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路面施工

2024-07-24

道路路面施工(精选十篇)

道路路面施工 篇1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主要表现为施工组织和施工质量控制。其中的内容又包括工艺质量控制和产品质量控制。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又主要有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等方面。因此, 质量控制势在必行, 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本影响因素。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包含方方面面。主要来讲就是一个从工序质量、继而到分项工程质量甚至分部工程质量或者单位工程质量的系统控制过程。换而言之也就是一个从投入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开始, 包括完成工程质量检验的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工程。企业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关键是必须坚持质量第一, 加强质量控制, 提高管理水平。只有在满足质量标准和用户需求的前提下, 同时又满足工程质量、工期、工程成本等要求, 才有希望得到最好的经济效益, 继而为社会为国家提供更多的安全经济适用的建筑。

1 施工质量控制

1.1 管理措施上进行控制

工程建设单位对工程质量共进行五级控制:第一级管理控制即由项目经理负总责, 在此基础上由项目生产副经理对施工质量控制负责, 其职责包括对材料的质量控制并保证机械设备完整。项目总工负责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包括施工工艺、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等的拟定。在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的要求下, 质检工程师进行隐蔽工程, 分部、分项工程及中间交工工程的检查验收。各施工作业队施工质量由各施工作业队对其进行详细操作, 操作内容包括对混合料进出场的检验及各项准备工作, 此外还包含对碾压前含水量、碾压遍数的计算和对速度的控制。一旦现场出现施工质量问题, 其简单处理措施包括:翻晒、挖除和成型后养生等。

1.2 技术措施上进行控制

在技术上进行施工质量控制内容庞杂, 主要包含:编写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书及在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即由总工交底至下部室, 由部室交底至作业队、拌合站负责人等, 再由各作业队、拌合站负责人交底至各机械操作手及外包人员。技术交底内容应主要包含摊铺机起步、摊铺、摊铺结束应注意的操作细节、摊铺速度等, 此外还应包含对碾压前含水量、碾压遍数的计算和对速度的控制。维修人员应注意摊铺混合料离析, “巢”、“带”情况应及时处理。

1.3 分部、分项上进行质量控制

分部工程控制严格执行工序自检、抽检、报验制度, 不合格时严禁下道工序施工, 严格进行中间交工检验及隐蔽工程报验。

2 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

路基是在地面上按照道路的线型 (位置) 和断面 (几何尺寸) 的要求开挖或者堆填而成的岩土结构物。路基工程与路面工程、铁路工程与桥隧工程密不可分。在实际工程中,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 路线的确定须考虑路基稳定、占地、土石方数量、填挖平衡等因素。

2) 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是保证路面强度与稳定的基本条件, 提高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就可以减少路面厚度, 降低路面造价。

3) 桥头引道路基, 同桥位选设和桥孔设计关系密切, 在路线纵断面设计中, 要考虑路基与桥涵隧在布置与标高方面的关系。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合同文件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其他相关规范, 结合本项目工程的设计图纸及项目特点完成施工质量控制。

为了对路基工程的施工质量达到有效地控制, 现对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简要陈述如下:

2.1 施工准备

路基施工作业前, 须熟悉设计图纸,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进行施工。路基排水和路基处理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进行, 边坡防护工作也是重中之重, 必须切实履行以此来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路基施工前, 注意路基边线部位的压实, 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要求并结合现场的实际, 认真做好详实的土石方调配方案, 合理利用施工现场的挖方填方。挖方应做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与此同时弃方应合理设计使用。

2.2 填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对路基填土, 工程中从材料到施工过程有着较高的质量要求。填料种类、粒径、级配应符合要求, 级配碎石必须现场搅拌生产, 碎石级配、粒径、水泥掺和量应符合要求。本着便于对路基施工及路基填筑品质的监测指导的目的, 需要对路基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测定, 其最基本的测定项目为测定其路基填土的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容重。填土厚度不应大于30cm, 填筑厚度应以每层的实测标高结合现场做标志控制。对路基的每块填方都应由施工单位进行质量检验并填写检验单, 随材料一同进场, 以备监理抽检。

2.3 测量放样施工质量控制

在施工放样阶段, 需认真熟悉图纸, 复测后检查与设计是否有误。为满足施工期间引用需要, 可在中线复测中增设临时水准基点标高和加桩的地面标高。在每道工序施工测量放线时, 测量误差满足规范要求, 保证纵横断面定位的精度, 使施工路基及构造物的定位及几何尺寸满足设计质量要求。施工中做好护桩的工作, 便于恢复中桩和边桩。

2.4 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对道路的使用性能的影响因素中, 水作用对其影响最大。水作用首先影响路基强度, 较高的温度场还易使沥青脱落。在实际工程中路堤较高, 且多有防水路肩, 水损害现象在路基中并不常见。所以主要防止路面水下渗, 引起路面结构的破坏, 施工时务必做好以下防护措施。

首先, 在施工过程中应设置临时排水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 在路基施工前, 利用自然水网, 沿路基开挖边缘修筑排水沟, 将雨水等引向路堤两侧现有自然沟或涵洞, 直接排入河湖的水均需在排放前进行沉淀处理。路基施工中, 若地下水严重影响路基稳定时, 应立即要求设计部门提供地下排水设计。如地下水影响较小, 可根据情况设临时排水沟。排水系统应与路基工程同步, 与既有沟渠连接顺畅。排水沟基底夯填密实、坚固、沟底无渗漏。排水沟断面尺寸、厚度、坡度、标高应符合要求。

2.5 地基处理施工质量控制

地基处理前, 做好临时排水设施, 核查地质资料。换填采用机械挖除换填土时, 应预留30~50cm的保护层由人工清理, 换填所用的填料、换填深度、分层压实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砂、碎石垫层施工之前应进行压实工艺试验, 确定施工工艺参数, 专业监理工程师确认;填筑或填筑完后必须及时完成两侧干砌片石护坡, 并同时做好反滤层, 垫层、反滤层铺设位置、压实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堆载预压填筑过程中应同步进行地基沉降与土的侧向位移观测;堆载预压土的填筑速率应符合设计要求, 加压量和加压时间应满足设计要求;根据观测资料和工后沉降推算结果, 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 监理、施工单位共同研究确定卸载时间, 碎石桩、粉体喷射搅拌桩、浆体喷射搅拌桩、高压旋喷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CFG桩) 等施工前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成桩工艺性试验 (不少于2根) , 确定工艺参数, 监理工程师确认, 施工开始后进行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 以确认设计参数。强夯施工前, 施工单位应做工艺性试夯试验, 确定主要工艺参数, 并报监理项目部中心试验室确认。地基处理的范围和处理效果应符合要求。基桩完整性、均匀性、数量、位置应符合要求。桩头处理应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

2.6 其他工程质量施工控制

连接结构物路基工程, 压实度要求较高且施工不能危害结构物的安全与稳定, 优先选用透水性较好的填料, 采用小型冲击夯和人工夯实相结合分层填筑, 不得使用重型机械压实。施工时, 严格控制填料质量和分层碾压厚度, 以确保台背压实度, 消除桥头跳车隐患。路堑边沟内侧沟帮分两阶段施工, 第一阶段砌筑至路床顶标高, 待水稳层施工完毕后砌筑剩余部分。路堤填筑采用信息化施工技术, 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组织施工。严格按试验段确定的工艺参数进行施工, 对分层厚度、碾压遍数、摊铺方法、填土速率和土料含水量进行重点控制, 把好“三度”, 即平整度、路拱度和压实度。

3 路面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

路面是用各种材料铺筑在路基上供车辆行驶的层状构造物。在实际工程中, 不论是水泥混凝土路面还是沥青路面, 路面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道路路面基层平整度的施工质量控制

道路路面基层的平整度的施工质量控制需高度重视,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为控制好路面的平整度, 相异的基层要分开对待。在平整度标准要求较低的情况下, 可选石灰土作为路面工程的基底层, 但由此带来的却是其平整度控制较难的问题。由于平整度的优劣往往影响行车的舒适与安全, 在路面工程中采用摊铺机进行摊铺作业时一定要注意摊铺宽度。为取得良好的压实效果, 在施工工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及其它施工条件。只有经过上述处理才能保证接头处的质量, 路面平整度也有较高保证。

3.2 道路路面水破坏防治的施工质量控制

一般道路由于设计路堤较高, 应主要防止路面水下渗引起路面结构的破坏。水破坏常见于雨后, 在我国已建成的公路中雨后沥青路面出现的坑槽就属于水破坏的典型表现。针对上述现象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采用粘结力强的沥青和碱性石料, 同时由于耐磨性要求, 磨耗层采用玄武岩, 从而进一步增强两者之间的联系。同时切记表层施工进行防水层处理, 从根本上解决水进入结构内部的通道, 避免出现类似的水破坏现象。

总体来说, 公路路面水破坏防治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水具有特殊的破坏性, 流动性和渗透能力强, 需要对路面水破坏防治措施进行质量控制。

3.3 道路路面裂缝防治的施工质量控制

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 不可避免的会在路面出现裂缝, 因此亟需采用必要的裂缝防止措施, 对路面工程裂缝防治进行施工质量控制。

路面出现裂缝的种类大致可以分成两类, 一种是非荷载裂缝, 一种是荷载反复作用产生的裂缝,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第一种裂缝往往成为控制对象。从裂缝产生的原因上看, 裂缝主要有沉降裂缝、温度裂缝、干缩裂缝。沉降裂缝产生在混凝土浇筑后, 骨料和水泥下沉的阶段。施工结束后, 因未及时对构件进行养护而导致混凝土内外产生温差, 从而引起混凝土开裂, 进而产生温度裂缝。干缩裂缝在温度较高的时候, 混凝土表面水分散失快, 体积变化而引起表面开裂, 对于沉降裂缝应该在沉降终止前迅速进行处理。

4 结论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 工程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不一而足。在制定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必须紧紧围绕工程的实际困难, 依据设计规范和验收规范, 因地制宜的采用相应措施控制道路施工质量, 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摘要:在道路施工过程中, 路基与路面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对工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从管理和技术角度对路基路面工程施工过程的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李强.路基路面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D].西安:长安大学, 2002.

[2]质量管理与可靠性[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3]欧秀英.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技术探讨[J].中国水运:理论版, 2007 (12) .

[4]郑明军.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J].重庆交通学院, 2002 (3) :67-68.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论文 篇2

1我国道路建设概述

道路是经济发展的命脉,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庞大的交通体系的支撑,上图是我国至来全国公路的总里程以及全国公路密度的统计相关数据,从图中所示的情况来看,我国公路总里程数是在逐年增加的。沥青作为我国公路的主要路面材料,庞大的公路总里程数意味着巨大的沥青消耗量。虽然当前我国对于沥青路面的应用比较广泛,但是相关调查显示我国沥青路面的平均使用寿命仅为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一半,这意味着我国每年都会花费大量的资金来维护沥青路面。探究提高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还可以为国家节约财政资金,可以说对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沥青路面施工原材料的控制

材料质量是影响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主要问题,沥青路面的施工原材料主要有沥青、砾石和粗细集料。要保证沥青路面的质量满足新时代的交通网络运输能力的需求,就必须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

2.1沥青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不同等级的市政道路施工有不同的要求,为了保证沥青路面的质量满足道路的需求,在施工前需要对混凝土的各种材料配合比进行科学的实验,从而科学地搭配材料的品种、级配和用量。

2.2施工前的准备。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基层对沥青路面的影响重大,如果基层路面的平整度、强度和弯度达不到要求,上层沥青路面使用寿命肯定也不会太长。因此在进行市政道路施工时,首先要确保好基层路面的质量,确保沥青路面基层无杂物,压实度达到了一定的要求。

2.3施工材料的存放。对于砾石或粗细集料等施工员材料需要进行妥善的保管,因为这些原材料一旦出现受潮的情况势必影响最终沥青的质量,各种原材料混合之后的稳定性也有所差异。

2.4车辆温度的控制。运输沥青的车辆对于温度需要严格的控制,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沥青的质量造成影响,这就要求尽量保持沥青的温度在合理的范围,从而维持理沥青原有的特性,保证施工质量。

3我国沥青路面比较常见的病害

3.1路面裂缝。路面裂缝是我国市政道路常见的病害之一,我国每年都会为修补市政道路的路面裂缝投入大量的资金。导致路面裂缝出现的原因有很多,如施工过程中对于沥青的各原材料的配比没有进行预试验,施工完成之后沥青路面在车辆长期的负载下就出现了沉降等,导致路面的含水量不断增加,路面基层的稳定性也出现问题,最终导致路面裂缝的出现。如果路面裂缝得不到及时的解决,裂缝会越来越宽,影响范围也会越来越大。

3.2路面泛油、油包。路面泛油、油包在市政道路沥青路面上也常有出现,这种问题前期并不会对道路造成任何影响,长此以往却会危害道路的稳定性。路面泛油、油包的出现主要是由于道路施工设计工作没有做到位,基层路面的平整度没有达到要求,在路面不平整的条件下,粘层油会流动到地势相对较低的地方,导致有的地方缺乏粘层油,在沥青路面上就体现为泛油、油包。在车辆以及外界气候的长期作用下,可能会出现部分路面下面没有粘层油,导致沥青路面与下层的基层分开,表现为路面出现裂缝,或者完全破损。

3.3车辙。车辙是沥青路面所独有的损坏现象,其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一般是由于高温条件下沥青路面的强度变低,同时强度变低的沥青路面受到较重的车辆的碾压,则车辆经过之后就在路面上留下了车辙印,这种问题一般在夏天出现得较多,会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

4沥青路面道路施工技术要求

4.1对路面施工的设计进行详细检查。前期做好完备的准备工作对于后期的路面施工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沥青路面施工之前,首先应该对路面施工的设计进行详细的检查,探讨路面施工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如果存在缺陷,则及时进行修改。施工前可以结合设计图纸对整个工程所需的沥青用量进行计算,可以具体到每天的`沥青用量,从方便采购部门的工作。

4.2结合施工设计图纸对施工进行合理安排。市政道路施工的工期较长,投入的资金也比较大,站在这一角度考虑,工期每延长一天都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因此要尽可能的避免路面施工过程中的中断现象。在施工之前务必要结合图纸对施工工序进行合理的安排。首先,施工体制要实行双班轮流制,以保证路面整体施工的流畅性,;其次,在施工要点路面要保证施工技术人员和设计人员到场指挥施工,将责任落实到个人,通过这种方法,来提高施工的工作效率,并且为路面施工的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4.3科学控制沥青的原材料比例。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最终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对此一定要保证沥青混合料的配制合理。施工之前首先要在工地的实验室中对混合料的最佳配比进行实验,保证沥青混合材料能够满足道路设计等级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最佳配比确定的时间越早越好,因为采购部门需要根据最佳配比来采购各种材料的用量。

4.4道路基层路面的处理。道路基层路面的平整度、强度都会对上层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因此在进行沥青路面的铺设前,要对路面基层进行一定的处理,主要是清理基层里面残留的杂物,基层中尤其不能存在植物的树根等能够腐蚀的物质。沥青路面对基层的含水量有较高的要求,在道路基层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反复进行碾压,让含水量降到一定的水平,然后进行上层沥青混合料的铺设。土壤的质量也会对沥青路面有影响,在路面基层施工时同样需要对土壤进行检查,如果土壤达不到路面建设的要求,则需要更换土壤。

5结语

市政沥青路面的施工不仅是城市的发展程度的象征,也是我国的经济命脉。在市政沥青道路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控制施工的技术,从施工的原材料配置、施工方式、路面处理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以此避免沥青路面出现不良问题。同时,相关施工单位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施工技术水平,建设高质量的市政道路,继而满足人民群众使用的需求,推动我国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广怀.浅谈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3):282-282.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篇3

摘要:城市化进程推进了城市道路的建设规模,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规模的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向前大步迈进,能否做好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的质量控制,已经成为影响城市交通现代化进程的的最主要因素。而沥青砼路面作为市政道路施工建设的首选,做好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质量控制,对城市交通现代化进程影响深远。本文通过对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进行分析,提出了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并找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前言

当前在市政道路建设中,沥青路面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通过研究者们对沥青路面质量控制的不懈研究,一系列有效的措施被应用于建设当中。在市政道路工程项目中,由于沥青路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沥青路面对我国的市政道路有着直接性的影响,其施工质量影响整体的公路施工质量。针对沥青路面破损现象,就要对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把控,这样以来就可以提高市政道路的质量,保证交通的正常运行。

一、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存在的问题

1.1设计方面

在确定道路交通量时比较随意淡化,设计的基础欠扎实。路面结构组合的设计不合理,基层设计材料缺乏针对性,面层使用结构形式的空隙率偏大;缺少设计基础数据的支撑来确定道路路面的结构层厚度,且违反了《公路沥青设计规范》的要求。路面结构层的层间连接设计存在严重缺失,影响了路面结构的整体性。

1.2施工工艺方面

没有对施工人员的施工工艺加强管理与控制。施工人员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过程当中,没有对施工工艺有着充足的认识,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运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而管理人员也没有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和控制,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导致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水平的下降。

1.3施工方面

如上所述,缺乏数据支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施工的质量,另一方面施工采用的材料、施工技术不符合规范。施工人员的专业性不强,导致沥青面层的施工工艺粗糙,造成沥青脱落路面不平整、路面有空洞和网裂等等问题。

1.4材料方面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没有选取质量优良的原材料,同时管理人员也没有加强对原材料质量的监控,从而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水平。另外,施工人员在搅拌沥青混凝土时,相关的技术人员没有加强对其的监控和管理,再加上施工人员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制度规范进行沥青混凝土搅拌,导致沥青混凝土配比的不和谐,对沥青混凝土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二、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质量控制

2.1强化路面设计

科学合理确定交通参数,市政道路的城市环道部分交通量与公路大致相似,市政道路的主体区间道多以轻型车为主,路面车辆组合特征有很大不同,沥青路面的结构设计以轴重为荷载标准,小客车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轻型货车居中,大客车与重型货车起决定作用,因此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设计要根据各路段的交通量特征来进行分类设计,行驶大型车辆的主干道与城市环线道可按照《公路沥青设计规范》的要求設计,一般只供轻型车行驶路段则按照《公路沥青设计规范》推荐的方案进行,根据交通量进行分类设计,有利于提高设计效率,也能够提高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的适用性和经济性。

2.2市政道路防水和排水控制

市政道路设计上,要充分利用路面边坡排水或者通过排水沟排水,一般的采用从路面到路缘的方式,再通过管道排出。对于路面较宽的十字路口和人行道,路面水的停留时间较长,对路面的渗透更为严重,所以要考虑扩大路面排水沟,增大排水量。路面要做好防水工作,建设的沥青结构层要达到孔隙率少7%。或者通过在沥青层和基层表面喷洒粘油层来增强结构的稳定性,防治水渗入道路中。在道路边缘通过修建路缘石或其他构筑物来防治水通过缝隙侵入。

2.3对市政道路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的控制

对于沥青混合料的压实,要在初始压实的时候保持混合料摊铺的温度。初始压实应该应从外侧低处向中心高处进行碾压,在完成第一次碾压工作之后,要使压路机的重量符合混合料面的承重量。然后,在进行再次及多次碾压时,针对平整度问题则要认真地进行检测工作,若不符合碾压的规定,要及时进行双钢双振压路机作业,这样就可以使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控制在较好的范围之内

2.4加强集料的质量控制。

材料的质量和集料配比影响着施工质量和公路的强度,是决定公路是否能满足载荷要求的主要因素。对于集料要求粗糙度大、质量符合规范、采用二次破碎工艺、并严格控制碎石尺寸。施工过程要严格控制水泥的用量,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的同时,还能避免基层裂缝增宽增多,工程实际建设中一般控制水泥用量在 5%。对基层、底层配合比进行设计时,可制作样品来进行试验,确定其配比能达到实际要求。选择沥青时可根据原材料试验、不同改性沥青试验进行选择,各项试验应该要达到实际条件,如抗高温、抗高压、抗负荷等,确保该沥青的稳定性。

2.5对市政道路施工中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控制

就沥青混合料的摊铺而言,第一,为了使沥青路面质量得到有效保障,其重要的因素就是控制好铺摊的速度,要使机器进行均匀的摊铺,由于机器自身存在的性能,摊铺速度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第二,要保持表面的均匀,保持沥青混合料不产生离析现象。第三,对待平整度的问题要求要严格,并且对摊铺的厚度以及刚开始的压实度的要求要符合施工中的要求。

2.6加强控制路面施工作业的质量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中,压实度和平整度控制最重要,对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有直接影响,控制好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施工作业质量,要注意以下问题:制订好混合料的现场作业计划,要考虑好适度运力冗余情况,配置与施工需求相匹配的施工器具,建议3台以上压路机,且包括轮胎压路机;选择合理的压实工艺和压路机组合形式,按初步、复压、终压三步骤进行碾压,以实现最佳的碾压效果;注意接缝处理问题,市政道路路面的接缝较多,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由于通车需要导致冷接缝纵向接缝较多,建议为摊铺设备增加配置沥青加热系统,以实现冷接缝的热处理,改善冷接缝产生的问题,对纵向接缝引发的接缝离析要有足够重视,要采取有效措施,利用严格的施工技术加以避免。

2.7提高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技术

在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之前要加强对准备工作的技术管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路面施工质量的过关奠定良好的基础。首先要施工图纸、各项活动、合同以及施工人员、机械设备进行严格的管理与控制。在对施工图纸的设计、各项活动的开展、合同的签订进行管理和控制,必须要任用专业的技术对施工图纸和各项活动的开展比如招投标活动进行科学全面的分析,在发现问题时必须要及时找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在对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进行管理和控制时,必须培养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另外也要选择质量过关的机械设备,要配置好施工中所需要使用的机械设备,保证它们能够正常使用。

结束语

为了促进城市化的发展,必须要加强对城市道路交通的管理与控制。为了保证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安全优良,必须要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沥青混凝土配合比的合格,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和密实;同时也要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从各个方面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过关,保证市政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正常使用,延长使用期限。

参考文献:

[1] 李强.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平整度的控制初探[J].民营科技.2009(05)

[2] 候智勇.浅谈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J].中国城市经济.2010(09)

[3] 甘华平.提高市政道路施工沥青路面平整度的方法和措施[J].科技资讯.2009(09)

[4] 王凯.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3(01)

沥青道路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探讨 篇4

1.1 下承层质量控制

下承层的质量控制要求严格对基层和下卧沥青层进行质量检查, 这两层施工工期具有时间上的间隔性, 因为天气因素 (雨、雪、冰雹等) 、温度因素、车辆碾压、人为因素等的影响, 基层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损坏, 譬如, 基层松软、表面塌陷、骨料散落等现象, 下卧沥青层表面被污染或者附着尘埃, 对接下来的铺筑沥青混合材料产生影响, 也对道路的整体质量埋下隐患, 所以在进行沥青混合料之前, 需要对基层进行维修, 对下卧沥青层进行清洗。

如果下承层的施工质量出现问题, 就会对整体路面的质量产生影响, 路面的结构层间结合强度也会降低, 尤其是在路面两端基层如果出现松软和塌陷情况, 如果不及时处理对今后的工程施工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在处理塌陷问题时, 可以采用对塌陷位置进行大范围的从新分层填筑和压实, 使基层达到施工标准, 并撒适量的透层油, 使基层饱满, 再进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

1.2 施工放样

施工放样由施工放样高程测定和施工放样平面控制构成。其中施工放样高程测定是测定下承层顶面高程和设计高程的误差数值, 通过施工放样高程所得数据, 可以设置挂线标准桩、控制高程, 并可及时纠正道路设计数据值和确定施工层厚度。如果使用的是无自动装置摊铺机, 则可以根据高程测定值依据定位螺旋调整, 对应铺路层进行铺设厚度确定, 并能够确定铺筑的宽度和铺筑的方向, 根据施工放样平面控制可以做出摊铺路层的平面轮廓或者可以设置摊铺的导向。

在做高程放样时, 根据下承层高程差值、设计铺设厚度和实际铺设厚度, 设定挂线桩顶的高程, 依据此高程进行打桩挂线施工。如果下承层的厚度略薄, 则可以在本层加上厚度差, 满足设计高程。如果下承层的高程低, 但是厚度满足要求的话, 可以根据设计高程进行放样处理。如果下承层的高程、厚度都比设计值高, 就应该依据本层厚度进行放样。如果厚度和高程比设计值低, 就按照差值大的作为依据进行放样。对施工放样要求, 无论下承层的厚度和高层与设计值之间的差距如何, 都要保证沥青路面的整体厚度达到标准要求, 并且高程要求一定要控制在设计允许要求范围内。在进行施工放样时, 需要加入实际测定的松铺系数, 满足层面厚度的前提下进行施工放样。

2 路面施工中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1) 由于是热拌沥青, 所以在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时, 要求使用大吨位的专用运料车进行运输,

在运输时车辆需要减速慢行, 要转弯、下坡、上坡或危险路段时, 禁忌紧急刹车, 在装料时避免超载。另外,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基层、透层、封层容易在运输过程因车辆过于颠簸遭到破坏, 因专用运料车的侧板和地板都是由金属材料制作而成, 在使用之前需要对罐体进行清洗, 并使用适量的隔离剂 (食用油等) 进行罐体涂抹, 这样可以解决沥青混合料粘贴在罐体内壁不易清理的问题。

(2) 在对运料车装沥青混合料, 从搅拌机传入车罐体时, 需要运料车进行车位移动, 可以按照车前装料、车后装料、车中间装料, 三种方式移动车位, 这样就平衡了沥青混合料的装车, 可以降低粗细料的分离, 避免出现大量的粗集料的离析。

(3) 沥青混合料的运输车应具备保温遮蔽功能。在实际运输中, 难免会遇到天气的变化 (雨、雪、冰雹等) , 环境的污染 (粉尘、灰土等) 、温度的变化等, 使用具备保温遮蔽功能的运料车可以降低这些问题对沥青混合料造成的影响, 确保在运输过程中, 不损坏材料自身的性能。

(4) 运料车到达施工现场时不应立即进入场地, 施工现场应设有水池或者水枪, 对运料车的车轮进行清洗, 清洗干净后方可进入施工场地, 质检人员需要对运料车上的沥青混合材料进行质量检查, 检查的内容包括:是否符合施工温度、是否有结块现象、是否遭受雨淋污染等现象、是否具备运料单等, 检查合格满足施工要求方可卸车施工。

(5) 运料车的车辆数量应根据实际道路要求进行配置, 一定要保证运料的及时和运料的充足。

在施工过程中, 材料的搅拌能力和摊铺机摊铺速度决定了运料车的数量, 通常情况下, 对于高速道路的施工, 一级道路的施工, 应配置的运料车在五辆以上。

3 路面施工中沥青混合料摊铺工艺

摊铺使用摊铺机对沥青混合料均匀地进行连贯性的摊铺, 摊铺机的使用要求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 保证摊铺的平整度, 如果发现混合料出现了波浪、裂缝、离析等现象时, 需要及时调整予以解决, 对于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工艺有以下几点要求。

(1) SMA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铺筑, 使用履带式的摊铺机进行施工, 可以更好地对材料进行控制, 在摊铺机的料斗处涂抹隔离剂 (食用油等) 或者是防粘剂, 这样可以防止沥青混合材料粘贴到料斗上影响铺设。

(2) 在对高速道路施工时, 摊铺机的铺筑宽度应进行适当设置, 通常情况下, 对于双车道公路进行铺筑时摊铺机铺筑宽度设置在6m以内, 对于三车道进行铺筑时摊铺机铺筑宽度设置在7.5m以内, 以此类推, 设置合理的摊铺机铺筑宽度, 对道路的严整性和美观度起到关键的作用。在铺筑时可以使用同型号的摊铺机前后相隔10m~20m的位置进行铺筑, 也可以使用多台摊铺机进行梯队作业, 确保摊铺机所铺筑的沥青混合材料温度平衡, 这样对于碾压的效果可以保证相似度, 摊铺机之间的铺筑位置应该躲避车道的车轮印迹, 在铺筑层之前的搭接处最好能够错开一些, 这样保证热接缝的效果。

(3) 在进行铺筑前要对摊铺机进行预热, 要求预热温度可以达到100℃以上, 在每次施工的开始时都需要使用温度较高的沥青混合材料, 这样能够使摊铺机尽快进入工作状态, 如果是对SMA或者改性沥青混合材料进行铺筑施工时, 需要的温度要更高一些, 这样可以保证材料性能稳定。

(4) 在对路面进行摊铺机找平, 需要对基层一侧进行引导高程控制, 进行直接接触式平衡梁时, 摊铺机的车轮可以使用油水化合物进行涂抹, 保证车轮不粘贴上沥青, 对于SMA或者改性沥青路面的铺筑可以采用非接触式平衡梁, 摊铺机初步压实路面的平整程度和横坡要求符合标准。

4 沥青路面碾压施工质量控制

(1) 碾压温度

碾压温度的控制对于路面的密实度和路面的平整程度有很大的关系, 当沥青混合材料温度较高时, 如果过多的碾压, 则会导致沥青混合料被碾压机的钢轮带起, 出现堆料和推料的问题。如果沥青混合材料的温度较低时, 进过碾压后碾压机的车轮印就很难去除, 则会导致路面不平整, 混合料的颗粒不均匀。所以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碾压是保证路面平整、美观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碾压, 集料的颗粒可以充分的排列, 从而确保了路面的密实度和路面的整齐性。

(2) 压实层的厚度在对路基、基层进行压实时, 压实的厚度需要薄一些, 这样可以使此层的密实度更高。对于沥青层面的压实与路基、基层的压实相反, 压实层越厚密实度越高, 因为薄的沥青混合料层温度就会下降的快, 温度低对于压实度就会产生影响, 沥青混合料层厚度越厚温度就下降越慢, 这样对于压实度就会越高, 标准的施工规范会设定沥青混合料的最小厚度值, 通常情况下高于施工规范推荐最小厚度值能够更好的压实效果。

(3) 压实速度和遍数对于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碾压速度不是越快越好, 碾压的遍数不是越多越好, 速度与遍数是相互影响的, 碾压的速度过快, 路面会出现横向的裂纹;碾压的速度过慢又会导致摊铺和压实的工序出现间隔, 路面不平;碾压的遍数过少, 路面的压实度不够;碾压的遍数过多容易产生出浆现象。所以控制好碾压的速度和碾压的遍数对提高施工效率, 保证施工质量有重要的意义。通常情况下, 碾压机的速度应当控制在2km/h~5km/h, 碾压的遍数不宜过多, 在确保沥青混合料碾压的质量下, 减少碾压的遍数, 并且尽快碾压, 从而提高施工的效率。

5 结束语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 沥青道路路面施工也会越来越多, 施工中设备的正确选用、合理的施工工艺及操作流程及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有效处理, 是整个路面施工质量的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道路路面施工 篇5

摘 要:本文分析了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质量主要存在问题,并从施工、监管等方面提出对策措施。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解决措施

1前言

目前沥青路面在市政道路建设领域使用频率极高,但常常由于自然条件的特殊变化,如低温、高温、交通量急速增长等原因,致使沥青路面耐久性降低,难以达到设计年限,有的甚至在早期就己出现损坏。本文从设计、材料、施工及检验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耐久性、抗水害和抗车辙能力,避免路面早期破坏。

2材料选用方面

2.1材料指标和检测

材料、混合料都要在室内做出指标(现场不能做的,到研究、设计部门做)。施工中要随时、经常地按规范要求进行检测。在施工现场条件下做检测、试验,如取现场材料(拌后的混合料、运到铺筑现场铺完的混合料)做指标检测及配合比组成、力学指标等。对铺完的结构层钻取、割取、挖取结构实体分析检测,尽量用比较准确的无破损法检测。事前提前作出检测方案,提出需要的检测仪器设备,如能钻取底基层的取芯机。这种方法主要是在施工中检测,对没达到指标要求的可及早发现并提出可行的改进措施。只有实体指标真正达到设计指标,修出的路面具有耐久性,减少早期病害。实际上根据笔者对 5年来高州市发生早期病害的城市沥青路面的统计来看,有 75.4%的比例是材料检测不过关造成的。

2.2沥青选材

选择国产还是进口沥青材料,可根据原材料试验、不同改性沥青试验加木质素纤维试验、掺抗剥剂试验的结果进行选择。原材料试验、不同改性沥青试验,可选用丁苯橡胶 SBR、苯乙烯丁苯二烯 SBS、SBR加3085(日本)、麦克改性粉(美国)。各项试验应选择苛刻的条件

(高温、高压、加水、加荷)反复试验,观察其与石料(或混合料)结合的`稳定性,最后确定采用何种沥青和改性外掺剂。根据笔者近年来对市道路施工中的经验来看,采用国产沥青,只要确保按照设计规范要求用料、监理到位,还是能够满足竣工质量要求的。

2.3集料选材

砂、石等集料应根据设计中明确的料场和规定的数量组织专门加工,取样试验,对号入座(垫层、底基层、基层、面层集料截然分开)。

2.4物料选材

矿粉、石灰、粉煤灰、水泥等物料,必须通过招标或商议选定厂家,严格控制按标准采购生产。单质材料应经常检验,保证其平稳性。

3 设计方面

3.1 设计参数的确定

(1)根据经验教训,本人认为,设计交通量宜大不宜小,要有前瞻性。

(2)沥青混凝土动稳定度试验,应达到2600次/mm以上,以减少辙迹造成路面破损;沥青混凝土的稳定性试验应是在最不利条件下进行的。

(3)根据基层混合料配合比制件劈裂强度试验及对应的抗压强度试验。根据不同配比的温缩和干缩系数分析比较,测定弯沉准确数据。

(4)测定路面各层抗压回弹模量。

(5)反复检测路基干湿类型,根据各种条件确定,力求准确。

3.2 混合料设计试验

3.2.1面层混合料设计要根据各地区特点,路面面层应为密实型,孔隙率≤4%。然后对各种材料做相应的试验,待指标符合规范要求后确定指导性配合比,从而再做生产配合比,并宜在交通量大、荷载重的路段进行试拌试铺。

3.2.2 基层配合比设计

对基层配合比进行设计。制作试件对各项指标进行试验,确定指导性配合比。

3.2.3 垫层设计

垫层设计不能忽视。起到排水作用。

3.2.4 透层设计

透层的设计应指明做法,并做好试验。起防水、排水的作用。

4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

4.1路面排水的措施

如某地区常年降雨,属地下水丰富地区,防止路面渗水十分重要。渗入到基层中的水不仅会降低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如果这部分水渗入到土中还会降低土基强度,引起路面冻胀。在路面发计中,除了认真做好路面的排水设计外,还应采取以下两种措施。

4.I.1隔离措施

为了防止从沥青路面裂缝渗入的水浸湿基层,在基层表面上设置厚度为2cm沥青封油层,会起到良好的效果。如果基层有一定的透水能力而且具有较好的水稳定性,为了防止渗入的水影响路基的强度,也可以将隔离层放在土基顶面。

4.1.2采用排水砂垫层的措施

为排除从沥青路面裂缝渗入到基层中的水,也可以在基层顶面设置砂垫层,将路面体系中的水排至路基以外。对挖方路基中的水也可采用卜述方法,但必须将水沿纵向排至填挖过渡段,然后将其疏导到路基以外。

4.2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

(1)必须用单台产量在 200t/h 以上的拌和机,两机在一个拌站的不能用。摊铺机选用12m幅宽的机型,满足一次摊铺的要求。

(2)拌和机应具有自动记录打印功能,在拌和过程中能逐盘记录各种材料的用量和温度。

(3) 混合料加热温度必须保持高温。沥青加热要保持在170-180℃,矿料须加热到 180-190℃,混合料出厂温度要达到160~170℃(贮料仓出料低于150℃),运到铺筑地点不能低于150℃,初碾温度刁;能低于 140℃,终碾不能低于 80℃。使用改性沥青应通过试验确定温度,混合料应尽量高温施工,便于沥青与混合料粘结及混合料压实。

(4)沥青面层要在高温季节施工,若气温较低,必须采用可靠的措施保证高温碾压,如加热熨平板、运料用保温篷布覆盖等。

(5)沥青面层碾压应选择重型压路机(钢轮 12-15t,胶轮 15-25t,振动8-140,并进行试验。碾压在高温下进行,力求压实、平整,这样可减少压路机数量及碾压遍数。 (6)在沥青各面层铺筑前,下层表面必须处理好;雨天下层表面不干燥,不能施工;在雨天施工的段落应清除重铺。

(7)集料表面粘有泥土必须清洗干净、晒干。

(8)回收粉尘要全部排掉,不得用到混合料中。

4.3沥青路面原材料的控制

为保证道路路面具有高强度、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以及抗滑性能和耐久性能好的品质,减少因承重而产生的变形,在原材料选择上应做到:有较高强度、耐磨耗,采用锤式或反击式破碎机加工的具有良好颗粒外形的硬质石料,选用粘度高,针入度较小,软化点高和含蜡量低的优质沥青。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均能满足要求。保证原材料的进料和堆放,只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设计要求,充分使用好沥青拌和设备。均能生产出合格的沥青混合料。

4.4基层和垫层施工质量

基层和垫层的强度与稳定性对路面的整体强度与减轻面层的病害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保证基层和垫层的施工质量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对基层和垫层施工应强调:①拌和问题,采用无机结合料稳定的土类应注意施工中的拌和问题,如果拌和不均匀,基层就不能形成板体作用,保证不了基层的强度:②压实问题,对基层和垫层的施工,压实工序是重要的环节,如果基层和垫层不能得到充分压实,影响路面整体强度的提高和使用质量。

4.6加强养护的措施

当路面出现早期裂缝破坏时,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可用沥青灌缝,避免裂缝继续蔓延,防止水分渗入路面中。对破坏严重的应及时补修,避免路面病害进一步恶化。此外,由路面流到路肩上的雨水往往不能顺利流到坡脚下,而停留在路肩上,并通过路肩渗透到路面和土基中,应将水及时清除,防止水分渗入路面造成侵害。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保修期限为设计使用年限,保修期从验收备案之日起计算。在保修范围和保修期限内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工程发生质量问题的,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合同约定负责及时修复。

5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提高改性沥青路面的平整度,关键问题是路面施工,应确保路基的施工质量,尤其要抓好摊铺、碾压、接缝处理三方面的施工质量全面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真正做到按施工技术规范施工,按操作规程操作,避免或减少质量缺陷。

参考文献

[1]《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控制要点》[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3)

[2]《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摊铺及碾压工艺探讨》[J].科技资讯,,(10)

道路路面施工 篇6

关键词:道路施工;路面垫层;控制技术

路面的垫层介于基层和土基之间,其主要作用是调节和改善土基的水温状况,以保证面层和基层具有必要的强度、稳定性、抗冻胀能力及基层的荷载应力,减小土层所产生的变形。因此,垫层的材料选择、结构形式和施工工艺须满足其排水、隔水、防冻或防污等方面的要求[1]。

1路面垫层材料

垫层材料可选用粗砂、砂砾、碎石、煤渣、矿渣等粒料以及水泥或石灰煤渣稳定类,石灰粉煤灰稳定类等。各级公路的排水垫层应视具体情况,使垫层与边缘排水系统相连接,或铺至路基同宽。(1)防冻垫层应采用透水性好的粒料类材料,通过0.074mm筛孔颗粒含量不宜大于5%。采用煤渣时,小于2mm的颗粒含量不宜大于20%。(2)采用碎石和砂砾垫层时,最大粒径应与结构层厚度相协调,一般最大粒径应不超过结构层厚度的1/2,以保证形成骨架结构,提高结构层的稳定性。(3)为防止路基污染粒料垫层或为隔断地下水的影响,可在路基顶面设土工合成材料的隔离层[2]。

2道路施工中的路面垫层特点及有关要求

①石灰土或煤渣石灰土垫层成型后,强度高,板体性强,有良好的水稳性和冻稳性。煤渣石灰土具有较强的保温性能,可以减少翻浆和冻胀的危害。②砂或砂砾垫层具有较大的孔隙,能切断毛细水的上升,冻融时又能蓄水、排水,可减少路面的冻胀和沉陷。③隔离层一般设置在土基顶面以下0.5~0.8 m处,其目的在于隔断毛细水上升,防止水分积聚,以保持土基上层干燥。透水性隔离层采用碎石、砾石、粗砂等大孔隙材料做成,能切断毛细水的上升。不透水性隔离层可用喷洒沥青材料的沥青土、铺油毛毡或塑料薄膜等做成,能起到隔断毛细水和横向渗水的作用[3]。④采用碎石和砂砾垫层时,应根据最大粒径确定结构层厚度,一般最大粒径应是厚度的1/3~2/3,以保证集料骨架的形成,提高结构层的稳定性。垫层颗粒组成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⑤高速公路、一级、二级公路的排水垫层应铺设至路基同宽,以利路面结构排水,保持路基稳定。三、四级公路的垫层宽度可比底基层每侧至少宽25 cm。

3道路施工中砂石垫层的施工方法与控制方法

①砂石垫层的材料必须具有良好的振实加密性能,宜选用碎石、卵石、角砾、圆砾、砾砂、粗砂、中砂或石屑(粒径小于2mm的部分不应超过总重的45%),且应级配良好,不含植物残体、垃圾等杂物。若只用粉细砂或石粉(粒径小于0.075 mm的部分不超过总重的9%)时,应均匀掺入不少于总重30%的碎石或卵石。砂石的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0mm。

②基坑开挖时应避免坑底土层受扰动,可保留约200mm厚的土层暂不挖去,待铺填垫层前再挖至设计标高。严禁扰动垫层下的软弱土层,防止其被践踏、受冻或受水浸泡。在碎石垫层底部宜设置150-300mm厚的砂垫层或铺一层土工织物,以防止软弱土层表面的局部破坏,同时必须防止基坑边坡坍土混入垫层。在地下水位以下施工时,应采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水撼法施工除外),使基坑保持无积水状态。如因垫层下方土质差异而使垫层底面标高不一时,基坑(槽)底宜挖成阶梯形,施工时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并应注意搭接处的质量[4]。

③砂石垫层施工的关键是将砂石材料振实加密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压实系数0.94~0.97)。如要求进一步提高砂石垫层的质量,则宜加大机械的功率。目前,砂石垫层的施工方法有振实法、水撼法、夯实法、碾压法等多种,可根据砂石材料、地质条件、施工设备等条件选用。施工时应分层铺筑,在下层的密实度经检验达到合格要求后,方可进行上层施工。砂垫层施工时的含水量对压实效果影响很大,一般以润湿到接近饱和状态时效果最好[5]。

④砂石垫层的施工质量检查,可用环刀法、贯入仪、静力触探、轻型动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和重型动力触探进行。在土体不发生整体剪切破坏的前提下,以基础的变形沉降为控制条件。对杂填土层在设计六层基础和三层基础区别对待。六层部分,由于荷载较大,杂填土作为持力层,其承载力显然不够。因此,必须将杂填土挖除,采用砂石垫层方法进行处理方法[6]。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浅基础的承载力。以强度较大的砂石代替基底下可能产生剪切破坏的软土,基础下浅层地基的沉降量在总沉降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同时侧向变形引起的沉降在理论上也是浅层部分占的比例较大,因此采用密实的砂石代替软弱土层,可以减少基础的沉降量。另外,砂石垫层可以加速软土层的排水固结,不但可以使基础下面的孔隙水压力迅速消散,避免地基土的塑性破坏,而且还可以加速砂石垫层下软土层的固结和提高其强度。三层部分,由于荷载相对较小,如果同样采用砂石垫层的处理方法,将会增加基础的造价。因此,采用杂填土碾压加固地基的方法。实际工程中先挖除大约2m厚的杂填土,余下2m左右的杂填土采用80kN压路机碾压。杂填土的质量以压实系数和现场含水量控制[7]。实际工程的设计压实系数要求达到0.93-0.97。为了协调桩基、砂石垫层之间的沉降差异,碾压后的杂填土的变形模量控制在4000~5000kPa范围。通过利用基础底板宽度和刚度的变化以及持力层的变形模量的改变,调整基础的沉降差和基础内力。尽量减轻结构自重,对基础部分,采用补偿基础原理,将基础埋置深些,底层采用架空板,基础底板和架空板之间尽量少覆盖土。上部结构非承重隔墙均采用大孔砖,以减轻上部结构自重。

结论

本文通过对道路施工中路面垫层施工方法及控制技术进行阐述,有利于对道路的施工质量进行控制,从而提高道路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确保道路工程的后期养护与管理。

参考文献:

[1]张涛.道路施工中对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5:225.

[2]吕建军.基于公路施工的路面垫层施工技术运用初探[J].江西建材,2014,05:150.

[3]马小军.公路施工中路面垫层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与企业,2014,08:186.

[4]杨文睿.浅谈市政道路施工中土基工程的问题与工艺[J].四川水泥,2014,10:23.

[5]刘睿.路面基垫层施工的工程技术[J].科技与企业,2014,15:291.

[6]李军营.路面垫层施工的关键性技术[J].交通标准化,2014,13:95-97.

探讨道路路基路面排水施工方法 篇7

路基面防水分别是地面水和地下水两种。地面水基本是自然环境所带来的, 多为雨雪天气造成。地下水来源多是滞留于上面相对不透水层上的地下水;二是潜水, 在地面以下第一个隔水层以上的含水层的水, 离地面较近, 可沿土层流动;三是层间水, 在地面以下任何两个隔水层之间含水层中的地下水, 当水源高于地面时, 可以通过岩层裂缝冒出地面而成泉水。来自不同水源的水对路基面造成的破坏是不同的, 如暴雨径流可以直接冲毁路肩、边坡和路基;积水的渗透和毛细水的上升可导致路基湿软, 强度降低;重者会引起路基冻胀、翻浆或边坡塌方, 甚至整个路基沿倾斜基底滑动;进入结构层内的水分可浸湿无机结合料处治的粒料层, 导致基层强度下降, 使沥青面层出现剥落和松散;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接缝多, 从接缝中渗入的水分聚集在路面结构中, 在重载的反复作用下, 产生很大的动水压力, 导致接缝附近的细颗粒集料软化, 形成唧泥, 产生错台、断裂等病害。

2.路基面排水施工

路基面排水设施施工前应认真详细地审阅设计图纸, 结合实际情况, 理解设计意图才能准确控制排水设施的位置、断面尺寸、坡度、标高等, 此外不同的排水设施在施工中也有各自针对性的施工要点。

2.1路基地面排水

2.1.1边沟

挖方段和填土高度小于边沟深度的填方地段均应设置边沟。路堤靠山一侧的坡脚应设置不渗水的边沟。为了防止边沟漫溢或冲刷, 在平原区和重丘山岭区, 边沟应分段设置出水口, 多雨地区梯形边沟每段长度不宜超过300m, 三角形边沟不宜超过200m。平曲线处边沟施工时, 沟底纵坡应与曲线前后沟底纵坡平顺衔接, 不允许曲线内侧有积水或外溢现象发生。曲线外侧边沟应适当加深, 其增加值等于超高值。

边沟的加固:土质地段当沟底纵坡大于3%时应采用加固措施;采用干砌片石对边沟进行铺砌时, 应选用有平整面的片石, 各砌缝要用小石子嵌紧;采用浆砌片石铺砌时, 砌缝砂浆应饱满, 沟身不漏水;若沟底采用抹面时, 抹面应平整压光。

2.1.2截水沟

在无弃土的情况下, 截水沟的边缘离开挖方路基坡顶的距离视土质而定, 以不影响边坡稳定为原则, 如系一般土质至少应离开5m, 对黄土地区不应小于10m并应进行防渗加固。截水沟挖出的土, 可在路堑与截水沟之间修成土台并进行夯实, 台顶应筑成2%倾向截水沟的横坡。路基上方有弃土时, 截水沟应离开弃土堆坡脚1~5m, 弃土堆坡脚离开路基挖方坡顶不应小于10m, 弃土堆顶部应设2%倾向截水沟的横坡。山坡上路堤的截水沟离开路堤坡脚至少2m, 并用挖截水沟的土填在路堤与截水沟之间, 修筑向沟倾斜坡度为2%的护坡道或土台, 使路堤内侧地面水流入截水沟排出。

2.1.3排水沟

排水沟的线形要求平顺, 尽可能采用直线形, 转弯处宜做成孤线, 其半径不宜小于10m, 排水沟长度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通常不宜超过500m。排水沟沿路线布设时, 应离路基尽可能远一些, 距路基坡脚不宜小于3~4m。当排水沟、截水沟、边沟因纵坡过大产生水流速度大于沟底、沟壁土的容许冲刷流速时, 应采取边沟表面加固措施。

2.1.4跌水与急流槽

跌水与急流槽必须用浆砌圬工结构, 跌水的台阶高度可根据地形、地质等条件决定, 多级台阶的各级高度可以不同, 其高度与长度之比应与原地面坡度相适应。急流槽的纵坡不宜超过1∶1.5, 同时应与天然地面坡度相配合。当急流槽较长时, 槽底可用几个纵坡, 一般是上段较陡, 向下逐渐放缓。当急流槽很长时, 应分段砌筑, 每段不宜超过10m, 接头用防水材料填塞, 密实无空隙。

2.1.5蒸发池

用取土坑作蒸发池时与路基坡脚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10m。面积较大的蒸发池至路堤坡脚的距离不得小于20m, 坑内水平面应低于路基边缘至少0.6m。坑底部应做成两侧边缘向中部倾斜0.5%的横坡, 取土坑出口应与所连接的排水沟或排水通道平顺连接。当出口为天然沟时, 应妥善导入沟谷内, 不得形成漫流, 必要时予以加固。蒸发池的容量不宜超过200~300立方米, 蓄水深度不应大于1.5~2.0m。池周围可用土埂围护, 防止其他水流入池中。蒸发池的设置不应使附近地区泥沼化及影响当地环境卫生。

2.2路基地下排水

2.2.1明沟

明沟的开挖一般采用人工或机械进行, 施工时注意安全, 防止塌方。当土质均匀, 地下水位低于槽沟底标高且开挖深度符合规定时, ( (1) 密实, 中密的砂土和碎石类土开挖不支撑深度不大于1.0m; (2) 硬塑、可塑的轻亚粘土及亚粘土开挖不支撑深度不大于1.25m; (3) 硬塑、可塑的粘土和碎石类土开挖不支撑深度不大于1.5m; (4) 坚硬粘土开挖不支撑深度不大于2.0m) 其他挖方边坡可不加支撑, 当开挖深度较深, 土质情况又较差时, 必须考虑支撑, 沟槽开挖好后, 及时进行砌筑等有关结构工程施工。

2.2.2暗沟

暗沟采用砼浇筑或浆砌片石砌筑时, 应在沟壁与含水地层接触面的高度处, 设置一排或多排向沟中倾斜的渗水孔, 沟壁外侧填以粗粒透水材料或土工合成材料作反滤层。沿沟纵向每10~15m或当沟通过软硬岩层分界处时应设置伸缩缝或沉降缝。暗沟沟底纵坡建议不小于1%, 采用暗管时, 管底纵坡不小于0.5%, 如出水口为边沟暗沟 (管) 底应高出边沟最高水位20cm以上, 不允许出现倒灌现象。在施工过程中, 应防止泥土或砂粒落入沟槽或泉眼, 以免堵塞。暗沟顶可铺筑碎 (卵) 石一层, 上填砂砾。边水暗沟, 如两雨水井之间的水道连接, 可采用混凝土水管。

2.2.3渗井

渗井直径一般为50~80cm, 井内填充材料由中心向四周分层次填入由粗而细的砂石材料;粗料渗水, 细料反滤;填充料要求筛分冲洗, 施工时需用铁皮套筒分隔, 用以填入不同粒径的材料, 要求层次分明, 不得粗细混杂, 以保证渗井达到预期排水效果。在下层透水范围内填碎石或卵石, 上层不透水层范围内填砂或砾石;井壁和填充料之间应设反滤层。

3.路面排水

3.1拦水带

拦水带的顶面应略高于水深, 在不设防撞护栏的路堤上, 拦水带的外露高度不超过10cm, 其迎车面的坡度不宜陡于1∶2。设拦水带时, 内侧硬路肩的横向坡度宜采用5%。拦水带过水断面内的水面, 在高等级道路上不得漫过右侧车道外边缘。采用水泥混凝土预制块及块石铺砌拦水带时, 应注意沥青路面边缘与混凝土间灌缝密实, 防止雨水从接缝处下渗, 影响路基面稳定。

3.2泄水口

泄水口的不对称式喇叭开口, 应使长边在上坡方向, 短边在下坡方向。为了防止渗漏, 泄水口一般设计为现浇砼, 并要求施工一次性浇筑。外观质量与路缘石连接的圆顺是泄水口施工关键。

3.3直线段中央分隔带排水

边沟开挖后应做好防渗处理。开挖的边沟如果表面粗糙, 沥青不易粘结牢固, 就难以形成均匀、无破损的防渗层;土工布的接缝如处理不好, 同样不能形成整体, 达到完成不透水的程度。如果条件允许, 地下渗沟宜设计成梯形或矩形的水泥混凝土渗沟。横向排水管的布设要适当、可靠。如果施工质量控制不好, 横向排水管容易造成标高误差或产生淤塞, 从而使中央分隔带严重积水, 长时间浸泡路基, 影响了路基面强度。

4.结束语

我们认识了危害道路水源的种类、成因及危害作用方式, 理解各项排水设施设计意图, 这样在施工过程中也就掌握了重点工序重点环节, 确保了施工质量。今后随着高等级道路排水设施的发展, 我们有能力将水对道路的危害降至最低点, 甚至将危害道路的水按我们的意图被我们所利用, 把水害变成水利。

摘要:路基排水的施工质量是决定道路使用长久的重点, 本文作者论述了道路路基路面排水施工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道路路面施工 篇8

关键词:城市工程,道路施工,混凝土,技术

在现代城市道路施工中, 混凝土路面作为城市道路最主要的路面而得到推广应用, 但纵观实际施工情况, 混凝土道路施工问题也不少:城市混凝土道路施工质量层次不齐, 部分混凝土道路在长时间且持续性的应用过程当中无法确保道路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所以, 如何通过有效施工技术的应用, 提高城市混凝土道路工程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 已成为现阶段相关工作人员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1 城市混凝土道路施工的前期准备

1) 各种原材料和仪器设备提前进场, 对各种原材料进行符合性检验, 原材料的各项指标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进场数量及进场速度满足施工需求。2) 基层必须经现场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 表面平整、坚实, 具有规定的路拱, 平整度、压实度和宽度等指标符合规范要求。要确保基层表面干净, 提前在基层上摊铺稀浆封层。3) 对路面进行目标配合比和生产配合比。此两项都在实验室进行, 并对其结果由相关的人员确认审批待用。

2 混凝土道路施工的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对混凝土的施工及其重要,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比决定该项工程的工程质量、工程成本。混凝土配合比公式为水泥:石子:砂子=1∶X (1+M) :Y (1+N) , 其中M为石子的含水率, N为砂子的含水率。在对混凝土进行设计时应满足以下几点:1) 满足混凝土应用部位的强度要求;2) 满足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要求;3) 满足工程经久耐用的使用要求;4) 尽量节约资金、增加效益。

3 混凝土道路施工的搅拌与运输

3.1 拌和

运用拌和设备, 拌和设备要与路面施工的设备相匹配, 在对混凝土路面进行拌和的时候, 可以选用强制式的搅拌机, 在拌和现场进行试验, 分别对混凝土路面中水泥的含量进行测试。在材料的初级级配的过程中, 要运用试验的方法, 确保材料是均匀的。所有的材料都必须通过试验, 在确保材料合格后, 才能投入到路面的施工中。对混凝土路面中含水量过大会导致材料浓度过低, 含水量过小就不能弥补施工中水分的蒸发。

3.2 运输

由于混凝土路面在配置过程中很快就会凝固, 而且其强度形成的时间短, 因此, 在施工之前就必须做好计划, 将施工所需要的设备等提前准备好, 一定要保证砂砾加水搅拌的过程中, 水泥不要出现凝固的问题。在必要的时候, 也可以在水泥表面铺设一层塑料布, 防止水泥的水分蒸发, 出现凝固的现象。

4 混凝土道路施工的浇筑

混凝土浇筑对道路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其施工需要模板的支撑, 一般使用钢制模板较好。支撑过程中每间隔一米设置一个支撑装置, 且模板接头处用胶带进行密封。模板安装应顺直、平整、稳固、无扭曲。模板支撑完成后要仔细检查, 禁止接头处存在前后错茬、漏浆缝隙、高低错台等现象。模板支撑完成后要对路面进行钢筋铺设。铺设要严格按照图纸进行, 完成后仔细进行核对, 保证混凝土浇筑后拉杆钢筋应垂直中心线与混凝土表面平行。浇筑要保证振捣棒在同一个地点持续振动的时间, 且振动时间不宜过长, 应以混凝土停止下沉, 表面不再有气泡冒出为振捣合格。

5 混凝土道路施工的摊铺

在城市道路施工过程中, 应该对混凝土道路的浇灌工作落实, 而且要确保模板支撑结构的稳定性, 确保模板支撑结构具有一定的润滑性特点, 而且, 进场的混凝土材料的厚度参数要根据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厚度来确定, 对振捣的工具进行选择, 在混凝土混合物进行确定的时候, 一般摊铺施工的厚度应该是城市道路水平厚度高出2厘米左右。

6 混凝土道路施工的碾压

6.1 初压

碾压技术和碾压机械的选用都对面层的质量有决定性的作用, 最适宜的就是采用轮胎式压路机稳压两遍, 碾压温度控制在1600左右, 碾压速度控制在2.0~3.0km/h, 相邻碾压带重叠13~12轮宽。初压后检查平整度!路拱, 必要时进行适当修整。复压:与初压紧密衔接, 用钢轮压路机稳压一遍, 振压2遍, 碾压速度控制在3.5~4.5km/h, 相邻纵向碾压带重叠20C m;横向重叠13~12碾压轮宽度, 达到规范要求的压实度。

6.2 终压

紧跟在复压后进行, 采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或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稳压2遍以上, 至无明显轮迹。温度控制在1300以上, 速度控制在2.0~3.0km/h, 碾压终了温度控制在1300以上。压路机的碾压速度与摊铺机摊铺速度相平衡, 随摊随铺。对压路机无法压实的桥梁、挡墙等构造物接头、拐弯死角、加宽部分及某些路边缘等局部地区, 应采用振动夯板压实。

7 城市施工中混凝土路面的保养质量控制

7.1 混凝土路面的保养

在对混凝土路面进行碾压过后就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保养, 保养的时间一般是一周左右, 在混凝土路面表面铺设一层湿沙, 运用洒水车进行定期保湿, 混凝土路面在刚刚碾压过后一定要保持一定的水分。

7.2 混凝土路面的质量控制

要确保混凝土路面的平整, 就可以在混凝土路面的周围立模, 设计方格网, 运用铝合金直尺来检测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 及时将不平的路面进行调整。如果在混凝土路面养护期间出现收缩和裂缝, 就要运用土工布进行处理, 防止裂缝的扩大。

8 结束语

城市道路建设是城市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混凝土是城市道路施工的重中之重, 提高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能有效的确保城市道路运行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所以必须重视。针对不同施工现场做出合理规划。根据实际情况选用经济合理、质量可靠、工艺先进的混凝土类型。

参考文献

[1]张宇.浅究沥青混凝土的道路施工技术[J], 建筑知识, 2011.

[2]胡维宁.城市道路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分析[J].江西建材, 2015.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探讨 篇9

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施工准备主要是从人、机、料三方面进行准备和分配

(1) 先要了解需要的技术人员、材料、机械设备, 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配。注意在一些关键工序上要配技术精良的队伍参与。

(2) 其次, 主要机械设备的配备, 如摊铺机、压路机等, 这需要技术娴熟的人员操作机械。

(3) 再次, 现场人员必须配备的检测施工设备的准备。

(4) 最后, 也是非常重要的, 材料的选购, 包括材料的规格、用量、特性及供应商的确定。做好这些主要的准备工作将会是后面的施工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2 施工阶段

2.1 主要原料沥青混凝土的制备

(1) 科学的确定混合料的配合比:混合料的配合比合理与否直接影响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首先采用水洗发来确定配合比设计, 计算矿料的合理级配并制作试件以确定配合比, 再通过实验分析进行必要的调整, 直到符合要求的配合比。

(2) 拌和厂址的选择, 应选择运输方面便, 且场地要开阔离水源近同时对附近居民的生活不能造成影响。

(3) 搅拌机应选择全自动化控制系统, 温度控制高精度, 设备校核调试方便的。

(4) 试拌, 在正式进行批量生产前要进行试拌, 以调整搅拌机的最佳设置从而提高搅拌质量, 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 保证工程技术要求。

2.2 混合料的运输

沥青混合料从搅拌站到摊铺现场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根据运输距离、通行能力来确定运输队伍, 而不能随意的选择运输车辆。运输车辆尽量选择大吨位自卸型汽车, 装料前应清洗车厢内壁, 为防止于与车厢沾黏, 可以涂一层隔离的混合液。运输时应该密封, 以防渗漏和雨水的渗入从而改变其配合比。同时注意不能装的过满, 以防渗漏污染路面。卸料时必须有人专人进行指挥配合摊铺机卸料摊铺。

2.3 沥青混凝土摊铺技术

(1) 沥青混合料运输到位, 摊铺之前应清理路面面层, 以保证施工面层干净平整, 再按规定和要求喷洒粘层油, 喷油应均匀, 防止影响到上层的油石比。摊铺时应保证烫平板的温度, 同时运输车辆不能间断要保证连续摊铺作业。

(2) 摊铺作业过程中温度控制非常重要, 普通沥青混合料摊铺不得低于130℃~150℃, 而改性沥青等应适当提高10℃到20℃。摊铺不止要连续, 还要保证稳定, 速度应取决于运输能力和供应能力。摊铺机不得中途随便收斗, 防止混合料发生离析现象。应采用整幅摊铺。纵向接缝应在以摊铺部分预留一定宽度。摊铺过程中不允许人工进行反复修整, 摊铺后未经压实前不得踩踏, 若摊铺周边出现缺陷可有人工修补。

2.4 沥青混合料的压实

压实的质量控制重点在碾压温度和碾压方式上, 在合理的温度里合理采用碾压设备。压实诗应注意一下几点:

(1) 初压时, 初压长度不宜过长, 且压路机不得在未压实的混合料上倒轴, 必须在同一轮迹上返回。每一轮迹于上一轮迹重叠30cm, 且不能急停、急驶。初压宜压1~2便, 初压后检查平整度、路拱等, 必须进行修正, 消除材料的离析现象。

(2) 复压应紧跟在初压之后, 采用不同型号的碾压机进行碾压, 在坡道上碾压时, 应关闭振动碾压

(3) 终压可采用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终压应保证路面无痕迹, 通常碾压次数不得少于2次。

2.5 排水措施

道路沥青路面水损害已经成为现在路面损害的一个重要方面。雨水通过沥青与矿料之间的孔隙或者通过路面裂缝进入面层, 将导致路面承载力下降, 甚至导致路面破坏。如果通过裂缝进入路面基层, 可能使路面地基软化, 路面结构发生失稳, 整个路面会发生沉陷或者沉降。所以, 在市政路面施工的时候, 必须设置行之有效的路面防水措施。为了防止水从沥青路面裂缝进入基层, 可在基层顶设置2cm的防水层或者在沥青路面下直接设置防水层, 这样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此外, 为了避免水通过路面裂缝进入基层, 也可在基层顶面铺设砂垫层, 将结构中的水排至路基外。

2.6 接缝处理

沥青路面接缝分为横向接缝与纵向接缝, 施工时接缝的处理不当会导致接缝处跳车、凸起、低洼等事故, 直接会影响道路的外观、内在性质、使用要求甚至质量问题。当在道路施工时, 必须要保证接缝处理满足要求。首先, 必须具有良好的压实度, 保证接缝质量;其次, 接缝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 防止后期接缝破坏;再者, 接缝的处理技术应当选用合适, 热冷接缝技术恰当应用。保证接缝构造要求的前提下, 还要保证其具有良好的压实度和足够的强度。从细微处入手, 从混合料的摊铺, 接缝碾压等层层把关, 从根本上解决沥青路面接缝的施工质量问题。

3 检查并处理施工过程中的缺陷

3.1 检查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 碾压成型后的路面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检测的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1) 平整度:采用车载连续平整度仪和6m长铝合金尺杆。

(2) 高度、宽度、高程等。

(3) 钻芯取样:将样品袋回实验室做马歇尔实验等其他实验, 测定出其压实度、孔隙率、容重等一系列物理性质, 若满足规范要求, 则路面合格。

沥青路面主要存在厚度不准、平整度差 (小波浪、台阶) 、混合料离析、裂纹、拉沟等质量缺陷。

3.2 为防止和消除在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各种质量缺陷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波浪型基层的摊铺, 应对有大波浪的基层, 在其凹陷处预先铺一层混合料, 并予以压实。在平整度较差的地段摊铺联结层和面层时, 应采用自动调平装置。

(2) 为了保持恒定的摊铺厚度, 除了用厚度调节器进行调整外, 应尽可能利用烫平装置的自动调平能力予以调整。

(3) 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质量, 以消除裂纹、拉沟等铺层质量缺陷现象, 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承载力。

(4) 应严格控制轮胎摊铺机的轮胎气压 (一般为0.5~0.55MPa) , 防止因轮胎气压超限, 摊铺机打滑;或因气压过低, 机体随受料重量变化而上下变动, 造成铺层出现波浪。应防止履带式摊铺机履带松紧度超限而导致摊铺机速度发生脉冲, 而使铺层面形成搓板。

总之, 在沥青路面施工时, 我们应该严格按照设计标准和规范施工, 采用精良的队伍和先进的技术, 把路面施工的各方面误差控制在允许误差之内, 使得施工后的沥青路面具有良好的外观、足够的强度和平整度, 具有良好的内在性质和使用要求, 使得市政沥青路面施工标准化和规范化。

4 结束语

我们必须对施工的每一个阶段进行合理规划安排, 还有注意引进新材料、新设备, 招揽高水平技术人员。同时加强施工各阶段的管理, 精心组织并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施工, 才能铺筑出合格规范、高质量、高水准的沥青混凝土路面

摘要:沥青路面以其平整、耐磨、不扬尘、不透水, 振动小、噪声低、行车平稳舒适等优势, 在市政道路工程中占有无可比拟的地位。因此, 做好沥青路面的施工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这包括很多方面, 本文就路面施工技术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沥青路面,市政道路,路面施工

参考文献

[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12008) .

[2]中西弘光:《2004改性沥青应用技术论坛论文集》,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2009年.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探讨 篇10

目前在市政道路的施工中, 通常采用的都是沥青混合料或粘结矿料来作为路面的面层, 由于沥青路面具有优异于其他材料的优势, 所以在施工时需要对其质量进行控制, 特别是需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对混合料进行合理的拌合及运输,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的标准来进行, 做好接缝处的处理及碾压工作, 而且碾压操作还要分成三个阶段来进行, 从而使沥青路面的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

1 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

1.1 沥青路面施工前的准备

一是对于沥青道路施工所用的材料, 需要进行相关的调查和试验后, 确定其效果理想后才能进行采购。而且对所选取的材料要进行分门别类堆放。特别是矿粉在进行堆放时, 需要先对场地进行选择, 对于软场地要进行硬化处理, 因为矿粉是经过石灰岩细磨后而成的, 所以不能受潮, 而且场地还要做好排水处理, 条件允许时可以进行存储罐和专门库房的修建。

二是施工技术人员在开工前应做好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并及时交与现场监理人员进行审批, 由于道路施工的材料必须经过细致的检验后方可使用;当基层检验合格后, 应及时恢复道路中线, 每隔5~10m在道路边线外侧0.4m左右处钉边桩, 然后进行路面的水平测量。

三是对下承层检验合格后要进行清扫, 而且准备道路铺设的前二天, 则需要在路面上进行透层油的喷洒, 而在地面层上进行粘层油喷洒时, 则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

四是试铺是沥青路面正式施工前必经的一道程序, 因为在进行试铺路段时, 需要对设备、试验仪器人员等进行确定, 而且根据现实的情况来确定压实遍数、施工工艺等进行确定, 同时在试铺时还可以对各材料的技术指标进行详细的检查, 从而为正式施工的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

1.2 沥青混合料的拌合及运输

沥青混合料的拌合及运输对后期的施工质量有直接的影响, 所以对于拌合及运输要谨慎对待。在原材料进场后, 要按照不同的类别分类存放, 对于使用的集料进行质量检验, 严禁不合格产品进入拌合程序。在拌合之前, 要在实验室中配制各种原材料的配合比, 在拌合时严格按照配合比执行。在配制的过程中, 要以科学的手段, 严格按照规范程序执行;在配制场所应当设置间歇式的并且具有除尘和密封性能的设备, 而且需要对沥青拌合过程中的温度进行检测, 沥青混合料拌合场所应当设置专门的实验室, 以便能够对沥青拌合料和沥青混凝土原材料进行检测。

在运输的过程中, 要保证沥青混合料的性能不受到影响。首先应该根据工程的实际执行情况, 考虑路程的远近和产量的供应来合理的安排车辆。在车厢内应该做好防粘措施, 并且保持车厢内的清洁。按照规定的要求配备篷布, 防止混合料过快降温。在运抵施工现场后, 如果混合料出现离析、硬化以及雨淋等情况, 严禁在工程中使用。

1.3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及路面接缝处理

摊铺机时路面施工中的重要机械设备, 有效的利用摊铺机可以保证沥青路面施工的效率和质量。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 要根据工程实际选择摊铺机的使用数量。在施工之前, 要对摊铺机进行例行检修, 保证各项功能的稳定性。摊铺机的运行速度应该保持匀速运动, 根据拌合站的产量进行合理的调节, 保证摊铺作业的连续性。沥青混合料的温度应该与施工阶段的天气状况而定, 一般情况下, 要保证在160°C到135°C之间, 熨平板温度要在60度以上。如果施工路面较宽, 同时使用两台或者三台摊铺机, 要保证两台摊铺机之间的距离在10米到20米之间。为了保证摊铺的质量, 要对摊铺后的现场进行检查, 发现边角处有缺陷时, 要及时修补。对于摊铺机无法作业的地方, 要与监理人员进行沟通, 在得到同意后才能够进行人工作业。

在进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时, 不可避免的要遇见接缝处理问题。对于纵向和横向两种接缝, 应当使用垂直方式进行接缝;对于纵向接缝处的沥青混合料, 应使用静力钢轮压路机紧跟在摊铺机的后方进行碾压, 碾压的过程应当连续, 当接缝处密实而平顺时即可停止碾压;纵向接缝的距离应当不小于15cm;若摊铺过程出现中断, 而且所摊铺的路段末端混合料已经冷却, 这时应当垂直摊铺方向设置一道横向接缝, 接缝应当保证垂直, 严禁使用斜向接缝;接缝在相邻的行程间和相邻的层次应当至少有1m的间隔。

2 沥青路面碾压的质量控制

在进行沥青路面碾压作业时, 应当注意控制其碾压的质量, 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制定碾压顺序, 一般碾压过程可以分成初次碾压、二次碾压、最终碾压三个阶段。

2.1 初次碾压

这个阶段主要是为了稳定沥青混合料。在摊铺机进行沥青混合料摊铺时, 摊铺机的熨平板对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初步的压实, 摊铺结束后的沥青混合料温度在140°左右, 温度较高, 在这种情况下只需要进行轻微的碾压就可以了。一般是使用8t的双轮振动碾压机进行压实, 行进速度控制在2km/h即可;碾压时, 应当使驱动轮在行进的前方, 并以匀速进行压实, 后退时要按照前进时的轨迹行驶;根据现场情况, 可以考虑使用等间距的4轮压路机进行初次碾压。

2.2 二次碾压

这个阶段的碾压主要目的是为了压实, 经过此阶段后沥青路面的压实度应当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 所以应当在沥青混合料温度较高时进行二次碾压, 并且要与初次碾压很好的配合;二次碾压时, 沥青混合料的温度不应小于110°C, 一般使用16t以上的轮胎压路机和重型静力双轮压路机或者双轮振动压路机同时进行碾压, 具体需要碾压的次数应当根据试铺路段的试验数据来确定, 通常情况下要求不能少于8遍, 所使用的碾压方式与初次碾压的方式相同。

2.3 最终碾压

这个阶段的碾压主要是为了确保路面没有缺陷以及保证路面的平整度, 此阶段碾压时也需要在沥青混合料温度较高时进行, 使用的碾压设备为静力双轮碾压机, 并且要紧跟着二次碾压后面进行作业, 当最终碾压结束时沥青路面的温度不应小于70°C, 而且最好在沥青面层温度较高时进行碾压。

3 结束语

沥青路面在市政道路施工中应用的越来越多, 由于其在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方面具有较高的性能, 所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 要严格控制每道程序, 保证施工质量。为了提高市政沥青道路的施工质量, 要不断的提高施工技术, 使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材料, 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保证各个环节都按照规范程序执行。在不断的施工实践中, 施工技术将会越来越完善, 为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基础。

摘要:当前城市得到快速的发展, 市政道路作为城市发展过程中重要的载体, 其使用性和质量直接关系着人们出行及行驶车辆的安全, 所以在市政道路施工时, 需要控制好沥青路面面层的质量, 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来进行, 从而使路面的质量能够达到预期设计的标准要求。所以在市政道路施工中, 需要在施工现场加强质量控制, 确保路面的质量。文章对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 并进一步对沥青路面碾压的质量控制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刘筑刚, 韦东辉.浅谈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质量拉制[J].山西建筑, 2004.

[2]金长营.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J].科技创新导, 2009.

上一篇:国际刑事有限性研究下一篇:东北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