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猪流行性感冒防治

2024-07-18

冬季猪流行性感冒防治(精选十篇)

冬季猪流行性感冒防治 篇1

1 概述

猪流行性感冒是由猪流感病毒所致的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 具有急性、热性的特点。流感病毒属甲型流感病毒, H1N1、H3N2亚型流感病毒是导致猪流行性感冒的主要病毒, 其中H1N1在人与猪之间可以互相传染, 而H3N2则是由人传染给猪, 所以人、猪流行性感冒可能会同时流行或先后流行。该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猪的呼吸道分泌物中, 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病猪、蚊蝇、饲饮用具等进行传播。猪流行性感冒对所有的猪均具有易感性, 不分年龄、品种及性别, 通常3~5d可能波及整个地区。不过病猪康复较快, 如果未出现继发感染, 通常发病5~7d即可自行康复。但也有少数猪出现继发性感染, 引起大叶性出血性肺炎或肠炎, 见喘气、腹式呼吸, 严重者致死[1,2]。

1.1 导致猪感染流行性感冒的原因

气温发生急剧变化, 受到寒流、潮湿环境的刺激, 气温忽冷忽热等, 均有可能导致猪流行性感冒发生。

饲养管理不科学。有些养殖户缺乏足够的养殖专业知识, 未意识到猪流行性感冒的危害性, 猪舍保温措施不佳, 忽略了猪舍的日常卫生管理, 未进行定期杀毒灭菌, 从而对猪的健康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有些猪可能经过长途运输或多次倒圈, 身体疲劳导致免疫力下降, 相应的其抵御病毒的能力也大幅降低。

其他因素, 如猪身体内生长寄生虫、其他疾病所致的继发性感染导致病毒性感冒等也是引发猪流行性感冒的原因[3]。

1.2 主要临床症状

一般情况下保育猪、育肥猪是先发群体, 个别猪只突然发病, 再在短时间内全群暴发。病猪体温迅速升高至40~41.5℃, 有时甚至高达42℃, 表现出精神极度委顿、食欲减退甚至废绝、小便短少且呈黄色、粪便干硬、眼结膜潮红、眼和鼻流出黏性分泌物、四肢乏力、少站立及走动、喜欢拥挤扎堆、喜倒卧、间有痉挛性咳嗽等症状。

1.3 病理变化

单纯性流感主要是上呼吸道黏膜红肿、黏液多、肺内可见散在的小块肉红色致密肺炎病灶, 支气管淋巴结肿大、发红, 如病猪合并且继发细菌感染, 肺炎面积会进一步扩大, 肺炎区硬实, 出现肺水肿及严重出血, 切开肺可见白色或带血泡沫流出, 甚至整个呼吸道可见同样泡沫。此外, 还可见胸膜炎、心包炎、腹膜炎、内脏出血等。

2 治疗措施

2.1 改善饲养管理

猪流行性感冒一旦发生要对全猪群的饲养管理进行改善, 补充营养丰富的青绿多汁饲料尤其重要。及时分析发病因素, 并彻底消除。用2%的火碱溶液对猪舍、栏圈、饲饮用具、污染物等进行及时杀毒灭菌处理。粪便、剩料、剩水等均要进行深埋或无害化处理。及时隔离病猪及疑似感染病猪, 以确保其他猪的正常生长。饲料中可拌入0.05%的盐酸吗啉胍, 即病毒灵, 饲养1周, 也可用绿豆250g、柴胡100g、板蓝根100g、兑水10kg煎服, 可起到有效的防治作用[4]。

2.2 针对病猪采取对症治疗

对病猪要采取有效的对症治疗措施, 具体可选择以下几种治疗方法:注射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 注射剂量为0.1~0.15m L/kg, 每日1次, 3天1个疗程;注射青霉素钠可有效预防继发感染, 注射剂量为2~3万单位/kg, 每日2次, 3~5天1个疗程, 主要作用是消炎、抑制细菌生长[5];针对一些有厌食、精神不振、四肢乏力等症状的病猪, 可注射替米考星注射液, 剂量为0.1m L/kg, 通常注射1次即可, 症状严重者可在第2天再巩固1针;可以注射氟苯尼考注射液, 其对各种病毒均有较强的抑杀作用, 可彻底查杀猪体内的病毒, 对食欲废绝、卧地不起等症状疗效更为明显, 注射剂量为0.05m L/kg, 间隔3d注射1次, 切忌超大剂量使用[6,7]。

2.3 其他治疗措施

如猪全群感染可采用中药拌料喂服的方法予以治疗, 中药方剂如下:荆芥25g、金银花25g、大青叶25g、柴胡25g、葛根25g、黄芩25g、木通25g、板蓝根25g、甘草25g、干姜25g, 上述用药为每头50kg的剂量, 将药晒干粉碎成细面状, 拌入饲料中喂服即可。如病猪无食欲可煎汤灌服, 通常1剂即可痊愈, 如有必要间隔1d再加服1剂。如病猪出现腹泻, 可在饲料中添加重症腹泻灵 (复方阿莫西林、内毒素吸附剂、肠道修复剂) 2kg/t, 可取得较好效果。预防腹泻保健建议添加止痢散1kg/t+清瘟败毒散1kg/t, 饮水添加复方黄芪多糖。此外, 针对体质虚弱或者治疗后的猪群, 饮水添加欣康2000m L/t, 其属于能量营养合剂, 可起到维持肠道生态平衡的作用, 以提高猪群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3 预防措施

只要采取适当、科学的管理措施, 猪流行性感冒是可预防的, 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注意猪舍的通风、保暖和卫生管理

冬季天气多变、气温稳定性差, 要注意猪舍的防寒、保暖、通风。猪群最适宜的温度在20~27℃, 修建猪舍时要确保通风、透光、控制环境湿度, 猪舍四周要进行植树绿化, 以达到调节猪舍内小气候的作用。一般情况下, 保育室、产房等是温度控制重点, 有条件的养殖户可采取恒温控制, 防止穿堂风侵入。同时, 要搞好猪舍的清洁卫生, 定期消毒, 提前做好清洁猪群的工作。

3.2 加强营养管理

要根据不同季节及时调整猪饲料的配方, 冬季要适量增加能量水平, 如有条件可为猪群增加青绿饲料的供给。饲料中还要适当添加一些保健药品, 以提高猪抗病毒能力, 改善其免疫力, 预防呼吸道疾病。通常可添加清瘟败毒散1kg/t+清肺止咳散1kg/t+博佳 (酒石酸泰乐菌素, 多西环素) 400g/t, 每月连续添加1周即可。如猪群整体体质较差, 可再添加板清颗粒400g/t。注意预防保健不得添加大剂量抗生素。

3.3 适当采取生物安全措施

冬季比较适宜引种, 因此要加强引种的隔离检疫, 以保证商品仔猪、大猪进栏、出栏时的生物安全性。

4 结语

猪流行性感冒体现出发病急、传播速度快的特点, 但又具有一般的感冒症状, 需进行仔细辨别。日常饲养管理中, 要加强猪舍的通风保暖与卫生管理, 加强猪群的营养水平, 采取适当的生物安全措施, 以起到预防猪流行性感冒的作用。如果出现猪流行性感冒, 则要对全猪群进行全面的营养改善, 针对病猪采取对症治疗措施。如发生全群感染, 可采用中药拌料饲喂的方法进行大面积治疗。注意做好预防、保健工作, 全面提高猪的抵抗力, 以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丁守年.猪流行性感冒与猪感冒的鉴别与防治[J].农技服务, 2009, 26 (3) :111.

[2]董驰, 田明乐, 冯宝慧.猪感冒病诊断与治疗[J].畜牧兽医杂志, 2010, 29 (2) :126, 128.

[3]冯大军.猪流感与猪感冒的区别[J].农家科技, 2011 (5) :32.

[4]李金娟, 袁琦.猪流感与猪感冒在兽医临床上的鉴别和治疗[J].中国畜禽种业, 2010, 06 (12) :94.

[5]上官新乐.猪流感和猪感冒的防治技术[J].农村养殖技术, 2012 (21) :27.

[6]王晓林.如何区别猪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及有效控制措施[J].湖南畜牧兽医, 2011 (1) :16-17.

冬季防治感冒 篇2

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所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在临床上表现为恶寒发热、喷嚏咽疼,鼻塞咳嗽、头痛流涕、周身乏力等体征。感冒一词在北宋时的《仁斋直指方·诸风》篇就有记载了“感冒风邪、发热头痛咳嗽声重、涕唾稠粘”。风为百病之长,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之首,其性开泄,善行而数变。卫气不足时,风可乘虚而入,在不同的季节里往往与其它时令之气相合而伤人致病,如冬季多属风寒症。起初发病多见怕风鼻塞,打喷嚏,继而则发热头痛,咽喉痒痛。身体酸懒、咳嗽。其病邪在于肌腠,是属表实证,“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治疗应辛温解表发汗,如治疗失时,病邪入里化热,出现高温不退,又可解表兼清里热,体虚的人则应扶正和解表并用。

(二)

临床上常用的方剂“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四味药物,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效,是针对外感风寒之表证初起,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舌苔薄白脉浮紧,用麻黄发汗解表宣肺,振奋人体阳气,桂枝可透营卫之寒,同麻黄宣降配合,发散表邪,杏仁用于降肺气,甘草调合诸药。

但有时病情发展变化较快,发热失治或又汗出当风复感,郁而化热,肺中热盛。高热不退,大便干结,畏寒咳嗽,口干无汗,面色胀红,苔白薄或间黄,脉浮数,这时应用宣肺泄热,凉血解毒之法,用麻黄汤去桂枝加石膏的“麻杏石甘汤”化裁加减,有汗去麻黄加防风、荆芥,用公英、地丁、银花来清热解毒,川楝子、丹皮、赤芍凉血泄热,芦根清肺热,竹叶清心除烦,麦芽健脾化痰,扁豆补脾,贝母化痰止咳。方药组合,以速解热退烧。

(三)

感冒的“冒”就是病邪的简称,即致病因素。当人活动时,汗液出,热量阳气外散,毛孔开合不利,“冒”会从人体最弱的地方,如箭如光在督脉的身柱穴、大椎穴乘虚而入,人感背部怕凉。顺经脉上行至风府穴、玉枕穴时,人的体能体力被削弱遏制,感到浑身软懒无力头沉,到达百会穴时,出现发热,头为诸阳之会,经络经脉交汇中枢,“冒”使百会调整失衡,经脉流动的量不能正常运行,体内热量就会充盈体表,体温发散受阻失调,经脉热量内燃外烫,导致发烧。“冒”至印堂穴,人会头昏头痛,到人中穴快速冲击迎香穴,又与呼吸之气相合,从鼻孔散发到空气中,易于传染,又称流感。

寒冷冬季猪感冒的原因及防治 篇3

1 猪感冒的原因

猪感冒是由于气温骤降和湿冷或病毒、细菌原因引起的上呼吸道粘膜症为主要症状的全身性疾病。猪感冒时多表现为体温偏高、咳嗽等, 有时会引起传染, 病期短。深入剖析猪感冒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气温急剧下降等变化, 遭寒流潮湿刺激, 或者气温忽冷忽热也易造成猪感冒。

1.2 饲养管理不当, 猪舍保温措施差, 而且卫生条件不好, 没有按时进行杀毒灭菌, 这些都阻碍猪的健康成长。

1.3 有些猪经过运输和倒圈, 疲劳过多, 自身免疫力下降, 抵御病毒进入的能力也大大降低。

以上三点是造成猪感冒最主要的原因, 也有一些不是常见的原因, 例如:猪身体内生长寄生虫、由其它疾病造成的继发感染引起病毒性感冒等。

2 猪感冒的症状

猪感冒时多表现为精神不振、喜欢伏卧、流清鼻涕、耳朵低垂, 鼻子干燥, 食欲不振, 眼角发红, 猪眼流泪, 眼眦较多, 口色微显红, 舌苔表面发白, 猪的体温会达到40℃以上, 耳朵和四蹄发凉, 身体表面各部位温度不均, 畏寒打冷战, 喜暖怕凉, 呼吸困难或急促, 伴随咳声和打喷嚏, 鼻塞声重, 多数猪会出现便秘极少数会拉稀, 严重会引起猪不进食, 引起高烧会导致猪死亡。

3 猪感冒的预防与治疗

3.1 预防

在预防猪感冒的发生时主要应该注意给猪的生长创造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 特别冬季天气多变、气温不稳时注意防寒、保暖、通风, 按时对猪舍进行消毒, 保证猪舍的卫生条件。在修建猪舍时要保证冬暖夏凉, 通风透光空气干燥, 猪舍周围还要进行植树绿化, 这样能够调节猪舍内的小气候。

一旦猪感冒发生时, 首先要改善全猪群的饲养管理, 特别是补充富有营养的青绿多汁饲料, 并迅速及时的找到病因、消除发病因素。对猪舍、用具、污染物用烧碱溶液进行杀毒灭菌, 粪便更要及时处理。最后对病猪和可疑病猪最好进行隔离治疗, 这样更能保证其它猪的正常生长。

3.2 治疗

对已经患感冒的猪采取以下几种治疗方法:

方法一:注射抗菌性强的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 以0.1~0.15 m L/kg为标准进行注射, 每日1次, 连续用3 d, 可见效。

方法二:为防止继发感染, 可注射青霉素钠, 剂量2~3万单位/kg, 每天2次, 连续使用3~5 d, 可起到消炎、抵抗细菌生长的作用。

方法三:注射替米考星注射液, 对猪厌食、精神萎靡、四肢无力、呼吸道疾病都有治疗的作用, 注射时以0.1 m L/kg为标准, 一般仅需注射1次即可, 重症者第2天可巩固1次。

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治 篇4

1 病原体及流行特点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该病毒不耐热,对乙醚和氯仿敏感,对外界环境和消毒药抵抗力不强,一般消毒剂可将其灭活。病猪是主要传染源,传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病毒存在于肠绒毛上皮和肠系膜淋巴结,随粪便排出后,污染环境、饲料、饮水及用具等。该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季节性,多发生于12月至翌年2月寒冷季节,气温骤变、天气寒冷时易发生,且流行速度快。各种年龄的猪都能感染发病,新生仔猪和刚断奶的仔猪最易受感染,发病后迅速扩散至整个猪场,使该病呈地方流行性。在有该病毒存在的繁殖场内,猪流行性腹泻可造成5~8周龄仔猪的断奶期顽固性腹泻。哺乳仔猪、断奶仔猪和育肥猪感染发病率100%,成年母猪为15%~19%;哺乳仔猪病死率约50%,常在4~5周内传遍整个猪场。

2 临床症状

该病主要的临床症状为水样腹泻,或在腹泻的同时伴有呕吐,呕吐多发生于吃食或吃奶后。病猪体温正常或稍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持续腹泻,粪便酸性,呈黄色、灰色或黑色水样或糊状,有一股很特别的臭味。病情随病猪的年龄变化而有差异,年龄越小,症状越严重。1周龄内的新生仔猪发病3~4d后多因严重脱水而死亡,死亡率可达50%~100%。哺乳仔猪发病症状明显,体温正常或稍偏高,表现呕吐、腹泻、脱水、运动僵硬等症状,少数病猪恢复后生长发育不良。同圈饲养的育肥猪感染后也会发生腹泻,但症状较轻,1~2周或更长时间后会自行康复,死亡率一般为1%~3%。成年猪症状较轻,有的仅表现呕吐,重者水样腹泻3~4d后可自愈。

3 诊断

猪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特点和临床症状与猪传染性胃肠炎无明显差别,只是病死率比猪传染性胃肠炎稍低,在猪群中传播速度也稍微缓慢一些。因此,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主要依靠血清学诊断,常用病毒中和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荧光抗体染色、人工感染试验等方法。

4 防治措施

4.1 治疗

(1)一旦发病,应立即隔离病猪并进行全面消毒,猪舍内采用0.1%的过氧乙酸进行熏蒸消毒,场区周边可遍撒生石灰,以切断传染途径,降低感染率。对尚未发病的猪群转移到安全的地方进行隔离饲养。

(2)治疗该病无特效药物,一般采取对症治疗,对失水过多的病猪,可减少喂料、增加饮水,以预防机体脱水和酸中毒。对发病猪全群用药,抗病毒一号1 000g+强力霉素400g+免疫晶蛋白300g+增效磺胺二甲600g+葡萄糖10kg+多种维生素500g,拌入1t饲料饲喂,连用7d;同时配合口服补液盐,在1 000mL水中加20g葡萄糖、3.5g氯化钠、2.5g碳酸氢钠、1.5g氯化钾。对个别病情特别严重的病猪采用静脉注射进行治疗,如可根据病情静脉注射5%~10%葡萄糖盐水、5%碳酸氢钠溶液及林格氏液。

4.2 预防

(1)搞好猪场卫生,定期消毒,猪舍内的粪便及时清除;寒冷季节要做好保温工作,但应注意猪舍内的通风换气,以降低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对于仔猪要精心护理,注意防寒保暖。垫草要干净、干燥、松软;定期观察猪群,发现病猪马上封锁、隔离,谢绝人员参观,严格消毒猪舍、用具及周围环境。

(2)坚持自繁自养,从根本上防止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感染。引种前要进行病原检测,引入后也要隔离观察2~4周,确认无病后再并群。

(3)做好免疫接种工作。每年10~11月份母猪、种公猪全群接种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1头份/头,经产母猪产前1个月接种1头份/头,后备母猪产前40d和20d分别接种1头份/头。仔猪断奶后10~15d接种1次。疫苗注射采用后海穴注射比颈部肌肉注射效果好。

5 小结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气候、环境、养殖条件的变化,饲料不清洁、变质等因素均容易导致猪流行性腹泻的暴发,数天内可危及整个猪舍或猪场。不分年龄大小均可发病,年龄越小,症状越重,死亡率越高。预防主要是做好猪场防寒保暖和疫苗免疫工作。该病无特效药治疗,通常用对症疗法,给予大量的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用肠道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等可减少死亡率。

对冬季猪病流行的分析 篇5

1 冬季疫病发生及流行特点

1.1 生猪口蹄疫

冬季寒冷季节多发, 特别是散养生猪较易发生, 主要是有些生猪养殖场 (户) 缺乏科学的免疫程序, 少许散养户对免疫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存在着侥幸心理, 致使生猪体内疫苗抗体低下, 抵抗力下降, 容易感染。

1.2 免疫抑制病

猪蓝耳病和圆环病毒病感染以及霉菌毒素的存在, 导致免疫抑制, 大大影响了疫苗接种效果。

1.3 应激反应

受天气寒冷的影响, 生猪出现强冷应激反应, 机体抵抗力下降, 病原体会乘虚而入, 造成多种疫病感染, 猪蓝耳病、伪狂犬病、非典型猪瘟、圆环病毒病等病毒性疫病为主发病, 且临床上多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疫病症状出现, 剖检变化极为复杂, 一般不通过实验室诊断很难确定感染的是何种疫病。

1.4 消化系统

天气寒冷时, 生猪消化系统疾病也随之发生, 猪传染性腹泻和传染性胃肠炎等也随之发生, 且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对仔猪和育成猪造成很大的影响, 同时, 以猪感冒、肺炎等呼吸道疫病也有普遍发生, 对猪群造成一定的危害。

2 疫病的主要发病原因

2.1 疫苗免疫注射

养殖户对免疫的认识不高, 有的养殖场没有按科学的免疫程序免疫, 疫苗的保管运输、使用不当;免疫操作不到位;在免疫过程或免疫前后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以及免疫抑制性药物等都能造成免疫失败, 免疫效果不佳, 造成生猪对抗疫病的能力降低, 导致疫病发生与流行。

2.2 病原学

随着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不断变异, 这些病毒、细菌、原虫等在生猪体内、养殖场所、圈舍、粪污等处, 遇到适宜气候及发病条件, 就会导致疫病的流行及发病。

2.3 饲养管理

很多疫病的发生与流行和饲养管理有着很大关系。一是天气寒冷时, 保温、供暖条件差, 生猪受冷空气侵袭, 出现抵抗力下降;二是饲料营养不均衡, 或者饲料单一, 缺乏必要的营养成分, 饲料内含有大量的抗生素等药物成份, 霉变饲料可直接导致生猪发病或抗病能力降低;三是饲养管理制度不健全, 人员频繁出入养殖场区, 饲养管理人员不固定或者责任心不强等;四是消毒不严格、不规范, 不能定期按时消毒;五是粪污、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不及时、不科学, 不能按操作规程进行, 致使病原扩散。

2.4 人为因素

基层兽医人员走村串户不能按程序诊疗, 人员、医疗器械消毒不严或不经消毒, 造成人为传播;饲养场管理人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较低, 管理不到位、不科学, 一些散养户生猪发病不请兽医治疗, 自己乱用药、重复用药、错误用药的现象屡见不鲜, 导致机体出现二重感染、病情加重等情况发生。

3 保障措施

3.1 科学免疫

散养户应及时做好各种疫病防疫工作, 保证防疫密度达到100%, 规模养殖场的免疫一定要讲究科学规范, 有条件的进行免疫抗体监测。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为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病种, 细小病毒病、伪狂犬病等可视情况免疫, 同时在疫苗的贮藏、运输、管理和使用上, 一定要按照疫苗说明书来操作, 确保疫苗质量, 从疫苗源头上来确保免疫质量。

3.2 加强饲养管理

(1) 针对规模场:一是建立健全饲养管理制度, 固定饲养管理人员, 提高其饲养水平和管理水平, 禁止非饲养人员进出场区, 必要进入时, 须经严格消毒后方可进入;二是坚持自繁自养的方针, 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三是切实注意保暖与通风的关键, 增温保暖能保持舍内温度, 促进生猪生长, 通风换气是改善舍内环境;四是保持养殖场区和圈舍内的环境卫生, 粪污坚持每天2次清扫, 所有粪污必须按操作规程进行无害化处理, 舍内要干燥整洁, 定期消毒每周不少于2次;五是饲养营养要均衡, 必要时可适当增加能量饲料, 禁止使用霉变饲料, 有条件的养殖场生猪饮水可适当加温或饮用深井水。

猪流行性感冒防治 篇6

1 流行病学

猪不分年龄、性别和品种均可感染流行性感冒。该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于气温骤变的阴雨季节。高寒、阴湿山区易发此病。

2 临床症状

自然病程大多为4~5 d。猪只突然发病,病情很快蔓延至全群。病猪体温突然升高至41~42℃,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甚至废绝,肌肉、关节疼痛,卧地、呼吸迫促,呈腹式呼吸。个别猪阵发性咳嗽。患猪粪便干硬,如球状,鼻镜干燥,眼有黏性分泌物,喜饮脏水。病程后期猪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3 剖检变化

病死猪肌肉正常,皮肤无异常变化。气管及支气管黏膜明显充血,其上有黏性渗出液。肺肿大,可见红色紫斑。颈及纵膈淋巴结水肿。肺门淋巴结显著肿大。肾脏肿大、充血。肝肿大、变脆。其余器官无眼观变化。

4 治疗

初期用柴胡注射液和安痛定注射液解热镇痛,中期用青霉素、链霉素、氨基比林、地塞米松等,后期用头孢类,连用1~3 d。

5 防制

5.1 一旦确诊猪只患病,应在规定时间内上报疫情。

5.2 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封锁疫区,控制疫点,限制车辆进出,严格消毒,防止疫情蔓延。

5.3 对病猪进行隔离治疗,病愈猪要隔离观察3个月以上。

5.4 严格消毒猪舍。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清洁、干燥,同时注意驱虫和预防感冒。

5.5 对病死猪要严格坚持“四不一处理”的原则。病死尸不食用,其内脏应焚烧或深埋。

5.6 鬃毛处理后使用。

猪冬季腹泻防治 篇7

1症状

病猪水样腹泻,开始仅哺乳猪和保育猪发生腹泻,但几天后即全群出现发病。病仔猪伴有呕吐症状,哺乳仔猪吐豆腐渣样凝乳块,并迅速脱水,于发病2~3 d后死亡。患病肥猪和母猪排黄色或灰绿色的水样粪,咳嗽时粪便喷射状排出。

2预防

2.1做好免疫工作猪场每年9月份应给种猪注射流行性腹泻和传染性胃肠炎二联苗。

2.2做好保温工作入冬后做好保温工作,门窗加盖草帘和薄膜,猪舍可用煤炉、木炭供暖(注意定时通风,防止煤气中毒),未断奶仔猪可用红外线升温灯或保温箱供暖、保温,但要避免保温箱内外温差过大。猪床加铺10 cm厚的干草、软秸秆或玉米叶,并注意检查和更新垫料。

2.3做好消毒工作定期消毒,交替使用三种以上的消毒药物对圈舍、工具、环境进行消毒。

2.4科学饲养适当提高玉米、高粱等能量饲料的添加比例,必要时可添加动、植物油脂。冬季用温水拌饲料喂猪,饲料湿度以手握成团,落地即散为宜,饲料要即拌即喂。供给猪充足的饮水,以饮温水为佳,晚上可给猪喂些盐水,这既可温暖身体,又可增进食欲。

3治疗

3.1猪冬季腹泻可用磺胺嘧啶钠、黄芪多糖、VC等进行治疗。使用抗生素的同时,可配合应用白头翁、苦参、博落回、血见愁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中药注射液,或大蒜素、穿心莲、黄连素等中药注射液。

3.2哺乳病仔猪死亡率较高,应选用头孢噻呋钠、黄芪多糖、VC进行治疗,同时用补液盐(即氯化钠3.5 g、氯化钾1.5 g、碳酸氢钠2.5 g、葡萄糖20 g,加常水1 kg),视病仔猪脱水情况,按照50~130 mL/kg体重饲喂或灌服。

3.3病猪停喂1~2顿后,将新鲜稻草灰(有条件的可用腐殖酸钠)混于饲料中让猪食用,大猪用量40~50 g,中猪用量30~40 g,小猪用量20~30 g,一般喂食1~3次,也可在猪的饮水中添加1%~2%食醋,让猪自由饮用,以缩短病程。

猪流行性感冒的防治 篇8

1 流行特点

猪流行性感冒可发生于各种品种、年龄、性别的猪, 多发于早春, 晚秋、寒冬季节以及气候骤变时。病猪、隐性感染猪、慢性带毒猪是本病的传染源, 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猪的鼻液、气管、支气管渗出液和肺中。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传播, 传播速度极快, 通常2~3天内就传遍整个猪群, 病程短、死亡率低, 如与其它病形成混合感染, 则病程延长, 死亡率增加。

2 临床症状

潜伏期几小时到数天, 2~3天全群内爆发, 体温升高到40~41℃, 甚至达到42℃, 采食下降, 严重的猪食欲废绝, 卧地, 不愿走动, 四肢无力, 呼吸困难, 呈现腹式呼吸, 有时伴发咳嗽, 口、眼、鼻流出粘液性分泌物, 眼结膜潮红。大部分猪3~7天后康复, 怀孕母猪后期可能造成流产。若发生继发感染, 发病和死亡均增加。

3 病理变化

病变主要集中在呼吸系统, 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粘膜充血、肿胀, 表面有大量泡沫样粘液, 有时带血。颈部、肺部和纵隔淋巴结水肿充血, 切面外翻, 多汁, 肺病变组织紫红色、萎缩, 触之坚硬如皮革, 胸腔内积有粘液性纤维素性渗出物。胃肠卡他炎、胃粘膜出血、充血、脾稍肿, 猪流感应与猪肺疫、猪气喘病、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弓形虫病等相鉴别。

4 防治措施

本病没有特效的药物, 可以通过加强饲养管理、进行对症治疗来减轻病情, 控制继发感染, 隔离病猪。

(1) 防止继发感染:饲料中加入呼肠舒 (1千克/吨饲料) 或呼诺玢预混剂2% (1.5千克/吨饲料) 和土霉素钙盐2千克;

(2) 抗病毒: (1) 口服金刚烷胺盐酸盐片每头每天口服2次, 每次l片, 连用3天。 (2) 配合中草药辅助治疗:柴胡6克、防风18克、藁本12克、土茯苓12克、薄荷18克、菊花15克、紫苏15克、枳壳12克、陈皮18克、生姜为引, 煎汤内服。

猪流行性腹泻的特点及防治措施 篇9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特点;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5-0-02

在当前社会中,猪是重要的家畜,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一旦出现病猪,将对人们造成严重的影响。然而,猪流行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的由病毒引起的猪急性接触性肠道传染病,染病特点有呕吐、泻、脱水及进食少等。这类传染病在各类猪群中具有较高的感染性,而死亡率在各年龄段存在一定差异。该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直接间接接触、食物传播、循环传播等。基于此,就此展开以下几点探究性的分析。

1 特点分析

1.1 传染源分析

猪流行性腹泻属于独立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的传染源是病猪及带毒猪。通常经过病猪排出的粪便或污染物引发自然感染。病猪与健康猪直接接触则将传染病毒,病猪群将持续带毒,不断对周边造成污染,墙壁、水槽、饲料等都将被污染,健康猪接触污染物后,都可能受到感染。

1.2 传播途径分析

猪流行性腹泻主要经过消耗到进行传播,粪便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同猪圈的猪或相邻猪圈的猪主要是由于直接接触实现病毒传染。另外间接接触则通过饲料、饮水、空气等传播,消化道与呼吸道都可进行传染,传染病短短几天便能蔓延全群。

1.3 易感染群体分析

猪流行性腹泻对于不同日龄及品种的猪都能进行感染。通常哺乳期仔猪、保育仔猪及育肥猪的感染率为100%,成年母猪的感染率在16%左右。哺乳仔猪受害最为严重,死亡率高达50%;育肥猪及成年母猪等猪群,死亡率在4%~20%。该传染病在28 d左右传遍整个猪场,在30 d左右将自行停息。

1.4 发病时间分析

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病时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大多发生在春冬季节,我国的12月至次年2月为该病的高发期[1]。

2 症状分析

猪流行性腹泻病的症状根据猪群免疫力、染病日龄及地区差异等不同。通常表现为水样腹泻、便色暗黄,恶臭、猪严重脱水、体温前期正常,后期降温,并伴随不同程度的呕吐。

就哺乳仔猪而言,首先表现吮乳后出现呕吐,呕吐物为带黏液的黄色胃内容物,之后出现水样腹泻,腹泻物暗黄或透明水样,沿肛门流径,沾污腿部,严重的病猪在肛门下方可见明显红斑,全身脱水严重,眼眶下窝,行走蹒跚,染病后进食减少或停食,腹泻4 d左右,应严重脱水死亡。

就保育仔猪而言,个别猪也存在呕吐病症,多数仔猪在短期内出现水样腹泻,初期排水样暗黄粪便,到中期6 d后则排黏稠暗黄稀粪,发病率达100%。

就大中猪及种猪而言,小部分猪存在呕吐病症,精神萎靡,进食减少,存在不同程度的腹泻,发病率在10%~90%,但死亡率不高,大部分猪在患病6 d左右自行康复,个别会持续患病10天左右[2]。

3 病理变化分析

猪流行性腹泻主要病变在小肠,小肠膨胀,肠壁薄弱,内部存在黄色液体,膜淋巴结充血等。哺乳仔猪胃内存在大量黄色凝乳块,偶尔也存在胃黏膜充血出现等病变。病猪尸体脱水消瘦,眼眶下陷。该病与传染性胃肠炎相比,引起的胃内膜出血程度不如后者明显。

4 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治措施分析

4.1 提高饲养管理

提高饲养管理主要从下列内容着手:保证自繁自养,禁止从外购买猪种;冬季注重改善饲料能量提高;保证猪舍温度,地面干燥,加强光照,改善猪的抵抗力;定期进行猪舍的卫生清扫,消毒;发现病猪,及时隔离处理。

4.2 接种疫苗

在每年传染病高发期,应对母猪进行猪流行性腹泻及其他接种疫苗,初产的猪应进行两次以上的免疫,免疫剂量适当。另外需要重视保护期,在免疫14 d后,应检测免疫抗体水平,若未能满足抗体保护水平,应在7 d后再次进行免疫。目前,常用的疫苗有:猪转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苗;猪传染性胃肠炎—猪轮状病毒病二联苗;猪流行性腹泻疫苗等。

临床应用表面,3中疫苗的免疫能够有效的防止该类疫病出现。各个养殖户应对后备猪及成年种猪的免疫工作,对于严重发病的养殖户,也应对肉猪进行免疫工作,为了杜绝免疫空挡,应由专人实施免疫。

4.3 对症整治

对于病猪的实际病症,应采取分类的措施,进行对症整治。

症状明显的母猪:注入乙酰甲喹20 mL/头,复方磺胺嘧啶30 mL/头,也可注入6%诺氟沙星20 mL/头,每日两次。另外配合硫酸阿托品10 mL,进行肌内注射。对于进食下降及严重脱水的母猪通过耳静脉注入5%盐糖水500 mL,氨苄青霉素钠适量,碳酸氢钠针剂50 mL,另外在饮水中加入补液盐。

重病仔猪:通过前肢静脉注入5%的盐糖水

40 mL、氨苄青霉素适量,维生素C10 mL。

轻症病猪:灌喂10 mL补盐口服液与适量庆大霉素,通过上述紧急处理,可将全场传染病情进行一定的控制。日常饲料中加入蓝圆热毒清适量,100 kg饲料加入1 kg葡萄糖,由猪自行采食3~5 d。

药物饮水:在猪饮水中没25 kg水加入25g黄芪多糖、1.25 kg葡萄糖、225 g食盐,由猪自行饮用3~5 d。对于全身脱水严重的病猪应在静脉注入适量的5%的葡萄糖溶液、碳酸氢钠溶液及林格尔氏液,进而控制病猪死亡率。也可在饮水中直接加入5%的葡萄糖、1%氯化钠、0.2%的碳酸氢钠,搅拌充分后,任猪自由饮用[3]。

5 结语

综上所述,猪流行性腹泻对猪群造成的危害相当大,这也直接影响了人们的饮食健康,养殖户应结合上文所述观点,掌握该病症的特点,分析病症,分析病理变化,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治,降低传染病对猪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林忠武.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特点及其防治措施[J].福建畜牧兽医,2011,4:14-15.

[2]段世平.猪流行性腹泻特点及其防治[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3,11:44-45.

[3]李功铨,许平.猪流行性腹泻的特点与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3,8:63.

猪流行性感冒的防治 篇10

猪流感属正黏病病毒科的甲型流感病毒, 病毒粒子多呈球形, 有囊膜, 囊膜表面有突出的糖蛋白, 通常称为纤突, 是主要的表面抗原。通过病毒粒子表面的HA抗原和NA抗原的不同可区分流感病毒的亚型, 猪流感病毒的亚型有H1N2、H3N1、H3N2、H1N1等。该病毒对环境抵抗力不强, 一般消毒药物都能将其杀死, 猪肉加热到71℃就能杀死猪流感病毒。

各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猪对猪流感病毒都有易感性, 本病传播迅速, 潜伏期一般为1-7d, 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的传染源, 病毒存在于病猪和带毒猪的鼻汁和气管、支气管渗出液及肺和肺淋巴结内。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的传播和接触传播。病猪和带毒猪的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后可污染环境、饲具、饲料、饮水、空气中的飞沫等, 这些都是该病传播的媒介。

猪流感病毒进入呼吸道后侵入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并在细胞内增值, 造成细胞变性、坏死、脱落, 引起黏膜充血、水肿等病变。气管和支气管排出多量的渗出液, 其中含大量感染性极强的病毒, 病毒也可使支气管和肺部感染, 导致支气管炎和肺炎, 病猪出现流感症状。

猪群突然发病, 传播快, 可迅速波及全群, 体温升高到40~42℃, 厌食或食欲废绝, 精神委顿, 卧地不起, 呼吸急促, 呈腹式呼吸, 阵发性咳嗽, 从眼和鼻中流出粘液性分泌物。鼻分泌物有时带血, 病猪挤卧在一起, 触诊肌肉僵硬, 疼痛出现膈肌痉挛, 呼吸顿挫, 若出现继发感染, 则病情严重, 死亡率升高。妊娠母猪感染后会出现流产、产弱胎或产仔减少。

猪流感对猪群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在这特殊时期, 我们应对猪流行性感冒有所了解。下面介绍一下病毒没有发生变异的普通猪流感防控措施,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猪流感的积极预防和治疗工作:

1 加强管理, 提高抗病能力

加强对各段猪群的饲养管理, 保证猪群的营养需要, 有针对性地做好猪群的保健工作, 保持猪舍的清洁、干燥, 良好的通风和适宜的温度, 避免在气候骤变多雨的天气长途运输猪只, 尽量减少猪群的各种应激反应, 提高猪群对疾病的抵抗力。

2 消毒防疫, 控制疫病传播

猪场要建立健全的生物安全体系, 有效控制人流、物流, 谢绝参观, 对买猪者和运猪的车辆要经严格消毒后才可以进行经营活动, 本场职工禁止吃非本场的猪肉。做好猪场舍内外的定期消毒, 场区和猪舍根据各场的具体情况, 每2-3d进行一次消毒, 场区消毒可用2%~3%的火碱, 猪舍内带猪消毒可用氯制剂、碘制剂、过氧乙酸等进行消毒。尤其要做好“全进全出”后空猪舍的消毒工作, 确保消毒效果。

3 发现疫情, 及时上报

每天要认真观察猪群, 如发现食欲不振、卧地不起、眼睛发红、体温升高、口鼻分泌物增多、呼吸异常症状的猪应立即进行隔离、诊断、治疗, 如疑似猪流感应及时上报兽医行政主管部门。

4 预防为主, 积极搞好防控

防控猪流感的关键, 主要是防继发性感染。一旦猪发生感冒, 如果治疗不及时或用药不当, 很快会发生继发性上呼吸道感染, 如支气管炎热进一步发展可转成支气管肺炎。因此要严格做好引进猪只的隔离、检疫工作, 并要进行严格的检测, 防止引入猪流感带毒猪。

5 对症用药, 实施有效治疗

上一篇:创新课堂教学下一篇:化学元素和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