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是阅读教学的灵魂

2024-08-29

体验是阅读教学的灵魂(精选四篇)

体验是阅读教学的灵魂 篇1

一、阅读课文是感性的审美体验, 这是新课标的要求

新课标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首先, 因为高职高专语文是基础性的语文学习, 不用灌注很多高深的理论知识, 不做理论归纳, 应诉诸学生的感性, 培养他们的语言感觉, 让他们用感觉去感知, 用心去体悟。言语可以感知, 章法和风格可以模仿, 意义也可以去感悟和把握。形象是感性的, 可以感知, 情感是具体的, 可以感知, 观点态度是可以认同或反对的, 也可以感知。理解它们不需要一套分析的理论, 需要的只是丰富的感性。其次, 语文教材中, 文学作品占有很大的比重, 文学的特性是审美的, 感性的。这为审美体验提供了条件。

二、让阅读课文“感性”起来

1.让学生沉浸在作品之中, 感受体验

重要的是朗读, 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在《劝学》篇中认为, 语文学习的关键是感悟自得, “入乎耳, 箸乎心, 布乎四体, 形乎动静”, 不但要读得通畅, 更要读出感情, 读到心动, 读到“心有戚戚焉”。曾国藩在家训中教导他的家族中人说, 读诗文“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 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二者并进, 使古人之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 则下笔时必有句调凑赴腕下, 自觉琅琅可诵矣”。在这里, 朗诵者不仅可以和作者“喉舌相习”, 还能写作流畅。对作品进行综合还原 (将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图画) 和总体感受 (获得总体形象的感性印象) 。这是“喜爱”、“感动”、“共鸣”等情感体验和心理的过程, 要获得这种审美效应, 必须融入感情, 进行联想和创造, 以求最大限度地同作品“对话”, 这样才能体会到作品丰富的蕴涵和艺术魅力。

2.阅读者要有情感参与, 身临其境

情感是审美体验的核心和内驱力。在阅读教学的多重对话中, 学生从自己的命运、遭遇及全部文化的情感积累出发去体验和揭示意蕴, 而体验的终结是一种更深刻的情感的生成。例如, 只有当学生在阅读时动情于《故都的秋》的清凉、《济南的冬天》的温馨, 才会受到自然美的滋养;也只有在阅读时使自己的情感和作者产生共鸣与感应, 才会读出《荷塘月色》的冰清玉洁, 《再别康桥》的依依不舍, 领略《梦游天姥吟留别》豪放的情怀, 树立《致橡树》平等而又坚贞的爱情观。

阅读中, 学生进行审美体验也与文本产生精神层面的对话, 读《记念刘和珍君》, 在与作者一起激情澎湃时, 学生也许禁不住扪心自问:在民族危亡之际, 我能否像刘和珍那样, 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推动社会的进步, 我能否成为作者那样的热血男儿。正是审美体验的过程使学生在文本面前实现了自我剖析、自我提升, 从而在更大的精神空间中实现了生命的勃发。

3.抓住品味语言这个关键

所谓教学生“学习语言”, 就是指导学生从对大量言语作品的听取或阅读中含英咀华, 感悟出语言规则, 然后运用这些语言规则去指导说话或写作, 以创造、生成新的言语作品。言语表达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重要的过程。语言是最“感性”的东西, 通过语言切入到作品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是最为有效的。比如孙犁《荷花淀》中开头一段:“月亮升起来, 院子里凉爽得很, 干净得很, 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 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 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 在她怀里跳跃着。”这段文字, 具体形象、生动, 它是活生生的, 可直接感知, 并具有美感。史铁生语言的浓郁沉静、鲁迅语言的犀利含蓄, 都值得很好的品味。再如《跨越百年的美丽》中“美丽”怎样“跨越”?《哦, 香雪》中“哦”字, 包含了作者对香雪怎样的情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研究作品中的语言具有怎样的表现力, 怎样的深层含义以及比喻义、引申义, 是目前课堂教学的关键。高考的依据正在于此, 如2006年全国1卷第14题:在“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 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一句中, 作者为什么要用“想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感悟语文确立学生为感知主体, 将学生和老师从术语中解放出来, 还语言文字以本来的生动和活泼, 抛弃抽象、枯燥、玄乎, 还语文以真身。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 它的文本意义比较含蓄、隐晦、模糊, 语文教学的过程是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 (课文) 的欣赏与品味的过程, 引导学生用发现的眼光, 去体验作品的语言美、艺术美、自然美和人性美, 唤醒他们的审美意识, 激发其阅读探究需要, 进而培养他们创造美的能力。

4.语文阅读的美质是形象的表达

品味语言是读者通过作品中作者对于世界的认识和运用语言的技巧, 同时读者又借助语言在新的言语作品中表达对于世界的认识、态度。这种个体学习语言的过程, 始于对已有言语作品的感悟, 终于对新的言语作品的创造。历届的高考高分作文, 除深刻的思想外, 还在于无不是用感性的语言表达的。如《汉语是美丽的》一文, 有学生把汉语这一概念化为具象, 诠释了“汉语是美丽的”这一命题:汉语曾是炫目的先秦繁星, 是浩淼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 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 是“吹”、“绿”不定的江南岸;是庄子的逍遥云游, 是孔子的颠沛流离;是魏武的老骥之志, 是诸葛的锦囊妙计;是君子好逑的《诗经》, 是魂兮归来的《楚辞》;是屈原汨罗江边的忧叹, 是杜甫的沉郁顿挫;是李太白的杯中酒, 是曹雪芹的梦中泪;是余光中浓浓的乡愁情愁;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 是功垂青史的《四库全书》……

三、结语

总之, 我们大可不必以教参上的标准答案替代学生的审美体验。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富于情感的精神活动, 是情感发展、丰富和升华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的审美情感与作者寄予的情感产生共鸣与交流, 并获得深层的审美享受。这种审美享受, 已经超出了单纯对语言美的感知层面, 而从更广阔的层面上领略了经济、文化、道德、风俗等因素, 在深刻的层面上看到了人性、本原与人生, 并萌生出一种对人类、自然、宇宙的大关怀, 实现了精神上的自我提升, 从而使阅读活动获得最终的成功。

摘要:有些教师在语文教学这, 过多灌注高深的理论知识, 过多关注作品的“内容”, 习惯于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主题。应该说这是必要的, 若片面这样, 会迫使学生埋首于字、词、句、篇的所谓“基本训练”, 导致语言平淡, 原因是缺乏从鉴赏的角度去解读文章, 忽视了语文阅读时的审美体验。

让学生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论文 篇2

唐代韩愈在《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之一中说:“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子今四美具,实大华亦荣。”意思是说,要善于治学,就要“多读”、“深思”、“虚心”、“躬行”,作者把这四点称为治学之“四美”,其中“多读”为于首。所以在语文教育中,要让学生领略中国语言的文字美,要对学生的精神世界进行熏陶,使学生想学、乐学、能学,就必须在语文教学中贯彻阅读教学,让学生多读。

所谓阅读,是向一位缺席的老师学习,是一种将符号转换成意义的过程,在这过程中结合新的信息进入既有的认知与情感的架构中,是熏陶感染、建构精神世界的方法,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教学在语文中有什么作用呢?

阅读,能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中国汉字一方面难学,另一方面积淀了很丰富的文化,而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符号。例如课文《观潮》:“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直接点明题旨,揭示描写对象,重点突出“伟观”两字。“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水天相接之处,慢慢涌现银线一丝,伴随着轰鸣声触入眼帘。“既而渐近”,因潮头奔卷而来,如万马奔腾,由远写骤然跳成近写、特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文势突兀而起,如山峦陡耸,文墨则横泼纵洒,恣肆淋漓。要欣赏这些文字背后的优美意境,没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就只能“望梅止渴”。又如唐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是一首以谐音双关与象征手法来写的爱情诗,寓指主人公对爱情坚贞,至死方休。没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及理解能力的学生,根本不明白诗歌里面的“丝方尽,泪始干,青鸟”所指的意思,也就无法理解诗歌所表达的那一种爱情绝唱。而现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诗句,它不再是指爱情了,而是用以赞扬革命者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质。而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就能培养学生在这方面的理解能力,让学生能综合自己的知识去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所读文章,能理解文章背后的意思及其内在的深厚含义。

那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第一,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例如教学《天上的街市》,我就让学生自己阅读,根据个人的感受、理解展开联想,并将其意境表达在图画上。结果交来的图片各具特色,令人感叹。又叫学生讨论作者写文章时的意愿时,更是百花齐放,各抒己见。有说作者想与亲人团聚,有说作者渴望光明,有说作者希望人人安居乐业……而教学《斑羚飞渡》这篇课文,我又让学生先独立阅读。学生通过阅读、思考,不但思想上被老斑羚为了羸得种群的生存机会,心甘情愿地选择死亡的精神所感动,还深深被课文中优美的语句及文段的描写所感动,加深了对保护野生动物的.认识。作为教师要学会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并对其作出正确的指导、评价,而不应妄加指责、批评、否定。

第二,要提高阅读能力,必须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例如教学《皇帝的新装》,就可以指导学生从皇帝、骗子、大臣、小孩等不同的角度来进行阅读,皇帝为什么受骗呢?骗子又是抓住了其他人的什么心理而欺骗成功呢?大臣为什么不揭穿骗子的行为呢?街上的其他人为什么也一起受骗呢?最后为什么安排小孩来揭穿这个骗局呢?这样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学习多角度思考,就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开拓学生思维领域,从而提高阅读的质量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中,我除了指导学生从资本主义拜金主义、金钱关系来思考之外,还设置思考转换结局,“如果于勒是一个有钱人,将会有什么结局?”通过这样的逆向思维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讨论、思考、想象,并在这样的练习中锻炼自己的创造力,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第三,要提高阅读能力,还要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广泛涉猎。韩愈所说的“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就是要求博览群书。亦有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同样是要多读书,要读懂书。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指导学生选择阅读资料,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读原著。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熏陶感染,增强语言理解能力,增强阅读理解能力,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除此还要重视学生的朗读。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诵读是培养语感的最有效的方法,“涵泳工夫兴味长”。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能轻轻松松地背诵300首以上的唐诗宋词,100篇以上的散文名篇名段,那么,他的语文素养相信也不会差到那里去了。对于一些著名的、精湛的诗文,应要求学生背诵。我们知道,记忆能力本身就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它是其他所有能力的基础。少年儿童的记忆力很强,让他们背诵一些优秀篇章是完全能够做到的,并且是非常有益的。记忆力长期搁置就会衰退,这不仅是资源的浪费,也会影响其他能力的发展,甚至会促使一个人早衰。

情感体验是阅读教学的灵魂 篇3

一、情感体验能激发学生独立思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一种自主的、个性化的思维活动。学习不能包办代替。体验是独特的,不同的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兴趣爱好相迥,性格经历各异,对同一教材的体验是不尽相同的。体验就是使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去读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思考,用自己的感受去理解,自己去品味和质疑,说自己想说的话。有了体验,“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就可以各抒己见,自由发言;有了体验,就可以启迪学生的精神世界,激发学生思考的活力,唤醒他们内心积聚的热情。在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我要求学生理解人物要有自己的体验,并提一个问题:“你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鲁达?”学生的回答犹如四射的光芒,闪烁着灵性和智慧的火花。有的说看到一个不畏强暴、疾恶如仇、见义勇为的鲁达,因为他除掉了强占民女的郑屠;有的说看到了一个性格粗暴,做事不顾后果的鲁达,因为郑屠虽强占民女,但罪不至死,就是死罪也该由官府判处;有的说看到了富有同情心的鲁达,因为他救助了素不相识的金氏父女;有的说看到了正在走向刑场的鲁达,因为杀人要偿命……学生不同的体验和发言,不仅使鲁达的形象在交流中丰满起来,而且展现了他

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多彩的创新精神。

体验是一个自主的、动态的心理过程。没有体验,就没有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也就无法使学生释放出相应的独立思考的潜能。

二、情感体验能使学生产生愉悦情绪

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兴高采烈还是愁眉苦脸,是主动还是被动,都直接取决于体验性。

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而忽视了情感体验,致使他们产生困惑、苦恼甚至恐惧等消极心理。“体验”一词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一共出现了16次,这是强调了学生的知、情、意、行的亲历、体认和验证。阅读教学一旦渗进体验,就会产生一种激情,这是一种能触及灵魂深处的教育过程。学生在体验中会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和文化修养对课文自我解读,把作品中的形象转化为自己头脑中的形象,从而爱作者之爱,恨作者之恨,和作者一起在生命的历程中或喜或悲,或激奋或忧伤,或引吭高歌或低声沉吟,达到物我交融,物我一致的境地。在这种情感体验中,学生的思想任意挥洒,始终处于兴奋的精神活动状态。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诗句时,凡有过在“异乡为客”与亲人远别经历的学生,他们都会体验到这种思乡怀亲的情感,并引发强烈的阅读兴趣。教《背影》时,如果老师只一味地讲解分析“父爱的伟大”,那么学生得到的或许是枯燥沉闷和疲惫不堪;如果老师善于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去回忆、寻找和体验课文中类似的父爱,那么学生收获的一定是愉悦的情绪和求知的欲望。

三、情感体验能促进学生生命发展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教学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更是身心和人格健全发展的过程。关注学生生命的发展是课改理念的重要内核。新课程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要素。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和热情,更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多彩。

很多老师都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然而说教灌输的情感是十分苍白的,它总是游离在学生的心灵之外。情感体验则不同,它犹如阳光、春风和雨露,能促使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情感和品格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每篇课文都是作者用“心”写成的,字里行间自然洋溢着作者生命的灵性。教师只要努力架设生活和教材之间的桥梁,珍视学生的内心感受,他们的心灵就会获得自由,思想的翅膀就能展开飞翔,飞进文章特有的境界,飞进作者的心宇,和文本进行心灵与心灵的对话,进行思想与思想的碰撞,以致获得生命的感悟。

这种以情化情,以心动心的过程,既是教学的生成,更是生命的发展。教《我的母亲》(作者胡适)时,我采用情感体验的方法,让学生结合切身体会去思考:“你在生活中的哪些习惯是受母亲影响的?”调动学生记忆中对母亲的印象,以及与母亲朝夕相处中所发生的一些事情,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感受到作者对母亲那亲切而又钦敬的深情,从而在他们的潜意识中涌起一种孝敬父母的激情。这是心灵的洗礼,也是生命成长的律动,因为高尚的情趣和健全的人格就在此中培养滋生。

情感体验必须有机地渗透到阅读教学中,使之成为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唯此,语文课堂才会绽放出生命的光彩。

体验是阅读教学的灵魂 篇4

《卧薪尝胆》是一篇寓含深刻道理的历史故事。课文叙述了越王勾践兵败不馁,卧薪尝胆,转败为胜;吴王夫差骄傲自大,不听忠言,放虎归山,最终被越国灭掉的故事。课文着重表现越王励志图强的精神,蕴含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在教学中可以设计多种方式的阅读,让学生与文中的人物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有感情地讲述成语故事。

3.懂得胜不骄、败不馁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能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领悟故事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引入新课

1. 出示词语:兵败会稽、受尽屈辱、卧薪尝胆、转弱为强。用上这些词语讲“卧薪尝胆”的故事。

2.越国为什么能在二十年后灭了吴国,实现其转弱为强的目标呢?让我们走进课文来一探究竟。

【设计意图】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师对文本把握的程度,对课堂、学生的驾驭能力。对三年级学生来说,这篇课文故事脉络清晰,文字浅显易懂,易于理解,但是要想领悟故事蕴含的哲理则需要老师的指导。如果在新课的开始引导学生从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之间的关系入手,从故事的结果入手,对突破文章的重难点就会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

二、品词析句,逐步理解

(一)理解“兵败求和”的深意

浏览第2自然段:越国兵败会稽之后,勾践做了什么决定?

(1) 勾践和夫差曾是敌对双方,现在成了什么关系?依据是什么?

(2)在古代,“奴仆”就是下等人。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样的人才是“奴仆” 。

( 写“女”字的象形文字。教师侧身站着,低头,俯身,双手前伸交叉在胸前)这是什么人?这是女人。古代的女人见了男人就要这样,做出一副温顺的样子。(再写“奴”字的象形文字)尽管女人已经很听话,很温顺了,男人们还是用一只大手一把抓住女人,想打就打,想骂就骂。这样的女人就是“奴”。这个字就是“奴仆”的“奴”。( 写“仆”字的象形文字 )这是一个侧身站立的人,有人在他头上戴了一个“羊”的标志,表示这是一个战俘或罪犯。他的屁股后边还要插上几根“尾毛”,然后让他走在大街上。如果是你,会觉得怎么样?

【设计意图】要把语文课上成一种文化,让它具有文化的内涵。从语言文字的角度来说,这并不仅仅是对语言文字的学习,而是要给学生一个印象:语文是富有趣味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此处解释“奴仆”二字,从象形字的结构出发,让学生想象勾践夫妇过的生活,真是“猪狗不如”,从而让他们透过教材走进人物的内心,让课堂展现浓浓的文化味。

(3)带着对“奴仆”的理解来读读句子。

(4)勾践真的愿意去给吴王当奴仆吗?你从哪些词中看出来的?读出勾践的委曲求全以及内心痛苦的抉择。

【设计意图】此处的教学,把着眼点放在教会学生阅读、理解和思考上,这就是在教给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和思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

(二)感受“忍辱负重”的艰辛

出示句子:勾践夫妇来到吴国,穿上了粗布衣,住进了石头房,给吴王养马驾车,舂米推磨,受尽了屈辱。

(出示“舂米推磨”的图片,感受其艰辛)

(1) 想象比较:勾践夫妇在越国穿的是__________,在吴国穿的是__________;在越国住的是_________,在吴国住的是____________;在越国吃的是_________________,在吴国吃的是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的教学,先让学生完成填空,然后分别从“粗布衣、石头房、养马驾车、舂米推磨”等方面加以讲解,让学生很好地体会到越王所受到的屈辱,从而让学生领悟到越王报仇雪恨的决心早已深藏在心,为下文的报仇埋下伏笔,突出了励志的结果。

(2) 勾践夫妇在吴国还受了哪些屈辱?你想象得出吗?

(补充故事:甚至有一次,国王生病了, 医生要验大便,国王竟让人来尝,而这个人就是忍辱负重的勾践)

【设计意图】在文中让学生感受越王的“忍辱”,此处借助课外资料,阐释越王所受的耻辱,再次突出越王的“忍辱”,暗含“有志者事竟成”的意味,这些都是对文章精神的进一步体现。

(3)勾践在吴国受到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折磨、屈辱,更是人格上的侮辱啊!这些屈辱说不完,道不尽,但勾践夫妇却一一承受下来,这就叫——忍辱负重(板书)。(用朗读感受)

(4)引读过渡 。

他们在吴国(引读)——整整干了三年 。(连读三遍)

但这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勾践夫妇硬是坚持下来了,这就叫——坚持不懈(板书)。

【设计意图】阅读是个性化的,但不是让学生随意地去读。怎样才能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展示,首先得让他们充分地感受,没有感受和体验,就谈不上个性化。所以本段教学就是基于这样的理念,让学生充分想象勾践所受之苦,并推及自己,让学生的情感得以通过朗读来表现。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一些关键字词对人物描写的作用。

(三)体会“卧薪尝胆”的内涵

回国以后,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

(1)从哪个词语能看出他报仇的决心之大呢?能换种说法吗?

(2)还有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进一步说明他每分每秒都想着报仇?

(3)创设情景:“夜深了,忙碌了一天的勾践坐在柴草上,尝着苦胆,他想:我不会忘了 ,一定要 。”

【设计意图】有了前面情感的铺垫,学生对勾践回国后表现的理解自然不成问题,但到底他会如何做,仅凭书中的描写不能充分体现他“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立志报仇雪恨的决心,所以应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甚至变换角色,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延伸文本的无限可能。

三、由表及里,情感提升

(1) 勾践整整三年的忍辱负重,每天卧薪尝胆后的发愤图强,还有那长达二十年的坚持不懈,都让越国最终转弱为强,出奇兵灭掉了吴国。

(2)故事学到这里,大家对“卧薪尝胆”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难道它仅仅指的是越王勾践睡柴草尝苦胆吗? 谁能说说文字深层的含义?

(3)勾践需要卧薪尝胆,在当今社会,我们要不要卧薪尝胆?

【设计意图】这里对“卧薪尝胆”的理解,没有停留在字面上,而是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课文的主题进一步得到了深化。要努力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与体验,有所感悟与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发现。

四、拓展谈话,课外延伸

1.这个故事激励了无数的人奋发进取。

2.阅读《中华上下五千年》。

3.指导学生生动形象地讲述“卧薪尝胆”的故事。

上一篇:厨房成为生活空间下一篇:嵩山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