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的图书管理

2024-05-30

新世纪的图书管理(精选十篇)

新世纪的图书管理 篇1

1 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必然性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将从根本上动摇各类组织的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图书馆是知识的载体,是信息的集散地,管理创新是由现代图书馆的本质所决定的。

(1)管理创新是图书馆发展的原动力。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基名著《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了组织创新的概念,论述了创新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作用。面对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信息量剧增和市场剧变的新世纪,谁能敏捷地先行一步,抓住时机,谁将会在竞争中获得胜利。管理创新能使图书馆打破常规,提高效率;能使图书馆以敏锐的观察力,密切关注未来变化的新趋势,从而能以超前的意识果断决策,适应未来发展的需求。

(2)管理创新是图书馆迎接知识经济挑战、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外在需求。新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不断产生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新知识的时代。图书馆要保持长久竞争优势必须实行管理创新,形成一套灵活的管理机制,达到责、权、利的统一,使之创造更高的价值和效益。

(3)管理创新是图书馆增强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内在需求。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和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图书馆管理的内涵要求、发展目标、工作方法和行为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图书馆原有的一套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改革发展的需求。图书馆要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增强其吸引力和影响,就必须对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方式进行扬弃和取舍。

2 图书馆管理创新的构建

图书馆管理创新至少应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提出一种新的事业发展思路并能有效实施。这种新的发展思路对于所有图书馆而言可行且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这也是一种思想观念的创新。

(2)创设一整套新的适合事业发展新思路的组织机构并使之有效运转。组织机构是图书馆管理活动及其他活动有序化的支撑体系。但这种组织机构必须适应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新思路和新趋势,并且能有效运转。

(3)拿出一套新的方式方法,使之有利于图书馆新文化氛围和精神风貌的形成。这种方式方法能有序地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率,使图书馆各种人际关系更加协调,激励员工奋发向上,最终有效地整合图书馆各种资源以达到既定目标。

(4)设计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新的管理模式能使图书馆的总体资源达到有效配置,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模式;新的运行机制则是指在图书馆各类资源最佳配置的基础上,使图书馆的各种活动能规范、优质、高效地完成。

(5)进行一项制度创新。管理制度是对图书馆资源整合行为的规范,它既是对图书馆行为的规范,也是对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它会给图书馆及员工的行为带来变化,亦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规范,使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6)发明一项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目的是真正发挥图书馆收集信息、开发信息、提供信息的优势作用。它的前提是一要了解国外其他图书馆技术应用的新进展,其次要进行技术人员培养,当然还要有必要的资金保障。

(7)实施一项服务创新。服务创新是图书馆创新的核心,其他的一切创新都是服务创新必要的条件和保障。服务创新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要结合本地图书馆的实际灵活进行。

3 加大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建议

(1)图书馆管理创新,馆长是关键。馆长是组织核心,优秀的图书馆馆长已成为图书馆行业的稀有资源,其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创新意理是图书馆领导者创新的基本素质和先决条件。在21世纪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里,领导者应该有一种吸纳新生事物的能力、敏锐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较强的组织能力,是面对挑战的应战者。其次,讲学习是馆长创新的内在动力和关键环节。领导者不仅要大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还应该提高创造思维和理论思维能力,同时还要大力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要潜下心来致力于构建符合创新要求的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并伴随着大胆地实践和探索,使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相统一。另外,良好的环境也是领导者创新的外在动力和根本保证。适当的政策扶持,激励、引导和保护管理者创新,同时,还必须在馆内外营造成一种健康有序、宽松和谐、鼓励创新、支持探索这样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氛围。最后,创新机制是培养领导者创新的催化剂和孵化器。图书馆要本着珍惜人才、人才为本的原则,选好、培养好、用好、关心好杰出青年人才的成长,在物质待遇和精神待遇上向创新人才倾斜,在事业和感情等方面留住人才。

(2)以虚拟管理强化战略联盟。虚拟管理通过虚拟网络可构建图书馆管理系统,达到管理的目的。它消除了传统管理过程中面对面造成的矛盾,消除了中间管理层的阻碍,强化了战略联盟。这种全新的变化在某些领域已经变成了一种现实,网络虚拟管理作为管理文化已经被社会认可。网络经济从两个方面引发了图书馆虚拟管理的出现:国际互联网给虚拟图书馆提供了物质基础,使图书馆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为取得竞争中的最大优势,可以仅保留最为关键的功能,而其他功能则通过各种方式借助外部的资源力量进行整合来实现;其次,市场情况和竞争方式的新特点,形成了对虚拟管理的内在需求。虚拟管理以其独有的柔性适应环境变化,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建立跨图书馆的灵活动态组织,抓住机遇,响应市场,赢得优势。

(3)树立人本管理的战略理念。人本管理是以人为本,把人作为管理的核心对象,从尊重人开始,形成整体、和谐、催人奋进和充满人性的环境。党中央做出了“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论断。“人为万物之灵”(《尚书·泰誓》)。孔子认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这表明,管理的主体是人,其客体主要也是人。新世纪图书馆的人本管理就是要以人为本,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中心来配置管理资源,通过培植人文精神,营造人文环境来充分调动和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最终达到创新管理和创新服务的目的。图书馆人本管理中的“人”,包括管理者(馆长)、读者和图书馆员。因此,新世纪图书馆人本管理既注重“读者为本”的服务宗旨,又强调“以馆员为本”的主观能动性,更不能忽视图书馆管理者的作用。

(4)实现管理创新的最高境界——“没有管理的管理”。图书馆员是当代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和财富,是高知识含量信息产品的设计者、生产者。图书馆员的创新精神是图书馆发展的内在动力。这一点,也为我馆实行的“以办公室为核心的部主任责任制”所证明。我馆实行的这一管理体制主要是突出以人为中心的柔性管理模式,强调人独立工作的机会与自我管理能力的发挥,人性得到充分尊重,个人自主性得以充分发挥,认为“没有管理的管理”(Managing Without Management,又译为“无治而治”)——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自我实现人”的管理模式是唯一正确的管理模式,同时也是管理创新的最高境界。实行这一管理体制之后,管理者(馆长)能从大量繁锁的事务中解放出来,整个图书馆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

4 结束语

新世纪要创新转型时期图书馆的管理,并不是全盘否定传统图书馆管理基础和管理模式,而是要在保留原有管理方式精华部分基础上的扬弃,是传统图书馆管理的继承、变革、突破和发展。改革是动力,管理是根本,创新是灵魂。转型时期的图书馆只有不断完善其管理,才能直面迎接21世纪的挑战,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董全中.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探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5).

[2]于连姿.图书馆管理创新浅议[J].图书馆纵横,2008,(2).

[3]张建国.转型时期图书馆管理的创新[J].图书馆科学管理,2004,(4).

[4]范俊萍.图书馆管理发展趋势分析[J].图书馆纵横,2008,(4).

新世纪的图书管理 篇2

浅淡21世纪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

21世纪高校图书馆的地位更加重要,对高校图书馆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揭示了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涵义,分析了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提出了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应采取的几点措施.

作 者:田中雨 那世平陈文华 作者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图书馆,阜新,123000刊 名:农业图书情报学刊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 IN AGRICULTURE年,卷(期):22(7)分类号:G251关键词:21世纪 高校图书馆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管理

新世纪高校图书馆的现状与对策 篇3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 现状 对策 以人为本

【中途分类号】G2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09)11-0-01

传统的高校图书馆运行机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它的服务方式,技术手段乃至思维方式,为读者服务质量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足。网络电子文献的出现,给高校图书馆的业务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给高校图书管理工作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图书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为提高高校图书资源的利用率,高校教育中扮演知识传播角色的图书馆,应该积极解决面临的新问题,努力探讨适应当代高校图书馆实际情况的管理和服务对策。

1 高校图书馆的现状

1.1 馆藏图书不足

藏书少、学科面狭窄,文献补充速度慢,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图书价格的不断上涨,图书馆新书购书量减少,图书馆藏书陈旧, 新增期刊数量少,学生人均文献量达不到国家评估指标的标准,也达不到高校图书馆规程》的指标要求。外文书刊受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影响,年均价格增长率都在两位数以上。对于图书馆来说无疑压力沉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读者利用图书馆的积极性,同时图书馆形象也是大打折扣。

1.2 服务水平不高

图书馆工作隶属于公共文化服务范畴,应凸显服务二字。有些人员缺乏这种服务意识,对读者爱理不理,遇到棘手的问题则敷衍塞责。接待好读者是一门学问,咨询一个像开馆时间类似的问题,就可以反映出图书馆良好的服务形象。

1.3 人才队伍质量欠佳

馆员的的整体素质决定图书馆服务能力和水平。在高教战线中是十分薄弱的,服务和管理水平都相当落后,积累的问题很多。馆员整体水平偏低,人才结构不够合理,不能适应普通高校图书馆的需要。多数是半路出家,仅凭任职期间对馆员进行业务培训是不够的,整体服务水平亟待提高,缺乏高层次专业人才。主要是领导思想上没有应有的重视。

在图书馆所发挥的作用中,建筑占5%,信息占20%,图书馆员占75%。表明馆员的培养和开发十分重要,促进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深化,使图书馆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图书馆福利待遇大不如前,图书馆对人才缺乏吸引力。没有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干与不干一个样,使得真正有才华、有能力、有事业心的人不堪忍受。图书馆的人员流失严重,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图书馆缺乏认识。

1.4 分工不宜过细

目前高等学校图书馆的现状普遍感到人员不够,素质较差,完成任务不理想。但另一方面又普遍存在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人才浪费的现象。这与个人自觉性和人员的安排有关。一般来说,高等学校图书馆规模小的可设采编,流通阅览,宣传辅导三个组,规模大的馆可设采访、编目、典藏、流通保管、阅览、情报服务、宣传辅导、特藏、技术十个组。

2 高校图书馆的对策

2.1 提高管理员的素养

图书馆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服务机构,对学校素质教育有促进作用,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是第一位的。自觉学习图书管理工作方面的文章,以全天候的服务,不厌其烦地为全体师生的读书活动尽力而为,并不断的自觉积累工作经验。需要具备与国家书馆事业相匹配的良好品质与素养。

数字图书馆对于技术的要求非常高,图书馆员要想全面掌握这些新技术,在全馆掀起学习热潮、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认清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让大家有紧迫感。作为新型馆员在工作中应该解放思想,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作为新一代的数字图书馆员首先要有爱岗敬业的精神,只有具备了这种崇高的品质,才能调动起自己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才会激发所有的潜能。馆员必须主动学习,才能跟上技术的发展。图书馆员拥有别人无法比较的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充分利用这些优势,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2.2 加强馆员的业务培训

图书馆事业现代化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知识背景、知识结构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学校必须面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不足,走培训和吸收相结合的道路,对目前的人员结构进行重新调整,吸收以图书馆专业和计算机专业为主的人才。让馆员多参加一些适当而有效的培训,帮助其掌握最新的技术,可以提高服务的水平。图书馆工作人员要顺应现代图书馆建设的潮流,紧紧抓住技术进步带来的机遇,尽快地适应现代信息环境,在以读者为中心的基础上,以新的角色来帮助和指导读者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查阅信息资料,并帮助读者提高在复杂的信息世界中准确快速地获取最有价值信息的能力。

2.3 强化服务意识

图书馆员在每天与读者的接触交往中,通过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往往会给读者留下最直观的印象。在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图书馆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包括知识、技能、品德修养等自身的资质水平,倡导图书馆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的意义。通过图书馆员的热情周到的服务,体现借阅双方在借阅过程中的互动、共鸣的过程,良好的处理馆员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促进双方的和谐交流,促进高校图书馆形成良好和谐的学习和人际氛围。鼓励精通计算机、外国语言的非图书馆学专业毕业的骨干去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和研究,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对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保证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2.4 进行图书馆数字化建设

数据库是图书馆实现计算机化、网络化的关键。开发专题数据库,发挥特色资源优势,提高利用率。在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过程中,要坚持标准化、网络化的原则,引导数据库建设,逐步向国际化方向发展。数字图书馆系统采用C/S模型,服务器端由图书馆服务器和对象服务器组合承担。客户、图书馆服务器和对象服务器构成信息传递的三角形架构,类似于传统的读者、目录、书库的三点结构,有其重要的意义。图书馆与科技部门通力合作,将本馆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化,通过上网,逐步缩小所购文献信息的学科覆盖范围,实现全国资源的共享。

2.5 实施人性化管理

在图书馆的管理中,用激励的手段来调动馆员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美国学者詹姆士研究发现,一个人的能力在平时表现和经过激励后的表现之间的差距为60%。现代图书馆应根据人性化原则,实行竞争上岗,鼓励全员参与,实行民主管理,能增强责任感,增加馆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图书馆服务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图书馆员应“以人为本”的办馆理念,渗透落实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通过周到的服务,感染每位读者,创建和谐的人文阅读环境。在服务过程中,要重视人的尊严和价值,满足人对资源的需求和社会需求来开展服务。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图书馆的服务与管理,提高高校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才能促使高校图书馆事业得到快速、持久的发展。

3 结语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信息化的基地,必须提供个性化服务,发扬图书馆精神,使图书馆事业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积极的作用。我们要优化部门职能,做好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提高馆员的积极性,创建一个管理民主、诚信友爱、公平阅读、安定有序、充满活力的和谐图书馆,让读者在知识汲取丰富的营养知识,对图书馆员进行全面的、多学科、跨领域的培训,使全体馆员都有更新知识,扩展视野和提高技能的机会。培养高素质的跨世纪的人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每一个图书馆人的美好理想。

参考文献

[1] 刘海萍.“馆员——资源人”及其培养.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4).

[2] 余胜.“图书馆之城”建设的成效与发展思考.深图通讯,2006(4).

[3] 深圳市建设“图书馆之城”(2006-2010)五年规划.深图通讯,2007(1).

新世纪对图书馆管理创新的思考 篇4

1 我国图书馆管理的现状

改革开放20年来, 从总体上看, 我国图书馆管理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图书馆管理现代化的进程主要呈现出两方面特点:

一是图书馆管理思想与服务理念由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转化, 表现为从重藏轻用到以用为主, 逐步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理念;办馆思想由相对封闭转向更加开放;管理方法从计量管理向目标管理转化;内部管理机制的改革日趋深入;以提高服务质量为中心的专业管理等全方位的管理创新和变革。

二是受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 我国图书馆管理创新和管理现代化的进程同样呈现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紧密结合。但如果从当前世界图书馆管理现代化的整体趋势看, 我国的图书馆管理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和不适应性。

1.1 对图书馆管理创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图书馆界对管理也是生产力以及图书馆管理创新对图书馆全面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较长时间以来, 一直存在重业务、轻管理, 重视制度创新、忽视管理创新的问题, 这不仅导致我国图书馆管理水平与国外同行的差距越来越大, 而且成为图书馆事业发展相对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1.2 对图书馆管理环境的变化反应迟缓

随着信息技术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图书馆的信息环境与社会功能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伴随“信息垄断”地位的终结和信息主要提供者地位的削弱, 信息行业竞争国际化的时代已经到来。由此带来的图书馆管理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前所未有, 无论是宏观管理还是微观管理都是如此。如果我们不能定位准确、思路灵活, 在管理理念、方式及管理手段上不求创新, 势必进一步丧失机遇。

1.3 高素质管理人才短缺, 全员素质有待提高

知识经济时代的未来图书馆的管理创新提供了机遇, 也带来挑战, 而最大的挑战莫过于人才短缺。目前中国图书馆界不仅罕见获MBA (工商管理) 或MPA (公共管理) 学位的管理者, 且不少人缺乏职业图书馆管理者的基本素质, 将难以承担知识管理的重任。同时, 全员整体素质偏低, 知识结构不尽合理, 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缺乏, 造成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2 现代图书馆管理的本质在于创新

创新是人类活动中的一种普遍行为, 存在于人类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中, 因而在管理活动的每个环节和每项职能中都普遍地存在着创新的问题。著名管理学家彼得·杜拉克指出, 管理学及其在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进步是他们现在都包含人们的精神和创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将不可避免地从根本上动摇各类组织的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 现代图书馆的管理也概莫能外, 从一定意义上说, 这也正是现代图书馆管理的本质所在。

2.1 管理创新是图书馆发展的原动力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名著《经济发展理论》书中, 提出了组织创新的概念。并将其纳入社会发展之中, 论述了创新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作用。面对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知识量、信息量剧增和市场剧变的新世纪, 谁能感觉敏捷, 抓住时机, 当机立断, 快速作出反应, 力争处处先行一步, 谁就会在竞争中获得胜利。管理上的创新能使图书馆打破常规, 改革管理工作流程, 大大提高管理效率;能使图书馆以敏锐的观察力, 密切关注未来变化的新趋势、新动向、新问题, 从而能以超前的意识果敢决策, 适应未来发展的要求。

2.2 管理创新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外在需要

以往图书馆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的设计, 常常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不犯错误为出发点, 有着过多的管制和约束, 这种过细过严的规则, 通常会窒息那些最初很难识别的新生事物的嫩芽, 致使图书馆管理僵化, 抑制了首创精神。而新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是不断产生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新知识的时代。国内外管理理论的研究表明, 决定社会发展竞争优势的是人才和科学技术的优势, 而决定人才、科学技术优势的是创新, 所以强调创新已成为现代管理的时代趋势。

2.3 管理创新是深化图书馆改革的内在需求

新世纪是一个蕴育着巨大变革的时代, 是一个从计划经济形态向市场经济形态的转变时期。随着我国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朝纵深的发展, 图书馆运行的外部环境已发生并将还要发生巨大的变化。与此相适应, 图书馆管理的内涵要求、发展目标、工作方法和行为方式也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图书馆原有的一套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世纪新的运行特点, 图书馆要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就必须对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方法进行扬弃和取舍。通过改革创新, 建立起一套崭新的管理运行机制, 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 图书馆管理创新应注意的问题

3.1 要有科学求实的态度

实事求是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也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图书馆管理要想有新的突破和新的创造, 工作中就要尊重客观事实, 从客观实际出发, 既不能只强调创新而不尊重客观实际或背离客观事实, 也不能认为在实事求是基础上的创新是为了出风头、摆花架子, 而应该找到一个上级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外单位的好经验与本馆实际相结合的最佳工作结合点, 找到工作的突破口, 在“上情”“下情”和市场经济“行情”的最佳结合点上, 创造地形成适宜本馆具体情况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3.2 走群众路线, 实行开放式管理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图书馆的管理创新应讲科学、顺民心、重民意, 应本着对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负责的精神来作规划, 图发展。要充分发挥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因为群众的实践智慧和经验, 是图书馆领导者创造性开展工作的重要条件。相信群众, 依靠群众, 及时把群众的创造上升到规律性认识, 是领导者开创工作的重要法宝。坚持“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是我们党最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也是领导者增强创新能力进行有效创新的根本途径。实践证明, 图书馆领导者的创新行为只有为广大员工所接受, 其创新意识和决策只有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 才能成为推动图书馆发展的有效动力。

3.3 实行民主化、科学化决策

在知识日益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信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国体制转型期各类矛盾纷繁复杂的新世纪, 图书馆单靠少数几个领导者的知识、能力和经验来进行决策, 极易造成决策上的失误。这就要求图书馆转变决策方式, 建立一支由本馆和外单位优秀人才组成的智囊团, 集思广益地听取他们的意见, 让他们来代替自己从事大量事务性、技术性的工作, 从而提高创新决策的效率, 减少由于思考不周而造成的失误, 另外, 管理创新既离不开纵向继承前人的科学成果, 也离不开横向借鉴兄弟馆的成功经验。图书馆领导者应以开放的心态和批判的精神, 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 严格按照科学决策的程序和方法办事, 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努力达到图书馆管理创新的预期目的。

责任编辑:程鹏

摘要:当人类进入新世纪时, 社会的发展与变革, 也使图书馆的社会角色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要求图书馆进一步扩展自身功能, 在管理上加强创新, 使其能成为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智力后援。

新世纪的图书管理 篇5

上海市竹园中学图书馆:张颖

一、图书馆管理手段现代化,自动化

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信息量越来越大,传播速度也很快,而图书馆对其加工数量,传播速度等方面已不能满足要求,信息吞吐能力明显不足.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加快图书馆的自动化网络化建设,迅速提高其信息处理和传播的能力,以便满足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众所周知,多年来中小学图书馆都是采用极其原始的手工操作的方式对图书进行采编,分类,这种极其繁琐的手工操作耗去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而且工作人员无暇专心去做其它业务工作.现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小学图书馆逐步将形成自动化管理.图书馆的自动化是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图书馆工作的各个环节实行控制的全过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准确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相应的服务.中小学图书馆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计算机硬件的要求,二是对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软件的要求.图书馆自动化管理集成系统应达到三个目标:1,利用计算机代替处理全部或大部分繁琐的图书馆手工操作业务,以达到快速,高效和准确.2,由计算机监控图书馆的业务流程——采编,编目,存储,流通,检索和管理等运作变化的信息流,提高图书馆的辅助决策和管理水平.3,最大限度的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二、文献资源数字化

随着以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为代表的因特网迅速崛起,中小学图书馆的文献载体必然由单一的印刷型向多种文献载体并存的方向发展.图书馆文献资源数字化使中小学图书馆创建数字图书馆成为可能.所谓数字图书馆是指将分散于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贮存,以网络化的方式互相连接,提供及时,实现资源共享的数字化系统.其核心是数字化和网络化,其实质是形成有序的信息空间,其特点是收藏数字化,操作电脑化,传递网络化,资源共享化.而且数字化图书馆存储量大,传播面广,速度快,检索方便,功能独特,扩大了信息的传播量和信息的传播速度,并形成了有序的信息空间.数字图书馆是一项崭新的事物,它的提出并不是源自于图书馆自身,而是信息化社会不断发展所造成的.它的出现

给图书馆事业带来新的锲机,是21世纪发展中中小学图书馆的主旋律,是图书馆发展史上的一次深层次的变革,是图书馆自动化,现代化的高级阶段.目前,对于图书馆来讲,信息服务质量,信息服务速度成为新的价值标准.如果我们不清醒地认识到这一发展趋势,死抱着传统观念不放,不及早在“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上做文章,那么即使拥有再多的藏书,“信息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低劣,中小学的学生和教师也不可能接收到最新的信息.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地认识到,未来中小学图书馆将以信息知识为单元,对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并且根据读者的需要对其进行筛选和整理,为学校教科研与教学提供一系列的信息,使学生和教师在馆内,就可以及时获得全球性的情报信息和各种数据库的最新资料.三、图书馆服务形式网络化

数字化图书馆使文献信息通过网络传播已成现实,比如因特网的电子邮件,远程登陆等服务都可用来传播信息,其特点是传播高速化,远程化.而且,在网络中所有的图书馆均可实现互连,文献资源共享成为现实.随着学生和教师对知识的需求也越加强烈,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方式满足不了新的知识需求——作从满足书刊借阅的需求转移到满足知识信息需求.中小学图书馆服务在网络环境下将形成新的模式.浦东新区有许多学校都开通了校园网,连通了因特网,建立了电子阅览室,所以图书馆可以利用自己独特的文化环境,有意识的通过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培养读者的信息素质,信息知识能力.使网上的电子信息资源成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有机组成部分,并通过开发网络资源,以弥补自身馆藏的不足,从整体上提高自身的信息提供能力.四、图书馆教育内容系统化

在数字环境下,我们的学生要迅速,准确地获取所需文献信息,就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检索理论知识,能够利用计算机进行实际操作.但目前,中小学的读者对网络信息了解较少,普遍缺乏网络信息的检索技能.尤其是学生们大都没参加过系统的计算机信息检索课程培训,因而他们有可能无法独自操作计算机从网络上获得所需信息.所以,在加强理论指导的同时,还更要注重学生信息技能的培养和计算机操作能力的提高.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网络知识讲座,发布网上信息知道报告,随机性网络知识指导)使学生和教师尽快全面了解和掌握网络利用技能,熟练地获取网络信息.在网络环境中,在指导学生使用网络获取信息的同时,不能忽略对他们进行网络安全教育.网上安全教育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它来自网络系统外部的危害,其中有的是读者不了解网络性能,缺乏网络知识而意外造成的.第二种是故意行为所致.为了防止人为因素对网络存在威胁和网上的不法行为,必须通过用户教育来彻底清除这些不良因素,确保网络安全,正常运行.而且,中小学图书馆在提供网络服务的同时,还应充分发挥其教育职能,在图书馆主页或界面上定时插入有关精神文明和法制教育的内容,使我们的学生在使用网络时,能够自觉遵守和维护网络秩序,营造良好的网络信息环境.五、图书馆工作与服务重心人性化

以计算机技术为技术手段,以网络化为格局的工作体系,是未来中小学图书馆深层次服务的基本趋势.教育的进步有赖于各种信息资源,各个中小学图书馆对知识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和传播,能直接或间接的对教育和科研进步产生积极的影响.21世纪是数字化信息大发展的社会,图书馆开展文献信息服务,也将转变其方式,方法.因此,现代化图书馆将摆脱传统的以“书”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以人为本,围绕人们的阅读需求,信息需求,文化需求以及知识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种形式的服务活动.图书馆将根据读者的各种需求对藏书体系和服务内容进行不断的调节.比如,在信息收集方面,过去图书馆一味强调资料本身的文物价值,而忽略了这些资料是否适应读者的需求,造成资源浪费.现在的现代化图书馆则强调“书是为用的”概念,使藏书的结构体系始终根据读者的需求而不断调节和变化.在信息服务方面,过去往往采用千篇一律的服务方式,而很少考虑读者特殊和个别的需求.现在的现代化图书馆在满足读者一般需求的同时,还应设法解答每一位读者的各种问题.在服务方式方面,过去图书馆往往比较强调量的服务,而很少注重质的服务,现在的现代化图书馆不仅要注重量的服务,还更应该将一般服务向参考服务转移,对读者的各种问题给予很好的解决.所以,各个中小学图书馆应该从学校的本身的发展角度出发,改变不合理的藏书结构体系,对工作重心从“书本位”向“人本位”转移有足够的认识,让自己的业务活动始终围绕着读者的需求展开,形成适应变化的良性循环的服务体系.让学生和教师可以及时通过信息网络查找最新,最广,最准确的信息,掌握科技动态,创造新知识,推动社会更快的进步.六,图书馆员素质专业化

在21世纪的今天,不少中小学图书馆的第一线工作人员仍是以没有专业知识的老弱病残为主.在传统的观念中,认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只不过是管管书,看看阅览室的,很少有人会去向图书馆员寻求帮助,而且即使提出困难,图书馆员也不一定能够帮助解决,从而造成潜在的 “拒借率”.如何改变这一情况,就要从提高图书馆员的素质做起,才能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随着图书馆外呢县资源数字化,服务形式网络化,数字化信息服务就要求图书馆必须大量使用各种新技术,而各种新技术需要专业的人来操纵.所以,图书馆员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及时学习和掌握这些新的技术,成为能够为读者提供经过整理,分析,综合的信息知识,并利用各种有效手段为读者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的专业人员.只有具备了精湛的技术,精深的专业知识,相关的互补知识以及科学的研究方法,才能具有观察事物,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对信息的新颖度,专深度,准确度及信息量的大小作出准确的判断,从而才能向读者提供最优化的,有针对性的,高效,快捷的信息服务,最大限度的满足读者的需求.变过去的被动服务为现在的主动服务,将一般的管理员转化为信息系统的组织者,建设者.不可否认,中小学图书馆由于人员较少,往往许多工作都是集中在1-2个人身上,工作比较辛苦,而且待遇低,不受重视.但是,图书馆员应该转变观念,努力学习,把立足点放到服务上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自己是否称职,不是看自己提供了多少服务,而是看自己解决多少问题,是否做到名副其实的“知识导航员”,这样才能充分体现自身的专业价值,得到大家的尊重.在当今科教兴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大好形式下,中小学图书馆应努力提高为第一线教育服务的能力.如何寻求更好的发展方向,离不开各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中小学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代表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方向,它将为21世纪的图书馆发展注入勃勃的生机.作为人类知识宝库和文献信息中的图书馆,在信息经济的发展中将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在,我们欣喜的看到,各校领导对图书馆也越来越重视,正在加快硬件投入措施,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能力,为振兴教育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参考文献:

1.上海图书馆学会编.跨世纪的图书情报之窗.上海:上海市图书馆学会,1997

2.吴建中.21世纪图书馆新论.上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1998

3.郑巧英,扬宗英.图书馆自动化新论.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

新世纪的图书管理 篇6

关键词:图书馆 信息技术 信息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003-6938(2010)02-057- 05

Checking out the Future:Perspectives from the Library Community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21st-Century Libraries

Chen Quanping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Nankai Univer′icty,Tianjin,300071)

Abstract:This report is one of several policy briefs to be published in 2010 on the revolution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future of libraries. It presents a summary of the literature devoted to the future state of public, academic, school, and other libraries in the face of this revolution. It addresses four key themes that emerged from the literature review: technology changes traditional information forms, digitization changes the landscape of information access and use, new information processes are changing libraries, library services, and librarians; the future is collaboration.

Key word: Librar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uture

CLC number:G250.7 Document code:AArticle ID:1003-6938(2010)02-057- 05

1 引言

数字革命在21世纪并没有放缓的迹象。为了紧跟时代,包括图书馆在内的任何机构都必须评估其日益在线化世界中的地位。好消息是许多图书馆专业人员已经认识到这个需要,并且正推动图书馆适应这一评估,以确保图书馆仍然是社会对教育、公平和信息获取之义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尽管有些人对图书馆的未来显得悲观,但更多图书馆人则积极展望了未来的图书馆服务——他们将新理念、新技术和新空间结合起来,以便更有效地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这些变化不仅超越了纯粹的技术进步的组合,也包括重新思考什么是图书馆——空间、服务和社区。下面列举了正在讨论的一些问题。

(1)图书馆作为社区中心和在线虚拟目的地同时,将继续为个人提供物理空间吗?图书馆将以牺牲其它作用为代价而重视这些作用中的一个吗?如果图书馆演变成社区中心或未来虚拟世界的门户,图书馆从前的宁静环境会遭到破坏吗?

(2)未来图书馆专业人员将如何组织、存储和发布信息?学校(和其它)图书馆员将如何支持物理和数字环境下的信息素养?

(3)图书将来像什么?数据库?学术期刊?可能开发出什么新的信息格式?

(4)元数据标记、先进的搜索算法和网络图书将极大地改变图书馆用户查找、吸收、甚至是“读”信息的方式吗?

(5)按需印刷将改变书库馆藏分类排架的概念吗?

(6)超出建筑物的物理界限,图书馆和图书馆员作为信息质量的仲裁者将发挥什么样作用?图书馆事业持续吗?

(7)图书馆员应成为信息学、社会网络、电子政府、公民参与和社区发展专家方面的专家吗?或者,像有些人担心的,图书馆员将成为一个社区、学校和大学买不起的奢侈品而被电脑、网络或企业所取代吗?信息的质量、信誉和完整性将因此受到影响吗?

这些重要的问题推动了美国图书馆协会信息技术政策办公室(OITP)在2008年创建了“21世纪美国图书馆计划”。OITP设立了一个图书馆专家和领导小组以探究美国未来图书馆的方方面面,鼓励向图书馆界及其利益相关者提出建议。2010年将出版一系列有关信息技术革命及其对图书馆未来的影响的政策简报,本文是其中之一。

2 技术改变传统信息格式

有效和重要的图书馆服务是由用户的需要而不是仅靠技术进步推动的。Gordon指出,图书馆的规划和发展往往过多着重于新技术的出现,而不是新技术在图书馆环境下的相关利用,例如,Web2.0中的有些功能应当根据它们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进行评估,不能因为它们是最先进的技术而采用。

在过去十年中,当现存资料被转换为电子格式并能在线利用时,美国图书馆的内容和服务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机构将继续在数字化现有资料方面努力,以便于更多的资料让更多的人利用并且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另外,每天虚拟世界也会产生大量的“原生数字”新内容。

举例来说,对于传统的图书馆概念而言,图书是最基本的,然而,技术正在重新界定什么是图书的概念。有关文献提出了几种可能的未来图书形式。例如,Young提出在网络环境下,通过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合作创造“网络”图书的构想;Bernstein也提出了类似的看法,认为网络图书可将人们聚在一起讨论和实验,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产品;技术专家和营销专家Weinberger认为目前的一些诸如元数据聚合和数字注释系统等技术将从根本上影响物理图书及相关产业和职业,数字书写不在封面之间而是超链接的,因此会改变我们如何书写,如何阅读,如何形成知识。在2007年的文献中,Weinberger也注意到这一变化将随着方便有效的电子阅读器的出现而加速。

3 数字化改变了信息访问和利用的蓝图

目前的新电子信息格式正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生产、获取和处理信息的方式。技术革命的第一代成员(上世纪80年代个人电脑普及后出生的那些人)在信息创建、使用和存储方面的观念与传统观念有着很大的不同。

3.1 数字土著和阅读的未来

在思考图书馆未来时,许多图书馆员和专家正在回到阅读行为或处理信息行为这个起点,越来越多文献提供了新一代数字土著创建、访问和吸收信息的方式。Brown认为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数字土著看待和处理书面信息的方式,而这些变化在未来只会变得更加深远。Brown提供了有关“素养”、“阅读”和“学习”的新理论,这些概念显然是所有图书馆使命的核心。

数字学员就像阅读文本和图像一样“阅读”多媒体信息。信息素养将包括多任务、通过不同信息流浏览以及文本处理的能力。学习将变得更加“基于发现”,以前在课堂上只能单向传递信息,而在线学习社区中将变成双向(推和拉)。如果图书馆想成为教育过程的核心,图书馆必须改变信息素养服务和计划以满足新一代数字学员的需求。

例如,在纽约时报有关阅读的未来系列中,Rich强调使用游戏技术和技巧去传授被认为是传统素养技能。随着越来越多的图书馆给年轻用户提供游戏程序,图书馆员就有了以创新方式提供素养教育服务的机会。Rich还注意到学校图书馆目前已经将多种计划纳入信息素养计划,如网站评估、社会网络、博客和多媒体演示制作。

这个重要的变化的有据可言。2009年初,约翰和凯瑟琳·麦克阿瑟基金会报告了有关数字学习的调查和初始研究结果。研究人员发现互联网正使精通技术的新一代能够去追求二十一世纪教育的核心内容即自我导向学习,这一发现迫使教育工作者保持对学生在网上所作之事的开放和接受的态度。当素养教育继续以这些方法演变时,未来图书馆需要调整计划以适合新一代学员。

3.2 数字研究

电子出版和内容数字化进展已经对学生和学者做研究和出版研究成果方式产生深远影响。研究人员和学术出版商在数字环境中将联合开发新的方式生产内容,首先应用在科学领域,然后扩展到人文科学和数字研究领域。Hahn指出,当21世纪的研究人员越来越多地避开印刷型图书而青睐立即可访问的数字化信息时,传统学术思想正在以闪电般的速度变化。经过调查一些出版界专业人士,Hawkins认为,出版行业在未来将提供较少的个人印刷出版物和更多付费访问的数字资源和相关操作软件。

技术进步继续缩短了研究出版物的问世时间,研究数据、视频、图形、图像和其他材料现在可以在数字环境下以日益增加的速度进行核实、审查、汇总、修改、混合、改编和共享。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认为研究过程中的这种根本性变化在不久和遥远的将来将继续影响大学图书馆的服务和使命。

3.3 谷歌图书搜索

图书馆界、内容创作者、出版业和许多人士正被卷入一个关于谷歌图书搜索的复杂讨论中。谷歌数字化了数百万册作品并可通过网站提供服务,虽然这些作品属于公共领域,但其中许多作品仍然受版权保护且属于绝版。谷歌通过合理使用原则回应批评,但一些作者和出版商拒绝接受。结果产生了诉讼,2008年10月,谷歌与作者和出版者就某些方面的关注点达成一个协议。未来的图书馆必须接受的是,随着技术进步和普及,这类问题将会继续出现。

3.4 移动计算

日益普及的移动计算也对用户查找、访问和处理信息方式有深远的影响。实际上,许多专家认为在未来,所有的个人计算将是移动的。《经济学家》中的一篇报告提到智能手机作为一种在线信息和交流访问的主要工具正在替代PC机。手机、媒体播放器和电脑将越来越多地融入到便携式设备上,使信息搜寻者完全摆脱有线信息源。成为这样的“数字牧民”的影响是广泛的,而且吸引了一些学科和专业的专家。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研究移动通信将如何影响人类交往的动机。建筑师正在寻找新的途径提供文化空间,使搜索和利用信息不被约束在任何一个地方。图书馆员们正在考虑移动计算将带给未来图书馆的变化和机遇。

4 新的信息处理正改变图书馆、图书馆服务和图书馆员

Kroski提供了满足数字土著和数字牧民需要的当前和未来图书馆服务的一幅快照。许多已经由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将包括专为移动计算设备设计的数字馆藏。未来的图书馆可以既是一个门户网站,也是一个信息搜索者的目的地。按需印刷是这种服务最好一个例子,虽然单个用户印刷一本书似乎看起来效率不高,甚至奢侈。在大学图书馆,影响传统印刷资源的生产和流通的技术能力已经很明显。一些机构正在提供一种“图书点播服务”,即在图书馆或其它地方的独立打印机上打印已经发表的作品的单印本,而且能够装订材料和制作封面。美国密西根大学图书馆系统使用浓缩咖啡印书机提供这项服务。按需印刷服务可以为新资料腾出宝贵的物理空间、发展了图书馆服务。此外,按需印刷趋势可能会逐渐让位于原生数字资料一代,他们不再对印刷品有强大的依赖。Wark的图书《GAM3R 7H30RY》是与未来图书研究所的合作产物,是网络图书试验之一。

虽然日益增加的数字信息可用性将在何种程度上改变图书馆过程存在争议。Courant(密歇根大学图书馆主任)认为全部或大部分学术文献在未来10年将可以数字格式获取。这种对数字化资料的日益重视,特别是在大学和研究图书馆,将给图书馆和学术出版业创造一个机会去创造一个新的信息获取经济模式,但是,Courant还指出书目可靠性在数字世界比印刷世界更难以有保障。Kuzyk认为几乎所有情况显示,原生数字信息的急剧增加将从根本上改变图书馆和学习的局面。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参考部门的一位副总裁认为更加迅速方便的出版,将不会导致以前一样的信息充斥,而只会让图书馆更为权威。Bernstein认为图书馆员将负责管理的既是一个静态的藏书,又是一个由网络图书创建的动态内容。因此,许多专家认为,在今后几十年,当产生和面对数字组织和保存新问题时,图书馆员的工作将变得更加重要。正如Weinberger指出的那样,“图书馆将比以往更加复杂,图书馆员们将不得不管理馆藏……,但我们指望图书馆员帮助我们在元数据的丛林中导航,而那是信息建筑师的工作。”

4.1 图书馆空间

未来图书馆可能是一个当前技术和新技术、传统服务和先进服务、数字空间和物理空间的混合体。许多人怀疑当移动计算、网络资料、数字化研究过程以及其它新技术将极大地改变某些图书馆服务时,仍然存在对图书、书架、桌椅、社区空间等有需要。事实上,一项国家图书馆利用研究发现,远程网络访问公共图书馆明显刺激用户本人访问物理图书馆和博物馆。

同时,许多图书馆专业人员认为当实体馆藏萎缩和更多的信息在线存储时,未来技术将会给图书馆空间带来更大的灵活性。推动采用新技术的用户需求和行为有可能要求提供获得这些技术的物理空间以及传统的图书馆资料。钢筋混凝土图书馆的未来将与用户在图书馆获得较少的产品和当用户访问图书馆时获得较多的经验有关,图书馆可以描述为:一个社区中心、具有创意空间开展一些活动,其中仅有一项活动是搜索和获取信息。图书馆像图书馆员一样非常适合这个角色,部分原因是它们通常运行在一个非营利经济模式下,而大多数图书馆使命中免费访是一个基本信条。

一个成功的图书馆建筑将反映灵活的空间概念,可以轻易地为各种用途重新配置。在《图书馆杂志》的“面向未来的设计”系列中,Brown介绍了未来的物理图书馆空间。灵活的空间可以促进合作,以及能够为特定图书馆用户创造特殊环境。

4.2 大学图书馆和学校图书馆

就大学图书馆和学校图书馆而言,特别能引起共鸣的是实体馆藏所需物理空间缩小程度的讨论。在图书馆和信息资源委员会有关21世纪研究图书馆的报告中,Smith指出,由于数字化普及和鼓励创建“国家和跨国研究网络基础设施”,学术研究将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活动,本地物理馆藏的需求将减少。相反,大学图书馆的重点可能在满足当地社区即校园的需求,从而导致大学图书馆空间变化。

图书馆和信息资源委员会的报告记录了在这里讨论一些技术普及情况和其对大学图书馆空间和任务已有的影响,这些技术将继续减少图书馆书架上的印刷资料数量,直到几乎没有。一些未来学家和图书馆专业人员预计大学图书馆将会在经验、人际关系和人际交互创建方面更为丰富。

这些活动超出了单独的阅读行动,未来图书馆空间将反映这一变化。矛盾的是,网上学习的出现将对学校图书馆产生更多的公共空间需要。技术倡导者November认为当数字学习成为一个群体的活动时,提供社交空间让学生能够一起工作并通过在线经验获得意义将变得更重要。

学校图书馆员Valenza在图书馆员/教师和学生之间这种新对话形式中看到了巨大潜力,他认为通过与网络空间的学生合作,图书馆员仍然能够传授传统的信息素养和评价技能。报导引述一个皮尤因特网与美国人生活项目研究的结果,超过一半的青少年互联网用户可以被考虑为内容创作者。Starkman注意到,在得克萨斯州赫洛茨镇的桑德拉戴奥康纳高中校园的图书馆,你会看到60英尺高的天花板、电视机、电脑和打印机、液晶投影仪、咖啡馆、带枕头的公园长椅、玻璃面桌子和弹吉他的学生。

4.3 公共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也会有与上述描述相同的变化。在地方公共图书馆很有希望使用具有创造性和灵活性的空间,全国公共图书馆已接受技术和社区建设的新趋势,未来的公共图书馆将是一个为用户提供多种新方式体验信息世界的地方。

馆员Hill和其它人在布鲁克林公共图书馆展望中写道,“城市图书馆前哨...店面图书馆服务站...灵活并能够适应每个社区的具体特点...。空间很容易可变,一会儿是一个安静的阅读室,另一会儿是一个表演艺术空间,再一会儿是一个社区小组会议论坛。”这个概念比较独特。不能数字化利用的物理图书馆资料需要在线请求,然后从主要分馆传递过来,并在前哨的位置获取。这个构想是一个很好的灵活性例子,未来图书馆可以利用。Hill指出,目标不是消除物理资料或浏览欲望,而是为了创造一个特殊的图书馆服务网络“节点”。

未来的另一个构想是有关主要或中心公共图书馆,一个具有满足社区信息需求的文化和社会中心功能的建筑。建筑师和图书馆规划者目前正在讨论现代公共图书馆的设计,Rybczynski认为传统的图书馆空间消亡不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公共图书馆流浪者居所、会议场所、信息仲裁者的角色依然保存。

为了说明这一点,Rybczynski提到西雅图和盐湖城新的中心公共图书馆,这两个图书馆认为图书馆的未来是一个灵活的和创造性的目的地,应给读者提供空间用于阅读和研究、社交、使用计算机、创造和检索文化资料等。西雅图公共图书馆交流主任Addison认为图书馆的先进产品更侧重于用户需要而不是华而不实的技术发展趋势。

4.4 超越物理空间

图书馆将继续有一个超越物理目的地范围的独特使命,将提供不断增长的信息世界入口,但要超越简单的导航方式。《改变大学和研究图书馆角色》报告指出,为保持重要性,图书馆必须演变成为提供高质量信息的“路径”、从超越所有权和控制权心态走向一个以更实用的方式提供服务和指导的机构。图书馆和图书馆员应承担一个角色:利用技术进步和信息增长,由此创建数字的和物理的门户网站,用户通过它可以进入并找到可用、可靠和重要知识的路径。

一些作者坚持认为,美国图书馆的基本作用不会改变得如此迅速。例如,Grafton认为两个知识的同步路径(数字化路径和到当地图书馆的物理路径)在可预见的未来将继续存在。一名叫Scrogham公共图书馆员认为图书馆将仍然是一个做研究的地方,需要继续收藏印刷参考资料,并且当图书馆服务阅读和读者时,图书馆最好服务于它的社区。

5 合作才有未来

博物馆和图书馆服务协会图书馆服务副主任Chute认为当图书馆努力保留在21世纪时,我们的思想却迷失在技术里,但是合作是21世纪最需要的技能。

Gordon提醒我们,人类行为趋向于接受特别技术。Brown、November和其他人推测,图书馆的未来将与人类关系相关,包括图书馆员和图书馆用户之间的交互。结合这两个观点可以预测到合作将成为图书馆未来一种普遍和重要的焦点。合作的概念出现在几乎所有关于美国图书馆未来发展方向的谈话中。图书馆和图书馆员期望参与多种类型的机构、组织,个人用户期望能提供传统的和先进服务及灵活可用的物理和网络环境。

没有比图书馆用户将更加重要或接近的合作者。用户的参与和投入将越来越多地推动技术采用、图书馆服务以及物理和数字图书馆空间设计。Lankes声称知识创造和学习是对话的结果,认为图书馆已经有丰富的经验促进这种对话,在将来,图书馆拥有为在线社区提供对话性和参与性基础设施的机会,以推动图书馆在物理和数字化社区中的地位。

此外,许多专家怀疑将来图书馆与用户之间带来一种新的合作类型:内容创建。Swope记录了位于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市的公共图书馆独特空间,这一空间包括用于合作的活动创意空间,如录音和动画设计工作室。夏洛特库图书馆书库空间是乡村图书馆系统和夏洛特儿童剧院之间独特努力合作的结果。正是这种新的合作类型将导致在未来图书馆有更多的机会。图书馆和用户之间将来能够在图书馆博客、图书馆网站内容以及在线和面对面服务方面合作。投资这种类型的合作将鼓励图书馆员侧重于提供用户想要的内容和服务,而不是图书馆员认为用户需要的。没有比从图书馆用户以及那些目前还没有使用图书馆的人那里得到持续的有效的反馈更加重要的合作形式。

与其他社区机构和组织的合作将带来教育机会和经验。资源共享将使图书馆把更多的精力和空间用于增进社区参与和凝聚力的服务,包括电子政务、艺术和文化、健康与保健计划。佛罗里达州的棕榈滩县图书馆系统已经通过图书馆创建的Web网站提供专门的“政府研究服务”信息,该网站有45000多名用户使用。图书馆系统与当地民间组织合作,每月还提供电子政府技术及使用课程。

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合作也将创造新的数字空间。在一个即将改变学术探究和交流界面的独特在线空间,学者、学生和图书馆员将走到一起。Tony在他的关于数字科学及其对图书馆的影响一文中,认为越来越多的学者将需要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跨学科小组进行合作,以便解决下一代科学问题。图书馆员和科学家之间的此类合作将有助于新科学数据的组织、保存和监管。

持续的技术普及和社会网络技术进步给图书馆和读者有机会创建网上空间,以满足用户个人信息寻求行为的方式提供相关的图书馆服务和内容。北卡罗莱纳州的夏洛特公共图书馆是这种方式的先行者,该馆有一个称之为“Eye4YouAllianceIsland in Teen Second Life”的合作计划,该计划由图书馆和一些合作者创建。这种独特的空间给青少年提供了自我表达和交流的工具。像第二生命(Second Life)的应用将可能演变成新的和更具创新性的在线空间。

未来图书馆也将与大学、研究机构合作,出版业就像学术界一样继续从印刷资料转变到原生数字资料。图书馆专家Breeding预测将来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将常在图书馆联盟、大学和其它教育组织之间共享,学校图书馆也可以预期有同样的合作。Breeding还指出,日益增加的原生数字资料的使用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学术出版的经济模式,图书馆将能够与较少的出版社和自我出版者合伙与合作,提供各种形式的学术资料检索服务。Courant持相同意见,他认为这种合作将提供目前学术资料和已编目资料利用服务的关键,可以解决21世纪图书馆将面临的许多挑战,包括图书馆服务模式和政策难题。

数字文化图书(digitalculturebooks)是这种合作模式的例子,这种合作在线出版工作源于密歇根大学出版社和密歇根大学图书馆的战略伙伴关系,合作者希望使内容既可以印刷方式又可以在线方式使用,他们能够创造一个参与性的在线出版模式和维护信息的完整性。

正是在这里,出现了图书馆未来最棘手的一些问题。图书馆和出版业在他们常常存在分歧的领域合作将需要重新思考目前的关系和经营理念。在数字时代,有关有知识产权、授权条件、隐私问题、开放和自由存取信息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如果给定这些问题的广度和的复杂性,答案可能是合作,但许多人怀疑合作之路是一条长久之路。

另一个受争议的方面是21世纪图书馆员的角色。许多人注意到,很大一部分人即将退休,尽管有些认为厄运难逃,但其他人看到发展职业的机会。

随着图书馆变成更灵活、更具体、更有效的社区中心,图书馆员和辅助人员的有效工作范围将扩大。

6 结论

技术进步导致印刷方式到电子方式记录形式的转变。反之,这一变化也改变了人们创建、查找和处理信息的方式。因此,图书馆必须发展他们的理念、使命和进程。

技术进步的应用是通过确定有效满足用户需求来达成的。一旦确定这些需求,图书馆员和管理人员便能够设计灵活的空间、创新的计划和适宜的服务,以一种适合个人用户的方式提供信息。他们可形成合作和伙伴,由此导致经济和经营模式、职业发展、图书馆服务的演变。他们可以设计数字图书馆和在线学术环境及社区,以改变科学发现和交流的本质。

一切皆有可能,图书馆员拥抱这些可能才能确保他们和他们的机构所提供的服务的重要性和价值。然而,即便当图书馆的性质和图书馆员的工作改变时,图书馆员将继续在提供这些服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未来的蓝图可能会改变,但领航员的需求将依然存在。

新世纪的图书管理 篇7

图书馆管理工作注重与提升人文精神的全面体现, 将成为整个图书馆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最终目的。

一、21世界图书管理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

1图书管理工作者应具备的思想素质和文化修养。图书管理人员

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真正树立献身于图书管理事业的思想。当今图书管理工作者应从思想上转变观念, 积极开动脑筋, 进行创造性的工作, 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只有这样, 才能为图书馆里事业的发展甘居清贫, 为读者的成功甘做铺垫, 只有创造性的工作, 才能充分发挥潜力, 才能使图书管理工作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图书管理工作者应深入而确切地了解读者的阅读倾向与阅读需求, 充分利用馆藏文献及网上信息资源, 根据特定读者的要求, 有针对性地收集, 整理, 归纳信息, 并及时准确地提供给读者。对读者要热心接待, 耐心解答各种咨询。要真正成为一名信息导航员。

图书管理工作者应具备良好的文化修养, 在知识经济时代, 图书管理者, 只有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 博学多才, 才能保证图书管理工作服务质量的提高, 图书管者应对知识和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工作, 开展深层次的信息加工和提供参考咨询工作, 成为具有专门知识的导航员和咨询家。

2图书管理工作者首先应具备专业理论知识, 掌握图书管理学、情报学、分类学、目录学和工具书的使用, 文献信息的检索等科学理论基础知识。

其次具备广播的文化科学知识。图书馆是一个多学科的信息源, 图书馆理工作人员应具有新学科知识, 从而更好地开发图书馆信息资源, 开展信息服务, 对图书馆里信息资源有效管理, 服务于读者。

第三具备一定的外语知识水平。21世纪是信息时代, 作为图书馆里工作者必须掌握1-2门外语, 才可以自由地在网上收集、加工、开发和传递信息, 才可以顺利地进行各类文献的再加工, 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

第四掌握图书馆自动化管理方面的高新技能。在知识经济条件下, 图书馆工作已过度到现代化网络化的管理, 为此图书管理工作必须掌握计算机操作, 利用计算机进行国际标准机读目的著录, 网络系统管理, 网络信息检索技能。

二、如何提高图书馆里工作人员的素质

首先是领导重视和确立明确的目标责任制。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 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 从而发挥整体功能的作用, 要根据图书馆工作者的年龄、职务、学历以及知识结构的差异, 分别制定出素质培养的具体目标和系统的培训计划。对年轻工作者, 由于其缺乏工作经验, 要多安排一些接触实际的工作, 让他们根据工作需要, 不断充实、完善、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而对一些老同志, 则要通过学术交流, 专题讲座形式, 使他们熟悉现代信息技术, 善于经营管理, 具有广博得学科知识和较高的公共关系能力。

其次, 加强图书管理工作者的培训工作。要根据本馆的实际情况建立长、中短期培训班。专题讲座, 学术讨论会议, 计算机知识讲座, 外语教学活动等来提高素质。开阔视野, 提高工作能力和学术水平, 增强工作者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激发他们努力学习和勤奋工作的积极性, 促进图书馆事业的深入发展。

第三, 对图书馆里者要实行继续教育。21世纪是信息时代, 现代化的图书管理者应该是信息专家和信息工程师, 是信息系统的建设者。因此必须强化图书馆里者的在职教育, 对他们进行理论知识, 操作技能的培训, 不断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以适应新世纪图书馆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国际化的需要。对图书管理者进行继续教育是整个图书馆学专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图书管理工作者素质培养的一个有效途径。

第四, 图书馆存在的前提就是为群众服务, 其宗旨也一贯为“读者至上, 服务第一”。当然, 这种服务应该是在更新观念基础之上的服务。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权利是平等的, 这一点已被许多国家所确认, 并写进图书馆法。但是在图书馆实践中还有种种不平等现象有待解决。比如拥有图书馆资源上的不平等。有些资源是只有少数读者有权借阅使用的, 学生和教师不相同, 不同群重与领导干部不平等, 这种落后的管理方式所导致的后果必然造成现实的、享受图书馆服务上的不平等。对不同读者不同对待, 服务态度有亲有疏, 会使广大读者朋友们无法体会到图书馆的服务是一种享受。更使图书馆制度的权威性和约束力大打折扣, 平等也就无从谈起。这种在我国较普遍的不平等现象, 源于图书馆工作者的服务理念。

另外, 部分图书馆员错误地认为自己是信息资源的拥有者, 理所当然地决定读者利用图书的方式, 并没有与读者平等的观念。应该让所有的图书馆工作人员认识到尊重读者, 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员的工作职责。

新世纪的图书管理 篇8

图书馆的宗旨就是“读者第一, 服务至上”, 服务是贯穿图书馆全部工作的主线, 是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 图书馆现代化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为读者提供最好的服务。那么“以人为本”在图书馆的服务中是如何体现的呢?

第一, 图书馆的书刊流通阅览、文献的深层次加工服务等工作仍然是基础性工作, 在此基础上, 还应积极拓宽思路, 勇于开拓创新。在网络环境下, 为充分照顾到用户信息需求的多样性特点, 图书馆选择和采用能充分满足各种用户信息需求的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是明智之举。有的图书馆根据读者的实际需求挑选本馆的相关资料, 并在网上收集有关的信息, 建立了各种数据库, 形成了本馆的特色。在我馆, 也开展了读者信息需求反馈服务, 设立了读者意见箱, 定期开展读者座谈会, 不定期进行读者问卷调查, 并且开办了图书馆报, 及时推介新书, 以及图书评论活动;同时利用当面服务的机会进行谈话交流, 收集对服务的意见, 保证每时每刻接受读者的咨询和意见, 并及时地予以解答。通过电子邮件在馆员和用户之间进行沟通也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第二, 为了使读者满意, 图书馆以藏阅一体化取代了长期沿袭下来的闭架借阅模式;以个性化服务丰富了传统的服务内容。

第三, 在网络环境下, 参考咨询服务也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 除了一般文献的咨询外, 许多馆通过本馆主页设立了BBS留言板、电子邮件交流等项目, 为读者解答各种问题。读者们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随时可以通过网络提出自己的要求, 体现了图书馆“读者第一, 服务至上”的宗旨。

正如研究者说:“目前图书馆空间环境设计的重心已从单纯的效率性的物用功能逐步转向调节与启迪读者的情绪与心理需求为主的阶段。”那么图书馆在建筑以及环境布局方面又是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呢?馆舍布局上以“优美和谐, 读者方便”为原则, 加强馆内绿化、美化, 并挂上一些鼓励人上进的名言名句及优美画卷。读者身临其境不仅感觉到一股浓浓的书香味, 而且身心舒畅、精神振奋, 在优美的环境中, 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了读者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现代高校图书馆构筑的是“书在人旁, 人在书中”的局面, 读者直接接触文献, 充分体现开放性原则。全开放式的设计, 舒适、优雅、休闲的环境, 肃静、整洁的阅读环境, 借、阅、视听一体化的管理模式, 可以适应不同读者的需求。有的馆每层空间均设有供读者使用的检索终端, 各楼层、各区域为方便读者而设置有复印机、扫描仪等设备, 使读者在开架阅览区的每一层可以得到查询、阅览、外借、复印等便利的“一站式”服务。大学图书馆服务理念、建筑思想与人文思想的交融将满足人们的阅读需求、情报需求、教育需求、沟通需求和休闲娱乐需求, 大学图书馆终将成为存储文化和传播文化的中心, 成为终身教育和文化娱乐的中心。

近年来, 为顺应时代的要求, 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高校图书馆纷纷实行“大流通、大阅览”管理模式, 极大地满足了读者的需求。提出了借、阅、藏一体话的管理模式, 这就更增加了馆员的工作量及工作难度, 但应意识到, 优良的管理模式, 需要通过图书管理者细致执行才能充分发挥政策的效应。我们通俗地总结为“细心、留心、耐心、爱心、创新”, 使图书馆服务真正贴近读者。

细心:图书馆员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强烈的示范效应和价值导向。图书馆员需要严抓细管, 发动全体馆员时时处处事事注意细节, 为读者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在工作期间即使是工作交流也要降低声音对学生要求进馆后只能听脚步声及翻书声。要求书刊摆放整齐, 书架干净无尘。图书馆上下养成了安静工作、学习的习惯, 打造了一个整洁美观的环境。为读者提供了惬意和清新的学习氛围。

留心:图书馆员要多留心学生、教师的需求。留心学生和教师在对哪类图书中的哪种图书还有需求, 这样我们会使有限的财力充分的发挥作用, 做到物尽其财;财尽其用;要多留心学生找书的神态, 因为图书的种类多, 如果不及时的加以指导, 会使学生花费很长的时间, 而且还未必能找到想找的图书, 这就要求我们馆员要及时的给与帮助, 使学生有序快速的找到满意的图书。

耐心:高校图书馆要注意尊重学生读者, 营造平等、和谐交流的氛围, 使读者心甘情愿地接受图书馆管理制度。服务过程中, 经常会发生读者违章的事, 若处理不当, 会在读者心灵上留下阴影。服务育人是图书馆的责任, 图书馆应帮助读者改正错误, 即要体现我们“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 又要贯彻“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服务综旨。所以我们要做读者的知心朋友, 以此与读者建立相互融洽的良好关系, 让读者更好地支持、理解馆员的工作, 对于违章情节比较严重的读者, 我们更要做耐心、细致的疏导工作。

爱心:图书馆职业道德规范要求馆员“热爱图书事业, 热爱读者”。轰轰烈烈, 惊天动地是爱;和风细雨, 润物无声也是爱。书架和书本构成的不应该是冰冷的世界, 图书馆员应把读者装在心中, 把服务放在首位, 为读者奉献爱心, 一切为了读者。

创新:没有创新的服务是缺乏生气的服务。高校图书馆面对大学生读者, 为他们服务的项目要经常来点创新。如:图书馆清场前是否应播放提示音乐, 这样即可以达到清场的作用又可以体现人性化管理;我们要采取“走出去, 请进来”的形式, 不定期搞些主题讲座、图书毁损展览, 创设图书会, 创办“读者知友”, 文化沙龙, 读书活动, 使读者融合到图书馆的管理中, 让他们走进图书馆, 留在图书馆, 使图书馆真正成为读者的良师益友。

总之, 在图书馆中, “以人为本”就是以读者为本, 必须明确图书馆业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围绕着“人”而展开。读者是图书馆的真正主人, 急读者之所急, 想读者之所想, 设身处地为读者着想, 图书馆服务应该向知识服务方面发展, 图书馆满足您每一分钟的需要, 有为才有位, 面对读者应该做到“百问不倒, 百问不烦”。因此我们要以人为本设身处地地为读者着想, 换位思考以诚待人, 才能更好地体现“服务至上”的宗旨, 更好的为读者服务。

摘要:图书馆是社会知识、信息保存和传递、扩散的重要机构之一, 把“以人为本”理念纳入图书馆服务工作, 采取多种措施改进和提高服务质量, 才能更好地体现“服务至上”的宗旨。

关键词:以人为本,图书馆管理,读者服务

参考文献

[1]庄玉香, 姜猛.以人为本服务创新[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5.

新世纪的图书管理 篇9

1 管理观念

管理就是负责某项工作使其顺利进行而达到一定目标的一系列活动过程,遵照一定的规律,通过一系列功能活动去实现最佳目标。图书馆管理主要是指图书馆的现政组织与指导,根据图书馆满足社会读者需求的目的,通过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等行动,合理地分配与使用图书馆系统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益,完善图书馆的功能。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管理的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图书管理,范围更广,内涵更深。最为突出的表现是管理形式由封闭转为开放,文献资源从以藏为主转为藏用结合,服务形式由无偿转为与有尝相结合,办馆方针由单独转为联网,服务手段从手工操作转为计算机操作,管理观念也从单纯的收藏和服务向市场、开放、竞争、效益、商品、协作等观念转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科学管理到信息资源管理的观念转变,是管理观念上的一次飞跃。信息管理是指对人类信息活动所产生的社会信息进行管理。

对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加工处理、吸收利用、生产、传输是人类个体最基本的管理活动,根据个体生存发展所遇到的问题或任务,为达到生存发展的一项目标而对个体所需信息进行处理控制决策的活动过程。因此,目前所从事的是对信息资源的管理,以达到信息资源的共享。

2 管理体制模式

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体制模式由单级管理目标发生了转变。传统的图书馆模式是“馆长部—主任—馆员”的金字塔型分层结构,以文献整序为中心,在业务流程上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部门界线。这种单级管理易使图书馆管理顾此失彼,多极多级体系既有总目标,也有许多支持目标。平面化中心辐射式结构引入了协调思想和全馆一盘棋的认识,人员可以互动。因此,图书馆必须调整组织机构,将以文献整序为中心的业务转为以服务为本的分辐射模式。

其次,由于高校图书馆组织机构庞大,部门职能重叠,人浮于事,工作效率底下,同时图书馆缺乏适应社会需要的自主权,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严重受挫,传统管理体制因循守旧,安于“吃皇粮”和“等,靠,要”。因此,管理体制缺乏活力。鉴于此,必须加强对图书馆的宏观管理,不仅成立了全国各个系统的图书馆专门管理机构(高校图工委、中国图书馆学会等),而且制定了有关的条例和规定,逐步由人治过渡到法治,管理的内涵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各高校图书馆都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加强了岗位责任制,责任到人,清除人浮于事,相互扯皮的弊端,同时引入竞争机制,严格考核,考核成绩与利益分配紧密相连,彻底打破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3 馆藏结构模式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图书馆变革是根本性的,文献载体形式由印刷型转为以电子型为主。载体形式的变革促使了图书馆的变革。首先,馆藏文献的结构要改变,在收集印刷型文献的同时收集其它载体的文献,逐步向电子出版物过度;其次是调整馆内结构,增设相应的机构,撤消或合并有关的机构;第三是馆舍布局要做相应调整或改变,要适应电子出版物及网上出版物的保管和使用;第四是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的改变;第五是服务对象由特定的读者群向无特定的读者群转变,图书馆服务面向全社会开放;第六是管理人员素质从低到高的转变。

4 服务内容模式

以往“重藏轻用”导致藏书的多少成为衡量一个图书馆工作好坏的量化指标。管理过程中侧重文献的采购、阅览、流通,忽视开发利用,因此我国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利用率只有30%,大约70%的文献被闲置,造成资源的惊人浪费。同时,图书馆的一些规章制度也妨碍了读者利用馆藏资源,如对借书册次,借书期限,借书范围等的限制以及繁琐的手续。要改变此状况,一要改善藏书结构,提高藏书质量。二要树立藏用兼顾的思想,立足于基础服务(参考咨询,情报检索,编辑翻译,调查研究等)。三要由传统的文献服务向信息服务转化。快、精、准的信息服务,加之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传递量剧增,促使图书馆向信息服务方向加速转化。美国俄亥俄洲大学图书馆每年进书量5万余册,订刊1.1万种,每天读者流量4000人次,同时该馆通过网络和光盘检索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分别为1万人次和13万人次,可见信息服务已成为该校图书馆的主要内容。四要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让文献发挥作用,不要动不动就罚款、停借,人为地制造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矛盾,要树立信息意识、用户意识和服务意识。

5 管理操作模式

以往图书馆的各个工作环节都是以手工操作为主,计算机进入图书馆以后自动化管理成为主流,图书馆工作由传统的手工操作向计算机管理转化,采、分、编、典流、阅检正逐步被计算机所代替,使图书馆彻底摆脱了手工操作带来的弊端,图书馆管理进入一种全新境界,图书馆的藏书建设、服务方式等不断赋予新的内涵。

6 人员知识结构模式

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将由单一的图书馆学情报学向复合型转化,不仅要有图书馆学情报学知识,还要必备计算机、外语、文学等专业知识和一定的文字写作能力,同时还要有网络知识,才能够快速准确的获取网上信息。

综上所述,图书馆的管理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和信息管理的发展过程。21世纪的我国高校图书馆将突破现有模式,向现代化、网络化迈进。

摘要:为在21世纪提高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效益和水平,必须使高校图书馆的管理观念从科学管理转为信息资源管理,管理模式的体制、结构、服务内容、操作以及人员知识结构必须适当改变,以适应21世纪对信息资源的要求。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信息管理,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陈洁微.高校图书馆就业信息服务功能拓展[J].医学信息学杂志,2009,(2).

[2]边梅.新形式下医院图书馆发展浅析[J].医学信息学杂志,2009,(2).

图书馆员如何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篇10

1 图书馆外部信息环境的变化

1.1 图书馆不再是人们的惟一选择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 互联网的出现, 社会信息机构的多元化和读者信息获取途经的多样化, 图书馆不再是读者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惟一选择。信息网络的兴起, 将信息知识资源的各个节点组合成一个整体的网络。在网络环境下, 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和传递的网络化, 加速了信息资源的社会化, 读者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计算机网络直接搜寻、检索、存取所需要的信息。在网络环境中, 读者可以通过各类数据库搜索各类文献信息, 通过网络传递各类文献信息。网络出版物可以与广泛的各类远程信息源相连接, 使信息的来源更广泛、更及时, 使信息的检索更方便、更快捷。同时通过利用网络上的各类信息源, 如许多咨询公司和门户网站, 网络信息系统将收藏、检索、传递的全面信息服务直接提供给用户。

1.2 信息技术改变了图书馆的运作方式

第一, 图书馆的管理计算机化。现代图书馆大都采用了信息管理系统, 将图书的采访、编目、流通、阅览等基础服务项目用计算机进行管理, 将多种功能的服务如馆藏目录、文献检索、资料库的使用、参考咨询等通过计算机检索系统, 借助于网络来进行。第二, 图书馆信息交流的网络化。网络使各地的图书馆资源汇集成一个庞大的信息系统, 读者可以借助网络上的远程服务, 达到各类图书馆的资源共享。第三, 图书馆馆藏的电子化。电子出版物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载体在信息交流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它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版数据库等等, 其中电子期刊和全文数据库甚至在某些领域基本上取代了纸质出版物。

2 图书馆内部服务方式的变化

2.1 服务内容的多样化

除了传统图书馆以馆藏图书文献资源为基础, 以到馆读者为服务对象的服务模式, 如外借服务、阅览服务、文献复制服务、咨询解答服务、定题检索服务、对读者的宣传报道等以外, 还出现了电子信息服务, 即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服务手段, 以网上阅览、网上检索和网上查询为主要的服务形式, 给读者提供信息。

2.2 服务手段的现代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声像技术、现代化通讯技术、光盘等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 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手段日益现代化。第一, 光盘、电子出版物、多媒体文献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检索, 还可以实行多元检索目标的组配, 使信息查询更加有序、方便、快捷。第二, 图书馆利用现代化技术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文献数量的增多、文献需求的广泛, 都要求图书馆从大量纷繁无序的信息中更准确、更快速、更便捷地为读者提供服务。帮助读者有针对性地对信息进行选择, 以满足读者的需要。第三, 图书馆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读者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地查询和检索图书馆的馆藏文献, 可以利用网络足不出户地对图书馆进行访问, 图书馆通过网络为读者提供更加广泛的、不局限于一时一地的信息服务。通过网络所联结的图书馆, 读者可以共享网络系统内所有的图书馆信息资源。

3 图书馆员必备的素质

在新的世纪, 图书馆员必须具备以下的素质, 才能使图书馆的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地开展, 从而适应新世纪、新时代的要求, 从容面对新世纪的挑战。

3.1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图书馆员应当有事业心、有责任感、爱岗敬业、勤勤恳恳、忠于职守, 有对事业的执着, 有积极的进取意识, 对读者耐心细致、热情周到。图书馆员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才能有助于图书馆形象的树立, 营造良好的信息服务环境, 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3.2 树立“读者第一”的观念

图书馆员要牢固地树立“读者第一, 服务至上”的观念, 以读者为本, 树立新的服务理念。为读者提供更具有针对性、更加人性化的服务。以读者的需求为服务的方向和目标, 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意识, 明确读者的需要, 满足读者的需求, 只有这样才能使图书馆在服务中求得发展。

3.3 系统掌握情报专业知识

图书馆员除了掌握图书馆学、目录学、分类、编目、情报检索等传统理论和技能外, 还要熟练掌握和运用计算机编目、标引、计算机检索等现代文献情报服务的理论和方法。了解本专业最新的观点和理论, 吸收本专业领域内的各种创新成果, 跟踪本专业的发展动向, 成为能将大量信息组织、分析、综合起来进行有效管理的专家。

3.4 掌握现代化技术手段

图书馆员应掌握计算机技术知识, 熟悉信息网络知识, 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图书馆的信息处理工作。能够借助计算机和网络系统进行电子信息资源的收集、加工、存储, 组织、传送和开发利用。

3.5 具备广泛的知识背景

图书馆员要了解相关的专业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 对于不断涌现出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及新兴学科要有所了解, 对服务对象的专业领域要有所涉猎。对于各类文献、数据库的内容和特点, 要熟悉和了解, 并且不断跟踪其发展变化。掌握各类检索系统和不同数据库提供文献信息的侧重点, 分析、归纳、综合其内容, 将各种类型的文献和多种途径来源的信息, 整合成利于读者使用的系统, 提高读者的检索效率, 以达到满足读者需要的目的。

3.6 拥有多方面的能力

首先, 图书馆员要有较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通过与读者的良好沟通, 了解读者的各种需求, 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才能更好的满足读者的需要。其次, 图书馆员应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随着网络的发展, 互联网带来大量的国外信息资源, 只有掌握外语才能指导读者开展联机检索, 从网上获取信息, 通过网络自由地交流和传递信息。再次, 图书馆员还应具备对信息敏锐的观察、判断的能力, 获取可利用信息的能力, 对信息的分析、识别、整序、处理和传播的能力。同时, 图书馆员还应具有创新能力, 勇于探索, 培养积极开拓进取的精神。只有这样, 图书馆员才能适应新世纪图书馆的变化, 跟上现代图书馆不断前进的步伐。

图书馆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信息中心, 使得图书馆的价值有了更大的体现。因此, 图书馆员的思想观念、服务观念、业务素质及工作能力, 都必须有更大的提升。只有具备了综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 图书馆员才能更好地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体现自身的价值, 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 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社会信息环境的改变, 也促使图书馆的运作方式和服务手段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给图书馆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图书馆员必须具备了更高的综合素质, 才能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关键词:图书馆,馆员,素质

参考文献

[1]王岗.图书馆员与读者[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2 (1) :16~17, 24.

上一篇:《红舞鞋》的诱惑下一篇:教材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