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互动关系

2024-08-16

社会互动关系(精选十篇)

社会互动关系 篇1

互动一般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与具体情境下,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它是指人们通过信息交换和行为交换所导致的相互之间心理上和行为上的改变。

一、后现代理论的师生互动关系

在后现代理论中,权力是一个核心概念。作为后现代理论的代表人物,福柯将权力、权力实践引入教育理论,并把师生互动看成是权力关系。福柯在分析知识与权力关系的时候,借助了话语的概念(discourse),即不仅包括所思所言为何,更包括谁在说,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说,即话语的权威性。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大规模办学逐渐兴起,研究的重心从社会结构转向学校内部,从权力的视角剖析学校中的知识、文化规则和师生的互动等。

本文所指的是学校的师生互动关系。师生互动中的权力实践有以下几个重要的途径:规范化,可视性,惩戒与奖励。

从规范的角度而言,教育作为一个标准化工厂,把人作为一个规范化的产品产出,教师在其中充当规范的执行者,将学生的个性定义为杂草,努力通过教化将其铲除。教育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准则和规范,通过教师的实践,学生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来实施每一个行为,学习学校要求的知识和技能。

从可视性的角度而言,学校为培养学生驯服的行为,在学校范围内严格设计,设定精确的活动时间、成文的学生规范、内在的校园文化,并赋予教师以日常考试、档案管理、期末鉴定等权力。教师意味着可以随时观察学生的行为,并对其作出评价;而学生在这种严厉而绵密的权力监视下,必须用自我意识持续对自身进行监控,这种监控不仅包括可见的行为和言论,更包括不可见的思想。

从惩戒与奖励的角度而言,学校教育所遵循的是榜样教育,学生被积极地加以引导,用奖励来敦促学习,用惩戒来消除个性。教师在日常实践中,对学生的行为一边加以约束,一边加以鼓励,并通过设置榜样,设立奖赏的方式,给学生以刺激,让其实现从善如流。

二、传统学校环境下的师生互动关系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关系一般被认为是不平等的,教师处于优势地位,即宣告着学校生活中教师对学生的控制是一种客观的社会事实。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规则和纪律的约束,以达到规范其行为的一种互动控制策略。教师通过语言、动作、手势、眼神等一切可以传递反馈信息的媒介,控制着课堂和学生。

从规范化的角度分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完全控制着学生的活动,除了教学外,还将相当一部分精力放在对教学规则、课堂秩序及纪律的维护上,其约束纪律、询问、提醒、指令、评价等行为主要是围绕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展开的。学生在这种控制下,通过外界和自身的双重约束进行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教师顺利进行教学活动,也能帮助学生静心学习。

从可视性的角度分析。首先,教师通过对教学时间的控制,将学生完整的课堂生活时间划分为时间单元,每一个时间单元对应一个教学活动。教师维护着时间单元的界限,并对不遵守执行的学生进行批评或惩罚。不仅如此,教师还对教室的空间进行控制,学生在事先编排的座位上进行学习,任何的小动作都很容易被教师发现,因此,也能减少学生学习不专心的可能。其次,教师能通过日常的作业、小测验等,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回答,对学生某一阶段的学习效果进行详细评价,调整教学内容。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所思所想起着加工和过滤的作用,学生直接接受这种加工后的信息,而不对这些信息进行思考。

从惩戒和奖励的角度分析。课堂中的教师对学生的积极表现给予肯定的评价和赞赏,不仅使受到赞赏的学生得到鼓励,还使其他学生受到激励,努力表现以期得到同样的待遇。一方面,这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积极影响整个课堂环境,以及学生的心态,另一方面也容易引起学生之间的竞争和压力。而对于课堂上不积极甚至影响课堂教学的学生,教师采用惩戒的方法,维护课堂秩序,并努力避免出现妨碍教学进展的情况,为自己的工作减少一些变数或不稳定因素。

当然,传统课堂的教学有其优势之处。因为课堂是在教师的意识控制之下的,教学的知识和意义必须是绝对客观或者是确定无疑的,而学生由于缺乏相关的经验,对知识的理解很可能是不正确或不全面的。教师在向学生提出问题时,就已经对所谓的标准答案进行了预期理解。因此,教师总能在课堂中占据控制地位,并及时将学生拉到预期的答案上来,因而也能容易地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同时,教师还将课堂教学简化为知识传授的过程。学生的学习仅限于“听讲—理解”,这样避免师生在一个问题上过多停留,便于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尽可能多的、确定无疑的知识,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三、网络环境下的师生互动关系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网络课程出现,很多传统的课堂环境中也会加入网络的元素,甚至直接由教师组织学生在网络上进行教学。网络环境下的师生互动情况比起课堂来说,在教学内容设定、教学活动组织、教学结果评价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多不同之处。例如,在获取信息如此便利的网络时代,基本知识的传授不再是学生对教师的最热切的期望,学生更关注的是研究方法上的深入和实践性指导。而教师也不能对教学活动的实施环节完全进行控制,而更多的是起到一个指导和辅助的作用。

从规范化的角度而言。在网络环境下,传统的面对面教学被人机交互所取代,教师不能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除了制作网络教学课程,尽量提供教学资源外,完全不能对学生进行规范。在这种状态下,教师和学生之间通过网络的连接,失去了传统的规范,不能确保教学过程真正被学生所接受。

从可视性角度而言。教师在网络教学中提供教学内容,不规定学生依次学习的路径。学生可以利用课余的分散的时间来学习,并不要求在一个确定的时间量度和范围内学习,学习的灵活性大大增强。教师通过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学生可以在网络上大量搜索资源,形成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鉴定,并给出答案,这些问题不存在标准的答案,这能促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帮助学生激起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自我建构。而教师不再作为教学的控制者,而是通过电子邮件、论坛、博客等方式,以合作伙伴的方式参与到学生的意义建构中去,实现与学生之间的意义分享。教师采用的评价方式也由总结性评价变成结合了形成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等多种方法。

从惩戒和奖励的角度而言。网络环境下教师不能直接通过例如手势、眼神等行为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评价,只能通过语言对学生的行为做出反馈意见,这种反馈意见很多时候是不及时的,而且效果也不能达到预期。对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能做的努力并不大。

网络环境下的师生互动关系,其优势在于教师的绝对控制权力的转移,而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能自主建构知识和意义,对于学习的效果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不足之处也很明显,即学生失去了传统的教师控制,如果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很容易导致学习的荒废,而不能达到教师预期的学习结果。因而,在网络环境下,需要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反馈,通过论坛、档案袋的形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完全脱离可视性的师生互动,是不利于教学活动开展的。

四、总结

传统的课堂教学虽然经历了由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模式的转变,但是并未从根本上转变教师是知识传递者、学生是知识获得者这样的角色特征,因此,教师和学生公认的教育过程就是知识传递的过程。

而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和教师在获取信息资源上是平等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甚至会比教师掌握更多的知识。在这种背景下,就涉及师生双方在互动环境中的角色认定是否同一的问题。比如,在网络环境参与的教学中,如果教师仍然把面对面教学看作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进而把自己的角色仅定位于传授知识,而学生却已经在网络中获取了教师将要传授的基本知识,甚至比教师掌握的还要多,教师的智者形象就会受到巨大影响。同样,如果教师完成了角色转变,而学生却没有完成,那么教师对学生的角色预期也会产生偏差。无论哪一种情况的出现,都不利于师生互动的顺利进行。

在现代社会的师生互动关系中,传统的课堂环境和兴起的网络环境是同时存在的,它们之间应该各自结合自身的不足和对方的优势,进行比较并及时改进,为知识的顺利传递提供良好的条件。

摘要:现代社会的发展, 尤其是随着新兴的网络教育的出现, 师生的互动关系也在发生着变革。本文首先讲述师生互动的理论, 然后结合福柯的后现代理论分别对传统学校教育和新兴网络教育环境下的师生互动关系进行阐述, 并作出总结。

关键词:师生互动关系,后现代理论,传统学校环境,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叶子, 庞丽娟.师生互动的本质与特征[J].教育研究, 2001.5.

[2]郑三元.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控制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2.12.

[3]白淑英.网络时代师生互动的结构简析[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2003.2.

[4]徐波, 韩玲.从福柯的《知识考古学》看其后现代主义思想[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2003.9.

科技与社会互动关系的历史审视 篇2

科技与社会互动关系的历史审视

历史地、辩证地考察科技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发现,二者的互动过程是一个辩证的.否定过程,其大致经历了古代科技与农业社会的原始融合、近代科技与工业社会的分离、当代科技与知识社会的全新的全面融合等阶段;各阶段特征迥异但又紧密相连,从而构成科技与社会互动历史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作 者:蒋美仕 刘业军 雷良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文法学院,湖南,长沙,410083刊 名: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年,卷(期):23(4)分类号:C919:G关键词:科学技术 社会 互动 历史 审视

社会互动关系 篇3

席琰妍

特奥多·阿多诺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中坚力量,他的美学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社会价值。 本文通过对阿多诺美学思想的分析,结合当今文化工业和现代艺术的现状,解析阿多诺的美学思想和当代社会的互动关系。文章从阿多诺美学思想中对文化工业的批判和对现代艺术的推崇为出发点,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出了建议。

阿多诺 美学思想 文化工业 现代艺术

注:本文参与国家社会基金艺术学项目“阿多诺音乐社会学思想与中国当代音乐发展趋势研究”,项目批准号:12BD027。

自90年代以来,国内外掀起了对法兰克福学派著名理论家阿多诺的学术研究,他是20世纪西方美学史上一位不容忽略的批判者,一生著作颇丰,主要集中在哲学、美学理论领域。 阿多诺是一个极具哲学意味的美学家,以他“否定的辩证法”和对文化工业的批判及对现代艺术的独特见解,将西方美学理论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时至今日,我们不得不承认阿多诺的一些思想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显示了他惊人的预见性。而今面对当代社会的诸多现象,我们重拾阿多诺的理论,不禁会引起思考。

一、阿多诺的美学思想

阿多诺的美学思想是以德国古典美学为基础的,他继承了前人的美学思想,如康德的形式主义、精神分析学以及黑格尔和卢卡奇的美学等。 在此之上,他阐述了自己的美学观。

1.深刻的批判:文化工业导致艺术的蜕变

“否定”和“批判”的思想是阿多诺美学理论的主体,要研究阿多诺的美学思想就一定要明确,他“否定”与“批判”的实质和对象到底是什么。

阿多诺美学思想中最突出的理论是对“文化工业”的批判,这里的“文化工业”并不是完全等同于所谓的“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它是以科学技术媒介手段为载体的通俗化、大众化的艺术文化类型。①他对于文化工业的批判大致体现在三个方面:对文化商品化的批判、对文化创作者主体性沦丧的批判和对机械复制的批判。同时阿多诺也借鉴了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论和艺术生产理论来批判文化工业。 马克思认为,“当以生产商品的形式进行劳动产品生产时,就具有了拜物教的性质,商品生产和拜物教是无法割裂开来的。 ”②阿多诺继承发展了这两种理论,认为文化产业具有了商品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已经打上了拜物教性质的烙印。 阿多诺认为,文化工业下的艺术生产必然会导致创作者自我性的丢失。 标准化、模式化、同一化是文化工业的特点。 为了使艺术品满足当今的市场需求,资本家会对创作者形成种种限制,创作者为了生存、为了获取劳动的报酬,只能一次次沦为资本家的雇佣者,按照资本家的要求去创作出可以迎合市场需求的艺术作品,艺术创作将会走向标准化和单一化,也将失去其社会批判性特征。长此以往,作为接受者的大众也逐渐丧失了对现实社会的反思能力。 阿多诺断言:“艺术可能已经步入它的没落时代,恰似黑格尔在150年前预言的那样。 ”③最终,阿多诺批判艺术的蜕变,根源仍然是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对人性的压抑的批判。

2.极力的推崇:为现代艺术辩护

阿多诺认为当今的世界是一个被极度“异化”的世界,艺术已经不能单纯的反映社会现实,粉饰太平,艺术要创造一个与现实完全不同的世界,以此来批判现实社会的丑恶。 面对异化的世界,艺术应该担负起批判的责任,他赞成艺术的否定性:对现实事物的远离和彻底否定、对艺术和谐外观的扬弃。“成功的标准在艺术中是双重的:首先,艺术作品要将材料与细节在形式上进行融合;其次,切勿抹去整合过程中的一切痕迹,而应在审美总体中保留那些抵制整合的痕迹。 ”④阿多诺极力赞扬以勋伯格为代表的现代艺术,认为艺术既不应该被“描写”也不能被“象征”,而更应该直接表现人类的精神世界与情感体验,而现代艺术采用夸张、想象、意识流的手法,利用不完美、不和谐的、零碎的元素否定了全世界,创造了一个荒诞的世界,这在现实中并不存在,以此来与这个异化的现实世界相远离、相批判,从而给予艺术新的生命力。 现代艺术的创作者,通过否定远离现实事物进行艺术创作,对艺术和谐外观的摒弃给读者展现了一个异样的世界,从而引发了人们更深入的思考。 阿多诺说,现代艺术是通过艺术形式把人们在现实世界中丧失的追求和人性,重新呈现出来,在进行社会批判的同时也给予了无限希望。

二、当今社会的趋势及现状

当代社会特定的背景下,使阿多诺批判和推崇的事物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境地。 文化产业的兴起,自是源于它的优势,现代艺术的没落同样是各种因素所导致的。

1.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

对“文化工业”的论述,理论界一直褒贬不一。 波德里亚的论述中,“复制代替生产,符号和代码的增值替代了意义的存在,单一性的复制取消了意义存在,我们正处于一个空虚无根的后现代世界,这将是伦理学的巨大失落。”⑤布尔迪厄认为,现在决定艺术价值的不是艺术作品也不是艺术创作者本人,而是社会机制、是大众媒介、是文化工业。 同样有人为文化工业辩护,如英国的伯明翰学派就非常认同文化工业的社会解放功能和积极意义。 费斯克的“两种经济”的理论:金融经济和文化经济。 认为文化固然商品性了,同时商品也具备文化性了:大众也拥有了“裂解文化商品的同质性和一致性,袭击或偷猎文化商品的地盘”的权利和实力。⑥

在中国,理论界关于文化工业的论述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一些学者延续了西方批判理论的范式,认为当代中国的文化工业是娱乐性的、肤浅的、泛市民的文化;90年代中期,一批学者对文化工业采取的极“左”的批判,认为这是中产阶级的文化,是一种抹杀了贫富差距和阶级冲突的意识形态。 反之,金元浦、陶东风等学者则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世俗化转型的角度肯定了文化工业进步对社会所产生的政治意义,他们坚持认为大众文化和文化工业,体现了弱势群体的利益,有利于推进民主化的进程。

目前,中国正从以政治为主导的社会形态向以经济为中心的形态转换,国家大力提倡文化产业的建设,景德镇的陶瓷大批量的生产、蒙娜丽莎的微笑随处可见;各种传播媒介,如电视、电影、广播和书报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流行音乐遍布大街小巷,受众群体广泛;人们视爵士乐如激情的释放。 阿多诺深刻批判的“文化工业”以及流行文化,在当今社会显然占有巨大的市场。

2.令人怯步的现代艺术

现代艺术之所以受到阿多诺的极度青睐,是因为现代艺术能充分体现他的“否定辩证法”,并且生动地表现出了阿多诺内心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愤恨和发泄。 然而,现代主义作品,其中确实有一些能打动人的作品,但另外的大部分,的确存在让人难以理解的事实。现代艺术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遭遇了一些窘境,现代艺术被抽象性、晦涩性笼罩,使得大众对于这些“荒诞”的艺术形式无法接受,出现了指责、嘲讽甚至是激烈的批评。

在现代艺术出现之前,艺术是其创作者将自己对于社会和世界的审美体验与精神感受融汇于艺术作品中,在大众进行艺术鉴赏时实现与他们的情感和精神的交流,形成共鸣。而现代艺术是主观的、自我的、超越现实的,使得现代艺术与大众的距离拉远了,创作者们似乎在艺术创作中切断了与受众的交流和沟通,过于以自我为主。 为了追求这种艺术上的主观,艺术由表现世界变为了探索世界,现代艺术在标新立异的路上越走越远,而且没有给今后的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和余地。也正是因为现代艺术十分追求标新立异,不屑于主流艺术为伍,所以他没有被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使得受众群体较小发展空间不足,因此目前现代艺术被称为一种“精神文化”。 而且,由于现代艺术怪异的艺术表现风格,其产物通常和绝望、疯狂等扭曲的情感相联系,也使得他们目前为止还不太可能成为一种能被社会大众广泛接受的艺术品种。

三、结语

阿多诺对于同一性的批判,在当代社会显示出了令人惊讶的预见性,当代社会就像一个大熔炉,各色各样的人和事参与其中,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自己的个性,而艺术也悄无声息地抹去了应有的色彩。 阿多诺极力推崇的现代艺术、无调性音乐,在众人眼中似乎并没有得到认可。当代社会确实应注重个性和特色,毕竟“不同”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存在的意义。 而今,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也让中国不可避免的卷入了“全球化”的进程之中。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中国的文化事业推向市场,文化、艺术的商品化已经不可逆转。 许多资本主义社会出现过得现象在今天我们的社会中也时常发生。因此,阿多诺对于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的批判理论与我们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和重大的警示作用。 阿多诺对于文化工业的批判理论见解深刻,对于我们建构中国大众文化理论和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是中国有着和西方不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在当代社会的一些具体问题上我们依然需要通过借鉴他人的理论,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路。中国的文化工业有顺应市场经济和现代科技发展的积极地方面,同时也要注重艺术、文化作为人们精神领域的一部分所应该具有的本质特征,区分人类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显著不同,防止在文化产业的背景下,艺术和文化全盘被商品化了。 在文化产业蒸蒸日上的现实形势下,要对文化和商品两者有一个宏观的、确切的把握,恰当地找到中间的临界点,避免我国文化产业具有商品性突出、艺术品质不高的特点,以保证健康正确的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

注释:

① 王玥 .文化工业和大众文化的生成境遇 [J].边境经济与文化 ,2006.2.84-85.

②霍克海默,阿多诺, 洪佩郁,蔺月峰译.启蒙辩证法[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③阿多诺, 见将孔阳主编. 美学理论[A]. 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下)[M].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P.445.

④【德】阿多诺, 王柯平译.美学理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32.

⑤周宪.二十世纪西方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⑥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社会阶层结构与教育公平互动关系 篇4

一、社会阶层结构与教育公平的内涵

(一)社会阶层结构的内涵。社会阶层结构是一个国家社会结构的骨架,包括静态层次的社会分层和动态层次的社会流动两个纬度。社会分层是指根据一定的社会属性,社会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层次的过程与现象。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阶层结构中的地位变迁,即从某一种社会地位转移到另一种社会地位的现象。社会流动以社会分层为前提,社会分层通过社会流动得以实现,二者都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

合理的社会分层有利于社会各阶层成员之间利益占有与分配关系的和谐,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适当的分层和差距使社会中下层有了向上攀升的动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但如果差距过大,又会造成社会的两极分化,就会影响竞争的公平和社会稳定。因此,通过恰当的社会流动调整社会分层意义重大。良性的社会流动能充分调动社会各个阶层尤其是中低层社会成员的积极性,能有效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形成经济结构变动与社会结构变动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因此,应建立健全合理的社会流动机制,增加人们对阶级分层的认同感,形成一个与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变化相适应的公正、合理、开放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

从宏观层面考虑,在政治经济制度和政策安排上,一直深刻地影响着个人乃至阶层的社会地位与流动机会。从微观层面考虑,影响社会流动的一般规则可归为先赋性规则(即个人与生俱来的社会属性,如家庭出身、体质容貌、性别等)和后致性规则(即个人通过后天努力所获取的社会资本,如知识、技能、学历等)。社会阶层结构的演变是在制度—政策安排与先赋—后致规则共同作用下的社会流动过程中得以实现。一般来说,封闭性社会里,先赋性规则占据主导地位;而在开放性社会里,后致性规则是主要的社会流动规则。

(二)教育公平的内涵。教育公平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在社会分层的条件下,真正的教育公平是不存在的。在探讨教育公平时,不能脱离社会发展阶段和具体的社会制度来谈教育公平,应把它与社会阶层结构和由此产生的阶层差别结合起来,把它与国家制度—政策相联系;不能过分强调绝对平等,把教育公平理解为人人接受同样的教育。既要看到教育不公平的现实,又要看到其产生的根源,尽量从社会各阶层受教育的权利、机会加以比较分析,才能有效理解教育公平。

综合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教育公平给出的定义,本文认为教育公平应包括以下内涵:(1)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展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这两个基本要素,这里主要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即指能力相同的人,不论其种族、性别等都有相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2)教育公平与社会分层紧密联系。它是指社会各阶层的成员,不论其家庭背景、个人出身,都有同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3)教育公平与国家制度—政策安排相关,是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原则。(4)教育公平与特定的时代相关,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概念,是一个由追求低层次的机会公平向追求高层次的结果公平演进的历史进程。

二、社会阶层结构对教育公平的影响

社会阶层结构本身就是社会不公平的体现,表现为社会成员对社会资源不平等占有的关系。不同的阶层拥有的权力资源、经济资源不同,这必然会影响各个阶层对教育资源的占有。

(一)各阶层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影响着教育机会的均等.文化资源具有明显的代际传承性,而且越是精英的文化,其代际传承性越强。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一种手段。父母的文化程度会直接影响其子女受教育的机会和程度。研究表明:总体来看,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子女拥有的入学机会就越多。我国各阶层的社会成员所拥有的文化资源差异很大,这在很大层面上影响了下一代的受教育机会和水平。

(二)各阶层的职业职位差距扩大了教育机会的不平等。职位不同意味着地位不同、权力不同。家长的职业职位对教育入学机会有很大影响。教育公平受到权力的干扰,社会成员不同的职位形成不同的权利阶层和利益阶层,从而影响其在教育上的态度和能力,使得教育公平的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扭曲。

(三)各阶层家庭经济收入差异的增大催生了更严重的教育不公。各阶层家庭经济收入差异的增大,致使其教育消费方式不同。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子女能够有足够的经济保障学业完成;日益增长的教育费用会使低收入家庭承受过大经济压力,这必然会影响其子女对教育类型、程度的选择。

(四)现有的社会分层提升了人们对教育公平的追求。社会分层具有促使人们奋发努力的积极意义。由于社会资源对于形成高层次的社会地位具有重要意义,而高层次社会地位对于占有社会资源尤其是社会稀缺资源更具有优越性,这会鼓励人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积极努力、奋发进取,不断提升社会地位。柯林斯认为,教育是社会各个集团为达到自己目的的手段,是为获得经济优势、地位与统治权的社会斗争的一部分。因此可以看出,越是复杂的社会分层,越能激发底层社会成员,特别是弱势群体对教育公平的需求。

三、教育公平对社会阶层结构的影响

教育的首要社会功能是社会化。教育通过对被教育者的社会化过程,维护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再生产的社会关系。教育的另一重要功能是帮助社会对个人进行筛选、教养和安置,促进社会阶层流动。教育与社会流动和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虽然社会分层影响和决定了社会成员对教育资源的占有,并通过教育复制着已有的阶级结构,但同时有助于促进社会不同阶层之间流动。具体表现在,教育为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动提供了渠道。特别是对于处在社会阶层较低的人来说,教育是改变自身命运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手段,是现代社会主导社会流动的最重要的机制。教育的社会功能可以通过对教育公平的实现,使每一位社会成员都能公平地通过教育促进自身的发展。

教育公平对实现合理的社会分层起着平衡和调节作用,能促进良性社会流动,牵引社会阶层结构正向变迁。反之,教育不公平会助推社会分化的加剧。竞争、筛选是影响社会分层的基本因素。现代社会的竞争是从对教育资源的竞争开始的。教育资源的竞争不过是社会分层的折射。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往往由于教育水平的低下以及各种知识技能的缺乏,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限制了他们进入主流社会,使社会筛选的公平性大打折扣,阻碍了社会流动的正常进行。由于教育结果不公平而产生的“文凭主义”、“文化壁垒”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原有不平等的社会阶层结构。这会激发社会矛盾,增加社会动荡的不稳定因素。

四、社会阶层结构与教育公平互动关系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社会阶层结构与教育公平的互动关系:教育公平的实现能促使后致规则成为社会流动的主导机制,从而影响形成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教育不公会引发先赋规则在社会流动中起绝对作用,形成封闭的社会阶层结构。

两者间的消极影响:社会阶层结构中的不公影响着教育的公平,反过来,教育的不公会进一步促使社会朝着两极分化的方向发展,增强人们的不公平感,影响社会的整合度。社会分层使得教育资源分配不公,不同阶层难以获取均等的教育机会,就会造成教育的结果不公平。这会使得先赋规则成为社会流动的主要动力机制,阻碍顺畅的社会流动,形成文化壁垒,进一步强化了原有不平等的社会阶层结构,进而促成封闭的社会分层结构。不合理的分层结构则会影响制度政策的导向,会导致更大程度的教育不公。

社会保险关系转移 篇5

今天遇到件头疼的事情,不知道从哪里开始着手去做,还请大家帮忙指点一下! 由于工作的原因有变动,在一个市范围内,不在用一个县(区),在公司人员去办理社保关系转移手续的后,告知我这个区无法办理转移手续,要就是我这边重新开始缴费重新保,同时以前缴费的费项目不在其中,要是这样,那不是让我多交了几年的冤枉钱,钱就这样不知不觉间消失了,那要是我现在在A省,以后回A1省,那转不回去,那现在缴的社保也不就报废了!最后在每个区、县、市缴的社保都是浮云,缴了一辈子社保,最后还要自己或是自己的下一辈来保自己!心里那个酸啊! 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样的办法可以帮忙解决,诚谢!

[社会保险关系转移]

社会互动关系 篇6

关键词:构建;新型师幼关系;幼儿;社会性发展

一、引言

幼儿社会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幼儿未来成长和发育,是现代幼儿教育中的难点和重点。传统的师幼互动关系相对落后,没有充分发挥幼师对幼儿的影响和带动作用,在推动幼儿社会性发展方面存在欠缺。

基于此,通过浅谈构建新型师幼互动关系,以期能够为有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希望能够推动幼儿社会性发展。

二、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經研究发现,大部分幼师在幼儿教育中都秉承着传统的教育观念,其集中体现为两点,过于重视对课堂纪律的约束和过于在意对师者威严形象的塑造。

在这种背景下,幼师在课堂教育中对幼儿的言行举止有严格的控制和约束,不允许幼儿乱动乱说话,以求保证课堂纪律。同时,在与幼儿交流互动中,幼师的态度较为死板,表现的不够亲近,通常是为了营造一种威严,以此保证自己对幼儿的威慑力。

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虽然从一定程度上确保了课堂教学的纪律,保证了教学质量。但在死板的教学观念下,幼师与幼儿的互动关系受到极大影响,让幼儿无法在幼师面前表现自己天真的态度和言行,阻碍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因此,幼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也就是要使幼师的身份转变地位调低,使自己成为幼儿可以信赖的朋友。简单地说,幼师应该鼓励幼儿与自己进行互动,并且通过一定的手段增加自己与幼儿互动交流的机会。

同时,幼师应该对课堂教学的方法和观念进行改变。在课堂教学中,幼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解开对幼儿巨大的束缚,尽量使课堂教学的气氛变得和谐与轻松,要让幼儿能够在课堂中更加好活泼,而不是始终压抑在紧张严肃的气氛下。

三、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标准已经明确地指出要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一点在幼儿教育中同样适用,并且能够有效地促进新型师幼互动关系的发展。

在传统的幼儿教学中,幼师往往是以教案为基准、以教学内容为导向,但在课堂教学中忽视幼儿的主体作用,只是一味地追求完成教学任务,对幼儿进行灌输式的教育。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幼师才对课堂教学的纪律有严格的要求,对幼儿的思想存在一定的约束。

因此,幼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要引导幼儿进行更多的自主学习,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到教学安排和设计中。例如,幼师可以引导学生制定游戏活动环节,结合幼儿的意见和意愿来制订游戏活动。在此过程中,幼师与幼儿的互动交流达到一定的程度,能够吸取幼儿的意见,也能够让幼师更能理解和掌握幼儿的所需所想,这就能帮助幼师与幼儿构建更好的互动关系。

四、幼师的态度是师幼互动关系发展的关键

最后,幼师的态度是推动师幼互动关系发展的关键性力量。幼师对幼儿的态度应该始终是亲切和亲近的,这样可以降低幼儿对幼师的抵触,增加幼儿对幼师的信任感和亲近度,让幼儿更愿意与幼师互动交流。

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幼儿希望老师在教学中能够多笑。这个简单的愿望集中体现出幼儿对幼师亲近态度的迫切希望。因此,幼师应该始终与幼儿保持亲近,不能把生活中的情绪和态度带到教学中,才能构建新型的互动关系。

五、结束语

总的来说,构建新型师幼互动关系是推动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新方向,同时也是幼师发展的必然趋势。幼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同时注意自己的态度,才能够让幼儿感觉更加亲近和信赖,最终达到推动师幼互动关系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张丽萍.构建新型师幼关系 促进师幼共同发展[J].甘肃教育,2011(10).

社会保障支出与投资互动关系研究 篇7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社会保障支出也呈现出逐步稳定增长态势, 社会保障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社会保障作为一种收入再分配的手段, 可以对我国的社会需求和收入分配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良好运行的稳定机制和调节机制。

二、文献综述

国内外对社会保障支出与投资的相关性研究却比较少, 我国学者较多的对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相关性进行的研究。林治芬 (2002) 研究表明社会保障支出占各级财政支出的比重较小, 并与各地经济实力不相匹配, 而这种地区差异是与各地产业结构和经济体制有较高的关联度。董拥军、邱长溶 (2007) 则通过省际数据分析得出: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是存在负相关关系的, 社保支出是通过投资率、人力资本技术和储备水平来影响经济增长的。陈元刚 (2007) 则通过分析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适应性, 社会保障体系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合理性, 得出:经济发展水平对社会保障水平会产生制约的作用。吴兴华 (2010) 通过建立回归模型, 得出人力资本与投资、社会保障与投资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同时人力资本和社保支出的提高有助于投资水平的有效提升。孙文基, 李建强 (2011) 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 研究了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城乡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 得出城乡收入分配、经济增长均对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有显著影响的结论。本文拟通过探索社会保障支出与投资之间的互动关系来找出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切合点, 并能够积极调动、利用两者之间的关系, 来保持我国投资和社保支出的稳定增长, 以推动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三、研究设计

(一) 研究假设

社会保障保证了低收入水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有利于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刺激消费需求, 增加国民收入, 还有利于为投资者提供心理支撑, 增加投资倾向, 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投资的增长。社保支出对消费和投资需求有着积极的影响, 社保支出的增加会导致投资的增加, 同时投资增加所产生的收益, 将增加用于社会保障的投入资金, 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促进社保支出的稳定增长, 只是两者相互作用的程度不同。因此本文提出以下两个假设:

假设1:社会保障与投资互为双向因果关系, 呈正相关关系

假设2:在长时期里, 社会保障支出对投资的影响较大, 呈逐步增强的效应

(二) 数据选取及变量定义

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劳动统计年鉴》, 样本区间为1990—2009年, 变量选取投资 (i) 和社会保障支出 (s) 。投资由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企业投资、居住投资) 和存货投资 (每年的存货投资大约为GDP的1%左右组成) 。社会保障支出主要是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和社会保险基金支出 (财政支出中的社会保障支出和社会保险的总和) 。

四、实证分析

(一) 描述性统计

在1990-2009年的近20年间, 我国社会保障支出总体呈不断上升趋势, 社会保障支出从1990年的206.92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19909.28亿元, 每年按25.65%的速度增长, 增加了近96倍, 可谓发展迅猛。我国的投资水平总体上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尤其从2003年开始增长迅猛, 1990年投资总额为4635.97亿元, 到2009年为228003.87亿元, 增加了49倍。从90年代开始我国社会保障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但是与投资总额相比较, 社会保障支出仍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可以看出, 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绝对值是不断增长的, 但名义社会保障支出与各年的支出适度水平下限相比仍存在着差距, 而且是不断加大的,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实际社保支出水平几乎是没有太大变化的。

(二) 平稳性检验 (ADF法)

对变量的自然对数Ln I、Ln S进行单位根检验, 可以看出序列Ln I、Ln S存在单位根, 是非平稳的序列。序列一阶差分DLn I序列不能通过1%显著性水平下的检验, 但可以通过10%与5%的检验, 而序列Dln S在各置信水平下都是平稳序列。故选取的临界水平为5%, 即得到Ln I~I (1) , Ln S~I (1) 。

(三) 误差修正模型

具体为:

(1) 协整检验。通过运用协整系统的误差修正机制来进行进一步的解释:社会保障支出与投资两者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Johanson检验结果表明Ln I和Ln S两个时间序列变量中至少存在一个协整关系且只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协整检验结果则表明: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与投资之间是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的 (见表2) 。

(2) 误差修正模型。根据Granger定理, 通过使用EG两步法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ECM) 。

建立长期关系模型, 即协整方程:

LNS=1.846+0.773*LNI

从长期来看投资水平对社会保障支出有着显著的影响。并可得到误差修正序列:

ECM=LNS-1.846-0.773LN。

建立短期动态关系, 即误差修正模型:

DLNS=0.426-1.140*DLNI+0.635*DLNI (-1) -0.153*DLNI (-2) -0.410*DLNI (-3) -0.211*ECM (-1)

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与投资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投资每增加1%, 将带来社会保障支出0.773%的增长。在短期里, 投资对社会保障的影响具有滞后性, 表现在前一期的投资对社会保障支出具有正向拉动作用, 每变动1%, 社会保障支出将增加0.635%。当期以及滞后二、三期投资都对社会保障支出产生反向作用,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当期的投资, 每变动1%, 社会保障支出将减少1.140%。说明当期的投资对社会保障支出有制约作用, 而前一期的投资却有助于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 原因可能在于当期国家用于投资多时, 会相应减少对社会保障的投入, 相应减少了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 二者呈负相关。同时, 如果前一期的投资发挥效果, 产生较高的收益, 则会相应增加对当期社会保障的投入, 增加当期的社保支出, 二者表现出正相关关系。误差修正项ecm (-1) 的系数为负, 说明对社会保障支出增长起促进的作用。ecm系数为-0.211, 长期均衡趋势误差校正项对投资增长的调整幅度为21.1%, 表现出较强的调节作用。

(四) 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来进一步验证: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与投资两者之间的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表明序列LNI和LNS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见表3) 。

(五) 向量自回归模型

具体步骤如下:

(1) 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建立。利用序列Ln I和Ln S建立VAR模型, 并根据AIC和SC最小准则, 确定模型中变量滞后的阶数为一阶到二阶。将作为内生变量的序列Ln I和序列Ln S滞后1~2期的值, 再通过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该模型, 可得到如下方程:

LNS=0.708*LNS (-1) +0.149*LNS (-2) -0.008*LNI (-1) +0.114*LNI (-2) +0.324

LNI=0.085*LNS (-1) +0.009*LNS (-2) +1.697*LNI (-1) -0.829*LNI (-2) +0.670

(2) 向量自回归模型的稳定性检验。从图2中可以看出所有系数矩阵的特征值的模都小于1且都在单位圆内, 表明建立的VAR模型是稳定的。

(六) 脉冲响应函数

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与投资之间存在长期密切联系。如图3可见, 在短期里, 社会保障支出对投资前期有一个微调, 之后产生一个持续稳定的正响应。从长期来看, 社会保障支出对促进投资的正向拉动影响时限更长, 更有效益。社会保障支出对投资有较大的影响, 对拉动投资有正向作用。从某种角度上来说, 社会保障支出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社会公共投资。同时, 投资对社会保障支出也会产生持续平稳的正向收敛趋势, 表明投资对社会保障支出也具有积极的拉动效应。投资水平的提高将产生较多的收益, 从而会增加用于社会保障的投入资金, 有利于保证社会保障收入的稳定性增加, 社保支出的增长, 对提高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七) 预测方差分解

方差分解描述了冲击在社会保障支出和投资的动态变化中的相对重要性。社会保障支出的波动在第一期只受到自身波动的影响, 而投资对社会保障支出的波动冲击 (即对预测误差的贡献度) 在第二期才显现出来 (0.0058%) , 从第三期开始投资对社会保障支出波动的冲击呈持续上升的趋势, 且增长速度较快。然而投资从第一期就开始受到自身波动和社会保障支出冲击的影响, 受社会保障支出的影响总体上呈持续下降的稳定趋势, 且下降速度较慢。从长期来看, 投资对社会保障支出的影响是在逐步减弱的, 而社会保障支出对投资的影响是逐步增强的, 说明通过加大对社会保障支出的投入可以有效的带动投资, 促进经济的发展, 尤其是对于我国这种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的国家, 保证投资的持续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五、结论

社会保障支出与投资之间是呈双向因果关系的, 而且两者之间从长期来看表现为正向相关关系。由Ln I和Ln S时间序列之间的线性组合是平稳的, 可得知两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即社会保障支出与投资之间是存在长期稳定均衡关系的。通过协整回归方程, 可以看出投资每增加1个单位, 将会拉动社会保障支出增长0.773个单位。误差修正模型说明了两者的短期动态均衡关系:投资对社会保障的影响具有滞后性, 前一期的投资对社会保障支出具有正向拉动效应, 即投资每变动1%, 社会保障支出将增加0.635%。而当期及滞后二、三期投资对社会保障支出则会产生反向作用, 当期的投资每变动1%, 社会保障支出将减少1.140%。误差修正系数为负数 (-0.221) , 表明了长期均衡趋势误差校正项对投资的调整幅度为22.1%, 能产生较强的调节作用。基于脉冲响应函数曲线和方差分解表明: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与投资之间存在着长期密切的联系。在长期里, 社会保障支出对投资有着正向较大的影响;投资对社会保障支出也起到一定的拉动作用, 但影响是逐步减弱的, 而社会保障支出对投资的影响是逐步增强的, 通过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可以有效的带动投资, 促进经济的发展, 提高居民社保水平, 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存在着社会保障覆盖面窄、保障程度低、保障功能差、社保资金短缺、社会保险基金不健全等诸多问题, 严重制约着我国投资水平的进一步持续稳步提高, 不利于我国抓住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机遇, 保持经济的快速稳步发展。为保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保证未来我国投资的持续稳步增长, 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对投资的正向拉动作用, 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 加强社会保障的保障功能, 保证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的保值增值, 加大社会保障支出力度, 以带动投资水平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社会互动关系 篇8

1 社会需求与高职教育改革之间的矛盾分析

(1) 社会需求形势分析。我们建立高职院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 培育一批具有综合技能型人才, 它是一种类型教育, 而不是一种层次教育。当前我国技能型人才特别稀缺, 高职教育不仅担负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责任, 更担负着培育创新型技术人才的使命。但是根据这几年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分析, 发现几种情况。第一, 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 社会用人观念的改变, 高职院校不断改革教育模式, 高职生的就业率不断提升, 可是和大学本科生、专科生相比, 就业情况仍然不容乐观。第二, 制造类专业的就业情况比服务类专业就业情况要好。第三, 综合素质高、表现良好的高职生就业率高。第四, 能够掌握多种技能的高职生就业率比技能单一的就业率要高。伴随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市场经济的完善, 企业对劳动者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 社会必然对高职生有着极大的需求。

(2) 企业在某种程度上决定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社会需要多少高职毕业生, 需要什么专业的, 需要什么素质的, 这都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 但是归根结底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直接取决于企业。企业为追逐最大利益, 必然会降低用人成本, 这就导致用人企业不能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假如企业不能降低用人门槛, 接受高职毕业生, 合理制定用人机制, 否则企业的就业策划就是废纸一张。所以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需要综合考虑, 要将所有涉及到的问题都要想到吗, 这不仅是高职学生自我定位的问题, 也不是企业招人机制不当的问题, 这是特别复杂的社会问题, 是一个系统工程。

(3) 高职教育和企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标准, 人才的定位上有着较大的分歧, 都有着愿望和现实不符的情况。此种情况导致了社会急需大量高级技能型人才, 而高职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的情况。要缓解这一情况, 双方必须从各自的实际出发, 不断调整人才期望目标。而培育高级人才的高职院校要发挥好自己的作用, 以教育改革为契机, 培育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2 加快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与社会需求的良性互动

加大高职教育改革步伐, 是实现高职教育改革和社会需求良性互动的基本出发点和关键点。所以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依据市场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情况, 科学处理高职教育的质量和发展规模的相互关系。最近几年高职学校发展快速, 大概每个地市都有一个职业院校, 这大大推动了地方的经济建设。但是我们需要认证思考高职院校的增设是否合理, 专业设置是否恰当, 类型结构是否严谨, 招生数量是否科学, 这都需要认真规划和科学论证。事实上, 我们在加大力度发展高职教育时, 高职毕业生却要面对就业难的问题, 就是因为没有考虑好高职教育和实惠需求之间的相互关系, 所以出现了这种不可忽略的矛盾。假如不能正确合理处理和对待发展规模与质量两者之间的关系, 就会出现高职教育博而不精、繁杂混乱的情形, 甚至很多高职院校的许多专业设置重复, 专业在社会上定位模糊的情况。如果不能很好的改变这种现象, 那么必然会影响高职教育的发展前途。所以, 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时必须要控制好高职教育的发展规模, 认真提升高职教育的质量。

(2) 正确理解就业和创业的关系, 树立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理念。高职学生在学习期间并不是学会几个技能, 拿到了几个证书和文凭就完事了。高职教育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终结教育, 需要把它当作是一个终身教育。事实证明所有的和终身教育理念相背离、只有短期效应的教育都必将是失败的教育。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 产业结构也在时刻发生着调整, 高职学生如果只是掌握几种甚至是一种技能, 那么他必将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高职教育需要认真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发展的平台, 提供一个终生学习的钥匙, 提供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 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以适应现代不断发展变化的经济社会。

(3) 要不断实现专家导向型向社会参与型转变的课程建设, 使之更加科学合理。不仅需要突破传统课程体系的束缚, 更需要体现出专业的发展, 知识相互之间的关联性。不仅需要考虑到高职教育的实际需要, 更需要考虑到学生毕业后社会需求以及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我们传授给学生的基础知识, 不仅要在内容上强调其基础性以及长效性与稳定性。要将技能课和基础课要放在平等的位置上, 不偏不向要给予同等重视。技能课能够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和社会需求, 体系高职教育的特色。基础课能够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为学生的未来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社会互动关系 篇9

关键词:医疗保障,经济发展,互动,可持续

中国社会对于医疗卫生事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存在着医疗卫生是纯消费性质的认识。由此, 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可能会影响经济增长, 而强化政府在这一领域的投入也会加大财政负担。这样的思想必然会影响社会乃至政府对医疗保障制度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看待, 将把医疗保障制度视为经济发展的配套措施, 其作用也就自然被理解成是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在我国目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发展阶段, 如果对于医疗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 医疗保障制度就难以得到真正的重视进而实现持续发展。医疗保障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推进作用将无法得到有效发挥。因此, 在构建和谐社会新型医疗保障制度时, 充分体现医疗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将有助于两者的持续发展。

一、社会经济发展对医疗保障的影响

现代医疗保障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其核心———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产生的背景是19世纪西方社会机器大工业迅速发展的历史时期, 它顺应了当时社会急需解决劳资矛盾和分散个人经济风险、维护劳动力再生产的要求。20世纪中叶以来, 现代医疗保障制度陆续在世界各国建立之后, 社会经济发展对于医疗保障的影响便从促其产生转为推其发展了。

1、社会经济发展推动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

医疗保障水平体现于很多方面, 如医疗保障需求的水平、供给的水平、待遇的水平以及医疗保障管理的水平等, 医疗保障的需求源于人们的医疗保健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社会成员的医疗保健需求也在逐渐提高。从追求生命的存在发展为追求生命的质量,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医疗保障来予以满足的。它提升了社会对医疗保障的需求, 由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医疗发展为满足社会多层次的医疗需求。

2、经济发展对医疗保障供给在医学技术和医疗服务的数量方面产生着积极影响

经济的发展推动着生物医学科技的发展, 使得一些过往的绝症成为可治之症、疑难杂症成为易愈之症。虽然在技术推出的初期有可能产生巨大的治疗成本, 但医学科技的发展越迅速, 治疗方法的成熟期越短, 成本就下降得越快, 从而越容易在社会范围内普及, 使医疗保障供给的技术水平得以提升。同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对医疗卫生事业增加投入成为可能, 一来为医疗保障供给量的增加提供了物质保障, 二来能更好地支持基础医学的研究工作, 进一步增强医疗保障供给的技术能力。

3、医疗保障待遇是指社会成员最终所获得的医疗保障

医疗保障需求的满足程度, 既着眼于医疗保障需求, 也受制于医疗保障供给, 而这两者均受经济发展水平所影响。因此, 作为一项收入再分配的社会制度, 医疗保障制度所提供的待遇水平亦要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 只能根据既定经济条件下的医疗保障供给能力来满足社会成员的医疗保障需求。

4、现代经济发展促成了管理科学的诞生与不断进步

不论是组织公共卫生事业的开展, 还是运行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或是对医疗救助基金的合理利用, 都需要借助于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 这显然有助于提升医疗保障的管理水平。

二、社会经济发展推动医疗保障思想的演变

医疗保障在古代社会最初出现的时候主要是基于一种互助互济的思想与慈善观念, 因而在很长时期医疗保障是以医疗救助的形式存在的, 以这种最为简单可行的方式解决社会成员尤其是贫苦百姓的看病就医与生存健康问题。当社会发展到机器大工业时期, 工业生产面临着较之于农业社会更多的疾病风险, 基于大数法则的社会医疗保险也随之产生, 并以国家制度的形式确立下来, 反映了政府在这一领域中的责任的强化。随着二战后西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福利国家”概念的形成, 获得医疗保障越来越被视为社会成员的应有权利而非一种恩赐, 相应地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健康也就成为政府的应尽职责。然而医疗卫生领域中天然的信息不对称特质必然会引起医疗保障领域出现道德风险问题, 加之经济发展推动之下的医学科技进步使得社会医疗费用因更多的病症可治而增加, 各国的医疗保障成本在战后迅速膨胀, 即便最发达的国家也逐渐承受不起,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个人自我医疗保障责任重新被强调。由此看来, 医疗保障的观念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不断更新的。

三、社会经济发展推动医疗保障理论的进步

医疗保障理论主要涉及卫生经济学、福利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管理学、伦理学及保险学等学科。这些学科及其理论无一不是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顺应其要求产生并不断演进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医疗保障的内容也越来越宽泛, 从最初的医疗救助发展到包括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险在内的现代医疗保障, 其间需要更多的理论研究予以支撑。如在公共卫生领域如何更好地规划公共财政的支出结构, 社会医疗保险的运行怎样才能有效地规避道德风险, 医疗救助的推行需要什么样的伦理理念支撑等。可见, 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为医疗保障的理论研究提出了新要求。

四、社会经济发展推动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

在社会经济发展推动着医疗保障理论不断进步和医疗保障管理水平日益提升的同时, 医疗保障制度也在逐步得以完善。从解放前的基于提供医疗救济与改善公共卫生环境, 到解放后以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制度和全民保健的公共卫生为主体, 再到市场经济时代的以社会医疗保险为核心, 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体制的演变而发生着变化, 制度的安排也在医疗保障理论的创新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下日趋完善。如在社会医疗保险项目上通过对起付线、共付比例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来自于被保险人的道德风险, 而医疗救助也更加注重人性化的制度设计以维护被救助者的尊严。

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医疗保障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 同时也说明了医疗保障事业若能对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就等于为自身的良性发展创造了条件。

五、医疗保障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反作用

虽然医疗保障属于非生产性事业, 但由此认为发展纯消费性质的医疗保障会拖经济增长后腿则是欠缺经济学常识的肤浅认识。从政治经济学关于劳动是社会劳动以及各种劳动相互依赖和相互补充的论点来看, 没有非生产性劳动提供支持, 生产性劳动要生产出社会财富和形成商品价值是不可能的, 因而非生产性的医疗保障事业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 事实亦是这样。

1、医疗保障通过作用于劳动力供求影响经济发展, 通过维护劳动力再生产影响劳动力供给

医疗保障立足于维护社会成员的基本健康, 而这正是劳动者必须具备的素质, 没有健康的身体, 劳动者就很难为社会提供有效的劳动供给。人力资本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动因素, 劳动力是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有资料表明通过加大医疗保障中的公共卫生投入, 促进保健知识的普及, 可以明显降低一些疾病的发生率, 提高人口素质, 提升人力资本, 并进而提高人均产出的增长率。至于现代医疗保障中的核心———社会医疗保险更是顺应机器大工业对劳动力再生产的要求而产生的, 借助于大数法则原理, 在社会劳动者中分担疾病所致的经济风险, 减轻劳动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 保障劳动力的再生产, 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增长。

医疗保障不仅有助于保障劳动力的有效供给, 还对劳动力的市场需求即劳动力就业产生影响。根据美国政府行业调查显示, 美国近年来, 大、小型企业由于医疗保险费用的原因, 都不愿意招聘全职员工。目前美国每个全职员工每年的平均医疗保险花费达到3000美元, 这已经成为公司开支增长最大的一个部分。通用汽车董事长里克·瓦格纳 (Rick Wagoner) 指出, 在医疗费用呈现两位数增长的时代, 企业在员工医疗方面的支出是妨碍美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并且他还预测, 除非通用之类公司削减对普通员工的医疗支出, 否则美国经济将出现衰退并最终崩溃的局面。美国2004年的总统候选人克里曾经对医疗保险费用上涨与美国就业率上升的关系做了一番研究, 他认为在那些承受着很高医疗保险费用的行业里, 出现的就业下降情况比一般行业更为严重, 如汽车行业就比食品行业要严重得多。美国医疗费用开支居高不下的事实众人皆知, 是其医疗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了目前的这种局面。美国医疗保障的特征突出体现在自由的医疗服务市场和医疗保险的市场化运作。由于美国尚未有面向全民的社会医疗保险, 大多数公民不符合医疗照顾、医疗救助和其他社会救济的条件, 因此多数美国人通过购买私人医疗保险以补充医疗照顾的保障不足。在自由放任的医疗服务市场上, 医疗服务供给者可以凭借专业优势寻求较高的报酬补偿, 由于专业优势形成的自然垄断, 医疗服务领域中的信息不对称等深刻地影响了医疗保险领域, 并催生医疗保险费的上涨。不尽合理的医疗保障制度不仅无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医疗给予公平、有效的保障, 甚至会因为提高劳动力的成本而成为宏观经济充分就业目标的障碍。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对于经济增长重要性中不难看出, 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过剩的国家, 如果医疗保障的成本得不到有效控制就会加剧目前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社会就业困境。这不仅需要借助于对医疗保障制度设计与安排的完善, 更要求从医疗保障制度的外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着手, 降低医疗费用。

2、医疗保障利用其社会稳定功能影响经济发展

医疗保障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还表现于可以发挥其社会稳定功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国古代传统社会封建政府举办的施医施药之类的医疗保障措施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安抚民众、巩固政权的需要, 而到了近代社会, 德国俾斯麦当局在世界上率先建立医疗保险制度也是出于缓和劳资对立、稳定社会政局的考虑, 即“胡萝卜加大棒”策略。即便在民主自由的现代社会, 借助于再分配性质的医疗保障制度公平、公正地满足社会成员的医疗卫生保健需求, 仍然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要求。只有社会稳定了, 经济才能得以可持续的发展。

3、医疗保障借助其消费性质影响经济发展

即使从医疗保障事业是纯消费性质的角度来看, 根据经济学中“消费对生产具有积极的反作用”这一论断也可以推断出医疗保障可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这一结论, 不是单纯地消耗经济增长的成果。政治经济学里是如此来阐释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 即消费是生产的终点也是下一个生产过程的起点, 在商品经济社会里它使生产性劳动创造的价值得以实现, 使社会再生产能顺利进行;同时消费也为社会生产提供着动力———人的消费需求, 离开了人的最终消费, 生产便失去了意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消费反作用于生产的朴素理论在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中得到了现实的印证, 也正是从那时起, 各国开始关注于宏观经济的需求管理, 不少国家将社会保障事业作为需求管理的措施来开展, 通过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为市场提供有效需求。医疗保障是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 具有社会保障的全部功能, 包括需求管理的功能, 不论是在医疗费用重压下预期消费不确定的美国, 还是为不确定的疾病经济风险所累即期消费不足的中国, 良好的社会医疗保障都是刺激消费增长并带动宏观经济增长的有效路径之一。

本文认为医疗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互动应成为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构建的趋势, 只有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中, 医疗保障制度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另外, 从务实的角度看,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中国社会, 现阶段也只有强调医疗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 才能使医疗保障事业的发展得到应有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陈正伟卫生:业对经济影响的定量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3) .

[2]谷书堂主编: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中国转型期经济问题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3]胡苏云:美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及其启示[J].人口学刊, 1997 (3) .

[4]李珍:德国美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得失比较[J].改革, 1996 (4) .

[5]李珍: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8.

[6]毛群安:美国医疗保险制度剖析[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 1994.

[7]王远林、宋旭光:公关卫生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家, 2004 (4) .

[8]徐倩、谢勇:健康与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比较研究[J].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4 (1) .

[9]保罗·J·费尔德斯坦:卫生保健经济学第四 (中译本) [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8.

公益广告与后现代社会的互动关系 篇10

一、公益广告的概述

公益广告就是通过传达某种观念来呼吁大众关注某一种社会问题或者社会现象的外在形式, 以合乎大众利益的基本准则来规范鞭策自己的言行, 积极宣传响应当今热点或被忽视的社会事业或社会风尚, 公益广告的发起者把自己的设计领悟通过媒体向大众传达有利于公众集体利益的观点和建议。

二、后现代社会中公益广告的地位和意义

生活在后现代社会的人不仅面临工作、学习、竞争激烈的压力, 还在尽一切努力适应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继而无暇顾及身边琐碎或者不重要的事, 从而忽略了亲情, 疏远了关怀, 忘记了自然, 背离了原则。那么此时公益广告作为一种宣传媒体, 对正能量的传播起了积极的作用。伴随着整个广告活动和社会形态进行下去的思维意识、思维能力以及思维活动直接引导启发、帮助广告策划与创意顺利进行直至完成, 使公益广告与后现代社会紧密结合, 时刻保持着与时俱进, 日益进取, 达到广泛传播的目的。黑格尔说过:“一切材料不管是从哪个民族或哪个时代来的, 只能成为活的现实中的组成部分, 能深入人心, 能使我们感觉到和认识到真力时, 才有艺术的真实性。这也充分地说明了黑格尔对于广告与后现代社会互动的时效性的肯定。融合了社会生活诸多元素的公益广告, 通过后期技术的加工与处理, 省略了长篇大论的文字语言的表述, 仅在短短几秒钟内就可以抓住眼球吸引目光, 引起人们的关注并迅速领悟, 使受众无形中获得信息, 既节省了时间, 又达到了传播信息的目的。为社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公益广告中蕴藏着深厚的“广告哲学”这个词绝对不是故意卖弄, 只是觉得公益广告作为广告的其中一部分其实并不是一门浅显的实用技术学, 而应是一科始终在用哲学理念作指导、用哲学思维去运作的社会科学。后现代社会的今天研究公益广告与其互动的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三、后现代社会中公益广告的表现形式

(一) 受众审美接受论

1. 产生共鸣

公益广告所面向的大众的文化层次各不相同, 所以就有必要借助后现代社会流行元素和能够与受众产生情感共鸣的线索来表达诠释广告主题, 把通过设计灵感转化的思想主题融于日常的艺术形象之中, 使大多数人都可以了解公益广告的创作意图, 后现代社会环境对公益广告的主题变化有很大的影响, 除了一些大家耳熟能详比较普遍的话题外, 具有时代性, 创新性的公益话题在当今社会发展也日益壮大, 而且颇受大众媒体重视与青睐, 过时过气的没有参与社会互动的公益话题在设计中起到的公益号召作用越来越小。所以达到“广而告之”的效果就成了后现代社会互动关系中的重中之重。

2. 转移情感

创作者把自身对社会某一现象的切身感受转化为意象, 并通过图形展开意与象的构建, 情感理解想象互为联系, 以真情实感来感染呼吁大众, 使公益广告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并且将后现代社会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以其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创意形式来表现, 使社会大多数人的责任感更多地通过公益广告呈现出来, 为社会传递温暖, 造福人类, 后现代的社会形态究其根本亦源于生活, 以情志表现生活, 贴近生活才能走进生活。

(二) 人性思维在公益广告表现中的独创性

1. 审美品位

艺术作为美的反映形态, 它是艺术家创造劳动的产物, 和普通生活的美相比, 它具有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和更理想的特点。公益广告作为一种艺术哲学, 其对于审美的品位的追求无外乎有两种, 一是广告人的审美;二是受众的审美。任何一种公益广告如果想要得到受众的认可与喜爱, 必须将其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统一起来, 使广告作品的外在形式与内在气韵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这样才能成为一件真正的公益作品。但是, 人类像认识自己一样, 对于审美对象的认识与加工改造也经历了一个漫长历史发展时期方才得以完成的。作为设计者来讲, 他们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 总是根据自己的心灵感受和审美智慧, 对现实生活中的美进行概括、加工、提炼、升华, 并融进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之中, 用来感染打动受众。作为受众来讲, 审美则是一个欣赏活动, 是对艺术家所创作出的艺术作品、艺术形象进行心灵感应和认识的一个心理过程。所以对于受众的审美标准, 我们不做苛刻的要求, 只是以大多数人的审美为准则, 做针对更多数人的有益于传播公益主题的设计。

2. 创新思维

创新不管在哪个领域都是极其需要的也是极其宝贵的智慧财富。在中国, 现代意义上的广告虽然产生于20世纪初, 但是其快速发展是在最近的半个世纪, 随即公益广告也成为一大热门, 特别是从80年代开始, 公益广告策划面临的受众、媒介和市场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些变化要求我们在公益广告的策划目标、内容、方式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将后现代社会中的流行因素和意识形态用后现代的技术手段加工处理, 融合, 以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发展公益广告, 以惠及全人类。

四、结论

就当下的视觉表现环境而言, 在用自己独特的后现代语言表现平面作品的艺术家比比皆是, 但是一个优秀的作品, 它的社会时效性和能动性不但要紧扣设计主题, 将艺术的内在感染力表现出别具一格, 还要时时表现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做到有事可说, 有感可发, 有人可看。后现代社会关系中的公益广告作品因为其自身的艺术价值的超凡感染力而备受关注, 也因为它作为媒介传递信息及主旨而得到业内外人士的认可, 充分展现了其在平面视觉领域的独到魅力。以其情感的表达, 塑造了新的艺术形象, 让受众在公益广告的传递中找到共鸣, 用最真实最贴近生活的美达到艺术最高层次的感染力。

摘要:近些年来,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 各种社会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 公益广告作为社会现代化文明的标志发展到今天, 其传播信息已不仅仅是单一的商品信息或服务信息, 其形式内容也日渐丰富, 后现代的公益广告作为社会问题的重要表现形式, 无时不刻都在扮演着社会的主人, 时刻保持着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呼吁受众群体传播践行其所表达的主题。本论文就在试图从公益广告的概念, 其在后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意义以及它的表现形式, 去研究公益广告与后现代社会的互动融合的关系, 尽可能以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和思维模式更好地完成传递公益广告主题这一目的。

关键词:后现代,公益广告,互动,表现形式

参考文献

[1]许之敏.广告设计.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3年三月第一版.

[2]唐立春.图形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年8月第一版.

[3]江根源.广告策划.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2014年4月第一版.

[4]何章强.平面设计与广告创意.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年5月第二版.

[5]崔银河.广告哲学.重庆出版社, 2015年4月第一版.

[6]李凌峰, 钟燕.广告基础.安徽美术出版社, 2008年11月第一版.

上一篇:必要性和效益下一篇:职业学校数学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