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羽毛球选手

2024-07-03

男女羽毛球选手(精选三篇)

男女羽毛球选手 篇1

1 结果与分析

1.1 运动员的技术特点、概况及世界排名

1.1.1 运动员技术特点及概况

林丹左手握拍, 以拉吊突击为主要打法, 进攻意识强, 场上速度快, 进攻落点好, 攻击犀利, 防守严密, 步伐灵活, 扣杀力量大并且很具有威胁, 爆发力强。在场上表现出很高的击球稳定性, 非受迫性失误最少。技术全面是中国男单领军人物。

李宗伟右手执拍, 突击爆发力好, 变速能力强, 头顶杀对角威胁大。防守稳健, 进攻犀利, 进攻欲望很强, 其打法常常给对手一种压制性的感觉。是马来西亚男单头号选手。

1.1.2 运动员的世界排名 (见表1)

1.2 1 0场比赛得分和结果统计分析

众所周知, 羽毛球比赛最终的胜负都是由每回合比赛的胜负决出的。而每回合比赛的胜利都是由运动员在比赛场上的你争我夺, 相互间击球得分决出的。而得分的途径 (1) 靠直接得分, 即打出让对手无法还击的球; (2) 迫使对方失误送分。场上每一分的获得都对运动员本身起着重要的鼓舞和推动作用。 (见表2)

通过表2可以看出林丹在这几场比赛上明显输多赢少, 林丹在2010年的两场重要的比赛中都获胜, 这也就让林丹获得了大满贯。他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获得大满贯羽毛球运动员。从2004~2013年林丹对战李宗伟的成绩是23胜8负, 虽然从历史战绩来看林丹占有很大的优势, 但李宗伟一直是林丹最强劲的对手。而且, 李宗伟至今任排名世界第一, 在技术上李宗伟与林丹都代表着这个领域的最高水平。在打法上林丹以拉吊突击为主, 李宗伟以拉吊和后场杀对角线为主, 两人在技术难分伯仲, 都是在全面的基础上突出个人特点、特色打法。

1.3 林丹得分技术的分析

羽毛球比赛中的得分包括两部分, 一部分是自己的直接得分;另一部分是对手的压迫性失分。失分分为主动失分、非受迫性失分和受迫性失分。在比赛中要想取得比赛的优胜就要争取增加自己的直接得分, 同时减少自己的失分, 而失分中主动失误和非受迫性失误要更加引起重视, 因为每球得分制, 一旦自己失误就会给对手增加分数[1]。在与李宗伟的比赛中, 得分的主要手段是中后场的大力扣杀。主要以拉吊和多拍的方式消耗李宗伟的体力, 在适当的时机选择点杀突击。林丹在场上的时机选择的恰到好处, 为其提高了进攻的效率。李宗伟在场上的防守能力很强, 很难在前几拍就打死, 而且李宗伟在场上的移动速度快, 移动范围大, 李宗伟的后场大力劈杀对角的能力非常强, 而且很具威胁性, 这样的大范围的劈杀, 即使林丹能反应并接住球, 但由于大范围的救球人已经处于被动了。所以林丹常常以拉吊来让对手处于被动而很少起后场高球。

1.3.1 林丹和李宗伟在10场比赛中的得分技术分析

从表3和表4的数据对比中可以看出, 林丹在和李宗伟的8场比赛中, 杀球得分比李宗伟多出19个, 高远球方面多出14个, 其他得分多出13个, 网前球得分比李宗伟少10个。在在羽毛球比赛上, 杀球具有一定的威胁性, 是主要得分方式。在结合他们特点分析, 林丹主要是拉吊突击, 经常以突然的点杀得分, 而且后场的杀球具有相当的威胁性。李宗伟是典型的进攻性比较强的选手, 他的对角线大范围杀球威胁很大, 而且加上他快速的步伐, 往往在比赛中有很多次杀球, 而且很有威胁。单从数量上看林丹在杀球得分上还是有优秀的。但从表5中看出杀球得分上两人的水平相当, 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P=0.335>0.05) 。

羽毛球比赛中掌控网前的主动权的一方往往可以获得比赛的胜利。而稳定多变的网前技术是取得网前主动权的核心。前场击球技术由前场挑高球、平推球、搓小球、放小球、勾对角线小球和扑球等几种击球技术组成, 每一项击球技术都可由正、反手击球姿势完成, 击出直线、斜线不同飞行路线的球。依据击球点位置的不同, 前场击球可分为前场高手位击球和低手位击球两种。[2]在比赛当中, 高质量的网前击球不仅能让对手陷入被动, 为下一拍的进攻创造机会, 还往往能直接置对手于死地。可根据不同的战术需要, 采用相应的网前击球技术。从表3和表4的对比可以看出李宗伟比林丹在网前得分上要多出10分, 但在水平上是相当的, 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P=0.580>0.05) , 说明在网前球得分水平上两人还是相当的。网前包括搓球、放网、推球、勾对角、推球和挑球等, 从比赛视频中可以看出林丹在放网前小球、搓球和勾对角上的失分比较多, 可能与林丹过高的要求放网质量有关。搓球它的击球点高, 飞行中球处于旋转翻滚的不稳定状态, 落点也很贴网, 给回球方造成很大的还击困难, 一般很难控制住球, 稍有不慎便会回球过网太高或出界。由于网前技术十分细腻, 要在比赛中纯熟地运用也不是很容易, 即便是对优秀运动员来说也是如此。而且林丹的推球和挑球出界的情况多一些所以造成失误, 对方轻松得分。所以林丹在平常的训练中可适当的加大这方面的技术训练和手指灵活性的练习, 要精益求精, 使网前技术更加精确和更加多变, 提高整体竞技水平。

从表3~5可以看出, 高远球两人在得分上基本持平, 水平相当, 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P=0.618>0.05) 。说明在高远球的使用上大家都比较慎重只有在被动的情况下才会使用, 目的是为自己争取跟多的时间回位。其它球方面, 从得分上看林丹要稍占上风, 整体水平相当, 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P=0.666>0.05) 。所以林丹要保持住高远球和其他方面得分数量上的优势, 训练中更加注意, 使自己更加稳定。

1.3.2 林丹和李宗伟最多连续得分技术分析

由表6中的数据可以看出, 在10场比赛中林丹的连续得分能力还是比较强的, 总数上比李宗伟多出30个, 而且从表7中发现, 两人在最多连续得分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02<0.05) 。说明在比赛过程中林丹在技战术上的运用还是比较稳定的, 心理调节水平较高, 不管自己取的了再大的优势都能保持平常心打球, 还有一个就是从很多比赛的视频中可以看出林丹的体能要比李宗伟好。所以林丹在比赛中更加稳定。最多连续得分多会直接鼓舞运动员本身让自己更加有信心。反之, 若运动员调整不好连续丢分的局面, 将会影响整场比赛的胜负。李宗伟在最多连续得分少的情况下还能赢得比赛说明李宗伟心理素质的过硬。在两人技战术水平相当的情况下, 更大程度上还是心理上的较量。所以这一点是林丹制胜的关键因素, 所以林丹更要保持住这一优势, 在以后的训练中更加注重心理稳定性的训练, 在比赛中养成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 争取出色稳定的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准。

注:表1中的信息来自国际羽联网站 (http://www.internationalbadminton.org) 。

2 结语

林丹在杀球得分上占一定的优势, 在比赛中林丹多以突击点杀和合适机会的后场大力扣杀为主, 在场上占有一定的主动性。但在总体水平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林丹和李宗伟在杀球得分的技术水平上是相当的。网前得分上李宗伟在总分上占优势, 主要是林丹过高的要求放网质量有关, 而且李宗伟在网前的搓球和假动作的水平确实很高, 林丹在比赛过程中在处理推球和挑球的过程中, 往往失误很多。高远球得分上两人基本持平, 水平相当, 在高运球的运用上两人都很少出现失误。其它球方面, 林丹占有优势, 得分上高于李宗伟。连续最多得分林丹远远领先于李宗伟, 而且经过T检验存在显著性差异, 说明林丹在场上还是能够很稳定的, 心理上调节水平很高, 不会被暂时的胜利冲昏头脑, 能连续保持获胜的良好状态。

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比较分析等方法, 对当今世界羽坛最高水平之一的单打运动员林丹的得分技术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通过研究林丹与世界排名第一的李宗伟的10场比赛情况及数据得出林丹的主要得分技术。研究结果显示:林丹在杀球、高远球得分上占优势, 而且在最多连续得分上两人有显著性差异, 但在网前球得分优势明显低于李宗伟。

关键词:林丹,李宗伟,得分技术

参考文献

[1]赵同庆.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子双打运动员技战术特征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 2010.

[2]刘仁健.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 (羽毛球) [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3]赵新华.羽毛球单打项目“中心位置”及直线杀球落点的数理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1998, 12 (3) :35-38.

[4]程勇民.中国羽毛球实力现状分析[J].体育科技, 2000, 20 (3) :31-33.

[5]寇广宁.对羽毛球男子单打选手技战术分析[J].体育科技, 2011, 3 (2) .

[6]金花, 程勇民.糖酵解供能系统对羽毛球运动能力的影响[J].体育科技, 2011, 18 (3) :85-86.

[7]马骁, 王海滨.新赛制下稳定性在羽毛球单打中的重要性[J].少年体育训练, 2008 (6) .

[8]陈哲, 方立, 孙秀娟.对羽毛球运动员林丹主要得分手段和得分能力的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0:26.

[9]邹骐阳.对羽毛球运动员李宗伟在与林丹比赛中得分技术的研究[J].体育研究, 2011 (19) .

男女羽毛球选手 篇2

羽毛球运动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运动负荷容易调节以及少数人参与的优越性而被大众所接受,它符合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技术的人进行锻炼,是一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体育运动[1]。羽毛球运动能全面锻炼人的身体,增强人身体机能,无论是专业羽毛球运动员进行有规则的比赛,还是业余羽毛球爱好者进行一般性的健身活动,他们都要在场地上不停地进行跑动、跳跃、转体,合理地运用各种技术和战术将羽毛球回击到对手的场地上去。因此,经常打羽毛球不仅可以提高上肢、下肢和躯干的肌肉力量,还可以增强锻炼者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羽毛球基本击球技术包括击高远球、杀球、吊球、放网前球、搓球、推球、钩球、扑球、挑高球、平抽球等[2]。羽毛球击球技术多种多样,手臂、手指、手腕等动作上的细微差别会导致球飞行的线路、方向、力度、角度等多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杀球具有飞行路线短、弧线直、时间短、下落快的特点,是进攻队员必须掌握的技术。杀球的击球方式有正手、反手和绕头顶杀球3种,其中正手杀球技术是其中应用最多,也是最有效的杀球方式。

当今羽毛球运动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拉吊为主,在比赛中球员获得杀球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少,杀球更多的成为比赛得分的“引线”[3]。尤其是在双打比赛中我们可以看到,扣杀往往是决定比赛主动权的关键[2]。良好的扣杀技术可有效的陷对手于被动,打乱对方的步法、站位,破坏对方的战术,甚至直接得分。扣杀是一项十分消耗体能的技术动作,如果没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则在后续比赛进程中就会使自己陷入被动。在双打比赛中,杀球的数量和杀球的得分率不一定成正比,杀球的得分率不是取决于杀球的数量,而是取决于杀球的准确性[4]。杀球落点刁钻,可使对手防守回球的质量下降,从而为自己提供更多的封网机会。所以,羽毛球打法的发展不是降低了杀球技术的难度,而是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应用三维摄像和表面肌电测定的方法,获取羽毛球正手杀球动作的运动学数据,并同步测定参与完成该动作的主要肌肉的放电量。在揭示正手杀球技术动作基本原理的同时,对羽毛球正手杀球动作的肌肉活性的规律与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做正手杀球动作时,相关肌肉的用力特征以及影响正手杀球动作速度和质量的关键因素,为羽毛球运动的参与者提高技术水平和避免伤病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 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3名北师大羽毛球专业男子运动员,3名运动员熟练掌握正手杀近网球和正手杀远网球两种技术动作。

1 . 2 研究方法

1. 2. 1 文献资料法

按照研究的方向,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收集有关羽毛球技术动作、羽毛球教学和开展状况方面的文章,并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提炼,在整理的过程中发现文献隐含的规律性和本质性的观点与认识,充实论文素材。

1.2.2 三维标定及现场拍摄

对场地用PEAK三维框架分别进行标定。在解析时根据运动员的运动范围进行标定,保证标定空间能够满足动作解析的需要。对标定精度进行测量,保证精度误差不超过3%满足本研究的需要。使用两台日本JVC GR-DVL9800sH摄像机从场地两定点同步拍摄运动员动作技术的录像,拍摄频率为100 Hz(图1)[5].

1.2.3 影像解析

对所拍摄到的原始材料,利用软件进行数字化处理,应用美国Ariel运动生物力学高速解析系统,及应用系统人体模型22个关节点和PEAK框架25个环节控制点进行解析。然后对数据进行DLT法处理,将二维数据转换为三维数据,用数值滤波法进行平滑,解析的过程中截断频率为6。运动空间3个轴方向为:运动方向为X,与X轴在水平面上垂直为Y轴,垂直于水平面的轴为Z轴。在解析的剪切图像过程中,运用两台摄像机都能拍到的右脚离地时间设为时间同步点。(见图1、图2)

1. 2. 4 表面肌电测定

实验仪器主要是表面肌电测试仪、数码摄像机和一次性表面电极,所测试肌群为:尺侧腕屈肌(FCU)、桡侧腕伸肌(ECR)、肱二头肌(BB)、肱三头肌(TB)、三角肌前束(AD)、三角肌后束(FD)、胸大肌(PM)、冈下肌(INF)。

肌电是神经、肌肉兴奋发放电的结果,是肌肉运动单位在收缩时所产生的生物电活动的集合。表面肌电(Surface Electromyogram,SEMG)信号是从皮肤表面通过点击引导、记录下来的神经肌肉系统活动时的一维时间序列信号,其时频特征与肌肉的活动状态和功能状态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关联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神经肌肉的活动。由于这种采集技术简便易行,无创伤,对技术动作的干扰小,易于被试者接受,因而在竞技体育科学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在进行表面肌电测试时,首先用酒精棉球清洗受试者局部皮肤,使用剃须刀将皮肤表面刮净,再用细砂纸将皮肤表面打磨,用酒精棉球清洗和去除皮肤表面的油脂。待运动员准备活动完毕之后再用酒精棉球清洗所测肌肉肌腹处。表面肌电型号的采集频率为1000 Hz,电极设置完毕后进行零点检查,并晃动导线和敲击电极进行噪音检查。被测试运动员至少进行过3年羽毛球运动,接受过正规羽毛球训练,在测试之前24h内没有进行剧烈运动,无肌肉疲劳现象。

肌肉的兴奋程度高可以说明两个问题:一是肌肉已经疲劳,因为在完成相同负荷的工作状态下,肌肉疲劳时肌电的振幅增值增加:当肌肉疲劳时,为了保持规定的肌力,肌肉不得不动用更多的肌纤维参加运动,这样导致肌肉放电能力增大。但是在测试时运动员只进行了3次测试,24h内没有进行过剧烈的运动,肌肉不可能疲劳。二是说明这几块肌肉是发力过程中的主要用力肌群,发力过程主要依靠这几块肌肉的收缩来完成[6]。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已经确定被试者在进行试验之前24h内没有进行过剧烈运动,因而可以排除第一方面的原因,在实验中肌肉的兴奋程度可以反映用力肌群的发力多少和贡献率。研究某个动作参加工作的肌肉活动情况,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是肌肉之间的协调关系,从运动训练的角度来说是运动技术的问题。肌电图可以很好评定某个动作的肌肉激活的先后顺序和肌肉发力的顺序以及它们之间的协调性关系和停止活动的先后顺序,这对于运动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1. 2. 5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两种发球方式的差异,差异显著性标准P<0.05。

1. 2. 6 相关指标定义

正手:用持拍手掌心一侧的拍面击球[7]。

羽毛球杀球:是把对方击来的球在尽量高的击球点上斜压下去。这种球力量大、弧线直、落地快,给对方的威胁很大。它是进攻的主要技术[8]。

拉吊突击:羽毛球比赛中运动员采用打后场高球和吊前场球来寻找机会,然后突然进攻的一种战术打法[9]。

杀上网:羽毛球比赛中运用大力杀球从而赢得网前控制权,是羽毛球运动员经常采用的一种进攻性的战术打法[10]。

鞭打动作:鞭打动作是体育运动中常见的技术动作,为了掌握完成某一动作,常需要两臂(手)或两腿(足)具有尽可能大的运动速度,以达到增加动作的速度和力量,提高动作技术的质量,这些动作类似抽鞭子时的鞭打动作[11]。

2 结果与分析

2.1 高速摄影及 Ariel 分析

2.1.1 上臂与前臂的运动速度分析

正手杀近网球较正手杀远网球上臂最高速度差异具有显著性,羽毛球正手杀球是上臂带动前臂的发力过程,羽毛球正手杀球动作属于典型的鞭打动作[12]。羽毛球杀球的速度是指羽毛球离开球拍的瞬时速度。羽毛球的运动轨迹是由球拍击球瞬间的拍面角度和拍速决定的。随着羽毛球器材和场地等外部条件的优化,羽毛球的运动技术也经历了较多的改变,由之前的对打平高球技术转变为以“拉吊突击”和“杀上网”为主的进攻性战术,特别是高强度碳素材料在羽毛球拍的引进,使得杀球在比赛中的应用大幅度的增加,高水平的比赛中更多的讲究杀球的快速性和突然性[13]。其中快速性是要大幅度的发力,使得羽毛球获得一个最大的速度,从而突破对手的防线;而突然性是指在做羽毛球杀球动作时,上臂带动前臂瞬间发力,从而使球拍达到一个最大的加速度,使对手猝不及防,从而突破对方防线[14]。因此羽毛球杀球动作更强调上臂带动前臂在击球前一瞬间的完成加速过程,使羽毛球拍达到一个最大速度,从而传递给羽毛球一个最大的动量,实验数据可以说明这一点。

从表1我们可以看到,羽毛球正手杀近网球动作中上臂和前臂的最高速度分别是2.41~3.32m/s和6.64~8.87m/s。羽毛球正手杀远网球动作中上臂和前臂的最高速度分别是3.23~4.72m/s和6.99~8.26m/s。羽毛球正手杀进网球时上臂的速度都低于正手杀远网球。球的运行速度和弧线是由击球瞬间球拍的角度和速度决定的,由于实验中3名运动员使用同一球拍击打同一种羽毛球,在球拍和羽毛球的性能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可以看出在前臂速度大致相同的情况下,正手杀远网球需要上臂有更快的速度,差异具有显著性。正手杀近网球要求落点尖锐,要求球的入射角度大,击球点一般要高,因而上臂的发力相对不明显。而正手杀远网球要球球速快,落点靠后场,入射角度小,击球点相对低一些,要求动作具有突然性,因而上臂发力明显。

2.1.2 肩角分析

羽毛球正手杀球是一项进攻技术,在比赛中较多的被运动员使用[15]。初学者对扣杀技术动作往往认识不足,在扣杀时身体姿势容易发生变形,导致杀球下网[16]。这些错误的身体姿势主要包括:身体过度前压和身体后倒。许多初学者在杀球结束时错误的将身体连同手臂一起压下去,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加大杀球的速度,增加杀球的效果。其实不然,在杀球时,身体过于下压,动作幅度过大容易影响球拍和球的接触角度,造成扣球下网。而且,过度的身体下压还会导致重心不稳定,增加机体运动的负荷,影响下一拍击球。因此研究杀球时的肩角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在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运动员在做正手杀近网球的动作时,肩角最大值范围是168.7°~172.9°,而正手杀远网球的肩角最大值范围是109.8°~126.2°。正手杀近网球的肩角的最大值明显大于正手杀远网球。这要求运动员在杀近网球时要提前把肘关节太高,来准备杀球。而正手杀远网球因为具有动作的突然性,因而肘关节不能提高到太大的角度,所以要求前臂的发力要突然,因此在杀远网球时前臂的爆发力训练是很必要的。

注:*表示P<0.05。

2.1.3 杀球前准备姿势时的肩角对比

为了获得较好的杀球效果,运动员还要尽早的调整好自己的身体姿势,以便于更好的去发力杀球,合适的击球位置也是杀球有效性的必要条件[17]。水平高的专业运动员会在球下落前就到达杀球的位置,从而有足够的时间来做杀球的准备动作。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到两种正手杀球动作准备姿势时的肩角都在85.4°~88.7°之间,角度大致相同,都接近90°。因为羽毛球是一项快速多变的运动项目,所以要求击球动作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其中动作的一致性就是要满足这一点的需要,两种杀球动作的准备姿势大致相可以让对手难以判断球的路线,起到迷惑对手,增加对手防守难度,加强进攻的有效性的效果。

2.1.4 两种杀球动作过程中关节最大速度对比

两种杀球动作的完成时,腕关节和手的最大速度几乎相同,说明使用两种杀球动作完成击球时,最大球速差别不大。结合表1和表4可知,关节最大速度按肩、上臂、肘、前臂、腕、手的顺序依次增大;其中正手杀远网球时肩关节和手的最大速度大于正手杀近网球时的速度,说明正手杀近网球需要完成更大幅度的鞭打动作,躯干部发力更为明显才可以完成对手的关节贡献度,从而在保证击球落点的同时,提供最大的速度。依据鞭打动作的原理,在羽毛球杀球动作过程中,身体转动角度在预摆阶段有小幅度转动;当重心达到最高点时,运动员急速转体转身带动手臂快速鞭打,这一阶段身体转动幅度较大,此时转动角度较大,从而提高身体转动角速度,以便提高出手瞬间手的速度,从而带动拍面,提高击球速度和力量。

2.1.5 两种杀球过程中人体质心时间变化对比

杀球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技术,它需要协调身体各个关节的力共同起作用[18]。总的说来扣杀技术的发力顺序为:下肢蹬地,快速的起跳,带动腰部转动;利用腰部转动的力量将上身转向球网,带动右肩发力,增加上臂的初速度;用上臂带动前臂发力,利用前臂内旋进一步增加手腕的转动;在击球的瞬间,利用手腕的迅速下压将球击打出去[19]。杀球是一个力由下向上传递的过程,如果在其中力的传递方向不对,或者力的传递发生中断就会影响最终击球效果,导致杀球速度不足。杀球最重要的是在击球的瞬间获得最大的击球速度,前面的一系列动作都是为了这一目的服务的,所以发力一定要遵循这一顺序。

正手扣杀的击球点应在右肩前上方靠前一点的位置,这个点既有利于进行发力又有利于将球拍控制好杀球的角度。很多运动员在杀球时往往找不到自己合适的击球点,增加了失误的频率[20]。击球点的选择应根据身高、弹跳等自身条件,准确判断球的速度、力量、落点和方向,采取合理的移动步法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做好击球准备。由图3中我们可以看出正手杀近网球是运动员的人体质心要高于杀远网球,这是由击球的位置决定的,正手杀近网球一般击球点高,运动员在准备时需要提前抬高重心,从而击打到高空的羽毛球。而正手杀远网球时,运动员需要适当压低重心,从而击打到稍低的球。正手杀近网球时运动员质心为1.29m,而在杀正手远网球时质心为1.18m,这都是由击球位置决定的。因而合理的质心位置和身体姿势是影响杀球质量的重要因素。

2 . 2 肌电分析

3名运动员肌肉放电量的平均值可以作为衡量肌肉活性的依据,确定该技术动作中肌肉的活跃情况。例如3名运动员在正手杀远网球的动作中,三角肌后束(FD)胸大肌(INF)的放电量平均值分别为262.81μV和578.92μV(见表5),这说明运动员在做正手杀远网球的动作时,三角肌后束和胸大肌的活性较高,发力较明显,且放电时间较长,是羽毛球正手杀球时的主要发力肌群,三角肌和胸大肌位于躯干与上肢的连接处,在正手杀球动作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因此加强三角肌和胸大肌的肌力可以有助于提高杀球速度。羽毛球杀球动作属于典型的鞭打动作,要求背部和肩部发力要明显,从而使手和球拍获得一个较大的速度,其中三角肌和胸大肌为速度和动量的传递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3 结论与建议

3. 1 结论

(1)正手杀近网球要求运动员起跳高度要高,击球点要高;而正手杀远网球要求运动员的起跳高度和击球点相对较低。同时,羽毛球正手杀远网球时上臂速度高于正手杀近网球。因此在做正手杀远网球的训练时要重点训练带动前臂做旋转运动的三角肌和胸大肌。

(2)羽毛球正手杀球的肩肘角度大于正手杀远网球,因此在做正手杀近网球的动作时,应该快速把肘绕肩关节沿逆时针方向向上旋转较大的角度,从而使球拍达到一个高的击球点,从而杀出靠近球网的球,突破对手的防线。

(3)在做羽毛球正手杀近网球和正手杀远网球的准备动作时,运动员的肩肘角度大致相同,并且都较接近90°,良好的准备动作可以达到出拍动作一致性的效果,从而迷惑对手,达到进攻多变性的效果。

(4)正手杀远网球时,3名运动员的三角肌后束(FD)和胸大肌(INF)两块肌肉在正手杀远网球的动作中活性较强,放电明显。因此,在做此项动作练习时应重点训练这两块肌肉。

3. 2 建议

(1)在羽毛球比赛中使用羽毛球正手杀球是应注意杀球力量和杀球落点的变化,结合羽毛球灵活多变的特点,可以把两种杀球动作结合使用。

(2)在进行羽毛球杀球动作的练习时,应加强两种杀球动作的动作一致性练习,同时加强羽毛球球感练习也是很重要的。

摘要:羽毛球是我国体育康乐健身项目中开展的相对较好的运动项目。羽毛球基本击球技术很多,其中杀球具有飞行路线短、弧线直、时间短、下落快的特点,是进攻队员必须掌握的技术。纵观羽毛球运动技和战术发展的历史,在羽毛球单打和双打比赛中具有杀伤力的大力扣杀技术,尤其是后场杀球技术是比赛的重要得分手段。而正手杀球技术是其中应用最多,也是最有效的杀球方式。本文采用艾立尔系统、肌电遥测系统对北师大羽毛球队中男子运动员的正手杀近网球和正手杀远网球两种技术动作进行技术动作分析,为全面进行羽毛球技术动作定量分析奠定基础,同时避免由于动作不规范导致的运动损伤。探究不同运动员不同技术动作之间潜在的动作共同点,为羽毛球技术动作的进一步提高奠定理论基础。

男女羽毛球选手 篇3

1 . 1研究对象

韩国国家羽毛球队女子单打选手成池铉的技术特征。

1 .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近年来对国外优秀运动员的技战术分析报告对国羽的积极作用。以及研究对象成池铉的背景资料等。

(2)访谈法:与有经验的教练员交谈,了解技战术应用在比赛中的重要性。

(3)录像采集法:选择性的将成池铉最近的比赛录像进行观察,采集其在比赛中的每一拍出球以及效果等(见表1)。

(4)数据统计法:根据分析出来的录像,整理数据内容,分析其在比赛中技战术的应用情况,用Excel表格处理相关数据。

2结果与分析

2 . 1发接发技术使用效果情况

发接发是每一分的开始,发接发技术的变换会在一开始给对手造成压力,是本方可以在开始就对比赛实施掌控。成池铉在发接发环节中的优势不大,在所有的比赛中,其在发接发环节直接得分比例占到发接发得失分的34%。由此可知,成池铉在比赛中发球的变换较少,给对手造成的压力也不明显。相比之下,成池铉在发接发环节失分情况比较严重,占到发接发得失分情况的66%。成池铉在其比赛中对对手发球的变换处理不是很成熟。对手比较容易在这一点上得分。成池铉发球技术主要是后场高球为主,这也是所有女单选手最常用的发球技术,但是成池铉发球变换少,给对手没有造成什么压力。

2 . 2接发球技术使用情况见

成池铉在后场接发高远球的时候,更多的是采用杀劈和回击高球。其中所用最多的出球方式是左发球区的杀球劈杀球技术。使用率占到整个左发球区的一半。右发球区中,成池铉在接发后场高远球时技术使用比较宽泛。在观察数据中不难发现,无论是杀劈,高远球还是吊球,都有比较高的使用率,变化较多。面对其在左发球区接发球时,关注点应更多放在其直线和斜线的杀球劈杀球,另外注意其的头顶直线高远球,采取积极的进攻。在接发网前球的时候主要使用搓放和推挑技术,其中,直线线路共有185拍,而其他相对较少。搓放技术中,成池铉以搓直线为主,勾对角为辅,正手勾对角的频率高于反手勾对角的频率。在推挑技术动作中,她在技术动作的应用上比较成熟,推挑动作占到了网前技术动作百分比的一半以上。因此,在接发网前球的时候,成池铉喜欢采取比较保守的挑后场球。(见表2)

2 . 3场回击高远球技术使用情况分析

通过表3可知,成池铉共回击后场高远球有1900拍,其中948拍使用正手回击,839拍使用头顶技术,113拍使用反手技术,分别站到总拍数的49.89%,44.16%,5.95%。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成池铉使用杀球劈杀球技术有567拍,占到比重的29.84%,使用回击高远球的技术有923拍,占到48.58%,使用吊球技术有410拍,占到总比重的23.58%。由此可知,成池铉在面对对方的高远球时,比较倾向于采用回击高远球。另一方面,主动下压杀劈和吊球技术动作超过一半,发现成池铉也是在进攻方面比较喜欢采取积极的态度。

细化来看,在使用正手击球技术动作中,有203拍回击直线,占到总的正手技术动作中的21.41%,正手杀球劈杀斜线有93拍,占到9.81%,杀劈中路有27拍,占到正手技术动作中的2.85%。分析头顶技术动作中,使用杀劈直线和直线高球的频率明显比使用其他技术动作要高。回击高远球是成池铉的主要手法,从统计的数据来看,成池铉在正手回击高球占到正手击球的40%以上。吊球相对较少,占到23%。头顶技术动作中,回击直线的占到66%以上,头顶回击直线也是成池铉比较习惯的技术动作。所有比赛中,成池铉在使用反手过渡球中仅占到很小的比重,而且更多的是使用反手高球回击对方的直线和斜线。

2 . 4接杀球技术使用情况

其中成池铉接杀球183拍,分析接杀球情况发现其中有80拍是正手接杀球,反手接杀球有103拍。在正手位成池铉出球更多是使用挡远网和挑后场直线。反手区使用较多的技术是挡远网勾对角和挑直线。由此可以得知,成池铉在反手接杀球技术动作上更加成熟,变换更多。但是在所有接杀球技术动作中,仅有6拍使用了挑斜线,因此,接杀球挑斜线不是成池铉在比赛中擅长运用的技术。

在所采比赛中,成池铉一共成功使用接杀球技术动作共606拍,其中得分的仅有23分,失误较多有59分,对方直接得分的有22分。因此成池铉在所有接杀球技术的使用效果来看,被动情况下失分比较多。反被动为主动的情况比较少,失误率高。就此可以了解到成池铉在比赛中接杀球,回击后并没有太多的为自己下一排做准备,导致自己在接杀球上失分严重(见表4)。

2 . 5接吊球技术情况

在所有比赛中接吊球的共有494拍,成池铉在接吊球中,更加倾向于使用搓放技术,正手搓放使用率达到175次,占到总次数的35.43%,反手搓放使用67次,占到总搓放技术中的13.56%。搓放网前技术接近占到总数的50%。另外,成池铉使用挑球技术比较多,其中挑直线共有134拍,挑斜线共有80拍。但是勾对角的技术较少,总共只有37拍。成池铉在接吊球的技术上还是比较成熟,正反手的技术动作都很全面。但是,失误较多,得分少。在面对她的比赛中,一方面应多注意其搓放的网前球;另一方面要注意防守后场,防止其挑后场高球(见表5)。

2 . 6进攻技术

成池铉的战术打发以防守为主,伺机进攻,通过数据可知,成池铉的杀球劈杀球占到总击球数的13.25%,得分81分,占到总得分数的14.29%,得分率占到使用率的11%。间接得分50分,占到总得分数的8.82%,占到杀球、劈杀球总使用率的6.78%。另外自己失误送给对手的分数较多,有56分,占到使用率的7.6%。有上述分析可知,成池铉在使用杀球、劈杀球进攻时,进攻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得分较低(见表6)。

3结论与建议

3. 1结论

(1)成池铉在比赛容易在多拍情况下失分,发球的落点变化少,且容易被对方发球落点的变化影响节奏。

(2)在接后场高远球时,成池铉比较倾向于使用杀球、高远球,利用技术动作的一致性创造更多的进攻机会。

(3)接发网前球,以搓、勾、推挑后场两点为主。

(4)她防守能力强,接杀球技术应用比较全面,回球变化多。

(5)进攻方面,成池铉杀球失误率较高,杀球威胁性并不是很强。

3. 2建议

(1)我国羽毛球女单选手在面对成池铉时,应在发接发上采取主动的态势,发球变换多,更多利用发网前球。

(2)当我国羽毛球女单选手在回击后场高远球时,应将更多注意力放在她的直线球路上。

(3)提高自己的防守能力,在平时训练是应加大接杀球的训练力度。

(4)在比赛过程中,多使用网前技术,主动封网,但也要防止其勾对角突击。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男女羽毛球选手】相关文章:

男女同学范文05-17

男女婚配范文05-17

男女约会范文05-17

男女跳绳作文04-28

男女朋友合同05-30

男女调情短信06-01

隐婚男女范文05-18

男女配婚表范文05-20

广外男女关系范文05-26

男女朋友协议范文05-30

上一篇:海关监管制度下一篇:打破常规的概念制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