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失与构建

2024-07-04

缺失与构建(精选十篇)

缺失与构建 篇1

一、高校体育文化的缺失

1. 高校体育课程的功利化和边缘化

在争创一流大学竞赛中, 高校越来越重视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的建设。在强势学科的压制下, 体育学科发展空间受到挤压, 地位日渐边缘化。在体育课程设置上, 很多高校在低年级阶段通常安排了1~2节体育课, 高年级则完全取消了公共体育课程, 在体育课程时间安排上, 有些高校体育课安排到晚上, 甚至周末, 公共体育在一些高校已作为一个无关紧要的学科来对待。目前, 不少高校体育规章制度不健全不系统, 缺乏法律依据, 一些规章制度, 其合理性广受质疑。

2. 高校体育训练的功利化与课外体育锻炼的放任化并存

目前, 我国很多重点高校试办了高水平运动队, 一般高校, 学校代表队的训练也非常活跃。很多高校运动训练的功利化的倾向明显。在组队定位上, 高校通常以提高本校知名度为宗旨;在资金的分配上, 高校更愿意给有可能带来荣誉的体育项目投入经费。一些高校通过开展较冷门、参与竞赛队伍较少的运动项目来获得较好竞赛名次, 这显然违背了国家通过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来提升国家体育运动竞技水平的初衷。

高校体育由体育课程和课余体育活动组成, 作为高校体育文化形式之一的课外体育活动, 大多数高校都放任自流, 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形式、活动内容以及时间安排等方面的随意性、盲目性较大, 学生大都以兴趣来选择目己的活动内容, 忽视课外与课内的结合, 从而大大降低课外体育活动的实际活动效果, 造成课内和课外不能很好的统一。

3. 体育科研异化

当前, 各高校基本都把科研纳入了教师年度考评体系。一些高校, 在教师业绩考核方面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与文件, 进一步助长这种了“重科研轻教学”的风气。很多高校没有考虑体育学科本身的特点, 学科的成熟度以及本校教师教师实际情况, 一味的强调体育教师把目光投向学术科研, 这种由量化评估标准带来的“功利主义”思想使得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失常, 使教学与科研工作难以统一, 不能相辅相成, 从而造成高层次大学学术目标的失衡。

4. 高校体育建设资源配置失衡

第一, 体育场地、器材的短缺问题。高校扩招给高校的教学和课外体育带来了空前的难度, 而资金支持缺位是导致高校的很多体育项目的难以顺利的开展致因所在。第二, 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受到影响。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涉及到诸多元素, 教学、科研能力的建设至关重要, 而外在保障是关键, 在实际运行中, 由于缺乏资金, 教师专业培训、科研条件均受到限制, 影响了教师专业化进程。第三, 教师的业绩考核方面。高校在教师的绩效考核中, 没有考虑体育学科发展特点、成熟度发展水平, 采用统一的考核指标, 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学校内部学科间资源分配严重不足。也进一步影响了体育教师的职业尊严与体育文化建设工作。

5. 部分体育教师职业倦怠

高校教师不仅是现代教育观念的教育者, 也是具有课程开发能力的组织者, 更是具有教育教学能力的研究者, 同时是持续发展能力的学习者。高校教师担负着高校教学、课余训练、科研与服务多重责任。然而, 高校存在一些特有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却催生了和加剧了教师的职业倦怠。例如分配晋级制度上, 身份制、终身制、论资排辈大行其道, 在学术评价与教师考核中, 多重科研轻教学, 重数量轻质量, 重评价轻发展, 在这种大环境下, 相当一部分青年教师, 往往申请不到科研项目, 没有科研启动资金, 较低的自我效能感导致教师职业倦怠;另一方面, 在大众化教育的今天, 学生难教、难管也是目前大学普遍存在的现象, 教师面临着多重的压力和困境, 加剧了职业倦怠感。

二、高校体育人文精神的构建

1. 划清体育的教学目的和手段的界限

在中国的体育中一直存在着教育目的和教学手段的混淆, 把“增强体质, 保持健康”这一功能定义为体育的目标, 这在事实上造成了对学校体育的曲解。必须将体育和整体的教育目标重新粘合在一起即为:培养拥有健全人格, 完整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在理念上将体育的目标重归于手段。为了实现完善人格教育的目的, 体育实践活动必须作出调整, 不仅要实现学生体质健康的提升, 还要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体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 除了对学生身体健康必须有所承诺外, 也包含有对学生完善人格培养的承诺。

2. 确立完整的人文覆盖和人体生物功能融合的教育目标

体育的目标应该和学校整体教育的目标相一致, 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社会人, 而一直以来学校体育由于人文教育的忽视导致了两者在目标上的分离。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作为学习的主体需要在体育活动中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 需要自主的选择运动教育的方式, 而这些都被一系列的指标所埋没。学习的过程是学习的主体被动的接受外界的限制而不是有针对性的根据个体的不同施以人性化的循循善诱, 这种重复的向指标靠拢的训练最终只能导致学生的厌倦。因此要实现体育的人文回归必须重新确立体育的目标将之融合在学校整体教育的目的之中, 实现人文覆盖和人体功能完美的融合。

3. 政府引导构建新的学校体育人文教育核心

首先要确定人文回归的方向, 将已经功利化和工具化的体育教学重新实现人文回归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塑造以及全面的培养上来。第二, 要进一步实施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 推行素质教育, 在体育中扩大民主和科学的内涵, 彰显爱的实现, 扩大教育的视野。第三, 改革升学制度, 将体育内容分步骤有层次的融入, 让人文主义体育与学生的外在前途相关联以提高整个社会的注重程度。

4. 重新确立学校“精神乐园”的教育地位

学校一直是知识和精神的传承圣地, 无数人才在此哺乳成长, 是引领社会发展的核心基地, 因此学校要重新回归“伊甸园”“象牙塔”的精神标志, 将已经功利化的教育加以净化;在体育教学课堂上开展多角度的教育形式, 除了训练和考核以外增加趣味性, 团队协作性以及个性化, 以实践为基础反馈于理论, 使学生真正在快乐体育中精神得到温养和升华;最后,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不论在课上还是课下学习还是生活, 点点滴滴的体育养成中都要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人文培养为中心, 使他们真正体会到体育的魅力增强主动学习的主观性。

5. 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

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是教育实施的主体, 相对于周围的学生可以说是智慧的有序汇集, 相对于接受教育者的无序性有着强大的吸引力, 进而对其整合和影响, 将真正的人文精神传播。而当前的教育工作者已经很少具有如此的人格魅力和精神素养。因此, 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首先要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和人文素养, 才能对学生施加影响, 要明确自己的神圣职责, 是学生心灵的守护者, 而不是经济利益的追逐者。书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是人文资源的巨大宝库, 教师要增加对于有益书籍的阅读, 全身心的与全世界优秀人文资源的交流与对话, 从而提高自己的精神层次和人文素养, 进而将自己的体验和思考融入到体育教学之中, 才能真正引导学生确立人文价值观。

摘要:加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 首先要要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的原则, 将体育文化建设作为高校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 发动全员参与, 营造良好氛围, 形成全校共同参与的格局;其次, 建立建立和完善切实可行的体育规章制度。再次, 明细体育活动细则, 对各项体育活动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要真正实现学校体育中的人文回归, 必须将体育目标重新确立并广泛的深入到社会中, 在整个的国民思想中打下深刻的烙印。

关键词:体育文化,高校,构建

参考文献

[1]郭鸿鹏.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功能与价值取向[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8 (5) :38-42.

[2]刘永林, 孙奇敏.对高校体育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的思考[J].陕西教育, 2011 (1) :90-91.

[3]潘国廷.高校不良亚文化现象探析[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2) :37—39.

[4]李玉梅.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制度系统研究理论与应用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09 (11) :15-17.

[5]曹电康.学校体育教学文化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 2011 (6) :120-124.

[6]付美卓.师范院校体育教育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J].辽宁师专学报, 2002 (4) :73-76.

浅谈中国企业文化的缺失和构建 篇2

(2009-07-12 14:59:51)

转载

标签:分类: 企业文化

杂谈

利益之于企业,肯定是必然要重视,并且作为第一目标来追求的,而文化之于企业,对它的重视程度就不会那么响亮了,各种回答不一而足。但是我想说,文化之于企业,套用一句俗话就是,文化之于企业不是万能的,而没有文化的企业是万万不行的。

就拿近期的三鹿奶粉事件来说,60年的品牌价值就是因为产品一时的质量问题,顷刻间轰然倒塌,可05年的苏丹红事件,却为何没有把肯德基之流推倒呢?原因当然有很多,但大家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它的品牌具有生命力,它的生命力来源于它的品牌信仰,即精神层面的核心价值追求。许多国际大品牌,如松下、微软、安利等都有这样的品牌信仰,虽价值取向各异,但都明白企业建立信仰体系的重要性,只有中国人一旦下海经了商,只想着如何赚钱这一件事,中国的企业,即使对企业文化有所涉猎,也只是蜻蜓点水样的走形式。孰不知西方很多企业,甚至包括娱乐电影都有文化及意识形态的渗透,他们的渗透是无孔不入的,继而让消费者不光是买了产品,还让其行为和价值取向也跟着产品发生改变,影响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正所谓,产品不是万能的,可文化信仰却能持久发力。正基于此,来谈中国企业的文化也有其积极意义。

首先先来界定一下什么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就是将文化概念应用于企业,以解决现代企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它主要是通过宣贯“内化”为员工的精神品质,然后又通过员工的行为来外化为企业行为和企业形象,成为区别于其他企业的核心内容。根据“企业文化结构模型”,企业文化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即价值观体系、规章制度、行为、物质层。然而中国的多数企业对于企业文化,尤其在价值观体系和行为这两部分,根本就没有发力,其他所谓的企业文化也多是表面文章。下面我列举一下其中的弊病。

一是名片文化。有些企业把企业文化当作是公司对外宣传的“名片”,总认为,文化是做给别人看的,只是企业形象对外光环的一部分,对员工能做到不克扣工资就行了,于是节日里领导看望工作员工,卖不了的产品作为福利发放,或在上面领导参观时组织一场员工联欢会等等,一张张拿出来光彩夺目,可是名片是给别人用的,图片上了报纸,活动作秀了几次,除了企业或是领导者获得表彰之外,员工呢,忙里忙外却没有实质的收获,甚至连集体荣誉感都在折腾和抱怨中一无所有。

一是浮萍文化。这些企业文化如同浮萍一样,叶子碧绿十分好看,但是没有根,一有狂风暴雨,浮萍就会随波逐流,一飘千里。这种文化一般是表现在不少小型企业,生存的压力迫使这些企业不断的攫取利润,建立的企业文化大多数是停留在口号上,文化直接反映着企业的生存现状,先解生存问题才能谈精神追求,这就是它残酷的真实面目。因此,员工流失的比例相当大,培养员工主要是技能,对于精神上的教育比较忽视,不要求员工对企业忠诚,只希望能按时按点完成每月销售任务就行了。文化的主体是人,人员经常流动,皮将不存,皮将附焉。

接下来,我来谈谈形成这样的企业文化的深层次原因。

首先,就是企业领导对企业文化在认识上的偏差。纵观我们中国企业的领导,多半是从一线的工人提拔上去的,多是理科或者工科出身,对于企业文化和宣传这些方面,一个是不够重视,再就是外行。不重视导致企业在这方面的工作缺失,从而形成文化真空,而外行则使整个工作事倍功半。比如一些大的企业集团基于同等规模都有内刊和电视台的考虑,也纷纷上马,又是电视台,又是内刊。然而仔细研究,除了企业时政新闻的播发,和休闲娱乐内容,并没有深度的挖掘一些能够影响员工价值观的内容。而企业在其他媒体上的报道和宣传,也多是自卖自夸式的吹嘘,根本不顾受众的感受,更别提要求他做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大众的价值观体系了。

其次,就是目前的企业在文化方面面临的传承危机。对比上世纪以前的家族企业,他们的创办者能够将家业做成一定规模的企业,必将有一套与众不同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而这套方式方法会随着管理层的相对固定而一直沉淀升华。随着家族成员的继承,那些理念和价值体系也会一直传承下去。对于招收新的员工,他们也是首先建立亲如父子的师徒关系,先进行手把手的严格培训和价值观体系的同化,再进行正式的的工作安排。这样,企业的领导和员工首先在价值观和自我认同上就形成了休戚与共的共同体,这样的企业文化无论是自我认同还是对外弘扬,都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以前的中外著名企业不同,现在的企业多是股份制公司,董事会的股东们一般不参与企业的运营管理,而是聘请职业经理人来打理日常的行政工作,而员工也以聘用的形式在这里工作。和以前的家族企业相比,他们的工作效率高,用工成本低,但是随着职业经理人和员工的更替,企业文化的传承自然无从谈起。

第三,当前流行的价值观体系严重影响了企业文化的建设。我们中国的企业从不缺少优秀的文化,缺少的是对“文化”的运用,过去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现在是半部厚黑行天下,各种各样的成功学、立志学满天飞。我们的成功学教育培训家们是不是在激励的同时,更多的引导一下工作价值体系呢,我们在多方鼓励创业的同时,是否也鼓励爱岗敬业、提升技能呢,是不是也像日本人那样把工作当成一种终身大事呢!没有把工作当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只是把工作当成了一种谋生的手段而已,导致人心浮躁,加上企业和体制的变动,各企业员工跳槽频繁,流动性过大,这样进行系统的企业文化建设很难开展。

鉴于以上三点因素,那么,企业文化的构建应该从哪些方面开展呢?笔者不才,略述几点,希望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首先,建议国家能够出台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企业和员工之间的“职业诚信体系”。建立“职业成新体系”主要希望达到建立企业和员工的长期合作的机制的目的,这样企业才肯踏下心来花成本来培养员工,从而将企业的文化价值观念渗透到员工的理念当中,而不是简单的学习一下规章制度和岗位技能。而员工也能在这种长期合作过程中,真正的将自己和企业融为一体,将自己效力的企业视为生命的一部分,从而也不是简单的学习和机械的适应企业的文化,而是努力开拓自己的事业,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企业文化氛围。

其次,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可以考虑横向发展。传统的企业都是从第二产业的生产制造型企业起家,因此从某方面来讲,他们在企业文化方面优势并不明显。这里,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可以尝试跨领域发展,这样既可以规避将“所有鸡蛋放到一个篮子”的风险,还可以进一步展示自己企业文化的丰富性。这里可以借鉴一下青岛海尔集团的运营模式。众所周知,海尔集团最初是从一家濒临倒闭的生产电冰箱的小企业起步,在张瑞敏的主持下,一步步成长为国际化的企业集团。早在上世纪海尔集团就不仅生产洗衣机、电冰箱、还积极拓宽国际市场,投资拍摄动画片《海尔兄弟》、拍摄广告等,不仅使海尔的企业文化和理念蕴含在寓教于乐的动画世界里,还能因此获得丰厚的利润。

第三,企业可以通过精品的广告将自己倡导的文化理念宣传出去。不用我说,现在各种各样的广告铺天盖地,花样翻新,但是目的仿佛只有一个,就是将产品推销出去,说的更直白一点就是把受众口袋里的钱掏出来为止,处理不合适的话效果不言自明。其实,我们企业投巨资做得广告宣传,做得足够好的话,是能够将促销和宣传企业文化一举两得的。以芬必得在央视做得两则广告为例,一个是公益律师郭建梅的公益广告,一则是阳光学校校长石青华的公益广告,他们两个本身关注的就是中国的弱势群体,而在关注弱势群体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挫折,这使他们自身也成为社会关注的对象,在这过程中,芬必得能够给他们减少痛苦。于是广告的效果悄然升华:关注公益律师和阳光学校本身就能在很容易获得观众的认同,而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给他们帮助,进而无声无息的将自己的产品和企业文化理念一并推销了出去。

第四,还可以加强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互动和联系,使彼此之间有归属感和认同感。比如,节假日发一些福利品,别小看这福利品,中国有句老话叫做“礼轻情义重”,因为礼品的价值往往是不透明的,这就让员工很难准确地用金钱计算自身的价值。于是,简单的用工与被用工之间往往多了一层情,很多企业口号里总有“用情留人”却往往只浮于口号,忽略了员工节日福利的重要性。

再有一点就是能够增强员工的荣誉感和凝聚力。每个员工都不可避免的有三个圈,同事圈,朋友圈,亲戚家人圈,平日里生活上,跟亲戚朋友谈起来,“我们公司又发福利品了”,“哇,你们公司真好,真有钱,效益不错!”羡慕之情洋溢于表,从而在保障了企业宣传的同时,也增加了他的自豪感和对企业的归属感。

在这一点上,计划经济时代的国有企业做得比较不错。以贾樟柯电影《二十四城记》中的老军工企业四二〇厂为例,记得演员陈建斌饰演的是工厂的车间主任,他的经历代表了许多人对那个年代“单位”的感情。作为工厂的子弟,和工厂的小伙伴长大,当初的初恋、现在的生活都与这个单位息息相关。其实那个年代的人们怀念的,不仅是“单位”的福利和待遇,更是那个时候单位带给他们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以及那份无法割舍的情愫。当年的做法,有许多都值得今天的企业借鉴。

例谈体验教学的缺失与构建 篇3

关键词:体验教学;不缺位;不越位;要到位;构建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0)1(S)-0022-3

杜威是“体验教学”的倡导者。“体验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身边的物理现象,并最终用所学知识解释物理现象,或从现象中总结出物理规律。库博(1984)建立了体验教学循环模型,如图1所示。该模型包含四个元素,即:具体的体验,观察与反思,形成抽象的概念和普遍的原理,在新情境中检验概念的意义。从图中我们不难发现,体验教学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蕴含着高度的生命价值与意义。它所关心的不仅是人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多少知识、认识多少事物,还在于人的生命意义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彰显和扩展。

笔者有幸聆听、观摩了几位老师所设计的《电阻》(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十四章第一节,P82~P86,2009年6月第6次印刷)教学。听课之后感觉收获颇大,同时对体验教学的缺失感到一些遗憾。下面笔者选取几位老师的教学片段作为案例,谈一谈体验教学在课堂中的现状,以求今后在实施体验教学的过程中做到“不缺位”、“不越位”、“要到位”,并最终使物理课堂更“有品位”。

1 课题引入

教师甲:今天阳光明媚。为了使大家看清实物展台的屏幕,我将展台灯泡调得亮度较高。同学们在平时看演出时,也会接触到调光灯,要调控灯的亮度,就要调控通过灯泡的电流。怎样才能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呢?我们来尝试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教师乙:(出示线路板:由电源、开关、灯泡、电流表组成一个串联电路)同学们,这是一个简单的实物电路,哪位同学可以想出较多的办法改变灯泡的亮度?请到讲台上来动手尝试。

点评 教师甲试图创设一种情景引入,使学生对本节要学内容有个初步的认识。但是考虑到多数学生对实物展台的亮度、舞台调光灯亮度调节只是有所闻,实际上是缺乏感性认知的,并没有切身的体验过程,只能凭想象来认识。创设的情景没有产生预定的效果,存在一定的“缺位”现象。而教师乙则从学生已经熟知的简单电路入手,引导学生动手尝试,由于有切身的体验,效果较好。课堂中,学生想出了增减电池的个数(改变电压);串联一个灯泡、串联其它用电器(改变接入电路的导体)等方法。甚至有一位同学将随身携带的削笔刀接入电路,电路中电流变化了,将刀片打开再接入电路中,电流又变化了!授课老师抓住这一课堂上出现的宝贵“资源”,充分运用并引导学生猜想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属于神来之笔。教师乙的课堂中,学生亲自参与知识的建构,亲历过程并在过程中体验知识和情感,课堂气氛活跃,且课堂效率高。

2 探究实验的设计

本课时在探究实验的编排上的的特点:十分重视探究方法教育,重视科学探究的过程。教学内容的编排是根据提出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和对实验现象分析、处理得到相应的结论。

教师乙:同一电路中接入不同导体时,电路中的电流是不同的。同学们有没有考虑过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呢?(略停)请同学们提出自己的猜想。

学生A:材料。猜想依据:刚才实验中接入不同材料的导体时,电流不同。

学生B:长度。猜想依据:将小刀的刀片打开与合上时长度不同,分别接入同一电路中,电流不同。

学生C:(迫不及待)横截面积。猜想依据:小刀的刀片打开与合上时横截面积也不相同。

学生D:温度。课本P84(苏科版九年级上册2009年6月版)介绍了同一灯泡在未接入电路时与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不同,正常工作时的温度是高于未接入电路时的温度的。

请同学们继续思考以下问题:①你准备用什么样的科学研究方法来展开你的探究活动?②实验中怎样比较电阻大还是小?③为了实现你的目标,你需要哪些实验器材?④实验中应观察什么,记录什么?

下面请每个小组选派两位同学自选实验器材验证其中的影响因素。要求:说出实验方案并动手操作,根据你的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教师丙:为了研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我们可以采用类比的方法先来进行如下猜想。

我们已经知道电荷的多少叫电量。电流强度等于每秒钟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结合人在大街上行走的情况,同学们猜想: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有哪些?

点评 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他们不是空着脑袋走进课堂的,他们已经具备了一些经验,教师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疑、施教,才能保证“教学总是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师乙尊重并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由学生自己提出猜想并给出猜想的依据。教师丙则明显存在“越位”现象,将学生认为是一张白纸,课堂缺乏挑战性,学生完全处于教师的“掌控”之中,“亦步亦趋”地谨慎前行。在这种缺乏挑战的课堂中,学生的创新发散能力都被慢慢地磨灭了。

另外,我们再从教学的严谨性角度来看:教师丙将导体的电阻跟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用人在街上行走作比喻,街道越长、街面越窄,行人受到阻碍的机会越大。同理,导体越长、越细,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受到碰撞的机会就会越多,电阻也就越大。似乎是有道理的,但是实际上我们再深入想一想:本节课后的“读一读”中介绍了超导体,学生问超导怎样打比方,我们又该如何解释呢?因而采用类比的方式,还需要更加精细的雕琢,才能保证不出科学性错误,不引起学生的误解,甚至于影响进一步的学习。

3 器材的选择

课程标准对本节关于实验探究方面的要求是:(1)在探究影响一个物理量的相关因素时,能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方案设计;(2)能根据实验思想设计需要的实验方案,从实验结果定性得出导体电阻与其长度、粗细和组成材料之间的关系。针对本节的探究器材,课本提供的实验器材为A、B、C、D四根金属丝,其中A、B、C都是镍铬合金丝,D是锰铜丝;A、C、D的长度相等,B的长度是A的两倍;A、B、D的横截面积相等,C的横截面积是A的两倍。针对本节教学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来看两位老师的器材选取。

教师丁:课前找遍了学校实验室的所有角落也没有找到与课本图相同的器材,只好托同学帮忙从外校借来一个相似的其它型号的演示器。导线规格如下:导线A的横截面积和长度与导线B相等;导线C的横截面积是B的两倍;导线C的长度是导线D的两倍,它们的横截面积相等。我们再来看课堂师生互动情况。

师:要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应该如何选取器材?

生A:选用A、B两根电阻线。

师:要研究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呢?

生B:选用C、D两根电阻线。

师:要研究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呢?

生C:选用B、C两根电阻线。

我们再来看教师戊所选的器材和课堂教学情况。

教师戊:直接选用本校实验室所配备的J2359型电阻定律演示器,其材料具体规格如图表所示。

探究过程中,课堂上出现了一段精彩的对话(教师已经申明与温度的关系,暂不考虑进去):

师:要研究电阻大小与长度间的关系,应该如何控制变量?

生:控制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相同而长度不同。

师: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四根电阻丝都是长度相等的,怎么办呢?

生A:第一次将一根镍铬合金丝接入电路中,第二次将两根镍铬合金丝连接起来。学生上台演示如图2所示,将B、C两端用导线连接起来,然后将A、D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中就将长度扩大为原来的两倍了。

生B:将B、D两个接线柱连接起来,然后将A、C两端接入电路中比刚才的接法更好。因为这样用较短的导线就可以完成电路的连接。

生C:我认为这些都没必要,只用一根导线就完成了。第一次将整根电阻丝接入电路中,第二次将其中一个接线柱接在导线的中间部分就行了,还可以换接其它位置,可以多次实验,避免实验出现偶然现象。

……

师:四根电阻线的横截面积都是相等的,又该怎么改变电阻丝的横截面积呢?

生D:将AB和CD两根镍铬合金丝拧在一起就行了。

生E:两根导线是固定在板上的,不能卸下来,所以不能拧在一起。将AC、BD分别用导线连接起来,然后将A、B接入电路中就行了。

……

点评 实验探究的设计应具备以下几个原则:可靠性原则、方便性原则、准确性原则、挑战性原则。从培养学生创新发散思维,并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考虑,挑战性是必不可少的。学生通过讨论甚或辩论,引发认知冲突、激起求知欲望,由于学生有了亲身参与、感悟和体验,而不是一般性地接受别人的观点,可以进一步地丰富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科学探究的兴趣与能力。教师戊所选用的器材不是一目了然的,且设计的课堂程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可用于解决一类问题的知识、方法和策略可供提取。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应对各种题型、各种实验探究情形、对于解决今后生产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类似问题都是大有裨益的。

教师丁所选的器材对于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是有益的,但是我们细细品味一下,这样的器材选取是平淡无味的,学生没有争论、没有备选方案,只有沿着老师已经预设好的一条道路走下去。这种平铺直叙式的教学,只能使课堂如同一潭死水,学生没有兴趣和激情。我们常抱怨学生:学习了十几年,还是不知道怎么学习。原因何在呢?老师把课堂上所有的细节、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事无巨细地统统考虑好了,并尽力引导学生从可能出现问题的“暗礁”部位绕过去。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习惯,没有主动解决问题的兴趣,没有体验并获取知识后的快感,更缺乏胜利后的成就感,步入社会当然就没有这方面的能力、兴趣与习惯。

新课标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倡导探究型、感悟型学习,倡导教学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体验学习的基础是在反复实践中的内省体验,是通过学习者不自觉或自觉的内省积累而把握自己的行为情感,认识外在世界。在实施体验式学习教学时,应把握好重点,讲究教学策略,结合以上对《电阻》教学的分析,可以发现教学策略如下:创设体验情景、不断自主探究、及时反馈和完善、构建平台和氛围。

参考文献:

[1]肖芳,肖慧.体验式学习在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课程•教材•教法.2009,(4)

[2]张世成.学生意识:体验教学的起点.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9,(5)

[3]林思宁.体验式学习.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1月1日。

大学教师专业课程缺失与构建 篇4

一、大学教师专业课程缺失成因与问题

从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来看, 教师具有“双专业”属性, 包括学科专业与教育专业, 后者探讨的是为什么教、教什么以及怎样教等理论与实践问题, 为教师进入职业工作积累教育教学的专业理论与技能, 体验并增进教师职业伦理, 进而为减少适应期, 更快地站稳讲台做好准备。大学教师也同样具有教师职业的共同属性, 存在着专业化的发展过程, 大学教师专业化是指“个人成为教学专业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2] , 由此, 大学教师离不开对教师专业理论与技能的理解与体验, 然而, 随着大学教师入职条件由硕士向博士层次转变, 无教师教育经历的教师不断增加, 更需要大学教师在职前培养上加大教师教育课程学习, 使大学教师在入职前就能够获得大学教师资格证。大学教师职前专业培养不足成为大学教学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 大学教师应建立起专业化的发展取向。目前, 大学教师专业化路程存在许多制度障碍与观念影响。

在制度设计上, 师范教育系统缺乏大学教师培养层级。传统师范教育体系已由三级师范逐渐向二级师范转变, 把教师从业的学历起点提升到专科层次, 其主要目的在于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 并没有考虑大学教师培养问题, 缺乏培养大学教师的层级。致使现有的师范教育没有很好地探讨大学场景的教育教学问题, 教育学、教学论与心理学等教材体系缺少大学教育理论内容, 现有的教学论、教育哲学以及教师专业理论探讨主要关于基础教育发展阶段, 重点大学的高等教育研究所或研究院尽管在高等教育理论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但对于大学教师专业发展, 大学的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仍然难以支撑起大学教师培养的课程体系。有些仅适用于大学教师专题培训, 属于教师继续教育范畴。

在评价机制上, 外在学术评价与激励机制促使高校形成学术至上的发展导向。国内外有关大学竞争力评价主要根据大学的科研课题、学术成果及学校声誉等指标体系, 国家为建设重点学科及世界一流大学所推出的985工程与211工程, 自然导向于高校的学术发展, 并根据学术实力提供相应的研究经费。根据外部评价导向及国家有关大学发展的战略走向, 大学相应制订了有关学科建设与学术发展的激励制度, 将学校的发展同国家的学科发展战略相一致, 将教师的评价标准同学校的学科发展目标相结合, 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目标较为单一, 教师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两极分化现象不断增加, 人为制造了大学教师关于教学与学术的对峙与冲突。

在生源市场上, 学生的选择强化了高校的学术观念。普通高校的办学经费来源渠道较为单一, 学费是学校改善办学条件, 提高教师福利的重要途径, 从而使生源市场成为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 而学生对大学的了解, 不是通过实地考察对大学的学科专业进行详细比较与分析, 而是通过大学排行及人际交往方式了解学校的外在形象。为了更好地占领生源市场, 普通高校同重点大学一道, 强化学科建设, 加大学科带头人引进力度, 并以此制订了学校升格发展路径, 不断提升学校的对外形象。

高校现有的学术发展导向使其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不足,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人自发的经验积累, 没有科学合理的专业发展阶段与制度安排, 大学教师学术发展并不必然带来教学的发展, 大学教师职前教育不足与职后教学发展制度缺失, 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1.教育理论缺乏。

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需求, 不同的发展需求需要不同的学习内容, 因此, 如何针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教育, 不是普通教师教育所能完成的, 其中所涉及的为什么教、教什么以及怎样教的教育理论要能够体现大学的心理特点, 体现大学阶段高深知识的专业教育, 从而形成大学阶段教育学、心理学与教学论。在这些方面, 师范教育系统并没有专业的大学教师培养的教育理论课程设计。

2.教育实践不足。

对于经历过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大学教师而言, 有些学校在制度设计上要求研究生从事一些辅助性教学工作, 并将研究生所承担的教学工作纳入学分的计算范围, 但这一制度设计远不如教师教育完善, 没有固定的指导老师, 没有备课、上课及课后评价的程序, 研究生所承担的教学工作处于自发状态, 难以凭借个人的力量, 在系统学习教师教育理论的基础上, 通过实践验证理论的可行性, 体验教学的辛苦与甘甜, 不断提升教学技能。

3.实践知识较少。

在缺少教师教育实践环节情况下, 大学教师在入职以前没有形成实践知识的观念, 没有有效的教学方法的体验, 难以形成稳定有效的实践模式。与内容性知识不同, 教师实践知识不是来源于呈现在书本上的文本知识, 不是在课堂上通过教师解读而获得的知识, 它是通过情景互动逐渐生成的经验性知识。艾尔贝兹明确提出, “它是由一定的实践情景塑造的, 也为这一实践情景服务, 实践知识具有教师情景的行动和决策取向的属性, 并在一定程度上, 将教师知识理解为教师对该情景反应的一个函数”[3] 。舍恩通过案例研究, 认为实践性知识是个体在遇到不曾预料的疑难情形时所看待问题或现象的新方法, 以及所产生的一种新的理解。这种理解是在情景中运用经验所培育的“默会知识”对问题反复“建构”与思考的结果。显然, 离开了教育实践, 没有个体与情景对话, 高校入职教师的教育实践知识相对不足。

二、大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构建

大学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需要解除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约束, 树立大学教师专业化理念, 形成大学教师职前培养系统, 加大教师职前培养力度, 凸显大学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教师职业的共性决定了大学教师培养应该有着良好的文化基础与文化传统, 它离不开已有的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基础。大学教师培养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进行, 即通过传统重点师范大学和已经从事教师教育的综合性大学, 构建大学教师培养的教师专业课程, 形成由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与研究性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

1.理论课程体系。

理论课程主要是为了使职前教师理解大学教育教学基本问题, 明了大学场景下教师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 使职前教师掌握大学教育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与中小学不同, 大学主要从事高深知识的教与学, 理论课程对大学教师思想、观念与行为的引导作用更强。在普通教育学、心理学基础上, 教师专业理论课程应渗透大学教育本质、教育规律、教育目的、专业与课程、教学与设计、教学管理等高等教育基本理论, 增加大学生个性心理与个性心理特征内容, 重点探讨大学生心理现状、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教育等。同时, 增加教育哲学知识, 对中外教育哲学流派进行系统讲授, 了解不同教育哲学流派产生的背景、主要思想、历史演变与重大影响。

与普通高师教育理论不同, 大学教师教育理论不仅要求未来大学教师掌握一般教育理论, 更重要的是了解大学场景的教育理论, 增强大学教育教学的针对性, 如果仅仅对教师教育理论泛泛而谈, 不能结合大学真实的学习现场, 大学的教师专业理论难以走出传统教师教育理论窘境, 最后会由于人们的无情批判使大学放弃职前教师教育理论, 回归到不需要单独进行职前培养的自发状态。这就需要大学教师教育理论吸取普通教师教育理论的教训, 把教师教育基本理论与大学教学紧密结合, 促使教师在职前教育中要有更多的素材意识, 拓展课程内容, 采用合适的教学案例, 创设教育情境, 把抽象的基本理论同浓缩的教育实践相结合, 增强现实体验。同时, 在大学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结构与教学设计中, 把新的课程理论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中, 突破传统的静态课程观, 增强课程的过程性与人文性, 体现知识的动态性与生成性, 把教学内容看作教师与学生共同创生的知识体系, 而不是无需质疑与辩驳的理论框架, 从而使职前教师有着更高的哲学智慧, 树立起教学自由、学术自治以及教授治学的教育理念, 站在更高的视野下透视大学教育教学。

2.实践课程体系。

同理论课程体系不同, 实践课程体系主要通过学习者主动参与大学教学活动过程, 走进大学课堂, 深入教学场景, 了解大学教学现状与问题。它包括两种实践类型, 一种是教育理论的辅助性实践, 它是结合教育理论进行的, 目的在于增进教育理论的理解, 而不是动手实践。如对于大学课程与教学理论, 需要深入了解大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具体分析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理念、基本要素与课程结构。在某种程度上, 这种实践不属于严格意义的实践课程, 而是理论课程中的实践因素。另一种是明确规定的实践或实验类课程体系, 是学生直接从事的实践课程, 它要求学生亲自动手, 亲身经历, 体验教学的丰富性与真实性。主要包括大学教育实习、教师专业毕业论文、辅助大学各职能部门的教育管理、针对大学教育教学的专题调查以及参与体现高校服务职能的活动等。此外, 在实践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反思能力, 通过“在行动中反思”与“对行动的反思”, 积累有关大学教育教学的实践知识。

与普通教师教育的实践环节不同, 大学教师教育除了传统师范教育中教育实习、微格教学与毕业论文之外, 增加了社会调查、学校管理与学生活动等内容。如果普通教师教育中学生仅作为实习生身份, 那么大学教师职前实践培养则是以教师的身份从事教学实践, 学校在制订严格的评价标准基础上, 给予实习生相应的工作薪酬。这样, 大学教师实习可以在集中指导基础上, 采取更为灵活的方式, 以实习基地为主, 兼顾就业去向, 把就业与教育体验充分结合起来, 既扩大了实践范围, 又可以为拟聘学校提供用人机会。通过强化实践教育与考核, 促进学生深入大学教育场景全方位细致地观察与体验, 增进“泛教育”实践知识。“如果教师不能对日常教育与教学行为有完整的理解, 就难以建构内在的知识基础和信念, 正是由于教师自己忽视了他们从日常教育生活中所获得的教育知识的存在及其对于日常教育行为的深刻影响, 因此不能够使得那些系统的或新的教育理论知识真正地转化成实际的教育行为。”[4]

3.研究性课程体系。

普通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缺乏研究性课程内容, 能够体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 促进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课程较少, 主要体现在课程专题论文和毕业论文方面, 它反映了大学生学习期间的学科专业素养和相应专业素养, 不涉及教师教育问题的专题研究。随着近年来研究性课程的开设, 大学也增加了研究学习专题, 但这一专题相对于大学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培养而言, 其性质与内容不在同一层面。大学教育不仅为学生而存在, 也同时为了科学而存在, 作为人文科学中的教育科学,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 都要将其“看作尚未究尽、且永远无法究尽的事物, 并不舍地探求, 大学生需要独立地从事研究。”[5] 因而, 大学职前教师需要以探究的态度对待教育科学中的高深知识, 开展研究性学习, 积淀研究素养, 并通过更为真实的专题研究力度, 养成探究意识, 提升研究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服务于大学的培养目标, 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教师的需要。大学教师教育研究性课程除了毕业论文外, 更要增加科学研究方法与专题研究的课程, 通过加大问题研究力度, 提高大学教师对于教师教育问题的研究能力。

如果说普通教育中有关毕业论文主要是考核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与学术素养培养的话, 那么大学教师培养的研究性课程主要是关注教师教育问题的研究, 这就需要大学提供更多的研究机会, 一方面通过教育理论课程讲授, 设定相应的问题, 促使职前教师多思考、多研究, 增强教育问题的意识与研究能力;另一方面, 开设专题的教育问题研究性课程, 通过小班教学, 采取研讨方式, 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提问、对话与争鸣, 激励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发展学生的批判意识与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赴美教育考察团报告摘选.美高校教师的培训与管理[J].世界教育信息, 2000, (8) .

[2]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12.

[3]Elbaz, F. (1983) .Teacher thinking:A Study of Practical Knowledge.London:Croom Helm, p.5.

[4]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247-248.

司法权威的缺失与重塑 篇5

论文提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公平正义,需要维护和树立司法权威。而涉诉信访,在基层法院最直接、最鲜明地反映司法权威的缺失和影响司法权威的树立。本文立足于基层法院的司法实践资料,以涉诉信访为视角,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变革中,社会矛盾凸显期 涉诉信访居高不下的五种社会原因,即涉诉信访是社会转型期的必然反映;个别司法不公现象存在;个别法律规定不统一;处理涉诉信访标准绝对化;“包青天意识”寻求人治,促使了涉诉信访攀升。本文指出,司法权威应当包括司法的社会地位确立的权威,法律被信仰和遵从的权威,司法因公正被信赖的权威,司法对象的内心认同带来的公信权威。本文剖析了基层法院涉诉信访导致司法权威缺失体现在五个方面,即“法上有权”影响司法独立;忽视司法程序影响司法公正;超越司法权限降低司法权威;法官素质参差不齐影响公信力;裁判无终局性削弱司法权威。并从建立公正的司法体制,建设高素质的司法队伍,确立理性的司法观,营造尊崇法律的氛围四方面,有针对性提出了重塑司法权威的对策。

一、引言

司法权威,又称司法尊严(judicial dignity)。是指司法机关应当享有的威信和公信力。威是指尊严,使人敬畏;公信是指民众的信赖和认同。司法的权威性是司法能够有效运作,并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的基础和前提,正如澳大利亚法官马丁指出的:“在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中,司法部门应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从这个意义出发,公信力的丧失就意味着司法权的丧失。” 笔者曾在基层多个部门工作过,以前一直认为法院是解决社会纠纷的最后一道防线,是维护公平正义的神圣殿堂,法院做出的裁判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容不得任何人的亵渎和冒犯。进入基层法院担任领导后,看到许多现象与笔者此前的认识出入较大。

事实一:一个案件正常开庭时间刚到,数百人乘坐大轿车突然冲进法院大院,他们闯进法庭,推搡漫骂正准备开庭的审判人员,突如其来的事件使庭审无法进行,赶来维持秩序的法警也被围攻辱骂,庭审被迫延期。原来他们均是某股份制企业的职工,该企业被该案追加为第三人,怕案件的结果影响自身利益,职工们打着“我们要吃饭”的横幅一直聚集在法院,我亲自出面反复讲法劝说,直至傍晚他们才离去,使法院这天的工作受到严重干扰。此后主管院长又带队几次深入该企业做稳定工作,案件方得以继续审理。

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法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法庭是法官司法的场所,“法官的上帝只有法律”,但被众多的百姓冲击时这些都显得束手无策,司法的权威受到极大藐视。

事实二:某日,一妇女在法院大门口躺地不起,又哭又闹,持续达三个小时,造成近百人围观,法院车辆无法出入,正常工作秩序受到影响。经了解是因一起抚育费执行案件引发,被执行人也就是孩子的父亲买断工龄后下落不明,查找不到财产,孩子的妈妈生活也非常困难,对于法院无法执行到位理解不了,曾把孩子扔在法院,责怪法院只保护男方的利益,此次以极端方式哄闹法院。法院不能任其长久如此,又见其确实可怜,最后我拿出1000元给她才离去。

这是我进入法院任职伊始平息的极端事件,但不是靠司法的权威,只是出于顾及法院影响,从个人同情角度抹平了难题。

事实三:报载广东省四会市人民法院的审判员莫兆军在审理一宗简单的借款纠纷时,按原告提交的借据判决被告败诉,后被告在法院喝农药自杀,引起当地领导关注和社会舆论同情,经公安机关对原告刑事侦查,发现该借据系原告持刀胁迫被告所签,检察院据此以渎职罪将法官莫兆军逮捕。[1][1]

“谁主张谁举证”这是民事诉讼法原则,又经《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规定》(下称《证据规则》)进一步细化明确,民事审判法官依据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当庭质证,以证明力强的证据定案错在那呢?领导关注和舆论导向就能推翻法院判决和断定法官枉法,何谈司法权威?

这些引发我思考涉诉信访对司法权威的影响。可以说,当事人涉诉信访是基层法院的司法权威遇到的挑战,从涉诉信访的角度考察司法权威具有实践意义。尤其是随着和谐社会的提出,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视角下,面对涉诉信访重塑司法权威显得更加重要。[2][2]作为定分止争、司法正义最后一道防线,如果法院无法使社会矛盾在司法的框架下平稳公正的处理,依法治国要求的国家法治权威就无法构建。基层法院是中国四级两审制度的普通初审法院。“法律和社会现实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往往在基层法院中有更为直接、生动、鲜明的反映和体现。”“对中国当代的法治发展最具有理论意义的和最具有挑战性的一系列问题是在基层法院最突出、最显著。”[3][3]由于制度的分工,基层法院同最大量的初审案件打交道,原生状态的生活同法律的遭遇,主要是在基层法院。法律在这种遭遇中,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生活的检验,无时无刻不在接受最普通、最广大人民的选择和挑战。因此考察基层法院涉诉信访对司法权威的影响具有典型意义和普遍意义。

二、涉诉信访现象及社会原因

面对近年出现的涉诉信访“洪峰”所带来的种种压力和困惑,法院应该拥有怎样的立场?又该如何应对?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从中央到地方以及法律实务界和理论界的关注。[4][4]党中央高度重视解决信访问题,中央政法委在2003年12月7日召开的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重视和解决好涉法信访[5][5]问题。2004年4月26日最高法院召开了全国法院涉诉信访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涉诉信访概念:即与某一具体诉讼案件相联系、要求人民法院完成某种诉讼行为的来信和来访,主要包括告诉、申诉、申请再审。当事人对法院判决裁定执行案件的上访、缠访、闹访、聚众访等都包括在这一概念之下。

涉诉信访是基层法院遇到最多的困惑,最棘手的难题。个别诉讼案件当事人对于几年前、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生效的法院裁判仍然申诉不止;各级领导机关对于经过几次、十几次、几十次处理过的涉诉信访,还转交给法院复查、再审,司法资源遭受极大浪费,司法权威性、终极性受到严重冲击,其示范效应又促使缠诉缠访愈演愈烈。[6][6]近年来“涉诉信访”案件的数量居高不下,“缠诉缠访”问题已到了令不少法院一筹莫展的地步。[7][7]一些当事人在诉讼中不能达到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向法院或政法委、人大、政府等部门反映问题;对处理结果不满意会反复上访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当事人还会采用“炒作”的策略,借助媒体曝光,形成舆论压力,造声势引起轰动效应,如联名上访、越级上访或选择敏感时期(如“两会”期间、各级班子换届期间)上访。个别当事人甚至采取拉横幅、打标语、自残、自杀等威胁手段,或者伤害法官等极端行为给法院施加压力,以干扰法官审判,甚至一些当事人表明“就要让法院不得安宁,让法官的日子不好过”。[8][8]甚至聚众冲击法院,暴力抗法。使一般的民间纠纷在诉讼过程上升为涉及社会稳定的政治问题,直接降低了司法公信力,影响了司法权威。

涉诉信访是当前我国司法实践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成为影响司法权威的最重要外显特征。其高居不下的社会原因很复杂,至少有如下因素:

(一)社会转型期的必然反映

目前涉诉信访工作的严峻形势,是我国社会变革过程中社会矛盾凸显期的客观反映,这是我国全面走向民主、法制、文明不可逾越的阶段。以笔者所在的基层法院涉诉信访为例,大部分是以下几类纠纷:一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农村征地拆迁类纠纷;二是因企业改制破产引发的职工安置、劳动保险等群体纠纷;三是因城市建设、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管理不到位、政策不统一、服务不达标等引发的纠纷;四是因涉及“弱势群体”纠纷,如拖欠农民工工资等;五是执行难引发的纠纷;六是因企业侵害群众利益引起的纠纷,如环境污染等。这些纠纷直接和经济发展一定阶段和经济利益格局的重新整合等社会进程相关,虽然一些纠纷也以诉讼形式纳入法律程序,但涉诉信访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法院,它是社会转型期的必然反映。

(二)个别司法不公现象存在不容否认,一定程度上存在司法不公现象。个别情况下可能还很严重,它确实会产生涉诉信访,但决不是主流。在涉诉信访中,当事人经常指责法官腐败、或者法官与对方当事人有关系等,人们普遍感到司法不公和腐败在加剧的问题可能被夸大和滥用了。[9][9]在社会转型期过程中呈现的愈演愈烈的社会贫富分化趋势,使得社会弱势群体的扩大、社会公平度下降、包括城乡贫困层在内的社会下层的形成。[10][10]因此,人们往往把许多与司法不公无关的,甚至社会领域内而非司法领域内的问题也归在其名下。笔者接待涉诉信访的当事人中,经常发现上访者将问题夸大,或加进一些道听途说无法证实的内容,如法官腐败等。人们关于司法不公的不客观感觉也与传媒的发展分不开。媒体常常会抓住个别司法不公的现象,进行带有商业意味的炒作。“三人成虎”,这就很容易造成一种到处司法不公、腐败的现象。[11][11]最高人民法院曾经做过典型调查,发现真正属于冤假错案,最后改判的案子非常少,比例非常小。正如最高人民法院大法官、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刘家琛在“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说的,2005年全国各级法院审结的一审案件518万余件,最后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的不到10%,被二审改判发回的不到3%,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小的比例了,且上诉是法律规定对当事人的救济渠道,并不必然存在着司法不公,只有法官故意徇私舞弊,违法办关系案,人情案,渎职枉法,才能称得上是司法不公。但是社会上依然认为法院错判了很多案,有很多误解和看法。[12][12]这也是涉诉信访高发的重要原因。

(三)个别法律规定不统一

以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为例,人们分别引用不同的法律、政策说明自己的“正确”。承包人援引承包法,根据土地承包合同,承包期限被承诺可以不断延长,在承包期间,土地是承包户专门使用的财产,其生产价值应该属于承包户;另一些人根据土地法中“集体所有”条文,认为它属于村庄所有成员的公共财产,其价值应当由所有村民共同分享,基层政权机构是土地集体所有权的代理人;再者根据土地国有化原则,政府有权决定对土地如何处理。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中国的土地使用规则是一个具有多个合法性声称的系统。如果人们面对的并非是限定的合法性声称系统时,不同的规则都有象征的合法性地位,就出现了选择问题。[13][13]由于合法身份很多,国家、基层干部、群众集体和当事人都可以参与,如果他们有分歧,只能通过力量竞争解决问题。与法律行为不同的是,这里不是规则衡量行为,而是行为选择规则。这种选择活动使法律纠纷的性质向政治性转化:它的核心不是判断何为合法,而是判断什么样的规则是政治上可以接受的,因而是应当被采纳的。法律规则的稳定和权威性来自于它中立于各种利益的公共品性,它用同一标准衡量不同的利益行为。如果他们之间通过力量对比决定胜负,使法律权力根据社会利益平衡需要,对规则及其代表的原则进行取舍,使“法治”无法存在,又何谈司法权威。百姓不接受不理解,通过上访施压以获取规则的倾斜,也就不足为奇。

(四)处理涉诉信访标准绝对化

一些领导机关或领导者不了解司法权限,对法院期望值过高,对涉诉信访的处理标准绝对化。许多导致上访的因素,并非是在诉讼过程中产生的,如有些群体诉讼纠纷表面上是涉及民事利益,实质是群体方基于对社会现象的不满或对其所在单位的不满而借诉讼途径进行控诉,往往涉及当地经济建设进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大环境,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些应由政府职能解决的社会纠纷,领导者要求纳入诉讼轨道,把矛盾引向了法院,法院受自身权限影响,很多社会问题根本无力解决。

另一方面,由于当事人缺乏法律常识,不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诉讼程序要求,不懂收集证据,一味要求法院的判决对自己有利,只要自己败诉,就不相信法院判决的公正性,就指责法官腐败;法官穷尽执行手段因客观障碍未能执行,就会背上司法不公黑锅。各级考核又对涉诉信访采取“一票否决”,要求矛盾必须解决在基层,以此来衡量法院工作及领导的政绩,同时当事人也借此给法院及法官施压,希望借此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这些客观上造成一种“谁闹谁就有理”的假象,一定意义上产生不良导向。法院及法官面临重重压力,唯恐当事人上访造成不良影响,很难严格执法。

(五)“包青天意识”寻求人治

传统的“包青天情节”仍然存在。相信司法正义只能依赖“包青天”实现,从而对“人”比对“法”寄予更多期望。在一些当事人眼中,清官是可亲的,但他们却总在抽象的远方;而身边更多的是贪官污吏,是具体的存在。即“抽象的清官,具体的贪官”。[14][14]涉诉信访的多是败诉方当事人,一旦通过诉讼不能解决自己的诉求,他们不走法律救济渠道,相信权力在上,相信大领导说话的分量而转为上访,胜诉方当事人因执行难上访也很多见。他们去党委、政府、人大要求领导批示干预;去法院要求领导“发现错误”以启动再审程序;去新闻单位要求曝光;有的等到一审裁判文书生效后马上去检察机关申请抗诉再审谋求翻案,既不用交纳费用,又比个人上诉有力度。涉诉信访向当事人提供了一种在法律程序之外解决问题的途径,他们更希望“包青天”出来说话,一句话解决难题,人治的观念根深蒂固。上访也确实易引起领导重视,通过比上诉更直接,更有效果的制度性安排,以牺牲法律的程序性价值为代价,实现了上访人的利益最大化,却极大侵害了司法权威。

三、涉诉信访导致司法权威缺失

笔者认为:一个国家法治越充分,司法的社会功能发挥的越充分,司法的地位和社会权威越高。司法权威应当包括司法的社会地位确立的权威,法律被信仰和遵从的权威,司法因公正被信赖的权威,司法对象的内心认同带来的公信权威。[15][15]涉诉信访对司法权威的危害勿庸置疑,其导致的司法权威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法上有权”影响司法独立

伯尔曼说过:法律只有被信仰,才能得到切实的遵守。在法律至上之下,不应该法外有权。然而当事人相信权力至上所以要上访,究其原因,用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可以揭示:[16][16]话语蕴含着权力,话语显现、释放并行使着权力;话语的争夺实质上即权力的争夺,话语的拥有意味着对权力的拥有。[17][17]上访后领导的指示往往更有权威性,权大还是法大的问题并未真正解决,这些加剧了百姓对“权力至上”的认同。这些影响了司法独立,使法官不但要承担对社会纠纷的审判使命,而且要承受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干预,当人们对司法主体缺乏一种必要的神圣感时,当一种制度将法官设计得和普通人无所区别时,司法的权威便荡然无存,人们对司法的尊重也无所依凭。[18][18]对司法效力的认识不一,导致影响司法权威。

(二)忽视司法程序影响司法公正

司法活动的本质要求是“司法公正”,而司法最重要的价值在于“程序正当性”,即程序公正是看得见的公正,程序公正也是客观的公正。法院审判首先要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和规则,在程序公正的前提下追求实体公正,但是,实体公正更多的要依靠当事人的证据充分,法官只能依据证据效力断案,法官更多的是追求法律真实。司法公正毕竟是法律意义上的公正。而当事人更多的只是理解客观公正,相信客观真实,不考虑法律程序及规则要求的“谁主张,谁举证”等基本要求,因此往往即使司法做到严格执法,公正审判,当事人也很难服气满意。可见所谓社会正义如果让社会大众去主观评价,由于人的认识和价值取向差异,角度不同,标准不一,会有不同的评判。正如博登海默说:正义里有着一张普洛秀斯的脸,变幻无常,随时可呈不同形状,并且有极不相同的面貌。

如最高法院于2002年4月1日实施的《证据规则》,依照西方当代法治精神建立了一种现代的司法理念,但是这种司法精英的先进理念与我国普通民众的认同距离很大。[19][19]西方人讲程序的独立价值,中国人偏要看重实体判决的公正;西方人把诉讼看成是仲裁一场拳击,中国人偏要法院为民做主;西方的“正义女神”是蒙着双眼的,可中国人心目中的“包青天”却偏要“明察秋毫”。[20][20]《证据规则》的超前理念目前阶段缺乏社会普遍认同,许多基层法院不得不面对当事人诉讼能力普遍较低、举证意识较差,又很少委托律师的现状,严格执行这一制度可能会带来法律真实和客观真实对立的后果。由于对司法程序性的理解不同,如前述莫兆军法官被逮捕的案件,不但使法官人人自危,而且客观上助长了当事人涉诉信访的不正当心理。现各地方法院大多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灵活执行《证据规则》,有些尚未执行《证据规则》创设的一些新制度。[21][21]这种现象也会造成执法标准不一,导致当事人难以信服法院的判决,也会引起涉诉信访。

(三)超越司法权限降低司法权威

司法权范围有局限,没有法院是不行的,但法院不是万能的。让司法越出自己的界限,过分强调司法的教化功能和实现实质公平的任务,去承担本应由政治领域解决问题的任务[22][22]。将法院不能解决的社会纠纷都纳入司法渠道,当这些期待无法实现时,司法便成为批评的对象,必然降低司法权威。

领导者往往对法院有过高期望值,要求所有上访纠纷纳入诉讼渠道解决,以化解对大局稳定形成的压力。但各种社会纠纷相互交织,需要社会方方面面共同努力才能解决,诉讼是作为解决纠纷的最高成本方式而存在,无法应对复杂的社会现实。“任何时候,国家与社会在纠纷解决问题上都一定要有个边际的问题。不可能所有问题都进法院解决,司法并不总是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23][23]

(四)法官素质参差不齐影响公信力

法律越来越成为专门的技能和学问,法治的内在逻辑,也要求法律的职业化、专业化、技术化和复杂化。[24][24]所谓专业化的影响是指对法律的熟悉程度。法官和律师是法律的专业人士,政府官员是政策的专业人士。由于我国法官队伍处于杂牌军正在向专业化队伍转变过程中,法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共同法律思维和专业训练,个别法官缺乏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执法方法简单,作风粗糙,有的法官业务素质较低,主观上想办好案却导致“官了民不了,案了事不了”,引发上访。也有极个别法官失去神圣感,尊严感,法律的良知受到挑战,司法权威异化为法官个人权威。部分法官把自己看成是法律和司法的化身,不是竭尽全力去追求法律的公平正义,而是斤斤计较个人威严,与“公平正义”价值目标的背离,极大地损害了司法机关的声誉,降低了司法活动的社会公信度。

(五)裁判无终局性削弱司法权威

司法权在实质上就是一种终局裁判权,其职责就是针对纠纷与归属、是非曲直等问题,根据事实与法律进行裁断。司法权的终局性就表示司法权是国家对社会冲突所做出的一种最终的、最权威的裁判权,是法制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权的终局性还体现在它对各种制度的最终保障上,如果司法不能遏制违法,则国家就不再有秩序可言了。司法的最终裁决的权力具有权威性,任何一个法治国家都绝对禁止法官如同烙烧饼似的将案件随意翻来翻去的审理。如果司法不具有最终解决纠纷的权威性,司法就不可能发挥作用,也失去了司法独立存在的价值。

法不只是单纯的思想,而是有生命的力量。一个法律制度,如果没有可强制实施的惩罚手段,就不能实现其在社会中维护秩序和正义的基本职能。但由于我国司法在国家事务及公共事务中的地位定位不准,所以相应地赋予司法的强制力也就不足。即便有限的司法强制权又由于种种因素的干扰而被削弱,如当事人采取拖延、躲避等消极方式或暴力对抗等积极方式予以抗拒与己不利的司法行为等。强制力不足,必然会使司法的可信任度弱化而使司法无威。

另外,从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的关系上,传统的解释是,由于司法不公,所以当事人不信任法律,不相信法官,所以导致法院司法权威的缺失。笔者认为应跳出这种定式思维,美国联邦法院杰克逊大法官的话对我们审视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的关系有一定的启发:“我作的判决之所以是终极性的不可推翻的,并不是因为我作的判决正确,恰恰相反,我之所以判决是正确的,是因为我的判决是不可推翻的”。

四、重塑司法权威的途径

笔者认为,重塑司法权威要解决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问题,在宏观上,应创造条件,培养公众对法律的信仰。在微观上,应采取具体措施,改善司法环境。根据我国司法改革的状况,需要国家、司法机关和社会多方面在一些具体举措上共同努力。

(一)需要公正的司法体制

司法机关应是最具权威的机关,对权利义务纠纷的解决享有终局性的权威地位。其他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应对这种司法权威性地位提供制度性的尊重和维护。为了提升司法权威,国家应致力进行司法体制改革,建立理性制约的独立、统一、公正的司法体制。这是建立司法权威的基础和制度保障。当前,党中央做出《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工作的决定》,从国家的高度加强司法建设,明确提出司法改革的重要任务,为在全社会提升司法权威,实现依法治国指明了方向。最高人民法院《二五改革纲要》也提出改革和完善人民法院经费保障体制,探索建立人民法院的业务经费由国家财政统一保障、分别列入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的体制。研究制定基层人民法院的经费基本保障标准,为司法权威提供了机制保障。

很多人谈到树立司法权威的途径,只是从司法独立的路径出发,认为司法独立是重塑司法权威的重要途径。强调司法要免受其他部门的干涉,解决法院人、财、物受地方制约的问题。在我国的调查中,许多法官反映,过去那种“横加干涉”的情况很少,也极少有领导“写条子”干涉办案的情况。更多的领导只是提示,要妥善处理某案件。我们认为,司法独立并不是说要让法官的权力更大,而是说要尽量减少那些可能影响司法公正的因素对法官办案的影响。说司法独立就是要有独立的财权、人权,这当然有一定作用,但这肯定不是司法独立最重要的因素。试问,世界上有哪个法院的财权不受控于行政或立法机关,受制于“地方”,香港的财权就是地方管的,但没有人讲它的司法不独立。相反,我国学者从实证的个案出发,认为法院财政的“地方化”在目前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25][25]笔者认为,应以更符合司法规律的机制保障良好的司法环境,减少不良因素对法官办案的影响,达到司法独立,重塑司法权威。目前至少要在以下七个方面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建立符合司法权威需要的司法体制,进一步增强司法的权威性:

(1)从体制上进一步按照宪法所确立的依法治国的原则,赋予法院必要的独立性和权威;

(2)建立严格的法官选拔制度,认真选拔法官,努力提高法官的全面素质;

(3)实行法官的少而精制度及等级制和高薪制;

(4)加强司法对具体的和抽象的行政行为实行审查、加强司法对行政制约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增强司法的权威性;

(5)应当加强判决书的说理性,增强释法析理、服判息诉功能;

(6)采取各项措施保证法院判决和裁定的严格执行,以树立司法的权威性;

(7)加强对法庭秩序的维护,确保审判活动依法有序进行,保障司法权威。[26][26]

(二)需要高素质的司法队伍

为了提高司法权威,法院必须从自身做起,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法官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将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贯穿于审判全过程。应努力克服司法腐败,建立抵制干预司法审判的机制,进一步落实公开审判原则,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公正,弱化内部的行政化管理,在司法改革中注重提高法官的素质,实现法官的专业化,正确认识各种监督机制的作用。要建立更有利于体现法官价值的机制,提高法官待遇,拓宽吸引专业审判人才渠道,将法律素养较高,社会经验丰富的人士选拔到司法队伍当中,同时加大对法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审判水平和司法能力,提升办案质量,确保司法公正,才能使诉讼当事人和广大群众真心相信司法者是廉洁公正的,能够依法公正裁决各类纠纷,才能提高司法的权威性。司法的权威性在很大程度上还有赖于司法人员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纪律、维护司法队伍整体形象的行为,也可以说,司法的权威性与司法者个人公正执法、清廉正直和富有能力的形象是分不开的,每个司法者通过自己的行为在广大民众中树立良好形象,也是提升司法权威的重要方面。

(三)需要确立理性的司法观

要确立理性的司法观,司法作为社会矛盾的最终流入口,只是解决社会纠纷的专业管道,不能成为一切社会矛盾的“灭火阀”,不能包打天下。在现代社会,司法仅仅是解决纠纷的渠道之一,不能把一切纠纷和社会矛盾都纳入司法渠道来解决。即便在西方发达国家,也是主张首先通过社会自治组织能力的强化来解决各类纠纷,如各种行业协会的调解与仲裁、行政裁判庭的调处等等。从而使司法机关可以专门解决其他渠道解决不了、需要提交司法程序的纠纷。法治绝不意味着一切纠纷都由法院解决,而是应建立全社会的解决纠纷的综合架构,各种解决纠纷的机制都发挥作用,并得到合理的衔接,司法只管份内的事才能管好份内的事,司法才能真正有权威。

理性的司法观需要各级政府对“法治”的落实,不能将法院沦为权力地方化的工具。例如,政府组织的下乡扶贫要法院支持,计划生育要抽调法官等。地方上一些与司法工作无关的行政管理类活动使司法机关疲于应付,甚至还有某些地方政府“当仁不让”地将司法工作纳入到政府管理之下,要求司法中对地方倾斜,这些现象不利于树立司法权威。法院忙于按照领导的意图,司法中处处“爱护”地方的经济,表面看是维护地方稳定,但如果各地方均要求司法对地方保护,那么国家司法的整体权威必然受到削弱。我们常讲服务大局,是在严格依法前提下的服务,是努力寻求司法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最佳统一的服务。只有让法院真正做它应该做的事,对本地的案件也严格依法裁判,统一执法尺度,才能赢得全社会的认同,司法才会有权威。

(四)需要营造尊崇法律的氛围

司法独立、司法权威、司法公正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若从法律信仰来解读司法,必须把信仰视为司法理念的精神意蕴。在一定意义上说,对司法的信仰是对法律信仰的延伸,是法律信仰的现实形态表现。司法如果不被信仰,不被认同和信赖,司法就没有权威性,没有权威的司法也就丧失了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在我国,由于缺少尊重司法的历史文化传统,处在社会转型期的规则失范和利益冲突激化都使得司法环境相对较差,社会本身对司法机关及其人员的腐蚀同化作用极大,甚至很容易使法律确立的制度程序发生异变。因此,社会需要创造一个尊重法制、维护司法权威的氛围和环境。需要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自觉承担维护司法权威的义务;不以不正当方式干预司法,进行舆论或媒体裁判;正确认识司法的特点及局限性,了解诉讼程序的基本要求及其风险,避免对司法的迷信和滥用;正确理解现代司法程序公正的基本原理,了解尊重司法既判力的重要意义;加强律师业及其他法律服务行业的自律和责任追究机制,减少和克服其在司法腐败上的中介作用。

司法权威是现代法治国家的标志,也是现代法治实践的结果[27][27]。最高人民法院在答复“李道民代表关于树立和维护司法权威的建议”中指出,司法权威是国家权威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司法权威就没有国家权威,就没有良好的社会秩序。法学家亨廷顿认为,发展中国家在社会转型时期所遇到的首要问题在于保持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权威。美国大法官万斯认为,保持法官权威的条件包括五个方面的意识:[28][28]第一,法官自己对于公正判决的独立意识;第二,在判决时来自训练有素的律师界支持的意识;第三,政府其他部门对法官的支持意识,他们向法官提供帮助,同时避免在特定案件中,在某些方式上对法官判决施加压力;第四,来自新闻和其他媒体的支持意识;第五,一般公众以及特定的诉讼当事人对法官的支持和尊敬意识。笔者认为这五种意识,营造了尊崇司法、信赖司法、服从司法、认同司法的氛围,为司法的权威性奠定了理念基础。在我国目前司法权威不高,司法信仰缺失的情况下,必须要树立尊重和支持司法的观念,增强司法权威意识,在全民中培育、养成司法信仰是实现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的必由之路。

作者为天津市大港区人民法院

------------------

[1]、被告自杀,法官被捕?》,载《人民法院报》2002年12月27日。

[2]、泽林著:《认真贯彻“公正司法,一心为民”指导方针开创人民法院涉诉信访工作新局面》,载《人民司法》2006年第2期,第4页。

4、苏力著:《送法下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页。

[4]、2006年1月14日,《人民司法》杂志社召开了由人大、政府有关人士,法院法官,学界教授参加的涉诉信访座谈会,讨论面对信访法院的立场和策略。参见刘嵘、柳福华著:《法院的立场与策略》,载《人民司法》2006年第2期,第6-10页。

[5]、涉法信访包含涉诉信访及其它信访。

[6]、胡道才著:《构建涉诉信访终结机制的思考》,载2005年10月9日《法制日报》。

7、张志铭著:《感言司法权威》,载2005年8月20日《法制日报》。

[8]、张嘉林著:《法官追求的最高境界:树立司法权威》,载2005年12月15日《法制日报》。

[9]、苏力著:《送法下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15-419页。

[10]、郑杭生著:《我国社会阶层结构新变化的几个问题》,收入郑杭生主编:《中国社会结构变化趋势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苏力著:《我和你都深深嵌在这个世界里》,收入《制度是如何形成的》,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2]、刘家琛:《没有司法体制改革何谈司法权威》,载http://news.sina.com.cn/c/2006-03-12/05549328078.shtml,于2006年5月25日访问。

[13]、张静著:《法律规则的不稳定性》,收入郭星华、陆益龙等著:《法律与社会――社会学和法学的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7页。

[14]、应星著:《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三联书店2001年版,页406。

[15]、**:《司法权威包含着众多内容》,在维护司法权威的法律意义座谈会上的发言。载2004年3月10日《人民法院报》。

[16]、于奇智著:《福柯人论之分析——从知识考古学的观点看》,载《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5年春季刊。

[17]、董志强著:《话语权力与权力话语》,载《人文杂志》,1999年第4期。

[18]、陇夫著:《尊重司法的理由》,载《法制日报》1999年12月5日理论版。

[19]、赵旭东著:《乡土社会的“正义观“》,收入王铭铭、王斯福主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91页。

[20]、宋大琦著:《从打事实到打证据到打规则》,载《比较法研究》2003年第3期。

[21]、王振宏著:《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收入吕伯涛主编:《司法理念与审判方式改革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119页。

[22]、汪建成、孙远著:《论司法的权威与权威的司法》,载《法学评论》2001年第4期。

[23]、朱苏力著:《社会变迁中的法理学问题》,载法律思想网http://law-thinker.com/show.asp?id=3063,2006年5月12日访问。

[24]、刘星著:《法律解释中的大众话语与精英话语》,收入梁治平编:《法律解释问题》,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25页。

[25]、王亚新著:《围绕审判的资源获取与分配》,载《北大法律评论》第2卷,第1辑。

[26]、王利明著:《司法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27]、范愉:《树立司法权威是法制发展的一个过程》,在维护司法权威的法律意义座谈会上的发言。载2004年3月10日《人民法院报》。

[28]、严励:《

司法

威初

英语课程文化构建缺失文化自觉 篇6

摘 要 通过笔者在M校为期数月的田野调查,揭示了M校英语课程文化构建现状。调查发现,不少英语教师注重在知识层面将英语语言的规则教给学生,而忽视英语语言文化中文化情操的陶冶,无法做到将英语语言文化真正融会贯通到教育教学中。这实际意味着英语课程文化构建主体缺乏必要的觉知、自为,是一种缺失文化自觉的表现。今后英语教师须加强研习,积极提升并彰显课程理性。

关键词 英语课程文化 构建 文化自觉 课程理性

一、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课程文化视野的生成,使课程文化研究得以产生,课程文化研究的展开,使课程文化有机会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范畴[1]。课程文化作为研究对象进入我国教育视域的时间并不长,但它却拓宽了课程研究的视野。以课程文化构建这一主题为例,学者们基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探讨,比较典型的有:郝德永秉持后现代理论视角对课程与文化的关系作了全新解读,进而阐述了一种着眼于文化批判与生成的建构性课程文化模式[2]。范兆雄从动态发展的角度对课程文化特质的传播、变迁及课程文化发展的本质与特征作了较为系统的研讨[3];王德如指出,课程文化自觉的基本途径是课程文化自觉的核心问题,并认为课程文化自觉有三条基本途径:传统课程文化寻根、国际课程文化理解、本土课程文化生成[4];程红兵则基于课程文化与学校文化之关系视角并以某中学为例探讨了课程文化建设及其影响[5]。

近十年来,有学者开始关注具体某一学科的课程文化建设问题。以英语课程文化构建为例,张伊娜就英语课程标准中的文化意识目标作文本解读后指出,文化意识的培养不应只限于文化内容的教学,而更应该是一个过程教学[6]。杨柳探讨了英语课程文化失衡的现象及成因,并提出了诸如引入“中国英语”等解决对策[7]。王艳薇通过社会调查和对教科书的文本分析后指出,英语教学实践中存在文化因素设置忽视非言语交际、同一单元文化信息安排过多、教师文化知识不足、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文化教学的实施没有落到实处、学生的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等问题[8]。郭宝仙则从中日教科书比较的视角对英语教科书中应怎样安排传统文化进行了探讨[9]。李妍妍探讨了构建英语文化品格应遵循的若干原则,认为新课改下应该把英语教育的价值取向内涵定义为体验文化、接触文化、批判文化、认同文化、理解文化[10]。但此类研究多基于英语课堂或教科书对英语课程文化构建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一般性的探讨,缺乏反映英语课程文化构建主体的理念及其所营造的课程文化的研究成果,故而未能很好地揭示英语课程文化建设中“人”的问题。为此,我们设计并开展了如下调查。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M校创办于一九五六年,一九九四年Z市学校布局调整后,成为市区规模较大的初中之一。学校现有32个教学班,学生近1600人。M校多年来一直秉承“展望未来,任重道远”的办学理念,坚持发扬“团结爱校、文明守纪、严谨求实、勤奋进取”的校风,“爱、严、勤、实”的教风,认真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始终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方向,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德育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积极优化教学过程和育人环境,努力促进“勤学、上进”的学风形成,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M校对英语教学的规范化相当重视,对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也开展过一些教学改革,这也是笔者选取M校作为此次田野调查主要对象的原因。此外,M校经常开展微格教学,而且每一个工作周都会随机抽取任何一个年级的英语课作为公开课,从而有利于我们观察、了解该校英语课程文化构建的实然状况。

英语课程文化是一种以英语语言文化为依托,反映英语课程中所关涉到的物质载体与精神价值,具有行为性、动态性、过程性、整合性的亚课程文化。基于此,近年我们围绕英语课程的相关物质载体及课程实施主体的认知,通过实地考察、问卷及访谈调查等形式,在M校开展了田野调查。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课程文化空间与内容载体

课程文化空间在此指的是课程营造特定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形式的物质空间。M校英语课程的开展空间主要是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室,有公开课会适时调整到阶梯教室。教室内部是师生进行英语教学的最主要场所,也是学生一天中接触到英语时间最长的场所。《课标》中明确提出了英语教学的三维目标,尤其强调的是兴趣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因此,教室内部墙壁应本着培养兴趣、展示成果、养成习惯、营造氛围的基本原则来布置。该校虽然没有情境化、活动化的英语专用教室,但有微格教学教室和英语听力教室,32间教室内都安装了多媒体,且几乎每个教室都设有“英语角”或英语学习园地(ShowWall),墙上都贴了每位同学的英文名、英语课分组教学的分组详情以及每个同学的英文座右铭……总体而言,该校课程文化氛围创设局限于教室,尚未拓展更大的课程文化空间。

课程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载体是教材。教材深度和广度的差异是课程文化生命鲜活度的重要体现。不可否认,当下英语教材已初步建立起了系统整体观念、民主平等原则、尊重多元、差异思想和动态发展等观点。但教材的编写者和出版者对教材内容的选择仍存在着科学主义、政治学等方面的考虑,依然显示了工具理性的强势地位[11]。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英语教材的深度。另一方面,教材版本多样化的实现,一定程度上给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选择不同版本教材和编制校本课程的权力。政策设计者的愿望是在维护文化整体性和统一性的基础上,不失地域文化或校园文化特色。从我们和该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交谈中得知,Z市初中英语教材大都还是由市教育局确定,虽然学校有自主选择教材的权利,但M校放弃了这项权利。该校长表示老师平时上课就很忙,还要批改作业、值周、辅导自习等,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做诸如编写校本英语教材这些额外的工作,还表示老师们也没有能力去编制像样的校本教材。

2.课程组织形式

课程组织形式在此指的是以英语文化为主要讨论内容,吸引群体在英语课程中有秩序地被组织起来或无意识自发地组织起来的一种群体学习形式。M校英语课程基本上都采取“学展评”这一小组组织形式。“学展评”即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依据各小组学生参与互动的频率和效果适当给予加分,每次课后的各组加分记录在案,每月初学校会要求教师提供上个月的先进小组名单,每班仅有一组。以小组为单位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在课堂上参与互动的积极性,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还能及时纠正组内成员的个别错误,大大改善了过去学生不敢说、教师学生课堂有隔阂的问题。这个讨论-发言的过程是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提升和自我检验的过程,也体现了课堂中师生、生生话语权的争夺,是M校合作学习应用到英语课程教学中的一大进步。当然,有的班级由于教师引导不够,一些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能否获得年级先进学展评小组,能否获得期末考试的最终加分上,课程学习的功利主义色彩比较明显。

经过为期四个月的观察发现,英语课程尽管有“学展评”,但M校的大部分英语教师趋向于被动教授,拘泥于教材和教师指导用书,只有少部分的英语教师主动教授,从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来重建课程,注重学的设计。与此相映成趣的是,M校主动学习的学生比较少,成绩优异但仍显被动学习的学生不在少数,学生普遍觉得英语学习比较痛苦,厌恶英语的情绪潜滋暗长。我们不清楚其主因是语言类的学习记忆任务比较繁重,还是教师教法不当且施加了过大的压力。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教师被动教和学生被动学使得师生双方都失去活力,课程文化生命显得压抑、干瘪。

3.课程观及教学主体观

对课程的认识所营造出的文化精神,决定着课程文化的品质与取向。对课程的认识在此意指对英语课程教育性的认知,即英语课程除了教会学生英语语言外,还应教会学生什么?调查发现,M校大部分英语教师认为英语课程的应然教育是“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英语考试”、“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而非“英语国家文化的认知”、“英语和中文的融会贯通教学”、“以发展与协调的眼光学习人文学科”。此外,多数教师对英语课程的构成要素认识模糊,只有小部分教师知晓英语课程不单单是由教师、学生和教材所组成。在这种比较偏狭、陈旧的课程观主导下,实践中这些教师更多的是教给学生英语基础知识,或者说教给学生英语文化的成果,却缺乏对学生英语文化思维和英语思维方式的培育与赏析。而学生在课堂中习得的更多的是英语语言文化,但难以理解英语文化知识和英语文化精神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状况如人所言“没有从整体的理想教育出发,实现课程文化品质的超越,实则只抓住了局部问题的认知,对总体问题的认知有所缺乏”[12]。

教学主体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侧重点和教学效果。调查发现,学生主体说乃是M校英语教师的主流看法。然而,在观察M校英语课堂的过程中,根据笔者记录下的师生发言时间和所体察到的教学样态表明,教师却为教学过程的实然主体。这种知与行相背离的状况值得我们反思。当然,也有少部分教师持“师生”双重主体观,认为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是双方既互为双重主体又彼此互为认知客体的关系。在这种教学主体观影响下,他们倾向于把深层的英语课程文化价值向表层的文化形态融合,把活的英语课程文化精神从静态的教材文化中突破出来,引导学生从所学的书本知识中自主总结,从而提炼出最能激发起自身学习兴趣的那一部分并和教师互动起来,使得整个课堂的展开灵动起来,活化起来。遗憾的是,持这种观念尤其在实践中促成课程文化合理建构与提升的教师比例少之又少。

现实中不少教师往往将英语课程文化构建片面地理解为英语文化教学,注重在知识层面将英语语言的规则教给学生,而忽视英语语言文化中文化情操的陶冶,无法做到将英语语言文化真正融会贯通到教育教学中去,无法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角度对英语语言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切性的分析,以至于大部分学生并不能很好地理解英语和享受英语,而更多是在被动的状态下接收着各种应试信息。这不仅仅是M校存在的问题,许多学校同样存在着英语课程文化构建主体缺乏觉知、自为的问题。这实际上是一种缺失文化自觉的表现,也必然会导致英语课程文化构建步入误区、弯路。不难发现,这些学校所创设的英语课程文化缺乏开放的文化胸襟,课程文化生命显得被动,课程文化品质趋于平庸,课程文化意识较为淡薄。事实上,合理的课程文化构建必然是自在的课程文化与自觉的课程文化的交互作用和同步转型,是一个彰显和充盈课程理性的过程。“课程理性是课程文化自觉的本质,具体体现为开放的课程文化胸襟、鲜活的课程文化生命、超越的课程文化品质、构建主体的课程文化意识等特点。”[13]在此,期盼有关教师在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加强研习,积极提升并彰显课程理性,进而促成英语课程文化的合理构建。

参考文献

[1] 约瑟夫,等,著.课程文化[M].于强,译.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

[2] 郝德永.课程与文化:一个后现代的检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 范兆雄.课程文化发展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 王德如.课程文化自觉的基本途径[J].课程·教材·教法,2007(10).

[5] 程红兵.课程文化建设及其影响的实践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6] 张伊娜.英语课程标准中的文化意识目标解读[J].基础英语教育,2005(10).

[7] 杨柳.英语课程的文化失衡现象及对策[J].英语教师,2008(11).

[8] 王艳薇.校英语课程的文化因素分析与文化教学优化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8.

[9] 郭宝仙.英语课程中的传统文化:中日教科书比较的视角[J].全球教育展望,2014(1).

[10] 李妍妍.试论我国英语课程的文化重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2014(8).

[11] 靳玉乐,陈妙娥.新课程改革的文化哲学探讨[J].教育研究,2003(3).

[12] 苗丽霞.近20年我国英语文化教学研究述评[J].中国外语,2007(6).

[13] 王德如.课程文化自觉:意义、本质及特点[J].教育研究,2007(9).

缺失与构建 篇7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基本建成, 各法律协调运行, 共同维护着整个社会的稳定, 但仍然有一些法律处于被搁置状态, 以我国监管汽车尾气方面的法律为例进行深入分析。汽车已经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出行的必需品, 汽车确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捷同时也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但是汽车排放的没有处理的废气也已成为当下环境污染问题的一个不可排除的重要因素。当今中国几乎所有的大型柴油车都不符合环境标准, 90%的汽车排放装置不符合要求, 有的企业为了节省成本甚至根本就没有安装环保装置, 而没有安装环保装置的汽车的排放情况是什么样的呢?只一辆车, 一项颗粒物的排放就是安装环保装置的车的500倍, 这是一项多么可怕的数据, 而国家法律又是对其如何监管的呢?

(1) 《缺陷汽车召回管理条例》第3条, 本条例所称缺陷, 是指由于设计、制造、标示等原因而在某一批次、型号或者类别的汽车产品中普遍存在的危急人身, 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只有在危急人身, 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时才可以召回, 环保设施不装不会出现人身安全等问题, 所以该种情形不属于可以召回的情况。《缺陷汽车召回管理条例》2004年至今, 该部法律在这类汽车上使用过0次。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防治法》第53条, 制造、销售或者进口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机动车船的, 由依法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没收违法所得, 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下罚款, 对无法达到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机动车船, 没收销毁。本条中规定必须由依法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来行使该权利, 而环保部, 工信部和质检总局都认为自己不是行使该权利的部门。该法2002年颁布以来使用过0次。

2 环境公益诉讼法律制度的缺失

2.1 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不明确

环境公益诉讼所要完善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原告资格的确定, 正如上例中指出的法律中规定依法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 这一规定过于抽象和模糊, 没有指出谁是依法行使管理权的部门, 容易造成各部门之间相互推卸责任, 亦有可能造成部门越权等滥用权力。应当在法律法规规定中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2.2 环境公益诉讼配套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却对环境问题进行了规定, 但是现行法律对环境问题的相关规定分散于不同的法律法规, 相互之间缺乏衔接, 体系凌乱, 协调性不强。能与环境公益诉讼相配套的制度不完善, 如上例中关于汽车废气造成的环境污染方面的法律法规没有使用或无法配合使用。

3 完善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构想

3.1 原告资格的明确界定

(1) 原告资格的范围。环境的健康是我们每个人生存都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维护我们生活的环境利益是整个社会共同的责任,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参与到防止环境利益遭到破坏的战斗当中去, 提高社会公众保护环境利益的意识, 积极参与到维护环境平衡的行动中。首先公民个人享有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公民是社会的细胞, 公民和谐生活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 因此公民无疑成为公共环境利益最佳的捍卫者。为了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 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不受传统诉讼中直接利害关系人的限制, 即任何公民, 无论有无利害关系与否, 都可以成为保护环境公益诉讼中的原告。其次环境保护的团体具有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环境保护的团体是维护社会公共环境利益的倡导者和代言人, 他们通常具有专业的环保知识和技能, 能够看到普通公众无法看到的环境问题, 成为维护环境公共利益中最有力的社会监督力量, 并且环保团体凭借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在国家环保政策的制定与环境利益的维护措施方面发挥着公民个人所不能及的作用。其次国家行政机关亦可享有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国家行政机关是对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最有力监管, 行政机关可依法行使自己的行政权对损害环境利益的行为进行制裁, 通过承担民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的方式有效制止侵害公共环境利益的行为。有监管才会有制约, 有制约才可能有保护。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管是维护公共环境利益的最可靠的法律保障。最后国家各级检察院也拥有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国家各级检察院享有的监督检查权决定了其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保护环境公益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国家检察院享有代表国家依法直接对扰乱公共环境利益的行为提起诉讼, 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法律底线, 是其他诉讼主体强有力的法律后盾, 亦是对侵害社会公益行为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手段。与此同时, 为了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保护环境公益, 杜绝破坏环境, 不守社会规则的行为, 可以适当扩大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范围, 例如子孙后代等。

(2) 我国公益诉讼制度中原告资格的合理构建。首先在立法方面, 明确以维护环境利益的诉讼目的来界定环境公益诉讼, 规定非直接利害关系人也可称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应将公益诉讼目的的标准和诉讼原告资格的界定规定在相关法律法规中, 明确指明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主体, 责任明确化, 法定化, 防止由于法律规定的模糊导致各原告之间相互推诿, 推卸责任。不但是司法资源上的浪费, 而且达不到维护公共环境利益的目的, 致使法律法规可能形同虚设, 起不到法律应有的作用, 甚至可能还会损害人民对司法的信心和法律权威。其次在司法方面, 完善我国公益诉讼代表人制度来保障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 降低代表人的选举标准。在代表人的产生方式上, 不必要求代表人征得每一个人的同意, 只要该代表人能够合理行使自身权利并且没有人提出反对的质疑即可。这大大降低了对诉讼代表人的要求, 有利于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扩展, 进而有利于环境公益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济。

3.2 诉讼制度的保障

(1) 诉讼费用。诉讼费用是指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 依照法律规定, 向人民法院支付必要费用。我国目前的诉讼费用先由原告预付, 带判决生效后再由败诉方承担费用。由于环境公益问题都比较严重, 涉及面比较广, 受害人群比较多, 危害性相对较大, 因此环境公益诉讼的费用也很高, 这直接影响到原告可能由于无力支付高额的诉讼费而不采取诉讼方式。这既对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造成一定伤害, 而且不利于环境公益问题的及时解决。因而在进行环境公益诉讼程序时, 首先我国可以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以减少原告的诉讼费用, 避免由于诉讼费用的原因而无法起诉。国家可以减少或赦免一些诉讼费用, 减轻原告的经济负担, 有利于推动公民对环境公益诉讼的提出。其次由于公益诉讼的特殊性还可以将大额的诉讼费用转移到国家机关, 先由国家机关垫付, 待案件判决完毕后再向败诉方追偿。最后如果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是公民或者团体, 在环境公益诉讼判决后若胜诉, 为了鼓励这种负责任, 做国家真正的主人的行为, 国家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 有利于鼓舞更多的公民积极地参与到保护环境公共利益的事件中来。

(2) 举证责任。不同于普通的“谁主张, 谁举证”的举证责任规则,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74条规定, 公众因环境污染纠纷提起的诉讼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的方式。对于这种特殊的环境公益诉讼, 让普通公众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举证责任, 未免对于公众来说有些苛刻。一方面公众不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看不到导致环境污染问题的关键点, 缺乏搜集证据的技术手段, 还可能给自身带来一定危险。另一方面公众几乎没有条件获取污染的信息, 无法进行合理举证。“谁主张, 谁举证”的方式在环境公益诉讼领域既不公平又不经济。而适用举证责任倒置, 减轻了公民的举证责任, 使公民不用考虑举证的问题而直接将存在的环境问题指出。

(3) 诉讼时效。环境公益问题不同于传统的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 传统的诉讼在诉讼程序进行过程中就已明确出现损害后果, 而环境公益诉讼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隐蔽性是由于环境问题对公众及社会造成的影响往往不是显而易见的, 有时需要进行技术上的分析判断。可能由于技术的落后而无法马上给出结果, 可能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研究才会得出结论。而滞后性是指环境问题带来的结果不是立刻发生, 通常会在污染或迫害行为发生之后的几年甚至几十年才会显露出来。因此这种环境公益诉讼不应适用一般诉讼时效的规定, 应当给予对环境公益诉讼更长的诉讼时效, 甚至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实现对环境公益诉讼的良好保护。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也导致了环境侵害案件与日俱增, 在当今中国, 人们没有任何时候比现在对环境保护问题更为关心。文章以汽车尾气为例探讨我国环境公益诉讼法律制度的现状, 分析我国法律制度的缺失, 最后从原告资格的明确界定和诉讼制度的保障两方面重点提出完善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构想。

关键词:环境公益诉讼,法律制度,合理构建,原告资格

参考文献

[1]祁英香.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 2005.

[2]吉萌.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 2009.

[3]卫晓峰.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 2007.

[4]雷景辉.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 2009.

缺失与构建 篇8

关键词:医学生,礼仪教育,缺失,构建

中华文明拥有五千年的文化沉淀,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已从单纯的生物医学领域向心理、社会领域扩展,医护人员的形象、言行举止、音容笑貌,都可以对服务对象的身心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而影响医疗效果。因此,对医学生开展礼仪教育研究,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现代医学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礼仪的基本含义

礼仪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是人们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规范。人们可以根据各式各样的礼仪规范,正确把握与外界的人际交往尺度,合理地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一般日常礼仪可以分为形象礼仪、着装礼仪、言谈礼仪、举止礼仪、社交礼仪和涉外礼仪等类型。

礼仪是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为了维护一种稳定的秩序,为了保持一种交际的和谐而应运产生的。人与人在长期的交往活动中,渐渐地产生了一些约定俗成的习惯,久而久之这些习惯成为了人与人交际的规范。而这些规范获得绝大多数人的认可,就逐渐成为了人们交际交往固定的礼仪。换而言之,礼仪就是起源于风俗习惯。

二、医学生礼仪教育的背景及现状

随着医学教育的高速发展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对于医生的医德要求不断提高,从而使得医德教育逐渐获得医学院校的重视。而礼仪教育正是良好医德养成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目前医学生表现出来的礼仪素养值得我们深思,如何提高医学生的礼仪素养值得我们共同探讨。

(一)医学教育的特点

医学职业是人类最为崇尚的职业之一,其基本任务是维护和促进人类的健康。医生担负着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在人们的心中医生应是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华佗或白求恩式的专业人员。因此,作为医生就要具备崇尚医德、一视同仁、平等待患、治病救人、具有高度的爱心与同情心的特征。医学生的教育既要教会他们治病的医术,又要教会他们具有良好的医德。而良好的品德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需要从日常点滴做起。这就对医学生礼仪教育提出很高的要求。

现在高等院校的医学生群体存在的某些特征值得我们关注:(1)医学生基本都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存在价值观、道德观不成熟的特性,经常出现有失礼仪教养的行为,这对将来形成良好的医德是不利的;(2)现在的医学生在家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较为强烈,不善于协调与他人的关系,排他意识强,与医生需要良好团队协作精神的品质是不相称的;(3)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目前医学生的价值观念有所改变,对于如何治病的专业素养极为重视,而忽略了道德品质的建设,他们普遍认为医生只要专业技术过硬,能治好病就是好医生。这种意识与医学的宗旨是相违背的,也是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侧面根源。

(二)医学生礼仪教育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尚未把礼仪教育作为一门课程来学习,大学生的礼仪素养不容乐观。大学生礼仪实际行为的低水平与社会对大学生礼仪素养要求的高层次之间还存在矛盾。医学生的礼仪素养缺失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1)医学生基本的文明礼仪欠缺:实验课不穿白大褂、不愿换鞋常有发生;下课在拥挤的走廊不知给师长让路,遇见师长擦肩而过,视如陌路等等。(2)医学生对医德礼仪的认知程度存在偏差。有相当部分医学生认为好医生的标准主要是技术过硬、救死扶伤,觉得谈医德礼仪修养是空洞说教、是“小儿科”、是不重要的问题。(3)医学生临床实习礼仪素养水平偏低。由于医学礼仪在校期间训练不够,部分医学生在实习期间与患者接触时,表现出许多的错位行为,如说话的语气、态度、言辞等常有不妥;询问患者病情时,不是和蔼地说“请问您哪里不舒服”,而是生硬地问“怎么了”;在让患者脱衣检查时,不是有礼貌地说“请脱下身上的某件衣服,好为您做某项检查”,而是简单地说“脱衣服,检查”;再如医学生举止不合礼仪也常见:有的对患者痛苦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冷落患者;有的在为患者做检查时,将不该暴露在异性面前的部位暴露,使患者受到了羞辱;有的穿高跟鞋在病房巡视等等[1]。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医学生的形象,离社会对医学生礼仪素质标准的高要求相差甚远。

三、我国礼仪教育与国外的礼仪教育的区别与趋势

在国内大学生的礼仪修养受到了社会、学校、家庭的不同影响,加之自身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受的不同影响,他们的礼仪修养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目前,家庭、学校、社会对大学生的礼仪教育的重视程度尚未落到实处,礼仪教育渠道偏窄、知识偏少,礼仪教育方面的人才不足,大学生礼仪教育系统有待完善,加剧了礼仪教育改革的紧迫性。国外的礼仪教育较于国内的礼仪教育更为系统化、规范化,更有效果化。例如韩国的礼仪教育。我国当前的礼仪教育却远远不如同处亚洲的韩国。韩国的礼仪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有口皆碑的,韩剧中所折射出的韩国人彬彬有礼、温良恭谦、尊老爱幼等美好的品质,都无疑得益于韩国高度重视礼仪教育。韩国学校礼仪教育包含在系统的道德教育中,韩国从小学到初中设有道德课,高中设有伦理课,大学开设国民伦理课和社科课,对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进行系统完整的礼仪教育。在家庭礼仪教育方面,人的行为习惯具有无声的影响力,为此,以家庭礼仪为中心,孝道、和谐、为他人着想,成为韩国家庭教育的重点[2]。

加强大学生礼仪素质教育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构建和谐社会要求人们和谐相处,应该遵守共同的行为规则。礼仪就是这样一种规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规范。《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把“明礼诚信”列为基本的道德规范,把“明礼”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础性任务。可见,礼仪素质是和谐社会公民的必备素质。因此,要把大学生礼仪素质教育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切实抓出成效。随着现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不断崇尚、医学模式的改变及医疗体制的不断深入改革,大学生礼仪素质教育改革也显得势在必行。如今医学教育改革中对于医学生的礼仪医德教育也提到至关重要的地位,以后医学生礼仪素质教育必将不断的向前推进。

四、医学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礼仪修养的形成不是先天的,它既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物质生活条件,也离不开人们的生活实践和主观修养,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物质生活条件中,通过一定的社会生活实践、教育的熏陶和个人自觉的修养逐步形成和培养起来的。

(一)医学礼仪教育有利于学生的社会化转变,有利于团队协作意识的形成

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需要学习很多东西,其中礼仪教育是重要内容之一。社会的发展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发展,人作为社会构成基本元素,更是需要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这一道德规范很大部分涉及到社会礼仪。医学生作为一个“准社会人”,在学校除了学习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为人处世、接物待人,为将来真正步入社会做好准备,以免与整个社会格格不入。医学生有一种强烈的走向社会的愿望,同时又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困惑,比如,走上工作岗位后如何与领导、同事相处,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等。那么对于医学生进行礼仪教育,让医学生掌握社会活动要求的相关规范,不仅是医学生走上社会的需要,也是更好促进医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培养他们团队协作意识的形成,学会适应社会的变化。

(二)医学礼仪教育是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

在21世纪,医学模式从纯粹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环境”模式,医生的职责不是单纯的治好病,同时要扩大到群众的卫生保健,关心群众和社会的健康以及开展和进行有关组织管理工作上来。未来医生的角色任务要求实现医疗、预防与健康教育,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结合,医院、家庭与社区的多方面综合。现代医学模式要求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提倡“人本”管理,其实质就是营造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团结人、信任人、帮助人的良好人际关系。医学模式的转变就给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医生要治好病,更要求医生要会治“人”;而治“人”就涉及到医生要考虑病人的心理、家庭、人际关系等综合因素再综合进行治疗。而这些要求需要医生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沟通交流能力、高度责任心与同情心等综合素质。医学礼仪教育正是教育医学生如何获取良好的综合素质,为将来做个合格的医生的重要途径。

(三)礼仪素养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

医学的宗旨是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为人类的健康服务。医德教育和医学礼仪修养是医务人员医德品质培养和养成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良好的医德和礼仪修养有利于为防病治病提供良好的外部保障条件,即保证正常、良好的医患关系和医护关系是防病治病的基本前提。良好的礼仪素养所呈现出的热情的问候、友善的目光、亲切的微笑、文雅的谈吐、得体的举止等,可以唤起患者的良好心态,彼此建立起好感和信任,进而可以营造出和谐的医患关系。病人对医生寄托了很大的信任,适度的安慰不但符合医生职业礼仪的要求,对治疗效果也能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医者个体礼仪素养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医患关系的好坏[3]。

五、医学生礼仪教育体系的构建

医学生礼仪教育是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部分,做好医学生礼仪教育,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礼仪素质标准,更好为患者提供服务,真正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随着医学生的礼仪素养的不断提高,医学教育跟医学事业也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一)建立医学生礼仪教育制度

目前国内医学院较少将医学生礼仪教育形成常规教育,没有纳入正常教育体系,学校没有设置专门教研室、专门师资力量。因此,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将礼仪教育的内容纳入思想理论教育课或开设专门的礼仪修养课,组织编写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基本理论和具体规范的教育。课堂教学是系统学习训练的良好途径,礼仪教育与思想道德修养有机结合,既可以丰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内涵,又能教会他们如何规范自身行为、塑造良好的仪表形象。同时,学校应该转变教育理念,培训一批进行医学礼仪教育的师资力量。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的言行身教直接影响医学生礼仪素养的提升。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到:在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注重并不断提高自身的礼仪修养,不断进行礼仪教育的渗透,以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礼仪教学和研究的水平。只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制度,才能保障医学生礼仪教育的顺利开展。

(二)建立良好的医学礼仪教育的校园气氛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不同环境造就出不同品质的人。要提高医学生的礼仪素养,就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气氛。我们可以通过广播视频、图书、宣传栏等宣传方式在学校营造出浓烈的礼仪文明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受到感染,自觉进行自我礼仪教育。学校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也是有效的进行有效教育的重要途径。我们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礼仪活动,比如邀请礼仪专家来校讲座、开展礼仪学习竞赛、组织观看礼仪视频等,不断积累交往经验,展示礼仪魅力和大学生风采;再者也可以通过成立文明督导队来发现校园中师生的不文明现象,倡导校园文明之风。

(三)利用典型作用辐射影响,加强礼仪教育

树立典型,作为考核评价他人的标准,是我们常用的做事方式。医德是摸不着、看不到、无形的,而礼仪作为医德的养成表现形式,是一种外在的,可以衡量的,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需要辅之以形,将动作要领具体分解,以身作出样板示范,让大学生在生动、直观、形象的操作演示中把握礼仪的内容。因此,教师要从自身职业的特殊要求出发,以身作则,以自身的仪表美、形象美和语言美,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以生动的礼仪示范教育。同时榜样激励也是大学礼仪教育非常有效的形式。在大学生礼仪教育中正确使用榜样激励方法,以古今中外一切具有典范意义的人物和事件,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礼仪素养养成会起到良好的促进和导向作用,他们会以榜样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形成自己良好的习惯[4]。

(四)督促医学生自觉加强自身礼仪修养建设

礼仪教育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目,需要将理论完全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才能形成良好礼仪素养,养成良好的学风医德。因此要求医学生要反复实践,学以致用,时时进行自我监督和约束,及时发现自己的缺点,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有意识地加强自身的礼仪修养建设。礼仪像空气一样到处存在,关键是看平时要把握每次与人交流的机会,不断建设自我;只要长期坚持下去,礼仪素养一定会达到理想境界。

六、结束语

总之,医学生礼仪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相互配合。只有做好医学生的礼仪教育,才有可能培养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生,才能为人类医学事业的发展提供无尽的力量,真正执行医学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为人类的健康服务的宗旨。

参考文献

[1]康齐力.关于加强医学生礼仪素养教育的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22(2):127.

[2]白宏亮.韩国的礼仪教育对我国大学生礼仪素质教育的启示[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6(26):124.

[3]朴玉霞.礼仪素养是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储备[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19(3):63.

缺失与构建 篇9

一、个人诚信在高校中的现状

(一) 个人诚信在高校中的迷失

1. 个人诚信从思想认识方面的迷茫。

高等学府, 曾是众望所归的学术圣地, 是莘莘学子的精神家园, 是众多高等知识人才崇科学尚自由解民生的精神乐土。诚实守信正直, 一直是知识分子引以为傲的精神境界。然而从几何时, 象牙塔里的精神守望, 被市场经济和实用主义一点点瓦解。高等院校成为追逐名望与权力的又一场所, 学术腐败为全社会所诟病, 院士造假让人禁不住扼腕叹息。甚至于教授的称谓, 也被学生替换为老板堂而皇之。虽然称谓只是一个符号, 然而高校学术大环境的浮躁与迷茫, 以此一窥而全之。

2. 个人诚信在生存环境中的茫然。

高校, 虽然早已不是神秘的象牙塔, 可依然是高学历高水平知识分子最为云集的地方。学术有专攻, 专业有差别。在一所综合性的大学里, 专业和学术范围跨越很大, 涉及面很广。仅仅文理科专业和课题的差别就相当大。涉农专业和文史专业更没有可比性。可在科研经费的申请和使用以及考评奖励制度上, 用的是同一个标准。以申请科研经费多少为衡量目标, 以没花钱就是没干事的体制导向, 以少花钱就是不需要钱的经费结余收缴国库政策, 让高校的学术氛围日渐浮夸, 更让个人诚信在高校学术环境中四顾两茫然, 依旧不识山。

3. 个人诚信在规章制度上的空白。

诚信是一种道德准则。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个人诚信在国内依然是依靠传统的道德约束。个人信用体系目前只在银行系统开始使用, 个人征信系统尚处于起步阶段。个人诚信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制约, 也没有行之有效的奖惩制度可执行。在高校科研经费的申请和使用方面, 唯一行之有效的项目审计, 其风险也是隔墙扔砖头, 砸到谁算谁倒霉。更何况个人失信的起点和数额很低, 在多数情况下不是审计的重点, 很容易被审计忽略, 以致难以察觉和发现。

(二) 个人诚信在高校财务中的错位与缺失

1. 个人诚信在高校财务中的主体错位。

高校财务作为一个职能部门, 其管理服务对象是全体广大师生。高校经济活动, 是高校一切活动的重心和核心。可这并不意味着高校财务要对一切经济活动负责。高校财务只对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管理, 真正要对经济活动负全责的, 是发生经济活动的主体, 即项目负责人和经手人。项目负责人是经济活动的责任人, 应该对科研项目所发生的一切经济活动了如指掌, 了然于心。个人诚信在经济活动中的所作所为, 更是如此。

2. 个人诚信在高校财务中的错误导向。

高校财务有着严格的规章制度和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来实施对高校经济活动的核算管理。然而, 会计是一门技术, 不是一门科学。个人失信的行为界限, 仅仅依赖于高校财务会计核算人员的审核, 是远远不够的。财务人员掌握分析的信息, 多来自于经济活动所发生的票据的表象。完整的经济活动的信息, 需要多方面的验证和审核。反之, 一项失信的经济活动行为, 只要取得多方面的信息, 只要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资源, 是一定能得到验证的。

3. 个人诚信在高校财务中的缺失。

个人诚信在高校财务中的缺失,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会计制度空白。个人诚信贯穿高校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个人诚信在现有的高校经济活动中, 扮演的是自觉自律的角色。个人诚信主要依靠的是自我约束机制和道德机制。个人失信行为在会计制度中尚是空白。财务会计制度更多的是针对会计人员的日常审核工作所提出的要求。会计制度要求财务人员对审核出的不合理不合法不合规的票据予以退回并说明理由不予报销。会计制度对服务对象的失信行为没有相应的措施和对策。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个人失信行为提供了侥幸过关的心理磁场, 也使失信行为的严重性被舆论导向所消解。

(2) 审计制度滞后。个人诚信在高校经济活动中自始至终, 具有主观性及时性的特点。审计制度因其现状大多是事后审计, 审计本身的特性所在, 不可避免的带有被动性和时间滞后的特点。审计因其人力物力所限, 大多是关注数量多金额大性质严重的问题。个人失信行为的发生起点, 在高校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均有涉及, 却因其数量少金额小而不受重视, 甚至于忽略。如办公用品、电话费、差旅费和试剂耗材。任何一个经济事件的背后, 都有一个从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起始过程。聚少成多, 敛沙成塔。对个人失信行为起点的非零容忍, 是引发个人诚信缺失从量变到质变的主要原因。

(3) 惩处力度不严。个人失信行为即使在日后的审计活动中被查处和发现, 也因其数量少和金额小的特点, 大多被默认为小微和小众行为, 对失信行为主体大多以批评教育改正为主;对失信行为个人的经济损失和以后的科研项目申请、职称评定、职位晋升并没有实质性的影响。个人失信行为既没有像银行信用系统一整套完整的信用奖惩机制, 更没有进入国家征信系统。如在银行信用系统中, 一旦有不良信用纪录, 不管金额大小, 就会将个人不良信用纪录进入国家征信体系, 不仅银行会有一系列的惩处措施, 而且个人在以后的住房贷款、信用卡申请、信用额度消费都将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和影响。个人失信行为在高校经济活动中的风险和成本极低, 这就容易纵容不良风气的滋生, 也极大的破坏了高校原有的良好的学术环境氛围。

二、个人诚信在高校财务中的构建与设想

(一) 个人诚信在高校中的构建

1. 社会环境方面。

个人诚信的缺失很大一方面取决于高校现有的学术环境氛围的浮躁与商业气息。注重短期行为和个人利益, 力求科研成果短少快。科研项目的经费申报与成果评定的阶段过多地注重短期效益和成果, 过分强调项目负责人的个人贡献与成果申报。这样做便于进行科研项目的考核与管理, 却逐渐背离了科学研究的初衷, 与科研事业的目的与发展渐行渐远。高等院校的科研事业, 是一代代科研学术工作者前赴后继的薪火传承与发扬创新, 是个人的求知探索与集体智慧的结晶。科学研究, 从来都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业, 更不可能是短期行为。学术研究, 需要宽松的学术氛围和成长时间及空间, 更需要从事者静下心来, 淡泊名利, 全心地投入到科学研究中去。老一辈的科研工作者, 莫不如此。个人失信行为的发生, 在学风学术纯静的象牙塔, 是没有生存的土壤的。名誉和操守, 是学术大师们最为看重的。而现在, 今非昔比。商业化的成本运作模式, 在科研项目和高校人才引进方面是弊大于利的, 更是对学术环境的现状责无旁贷。

2. 宣传认识和舆论导向方面。

高校不仅仅要注重学术研究成果, 更要注重师风师德教书育人的初衷。一代代为众人敬仰的学术大师, 不仅仅是其学术成果令人信服, 更重要的是人格魅力堪称世人表率。学风师德, 是一所高校实质内涵的奠基石。莫以善小而不为, 莫以恶小而为之。利益虽小, 失信事大。德基雄厚, 方能行径高远。个人诚信应该成为科研工作者人格品德的最底线。高校毕竟是人才济济的地方, 莫让失信的行为成为温水中的青蛙, 最终的结果让人叹息。高校要多宣传老一辈学术大师的高风亮节, 学术要延续, 师德更要传承。高校要汲取更多的正能量, 利用多种场合多种方式营造公平公正积极向上光明磊落的学术大环境, 重塑新时期的个性自由正直创新的学术氛围。同时, 高校还要加强这方面的反思教育, 未雨绸缪, 痛定思痛, 更应引起广大科研工作者的重视与深思。

3. 财务制度方面。

个人诚信的构建站在高校财务的角度上,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项目负责人与参与人。每一个科研项目, 作为申请人和负责人, 从项目的申请资料到科研项目每一项经济活动的发生及报销, 项目负责人都应对其真实性和客观性责无旁贷。高校财务应与项目负责人签订诚信责任书, 明确项目负责人的职责所在, 并保证对项目所发生的一切经济活动的真实性负责。每一个科研项目都有具体的项目经费本, 高校财务可以项目经费本最显著的第一页印发与项目负责人的诚信责任书, 并阐明失信行为的危害与承担的严重后果。有了明确的经济责任, 负责人在审批签字报销票据的时候, 才能多一份谨慎和理性, 才能在原则与人情利益方面正确决择, 也才能使失信行为的发生少一些机会和土壤。高校科研项目不是一个人所能完成的, 必定有其合作者与参与者。高校财务可以建议项目负责人将诚信责任书推广至每一个参与科研项目并发生经济活动的人员, 将诚信责任层层分解, 具体到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 让失信行为的警钟长鸣。

(2) 高校的教职员工。高校的每一位教职员工, 都是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主体。高校科研项目的开展, 离不开广大教职工的理解与支持。同样, 失信行为的发生, 也不单单是个人行为。如今高校实行的都是聘任考核制, 为彻底杜绝失信行为的发生, 高校财务可以联同人事部门在每次的人员聘任之初与每一位教职员工签订个人诚信保证书。个人诚信保证书的内容涉及在高校中的所有经济活动并列入个人考核项目。个人诚信保证书是每个人对自己所经手的经济事项真实性的承诺与责任, 一旦失信, 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与惩罚, 并与人员考核聘任相挂钩, 对个人失信行为实行零容忍。高校对新近教职工的岗前培训也要增加个人诚信教育方面的内容, 并进行诚信签约, 让新进职工从一进校就明白个人诚信的重要性和严肃性, 并同时纳入个人考核机制。高校同时也要加强对在校学生的个人诚信教育和培养, 倡导学生诚信为荣, 失信为耻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从多方面营造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师风师德氛围。

(3) 高校的财务管理模式。高校现有的财务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高校日益攀升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需要。快速增长的科研经费总量, 使高校的财务人员疲于应对日常的会计报销业务, 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财务的精细化管理。高校财务人员对经济事项票据的审核, 大多停留在票据的表象审核和规范审核, 无法对票据的真实性和合理性作出判断。一个科研项目从申请课题到项目经费使用核算以及项目结题审计分属于不同的部门, 各部门资源又不共享各自为政, 使一项完整的科研项目被人为地分割, 各部门都是“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高校财务急需要引进先进的财务管理模式, 使用高水平功能强大的财务管理应用软件, 建立健全高校智能报账信息化系统, 各相关部门资源共享信息顺畅, 并将财务人员从繁重的日常会计事务中解脱出来, 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参与高校财务的精细化管理, 也为个人失信行为在高校财务中筑起一道更坚实有力的防护墙。

(二) 个人诚信在高校中的设想

1. 加大各方面对个人诚信的宣传与导向, 力争使个人诚信处于一个人人自律、处处自觉的宽松和谐自由个性的学术环境。个人诚信在现阶段仍属于思想意识方面, 只能依靠人们的自觉自律。建立建设宽松自由崇尚学术治校的高校大环境, 倡导诚信公平, 正直自律的学术学风, 加强师风师德建设与引导, 使个人失信行为在高校如无源之水, 日渐枯竭。

2. 建立个人诚信相关制度, 加大惩治力度。建立个人诚信档案, 并与人事档案一并保管。将个人诚信涉及的具体活动环节进行制度规范, 并建立一整套便于具体操作执行的方案。在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 个人失信行为都将是零起点零容忍。个人失信行为一旦被发现和查处, 惩治力度必须使个人失信行为的成本和风险远远大于其带来的利益, 这样才能使失信行为人人避之, 不是不能为, 而是不敢为也不愿为。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对失信行为起到扼制作用, 并从根本上杜绝失信行为从小微小众行为演变成下一个“经济事件”。

3. 将个人失信行为通过合法渠道并入国家征信体系, 并建立一整套完整的考核奖惩制度。具体可参考银行信用体系。个人失信行为一旦发生, 就会被记录在案, 并进入国家征信体系, 对以后个人的信用评价影响巨大并关系到个人的住房信贷申请、个人信用额度、信用卡消费额度、个人科研项目申请、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等。科研项目的申请审核可以参照具体个人的信用等级和信用评价, 防止个人失信行为的滋生和蔓延。审计部门有责任也有义务对高校财务经济活动中发生的失信行为进行披露和上报相关信用部门, 并逐步形成相应的失信行为的零容忍和奖惩约束机制。

缺失与构建 篇10

一、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内在关系

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是凭空产生的, 都是对它先前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任何人都生活在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氛围之中, 并深深地打下了这种文化的烙印。即使这种文化赖以生存的社会发生了更迭, 经济基础发生了变化, 但它仍然以其顽强的再生力, 沉淀于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中。”[3]传承性是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特征, 不管处于何种历史背景下, 先进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规范都会超越时代的藩篱, 得到不同时代人们的认可和接受。通过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核心价值理念, 使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涵养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源泉。冯友兰先生指出:“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虽然已经过去了, 但它也是将来中国新文化的一个来源, 这不仅是过去的终点, 也是将来的起点。”[4]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 从产生到发展都不能脱离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传统美德、人文精神、价值观念、处世态度、道德情操。“文化传承最核心的是价值观。中华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中, 以儒家倡导的仁孝诚信、礼义廉耻、忠恕中和为中心, 形成了一套相当完整的价值体系”, [5]这种价值体系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 也是当代大学生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传统文化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 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使人做到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是通过先进文化的熏陶、引领、践行, 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培养出拥有健全的人格、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可以说, 校园文化建设和传统文化有着相同的价值认同和价值目标。在物欲横流、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下, 大学生在思想道德层面所面临的困惑与疑虑, 可以在传统文化那里找到答案。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无法割裂的内在关系, 注定我们要将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深深地扎入到传统文化的沃土里, 从传统文化那里吸收养分, 生根发芽, 形成枝繁叶茂的校园文化。

二、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缺失的表现和原因

1. 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不够

面对激烈的竞争, 一些高校把大学生的就业率、考研率作为衡量高校发展考核的标准。在高校的办学理念中存在着重专业课程和职业技能教育, 轻人文教育的错误认识。对于影响个人一生, 甚至对社会都有影响的个人道德情操、人格品质、人文修养的教育, 往往放在次要的位置上, 甚至把这些看成可有可无的事情。由于忽视人文精神和思想道德素质在大学生人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忽视对大学生主观世界的关注, 缺乏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正确引导, 同时, 受市场经济负面作用的影响, 使得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人生理想等悄无声息地发生着改变。“一切向钱看”、利己主义、重利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人与人之间冷漠、失信等现象在大学生身上频繁出现, 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认同、人文素养、道德情操等在物质文明快速发展中被丢弃。

2. 运用传统文化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单一、方法简单

高校传播传授传统文化, 主要依靠学校的“两课”教育。受“两课”教学课时、内容限制及任课教师知识背景差异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涉及的传统文化内容不多, 即使涉及也是泛泛而谈、概括性的描述, 缺乏整体性、学术性, 真正将传统文化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讲授的很少。学生缺少了解、交流传统文化的平台。在运用传统文化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往往拘泥于广播、校报、墙报, 脱离现代化的传播和宣传手段, 以教师说教为主, 忽视当代大学生内心的需要, 仅仅把大学生看成是被建设的对象, 忽视大学生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的作用。传统的建设方法带来了效果差、影响小、学生不感兴趣的结果。

3. 西方文化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 西方文化大量涌入我国。大学生在感受西方文化同时, 也给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来挑战。互联网的运用, 使得大学生更容易、更方便地接触到更多的西方文化, 迥异于传统文化的西方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处世态度、价值认同产生了深刻影响。一些大学生热衷于西方文化, 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失去信心, 感受不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力量, 在文化的选择上, 迷失了方向。

4. 对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之间内在关系的认识不清

由于传统文化和校园文化产生的时代背景、经济基础、社会环境不同, 有些人会割裂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 甚至对立起来。导致在校园文化建设时, 将西方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来源和参考标准。忽视传统文化在德育教育、人文精神、道德养成等方面的作用, 忽视传统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价值和意义。“高校课堂上充斥着国际流行思潮, 大学生中弥漫着自我实现之风, 中华文化注重人格、注重伦理、注重利他、注重和谐人文精神被冷落。”[6]

5. 建设主体对传统文化认识不清

缺乏良好的文化环境, 加上学业、就业的压力, 大学生学习、了解传统文化的主观意愿不强, 文化的自觉意识和自信意识不强。“对传统价值认知体系、传统伦理秩序、传统文化行为、传统文化艺术等精髓知之甚少。”[6]对待传统文化采取漠视、消极的态度, 主动放弃校园文化建设的文化根基。无法正确地对待民族的文化基因, 无意承担传承历史文化的重任。由于专业背景、知识结构的不同, 教师对传统文化了解和认知的差异性, 未能把传统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部分教师对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缺乏正确理解与认识, 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中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甚至部分教师主观上排斥传统文化, 把传统文化看成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因素, 在思想和行动上弱化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三、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构建

1. 辩证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

无论过去、现在, 还是将来, 传统文化都是我们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来源。传统文化有积极进步的一面, 又有消极保守的一面。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 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既不能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也不能全盘肯定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 它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不可否认, 传统文化中有大量超越历史条件、时代背景、经济基础的优秀因子。[7]继承是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态度。要继承传统文化, 必须立足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 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 把握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理念。同时, “传统文化只有‘活在当代’、融入社会生活和个体的日常生活中, 并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 才谈得上继承了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才能成为现实的力量, 成为改变我们生活的动力。”[8]因此, 我们要通过创新, 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与价值, 实现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化。要对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进行解读, 将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内容与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 根据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要求, 在内容上不断地加以补充、拓展、完善, 增强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渗透力、感染力、亲和力, [9]解决大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与疑虑, 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宇宙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

2. 积极、健康、向上的内容

传统文化内容十分丰富, 根据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目的、建设主体进行有选择性的运用。所选择的内容一定要符合社会发展要求, 符合先进文化本质要求, 符合社会核心价值观要求, 有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成人。[10]例如,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深入把握这一资源, 让大学生意识到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得以发展的精神支柱, 爱国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 每个人心中都应存有爱国之情。将爱国主义精神转化成学习的动力, 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今后为国家、为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进取精神是中华民族能在历史的长河里, 生生不息地向前发展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通过传承这种精神, 让广大学生敢于面对困难、勇于接受挑战, 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仁爱”的道德观。“仁爱”的思想要求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理解、尊重、关爱。如何做到仁, 需要我们每个人不断自省, 提高自身素质与修养。通过仁爱精神的培养, 让大学生在市场经济环境中, 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 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同学之间的关系, 以及师生之间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关爱、体谅、理解、帮助别人, 拉近人与人的距离。[7]“和为贵”的和谐精神。通过“和为贵”思想的学习, 让学生树立起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的理念。在处理人与人关系时, 以一种包容的心态对待他人, 减少分歧, 求同存异。“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观。通过生态观的传承, 让学生懂得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在自然界面前有种敬畏之心。树立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刚柔相济的坚韧精神、德行仁善的伦理道德、重义轻利的义利观等都是校园文化建设中需要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

3. 先进的手段和多样的形式

上一篇:医院财务管理下一篇:碘盐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