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场馆的分类

2024-05-31

体育场馆的分类(精选十篇)

体育场馆的分类 篇1

自1896年在雅典举行第1届现代奥运会起, 体育建筑的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近代体育场馆的发展主要是竞技体育场馆的发展, 尤其是以奥林匹克运动建筑为标志。近代奥林匹克建筑发展之初, 主要是受复古思想的影响。复古思想的代表作是德国人设计的第1届雅典奥运会运动场, 它是一个弯曲的长条U字形跑道, 与古罗马竞技场的形状和长度都十分近似, 看台与跑道形状一样, 能容纳7~8万人。进入20世纪, 建筑上的实用主义开始支配着体育运动建筑, 1908年, 在伦敦举行的第四届奥运会的体育建筑是实用主义的典型代表。这届奥运会在伦敦的白城 (white city) 建造运动场, 把主体运动场、赛车场、游泳池、拳击场等体育设施集中建筑在一起, 可以称是近代体育中心的鼻祖。白城体育场对现代体育建筑的贡献是在跑道周围第一次建造椭圆形的看台、第一次采用钢骨架结构建造看台、第一次采用模型筑造工艺。

我国近代体育开始于鸦片战争以后, 在清朝洋务派开办的各种军事学堂中引进了日本兵式体操和欧洲柔软体操、器械体操以及篮、排球和田径运动, 修建了简易的篮、排球场和田径场。鸦片战争之后, 中国逐渐由一个封建社会变为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经济贫穷, 文化落后, 体育运动的发展也十分缓慢。1915年和1921年的两届远东运动会, 都是借用上海虹口花园作为运动场地的, 全部比赛项目的场地和看台都需自己临时搭建, 赛完即废弃了。1930年, 在杭州举行的第4届全国运动会, 也是临时搭建的木制看台。直到解放前夕, 全国也只有少数几个大城市修建了体育场, 看台容纳观众也很少, 参加体育运动的人也少得可怜。

现代化的体育场馆必须建有为观众、运动员和工作人员服务的各种设施, 如卫生间、淋浴室、咖啡厅、酒吧、商店、邮电局等, 这些都是不可缺少的服务设施。由于现代世界性大型竞技比赛已远远超出体育比赛的单一目标, 而成为世界性的体育文化交流。竞赛的主办国, 都要力争不仅为比赛提供良好的设施条件和周到的服务, 还要通过城市和体育的建筑设施的独特风格与现代化水平来表现本国的综合国力。因此, 在组织现代化的体育建筑方面, 都力求更充分地满足现代竞技运动发展的需要, 并与现代生活相适应。

2 根据体育场馆的使用性质分类

可分为体育比赛场馆、教学训练场馆和体育健身娱乐场馆等。

2.1 体育比赛场馆

这类场馆严格按照国际奥委会和世界各单项体育协会制定的竞赛规则对场地、器材的要求建设的体育场馆, 供各种比赛使用, 一般有看台 (坐席) 和必要的辅助设施。

2.2 体育教学训练场馆

按照运动训练或体育教学的需要建设的体育场馆。有的没有观众席位, 或只有少量看台, 辅助设施也较简单。有的场地虽然大小、材质等不符合竞赛规则要求, 但能满足训练和教学的需要。

2.3 体育健身娱乐场馆

用于满足大众健身娱乐的需要而设置的场馆, 主要包括各种健身房、健身馆、康体中心等。这类体育场馆不仅能够提供健身设施, 一般还提供健身指导、体质评价与运动处方等多方面的服务。

3 根据体育场馆的用途分类

根据体育运动场馆的用途, 可以把它们分为两大类:专用性体育场馆和综合性体育场馆。

3.1 专用性体育场馆

是指那些只适用于一类或一个项目的场馆, 如游泳馆只适用于游泳、跳水、水球和花样游泳等项目, 有一套供水、水处理、排水及水温、水质控制等设备。棒球场、曲棍球场只能用于棒球、曲棍球, 其他项目难以使用。自行车场是专供自行车比赛使用的场地, 场地呈盆形, 外高内低, 并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射击比赛的专用场地, 设施与其他项目有很大不同, 有靶壕, 两侧要用围墙围起来, 靶壕后面要设置挡墙或利用土坡作挡墙。还要有靶纸更换、靶子移动等设施。这类体育场馆在名称上多已标明其用途, 如首都滑冰馆、丰台棒球场等。

3.2 综合性体育场馆

综合性体育场馆是指那些能适用几个不同类运动项目的场馆。例如, 首都体育馆的比赛场地可用于篮球、排球、手球、乒乓球、体操、滑冰等运动项目;北京工人体育场可用于田径、足球等运动项目的比赛。综合性体育场馆多用体育场、体育馆命名。

此外, 为了区分室内和室外运动场馆, 通常把全封闭式的室内运动场称作馆, 如北京体育馆、首都体育馆;把室外的运动建筑叫做场, 如国家奥林匹克中心田径场、昌平自行车运动场、上海虹口体育场等。

4 根据体育中心占地面积分类

集中修建的体育场馆是竞技体育高度发展的产物。为举办大型的综合性运动会, 把各种体育场馆、运动员和工作人员的住所、新闻中心、记者村等集中建筑, 通常把这种集中修建的综合性体育设施的所在地, 称为体育中心、运动中心、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亚运会中心、体育公园等。一般地认为, 体育中心必须具备“三大件”: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 (或室外游泳池) , 并根据体育中心占地面积分为小型、中型、大型和特大型四种类型。

4.1 小型体育中心

占地面积在20公顷以下称为小型体育中心, 我国南京五台山体育中心就属于这种类型。它占地13公顷 (195亩, 拥有一个体育场 (4.5万个座位) 、一个体育馆) (1万个座位) 、一个游泳跳水池 (0.2万个座位) 、一个旱冰场。英国伦敦水晶宫体育中心也属于小型体育中心, 它占地14.6公顷, 拥有一个体育场 (3.8万个座位) 、体育馆 (0.2万个座位) 和几个网球场。从以上两个例子中可以看到, 具备“三大件”体育中心, 至少要15公顷的面积, 如果再加上辅助设施和停车场等, 必须具有20公顷的土地。

4.2 中型体育中心

中型体育中心占地面积为20~60公顷。我国的南宁体育中心占地50公顷, 拥有一个体育场 (6万个座位) 、一个体育馆 (5.45万个座位) , 以及游泳馆、篮球馆、手球馆、综合训练馆和其他体育项目场地。此外, 还有运动员住所和招待所等建筑。举办1976年奥运会的加拿大蒙特利尔奥运会体育中心占地50公顷, 建有一个主体运动场 (5.5万个座位) 、游泳跳水馆 (0.9万个座位) , 自行车赛车馆 (0.7万个座位) 还有一个小体育馆、田径场和网球场。

4.3 大型体育中心

大型体育中心占地面积在60~200公顷。我国为举办第11届亚运会兴建的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第一期工程, 占地66公顷, 建有体育场、田径场、综合馆、游泳馆、曲棍球场、网球场、足球场、人工湖、体育博物馆、武术研究院、中国运动医学研究所、体育档案馆、电子信息中心等建筑, 属于大型体育中心。

4.4 特大型体育中心

特大型体育中心占地面积在200公顷以上。这类特大型体育中心目前在国内暂时还没有, 国外也不多见。国外比较典型的特大型体育中心有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的体育中心, 它拥有一个主体运动场 (8万个座位) 和体育馆 (0.7万个座位) 、排球馆 (0.37万个座位) 、篮球馆 (0.6万个座位) 、游泳馆 (0.9万个座位) 、摔跤馆 (0.57万个座位) 、柔道馆 (0.6万个座位) 、自行车赛车场 (0.5万个座位) 、拳击馆 (0.7万个座位) 、足球场、曲棍球场等, 此外还有奥运村、新闻中心等, 总占地300公顷。世界上最大的体育中心, 可算伊朗德黑兰阿里亚梅尔体育中心, 占地500公顷, 可称为“体育城”。它在德黑兰市西14km处, 这个巨大的体育中心拥有主体运动场 (10万个座位) 、体育馆 (1.075万个座位) 、排球馆 (0.45万个座位) 、篮球馆 (0.45万个座位) 、击剑馆 (0.2万个座位) 、乒乓球馆 (0.3万个座位) 、举重馆 (0.5万个座位) 、游泳馆 (0.4万个座位) 、自行车赛车场 (0.27万个座位) 、射击场 (0.04万个座位) , 此外还有篮球场6个、排球场15个、网球场10个、曲棍球场2个、新闻中心、直升飞机场、人工湖等。

5 根据承办竞赛的级别分类

不同层次的比赛对体育场馆有不同要求, 根据这些要求可将体育场馆分为特级、甲级、乙级、丙级4个等级。特级用于举办亚运会、奥运会及世界级比赛。甲级用于举办全国性和单项国际比赛。乙级用于举办地区性和全国单项比赛。丙级用于举办地方性、群众性运动会。

参考文献

[1]杨彬.多维视角下体育的价值与发展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加2005, 5.

[2]任海.国外大众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3.

[3]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6.

学校体育工作档案资料的分类 篇2

一、计划和总结

1.学校体育工作中长期以展规划

2.学年(学期)体育工作计划

3.教学计划、训练计划、教研组计划、教师个人计划、科研计划、阳光体育活动计划。

4.学校体育工作学年(学期)总结、教研组工作总结、教师个人总结。

二、体育教学

学年任课任职情况表;教学进度计划;每位教师的授课计划(教案);总日课表和作息时间表;教研组活动安排和记录;教师听课笔记;学生病史情况、点名册、成绩册、学分记载;校内外教学展示照片文字资料;校本主题研修活动照片文字资料。

三、群体工作

学校群体工作(阳光体育活动)安排;每次活动的通知、文件或规程;活动时间安排和过程记录;活动照片、结果等文字资料;大课间活动和课外活动安排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表;校间、学部、班际活动照片、文字资料;学校体育场馆开放记录。

四、业余训练

各运动队每个运动员的档案;运动队(运动员)训练情况记载;教练员训练日记(周记);运动队(运动员)的参赛资料;向上一级(高校)输送运动员情况;等级运动员情况记载;特招(少体校)运动员情况记录。

五、体育科研

参加校级以上论文评比情况;论文在公开刊物发表情况;小课题研究(立项、结题);校本教材开发情况;教师主讲学术主题报告、专题讲座;校本主题教研(主题、主持)记载;学校特色;学生体质健康;心理素质;运动素养;学业评价;课堂常规研究。

六、场地、器材和设备

浅析体育分类教学模式的应用 篇3

关键词:体育;分类教学模式;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96

一、分类教学模式的含义

所谓分类教学模式,就是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自主选择,喜欢的體育项目,教师在明确学生意愿后,综合学生的能力与特点,根据他们的优势与弱势进行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潜在能量。确切地说,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次人性化改革。分类教学模式的应用,完全取代了传统的灌输式、单一式教学法,而是开启了以学生为主导的,自主学习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了课堂效率。另外,分类教学法也改变了,传统课堂的单调、乏味,让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幸福感 ,提高了他们对体育课的兴趣。

二、分类教学模式的原因

体育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让学生充分发挥积极能动性,在项目运动中,能够充分体会到,运动所带来的乐趣 。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学生对体育活动还存在一定的兴趣,但随着年级的递增,学习任务的繁重和即将面临的高考压力,体育课程自然就不被重视。然而,学生一味埋头苦读,长期端坐,缺乏相应的体育锻炼,势必会给身体带来一定的危害,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学习效率。为了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身心得到全方面发展,有必要实施分类教学模式,通过特定的教学安排 ,人性化的地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兴趣需求 ,逐渐培养他们对体育运动的爱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的机会。

三、分类教学的具体方法

(一)集中分组式的体育教学

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每个人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该采用集中分组式教学方法。首先要对全班学生进行统一培训,详细的讲解某一项运动的要点和步骤,再根据学生的身体机能,进行分组训练。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综合能力以及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进行培训。分组训练的方式有很多种,但务必要以身体承受力为底线,这样才能达到增强体质的效果。在选择训练强度时,也要有相应的安全措施,避免一些意外的发生。学生在进行体能训练的过程中,难免会被一些内在因素或外在因素所困扰,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一些适当的帮助和肯定,鼓励学生向着新目标,不断超越,不断挑战,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对他们的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让学生从内心热爱体育,不再对体育课产生畏惧心理。

(二)班级组合式的体育教学

大部分学生都只重视文化课程的学习,忽略了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要么应付课程任务,要么选择逃课,错过了最佳的锻炼时期,这必然会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要改变这样的现状,体育教师就要因材施教,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喜欢热闹,爱好交友,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特点,组织大体育教学,即由多个班级组成同一个课堂,让更多的学生进行共同训练。但鉴于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同,班级组合的训练方式,也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分类训练的。

例如,男生喜欢篮球、足球等球类运动,可以安排到足球场地,进行锻炼;一些女生则喜欢体操、羽毛球等技巧类运动,也可以就近将她们安排到,空旷的场地,进行活动;还有些学生天性不喜欢运动,针对这样的情况,应从基础运动开始教授,如慢跑、跳绳等难度稍小的运动,渐渐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经过合理的,运动分类教学,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 的锻炼方式,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个别分类式的体育教学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个体存在,个别分类式体育教学,能够让教师充分了解到,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和特点,从而制定出,适合不同学生的锻炼方式,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但是目前,很多学校的体育设施不够完善,体育教材相对匮乏,不同年级的学生,统一由同一批教师进行培训。 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注重知识的传输,不在实践领域,让学生进行锻炼和探索,这样一来,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就大大锐减,不能掌握真正的运动技巧。

面对这样的现状,相较于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并无多大影响,但是对于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增加了训练难度的同时,也挫伤了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因此,体育教师要额外关心,部分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对他们采取亲自指导的方式,教授他们正确的姿势、诀窍、方法以及要领,或是将体能较差的学生集中在一起,进行统一训练,统一要求,以提高他们的运动技巧。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是教学的一门重要学科,通过体育锻炼,不仅能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还能塑造学生的意志品格。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体育教学也得到了及时更新,在体育课堂中,采用分类教学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充分尊重学生兴趣爱好的同时,合理展开教学内容,丰富各种体育项目,从整体上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水平,达到锻炼体能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鹏程.关于体育分类教学模式的探究[J].教育教学论.2014(27):201-202.

[2] 曹卫岗.推进体育分类教学模式实践的途径[J].体育世界(下旬刊).2013(10):135-136.

对体育教学模式分类的研究 篇4

1. 体育教学模式分类的原因

体育课主体性教学实际上是学生自我监控的学习过程, 其学习的主体与课堂内容合二为一, 促进了学生对自身体育学习过程意识的形成, 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总体上说是自我计划、检查、评价和调控过程。体育教师应当着重培养学生自我锻炼意识, 促进学生寻求成功的感受, 对自我学习过程中的挫折和失败学会分析和总结。另外, 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应适时、准确和有实效, 切勿完全放手给学生。

与沿用多年的传统体育技能教学方式相比较, 主体性教学课堂效果截然不同。虽然传统体育技能教学方式较为陈旧和落后, 但是它是经过长期教学实践检验的, 有些还是相当有实效、是值得推广和保留的内容, 但它应顺应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改良和创新。其主要的教学手段有教师的语言运用、讲解示范、程序教学、教学内容的完整性教法和分解教法、安排符合人体生理规律的运动量和练习密度。基本上体现了教师讲、学生练的过程, 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能动性的发展。虽然有如此局限性, 可是它能使学生掌握动作更准确、更快捷, 减少了不必要的动作造成的时间和体能上的消耗, 学生所学动作都是由教师示范和讲解所教的标准规范动作, 因而能少走弯路, 便于学生直接学会和掌握。另外还能提高身体与动作配合的协调性、柔韧性和缓冲能力。

2. 构建教学模式的方法

研究教学模式是为了构建教学模式, 实现教学模式的最优化。教学模式的最优化有利于改进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质量。构建一个新的教学模式主要依靠三个途径。

2.1 从问题中求解中探索最佳模式

建立教学模式总是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正因为学生学得太苦、太死, 于是人们才去探索和建立“乐学模式”;正式因为存在片面的“应试教育”的危害, 于是人们才强调建立“素质教育”的各种教学模式。建立体育教学的模式也是一样, 它必须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前提。在体育教学中, 特别是小学的低年级的教学中, 因客观得存在着体育教学成人化的倾向, 学习的内容不够丰富, 学生的主体作用尚不能真正地发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才构建好的教学模式。

2.2 从原型向新型的过渡中构建最佳模式

“即兴展现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 但其原型是指我本人从50年代中期开始的以爱心为主线, 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编为基本载体的教学改革经验总结。原型是一个已存在着的具体模式, 但它并不完善, 经过抽象和改造, 形成了认识原型而高于原型的新模式, 但是这种新型的模式仍是抽象的模式, 它还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 回到现实中去。在原型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即兴展现教学模式”, 它是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 进一步又由抽象到具体的反复过程, 它是继承和创新的结果, 旧模式与新模式的统一。

2.3 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完善模式

建立一个新的教学模式, 一开始虽有求解实际问题的目标和原型模式的基础, 但是, 这个新模式的创编部分还存在于假设之中, 它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 才能证明理论根据的正确。从理论上构建新模式, 到实践中证明新模式, 又回到理论中去修正新模式, 这是不断完善新教学模式的惟一方法。

3. 体育教学模式的分类

教学模式分类有好多种, 几种常见的分类有 (1) 将教学模式分为锻炼教学模式、技能教学模式、运动教学模式。 (2) 教与学的关系教学模式、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教学程序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 (3) 根据不同的教学规律分, 认知规律分为发现式教学模式、启发式教学模式, 根据技能规律分程序式教学模式、自学式教学模式, 根据负荷的规律分为训练式教学模式、自练式教学模式、活动式教学模式根据情感规律分为快乐体育模式、成功体育模式, 等等。

总之, 模式化的研究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简洁、深入地认识教学的途径。把教学过程的各个变量都纳入一个统一的范畴, 系统地、动态地分析教学过程, 在各变量的有利联系中寻求达到教学目标的最佳途径。体育教学模式分类为成功的进行体育教学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

参考文献

[1]韩丹.谈我国体育体系的根本性大变革[J].体育与科学, 2004 (1) .

[2]林笑峰.体育和体育方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1982

[3]张彩珍.坚持体育事业的社会主义方向[J].体育论坛, 1989 (5) .

体育运动分类词汇表3 篇5

Individual Sports 体育项目

gymnastics 体操

gymnastic apparatus 体操器械

horizontal bar 单杠

parallel bars 双杠

rings 吊环

trapeze 秋千

wall bars肋木

side horse, pommelled horse 鞍马

weight-lifting 举重

weights 重量级

boxing 拳击

Greece-Roman wrestling 古典式摔跤

hold, lock 揪钮

judo 柔道

fencing 击剑

winter sports 冬季运动

skiing 滑雪

ski 滑雪板

downhill race 速降滑雪赛,滑降

slalom 障碍滑雪

ski jumping competition 跳高滑雪比赛

ski jump跳高滑雪

ice skating 滑冰

figure skating 花样滑冰

roller skating 滑旱冰

bobsleigh, bobsled 雪橇

Athletics 竞技

race 跑

middle-distance race 中长跑

long-distance runner 长跑运动员

the 400 metre hurdles 400米栏

marathon 马拉松

decathlon十项

cross-country race 越野跑

jump 跳跃

jumping 跳跃运动

high jump跳高

long jump跳远 (美作:broad jump)

triple jump,hop step and jump 三级跳

pole vault撑竿跳

throw 投掷

throwing 投掷运动

putting the shot,shot put 推铅球

throwing the discus 掷铁饼

throwing the hammer 掷链锤

throwing the javelin 掷标枪

关于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的分析 篇6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分类教学;模式探析

中学阶段的学生处在学习紧张的关键时期,如何有效地通过体育课进行身体的放松和体能的培训成为当下教育部门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引入分类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的体能素质,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交际能力。

一、我国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本文通过对笔者所在城市中学进行走访调查,与现阶段我国中学体育教学情况相结合,将其现状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中学体育教学的课程安排情况

本文通过一系列的走访调查发现,现阶段我国由于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导致整个中学阶段体育课时非常少甚至有的中学在课程表上安排了体育课,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却被其他科目所占用,学生长时间无法进行户外体育活动,身体得不到很好的锻炼。除此之外,大多数安排体育课程的学校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大班教学的模式,男女混合教学,无法有效地针对不同学生差异化的身体素质进行教学内容的制定,最终导致整体教学效果不良。

(二)中学领导对体育课程不够重视

中学阶段的学生学习压力相对较大,高考压力如影随形,很多中学为了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对学生的文化课高度重视,忽视了体育课程等其他艺术科目,教师和学生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备战高考之中,忽视了体育课程在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三)中学体育课程教学方法传统、单一

中学体育课程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单一也是现阶段我国在教学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大多数学校在其体育课程的教学中过于流于形式,没有切实地从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发展需要方面去进行考量,多数采用自由活动的形式进行教学,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程失去兴趣。

二、中学体育分类教学模式的概述

(一)中学体育分类教学模式的定义

所谓的中学体育分类教学模式主要指的是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在一定的科学理论和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针对不同类别、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制定的差别性的教学模式,通过这一模式能够彻底摒弃传统的大班教学的弊端,充分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他们的体育学习热情。

(二)中学体育分类教学模式的意义

中学阶段繁重的课业负担和来自老师、家长的压力给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甚至有很多学生不堪重负进而患上心理疾病,对其未来发展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体育课程作为放松学生身心、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课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对于培养学生的竞技精神、合作意识都有很好的帮助。中学体育分类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分类教学,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其健康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三、中学体育分类教学模式的应用

通过对现阶段中学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和分类教学的概念进行分析,将其模式的应用建议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在教学内容中应用分类教学

传统的中学体育课程的教学模式一般采用教师讲、学生听进而模仿的形式,教学内容过于死板、陈旧,现代化的分类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了这种模式,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多与学生进行沟通,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充分体现人性化的教学观念,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例如,在北师大版“运动中伤害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课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分成小组,通过小组内部的交流合作制作教学PPT,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和讲解,通过一系列的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深刻记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在教学形式中应用分类教学

传统的中学体育课程采用单一的教学形式,无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化的分类教学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通过不同成员的分组教学,提升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竞技精神,帮助学生在做游戏的同时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三)在课程安排中应用分类教学

中学阶段的学生学习压力相对较大,体育课程作为放松身心的项目应该得到广泛的重视,但是现阶段中学文化课程安排相对紧张,在很多情况下无法有效地进行体育课程的安排,在课程安排中应用分类教学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在高一阶段文化课程相对较为宽松的情况下,将体育课程作为公共课程;高二、高三阶段文化课程相对紧张,可以将体育课程划分为不同项目供学生选择,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本文针对当下中学体育教学中分类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若干意见,希望能对未来中学体育教学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肖健欢.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的可行性方案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22).

[2]公彦国,杨焕峰.分类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1).

[3]肖健欢.推进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实践的途径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

体育场馆的分类 篇7

1 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概述

所谓分类教学,就是在充分遵循课程新目标的前提下,根据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尤其是男女之间不同的身体状况进行分类教学,要合理的选取适合学生们的运动项目进行针对性训练,从而使得学生消除畏惧心理,更加主动的参与到体育学习中。体育教学课程主要是为了能够使学生在高强度的学习中,适度缓解他们的压力,帮助学生在学习之外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从而培养他们强健的体魄。体育教学中这种人性化的教学理念可以更好地展现高中体育深刻的教育意义,促进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1]。

2 分类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中实践的有效途径

2 . 1 做好体育教学内容的细化工作, 突出分类教学模式的优点

体育教学要想更好地为学生们所接受,首先要做好体育教学内容的细化工作,使得分类教学模式的优点更好地彰显,这样才能促进分类教学模式的深化。高中的学习具有高强度、节奏快且十分乏味等诸多特点,而体育课又是学生在高强度的学习之外用以放松自我的唯一选择,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体育教师在体育理论的教授方面远远多于教学实践方面,教师更多的是教授学生书本上的知识,而不注重于体育实践,这是传统教学模式所存在的一个通病,这样的情况导致学生体育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极大降低。为了很好地改善这一状况,高中体育教师应该多加强体育的实践活动,根据自己学生的体质、能力等综合因素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实现教学各个目标的分解进行,在实践过程中找到最适合学生锻炼的体育活动,这样学生才能更加乐于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学生充分融入到体育活动中,才能更好地获得身体和思想上的放松,在这种体育活动中,学生能够真正锻炼自己的身体,从而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全面的提升[2]。

在这基础上,也要格外注意由于学生不同个体间的差异,对于体育学习方面的爱好和兴趣也不尽相同,在运动项目选择方面也就存在差异,有的学生天生爱好篮球,而有的学生却只对足球感兴趣;而对于男女同学间因其生理上的不同,体育项目活动的选择也存在很大的不同,男同学喜欢运动型的运动,比如篮球、足球等,他们认为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热情;女同学则比较喜欢像羽毛球、跳绳、踢毽等这些项目。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开设适合不同学生人群的课程,这不仅要体现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更要体现在体育实践活动中,这样才能极大地丰富体育教学内容,让学生充分按照自己所爱好的项目做出合理的选择,避免了传统教学模式统一规制的局限。在实际体育教学过程,体育教师要示范正确的运动要领,对于日常生活中的运动也要合理适当的讲解,这样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更容易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这样学生可以很大程度上对体育学习产生兴趣,同时也有利于他们养成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身体锻炼的习惯。高中体育在教学目标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学生对于体育文化的学习,不仅能够培养他们体育学习的热情,同时也有助于他们学习其他的课程。体育的学习很大程度上活跃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对于各个的综合发展极为有利。因此,要合理地开展高中体育的分类教学,这样才能够帮助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

2 . 2 多元化的分类教学形式, 提高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

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的应用,使得教学形式和知识内容丰富多样。在新课标培养学生体育技能方面多样的影响下,分类教学模式为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提供保障。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模式只是为了对付考试而开设体育课程的学生,这种课堂的教学主要形式是教师进行讲解而学生适其模仿,这样的情况学生根本不能发挥课堂的主体作用,甚至还有可能被忽略,对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理念意识极为模糊。而新目标改革下,高中体育分类教学形式模式的引进,在教学形式上注重学生对高中体育教学知识和体育活动的培养,从而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能够做到自主性的学习,积极参与到高中体育知识的学习中去,这样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从而更加乐于体育知识的学习。高中课程的学习强度大,而且及其乏味,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也只是为了课程考试而准备的,学生日常的大多数时间都在跟书本、试卷以及参考书打交道,学生没有任何娱乐性的活动,而对于高中体育的学习也是如此。

由于教学新目标的改革,分类教学模式的应用为高中课堂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高中体育的教学形式也逐渐多元化。对于高中体育的教学也可以借助现代化设备,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内容,使得教学素材更加多样化、具体化,对于课堂也增添了许多趣味, 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 可以缓解高强度学习所带来的压力,提高学生对体育知识学生的兴趣。高中体育的课外的教学实践活动,也可以开办多元化的体育教学活动,并对学生进行分组竞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之间可以增进情感和提高配合度,这样有助于他们更加乐于学习体育知识。在实际体育课堂教学中,可以开展学生间的拔河比赛,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们之间的相互协作,增进他们的情感;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的身心得到真正的放松,他们的身体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锻炼,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们认识到体育知识学习的重要。高中体育教学中分类模式教学形式的变化,使得体育教学课堂逐步的丰富多彩,对于体育教师的特长技能也能得到应有的发挥,这样使得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有所提高,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更容易起到带头作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推动着学生对体育知识学习的热情,体育教学活动也得到充分的发展[3]。

2 . 3 改善体育考核制度, 实现高中体育中的分类教学

改变传统的体育考核制度,建立新制度下的考核体系,从而实现高中体育中的分类教学。传统体育考核体系是规定统一的体育项目,这种硬性的考核方式使得学生对体育学习逐渐失去了兴趣。究其原因,主要是统一考核的体育项目是有些学生所不擅长的体育科目,对于自己所专长的体育项目却没有规划到考核中。例如,有的学生擅长跳绳,而却在跳远方面表现极差,但跳远这个项目却是考核项目,跳绳却没有被列入考核范围,这样学生一旦跳远成绩不理想,很容易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从而失去体育学习的兴趣。这种考核制度对于大多数学生是极为不利的,这些学生可能就仅仅因为要考核的项目不擅长从而失去了体育学习的兴趣。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切身感受,可以在设置一些基本考核项的同时开设学生自选项目的考核,这样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利于他们个性的突显。

对于项目考核时间方面而言,传统考核模式都是固定统一考试时间,这样做虽说便于管理、安排,但忽略了学生心理上的压力。对于那些体育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能达到相关标准;而那些基础差的学生不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样使得他们压力倍增,根本无法正常发挥,从而产生体育学习的畏惧心理。因此,要合理改变考核时间,可以根据学生所擅长的项目采取时间自定的方式,这样可以满足大多数学生的要求,有助于他们对体育知识的学习。

3 结语

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的应用,可有效培养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兴趣,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极为有利,同时分类教学模式是新目标改革下的发展趋势,未来教育更加会应用分类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肖健欢.推进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实践的途径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S3):156.

[2]公彦国,杨焕峰.分类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1):147.

[3]郝志洁.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J].新课程(中旬),2013(3):19.

[4]张文骥.探讨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的可行性方案[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16):99.

[5]陈跃.浅析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的应用[J].中学时代,2013(21):184.

体育场馆的分类 篇8

关键词:体育教学方法,内涵,分类

1. 对教学方法内涵的认识

王策三曾在《教学论稿》中就“教学方法”一词的含义进行阐述时指出:在国内外的教学论著中均存在一种现象, 即把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学范畴混到一起, 都归入“教学方法”的做法, 是很值得商榷的[1]。并为此, 彭小伟在《对当前体育教学方法范畴的重析与再认》一文中, 对多种教学论著中有关“教学方法”的不同解说进行了比较分析, 并对教学方法范畴的认识提出了三种代表性观点, 即活动论、程序论及方式论。这种观点不仅仅是对各类教学方法范畴问题认识的概括, 更是对教学方法范畴发展的一种描述。第一, 何为“活动论”? 顾名思义, 是将教学方法等同于教学活动的观点。斯卡特金在《中学教学论》中提到, 任何教学方法都是教师的一整套有目的的动作, 教师通过这些动作组织学生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使学生掌握教学内容, 从而达到教学目标[2]。这种观点认为, 教学方法的范畴应涵盖教学内容、组织形式以及方式手段, 等等。第二, 何为“程序论”? 约翰洛什卡在《教学的四个基本方法》中提到, 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发出和学生接受学习刺激的程序。这种观点, 将教学方法看作完成教学活动的步骤与程序, 其范畴涵盖了教学的组织形式及方式手段等, 不再涉及教学内容。第三, 何为“方式论”? 李秉德认为: “教学方法, 是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 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这类观点认为教学内容、组织形式不属于教学方法的范畴, 而应该将教学活动的手段与方式看作教学方法。

在当前的体育教学活动中, 讲解、示范、分解练习等传统的教学方法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李秉德认为:“现代教学方法是一个有机的系统, 是由多种多样的传统教学方法相互作用与联系组成的。每种传统教学方法作为一个要素, 均有其各自的特点、范围和条件。它们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有机配合, 发挥整体功能与作用。”因此, 现代教学方法的范畴发展处于一种整体、综合且多样的发展趋势中。

2. 对体育教学方法含义的认识

国内体育教学学者对“体育教学方法”含义的界定有很多种, 不尽相同且各有特点。吴志超在《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中提出: “体育教学方法是实现体育教学任务或目标的方式、途径、手段的总称, 属于体育教学法的范畴[3]。”吴锦毅在《学校体育学》中提出自己的观点, 即: “体育教学方法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为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实现体育教学目标所采用的工作方式[4]。”毛振明在《体育教学论》中提出: “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和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有计划地采用, 可以产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具有技术性的教学活动。体育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教学策略、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三个主要的层次[5]。”等等。

虽然各种观点不尽相同, 但是它们在思想上达成了几点共识。第一, 体育教学方法与教学目的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并且体育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无可替代的重要工具, 可以说任何一种体育教学方法必须服务于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 必须以教学目的为前提。第二, 体育教学方法的本质就是教与学的相互联系, 其应该理解成为师生共同完成教学活动所采用的手段, 而并非单指教师的教法[6]。第三, 体育教学方法的功能不仅仅在于教会学生知识、技能和技术, 还在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发展学生的个性和能力。第四, 体育教学方法一般应包括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活动的方式、途径和手段等一系列行为动作的总和, 表现出教师和学生动作的外部行为特点[7]。

3. 对现有体育教学方法分类的分析认识

何谓“分类”? 即: ①按照种类、等级或性质分别归类; ②把无规律的事物分为有规律的, 并按照不同的特点分类事物, 使事物更有规律。现有的体育教学方法分类体系因学者们持有的不同观点而千差万别, 但这些分类体系是否合理地将各种教学方法按照等级或者性质归类呢? 是否使教学方法分类后更有规律呢? 答案是否定的, 现有的体育教学方法分类中仍然存在着若干问题等着体育学者们解决。

第一, 一级分类标准的本体不对应的问题。例如, 潘绍伟、于可红编写的《学校体育学》中, 将教学方法分类的一级标准分为“常用体育教学方法”和“现代体育教学方法”。众所周知, “常用”与“特殊”对应, “传统”与“现代”对应, 而这里的“常用体育教学方法”对应“现代体育教学方法”, 其对应较为牵强且混乱。

第二, 对体育教学方法分类的范畴界定过于狭窄, 只考虑发展学生知识、技能和技术的教学方法, 忽略了发展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例如, 樊临虎的《体育教学论》中提到体育教学方法的分类, 即: ①指导法, 包括讲解与示范法、完整与分解法、预防与纠正错误法; ②练习法, 包括重复练习法、变换练习法、循环练习法、游戏法与比赛法。这些教学方法过于重视学生的知识和技术的学习, 忽略了学生的能力和思想品质等方面的培养。

第三, 个别一级分类标准下的具体教学方法重复的问题。例如, 李祥编写的《学校体育学》中, 笔者将教学方法分为六个一级分类标准, 即“发展体能的方法”“体育与卫生保健教授方法”“运动技能的基本教授方法”“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的学练法” “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和“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方法”, 其中“发展体能的方法”里的重复法、变换法和持续法等教学方法也是发展学生运动技能的基本方法, 也可归入“运动技能的基本教授方法”中, 因此, 造成分类不够明确且较为混乱。

第四, 教学方法分类级别标准混乱的问题。例如邓星华、谭华编写的《新编体育教学论》中, 提到了“常用的教学方法”, 并将示范与辅导法、分解与完整教学法、探究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分组教学法与合作学习指导、游戏教学法、竞争教学法归入常用的教学方法。暂不说分类标准较为片面, 其中的示范辅导在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中都会用到, 不应与游戏、情境教学法放在一个层次。这样分类过于混乱。

综上所述, 现有的部分体育教学方法分类体系仍然存在若干问题, 有待体育学者们探讨和改进。体育教学方法必须服务于课程目标和教学任务, 因此, 随着课程目标的不断调整, 我们的教学方法也应不断完善, 从而使得体育教学方法分类更加明确、清晰, 更加具有目的性, 方便于教师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实现教学目的, 提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2] (前苏联) 斯卡特金主编.中学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

[3]吴志超, 等.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3.

[4]吴锦毅, 李祥主编.学校体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5]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体育场馆的分类 篇9

1.1 研究对象

甘肃省藏族传统体育项目。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图书馆和网络查询, 对甘肃省藏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分析归类, 并参阅宗教学、民族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

1.2.2 田野实证法

深入甘肃藏区进行田野实证, 考证藏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状况, 得到第一手的相关资料。

2 甘肃藏族传统体育的起源

2.1 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反映的是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界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人们要生活, 就要具备必要的物质资料, 因此, 就得征服和改造自然, 从而产生了维持日常生活所需的一些必要的体育活动。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 用于狩猎和采集食物的跑、跳、投、射、攀、骑等体育手段随之产生, 成为藏族先民必备的生存技能。在藏族先民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 一些与生存和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活动得以发展、改进和传承, 流传至今, 成为现在的藏族传统体育项目, 如藏族赛马的发展已经小有成就, 甘肃省玛曲县已举办了5届格萨尔赛马大会, 累计邀请到甘肃、青海、四川等周边地区25个县市的数百名赛马选手参赛, 被国家体育总局、中国马术协会命名为“中国赛马之乡”。

2.2 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是一种意识形态, 它作为一种精神风俗, 是极其复杂的, 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等各个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体育产生之初就被附上宗教的烙印, 甚至有些体育项目直接源于宗教仪式, 例如赛马在远古时期成为藏族统治阶级权位、力量的象征。格萨尔就是藏族人民心中的大英雄, 也是藏族人民崇拜的对象, 因为格萨尔骑着战马抵御了外来入侵者, 捍卫了民族尊严、利益, 赢得了胜利, 久而久之, 这种崇拜风俗文化在藏族人民中间根深蒂固, 并融于赛马活动之中, 使得赛马由此得以延续和传承, 现在藏区几乎所有的藏族宗教活动都离不开赛马。

2.3 军事战争

人类出现以来, 战争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原始社会的战争是氏族部落之间或部落联盟之间为了争夺赖以生存的土地、河流、山林等天然资源, 甚至为了抢婚、种族复仇而发生冲突, 进而演变成原始状态的战争。而在原始战争中, 必然会使用武器和战斗技能, 战斗人员事先要进行身体素质和军事技能训练。例如藏族的射箭、角力等传统体育活动都具有鲜明的军事特征, 这些体育活动过去一直作为军事战争的手段服务于战争, 而战争也进一步促进了这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

2.4 民俗风情

甘肃藏族具有悠久的民俗风情文化, 民族节日较多, 按藏历计算, 一年之中大大小小的节日多达上百种, 从1月到12月分别是:藏历年 (洛赛节) 、摆花节、送魔节、亮宝会、世轮金刚节、葛达瓦节、浴佛节、桑吉曼拉节、逛林卡 (赞朗结桑) 、丹伊得钦、雪顿节、望果节、降神节、仙女节、燃灯节、驱鬼节。几乎月月有节日, 节日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 民风民俗气氛浓厚。节日的主要内容包括了婚庆、祭祀、农事、纪念、庆贺、社交、游乐等, 每个民俗节日中又包含浓厚的宗教色彩。节日里都要举行不同的藏族传统体育活动, 这些藏族传统体育项目大多数来源于民俗风情, 反映不同的社会生活, 体现不同的生活情境。

3 甘肃藏族传统体育项群分类的依据

3.1 高原地域特征

甘肃藏族集中分布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和武威地区的天祝藏族自治县, 海拔多在2 500~4 000米以上, 具有高寒湿润的草原气候, 植被良好, 草木茂盛, 水源比较充足, 有利于农牧业的发展[1]。生活在高原环境下的藏族先民创造出了本民族特有的体育文化, 如骑马、射箭最初是藏族人民基本的生存手段, 在千百年的生产劳动中逐渐演化成为独具高原特色的体育项目, 这种特殊的地域性是藏族传统体育项目产生的必然条件。

3.2 灿烂的藏族文化

藏族有着悠久而丰富的文化, 藏族传统体育是藏族文化的一个支流。藏族文化饱含高原特色, 其体系结构又囊括了这个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明进程, 涉及藏族文化各个领域, 藏族传统体育就是这个文明历程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例如锅庄舞是藏族传统体育的代表, 藏族人民的日常娱乐活动都离不开锅庄舞, 如遇喜庆、丰收等都伴随着大型的锅庄舞表演, 锅庄舞成为藏族人民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家乡壮丽山河的赞美以及对神灵祈祷等的一种工具, 是藏族文化最有力的表现形式。

3.3 特殊的宗教环境

公元7世纪, 佛教从印度和祖国内地传入藏区后, 不仅从心理层面上影响着藏族人民的人生理想、价值理性, 而且还给藏族人民带来了工具理性、文化知识, 形成“大小五明”[2]。在藏传佛教的发展过程中, 产生了以体育为手段的宗教活动, 有些体育活动成为后来的藏族传统体育项目。如被称为大礼拜法的磕长头, 它是藏传佛教礼仪中最普遍的一种礼拜, 也是藏密功法中的一种动功, 它以礼拜的方式, 反复做五体投地的全身运动, 可强身健体。

4 甘肃藏族传统体育的项群分类方法

甘肃藏族传统体育的项群分类方法是根据决定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分类, 将所有运动项目首先分为体能主导类、技能主导类、技心能主导类、技战能主导类四大类。然后以各个项目的体能或技能的表现形式进行二级分类, 分别为竞速、体能、舞蹈、合中、智能、角力、武艺、游戏, 具体见表1。

5 结语

甘肃藏族先民在历史的进程中形成了与他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地域环境和宗教信仰相适应的民族传统体育。博大精深的藏族传统体育是藏族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既有中华民族文化所共有的特征, 又有藏族民俗文化的个性特征, 是我国历史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然而,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 藏族传统体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断层甚至消亡的现象。对甘肃藏族传统体育起源进行分析及项群分类, 旨在为以后的发掘、整理和重建提供一些科学依据。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田野实证等方法, 从生产方式、宗教信仰、军事战争、民俗风情等方面就甘肃藏族传统体育起源进行探讨, 并根据项群理论把甘肃省藏族传统体育分为舞蹈、角力、竞速、合中、体能、武艺、智能和游戏八大类。藏族传统体育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是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 能反映甘肃藏族历史发展轨迹和文化的变迁过程。

关键词:甘肃藏族,传统体育,起源,项群

参考文献

[1]洲塔, 乔高才让.甘肃藏族史话[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 2009.

分类教学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篇10

一、当前我国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据调查, 我国大部分中小城市学生感兴趣的项目均为球类项目, 如羽毛球、篮球、排球等等。而随着年龄的增长, 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日趋降低。对体育缺乏兴趣是影响学生体育课程态度的首要因素。其次, 对女生而言, 认为“体育适合于男生”以及“教师态度不好”是其不喜欢体育课程的影响因素;对男生而言, “教学内容枯燥、无新意”以及“教师技术水平不如期望中的高”则是影响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因素。这充分说明传统的体育教学已经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致学生厌学的态度和情感。所以这就急需改进教材内容和体育活动质量, 在编排内容和组织活动中要以广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导向, 结合本校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进行选取。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需要, 尊重个性特点, 因材施教。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学校教育早已不是单独的运行个体, 教学内容已深入到家庭、社会当中, 学校体育教学不仅仅是体育教师的责任, 同样也是家长和社会的责任, 父母应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 参与积极向上的学校、社会活动。

二、国际高中体育教学现状和深圳高中体育分类教学

(一) 国际高中体育教学现状

德国学校体育在课程选择方面给予了学生更多的自由, 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选择项目, 学生也可以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基点参与课程的选择, 充分注意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师生的适应性。在美国, 无统一的教学大纲, 各州的体育教学各不相同, 各有特色, 教师编写课程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可供学生选择的项目多达20项, 并且随着年级的增高, 选择范围也相应地增大。相比于无教学大纲的美国, 俄罗斯实行5种教学大纲, 学校可自由选择其中任何一个大纲作为学校工作的指导方针。日本课改后大大扩大了高中体育必修范围, 学校按照学生的选择编组进行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的优越性普遍得到国际教育界的认可。德国、美国、俄国、日本4国的高中体育教学特色, 为我国的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改革方向和参考依据。

(二) 高中体育分类教学

深圳高级中学根据经济发展和学生心理需求制定出了适合本特区特点的校本教材。学校大量引进受学生欢迎的体育项目, 不断更新和丰富教学内容, 以适应学生和社会发展。在高中阶段开始之际, 学校向学生提供8~10个项目,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地选择其中一项上课。这种分类教学的模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给学生发展兴趣爱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使体育运动不再只是学校教学的一部分, 更是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养成每天锻炼的好习惯, 同时也改变了家庭中成员的生活习惯, 将健康的体育运动带入了家庭、社会, 沟通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 真正使教学生活化、生活教育化。

深圳高级中学的体育教材有五大类:健康教育和体育基础知识、游泳、武术、球类、体操。五大类中又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其中必修课程是健康教育和体育基础知识、游泳, 选修课程是武术、球类、体操。球类项目又分两大类, 一类是集体类, 例如:篮球、排球、足球等;一类是个人类, 比如:乒乓球、羽毛球等。体操类分为艺术体操球、彩带、绳、健美操等。武术类则分为太极拳、长拳、剑术等。具体教学方法是合并4个班级的学生, 学生从这些项目中选择一项, 选派8名教师根据学生选择的项目分组, 重新编成班级进行分类教学。分类教学模式弥补了传统班级教学中学生缺乏兴趣的缺陷, 根据兴趣分组分类上课, 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爱好、特点, 以便因材施教, 发掘学生的潜能。体育教学要适应社会和学校的发展, 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求, 转变教学观念, 更新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兴趣, 尊重学生主体意识, 发展学生潜能,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促进集体教学和个别教学的有机统一。

三、结论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关键期, 学校和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关键期施以正确、积极的教育, 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传统的体育教学不顾及学生的不同爱好进行集体上课, 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厌恶和兴趣的缺失。高中体育教学实行分类教学, 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束缚, 学生按兴趣选择项目分类上课, 有利于学校教学重视学生个性特点, 培养学生体育特长, 便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在课程改革取得进展性成绩的同时, 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和不足, 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善。

摘要:比较德、美、日、俄等国家高中体育教学与我国体育教学现状, 发现区别在于发达国家高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项目上课。我国高中体育课程改革以深圳高级中学为代表, 其所采用的分类教学效果突出, 这表明将分类教学运用到高中体育教学中能够发挥学生个性特长, 挖掘学生发展潜能。本文论述了当前国内外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以及分类教学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中体育,分类教学,应用

参考文献

[1].廖章耀.广东省深圳体质健康状况研究成果汇编[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

上一篇:柠条联合收获机下一篇:中小投资者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