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微创

2024-09-02

乳腺微创(精选八篇)

乳腺微创 篇1

关键词:乳腺癌,微创技术,外科手

乳腺癌是发生于女性身体的一种常见病症。根据最新资料调查, 2011年, 美国女性患有乳腺癌的病例超过20万, 在女性恶性肿瘤病发中高达33%。一些数据显示,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在北京上海等一批大城市, 女性因为生活环境和外界环境的影响患恶性乳腺癌肿瘤的概率不断增高。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扩大根治术以及改良根治术, 这两种方法均需要以切除乳房为前提。这种丑陋的无法愈合的瘢痕带来了女性患者的自信和尊严的严重下降, 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心理都给患者造成了巨大的阴影。除此之外, 手术后的手术并发症也使不能忽视的问题[1]。乳腺癌微创技术的产生与现代人们的生活状态与意识密不可分。新时代人们对乳腺癌的治疗观念正在不断的发生改变, 人们既重视到形体的美丽又考虑到自己心理上。基于种种原因, 给乳腺癌微创技术的产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本文就是针对乳腺癌的微创外科技术进行了简要的描述。

1 传统手术向微创化手术的改革

随着时代的发展乳腺癌的治疗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从19世纪末haisted乳腺根治术的提出, 到如今乳腺癌患者不必完全切除自己的乳腺即可得到有效治疗, 关于乳腺癌的治疗方案的研究方面成果喜人。乳腺癌的保乳手术是以手术为主, 以放疗为核心, 辅以化疗、内分泌治疗等的综合治疗, 并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为前提, 最大限度的保留女性患者的乳房乳腺, 并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2]。其中, 手术方式主要分为: (1) 部分乳腺组织切除术; (2) 楔形乳腺切除术; (3) 乳腺象限切除术。

目前, 针对于保乳手术的综合症状, 尚未有行业或者机构出台相应的标准规范。从目前的趋势来看, 女性患者的乳腺肿瘤在逐渐地应用微创技术, 这其中主要包括:激光消融术、射频消融术、低温消融术、以及高强度聚焦超声。目前国内的乳腺癌微创手术仍处于探索阶段, 需要进一步的工作以验证微创手术是否可以在某种情况下代替外科手术, 以及术后的远期治疗等。

2 麦默通乳腺疾病诊治系统

麦默通 (Mammotome, MMT) 乳腺疾病诊治系统是美国Drs Burbakn Parker及Fogarty在1994年研究成果并成功的于临床[3,4,5]。依据理论, 这种较为新颖的方法是:不会进行大规模的手术, 而是利用微创的原理对乳房癌的病患处进行治疗。随着医疗技术水平以及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 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 医学技术越来越向人性化发展。从而使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受到最小的疼痛以及身体的损伤。MMT技术的原理是在超声或三维立体钼靶影像或核磁共振的引导下, 以带有真空吸引装置的旋转内切刀进行取样。这个治疗法利用微创原理将乳房中的患处分割成若干个小部分, 然后运用负压的原理, 将这些小部分通过旋切针吸出体外, 是取样过程更加连续。因此这项技术最值得称赞的地方就是一次穿透便可获得确定病情的样品量, 在确定恶性还是良性的同时, 即刻能够通过微创进行无伤口的治疗。

3 乳腔镜在乳腺癌微创手术中的应用

乳腔镜被广大乳腺病医师使用标志着在微创技术的同时保持人体的美容的新时代的到来, 体现了医疗不断发展的人性化进程。目前针对乳腺癌, 有各种各样的治疗方案, 这其中, 最常用的方案就是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洗技术, 这是一种针对于乳腺癌治疗的新型理念, 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 一改传统的手术方式与理念, 收到人们的广泛的推崇乳腔镜SLNB对乳腺癌的分期判断比较准确同时能够敏锐的发觉乳腺病体的转移情况;这种新型的理念下所进行的新技术手段可以大大简化手术操作程序, 并提高手术成功率;乳腔镜保乳术是一种十分合理并被人接受的治疗方法, 它达到了切除病患部位的目的, 并且保持了女性身体完整性的统一, 这在某种程度上保护了女性的自信。

4 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

在现有的条件下, 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还是以乳房的切除为前提的。切除后, 乳房的重塑手段有两种, 一是假体植入型, 二是自体移植型。那些乳房比较小或者乳房的四周软组织覆盖较好的患者以及那些爱惜自己身体的患者通常采用假体植入。但在实际操作中患者选取哪种乳房重建方式视其个人是否对假体有顾虑而定。

5 展望

科技在进步, 人们对自己身体完美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而乳腺的微创技术正式伴随着人们对乳腺癌的认识与新时代人们的要求应运而生的, 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 微创技术必定会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邓其军, 崔明.乳腺癌微创治疗的发展[J].医学综述, 2009, 15 (23) :3554-3557.

[2]南敏, 郝林杰, 窦拉加.应用微创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新进展[J].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1, 24 (5) :456-458.

[3]Parker SH, StavrosAT.DennisMa Needle biopsy techniques[J].Redid Clin Noah Am, 1995, 33 (6) :1171-1172.

[4]BecetteV, Cheml P.Biopsyof breastmicrocalcificatioususing an11Gauge vacuum-assisted device:roles and challenges for the pathologist[J].Ann Patho, 2003, 23 (6) :496-507.

乳腺良性肿块微创旋切术的临床应用 篇2

【关键词】乳腺良性肿块;微创旋切术;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655.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119-01

乳腺良性肿块是妇女中多发的一种疾病,尤其是容易出现在妇女的育龄期。根据统计发现,乳腺肿瘤的发病率在最近几年当中一直呈现上升趋势,而良性肿瘤患者的数量也在渐渐增加[1]。传统的肿瘤切除手术往往会给患者创伤,患者乳房处易留下疤痕,对患者而言极易影响美观[2-3]。乳腺微创旋切术因为其对患者产生的创伤较小而且恢复快而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获患者满意度较高[4]。当前,我院使用的是麦默通二代的安珂乳腺微创术。为探讨乳腺良性肿块微创旋切术的临床应用效果,现对197例患者进行治疗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之间按开放式随机选取197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经彩超检查直径2cm以下的乳腺单发肿块;凝血功能正常;非月经期患者;术后病理证实为良性肿块)进行微创旋切手术进行研究和分析。病灶平均大小为14mm。在所抽取的研究对象中,年龄区间在17-80岁,平均年龄为30.1±11.9岁。对微创旋切术后患者的病理结构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其诊治效果。

1.2 方法

1.2.1 仪器

治疗的仪器是采用由美国SennoRx公司生产EnCor乳腺微创旋切系统SCM23K;超声选择由美国索诺声公司生产的NanoMaxx便携式超声仪,探头频率为5~12MHz。

1.2.2 操作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在其肩背部使用软枕垫高。首先对患者的乳腺病灶进行探测,从患者腋前线皮肤处进行切口处理,术前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在2%利多卡因溶液10ml加入1:100000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溶液20ml,注射病灶上下2个平面的基础上进行环绕式注射麻醉:环绕病灶上下左右前后6个平面注射100~200ml的生理盐水(数量不限,以能造成病灶周围水肿带大约3cm为宜。

在预穿刺点使用尖刀切开大约0.2厘米左右的皮肤切口,然后将旋切到沿着患者的乳房后间隙刺入其病灶后方,打开旋切窗后对准患者的冰罩切割肿块。另外,旋切刀还可以进行扇形旋转实施多次和多处旋切以完全切除肿块。在拔出旋切刀之前可通过真空抽吸清除局部的积血,操作结束后均予绷带压迫包扎48小时。解除绷带后观察24小时(创口有新鲜渗血、局部皮肤有新鲜瘀斑统计为出血情况阳性)。术后1周复诊观察(创腔皮下出现硬结统计为阳性)。

2.结果

切除时间:本次选择的患者进行微创旋切术后患者的肿块均被完全切除,且肿块切除的平均时间为25分钟,其中最短时间为15分钟,最长为一个小时,微创平均旋切的次数为18次。

切口大小:患者皮肤切口为0.2厘米到0.3厘米间。

并发症:患者进行手术后仅有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1例为皮肤损伤,1例为乳房局部凹陷。

病理结果:197例患者中囊性增生病有13例,腺病25例,纤维腺瘤36例。

3.讨论

3.1 微创旋切术特点

第一,能够精确定位,完全切除患者病灶。采用此种手术对于深部病灶甚至是直径只有5毫米的微小肿瘤都可以进行完全切除[5-6]。过去,对于此类肿物虽然通过超声可探查,但医生难以进行定位,很多时候都要等这些肿瘤长到一定大小后才能进行切除。

第二,术后切口小。微创旋切术不像传统手术那样会给患者留下较大的疤痕影响患者胸部美观。传统术后产生的切口一般在3到5厘米,而微创旋切手术的切口仅有0.2-0.3厘米,而且还不需要进行缝合[7]。对于患者出现同一侧乳房多个病灶的情况,微创旋切通过一个切口就可以进行切除。正是如此,微创旋切手术才可以避免切开皮肤,产生较小的组织损伤。

第三,感染率低。传统手术造成切口在后期的缝合中缝线留在切口中容易引发感染而且会导致切口愈合不良。而微创旋切不需要进行缝合,因此可降低感染风险。

3.2 微创旋切术效果

乳腺良性肿块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之一,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微创旋切术逐渐被运用到乳房良性肿块的治疗中[8]。安珂(Encor)为美国原产第二代真空抽吸微创旋切系统,其继承了麦默通原有的优点并进行了优化,是现今世界上最先进的乳腺微创手术[9]。乳腺外科发展的宗旨就是利用最小的微创来获得有效的治疗,减少患者乳房受到的损害。本组研究中患者应用微创旋切手术,后患者的肿块均被完全切除,且肿块切除的平均时间为25分钟,其中最短时间为15分钟。术后患者皮肤切口仅为0.2厘米到0.3厘米。且患者进行手术后仅有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1例为皮肤损伤,1例为乳房局部凹陷。

可见,腺良性肿块患者采用微创旋切术能够完整切除肿块,而且操作也十分简单,对患者产生的创伤较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孙宝明. 微创旋切术在乳腺良性肿块治疗中的随机对照观察[A]. 中华高血压杂志社.全国高血压防治知识推广培训班暨健康血压中国行海南海口会论文综合刊[C].中华高血压杂志社:,2014:2.

[2]陈向红. 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在乳腺良性肿块及可疑病灶应用探讨[J]. 泰山医学院学报,2013,11:842-844.

[3]殷一飞,谢阳桂.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应用现状[J]. 交通医学,2014,01:38-41.

[4]韩孝峰. 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09:38-39.

[5]周先锋,杨枋,马聪. B超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肿块切除术的临床应用[J].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4,03:191-192.

[6]項忠华. 乳腺肿块微创旋切术中应用乳腺后间隙麻醉的效果研究[J]. 江西医药,2014,11:1295-1297.

[7]徐西通. 评价乳腺后间隙麻醉法在乳腺肿块微创旋切术中的临床效果[J]. 当代医学,2014,35:72-73.

[8]阮明德. 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和传统手术在治疗乳腺良性肿瘤过程中比较与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4.

乳腺微创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在我院行乳腺肿块微创旋切术治疗的4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245例。对照组患者中, 年龄23~46岁, 平均 (34.6±2.1) 岁, 肿块直径为1.3 cm左右;研究组患者中, 年龄22~45岁, 平均 (33.9±2.4) 岁, 肿块直径为1.4 cm左右。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均为单乳乳腺肿块;不存在麻醉和手术禁忌证;了解并同意此研究。

1.3 方法

1.3.1 术前准备

术前对两组患者行常规检查, 主要包括出凝血时间、心电图、血常规等。同时准备好相应麻醉药物, 如利多卡因注射液、盐酸肾上腺素等。指导患者取仰卧位, 行常规铺巾、消毒, 采用B型超声检查病灶的具体位置, 了解其大小、形状等, 并选择合适的进针点。

1.3.2 麻醉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局部麻醉。在患者肿块底部和四周进针, 将麻醉药物注入其中, 为保障麻醉效果, 采取多点注射方式;在患者腺体内阻滞通入手术区的神经纤维, 同时对穿刺针进行浸润处理。研究组患者采取乳腺后间隙麻醉: (1) 采用B型超声对5 ml注射器在穿刺点部位注射针角度进行预测; (2) 在B型超声引导下, 将麻醉药物注入其中, 采取边注药边进针方式; (3) 在进针过程中, 利用B型超声观察针尖部位, 当针尖穿刺至乳腺后间隙, 推药阻力有所减轻后即可, 此时注入5 ml麻醉药物, 待麻醉药物起效后即可行手术治疗。

1.4 观察指标

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药物用量、手术时间、麻醉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麻醉药物用量、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麻醉药物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 见表1。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6%,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χ2=11.2160, *P<0.05

3 讨论

近年来, 随着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 乳腺肿块微创旋切术具有多方面优势, 被广大医生和患者所接受, 已广泛用于乳腺肿块的治疗中。在以往的乳腺肿块微创旋切术中, 常用的麻醉方法为传统局部麻醉, 即将局麻药物注入乳腺肿块周围, 具有操作简单的优点, 但存在诸多弊端: (1) 采用直接注入方式, 药物难以进入腺体组织, 易出现药物弥散范围小、药量不足等问题; (2) 首次麻醉不满意后, 为了保障手术顺利进行, 会后续给药, 导致药量过大, 极易发生不良事件, 如麻醉时间延长, 或出现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 (3) 药物进入腺体后, 极易发生组织肿胀, 甚至进一步发展为“假性肿物”, 与肿物具有较大的相似性, B型超声不易鉴别, 进而给手术治疗带来困难, 手术时间延长[4]。因此, 在乳腺肿块微创旋切术的应用中, 需寻求其他麻醉方法。

乳腺后间隙麻醉是一种新型麻醉方法, 其主要依据: (1) 乳房的感觉神经比较多, 主要为第3~8肋间神经的前皮支、胸外侧神经和锁骨上神经; (2) 各肋间神经末梢走向并非独立存在, 而是一种相互重叠的状态; (3) 第4肋间神经的前支分支, 对乳头、乳晕具有支配作用[5,6], 采用乳腺后间隙麻醉, 可以对上述神经支进行麻醉[7]。在乳腺肿块微创旋切术患者中应用这种麻醉方法, 麻醉药物不会直接进入乳腺, 注入药物后乳腺也不会发生肿胀。此外, 通过乳腺后间隙麻醉, 大多不会进入到乳腺, 便于操作中对进针情况进行控制, 且在B型超声引导下进行手术, 观察方便, 极大地缩短了手术时间[8], 降低手术时间过长给患者带来的损伤;还能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 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患者的麻醉药物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且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提示采用乳腺后间隙麻醉方法可以降低麻醉药物用量, 同时缩短麻醉时间和手术时间。此外, 乳腺后间隙麻醉使用的麻醉药物较少, 患者不易发生不良反应, 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在乳腺肿块微创旋切术中使用乳腺后间隙麻醉中, 为了进一步提升效果, 需注意: (1) 不良反应的处理。虽然采用乳腺后间隙麻醉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局部麻醉, 但是患者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 如恶心、心悸、冒汗、头晕等。因此, 当患者发生此类不良反应, 可能与麻醉药物有关, 需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处理, 必要时暂停手术, 保障患者安全。 (2) 掌握操作技术。在应用乳腺后间隙麻醉中, 操作人员需熟练掌握相应操作技术, 如进针速度和角度、麻醉药物用量的控制等, 最大程度地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确保患者的安全。

综上所述, 在乳腺肿块微创旋切术中应用乳腺后间隙麻醉, 可减少麻醉药物用量, 缩短手术时间和麻醉时间, 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后间隙麻醉在乳腺肿块微创旋切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在惠东县妇幼保健院行乳腺肿块微创旋切术治疗的4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245例。对照组患者术中应用传统局部麻醉, 研究组患者术中采用乳腺后间隙麻醉, 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药物用量、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麻醉药物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6%,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在乳腺肿块微创旋切术中应用乳腺后间隙麻醉, 可减少麻醉药用量, 缩短手术时间和麻醉时间, 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微创旋切术,麻醉,乳腺肿块,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罗义贺, 贺小静.麦默通微创旋切治疗乳腺肿块效果观察[J].医药与保健, 2014, 14 (3) :152-152.

[2]韩建伟.乳房后间隙麻醉在乳腺肿块切除术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 2013, 19 (2) :253-253.

[3]周文蓉, 张晓敏, 瓦增成.超声在乳腺良性肿块微创旋切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 (上旬刊) , 2011 (5) :2977-2978.

[4]巫朝君, 黄健, 黄志勇.超声引导下乳腺肿块微创旋切术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 2013, 16 (32) :114-115, 117.

[5]Ferreira SS, Barra RR, Goncalves MC.Breast hemangioma investigation-a rare condition documented by nuclear medicine, radiology and pathology[J].The breast journal, 2011, 17 (3) :9634-9635.

[6]项忠华.乳腺肿块微创旋切术中应用乳腺后间隙麻醉的效果研究[J].江西医药, 2014, 49 (11) :1295-1297.

[7]刘广寅, 刘琳, 张志勇, 等.乳腺肿块微创旋切术中应用乳腺后间隙麻醉的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16 (11) :2240-2241.

乳腺微创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2012年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乳腺肿块切除患者75例, 均经超声、手术病理检查证实, 排除肝肾功能严重障碍、凝血功能异常、恶性肿瘤等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微创组 (50例) 与传统组 (25例) 。微创组患者年龄18~50岁, 平均年龄 (30.1±6.4) 岁;病灶直径4~32 mm, 平均直径 (11.5±1.4) mm;单侧病灶35例 (单发28例, 多发7例) , 双侧病灶15例。传统组患者年龄20~51岁, 平均年龄 (30.5±6.6) 岁;病灶直径5~33 mm, 平均直径 (11.1±1.6) mm;单侧病灶17例 (单发14例, 多发3例) , 双侧病灶8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灶直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传统组患者采取传统开放性手术, 常规消毒铺巾, 肿瘤直径不同乳腺病灶切除术式不同, 如乳腺区段切除术、肿块扩大切除术等。微创组患者则行乳腺病灶微创旋切术, 术前超声检查了解乳腺病灶位置、直径、数目、与周围皮肤、胸大肌的关系等情况, 体表定位以确定穿刺点并做好标记, 根据肿瘤大小选择相应的旋切刀 (15 mm以下8G旋切刀, 15 mm以上11G旋切刀) 。常规消毒铺巾, 1%利多卡因+肾上腺素对穿刺点、乳腺后间隙麻醉, 经由穿刺点行切口, 长2.5~3.0 mm, 超声引导下进针旋切刀至病灶底部, 合理调整旋切刀头、凹槽 (肿块正后方) , 反复旋切、抽吸病灶至超声显示无病灶残留。随后将创腔中积血抽吸干净, 取穿刺针;切口用创可贴覆盖即可, 病灶部位、穿刺针道体表面经由纱布压迫处理, 弹力绷带包扎2~3 d。术后清查切除组织并及时送检。

1.3 观察指标

(1) 手术情况, 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瘢痕长度、切口愈合时间等指标。 (2) 乳房美容效果, 术后随访3个月评价, 良好:乳房外观正常, 瘢痕不明显且无缺损变形现象发生;一般:患侧乳房瘢痕明显, 皮肤略青紫, 外形基本正常或微小变形;差:患侧乳房瘢痕明显凸起, 皮肤青紫, 乳房外观变形明显。 (3) 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微创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瘢痕长度均明显短于传统组, 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传统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

注:两组比较, P<0.05

2.2 乳房美观情况

微创组乳房美容良好率明显高于传统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两组比较, aP<0.05

2.3 并发症情况

微创组术后发生并发症4例 (8.0%) , 血肿2例, 皮肤损伤、皮下瘀斑各1例;传统组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 (8.0%) , 血肿、切口感染各1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00, P>0.05) 。

3 讨论

乳腺病灶疾病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发现及手术切除。目前临床诊断该疾病方法包括触诊、超声检查、手术活检等, 其中触诊主要适用于肿块直径较大病例, 而对微小病灶或部位较深病灶难以判断;B超对10 mm以下乳腺病灶诊断准确率高[3]。随着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临床应用, B超定位引导下乳腺病灶微创旋切术在乳腺病灶疾病诊断、治疗中有着重要作用。

过去临床常采取开放性手术, 切口大, 术后瘢痕明显, 且易引发乳房变形等并发症, 给患者身心造成困扰[4]。微创旋切术主要是在超声定位引导下掌握肿瘤位置、大小等情况, 做好穿刺标记后利用独特设计的穿刺针行微小切口, 合理选择针道 (通常于肿块正后方) , 可快速方便的将乳腺病灶切除, 减少不必要的组织切除, 降低术中出血量[5]。同时进针点遵循便于手术操作与美容结合原则, 正常操作基础上尽可能选择乳房边缘或乳晕区进针, 相比传统手术具有微创、美容效果好的优点。王楚华等[6]通过对照实验发现微创旋切术患者乳房无变形、皮肤无异常, 且无明显切口瘢痕, 与传统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本文结果显示, 微创旋切术相比传统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由于现代女性对乳房外观要求较高, 为此本文将乳房美容效果作为评价手术效果的重要指标, 结果显示微创组患者乳房美容良好率高达86.0%, 明显高于传统组的6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另外,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均为8.0%, 主要为血肿、皮肤损伤、切口感染等, 这可能与创腔内积血抽吸不彻底、术后切口管理不当等有关。

综上所述, 乳腺病灶微创旋切术具有微创、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乳房美容效果良好等特点, 可作为乳腺肿块切除治疗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王永霞, 张爱玲, 黄珂铭, 等.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与传统手术的对比研究.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0, 17 (8) :615-618.

[2]罗学平, 莫春生, 姚维深, 等.1356例乳腺肿物麦默通微创旋切术临床经验总结.新医学, 2013, 44 (7) :488-490.

[3]杨露, 孙治君.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在治疗良性乳腺肿物中的应用.重庆医学, 2010, 39 (7) :810-811.

[4]颜宁, 黄宇康, 彭伟强, 等.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在乳腺病灶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河北医药, 2013, 35 (7) :1027-1028.

[5]赵为国, 张江宇, 张晨芳, 等.B超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术和传统开放手术对于乳腺不可触及病灶的疗效对比.中国医药导报, 2014, 11 (36) :47-50.

乳腺微创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06年1月~12月, 我院采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技术治疗乳腺肿块患者177例, 患者均为女性, 年龄17~56岁, 平均年龄42岁, 术前均经体检、彩超等明确诊断。

1.2 方法

彩用GE公司500型系统B超引导, 美国强生公司SCM23型麦默通 (Mammotome) 产品, 8G穿刺针。术前先由超声科医生确定肿块部位、大小、数量, 由外科医生确定穿刺部位。用长针头将局麻药注射到病灶底部及穿刺枪道。在预定穿刺点用尖刀头切开皮肤3mm, 将旋切刀插至病灶底部, 打开旋切窗口, 将其头端凹槽对准病灶, 进行抽吸旋切反复切取组织条, 直至超声下肿块完全切除。整个过程切取的组织条通过内套针运出体外。无须反复拔插。肿块切除后, 退出穿刺针, 创腔处垫稍厚纱布以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切下的组织常规送病理检查。

1.3 结果

本组177例281处, 乳腺病灶每处旋切次数为3~6次, 旋切时间15~30min, 无一例操作失败。术后随访3~6个月无一例出现肿块残留。12例患者出现创腔血肿, 10例血肿在术后1个月内吸收消散, 2例血肿较大4个月后消退。皮肤切口仅3mm, 愈合好, 无一例出现切口感染, 乳房外观效果满意。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90%以上的患者担心术中、术后疼痛, 80%以上的患者担心肿块残留和复发, 对此我们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基本步骤、该手术方式的优点和安全性, 打消患者的顾虑。对过分紧张的患者让其观看我们以往手术音像图片资料等, 让患者了解手术过程和预后, 必要时, 让其观摩一次手术, 以消除患者的顾虑。

2.1.2 健康教育

手术应避开妊娠期、哺乳期、月经期。指导患者术前搞好个人卫生;因术后胸部加压包扎会造成患者的胸闷、憋气症状, 故术前教会患者腹式呼吸, 可以减轻上述不适症状。

2.2 术中护理

术中取患者平卧位, 患侧肩胛下垫5 cm左右厚度的薄枕。患者如有不适可适当调整垫枕的位置, 以不妨碍术者操作为准。术中适当与患者交流, 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医护人员用耐心和蔼的态度和熟练准确的操作, 以增加患者的安全感。

2.3 术后护理

2.3.1 伤口护理

术后用小胶带将穿刺孔皮肤拉齐, 创腔处垫稍厚纱布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24~48h。向患者讲解加压包扎的重要性和可能带来的不适症状, 以取得患者的配合。24~48 h后解除加压包扎, 检查伤口有无出血, 更换敷料。嘱1周内保持伤口干燥。177例患者均未出现难以忍受的局部疼痛, 无须常规服用镇痛剂。

2.3.2 健康教育

教会患者乳房自我检查的方法, 每次月经后3~5 d自我检查乳房1次。术后3个月进行1次临床随访, 观察患者创面愈合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并叮嘱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少吃高脂肪及油炸食物、多运动、少穿紧身胸衣以减少对乳房的压迫等。

3 小结

局麻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能完全切除较小乳腺病灶[1]。乳腺肿块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简便、快捷、美观、创伤小、愈合快。微创手术将是外科治疗的方向[2]。我们护理的重点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要求护士要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心、精心的护理、精湛的技术、高水平的理论基础, 换位思维是现代护理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王强, 章建全, 蔡清萍.微创旋切手术治疗女性多发性乳房肿物[J].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4, 29 (5) :453-454.

[2]Burlank F, ParRer S H, Fogarty T J.Stereotactic Greast biopsy:improved tissue harresting with the Mammotome[J].Am J Surg, 1996, 62 (9) :738-744.

乳腺微创手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2例均为女性病人, 年龄19岁~46岁, 平均29岁;肿块数目每人1个~4个, 其中乳腺囊肿43例, 乳腺纤维瘤19例;单侧乳腺肿块46例, 双侧乳腺肿块16例。所有病例术前均行B型超声检查并提示为良性肿块。

1.2 仪器设备

采用美国强生公司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 该系统由8G、11G旋切刀、真空抽吸泵、控制器及相关软件组成。另备迈瑞BE-8C102246B型超声机1台, 小无菌手术包1个。

1.3 操作方法

病人取平卧位, 术前行超声检查双侧乳腺确定肿块部位、大小、数量, 手术医师确定穿刺点。穿刺部位一般取乳腺外侧隐蔽处。常规手术野消毒、铺巾, 9号长针头将1%利多卡因注入乳腺后间隙进行局部浸润麻醉。于穿刺点处用11号刀片做一3 mm左右的皮肤切口。将麦默通旋切系统处于定位状态, 旋切刀进针关闭旋切凹槽, 从切口内刺入并插至乳腺后间隙, 保持针道与B型超声探头长轴一致, 缓慢进针至肿块深面, 用“十字交叉法”确定旋切槽处于肿块正下方, 将系统处于取样状态, 进行抽吸旋切, 在负压的作用下肿块被吸入取样槽内, 由助手取出标本, 经反复取样直至病灶完全切除, 最后将系统处于抽吸状态, 吸尽空腔内积血, 拔出旋切针, 创口加压包扎72 h。

2 围术期护理

2.1 病人准备

术前1 d到病人床头作术前访视时, 给病人介绍手术的全过程, 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卫生指导工作, 消除病人思想顾虑及解释术前、术中、术后注意事项和要求病人积极配合术前准备的要求。

2.2 操作前备物

操作前检查Mammatem的真空罐是否完好无损, 连接真空吸引, 真空罐内加入100 mL蒸馏水, 注意检查各管道是否正常, 避免漏气, 控制器、B型超声机电源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开启电源开关, 仪器自检, 确认旋切刀内没有异物。另外备11号刀片1块, 1%利多卡因20 mL, 10 mL注射器1个, 无菌液状石蜡1小瓶、两个无菌保护线套。

3 术中配合

3.1 做好解释思想工作

该术式刚开展时手术时间会较长, 较适宜采用静脉麻醉+局部麻醉的麻醉方式, 消除病人紧张、焦虑情绪和思想负担。

3.2 病人卧位

病人取平卧位, 患侧肢体上抬或与躯体呈90°外展, 必要时腋下垫一小软枕, 充分暴露乳腺区域, 巡回护士协助术者消毒手术部位, 铺无菌巾后, 用无菌保护套协助术者套好B超机超声探头 (探头上涂上耦合剂) , 根据实际需要开启合适型号的一次性旋切系统于手术台上, 然后协助手术医生连接控制器部件, 一切准备就绪, 选择POSITON键, 准备手术。

3.3 手术完毕

巡回护士将病理组织装入标本袋及时送冰冻切片。协助手术医生用棉垫及绷带行加压包扎, 松紧度以病人自然呼吸无不适感为宜。退出Mammotome程序, 关机, 清洗真空罐, 保持工作手柄的清洁、干燥, 不要将其浸泡于液体中或让液体进入手柄端部的连接器, 清理用物。

3.4 防止交叉感染

同时进行多例微创乳腺手术时要注意防止交叉感染, 术后注意仪器的清洁保养, 保证仪器正常运行, 每次使用前检查真空系统软管及真空罐是否完好无损坏, 避免漏气。检查仪器推车上的把手有无松脱, 检查推车顶板下面的锁紧钮是否牢固, 保证主机固定平稳, 操作安全。

3.5 注意机器故障

在手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机器的运转情况和旋切刀的使用情况, 出现故障时应根据机器的提示及时给予解决。手术完毕应及时将一次性旋切刀置于锐利盒中, 防止造成损伤和医疗废物二次污染。

3.6 其他

巡回护士应适当掌握B型超声机各种常用按键的操作方法及图像的常用处理方法, 以便更好地配合手术的开展。

4 术后健康指导

术后同时做好健康指导, 嘱病人术后1周内禁止淋浴, 出院时告知病人如有任何不适随时就诊。术后1个月、3个月、半年各到门诊B型超声室作超声复查1次, 观察术后病灶区及周围组织的回声变化, 防止复发。

5 讨论

5.1 采用Mammotome的缺点

超声的判定还不能与手术直视所见绝对相同, 对形态欠规则、包膜不明显或多个肿块融合的肿瘤会对超声确定有无残留造成一定困难。手术中的渗血、切割后局部结构的改变以及手术医师对B型超声图像的熟悉程度等会影响超声的判断, 从而导致肿瘤残留。一次性旋切刀系统费用较贵, 许多地区并未纳入医保报销项目, 故未能得以普及使用。

5.2 采用Mammotome的优点

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 微创手术具有不需拆线换药、恢复时间快 (1 d或2 d即可恢复) 等特点。微创旋切术不仅能明确诊断乳腺纤维瘤, 而且在超声监控下可将其完全切除, 无需再次手术, 诊断与治疗同步完成[3]。并能及时对可疑乳房肿块进行取样活检, 作出明确诊断并进行进一步治疗, 大大提高了乳腺专科诊疗水平[4,5,6]。用麦默通切除乳腺肿物等乳腺病变, 切口仅仅3 mm, 而且一个切口可以同时切除多个肿块, 术后无需缝合, 不但外部几乎看不到瘢痕, 而且对乳腺内部的损伤相对也较小, 避免了对乳房外形的破坏, 最大限度地保持乳房外形的美观, 值得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探讨利用麦默通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手术病人的围术期观察及护理。[方法]对62例行麦默通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手术的乳腺肿块病人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观察及护理。[结果]全部病人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恢复良好。[结论]利用Mamma-tem具有定位准确、全程可视、在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手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的特点, 加强术前、术中及术后的观察及护理是确保手术顺利实施和病人尽快恢复的关键。

关键词:麦默通,微创手术,乳腺,围术期护理

参考文献

[1]Klem D, Jacobs HK, Jorgensen R, et al.Stereotactic breast biopsy in a community hospital setting[J].Am Surg, 1999, 65 (8) :737740.

[2]张玮, 芦爱霞, 韩巧芳.高频彩色超声在乳腺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中的应用[J].中华实用诊断与冶疗杂志, 2009 (4) :349350.

[3]Parker SH, Job WE, Dennisma JD, et al.Us guided automated large core breast biopsy[J].Radiology, 1993, 126 (6) :507511.

[4]冯俊芳.乳腺癌病人术后康复训练依从性的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 2009, 23 (suppl.2) :6566.

[5]周丽娟, 杨玉美.乳腺肿块病人术前焦虑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 2009, 23 (11B) :29322933.

微创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护理心得 篇7

关键词:微创手术,乳腺纤维瘤,护理,护理干预

乳腺纤维瘤是现代妇科临床中十分常见的疾病之一, 常见于青年女性, 然而, 不少女性在进行乳腺纤维瘤的治疗时过于担心切口疤痕, 从而影响了临床疗效。为了更好的寻求出微创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有效护理方法, 我院特组织了本项研究, 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7年1月1日至2010年1月1日期间一共收治了乳腺纤维瘤患者120例, 在所有的患者中, 年龄最大的为40岁, 年龄最小的为18岁, 平均年龄为27.5岁。经B超检查, 单侧乳腺肿块患者为112例, 双侧乳腺肿块患者为8例, 患者的肿块大小平均2~3cm之间, 且患者的肿块活动度较好, 无粘连。随机将所有的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处理, 并在保证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异的基础上开展进一步研究。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

观察组: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等, 具体的护理措施如下:

1.2.1 术前护理

(1) 心理护理。无论患者的手术大小, 其均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影响, 所以, 患者在手术之前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恐惧感, 担心手术能否成功, 害怕术后切口疼痛等。尤其是较为年轻的女性, 他们过于担忧手术过程中的身体暴露程度以及手术之后疤痕的大小, 从而导致其情绪特别焦虑。护理人员应该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并积极、耐心的向其讲解手术的必要性以及注意事项等, 从而使其能够在最佳的状态下接受手术。本组120例患者中, 有118例患者均担心其手术后的疤痕问题, 害怕影响美观。经过护理人员耐心、细致的讲解, 所有患者均增强了手术的信心, 且能够较为积极的配合治疗[1]。 (2) 手术时间的选择。女性患者在进行乳腺纤维瘤手术的时候, 往往存在着时间的问题, 一般的手术均应该安排在患者经期过后的3~5d, 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患者手术的出血量。此外, 此时期患者心情平稳, 且瘤体暴露较为明显, 有利于肿瘤的彻底切除, 利于手术[2]。 (3) 术前准备。护理人员应该在患者手术之前准备好手术用品, 并注意保持手术室的温度, 尽量减少噪音。对于那些创伤较大、时间较长的手术, 在术前则应该提前做好引流准备, 并告知患者手术之后的切口恢复时间较长, 使患者术前具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以避免术后不必要纠纷的产生。

1.2.2 术后护理

(1) 心理护理。大部分的患者在手术后均会由于切口疼痛而产生不安和焦虑的心理, 此时, 护理人员应该积极的向患者解释, 乳腺纤维瘤大多数情况下属于良性肿瘤, 恶性的乳腺纤维瘤患病概率极小, 给予患者适当的安慰和心理疏导, 最大限度的消除其焦虑心理, 使其保持愉快的心情以利于术后恢复。 (2) 一般护理。护理人员应该在患者术后观察其血压、脉搏、心跳以及呼吸等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一旦发现异常, 则通知医师进行紧急处理。此外, 患者术后往往行动不便, 护理人员应该协助患者穿衣服, 并叮嘱其避免大幅度运动等。若患者术后疼痛, 则可以遵医嘱适当的口服止痛药, 并积极观察其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等[3]。 (3) 切口护理。护理人员还应该在术后关注患者切口的状况, 并注意保持切口的干燥和整洁等, 以避免术后感染的发生。

1.3 统计学处理

本组研究中所有的数据均经过SPSS16.数据处理软件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处理, 组间对比运用t检验, 当P<0.05时, 研究的具体结果具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无论在临床护理的有效性还是在临床护理的满意度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有效性为95%, 满意度为96.67%, 而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有效性为85%, 满意度为70%, 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

3 讨论

乳腺纤维瘤是临床中常见的良性肿瘤, 手术治疗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然而, 传统的手术方式切口较大, 患者术后恢复慢, 且影响美观, 不能够适应现代女性的需求[4]。随着医疗技术和水平的不断提高, 微创手术已经成为治疗乳腺纤维瘤的首选方式了, 其具有手术创伤小, 患者术后恢复快, 不影响美观等临床优点, 受到了广大女性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的广泛认可[5]。微创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术后给予患者必要的护理干预, 不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 且对于患者的预后也有积极影响,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温李花, 邓八妹, 张惠珍.乳腺纤维瘤手术护理体会[J].安徽医药, 2011, 15 (6) :780-781.

[2]胡振娟, 甘恩玮, 邵志敏.微创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护理[J].上海护理, 2005, 5 (4) :26-27.

[3]张世春.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7) :56-57.

[4]陈志芳.麦默通治疗乳腺肿瘤的观察与护理[J].当代护理, 2006, 5 (8) :30.

乳腺微创 篇8

关键词: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乳腺乳头状瘤,焦虑,抑郁,护理干预

乳腺乳头状瘤是发生于乳腺导管上皮的良性状瘤, 是女性常见的乳房疾病, 其发病率高, 并且有较高的癌变率, 可高达14.3%[1], 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现代女性对乳房美观的追求日渐提高, 传统的手术切除由于对乳房的切口创面大, 术后留有瘢痕, 影响乳房整体美观。我院采用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行乳腺乳头状瘤切除术, 围术期实施护理干预, 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对100例乳腺乳头状瘤女性病人行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 年龄21岁~59岁 (35.6岁±5.2岁) ;单发69例, 多发 (2个~5个) 31例;瘤体大小0.5cm~3.5cm;体检触及肿块72例, 未触及肿块通过超声检查确诊28例;左侧乳房49例, 右侧乳房51例;位于乳房外上象限33例, 内上象限22例, 外下象限18例, 内下象限11例, 其余16例分布在2个或2个以上象限。

1.2 方法

1.2.1 护理干预

对本组100例病人按照入院、术前、术中、术后和出院前5个阶段给予护理干预。

1.2.1. 1 入院干预

病人入院时责任护士主动热情、亲切地进行自我介绍, 向其介绍医院及周边环境、病区布局、病室设施及同病室病友, 介绍科主任、主管医生和护士长及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积极与病人进行沟通, 发现并帮助病人解决问题, 争取获得病人的信任和好感, 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发放自制乳腺疾病相关知识调查问卷让病人自行填写,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病人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和需求, 根据病人年龄、文化程度、心理个性特征制订个性化护理干预计划。

1.2.1. 2 术前干预

(1) 术前准备:术前1d检查病人所有常规检查的完善情况, 避开月经期, 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和使手术顺利完成。由于术中胸式呼吸易误伤其他组织、术后胸式呼吸可牵动加压包扎的胸部伤口, 导致病人不适, 术前1d指导病人训练并熟练掌握腹式呼吸方法。 (2) 术前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 测评病人的心理状况, 并根据测量结果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 向病人详细讲解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的方法、与传统手术的区别和优点、我科开展此手术的成果等, 使病人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应对手术治疗。

1.2.1. 3 术中干预

(1) 卧位干预:术中随时根据手术需要调节软枕高度、身体倾斜度位置, 以保证手术中病人的舒适和手术顺利。 (2) 术中心理干预:手术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面色、表情、生命体征变化, 经常与病人交谈, 随时询问病人有无不适, 及时通过语言、行为等方式进行心理疏导;或采用MP3给病人倾听舒缓、放松的音乐, 分散麦默通切割乳腺组织时发出的机械金属声音, 减轻病人对机械金属产生的声音的恐怖, 转移其对手术的注意力, 减轻其紧张心理, 使其身心得到放松, 积极配合手术进程。

1.2.1.4术后干预

(1) 舒适干预:向病人解释术后伤口需要弹力绷带是为预防和减少手术局部积液、血肿、淤血和感染等并发症, 术后伤口需弹力绷带或胸带加压包扎24h~48h[2], 使病人合作。责任护士观察绷带松紧度, 严密观察病人有无呼吸费力、胸闷、心悸等现象, 并及时给予调整绷带松紧度, 同时协助病人取半坐卧位进行腹式深呼吸, 嘱病人自主调节绷带, 如有不适及时报告。 (2) 切口干预:密切观察手术切口敷料有无渗血或渗液、手术局部有无肿胀、乳腺皮肤有无发绀, 如出现上述征象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处理。 (3) 饮食干预: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采用局部麻醉, 术后不需要禁食, 可根据病人情况给予清淡、营养、易消化的软食, 术后第1天可进普食, 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1个月内禁进食补血、活血食物。 (4) 运动干预:为防止过久制动影响患侧上肢血液循环引起肢体麻木, 术后24h后可指导病人适当活动患侧上肢, 如握拳、屈肘等, 垂直上举, 但防止过度如扩展运动导致切口出血而影响愈合;术后3d内以腹式呼吸为主, 患侧上肢勿做剧烈运动。 (5) 疼痛干预:术后可出现手术部位疼痛, 疼痛时责任护士应严密观察疼痛性质、持续时间, 做好病人的心理疏导;指导病人通过听音乐、看书、看电视等方法转移对疼痛的注意力, 提高其对疼痛的耐受性;加强术后知识宣教, 告知术后疼痛的程度和时间, 使病人对疼痛的出现提前做好思想准备, 从而提高其对疼痛的耐受力;对剧烈疼痛无法忍受者遵医嘱给予止痛剂止痛。绷带加压包扎去除后嘱病人穿具有支托作用的内衣。

1.2.1. 5 出院干预

交代病人有可能出现伤口发绀现象, 是由于麦默通微创旋切术不能在乳腺内对伤口进行缝合, 只能靠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难免有个别病人会出现淤血, 嘱其不要紧张, 淤青可慢慢自身吸收, 过一段时期可自行消退。嘱病人出院1周内禁止淋浴、开车, 1个月内禁提重物, 不宜幅度过大过度患侧肢体肩关节的外旋, 如拖地动作。教会病人在月经结束4d~7d进行乳房自我检查方法[3], 注意观察乳房有无可疑肿块、乳头有无溢液, 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确诊。嘱病人术后3个月~6个月回院复查。

1.2.2 效果观察

观察病人乳腺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焦虑、抑郁情况。自制乳腺疾病相关知识调查问卷分别于入院和出院时调查病人对乳腺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该问卷包括乳腺疾病基础知识、乳房自我保健常识、乳腺自查时间和方法、与乳腺疾病相关的不良生活方式、饮食及心理情绪对乳腺疾病的影响等内容, 每个内容包含若干条目, 总计20分, 问卷满分100分, 得分越高表示病人知识掌握程度越好。采用SAS与SDS量表分别于术前和出院时测评病人的焦虑、抑郁情况。

1.2.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00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 手术时间5 min~30 min, 平均15min;术中出血量5mL~30mL, 平均10mL;手术旋切次数5次~30次, 平均15次, 术后仅留0.3cm~0.5cm小切口, 切除病灶直径0.5cm~3.0cm。病人乳腺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SAS与SDS评分情况见表1、表2。

3 讨论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可发生于青春期后任何年龄的女性, 经产妇多见, 主要表现为乳头间歇或持续性溢出浆液或血性液体, 部分病人可在乳头附近触及小、质较软、与皮肤无粘连、可推动的圆形肿物, 部分瘤体存在恶化的可能性[4]。大多数病人一旦发现乳房肿块, 加之缺乏乳腺疾病治疗、手术等相关基础知识, 担心癌变、术后乳房不美观等, 导致病人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等心理。本研究通过对病人进行乳腺相关知识了解程度的调查及焦虑、抑郁心理状况的测评, 针对评估结果根据围术期不同阶段确定护理干预的预期目标和内容, 制订切实可行的干预计划, 在入院时、术前、术中、术后、出院时实施护理干预, 促进了手术的顺利完成和病人术后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 护理干预可缓解病人焦虑、抑郁心理, 增强病人乳腺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促进病人自觉进行自我保健和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 对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切除乳腺良性肿瘤具有穿刺准确、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术后瘢痕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能满足女性形体美的要求, 尤其适合直径小于3.0cm的乳腺良性肿瘤[5]。为保证手术的成功, 根据手术不同阶段实施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是必要的。但尚有不足之处, 大多数病人反映对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切割乳腺组织时发出的金属机械声感到恐怖, 如何降低其刺耳的声音, 解除病人对其声音的恐惧, 有待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孙鹏涛.高频彩超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及术前定位的价值[J].广东医学, 2012, 33 (7) :945-946.

[2]李瑞娥.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1761例围手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 (8) :83-84.

[3]李志君, 肖艳灿.20例早期乳腺癌病人行保乳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全科护理, 2012, 10 (3A) :618-619.

[4]刘巧刿, 周成礼, 屈淑娥.乳管内窥镜联合高频超声定位与传统定位法在乳头状瘤手术中的应用比较[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 10 (15) :1142-1143.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乳腺微创】相关文章:

微创04-07

微创减压05-29

直视微创06-29

早期微创07-02

微创钢板07-14

微创骨科07-20

微创旋切07-23

微创颅内08-07

微创术后08-13

微创针刀08-27

上一篇:消费信用的法律规制下一篇:全员预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