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

2024-07-13

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精选十篇)

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 篇1

转变教学观念:使原先的以教学计划为主体转化为以学生为主体, 使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专长选择学习的知识和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应该确立“以学生为中心”思想, 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利用启发学生的创意和主动学习能力。增加选修课的数量给学生以更大的学习选择空间。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照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深入自己的课业。结合形式多样的活动, 引发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参与其中, 从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二、课程设置的三个方向的具体要求

针对于装潢专业的学生来讲, 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 根据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对其进行各种训练, 力图让学生突破习惯性的束缚, 重新审视目标对象, 也就是讲重在发现和创新。经过调查分析, 我们从三个方面对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提出要求:

目前装潢专业与实践教学联系紧密的课程多是使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去表达, 使学生体会到每个工具的优势和劣势, 也就是装潢专业的基础课程:表现技法。这种方式摆脱了单纯的绘画性, 利用不同的绘画工具 (马克笔、彩铅、水粉、针管笔) , 甚至于各种工艺手段 (扎染、蜡染) , 包括各种综合材料的相互运用来进行表达。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各种工具的特性, 在绘画中的各自优势。

但是类似于表现技法这样的基础课程只是单纯的对工具特性的练习, 忽略了电脑工具在设计制图中的强大功能, 缺乏思维、创意方面的联系, 割裂了基础课程和装潢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

1、具象思维变为抽象思维是培养的重点, 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分析, 有意识捕捉实用元素, 选择多样化联想方

式, 从不同角度由此物联想到彼物, 由具象转化为抽象, 让僵化的视觉变的灵动, 使学生积累大量的设计素材。把绘画形象变为视觉语言, 再尝试从具象形式过度到抽象形式, 同时考虑与图形创意课程相结合, 努力挖掘视觉语汇以及表现方式, 探索个性化的表达语言。创意是平面设计的根本, 调动学生积极思考, 可以扩展思维开放性和延展性。

2、多层次、多角度、系统化课题

训练使学生的思维方式逐渐向全方位立体思维转化。课题由浅入深由分散到集中, 由个体到系统的方式布局, 初期引导学生对自然物象的形色质等重要元素进行深入的研究。为专业设计训练做准备。第二阶段让学生通过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将提取的设计元素注入形式美感, 在最后的设计创作中, 命题范围多样, 可以涉及到专题训练:把通过绘画手段提取到的抽象元素进行字体设计或是标志设计。

3、同时外出写生挖掘可塑性创作

题材, 通过拍摄或是手绘表现, 将收集的地名或是店铺名做出标志设计、字体设计方案。选择写生基地的特色, 如:民居、祠堂、马头墙、门、石板路等, 挖掘可塑性创作题材做主题性编排及书籍设计方案。自定义主题, 针对写生基地的地域文化传统做系列文化招贴。为当地特色商品做包装设计或是包装改良设计方案等。以上课题都是经过实践教学的基础训练为前提, 选择富有个性化的方案草图, 为日后做系统化、规范化的设计制作做铺垫。

(1) 扎实基础课程

现有基础课程:三大构成、版面设计、字体设计、图形创意、表现技法。贯彻学生为主的教学主导思想, 转化教学方式, 强化基础课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

(2) 文化知识的系统化

传统文化知识的普及和连续性。艺术、设计史论的深化和扩展。 (音乐、戏剧、雕塑、建筑……)

(3) 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上不要做过细的分类, 加强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 以利于学生毕业后择业有更大的回旋余地。

(4) 专业课程与实验教学环节紧密联系、相辅相成

学生在大三、大四的专业课程中。一方面体现出来的是基础课程的不扎实, 另一方面则是实际动手能力的欠缺, 因而出现了大量的照搬和抄袭。学校现有的影棚, 机房, 仪器这些实验教学设备应该密切和专业课程所结合, 让学生充分利用起来, 增加作品的原创性, 从而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实际动手能力。

这样在实践性教学过程中能更好的帮助学生了解和深入理解装潢设计专业的目的性, 另一方面系统地全面地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提高了其设计应变能力, 帮助学生建立起独立性和个人创作动机。使个人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摘要:就设计教学而言, 手绘能力的培养非一日之寒, 这需要一个长时间磨练积累的过程。这些都基于实践性教学的训练。如素描、专业写生等。如何在以学生为主的教学主导思想的指导下在基础实践教学环节中加强对装潢专业的基础造型能力培养、联系现有课程针对装潢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和课程设置上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抽象思维,具象思维,系统化课题训练,绘画工具,特性

参考文献

[1]李昱靓:《宏村异象——关于平面设计专业实践课教学法和课程设置体系改革的探索》, 《装饰》, 2008/02178期104P。

[2]李沙周、洪史建:《谈综合性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 《装饰》, 2008/02178期106P。

课程和教学目标 篇2

教育目的(aims)、教育目标(goals)、课程与教学目标(objectives)这三者的定义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三者的涵盖面有大小差异,教育目的涵盖的范围最广,教育目的是对教育目标和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宏观指导,而课程与教学目标又是教育目的最具体的表现。另一方面,教育功能亦有所不同,就教育目标来讲,美国学者麦克唐纳人物,教育目标具有明确教育进展方向、选择理想的学习经验、界定教育计划的范围、提示教育计划的要点、作为评价的重要基础等五项功能。而对课程与教学目标而言,其功能主要包括:为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课程与教学的组织、课程实施、课程与教学评价等活动提供依据。

课程与教学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定教育价值观在课程与教学领域的具体化反映,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包括:“普遍性目标”取向、“行为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表现性目标”。

“普遍性目标”取向是中国当代教育实践中的课程与教学目标主要取向,体现了“普遍主义”的价值观,虽然认为任何课程与教学目标都能够并应当运用于所有教育情境。但是这种目标取向并没有给出具体的目标菜单,仅仅是一般性的原则,很难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作出解释。

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博比特在课程与教学领域最早确立了“行为目标”,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对“行为目标”理论进行发展,指出,课程目标应根据对社会生活的研究、对学生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三种来源而得出,并要通过教育哲学和学习理论的筛选,强调在目标确立之后,应当用一种最有助于学习经验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指导的方式来陈述目标,指出课程应关注学生学会一般的行为方式。20世纪中期以后,布卢姆、克拉斯沃尔、梅杰等人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继承并发展了泰勒的“行为目标”理念,并在梅杰的影响下,将“行为目标”发展到顶峰。

“行为目标”取向指明了课程与教学过程结束后学生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布卢姆等人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说,明确了教育目标具有层级结构,确定了教育目标要以学说具体的、外显的行为来描述,提出教育目标超越了学科内容,这些提法使得“教育目标分类学”为教育理论与实践提供了一个启发性的概念框架,为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时期的教育提供了一套价值观念和质量保障体系,将教育目标由注重“知识”转向注重“理智的能力和技能”,提出对每一类目标都以具体的、外显的、可操作的行为的形式加以陈述,从而为目标的及时评价和反馈创造了条件。“教育目标分类学”还创造性地处理了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关系,提出“教育目标分类学”应以心理学为基础,认为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教育理论框架的建立决不是既有的心理学理论的简单运用或引申,而是意味着在心理学的理论观点上进行某种程度的创新。

虽然“行为目标”体现了“唯科学主义”的教育价值观,一度在课程与教学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但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缺陷,一方面,作为“唯科学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夸大了“技术理性”的成分,忽略了人作为行为主体富有创造性的行为,忽略了人的行为的不可预知性。过分强调把课程开发、教学设计、人的学习过程作为一个机械过程,割裂了目标与手段、结果与过程间的联系,泯灭了人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的创造性和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另一方面,目标分类并未充分贯彻逻辑一致性原则,各行为目标之间以及行为目标与亚类行为目标之间的界限不是十分明确,也有人认为,与其将“教育目标分类学”视为层级结构,不如将各目标视为平行范畴。各个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和程序都不一样,课程与教学目标也应具有“领域特殊性”,没有一种可以应用于所有领域的分类学。

“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与教学目标,也可认为是过程性目标,其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过程性,是教育情境的产物和问题解决的结果。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认为,学校教育主要包括“训练”、“教学”、“引导”三个过程。认为与批判性、创造性的思维能力相比,技能和知识信息都是次要的和工具性的,“训练”和“教学”理应服从“引导”。斯腾豪斯认为应该把教师从被“防备”的状态中解放出来,让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虽然说“生成性目标”取向强调学生、教师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而且在学习中,随着问题的解决和兴趣的满足,学生会产生新的问题、新的价值感和新的对结果的设计,这个过程是持续终生的,也必将促进终生学习。但是“生成性目标”过于理想化,一方面,“生成性目标”的运用要求教师要能够与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对话,但大多数教师并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即使有这方面能力的教师,也不可能完全运用这种互动性教学方法,因为这需要额外的计划和努力,而且学生需要教师告诉他们应该学习什么。

“表现性目标”取向由美国课程学者艾斯纳提出,反应了学生反应的多元性,强调个性化,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表现性目标”适合表述那些复杂的智力性活动,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指向人的自由与解放。艾斯纳把课程与教学视为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性表现的过程,视为提升人的个性差异、发挥人的自主性和主体性的过程,表现出对“解放理性”的追求。

在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时,首先要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来源,泰勒认为,课程目标的来源主要有: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学科的发展。

学习者的需要,即儿童人格发展的需要。确定学习者需要的过程本质上是学习者自由选择的过程。在确定学习者的需要的过程中,常见的错误是漠视学习者需要的个性差异,并且把成人认为的学习者的需要等同于学习者自己的需要。

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包括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两个方面,不仅指从儿童所在的社区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发展需求,也指社会生活的当下现实需要和社会生活的变迁趋势与未来需求。泰勒曾把当代社会生活分为“健康”、“家庭”、“娱乐”、“职业”、“宗教”、“消费”、“公民”7个方面,以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

学科的发展,指的是在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时,应将学科专家的建议作为重要来源。泰勒认为,由于学科专家谙熟自己的领域,他们能够根据这门学科的训练方法和内容,指出这门学科能对其他人作出哪些可能的贡献。并且指出学科知识具有指向学科本身创造与发现的价值和指向学科知识运用的价值。

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 篇3

一、课程结构设置的构想

1.课程分类

(1)文化课类:政治、语文、数学、体育;(2)工具类:基础英语、旅游实用英语、计算机操作、普通话;(3)公共关系类:礼节礼貌、形体礼仪、饭店、公共关系、旅游心理学、服务语言艺术;(4)专业技术类:餐饮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旅游概论、旅游地理、导游学、市场营销学。

2.教学模式(分阶段教学实践)

第一阶段:基础教学阶段(一年级)

(1)本阶段学习可使学生具有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课程开设语言语文、数学、政治、英语、计算机应用、旅游概论、旅游心理学、普通话、旅游地理。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多读,学、写、算能力相当于高中阶段教育水平,为学生继续升入高一年级学习创造条件。(2)在这一阶段还应强调让学生掌握通用技能,例计算机操作等级、普通话等级、基本礼仪规范。

第二阶段:专业教学阶段(二年级)

在这一阶段,要求学生在专业学习上应有一个主攻方向,发展自己的专长,同时兼顾1—2门技能,以适应今后的职业选择。

专业课的开设,主要体现在技能方面,根据现代旅游业对人才的需求而设置,主要课程有:餐饮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市场营销、导游学、公共关系、服务语言艺术、学生在精通一门技能的同时选定1—2项技能来学习相应课程。

第三阶段:职业专业教学阶段(三年级)

根据教学安排,进行分流,一部分学生准备参加对口升学,复习迎考,另外的学生进行专业实习,学生实习可能有几种选择:

(1)自行择业。

(2)由学校人才办介绍,与社会需求相结合,进行专业对口实习,完成理论到实践的认知过程,然后顶岗就业。专业实习要求周密计划,精心安排,使实习教学更加规范化、具体化、科学化,有利于对学生进一步的教育提高,应有相应的业务指导,保证实习为“锦上添花”之笔。

二、专业素质教育标准及要求

1.思想道德素质。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开拓创新拼搏竞争意识;能遵守社会公德,诚实谦虚,做到心灵美与语言美、行为美、仪容美的和谐统一;热爱现代旅游服务事业,有良好的职业修养和奉献精神。

2.科学文化素质。具有丰富社会、自然、历史、地理、民情风俗等知识,文化水平相当于普通高中学历,兴趣广泛并有一定的能力。

3.专业素质。(1)专业理论方面:掌握旅游服务礼貌用语及文明规范;掌握宾馆业(或旅游社业、营销业)服务的基本要求和服务方法;掌握分类旅游者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需求及接待方法;知晓世界各地(尤其是中国)的旅游胜地的有关知识及民情风俗等特色。(2)专业技能素质:掌握客房服务的基本技能,如做床、吸尘、地板打蜡等;掌握餐饮服务的基本技能,如托盘、摆台、分菜、斟酒等;掌握饭店、商场、旅游景点等场合的服务语言技巧与艺术;掌握站立、行走、待人接物的技巧与礼节。(3)专业能力素质:具备对各类旅游者“察言观色”的能力,善于揣摸客人的不同心理需求;具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包括一般的英语日常生活会话能力;具有一定的灵活待客、随机应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具有开展创造性服务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各种水平。

三、旅游服务专业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根据十年来教育教学实践的摸索,本人以为:旅游服务专业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初中级管理和服务人员。为达到这一培养目标,中职学校旅游服务专业教育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学校教育与待业需求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是学校教育的特点与行业需求相结合。要做到将学校教育特点与行业需求特点相结合,只有做到将学校教育与待业需求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一致性,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教学效益。另一方面是学校教育特色与行业需求相结合,所谓学校教育特色,就是指要发挥学校优势,形成特色,以满足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比如,旅游业需要导游人员,也需要宾馆人员,如果学校不能够从自己学校的师资、设备与意向单位优势出发,形成自己的拳头专业及学科优势。

2.坚持就业顶岗能力与就业应变能力相结合的教育原则。就业顶岗能力和就业应变能力相结合,既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又是人才市场竞争的迫切需求,更是现代生存和发展的终身学习观念体现。对于旅游专业而言,就是培养的学生不仅能胜任宾馆、酒店的某些具体岗位,还要具备在这些岗位之间的转换,还应具备公关、礼仪、营销等其他相关岗位的工作。

3.职业能力培养与学生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原则。职业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人的素质和性格的差异或者是人的非智力因素的差异性,就必然导致职业能力的个性化色彩,所以在培养目标的确定上,必须注重能力目标与个性发展相结合,以调动人的内在积极性,促进人的主动和谐发展。

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 篇4

鉴于市场的就业需求和专业发展的需要, 一些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和图形图像设计专业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开设建筑景观表现专业方向已非常普遍。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的计算机技术系经过对市场的调查和分析, 发现原有的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所涉及的内容比较狭隘, 学习的建筑表现可视化仅限于建筑物内部的室内表现以及小型建筑场景表现, 多以静态为主。而这些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对学生的就业也有一定的制约, 因此在原来的室内设计专业的基础之上开设建筑景观表现设计专业。培养目标是希望通过三年时间对学生进行建筑景观表现设计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设计和实践训练、表达训练等方面教育, 使学生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并具有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级建筑景观表现设计专业人才。由于开设专业时间较短, 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就我校建筑景观设计专业的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以期能够对高职院校开设本专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一、建筑景观表现设计专业前景分析

1. 专业发展前景

建筑景观表现设计是以早期效果图制作技术为基础, 通过一段时间的发展, 逐步发展为目前的建筑表现技术, 而这项技术的使用范围随着行业的日益成熟, 不光被单纯地应用到房产行业, 而是扩大到建筑物、建筑群, 比如建筑投标、城市规划、古建筑复原、游戏、影视场景、旧城改造、景区建设等等领域。在未来建筑行业, 建筑表现都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的技术性和艺术性, 决定了它将成为未来最具生存实力的技术行业之一。

2. 专业就业前景

宽广的应用领域让建筑表现设计师的舞台也越来越广阔, 也让这个从新兴到快速发展的行业受到热捧, 人才需求旺盛, 专业的优秀人才更是“身价千金”。据有关部门数据, 目前全国建筑表现设计人才缺口达到40万人, 建筑表现设计行业已成为最热门的支柱产业之一, 未来20-50年都处于一个高速上升的阶段。

目前我国的建筑表现技术无论是学生的就业及薪资待遇处于中高水平, 建筑景观表现设计专业的学生可以进入建筑装饰公司, 房地产公司, 建材、家具公司, 城市规划部门、园林设计公司、动漫设计公司等相关领域, 从事三维模型设计、建筑景观漫游动画设计、建筑虚拟展示、房地产企划、3D动画制作、建材家具行销、城市景观规划、园林景观规划等相关工作。

二、高职院校建筑景观表现设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

综合专业发展前景和就业前景的分析, 在高职院校开设建筑景观表现专业都是都是符合社会和学校发展需求的, 前景也是十分了乐观的。但是由于建筑景观表现专业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专业时间还不是很长, 没有完善的经验可以借鉴, 加上高职院校本身条件的制约, 在专业设置上还不成熟。就我校的专业体系设置来看, 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 建筑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课程缺失

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为三年, 因此比较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往往忽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也认为高职学生基础比较薄弱, 枯燥的建筑理论知识学习无法引起学习的兴趣。但是作为建筑景观表现设计专业而言, 应该有一定的建筑设计的基础知识, 了解建筑的发展历史, 培养学生对建筑的审美, 这样在今后的建筑景观表现作品的制作中, 才能够做出既美观又合理的设计。

2. 课程设置无法达到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

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建筑景观表现设计专业都是从原来的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等专业分离而来的, 在课程的设置上基本上都沿用了以前的内容, 只是增加了一些建筑建模、渲染、漫游动画的知识, 而没有形成完整独立系统的课程体系。导致学生仍然只能完成静态的室内外效果图制作, 无法达到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目标, 最终无法满足市场的专业需求, 影响学生的就业。这种换汤不换药的课程设置实际上不利于专业的发展。

3. 专业师资缺乏

除了课程设置上的问题之外, 师资的不足也大大制约了高职院校建筑景观表现专业的发展。由于该专业还属于新兴专业, 大部分授课的老师也都是半路出家, 没有参与实际案例制作的经验, 因此只能教授学生对设计软件的应用, 而对整个建筑景观设计工作流程、设计理念知之甚少, 导致学生成为简单的绘图机器而不是设计者, 不利于学生设计理念的形成和今后的就业。

三、对专业现状进行改革的几点思考

无论是客观原因还是主观因素, 高职建筑景观表现专业存在的问题都不容忽视, 只有这些问题得到改善和解决, 才会有利于专业的发展。下面就针对以上的问题谈谈几点思考:

1. 理论联系实践, 完善课程体系, 形成完整的专业课程设置

专业的设置应该充分了解行业的要求, 贴合学生就业的实际需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建筑理论知识、软件操作能力、综合设计能力, 由浅到深、由理论到实践, 让学生掌握室内外效果图的设计方法及技巧, 建筑漫游动画制作, 展示设计、家具设计、互动式虚拟现实等制作技术, 具备现代设计理念与制作能力和项目策划推广能力。培养符合市场需求、具有专业修养和艺术内涵的建筑表现设计人才。

通过学生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分析, 设置相关的基础理论课程和绘图软件, 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循序渐进的得到提高, 主要课程设置如下图所示:

2. 改变教学方法, 注重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

根据岗位能力要求考察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习情况, 从而调整教学内容, 做到因材施教。将原来的“大锅饭”教学方法改成分层次教学方法。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方向都有所不同, 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面面俱到, 而是把以后的就业岗位分解到专业学习课程上, 让学生有自己的侧重点。比如建模能力强的学生可以从事建模师的工作, 表现能力强的同学做后期渲染师的工作, 扩展学生的就业面。

3. 开阔视野, 把行业先进理念引入课堂

在学生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软件应用的同时, 学校和老师还应该加强对学生设计理念的培养。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还应该把行业的最新动态、最新理念带入到课堂中, 带学生走出教室, 看到外面的世界。有条件的也可以邀请企业的设计师到学校开设讲座,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设计理念, 跟上时代的步伐, 这样做出来的东西才能有价值, 闭门造车的设计是会被淘汰的。

总之, 建筑景观表现专业在未来的发展是不言而喻的, 也会是高职院校艺术设计、图形设计专业学生的首选之一。随着CG行业和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 会有更多的高职院校开设这个专业, 因此我们的专业设置也应该跟随时代的步伐, 结合自身的情况不断创新, 我们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也是在不断的调整与探索中进行的,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逐步完善。这样, 建筑景观表现专业才会充满朝气和竞争力。

摘要: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和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速以及房地产经济的迅速升温, 对城市的建筑外观造型审美要求及人居空间设计都已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宽广的应用领域让建筑表现设计师的舞台也越来越广阔, 也让这个从新兴到快速发展的行业受到热捧, 商业价值也越来越高, 人才需求旺盛。很多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和图形图像设计专业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开设建筑景观表现专业方向, 但是在课程设置上由于缺少借鉴和经验, 导致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了专业发展的需要, 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 并想办法解决。

关键词:高职院校,建筑景观表现,课程体系,改革

参考文献

[1]胡宁.计算机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法[J].辽宁师专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5, (2) .

[2]罗湘蓉;曾坚.中国建筑师设计竞争力及相关因素分析[J].建筑学报, 2007, (1) .

[3]刘维.高职室内设计专业手绘表现课程的教学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 (10) .

课程计划和实施方案 篇5

我校严格执行国家和省颁布的课程计划,结合淮安市教育局下发的课程计划,根据本校实际,按以下方案实施:

一、课程设置

学校认真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各门课程,制订了课程管理的相关制度。每学期初由学校教导处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拟定课程计划执行方案、制定总课程表、班级课表和教师课程表,为学期开学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建立和完善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课程体系,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严格按教学大纲教学。规范了品德与生活、综合实践活动、科学、环保与学校课程、音体美等学科教学,优化教学过程,着力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指导思想。积极开展教改教研活动,积极组织观摩课、示范课、研究课。努力上好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为学生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有效的内容和空间。

本学年,我校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环保、综合实践活动、音乐、体育、美术。包括安全教育(一、二、三年级开设,教材是《国防教育》)环境教育(四、五年级开设,教材是《蓝色家园》),环保是学校课程,有国学经典(一------五年级)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包括一年级是《生命与自我》,二年级是《生命与他人》,三年级是《生命与自然》,四五年级是《生命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2)是微机。所有课程、课时,严格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要求设置,无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现象。重视开展好信息技术、艺术、体育、兴趣活动四个领域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课时分配(周)

一年级:语文(8课时)、数学(5课时)、品德与生活(3课时)、体育(4课时)、音乐(2课时)、美术(2课时)、环保课程(2课时)。

二年级:语文(8课时)、数学(5课时)、品德与生活(3课时)、体育(4课时)、音乐(2课时)、美术(2课时)、环保课程(2课时)。

三年级:语文(6课时)、数学(5课时)、品德与社会(2课时)、外语(3课时)、体育(3课时)、音乐(2课时)、美术(2课时)、科学(2课时)、综合实践(2课时、信息技术1课时)、环保与学校课程(2课时)。

小学课程实施方案 我校严格执行国家和省颁布的课程计划,结合淮安市教体局下发的课程计划,根据本校实际,按以下方案实施:

一、课程设置

四年级:语文(6课时)、数学(5课时)、品德与社会(2课时)、外语(3课时)、体育(3课时)、音乐(2课时)、美术(2课时)、科学(2课时)、综合实践(2课时、信息技术1课时)、环保与学校课程(2课时)。

五年级:语文(6课时)、数学(5课时)、品德与社会(2课时)、外语(3课时)、体育(3课时)、音乐(2课时)、美术(2课时)、科学(2课时)、综合实践(2课时、信息技术1课时)、环保与学校课程(2课时)

六年级:语文(6课时)、数学(5课时)、品德与社会(2课时)、外语(3课时)、体育(3课时)、音乐(2课时)、美术(2课时)、科学(2课时)、综合实践(2课时、信息技术1课时)、环保与学校课程(2课时)

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每课时40分钟,一、二年级每周总课时数26节。三——五。六年级每周总课时数30节。

三、学校课程管理措施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育内容及其结构、程度和进程,是把教育目标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的桥梁,是培养目标的载体和实现培养目标的手段,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依据。因此,课程设置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新课程设置方案的制订与实施,对于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认真研究课程设置方案,进一步提高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并以课程改革为契机,深化素质教育的实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二)加强管理,科学设置各类课程。

严格执行新课程设置方案,对于国家课程和环保课程中指令性内容按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在课程管理上转变管理思想,研究管理办法,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充分发挥学校在课程改革实验中的主体作用,保证足够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开发环保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时间和空间。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程改革小组,成员包括教研组长和部分骨干教师。

“生物统计”课程教学探索和思考 篇6

关键词:生物统计;课堂氛围;统计方法;多媒体教学

作者简介:石培春(1979-),女,新疆呼图壁人,石河子大学农学院,讲师;龚江(1976-),男,新疆奎屯人,石河子大学农学院,讲师。(新疆

石河子832003)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0-0103-02

生物统计学是运用数理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解释生物现象,寻求其内在规律的一门学科。与一般数理统计学相比,它不仅要通过事物外在的数量表现去揭示事物可能存在的规律性,而且要根据专业知识去探讨、解释为什么会存在这种规律性。[1]生物统计学的特点就是研究对象是抽象的随机变量,而且要和农业实际紧密联系起来。“生物统计”主要包括田间试验中常用的、基本的试验设计方法与统计分析方法两部分,是生物科学、植物生产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2]如何提高“生物统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生物统计”课程的教学,为学生奠定一个丰厚、扎实、牢固的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的基础,是摆在每一位从事“生物统计”课程教学的教师面前的严峻现实。

为了提高“生物统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笔者所在教研室一直以来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反复探索,不断进行新的尝试,并有一些体会。以下浅谈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

一、营造平等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生物统计”这门课程比较抽象,以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到枯燥难懂、学习兴趣不高。要想让学生喜欢这门课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任课老师,从而对这门课感兴趣。“教者乐其教,学者乐其学”,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生物统计”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和保证。只有师生之间确立一种朋友关系,课堂教学的效果才会事半功倍。“生物统计”课堂教学在规范管理、形成良好学风的前提下,应该营造轻松、民主与和谐的氛围,教师要放下架子,有缺点和错误要敢于承认,与学生像朋友一样共同研究,共同探讨,师生互动,心灵沟通,引起共鸣;让课堂充满笑声,一句笑话,一句简单风趣的语言,都可以激活课堂,学生在轻松、民主与和谐的课堂氛围下按照老师的思路和要求,不知不觉地学到和掌握知识,达到教学的目的。

此外,教师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教学内容的引入要突出趣味性。加入一些和讲授内容有关的耐人寻味、引人入胜的情节,这为激发学生认知动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如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在讲授“显著水平”时,就以“天宫一号”的研制和发射、中国航天器空间对接技术为例,说明显著水平的依据和重要性;又如在讲授第四章“显著性检验的配对设计”时,以佳洁士牙膏为例:“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宝洁公司推出了佳洁士牙膏,这是第一个带有氟化物的牙膏。为检验佳洁士在检验减少蛀牙方面的效果,研究者对多对双胞胎进行了实验,每对双胞胎之中的一个使用了含氟化物的佳洁士牙膏,而另一个则继续使用不含氟化物普通牙膏。”這时提出问题,即将双胞体作为非独立样本使用的目的是什么。通过这个例子既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又能让学生轻松地明白什么样的设计属于配对设计,直观地体现了有关知识的客观背景,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再现知识发生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把握好每个概念,善于挖掘教材的内在魅力,精心选择一个个有趣的实例,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触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趣味性中掌握生物统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老师要认真对待学生提的每一个问题,有思考、研究价值的,教师要及时予以充分的肯定,让他们享受到质疑的成就感;浅显幼稚甚至不太合适的,要选择不同角度给予评价鼓励(鼓励其有所发现,表扬敢于质疑的勇气、勇于探索的精神)。这样,才能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激发他们质疑的热情,提高他们质疑的勇气,从而增强其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针对不同专业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实例

笔者所在生物统计教研室给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所有学生讲授“生物统计”课程。农学院农学、植保、林学、园艺、资环五个系使用的生物统计教材都是四川农业大学明道绪主编的《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结合专业实际、选取和专业相近的例子,分清重点难点,对现有内容进行合理取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3]

我们在讲清基本原理、思路和方法后,在举例时尽量结合专业,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专业实际。如给林学系的学生上课时,参考了续九如、黄智慧主编的《林业试验设计》,所举例题均与林木遗传育种、栽培、生理生化和森林资源调查等有关。对资环系则尽量采用农业资源调查、植物营养与施肥、环境监测与评价、生态效益分析、气象观测等方面的例子,有时即使将植保或者农学类的例题仅在文字上变动一下而数据不变也能取得较好效果。

针对不同的专业特点,同一章节的应用问题也有所侧重。如在讲“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时,不同的系在理论联系实际时侧重点也不同。如给农学系上课时,参考童一中主编的《作物育种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重点讲授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在作物遗传育种和栽培上的应用;在给植保系上课时,参考山东省农作物病虫测报站主编的《农业病虫数理统计预报》,重点讲授根据害虫发生发展规律及影响的有关环境因素预测害虫未来的发生发展趋势,为害虫综合治理提供决策依据等应用。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们明白了统计方法的重要性和实用价值。总之,通过课堂讲授、作业和上机操作,使学生学完该课程后不仅仅学到一些统计学的常用术语和公式,而且要意识到他们所接触的统计学比单纯地计算平均数以及用彩色图表示出来复杂得多,它是一个强有力的分析工具。

对各个系都要讲授“生物统计”的基本知识,内容涉及到实验方案的实施、数据的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等,即“田间试验”、“资料的整理与描述“、“常用概率分布”、“假设检验”、“方差分析”、“X2测验”和“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对于有些章节如“百分数资料的假设检验”,因为数据涉及到有两个属性类别的质量性状和利用统计次数法得来的次数资料,农学系和植保系学生用的较多,因此只对这两个系讲授。对于“两因素系统分组试验资料的方差分析”,因为植保和资环专业用的比较多,因此只对植保系和资环系的学生讲授;对有些难度较大的章节,如“方差分析处理效应分类与期望均方”等一般只对农学系学生讲授;“样本平均数抽样分布与标准误”一节虽然最难懂,但它是生物统计思想方法的重心所在,是重要基础知识,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要仔细、耐心地给学生讲清楚。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熟练制定实验方案、进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并作出科学的结论。

三、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1.将统计方法的讲授与统计软件的介绍紧密结合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广泛使用,统计分析方法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统计软件的应用已经成为高校学生与科研工作者必备的技能。生物统计教研室根据不同的专业开设了Excel和SPSS等统计软件的实验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在介绍Excel、SPSS等软件基本操作的基础上,结合统计学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实例,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地讲解利用Excel、SPSS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和步骤,从而达到将抽象统计理论与直观现象操作相结合的目的。很多统计方法的计算量大,例如方差分析、直线回归等,以前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手工计算,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在黑板上逐步计算,学生学习时觉得计算繁杂。现在我们在讲课时一边讲解理论,一边把实例的处理结果做出来让学生分析。把重点放在讲授基本原理、思路、方法的适用条件和统计结果的解释上面,要求学生能根据不同的实验设计选择相应的统计方法用统计软件处理,并能做出科学、正确的解释。

2.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生物统计学是生物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分析工具,对将来从事农业和生物科技工作的学生来说是一门有重要实用价值的课程,与数理统计学不同的是,这门课程重在应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突出和强调“用”这个特点,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最终目的是要会应用。老师在上课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统计思维能力的培养。

为了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与实际动手能力,教研室积极开展第二课堂,让学生根据自己申报的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P)项目和本科毕业论文进行讨论和交流,每个学生给大家介绍自己的试验设计和实验方案,并说明自己的项目或者毕业论文用是什么统计方法来分析。此外还安排上机实习,并且是让学生带着自己的试验数据独立处理,让学生体会“学有所用”。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分析与逻辑思维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这样使学生能够真正利用统计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针对课程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生物统计”的特点是内容抽象、枯燥,理论性、逻辑性较强。而且该课程内容多、公式多、图表多、计算量大,單一的教学方法容易导致学生注意力涣散,产生视觉、听觉和思维疲劳,因此,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由于多媒体教学加快了教学进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多媒体教学应用广泛。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用多媒体来讲授。就拿“方差分析”这一章来举例。在讲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步骤时建议用板书讲解,因为这部分内容比较难,教师在黑板上一步步进行讲解和分析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满足大多数学生的要求;在讲不同试验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时,用板书讲解该试验设计的田间试验设计图、资料整理表及方差分析三步骤中涉及的公式,而讲具体实例时应采用多媒体。这种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学时和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还为启发式教学提供了时机,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在老师的引导下活跃思维,积极思考,及时理解和消化知识。

针对“生物统计”逻辑性较强的特点,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应“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我们在讲课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让学生直接参与探索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成就感。因此,我们采用最多的就是启发式教学法。在课堂上,着重问题的创设,提供氛围,让学生发现问题并着手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成为学生的协作者。

五、小结

要想提高“生物统计”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要把教学当成一门艺术来对待。教师感情的投入、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培养、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结构的编排、教学节奏的控制都在构建着现代教学趋势,教师只有全身心投入并不断总结方法,才能探索出有生命力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盖钧镒.试验统计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2]明道绪.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权俊萍,王秀琴,王雪莲.不同专业花卉学课程教学实践之探索[J].时代教育,2011,(11):124-125.

(责任编辑:麻剑飞)

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 篇7

关键词:越南语,本科,历史文化,教学问题,课程设置

随着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高校越南语专业不断迎来崭新契机。开设越南语专业的院校 (包括本科、高职高专和社会上的各种培训班) 日益增多, 学生数量亦随之大幅增长, 而社会对越南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有限、要求也不断提高, 且越南语专业人才的较高职业理想常与现实就业条件存在落差等状况, 也致使高校越南语专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以往对越南语本科教学的研究焦点多集中在对学生越南语听说读写译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方面, 而对越南历史文化类课程的教学意义和方法研究甚少, 笔者将于本文中对相关问题提出一些个人的思考。

一越南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越南语专业毕业生数量的持续大幅攀升与日趋饱和的人才需求矛盾逐步显现, 用人单位对越南语专业本科人才的要求也随之“水涨船高”。因此, 如何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怎样提高本校毕业生的竞争力成为了开设越南语专业的高校不得不面对的共同课题。然而, 基于许多高校一贯秉持仅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译语言应用能力训练的传统培养模式, 各院校的教学模式也因此缺乏特色, 毕业生专业水平区分度不高, 难以提升各院校自身的竞争力;且学生仅具备较为浅显的基本语言技能, 不具备较深层次的文化底蕴, 难以胜任高水平的工作岗位。

本科毕业生大多不愿意进一步深造进修越南语专业, 即便是选择继续升学的学生中大多也只是将学位作为日后就业的筹码, 对该专业的学习和研究缺乏实际热忱, 导致越南语专业的学术研究水平较其他东南亚语种如泰语等要逊色很多, 就连最基本的越南语专业教材体系都非常不完善。尽管我国早在1942年就于国立东方语言专科学校开设越南语科, 开始培养越南语专业人才, 至今理应已有较为充分的积淀。由此可见, 学术界对越南的历史文化领域研究较少或研究难以深入, 与一直以来的培养目标和模式有直接关系, 精通越语者对历史文化领域研究不深, 而专攻历史文化领域研究的学者又苦于不懂越语而难以得到更全面的视角。且对历史文化领域的不了解也同样会限制对越南语言、文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总之, 当今社会环境对越南语专业本科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深层次的要求。

二越南历史文化类课程设置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与此同时, 尽管绝大多数学生理解越南历史文化类课程对越南语专业本科学习的重要意义, 然而实际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归结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教材体系的缺乏

如前所述, 越南语专业教材缺口较大, 现较为系统和成熟的教材仅限于越南语语音、基础、阅读和翻译等语言技能型课程的教材, 多数素质拓展类的专业选修课课程教材极为缺乏, 仅靠教师的个人讲义授课存在许多限制。首先, 成熟而系统的教材由于凝聚了众多专业造诣高深、教学经验丰富的编者们共同的智慧, 再经过多年的实践课堂运用不断得以完善, 因此教材中的知识较为全面和系统, 要点分明, 针对性强, 即便是教学经验尚浅的教师也容易根据教材的体系制订教学计划, 开展教学工作, 而学生也更容易系统地学习和记忆相关知识要点, 特别是对被动学习的学生而言, 合适的教材更能或多或少地帮助他们对相关领域知识有大致的了解。

2. 师生观念的落后

一直以来, 单一的语言技能培训导致学生普遍知识面狭窄, 尤其缺乏对越南历史文化方面情况的了解。而一些思想尚不成熟的学生在选课时又常抱有急功近利的心理, 认为学习历史文化类知识对越南语运用能力的提高没有直接关联, 此类课程学习的意义远不及语言技能型课程, 不愿意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不能产生“直接效益”的相关课程学习中去。即便要选修其他专业课程扩展知识素养, 也只关注将来可能更直接影响自己就业竞争力的技能, 如财会、法律、经贸等方面的课程。

加之许多教师本身也是由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 教学理念受旧模式影响颇深, 始终将语言应用技能即听说读写译能力作为评判本科教学质量和学生水平的唯一标准, 未认识到越南历史文化方面的知识不仅对研究生教育有意义, 对越南语专业本科生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也就是说, 学习和了解相关知识不仅是进行相关领域深入研究的基础, 也对全面提高本科生综合素质和语言应用能力有着深远的意义。

还有一些教师甚至自身也缺乏相关知识, 对进一步补充学习兴趣又不高, 因此认为开设越南历史文化类非语言应用型课程不符合自己的专业优势, 担心影响教学效果而不愿意承担相关课程, 继而选择尽量不开设有关课程。或即使开设了此类课程也是敷衍了事, 教学质量不佳, 造成学生对此类课程的误解和抵触, 恶性循环。如此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现代国际环境下高规格工作岗位的需要及进一步深造展开学术研究的需求, 对对象国的理解甚少将阻碍学生进一步拓展语言能力, 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尤其是针对一些对越南缺乏了解的学生更难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3. 教学形式的单一

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采用的教学方式及对课堂气氛的把握能力毫无疑问是影响教学效果的直接因素。许多本科学生表示对越南历史文化类课程不感兴趣, 认为相关课程枯燥乏味, 究其根源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水平有关。越南语言文学专业出身的教师对所学专业方面知识了解涉及较多, 然而对历史文化领域知识的掌握程度却有限, 尤其是要达到可以自制讲义为大学生授课的水平则要求更高, 因此讲授此类课程的教师需要承担相当大的压力, 要付出比其他课程更多的备课时间和精力, 有时难免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尽善尽美。

加之从小学到中学所接受的教育模式, 历史和文化类课程都是教师竭力灌输史料, 学生拼命死记硬背各种年代、事件的教学形式, 很多教师也将这种形式沿用到了大学课堂, 在讲授越南历史和文化类课程时更多的是照本宣科, 缺少与学生的交流、互动, 不注意学生的学习情绪, 仅通过考试的强制手段来要求学生生硬地记忆各种知识点, 使学生养成了不考试便不学习的习惯, 仅在考试前突击背书应付考试, 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相反也有一些教师由于在越南历史文化相关领域颇有研究, 在给本科生教授相关课程时未注意控制授课内容的深度, 令缺乏相关背景知识的学生感到晦涩难懂, 失去学习兴趣, 学生反应的冷淡对教师的教学热情也是一种打击, 同样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对改善本科越南历史文化类课程教学的建议

1. 转换观念

由于中越两国自古就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越南历史上使用汉字作为正式文字达两千多年, 越南史籍都是用汉字书写, 中国的文化和文明对越南影响深远, 越南作为中国的邻国也一直以自己的方式对我们产生影响。因此学习越南历史文化类课程, 对学习越南语的中国学生尤为重要, 也有许多便利因素。充分利用这种便利因素开展教学, 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对象国, 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只有从学校到教师, 再到学生都能充分认识到此类课程的重要性, 才能真正积极地开展相关课程的教学。

学校首先应鼓励和支持教师通过进修、培训等方式拓宽知识面, 充分利用外语优势进行对越南历史文化方面的研究, 研发相关课程教材, 而不仅是将研究视野局限在对语言和文学、政治和经济方面的研究。教师也应不再将语言应用能力作为评判学生外语水平的唯一、至上标准, 而应将其视为一个基本要求, 将提升学生综合文化涵养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 从而影响学生重视历史文化类课程。因为以听说读写译为主的语言应用技能培训固然重要, 但对越南历史文化类的专业选修课其作用也不容忽视。必修课与选修课应具有相辅相成的联系。比起机械式的死记硬背, 充分理解对象国历史和文化, 进而掌握对象国语言、语法习惯才能真正做到灵活运用。若能通过对对象国历史文化的了解而对该国产生特殊的感情, 更有利于其对该国语言的深入学习以及日后从事该门外语的相关工作。

2. 改进教学方式

教师应将高层次、深入创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运用到此类课程的教学中。在教师自身具备较为充分的相关专业知识, 能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的基础上, 注意采用新型教学工具, 如多媒体教学工具, 在讲课过程中向学生展示教师用心设计的PPT教案, 并穿插丰富的与课程相关的影像资料, 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避免讲课内容只是一味地堆砌史料和朗读教材讲义, 应力求通过轻松有趣的表达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递知识, 同时更要注意通过授课内容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引发学生针对史实、文化现象的思考、联想和探讨, 通过这种方式来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要点的理解和记忆, 培养学生将文史知识学以致用, 客观地看待历史问题、包容文化差异、独立自主地进行思考的能力。

3. 优化课程设置

现今国内高校越南语专业已专门开设的越南历史文化类课程主要有越南概况、越南历史、越南文化、中越关系史、中越文化交流史、越南民族与民俗、越南语言文化等, 各院校具体开设的课型名称、课时比重、开课时间和方式各有不同。如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知名院校即便专门开设的此类课程不多, 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很注重将越南历史文化相关知识融入到语言教学中, 效果显著, 这些知识的有效补充对这些院校的学生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令他们能更快速地适应将来高层次工作岗位的需要。

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开设更多高质量的此类专门课程供学生选修, 无疑将使高校的越南语专业本科教学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从长远来看, 将为学生增加更多的就业竞争力。相关课程的设置应该科学、合理、精致。一、二年级由于学生对越南国情和语言的了解十分有限, 适合开设越南概况、越南历史、越南文化等用中文讲授, 内容浅显易懂的课程, 教师可采用轻松的开放式教学方式, 与学生多交流和互动, 通过教师的介绍讲解达到让学生对越南和越南人有大致地初步认识的目的。三、四年级学生已夯实语言基础, 有一定的背景知识能够进行进一步学习和探索, 可开设中越关系史、中越文化交流史、越南民族与民俗、越南语言文化等专门性相对较强的课程, 以增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深入了解为教学目标, 并根据学生接受程度选择使用中越文交替授课或全越文授课, 从而满足学生进一步提高相关知识积淀的需求。

此外, 还应注意把握此类课程的课时量, 除一、二年级的基础课程应该固定开设外, 三、四年级的专门性课程最好设置为选修课程, 供有需要和兴趣的学生选择。每学年如能开设1~2门相关课程, 每门课程周课时不超过2节则不会影响学生对语言技能型课程的学习, 且能对语言学习产生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范宏贵、刘志强.越南语言文化探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8

[2]刘岚.浅谈我国高校开设民俗类公共选修课的意义[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6 (5)

[3]葛宝祥.外语教育文化性的本真思辨[J].外语学刊, 2008 (3)

[4]杨秀杰.语言文化观念及其研究方法——语言文化系列研究之一[J].外语学刊, 2007 (5)

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 篇8

1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设置

由于各地区高校对民族传统体育重视的侧重点不同,所以对课程设置的侧重也有所不同。授课形式也各显示本地区的特色,有的高校以俱乐的形式进行授课,也有高校把太极和武术与基础课同时作为必修课内容,有的高校在还在搞试点,探索式的让学生全面系统的学习民族传统体育。高校应该以现有办学条件为基础,创新课程设置,调整和更新课程内容,使专业课程形成特色。

虽然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千姿百态,但在各高校还是以体育教育的基础课程为主要内容来进行设置的,对有浓郁地方特色、适合高校发展的项目和可以推广的课程开设的比较少,如毽球、舞龙、防身术等,而影响这些课程开设的主要问题是与高校的师资、场地器材有很大的关系。对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高校应该在保证专业特长的条件下,开设一些既有民族特色,又容易普及的传统课程。学校还应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市场调查,尽可能多设一些与现代经济和社会共同发展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

2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情况

2 . 1教学内容

在调研的高校中,有90%以上的高校设置了与传统体育相关项目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以武术类项目作为重头戏,这一项目已覆盖了大部分高校。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受地域、气候以及民族居住区的人文环境的影响,各地区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有偏差。如新疆大学在全校领导和教师共同的努力下,对本地区的少数民族舞蹈进行整理和编排,已经纳入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并引入到体育课中。但由于部分高校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还处于初级阶段,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所以开展的项目较少,有的高校甚至没有开设民族传统体育实践课。

2 . 2教学措施

在教学案例中,把带有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到教学中来,选择学生自选课进行教学实践。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以教材为指导原则,可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教学,这样可以很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授课内容产生兴趣。教师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能力、自身条件的差异,组织不同层次的教学,针对个性化,充分发挥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应向学生阐述这些民族体育文化的背景及行为,向学生应大量的介绍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特征和功能,在教学与实践中不断的去分析整理,这样更能发挥民族体育项目参与价值。根据学生的需求,可以设置他们喜欢的且能对健身产生良好功能的竞技项目进行练习,并能提高学生对民族体育项目的喜爱和练习的积极性。民族传统体育对学生的健身价值和效果是非常理想的,有的项目甚至还超过的现代体育项目。课外实践也是对课堂知识的一种延续,也就是说课内传授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课外再实践,可提高学生自练、自评、互教的能力,以达到教学的全面性、多元性。

2 . 3民族传统体育课教材调研情况

通过对几十所高校使用教材的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教材来源的渠道不同。对于教材的来源可分四种情况:即统编教材、本校自编教材、统编自编教材相结合、教师自己掌握的没有要求的。使用自编教材的高校,大多数是办校规模较大,办学时间长,师资力量比较雄厚的学校,各高校可以完全根据本校的地域特色和开展的内容编写出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教材;使用全国和省编教材的高校和自编教材的高校比例相当;使用教师掌握的没有要求的教材很少。一般的高校体育教材知识的综合性比较强,根据课程改革的需要,在教材的体例和内容上相对于以前的教材也都有新的变化。但是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仍存理论基础薄弱和滞后,在武术的套路内容上都是初级和简化的套路,而理论内容没有新的突破性,对健身性、趣味性较强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涉及的很少。教材的这种现状不能满足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需求。这与增强学生民族体育意识、在高校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基础以及在高校传承民族体育文化的目的存在一段距离。

3 对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和课程设置的建议

在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是时代发展的结果,是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需要,是学生参加终身体育锻炼的需要。还要从保护和发展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高度去认识和重视。随着现代体育发展的全球化,民族体育受到西方体育很大程度的冲击,部分项目已经在濒临消亡的过程中,为此,各高校应将地方特色项目进行挖掘,并将挖掘的项目引入高校课堂。同时,我们应积极进行宣传,把开发民族体育项目、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培养结合起来,让高校的广大师成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实践者和倡导者。使学生受到传统体育文化教育和感知,深入了解和体验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提升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在品质同时,让具有人文色彩和现代人文精神的民族传统体育,立足于世界体育文化之林。

综观世界各国学校体育的发展,都为自己国家的民族体育事业的发展进行过不懈的努力。可以借鉴其他国家民族体育发展的经验,来充实我国民族体育的发展经验和振兴体育事业。如韩国的跆拳道在1988年走上了汉城奥运会,就是因为韩国在各级学校的必修课程里设置了跆拳道,并作为运动会和军训的必设项目而促成的;而日本则在我国的建国前就把柔道做为学校的必修课程;在俄罗斯,民族舞蹈、滑冰等项目贯穿中小学体育课教学大纲。我国要持续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应借鉴其他国家成功发展民族体育经验来振兴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事业。

在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改革的基础上,以终身体育为指导原则,建议延长大学本科体育课时间,对于高年级学生授课形式可选择课堂或俱乐部教学,这样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学练,能扎实地掌握锻炼方法以及加强了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基础;应开发地方特色项目和引进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引入课程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根据各地域的情况和高校自身条件,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让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在各高校生根开花,丰富多彩。

高校体育教材对民族传统体育只涉及到某个领域的技术内容和基本理论知识,缺乏全面阐述理论、技术内容和系统性和整体性,所以应该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教材的创编工作。在创编教材的同时要做到有利于民族文化发展和传承,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同时,应大力挖掘我国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及少数民族体育。在编写内容上要有新的突破,使武术和太极拳的套路不能停留在初级和简单阶段,在完善和充实武术理论同时,增加武德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以及健身机理等理论内容。为了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还应将具有代表性的项目编写成双语教材,供在校的外国学生学习,以便提升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世界体育文化中的地位。

在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上,缺乏对民族传统体育理论支持的知识点。由于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开设的时间比较短和各地区高校对其重视的程度不同,它的学科体系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和课程开设的情况良莠不齐。开设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是传承民族传统体育的需要,也是高校体育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对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和课程设置的分析,提出普及和发展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的建议。

摘要: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民族传统体育的优秀项目融入到高校体育课程里,不仅为高校课程改革注入新的元素和活力,而且对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精神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是高校体育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对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和课程设置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对其教学和课程设置进行了分析,并在调研的基础上对高校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提出了建议及为下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 篇9

关键词:ESP课程,设置必要性,教学策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时代的来临, 社会对英语能力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专业化的特征, 更青睐既有专业知识又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专业方面的技术交流、谈判与合作等的复合型人才。ESP教学在世界各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比如在俄罗斯等国的大学, 他们不仅创建了ESP的专业电子期刊, 还建立了ESP教学的跨国合作项目和ESP教师大型培训项目。为了更好地顺应时代对人才的更高要求, 开展ESP教学已成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客观需求。

一、ESP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ESP是将基础英语和某个专业英语结合学习的一门课程, 是英语教学的一个方面, 它是一种融合了大量专业知识的语言教学形式。刘法公认为“只有把基础英语教学拓展到专门用途英语教学, 我们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复合型实用型的人才”。ESP教学既保持了语言教学的特点, 又涉及相关专业的学科知识, 同时它还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它顺应了交叉学科发展的教学趋势。在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适当增加专业知识来进行教学的专门用途英语必将成为具有一定英语基础和专业知识的学生进行英语深造并拓展专业知识的重要手段。合理设置和有效实施ESP教学确实是一种可行的改革思路, 对基础英语教学和双语教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开展ESP教学是大学生自身的需要。任何外语都应学以致用, 而我国的英语教学从小学到大学, 甚至到硕士一直都在打基础, 很少涉及专业英语。学生即便获得了CET证书, 也只能应付普通语言水平的测试, 毕业以后很难适应实际工作中对专业英语的要求, 因而缺乏就业竞争力。在市场急需既懂专业又具备相关领域英语应用能力的用人环境下, 英语教学不仅是帮助学生通过等级考试, 更应优化他们的知识结构, 最大限度地将学习与现实需求结合起来, 培养他们今后工作中在相关领域用英语交际的能力。Hutchinson&Waters认为ESP课程的教学内容应把学习者的需求放在首位。作者在江西中医药大学2012级针灸康复班进行了为期一学期的《针灸英语》教学模式实践, 对62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1) 66%的学生对《针灸英语》比较或很感兴趣; (2) 75%的学生主要是为了能找到一份好工作; (3) 73%的学生认为能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 (4) 78%的学生认为可提高英语运用能力; (5) 88%的学生感觉有助于用英语交流专业方面信息。

二、开展ESP教学的有效策略

1. 加强ESP的教学研究并统一管理

尽管许多外语界学者、专家看好我国ESP的前景, 但因缺乏研究成果, 教育部门和制定大学英语教纲的专家们对此的关注度还不够, 因而各院校对ESP教学重视度不够, 且缺乏行之有效的统一管理, 不少高校出现了课程目标、课时长短、开设时间先后、课程归属混乱等现象。为了避免这些现象, 教育部门应加强对专门用途教学研究的投入, 密切关注国内外ESP教学的发展情况, 给它更多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机会。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是成功开展教学的先决条件, ESP教学也不例外。国内ESP教学水平不高, 与ESP教师缺乏相关的知识和研究有很大关系。尽管ESP教学的专业性不是很强, 但对语言教师的专业学科知识还是形成了挑战, 因此英语教师还需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和途径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 如外出进修访学与专业教师合作教学等, 而且相关部门、学校还应建立ESP教师培训体系与资格证书制度, 扩大ESP硕士点的设立, 提高ESP教师的理论与实践水平。目前, 江西中医药大学专门为英语教师举办了为期3年的中医学习班, 为学校的中医药ESP教学奠定基础。

3. 以学生为中心, 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的ESP教学, 以教师为中心, 主要进行专业术语的讲解和文章翻译, 缺乏师生互动, 学生被动学习, 往往感觉枯燥乏味, 教学效果不好。现代的ESP教学, 应以学生为中心, 根据学生的各种需求, 采用交际教学法安排授课内容, 并借助现代化多功能语言实验室和网络资源, 融真实性、专业性和趣味性于一体, 结合专业信息交流所涉及的语篇知识、修辞技巧、文化差异等因素进行教学。如在中医药英语教学中, 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各种针灸穴位、药物标本等模型, 并适当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情景对话、正反辩论、案例学习等专业交际英语的教学活动, 改变单一、缺乏弹性的课堂教学模式, 使学生能在轻松、高效的气氛中将专业知识学习与语言运用融为一体。

三、结语

实施语言教学与专业知识结合的新格局和模式, 不但能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 有助于造就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多元化人才, 而且能拓宽大学英语发展的空间, 使英语教学更加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润清.21世纪的英语教学——记英国的一项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6, (2) :1-8.

[2]刘法公.论基础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关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3, (1) :31-33.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和课程整合初探 篇10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

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来进行教学设计, 可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来进行分析。微观设计是指一节学科课程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信息技术作为传播和展示学科知识的媒介进入到课堂中。微观设计的过程中, 教师要从课前的准备工作入手, 包括教学内容的有效选择, 教学方法的运用, 以及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和要学习的知识进行整合。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思考如何对信息技术操作, 如何让学生对设计的知识感兴趣都是在进行设计时要考虑的问题。课堂结束之后, 教师还要对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中观设计是指教材中每一个单元之间的教学设计, 通过对单元整个模块的设计来对教学资源运用达到最大化。宏观设计是某一学科和信息技术进行整合, 把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整理, 按照学生思维的形成规律进行重组。目前, 在学科和信息技术进行整合时, 教师运用的主要是微观设计, 使每一堂课在信息技术参与的过程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

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要实现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探究的创新精神、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通过有效整合, 课堂教学知识容量增加, 使学生能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学到更多的知识, 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不断提高。具体地讲,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以下主要目标。

(一) 有利于实现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

信息技术包含丰富的信息, 把信息技术和课程进行整合, 能使课堂教学内容更丰富, 为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提供了更多可用的资源, 使教学方式多样化, 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索欲望, 能有效完成教学任务。

(二) 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教学

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 能更容易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热情, 使教学质量更高。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 教师可以用更多的精力来对教材内容进行研究, 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促使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有效整合。

(三) 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使知识能通过直观、生动的图片和影像展示到学生面前, 提高了学生在理解知识时的效率。运用信息技术结合课程进行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使他们快速地进入到学习状态, 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

(四)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理想的教学和学习环境的支持。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过程之中可以为培养创新能力营造理想的环境。信息技术可以作为学生的创造工具。第一, 现代教育技术的最新理论基础有力支持着创造性能力的培养。第二, 基于计算机的课件开发平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第三, 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可以对形象思维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持。第四, 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协作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 可以对辩证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持。

(五) 作为整合多学科的工具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促进多学科的相互渗透, 可以作为整合多学科的工具。学生在制作关多媒体作品时, 可以将多门学科聚拢在一起, 学生可以学习多学科的交叉性知识。信息技术可以使学生不区分学科的界限, 为了完成某一主题或课题, 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为基轴, 经过体验和活动, 进行问题解决的学习活动。因此,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既是技术和工具, 又是使学生综合运用其他学科知识的桥梁。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与具体方式

(一)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进行信息技术和课程进行整合时, 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 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教学内容, 从直观的角度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 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探索能力。在学习过程中, 丰富的教学资源能让学生自由思考, 使他们在自主、探索、发现的过程中获得发展。教师要深入研究各个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进行, 提高教学效率。

(二) 根据学科特点进行整合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时, 需要根据学科知识的特点来进行设计。例如, 在教学英语时, 通过信息技术创设运用英语的情境, 让学生跟随其中的情节变化, 来学习和领会其中的英语含义, 获得英语语感。在教学语文时, 教师可以把课文中的文字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成优美的图片, 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体会其中的意境美。在每个学科教学中, 教师都要创造性地运用信息技术和课程进行有效整合。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 使教学内容更丰富, 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 根据教学对象选择整合方式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对象, 教师要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和学科整合, 构建以发挥学生认知主体作用为标准的课堂教学新模式。这样能让学生在信息技术教学辅助工具下对知识进行有效理解, 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成为学习过程中的发现者、思想者和创新者。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积极探索知识, 并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形成创新性的思维。

上一篇:IELTS口语测试下一篇:保持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