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出生缺陷

2024-08-31

人群出生缺陷(精选五篇)

人群出生缺陷 篇1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08年10月1日-2010年4月10日计划怀孕农村妇女问卷调查获得的609例出生缺陷高危人员。

1.2 方法

根据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给出的出生缺陷高危人群定义和范围, 将高危人群分类, 按顺位排列。

2结果

本次调查中, 高危因素包括自然流产史者、有死胎死产史者和夫妇双方或家系成员患有某些遗传疾病或先天性畸形者等。见表1。

3讨论

出生缺陷是严重影响我国出生人口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 出生缺陷的发生与孕妇个体、环境和遗传因素密切相关。本组调查中, 占首位的是有自然流产史者和有死胎死产史者, 所占比例为45.0%。自然流产和死胎死产的原因有孕卵异常、染色体异常、母体异常及外界影响等因素, 县级受医疗条件限制, 不能逐个确定其原因, 但孕产次与出生缺陷发生有密切关系[1], 合理避孕是这部分人所需要的。夫妇双方或家系成员患有某些遗传性疾病或先天性畸形者和曾生育遗传病患儿、不明原因智力低下或先天缺陷儿者所占比例为23.48%。这些待孕妇女遗传风险很大, 据卫生部的数据显示, 单纯遗传因素导致的出生缺陷占11%[1]。因此, 对其进行孕前咨询辅导和健康促进教育, 指导其参加孕前预防出生缺陷实验室筛查和孕期重点监控非常必要。长期接触高危环境者所占比例是16.6%, 其中男性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有47人, 这与我县的重工业有关;另外也有从事养殖或农业生产的, 长期接触牲畜或农药, 这都是导致出生缺陷发生的重要因素。孕前远离高危环境是健康生育的重要条件。另外年龄>35岁待孕妇女共91人, 比率为14.9%。据罗美瑜[2]报道, 孕妇>35岁年龄段时, 婴儿畸形发生率最高。因此, 加强对>35岁孕妇孕期的重点监控很有必要。

综上所述, 通过技术服务人员询问待孕妇女家族史、遗传史、既往生育史, 结合技术服务机构的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特定的实验室检查, 确定高危人群, 分类后为其建立数据库, 针对其风险因素对待孕夫妇进行合理指导, 对其孕前实行宣传指导、咨询培训和实验室筛查以及孕期实施重点监控, 将是有效预防出生缺陷发生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开展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的指导意见[S].

如何降低婴儿出生缺陷 篇2

近几十年来,随着卫生状况和生育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婴儿死亡率逐渐下降,而出生缺陷所造成的胎儿和婴儿死亡比重却在逐渐增加。美国2006年发布的“全球出生缺陷报告”中显示:全世界每年出生缺陷儿超过800万,90%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家,每年至少有33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于出生缺陷,约320万存活缺陷儿终生残疾。

出生缺陷危害巨大

出生缺陷通常包括先天畸形、染色体异常、遗传代谢性疾病、功能异常如盲、聋和智力障碍等。目前已知的至少有8000多种。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勇教授告诉记者,唇腭裂与神经管畸形、先天性心脏病是我国最常见的三大出生缺陷。

出生缺陷对孩子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以神经管畸形出生缺陷中症状最轻微的隐性脊柱裂为例。经常会有一些儿童被遗尿困扰,还有一些青年被一种奇怪的腰痛病折磨得痛苦不堪,甚至要打封闭来镇痛。这些症状其实是因为这两种患者的脊柱都有个小裂口。脊柱上这种隐蔽的小裂口叫隐性脊柱裂。儿童遗尿,至少一成以上受隐性脊柱裂的影响。而成年人有隐性脊柱裂大概占到3%。遗憾的是,得了隐性脊柱裂,即便小时候不遗尿,长大成人后也会腰痛,而且逐渐加重。而一些严重的出生缺陷,比如先天性心脏病等,更是会夺走孩子的生命。

出生缺陷不仅使孩子遭受痛苦,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据了解,每年我国因神经管畸形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亿元。而先天性心脏病,这种恶性程度极高的出生缺陷,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高达130亿元。

多种原因诱发出生缺陷

我们国家出生缺陷高发,跟很多因素有密切的关系。“从环境因素来看,只有环境污染逐渐得到改善,减少孕妇暴露在有害环境中,才能减少对胎儿的影响。”中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副主任朱军表示。

污染等自然环境因素,与出生缺陷有着密切关系。有数据显示,孕妇妊娠三个月内,频繁接触微波以及放射线等,胎儿患上“兔唇”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环境因素大概占到新生儿出生缺陷总体原因的10%。

同时,遗传因素也不可忽视。朱军表示,即便父母正常,胎儿也可能因染色体变异或基因突变,导致出生缺陷。这些携带畸形遗传基因的人,有些在自己身上就显现出畸形,有的则隔代显现。研究表明,男女任何一方如果患有神经管畸形缺陷,他们的下一代患神经管畸形的危险性将增加10倍。

除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外,高龄产妇的增加,也加大了婴儿出生缺陷的风险。

男女年龄越大,胎儿患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畸形、兔唇等出生缺陷的风险就越高。女性卵子随着年龄的增加,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就越大。有数据显示,女性40岁生育,婴儿患“兔唇”的风险比30岁高20%;孕妇25岁生育,婴儿患唐氏综合征的概率为1/1100,孕妇到了35岁,风险则骤增到1/380。一旦年龄再长3岁,风险又增加一倍。

就在高龄产妇增加的同时,育龄妇女“体内环境”恶化、带病怀孕比例不小。研究人员专门对河南省2000名孕妇的血清进行过研究,发现许多孕妇存在衣原体、弓形虫以及风疹病毒等宫内感染症状,这时胎儿已经受到严重感染侵害,大大增加了胎儿畸形、甚至死亡的风险。

“三道防线”预防出生缺陷

以往,婚检是预防出生缺陷的关键。然而,自2003年10月1日开始实施新的《婚姻登记条例》以来,我国取消了强制婚检,婚检率直线下降,即便是提供免费婚检的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婚检人数也严重下滑。这就导致普及婚前保健知识、开展婚前医学检查、实施婚育咨询指导等环节无法开展,出生缺陷在这一级的甄别作用被大大降低。

由于许多人不做婚检,针对孕前保健这道防线存在的这一纰漏,北京、广州、上海、太原等一些大中城市的妇幼保健院相继提出并开展了“孕前体检”医疗保健服务,来弥补婚检的缺漏。

“目前,为了防止出生缺陷,我国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孕前体检、产前筛查、以及新生儿疾病筛查等‘三道防线’,围堵婴儿出生缺陷。”李勇说。

比如,在孕前体检阶段,孕妇经过孕前体检后,在产前还要进行出生缺陷筛查,来达到早发现、早干预,减少重度缺陷胎儿的出生。

而在第二阶段,由于受医学条件限制,“产前筛查”这道防线无法筛查出所有的出生缺陷,比如听力障碍,以及由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症等导致的痴呆症出生缺陷。所以,第三级筛查就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一些隐蔽的疾病才能筛查出来,为及时治疗,降低残疾发生程度争取时间。

但是我国的三道防线虽然体系完整,但也并不完美,比如新生儿疾病筛查不仅筛查的病种少,而且覆盖率低等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同时,目前“重筛轻治”的倾向比较严重。而且出生缺陷的治疗费用也非常可观,仅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一项,每年就需要120亿元。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孩子的健康,把好第一道关口,也就是婚检和孕前咨询相结合,是最应该守住的防线。

人群出生缺陷 篇3

资料与方法

2007年10月1日-2012年9月30日 (2007-2012年) 在中卫市中宁县居住的产妇 (包括本地户口以及非本地户口在本县居住>1年的产妇) 所分娩的胎婴儿 (包括死胎、死产) , 监测期限妊娠满28周 (如孕周不清楚, 可参考出生体重达≥1 000g) 至生后42天。

监测方法:按照《中国人群出生缺陷监测工作手册》, 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监测方法, 对在监测期限内的围产儿按照主要出生缺陷的分类和诊断标准进行监测。按要求填写《出生情况及婴儿随访登记表》、《居委会 (村) 出生缺陷儿登记表》。运用妇幼卫生县-乡-村三级质量控制检查体系, 定期进行漏报调查。通过信息报表、漏报调查结果等对监测资料综合进行分析。

统计学方法:对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后, 分年度按照监测人口基本特征、主要出生缺陷发生率及构成、出生缺陷的诊断医院级别及产前诊断等进行统计分析, 采用Excel数据录入统计,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监测人口基本特征:2007-2012年中宁县监测的产妇中, 主要以常住人口为主 (98.77%) ;产妇年龄段主要以20~30岁 (不含30岁) 年龄段为主, 其中<20岁年龄段4.45%, 20~25岁年龄段48.09%, 25~30岁年龄段32.21%, 30~35岁年龄段11.98%, ≥35岁年龄段3.26%;分娩地点以县级及以上医疗保健机构为主 (89.74%) ;分娩孕周以足月产为主, 其中早产及过期妊娠仍占一定比例, 分别为1.67%、1.37%。

主要出生缺陷发生率变化:2007-2012年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在84.58/万左右波动, 见表1。

出生缺陷儿的母亲年龄构成中, 以≥35岁年龄段的出生缺陷发生率最高 (167.53/万) , 30岁年龄段 (126.41/万) , <20岁年龄段最低 (56.76/万) , 经统计学检验, 产妇年龄与出生缺陷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主要出生缺陷发生顺位:2007-2012年中宁县监测的出生缺陷患儿中, 前五位的主要出生缺陷为:总唇裂、多指 (趾) 、神经管缺陷、脑积水和先天性心脏病、肢体短缩;2011年全国出生缺陷监测系统发布的前五位主要出生缺陷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 (40.95/万) 、多指 (趾) (16.73/万) 、总唇裂 (11.43/万) 、脑积水 (5.47/万) 、马蹄内翻 (5.17/万) , 见表3。

出生缺陷的产前诊断及诊断医院级别:2007-2012年监测的出生缺陷儿中, 主要以县区级医疗保健机构确诊为主 (87.06%) , 市级及以上机构、乡镇级机构分别占4.98%、7.96%;产前确诊出生缺陷的比例逐年上升, 见表4。

讨论

出生缺陷不但严重危害儿童生活质量和生存状况, 影响家庭和谐幸福, 还会造成潜在寿命损失和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本资料统计2007-2012年中卫市中宁县居住的产妇所分娩的妊娠满28周至出生后42天的围产儿共计23 764例, 诊断出生缺陷儿201例, 出生缺陷平均发生率84.58/万, 远低于2011年全国水平 (153.23/万) 。围产儿母亲的年龄段主要集中在20~30岁年龄段, 但是出生缺陷儿母亲的年龄主要集中在≥30岁, 其中≥35岁龄段出生缺陷发生率最高 (167.53/万) 。提示在开展孕产期保健时, 不仅要关注高危孕妇 (≥35岁年龄段) , 对30~35岁年龄段的孕妇也要加强指导。主要出生缺陷发生顺位中, 中宁县的监测情况与全国发布的顺位情况有所差异, 发生的首位出生缺陷中宁县为总唇裂, 而全国为先天性心脏病;总唇裂、脑积水的发生率中宁县高于全国, 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中宁县远低于全国, 神经管缺陷的发生在中宁县仍占一定比例。提示监测的出生缺陷主要以体表畸形为主, 对一些内脏畸形、诊断手段及方法要求高的畸形等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总唇裂的发生率居首位, 遗传因素、孕期感染及用药是唇腭裂发生的高危因素;神经管缺陷是目前能够采取措施有效预防的少数缺陷之一[1], 孕前及孕早期服用小剂量叶酸片可有效预防神经管缺陷的发生;超声是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出生缺陷尤其是先天性心脏病的重要方法[2]。提示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可从降低对出生缺陷诊断、干预措施敏感的主要出生缺陷的发生着手。

总之, 通过进一步加强出生缺陷监测工作, 确保监测质量;积极探讨出生缺陷发生的影响因素, 寻找可能的致畸原因及有效的预防出生缺陷发生的措施;做好出生缺陷三级预防,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三级预防”策略中, 一级预防最为重要[3], 落实免费婚检和孕前保健等民心工程, 对高危人群加大关注、做好相关知识宣教, 做好一级预防;积极做好孕产期保健, 规范开展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工作,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干预措施;积极开展优生优育等健康知识的宣传, 提高群众的保健意识。中宁县作为西部农业县, 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预防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预防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 应加强产前检查, 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4];神经管缺陷的发生还有一定的下降空间, 出生缺陷的防治作为系统工程需要个人、医疗部门、全社会的共同参与[5],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出生缺陷发生, 出生缺陷干预工程任重而道远。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出生缺陷人群监测资料, 了解其发生率及相关因素, 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2012年出生的23 686例围生儿的出生资料进行分析, 观察围产儿出生缺陷的构成及人口学特征, 找出相关影响因素。结果:2007-2012年围产儿出生缺陷平均发生率84.58/万, 其中总唇裂、多指 (趾) 、神经管缺陷、脑积水和先天性心脏病、肢体短缩位居发生主要出生缺陷的前5位, 其发生率分别为18.94/万、11.78/万、7.15/万、6.31/万、5.05/万;产妇年龄与出生缺陷的发生有关。结论:出生缺陷的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多部门共同参与、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

关键词:出生缺陷,监测,防治

参考文献

[1]Canfield M A, Collins J S, Botto L D, et al.Changes in the birth prevalenc of selected birth defects after grain fortification with foticacid in the Unite States:Findings from a multi-state population based study[J].Birth Defects Res A Clin Mol Terato, 2005, 73 (10) :679-689.

[2]Tegnander E, Williams W, Johansen O J, et al.Prenatal detection of heart defects in a non-selected population of 30, 149 fetusesdetection rates and outcome[J].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 2006, 27 (3) :252-265.

[3]Krapels IP, Zielhuis GA, Vroom F, et al.Periconceptional health and lifwstyle factors of both parents affect the rish of live-born children with orofacial elefts[J].Birth Defects Res A clin Mol Teratol, 2006, 76 (8) :613-620.

[4]罗家有.我国出生缺陷干预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实用预防医学, 2005, 12 (2) :458.

人群出生缺陷 篇4

1 强化出生缺陷干预措施的重要意义

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出生缺陷往往导致早期流产、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婴幼儿夭折和出生病残儿。近年来, 我国人口出生缺陷 (出生时肉眼可见的结构畸形) 发生率从2003年的11.51‰上升到2009年的20.87‰, 加上出生数月或数年内逐渐显现的缺陷, 全省出生缺陷实际发生率更高。把出生缺陷预防工作的重点放在怀孕之前, 通过筛选, 对高危目标人群采取干预措施, 并辅之以孕期筛查和缺陷儿的康复治疗, 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出生缺陷的发生, 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我们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关注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 充分认识加强出生缺陷干预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加大工作力度, 切实抓好出生缺陷干预各项措施的落实。

2 如何强化出生缺陷干预措施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2.1 健全生殖保健档案, 规范档案管理

健全育龄妇女生殖保健档案。县乡两级所有办理生殖保健手册及生育证的妇女, 均应该建有生殖保健档案。同时建立病残儿档案。按疾病分类登记注册, 将遗传与非遗传性疾病分别建档, 根据第1胎患儿的发病原因、遗传方式、诊断、治疗、预防以及再发风险等问题, 提出指导意见并对其做全程优生监护。

2.2 继续推进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工作

凡登记结婚的适龄青年, 均可享受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各乡镇、各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 积极动员适龄青年自觉参加婚前医学检查, 对检查中发现应禁止结婚、暂缓结婚、可以结婚但不宜生育或需要选择性别生育的服务对象, 婚检机构应及时提出预防治疗或采取其它相应措施的建议, 并切实做好跟踪服务工作。同时, 全面推行免费孕前优生检测工作。凡领取《生殖健康服务证》或登记结婚准备生育的女性, 均可享受免费孕前优生检测, 检测对象既可在婚前医学检查机构同步采集样本, 送县计生指导站检测, 也可在适当时机凭免费孕前优生检测记帐单到县计生指导站检测。对检测中发现需暂缓或不宜怀孕生育的对象, 检测机构应及时提出治疗、复查或采取其它相应措施的医学建议, 并做好跟踪随访服务。

2.3 做好孕期保健, 同时做好产后随访

县级、乡镇级计生服务机构为每一名孕妇发放孕产期保健手册, 建立孕产期保健档案, 开展孕期保健服务, 对发现胎儿畸型的对象及时采取终止妊娠手术, 并做好资料收集及病因筛查, 对经批准可以继续生育的, 作为重点优生监护对象进行特种服务, 实施全程监护服务。

县级、乡镇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指导村级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员对每一名产妇及新生儿进行产后随访。针对年轻夫妇大多没有产后护理及喂养经验的实际, 入户指导产褥期保健、新生儿科学喂养及护理、宣传避孕方法知情选择相关知识, 同时发放有关产褥期保健、新生儿科学喂养及护理、宣传避孕方法之类的手册, 引导科学育儿。2.4强化干预措施, 推动工作发展扎实做好宣传, 加强教育引导。人口计生系统可以通过多种宣传方式努力提高群众参与度。利用当地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杂志开办出生缺陷专栏;制作了出生缺陷的宣传品、折页、挂图、年画、挂历、光碟等宣传品发放;利用宣传车、入户访视、面对面宣传、张贴宣传标语, 乡、村婚育学校组织群众观看优生优育和出生缺陷知识录像资料等形式, 大力宣传和普及出生缺陷科学知识, 实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促进计划, 加强婚育咨询和指导, 在各乡 (镇) 开设婚育咨询服务台, 设专人为群众指导解答“优生优育”, 科学育儿科普知识, 积极开展婚前和孕前保健, 孕产期保健, 产前筛查和诊断, 产后访视, 新生儿筛查和康复等工作, 为育龄妇女提供必要的生育救助和安全接生。加强对性病和爱滋病防治工作, 预防爱滋病母婴传播。对影响出生缺陷的生物遗传、社会环境, 不良生活方式等重大危险因素进行研究, 评估和干预, 大力普及婴幼儿抚养和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 开展婴幼儿早期教育, 强化了独生子女社会行为教育和培养。使广大育龄群众进一步了解出生缺陷的危害, 增强预防、干预的参与意识, 为项目实施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

开展出生缺陷干预是人口计生部门关注民生、服务民生的重要举措, 是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具体体现。我们应该继续强化出生缺陷干预措施, 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做出自己的贡献。

摘要:开展出生缺陷干预是人口计生部门关注民生、服务民生的重要举措, 是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具体体现。强化出生缺陷干预措施,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 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本文首先分析了强化出生缺陷干预措施的重要意义, 其次从健全生殖保健档案, 规范档案管理;继续推进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工作;做好孕期保健, 同时做好产后随访;强化干预措施, 推动工作发展;建立机制, 有序地开展;全程跟踪, 科学化指导等方面就如何强化出生缺陷干预措施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出生缺陷,干预措施,人口素质

参考文献

[1]魏颖颖, 闵小佳.出生缺陷干预模式探讨[J].医学与哲学 (临床决策论坛版) , 2007, (03) :136-138.

[2]景枫, 郭洪筹.关于提高出生缺陷干预工作水平的探索与实践[J].人口与计划生育, 2005, (04) :114-117.

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为2006—2008年在船营区各监测医院住院分娩的孕28周至产后7天的围产儿 (包括活产、死产、死胎, 不包括计划外引产者) 。

1.2 方法

根据《中国出生缺陷监测方案》, 并按照吉林省出生缺陷监测方案中23类出生缺陷的定义、特征及诊断标准进行监测, 由受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对每例新生儿进行检查, 发现畸形儿后, 将孕母特征、缺陷儿情况、出生缺陷诊断、孕早期情况等填入《出生缺陷儿登记卡》, 各监测医院每季度分月将孕母年龄、常住地、围产儿死亡等数据填入《围产儿数据季度报表》。对于23类以外的畸形, 写明具体情况, 作为出生缺陷统计。

2 结果

2.1 出生缺陷发生率

18 949例围产儿中, 男9 794例, 女9 155例, 出生缺陷儿307例, 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6.20‰。

2.2 各类出生缺陷构成比

18 949例围产儿中, 出生缺陷儿307例, 各类出生缺陷构成比见表1。

307例出生缺陷儿中, 其中先天性心脏病47例, 占15.31%;神经管畸形43例, 占14.01%;唇腭裂41例, 占13.36%;多趾 (指) 38例, 占12.38%;内脏畸形19例, 占6.19%;耳部畸形12例, 占3.91%;腹裂9例, 占2.93%;尿道下裂8例, 占2.61%。

2.3 出生缺陷及其相关因素

18 949例围产儿中, 出生缺陷儿307例, 出生缺陷及其相关因素见表2。

孕母年龄<20岁组与>35岁年龄组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其它3组, 25~30岁组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小于其它4组;性别方面:男性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孕母居住地:乡村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城市。

2.4 出生缺陷与产前诊断

307例出生缺陷患儿中, 产前诊断130例, 占42.35%, 其他均为产后诊断。

3 讨论

3.1 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高危因素分析

船营区3年来各监测点出生缺陷总发生率为16.20‰, 从缺陷类型上看, 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畸形、唇腭裂、多趾 (指) 、内脏畸形排在前5位, 因此, 仍需将此类先天缺陷作为预防重点。本组资料显示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较前升高, 主要是由于心脏彩超、胎儿心电图的日益普及, 诊断得以明确。孕母年龄在25~30岁婴儿出生缺陷率最低, 小于20岁组与35岁以上组最高, 说明生育的最佳年龄在25~30岁, 而小于20岁与超过35岁则是出生缺陷的高发时期, 孕母年龄在35岁以上组显著高于35岁以下各年龄组, 原因是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由于染色体不分离机会增加, 胎儿染色体畸变率增高;在性别分布方面, 男性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 这与遗传有关系;另外居住在乡村的孕产妇比居住在城市的孕产妇出生缺陷的发生率高, 这与农村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差、对出生缺陷因素认识不足有关。

3.2 出生缺陷的防范与干预措施

出生缺陷的防范与干预措施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举措, 通过孕前、孕期的干预措施, 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和有严重缺陷患儿的出生, 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3.2.1 加强宣教

由于农村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差、对出生缺陷因素认识不足, 因此, 迫切需要多渠道对农村群众进行优生优育知识宣传教育。

3.2.2 进行优生咨询

做好婚前、孕前、孕期、产前咨询, 杜绝近亲婚配, 做好受孕双方的健康检查工作, 选择最佳受孕时期, 主张最佳时期 (25~30岁) 生育, 避免20岁之前与35岁以后生育。

3.2.3 加强孕期保健

国外20世纪80—90年代初就已将孕前保健、围孕期保健作为优先考虑的预防领域, 医学已经证实, 出生缺陷的发生与病毒感染、滥用药物、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有关, 也与营养的过多及缺乏有关。因此, 孕期应尽量避免接触农药、工业毒药、射线、宠物、致畸药物;增强体质, 合理膳食, 使每一位孕妇尽早和定期进行产前检查, 以便及时发现畸形, 并给予适当的医学处理。

3.2.4 防治

孕前后预防感染性疾病, 合理用药, 避免接触有害毒物等方面的优生知识宣传, 提高全民对婚检的重视程度和保健知识水平, 以达到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目的。提高产前诊断技术, 尤其是宫内诊断水平, 努力提高产前筛查诊断水平, 做到早期发现畸形, 早期终止妊娠, 从而有效地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参考文献

[1]杨蕾, 罗春芬.42873例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01, 16 (11) :698.

上一篇:城市土地所有权下一篇:船舶绿色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