗”开始,他最初的课本是骈四俪六的《秋水轩尺牍》。旋律起伏、音调铿锵的骈文曾使他沉浸在听觉的美感中,而明清以来的写意画又诱发了他视觉的美感。他还曾在好些年里醉心于搜读《国粹丛书》和《南社丛刻》,宋明遗民的故国之悲与南社诗人的歌哭深深契入他的精神世界。他博涉群书,雅擅诗词。他学过画,学过金石。他写得一手好字,行书、篆书都有相当的功力。然而时代的巨大的力量却使他“和旧文学绝了缘”。

“和旧文学绝了缘”而与新文学“结了缘”,唐先生并没有舍弃对古典词语美的依恋,他还希望以白话传达文言固有的“气”:“中国古典散文有一派重视文气,……很重视行文的气势:高低疾徐,抑扬顿挫。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讲究散文的格调和旋律,这些可以通过句子的长短、字句的骈散、虚词的变化、标点的运用体现出来。”(《我与杂文》)从他的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文言笔意的保留。他精心设置句法,避免连词的泛滥。他讲对仗,注意语音的节奏与和谐,锻造出精粹凝炼而又含蓄蕴藉的文句。他终生不懈地为扩大白话文表现的可能性,提升白话文的美感价值而竭尽心力。

“咬文嚼字”六十年,唐先生是中国现代为白话文学语言付出最多艰辛的作家之一。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是“有情人——对文字有感情、有兴趣、有决心的人”(《博士卖驴》)。

咬文嚼字 篇4

冒这个字上面的部分常常被写成“扁日”或“曰”, 其实, 上面的第三笔和第四笔两横与两边的竖都没有相接, 而是相离的。从字理上讲, “冒”表示蒙着眼睛前行, 两横代表古时候人带的头巾。带“冒”字头的字还有“帽、冕、勖”等。

廷这个字的争议主要是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编的《现代汉语词典》的版次造成的, 第5版 (2005年) 以前的“廷”“挺”等字的底横长短不统一, 第5版遵循形声字的声旁, 改成第四笔横比第二笔横长, 今年出版的第6版仍遵循书写习惯的原则, 改成第四笔横比第二笔横短, 有“廷”作偏旁的字, 都做了相应的改动, 如“挺、庭、艇、蜓、霆”等。

朩这个部件称为勾木, 勾木实际是“木”的变形, 词典一般作为“木”部的副编。带勾木的字有六个, 分别是“茶、亲、杂、杀、条、寨”, 这六个字, 我编了一句话, 便于记忆:我把寨子的杂务打扫干净, 沏好茶, 买条鱼杀给亲人吃。

笔顺字的笔顺, 书写时一般没有什么变化, 但有两个字却比较特殊, 便是“车”和“牛”, 一般情况下, 它们的第三笔和第四笔都是先横后竖。当作偏旁时, 却必须把第三笔的横和第四笔的竖改成第三笔竖和第四笔提, 没有作偏旁时仍是先横后竖, 如“军、晕、挥”和“牵、犁、犟”, 而“轮、软、转”和“特、物、牧”先竖后提。

偏旁和部首偏旁是构成合体字的基本单位, 一个字可以有几个偏旁, 如“和”的偏旁有“禾”和“口”, “查”的偏旁有“木”和“旦”;把同一类偏旁的字归为一类, 这个偏旁就叫“部首”, 如“和、积、秆、稍、稚、香、秀、秋”等一大批字, 都有一个偏旁“禾”, 这个“禾”就是它们的部首。偏旁在合体字里的位置一般是固定的, 带某旁的一般在左边, 如竖心旁、提手旁;在右的称边, 如斗字边;带某头的一般在上面, 如八字头、考字头;带某底的一般在字的下方, 如心字底、四点底, 等等, 统称为“上头下底、左旁右边”, 掌握偏旁的名称及其在合体字中的位置, 既有利于识字, 也有利于正确书写。部首是字典、词典按字形偏旁所分的门类, “部首”二字的原意为各部为首的偏旁和笔画 (“部”指门类、类别) 。联系起来说, 部首除单笔部首外都是偏旁, 但偏旁不全都是部首;部首是供查字典、词典用的, 偏旁是供指导识字、写字用的, 偏旁与部首不能混淆。

汉字笔画关系汉字笔画关系不外乎三种:相接、相交和相离。相接关系, 如“匕”两笔相接, 不要写成相交, 含“匕”的字有“旨、比、北、此、它、死、能”等;“舟”字作左偏旁时, 第五笔横变成提, 与右边的横折钩相接, 不要写成相交。相交关系, 如“化”, 末两笔相交, 同类字有“花、叱、华、货”等;“算”, 末两笔撇、竖与第十二笔横相交, 同类字有“弄、弃、葬、弊”等。相离关系, 上文所举的“冒”字, “臼”字的第四笔横折与第一笔撇相离, 与“白”的写法不同, 含“臼”的字有“舀、叟、掐、焰、滔、稻、舅”等;“聚”字左下方两撇与右边的竖笔相离, 含“聚”的字有“骤”。

读音

秦很多形声字的读音都与声旁有关, 例如“曼”, 添上“草字头”、“竖心旁”、“三点水”、“巾字旁”等等, 仍读“m伽n”这个读音。可是, 这个“秦”字只有在添“三点水”时才有一个地名——“溱潼”, 读“q侏n t佼ng”, 其他情况下都读“zh佶n”, 如“臻、蓁、榛、溱、7) 、獉”这六个字。

荫《新华字典》第10版只有一个去声, 读“y佻n”, 但是《现代汉语词典》有两个音, 除了去声外, 还有平声, 同为商务印书馆出版, 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编, 但它们并不统一, 直到2011年出版的《新华字典》第11版改回了两种读音, 增加了“y侃n”的读音, 才算规范, 请使用《新华字典》的同仁注意。

常识

恰恰杜甫《江畔独步寻花》诗之六:“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其中“恰恰”一词当作何解, 众说纷纭。例如解作“正好、恰巧”、“状鸟鸣声的象声词”、“密密”。戴军平先生发表的《杜甫诗“恰恰”另解》 (《古典文学知识》2012年第1期) 一文中, 从“恰”字的本义出发, 解“恰恰”为“用心”。如果“恰恰”解为“用心”不误的话, 杜诗就应该解作:留连嬉戏的蝴蝶在花丛中时时翩翩起舞, 自由自在的黄莺在枝头用心啼唱。

凤凰古人及今人的词典释义均为“雄的叫凤, 雌的叫凰, 合称凤凰”, 可是我们观念里却常常把凤凰仅仅以为“雌的”, 其实, 由秦入汉, “雄曰凤, 雌曰凰”已成为一种公认的观点。用“雌雄”的观点来区别解释鸟名或其他事物, 是古代一个有趣的文化现象, 除“凤凰”之外, 还有“翡翠”, 雄曰翡, 雌曰翠;“鸳鸯”, 雄曰鸳, 雌曰鸯;“虹霓”, 雄曰虹, 雌曰霓等。

路曼曼与路漫漫屈原的名句“路曼曼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传颂至今, 常常写作“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那个时候没有“漫漫”这个词, 所以用“曼曼”, 这个词是古今字的关系, 但是, 正如“直述”和“转述”的区别一样, 如果, 硬要在这句名言的后面加上出处, 那就一定得把这个词也写规范, 不能写成“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类似的例子还有韩愈在《师说》引述孔子的话“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论语·述而》) ”;荀子的“青, 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如果是原话, 就不能把“必有我师焉”前加“则”字, 不能把“青于蓝”说成“胜于蓝”, 虽然俗话是这么讲的, 还是应当注意。

曾几何时很多时候, 报纸、杂志用“曾几何时”这个词表示曾经的某个时间, 读作“曾几/何时”。其实, “曾几何时”当读为“曾/几何/时”, 意思指时间过去没多久。曾, 古汉语副词, 用于疑问或否定, 近于“乃”;几何, 多少 (《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 。

不肖子孙原义指儿子不像父亲 (“肖”的本义是骨肉相似) 。形容子弟品行不好或没有出息。现在却常常和“不孝子孙”混淆, “不孝”指不孝顺父母长辈, 或者是旧时父母丧事中儿子的自称, “不孝”的后面没有“子孙”连着。

谜语

“奏———春”, 谜底是“偷天换日”, 二字上边相同, 将“奏”下的“天”换成“日”就成了“春”;“湍———而”, 谜底是“山穷水尽”;“波———破”, 谜底是“水落石出”;“杞———休”, 谜底是“舍己为人”;“忽———吻”, 谜底是“有口无心”;“侠———二”, 谜底是“杀人放火”等。类似字谜构思奇巧, 妙趣横生。

咬文嚼字 篇5

总结《咬文嚼字》一文时,有学生要“咬文嚼字”。

生:我也要咬文嚼字,实际“领略一下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我看,朱光潜先生在谈到文字的联想意义最易误用而生流弊时,说“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于‘套版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我觉得未免言过其实。

师:何以见得?

生:小学生形容时光飞逝,能够说大家用滥的“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就不能简单地讲他与文艺无缘,应该鼓励他吧。

生:我赞成。文学缘分都是慢慢培育起来的,模仿是不可避免的。文学家也都是在模仿、借鉴当中走向创造的。“根本与文艺无缘”,这样说,会打压人家学习语言运用的积极性。

生:没有继承,一味讲创新就很不现实。绝大部分学生,如果依照朱光潜先生这样的断语,是否与文学有缘,就被老先生提前判了死刑。可我们大多数学生不是韩寒、不是郭敬明,正处在构筑自己套版的学习阶段、模仿阶段。

(支持的人越来越多)

生:一些套语恰恰能传达特别的文化氛围,表达浓郁的民族风味,如结婚,我们说的不都是“天作之合,白头偕老,早生贵子,天长地久”这样的祝福语吗?过年过节,我们非得去掉“恭喜发财”“国泰民安”“花好月圆”“富贵吉祥”这样由来已久的套语吗?看似机械地套用,但是激发的气氛不是刻意求新的表述所能达成的。(掌声)

师:有道理,我们讲过诗词创作中一种意象叫积淀式意象吧。积淀性意象有文化底蕴,很有民族气质的。如送行,写折“柳”相送的“柳”;思乡,写迁徙越冬南飞的大雁;励志,用搏击九天的鲲鹏;凄婉,就写杜鹃滴血的杜鹃;旷远,就摹写木叶潇潇的“落木”等等,大家沿袭使用,只要化合自己的情景,文学韵味也是很足的,是不是套版效应呢?一些很富有创造力的大作家就谙熟于此,如辛弃疾就以用典著名,只要不是掉书袋子,妙合无垠到自己创设的情景、意境中,朱光潜先生不会认为是套版效应的。朱光潜先生应该批评的是机械的套用,形式上的攀附。(板书:集体无意识 攀附)

生:老师,“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于‘套版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我还觉得这个句子是一个病句。

师:怎么说呢?

生:关联分句的主语相同,主语可以放在关联词的前面,否则,只能放后面。所以,应该改成:“如果一个人的心理习惯老是倾向套版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

师:嗯,不错的发现。

生:这个句子是病句没有意见,但我觉得这句话并没有言过其实,请大家注意,这是一个假设复句,它前面有一个假设条件:“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于套版反应”,“老是”不就界定得很清楚、强调得很清楚吗,只有符合“老是”这个条件,朱光潜先生才认为其与文学根本无缘。刚才大家所列举的都是特别情景之下的,不是“老是”,有的是学生学习阶段的情景,有的是老师教学阶段的情景,有的是何其相似乃尔的情景下使用积淀式意象的,和朱光潜先生强调文艺上创造不是一回事。(掌声)

师:说得很有高度,大家是在实践“咬文嚼字”的精神啊。对,“咬文嚼字”就是要这样看具体的条件,看特定的情景,看定位的对象,看适宜的场合,看表达的目的,最关键是看语言表情达意的真实效果,如果有表情达意的真实效果,有一点套版反应,有一些套版反应,也未尝不可。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创造,“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必须“琵琶起舞换新声”,必须“听曲新翻杨柳枝”,喜新厌旧,新陈代谢,往套版反应的对立面创新的方向走。这就是朱光潜先生这位美学老人的初心。请大家理解“咬文嚼字”背后蕴含的谨严精神。

咬文嚼字 品味生命 篇6

【片段一】读书得间,让学生的生命入场

师:请一个同学朗诵全文,同学们仔细听,初步感知一下课文内容。

(生读,很有感情,师生简评。)

师:再请一个同学读一遍。这次朗读的要求高了一点儿,在这篇短文中啊,作者犯了一个颇严重的前后矛盾的错误,请你把它找出来。

(生惊诧好奇,一生读。)

生:老师,我找出来了。文中开头是说“独往湖心亭”,应该是一个人,可是后文又出现了一个舟子在说话。

生:还不仅有舟子呢,前文还说“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底是多少人啊,这几处都是矛盾的。

师:同学们好敏锐!名篇名作怎么可以前后矛盾呢?我们是不是应该和张岱商量一下让他改改?

生:我建议先不急,等我们深入钻研了课文再做定夺,说不定其中另有奥妙呢!

(生大部分表示同意。)

师:我们一起来再齐诵一遍,这次要求更高了。文中有一个词语可以形象地概括出张岱的形象,请你找出来。

(生齐读,师适时多次幽默地提醒。)

生:老师,我找到了,这个字是“痴”。

(生纷纷表示赞成,师板书:痴。)

【赏析】在简明的导入之后,王君老师带领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在引导自读时,她预设了一个问:“作者犯了一个颇严重的前后矛盾的错误,请你把它找出来。”很快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古代的名家文中怎么会有严重的前后矛盾呢?对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这个问题充满了挑战,而他们对于这样的挑战从来是充满兴趣的。于是,这样一个巧妙的预设让学生的生命主动进入到课堂学习的“场域”中来了。对于文本的解读,陈日亮老师曾从古人读书与教学中提取到宝贵的经验,那就是:“欲其自得之。学贵存疑。须教无疑处生疑。读书得间。”而他最推崇的,就是“读书得间”。所谓得间,就是找到书中的间隙,读出“窍”来——发现矛盾、差异、缝隙,以文解文。王君老师是“读书得间”的高手,更是教学设计的高手。在上述教学环节的三次朗读中,她每次要求都不一样:第一次整体感知文本,第二次抓矛盾是为后面进一步深入文本埋下伏笔,第三次抓“痴”则抓住全文情感的切入点。可以说,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深入文本做好了充分准备。

【片段二】咬文嚼字,让学生的生命在场

师:还有一个地方老师不解啊。你说文中那些量词怎么这么怪啊?明明应该是这样的嘛:唯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湖中人两三个而已。

生:不好,显得好大哟!

师:大有什么不好吗?看得更清楚有什么不好吗?

生:前面的大和后面的小形成鲜明对比,这样才“异”嘛!(众笑)

师:哎,不仅是量词有问题,我还觉得顺序也有问题呢。如果我来写就这样安排:“湖上影子,惟舟中人两三个、余舟一艘、湖心亭一座、长堤一条。”你看,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清晰,符合人的心理要求嘛!

生:不好,味道全没有了。

师:啥味道?

生:好像作者要把自己融进苍茫宇宙的那种味道。

师(惊喜的):漂亮!我们读读最后一句,把那个“而已”的味道读出来。

(生反复读“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师反复指导“而已”的读法。)

师:感觉到这“而已”的言外之意了吗?

生:景啊,人啊,不过是这沧海一粟罢了,在苍茫天地中,他们都似有似无,“天人合一”了!

(师生惊喜,热烈鼓掌。)

师:哦,这同学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原来痴人眼中有痴景,是因为有个“天人合一”、融入宇宙的愿望啊!(师板书:痴景)

【赏析】因为有了开头对“矛盾”的发现,在接下来的环节中,学生的生命开始渐渐融入到文本之中。在王君老师的带领下,他们发现了“痴人”的行为怪异,又在“天与云与山与水”一句中四个“与”的琢磨中,初步感受到作者笔下“雪景”的妙处。对于文本分析的方法,王君老师有自己的研究和体会。她借鉴了朱熹寻找“紧要语”的方法,又融汇了孙绍振所说的抓住关键词的方法,披文入情,提要钩玄,通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到达言辞的内蕴,进入文本的内涵。但她的分析不是肢解,不是剁碎,分析之后,是让读者更加看到整体,是从局部或细部识通篇、窥全豹。于是对文中写景妙处的品味,王君老师并不是点到为止,而是步步深入,始终保持生命在场的积极学习状态,在“读书得间”的帮助下,让学生继续咬文嚼字,在量词的咀嚼中产生新的感悟,进而在“而已”一词的感叹唏嘘中,深入品味到生命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境界。

【片段三】首尾照应,回响生命的绝唱

师:现在来看最初我们发现的那个矛盾。是张岱数不清楚人数吗?是张岱一不小心犯了一个可笑的错误吗?

生:我懂了,根本就不是失误,根本就是因为他“眼中无人”,知音尚且不顾,何况舟子。(生鼓掌)

师:那他眼中只有什么呢?

生:只有自己的心,只有自然,他是属于自然的。

师:哦,同学们一点拨,老师懂了。世上居然有如此痴人,视世俗世界而不顾,一心要把自己融入自然之中。可是张岱笔下的自然如此清冷,如此浩大,如此孤独,这其中会不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呢?舟子说他痴,他会辩解吗?

生:不会。

师:为何?

生:舟子没有文化,不可能懂他。

师:当时他会是怎样的表现?

生:他一言不发,摇着头,脸上有一丝琢磨不透的微笑。

生:他一脸端庄而严肃,眼睛如深潭般深邃,在漫天大雪中凌寒独立,一言不发。(生鼓掌)

【赏析】学生在课堂伊始发现的问题,被教师巧妙搁置,搁置的目的并不是回避,而是引发。在引发中由浅入深,渐渐走进文本深处,走入作者内心。在此基础上回归主问题,学生的发现不仅水到渠成,认识也更为深入。然而王君老师并不满足,她认为,在这堂课上,学生思维的起点开始于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导”,如果能彻底实现课堂思维从学生始,那样的课堂才是真正属于学生的。正是有了王君老师本节课“读书得间”的读书方式,让学生学会了从文本出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还用担心他们不能自己发现问题吗?还用担心我们的课堂思维不能从学生开始吗?

苏霍姆林斯基说:“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其实,没有抽象的学生,就是把学生当作有生命的个体,让课堂上有他们的生命在场。这堂课,王君老师从设疑激趣入手,让学生的生命进入了课堂;又以咬文嚼字为突破口,让学生的生命进入了文本;在此基础上,师生与文本展开深入对话,进入到作者深幽的内心世界,让课堂回响起生命的绝唱。(作者单位:山东省东平县东平街道中学)

责任编辑 徐纯军

《咬文嚼字》教学案例 篇7

1.理清文章思路, 并对文章进行分析评价, 借鉴吸收。

2.深入领会作者关于“咬文嚼字”的观点。

3.培养学生对句中重点字词的分析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观点与例子的对应关系, 把握作者观点。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一文。“咬文嚼字”这个词给我们的感觉是贬义的, 有卖弄学问的意思, 但当你读了这篇文章, 你会发现, 朱光潜先生赋予了这个成语一种新的含义。这种含义是什么呢?现在我们就一起去看一看。

二.作者简介 (略)

三.检查预习, 巩固知新

咬文嚼字 (jiáo) 憎恶 (zēng) 锱铢必较 (zīzhū) 斟酌 (zhēnzhuó) 岑寂 (cén) 蕴藉 (jiè) 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付梓 (zǐ) 尺牍 (dú) 下乘 (chéng)

四.速读全文, 理清思路

(一) 学生为各自然段标号, 概括各段段意并找出文中所用事例。

段意: (1) 郭沫若改台词, 把“你是……”改成“你这……”。

(2) 作者对两种句式的分析。

(3) 咬文嚼字的实质意义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4) 《李广射虎》删减后虽简洁却索然无味。

(5) 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

(6) 善用字的联想意义使文章意蕴丰富。

(7) 滥用字的联想意义会形成“套板反应”。

(8) 总结全文, 指出运用文字应有谨严的精神。

文中所用事例:

1. 郭沫若改台词。

2.《水浒》《红楼梦》的例子。

3. 王若虚删改《李广射虎》。

4. 贾岛“推敲”的故事。

5. 苏轼《惠山烹小龙团》诗里的三、四句分析。

6. 有关“套板反应”的例子。

(二) 上述事例在文中分别证明了什么观点?

1、2例说明不同的句式有不同的意味。

3例说明文字的一增一减意味不同。

4例说明用字不同, 意境也不同。

5例说明善用字的联想意义, 可使诗的意旨丰富蕴藉。

6例说明字的联想意义最易误用而生流弊。

其中1、2、3、4例为一类, 说明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 咬文嚼字, 实际上是调整思想情感。5、6两例从正反两面说明要想跟着情感走, 就要“惟陈言之务去”。

(三)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无论阅读或写作, 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四) 本文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

文章共分两部分, 第1至7自然段为分析论证部分, 第8自然段为总结全篇, 全文由分而总, 采用的是分—总结构。第一部分又可分为两层:第一层, 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息息相关;第二层, 说明文字联想义的运用有正、反两面。总之, 这篇文章紧扣主旨, 引用大量事例进行分析论证, 结构严谨, 思路清晰。

五.合作探究, 分析评价

读了本文, 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1. 在今后的阅读和写作中, 要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

2. 创作时要大胆发挥联想和想象, 不能满足于平淡的表达。

3. 锤炼文字不能只从字面意思来看, 要看整体语境, 要重点看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4. 运用语言要力求创新, 谨防滑入“套板反应”。

5. 本文作者采用大量事例, 分析十分精辟, 启示我们在学习中要勤于积累, 注意资料的梳理。

六、联系实际, 拓展延伸

古诗炼字六例:

1.绿杨烟外晓寒轻, 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

以一个“闹”字十分传神地把浓郁的春意点染得生动别致, 给人一种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感觉。

2.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杜甫《绝句二首》之二)

“燃”字不仅写出了山花火红的颜色, 而且赋予了山花一种动态美。

3.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山园小梅》)

“浮动”以有形之态状无形之物 (暗香) , 给人一种梅花馨香微微荡漾、沁人心脾的感觉。

4.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四首》之三)

“含”字以比拟手法说明诗人是在屋内通过窗户看到外面的自然景象, “西岭千秋雪”尽收眼底。

5.西风吹老洞庭波, 一夜湘君白发多。 (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

“老”字照应了后句的“白发多” (即风掀起的层层白浪) , 以一个“老”字形象地描绘了洞庭湖波浪翻滚的样子。

6. 风翻白浪花千片, 雁点青天字一行。 (白居易《寄水部张员外》)

周恩来“咬文嚼字” 篇8

有一次, 周恩来做形势报告, 国内、国外讲了一个下午, 讲的内容非常重要。记者采写时, 稿子上有一句“周恩来总理作了重要讲话”, 交给周恩来审阅时, 别的地方都没改动, 他就把那个“重要”二字圈掉了。

有一次开座谈会, 大家发言完了, 主持会议的人说:“现在请周总理作指示。”他说:“不是, 不是‘指示’, 我个人发言就是个人意见。我今天这个发言并不是中央通过了, 可能对, 也可能不对。我说错了, 大家可以批评。”

他会见外宾, 新闻稿中写的是“周恩来总理今天接见了”, 他把记者找过去, 说:“不要用这个‘接见’。应该用‘会见’。中国封建社会时代, 皇帝老子都是接见外国大臣, 接见下属官员。他是高高在上, 老子天下第一。他接见你, 你是在下面, 他是在上面。这也是一种封建观念。我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总理, 不管会见什么人, 中国人还是外国人, 都处在平等的地位。你们要用‘会见’, 不要用‘接见’。”

无需修饰

1961年, 周恩来总理出访归来, 第二天在报纸上就有消息说“周总理神采奕奕地走下飞机”。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篇9

关键词:《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咬文嚼字》是朱光潜先生的一篇文艺随笔, 同时也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议论文。他告诉人们无论阅读还是写作, 都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 刻苦自励, 推陈翻新, 以追求艺术的完美。

在教学过程中, 我首先抓住议论文的特点, 引导学生把握作者观点, 理清论证思路;与此同时引导学生分析体会文中的实例, 品味妙语佳句, 培养学生“咬文嚼字”的精神, 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

我们知道, 教育不是管束人, 而是发展人;不是灌输知识, 而是学会创造;不是记住别人的思考, 而是产生自己的思考。所以体验才是真正的学习、深刻的学习, 是学习的核心。

教学中, 我便尽量引导学生去体验、去感悟。比如在分析论证思路时, 与学生的日常写作实践结合起来;完成课文学习后, 通过实践运用, 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最后引导学生谈学习文本后得到的启示等。

教学目标:

1.理清全文的脉络结构, 把握作者的思想观点。

2.学习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3.学习借鉴课文的写法。

4.培养学生在阅读或写作时要有“刻苦自励, 推陈翻新, 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的谨严精神。

教学重点:

1.理清全文的脉络结构, 把握作者的思想观点。

2.学习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借鉴课文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某学校有两个食堂。大食堂为学生食堂, 小食堂为老师食堂。由于小食堂供应小炒, 所以学生们周末便到小食堂打牙祭, 常常弄得老师吃不上饭。为此, 小食堂门口便贴出一告示, 内容如下:经研究决定, 本食堂专卖老师, 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 兼卖学生。但先卖老师, 卖完老师, 再卖学生, 卖完为止。

同学们为什么笑?原来小食堂成了“人贩子”, 这就是语言的歧义现象, 那么这则笑话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明确:遣词造句要字斟句酌, 要咬文嚼字。

二.文体知识简介

本文是一篇文艺随笔, 文艺随笔也叫文艺短论, 是文艺评论的一种, 它的特点是一事一议;篇幅短小;既发议论又谈感受, 行文自由 , 语言精辟 , 议论形象。

关于作者及文中的字词请同学们课下结合相关资料进行整理识记。

三.解题, 整体感知

1.“咬文嚼字”一词通常怎么理解?

生:通常含有贬义, 指过分地斟酌字句 (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形容卖弄才学;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

2.结合课文的预习, 看看标题“咬文嚼字”在本文中又有怎样的含义呢?

生:但是在文学, 无论阅读或写作, 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可见文中作者赋予了这个成语一种新的意义, 就是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加以锤炼。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如何论证这一中心观点的。

四.阅读课文, 具体赏析

(一) 快速浏览课文,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中所用的例子。

生概括归纳:

主要例子有:郭老改字、李广射虎、贾岛“推敲”、苏轼写诗、柳腰桃面类

(二) 接下来看看作者是如何运用以上事例论证中心观点的。 (或:这些例子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

1.先品读前三个实例

首先来比较郭老改字“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与“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的表达效果, 生作答后再看 书本作者 的分析 (师读) , 生归纳作者观点:文学的语言跟情感有关。

再看书上李广射虎的三段文字, 同是李广射虎的故事, 第一则里有多个“石”字, 你认为哪个写的好, 为什么?

生作答后再看书本作者的分析 (生读) , 读后归纳作者观点:文学的语言要有文学的意味。

接下来比较韩愈修改的贾岛的诗句:僧推 (敲) 月下门, 韩愈修改后的“敲”字与原诗中的“推”字哪个好?生作答后再看书本作者的分析 (师读) , 生归纳作者观点:文学的语言要描绘出想要表现的意境。

问:作者是不是很“随意”地举出了以上三个实例?这三例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讨论明确:第一例说明句式不同, 情感不同;第二例说明繁简不同, 意味不同;第三例说明字眼不同, 意境不同。三个实例分别从不同角度共同说明了“为什么要咬文嚼字”, 因为文字与思想情感有密切关系 (用书上的话即“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 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其实更动了文字, 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在文字上推敲, 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2.接下来看看作者又是怎样咬文嚼字的?

作者首先指出字有两种意义, 即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而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 尤其是在诗方面。接下来便列举了苏轼写诗例, 指名同学朗读相关内容。

问:苏轼写诗例说明了作者怎样的观点?善用联想意义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作者观点:文学的语言要富有联想的意义。善用联想意义, 可以使诗的意旨丰富蕴藉。

接下来则选取了“柳腰桃面”等例论述了误用联想意义而产生的流弊, 即习惯于用一些陈词滥调, 毫不斟酌的加以使用, 并自鸣得意。也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们所说的“套板反应”。误用联想意义导致套板反应。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 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

以上两节作者主要从正反两面论述了“怎样咬文嚼字”的道理。

文章最后一节水到渠成得出结论:文学是艰苦的事, 只有刻苦自励, 推陈翻新, 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 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3.小结:有的议论文是开门见山提出观点, 接下来具体展开论证, 而本文则先由郭老改字例引出中心论点, 前五节主要论述为什么要咬文嚼字, 6、7两节则从正反两面论述了怎样咬文嚼字的道理, 第8节水到渠成得出结论。本文的论证结构清晰, 也比较实用, 在写作中可以借鉴, 比如之前写的材料加话题作文“有健康的信仰”, 不少同学从正反两面论证要有健康的信仰, 如果能借鉴本文 的写法 , 进一步论 述“怎样才能拥有健康的信仰”, 就会使文章的论述更深刻一些。另外, 注意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举例子、正反对比论证。同时注意既要举例子, 又要讲道理, 不能没有分析, 避免材料加观点式的写法。

五.运用实践

运用咬文嚼字这一标准, 对下列几个炼字炼意的例子, 学着朱先生的做法, 咬嚼一番, 努力地咬出感情, 嚼出味道来。

1.“……那雪正下得紧”中“紧”字的妙处。

生:“紧”具有双关的意义, 一方面指雪下得大且密, 表现当时气候环境的恶劣, 另一方面还渲染出事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效果。

2.“一双丹凤眼, 两弯柳叶眉”与“一双丹凤三角眼, 两弯柳叶吊梢眉”, 试比较两句话的表达效果。

讨论明确:后两句是对王熙凤的形象刻画, 首先从“丹凤眼”与“柳叶眉”可以看出王熙凤的美貌, 多了“三角”与“吊梢”两个词, 让我们不仅读出王熙凤的妩媚与漂亮, 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她的阴险泼辣与狠毒 (刁钻刻薄厉害) 等形象特点。

3. “前村深 雪里 , 昨夜一 (数) 枝开”, 试比较句中“一”和“数”的不同内涵与意味。

讨论明确 : 这是唐代 齐几《早梅》中的诗句, 用“一”可以突出“早梅”之“早”字, 而用“数”就不算“早”了, 而“一枝”梅先于众梅悄然“早”开, 更显此梅不同寻常, 因此, “一”字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因突然发现这奇丽的景象而产生的惊喜之情。

当然, 这里还涉及到“一字之师”的故事 (补充讲解略) 。

小结:每个掷地有声的千古名句都绝非随心而发, 肆口而成, 都是经过作者千锤百炼而得来的。唐代诗人卢延让有诗云“吟安一个字, 拈断数茎须”, 顾文炜也有“为求一字稳, 耐得半宵寒”, 由此可见作诗炼句之苦;苦吟诗人贾岛更有“两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的句子, 极言炼句时间之久, 吟成后喜极而泣的欢悦情景;诗人杜甫也留下了“为人性僻耽佳句, 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名句, 以表明他对这种语言的执着追求, 不达目的, 誓不罢休。正是前辈文人们身上所具有的这种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 才为我们后世留下了如此丰富的名篇佳作。那么, 同学们学习本文后受到了怎样的启示呢?

六.学习本文得到的启示

讨论明确:

1.内容启示

无论读书还是作文, 有时我们连一个字眼都不能轻易放过, 因为即使像郭沫若那样的文学家, 在用词上也会有小毛病, 这说明要想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必须下苦功夫、细工夫。

文字的好坏, 不在繁简;关键要看它的表达效果。

锤炼文字不能只在字面上推敲, 重要的是把握住自己要表达的情感。

品味语言要独立思考, 不迷信盲从权威。

2.写法启示

关于“呼吸”的咬文嚼字 篇10

关键词:呼吸作用,呼吸运动,呼吸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对生物学现象、概念无形中形成了自己的看法,然而准确理解并掌握概念的内涵、外延是学好生物学的重要环节,所以有些容易混淆的概念需要引起师生的注意。(1)以呼吸、呼吸运动、呼吸作用三者为例,学生常常一般性地把呼吸运动归入呼吸,呼吸作用也简单地认为是只有植物才能进行。本文把三者加以区分鉴别,供师生参考。

1 呼吸

提到呼吸,人们往往会想到与生命的关系,有呼吸生命继续,没有呼吸生命终止。给呼吸下一个科学定义,即呼吸是一个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和维持体温所需的热量,都来自体内营养物质的氧化。人、动物、植物、微生物等所有活体生物在生命过程中始终不断从外界摄取氧气且及时排除机体产生的二氧化碳,这样才能保证体内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和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一旦呼吸停止,代谢中断,生命也将终止。呼吸全过程包括四个连续的步骤:外界和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泡内和血液间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里的运输、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

呼吸的主要功能是给机体细胞提供氧气和从机体细胞排除多余的二氧化碳。不同物种以不同方式完成这一功能,单细胞机体从其周围的液体中通过弥散获得氧气,并以同样的方式排出二氧化碳。多细胞生物呼吸方式依进化程度不同有多种。植物的呼吸分为有氧呼吸,无氧呼吸。鱼类主要的呼吸方式是腮呼吸,进行呼吸的部位主要在鳃片(硬骨鱼为鳃丝)支持的鳃小片上。两栖动物不仅能用肺呼吸,还能通过皮肤呼吸。它们的皮肤很薄,光滑且湿润,上面覆盖一薄层叫黏液的物质。皮表下还有许多血管。氧气在黏液外衣中溶解,并从这里进入皮下血管。高等动物包括人,则是利用两个系统来完成呼吸,血液循环系统携带必需的物质进出组织细胞,呼吸系统则是气体交换器,把氧气输入血液,同时把血液中多余的二氧化碳带出。这两个系统相互合作,以供组织的需要。一个系统供应血液,另一个则供应氧气,共同作用是完成氧气同所有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完成呼吸。(2)由于研究领域不同,提到呼吸,有人将呼吸作用认为是呼吸,也有人把呼吸运动认为是呼吸,外界和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主要靠胸廓的活呼吸运动,即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的活动(吸气活动、呼气活动)认为是呼吸。

2 呼吸运动

学生在初中生物课中正式接触呼吸运动这一概念,受思维、学识水平所限,对呼吸运动概念内涵的理解不准确。在神经系统的控制下,呼吸肌(主要是肋间肌和膈肌)有节律地收缩,使胸廓运动,从而完成肺泡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这一过程,叫做呼吸运动。(3)而学生通常会简单认为呼吸运动就是呼吸,引起概念的混淆。

吸气呼气与胸廓的扩大和缩小有关。胸廓扩大说明在吸气,反之,是呼气。肋间外肌不停地收缩和舒张,不断地牵引着肋骨运动,引起胸廓前后径和左右径不停的变化,从而引起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呼吸肌属于骨胳肌,没有自动节律性,而呼吸运动却表现出节律性的特点,并且其频率和深度随机体代谢水平而变化,这种节律性及其相适应的改变,是通过调节作用实现的。正常的呼吸运动有赖于呼吸中枢之间的相互协调以及对各种传入冲动的整合。当做呼吸运动的时候,能感受到甚至看到胸廓、腹部的起伏变化,这一运动是受神经支配、肌肉带动的,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能进行呼吸运动。受人为意志的控制,可以自由地短暂性地增强或减弱呼吸,也就是我们日常的憋气或者是急促喘息。呼吸运动的原理为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使胸腔扩大和缩小,引起肺被动的张缩,促使肺泡与外界气体交换。根据这一原理,可用人工方法让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以帮助呼吸运动减弱或暂时停止呼吸的患者维持肺部通气功能,即人工呼吸,使患者被动呼吸。

3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是生物活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与释放能量并且生成ATP的过程,在所有的活细胞内进行。(4)所以当我们想到呼吸作用是时候,我们想到的是一种自动的、随意的活动,而不需加以任何思考或关心,不论我们是在休息中或是在从事强烈的体力活动,或处于任何中间状态,这种自动的活动总在默默进行着,不分物种、不分部位,时时刻刻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生物的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ATP)的过程。有氧呼吸是高等动物和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我们通常所说的呼吸作用就是指有氧呼吸。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一般说来,葡萄糖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时最常利用的物质,细胞有氧呼吸释放出的大量能量供给各个生命活动所需。无氧呼吸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质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于高等动物和人来说,称为无氧呼吸;如果用于微生物(如乳酸菌、酵母菌),则习惯上称为发酵。细胞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储藏久了的苹果会有酒味、植物在水淹的情况下长时间会烂根,就是因为其进行了短时间的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并且释放出少量的能量,以适应缺氧的环境条件。高等动物和人体在剧烈运动时,尽管呼吸运动大大加强了,但是仍然不能满足骨骼肌对氧的需要,这时骨骼肌内就会出现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人体会有酸痛感。

综上所述,呼吸与呼吸运动、呼吸作用三者之间语词相近,但概念不等同。呼吸是呼吸作用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呼吸过程吸入的氧气就不能进行呼吸作用(有氧呼吸)。生命体在进行呼吸时会伴有呼吸运动和呼吸作用的发生。教师一般会简单地说植物进行呼吸作用而把动物有机体的呼吸作用称为呼吸,导致学生认知结构上的混乱。受日常生活的影响,学生对生物学概念内涵理解不准确,拥有的例证不恰当,从而形成这样一些前科学概念,(5)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严谨认真对待,帮助学生进行概念的转变。

参考文献

①黄东方.生物学前概念对生物教学的启示.中学生物学,2007(7):16-18.

②康姆罗.呼吸生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27-28.

③郭伟真.“呼吸运动与肺通气”的教学设计.生物学通报,2010(10):45-46.

④朱正威,赵占良.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91-94.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咬文嚼字】相关文章:

上一篇:康复科住院患者下一篇:秦皇岛旅游业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