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保险模式分析

2024-06-23

农村养老保险模式分析(精选十篇)

农村养老保险模式分析 篇1

(一)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概念。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指根据宪法和法律的相关规定, 由政府组织对农民实施的非营利性质的社会福利事业, 它是由非城镇户口和不由国家供应粮食的农村劳动者、劳动者所在单位的社区、国家三方共同筹集资金, 在劳动者和其家属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 减少或完全失去经济收入时, 由社会和国家给予基本生活保障的制度。

(二)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特征

1、具有社会福利性。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国家的社会政策行为, 国家和参保农民的关系不是建立在商业原则上的互利交换关系, 而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它的主要目的是为实现国家和政府赋予农民享受社会保障的一种权利。

2、具有系统性特征。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涉及到农村千家万户, 关系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它的政策性、思想性、业务性、经济性都很强,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管理工程。要把这一项工作抓好就必须从头抓好, 正确处理好分级管理和集中统一的关系。工作的重点在县, 以县级为基金的基本核算单位和基层管理层次。

3、具有连续性特征。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有开始没有终结, 一是每个劳动者都逃脱不了自然法则的约束, 都有走到老有所养的那一阶段;二是保险对象是广大的农民, 而中国的农民的生活水平正在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 对这种养老制度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因此,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要有连续性, 要对子孙后代负责。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必要性

(一)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概念。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是指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暂时闲置的部分直接或间接投入经济或金融活动, 以便给基金带来收益, 保证基金保值增值的活动。为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避免通货膨胀、参保人员平均寿命的增加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等带来的影响, 必须对保险基金进行投资, 以求保值增值。

(二)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必要性

1、物价上涨。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物价水平在一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变动, 尤其是在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带来的输入性通货膨胀的影响, 物价往往表现出上升的趋势。物价的上涨使得基金在一定程度上贬值, 几十年积累起来的保险基金可能在发放时远不能达到预期的保障要求。为使物价上涨对基金贬值的影响减到最小, 对基金进行投资活动是非常必要的。

2、参保人员平均寿命的延长及生活水平的提高。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民生活逐步由温饱走向小康,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使得保险金仅仅维持参保人的生活水平是不够的, 还要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同时, 医疗水平的提高也使社会成员平均寿命增加, 参保人被保障的时间增加了, 这对保险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现行投资模式缺乏规模经济。

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主要由县 (市、区) 为单位进行统筹, 并对其进行管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县级一般不具备基金管理的人才,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手段缺乏、专业化程度低、运行分散, 基金的投资缺乏规模经济。随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的不断增加, 覆盖面不断扩展, 如何取得更好的规模经济, 是基金投资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存在的问题

(一) 利率倒挂, 负债经营严重。

近年来, 虽然国家实施宏观调控, 但通货膨胀率却一直在上升, 基金保值增值压力大。一方面国家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范围有较大的限制, 对那些风险较高的投资领域则禁止养老保险基金的进入;另一方面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 投资品种单一, 基金投资国债的收益率低于增值保值率。

(二) 基金投资主体的非专业性。

目前,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运营主体主要是各地的保险经办机构, 而不是专业的基金管理机构。保险经办机构由于缺乏专业知识, 缺乏金融投资领域的专业人才, 且他们的主要任务并不是投资运营基金, 这就造成基金的收益率差。

(三) 缺乏多元化的投资渠道。

长期以来, 我国农村是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实行纯基金制度, 其目标是长期收支平衡。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和投资市场发育不完善, 法律法规还不健全, 基金进入资本市场还需要一个过程。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主要是投资于银行存款和购买国债, 投资渠道非常单一。

(四) 缺乏良好的监督机制和科学的投资风险预警机制。

我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1998年以前是由民政部独立管理, 1998年以后就交给了劳动与社会保障部, 其权利缺乏监督是基金安全难以保障的关键。另外, 到目前为止, 养老保险基金市场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投资风险预警机制, 导致基金投资运营风险无法得到很好的事前监控。

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组合投资分析

(一)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也称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证券组合理论或投资分散理论, 该理论认为有些风险与其他证券无关, 分散投资对象可以减少风险, 即“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它将风险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 前者无法通过分散化投资进行规避, 而后者则可以通过分散化投资进行规避。现代资产组合理论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哈里·马柯威茨于1952创立的, 他认为最佳投资组合应当是具有风险厌恶特征的投资者的无差异曲线和资产有效边界线的交点。

(二) 基于资产组合理论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策略。

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过程中, 安全性与流动性很重要, 因此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应在风险最小的前提下实现收益最大。对于马柯维茨资产组合理论的应用主要在于其无差异曲线应更偏向于预期回报轴, 基于前面所介绍的现代资产组合理论, 提出以下几点组合投资策略:

1、固定比例组合投资策略。

固定比例组合投资策略要求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按照固定的比例投资于国债、银行存款、短期贷款、公司债券等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领域。其操作规则是某种资产的价值上升或者下降的时候就迅速买进或者卖出该种资产以保持原投资比例保持不变。这种投资的特点是能使养老保险基金保持较低的成本状态, 当某种资产的价格涨得较高时就买进其他资产, 当某种资产的价格降的较低时就买进该种资产。这种策略能使养老保险基金真正增值, 不会因为过度奢望价格进一步上涨而使已得的收益化为泡沫。

2、平均成本组合投资策略。

平均成本组合投资策略主要的特征是每隔一段固定的时间, 以固定的金额去购买某种资产。由于金融资产的价格是经常变化的, 因此每次购买到的资产的数量也是不一样的, 资产价格较低的时候可以买到较多的资产, 资产价格较高的时候则购买到的资产数量较少。养老保险基金采用这种方法实际上是把资产价格的变动对资产份额的变动相抵消了, 在一定时间内分散了以较高价格购买资产的风险, 长期则降低了所购买资产的平均成本。这种组合投资策略收益率较低, 并且每次交易的间隔时间不能太短, 如果长期坚持投资, 则收益率还是很可观的。

3、买入并持有的组合投资策略。

买入并持有的组合投资策略操作相对简单, 主要是指养老保险基金在按照恰当的资产配置比例构造投资组合后,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改变资产配置状态。采用这种组合投资策略会将投资组合的风险完全暴露在市场风险下。虽然它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和管理费用, 但同时也放弃了根据市场行情变化采取相应措施获得收益的机会。这种策略比较适于资本市场环境变化不大, 或者组合配置成本大于收益的状态, 且比较合适长期投资计划。

4、顺势操作组合投资策略。

顺势操作组合投资策略是基于以下假设之上的:资产价格都会随着市场行情的变化有升有降。养老保险基金应该追随比较强势的资产, 必要时要做空那些价格走势不好的资产, 所以又常称为“更换操作策略”。这种组合投资策略在多头市场上收益率比较高, 且常常伴随较高的风险。

5、保值投资组合策略。

保值投资组合策略是指选择收益率比较有保障的资产进行投资。当前形势下, 我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主要是将养老保险基金投资于国债、企业债、或者银行存款等收益比较有保障的资产。它操作的原则是每种投资都应有正的收益率, 在经济萧条或者投资收益少的时候该种方式会具有较高的收益率, 但在经济高涨或者其他资产收益率比较高的时候, 该种投资方式的收益也会受损。

以上几种基于资产组合理论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策略可以根据对市场的预测进行选择使用, 可以单一使用也可以多种策略同时使用。

摘要: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 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尤其是养老保险问题日益突出。本文简要介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概念、特征、发展历程, 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必要性及投资原则, 分析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运用现代投资组合理论, 对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模式提出建议。

关键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组合

参考文献

[1]殷俊, 赵伟.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新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

[2]孟娇.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 2010.2.

农村养老保险模式分析 篇2

养老保障模式是指为保证老人在需要的时候得到赡养的方式和方法。这是农村养老保障立法的基础。八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农村养老以家庭保障为主,坚持政府引导与农民自愿,发展多种形式的养老保险。”按照这一指导方针,我国基本形成了“以家庭养老为主体和基础,辅之以集体供养、群众帮助和国家救济相结合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

(一)家庭养老,即指由家庭成员尤其是子女负担赡养老人的养老方式。这是当前中国农村使用最普遍的养老方式,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有关资料显示,老年人口的全部经济来源构成中,来自子女供给部分城市占16.8%,镇占21.0% ,县(农村地区)占

38.1 %。这说明,子女供养在城镇老年人中占有一定地位,而在农村中则占有重要地位。另据民政部门的统计数据表明,截至1999年6月,农村97.6%的老人仍然为家庭所供养。目前,农村老人中只有2.4%的“五保”老人才能获得集体养老。

(二)土地养老。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土地是农民养老的一个重要保障。土地分配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分配,对土地的使用和收益是父母的专有权利。父母退出生产领域后,并不意味着放弃了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权,子女要想获得土地使用权,必须以赡养父母为前提。千百年来,这种让渡与受让的实践,要求年轻一代必须负责家庭养老。这不但是一种道德约束,而且是一种近乎于因等价交换而产生的强制性义务。直至今日,土地仍然在维系农村养老关系中发挥着一定作用,拥有土地的农民还可以依靠土地的产出作物或有偿让渡给他人使用获得收益来维持生活。

(三)储蓄养老,就是老年人主要依靠自己平时积蓄维持生活的养老类型。这在农村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些人年轻时有所为,年老时也能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同时没有什么负担,生活上可能比子女要好些,因此他们没有向子女提出赡养要求。但是,也有一些农民因为对养儿防老已丧失了信心,认为只有钱财才是可靠的,因而在年轻时尽可能省吃俭用,节约储蓄以备老年之用。

(四)集体养老,就是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年老多病、无依无靠的老人进行赡养的制度。集体养老主要包括五保供养、优抚对象中部分老人的优待抚恤、农民退休养老和养老院制度。

(五)养老保险。从1991年开始,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民政部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组织农村社会化养老保险改革的试点。到1998年底,全国已有2000多个县(市、区)的8200多万农民参加了养老保险。

二、我国农村养老模式面临的问题

从多年的实践来看,以家庭保障为主,多种形式并存的农村养老保障形式不仅符合中国国情,也减轻了社会负担。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养老形式都出现了程度不同的问题,养老矛盾重重,赡养纠纷事件逐年增长。

(一)大家庭养老格局解体,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首先,家庭规模小型化使多个子女合力赡养老一辈的家庭养老基础和优势在逐渐消失。核心家庭、空巢家庭大量涌现,子女结婚成家随即分家析产的现象相当普遍。家庭规模小型化趋势正在摧毁传统大家庭的养老格局,多子女老人吃“转转饭”的现象日益增多。据1982年到1990年两次人口普查,家庭户规模从4.3人/户降到3.97人/户。1995年中国人口抽样调查显示,平均家庭户规模降到3.9

人/户;2000年又降到3.44人/户。中国的家庭结构也转变为以核心家庭为主体的结构,1990年核心家庭占家庭总数的67.31%,其中父母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完全核心家庭占57.81%,比1982年增长了4.92个百分点。家庭户平均规模的缩小和完全核心家庭的增多导致纯老年户不断增加。1990年人口普查时,城乡合计60岁及60岁以上老年人生活在单身户和一代户中所占比例为25.6%。据1992年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对全国12个省市的一份调查,老人中一代户的比例,城市达到41%,农村达到43%。1991年中国老龄科研中心老年人供养体系调查资料表明,我国农村60岁及60岁以上老年人完全依靠家庭养老的比例为63 %;而据2001年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农村家庭变化课题组调查,这一比例已下降为50%左右。其次,人口老龄化加剧了家庭养老的负担。据来自总部位于华盛顿的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同保德信金融集团联合发布的《银发中国—中国养老政策的人口和经济分析》报告显示,我国青壮年群体正在缩水,老龄群体迅速膨胀。中国青壮年人口数量将在2015年达到顶峰,随后逐渐下降。到21世纪中叶,中国总计将失去18%一35%的青壮年劳动力。而此时,中国老龄人口总数将达到4亿人,占人口总数的26%左右,超过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和英国目前人口的总和。这种人口老龄现象在农村尤为突出。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到2000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口有1亿人左右,是世界上农村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城镇的现实,使农村家庭养老不堪重负。

再者,传统孝道的调整力度减弱。随着家庭人口外流,迫于岗位竞争压力,大量农村的年轻人进城学习或工作,子女无暇顾及在农村的父母。虽然老年人的收人通过子女汇款增加了,但他们在需要时却无法得到子女应有的照顾。传统孝道的调整力度受到削弱,健康不佳的农村老年人在经济供养不足之外,还面临生活不便、照料不够、精神苦闷等问题。

(二)城市化、工业化的冲击影响着农村家庭养老模式得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土地养老形式在逐步弱化。历经时代变迁和社会制度的变革,特别是在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土地已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每人都可依其农民身份依法获得一份土地,而不再以对父母的赡养为必要前提。源于老一辈对土地等家庭财产的控制与让渡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存在的危机。此外,受土地制度、土地数量及土地收入的限制,加上我国农业基本上还是“靠天吃饭”的现状,农村老年人单纯依靠农村可耕地养老的形式日显不足。

(三)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民养老保障作用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各有不同。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农民已经过上了温饱生活,具有了一定参加社会保险的经济承受能力。如东莞、温州的一些地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全面覆盖。浙江省杭州市的乡镇覆盖率已达到95%,一些富裕的农民通过一次性交纳几千元养老基金,已开始按月50元、60元不等数额领取养老保险金。而有些贫困地区农民因难以承受其经济压力和风险,连一般的保费都无法收齐。从目前农民缴费的情况看,人均缴费不到150元钱,根据他们的缴费额,几十年后,平均每人每月拿不到几元钱的养老保险金,根本达不到保险的目的。尽管到1998年底,全国已有30个省、市、自治区的2000多个县(市、区)开展了农村养老保险改革试点,有8200多万农民参加了养老保险,但社会化养老保险对大部分农民来说达不到理想的保障效果。

(四)农村集体养老面临困境,举步维艰。集体养老存在的物质基础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的完善和物质的丰富,存在的心理基础是老人社会交际的广泛和子女对养老认识的多元化。在目前农村经济普遍落后的情况下,其适用对象、范围具有一定局限性和特定性,集体养老难以普及化和规模化。

(五)储蓄养老固然具有一定的自主性,但是银行储蓄的低利率、高膨胀、大额的医疗费以及农民收人低的现实,使得单靠储蓄难以保障养老问题。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要求,针对我国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别悬殊、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特点,借鉴吸收各国立法经验,笔者认为应该以维持农村老年人最低生活水平为出发点,以引导农村养老立法向城乡养老立法一体化过渡为目标,尽快建立健全独立的农村养老保障法律制度。

三、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立法建议

农村养老的“宝丰模式” 篇3

从今年4月开始,短短4个月时间,河南省宝丰县在12个村庄分别建立了新农村互助家园。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和互帮互助的生活方式,深受老年人的欢迎。从此,在实现“老有所居、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道路上,宝丰县迈出了开创性的步伐。在人们的赞叹声中,“互助家园”被称为农村养老的“宝丰模式”。

村级主办,群众自愿

宝丰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北宋年间,因境内矿藏丰富而得名。现在,享有“曲艺之乡、魔术之乡、美酒之乡”美誉的宝丰,更是名扬全国。宝丰县面积不大,72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大约50万人。虽然这里物阜民丰、文化荟萃,但占总人口14.06%的60岁以上老人,也让宝丰和全国一起步入老龄化时代。

独特的区域优势和厚重的历史文化,促进了宝丰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给更多的农民提供了外出务工和经商的机会,但大量农民外出,也使农村空巢老人不断增多。“子女常年不在身边,老人的生活自然受到影响,比如万一出现突发疾病,身边连个施救的人都没有。”宝丰县民政局副局长范小欣说:“今年宝丰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为老年人搭建平台,计划一年内先建30个新农村互助家园试点,让他们有吃、有玩、有住,生活开心快乐,让外出务工子女无后顾之忧。”

农村养老,在宝丰历来被视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河南范围来看,宝丰县农村养老工作一直走在前列。“从2010年开始,我们县百岁以上老人每月领取200元高龄补贴,90岁以上老人每月领取100元高龄补贴。” 范小欣自豪地介绍说:“这样的标准,在平顶山可以说是第一家。此外,在‘五保’老人供养标准上,我们也走在前列,几乎所有的敬老院都实现了冬暖夏凉。”

建设新农村互助家园,是宝丰县在无数次考察和思考之后,量体裁衣探索出的养老模式。“最初听到全国其他地方有类似的做法,但并不适合我们,互助家园是在别人做法的基础上,我们经过了反复总结和论证的结果。”

宝丰县新农村互助家园按照“村级主办、群众自愿、互助服务、政府支持”的原则,建设地点一般选在村里闲置的学校、村部、厂房或者私人的房子等,每个村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建设;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有村民捐助、个人投资、村集体出资等,此外,每个互助家园政府拿出3万到5万元作为扶持资金,对水、电、暖等日常开支,政府也予以适当补贴;根据条件的不同,每个互助家园的收费标准也不尽相同,入住的老人,每月有收200元的,也有收300元的,还有按天收费的。

“新农村互助家园的原则一定要是非盈利性的,目标就是群众和政府一起,给老年人搭建一个生活平台,让他们抱团养老。这其实也是一个奉献爱心的平台。”范小欣说,“谁家都有老人,谁都会变老,每一个人都应该为养老事业作贡献”。

众人拾柴

万事开头难,范小欣坦言,能不能成功建设起新农村互助家园,最初她自己心里也没底。农村养老,毕竟是一个全社会都在寻求破解的民生难题。“这是一个全新的工作,当时我天天下乡”。

“一开始我担心这个事能不能做成,会不会中途夭折。”范小欣说,“即便和民政所的同志谈起这件事时,他们也是这个摇摇头,那个说不可行”。

但让范小欣欣慰的是,实际工作起来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我越来越发现自己所做的是一件深受群众欢迎、很有意义的事情。”范小欣说,“农村真的很需要这样的养老机构,爱护老人,让老年人有个好的归宿,是大多数村民的心愿”。

最初,范小欣把目光瞄向经济状况相对好的商酒务镇商酒务村和赵庄乡大黄村,反响好得出乎意料。商酒务村为镇政府所在地,大黄村位于魔术之乡,这两个村不但经济相对发达,外出务工人员也很多。听说要建新农村互助家园,许多空巢老人都喜出望外。

为了建设新农村互助家园,商酒务村党支部书记郭建新特意将村里100亩耕地的收入全部划拨出来,专门用于新农村互助家园的开支。此外,他还一边多方筹备资金,一边将村主任和一位村委委员的日常工作转移到新农村互助家园上来。“对建设新农村互助家园,村民们都很支持,他们有的从家里拿来米面,有的出钱,村里的企业也资助了不少。”郭建新高兴地说,“现在,新农村互助家园里住有一二十位老人,他们每月只需交200元钱。这些钱显然不够他们的开支,多出的部分村里垫付。以后,如果外来的资金多了,还要降低收费标准”。

范小欣告诉记者,商酒务村有5000多人,空巢老人很多,新农村互助家园里现在之所以才有一二十位老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的影响。“农民养老的思想观念不统一,有的觉得住进新农村互助家园很好,有的说啥也不来。”范小欣说,“现在,许多空巢老人正在被新农村互助家园里温馨舒适、开心快乐的生活所吸引,今后,住进来的老人会越来越多”。

作为闻名全国的魔术专业村,大黄村村民思想意识开放得多。大黄庄村新农村互助家园建在闲置的学校,这个昔日孩子们的学习之地成了老年人的幸福乐园。每天,都有三四十位老人聚集在这里谈古论今,吹拉弹唱。村党支部书记马豹子曾经多次带着魔术队外出表演,从21岁起,逢年过节他都要为村里的老年人发放节日礼物。“我们村里1500多口人,虽然人数不多,但很富裕,光小轿车就有一二百辆。”马豹子说:“由于村民经常外出表演魔术,空巢老人的比例很高,建设新农村互助家园,对我们村来说真是太及时了。”为了让老年人拥有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马豹子自己拿出约20万元用于床、空调、冰箱等物品的购置。

现在,说起新农村互助家园,许多老人都兴奋不已。“有一次我们去调研,老人们不知道说啥好了,竟然激动得高喊‘万岁’。”范小欣说,如今,建设新农村互助家园已经深入人心。

幸福乐园

8月24日下午3时,当记者来到商酒务村新农村互助家园的时候,老人们刚午休过。在其中一个房间内,整整齐齐地摆放着4个床位,几位老人衣着整洁,精神矍铄,正开心地坐在床上聊天。

73岁的江让老人年轻时是教师。由于孩子都在城里工作,在家时,只有她一人整天孤单单地守着空荡荡的院子。“这里热闹得很,每天都有人唱戏拉弦子;现在吃饭也应时了,以前一个人在家,做饭也没有心情;每天晚上,我们老姐妹几个都有说不完的话;最重要的是,我们生活在一起,可以互相照顾。”江让开心地说。

坐在江让旁边的是81岁高龄的高变老人,她耳聪目明,思路清晰,听江让介绍互助家园的生活,她也不停地插话:“我年轻时是村里的妇女主任,现在孩子在外面开车,一个人在家实在没意思……现在,我每天五六点起床,起来后就在院子里活动活动。我住进来不到一个月,这里的生活比家里好多了。”

在另一间屋内,79岁的孙喜会老人正拿着收音机听戏,年轻时,他曾担任村大队长。“我来到互助家园才一个月时间,体重就增加了二三斤。这里伙食很好,吃的有新鲜蔬菜、豆腐和鸡蛋,还经常吃肉。”孙喜会开心地说:“我喜欢玩扑克,旁边屋内就是娱乐室,啥时候想玩就去玩,现在,其他几个老哥们去外面拉弦子唱戏了。”

“新农村互助家园的建筑面积约有680平方米,设有宿舍、活动室、保健室、厨房等,设施非常齐全,入住的老人,集中吃饭、相互照顾、共同生活。”村支书郭建新向记者介绍说,“现在,居住在这里的大都是思想比较开放的老年人,在他们的感染下,村里许多空巢老人也都打算搬进来”。

与商酒务村相比,大黄村新农村互助家园更有特点。由于位于昔日的校园,这里花草争艳,环境幽雅,刚走近大门,老年人的欢声笑语就从院子里传了出来。

69岁的姚献臣是互助家园的负责人,当兵出身的他依然保持着硬朗的身体。说起新农村互助家园,他侃侃而谈:“老年人不但有物质上的需求,更有精神上的需求,只有精神好才能身体好。在这里,老年人想拉弦就拉弦,想唱戏就唱戏,生活无忧无虑,开心得很。”

任马套今年82岁,子孙满堂的他,对和孩子们在一起生活并不太感兴趣。“孩子们都忙,我住到他们家总觉得不自在,现在,新农村互助家园是我最喜欢来的地方。”他说,“我在这里住一天交10元钱,想回家就回家”。

年轻时,任马套是村大队长,今昔对比,他不禁吟唱起自己为新农村互助家园写的歌谣:“互助家园真是好,老年人在一起,又是说又是笑,谈古论今多热闹。有的扭秧歌,有的把舞跳,有的唱曲子,有的把锣敲,丢掉一切的烦恼,互相帮助真是好,感谢党的好领导……”

说起新农村互助家园的发展,马豹子心情振奋地说:“现在的位置,只是村里一个过渡点。新的新农村互助家园正在新型农村社区内紧张建设当中,建成后,环境将更加优美,功能也将更加齐全。按照规划,新的新农村互助家园两个对角的距离是100步,寓意饭后百步走和健康长寿;中间有小岛,还要留出几亩地做菜园,让老年人尽情享受美丽的田园风情……”

河北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分析 篇4

一、河北农村互助养老的含义、定位和特点

河北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首先出现在肥乡县。这种模式的含义是“集体建院、集中居住、自我保障、互助服务”, 实现“离家不离村, 离亲不离情;养老在乡村, 享乐家门口”的养老愿望。这一模式主要解决子女在外务工、经济来源有保障、身体健康、生活能够自理的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1、农村自建互助幸福院, 政府补贴保证运转, 老人花费少。互助幸福院的建设和管理主体是村委会;政府补贴基本保证运转, 每建成一套“互助幸福院”, 配套措施由政府承担, 住满20人的, 每年给5, 000元钱经费, 入住的老人自带米面油就可以了, 每位老人每月花销折合人民币不足20元;2、入住老人互助供养, 自我管理, 不需要服务人员;3、这种模式可以解决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难题。

二、基于PEST方法的农村互助养老

模式优劣势分析

PEST分析法是一个常用的分析工具。在PEST方法中, P (Politica1) 是政治因素, E (Economics) 是经济因素, S (Socia1culture) 是社会文化因素, T (Technologica1) 是技术因素。这四个因素对某种养老模式定位的作用是关键性的, 每一个因素的不确定性都会对某种养老模式的存续及发展构成严重阻碍。

1、政治因素。

新时期的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民政部李立国专程到肥乡进行调研, 称这一养老模式是已经被实践证明, 是群众需要的、村级组织有能力兴办的、政府有支持条件的新型养老模式。民政部已下发指导意见, 在全国农村倡导互助养老模式。这种模式被河北省民政厅确定为“幸福工程”在全省推广。河北省政府《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明确提出了2012年“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覆盖率达到40%以上”的目标。从上述分析来看, 由于高层政治的支持, 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发展拥有很好的政治环境。

政治不确定因素:国家层面的支持还未出台;省政府的强力推动容易导致基层政府疲于应付, 会出现敷衍现象, 造成互助幸福院有名无实, 老人得不到真正的养老服务。

2、经济因素。

农村互助养老模式与经济发展水平、资金投入程度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状况紧密相关, 受到经济因素的深刻制约。地方经济水平是搞好互助养老必要的物质前提。农村互助养老模式费用低, 村集体一次性投资建设外, 每年水、电等费用仅几千元, 入住老人每月只需花费几十元。这种模式村级组织有能力兴办, 政府有条件支持。河北省将这种模式确定为农村养老“幸福工程”在全省推广, 2011年省级财政列支8, 000万元专项资金以奖代补, 鼓励各地因地制宜, 利用闲置校舍、厂房、村委会房屋、民房等, 推动“互助幸福院”建设。这些经济支持有力地推动了互助养老幸福院的发展。

经济不确定因素: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会导致各地互助幸福院建设的参差不齐。互助幸福院由村组织负责建设和维持运转, 对于一些经济状况不佳的农村来说, 甚至难以筹措启动资金, 何况还要维持长期运转。

3、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公众对农村互助养老的支持和认同程度对实际工作的推动程度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搞好互助养老必须增强社会公众的感情投入和参与积极性。这种模式能够缓解代际养老压力, 既给老人提供了集中居住、互相照顾、快乐生活的自由空间, 也为子女赡养老人提供了平台, 为孝道文化的发扬探索了新的形式;既解除了老人孤独寂寞, 也解除了子女外出务工的后顾之忧。

社会文化不确定因素:中国固有的家庭养老的孝文化在某种程度上阻碍着人们对于这种养老模式的认同, 毕竟我们理想的养老模式是三代同堂、父慈子孝、儿孙绕膝、颐养天年。

4、技术因素。

互助养老模式中低龄照顾高龄、健康照顾体弱, 在开展工作时不可能不需要技术、技巧和方法。技术因素是这一模式的劣势, 老人们几乎没有任何关于养老服务的技术、技巧和方法;农村卫生服务和公共服务设施比较脆弱, 难以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三、发展农村互助养老的建议

1、争取国家支持, 提高建设层次。

河北省的农村互助养老幸福工程已经得到国家民政部的肯定,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示范互助幸福院的建设, 争取把这一做法纳入国家支持的范畴, 把这种模式作为国家养老体系建设主要形式列入支持范围, 由此也能享受到各种政策。

2、政府分类补贴, 实现均衡发展。

由于各地农村发展不均衡, 经济条件差异大, 政府的补贴应加以分类, 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 给予政策支持, 鼓励地方自行筹资建设;对于经济条件相对好的地区, 给予适当补贴, 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对于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 则加大补贴力度, 鼓励慈善资金捐赠。通过分类补贴, 实现农村互助养老的均衡发展, 使各地老人享受同等的养老待遇。

3、资金捆绑投入, 提高使用效益。

互助幸福院建设资金基本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房屋建筑改造费用, 通过整合扶贫、财政、住建、发改、民政、残联等部门资金解决;另一部分是水、电、路、通讯、电视网络等配套基础设施费用及相关新农村配套项目建设费用, 通过相关部门安排项目资金解决。这样既充分发挥各部门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又可以解决贫困地区互助幸福院的建设资金问题。

4、加强督查, 保障建设质量。

对不具备相应条件的互助幸福院重新规范, 特别是对那些借互助幸福院建设之名而借机敛财的, 相关部门要加大查处力度;另一方面要对互助幸福院基础设施等硬件条件严格把关, 制止将一些不符合条件、设施老化陈旧或是不达标的场所充当互助幸福院, 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5、完善公共服务, 弥补技术劣势。

一是把互助幸福院建设与乡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相结合, 由乡村医生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强化医疗跟踪服务, 实现农村医、养结合;二是强化公共服务, 把互助幸福院建设与老年服务站建设相结合, 吸收、整合乡镇各类服务机构组织和人员组成农村老年服务站, 与农村互助幸福院有机结合, 免费为老人提供公共服务, 维护老人合法权益, 提高老人养老质量;三是创造条件吸引志愿者加入, 改善互助幸福院的年龄结构, 创造幸福氛围。

参考文献

农村养老保险模式分析 篇5

作者单位:赤峰市巴林左旗民政局

通讯地址:赤峰市巴林左旗党政综合楼104室

联系电话:0476-7861401 ***

电子邮箱:3194026@163.com

浅析我国农村养老模式创新

-----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8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3.3%,占全球老年人口21.4%,居世界首位。预计到“十二五”期末,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量近突破2亿,这预示着我国已经提前步入了人口老龄化,并达到了高峰期。如何解决养老问题已成各级政府加快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急需破解的难题。本文从当前农村养老形势和现状出发,详细阐述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的含义、定位、特点以及具有的独特优势和发展前景,并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分析了农村互助养老这一新模式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瓶颈制约和不成熟因素,如政治条件不成熟、保障资金不足、养老观念阻碍、技术支持缺乏......等等,进而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以充分发挥和调动社会、政府与个人三级联动的积极作用。

一、农村社会养老当前形势和现状

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力进城务工、经商,农村“空壳”化、“空巢”化、人口老龄化、生活贫困化问题、养老隐性问题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偏远农村地区日益凸显,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有关数据统计,全区有150多万农村老年人口中约有30%是贫困、独居老人。农村留守、空巢、独居老人逐年的增加,子女在外务工、经商尽不到赡养义务,许多老人家庭贫苦、生活条件困难、居住条件简陋、子女无暇照料、老年生活孤独、精神慰籍缺失,而此时养老服务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公办养老院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据有关媒体报道,很多公办养老院,却出现了“无人入住”、“无法入住”或的入住率较低的现象,调查发现:很多老人们之所以不愿意去敬老院,绝大部分是中国的养老观念在作怪,“宁可在家养老、也不愿去养老院”,人们思想里还残留着“没有子女的老人才去养老院”的传统;有的是要守祖业;有的觉得人要落地归根,死也要死在自己家里;有的始终认为在敬老院受约束,没有自由;还有的五保老人不进敬老院更是有说不出的苦衷,乡镇干部透露,这些人的亲属为了得到国家每年给老人的一份五保金,借口说“你去了,外人会骂我们不管你、没良心”等,从而达到阻止老人去敬老院、养老院的目的。在这样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社会养老缺位的背景下,探索农村养老的新模式,解决好农村老人、特别是留守、空巢和独居老人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当前迫切需要破解的难题。因此,寻找一条能够改变当前农村养老现状的新模式,这就是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

二、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的含义、定位和特点

互助养老是介于纯社会化养老和居家养老之间的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互助养老更强调普通群众之间相互的帮扶与慰藉。这种模式是“集中居住、分户生活、统一管理、互帮互助”。“集中居住”就是通过整合项目,捆绑资金,集中建设或改造村级互助养老幸福院。主要接收五保户和“空壳村”、“老龄村”以及失去生存条件的自然村的老年人。“分户生活” 就是让入院的老人们单独分户居住,分灶饮食、蔬菜自给自足,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保持他们原有的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统一管理” 就是互助养老幸福院由政府出资建设,为集体财产;村委会统一管理、维护,统一提供服务;老年人无偿居住,子女没有继承权。“互帮互助”就是在互助养老幸福院不设专职服务人员,由互助养老幸福院协调安排老人们结对互助,年龄小的照顾年龄大的,身体好的照顾身体差的,彼此相互帮助,共同生活。这一模式实现了他们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生活,“进院不离家、离家不离村,离亲不离情,离户不离土;养老在乡村,享乐家门口”的养老愿望。主要解决了子女在外务工、经济的来源保障,身体健康、生活能够自理的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而就近居住的方式更是解决了老人故土难离情结,这一模式既满足了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又为老年人养老提供基本保障,从而对稳定家庭、稳定社会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

这种互助养老模式的特点是:

一、地方政府的资金扶持、社会力量的经济支持保证了这种村级互助养老幸福院的正常运转,老人们只需自带米面油就可以生活,每位老人每月花销不足百元,跟居家差不多,所以能够深受农村老人的认同与欢迎。

二、入住老人互助服务,自我管理,不需要服务人员。

三、这种模式给老年人提供了集中居住、互相照顾、快乐生活、安度晚年的自由空间,老人们获得被需要的满足感的同时,子女也少了因为把老人送敬老院而被议论的顾虑,从而为子女赡养老人提供了平台;减少老人与子女因琐碎小事产生的摩擦和纠纷,降低子女不孝、婆媳不和等不和谐因素,直接推动民风改善,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

四、这种模式可以解决老年人的生活照料、排解老年人孤独和寂寞的精神慰藉难题,既解除了外出务工、经商子女的后顾之忧,又减轻了他们的压力,让更多青壮年劳力放心大胆走出家门闯天下,吸纳更多信息,赚取更多财富,及时更新观念,这对于城市化的发展以及城乡接轨,落实“城市反哺农村”,都是一种积极的推动。

四、这种模式有效地保障了老人有适合生存的必需条件,可以让老人们有归属感,有效弥补了农村家庭养老的不足,使农村空巢老人和漂泊老人实现了“住有所居、老有所乐”。

五、弥补了政府在养老服务方面的缺陷,这种模式有效解决了政府财力不足、养老服务资源短缺、养老服务人员匮乏等农村社会养老问题,分担了政府在农村社会养老中的负担,是政府养老服务不足的有益补充。

六、集体居住丰富了农村老人的精神世界,相似生活习惯、相近人生经历、相互认同观念的老人在一起生活,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帮助、相互支持有利于老年人精神生活得到充实,对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价值。

三、农村互助幸福院的养老模式优劣势分析

实践证明,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较好解决了老人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文化活动等需求问题,实实在在给老人们解决了最基本、最迫切的生活困难,既体现传统居家养***俗,又促进了家庭和睦,具有着独特的优势:

第一、农村互助幸福院的养老模式在个别地区的探索成功,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民政部长李立国同志进行专项调研时,称这一养老模式是已经被实践证明,是群众需要的、村级组织有能力兴办的、政府有支持条件的新型养老模式。民政部也下发指导意见,在全国农村倡导互助养老模式,各省市也相应的出台指导意见和具体要求,因此有了党和政府的支持,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发展势必会拥有良好的政治环境。

第二、当前的农村互助幸福院的养老模式与经济发展水平、资金投入程度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状况紧密相关,受到经济因素的深刻制约。地方经济水平是搞好农村互助幸福院的必要的物质前提。由于这种模式投资少、运转费用低、操作简单等因素,只需当地政府一次性投资建设外,村级组织只需承担水、电、暖等日常运转的可能几千元的费用即可,入住老人每月生活费可能不足百元就可以在这里快乐的安享晚年。这种模式村级村组织有能力兴办,政府有条件支持。因此这种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发展拥有了良好的经济条件。

第三、在这种互助养老幸福院中充分尊重老人的生活习惯,在日常生活里,以老人自我管理、互助照顾为主,采取自我选择、协商互助、来去自由的管理模式。是符合农村实际、具有特色的低成本“精神养老”之路的,它既有农村养老院的特征,又符合农村老年人的居住养***惯;既给老人提供了集中居住、互相照顾、快乐生活的自由空间,也为子女赡养老人提供了平台,为孝道文化的发扬探索了新的形式;既解除了老人孤独寂寞,也解除了子女外出务工、发家致富的后顾之忧,因此这种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发展是符合社会养老文化的实际。

第四、这种农村互助幸福院的养老模式是应对当前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效措施;是适应传统养老模式转变、满足人民群众养老服务必需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失能老年群体养老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当务之急;同时也是解决农村劳动力、提高老年人幸福指数的有效途径。

第五、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这项工程的大力实施,有效的解决了“空壳村”的土地荒芜,村容陈旧落后的状况,有利于生态的恢复、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推进。

第六、社会公众对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支持和认同程度对实际工作的推动程度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在全社会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范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为新兴事物,农村互助幸福院的养老模式也面临着一些瓶颈制约和不成熟因素,如政治条件不成熟、后续保障资金不足、养老观念阻碍、技术支持缺乏等。

一、政治方面:国家层面的支持还未正式出台。个别省市级政府的强力推动容易导致基层政府疲于应付,出现敷衍现象,造成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有名无实,老人得不到真正的养老服务。

二、经济方面:首先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会导致各地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建设参差不齐,互助幸福院由村组织负责建设和维持运转,对于一些经济状况不佳的农村来说,甚至难以筹措启动资金,何况还要维持长期运转。其次是农村独居老人的数量不断增多,对互助养老设施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以目前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的资金筹措方式来看,政府扶植、村集体注资以及依靠社会力量支持的资金筹措方式并不具有绝对稳定性,可能会出现资金链“断缺”的情况,而目前国家层面还没有启动互助养老专项资金。

三、社会方面:中国固有的家庭养老的孝文化和在家养老的陈旧观念在某种程度上也阻碍着人们对于这种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的认同,毕竟老人们的理想养老模式可能是三代同堂、父慈子孝、儿孙绕膝、颐养天年。

四、技术方面:这种农村互助幸福院中低龄照顾高龄、健康照顾体弱的互帮互助模式,在开展工作时不可能不需要技术、技巧和方法。因此技术因素就是这一模式的劣势,老人们几乎没有任何关于养老服务的技术、技巧和方法;农村卫生服务和公共服务设施又相对比较脆弱,难以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五、发展项目方面:养老服务项目、内容及服务形式都比较单一;有的地方可能存在只注重基础建设以及政府资金的投放,忽视了多元化模式的建设;只注重农村老人的物质层面的需求,忽视了其精神文化生活层面的渴望。这些做法不利于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六、意外责任方面:农村互助幸福院内入住的老人,在生活过程中难免会发生各种意外,对于发生意外带来的伤害应负责任问题,如何认定、如何履责。一般村级组织在老人入院前可能会与老人及其子女签订意外伤害由老人和其子女完全承担责任的协议,而这种协议对于习惯上能够明确责任的问题尚可自行解决,但对于责任主体不明确的伤害,则难以认定,这也是阻碍村级组织建设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的现实难题。

四、浅谈发展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的几点建议

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作为符合当前农村养老现状的一种新型模式,需要政府进一步规范和扶持,同时也需要一系列配套措施的保障,充分发挥和调动政府、社会、个人的积极性,形成整体合力。

1、建议争取国家支持,建立农村互助养老的法制化。由于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认可的时间并不长,所以相关法律尚未出台或并不完善。需要在进一步加强示范互助幸福院的建设的同时,争取把这种模式作为国家养老体系建设重要形式列入支持范围,从而建立完善的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法制化。一方面要明确农村互助养老相关立法。以法律的形式来确立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在国家和社会经济生活当中所处的地位,对扶持政策如何执行要具有可行性的执行标准和操作办法,以法律形式为依据建设的互助养老模式就避免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政策过于笼统而导致的互相推诿现象,使互助养老能真正带来的实惠。这既是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得以顺利推行的必要前提,也是广大农村老人基本权益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农村互助养老的法律监督机制。农村互助养老保障资金的运营与管理是否规范,是互助养老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也是保障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健康运行的重要保证。最后要加强政府在农村互助养老中的引导作用。政府和相关行政部门可以制定和完善更多支农、惠农政策及法律法规,充分、合理的利用好农村的工业及商业用地,引导乡镇、村集体实体经济的发展和壮大,为农村互助养老提供资金保障;政府还可以通过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进入养老领域,引导更多有一定发展规模的企业或具有公益慈善意愿的优秀企业家注资;各级政府更可以将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建设列入财政预算,加大在资金上支持力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县两级财政,并建立福彩公益金投入机制。

2、建议政府补贴分类实施,实现各地均衡发展。由于各地农村发展不均衡,经济条件差异大,所以政府的补贴应加以分类,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给予政策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自行筹资建设;对于经济条件相对好的地区,给予适当补贴,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特别是外出经商“成功人士”回报乡亲,为互助幸福院提供经济支持;对于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则加大补贴力度,鼓励慈善资金捐赠,通过分类补贴,实现农村互助养老的均衡发展。

3、建议政府在资金管理上实行捆绑投入,提高使用效益。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建设资金方面,如:房屋建筑改造费用,可以通过整合扶贫、财政、住建、发改、民政、残联等部门资金解决;如水、电、暖、路、通讯、电视网络等日常运转、配套基础设施费用及相关新农村配套项目建设费用,可以通过相关部门安排项目资金解决;如家具、家电等设施,可以通过动员、协调党政机关、酒店宾馆、企事业单位将更替下来的无偿支援村级互助养老幸福院,或对口帮扶村级进行支援。这样既充分发挥各部门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又可以有效的解决贫困个别地区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的建设、维护及维持资金问题。

4、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充分发挥管理职能,保障建设规划合理、质量达标。各地区应该因地制宜,整合资源,立足于自身和当地实际,科学制定农村牧区互助养老幸福院建设规划,坚持源于实际、贴近实际、符合实际的原则,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充分发挥管理职能。一方面对不具备相应条件的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重新规范,对不符合条件的建设规划进行整改;另一方面要对互助幸福院基础设施等硬件条件严格把关,制止将一些不符合条件、设施老化陈旧或是不达标的场所充当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最后是对互助幸福院的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互助院屋舍等质量检查管理,每年要定期进行房屋质量认定,并必要的修缮,严禁使用危房,消除安全隐患,使得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是名副其实的老人幸福之家大院。

5、建议职能部门完善公共服务,弥补技术劣势。一是把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建设与乡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相结合。一方面由乡村医生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强化医疗跟踪服务,实现农村医、养结合;另一方面借助这一优势,在有条件的互助幸福院配备兼职医护人员,定期为老人检查身体。这样有助于改善老人的生活质量,也避免因患病不能及时医治而导致病情加重的情况发生。二是强化公共服务,把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建设与农村敬老院建设相结合,吸收、整合乡镇各类服务机构,如:民政所、司法所、派出所和民间调解等工作人员组成的农村老年服务队,为老人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维护老人合法权益,提高养老质量,让他们开心的度过一个健康、幸福的晚年。三是创造条件吸引志愿者加入,鼓励村民和社会人员参与到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的服务中来,建立青少年志愿者队伍,到互助幸福院开展养老服务志愿活动,既提高服务水平,弘扬敬老爱老的道德精神,又能创造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的幸福氛围。

6、建议建立县(旗)级互助养老指导中心。以县(旗)为单位,由相关部门组建一个农村养老指导中心,组建农村养老专业化人才队伍,建立日常活动管理制度,指导农村养老建设,解决农村养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规范农村养老的发展模式,监督农村养老的发展,将农村养老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总结并上传上一级部门寻求解决方案,建立农村养老激励机制,形成一个正常、有序、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7、建议村级组织努力为老人提供和搭建休闲娱乐及发挥余热的平台。比如:开垦一块小菜园,给居住的老人提供休闲、劳动的园地,让身体稍好点的老人可以种种蔬菜,农村老人干了一辈子农活,闲不住,大家都爱到地里活动活动筋骨;比如可以让互助养老幸福院里有名望、在农村说话又管用的老年人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参与部分村务管理,参与红白理事会,参与民事调解,参与民主评议等,更好地发挥其优势和余热,此外村级组织还可以举办各项年老文体活动和比赛,展示他们的特长,不断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实现“老有所居、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8、建议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村的养老保障体系。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社会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完善责任保险制度、老年人福利补贴制度、农村养老保障法及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等。让一些符合条件的老人能够依靠低保、退耕还林补助、粮食补助、困难群众一次性生活补贴、老年人生活补助、高龄津贴补助、临时生活困难补贴救助、低收入群众临时价格补贴补助等政策补助颐养天年。

简要的结论:

农村社会养老模式调查研究 篇6

关键词:农村社会养老;模式选择;服务

我国目前农民的养老保障仍以家庭养老为主,将逐步向社会化养老为主转变,在不超越经济条件许可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具有现实意义。

调查研究以淄博职业学院附近的南营村为例,验证了目前农村社会养老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足。通过调查,阐述了中国农村养老的现状,揭示了中国农村养老存在的一些突出的问题,并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作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途径。

一、南营村养老模式的问题

(一)单一家庭养老模式存在缺欠

南营村依然以家庭养老为主。“养儿防老”这一观念在该村依然盛行。绝大多数家庭把毕生的精力都倾注在孩子的身上,没有为自己将来养老做打算的意识。到了老年,很多人丧失继续操持农活的能力,尤其是高龄老人成为明显的弱势群体,加上自身积蓄不多或没有积蓄,从而不得不依靠子女来维持生活。然而农村经济来源单一,农民增收难度大,使得单一家庭养老矛盾突出,引发不少家庭矛盾和冲突。

(二)“空巢老人”问题突出

“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有人用这句话来形容空巢老人的独居生活。在现在这种竞争压力很大的社会环境下,好多人都自顾不暇,更很难抽出时间来照顾老人了。

(三)农村老人精神生活单调

当前南营村的公共文化活动匮乏,老年人的闲暇时间多数只能通过聊天、看电视、赶集等方式打发,精神文化生活单一,而其中以空巢留守老人的精神孤独更为严重。

二、南营村养老模式问题产生的因素

(一)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

这是促使家庭养老变革的决定性因素。在城镇化进程中,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变更,弱化了土地保障作用,促使了社会养老方式的产生;另一方面,工业大生产劳动方式的重大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劳动者作为养老义务承担者的角色,家庭赡养和生活照料功能随之受到减弱。

(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增加,商品性支出增大

这改变了老年人供养以实物支付为主的传统方式。子女对老年人的供养主要表现为货币支出。这使老年人供养状况直接受子女货币收入的影响,缺乏了稳定性。

(三)家庭规模小型化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家庭“421”人口结构的形成,家庭小型化也在农村发展。独生子女夫妇须同时照顾多位老人,生活压力不断增大。而已婚子女与老年人分居现象逐渐增多,老年人单身户或一对老人夫妇比重提高,丧偶老人群体及与子女分居的老人等特殊群体不断增加,这些纯老户与特殊户老人群体,在居家养老方面也就出现了困难,需要社会予以关怀。

三、对改善当前养老模式存在问题的建议

第一,改善单一家庭养老模式,建立适合农村养老的多元化老人生活照料体制。具体将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集中供养方式。主要针对高龄老人及有特殊困难的老人。他们之间将有部分人住进敬老院、老年公寓、托老所等设施,生活照料由老年服务机构承担下来,由老人或家庭提供一定的费用。另一种是社区服务方式,由社区老年服务组织为主提供服务人员进入家庭服务。居家养老模式将居家和社会化服务有机结合起来,使老年人既能继续留在熟悉的环境中,又能得到适当的生活和精神照顾,免除了后顾之忧。

第二,建立健全农村老年医疗服务保障体制。建立多形式、多层次、多类别的医疗保障制度,尤其要鼓励农民互助共济兴办合作医疗,确保农村老年人享有保健医疗,提高老年老年人健康水平,实现健康老龄化。

第三,建立老年精神生活体系。以乡村为单位,建立老年文化、体育、教育、娱乐活动场所。全面考虑老年人的需求,社会的多元化决定了养老需求的多样化,一方面,针对老年人的不同生理需求在福利设施、服务体系以及居住环境等方面,采用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设计。另一方面,对老年人的需求由开始的注重经济、生活和医疗保健逐渐开始转向全方位的照顾,特别是精神慰藉方面,更注重对老年人心理和情感上的关怀,追求老年人生活的更加充实和老人的情感需求满足。如让老年人重新回归家庭,倡导居家社区服务的养老模式,鼓励老年人重新就业、参加各类社会组织、参与各类公益性活动等各种措施鼓励老年人回归社会。

四、结论

综合考虑我国养老的经济实力、人力资源、文化传统及亲情、空间、服务和需求等一些因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我国应构建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运转协调、服务高效的新型老年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和养老服务模式。该模式具有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对象公众化、服务队伍专业化等特点,是目前中国养老模式合理的历史选择。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陈丽娜,赵桂英.借鉴国外经验,构建中国养老模式[J].衡水学院学报,2011(13).

我国农村现行的几种养老模式分析 篇7

对于养老模式, 学术界没有统一的界定, 此种含义的还有“养老方式”、“养老形式”、“养老制度”等等。刘从龙认为, 目前家庭养老是老人在收入来源和生活安排上均依赖于家庭其他成员;如果老人有自己的收入来源, 自己料理自己的生活, 即为自己养老;社区 (含乡镇企业) 养老指集体经济实力雄厚的乡村或乡镇企业, 仿照城镇企事业单位的退休办法, 给老年人发放养老金。社会养老指实行养老保险, 由社会统筹解决养老问题。本文将使用此种分类方, 对我国农村现行的几种养老模式进行分析。

一、家庭养老

学术界目前在养老内容上已基本达成一致, 认为养老涉及经济或物质的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三个方面。穆光宗在《家庭养老面临的挑战及社会对策问题》一文中提出最具代表性的观点, 认为根据其“养老支持力”的来源, 可将养老模式进行区分。所谓家庭养老顾名思义就是主要由家庭成员来提供养老资源的养老方式和养老制度。在我国广大农村中, 老年人仍与子女孙辈们居住, 形成三代同堂或四代同堂的大家庭。

家庭承担着农民养老保障的功能, 赵瑞正学者在其著作《中国农民养老保障之路》中进行的千户农民调查和百户老年农民调查的数据显示:一是绝大多数的老年农民居住在家。1000名被调查者中与子女、父母、配偶居住在一起的比例之和为86.7%。二是老年人的生活来源和生活照料主要依靠家庭。关于生活给和生活物品的供给, 1000名被调查者中主要依靠儿孙、自己或配偶的占98.8%。关于生活照料的, 1000名被调查者中主要依靠儿孙、自己或配偶的占97.6%。在关于感情抚慰和生产劳动的调查中, 依靠家庭的比例分别是92.8%、94.1%。三是老年农民的医疗费用主要由家庭承担。完全由自己承担、儿孙承担和由儿孙与老人共同承担医疗费的比例达到96.6%。

尽管家庭承担着农民养老保障的功能, 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 在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空巢家庭”, 并且养老成本也在不断的增加, 使得家庭的经济负担日益加重, 在沉重的经济负担面前, 赡养老年人变得力不从心, 除此之外, 农村的“孝”文化也在减弱。上述种种使得我国农村的家庭养老面临巨大的挑战。

二、个人养老

个人养老 (自我养老) 是指老年人自身解决自己的养老问题。为此, 老年人平时要进行经济、健康和情感三个方面的储备。众所周知, 在中国的传统养老观念中, 老年人一般处于被动地位, 把自己的晚年生活保障全部都寄托在子女或晚辈身上, “养儿防老”的观念被视为天经地义。然而随着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人们观念所受国际经济背景的影响, 个人养老的观念和现实正在中国出现。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推行至今, 土地一直都是以户为单位的农民家庭维持生计的主要手段。绝大部分, 尤其是偏远地区和第三产业不发达地区的农民, 吃、穿、住、用都依赖于土地的产出。简单的农业生产使家庭收入有限, 子女无法完全承担父母的养老费用, 再加上60岁左右老人的身体还能胜任不少的农活, 就形成了只要还有劳动能力就不谈退休的情况。他们通常靠耕种责任田来保证口粮, 靠种棉花、养猪、养鸡等来换取日常零用钱。由于老年人生活节俭, 他们的劳动收入基本上能够满足自身的生活开支, 所以他们不愿也不需要完全依赖子女的供养。子女只是在老人完全失去劳动能力或在老人生大病的时候, 才对老人进行经济资助和生活照料。类似个人养老独立型的人,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将会增多, 也是目前农村养老保障的发展趋势之一。这种养老方式, 在我国农村地区的富裕家庭, 有较多经济和社会资源的老年人, 采取此种养老方式的较为普遍。目前, 还有些学者倡导建立村民养老“个人账户”。主张农村居民从年轻时就开始为养老做积累准备, 实现个人收入的终生调配, 这也是实现自养的一种途径。

此种养老模式在老年农民的身体状况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而不断弱化, 发生危机, 因此个人养老具有不稳定性。当老年农民年老或是生病不能够再自己参加劳动, 取得必须的生活保障时, 就必须要借助家庭中的子女来取得生活上的保障。所以个人养老并不是纯粹的个人养老, 往往到了后期会穿插家庭养老。

三、社会养老

社会养老是与家庭养老相对的一种养老形式, 它是指主要由家庭之外的国家、社会、集体等来提供养老资源的养老方式和养老制度。一般来说, 社会养老是与社会化大生产联系在一起的正规养老制度, 而家庭养老则是一种依靠血缘亲情和道德约束来维持的非正规养老制度。

农村社会养老的形式主要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五保供养、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农村养老保险是依据民政部门1992年《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实施的, 以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为目的, 坚持资金个人缴纳为主, 集体补助为辅, 国家给予政策扶持。但是由于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 农民的收入水平低, 及农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缺乏信心等原因, 大多数的农民都选择了最低的投保档次2元/月。这样如果农民在缴费10年后开始领取养老金, 每月只能领取到4.7元, 缴费15年以后也只能领取9.9元养老金, 如此少的金额根本不能起到农民养老保障的作用。

五保户供养制度是更具1956年《高级农村合作示范章程》规定对丧失劳动力, 无依无靠的老、弱、孤寡残疾居民进行“五保”, 即“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1994年国务院颁布《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 五保供养工作初步进入制度化、规范化阶段。2006年国家对此条例进行修订, 经原先的从乡统筹、村提留中筹集资金, 修改为主要由财政保障, 尽管五保制度在日趋完善, 但是保障的对象只是农村的极少数人。据统计, 2000年中国农村65岁以上的人口有5938万人, 社区五保老人有188.9万人, 占整个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3.18%。此外, 据民政部的统计, 目前, 全国符合五保条件的全国有570万人, 已经纳入到五保供养体系的仅有320万人, 由此看来, 五保制度并未实现所谓的应保尽保, 其覆盖范围还是有限的。

1995年民政部在部分地区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试点工作。在高峰期的1997年, 全国曾有900多个县开展了试点, 但大多数试点仅仅覆盖了县、镇中拥有城镇户口的人群, 仅南方的一些富庶村镇惠及农民。并且由于农民的实际收入受自然气候及农产品市场价格等相关因素的影响, 时高时低, 具有不确定性, 难以表现出一个常态, 因此, 认定最低生活费用的领取资格就显得比较困难。2006年, 1509万农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 其中包括一些老年农民, 但是收益的老人仍是占众多农村老年人口的少数。

四、社区养老 (集体养老)

在各种养老方式中, 农村社区养老服务的提供是缓解农村养老压力的一个具有生机和活力的途径。社区养老 (集体养老) 指以村为基本单位, 并作为资源配置主体对社区内的老年人口提供养老保障。村落社区是国家与农村社会的交接点, 也是国家与农民联系的中介。特别是随着人口老龄化高峰的到来, 人均寿命的延长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中国家庭规模不断缩小, 以往的“金字塔”型家庭结构逐步被“倒金字塔”型结构代替, 尤其是“空巢家庭”的出现, 社区养老就自然成为应对这一挑战的有效途径之一。

有关研究表明, 农村社区养老是由社区组织以保障让区内老年农民基本经济和精神文化生活以及日常生活照料为宗旨, 以社区经济和民间赞助为主要经费来源, 以灵活多样、经济实用为原则的养老制度, 具体包括经济保障、生活保障、医疗保障、精神生活保障等内容。它是在村集体具有一定经济行为能力或村民有一定互助意识的基础上, 通过自我开拓、自我创新而形成的养老模式, 具有因地制宜、灵活度高、便于协调、前景广阔等优点, 更加贴近农村老年人的生活, 也能有效改善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但是农村社区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的困难。首先是村集体经济积累不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造成了分散经营的农业生产格局, 导致集体经济薄弱, 乡村集体经济积累薄弱。尤其是取消农业税之后, 原来依靠的农业税附加被截断, 农村集体两村干部的工资都难以保障, 农村社区养老服务更无从谈起。其次是服务提供主体匮乏, 服务人员素质低。从整体上讲, 大部分中国农村地区的老年服务仍是空白, 农村地区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基本上完全依靠家庭, 农村中既没有社区养老的意识, 也没有社区养老的条件。其最根本的原因是经济条件达不到, 服务设施和服务人员缺乏, 农村社区养老服务缺位。再次是村民互助意识粗放。虽然农村村民之间的互助比较常见, 但是往往只是个体或家庭间的互助, 缺乏有组织的互助互济和相关的制度建设。最后是社会对老年人养老的关注不足。目前社会对慈善事业及福利事业往往关注教育、医疗、城市贫困人口方面, 对老年人福利的关注相对较少, 尤其是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方, 没有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综上, 除了上述四种比较典型的养老模式外, 目前农村还存在着居家养老、居家式社会养老、售房养老等各种的养老模式, 无论采取哪种具体的养老模式, 或是采取集中养老模式综合的养老体系, 其最终的目标都应该是, 改善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条件, 使得农村老年人在一种经济宽松的条件下颐养天年。

摘要:在倡导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背景下, 我国农村的养老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老年人口的福利问题, 还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大问题。文章对我国农村现行的几种养老模式——家庭养老、自我养老、社会养老、社区养老进行分析, 以期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提供借鉴。

关键词:养老模式,家庭养老,自我养老,社会养老,社区养老

参考文献

[1]、汪沅.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8.

[2]、赵瑞正, 王爱丽, 任伶.中国农民养老保障之路[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2.

[3]、杨复兴.中国农村养老保障模式创新研究——基于制度文化的分析[M].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7.

[4]、程启军.博弈与理性:农村养老方式的选择[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1) .

[5]、杨燕绥等.建立农村养老保障的战略意义[J].战略与管理, 2004 (2) .

[6]、李宗华.转型时期我国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 2007.

[7]、周绍斌.农村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保障研究[M].中国人口出版社, 2003 (4) .

农村养老保险模式分析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13 年 1—3 月份采用多阶抽样方法从罗山县 19 个乡镇中随机抽取 3 个乡镇, 再从被抽取的乡镇中随机抽取3个行政村,对这9个行政村按门牌号进行随机排序, 确定第1个门牌号后依次调查约45名农村老年人;对全县6所养老机构老年人进行单纯随机抽样,根据老年人编号的不同,采用随机数字表抽取每所养老机构35人进行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615份,有效问卷549份,有效率为89.3%。纳入调查的农村老年人均要求实际年龄满60周岁及以上且无严重精神疾病及听力障碍等。

1.2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方式收取资料。问卷调查员均由本科学历、并经过专门培训的本地人员组成,现场面对面访谈填写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1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2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评分( SF- 36) 量表[ 共8个维度,各维度得分为0分( 最差) ~100分( 最好) ,得分越高表示生命质量越好] 。

1.3统计学分 析本研究采 用Excel 2010和SPSS18.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计量资料用x±s表示 ,采用方差分 析 ,以P <0.05为差异有 统计学意 义。

2 结果与讨论

2.1罗山县居家养老现状罗山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大别山革命老区,多次被评为国家级贫困县,经济主要以劳务输出为主,青壮年劳动力常年在外务工,老人、妇女、儿童留守农村情况非常普遍;目前该县60岁及以上老人有9.3万 , 占全县总 人口的12.5%, 有将近6 000名需要供养的老人, 且老年人口数呈每年1.2个百分点递增的趋势,预计到2025年全县3个人中就有一位是老年人,“未富先老”使养老压力进一步加大。2011年, 罗山县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居家养老模式试点工作,目前已有2个乡镇实现全覆盖,其他乡镇基本建成2个试点村, 全县累计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71个,成立居家养老俱乐部135个,使农村居家养老范围不断扩大。2013年1—3月份 , 我们利用 调查表及SF- 36量表[包括生理功能( PF),生理职能( RP),躯体疼痛( BP) ,一般健康状况( GH) ,情感职能( RE) ,社会功能( SF) ,精力( VT) ,精神健康( MH) 及健康变化评分指标( HT)]对罗山县19个乡镇、6所养老机构老年人进行多阶抽样; 共调查60岁及以上的农村老年人549名,其中家庭 养老164人 ( 29.9%) , 居家养老236人( 43.0%) ,机构养老149人( 27.1%) ,3种不同养老模式生命质量得分比较, 家庭养老模式老年人生命质量综合评分得分最高,机构养老模式老年人得分最低,居家养老老年人生命质量得分居中, 不同养老模式老年人PF﹑RP﹑BP﹑GH﹑VT﹑SF得分以及综合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0) ,居家养老模式作为一种新事物在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方面优势并不是十分明显,见表1。

2.2 农村居家养老的 SWOT 分析

2.2.1优势1服务内容丰富多样[4]。罗山县居家养老服务主要分2大内容:一是居家日常护理服务,二是集中活动中心服务。日常护理提供上门服务,内容包括料理家务、清洗衣物、理发洗澡、代买物品、看护守护、情感交流、寻医拿药等;活动中心有电视机、影碟机、牌桌、饮水机、报纸等,老人们在这里可以打牌、下棋、看电视、聊天。2就地取材,互利双赢[5]。2009年罗山县启动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实行土地流转、承包经营,使农村留守妇女拥有大量空闲时间, 利用留守妇女照顾生活不能自理老人, 既解决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顾问题,又解决了留守妇女的经济收入,达到双赢互补的效果。3成本低,效果好[6]。居家养老集中活动中心一般占用村委会办公地点, 充分利用外出打工者闲置的房屋及闲置的学校,节约成本。既考虑到了老人长期生活在家里的习惯和感情, 同时又注重老人的精神心理生活,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不仅消除了在外务工儿女们后顾之忧而且提高了老年人生命质量及晚年生活幸福指数。

2.2.2劣势1资金匮乏。罗山县地处豫南大别山革命老区, 经济发展落后, 人均收入不足5 000元,从2011年开展农村居家养老试点工作到2013年1月,全县共有孝心护理员246人,按照每人200元 / 月的最低标准,每年护理费用近60万元。2服务对象有限。在推行试点阶段,居家养老主要是由政府购买服务来推动,出于资金考虑, 居家养老服务对象仅限于农村分散供养的五保老人、部分年老体弱的重点优抚对象、空巢老人及子女困难无赡养能力的病、残、智障、失能老人。3服务水平不高。居家养老护理员大多数是农村妇女,属于文盲或半文盲,文化水平程度低,她们能胜任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工作,但高层次的预防保健、文化娱乐、紧急援救等技能严重欠缺,且无相关专业培训机构,导致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较低。

注:PF—生理功能,RP—生理职能,BP—躯体疼痛; GH—一般健康状况;VT—精力;SF—社会功能;RE—情感职能,MH—精神健康。

2.2.3机会1政府高度重视老龄工作。政府重视是推动居家养老有效开展的关键性因素,2012河南省人民政府下发《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2011—2015年) 的通知》( 豫政办〔2012〕72号) 文件 ,要求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7],并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支持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措施。2家庭养老功能弱化,机构养老存在缺失[8]。罗山县每年劳务输出总人数高达20余万人,农村留守人口以妇女儿童和老弱病残为主,加上老龄人口越来越多,农村家庭养老功能严重减弱,养老观念逐步淡化。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体系,农村机构养老保障制度起步晚,发展也相对滞后,机构养老在农村仅局限于公益性的敬老院,商业性的养老机构目前并不多见。居家养老模式的推行,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家庭养老的压力, 填补农村地区养老机构的不足。3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养老需求增加。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第一批独生子女的父母已逐步进入老年阶段,“421”的家庭结构模式让“80”后无论是财力、体力、精力还是心理情感上都面临严重的压力,独生子女家庭产生的养老问题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带来契机[9]。

2.2.4威胁4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在加速的老龄化进程中, 我国农村老龄化水平均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农村的养老问题比城市更为严峻[10]。2居住分散,难于管理。居家养老模式在国内城市并不鲜见,因为城市人口相对集中,提供社会保障性服务较为便利,但在居住分散的农村,如何开展居家养老则是一项挑战。3农村地区养老政策不稳定。近几年,有关养老问题政策频出,2012年3月民政部召开了全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互助养老”模式,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以房养老”模式。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的SWOT分析结果见表2。

3 建 议

探索基于货币化子女照护责任的居家养老服务筹资模式,把子女对老人应尽的赡养责任中的照护责任,通过收取照护费的形式规范化、制度化和经济化[11],这样做既能解决现行居家养老服务遇到的资金不足困境又能规范子女赡养老人的责任和义务 ; 政府作为政策制定者,在制定总体方针政策的同时更应注重居家养老相关法律、法规执行的细化[12];加强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各部门应分工协作,做好人员培训、志愿服务、日常监督等工作,鼓励社会各主体参与居家养老服务[13];政府用于养老服务的财政性资金应重点向农村倾斜, 改善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条件,提高服务质量。

作者声明 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摘要:目的 通过SWOT分析方法对“居家养老”模式的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现状进行综合评价,旨在为政府提高居家养老服务水平做理论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抽样方法抽取河南省罗山县549名农村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其生命质量现状进行测评。结果 不同养老模式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综合评分分别为家庭养老(61.77±19.20)、居家养老(60.68±15.41)和机构养老(54.31±15.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居家养老老年人生命质量得分居中。结论 “居家养老”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从开始在河南省罗山县试行至今已有近4年时间,试点表明,居家养老模式符合我国“未富先老”的社会特点,适应我国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特征,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居家养老服务是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很多问题。本研究以河南为例分析居家养老模式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的探究 篇9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社会阶层,也是最为贫穷的阶层之一,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据国家统计局1% 的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1998年我国老年系数就达到了7.43%,正式步入了老龄化国家阵营,农村老年人口约占全国老年人口的75% 左右。长期以来,由于受到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二元社会结构的制约,数量巨大的农民群体并未被纳入到社会养老保险的范畴,农村老年居民很难通过社会养老保险的途径获取养老帮助、安度晚年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存在缺陷及其实施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予以解决。中国农村的养老保障制度已有40多年的历史,在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和完善过程中,我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则发展滞后、覆盖面和给付水平较低。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虽然全国一些地区开展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但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乐章,2004),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处于停滞状态。农村养老一直遵循以家庭保障为基础和主体,辅之以集体供养,群众帮助和国家救济的原则,使农村老年人都能得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安度晚年。

二、目前农村养老保险现状

家庭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赡养父母无论从伦理道德还是从法律规范上讲都是儿女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特别是1996年10月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对老年人被赡养的权利做了明确规定,使家庭养老再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得到确认。在农村,家庭养老仍然是保障老年人生活的主要形式,据有关部门的调查和估计,在中国农村家庭养老约占整个养老保障的92%,具体形式主要包括:老年人靠自己的劳动和以往收入的积累来自养、靠子女供养、配偶供养和其它直系或非直系亲属供养。除家庭供养之外,农村基层组织对“三无”(无依无靠、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老人实行“五保”(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主要采取两种形式,一是集中在敬老院供养,即进入敬老院的老人,由其所在的村组根据规定交给敬老院一定的粮油和现金,乡镇企业收入、乡村提留和地方财政划拨一部分经费给予补贴;二是分散供养,即由村级组织负责,由邻里照顾。有些地方实行承包供养,乡村给承包户一定的承包费。也有的地方通过给承包人多分责任田的办法,帮助老人获取基本生活资料保障。虽然以上几种养老形式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缓解现实的农村养老负担,但很多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并未得到充分保障,特别是随着集体养老功能的不断弱化,未来农村老年人的生活保障将越来越困难。

三、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自身缴费能力。农村养老保险的发展,严格受农村经济的制约,只有增强了农村经济的实力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才有利于农村养老保险事业的顺利发展。以前的农村养老保险经验告诉我们,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与农民收入水平提高是分不开的,因此,当务之急是加快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变政府补贴的“输血型”成“造血型”,提高农民自身的缴费能力。

2、一是建立有效的参保激励机制。调整新农保养老金的计发办法,改变现有不分缴费年限长短,领取基础养老金没有差别的政策设计。可以设定连续缴费超过15年的农民,每增加一年缴费,其基础养老金按一定比例上浮。同时,可建立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相挂钩的机制,对连续缴费超过15年的农民建立财政对个人账户的弹性补贴激励机制,并对对选择较高档次的个人账户进行较高补贴。但随着档次的提高,个人账户补贴提升幅度应累退式降低,以达到兼顾个人账户的再分配和缩小收入差距的效应。

3、要加强基层组织领导,高度重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加强政策宣传引导,逐步推进新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村干部在推行养老保险时,要避免“捆绑”范围过大,否则农民不愿意接受。执行政策时各村要一致,否则会导致村民们对政策的稳定性产生怀疑,处于观望状态。要加强基层干部培训,提高基层组织的执政能力。

4、设定农村养老保险适度水平上下限的标准值,在维护农村老人正当权益的同时不进一步加重财政负担。如果只是为了保证农村老年人的最低食品和服务支出,则养老保险适度水平下限会不断下降,这意味着农村老年人养老金收入有可能被完全排除在经济增长之外,下限的不断降低将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必须设定农村养老保险适度水平下限的最低标准。

5、建立多种养老保障制度之间的联动机制,实现“新农保”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对接,“新农保”与“老农保”的对接。当前我国城乡居民实行两种不同的养老制度,城镇居民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则参加“新农保”。为解决当前养老保险制度“碎片化”的问题,必须解决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对接,可采取不同缴费档次享受不同给付水平,其参保条件、计发办法、调整机制、补贴采取统一标准,这是直接关系到城乡养老保险制度长期持续发展的关键。

6、应当确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法律地位,使其具有制度上的稳定性。国家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政策变化无常,不利于这项工作的开展。要尽快制定《农村养老保障法》,在《社会保险法》立法中加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地位,通过立法达到政策稳定。

四、小结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而且涉及人数众多,个体情况千差万别,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没有成熟的模式供参考。做好这项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摘要:在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和完善过程中,我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则发展滞后、覆盖面和给付水平较低。近年来,农民养老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的焦点。

河南省农村养老保险模式选择研究 篇10

农村养老是我国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战略性难题。作为典型的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 河南农村养老问题尤为突出。据《2009年河南省统计年鉴》显示, 截至2008年末, 河南省总人口达9918万, 其中农村人口约6345万, 占63.98%, 且老年人口以年均近3%的速度持续增长, 远高于同期总人口的增长速度, 老龄化趋势日趋明显。河南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快、突发性强且明显超前于工业化和城镇化速度的特征, 给河南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极大的压力。作为一种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年龄界限, 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需要而建立的社会化的金融制度安排, 农村养老保险在解决农村居民养老问题方面具有关键性作用, 这一点早已得到理论和实践验证。然而, 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差异, 农村养老保险并没有完全固定的操作模式。本文拟在总结分析河南农村现实条件基础上, 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 探索在河南农村不同地区因地制宜的选择养老保险模式的具体操作方案, 为河南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提高决策参考意见。

二、河南省农村养老保险模式的现实选择

(一) 河南省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的简要回顾

河南省的农保工作自1991年开始起步至今, 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1991年至1994年, 为试点阶段。经民政部、省政府批准, 省民政厅率先在济源、新郑、长葛3市进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 取得较大成绩。之后, 全省各地陆续开展了试点工作;第二阶段自1995年至1998年, 为稳步发展阶段。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 1995年10月, 省政府下发了《河南省人民政府进一步搞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通知》 (豫政[1995]64号) , 对切实做好农保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全省农保工作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第三阶段自1999年7月《国务院批转整顿保险业工作小组<保险业整顿与改革方案>的通知》 (国发[1999]14号) 下发以来, 河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处于停顿萎缩状态。全省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的重点, 由扩大参保的覆盖面, 转到对现有农保基金的清理整顿与规范管理上, 农保工作在徘徊中前进。党的十六大提出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后, 河南省部分地方开展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 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 全省有5个省辖市、21个县 (区) 继续按照原民政部制定的农村养老保险基本方案开展探索试点工作。这种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特点是:以县级为管理单位, 基本以农民交费为主, 农保基金自行保值增值。

(二) 河南开展农村养老保险的现实约束

1. 人口增长情况。

近年来, 河南人口增长率持续走低, 人口增长呈减缓趋势。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等方面的原因, 这种趋势呈现加速之势。另一方面, 河南农村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近年来却出现上升趋势, 2008年占到7.8%, 达到了国际上公认的人口老龄化社会参考标准, 预计未来的人口老龄化倾向还会愈发严重。

2.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据《河南省统计年鉴》 (2009) , 按当年价格计算的2008年河南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539元, 按河南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各市农民人均纯收入, 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贫困地区, 如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等,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14000元以下;第二类是经济相对发达地区, 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30000元以上, 如郑州、焦作、洛阳、济源等;其他地市界乎于两者之间属于三类地区。

(三) 河南农村养老保险模式的选择

在现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下, 河南广大农村地区不可能建立统一的养老保险体系, 这是由河南省的现实情况和河南省目前农村养老保险发展的既定路径所决定的。河南省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且目前城镇与农村的两极分化也日趋严重。

1. 政府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的核心作用。

河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其基本理论逻辑缘于:其一, 社会保险是在政府的主持或主导下进行的, 特别是在社会保险制度创立初期, 没有政府的参与和主导, 社会保险也只能演变成一种商业保险或民间互助形式;其二, 河南省目前很多农村地区农民的贫困一方面决定了政府在扶贫系统工程中必须发挥重要作用, 以减少贫困, 这是河南省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体现和基础。另一方面, 贫困地区农民的经济条件决定农民还没有社会保险的自我纳费能力, 想通过旧方案的方式建立所谓的“农民社会保险制度”只能在事实上成为一种“保富不保贫”的保障机制, 该机制使穷人的绝对福利状况无法改进, 而相对福利状况却会更加降低, 这与国民的基本生存保障权相违背;其三, 中国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一定要与农村的金融支持、政府对农业生产技术水利建设的财政投入、政府对农村的税收支持以及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的政策思维相统一, 只有在根本上提高了农民的生产能力和收入水平, 保证农民的对土地保障制度的稳定预期, 在农民收入和自我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的过程中, 政府的非纳费性养老金支持才可以相应降低。

2. 农村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养老保险模式。

在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地区, 往往机构设置较多、小城镇发展较快、民主管理透明度较高, 在这些地区的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可实施与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接近的制度形式:即统筹部分可与城镇实行统一或基本统一或差异的制度安排, 个人账户直接与城镇的管理机制基本相同, 但对该类农民的个人账户其纳费应该具有灵活性, 实行弹性的纳费制度, 类似波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纳费形式, 即灵活的纳费形式与统一的管理机制相结合。

3. 农村中等收入地区的养老保险模式。

在农村中等收入地区, 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必须依靠政府提供一定程度的非纳费型养老金支持, 该部分作为社会统筹部分, 而农民的个人账户部分可通过购买商业保险养老金产品来实现, 因为河南省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条件相对不太成熟, 而且有相当的农村流动人口 (如农民工) , 河南省输出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的8.2%。采用商业保险养老年金产品有以下优点:

(1) 目前较多的保险公司已经在河南省的农村地区设有普及型的网络体系, 一些保险公司甚至已经把开辟农村保险市场作为一个新的业务增长点, 保险公司的机构网点、营销机制有了一定的保证。这些保险公司在城镇地区的网点条件也通常较好, 可以实行个人保险账户的转移, 这已经比城镇社会保险的流动性领先一步, 当地农民在外出务工所在地购买养老金产品, 年老时在农村养老时可在当地保险机构便捷的领取商业养老金。

(2) 保险公司在养老金产品开发特别是年金产品开发方面具有独到的技术优势, 特别是保险公司在投资范围方面比政府社会保险养老基金更为宽泛, 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特别是专业养老基金公司在产品开发、精算技术、准备金计提与偿付能力管理等方面都有特殊的优势。商业化的保险公司在养老金计发或年金转换方面也有社会养老保险机构所不具备的专业化优势。

(3) 保险公司在农村开发的养老金产品定价较为灵活, 可以实行弹性的费率制度, 而且从纳费到养老金的领取受益实行免费, 即EEE养老金税收制度。保险公司在农村开发养老金产品如果能够获得政府对商业养老保险公司农村业务的税收减免支持和免税激励, 比如根据商业保险公司农村养老金业务量在整个业务量中的比例, 给与保险公司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的不同程度的优惠, 那么税收利益机制将会显著促进商业保险公司在农村开展养老金业务。

(4) 从更长远的视角来看, 商业保险公司在农村开发养老金本身就是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支持, 商业保险本身就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不是简单的补充形式) , 凡是立足于社会保障制度视角中的支持作用, 都可以看作是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4. 农村落后地区的养老保险模式。

在农村落后地区, 往往是经济水平较低与保险网络较少、保险供给与保险需求不足并存的局面, 在该类地区开展养老金个人账户不具有现实性, 开展商业保险业务的条件也不成熟。该类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险保障必须通过政府的非纳费型社会救助型养老金制度来进行。诚然, 政府在提供非纳费型养老金时, 可以根据特定的财力, 采取对高龄老人 (比如70岁以上) 、孤寡老人以及农村70岁以下的特贫老人提供不同程度的救助性养老保险金。

必须指出, 在贫穷地区, 中央政府以及地方政府必须发挥其社会资源的再分配功能, 政府必须承担对无自我保护能力的特定老人群体提供养老保障的社会责任。这需要中央政府从战略高度上、从农民的基础性发展、从社会主义的共同发展与共同富裕基础上进行战略调整, 这也可视为改变农村贫困地区落后状况的一项基础性投资。根据国外发展中国家农村非救助型养老金的发展历史研究可知, 该类养老基金不但对老人, 而且对老人所在的家庭、当地经济发展、当地金融机构发展等方面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当然, 对于该类地区的部分高收入者, 也可以通过商业保险养老金计划来进行。

三、河南省城镇与农村整合型养老保险发展模式及其动态演进

我省城镇与农村整合的养老保险发展的“终极”模式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 模式的最终整合取决于农民收入的提高水平和农村城镇化进程。当我省农村的经济水平达到发达地区的水平时, 就可以形成农村与城镇的整合型养老保险制度模式, 即采取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

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政府的非纳费型养老金投入会越来越少 (政府提供的保障相对降低) , 而个人账户的比例会逐渐增加 (个人的自我保障逐步增加) , 在农村的经济水平达到发达地区的水平时, 个人账户安排在继续拓展商业保险养老金的基础上, 可引入强制型的养老金个人账户。当然, 农村的个人账户可以与城镇的个人账户可视具体情况保持一定的差异。

参考文献

【1】戴卫东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农村养老保障的双重效应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5年第1期.

【2】王国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经济可行性探讨[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3】黑龙江省农村养老保险模式选择[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上一篇:VB访问数据库的方法下一篇:地方债务融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