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实践

2024-09-07

言语实践(精选十篇)

言语实践 篇1

那么, 如何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上进行有效的“言语实践”呢?

一、立足教材, 借用文本习得语言

古人有“感言、会意、得意忘言”之说, 说的是人们首先感受到的是文章的语言, 进而理解含义, 最后往往记住了文章写的意思, 却忘记了文章具体的语言文字。但我们的语文课不仅要让学生“得意”, 更要让学生“得言”。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谁的本领大》中有这样一句话:“只见风带着帆, 帆带着船, 像箭一样飞快地前进。”其中“像……一样……”的句式是第一次出现, 教学时, 教者在指导理解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模仿表达。以下是本环节的教学步骤: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读一读这句话, 想想它是一个什么句?

生:比喻句。

师: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把船比作了箭。

师:你真会读书!以往我们说的比喻句, 只是说什么像什么。你来说一句:“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

生1:成熟的苹果像一只只红灯笼。

生2:天上的星星像我们的眼睛。

生3:黄黄的稻子像金灿灿的金子。

……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看来, 你们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再读读文中这个比喻句, 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这个句子不仅说船像箭一样, 还说船像箭一样飞快地前进。

师:你真棒!句子中不仅有“像什么”, 而且有“怎么样”, 读起来更加生动具体了。如果你学会了这种表达方式, 你的写话作业肯定得五星!想不想试试?

生: (个个跃跃欲试) 想!

师:我们先来玩个“句子接龙”的游戏。

(教者先后出示两个句子“:盛开的桃花像_____ 一样_____。”“秋天的落叶像______ 一样______。”学生在几乎不用思考的情况下, 便说出“盛开的桃花像朝霞一样灿烂。”“秋天的落叶像蝴蝶一样在风中跳舞。”这样美妙的句子。)

师:谁来挑战更难的?出示句式:“________ 像________ 一样________。”

生1:天上的星星像小朋友的眼睛一样眨呀眨的。

生2:长长的柳条像绿色的丝带一样漂亮。

生3:远处的群山像海里的波浪一样连绵起伏。

……

习得语言, 不是一蹴而就的, 实践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既要面向全体, 又应兼顾差异, 既要有文本语言的直接引用, 更要进行语言重组的表达, 激活学生语言储存, 促进学生语言的内化, 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二、注重体验, 多方实践感悟语言

实践是主动的、有挑战性的。对于阅读教学而言, 语言形式的“秘密”是语文课本中最大的宝藏。言语实践, 应该成为挖掘“宝藏”的锄头, 帮助学生体会言语的表达效果。

《秋姑娘的信》是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它以童话的口吻讲述了秋姑娘将对朋友们的关心写在枫叶上, 托秋风捎去的故事, 揭示了动物们不同的过冬方式, 表达了朋友之间纯洁的友谊。句子表达的形式是相同的, 前半句写“一封写给什么样的谁”, 后半句是秋姑娘对他们的嘱咐。即使是刚入学的孩子, 对于这些句子的意思也是非常容易理解的。最后, 孩子们望着黑板上黏着的枫叶 (用彩纸画成的) , 眼里满是期盼, 我当然懂得他们的需要, 这也是我想要创设的情境。

师:瞧, 还有这么多枫叶呢!一片片将要被秋风吹落了!

生1:老师, 我也想用一片枫叶给好朋友写信。

生2:我想用它给家乡的爷爷奶奶写封信。

生3:我想给快冬眠的大黑熊写信。

……

师:哟, 小朋友们都想学着秋姑娘给好朋友们写信呀!那, 你想写些什么呢? (孩子们纷纷举手, 迫不及待想要发言。) 别急, 你啊, 再好好思考一下, 然后学着秋姑娘写的信, 把你对朋友或者亲人的关心写下来。

(孩子们经过短暂的思考, 个个奋笔疾书, 课堂上一会儿便小手如林。)

师:谁想来念念自己写的信?

生1:一封写给家乡的爷爷奶奶, 嘱咐他们冬天快来了, 要多穿衣服, 别着凉生病了。

生2:一封写给要飞往南方的小燕子, 让它们一路上多注意安全。

生3:一封写给远方的小河, 让它冬天结出厚厚的冰, 小朋友们要将冰面当溜冰场。

生4:一封写给蜡梅花, 冬天快到了, 你做好开放的准备了吗?

……

模仿文本的语言进行言语实践, 是低年级语文课堂经常采用的一种方式。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 感受语言的情感, 体味语言的韵律, 感知语言的魅力, 探索语言的表达方式, 并且模仿表达, 从而形成较为丰富的语感。

三、激发想象, 巧设平台创造语言

“给学生多大的舞台, 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 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 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地方。语文课上打造的平台应该是言语实践的平台。

《水乡歌》是一首儿童诗, 清新活泼的语言, 描写了江南水乡水多、船多、歌多的特点。整首诗内容浅显, 先问后答, 语言通俗易懂。学完课文, 教者提问:“水乡还有什么多?”生活在江南水乡的孩子, 自然熟知水乡的树多、桥多、花多、鱼多……于是, 一个个孩子便化身为小诗人:

水乡什么多?树多。千棵树, 万棵树, 树儿多了空气好。

水乡什么多?桥多。千座桥, 万座桥, 座座桥儿通四方。

水乡什么多?花多。千朵花, 万朵花, 花儿朵朵笑开颜。

水乡什么多?车多。千辆车, 万辆车, 车儿带我去旅游。

……

“给点阳光就灿烂, 给个舞台就成长。”这样的言语实践, 是学生发自内心的需求, 他们沉浸于老师构建的言语情境中, 乐学、会说, 每个人的智慧闪现着熠熠光芒, 在言语的创造中逐步成长。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语文教师应从语文的角度出发, 把活动指向言语实践, 激活言语的体验, 张扬言语个性, 回归语文本色, 让语文教学求是、崇实、鼎新, 肩负起培育一代又一代的言语生命的重任, 让言语生命的枝头缀满芬芳的花朵。

参考文献

在言语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 篇2

2011年修订版课标在前言部分开头的两段话里,有四处提到“语言文字的运用”,将语言文字的运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下一步小学语文实践探索指明了方向。近期,浙江省绍兴县教师发展中心的罗丹红老师给本刊发来一组稿件,这组稿件呈现了绍兴一线教师对“语用”的认识,对如何在教学中落实“语用”训练的思考和实践,有深度,有创见。本期特刊发其中部分稿件,藉此点燃新一轮语文改革的星星之火,开启新一年语文教学的探索之路。

罗丹红

人类所有形式的交往活动,都无法完全脱离言语。作为符号文化的动物,人正是依托言语而存在和生活,凭借言语而生长和发展。语文学习就是言语活动的实践,语文学习的目标也就是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语用能力。

一、错读的资源:读书中的语用

语文课堂中,学生出错,教师纠错,是常见的教学环节,这是学习真实发生的表现。将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错误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是新课程的必然要求。然而纠错的方法不同,其效果则大不一样。有部分教师对学生的错误处置偏简单,缺乏对错误的欣赏与容纳,大大减少了学生扩展认知范围、接触新发现、联结新意向的机会。而有的教师在纠错中,善于归因,分析其潜在的认知结构上的不足与错误,让学习主体得到体面的言语实践机遇,帮助其建构合理的图式。

前段时间,笔者听四位青年教师执教二年级的课文《玲玲的画》。学生在读“水彩笔叭的一下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一句时,无一例外地将“叭”读成了“pa”。前三位教师立即打断,拿出同文中的“趴”词作了比较指正,告诫学生再不许将这个词读错。临下课,教师再次让学生朗读,仍有同学在这一句上出错。

第四位老师并未告诫了事,而是紧紧抓住这一细节,作了一番“文章”——

师:她刚才哪里读错了?

生:她把“叭”读成了“啪”。

教师看似不经意地拿起一支铅笔,“叭”地一声,它掉到书本上。

师:请你用力把书本合上。(学生试做,“啪”声响起。)

生:“叭”的声音轻,“啪”的声音会比较大。

师:再读读句子,这里还有一个象声词你发现了吗?

学生很容易就找到了“哇”,让孩子们自由练读句子,想想这两个词该怎么读。

生:我觉得“叭”要念得轻而短,“哇”要读得响而长。因为玲玲哭得很大声,才会引来爸爸的注意。

随后,课上学生多次读到该句,再无一人出错,且在朗读时自然作了轻重处理。

同一问题,采取的教法迥异,产生的效果亦不同。如果我们追问一下:学生为什么会读错?一方面是受生活中常听到的象声词“啪”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受同一课中已学过的形近字“趴”的干扰,前三位老师的干预显然没有基于学生的认知原点。第四位教师则将“纠错”的过程当作言语实践的契机,先通过场景预设,引导辨析语义,再启发比较课文内容,让学生体会到课文内容与恰当的语言表达形式的联系。

二、倾听的忽视:交流中的语用

倾听是感知世界的重要方式。倾听是尊重学生的体现,是了解学生的重要途径。语文学习中的倾听更是理解的一种方式,是对话的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语文能力。

在教学《济南的冬天》第三自然段时,教师:“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那究竟妙在何处呢?请同学细细地研读这一自然段,待会儿把你认为最妙的一处和我们大伙儿一起分享。(学生自由读)生:我觉得最妙的是雪后的色彩:青黑、白、蓝、银、暗黄、微黄、粉,非常丰富。

生:我认为最妙的是它的姿态。你看,同样是雪,落在树尖上像日本看护妇,落在山尖上像是给蓝天镶了道银边,落在山坡上像是给山穿上了一件带水纹的花衣,落在山腰上则好像害了羞的小姑娘,可以说是姿态万千。

师:是啊,同一场雪,因落在了不同的部位,便有了不同的姿态。多妙啊!(引读全段)

师:济南的冬天真是妙不可言啊!老舍先生又是怎样妙笔生花,把这种妙景描绘出来的呢?

生:我认为最妙的是它的一系列动词的运用。写雪,落在树尖上是“顶”,落在山尖上是“镶”,山坡上的则是“穿”,山腰上的是“露”,既符合各自的特点,又避免了用词的重复。

师:多么美妙的语言。描写的难道仅仅是济南的冬天色彩明丽、姿态万千的景色?

生:还妙在情意。这段话中作者没有直接表达情感的“喜欢”“爱”字,但透过“最”“呀”“就”“吧”“太”这些词,充分凝聚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之情,就像《猫》的写法。

师:对啊!整一段话没有一个爱字,但读来字字句句都渗透着喜欢,这便是语言大师的高明之处。一切景语皆情语,你能透过明亮的语言文字读出其中蕴含的情感,你是我们班的语言大师了。(再度翘起大拇指。朝学生)请同学们把这段话好好地读一读。(学生自由练读——指名配乐读)

这里,老师倾心聆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悉心引导每一次思维的转换,耐心等待每一回思想的升华,把课堂的空间尽量打开,让学生尽情地舒展自己、释放自己、提升自己。这本身就是一种至高的善,它充盈着关怀和仁爱。教师倾听学生的自由言说的同时,也在引导和熏陶学生学会个性的表达,学会去倾听他人,因而师生都因为彼此的相互倾听、相互接纳,而进入一种和谐、优美的人文环境,在倾听中理解,在理解中升华。

三、模糊的诘问:表达中的语用

质疑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发端。我们反对“独白式”语文教学,是因为这种令思维沉睡、语感麻木的语文教学,实质上是给新生的生命作精神“催眠”。言语是人的思想本身,是人的情感、意志、理念和价值态度的体现,是生命本质力量的一种外显。正因如此,在课堂师生、文本的多方语言交汇过程中,在开放和真诚的倾听和倾吐循环互动中,必然会激发意义的生成、思想的升华、智慧的迸发。

教学略读课文《半截蜡烛》时有学生质疑:伯诺德夫人一家在保护蜡烛时所想的办法都很巧妙,为什么只有杰奎琳成功了呢?

教师敏锐地捕捉到了孩子的疑惑,旋即出示了三位人物的台词,请学生静思默想:为什么杰奎琳会成功?作些批注,然后小组交流一下。提示:至少说出三点。稍作思索,孩子们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

1.杰奎琳说话时有指定的对象,是对那位少校军官说的,还尊称对方为司令官,让对方觉得被尊重,而伯诺德夫人和杰克统称“先生们”。(关注称呼,对话要有听者意识。)2.伯诺德夫人和杰克边说边拿走了蜡烛,文中用的是句号,而杰奎琳是在征询对方的意见,文中用的是问号。(关注标点,对话时用征询的口吻对方更易接受。)

3.杰奎琳说话时是面带微笑的,我记得有人曾说过“微笑是最好的语言”。(关注提示,对话时学会微笑表示友好。)4.杰奎琳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她触动了少校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唤起了他对小女儿的思念。(关注内容,对话时若能直抵对方的心灵,收效会好得多。)

教师适时小结:同样是好办法,表达的形式不一样,收效也就不同。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这里,课堂不再是死气沉沉的泥水潭,而成了汹涌澎湃的思维场。学生在诚恳的倾听中学会思考,在坦率的表达中获得进步,日益趋向个性化的言语,不仅仅是学生所使用的一种工具或技能,更是其真正意义的心灵成长。

四、人文的分离:写作中的语用

一旦学生的书面“倾吐”不是尊重自己内心的深切感受,而是为了适应既定“读者”(例如语文教师)之要求,那么,这种“倾吐”就会走味,或者是“吐”而未“倾”也。此乃当前习作教学之弊。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主题为《介绍一个真实的自己》。三年级的孩子,如何认识自我?表达自我?笔者安排了一个随文进行的长作业。

一是《说说我的名字》。孩子的名字里有着家长的诸多寄寓,让孩子回家问一问家长,了解自己名字的含义。第二天上完单元导读课的时候让孩子们说说自己名字里的故事。因为有了事前的询问,每个孩子都能说得头头是道,自我意识在无形中滋长。

二是《镜子里的我》。学完《画杨桃》,让孩子们拿出事先准备的小镜子,观察镜子中的自己。当下的孩子在描写人物外貌时,很多是概念外貌,千人一面,凡写小姑娘一定是红扑扑的脸蛋,樱桃小嘴,在这里都消弭了。因为“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把观察到的写下来,让大家来猜一猜评一评,看谁描述得最逼真。这里,与其说是在对孩子进行外貌描写的训练,不如说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跃动。

例:瞧,他那额头正中有个反旋涡,特显眼。淡淡的眉毛,皱起来一高一低。细细长长的眼睛,一笑起来就眯成了一条缝,还蹦出两颗大板牙,白白的,在阳光下闪着光芒,怪不得奶奶老说他吃西瓜特好。最有意思的是他的鼻子,像被牛蹄子踩了一下,扁扁的,赖在脸上,任你怎么揪都揪不起来。

三是《别人眼中的我》。可以向身边的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同学询问,“我”是个怎样的人?不同的人眼中的“我”是不一样的,有优点有缺点,这跟本单元的阅读目标“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结果也就不一样”相吻合。在敞亮的交流中,学会悦纳自己。

四是《我喜欢》。让孩子畅所欲言地说说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比如玩电脑。不批评,只引领,让孩子明白玩电脑不只是玩游戏,它还可以帮我们做很多事,可以上网查资料、画画、做电子小报等等,有滋有味、有情有趣的爱好在交流中分享。

这里,学生以自己的语言表达心灵的情思,其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都是每个独特的自我生活的外化。倾吐的过程成为表现自我的过程,写作与自我之间完全同步了。

在言语实践中提升言语智慧 篇3

关键词:言语实践;言语智慧;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通过品读福楼拜的三次指导,领会并概括要领。(2)体会写作之道——必由之路。通过实例感受抓住特点写传神的妙处,提高写作水平。(3)习得范式语言——体会福楼拜连问的方式启发学生、加深印象的指导方法。领悟作者遣词造句之妙,并模仿运用,在言语实践中提升言语智慧。

二、过程预设

课文主要是用对话的方式来推动情节的发展,以对话为主的课文,我们可以试一试“察言观色”的阅读方法。

1.察言知人

这察言的第一步,就是要从说话者的一大堆话中把握主要内容、主要精神,也就是要提炼和概括。(一起读一读)聚焦福楼拜的这三次指导,三次指导每次都有不同的重点,同学们静下心来读一读,任选一次,用一句话来概括指导的要领。第二步是交流(追问:你是用什么方法来概括的)。以福楼拜第一次指导的话为例,重点指导概括。将长文读短、读薄,这可是一种重要的语文能力哦!一起来读读这三句话。写在相应的语段旁边。

(1)福楼拜的三次指导,哪一次給你的印象最深刻?在相关的语句上圈圈画画。(指三四个学生交流)(2)(刚才很多同学都发现第二次的指导方式较为特别)第二次的表达方式较为特别,你发现了吗?一共用了几个问号?福楼拜为什么要这样问呢?(印象深刻)课文中是怎么表达“印象深刻”这一意思的?咱们细细地看看这些问题,问得好吗?第一个问题和最后一个问题不是重复了吗?(3)特别的句式,表达着特别的意图。连续的问号不仅仅是要引起莫泊桑的注意,更是要引发他的思考!看,阅读人物的语言,既要揣摩讲话的内容,也要揣摩讲话的方式,这样才能深刻领会说话者的意图。谁能学着福楼拜的语气把这一大段话,说给我们听一听?(4)模仿“师徒对话”。福楼拜用独特的讲话方式来表达自己独特的意图,咱们能学到手吗?我来做学生,你们做老师,我向你们求教,好不好?

◆老师,您让我早晨站在校门口,观察同学们的上学情况,可我都一连站了四个早上了,还是没看出有什么特别的东西,没什么好写的。

◆老师,您让我课间站在走廊里观察同学们活动的样子,可我都看了大半天了,也没看出个名堂来。

(5)我们来研究一下福楼拜这个老师,第二次采取的方式是“问”,再整体看一看,第一次和第三次采取的方式是什么?(告之、讲之)(6)咦,有没有发现这三次的指导内容和方法有变化?(你们觉得可以调换调换吗?)你觉得福楼拜是个怎样的老师?

2.观色知人

刚才,我们是通过“察言”,了解一个人,知晓一个人。有时光察言不行,还得观色。同学们,再去读一读课文中对师徒二人动作、神态的描写,抓住一些关键语句揣摩揣摩,将察言和观色结合起来,你对师徒二人的认识肯定会更加丰满。莫泊桑:焦急万分、坦白、急切、全神贯注、专心……

三、悟法、得法、用法

(1)福楼拜指点的这几种方法并非是单独存在的,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用心领会,认真运用它,才能真正掌握它。(2)相信很多人都坐过公交车,但是未必人人都能将乘坐公交车的那些奇特景象描写出来。我曾经有个学生写过一篇这样的习作,让我眼前一亮,想不想看?(上车)伴随一阵撕心裂肺的刹车声,车门“吱吱”地打开。“哗”,早已没有耐性的乘客们一拥而上。在众人的推、压、挤、撞之下,我顺着一位彪形大汉的强大气流,终于被卷上了车。(看到车)经过漫长的等待,一辆灰头土脸的56路公交车,伴着“轰轰”的巨响,在因为不断维修而颠簸不堪的马路上,摇摇晃晃地缓慢驶来,车厢咣咣当当地呻吟着,真让人担心它会随时罢工。的确是破了点,可每一个乘客无不两眼放光。这段文字想表现什么特点?猜猜小作者会从哪些方面去写呢?练习写一写,交流。小结:福楼拜的指导,不仅让莫泊桑受益终生。(3)语言文字就是这样的神奇,这样的有趣,只要你掌握方法,就能描绘出世界的精彩,生活的美好!以福楼拜指导写作的要领品析学生的作文,引导学生言语实践,在品析实践中进一步领会福楼拜指导的“抓住特点写生动”的重要性。

四、板书设计

莫泊桑拜师

一看二记三坚持(告之) 察言

仔细观察积素材(问之) 对话 观色

发现特点写传神(讲之) 知人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安市平桥镇中心小学)

言语实践 篇4

一、详略转换:比较中感受

内容的详略,是中心表达的需要。教学中,引导结合内容与中心,弄清详与略、主与次的关系,才能领悟作者材料选择、详略确定与中心表达的关系,感受作者谋篇布局的匠心。而对小学生而言,简单机械地告诉他们相关结论,其理解肯定是清浅的,感受肯定是朦胧的。为此,对详略鲜明、贴近生活的课文,读后可引导转换详略,对详写内容进行简述,略写内容进行详述,再与原文比较,体会详略安排对中心表达的奥秘。如《:第一朵杏花》 (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详写了竺可桢两次与小孩的两次相遇,第一次是请小孩留心观察花开的时间,第二次是见到花开后的兴奋。而对小孩观察、等待的情景却简而言之。在引导阅读、感受竺可桢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研态度后,教者让学生想象小孩接受任务后的画面,以表现他的信守诺言。请看下列片段 :

杏子收获后的第二天早晨,小孩就来到树下,睁大眼睛看着什么。妈妈找孩子吃饭时,却不见了他的踪影。到门外一看,孩子正站在树下,妈妈不解地问“:干什么呢?有杏子没有摘吗?”

孩子摇了摇头,说“:不是,我在看杏花是不是开放了呢?”

妈妈一听哈哈大笑,说“:傻孩子,竺爷爷让你留心明年的第一朵杏花,还早呢!”

小孩眨巴着眼睛问“,什么时候是明年啊?”

妈妈笑了笑说“:明年还早呢,要等放了过年的鞭炮才到呢!”

小男孩无奈地摇了摇头,跟着妈妈回去了!

一晃一个多月过去。这天,小孩正在家中玩耍,突然一阵鞭炮声传来,他高兴得叫起来 :“放鞭炮了,过年了,杏花就要开放了!”他一边叫一边向杏树跑去。

妈妈见了,又是一阵大笑“:孩子,你也真是的,这是邻家孩子满月,要等家家户户都放鞭炮才是过年,过年后还要过一段时间,杏花才开放呢!”

“哎呀,要等到什么时候啊!”说着,孩子耷拉着脑袋跟妈妈回去了!

好不容易过了年,春天就要到了。小男孩几乎每天都问妈妈“:春天有没有到呢?”妈妈总是说“:没事,到时候我提醒你。”他这才放了心。

终于有一天,妈妈告诉他,春天到了,要他留心一点。从此,他几乎每天都在树下,不断地看,细心地瞧。这天一早,他发现了树上有个小花苞,他什么也不做了,端张凳子坐到树下,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可是不知为什么,那花苞一动也不动。太阳下山了,他还在树下,要不是妈妈把他拉走,他可能会睡在树下呢?

画面描述后,教者这样引导 :要不是小孩如此痴迷,也许第二年竺爷爷还不能弄清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候,按说小孩功劳很大,为什么作者竟然不细致叙述呢?

经过讨论大家明白 :课文写第一朵杏花,是为了表现竺可桢爷爷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依据这样的目标,竺可桢爷爷是主要人物,而小孩是次要人物,因此这样安排详略。如果课文为表现小男孩的天真可爱和信守诺言,写竺可桢只需三言两语,而重点放在小男孩的叙述上。

如此引导,实质是围绕“天真活泼、信守诺言”的主题,进行了一次有效的写作训练。学生在习作与文本的比照中,加深了主题与详略关系的理解。这就开掘了文本资源的空间,提高了文本的资源价值。

二、虚实转换:拓展中掘进

小语教材中有写实的文章,诸如叙事写人、写景状物的,也有写虚的,诸如寓言童话、故事传说等。其实,同样的主题,既可用写实的方法叙述,也可用写虚的方法表达。课文阅读后,不妨来个虚实转换,如果课文是虚写,可引导联系实际,借助真实的生活表达同一主题 ;如果课文是实写,可引导展开想象,借助故事创编表达同一中心。进而联系比较,加深对文本的感悟。如《:黄山奇松》 (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通过黄山奇松的具体描述,赞美了黄山奇松的神奇。引导阅读课文、感受奇松之奇后,教者这样引导 :以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为代表的黄山松神奇异常,享誉世界,作者写这篇文章,也许是吸引人们前来黄山旅游观光。除了像课文这样直接描述奇松,你觉得还可用怎样的方法展示它的魅力呢?——讨论后引导编写故事。请看一学生的习作 :

很久很久以前,黄山景色秀丽,遍布山野的松树奇特无比,吸引着许许多多的游客。可由于山高路险,加上云雾缭绕,游客经常迷路,甚至有人在山间失踪。

山脚下住着三兄弟,他们知道这样的情景,心中真不是滋味。他们商量决定,每天上山为游人引路 :一个在上山路口迎接客人,指点客人上山的路 ;一人在山腰陪客人游览,为游客指点道路,介绍景点,对险要之处及时提醒 ;待游客游够了,另一个人护送他们下山。

从此,黄山变得更为热闹,简直是游客如织。可谁也没有想到,一天中午,雷电交加,暴雨倾盆,当三兄弟把最后一个游客护送下山时,突然山洪爆发,他们不幸遇难。

听到这一消息,人们非常悲痛,纷纷来山前悼念他们。奇怪的是,来到山上一看,在三兄弟活动的地方各长出了一棵奇特的松树。毫无疑问,这是他们的化身。为了纪念他们,人们分别把三棵松树叫作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这样,黄山松就不仅有其神奇的姿态美,而且有奇妙的故事美,学生对黄山奇松的神奇就有了更为真切的感受,而这种感受既来自于文本的解读,还来自于自己的创造。这样的言语实践,学生得到的不仅是语言文字的深度感悟,而且有语言运用的无穷乐趣,他们肯定兴趣盎然,乐此不疲。

三、动静转换:活化中运用

状物类文章多用第三人称叙述,这虽是介绍事物的方法,但绝不是唯一方法。引导运用课文渗透的说明方法,进行相关叙述,对提升学生的言语能力无疑是重要的,但如果止于此,学生往往不感兴趣,训练效果自然难以保证。为此,可通过动静转换,让静止的事物“活动”,让无声的事物“言说”。如《大自然的文字》 (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上册),作者以第三人称的方法,介绍了“砧状云”“石灰石”“花岗岩”等“文字”的内涵。阅读课文,可采取“自读思考,了解内容 ;显化文字,清晰内涵 ;设身处地,讲述故事”的方法,学习介绍“云”“石灰石”“花岗岩”的内容,并把重点放在显化“文字”内涵上。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充当角色,从“砧状云”“石灰石”“花岗岩”中选择一种进行自我介绍。请看下列片段 :

我是积雨云,多出现在炎热的夏天。我样子像铁匠的铁砧,所以人们又叫我砧状云。也许从表面看,你难以看出我的变化,实际我内部的气流在剧烈地运动,上升气流每秒通常为30米左右,甚至达60米,下沉速度每秒也有10 ~15米。云中的湍流就像平静的大海下湍急的旋涡,看到我,飞行员应立即调转方向,绕道而行,否则很容易机毁人亡。

你一定以为我很普通,只是一块灰色的石头。其实,我是石灰石,是由碎贝壳造成的。这就怪了,贝壳不是海洋的居民吗?怎么到了建筑工地。是的,在遥远的古代我就生活在大海里,而我今天躺的这地方很久以前正是汪洋大海。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地的变化,我竟然躺到陆地上来了。你说怪不怪?这就是“沧海桑田”啊!

我是花岗岩,大家一定奇怪,怎么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到森林里了?谁有这么大的力气把我搬到这里,又是怎样穿越过茂密的树林的呢?告诉你,我原住在遥远的北方,那里是冰川的世界。夏天里,降水丰富,气温较高,冰川容易融化。这样,水就像给冰川下面抹了一层润滑剂,冰川纷纷从高处向低处移动。一路上,它们排山倒海,势不可当,我们招架不住,只能跟随它们前行。经过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地长途跋涉,我们最终就停在了这里。也不知多少年,树木才从我们身边冒出来的呢!

这样的引导,既是叙述角色的变更,也是语言角度的转换 ;既是语言内涵的解读,也是语言内涵的外显。可见,“动静转换”的训练形式,能有效地缩小学生与文本的差距,能让他们置身其间,助他们现身说法,从而有效地诱发学生说写的兴趣,促进学生读写作能力的同步提高。

言语实践 篇5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提分技巧:实践。实践出真知,也就是说知识是从实践得来,再回到实践中去检验,总结出一般性规律,即上升为理论,再回到指导实践活动。华图教育整理出以下练习题供各位考生实践练习:

1.①借款人只能拆东墙补西墙,通过举借新债才能偿还旧债②此时,以借款来偿还信用卡欠款利息的人就是在玩弄“庞氏骗局”③明斯基指出,债务积累的过程会经历三个阶段④只要借款人能履约还款,信贷支持就能保证经济高效且有序地成长⑤前两个阶段在总体上是良性的,促使经济以积极的方式不断增长⑥但是进入最后一个阶段,债务循环便开始越来越不稳定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③④⑤⑥②①

B.③⑤④⑥①②

C.④③⑤⑥②①

D.④③⑥②①⑤

2.魔术师让观众从一幅完整的扑克中任意抽取一张,观众照做了。魔术师说,你自己看一下这张牌但不要让我看到,观众也照做了。接下来,魔术师通过探测观众的“脑波”,正确指出了观众抽取的是哪一张牌。现在,这样的“读脑术”不再需要使用魔术技巧了,科学家们已经能够真正办到。

根据文段推测作者接下来可能介绍的是()

A.魔术师怎样探测观众的“脑波”

B.科学家对“读脑术”的研究

C.人脑脑波的发现过程

D.脑波对“读脑术”的作用

3.居民点用地不同于一般的自然土地,具有很大的使用价值和级差收益。一般来说,工业用地的价值为农业用地的100倍,商业用地的价值又为工业用地的100倍。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为12900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0.134%,据估计平均每平方公里城市土地提供万元。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是()。

A.我国城市建成区占国土面积不足千分之一

B.商业用地的价值约为农业用地的一万倍

C.城市居民点用地价值超过工业用地

D.每平方公里城市土地的价值为70万元

4.①干细胞的重要性奠定了其在医药卫生、科技产业,国防等领域内德重要地位

②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之初就宣布取消前任总统对干细胞研究的限制

③干细胞因其在生命科学、新药试验和疾病研究这三大生物医药领域的重要作用受到全世界医学界和政治人物的关注

④2009年,美国FDA批准了世界上首次人类胚胎肝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试验

⑤因此,干细胞的研究、开放和应用可以看作是人类的健康工程,预期在未来几年内会有很大的飞跃

⑥现在人们已经发现,癌症、糖尿病、帕金森氏症、心脑血管病、组织器官纤维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一系列疾病都可能是干细胞数量减少或结构功能变异引起的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③②①⑤⑥④

B.①⑤③②⑥④

C ③②④⑥①⑤

D.①⑤⑥④③②

5.有科学实验表明,大多数人并没有同时处理多项任务的能力。只要一上网,人们的工作记忆就会严重超载,导致大脑额叶难以聚精会神地关注任何一件小事。同时,由于神经通路具有可塑性,上网越多,对大脑适应精力分散状态的训练就越多。这也是为什么习惯上网的人,只要离开互联网,就会感到无所适从。大脑的全面发展要求我们既能迅速解析各种信息,又能无拘无束的沉思冥想;既要能在互联网数字又要能隐退到田园中静思遐想。今天的问题在于状态之间保持平衡的能力。下列说法与这段文字相符的是_____。

A.网络限制了人类大脑的全面发展能力

B.网络使人们处理多项任务的能力衰退

C.上网会使人的记忆力下降,精力分散

D.人类原本具备自由转换思想状态的能力

6.清洁能源是不排放污染物的能源,它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指原材料可以再生的能源如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生物能沼气、海潮能这些能源。根据这段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清洁能源都是可再生能源

B.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C.清洁能源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D.清洁能源包括风能、海潮能等新能源

7.能够欺骗你的,往往__________那些经不起理性检验的谎言和假象,__________那些被人刻意选择和过滤之后再告诉你的部分真相。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是 就是 B.不是 而是 C.不但是 而且是 D.与其是 不如是

8.有学者提出了这样的理念:纪律应该来自自由,而不是约束。这就是说靠说教、强迫、惩罚塑造出来的“乖学生”不是守纪律,而是被限制、被麻痹了。当一个拥有自由,理解他是自己的主任,然后就能主动地选择他应当做的事、拒绝他不该做的事,这时,纪律才有价值。

根据这段文字,“有价值的纪律”是指:

A.人自觉自愿地遵守原则

B.人完全按照自己的判断去做事

C.通过教育实现人的自我约束

D.不但自己能够遵守而且去影响别人

9.尽管西方音乐在某些观念和理论上可追溯至古希腊时期,但真正孕育并影响西方音乐长达千年的文化则始于中世纪的基督教。在17世纪之前的音乐历史中,宗教因素占据的主导地位。早期音乐作为教会礼仪的附属和上帝信仰的表达,在仪式性与艺术性的冲突与融合中逐步发展,最终孕育出独具西方文化特质的艺术音乐。自18世纪下半叶起,伴随启蒙思想的传播和理性主义的兴起,基督教会在艺术领域中的影响力日趋衰落,曾经盛行数百年的宗教音乐体裁如弥撒曲、受难曲、经文歌、清唱剧等不再受作曲家青睐,歌剧、交响曲、奏鸣曲、协奏曲、艺术歌曲等世俗音乐体裁则获得了长足发展。时至今日,世界各大音乐厅的保留曲目依旧以这些体裁的作品为主。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7世纪之前的西方音乐具有很强的宗教色彩

B.世俗音乐产生于18世纪下半叶

C.理性主义增强了西方音乐的宗教色彩

D.古希腊文化对世俗音乐具有重要影响

10.螳螂看到蜈蚣走路,艳羡地说:“你走路真帅呀,这么多脚还可以走得这么整齐!你是怎么走的啊?”蜈蚣就告诉他说:“其实很简单,我先迈左边的50只脚,然后再迈右边的50只脚。”螳螂说:“那你再走一个让我瞧瞧。”这时,蜈蚣却呆在那儿动弹不得了。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纸上谈兵害人不浅

B.好为人师后患无穷

C.作茧自缚反受其累

巧借假设,落实言语实践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假设 言语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4-068

假设作为一种特殊的思想方法,如能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则可以有效拉近语文与生活、语文与实践的距离,有效缩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从而让学生的言语实践趋向于更加真实的生活,提高学习效果。

一、巧借假设,促进词语内化

在阅读过程中,由于学生认知经验不足,在理解词语上往往望文生义或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对词语的理解浮于表面。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可以巧妙借助假设,带领学生走进语言情境中,促进词语内化,从而使学生在内化的过程中获得对词语的丰富感知。

《庐山的云雾》教学片断。

师:说说你对“瞬息万变”这个词语的理解?

生1:“瞬息万变”就是变化非常快,可以说是在呼吸之间就会有许多变化。

师:那么,还有哪些情况可以用“瞬息万变”这个词语来形容呢?

生2:天气。

师:天气可以吗?

生3:我觉得不合适,因为天气变化只有风雨雷电等,体现不出万变。

生4:我觉得人的心情可以瞬息万变,在呼吸之间就会发生许多变化。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在“瞬息万变”一词的理解上,教师没有采取下定义的方式来让学生理解,而是巧借假设,把学生带入了对“瞬息万变”用词范围的描述上,在这样的假设情境中,有效促进了学生对词语的内化。

二、巧借假设,感受人物特点

在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歌颂人物形象的作品。要想使学生获得对人物深刻的感悟、体会,获得作者在语言表达上的独特方法,教师就可以巧妙地借助假设,使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人物,从而获得对人物客观的感受评价,了解人物特点,提升语言表达水平。

《军神》教学片断。

师:眼睛对我们来说是最敏感、最脆弱的部位,在眼睛上动手术,请大家想想会是一种什么状况?

生1:疼得难以忍受。

师:假如这件事发生在你身上,你会怎样?

生2:我会让医生想尽一切办法为我减轻痛苦。麻醉是必须的。

师:那么,刘伯承在手术前是什么态度?

生3:不让打麻醉药,独个承受手术痛苦。

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生4:为了革命取得最后的胜利,自己的伤势、痛苦都不算什么。他是一个伟大的军人。

以现代言语实践激活文言教学 篇7

一.课前预习

我们往往布置三个任务。第一是尽可能多地找出文言文本中与现代汉语钩连得上的重要词句, 这样可以使文言词句的积累尽可能与学生最为有用的现代汉语的运用交融一体, 尽量做到文言学习和现代汉语学习的同轨。文言学习和现代汉语学习的同轨还指利用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理解文言中的虚词含义, 词的活用, 特殊句式等等。

如《谏太宗十思疏》:

文言文本 现代汉语 互联含义

盖在殷忧 殷切 深

董之以严刑 董事长 监督

谦冲 冲淡平和 谦虚

自牧 牧羊 养

“求木之长者, 必固其根本”中“之”用在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因为“木之长”作为主谓短语充当动词“求”的宾语, 即“求木之长者”。

“简能而任之, 择善而从之”中“能”、“善”单独看一般可看作形容词“有才干的”和“好”, 它们分别处于“简”和“择”这两个动词的宾语位置, 据此可推断“能”和“善”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意思分别为“有才干的人”和“好的意见”。

另外, 利用汉语常有对举结构的特点, 我们亦可推出和“择”对举的“简”的含义是“选择”。

这里要特别强调利用现代汉语词法语法分析的手法理解掌握文言文中的活用现象。笔者在讲名词作状语的文言现象的判别时, 给出了如下判别公式:

所谓“不通”是指该名词本身不能发出该动词所表示的动作, 如“箕畚”本身不发出“运”的动作, 是人用“箕畚”发出“运”的动作。这样的现代汉语言语实践式教学才能真正使学生理解式掌握文言现象, 从而避免枯燥无味地死记硬背式的文言学习。

第二个任务是学生的课前诵读。要求读准词句, 读音正确不破句;读出基调, 语气助词体味准;读进文本, 精妙之处有感悟。要避免以“读书百遍, 其义自现”的借口让学生有口无心地完成课后习题中的背诵任务。

第三个任务是评点式阅读。或全篇, 或局部, 对自己感受最深的点作或长或短的评点。此前我们常常从内容主旨、艺术特色方面设置一个能把握全篇的问题, 这个问题往往也是切入文言文本的好的角度。

二.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基本上按照预设的三个设置完成教学任务。上课伊始, 我们常常以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列举预习中找出的与现代汉语言语实践仍有显性关联的重点实词。这个任务我们采用的完成方式常常有: (1) 小组对阵法。对阵两组分居黑板南北两端, 两组成员按座位顺序, 或由前而后, 或由后而前, 逐个上黑板写, 内容一是文言文本中相关词句, 一是现代汉语中相关词句。竞赛法重在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重在全员参与, 尤其要注意不能忽略、冷落后排的同学, 其实从后排开始往往有很好的控场作用。 (2) 小组代表法。一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于上课前一天集中浏览小组成员的字词预习笔记, 整理汇总, 正式上课时代表小组同学上台发言, 发言同学的内容由该小组另一同学记录在黑板的相应位置, 发言的同学体味了“成员国”代表“说”的风光, 记录的同学锻炼了“听”的能力。 (3) 小老师法。由老师选一位准备得充分的同学充当小老师上台重点提示讲解。这种方法尤其不能忽视语文基础薄弱畏惧文言学习的学生, 正式上台前, 老师可以适当帮助指导。小老师法重在培养先进意识。 (4) 抢答法。老师投影文本中加点的重点词句, 然后让同学在下面抢答出相关联的现代汉语言语实践中的词句。

之后就进入文本的理解、赏析、运用的教学过程了。我们有这样几个常用方法。

第一是诵读法。诵读不是为诵读而诵读, 而是作为一种贯穿始终的教学法存在于文言教学的实践中, 是以“听说读写”中“读”的方式体现的现代言语实践。但是当前的文言教学中的诵读有流于肤浅之弊, 有些老师或是“干读”, 只读不解, 最多只是读准字音, 他们不知道“解读解读, 有解有读”的一体性, 还常常以“读书百遍, 其意自见”欺己欺生;或是“花读”, 变换各种花式读, 全班读, 小组读, 个人读, 老师读;对读, 朗读, 默读, 但他的课堂常常只是读而已。

黄厚江老师上《谏太宗十思疏》, 以学生的朗读引出老师读和录音读的比较, 在读的比较中辨析“求木之长”中“长”的读音;在读的比较中辨析出了全文忠诚、恳切的基调;在读的比较中体味出了全文骈句为主的句式特点。这是读解一体化的读, 是“解读”。

第二是评点法。评点法应是最地道的文言教学方法, 中国古代多有典范的评点, 它们和原文一起形成了联珠合璧。读“水浒”不读金圣叹评点, 读“红楼”不读脂胭斋评点, 真真会少了一层滋味的。我们也引导学生边读边评, 积久而成, 学生也评得像模像样, 不但金圣叹的渲染式, 脂胭斋的知音式, 学生模仿得惟妙惟肖, 学生的评语还运用着鲜活的流行用语, 散发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如学习《五人墓碑记》, 笔者布置了一道引导诵读评点的预习思考题:文有文气, 文有文势, 《五人墓碑记》的文势像什么?什么样的表现手法造成了这样的文势?你受到了什么感染?学生的评点多有精彩之笔, 如 (1) 山巅落瀑之文势, 江海漫岸之感情。 (2) 文势汹涌, 起笔造文势, 一声“五人者……”如山巅疾呼, 如江源急浪。 (高宝刚) (3) 文势汹涌, 文序造文势, 倒装叙事是回流水, 文末议论是冲天浪。 (潘安辰) (4) 文势汹涌, 对比冲撞出浪峰之文势;文势汹涌, 句式排比出倒海之文势。 (陈浩) (5) 读后有正义的感染, 读后有人格的召唤。 (李淑) 这样的精致点评文字本身也是我们学习文言文要积累整合的有利于现代汉语表达的精粹语言。

第三是关键词句法。文言文教学的难点是如何使言 (词、句) 文 (解读、鉴赏) 交融, 文 (赏析) 道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交融。古人特别讲求炼词炼句, 文言文一般有能提领全文的重点词句。笔者教学《孔雀东南飞》就从诗中反复出现的重点多义词“相”的理解出发, 既使学生对“相”的“面相”、“偏指一方”、“互相”的含义有个比较中的清晰区分, 又提炼出全文的情节线索, 情感脉络。全文的情节线索是“合——分———合”, 相关句有:“相 (互相) 见常日稀”, “及时相 (偏指‘我’) 遣归”, “儿己薄禄相 (面相) ”, “会不相 (偏指‘你’) 从许”, “还必相 (偏指‘你’) 迎娶”, “久久勿相 (偏指‘我’) 忘”, “誓天不相 (你) 负”, “登即相 (他) 许和”, “蹑履相 (他) 逢迎”, “怅然遥相 (他) 望”, “黄泉下相 (互相) 见”, “枝枝相 (互相) 覆盖”, “叶叶相 (互相) 交通”, “仰头相 (互相) 向鸣”。浏览这一系列“相”字句, 我们也能感知文中贯穿的情感脉搏:互相理解———忠诚系念———无可奈何———毅然殉情———爱情永生。让学生用现代汉语的四字短语梳理出情感脉络之前已有重点词句的辨析, 做到了“文”和“言”教学的交融。

笔者教学《报任安书》, 就要学生借助课本中的注释、翻译, 弄通文意后, 选出自己体味最深、能够勾勒史迁“发愤”之情的句子加以评点阐释。学生选出的句子和点评如下: (1) “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 特以为智穷罪极, ……卒就死耳” (背负冤屈者无死之资格, 否则, 卑鄙就成了高尚者的墓志铭———江航) , (2) “勇者不必死节” (勇者何必为名节立即去死, 懦者常常借名节以死逃避———房广江) , (3) “所以隐忍苟活, ……恨私心有所不表” (隐忍苟活, “将以有为也”———袁刚) , (4)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不可胜记,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史迁从古代圣贤中寻找自己不死而有为的同志者———孙有丽) , (5) “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重泰山———姚广强) , (6) “然此可为智者道, 难为俗人言也” (“隐忍苟活”, 将以有为, 茫茫人海, 此心谁知?———陈木) , (7) “负下未易居, 下流多谤议” (落井常有下石之害, 置火常有浇油之加, 这就是倒霉者现实处境———孙亚宇) , (8) “居则忽忽若有所亡, 出则不知所如往” (史迁真人也, 不掩盖自己痛苦得魂不守舍状;史迁伟人也, 痛苦得魂不守舍中硬是守住了挺立人生的魂魄———华霆) , (9) “要之, 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盖棺论定, 史迁坚信时间会给他公正, 即使不是当世之人, 就是“来者”也会给他客观公正的评价的———朱林林) 。抓关键句既把握了文本学习的重点———体悟司马迁文中表现的生死观;也落实了文本学习的另外一个重点———重点词的积累, 如“死节”中“死”的为动用法, “私心”、“非常”、“下流”的古今异义等等, 真正做到了文、言交融, 文、道交融。

安徽师大附中严景东老师教学《烛之武退秦师》以三个文言虚词“以”、“之”、“其”的辨析理解带动“文”的学习, 引领学生欣赏外交词汇和人物形象。事实上, “以”、“之”、“其”也正是这篇课文的重点词。

其实, 正如严景东老师所说, “抓住若干关键的文言虚词 (推而广之, 根据具体情况, 又完全可以是若干文言实词或句式较为特殊的句子) 来将基础知识的教学和文本阅读的点拨教学融合起来, 不失为省力高效, 切实可行的着眼点”。

第四是仿写法。仿写主要是仿照借鉴文言文章法, 练习现代汉语的文体写作。笔者经过实践, 觉得文言文议论片断中的各种论证法很适合学生模仿、借鉴。因为这样的片断短小精悍, 学生容易记也容易仿。并且模仿、借鉴之前学生往往积极性很高地掌握了文言片断中的重要词句, 因为他等着用。其它的如叙事笔法、抒情笔法也可从文言文中合理地加以汲取。这样适度处理的读写结合既没有使阅读成为写作的附庸, 也没有使写作成为阅读的附庸, 有的只是以现代言语实践激活文言教学的功效。

此外, 文气再现翻译法, 文言经典现代读解法, 浅近文言写作法都是有趣有效的现代言语实践法。

三.课后拓展

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当今时代是一个文言教学的最佳时期, 几乎整个华语世界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营造着一种以现代言语、现代音像、现代舞台实践激活文言教学的氛围。现代音像实践有中央电视台对四大名著等中国古代经典的电视改编, 有港台等地对中国传统剧目“大话西游”式的改编。现代言语实践的有王蒙、刘心武的“说红楼”, 马瑞芳的“说聊斋”, 南怀瑾的诸子别裁, 于丹的论语心得等等。现代舞台实践, 像轰动一时的根据史记《赵世家》改编的《赵氏孤儿》的舞台剧。更有利的是对文言经典的解读已经呈现出一种现代言语实践和现代音像、舞台实践交融的大势。刘心武、易中天、马瑞芳、于丹对相应文言经典 (《红楼梦》《三国演义》中有相对现代汉语较多的文言成分) 既有现代言语实践的解读著作面世, 又有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这样的电视亮相。这实在是现代言语、音像实践激活文言教学, 激活经典重读的大势。这也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走向复兴、走向民间的大势。读经热潮正涨, 古史今读正盛,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更是掀起了一股全社会的经史今读热潮, 处于这样一个文言文教学大背景下的中学师生应该说躬逢其盛, 幸甚至哉!

正是借助于这一股已然吹拂的文言教学东风, 笔者在文言文教学的课后拓展上引导学生对文言文本作了以下两个角度的研究性学习拓展。

(一) 拓展印证。

拓展印证是搜寻与文言文本关联的古代作品以及以文言文本的内容主旨为蓝本的相应的现代作品, 以此引导学生以现代视角重新审读文言经典。而以现代言语、音像、舞台形式呈现的, 与文言文本相关的作品又更容易激发起学生比照学习的兴趣。学习了《史记选读》中《刺客列传·荆轲刺秦王》, 我们首先引导发动学生辩证认识荆轲的所作所为, 感受解读他的形象, 而后提供历代论者对荆轲的评价之词。否定之词, 如苏洵的“始速祸焉”, 南宋鲍彪的“轲不足道也”, 朱熹的“轲匹夫之勇, 其事无足言”。肯定之词, 如左思的“虽无壮士节, 与世亦殊伦”, 陶潜的“其人虽已没, 千载有余情”, 龚自珍称赞的“江湖侠骨”。这已激发起学生探究的热情, 趁热打铁, 我们节选印发了当代名作家莫言的《我们的荆轲》 (《钟山》2004年第2期) , 我们带领学生看了电影《英雄》、电视剧《荆轲刺秦王》, 学生此时真正是热情高涨, 欲罢不能。我们还把这次课后的研究性学习成果汇编成《我们的荆轲》全班交流。

学生学习《史记》中《高祖本纪》《项羽本记》《淮阴侯列传》时积极性很高。因为此前我就渲染过, 学好了以后, 借助于网络、书籍的资料搜索, 我们师生先写出自己的刘、项、韩信叙评, 然后与如日中天、红得发紫的易中天的《品人录》中相关章节 (《项羽》) 进行“比高”, 学生的表现真可谓生情激昂, 跃跃欲试。

(二) 比较批判。

流行历史影视、“百家讲坛”的今天正是引导学生读文言文本进而与影视、“讲坛”进行比较, 对影视、“讲坛”进行评判的极佳时期。我们着眼于以下角度: (1) 文言文本和电视改编的比较, 电视台热播《宰相刘罗锅》《铁齿铜牙纪晓岚》时, 我们选取了《清史稿》相关章节让学生了解历史真相, 引导学生比较对同一历史人物、事件, 史学的叙述和文学的改编 (电视改编) 的异同, 进而评判电视改编的优劣。《聊斋志异》作为清代文言, 很适合中学生由浅易处入手文言文的学习, 2005年暑假, 我们利用电视台重播“聊斋”的契机, 抓住学生爱看“聊斋”连续剧的心理, 规定可以看“聊斋”电视剧, 但要写出10篇以上文言小说原文和相应电视剧的比较谈的文章。学生也乐于进行这样的比较。

(2) 从电视改编、“百家讲坛”引发争论处引导文言原文的阅读。凡是引起争论的电视改编、“百家讲坛”, 我们都及时发动学生阅读相关原文, 就争论处尝试发表自己的意见。还记得当年热播《水浒传》时, 就湖北大学张国光教授建议封杀《水浒传》电视剧, 重拍新《水浒传》电视剧的言论, 我们印发了一组相关文章, 引导学生阅读古白话小说原文《水浒传》甚至《宋史》有关章节, 而后也试着写作、交流自己的小论文。易中天的《品三国》引发了葛红兵的炮轰, 我们也引导学生写出参与争论的小论文, 班级、年级范围内交流。

(3) 从历代有争论的名篇的重新审读处引导文言原文阅读, 激发言语表达。“六国灭亡新论”的习作, 必须在深入研读苏洵、苏辙、洪迈、李桢的相关原文的基础上才能写出新意的。这样读写结合的文言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 又激发锻炼了学生言语实践的表达能力。

注重言语实践,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篇8

一、关注首尾, 探寻鲜明的文体特征

语言是有“体”的。当我们一味地去感悟文本内容, 陶醉于课文的意境之美, 体会体会再体会的时候, 不能忘了仅仅享受那份美是远远不够的, 还得有那么一种意识:在内心叩问:文章为何能带给别人如此美的体验、如此深刻的思考。

【教学片段1】

师:我们知道, 课文的体裁是通讯报道。通讯报道一般有开头、正文和结尾三部分, 他的开头和结尾有何特点呢?

师:通讯报道在内容上有三大特点:及时性、真实性、典型性。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细细研究这个典型性。什么叫典型性呢? (指生读)

师:本文的典型性就隐藏在正文部分。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第2~5小节, 主要写了哪几个典型事例? (生默读, 引导归纳出小标题“保大堤、救群众”)

师:这两个事例对战斗取得胜利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看来, 写文章就要这样精心组织材料, 选择关键性的具有代表性的事例。那么, 作者到底是怎样进行具体描写来体现子弟兵们的可贵精神的?

很多时候, 学生读一篇文章, 很容易读到文章写了什么但就是无法破解作者是怎么把这些内容架构起来的。这也许就是因为我们对文体特征缺乏理性的思考。本文是一篇通讯报道, 具有它特有的鲜明的文体特征:形式特点为开头将事情概括介绍, 结尾点明事件的意义、主人公的精神;内容特点为及时性、真实性和典型性。本堂课, 我着重将形式特点复习作为导入, 探讨内容的典型性作为教学的重点, 引导学生从作者创作的表达手法入手, 解读人物的形象, 让学生发现通讯报道这一类文章在形式、内容上的特点。

二、关注表达, 领会考究的遣词造句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语文教学就需要教师借助教材中一篇篇典范的言语材料, 引导学生去学习典型的言语现象, 揣摩、辨析、品味语言文字在具体语境下表达的适切性, 触摸表达形式, 领悟表达精妙, 摸索言语运用的一般性规律, 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 提升语言表达运用的能力。

【教学片段2】

师:课文还写的另一个典型事例是——— (救群众) 。作者是如何将救群众这个典型事例写生动的?请大家默读第5自然段,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战士们救群众的情景, 你头脑里跳出哪个字来?

(出示句子, 比较) 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 飞向树梢, 飞向房屋, 飞向电杆;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 飞向漂动的树梢, 飞向灭顶的房屋, 飞向摇摇欲坠的电杆。

师:读读这两句话, 感觉一样吗?

生:第一句话看得出情况很险, 第二句话可以看出情况是险上加险了。

师:这一段话句句藏着险, 用你们的慧眼将他们找出来吧。

师:突出如此险境, 究竟为何呢?

师:作者紧紧围绕着“险”突出了战士们的勇, 并运用多种修辞抒发出了对他们的赞美之情。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感受那种如虹的气势, 澎湃的激情!

夏丏尊说过:“学习国文应该着眼文字的形式方面。”因此, 教学时不仅仅要知道文本的内容, 还要去关注语言的表达形式, 即怎么写的问题, 这才构成了理解的完整层面。本文遣词造句极其考究, 尤其是第5自然段勇救群众的画面。在这一段的教学时, 先引导学生带着思考进入文本, 用一个字来形容救群众的情形, 引导学生发现这一段句句藏险;并体悟着排比、对偶的言语秘妙, 深刻感悟文字背后的形象、感情、气韵, 言意由互转而融合。

三、关注写法, 深究秘妙的谋篇布局

阅读教学中, 我们常常会将目光聚焦在文本中的个别字词或者句子上, 但是如果只是停留在个别的“点”上, 而缺少“面”的观照, 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教学中, 除了引领学生体悟文本遣词造句的精当之外, 还需要在把握作者谋篇布局上花些工夫, 做点探寻。

【教学片段3】

师:同样是写保大堤, 第4自然段和第2自然段有何不同?

师:写了一群人保大堤的场面, 为什么还要写一个人保大堤的情景呢?

生:说明所有的人民子弟兵都是那样的铮铮铁汉。

师:你有一双火眼金睛!写一个, 代表的是一个整体, 这叫以点带面。课文是如何写黄晓文个人保大堤的呢?请一位同学读读这一自然段, 想想课文是抓住了什么细节来描写的? (指生读)

(关注“来不及了!”, 通过教师连续的三次追问: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来不及?他怕来不及去干什么?他说了来不及后是怎么做的?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咬、拔、扯、捆”等字的内涵, 领会黄晓文铮铮铁汉的本色)

师:既兼顾了全面, 又突出了重点, 人民子弟兵的英雄气概, 就一目了然了。这就是作者运用点面结合的用意所在。如果现在让你就运用这样的写法来进行一段场面描写, 相信你也能写得惟妙惟肖!

本文的点面结合的写法是一大亮点。教学时, 在引导学生紧扣关键词句体悟子弟兵们奋不顾身的品格之后, 巧妙地以“同样是写保大堤, 第4自然段和第2自然段有何不同”一问, 将这两个自然段的学习置于“整体”的框架结构之中, 引导着学生联系具体的“例子”, 联系感性的言语材料, 领会两个自然段是从“整体”和“局部”分别展开描写的。

回归本色:指向言语实践的古诗教学 篇9

一、想象“画面”,力促古诗内容的凸显

古诗写作年代久远,当时的表达方式与我们现在的表达方式相距甚远。所以对于古诗教学而言,在理解诗句内容时不必拘泥于一一对应。事实也证明,那种追求“字字落实”的方式,反而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阻隔了学生对古诗内容的更好理解。从言语实践的层面来看,真正做到准确生动地把握古诗内容,需要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诗歌情境中去体会,让古诗描述的画面立体起来、活动起来,从而形成一贯的整体。因为就儿童而言,“整体的”“形象的”语言,才是属于他们自己的语言。要做到这一点,想象在古诗教学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学《寻隐者不遇》,在引导学生初读古诗,疏通诗文大意之后,教师抛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说过,诗就是画,画就是诗,假如让你来把这首诗读成一幅画,你觉得画上应该有什么?”当学生说画上应该有“松”“山”“云”等景物时,教师又追问,那会是怎样的“松”?怎样的“山”?怎样的“云”呢?当学生回答到画上还有人时,教师追问:“是谁?他们在干什么?”学生从诗中找景,通过想象,让古诗中的文字“活”了起来,言语也得到了训练。

应该说,“把这首诗读成一幅画,你觉得画上应该有什么?”这一问题的导入,为学生进一步走近古诗描述的内容创设了条件。因为言语是人的情感、意志、理念和价值观的体现。课堂上,在师生、文本的多方语言交汇过程中,在倾诉与倾听的循环互动中,必然会激发意义的生成、思想的升华和智慧的迸发。学生结合自身的理解,领略诗中“松、山、云”的内涵意蕴和人物的活动表现,就能快速把握诗的主景,也会在潜意识中习得一定的学习方法。

二、运用“补白”,完成古诗意境的开拓

诗歌在意象组合之间常常会留下许多“空白”,让人产生联想。这时,教师的重要之处往往不是言说和告诉,而是开启学生生活的场景,通过“补白”的方式,让他们不知不觉地走进情景交融的古诗意境之中。《寻隐者不遇》第一句写诗人问童子,后三句都是童子的答话,诗人的一连串问话并没有写出来,但我们又似乎可以从童子的回答中将其“倒推”出来。

在教学中,教师说:“在画面中有两个人物,一个是贾岛、一个是童子。我们似乎还听到了他们之间的这样一段对话……”继而出示“贾岛问:______”“童子答:______”的句式让学生填空。要求学生结合古诗内容,想一想人物之间的对话,把人物语言想清楚,说明白,让画面中的人物也“活”起来。并引导学生思考,贾岛为什么要这样一再追问?他风尘仆仆,最后却没有遇到,他的心情会有怎样的变化?……引导学生在对话中学会思考,在表达中获得进步。

古诗语言精练,言简意赅,阅读古诗需要读者展开联想去感悟诗中的内涵。教学过程中,教师提供句式,让学生“补白”,他们“得意”,更“得言”。同桌交流,有互动,有碰撞,学生的言说富有个性和创意。趋向个性化的言语,不仅是学生所使用的一种工具或技能,更是其真正意义上的心灵成长。同时,这种“对话”的方式,拉近了古诗教学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对诗中重点词句的理解更加透彻。而他们也通过“移情”,不自觉地把自己化作诗中的人物,“使其言皆出自我之口”,不断步入古诗营造的美妙意境。

三、关注“形式”,探寻古诗谋篇的妙处

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诗人。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苦吟”,其实他的“推敲”不仅在于锤字炼句,而且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狠下功夫的。《寻隐者不遇》只有二十个字,却有环境、有人物、有情节,内容极其丰富,其奥秘在于别出心裁地运用了问答体。不是一问一答,而是几问几答,并且寓问于答。贾岛采用了以“答句”包含“问句”的手法,把内容精简为二十个字。这种“言繁笔简”的“谋篇”妙处,应当引导学生有所领悟。

具体教学中,在引导学生练习人物对话之后,教师问:“同学们,刚刚我们想象了童子与贾岛之间的对话,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对话在贾岛的原诗中都写出来了吗?”学生说没有。“那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回答由童子的话推导出来的。“是啊,古诗的语言需要凝练,明明是三问三答,在诗中贾岛只写了一问三答,甚至他的问话一句都没写出来,却能让我们自然明白,短短二十个字曲折地表达出了诗人内心的变化。贾岛的确是一位善于‘推敲’的诗人哪!”

从内容到形式,引导学生关注诗人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写,进而体会诗人内心曲折的情感变化,丰厚了诗的教学内容,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感受当时诗人的内在情绪,使得诗中的意象已不再是一个个简单枯燥的词语,而是一幅富有生气的图画。正如张敏华老师指出的那样,言语实践型教学模式,就是“力求着眼于内容,着力于形式,在‘内容一形式’中走个来回,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同步提升”。

四、聚焦“意象”,体悟古诗人物的志趣

意象是诗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就本诗而言,其具体“意象”应该集中在“松”“药”“山”“云”四字之中。从表面看,这首诗似乎不着一色,白描无华。其实它造型自然,色彩鲜明。那郁郁青松、悠悠白云,形象与色调恰是和云山深处的隐者身份十分相符的。

《寻隐者不遇》一课的教学准备结束时,教师说:“同学们,贾岛在诗题中说寻隐者‘不遇’,但透过诗句,我又仿佛看到了那个隐者的风范。你看到了吗?”继而出示全诗,圈画出诗句中的“松”“药”“山”“云”四个字,让学生静静地思考。学生能够感觉到,原来诗人在写景中也含有比兴之义。在诗人笔下,隐者一直没有出现,但从这四个字中,分明可以看出隐者正隐于“松”、隐于“药”、隐于“山”、隐于“云”。他的神态、气息让我们感受到了。这种“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形成了诗人“主观之意”与“客观之象”融为一体的艺术形象。

反转:阅读教学言语实践的新视角 篇10

一、反转纠偏,在陷阱中辨析词语内涵

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小学语文的教学应紧紧围绕词语教学,引导学生在品味、积累、内化与运用中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很多学生在理解词语时,常常都会望文生义,只能关注其字面意思,对其内涵的把握较为肤浅,运用时也就捉襟见肘。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运用假设思维,先故意将学生引入错误的认知中,进入文本情境,深切体悟词语的内涵及用法;或将学生的思维再度走进运用的误区,促进对词语细微的认知,把握词语运用的准确性。

例如,在《埃及的金字塔》一文中作者运用了“巍然屹立”和“傲对碧空”这两个词语形容金字塔的巍峨壮观。为了更好地把握这两个词语的真正含义,教师先让学生以粗线条的视角感知了两个词语的基本大意,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运用。不少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就地取材,将校园中的教学楼用“巍然屹立、傲对碧空”形容,教师故意表扬思维迅捷、用词准确的学生。随后,教师引领学生逐步潜入课文中描写金字塔雄伟的语句。当学生从“146米”“40层”“1千米”等数字中感受到金字塔的真正雄姿后,教师让学生对比其与学校的教学楼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学生这才猛然醒悟,最终意识到教学楼在“巍然屹立”和“傲对碧空”中就显得太过“渺小”了,形容起来并不恰当。最后,教师让学生罗列出可以运用这两个词语进行描写的建筑物。有的学生说出了东方明珠塔,有的学生则想到了乐山大佛。

在教学中,很多学生只能从模糊性的表面意识感知词语大意,难以把握词语所描述事物的真正内涵,导致在迁移运用中出现跑偏的现象。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先是故意表扬,让学生在“错误”中“洋洋得意”,而后顺势翻转,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文本情境,从而了解词语使用对象的范畴,提升了学生对词语赏析的细微程度和词语运用的准确性。

二、反转复位,在陷阱中体验人物形象

记人类文体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体验人物形象的特点应该成为教学这类文本的重要目标,教师应该充分在语言文意的还原下,在文本情境的引入中,在文本语言的品析下,让学生真正潜入文本的内蕴,深入理解文本、感受人物形象、积累阅读方法。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与文本人物之间存在着较远的距离,难以真正走进文本、深度体悟文本的人物形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故意将学生引入认知的歧途,呈现出对人物体验的浅薄与偏差,从而为准确定位人物特性奠定基础。

例如,《永远的白衣战士》一文中,为了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叶欣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教师进行了这样的引导:

师:非典病毒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如果你是叶欣,你会怎样想呢?

生:我会想现在非典疫情这么厉害,如果过多与非典病人接触,岂不是自己也要感染非典病毒,也会有生命危险,那我的家庭怎么办,我的孩子怎么办呢?这样做我是否值得?

师:当叶欣已经劳累不堪,他的亲人和孩子又会怎样劝说叶欣呢?

生1:你这样整天地扑在工作上,你的身体会受不了的。工作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你还有美好的生活等着你,还有温馨的家等着你。你放弃吧!你要知道什么才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

生2:妈妈,我已经好久都没有见到你了。我知道你忙,但是我可是你唯一的孩子啊!你有你的病人,可我也需要妈妈啊!你能快点回到家里吗?

师:当叶欣已经感染了非典病毒,仍旧坚持在工作第一线时,她的同事和她照顾的病人又会怎样对她说呢?

生:叶护士长,你这样做究竟图什么啊?我们已经让你够劳累了,为了我们,你已经感染了非典病毒,再这样下去的话,你也会病倒的,还有那么多病人需要你,你就赶快休息一下吧!

师:是啊!多少人的阻止和劝慰都没有拦住叶欣匆忙的脚步,她还是奋不顾身地忙碌在工作第一线。别人提到的事情,她想过吗?那她究竟想到的是什么呢?

生:她把自己看成了一部不知疲倦的机器,始终想到的是把病人从死神手中夺回来。

这一片段中,教师在假设情境、创设陷阱时,设置了多种不同角色的人物,将各种利弊关系呈现出来,通过人物的对话、劝说、阻拦,将文本人物引向“不利”局面,然后通过教师“她这样想过吗”这一翻转,全部推翻了前面的设想,文本人物的形象在课文中呼之欲出,学生对人物的体验也更加立体化、多维化。

三、反转比照,在陷阱中积累写作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语用”理念告诉我们,阅读教学不能仅仅关注文本的内容,更要从写作方法的视角关注文本的形式,将领悟作者的创作技巧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而学生由于受到认知能力的限制,在体悟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时,常常会陷入机械化、单一化的模式中。针对这一情况,教师也可以通过假设陷阱的方式,提高学生体悟写作方法的能力。

例如,《爱如茉莉》一文在最后两个自然段写道:

病房里,那簇茉莉显得更加洁白纯净。它送来的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

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

不难发现,作者借助那一簇留在病房里的茉莉花香,暗喻父母之间的温馨亲情,并在课文的最后直抒胸臆,用两个“爱如茉莉”结尾,显得意蕴深长。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认真阅读,感受这两个自然段所蕴藏的作者的真挚情感。当学生畅所欲言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体悟到的情感撰写在课文旁边的空白处。学生的言语表达流畅而真挚,但教师却在学生真情流露之时,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作者为什么不像你们描写的一样,直接将自己的情感表露出来,而要选择茉莉花的香味进行描写呢?于是,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将文本的结尾方法与自己的表达进行对比,深切地意识到课文的结尾能够让读者更好地走进课文,发挥自己的想象,感受一家人的温馨,从而实现更为丰富的情感认知。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体悟情感,并落于笔端,不仅有效地让学生围绕着文本的语言进行品味辨析,在积极的言语实践中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为感受作者结尾处的写作方法提供了直接的比照对象,促进了学生认知能力的有效提升。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言语实践】相关文章:

言语沟通与非言语沟通05-13

关注文本言语形式提升学生言语能力10-09

爱情言语08-29

关注言语06-08

人物言语06-17

言语评价07-21

言语智慧07-26

言语康复08-09

言语语境08-16

言语个性08-19

上一篇:小基站技术下一篇:公正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