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计划和过程

2024-07-09

实施计划和过程(精选十篇)

实施计划和过程 篇1

(一) 调查了解

在正式开始计划编制工作之前, 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调查了解, 是确定计划的基本前提条件。调查了解的要求范围要适当广些, 材料尽量全面些。调查了解工作有如下几方面内容和步骤。

1. 内容:

第一, 了充分解调查对象, 明确调查性质要求, 确定调查目的。第二, 成立调查小组, 以3到5人为宜。第三, 订出调查计划, 其中包括调查地点、调查时间、调查的目的要求、调查步骤等。

2. 手段:问卷法, 谈话法, 观察法, 书面材料分析, 座谈法。

3. 调查报告的写作

调查报告是对社会上某一事物、某一问题或某一时间进行调查研究后写出来的书面报告, 它是调查研究报告的简称。调查报告以叙述情况为主, 但又必须有报告者鲜明的观点。报告的写作先要说明调查工作的时间、地点、对象、方式等基本情况, 并点明文章的主题、所获得得信息、对辅导工作的决策意见等, 这样才能使辅导工作有的放矢、避免辅导空对空或“文不对题”等盲目性。

(二) 选择辅导项目和内容

计划编制者在广泛的调查中会获得许多信息, 这些信息往往是零散和纷繁杂乱的。所以选择辅导项目和内容, 要从分析调查的结果中得出。在选择辅导项目和内容上, 都应以“准确”为前提, 编制计划着要善于抓住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辅导对象的特征, 对辅导项目和内容作出准确的抉择。

选择辅导项目和内容是明确辅导计划的方向, 是辅导计划编制的最重要的部分。必须要考虑两点:一是当前最需要解决而又能通过举办辅导给予帮助解决的问题;二是容易为辅导对象所接受并切实可操作的问题。只能接受欣赏而不易操作者, 不应列入;易操作但又不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者, 也不列入。只有选择符合即是当前最需要解决的, 又是辅导对象所愿意接受并可操作的项目和内容, 才是准确的选择。

(三) 落实相关人员

群众文化辅导者与辅导对象在共同的辅导活动中, 互为辅导者要让辅导对象得到什么提高, 以及辅导什么, 怎么辅导, 往往很大程度地决定于辅导者的觉悟、才能和品质。辅导者的主导作用体现在辅导过程的各个方面, 如贯彻群众文化工作方针、落实辅导大纲、明确辅导目的、完成辅导任务等。所以, 为收到较好的辅导效果, 计划者必须针对辅导项目的内容, 悉心选定辅导员和被辅导对象。并且, 辅导员必须依照本身的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体会, 在辅导过程中, 始终掌握着辅导主动权。

(四) 编写计划初稿

计划的初稿是整个计划的雏型, 是计划的文字表现, 是对前面工作的总结概括, 也是给上级审批和今后定稿的文字依据。因此要求初稿先后有序, 主次分明, 观点明确, 准备周密。应先写出计划的各部分提纲, 其内容大致可分为:本次辅导活动的事由及目的、意义;辅导活动的时间、地点和内容;分段辅导日程的安排;突出计划重点之处;总结出整个计划精髓之处和采取此方法的理由以及将会产生的积极作用等。

(五) 征求意见

“广纳谏而君心明, 将拒谏则英雄散。”计划初稿拟定以后, 广泛征求意见, 特别是辅导对象及辅导的意见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通过他们的意见能及时了解计划是否“对胃口”, 还有什么缺漏和不足之处, 找出问题及其原因, 从而及时调整、修订辅导计划。

征求意见的方法, 可以通过组织各方面人员讨论, 也可通过发放、公布等开放形式向广大群众征求意见。总之, 要充分利用“反馈———矫正”的机制, 不断完善改进计划初稿, 避免因制定计划不全而带来损失。

(六) 定稿实施

将修订后的初稿送上级审核批准后, 发现无问题后, 即可定稿。然后通过计划将所制定的要求一步步有条不紊的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 要严格按照稿件要求, 切不可随意更改, 如发现新问题, 要及时和上级沟通、协调, 要充分调动各个相关部门, 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在相互配合中争取实施的顺利进行。

制定实施培训计划过程 篇2

首先是“为什么要培训”,即确定培训所要达到的目标。培训目标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①、可以结合受训者、管理者等方面的需要:上述两方面的需要总是有差异的,但是培训目标必须妥善地加以揉合,以达到整体的满意效果;

②、管理方面的需要:利用培训以改善管理、提高销量及利润;③、受训人员方面的需要:利用培训来获得以下收益,如较优越的感觉、较多的工资收入、较高的工作技能、较大的工作满足感、较强的自信、晋升机会等等。关于目标设定,有一点要特别注意,即要协调培训所需达成的目标与企业目标的一致性,培训目标必须服从于企业目标,这在理论上是勿庸置疑的,但在实践中常常被遗忘。

此外,培训目标要用来指导培训政策及其程序的发展。实施培训活

动常常有许多选择,选择的依据是依照该活动对培训目标的贡献大小,然后做出决策,才是正确的方法。一般来说,在目前的企业内部培训中,培训对象的确定常常是比较容易和明确的,较难的是确定培训的内容。培训计划还要规定主持培训的人员必须完成的任务,培训目标是规定主持人员必须完成的任务,来作为他履行职责的导向。仅仅抓好培训过程是不够的,常常会导致与初衷的偏离。最后一环是培训预算的确定,国内企业有许多错误的做法。

培训管理者可根据培训计划的内容按月实施培训课程计划,每月末公布下月培训课程计划,注意保持与各部门的沟通,协助部门培训计划的顺利实施,并于每季度提交培训工作总结报告,评估培训工作重点和目标的达成情况。另外,特别要注意重视培训档案的建立,包括全年课程统计表、单项课程资料包(培训通知、签到表、讲义/教材、考核资料或心得报告)、员工个人培训记录等,便于统计各项培训工作数据,检查培训工作目标达成情况。

若培训计划的课程有变更的内容,须于计划中注明,说明原因和变更时间;若有新增加的培训课程,则须经过培训计划审批者的核准后才可实施,同时于计划中说明。

实施计划和过程 篇3

关键词: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激励;策略

为着力培养我国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部于2007年在全国高校开展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相关项目。经过多年实践证明,本科生科研训练已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重要途径,对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但随着项目数量的增多、项目形式的多样化以及项目所属学科门类的复杂化,逐渐出现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尤其表现在科研训练过程中学生动力缺乏、热情不高[2]。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质量,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个体如果缺乏激励,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如果受到充分且有效的激励,其能力可以发挥至80%~90%甚至更高[3]。无疑,在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管理过程中选择有效的激励策略,对提升学生科研训练热情和积极性必将起到积极作用。

全面激励理论认为,激励系统中主要包含三方面的要素:一是人,即激励主体与客体;二是时空,即激励过程与相应环境;三是形式,即激励内容与激励方法[4]。这几大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系统发挥各自在激励过程中的作用。作为管理者,在科研训练计划管理实践中的激励策略选择上,必须明确树立对学生进行全面有效激励的意识,重视对学生内部主动学习和创新动机的挖掘,注重将激励贯穿于整个科研训练的全过程,全面分析影响激励的外在因素,合理运用激励方法,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外部诱导,建立起“全员激励、全程激励、全要素激励”的综合激励策略,最大限度提升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实施效果。

一、创造多元激励主体,实现“全员激励”

在科研训练计划的管理实践中,管理者应该充分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有效激励师生共同参与,形成“个体自励-外部他励-团队互励”的“全员激励”格局,如图1所示。

图1本科生科研训练过程中的多元激励主体

1.充分发挥“个体自励”的内在力量。个体自励是指个人自身要学会自我激励,鼓励自己挑战未知困难,消除对失败的恐惧,增强面对困难和克服困难的斗志。在科研训练的过程中,学生要善于调节阶段性目标和抱负水平,提高对挫折的认知能力,不断强化自己前进的意志,扫除阻碍科研训练的负面情绪,培养坚韧的科研精神,把外在压力转变为阶段性目标达成的内在动力,持续克服不同阶段的困难。同时,对于尚不熟悉科研的本科生,在科研训练立项的初期需不断地明确和调整研究目标,使研究目标更具有可行性、可控性,充分发挥目标本身对自身行为活动的激励作用。

2.有效实施“外部他励”的引导作用。首先,学校科研训练计划的管理部门作为外部激励的重要力量,应通过制定相关激励政策,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方法和措施,构建“奖励先进、鼓励中等、监督后进”的共进激励模式,鼓舞全体学生全程全身心持续投入科研创新。其次,指导教师的外部激励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科研训练中,指导教师要担负起鼓励和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责任,要有激励学生的意识和能力,因人而异适时适度地综合运用不同的激励方法,如采取物质奖励、语言激励、榜样示范、理想激励、目标引导等多种手段,来激励学生投入科研训练的积极性。

3.充分重视“团队互励”的保障作用。本科生科研训练通常以小组团队的形式进行,团队成员之间是相互激励的主体,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互励”意识,营造“互励合作”的团队文化氛围必将有利于提升整个团队科研训练的积极性。营造“互励合作”的团队文化氛围,核心在于团队如何形成共同的心理契约、强烈的协作意愿及良好的沟通方式。强烈的协作意愿主要来自于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感和责任心。首先,信任感是团队合作的必要条件,每个成员各有所长,形成团队互信,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经验和能力才能取得整个团队协作下的成功;其次,团队成员应该积极主动承担责任,按时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务,使团队任务能够按照进度顺利进行。此外,良好的团队沟通要求团队成员能够积极关注和接受他人的想法,同时积极主动的同别人交流自己的想法,使得团队内部形成“平等互动、有效沟通”的良好氛围。

二、形成完整的激励周期,实现“全程激励”

在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90后”大学生群体心理上总体呈现出自我意识强烈、价值取向功利化、意志品质不坚定、依赖性较强、抗挫折能力较差等特点[5]。这导致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上缺乏自主性,学习动机不强,尤其是在科研训练过程中,项目实施的时间跨度较大,“第一课堂”的学习任务和校内实践活动繁多,如果学生无法得到合理的激励,认同感和满意度就会降低,很容易产生疲乏、倦怠、气馁心理,导致很多学生对科研训练逐步失去热情,“拖泥带水、草草结题”的现象时有发生,最终影响项目的运行进程和完成质量。因此,在科研训练开展过程中合理实施全程激励是不可或缺的[6]。

要实现科研训练管理活动的全程激励,必须将激励本身发生作用的方式与管理活动的进程相结合,以激发学生的需要为起点,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为终点,保证激励行为合理有效,如图2所示。将激励行为贯穿在科研训练的整个过程中,形成“激发参与兴趣和动机-过程评价和激励-结果奖励和认可-激励效果反馈”的完整激励周期,使激励真正成为科研训练过程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图2本科生科研训练过程中的完整激励周期

1. 帮助参与科研训练的学生树立正确的动机。动机是引发个体活动的起点,是维持个体活动并使个体活动朝向某一目标前进的内在动力。学生一旦树立了正确的动机,必将起到积极的维持和加强作用;假若动机复杂或不明确,就会对学生的个体活动产生明显的阻碍作用。为此,学校或院系可以通过广泛宣传来激发学生内心对于科研训练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树立追求真理的信念和培养自主创新的精神意识,把科研训练当成一项自我完善的事业来做,而非因只顾及眼前利益,作为一次强制性任务,盲目参与科研训练。只有激励学生形成以锻炼自身科研素养及创新能力为主导动机,激发其科研训练过程中前进和坚持不懈的动力,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和科研创新的兴趣,调动学生科研创新的动力和积极性,才能真正符合科研训练的根本宗旨。

2.加强对本科生科研训练过程性评价和激励。在科研训练的管理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参与热情和获得成果进行奖励,更应加强对整个活动过程评价并合理激励。管理者应在综合考虑科研训练计划本身特点和学生学习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将整个科研训练计划的实施过程分为若干阶段,并在各个不同阶段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形成有效的奖励机制,使评价和奖励贯穿整个科研训练的全过程[7]。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或团队,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或精神激励;对于表现一般的学生或团队适度加强关注力度,并给予及时合理的鼓励;对于相对落后的个体或团队要加强监督和管理,必要时可以提出批评并适度警告。

3.重视学生对科研训练激励行为和效果的反馈。保证在科研训练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全程激励,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对激励行为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比如通过学生满意度测评等方式给学生自主评价的机会。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在科研训练中处于备受重视的主体地位,提升主体意识和满意感;另一方面,学生的反馈也可以对外部激励主体起到监控和评价的作用,这不仅能为激励主体的激励行为的进一步改善提供建议,也为激励体系的调整和改进提供客观的实践依据,有利于提高激励体系的科学合理性。

三、不断完善激励制度和政策,实现“全要素激励”

提高本科生科研训练的积极性最终是还要落实到激励政策和制度体系的建设上来。管理者必须在科研训练计划的宣传、实施、评价、奖励等各个环节上下工夫,丰富激励内容,创新激励方法,利用合理的手段调动学生参与、完成科研训练的积极性,并将多样化的激励举措综合贯穿于科研训练管理活动的全过程。

1.差别性学分奖励制度。科研训练计划项目从开始立项到顺利结题,自始至终需要学生比完成普通课程学习花费更多的时间,消耗更多的精力。因此,对完成科研训练项目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学分奖励应作为一种合理的激励手段。

为保证科研训练的质量,学分的给予可以分阶段进行,如:顺利通过项目立项的学生获0.5个学分,顺利通过中期考核检查的学生获1个学分,项目后期若能及时递交实验报告则可获1.5个学分,最终按时结题的学生获2个学分。此外,项目主持人和一般组员可以形成一定的差别,获得优秀成果的团队又可较之一般团队获得额外的学分奖励。不同的高校应视情况而定,单独实施创新学分制度的高校可奖励课程学分,也可奖励合理比例的创新学分。

2.科研报酬或奖励。处于大学阶段的学生大多渴望通过自身努力获得一定的物质来源以逐步实现生活独立,一方面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是可以获取一定经济收入。科研训练与传统的课程学习相比,耗时长、形式新颖且挑战性大,第一课堂学习较为优秀的学生,尚且可以通过争取奖学金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和才能,那么在科研训练中表现优异的学生或团队更应该获得一定的物质报酬或奖励,以激励学生的兴趣和斗志,使得他们将科研训练视为学习生涯的一个重要部分,而负责项目主持的学生,因此甚至会把科研训练当成自己的一项事业来干。

在科研训练过程中,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指导教师可以通过支付一定的科研报酬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此外,项目结题之后,学校可以对取得优秀成果的个人或团队给予一定金额的奖励。

3.优秀团队评选制度。优秀科研团队评选制度是针对当前大学生科研训练偏重个体行为和成果的激励,而忽视对团队整体进行外部激励的现状设计的一种制度。通过团队间竞争评比的方式来全面提升科研训练团队的整体士气,从而调动团队内部的积极性,不失为一个重要的激励措施。优秀团队评选可以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如:团队协作能力、团队创新能力、项目成果的大小等等,并予以优秀团队相应的物质奖励或荣誉表彰,颁发相关证书或证明。

4.“科研周”宣传政策。大学生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他们渴望表现自我、渴望被他人认可和欣赏,以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因此,学校可以扩大科研训练的宣传和展示力度,定期在全校或院系范围内举办“科研周”活动,对不同院系本科生的科研活动成果进行宣传和展览,以吸引更多学生群体的关注和称赞。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参加过科研训练学生的满意度和成就感,同时可以提升更多低年级学生对科研训练的兴趣和热情。

5.优秀成果奖励制度。对于本科生科研训练中产生的新思路、新创意和优秀成果,除了给予物质奖励和荣誉表彰以外,还可以给予更多发展性的奖励。一方面,学校可以支持学生转化为毕业论文(设计),这样不仅节省了一定的课程学习时间,而且还能够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探索研究;另一方面,学校可以给学生提供发表科研成果的机会,支持学生将完整的学术成果发表到学术期刊。

6.校内外学术交流制度。学校应积极为参加科研训练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学术交流平台,鼓励学生多参加校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如学术讲座和论文报告会,以更好地促进学生之间的学术性

对话和交流。此外,高校可以开展与其他学校之间的跨校科研创新交流活动,鼓励学生参加跨校学术交流会议,公开表达自己的学术见解和科研心得,在交流中领悟,在领悟中成长。对于跨校学术交流的费用,学校或院系可以给以一定比例的报销。

有效开展本科生科研训练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激励体系的构建是保证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顺利开展的重要举措。高校管理者应结合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特点以及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立足先进管理理念和科学激励策略,综合构建本科生科研训练激励体系,形成“全员-全程-全面”的综合激励体系,全面提升科研训练的实施效果,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乔连全. 我国研究型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现状与反思[J]. 高等教育研究,2011(3):81-82.

[2] 黄伟. 本科生科研激励机制初探[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61.

[3] 朱宝荣. 应用心理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85.

[4] 熊川武. 学校管理心理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4.

[5] 季丹丹. 现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27-128.

[6] 李俊龙等. 本科生参加科研训练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农业教育,2009(3):16-18.

[7] 赵淑梅等. 本科生科研训练管理与评价体系探讨[J]. 中国农业教育,2011(3):24.

[基金项目:江苏省2013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训练考核评价体系及激励机制的研究”(项目编号:2013JSJG021)]

实施计划和过程 篇4

关键词:学讲计划,小组活动

《牛津高中英语·教师教学用书》中明确提出:“引进新的教学模式, 体现新的教学理念。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 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 “从优化学习方式,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出发, 设计各项教学步骤。”在新的教育发展形势下提出的“讲学计划”应运而生, 符合教育发展规律, 体现了教学观念的更新, 真正从教书育人角度出发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而顺利实施“学讲计划”的关键则是以学生为主体, 开展小组活动。

一、开展小组活动的意义

(一) 完全颠覆传统的“一讲到底”的教学模式, 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将课堂还给学生。

学生被动地接受与主动地参与学习所带来的学习效果的差距是显著的, 亲自参与活动的过程也许并不轰轰烈烈, 但留下的印象却极为深刻, 毕竟人人都想成为人生舞台的主角。

(二) 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培养团结协作能力, 增强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现代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 缺乏与人沟通和交往的能力, 而小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种状况, 为他们沟通和交流提供了平台。同时, 独生子女大都比较自私, 也缺乏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在小组活动中他们会不知不觉地改变自己, 适应集体。

(三)

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 找到成就感, 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当学生大胆登台展示自我并获得认可的时候, 他们往往因为一点小小的成就非常激动, 自豪的心情溢于言表。而成就感则是信心的源泉;信心则是兴趣的温床;兴趣则是最好的老师。

(四) 以强扶弱, 以点带面, 最大程度地让所有学生共同进步, 全面发展。

由于每组中都有带头人, 他们可以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 这样不仅避免他们在课堂上因为成绩差而产生自卑心理, 同时也能减轻教师工作负担。这样就以最少的付出获得最多的回报, 让所有学生共同进步。

二、小组划分的原则

(一) 成绩互补, 性格互补, 男女生互补

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 划分小组时必须考虑学生的成绩, 尽量按照成绩合理划分小组;有的学生性格外向, 但有的学生则不是, 从性格差异的角度出发合理分配人员则更科学;同时, 男生大都比女生大胆开朗, 所以合理分配男女生也是尤为重要。

(二) 每组人数以6或8人为宜, 尽量是偶数

人数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小组活动。因为人数过少, 每个学生的学习任务就加重, 反之, 人数过多, 难以管理, 意见也很难统一, 相互推诿的现象会更加严重。

(三) 每个组都有带头人

“鸟无头不飞”, 群龙无首肯定会是一盘散沙。所以每组必须配备一个领袖人物, 带动整组同学学习的积极性。

三、小组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

以《牛津高中英语·模块2》第一单元Reading“boy missing, police puzzled”为例:

(一) 课前布置学习任务

1. 这篇文章是关于UFO的, 学生会非常感兴趣, 在课前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查阅有关UFO的知识。为理解文章做准备。

2. 把握全文主旨和各段段意以及文章结构。

3. 预习Part C1中的7个问题。

(二) 课堂展示

1. 第一个任务:

每组选出代表发言, 每组限制三分钟, 最后由评议组进行评议并整合各组的成果形成最终答案。不足之处由老师补充。

2. 第二个任务:

由在第一轮中获胜的小组指定某个小组在黑板上写出全文主旨和各段段意以及文章结构。然后评议团进行评议。

3. 第三个任务:

共有7个问题, 正好7个组, 按照顺序, 每组回答一个问题。评议团评议。

三个任务完成后, 评议团进行整体评议确定最终获胜的小组, 并将结果记录在“小组课堂活动记录表”中。

(三) 课上探究学习与合作

在熟悉了课内容的基础上, 将这篇文章分成7个部分, 由各组组长抽签选择一个部分, 带领本组同学查找该部分段落中出现的知识点、长难句以及不懂的地方。并通过查阅字典及相关资料, 在本组内通过合作方式对语言点进行探究, 组长将结果汇总。

(四) 课堂讨论

每组将结果通过投影机进行展示, 汇总每个组的成果后, 分组展开讨论。

(五) 质疑解惑

讨论之后, 仍不懂的知识将被汇总到课代表手中, 老师集中讲解。如:本文中多次出现感官动词 (see, hear, watch) 后接非谓语动词作宾补的句子:Witnesses also say they saw Justin walking towards his house at 10.45 p.m…难度较大, 学生没有能力解释透彻, 教师要给与必要的讲解。

(六) 课后任务

利用早读的时间, 各组将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诵读, 各组组长检查本组组员, 课代表检查各组组长, 老师抽查。

四、激励与评价机制

没有公平公正的激励评价机制, 老师就是说的天花乱坠, 也很难调动学生积极性。

(一) 评价机制以激励与表扬为主, 尽量少批评。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二) 每月或半个学期总结一次, 表扬先进, 激励后进。

(三) 在学习中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 教师可以在精神和物质方面进行表扬和奖励, 对于后进生要查找原因, 对症下药, 用宽容的心态帮助他们进步。如:优秀组织奖、学习带头人、最佳协作奖、最具人气奖……

总之, 在新的形势下, 我们英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 开拓思维, 开创英语教学新局面, 以小组活动为契机, 实施学讲计划, 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实施计划和过程 篇5

摘 要: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师厅[2014]1号)要求和《河南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实施“国培计划(2014)”――河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的通知》(教师[2014]630号)精神,河南大学在教育部和河南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和正确领下,经过承办学院的积极努力及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顺利完成了2014年“国培计划”短期集中培训项目和置换脱产研修培训项目的培训任务。

关键词: “国培计划(2014)” 培训实施 问题与对策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河南大学依托百年名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质教育资源,紧密围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培育“国培种子”、丰富教师培训资源、完善教师培训体系的预期目标,始终坚持以项目为载体,以参训教师为中心,不断改进培训机制,优化培训过程,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训质量,获得良好的培训效果,受到学员和上级部门的赞誉,形成了具有河大特色的“铁塔牌”培训模式,为深化河南大学教师教育和培训工作未来改革创新奠定了基础。其中短期集中培训项目计划人数1337人,实际报到人数1219人,报到率91.2%,结业率100%。培训项目包括心理健康、初中体育、初中英语、班主任、综合改革、英语特岗、生命安全、主干学科等。置换研修项目计划人数476人,实际报到人数444人,报到率93.2%,结业率99.8%,历时90天,其中集中培训60天,“影子”实践30天。涵盖初中8个学科,即地理、思想品德、语文、体育、历史、化学、物理和数学;小学数学。在培训学习和实践中,上级部门正确指导,承办院系精心组织,基层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积极协调,参训学员主动配合,项目进展顺利,如期完成了培训任务,达到了预期目标。

一、培训实施与经验

(一)健全组织机构,完善规章制度。

为保证“国培计划”的顺利实施及考核评估工作的圆满进行,河南大学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主管副校长为副组长的河南大学“国培计划”领导小组,成员由学校党政办公室、财务处、宣传部、学生工作部、科研处、总务处、保卫处、各培训学院的院长或书记组成,并在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设立“国培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培”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培训工作协调会,针对培训方案、师资选配、教学资源、后勤保障及财务、宣传、治安等方面事务进行统筹安排,举全校之力确保各项培训项目顺利开展。

学校还设立了由副校长任组长的河南大学“国培计划”专家督导组,培训期间定期召开参训学员、培训专家座谈会,走进教室听课,现场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承担培训任务的学院也都成立了以院长(书记)为组长的培训领导小组,下设项目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本学科学员的教学、管理和考核等工作。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各司其职,培训工作高效而有序。

校、院联动机制的建立,使“国培”成为学校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保证了各学科培训工作步调的一致性和协调性,又使学校教学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共享,避免了因各自为战、信息闭塞而造成程序重复、相互推诿、管理低效的现象发生,从而为高质量、高效率培训提供了有力支持。

为确保培训项目稳步推进及各项具体措施切实得到落实,学校国培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实际培训任务需要,适时制定了《培训学员指南》、《班主任职责》、《培训学员奖励办法》等规章制度。另外,各教学单位结合本院及培训学科特点又出台了更具体的管理细则。如:《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国培计划”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办法》,从组织管理、实习内容、纪律与要求、实习总结报告四个方面,对置换脱产研修项目中师范生顶岗实习活动进行规范;《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国培计划”学员考勤制度》则对上课时间、点名办法、请假手续、违纪处罚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使培训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极大地提高了培训管理效率。

(二)做好调研分析,奠定有效培训基础。

教师培训是一项目的性和计划性很强的教育活动。河南大学在实施“国培计划”过程中,注重探索教师培训规律,摸清培训对象基本情况和培训需求,明确本次培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做好培训前的相关准备工作。首先,了解培训对象及需求,使培训有的放矢,提高针对性。我们通过对部分学员进行培训前的问卷调查及走访市县教育局、学校,与学院所在学校领导和老师进行座谈,了解他们对培训的期望、意见和建议,将搜集到的问题进行整理、归类、分析,以此作为制订培训计划的依据。此外,我们要求参训学员报到之前提交一份原有的教学设计方案,据此分析学员以前的教学情况和教学问题,为开展针对性培训奠定基础。其次,明确培训要求,确定培训目标。一是明确“为什么培训”。主要是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国培计划”文件精神实质,把握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开展本次“国培计划”的目标要求;摸清楚参训教师基本信息和培训需求,如观念及知识更新需求、实践方法知道需求、成长示范与引领需求等。二是实现政府要求与学员培训需求的一致性,即根据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将上级要求与学员需求有机结合,有针对性地制定本次培训的目标。

(三)精心设计培训方案,合理安排培训内容。

针对培训目标和需求,河南大学将本次置换研修项目培训设置为四个阶段:集中研修、影子研修、反思总结及岗位实践。四个阶段相对独立又各有侧重,内在联系密切,构成完成目标任务的整体。集中研修阶段以提升教师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为目标,设计了六个模块的内容: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专业知识拓宽、专业技能提升、教学理论更新、教育科研方法、教师示范引领。在影子研修阶段,安排作为“影子”的教师到优质学校(影子学校)开展研修学习。让学员亲身体验名校名师文化氛围、先进的教学理念、高超的教学技能;学员跟随者名师备课、听课、观摩、上课及参与有关教研活动、班级组织管理活动,通过感悟、吸纳,重构自身文化素养。在反思总结阶段,参训学员运用培训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技能及在影子学校的实践和体验,重新审视自己以往的教学理念和实践,并在反思交流中获得知识和经验,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我们力求使培训方案更具科学性、针对性、适应性和可行性,突出培训的实效性,以此确保培训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良性化发展轨道[1]。

(四)精心遴选培训师资,优化培训教学团队。

培训师资是影响培训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河南大学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遴选培训师资,要求培训者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熟悉中小学一线教育教学工作,并在自己所在学科教学和教学研究中有所建树,在全国和地区教育教学中有一定影响和知名度的专家型教师。同时,要求来自中小学一线的教师人数不少于培训师资总数的50%。

具体讲,河南大学培训专家团队主要由三部分人员组成:一是省内外大学、研究机构的知名专家学者。二是河南大学的知名教授和优秀专业教师。如,教育基本理论方面有河南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教学与课程论专家刘志军教授;河南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桂荣;心理咨询专家王瑶教授。英语学科有我国著名英诗研究专家、博士生导师王宝童教授。语文学科有我国著名《史记》研究专家、百家讲坛主讲人、国家级名师、博士生导师、河南大学国家级示范性项目――语文学科首席专家王立群教授;我国著名戏曲研究专家、博士生导师张大新教授;博士生导师、英美文学比较研究专家李伟?f教授;河南大学教学名师胡山林教授。历史学科有省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闫照祥教授;省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振宏教授;体育学科有省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崇喜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军教授;博士生导师洪浩教授。思想品德学科有全国师德标兵、河南大学教学名师孟彩云教授,等等。这些知名专家通过开办专题讲座,深入浅出地为学员讲授系统理论知识,高瞻远瞩地描绘专业前沿发展图景,妙趣横生地纵论热点问题,学员在领略了这些大家的神采风貌的同时,享受了难得的丰盛学术大餐,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对强化学员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三是省内外优秀教研员、中小学教学名师、骨干教师。这些来自中小学教学一线的老师,经验丰富,业务精湛,他们开展专题讲座、做课、评课、研讨交流等活动,课贴课堂和教材,同行的参训学员感到亲切、实用,在促进学员提高实施新课程教学能力和水平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

(五)改进培训方式,增强培训效果。

与青少年学习相比,成人学习有其独特性,如果无视成人学习规律,将会导致无效或低效培训。因此,针对参训学员学习特性,优化培训学习模式,将有效优化培训质量和效果。一般讲,成人学习主要呈现如下特征:第一,成人学习是一种自我导向式学习。教师参加培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他们希望自身主体作用得以发挥,学习自己愿意学习的知识和技能;第二,成人学习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学习。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许多困惑,他们期待在培训学习过程中探索和寻求破解实际问题的答案,而非对基础性知识的系统学习;第三,成人学习是一种资源共享的学习。作为成人的骨干教师拥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和经验,对问题的认识都有独到的见解,培训为这些来自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经历和背景的教师搭建了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使他们分享作为学习资源的经验;第四,成人学习是一种追求实效性为目的的学习。简言之,培训的内容要突出实效性,学以致用[2]。

据此,河南大学在实施“国培计划”中,加大对培训方式的改革创新力度,改变以往单一满堂灌式的“专家讲授”培训模式,灵活运用专家讲座、专题研讨、案例赏析、观摩考查、交流反思、说课试讲、拓展训练、同行评议、网络论坛等多种培训形式和教学手段。这种参与式培训模式使参培学员由被动接受型变成主动参与型的学习者,通过引领、体验、实践、对话、交流和分享等方式,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员在积极欢快的氛围中增长知识技能,拓宽学术视野,丰富教学智慧。

(六)加强人性化管理,营造温馨学习环境。

过程管理是取得管理成效的关键。在培训实施过程中,河南大学始终关注培训进展态势,适时给予指导和调控,保证培训过程始终沿着既定的目标前行。我们建立和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培训管理制度,探索规范化、专业化、人性化的管理机制,着力营造积极向上、温馨和谐的培训环境,让学员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培训和学习。为此,河南大学在培训的不同阶段采用灵活多样的管理方式,使科学管理覆盖置换研修项目的全过程。

1.在学员报到期间,提供包括报到、餐饮、住宿等环节的“一站式”服务。

新学员报到时,在校园主干道及承训学院大楼前悬挂欢迎标语、横幅和彩旗;在明伦校区和金明校区大门前设立“国培”学员接待站,由专人带领学员至报到地点或下榻的宾馆;派车集体接送学员参加开班典礼仪式;赠送《学员手册》,内容包括规章制度、安全提示、购物指南、出行路线、校内地图、专家介绍、培训日程、推荐书目、学员通讯录等,极大地方便了学员;向学员发放校园一卡通,凭此卡可在学校任何一家餐厅、开水房、澡堂就餐、提水和洗浴。周到细致的服务使学员感到,在河大学习和培训,如同在自己家里一样温暖、快乐和幸福。

2.配备专职班主任,建立班级组织。

学校为每个“国培计划”培训班配备了经验丰富、责任心强、有亲和力的班主任和指导教师,负责“国培计划”全过程的班级管理工作。河南大学要求学科专家跟进培训团队,班主任、指导教师及时跟进学员,了解授课教师教学和学员学习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督促学员上交学习心得和教学设计案例等。团队在管理中能够发挥很强的凝聚人心的作用。

3.提供优质学习资源。

学校为学员赠送一定的学习资料;学校图书馆、各学院资料室、微机室和多媒体教室免费向学员开放,所有课程都安排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将专家授课课件和相关培训资料发送公共邮箱,将专家授课录像刻制光盘赠送学员,方便学员后期继续学习或用于对其他教师的培训;邀请学员参加学术沙龙或名家讲坛,使参训学员像在校生一样分享学术盛宴。

4.举办形式多样的业余活动。

培训期间,各承办单位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营造充满人文关怀的培训环境。学校及各教学单位的职工活动室长期为学员开放,内有跑步机、乒乓球台等健身器材供学员使用;棋牌室有象棋、围棋和扑克等可供学员娱乐;举办乒乓球等球类比赛、周末联欢晚会及师生歌咏比赛,帮助学员调节生活节奏,保持健康体质;组织学员“游龙亭感受宋文化”、“探访母亲河”、“参观明伦校区近代建筑群”等活动,让学员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这些活动既充实了学员的生活内容,又增进了学员之间、学员与培训者之间的感情和友谊。

(七)完善反馈机制,助推“国培”持续发展。

完善的评价反馈机制是实现高质量培训、促进“国培”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也是总结经验、查找漏洞、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首先,建立参训学员业务学习档案,制定了《综合考评手册》,其中包含学员的基本信息、个人听课记录、课后心得体会总结、个人教学问题及解决策略、参与研讨、观摩与考察情况、指导教师意见等内容。

其次,在培训不同阶段,通过向学员发放问卷、召开座谈会、个人访谈、手机咨询、发送邮件、QQ聊天等形式,让学员对教学、管理、生活、服务等培训环节进行评价,针对反映出来的问题,我们告知有关部门限期解决。

再次,及时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联系,上情下达,保证信息渠道畅通。比如,按时向省教育厅项目办和师范处报送国培简报及有关材料,并将上级具体要求和反馈意见传达给承训学院,以便提前布置任务,调整工作思路。

最后,做好培训后的追踪回访工作。河南大学要求各“国培”承训学院在培训结束后,组织人员到学员所在学校、市县教育局进行回访,征求他们对培训环节、培训效果的反馈意见并逐项落实解决。我们还在后续管理中采取了其他措施:一是建立学员信息库,实时动态管理;二是创建交流学习的平台,共享学习成果;三是及时了解学员动态,加强沟通交流;四是关注学员成长,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问题与建议

(一)搭建专家资源共享平台。

在培训过程中,由于项目配备的外聘专家都是学科领域中较著名的专家,他们都有较为繁重的教学及科研任务,还要外出讲学上课,因而出现部分专家授课时间上的冲突,导致培训计划的不得不临时调整。为了缓解外聘培训专家授课时间上的冲突问题,希望建立备选专家库管理系统,将省内外高校及研究机构著名专家、学者,省级重点中学一线高级教师加入该系统进行备选,一则可以缓解培训顶峰时期的专家紧缺问题,二则可以资源共享,节约培训成本。

(二)延长“国培计划”在一年中的实施时间。

我们建议:“国培计划”实施按学校的“学年”计算作为培训时间的结算单位,拉长培训的时间跨度,均衡安排培训任务,将短期培训项目安排到暑期进行,为培训机构和送培的中小学幼儿园分解负担,这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培训质量的提高。

同时,要及早公布项目规划。国培、省培项目应该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和清晰的路线图,建议在上半年告之地方,明确具体执行时间,以利于基层教育部门制定本地区的培训计划,避免与地市项目冲突。

(三)建立培训机构和中小学校共同确定培训项目的新机制。

在“国培计划”项目实施承办主体资格方面,为充分调动优质中小学幼儿园参与、支持“国培”的积极性,建议在“国培计划”项目申报中,要求各高等院校和专业培训机构应当联合教育教学主要实践基地的中小学幼儿园共同进行申报。在申报书中应明确双方在培训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双方在培训经费份额中的分配,可通过双方协议书的形式进行约定。如果在培训主体资格认证上的改革能够实现,必将能促进“影子教师”实践、创造真实课堂下的培训环境、提高实践性课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而提高广大农村教师教育教学技能。

(四)将“脱产置换”调整为“脱产研修”。

目前实施的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历时3个月,其中,集中学习2个月,影子研修一个月,且不在假期进行。这种设计对承办高校、派出学员的学校以及影子学校来说,都带来不小的压力,或多或少地影响他们正常的教学秩序。建议将培训时间调整为一个半月(45天)。集中培训一个月,可以安排在暑期进行;影子教师半个月,安排在开学以后,分为两个阶段,每次一周时间。在调研中,来自一线教师的教师反映,如果这样安排,一线参训教师可以自行调整教学工作,可以不再安排顶岗实习。这样,各师范院校的工作更单纯,一方面按照常规工作安排好自己的学生实习,另一方面,接受“脱产研修”的培训任务。

(五)改革顶岗实习的置换模式。

如果仍保留目前的置换脱产模式,则应对顶岗实习模式进行优化改革。

一是实行二次置换。把城镇教师支教和项目实施结合起来,实行“两次置换”。第一次置换时把农村骨干教师从农村中小学校置换出来,把顶岗实习师范生派到县城或城郊中小学校实习,师范生不直接进入被置换出来的教师所在学校。第二次置换时由接受师范生顶岗实习的县城中小学校,选派优秀教师到被置换教师所在学校支教。

二是解除“脱产”和“置换”之间的关联,将研修与顶岗分离,实行“教师异地培训,师范生本地顶岗”的方式进行。就是一个地级市的顶岗工作由地市附近的院校承担。如果一个高校面对两个地市就近顶岗实习,工作量就会大幅减少,学生的安全、联系等都容易安排。

三是为顶岗生配备“双导师”,即高校的院系为每个顶岗实习生配备导师,接纳顶岗生的基层学校也为顶岗生配备经验丰富的导师,两个导师定期交流,共同担负起引导顶岗生顺利发展的责任。

(六)高校应加强顶岗生的“岗前”培训和过程指导。

高校相关院系应成立专门专家团队,制定针对性措施,提前一周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培训,内容涉及心理健康、职业道德、教育管理、教学设计、课堂组织、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模拟教学等。这样,他们走向实习岗位后才可能尽快适应相应角色。

在实习过程中,高校相关院系应跟踪指导和服务,与实习学校及时沟通交流,建立合作机制,定期到学校慰问,帮助解决顶岗生的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为中小学校、幼儿园提供力所能及的指导和物质资助,改善顶岗生的食宿条件,从而为顶岗生安心工作、有效实习营建良好的环境。

(七)调整“国培计划”项目经费标准,建立经费预付机制。

依据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原则,只有经费得到合理的提高,对于培训承办机构的要求才能真正落实。因此,建议调整置换研修项目的经费标准,使其与其他项目经费基本相当。脱产项目涉及参训教师和顶岗实习学生所需费用较高(交通、生活补贴等),适当增加该项目经费。

建立经费预付机制。受训学员的住宿、培训开班、授课费用等相关开支等都需要提前着手准备,在资金没有及时到位的情况下,需要借款或自筹,给具体实施培训工作的承训学院工作带来了不便。因此,建议提前向承担培训的院校划拨一定比例经费。

(八)前期调研应扎实、细致。

为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院校和机构往往通过向学员寄发调查问卷开展训前调研或建立培训需求调研分析制度。总体讲,调查问卷比较空泛,未能切中培训需求。而且学员所填写的调查问卷绝大多数没有影响专家的培训内容,专家讲授依然重视知识和理论,忽视教师教育观念和创新精神的形成,忽视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等等。我们建议,前期调研时,必须根据素质教育要求,认真设计调查问卷内容,针对不同类别、层次、岗位教师的需求,围绕某个或几个主题,构建科学合理的培训课程体系。

(九)优化培训效果。

“国培计划”旨在培养一批“种子”教师,使他们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师培训方面发挥骨干示范作用。然而,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受种种因素所限,“国培”并未真正达到“国标”水准,培训效果大打折扣。以下几种情况应引起重视。一是重申报,轻落实。由于“国培计划”实行招标制,项目单位在申报时,往往举全校之力,从文本内容到形式,全面完美。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学条件、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师资队伍等等,都与申报材料所述相差甚远。出现培训内容支离破碎培训专家重复宣教、培训效果平平等现象。建议上级主管加大督察力度,深入基层走访、暗访、座谈、实地查看,而非仅仅翻阅图表、听汇报。二是学员的选派弄虚作假。培训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参训教师所教学科与参训学科不一致,听不懂专业内容;有的学员重复参加培训。有的基层学校为应付任务,甚至私下调换教师,将后勤、财务等行政管理人员或人员富足的学科派出。建议地市教育局加强监督,中小学校严格依照规定选派教师参加培训,对欺上瞒下的学校通报批评,两年内取消其选派教师外出培训的资格。三是培训内容容量过大。短期培训共计15天,不少培训承办方主观上追求完美,培训内容安排过密、容量过大,尤其是理论知识偏多,自主参与实践活动较少,导致学员短时间内难以消化,学习积极性降低。建议承办方尊重教学规律,把握成人学习特点,理论学习与实证研究交替进行,集中培训与分组指导并行,集体研修与学员自学相结合,“坐而论道”与时间修炼并进。四是参训学员遇到的工学矛盾,需要中小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和培训院校共商合理解决办法,免除参训教师的后顾之忧,使其能够专心致志地参加培训学习。

参考文献:

实施计划和过程 篇6

关键词:课外督导;英语过程写作法;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9)12-0026-4

Abstract: Based on constructivism theory, this study intends to probe the process of students’ writing with process-focused approach, and it aims to set up the effective writing evaluation system of self-revision, peer revision and teachers’ face-to-face assessment. It shows that under teachers’ guidance, the approach virtually helps develop students’ sense of autonomous learning, cultivate their writing interests and improve their writing skill. In the end, some tentative ideas have been proposed in hopes to improve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and teachers’ after class supervision and tutoring.

Key words: tutoring and supervision, process-focused approach, evaluation system

1. 引言

写作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认知和思维创造过程,是对个人已有的知识和观点运用一定的手段进行重构的过程。成功的英语写作需要开阔的思维和广博的知识与见解,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自如娴熟地驾御语言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对于写作经验和语言知识都不丰富的高职学生来说是更需要教师的悉心指导和督促。通过调查和教学实践,国内外一些专家和学者发现中国学生对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依赖性(如徐锦芬等,2004:64-69;高鹏、张学忠,2005:33-39;Littlewood, 1999: 71-94),缺乏自我认知的意识和能力,具体到写作教学中表现为依赖老师的评价才会作出修改,甚至因不知如何修改而弃置不理。邓鹂鸣等通过实证研究表明过程写作法能很好地促进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王笃勤提出利用学生互评等合作式学习方法来促进过程式写作,而这些活动仍需要教师的指导和介入(转引自姚敏、朱乐红,2008:121-123)。本文拟探讨通过教师课外督促学生的写作活动,采取面对面评讲的活动形式,结合课内外互动、协作、讨论等活动中的师生、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帮助学生养成过程性写作的习惯,完成对英语议论文的结构认知和所学英语知识的意义构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我监控、自我反思的的元认知能力,提高英语写作的水平。

2. 理论基础

2.1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自21世纪初引进我国,对我国的外语教学研究产生了强大的影响,特别是建构主义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最早由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后来维果茨基、奥苏贝尔、布鲁纳等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丰富与完善,形成比较完整的教学体系。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能动建构的动态过程,是学习者本人在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下,在真实的情景里自觉主动地去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与此同时,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也得以重建(黄慧、王海,2007:21-24)。根据第二语言习得中的“相互作用理论”(interaction view)和教育学中的“合作理论”,语言教学内容的组织可以通过交流和互动的模式进行,通过小组讨论与互动,促进学生之间互相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适当组织课堂内外的活动,鼓励学生交流意见,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英语过程写作法与循环评价机制

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过程写作法(the process-focused approach)强调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通过有效的写作学习策略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90年代以来在中国英语界也引起广泛的重视。这种写作模式说明过程法是以交际理论为基础,写作不再是一个个体化的活动,而是通过群体间的交流如小组讨论,师生交流等形式完成的;整个写作过程是非线形的,也就是说各步骤可循环往复,强调学生通过动手来达到写作目的,即在“做”中学(李森,2001:19-23)。

然而,由于英语教师本身工作任务就很繁重,认真、仔细地修改评价学生的作文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坦白地说教师对作文的评改有时只能是粗放式的。南京大学的杨敬清教授(1996:41-45)指出,传统英语作文评改过程简单而低效是因为未形成有效的循环反馈机制,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评改的质量是关键。他指出,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教师带有具体修改建议的鼓励性批语对于学生作文内容的改进有很大的帮助。其次,学生对作文评改的反应决定评改是否有效,反复修改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修改,学生意识到自己作文中的问题和取得的进步,自我效能感得到满足;在与他人讨论和自我修改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知识得到巩固,加强了和同学间的合作精神,也加强了师生间的交流,密切了师生间的关系。

3. 研究设计和实验过程

3.1 实验对象

该实验对象为我院2008级涉外护理班学生87人。这些学生在第一学期末已通过湖北省英语应用能力水平考试,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第二学期计划报考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对学生进行议论文体的作文训练,评价按大学英语四、六级的作文评分标准进行。

3.2 实验的预期目标

(1)经过本学期的督导训练,学生实现认知重构,了解英语过程作文法的基本步骤和议论文写作的基本结构,并体验到学习的进步,进而增强自我效能感。

(2)教师掌握对学生习作批改的有效方法,了解不同学生的问题并能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让学生乐于接受,师生关系融洽。

(3)多数学生能在知识意义的重建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具体表现为英语作文的结构清晰、语言表达准确。

3.3 实验时间和步骤

整个实验的时间从本学期第4周到第19周。首先进行一次前测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然后分为两个阶段实施研究,最后进行后测,比较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探讨存在的问题。

3.3.1 前测:时间安排在第4周

由教师给作文题,不作过多解释,要求学生课后独立完成一篇120字以上的作文。作文收上来后,经过归类分析发现学生作文的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审题有误,没有围绕主题展开;文体不符,习惯于记叙、描写文的表达形式,口语化严重;按照汉语的思维模式来组织语言,表达不通顺。能将主要观点表达清楚的学生不足10%(见表1)。

3.3.2 第一阶段:从第5周到第14周

由笔者针对上述问题,利用四、六级作文真题讲解如何审题、英语作文的基本文体、议论文的四种基本框架和模式。每两周就一种模式给出范文和常用句型,然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将87名学生分成9组,每组9-10人,由组长负责收齐作文本。由三名英语教师将上交的作文事先分组评阅,再利用每周两次课外活动时间与学生进行当面交流,学生再根据交流的意见和想法修改完成第二稿,乃至第三稿。这样,写作就不是学生单独的一次成文和教师的单独批改,而是师生都参与其中的一个循环的写作与评价机制。通过为期10周的训练,学生完成5篇文章的写作。通过集体评议,61.3%的同学能做到结构合理,表达基本通顺。(见表2)

3.3.3 第二阶段:从第15周到第18周

根据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要求,这个阶段主要训练学生的写作速度,要求在30分钟内完成一篇字数在120字以上的议论文。每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写作训练,历时4周,完成4篇文章。学生先经过自评、同伴评价,修改后再上交老师。经过评议,结构合理,语言表达通顺、连贯的学生达到77. 2%(见表3)。

笔者在本学期接近结束时安排了一次给中文提纲的作文测试,按大学英语四级作文评分标准评分。2-5分者为低分组,主要是结构松散,表达不当或不通顺;6-9分者为中分组,结构基本合理,表达基本通顺;10-14分者为高分组,结构合理,表达通顺,能运用一些复合句型和高级词汇,行文流畅。将前测,第一、二阶段和后测各组的得分人数和均分统计后,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生在各阶段和测试中,中、高分得分人数和平均分都处于上升趋势。如图所示:

3.4 结果与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究教师课外督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笔者针对学生对于过程写作法与自评、互评和教师当面评价的认可度及作文训练与督导的效果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所给问题的选项依次为A. 完全愿(同)意、B. 基本愿(同)意、C. 一般、D. 不一定愿(同)意、E. 完全不愿(同)意,统计时按5、4、3、2、1赋值。

4、3、2、1赋值。

上表显示,通过一学期的写作实践,同学们对过程写作法非常认可、愿意采用过程写作法的人数达到85%。在写作意愿的调查中,除一项外其他均在4分以上。关于写作周期和时间,因为第二阶段针对大学四级英语考试对时间的限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用30分钟完成一篇作文,有些学生反映课堂写作时间仓促,来不及多思考,课后要花更多的时间修改;而在第一阶段利用课后两周完成一篇文章,学生感觉效果好一些。因此,学生比较接受两周完成一篇文章的写作和修改,也可以适当安排课堂即时作文训练。关于评价主体,因为一些学生(28%)认为自己基础比较差,无力完成自我评价,特别是对他人的互评,这一项得分最低,只有3.55;愿意接受老师当面评讲的同学还是占大多数,赋值达到4.4。这一方面说明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地位,另一方面是因为老师能在结构和内容等宏观方面给予学生指导,而学生在评价时往往只关注单词拼写、用词的准确性、关联词等方面。通过实践,学生也认识到自我修改的必要性(4.35)。因此,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培训学生对作文进行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策略,提高自评和互评的能力,让教师真正成为英语学习的指导者,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3.4.2 写作与督导的效果评估与反思(见表5)

表5显示,认为自己有进步的学生占多数(3.8),表现在结构谋篇方面的进步最为明显,其次是表达通顺,这在训练的第一阶段已见到效果,到后测时达到中,高分组的人数分别是41人和36人,平均分达到8.4和12.8。认为自己作文写得不好、进步不大的学生将主要原因归因于语法基础差和词汇量不够,事实也的确如此。通过对一份5分的作文进行统计,130字的作文语法错误有10处,拼写错误3处,用词不当4处。其次是不知道如何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个问题在作文处于中、高分值的学生中也很普遍。很多学生困惑于想到的内容不会准确地表达,而且思想没有一定的深度,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大量的阅读输入和写作输出的实践。也有些学生认识到自己不够勤奋(3.26)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完成问卷调查后,笔者和10个学生进行了访谈。7个同学认为自己经过训练和老师的当面评讲,在议论文的结构和表达上有明显的进步,其中有3个学生几乎每一稿都重写2-3遍,表现非常主动和积极。另外的学生中,2个认为老师当面评讲时有些意见很模糊,没有听明白,还是不知道怎么修改;还有1个学生对老师负面的批语和评价失去信心,10篇作文中只完成了4篇。这说明老师对学生的正面评价和鼓励性的评语对学生树立信心非常重要,老师要善于发掘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对于出错的地方可明确指出,指导或鼓励学生自己修改。另外,作为学生,要具有强烈的求知欲,锻炼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4. 小结和建议

通过本学期对学生进行议论文的写作训练和教师课外督导评价活动,近80%的学生掌握了议论文体的基本结构和表达方式,特别是教师一对一当面评讲的形式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问题和提高自己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设计作文课外督导评价活动的预期目的。但是还有一些学生存在口语化、意义表达不当、中式思维模式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今后英语写作教学和督导活动的建议:1)加大英语课内外阅读和背诵经典范文的力度,通过大量的输入实现自觉的内化,从而产生合理、高效的输出;2)采用各种有效的途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听、说、读、写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水平,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3)引导学生明确英语学习的真正目的,从老师督促、指导学习到自觉利用课堂,特别是课外时间自主学习和自发地集体探究式学习;4)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切实从老师的评价中领悟修改的意见,自觉做好自我修改和互评互改工作。因此,对于写作课外督导活动在两个方面需要进一步的改进,一是教师需要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对学生的评价尽可能客观,以正面和鼓励性的评语为主,在教授学生自评和互评策略时,这也是首先要强调的策略之一,因为在不断的鼓励下学生才有继续努力的方向和动力。二是要解决教师和学生人数之比悬殊的问题,这是保证督导质量的关键。今年笔者尝试让大二年级一些优秀的学生参与作文课外督导活动,得到学生们的认可,认为和他们在一起感觉更易于接近,不会有紧张感。因此,对于挑选合格的大二学生参与课外督导活动的做法,笔者在以后的工作中将继续探索和规范。

参考文献

Littlewood, W. Defining and Developing Autonomy in East Asian Contexts[J]. Applied Linguistics, 1999(1): 71-94.

高鹏、张学忠. 大学英语课堂中学习者学习自主性的培养—— 一份自主式课堂教学模式实验报告[J]. 外语界,2005(1):33-39.

黄慧、王海. 对基于建构主义的我国外语教学研究的调查与思考[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6):21-24.

李森. 改进英语教学的重要举措:过程教学法[J]. 外语界,2001(1):19-23.

徐锦芬、彭仁忠、吴卫平.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调查与分析[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1):64-69.

杨敬清. 提高英语写作评改有效性的反馈机制的实验与分析[J]. 外语界,1996(3):41-45.

实施计划和过程 篇7

在教育科研开展的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工作中, 我校首先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早在1993年9月学校就成立了教科室, 建立了“校长室→教科室→课题组→教师”的校教科研组织网络。并且制定并不断完善了严格的管理制度, 其中有《东桥中心小学教科研管理制度》《东桥中心小学课题研究以及成果推广规范》《东桥中心小学兼职教科员职责和要求》《东桥中心小学教师学期教科研考评》。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开展, 一系列的新问题不得不引起大家的思考, 如何“减负”不“减质”?如何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如何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只有走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之路, 才能有效地回答解决这些新问题。

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一般来讲主要有以下三种途径:

一是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和作业量。这是最常见、最传统、也是一种在短期内最有效的方法。长期以来, 我们的老师就是基本靠加班加点, 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 增加学生的作业量来提高教学质量的。这种做法最明显的缺陷就是严重损害了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 牺牲了学生美好、快乐的少儿时代。实践证明, 单靠增加学生负担来提高教学成绩是不可行的, 不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学成绩、试卷分数不完全等于教育教学质量。

二是缩小班级规模, 实行小班化教学。这是美国学者上个世纪80年代提出的有效方法。十多年来, 在北京、上海等地方的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人力、物力要求很高, 投入成本很大, 目前我们好多地方特别是相对落后偏僻的农村学校各方面还不具备都实施小班化教学的条件。

三是积极开展校本教育科学研究活动。时代的变化, 教育事业的发展, 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更高的要求。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尽管涉及方方面面, 但它集中表现在一点上, 那就是新课改呼唤专家型、科研型的教师。

教育科研如何来大面积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我们作了一些探索:

一、教育科研搞“真”的科研

教育科研要根据学校的实际, 紧紧围绕一个“真”字来展开。只有研究真问题, 实施真过程, 然而才能产生真成果。着力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从而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促进学生素质提高, 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我们也走过一段弯路,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搞教育科研时, 大家积极性很高, 立项开题呀, 撰写方案呀, 搞得说不上轰轰烈烈也可称热热闹闹了。但是, 之后就有些冷了, 研究过程空了, 最后一篇研究报告就算结题了。究其原因有:当时大家不懂真正的教科研是什么, 教科研要解决什么问题不清楚, 只追求课题研究流程的外在形式。

现在,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 在总结“九五”“十五”课题研究的基础上, 我们在“十一五”课题申报、立项、过程管理中, 作了一些改进:

搞科研要进行课题研究, 但是对于广大一线教师来说, 参与科学研究的目的主要在于掌握教育规律, 自觉按教育规律办事, 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因此一线教师参与科研重在做一些具体工作, 重在实践而不是理论。在教育科研的过程中, 让教师增强反思意识、养成思考的习惯, 自觉用科学理论、科学规律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教科研课题管理方面从抓数量转向重点抓质量, 着力抓好课题的立项、实施、结题、推广工作, 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和效益。在选题上着重小、精、实, 着力引导教师开展微观研究, 选确实存在于教师自己身边的, 跟自己的工作与实践紧密相连的, 感到困惑又希望通过研究去解决的问题。我们要求教师在工作时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中来发掘课题, 在提高工作的质量上发掘课题, 在教育发展、教育改革与实践的碰撞中发掘课题。

同时我们还不断地向上海、南京等地学习, 上门取经、研读学习他们的有关研究成果, 来开展“真”课题、“教师教科研”、“个人课题”等研究。

二、教育科研与教师专业成长紧密结合

一所学校的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提高, 仅仅靠教师的教是不够的, 还得靠大家的“研”。“研”则能凸显学校的特色, 提升学校的品质。“研”要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是有一个过程的。平时的日常教学已经够忙的了, “研”就需要有一种敬业奉献精神。敬业奉献精神不是每位教师都具有的, 这就促使我们调动一切因素在校园内造就一种浓厚的教科研气氛, 专家讲座、科研沙龙、热点探讨、同行研讨等等。

教育科研是教师由经验型的“教书匠”转变为科研型的“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的必经之路。

近年来, 我校不断探索新课程改革, 鼓励教师由过去的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通过狠抓教师基本功, 在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基本功的基础上, 再鼓励引导骨干教师致力于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现在, 我校骨干教师人人承担参与研究课题。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个学校仅有比较好的生源、比较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比较高的管理水平是不够的, 还要有一支比较好的师资队伍。为培养一支合格的师资队伍, 我们一直在努力着。我们学校教科室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 为教师学习教育理论、了解教改信息提供方便。

每月编印一期《教苑采英》。主要汇编国内外教改信息。我们在《人民教育》、《上海教育科研》、《江苏教育研究》、《教育文摘周报》等报刊上选摘最新的国内教育教学、教改动态编印后发给学校领导和教师学习。至今已编印了八十六期。每两月编印一期校刊《教海拾贝》。主要发表本校教师教育教学论文, 为教师提供了交流教育、教学、教改经验的机会。至今, 已出版六十六期。

聘请专家、特级教师来校讲学。我们先后聘请了苏州教科院朱文学副主任, 全国语文特级教师薛法根等专家、特级教师来校上课讲学。活动效果明显, 对我校教师了解国内外教育发展趋势, 开拓创新思路, 认清教改方向提供了方便、明确了方向, 对我校开展教育教学、教改等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同时, 我们还给教师施加一定的压力, 提出一定的教科研要求和任务。我们每学期都要对每位教师进行教科研考评。考评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主动学习、深入反思、课题研究。要求一般教师起码获得“合格”等第, 追求“良好”。骨干教师起码获得“良好”等第, 追求“优秀”。学校兼职教科员起码获得“优秀”等第。外在动力和内部动力一起抓, 从中着力培养教师的研究意识, 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让教师在做好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 多阅读, 多思考, 多行动。每天都有一点得, 每周都有一些进步。

课题研究过程从以前的重开题、重结果转向重过程, 着力让教师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素质, 培养教师的研究意识, 让教师用研究的眼光理性地看待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加强对课题研究过程的跟踪培训与指导, 组织课题主持人培训活动, 提高课题主持人的研究能力与水平, 保证课题研究的深入有效开展。

三、教育科研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 学科教学研究是当前教育科研的主战场。我们基层学校教育科研的研究方向应该逐渐关注课堂, 研究如何来建构智慧课堂, 建构丰富学生知识、发展学生能力、完善学生人格的课堂。通过这样的课堂来培养学生内在的综合能力素质, 培育学生灵性, 完善学生个性, 开启和丰富学生智慧。只有从课堂教学入手, 将教育科研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 才能使教育科研扎根实践、指导实践、服务实践, 开创教学与科研合一的良好局面。

一线教师课题研究的基础是课堂教学, 离开了课堂教学, 课题研究变成了无本之木。因此, 我们明确提出要把课题研究落实在课堂教学之中, 开展教科研课题研究实验课活动, 紧扣备课、上课、说课和评课等主要环节, 努力营造研究的氛围, 精心进行教学设计, 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我们要求教师以精心设计、认真上好课题研究实验课为抓手, 做到把课题带进课堂, 促进教育科研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课后撰写高质量的实验课教后随笔, 及时总结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体会, 从课程改革高度、用新课程理念来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 形成有一定思想深度的反思性论文。

教科研课题研究实验课活动的开展, 使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和课堂教学真正结合起来, 教科研工作落实到实处, 提高了教科研工作的质量和实效, 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只有广大教师在教学中研究, 在研究中教学, 积极开展校本教育科研, 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科研水平, 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几年来, 由于教科研抓得实, 促进了一大批教师的成长,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师参与教科研的风气十分高涨, 全校教师撰写的一百多篇论文, 分别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被评为市级以上优秀论文。锻炼了一批思想素质好、科研意识强、业务能力硬的青年教师队伍。同时先后有一名教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一名教师被评为省级师德标兵, 九名教师被评为市级区级优秀教育工作者。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社会地位有了明显提高, 知名度不断提升。

实施计划和过程 篇8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应用信息化技术, 提高企业效率。MIS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经济现代化的标志。企业在信息化进程中, 不但可以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 同时通过信息化过程可以发现企业流程中的存在问题, 从而优化企业流程。从我国目前信息化的数据看, 我国信息化的成功率较低, 经常是企业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投入大笔资金, 最后只是买到了一个未投入使用的系统, 其原因当然是方方面面的, 但是在实施MIS的过程中, 没有注重知识员工在MIS中所起的作用也是其中比较重要的原因之一。本文将针对MIS中, 知识员工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分析, 最后给出知识员工管理的一般性原则。

二、知识员工的地位作用。

1、知识员工的定义

“知识员工”一词由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较早地提出和使用, 德鲁克将工作者分为体力工作者和知识工作者, 并将知识员工定义为需要使用更多智慧、“受过教育, 懂得使用知识、理论和概念的人”。一直以来对知识员工的定义没有达成统一意见, 目前的定义主要从工作内容的角度、工作方式的角度以及工作性质的角度进行定义的。近期, 汤姆.达文波特将知识工人描述为那些主要工作就包括创造、传播并应用知识的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企业中的知识员工多掌握着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员工是企业中的重要资源, 有人说二十一世纪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 企业拥有了人才也就拥有了核心竞争力。企业和企业之间在经营方式、企业规模等方面都是可以模仿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 员工就是企业不可模仿的核心优势所在。尤其知识员工, 更是企业创新发展的主力, 管理好企业中的知识员工, 使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企业发展作贡献的管理, 笔者认为就是成功的管理。

2、知识员工在企业MIS开发与应用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

知识员工在企业MIS的开发与应用过程中,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MIS的开发前期, 通常是知识员工担任MIS开发的先锋。在开发实施过程中对企业MIS与企业的匹配进行必要分析的, 还是知识员工。最后, 通常使用MIS还是知识员工, 在使用过程中提出意见和建议, 促进系统改进的, 仍然是知识员工。知识员工在企业MIS中所起的作用如下:

(1) 沟通的桥梁

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开发前期, 负责技术的知识员工首先是起着信息化过程中的推进作用和沟通作用。做软件的IT人士都知道, 前期的需求分析对于一个软件的开发至关重要, 所以在软件开发前就需要技术实施企业与软件应用企业进行充分的沟通。在沟通过程中, 知识员工的作用至关重要, 因其在信息技术的知识背景能使沟通更有效。这个时候可以把知识员工理解为连接企业与开发软件的企业 (下面简称技术企业) 的一个桥梁。同时在与技术企业沟通的过程中, 解决将技术企业的技术术语转化成非技术语言传达给企业领导也是非常重要的。

(2) M I S质量控制分析员

做软件的通常都清楚, 需求分析对于软件甚至是MIS系统开发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既懂信息技术又了解企业文化的知识员工, 更清楚企业的技术需求, 能够清晰对整个系统进行评估, 选择适合本企业的MIS, 可以降低MIS失败的风险。同时知识员工充当企业的使者去与技术企业进行沟通, 能够更有效的把MIS融入到企业中, 避免与企业文化冲突。企业中的IT方面的知识员工凭着对信息技术的了解也可以尽量避免被欺骗, 花上大量资金而购买到一套不适合本企业的软件。

(3) M I S的使用者及系统改进的推动者

企业MIS的使用者仍然是知识员工, 操作软件通常要有一定的专业技能, 这就需要有一定专业知识及计算机操作技能的知识员工进行。知识员工通常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能够较快的适应新事务。一个企业的MIS是否能推行, 主要是在于企业中知识员工的比重。知识员工在应用MIS的同时, 能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这就促进了系统的不断完善和改进。因此可以看出, 知识员工在MIS的使用过程中既是使用者, 同时也是系统改进的推动者。

三、在实施MIS过程中对知识员工的管理原则

有人认为, 知识员工是最不好管理的员工, 他们有思想, 有技术, 对他们从事的事业忠诚但对企业不忠诚。他们流动性大, 要求高, 意见想法多。总之众说分坛, 首先我们需要对知识员工的特点进行简单的分析。

1、知识员工的特点

(1) 一定的专业素质和较高的个人素质

由上面我们对知识员工的定义中, 我们可以知道, 知识员工有较高的学历 (教育背景) , 通常掌握一门或几门技术本领, 具有一定的专业素质和很高的个人素质。

(2) 工作过程不易监控

知识员工的工作多为技术性工作, 在企业中他们就是其领域的专家, 其他人不了解其工作的具体情况, 因此, 不能对其工作过程进行监控, 只能对结果进行评价。

(3) 较强的工作自主性

知识员工从事的多是创作性或者创新性工作, 面对的多是不确定性的结果, 不是简单的重复性工作, 因此需要其工作多是具有较高的工作自主性, 工作过程多是自我控制, 工作时间的弹性较大。

(4) 较强的流动性

知识员工通常具有较高的流动性。他们的乐趣在工作中, 就是所谓的忠诚于自己的职业而非企业, 因此具有更高的流动性。

(5) 较强的创造性

知识员工的不同之处, 还在于其创造性, 知识员工通常都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无论是在知识管理方面还是知识应用方面, 通常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创造性。

2、MIS实施过程中对知识员工的管理

从上面对知识员工的特点中我们可以看出, 对于知识员工的管理, 相对于普通意义的员工还是有很多不同。对知识员工的管理要从对知识员工的特点入手, 笔者认为应该从情感, 智力投资等方面入手。同时塑造企业文化, 以增强知识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在实施MIS过程中要充分重视知识员工的作用, 为其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 具体管理措施如下:

(1) 注重知识员工观念的转变

选择MIS系统时要尽量选择与企业业务流程及企业文化相近的系统, 但是通常MIS中的标准流程, 可能会与原有的企业文化及管理观念、业务流程冲突, 在此过程中, 要注重知识员工观念的转变。首先要让知识员工接受新的管理理念, 这可能需要对企业员工进行一定的培训, 并且解答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同时, 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可以共享其他成功公司的经验。

(2) 满足知识员工再学习的需要

在各种知识和技能更新较快今天, 新知识对知识员工的吸引力空前高涨。在MIS实施过程中, 知识员工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可能需要企业提供相应的在学习机会, 如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等。企业如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知识员工的这种需求, 对企业自身发展及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3) 充分授权

知识员工从事的工作通常是创造性的工作, 就需要授予其一定的权利, 以使其自由发挥, 同时, 被赋予权利的员工会对工作更有激情。特别是在M I S实施过程中, 更需要对负责信息化推进工作的人员授予相应的权利。授权不但增加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而且更有利于知识员工发挥才能, 以有效的推进MIS进程。

(4) 注重选拔或培养复合型人才

在实施MIS的过程中, 需要既懂企业管理及企业文化又懂IT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而现在这种人才又比较少, 这就需要企业在进行MIS之前就注重培养或者选拔这种复合型人才, 这样在M I S实施过程中, 才能将IT技术与企业的长远战略更好的结合起来, 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四、小结

企业实施MIS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需要知识员工的配合。因此知识员工在企业实施MIS整个过程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管理好知识员工对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知识员工是企业发展前进的动力, 通过合理的管理, 使知识员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他们就能给企业发展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摘要:本文通过对信息化的介绍, 意在引出知识员工在整个企业MIS实施过程中的作用, 并分析知识员工在企业信息化进程中的地位, 本文最后探索了对知识员工的管理原则。

关键词:MIS,知识员工,管理原则

参考文献

[1]、 (美) 彼得.德鲁克著, 许是祥译.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6

实施计划和过程 篇9

一“三支一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自大学生“三支一扶”计划开始实施以来, 取得了一些效果, 确实对农村的基础教育、文化技术、卫生医疗和扶贫脱贫等方面取得了一定实施效果, 但同时也暴漏了一些不可小视的问题。

(一) “三支一扶”优惠政策落实差异巨大

从总体上来说, “三支一扶”从开始实施以来还是较为顺利的, 获得了很多大学生的支持和社会的认同。但是, 也有部分参与“三支一扶”的大学生在服务期满之后, 给有些政府在对大学生优惠政策的落实方面提出了一些问题。

一是“三支一扶”的大学生在服务期间待遇落实不一。当前, 就某省总体来说, “三支一扶”大学生是由国家统一发放每人每月600元生活补助, 在此基础上用人单位另外补助200~400元, 每人每年2000元的交通和医疗补贴、住院医疗和人身意外保险, 此外, 再无任何其他补贴, 即使是这样, 有的地方由于财政紧张当初所作出的承诺却落实不到位, 还有的甚至克扣省财政下拨的专款。本身一年不足12000元的补助对于一个已经走向社会大部分离家在外参与“三支一扶”计划的志愿者来说数额就是非常有限的, 维持基本生活都很困难, 更何况有的地区落实政策不到位。这就造成了部分大学生由于得到的报酬较低, 而对“三支一扶”的前景产生了动摇, 甚至怀疑, 开始沉不住气了[1]。

二是“三支一扶”的大学生志愿者扎根基层农村的“政策断层”。2009年2月23日的《工人日报》有一篇报道说甘肃的酒泉市大学生基层就业遭遇“政策断层”问题。2006年酒泉市肃州区招募了100名大学生到基层乡镇工作, 其中“三支一扶”的大学生31名。根据当年当地的政策, “如原基层服务单位有工作空缺, 要优先考虑‘三支一扶’人员, 所在县、乡的企事业单位如有职务空缺, 也要拿出部分职务吸纳该部分毕业生。”但是, 有关部门虽然承认该项政策的存在, 但以没有具体操作办法为由, 至今没有为一名“三支一扶”大学生安排工作。类似的情况不仅在肃州发生, 在许多地方都曾出现, 有关人士将此称为“政策断层”。

三是“三支一扶”计划国家优惠政策力度不大。前些年, 尽管国家、各省市陆续出台了促进服务期满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就业的优惠政策, 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有些政策比较笼统, 一些承办单位职责不清, 也没有相应公开的办事流程, 经常会遇到服务期满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对于享受的优惠政策不清楚要去哪里办, 应该怎么办的情况。二是在落实优惠政策的服务中负责单位对服务期满的“三支一扶”大学生所需提交材料标准不一, 部分承办政策单位也没有按时开展工作人员培训, 出现了工作人员不清楚“三支一扶”有哪些优惠政策, 更不清楚落实政策的办理流程。期间有些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不佳, 服务水平亟待提高。三是部分承办政策的职能单位和各地区“三支一扶”办公室之间在落实相关政策和工作配合中, 沟通机制不够顺畅, 基本思路不够灵活。并且, 原本力度就不大的优惠政策近几年还有收口的迹象。2010年10月21日, 凤凰网教育专栏转载了中公教育的一篇文章《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三支一扶职位报名情况分析》, 文章说根据新规定, 大学生“村官”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报考公务员, 既可报考定向考录的职位, 也可报考其他职位, 不再实行加分等优惠政策。虽然对比去年, 面向“三支一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职位数量全部成倍增长, 但面向“三支一扶”的职位仅为72个, 对于2008年全国34020名“三支一扶”志愿者来说就少得可怜了。

(二) “三支一扶”志愿者服务能力亟待加强

在对有“三支一扶”志愿者的乡镇进行关于“三支一扶”志愿者服务期间的表现和服务能力一项七个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2]:有吃苦耐劳精神 (85.6%) 、有责任感 (75.0%) 、有奉献精神 (68.3%) 、专业能力 (47.6%) 、适应能力 (43.3%) 、人际沟通能力 (41.9%) 、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40.7%) , 这七项素质中前三项属于精神热情等主观方面比例较高, 而后四项属于实际能力方面的比例却差强人意, 总体上看, 大学生到农村基层服务还需要提升基本能力。

一是“三支一扶”大学生对相关的农村政策学习不够, 限制了其服务能力的提高。一些大学生毕业后进入农村基层迫于就业压力而选择了“三支一扶”, 态度上本身就不够端正, 对以往的农村政策, 不问、不听、不思考, 他们只是抱着自己在此只是服务2年, 学不学相关政策无所谓的消极态度。另有一些“三支一扶”大学生虽然开展了有关政策的学习, 但由于所谓对“自身优势”的孤芳自赏, 学习也是浅尝辄止, 不善于深入的理解政策的精髓, 不能通过比较类似文件内容上的差别, 来理解政策, 掌握政策, 特别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由于受骄傲自满情绪的影响, 不乐于向农村干部借鉴学习政策的经验, 看不到农村干部群众因为有丰富的农村生活经历, 而对国家的农村政策有着独特的理解, 不能和农村干部群众多交流, 多学习, 进而导致其不能深入理解农村政策, 没有吃透文件精神, 掌握政策精髓, 就无法用政策去凝聚人心, 教育百姓同党保持一致;无法去号召百姓跟党走, 向先进看齐;无法去组织百姓搞生产发展, 走致富之路;无法去解决实际问题, 让群众满意。

二是“三支一扶”大学生对农民的语言缺乏使用习惯, 降低了思想交流的效果[3]。有相当一部分“三支一扶”大学生认为, 农民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 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服务, 就是用先进的知识和理念, 去影响群众, 去教育农民, 去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把理论的东西变成实践的东西, 把实践的东西上升为理论的东西, 所以同农民打交道, 不需要多少知识, 更不需要什么技巧。实际上, 抱有这种想法在农村开展工作恰恰是错误的。只有把深奥的道理变成浅显易懂的农村话语, 才能达到和农民朋友们思想上贴近, 感情上沟通, 做起工作来才能有成效。有些“三支一扶”大学生在和农民们交流的时候, 说的都是文绉绉的语言, 讲的全是学术名词, 农民们根本听不懂, 不仅不能一下子抓住人心, 缩短双方感情和心理上的距离, 反而极容易使农民产生逆反心理, 更不愿接受所谓“先进”的东西了。

三是“三支一扶”大学生对农村需要的专业技能实践不足, 阻碍了大学生积极作用的发挥。“三支一扶”大学生刚刚从校门走到农村基层的服务岗位, 对于专业方面来说他们最多只限于在校期间的专业理论学习, 他们是学院派, 知道的只是“本本”上写的, 他们的实践经验基本上等于零, 除此之外, 他们更多的只是对支农的热情和豪迈, 他们不知道如果有的农民重男轻女不让女孩读书了怎么办?他们不知道如何把书本上学到的农学知识转化成农民们实实在在的经济大棚?他们不知道在没有现代化医疗设备的卫生院怎么给农民看病?他们甚至不知道村干部提出一些自己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的时候不要轻易开口表态, 不知道面对两委分设村, 在布置工作的时候, 如何避免造成工作上的错位。

二解决“三支一扶”问题的对策

从以上内容可以知道“三支一扶”计划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支一扶”优惠政策落实差异巨大、“三支一扶”志愿者服务能力亟待加强, 这些问题主要应该从国家有关政策的完善、地方政府作用的改进与高校学生能力的培养等几个方面的调整来加以解决。

(一) 国家有关政策的完善

为了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关注“三支一扶”, 进而保证“三支一扶”计划的平衡, 努力完善相应的国家政策是最好的对策。

1明确政策主体, 完善监管机制

“三支一扶”计划在国家层面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牵头, 联合中组部、教育部等八部门共同实施的, 到省一级也是由省委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教育厅、财政厅、省农委、卫生厅、扶贫办、团省委等八部门共同组成各省“三支一扶”工作领导小组, 统筹领导各省的“三支一扶”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负责日常工作的推进和落实, 八部门责任处室共同参与办公室工作。同时, 各地市也相应的成立“三支一扶”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进行相关工作的开展。为了能够确保“三支一扶”优惠政策的连贯性和落实的有效性, “三支一扶”办公室在积极鼓励和动员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农村参加“三支一扶”的同时, 要设计更科学的制度, 以确保优惠政策落实的承诺。

2加大优惠力度, 保证政策落实

虽然参加“三支一扶”计划的大学毕业生每年都能够定期领取到一定的补助, 但是, 这和参加其他工作的同学收入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 所以, 为了吸引更多有能力的大学生参与“三支一扶”计划, 选拔更优秀的大学生下到农村基层开展服务, 有效地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人才匮乏问题、思想观念落后和科学技术水平低等问题,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从国家到地方政府, 应该适当的提升“三支一扶”大学生生活补助和专项经费, 至少, 应该使其基本水平与不参加“三支一扶”同学的收入基本相同。此外, 需要为“三支一扶”大学生提供一定的安家费, 并且在税收、贷款、行政事业性收费方面实行适度优惠。同时, 笔者认为, 为了增强“三支一扶”计划的吸引力, 引导大学生在农村基层最大限度的发挥聪明才智, 省和地市一级“三支一扶”办公室还应该将工作重心由以前“三支一扶”计划的组织招募和服务管理向“三支一扶”大学生服务期满后的就业扶持政策落实转移。这样, 才能把“三支一扶”计划从短期行为变为长期行为, 才能让“三支一扶”的大学生有盼头, 反过来也就更有热情做好“三支一扶”服务, 为基层农村的发展建言献策, 为自己的青春扬起风帆。

(二) 地方政府作用的改进

在以往的“三支一扶”计划中地方政府发挥的作用不是很大, 甚至有的地方政府都不知道“三支一扶”大学生到基层农村都做些什么?尤其是在“三支一扶”计划的宣传招募、组织报名、选拔考试等一直到下派基层之前, 地方政府在此项工作中的作用就更是有限。要知道, 地方政府是整体开展基层农村建设, 促进农业发展的最重要一环, 所以, 地方政府应该改进在“三支一扶”计划中的作用, 这也是促进大学生参与“三支一扶”计划热情, 保证“三支一扶”计划比例均衡的有利对策。

1加强宏观调控, 科学制定急需人才计划

在实施大学生“三支一扶”计划过程中, 要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高校毕业生人才资源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大地方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地方政府在向上一级 (通常是省“三支一扶”办公室) 上报用人计划前要采取有效措施, 抽调专门人员对基层农村急需人才精心调研。只有扎扎实实的开展调研才能详细准确的把握各基层农村急需人才, 通过调研弄清楚哪些村到底缺些什么人才, 是缺少教师, 卫生医疗人员, 还是缺少农业技术人员, 这些基层农村都是什么基本状况, 都是哪些方面制约了基层农村的发展。这样, 就为“三支一扶”需求计划的制定奠定了准确的基础。当然, 只是简单的凭调研结果上报需求计划还是不够的。地方政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还有紧密结合本地和基层乡镇的发展规划来调整需求计划, 比如, 本地五年内要积极发展农业, 那么就要在所需支农大学生的数量上给予一定的倾斜。同时, 地方政府在确定用人计划时还要充分考虑地处本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需求。和高校一起积极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 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去发挥才智, 锻炼人生。

2到校组织宣传, 积极调动学生参与热情

为了使高校有意愿报名参加“三支一扶”计划的大学生更详尽更深入的了解基层农村的基本情况, 保证选拔的大学生和自己急需人才专业一致, 地方政府在省“三支一扶”办公室公布本年度《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后, 应该组织相关部门组成专门的“三支一扶”宣讲团到本地的高校开展基层农村基本情况宣传, 同时, 把有关宣传资料在网站上进行公布, 以便对外地高校的在校生进行宣传。

3开展职业培训, 提升录用人员服务能力

当前, 各用人单位普遍急需那些既有一定理论水平, 又有很强动手能力, 既会设计, 又能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复合型大学生。只是,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 当今的大学毕业生, 理论上尚且能满足工作的需要, 但实践技能方面明显欠缺, 这同时是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此种现状, 有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完全可以为地方政府所借鉴, 比如德国的实习制度、法国重视社会实践的做法等。政府在“三支一扶”大学生上岗前可以通过开展实训式指导, 提高大学生的实践技能。

(三) 高校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支一扶”大学生实践能力低, 归根到底应该由高校来解决。一些高校早已经认识到当前大学生培养模式的问题所在, 提出了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 但在具体操作上由于高校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理念冲突而导致大学生实践能力教育陷入尴尬境地, 并且很多高校的培养方式也不尽完善, 专业教育教学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基于此, 那些定位于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高校务必要逐步修正大学生培养模式, 要特别注重培养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合格人才, 为参加“三支一扶”的大学生做好能力储备。

1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根本

千篇一律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不科学的, 是华而不实的, 高校应该从客观实际出发, 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因地制宜的修正人才培养模式, 新的培养模式应该能最大的发挥高校自身的教育科研优势, 强化直接面向基层农村建设的各类型教育改革实践, 为本地区农村基层尽可能多地输送“三支一扶”人才, 这些人才是具有实用技能的专门人才, 而不是泛而不精的“万金油”式的通用人才。高校新的强调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在目标定位、培养方式等方面体现出人才培养的差异性和特殊性, 以保证能够为各地农村培养“下得去, 用得上, 留得住”的各级各类实用性、操作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定位了, 其次重要的就在于培养方式。为了加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校要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敢于推陈出新, 一是要积极发掘实践性教学方式的专业课程, 二是要开设专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 三是要指导学生深入农村基层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2以求职能力培养为动力

“三支一扶”计划的服务期限仅有两年, 它归根到底不是最终的就业, 无论“三支一扶”服务期满的大学生最终选择考研、考公务员、还是就业, 他们大多数将来都避免不了的面临求职, 所以, 高校无论人才培养模式怎样调整都要把大学生求职能力的培养作为动力。但是, 定位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高校开展学生求职能力培养主要应该在两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是在指导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农村就业、服务;二是要通过实践教学的形式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 增强大学生的求职能力。更好地发挥大学生“三支一扶”计划实施过程中的系统性和效率性。

参考文献

[1]黄健, 孔凡涛.以高教改革为平台促进大学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的高效开展[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 23 (2) .

[2]贾新华.关于大学生就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 (8) .

[3]李丹莹, 宋欢, 曾娥.由大学生“三支一扶”透视高校教育[J].科教导刊.2009 (4) .

实施计划和过程 篇10

一、SRP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过分强调参与积极性, 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和特长

在我院, 大部分学生都以能进入SRP团队和实验室为荣。有些学生在平时的本科教学中和老师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也对所学学科和实验有着浓厚的兴趣, 这一部分学生理所当然能进入SRP的团队, 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 在对SRP团队所做的实验内容并不是很了解, 也不擅长, 甚至是兴趣并不高的情况下, 也想方设法地加入进来。其实这个恰恰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二) 项目组成员参与程度不一, 责任心匮乏

一个项目立项, 作为指导教师是要付出很多心血的, 把一部分课题的内容交给本科生来承担, 是有一定风险的。因此教师一方面必然要付出更多的心血来指导。但是作为SRP的成员, 并不是每一个成员都有高度的责任心来完成整个实验过程。部分学生可以从一而终, 但是也有部分学生, 只愿意学习实验过程中新奇的部分和仪器操作部分, 对于实验过程中大量的枯燥实验数据积累和重复的操作感到厌倦。对实验的进度包括实验的完成度, 都缺乏科学工作者应有的高度责任感。

(三) 科研的连贯性和完整性仍然不足

尽管SRP要求的是一个完整的实验过程。要求有完整的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和实验总结资料。但是在实施过程中, 这是一个几乎很难实现的情况。一方面由于实验结果的不可预期, 不一定都有理想的结果, 另一方面, 我们也发现, 在近几年的SRP项目中, 部分项目设定的目标过高, 对于本科生培养来说不必要也不合理。由于SRP的特殊性, 它只是学生在课余时间的一个实践活动, 学生并不是全日制在实验室, 很多课题算得上是有头无尾, 完不成实验目标也是不了了之。

(四) 教师无法做到全程指导

本科生的SRP活动, 虽然一方面是科研实践, 但是另一方面其实更重要的是注重对本科生的人才培养, 部分老师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只注重让学生完成实验课题, 而忽视了对本科生的人才培养。甚至有些教师申请好课题以后, 对学生的实验进展几乎不闻不问, 或者完全交给自己的研究生来管理, 这些都是非常不合理的。

二、加强和改进SRP训练计划的对策

(一) 把好三关:学生关、课题关、指导教师关

首先对于能进入SRP的学生, 要有一定的把关。知识水平不一定是最重要的, 但是兴趣爱好要放在第一位。对于科研的题目, 也要严格把关, 对于完成难度大的课题, 一定要修改, 尤其是对于一些实验结果不可预期的, 更是要严格限制。另外, 对于指导教师也要从严把关, 没有时间和没有责任心指导本科生成长的老师应该限制其作为SRP的指导老师。

(二) 实验过程中应该多交流、多讨论

SRP实施过程尽管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困难, 影响实验过程的顺利进行。但是这些困难拿出来讨论或许可能会有好的解决办法。适当的讨论完全可以进一步提高SRP活动的影响力。

(三) 实验设计要尽量考虑多种因素, 包括学生的社会兼职等情况

欢迎学生尽自己所能加入SRP的活动, 但是也应该尊重学生发展自己个性和多方面能力的需要。如果有些实验需要一整天的时间, 那么就要尽量安排在周末, 有些连续周期长的时间, 可以考虑放在寒暑假等。这样既能保证实验的相对顺利进行, 也保证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同时要进行责任心的培养, 要满怀热情、高度的责任心去完成SRP课题。

参考文献

[1]马玉香, 宋朝晖, 赵亚红, 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与管理研究:以石河子大学为例[J].现代企业教育, 2009 (24) :236-237.

[2]王丽红, 坎杂, 李成松, 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研究, 2009 (4) :46-47.

上一篇:《人生》的当下意义下一篇:营造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