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子

2024-07-07

傻子(精选十篇)

傻子 篇1

说起这个节日的来历, 还有段不光彩的历史。1950年的一天, 一位自称为巴姆·莫里森的先生来到了威特马镇, 向镇上的居民售卖马戏票, 说有一个马戏团将来这里表演, 精彩不容错过。

镇里还是头一次来马戏团, 人们很兴奋:小贩们购进了大量纪念品, 打算在演出当天兜售;大人们买好了门票, 准备好了各种小吃, 打算边看马戏边享用美食;小孩子们更是提前几天就激动得睡不着觉。

好不容易盼到了演出的日子, 人们早早地来到了街上, 迫切地等待马戏团的光临。可让他们失望的是, 连个马戏团的鬼影都没见到。巴姆先生早在前一天夜里就带着门票钱偷偷溜走了。

“我们真是地地道道的大傻瓜。”人们开始嘲笑自己。不过, 很快就有人出了个主意:“既然我们已经准备了这么多美食, 现在又过了农忙时节, 为何不借此机会犒 (kào) 劳一下自己, 进行一次大联欢呢?”

全镇的人一致同意了这个建议, 他们把这次联欢称为傻瓜节, 大家聚在一起尽情地唱歌、跳舞, 将受骗的烦恼变成了一段快乐的时光。时至今日, 傻瓜节已经成为威特马镇每年一次的节日。

“傻子”的“妄想”作文 篇2

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傻子”的“妄想”

梦想:幻想、妄想

以上“梦想”的解释是字典里的负面解释,我却认为这是梦想真正最准确的解释,因为最后的成功往往来源于这些不可能实现的“妄想”。

有一天,梵高走在街上,一不小心被绊倒了,然而一个美丽的女子给梵高一个美丽的微笑,后来两人又在机缘巧合下相遇,梵高对她产生了爱慕之情。可她拒绝了梵高的爱意,甚至还讽刺他的画作,可是梵高的梦想并未因此破灭。相反,这个患有精神病的“傻子天才”又创造了许多伟大的艺术。

在这个追梦时代,梵高是个不折不扣的“傻子”。

“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一个男人手中提着酒壶,嘴里不停地嘟嚷着。

他从小便是享誉乡里的天才,十几岁便中举人,之后又去考进士,这次,熟知他的人都相信他能够金榜题名,包括他自己对此也是信心满满。可就因为他进京赶考之时遇一富家公子,恰巧他们两人同为举人,都要进京考试,两人都有说不完的话题,在考试的前一天,还在一起饮酒作乐。两人都视对方知己。结果考试后几天,他本以为自己会金榜题名,但是因被富家公子诬告而含冤入狱。

几年时间一晃而过,今天是他出狱的好日子。然而仅是几年的时间,对他来说是何等的.漫长。他已不再是一个风流倜傥的翩翩公子了。时光飞逝,他两鬓都已经斑白,脸庞也不再英俊,而是堆满了皱纹,似乎写满了冤屈与痛苦。

出狱后,他卖了所有的家产,混迹于繁弦急管之处。可他从来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求。可以说他晚年的创造才是真正的艺术。

然而不是每个人都认同他的艺术,不少人说他是“傻子”,笑他太“疯癫”。这个“傻子”正是江南四大才子之首――唐伯虎,他一直坚持着艺术,他也是追梦时代的“傻子”。

随着音乐的响起,我们又进入了一个“傻子”的梦想。

记得前夕日子看到一个微电影,里面有一个男孩,看上去是如此的土里土气,而一支舞蹈却使得现场的观众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冲着那个男孩欢呼,为他鼓掌,每个人的心里都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那个男孩生在一个偏远的山区,从小便奔跑在田埂上,未来的路模糊不清,可自从他看到了“迈克尔”便下定决心要成为一名舞者。

自从有了梦想,他就一直努力,只要一有空闲时间,他都一刻不停地跳舞。可是村里的人并不理解他,甚至说他是个“跳舞的猴子”、“傻子”,可他从未在乎过人们的嘲笑,依然追求着自己的梦想。

可是,谁都没有想到曾经的“傻子”如今却站上了一个万众瞩目的大舞台,他的舞被全国的观众所熟知并认可。他就是卓君,在这个追梦时代,他一直继续着自己“田埂上的梦”。

追梦:一个“傻子”不断追求自己的“妄想”。

以上是我对“追梦”的解释,因为在追梦的道路上,困难层出不穷,当我们在人生的低谷时不免有旁人的冷嘲热讽,有时我们会被说成“傻子”,有时我们苦苦坚持的梦想会被说成“妄想”,然而别人的嘲讽又算得了什么,只要有梦想,并不断追求,终会成功。

在这个追梦时代,我宁愿做一个不断追求自己“妄想”的“傻子”,也不愿做一个“正常人”。

傻子不悲伤 篇3

也就是在这感叹声中,我会把我们班分成这样三种类型:前三排是幸福的一代,有老师和家长炽热目光的沐浴;后两排也是快乐的一代,他们摆脱了老师的管制,悠闲自得;中间3排则是痛苦的一代,老师的目光不冷不热,连学习成绩也是不冷不热的。而我就属于挣扎在这中间3排里的痛苦一员了。我明白我的处境和人到中年的老妈的处境一样,像中午的太阳,只要是我们母女俩倍加努力的话,我就会向前3排进发,老妈也会挽留住青春年华;可只要是我们母女俩稍不留神的话,老妈的青春时光和我的成绩也就如夕阳西斜去了。

好一个抉择的风水岭啊!

和老妈似的,我也有个早起的习惯,每天早早地起床后,洗漱完毕,就去教室。教室里早到的都是些前3排的同学,而后几排的学生只有我一个。每当我看着前3排的同学春风得意时,我就拿着本书到教室门口的阳台上,专心致志地背一阵英语单词和一些史政题,其间也免不了目送着树上的小鸟做完早操后愉快地飞向远方,或者看着楼下来来往往的人们发愣一阵后才恍然大悟:啊!不光是我,原来还有这么多的人们都在为学习、为工作、为生活辛勤地忙碌着。

长时间起早贪黑地在教室里用功,就渐渐地引起了不少同学的议论,我隐隐约约听到他们在说,瞧她那么努力,可为什么还坐在第4排呢?说实话,也许对数学二字,我真有些白痴、傻瓜,但我一直在想十分吃力地、十分努力地迎头赶上。有时我像一只撞在透明玻璃窗户上的小鸟,尽管前途一片光明,可我是干着急,就是找不到出口,急得我像狗咬刺猬,无从下口,在原地发疯地转。但苦闷过后,我还是一往深情地继续“操练”,我从来不管别人说什么,只要是我咬住西滑的太阳不放松,我的心情就会慢慢地灿烂起来。不管别人怎么说,而我活得很快乐。

我有时想想自己是不是做人真的很失败?从小到大竟然没有一个可以把心相互交换的朋友,乃至上了高中后没有朋友,只有同学。可我也是一个很感性的人啊!我知道如果我有快乐,她(他)也有快乐,相互交换后就会形成两个快乐;但我还深深地知道,如果我有痛苦,她(他)也有痛苦,相互交换后就会产生两个痛苦。为什么一个人的痛苦非要让两个人来承担呢?这是否自私了点?!况且青春的回忆是最美好的,把自己的那份甜美和苦涩独自来欣赏,然后深深地埋在心灵底处,等多年以后回忆起来,就是一瓶独自拥有的陈年老酒,把我陶醉。“叭叽、叭叽”地说这么多,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多么多么伟大和无私,而是一个沉默、忧伤人的自白。

其实有时沉默和忧伤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快乐。

记得在一份杂志上看到过这样两句话,我是疯狂地喜欢它。

“你应该理解一个人的沉默;沉默,就是一个人最多的话语。”

“你应该理解一个人的忧伤,之所以忧伤,一定是她(他)不肯舍弃某些快乐。”

而我说:“沉默是金,忧伤是银,而金银的合成就是一个敢于逐日的人。其实逐日人他本身就是一轮燃烧的太阳。对我而言,我根本不在乎什么东升和西落,可我却特别在意那道耀眼的轨迹!”

像太阳、像野火,在燃烧中我快乐无限。

我得意地从桌上一堆书里找到了一个有趣的话题,去问我的同桌,一个可爱的小男孩:“历史马上就要会考了,你都背会了吗?可我什么也不会,不知该怎么办呀。”“和你一样,我也没有背会。”他说。还笑得很不好意思。“来,那么现在咱们就玩一个找自尊的游戏吧!”说着,他随手从课桌上拿起一本历史书来,还扬着他那张娃娃脸儿,甜丝丝地朝我扔来,“就从这本书里随便问几个问题吧!”我带着几多疑惑,挺好玩地问了他几个比较简单的问题,他都没有回答上来,我想笑,可又不敢笑出声来,而他却笑着反问我:“这下可找到自尊了吧?”逗得我扑哧一笑,才知道他的大智如愚。当我再看着他那张非常天真滑稽的娃娃脸儿时,我已经是情不自禁地开心地笑了,像是要把明媚的阳光分子全都给融入到空气中去,连同我甜美的笑分子,顿时,就觉得连闻起空气来都甜甜的、香香的、亮亮的,是否品到后味时还略带点苦涩。为此我很感激他。尽管会考还是有的,书还是要背的,题还是要做的,快乐和痛苦不断,可我毕竟弄明白了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原来想让一个人快乐是非常容易的,关键是要去培养一种心情,而能打开这把好心情之锁的钥匙就在你自己的手中。要不有人说:“既然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既然你不能改变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既然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你的笑容。”这就是别有天地非人间,换种活法又是一片蓝天,你干吗非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呢?

经典!

说实话,我一直想做一个以写字为生的人,但我突然发现自己很难做这样的人,因为我近来觉得自己很空虚,而空虚的人是不会有灵感和生机的。开始我并不在意这些,可慢慢地发现自己真的是离不开写作,因为它已经成为我的一位永远真诚、永远真实的老朋友了,它可以把我所有的情和爱都保存在泛黄的纸上留下了一行行淡淡的墨香,渐渐地化作远征的燃料,让我勇猛地朝前走去,好过瘾。

有人说我有点冷血,不过我的手一年四季都是冰凉的,我不会用我的手指头去碰任何人,我也不想去封存一个正直青春年少的心。可我也有自己的两重性,每当我用心去听感人的故事和《白桦林》的时候,我偷偷地涌出来的都是激动的热泪。

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很有计划的人,每当放学前或放假前,我都会把自己的日程表安排的满满的,但我几乎没有一次能按计划完成,尽干些计划以外的事情,可我很乐意。到现在我终于有了答案:因为我一直在望着远方,却忽视了脚下的路。“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所以每当我仰望天空的时候,我就忘记了脚下的路;每当我看着忙碌的人们穿行在马路上时,我就不知所措;每当我像风似的跑过去时,我就忘记了自己将要干什么,我又匆匆忙忙地回到原来的地方,开始傻傻的回忆。

有时我会发疯地向一个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说些什么,当我停下来时,我才发现对方用疑惑的目光看着我,我这才知道人家根本不懂我的意思。于是,我只好失望地跑到梧桐树下,看着那些被风吹落的梧桐花,怜香惜玉后,一个劲地傻乐。我无时无刻都在想,要抓紧时间去做一个天天向上的好孩子,千万不要枯萎了自己心中的梦,但每当我想要学习的时候,我又忘却了自己心中的梦。青春期的我啊,本身就是一个反复无常、变化莫测的动物。可我并不傻,所以我不悲伤。

别拿你的创业将士当傻子 篇4

案例背景:

李总, 一位刚满三十岁的男人。约见李总挺不容易, 事务繁忙是一, 最主要的是, 对于过去的经历, 不想再回头, 用他的观点说:过去了已经过去, 节奏这么快, 哪有这功夫回味以前呢?对此, 我并未放弃, 一方面耐心等待和坦诚的用道理说服, 同时持续保持一种联系, 用朋友相处的方式沟通和交流。最终李总答应见面。

见面的第一印象是, 觉得李总的年龄与他的面容不太相符, 比同龄人显得沧桑和成熟。沟通之前, 我通过身边的朋友已经了解了一些关于他创业的那段经历。通过进一步沟通, 对于李总创业项目前后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李总创业前系一家省报广告经理, 五六年的广告生涯积累了一定行业人脉关系资源的同时, 也积攒了些前期的创业资金。加上妻子的家境相对殷实, 在创业前期提供了很大的支持。一次偶然的机会李总得知自己所做的报刊要扩展, 拟推出一本针对中老年的周刊。李总认为时机到了, 遂主动请缨, 加上与主管该项目的负责人关系还可以, 没费大的周折承揽到了该栏目。

于是, 李总踌躇满志, 积极筹备, 招人才, 组建团队, 忙印刷, 联系业务。从一开始的十余人, 到鼎盛时期的三四十人;从家属院的几十平方米办公室, 到写字楼的二百平宽敞办公室;从第一笔几千元的广告费的回款, 李总拉开了自己创业的序幕。然而, 不到一年半时间, 李总的业务量逐渐下滑, 人员流动频繁起来, 直至剩下自己一个人。李总结束自己的创业生涯后, 又回到了原来所在的部门工作。对于失败的原因, 李总一开始说行业竞争较大, 加上原来所在上级部门看到周刊做得风生水起, 想加大股份最终未谈拢才被动结束的。但我从朋友处了解到, 这些仅是一方面, 关键是跟随他一起创业的那些将士们认为, 李总人格魅力缺乏做大事的胸襟和气度。对此, 我不便直面提及, 侧面提了下团队方面的话题, 对此, 李总认为运作中, 团队人心不稳, 流动较大, 也是主要的一个方面。且不管李总在这次创业中是赚是赔, 但相信对他, 必有一番收获。

案例访谈:

笔者:请问是什么因素促使你下定决心接手这个项目呢?

李总:对于中老年这一块市场, 此前我也有接触并了解, 况且我手中广告客户也有一部分属于针对中老年的商品。一直以来, 中老年群体小到社区与家庭, 大到国家政策, 对其都十分关注。中老年这一特护群体背后, 蕴含的商机是很大的。况且, 当时几个省报都未专门开辟这一领域的市场。最主要的因素还是我本身是做这一行的, 首先在业务运营与关系资源方面, 我认为我是内行介入, 风险相对降低。

笔者:做这个项目业务运营方面对你可以说是轻车熟路, 你当时是否充分将其他风险因素考虑到了呢?

李总:运作前, 对于后来一家报刊很快推出中老年周刊的举动, 我并不觉意外。现在哪个行业出来一个新兴事物, 不是很快就有模仿和跟随呢?对于上级主管部门介入, 我也有预料, 但未想到这么快。再就是对于同行介入后的竞争性也有所顾忌, 毕竟相对他们, 我是作为一个个体行为在运作, 而他们相对在发行量、影响力都比我有优势。现在回头想想, 觉得尽管在这一块区域我是第一个做周刊的, 但却并不是第一个赚到价值的, 而且是最早退出的。正如此前咱们沟通的那样, 后来我也分析过我失败的原因, 一开始认为上述多种因素交叉过早的结束了我的创业生涯。但直到你反复提及的团队问题时, 我也思考过我在团队管理上的不足。现在看来, 这个问题的产生和加剧, 也占有很大因素。

笔者:你认为在这个项目中有哪些令你遗憾的方面?

李总:我想团队管控应该是我最遗憾的一个方面吧。此前, 基于资金有限的因素, 我只注重节约, 忽略了团队的人情管理, 只重视制度的约束。结果造成团队向心力不强。后来, 我也意识到了自身在管理方面的不足, 并聘请了擅长管理的人协助我进行管理, 但收效甚微, 或许之前对他们承诺的较多, 兑现的较少, 以至于后来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说实话, 钱多好办事, 没充裕的资金, 也难以兼顾啊!还有一个因素, 也就是未注重与上级主管部门在合作前的合同权责约束性条款, 当时只考虑到与某个负责人关系融洽, 但忽略了对方也是一个机构。这也是令我运营后期被动的一个方面。

笔者:对于你所遗憾的这些因素, 在今天你会如何看待?

李总:首先, 金钱虽然能办事, 但有时抛开金钱, 也能达到你所期望的效果。譬如说我一开始对我的团队只强调事情做好了大家会怎样, 但却忽略了在一起前进的过程, 人情味的管理。时间久了, 承诺兑现不了, 他们又感受不到温情, 慢慢地就会带有情绪工作, 对员工会造成消极的影响。或许, 承诺久了不兑现就成了一种忽悠。还有就是无论两个人关系怎样亲近, 但一旦正式起来, 必须将话题说开说透彻, 否则就会扯皮。

笔者:通过此次创业, 你有哪些想法分享给大家?

李总:对于下属坦诚布公, 尽量争取理解和支持。对于风险因素, 尽可能考虑透彻, 宁可产生杞人忧天的想法十个, 也不要轻易漏想一个。失败了不可怕, 怕的是失败了站不起。输了今天, 未必明天不赢。

案例评析:

笔者觉得, 李总在创业前期, 混淆了几个主次:制度大于人性;业务重于管理;虚拟重于实际;形式大于内容。

制度大于人性。制度重要不?重要!但是, 要分在什么情况下, 一个发展迅速的公司制度建设十分重要,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但是在一个仅有几人的公司, 在导入章法的同时, 更要注重人性管理。创业之初, 人员都是新面孔, 人数少, 便于管理, 这个时候人性管理大于制度约束, 更利于你快速发掘出谁是你的忠实下属, 谁更愿意跟你出生入死, 对于这些人, 融入你的亲情, 像兄弟姐妹一样去管理的同时, 去关爱。所谓士为知己者死, 他们即便得不到眼前实际的东西, 但却从你这得到了安全感和归属感, 这要比请吃几顿饭, 每月多发几百块钱有用得多。创业中即便再苦再累, 却又是何等的踏实。这是一笔很大的财富, 远比多融资几十万上百万元都重要。换句话说, 融入了亲情和人性化管理, 将更能提升你的领导魅力。马云创业时十八罗汉死心塌地跟随马云, 包括后来更高的职业经理归属于他, 不正是冲着马云的人格魅力?

业务重于管理。李总属于业务型人才。但业务精通未必管理精通。如果早一点意识到自身的不足, 寻找到一位“知己”协助他弥补不足, 他的团队未必是来了一茬又一茬, 并最终不能稳定下来。

虚拟重于实际。在你的下属面前, 你所描绘的创业梦想, 如同画了一个大饼。每个人脑子都会有个大饼。但不能一直是这样一个大饼。时间久了, 整天望着大饼却垂涎欲滴, 饥肠辘辘, 也不是一件好事。一方面在加以引导并强化的同时, 适当的时候, 给你的下属一些实际的东西予以补充能量。同时, 将你的大饼分成若干小块, 一年吃一个大饼不成, 就下决心号召先吃它一小块。等吃到了并尝到了甜头, 你的下属才会有更大的动力和能量跟随你一起打拼。

形式大于内容。觉得这一点还得跟马云先生学习。公司发展那么大, 那么有钱, 他的分公司未必个个豪华宽敞。创业前期, 仅有的一点钱, 要用到刀刃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切忌钱花到了不该花的地方却又事倍功半。李总无论创业是否顺手, 都不必在一个较好的写字楼租赁那么大的办公室, 也不必招那么多的人。正所谓创业艰难百战多, 创业阶段就是万事开头难和吃苦的阶段, 这个时候你招的人个个都强悍, 更能吃苦。人数再少、地方再小, 大家都不会在乎的, 客户也不会太注重的, 只要做出实际性的东西并体现应有的专业水准和价值, 就能保障你的创业计划如期推进下去。

案例延伸:

创业期, 如何快速挖掘你的左膀右臂?

1.忘了你是老板。不管你所招的每一个人, 无论能力大小, 一视同仁地当做你的兄弟姐妹。工作上你是老板, 私下你们是一家人。

2.争取家人的谅解和支持, 多陪陪你创业上的“家人”。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相处久了, 你自然会更多的了解下属中的每一个人有什么长处需要鼓励和扬长, 有哪些不足需要在工作中规避和补短。

3.放大下属的优点并不时鼓励, 尽可能地的释放他们的潜在能量。

4.对每一位员工进行特质分类, 协助他们确立他们各自的职业规划, 协助引导他们的努力目标和方向。

5.通过工作安排和执行的结果观察他们的能力和素养。素养第一, 能力第二, 任何时候, 都是你挖掘左膀右臂的不二原则。

6.宣导并强化你的梦想, 从你的响应者和工作的实际用心度、工作情绪中、状态的激情中对照入号你的得力助手。

7.高度信任, 传递你办事, 我放心、放权的信号。

8.细节入微体察“民情”。不同阶段你的每一位员工都会面临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精神物质并行, 及时送上你的关注。

9.做一个双重型格人。工作上你说一不二, 私下你是阿姐、阿哥。

10.让下属适时走进你的家庭。在外十顿员工餐比不上你家人亲手包的一顿饺子。

11.你做不了完人, 但你的团队加起来可以。列举你的不足, 制定一个清晰的阶段性弥补计划, 能最大弥补你不足的人就是你的左膀右臂。

12.言行举止折射出你的人格魅力。所谓招蜂引蝶, 在人格魅力就是你能一呼百应, 不是因为你的工作前景多好、规模多大、待遇多高, 而是因为你的人品, 能快速聚集并吸引人为你的一句话冲锋陷阵。

13.时刻记得你的人格魅力等同于三个师。

14.夹起尾巴做人, 尤其在你的每一个将士们面前做一个发自内心不虚伪的人, 不亚于你多给每个员工年终发一万元奖金。

15.大家都是成人, 跟随你的那一天起都知悉自己将命运压在你身上了, 所以请你别学赵本山忽悠范伟一样“忽悠”你的员工。是错是对, 是多是少, 是真是假, 大家心里都有一面镜子。

傻子的故事 篇5

这个年轻人名叫莫赛贤,他骑上马,起程前往威尼斯,希望能搭船去开罗。他骑了一段时间,见一棵白杨树下站着一个人,于是问他道:朋友,你叫什么名呢?你从哪里来?你都会点啥呀?

这个人回答道:我叫快如思,来自舰队镇,跑起来快如闪电。

我倒想瞧瞧。莫赛贤说道。

那请等一下,快如思说道,我一会儿就让你知道我说的是事实。

话音刚落,一只小雌鹿就从他俩站着的地方一蹿而过。

为了让它占优势,快如思先让它跑了一段,然后急速追赶过去,那轻快劲儿,就算地上撒满面粉,你也见不到他的足印。也就几大步,他就赶上了雌鹿。看到那健步如飞的步伐,莫赛贤请求快如思跟他同行,同时承诺给他丰厚的报酬。

快如思同意了他的提议,于是两人一起继续他们的旅程。走了不到一英里的路程,他们遇到了一个小伙子,莫赛贤停下来问道:朋友,你叫什么名呢?你从哪里来?你都会点啥呀?

小伙子迅速答道:我叫兔耳朵,从好奇谷来,就在这儿,我只要把耳朵贴到地上,就能听到世上发生的一切,包括王宫、农舍的种种阴谋,老鼠、人类的种种计划。

如果是这样,莫赛贤说道:那请你告诉我家里现在正在发生什么事?

小伙子把耳朵往地上一贴,立刻说道,一个老头正对老伴说道:‘谢天谢地,我俩总算摆脱了莫赛贤。因为,也许他出门能学到些常识,回来时就不会像走时那么傻了。’

够了,够了,莫赛贤叫道,你说的都是事实,我相信了。和我们一起走,你就会得到报酬。

小伙子同意了。他们前行了差不多十英里后,遇见了第三个人。莫赛贤又问道:朋友,你叫什么名呢?你从哪里来?你都会点啥呀?

这男子说道:我叫箭如神,来自完美靶。我箭射得准,石头上的豌豆都能击中。

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想见识一下!莫赛贤说道。

男子立即在石头上放了一颗豌豆,拉动弓箭,非常轻松地射进了豌豆中间。

莫赛贤见状,知道他说的是真的,立即叫他也一同上路了。

一行人走了数日后,他们看见一大群人在炎炎烈日下挖沟渠。

莫赛贤对他们顿生同情之心,于是说道:亲爱的朋友们,这天气一分钟内就能把鸡蛋烤熟了,你们怎么还干得这么起劲呢?

其中一个工人答道:我们不热,倒觉得像雏菊一样清新,因为有个小伙子在背后替我们鼓风送凉,就像西风徐来。

那让我见见他吧。莫赛贤说道。

人们叫来这个小伙子,莫赛贤问道:你叫什么名呢?你从哪里来?你都会点啥呀?

我叫风随君,来自风镇,我能用嘴吹出你想要的任何风。如果你想要西风,我立即就能给你;如果你要北风,我能立马让这些房子倒下在你的眼前。

莫赛贤小心翼翼地回答道:眼见为实!

风随君立刻开始用事实来使莫赛贤信服。他先吹得很轻,那风就像夜晚的微风一样,接着他转过身去,刮起了暴风,整整一排橡树随之吹倒在地。

见此,莫赛贤很高兴,于是恳求风随君和他们一道前行。途中他们又碰到一个男子,莫赛贤像一如既往招呼道:你叫什么名呢?你从哪里来?你都会点啥呀?

我是背坚挺,来自大力镇,我的力气可以扛起一座山,就像举起鸿毛一样。

如果真是这样,莫赛贤说道:那你一定是个聪明人,我想亲眼见识你的力气!

于是,背坚挺放了很多巨大的岩石和树干在自己的背上,就算是一百辆马车也载不走这么重的东西。

见识了他的本领之后,莫赛贤说服了背坚挺一起上路。一行六人继续行进,最后来到一个叫鲜花谷的国家。

鲜花谷国王有个独生女儿,跑起来的速度比风还快,穿过燕麦地时,燕麦一棵不弯。国王发出告示:跑过公主,娶其为妻;倘若失利,脑袋不保。

莫赛贤一听这则皇家告示,马上去见国王,说要向公主挑战。但是比赛那天早上,莫赛贤给国王带话,说他身体不适,不能参加比赛,他将派个人替他比赛。

对我来说,谁来都一样,公主卡内特拉说道,谁想来,就让他来吧,我已做好了迎战准备。

赛跑约定时间到了,场上围满了人,迫切期待着看这场比赛。快如思与一身短裙轻鞋着装的卡内特拉公主准时出现在起跑线上。

一声银喇叭响起,两个对手开始比赛,在周围人看来,这就像一只灰狗在追逐一只野兔一样。

快如思,果真名副其实,到达目的地后,观众一边鼓掌,一边欢呼:外地人万岁!

卡内特拉因输掉比赛而十分沮丧,但是这个比赛分两次举行,她暗下决心不能再输。就这样她回到家中,然后给快如思送去了一条魔法项链,求他看在她的面子上能戴上。谁戴上这条项链,不仅不能奔跑,就连走路也不行。

第二天早上,人们又聚集在赛场上,公主和快如思开始了新的一轮较量。公主依旧跑得很快,而快如思就像一只负重的驴子,一步也迈不开。

从兔耳朵那里得知公主的阴谋,箭如神意识到自己的朋友已深处危险,于是拿出弓箭射掉快如思项链上的那颗宝石。这时,小伙子的腿重获自由,五个跳跃动作就超过了卡内特拉,赢得比赛。

国王一见自己必须承认莫赛贤做未来的女婿,心里有一万个不情愿,于是召集宫中大臣商讨,看有无办法摆脱这一困境。大臣们觉得,这样一个流浪人简直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建议国王赏给他点金子,像他这样的乞丐准会选金子不要妻子。

一听这建议,国王欣喜不已。他把莫赛贤叫到跟前,问他如果不让他娶公主的话,那他想要多少金子。

莫赛贤和同伴商量后,对国王说道:我的同伴能扛多少黄金珠宝,我就要多少。

国王听了,心想他也太好打发了,于是让人抬出金箱、银袋和宝石柜。但是,背坚挺背得越多反而站得越直。

最后皇宫的宝库也都掏空了,国王于是让大臣们把臣民的金银都收集起来,但这都没用,背坚挺要求还往背上加。

大臣们意识到,他们的建议引起了不曾料到的后果,说让几个游荡从本国带走这么多宝物太愚蠢了,于是敦促国王派士兵去追,收回金银珠宝。

国王派出了一队武装步兵和骑兵去追回背坚挺背着的财宝。

兔耳朵早已听到大臣们对国王的提议,当追赶者扬起的尘土刚出现在地平线上,他就把这事告诉了几个同伴。

风随君一知道他们的危险处境,马上卷起一股强风,国王的军队就像九柱戏台的木柱,纷纷倒下,再也爬不起来。于是,莫赛贤和朋友们丝毫无阻,一路行进。

傻子郭春年 篇6

在异周战场。还没有槍高的他。很快成了让官兵都惊奇的“虎娃”。他根本不需要什么道理来说教。他也不认得几个字,仅“中国”两个字就足以让他成了最勇烈的战士。第二年他就成为了英雄侦察兵,英勇擒敌立了二等功。第三年在火线入党,就在那场残酷的阵地战中,他最后的姿式是跳起来端着机枪,怒吼着扫射扑上来的敌人。遂在吼叫声中被炸弹炸飞了。

捧着肠子从死人堆里爬出来,他还吼叫着踩扁了一个还活着的美军的头。之后一年多的反复手术,他无数次撞开死神再活过来,最后一站是家乡的军人休养院。他已是一等一级伤残,下颌缺失、人造气管、小腹两侧是两个碗口大的洞、面目和整个身躯扭曲变形。他是理所当然该由国家终生供养的英雄。但他真正的英雄传奇就从这件事上开始了。

刚停止手术治疗,他吼叫:“我要回家种地!”所有人都劝他,说他最有资格留在休养院,他吼:“我才19岁!凭什么让国家养?开什么玩笑!”于是,19岁的他坚决回家乡种地了,连许多应该办理的手续都没办。脸毁了肚子没有了,但还有手有脚,没那么多计计较较的“规定”值得去理会!

但是,他不理会。国家还是要理会,抚恤金还是由国家主动办理转到他的家乡来了。他觉得为国战死才是英雄,没死却要这钱,就对不起毛主席了,因为国家还很穷。他想来想去想到一个补救的办法:拿国家的钱,就一定要为周家做事,义务做,不再要一分钱!

在各级官方组织那里,他还是战斗英雄和党员,按政策必须对他有所安排。当上面安排他去县政府当干部时,他问:“我是只会种地的文盲,让我去当干部拿工资。那请问如今的干部是不是全都可以吃闲饭?”一句话羞倒“干部”一大片,没人再敢提了。

他只干自己会干的和应该干的,穷村队长难当。他就当这个队长。他的上任词是:“我是义务当这个队长,我拿着国家的钱,就不再要村里的任何补贴。所以,我也就不怕得罪任何人,都给我好好干!”

不要任何报酬的队长,拼了命地干了起来。重残之人,比最健壮的劳力还要强胜几分。村里人从吃惊到感动。这个村收成最好人心最齐,最乱的年代乱子最少,都敬着也怕着这个傻得让人心颤的好“家长”。

但有了妻子和儿女之后,种种莫名的压力就越来越大了,大到有时他会像在战场上杀敌那样暴吼。他不明白,人心怎么越变越坏?想发泄。准劝他他就跟谁吼!也有吼不出来的时候,比如对着妻子和儿女时。他是队长,他是战斗英雄,可他家却成了村里最穷的家,穷得常常揭不开锅,而且他还拒绝了一切“救助”。妻子儿女不傻,当然不愿意!为国成残。每月国家就给30元钱。为这30元钱义务当队长,拼了命地不要一分钱——谁家妻儿能容忍这种傻事?

他不能吼妻子。只是像从前爹娘给他讲毛爷爷的恩情一样给妻子讲国家的恩情,妻子捂紧耳朵浑身打颤,气的。

痛苦是自己的事,正理必须坚守。他还是刚烈正义的义务队长,还是将一切“救助”拒之门外。让人们大惑不解的是,他竟将一个接一个名正言顺的“权益”也拒之门外,妻子儿女们气得发疯也不能改变他一丝一毫:国家有政策。对一等伤残军人的家属户口农转非并在城镇安排工作,两个儿子求他求到大哭,他还是两个字:“没门!”1985年,儿子参加高考,离大专分数,线就差两分。按照国家政策,他完全有权益给儿子加5分。儿子下跪求他,他还是两个字:“拉倒!”

他为了报这30元的“国恩”,义务当队长30年。当村里也有了“小康”人家时,他家还在特困之首。5个孩子,除了小女儿靠自己的努力当了教师之外,4个儿子一直四处漂泊打工糊口。妻子在2002年后连病带气瘫卧在了床上,他庆幸自己有了报恩的机会。他守在妻子身边,做饭洗衣擦身按摩喂汤喂药,一直刚正寡言的他不停地给妻子说情话笑话宽心话,夜夜都是还说着话就已经趴在妻子的胳膊上睡着了,像个可怜的孩子!这样整整8年,妻子终于明白了:他,不仅不是一个无情的男人,而且还是天下最多情的男人。只不过情。压在了忠义这座大山的下面。妻子在断气时对他说:“你别愧疚,嫁好人就得受罪,我下辈子还跟你……”从没哭过的他痛快淋漓地大哭了一场!

郭春年真的是傻子吗?如果是,中国这样的傻子实在太少了1 2011年10月,他的一个儿子坐在他身边一定要猜透他这个谜时,他说了句实话:“儿啊,爹一点都不傻。从古到今活在忠烈二字上的人都不傻,只是活得不忠不烈比死还难受!你嫌爹傻,是因为爹有个战斗英雄的牌子,可你想过没有,图回报的英雄还是不是英雄?那么多死了的英雄究竟是为了什么?”

是的,在当代中国,索取种种回报的“英雄”实在太多了,许多人对新中国的来由及定义也挥之若别了。也许正是这个深层缘由,郭舂年才无比勇烈地坚持做了30年的“傻子”,有如当初战斗阵地上唯一剩下的那面战旗——风火猎猎,悲且壮矣!

编辑邱文瑾

探究“傻子”形象所反映出的人性 篇7

与晋惠帝相比, 现当代作品中的傻子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在作家那里他们属于宠儿, 在读者那里他们不再仅仅代表弱势群体, 傻子形象所代表的意义发生了变迁, 这种变迁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一、我国傻子文学的发展

在欧洲文学史上, 早在14世纪就有傻子形象的具体描述, 如忒耳忒斯、马尔可夫、唐吉诃德等形象。

傻子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中国古代最早的“傻子”是那些装疯卖傻的倡优。《国语》最早记载了优人。《汉书艺文志》有言:“武帝以俳优蓄皋、朔之事, 同出于帝王奢侈荒淫之心。”装疯卖傻, 以博君主一笑, 那时已经很正常了。《史记·滑稽列传》里所记载的优人劝人向善, “优孟衣冠”的故事被后人看作中国戏剧表演之源。之后明清时期也陆续出现了一些, 其中在《红楼梦》中对傻大姐的描写, 以及对宝玉的描写, 已经蕴藏了对人性的探讨。至此, 傻子文学已经作了初步的文学尝试, 之后又转入低潮期, 直至鲁迅的《狂人日记》的出现, 打破了这一局面, 其深刻度对之后傻子文学的兴盛影响巨大。傻子文学的兴盛期, 毫无疑问应是我国文学新时期。新时期中期以后, 许多小说中出现了“傻子”形象, 较早的著作多出于寻根小说家之手, 如韩少功的《爸爸爸》, 阿城的《棋王》。作为一个新的文学视角, 小说家们不再仅仅停留在对外貌的描写, 不再仅仅局限于引起众人的怜悯, 而是向着人类的本性挖掘。之后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小说延续了这一视角和深度, 将傻子的世界诠释得更透彻, 如余华的《我为什么没有自己的名字》, 苏童的《罂粟之家》、《三盏灯》, 王彪的《哀歌》;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一些现实主义小说中也有大量的傻子形象, 如迟子建的《雾月牛栏》, 贾平凹的《秦腔》, 阿来的《尘埃落定》。

傻子形象构成了文学创作上一道独特的隐性风景线, 随着这种文学的兴盛, 傻子形象也越来越深刻地发生了变化。这些傻子形象成为人们反思文化、反思人性的载体, 人类本真的状态被描摹得淋漓尽致, 本文结合具体文本, 来分析现当代作品中这群与众不同的形象, 以及他们所反映的人性问题。

二、文学作品中的傻子形象

在众多的对傻子形象的描写, 我认为韩少功的《爸爸爸》最为出色, 他几乎统摄了所有的傻子外貌的描写, 基本上可以作为傻子形象的典型, 在小说的开始就开门见山地告诉读者“丙崽”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傻子:“他还是只能说这两句话, 而且眼目无神, 行动呆滞, 畸形的脑袋倒很大, 像个倒竖的青皮葫芦, 以脑袋自居, 装着些古怪的物质。吃饱了的时候, 他嘴角沾着一两颗残饭, 胸前油水光光的一片, 摇摇晃晃地四处访问, 见人不分男女老幼, 亲切地喊一声‘爸爸’。要是你冲他瞪一眼, 他也懂, 朝你头顶上的某个位置眼皮一轮, 翻上一个慢腾腾的白眼, 咕噜一声‘×吗吗’, 调头颠颠地跑开去。他轮眼皮是很费力的, 似乎要靠胸腹和颈脖的充分准备, 才能翻上一个白眼。调头也很费力, 软软的颈脖上, 脑袋像个胡椒碾晃来晃去, 须沿着一个大大的弧度, 才能成功地把头稳地旋过去。跑起来更费力, 深一脚浅一脚找不到重心, 靠头和上身尽量前倾才能划开步子, 目光扛着眉毛量往上顶, 才能看清方向。一步步跨度很大, 像在赛跑中慢慢地作最后冲线。”

除此之外, 《雾月牛栏》中宝坠宁愿和牲畜在一起住的举动, 总是和牛说话的喜好;《秦腔》里引生对白雪的不切实际的爱及其怪异的思维方式;《尘埃落定》中二少爷无序的话语, 怪诞的行为, 以及《红楼梦》中宝玉不为人所理解的“疯言疯语”;这些傻子形象给我们留下的是“不正常”的印象, 他们不合时宜的行为举止让我们觉得可怜、可笑、可气又可叹。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天真、语无伦次、行动特别, 如若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上, 让傻子形象成为我们释放情绪的工具, 那么文学价值也就没有了, 当然, 这也不是作者们的追求。

三、傻子形象反映出的人类本性

自古以来, 关于人性的学说有两种:荀子的性本恶说, 孟子的性本善说。至于哪一个更有道理我们暂且不论, 但善与恶本是人类本性中的相对存在的两个方面, 人们在生活中一直受其中一方的支配, 当善战胜了恶, 我们的行为表现出的是善念的结果, 反之则为恶行。这是对正常的有意识的人来说的。有些人提出质疑:傻子没有正常的思维, 他们缺乏智慧的思考, 他们又怎么能体现出人性呢?其实, 恰恰相反, 正是由于这种没有受到现实功利性的影响, 没有衣食住行的压迫, 因此傻子的世界是纯净的, 是没有被污染的, 傻子的行为最能表现出人类的本性。

(一) 丙崽诉说了人性的基本需求

回到文学作品中, 我们很容易就能找到人类本性的原始状态。韩少功在《爸爸爸》中塑造的“丙崽”是一个一生只会说两句话的傻子, 他有着连自己都支配不好的形体, 他缺少理性、语言不清、思维混乱、无忧无虑、对死没有概念、没有人情关怀。这让我想起刚出生的婴儿, 仔细观察之后发现了极巧合的事, 婴儿的特征与“丙崽”身上所具有的傻性基本上吻合, 不能支配自己的器官, 翻一个白眼还瞅错了地方, 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 看到东西首先想到的是吃:丙崽在寻找妈妈的路上遇到了一个昏倒的女人, “手触到了乳房, 那肥大的东西似乎是可以吃的, 小老头捧着它吸了几口, 却没吸到任何东西, 便扫兴地撒手了”。当触到女人的乳房首先想到的是满足自己吃的需求, 可见这与婴儿是一样的, 是与生俱来的, 这也符合马斯洛的需求动机理论, 婴儿和傻子的思想世界是没有沾染任何社会习性的, 是纯洁的, 也是最本真的, 他们所发出的完全是人的本性的要求, 这种需求有善良的, 有罪恶的;有好的, 有坏的。在这部小说里, 傻子文学对人性的思考, 对人性本真的召唤由此体现得很彻底。《爸爸爸》帮助我们找到了自我, 把我们缺乏的和不愿承认的人性解剖给大家看, 丙崽的身上有我们的影子, 丙崽简单的生活告诉人们人们最初的生活才是最美好的, 要简单的生活, 愚钝的行为警醒人们要有远虑近忧, 自私的举止启示人们要克服。文学理论家刘再复则认为:“我相信, 丙崽 (《爸爸爸》的主人公) 的名声还会愈来愈大。人们将会认识到, 韩少功发现了丙崽, 是一个重要的艺术发现。韩少功帮助我们发现了人性, 发现了自己。”

(二) 引生呼唤纯洁的爱情和善良人性的回归

如果说丙崽属于婴儿期的傻子, 他代表的是人类出生是时与生俱来的本性, 那么《秦腔》中的引生应该算期少年期的傻子, 引生是一个相对有“思想”的傻子, 这也是引生与丙崽最大的不同所在, 小说中的引生是一个渴望爱情的人:“要我说, 我最喜欢的女人还是白雪。”因为这种渴望他成了傻子:“我每在黄昏天爬上去瞧院里动静, ……我就是为了能见到她, 有一次从树上掉下来跌破了头, 清风街的人都说我是为吃嘴摔疯了, 我没疯, 他们只知道吃嘴, 哪里晓得我有我的惦记。”但是, 这种执著的渴望不正是对“性”的渴求吗?不正是一个正常男人所拥有的吗?性是人的本能, 是人类得以繁衍的保证, 爱情让引生冲昏了头脑, 但引生的爱是单纯的, 没有任何功利性的, 只是因为爱而爱, 他看到的白雪永远是神一般的女人, 身上泛着佛光。山崩的最后一刻, 引生还牵挂着白雪, 那一声“白雪, 咋了?”总是让人感动, 我想对于那些真正追求爱情的女性来说, 即使是当代, 引生也是最值得嫁的男人。而在现代社会里, 爱情大都打上了功利的烙印, 有房、有车是爱情的基础, 拜金主义者冲垮了爱情的单纯防线。傻子文学通过对傻子单纯思想的描写, 引发人们对自身的思考, 呼唤人类本性的回归。

在《秦腔》中不仅有对人类纯真爱情的的召唤, 而且有对单纯人格的向往, 在引生的身上, 我们看到的首先是仁慈和悲悯万物的性格, “我拿手去掐月季叶, 叶子颤了一下, 我知道叶子疼哩, 就松了手。”引生对植物所具有的同情与怜悯让人感动, 这种爱心是现在社会所缺失的, 也是小说中其他人物所缺少的, 在小说的结尾处, 夏天义的五个儿子和媳妇吵闹开了, 在立碑的事情上谁也不愿意多出一分钱, 丑陋的面目使人怜悯逝者, 更可怜的是那些生者, 毕竟良心上的谴责是可怕的。引生虽然是个大家公认的傻子、疯子, 可是, 小说中的那些聪明人又比引生好吗?夏风抛弃了白雪, 君亭做出的那些勾当, 哪一样不是对人性的亵渎?善与恶的交锋, 好与坏的对比, 对善良人性的向往却要通过一个傻子来表现, 傻子文学的这一写作方法是带有强烈讽刺意味的。

(三) 宝坠的自我悲剧启发人们抵抗人性的阴暗面

《雾月牛栏》中的宝坠是一个后天性的傻子, 他的傻归罪于他的继父, 因为宝坠是活活被继父的拳头打傻的, 但读者大抵会因为继父的忏悔而原谅他。在我看来, 继父的所作所为是万万不可原谅的, 这也是宝坠自始至终所要力争的。读者之所以原谅继父是因为他们只看到了继父对宝坠的好, 给宝坠铺床, 给宝坠盖房子, 等等, 但我要说:这个男人太自私了。他虽然内心不安, 深受良心的谴责, 但是, 他一拳毁掉宝坠的一生是永远无法挽回的了。从某一方面看, 他的赎罪是成功的, 因为他死后给村里人留下了一个好印象, 可是只有他自己知道, 他是死不心安的, 给他送葬的那天宝坠又去放牛去了, 人们问他:“你不送你叔了?”“他生气就生气去吧。”宝坠说, “叔都死了, 送他他也不知道。”在农村, 死者儿子的那一句“……好走!”是十分重要的, 是让死者安心地离开这个世界的最后一个祝愿, 可是继父没有得到。

宝坠的行为实质上是一种抵抗, 村里的人们不明白, 可读者们还不明白吗?宝坠在继父死之前为了葱油饼说:“叔怎么还不死?”有心的读者能够思考到更深的层次, 不免会问:“宝坠的诅咒继父意味着什么?宝坠对牛尚且关爱, 怎么可能去诅咒对自己那么好的继父呢?”这里面的问题很明显了, 不必赘述。宝坠傻是傻, 可他还是感觉到继父的爱, 他在继父灵前的嚎哭让全村为之动容, 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着内容相同的话, 然后品评宝坠的哭声:“比亲生儿子哭得还真。”“不和他叔有这么深的感情, 哪能这么哭。”宝坠的善更凸显出了继父的恶, 这种反抗就像渴望见到久违的阳光一样强烈。小说的最后阳光普照大地, 宝坠还是简单地活着, 但他的悲剧仍然时刻让人们想起继父的那一拳, 那是一个不死的控诉。

(四) 二少爷演说了家庭内部的纷争与黑暗

《尘埃落定》演绎了一段土司制度由没落直至终结的历史, 小说是以“二少爷”的视角进行讲述的。二少爷是一个很特别的人, “什么都看得见, 不仅今天, 明天也都全部看见了”。二少爷没有名字, 父母都叫他傻子。哥哥也常拍着他的肩叫他“傻子”, 这个聪明人生气的时候说会对他摇摇食指说:“你一傻瓜懂什么?”就连下人们都叫他“傻子少爷”……于是他成远近闻名的“傻子”。然而, 傻少爷在众土司都种罂粟的时候建议麦琪土司家改种麦子, 因而躲过了饥荒;傻子在北方所建立的繁华的商业集镇是土司时代未曾有过的, 傻瓜少爷超前的目光和超人的智慧引起了哥哥的仇视, 使哥哥怀疑他是“装傻”, 就这样, 一场家庭内部关于继承权的战争悄然拉开了帷幕。临终前哥哥对傻瓜弟弟说:“你知道这个世界我最怕谁么?我最怕的就是你。”聪明人后来在南方战败了, 但由于“聪明”, 仍然被立为土司的继承人, 而他到死都没有做一天土司, 王位的争夺由兄弟之间转化为父子之间, 也正是哥哥被确立为继承人才惹来杀身之祸, “聪明人”的死是作者对家族争权夺利的极大的讽刺。

二少爷是家族纠纷的一个牺牲品。因为权利, 哥哥仇视他, 父亲要他离开官寨, 贪欲、阴谋、争夺、猜忌弥漫了整个麦琪家族, 处于安逸生活中的权贵们终究无法从盛世之梦中清醒过来, 只有傻少爷的心底一片透明。他知道金钱和权力只不过是过眼烟云, 也看到了笼罩在古老旧制上的惨淡夕阳, 因此他将意念放在更单纯而深远的地方。

与哥哥和父亲的贪欲、争夺、无情相比, 傻少爷是一个心中有爱的人, 他爱故乡的土地, 爱美丽的侍女卓玛, 爱地位低贱的奴仆尔依……他的生命中充满了真诚与亲善, 消融了嫉妒和仇怨。于是, 他能够以广阔的胸襟包容世事的突变与讹移, “我想是的, 上天叫我看见, 叫我听见, 叫我置身其中, 又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 才让我看来像个傻子。”二少爷最后的感叹, 更证明了一点:他是宽厚而睿智的, 只是世俗的灰尘将其扭曲了。

一切都只不过是过眼云烟, 二少爷的死代表了旧制度的消亡, 新世界的到来, 也表达了放弃权利争斗, 组建和谐社会的呼唤。

傻子们作为一个特殊群体, 是反映人性, 唤醒人们表现真实、忠于内心、回归本真的特殊群体。在作家眼里, 所谓的傻瓜和正常人其实只是人的不同存在状态罢了。因此, 傻瓜视角不仅提供了我们观察世界的新角度, 而且让我们对自身生存状况重新反思:同为存在, 谁更接近真理?“通过傻瓜视角来讽刺, 作家使作品具有了更加和谐的观点, 既更加智慧地呈现生活、人性的复杂和价值观的相对性, 又避免了直接说教给读者带来的反感。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中这样描述傻:‘愚蠢是一个气势汹汹的富于情感的骂人的词。应当说:傻。这是一个看法, 确切不带感情。在有些语言中, 傻这个词只能用一些好斗的词来译:痴、蠢、愚, 等等。仿佛傻是一种特殊的什么, 即一种虚弱, 一种不正常, 而不是‘人的存在所具有的状况。’”在生活常识上, 傻瓜们或许不及正常人, 但他们身上有许多正常人所没有的可贵的禀性, “作为一个‘间离人物和另类角色’”, 他们启发人们去反省自己的行为, 甚至他们身上所反映出来某些东西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参考文献

[1]韩少功.爸爸爸.作家出版社, 2009, 6, 1.

[2]贾平凹.秦腔.作家出版社, 2005, 4.

[3]迟子建.雾月牛栏.华文出版社, 2002, 2, 1.

[4]韩少功.灵魂的声音.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5]黄键.鲁迅笔下的“聪明人”和“傻子”[J].读书与评介, 2004, (5) .

[6]鲁迅.野草之二十.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鲁迅全集出版社出版.

[7]肖治华.新时期小说中傻子形象研究.东京文学, 2008, 10.

[8]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M].三联书店, 1992:119.

[9]兰晓胜, 康银宝等.傻瓜的诗篇:文学作品中傻瓜的分类及其艺术价值[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2006, 11.

傻子 篇8

小说以“傻子”为整个故事的见证者及自叙者, “在麦其土司辖地上, 没有人不知道土司第二个女人所生的儿子是一个傻子。那个傻子就是我。除了亲身母亲, 几乎所有人都喜欢我是现在的样子。”小说开头开始强调我是远近闻名、众所周知的傻子, 是麦其土司醉酒后生的儿子。正因为“傻子”形象, 使我逃过了麦其土司的继承人之战, 然而可以发现“傻子”只不过是我对于现实无奈的一种妥协。当所有人都把我当做傻子的时候, 我就真的变成“傻子”了。

一、“我是谁”、“我在哪里”

小说中写到“要是我是个聪明的家伙, 说不定早就命归黄泉, 不能坐在这里, 就着一碗茶胡思乱想了。”我的父亲是皇帝册封的辖制数万人种的土司, 无不透露出土司家族内部的危险, 也许我的傻可以避免一场因权力斗争而酿成的杀戮, 而自己也因为“傻”到不会威胁哥哥继承土司之位而保全性命。所以, 我就心甘情愿当一个傻子了。

“说老实话, 我的脑子真还有些毛病。这段时间, 每天醒来, 我都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通过对自己“我在那里”、“我是谁”的提问, 可以确认自己的身份与自己所要做的事。这些通常被视为犯傻的质问, 却是哲学家正思考的问题。傻子总是不断迷失自己, 却又不断寻找自己, 寻找自己的生命寄托和归宿, 实现自己的价值。空洞无神的眼睛、不同于常人的思维方式、荒诞的行为无一不暗示我是思维不健全的傻子, 正因为我是傻子, 我也拥有成为继承者的欲望。我使得我的领地成为一片乐土, 我的人民也在快乐的生活。

二、“大愚”则“大智” (从“傻子”角度看土司的兴盛衰落)

然而我终究是不甘心当一个傻子的。当我慢慢成熟, 慢慢了解这个世界, 我才知道傻子既不能保全自己, 又不能满足自己的欲望。而欲望对于一个成年男人来说, 不能满足就等同于自我毁灭。我因为和几个家奴的孩子逮画眉, 家奴的孩子受到处罚, 通过土司太太的话“儿子啊, 你要记住, 你可以把他们当马骑, 当狗打, 就是不能把他们当人看。”我体会到了权利的滋味。罂粟的种植使麦其土司的国力经济实力日益增强, 而在保护罂粟种子的过程中, 我的聪明人哥哥想出的方法是将罂粟种子都收上来, 防范其他土司偷取, 可是却暴漏了聪明人的愚蠢。麦其土司不能决定这年种什么, 多种粮食还是多种罂粟, 我的聪明人哥哥主张多种罂粟, 而我却说“粮食, 全部种粮食。”使我第一次得到父亲的肯定与支持, 却使哥哥生气, 怀着仇恨打我。通过这两件事使父亲开始犹豫, 他难以理解两个儿子。“聪明的儿子喜欢战争, 喜欢女人, 对权力有强烈兴趣, 但在重大的事情上没有足够的判断力。而有时他那酒后造成的傻瓜儿子, 却又显得比任何人都要聪明。”使我获得一次与哥哥竞争的机会。

傻子我确实有领导天赋, 是个大智若愚者的统治者。我几乎是继承了他父亲麦其土司王者的那种精髓, 而且将其发扬光大。在我一步一步拿到王权的过程中, 渗透着中国几千年封建文化的优秀治国者的理念和“民本”思想。以傻子特有的方式, 收买人心, 培养绝对忠实于自己的心腹。结果我是成功的, 我用聪明手段得到美丽的妻子塔娜;我的两个贴身小厮, 依尔和索郎泽郎在我的恩威并重下, 死心塌地;我大智若愚, 似傻非傻的神秘色彩征服了麦其家优秀的管家;我以知音的形象感化了来自圣城的大学士翁波意西, 给我做书记官;我拥有最好的厨娘卓玛。甚至曾经是中华民国要员的黄特派员也成了我的师爷。麦其家大少爷说的一针见血, “你看, 老跟下人们搅在一起, 脸都沾上土了。”是的, 我必须和下人们搅在一起, 才能得到下人们的心, 才能得到忠诚, 得到力量。如果我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 那么我就是个名副其实的傻子了, 这一点傻子我是最清楚的。

我还拥有一大群受我恩惠饱尝在优秀统治者管辖之下快乐生活, 视我为神的老百姓:被我用爱心感化过来的原本属拉雪巴的百姓;被我免税的所有土司百姓。所以当我出现时, 所有的百姓都给我下跪, 不是因为麦其土司的权力, 而是因为我的仁爱, 更因为我的不傻。

三、“傻子”所体现的中国智慧

卡西尔在其《人论》中说:“人被宣称应当是不断探究他自身的存在物—— 一个在它生存的每时每刻都必须查问和审视他的生存状况的存在物。人类生活的真正价值, 恰恰就存在于这种审视中, 存在于这种对人类生活的批判之中。”正是通过反复追问聪明与傻子这种形而上的哲学问题, 达到对中国智慧的反思。

傻子所内涵的“大智若愚”在生活当中的表现是不处处显示自己的聪明, 做人低调, 从来不向人夸耀自己抬高自己, 做人原则是厚积薄发、宁静致远, 注重自身修为、层次和素质的提高, 对于很多事情持大度开放的态度, 有着海纳百川的境界和强者求己的心态。于是“尘埃落定”的主题出现了, 一切归于完结。几百年的土司制度土崩瓦解, 所有的一切都被我这个“傻子”看得明明白白。而随着我这个傻子被复仇者杀死后, 土司制度也不复存在。我心甘情愿的被复仇者杀死是为了麦其家族赎罪, 也是被迫为土司制度殉葬。一切都尘埃落定了。

这些自认为聪明的人, 都湮没在历史的车轮下。而他们所维护的共同利益也变成了一个个罪恶的果实, 然后让这个傻瓜儿子替麦其家族赎罪, 替土司制度赎罪。也许只有“傻子”才能凛然赴死, 而人类可悲的正是这点:聪明人犯下的糊涂事总归是让傻子当这代罪的羔羊。

《尘埃落定》给人一种哲理的思索, 正如结尾处的“看见麦其家的精灵, 已变成一股旋风飞到了天上, 剩下的尘埃落下来, 融入大地, 我的时候就要到了, 我当了一辈子傻子, 现在, 我知道自己不是傻子也不是聪明人, 不过是在土司制度将要完结的时候到这片奇异的土地上来走了一遭似的, 上天叫我看见, 听见, 叫我置身其中, 又叫我超然物外, 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 才让我看起来像傻子。”土司制度连同土司的官寨轰然飞上天空, 扬起漫天的尘埃, 然后徐徐落下。那伴随着的一切野蛮, 生活在土司阴霾下的尘俗人物, 也像那漫天的尘埃一样徐徐落定, 大地重归于安静平和。

参考文献

[1]庄秀芬.独特新颖的构思模式——读阿来的《尘埃落定》[J].东疆学刊, 2002 (3) .

[2]阿来.落不定的尘埃[J].小说选刊·增刊, 1997, 2.

[3]阿来.尘埃落定[M].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1.

[4]朱晶, 陈代兵.穿透尘埃的真实——读阿来的《尘埃落定》[J].娄底师专学报, 2000, 7.

[5]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5.

傻子 篇9

傻子是麦其土司酒醉后播种结出的畸形果实。他的傻似乎在他出生前就已被注定。在出生后两个月, “任何人都不能使我的双眼对任何呼唤做出反应”, 土司父亲十分严厉地命令他笑一笑, “我一咧嘴, 一汪涎水从嘴角掉了下来”, 他的傻还表现在其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上。他任人潮在宽广的麦地里耗去了巨大的能量, 以致错过了一个可以当麦其土司的奇迹。他满官寨地找人打他, 为的是证明被对自己有着仇恨的人打会不会感到痛。他的傻还体现在对比中。因为他那诸如与世无争, 不识实务, 不热心权力之争, 一切顺乎天性, 不威胁别人甚至同情弱者的品性, 与他那酷爱战争, 私欲极强, 随时渴望继承土司位置的哥哥,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然而他的傻是真正意义上的傻吗?世人称他傻, 但并不代表他真的混沌愚蠢。相反, 他以一种超脱于时代和家族的思维方式洞察浮华背后的一切。他的心中有最细腻的情感, 他会认为“满世界的雪光都汇聚在我床上的丝绸上面。我十分担心丝绸和那些光芒一起流走了。心中竟然涌上了惜别的忧伤。”而这种比常人还要细致的感情, 是令读者心动, 并潜移默化的向他靠拢的因素之一。他体恤下人, 和奴才们做朋友, 最爱的姑娘塔娜第一次背叛他时, 他原谅了她所有的不忠。这样一个众人眼中的“傻子”, 还经常用局外人的眼光大智若愚的做出超常的举止和决定。他在参与土司家族事业的发展中, 坚决舍弃罂粟而种植粮食。当别的土司因种植罂粟而造成饥荒时, 他却获得了粮食大丰收, 并拿出部分粮食就急百姓, 以而赢得百姓的爱戴。另外他还在叔叔的启示下, 破天荒地开辟边境贸易, 在土司历史上第一次把余地的堡垒变为交易市场, 并用和平方式解决了土司之间的矛盾冲突。傻子二少爷还对未来充满了神秘的感应力。他能预知客人的到来, 他坐在自己的屋子里就可以知道翁波意西牵着一头骡子到来;他能预测重大事情的发生;他甚至可以预见土司的未来。他像一个“先知”, 常常给人以意想不到的惊异。最终, 他懂得做一个王者是件多么好的事情, 也是那么的容易受到伤害。他生在土司即将灭亡的年代, 预见了眼前的一切必将不会长久, 但却坦然接受事实, 不做任何挽留, 就连仇家来复仇, 他也道:“是我的命来敲门了”。懂得放弃某些东西, 甚至生命, 有的时候确实是一种难得的悟彻与坦然。而这种坦然处之与宠辱不惊之心态, 怕是连常人都无所及的。简单地说, 他活在自我空灵的世界里, 满是大彻大悟的清醒。书中有一句话来解释这种境界:“一个傻子, 往往不爱不恨, 因而只看到基本事实。”

二、“傻”之内涵

傻子的傻, 实则是中国古代哲学所奉行的一种避祸全身之法。在中原文化传统中, 傻与聪明, 愚与智慧是一对有着深刻哲学意蕴的辩证范畴。尤其是在道家文化中, 所谓聪明、巧智一直是被嘲笑与批判的对象, 而愚与拙则被奉为一种很高的人生境界。当然, 老子对聪明机巧的批判在哲学思想上是建立在自然即返璞归真的原则上, 在道义基础方面则是要求为君者“为而不争”。这两点品质在“傻子”的形象塑造上都有所体现。一个被众人所公认的傻子, 他的所作所为却体现出一种大智若愚的意味, 他做出了许多所谓聪明人连想都没有想过更别说能够做到的事情。他极其聪明而又极其愚昧, 非常敏感又相当迟钝。他的灵魂事实上是一种新的整合体, 不真实的世界逼迫他的灵魂飘移在两个时空当中, 他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景象。可以说, “傻子”是一切事件的介入者, 又是旁观者或局外人。

在作品中, 傻子每天早晨醒来的第一件事是反复追问:我是谁?我在哪里?正是因“置身其外”而惟恐失去“超然”判断的表现, 也是企图挣脱“置身其中”的拘囿对个体存在的本真状态的一种终极追问。这种哲学式的自我对话, 正是显示了傻子少爷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背离与超越, 其身份和地位的不相称, 以及生活在历史与现实的边缘上的游离状态。这种现状既有鲜明的社会指向性, 又体现了傻子二少爷身上所集中起来的复杂性和多重性, 和对人性丰富内涵的关注。正如阿来所说:“在一种形态到另一种形态的过渡时期, 社会总是显得很卑俗;从一种文明过渡到另一种文明, 人心委琐而混沌。”可以说“傻子”是阿来安排在“社会”和“文明”形态过渡时期的一个非常特殊的观察视角。

三、“傻”之真境界

“傻子”的眼睛里有历史在行进。麦其一家由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到解放这一段时间由衰转盛, 最后再彻底消亡, 这是整个土司制度在这二三十年里的历史变迁的轨迹, 其间有罂粟的泛滥成灾, 土司间的残酷争斗, 工商业的初步兴起, 更为重要的是, 我们也看到了整个国家、整个中华民族的苍桑变化。土司以王自居的时代, 正是中央政府自顾不暇的时代, 而土司制度的终结则表明了一个完整的并逐步走向富强的中国已经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 正如那位将罂粟引进藏地后来又不得不寄人篱下的黄特派员所说:“一个完整而强大的国家只能有一个王, 那个王者, 绝对不充许别的人自称王者, 哪怕只是个小小的土王”。

“傻子”的眼睛里有真情在燃烧。他有着博爱之心, 他丰富的情感世界, 使这段历史变得水灵起来。他会出于同情在饥馑发生时给饥民以周济;他对曾是他男女之事的老师侍女桑吉卓玛始终旧情难忘;索郎泽郎、小尔依虽是奴才, 但他却称他们为朋友。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作为一个纨绔子弟, 却有着对于爱情超乎常人的忠贞。他爱塔娜, 虽然理由非常简单——这是一个漂亮的女人。虽然这个女人一次又一次地背叛了他, 但他在心底里始终保留着对她的爱。即使是小说最后他对塔娜非常冷淡, 但还是可以从中体味到二少爷的一往情深, 看到他心中挥之不去永远的疼痛。所谓爱之深, 恨之切。他还有一颗宽容之心。他两次放走仇家, 明知仇人的哥哥就在眼前, 却一如既往地去他的酒店里喝酒, 这是一种气度, 一种胸怀, 非超乎寻常者不能做到。

傻子形象在现当代小说作品中作为一个独特的艺术主题, 因其身上的人性与神秘、愚钝与智慧而显现着非同一般的光辉。我们从傻子这个人物身上感受到, 他所走过的“既傻又不傻”的生命历程, 其实是历史过程中“人生历程”的象征。透过傻子的叙述我们可以感受到人生和欲望如尘埃, 战争和情欲如尘埃, 财富与权力如尘埃, 欢乐与悲愤, 幸福与痛苦, 获得与得失, 他们都像尘埃那样升腾、飞扬、散落, 始于大地而回归大地。正如书中所说:“什么东西都有消失的一天”。傻子讲述的故事终将同尘埃一起化为永恒。最后借用《麦克白》中的话当作结尾:人生就是一片荒唐的故事, 由白痴讲述, 充满着喧哗与骚动, 却没有任何意义。

参考文献

[1]阿来.尘埃落定[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1]阿来.尘埃落定[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2]阿来.自述[J].小说评论.2004, 5.[2]阿来.自述[J].小说评论.2004, 5.

[3]阿来.中短篇小说, 诗歌, 散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2005.[3]阿来.中短篇小说, 诗歌, 散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2005.

[4]张立驰.论《尘埃落定》语言的隐喻性[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 1.[4]张立驰.论《尘埃落定》语言的隐喻性[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 1.

傻子?义乞! 篇10

1

在安徽淮南,没人说得清谢海顺到底“傻不傻”。

甚至没有多少人记得谢海顺这个真名。逢路人打听谢海顺,谁听了都摇头,但要是问“谢傻子”,路人都会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哦,那个收养了好多弃婴的乞丐谢傻子啊!

有人说,他聪明着呢,自学了文化,会刻章,还会说好几门外语;也有人说,老谢确实先天智力有缺陷,说话做事又直又傻;还有人说,他救了出车祸的人,帮其守着财物,感谢的钱他一分不收,这不都是些“傻事”么。

谢傻子盘腿往地上一坐,面前铺着一张脏兮兮的黄色帆布,上面写着他用中文、英文、日文写好的乞讨词。他拣来砖块,把帆布四个角都压稳当了,这才小心翼翼地从口袋里掏出“全家福”,放在左手边上。

摆好这张“全家福”,这一天的乞讨就算开始了。

事实上,“全家福”没能装下全家人。几十年里,他捡了八个弃婴,养大了其中的五个,说起那三个没能养活的孩子,70岁的老人下巴上花白的胡茬一颤一颤的,“作孽呀”。

“全家福”上,有人歪着,有人伸着残缺的腿,有人目光呆滞,可大家看起来都“喜洋洋”的。

“生命是最重要的,小猫小狗都是命。”这个衣衫褴褛、看上去像济公的老人说。

路过的行人几乎都认得他,没一会儿,面前的帆布上就洒满了钢镚儿。还有个小孩由母亲领着,跑过来放下了一枚硬币。

老谢眯着眼睛,双手合十道谢:“Thank you,see you tomorrow.”事实上,他看不清那孩子的脸,因为高血压影响了视力,一米开外的事物,对他来说都是模糊一片。

而且,高血脂、脂肪肝、心脏病都在折磨着他,但每天早上,他不得不强撑着约200斤的胖身子,穿过好几条街,在菜市场、商场门口乞讨卖艺,因为他得供孩子们念书。

2

第一次捡到弃婴的时候,老谢没想那么多。

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一天傍晚,在离家不远的小山坡上,老谢隐约听到婴儿微弱的哭声。他连忙循声寻找,终于在草丛里发现一个被布裹着、连脐带都没剪干净的小女婴,她奄奄一息。

谢傻子毫不犹豫地把孩子抱回了家,没钱给孩子买奶粉,就把山芋捣成糊糊,和着水,一口一口喂给孩子喝。这就是他的大女儿谢立芹。

之后的十來年里,老谢陆陆续续又捡回来7个情况相似的弃婴,有的是先天性心脏病,有的是唇腭裂,有的是脑瘫。他自己没有孩子,把这些弃婴都当做是自己亲生的孩子一样看待,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扯着。2000年,老伴儿金来耐摔断了胯骨,从此不能行走,也是他细心照料着。

他照顾得最费心的是捡来的脑瘫小儿子谢立元。18年来,谢立元吃的每一口饭,都是谢傻子一勺一勺喂给他的。

领回家的孩子越多,他肩上的担子越重。曾经,老谢还年轻力壮的时候,他守着一小块土地种点儿粮食,靠拉板车、扒煤还有自学的刻私章,一点一点赚钱回来。

后来,谢傻子上了年纪,干不动活了,身体也越来越糟,只能靠乞讨为生。如今,他偶尔翻翻自己以前刻的章,想回忆一下昔日的“光辉岁月”,却已经看不清上面的字了。

把小录放机一支,老谢左手打着快板儿,用自学的外语吆喝了起来。“Hello,good morning.”他的谢氏英语,带着浓浓的方言味儿。

谢海顺的英语和中文读写都是自学的。小时候,他家里穷,早早就出去放牛,他羡慕别的孩子去学堂,就拿着捡来的课本,拦路“打劫”,他不“劫”财,专门“劫”对方教他认几个字。就这样,他慢慢掌握了基本的读写。

前些年,他又学起了外语,一方面,他想用点儿特殊方式乞讨,算是个才艺吧;另一方面,他想要“盯着孩子做作业,免得孩子们哄我”。

有一次,二女儿谢立云见爸爸乞讨太辛苦,提出要帮他一起讨饭。结果,从来不跟孩子们发火的谢傻子狠狠骂了女儿一顿:“只允许你们读书学习!”

来往的行人渐渐多了,老谢放起音乐,跟着调子唱了起来,节奏快一点儿的歌,他有些跟不上,就随着音乐轻声哼哼。

到了中午,太阳悬在头顶上,他把露着线头的外套一脱,露出晒得黝黑黝黑的皮肤。

淮南人几乎都知道,这个行动越来越缓慢的老头儿和他特殊的大家庭。城管不来赶他;菜市场的管理员也对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路人见了他,总爱多给他点儿钱,以前是一角两角,后来慢慢变成了一元两元,五元十元。

每到这种时候,谢傻子的傻劲儿便发作了,非要给人找钱不可,给多了不要。一角钱要找八分,一元钱要找八角。

“谁赚钱都不容易。”他常说。

他追着一个给他50元的好心人,执意要找给人家40,就连留下10元,都是因为他和那人“熟”,“当你是朋友才收下这么多的”。

3

“他是我见过的傻得最可敬的老人。”淮南红十字会的陈玉琴主任说。

陈主任还记得,汶川地震的时候,红十字会在办公楼一楼大厅里支起桌子募捐,一个中午,谁也没想到,生活窘迫的谢海顺,竟然来捐款!

那是老谢头一遭去红十字会,因为不认识路,这位腿脚不便的老人,一路跟人打听,在大太阳底下折腾了两个多钟头,才摸索着到了这儿。

一进屋,谢傻子就掏出了被汗水浸湿的四张百元钞票,要捐出去。他说,“有一口稀饭也要匀着喝”。

陈主任犹豫了。谢海顺本身就是红十字会长期资助的对象,这两年也成了村里的低保户,可以说,过得不比灾民强多少,这400元,够他全家用好些日子。

于是,捐款现场出现了“讨价还价”的场面,工作人员劝他“不捐”或者“少捐”。谢傻子不答应,劝得急了,甚至当场躺在地上打滚,不收他的钱,他就坚决不起来。最后,工作人员只好收下了他的捐款。

没多久,他又来了,拎着两床棉被,四箱方便面,一拐一瘸爬到六楼。他在一张大红纸上,用英语给灾区人民写了一封慰问信。那两床被子,比他自己床上的破棉絮不知好了多少。

台湾莫拉克台风、海地地震、智利地震、西南旱灾、玉树地震、南方水灾……几年间,这位贫困的老人只要一听到什么地方遭了灾,就一定会去捐款。他陆陆续续捐了4000多元的财物,连女儿都急了,“家里的钱都被你捐了,吃什么”。

其实,他是绝不会饿着孩子们的,“有我一口饭吃,就有他们一口饭吃”。这话不是说说就算了。有一次,别人看他饿着,给他买了5个饼,老谢自己只吃了一个,就把剩下的4个小心翼翼地包了起来,要带回去给孩子们吃。

女儿们长大了,慢慢接手了家里的活儿,也开始“管着他”、“照顾他”了。但在老谢眼里,孩子们永远都是孩子,需要他照顾。领了低保之后,老谢去买炒勺,贵的好的买不起,不好的,又怕“划着孩子的手”,他就一个一个用自己的手试。

天色渐渐暗了,谢傻子把自己乞讨的行头,一件一件地收拾进了大帆布袋子,尤其是那张全家福,收得格外仔细。

视力模糊的老人,一瘸一拐地往家走去。前些年,他被拖拉机撞断了腿,从此只能跛着脚走路。

他的家在淮南市孔店乡舜南村,那也是全村最破旧不堪的房子。正屋只有一扇木框子的窗户,没有玻璃,要花好几分钟,视力才能适应这黑屋子,看到他瘫痪的老婆躺在床上,身旁堆着黑乎乎、翻开棉絮的被子。

墙边一个抠得见底儿、几乎散了架的沙发上,垫着好几层沾满了排泄物的旧衣服。18岁的小儿子谢立元佝偻着坐在上面,口角流涎,呆呆地看着门口。

有人劝他,把生活不能自理的谢立元送去福利院,把老伴儿送去养老院。这种话他一听就要发火。他“舍不得”,“一天不见他们都想得慌”。

这个捡回来的大家庭,看起来和其他家庭没什么不同。一家人时常坐在一起看电视,最爱看喜剧,比如《刘老根儿》、《乡村爱情》。老谢看不太清楚电视里的画面,但听到家人笑了,他也跟着咧嘴笑。

他的两个女儿回忆,小时候“爸爸骑着车带我去看大马戏”、“爸爸带我去公园看海狮”。在女儿眼里,自家的爸爸跟别家的爸爸没什么不同。

当有记者去采访他时,这位70岁的老人执意要表演翻跟头,两个女儿急了,连忙上前阻拦,“腰不好”,“别折腾”。

老谢哪里肯听,只见他缓缓蹲下身,向前一躬身,利索地翻了个跟头。歪着身爬起来的时候,老人满头的乱发更乱了。他说他要练好身子骨,因为还有很长的乞讨路等着他。

上一篇:英译汉教学下一篇:山莨菪碱/治疗应用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