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语文有效教学课堂

2024-07-25

建构语文有效教学课堂(精选十篇)

建构语文有效教学课堂 篇1

一、小学语文目标驱动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概述和方法

目标驱动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以教学目标为导向, 开展教学的设计、实施和评价效果。同时, 要求学生在教学目标的动力作用下, 学习语文基础知识, 提高语文素养。目标驱动教学活动是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 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促进教学效果的完美实现。

目标驱动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改进, 在教学中已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实施过程中, 目标驱动有效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在同学之间的探究、合作中, 帮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 体验成功的喜悦。语文课堂教学中, 目标驱动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坚持主体性、开放性、多样性、激励性等原则, 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下, 新课改要求教师发挥引导的作用, 启发学生的心智, 努力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精神和创造能力。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一项有目标, 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初会制定教学目标, 利用激励的形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最终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在目标课堂教学的实施中,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双向的, 不是单纯的以“教”为中心, 教师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确定后, 要具体分析学生的自身特点, 制定出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最后再一步步组织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方式使整个教学活动组成了有机整体,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 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实施教学活动, 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二、推动教师进行有效课堂教学

1.认真分析各教学要素教学活动的进行是一项复杂的活动, 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对参与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分析, 创设教学情境, 搜集教学中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同时, 在教学活动进行中, 教师要根据对学生具体情况的分析, 选择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时期和阶段, 在学生自由学习的基础上,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 在课堂学习结束后, 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业表现展现进行认真的评估和评价, 让学生采用自己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扬长避短, 相互学习, 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

2.推进课堂教学有效化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 推进课堂教学有效化实施。教师要实现在课堂中有效的“教”, 就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 根据学生和社会的变化创造出适合学生的问题研究。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首先要保持与时俱进的思想, 加强自身学习, 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不断完善自己, 拉近与学生精神上的距离感。课堂前后, 教师要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 备课写教案, 了解学生情况, 在课堂中, 认真完成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 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完成。

3.加强教师自身角色的转换教师在目标驱动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建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的目标教学中扮演着许多角色。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设定, 提出问题, 鼓励学生进行回答, 激发学生回答问题, 思考问题的热情, 最后再对学生的回答做出总结, 引导学生挖掘出更深层次的知识, 促使课堂教学向目标有效的模式转化发展, 最终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教学活动是学生知识储备和情感体验的建构过程。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 自制力差, 缺乏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精神。这就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 在课堂中, 教师可将任务学习放在活动中完成,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 要求学生参加速度比赛, 激发他们的热情, 锻炼他们的感悟能力和认知能力;也可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讨论争辩, 加深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在课下, 加强学生的写作锻炼, 提高他们的感悟和观察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 还要时常鼓励学生, 促使学生敢于在课堂中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并在问题的解决中, 适当评论、鼓励, 为他们创造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 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2.促使学生参与教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以问题导入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开动脑筋, 自觉主动地去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 形成课堂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参与, 不断探究的过程, 也是学生以问题为线索, 不断找寻解决方法的认知过程。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 就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平等、尊重、活跃的课堂氛围, 教师以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鼓励学生思考、解决问题, 首先要以尊重学生为前提, 以平等的地位来与学生进行问题讨论, 从而调动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

小学语文目标驱动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是现阶段我国进行语文课程标准改革的要求和发展方向。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是语文课堂学习的主体, 长久以来, 单一的教学方式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主动性。小学生的自制力较差, 自主学习能力不够, 教师有意识的引导,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主体意识, 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完成教学目标。建构目标驱动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也是在教学中达到教师和学生交流互动, 更好完成课堂改革的需要。

参考文献

建构语文有效教学课堂 篇2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由于我们不少教师错误理解了“新课标”的内涵,课堂模式改来改去,让人感觉无所适从,我们的课堂也被各种形式活动、探索、讨论、交流所充斥,最终却收效甚微。但凡公开课,教师总是尽量设计与众不同的教案,课件做的是越来越复杂,大有哗众取宠的意思。结果,一节这样的课,不仅要花费很多的人力和物力,而且还不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而当我们再次正确的理解了“新课程标准”,我们的课堂返璞归真,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这样的课堂才是真实有效的,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感受:

一、教师要充分解读文本,整体把握文意

文本是语文教学之本,课堂活动都要聚焦在文本上。语文课上的阅读,就是学生理解文本、欣赏文本、评价文本的过程。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教师首先要注意研读文本,对于课文的理解不能照搬教参了事,要广泛读书,深入钻研,要以一个读者的身份与文本(包括隐藏在文本背后的作者)对话。对文本要有独到见解,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思想感情、体验。叶圣陶曾说过“惟有老师善于读书,深有所得,才能教好读书。”教师只有在充分理解文本之后,才能在教学中整体把握文意,厚积薄发,深入浅出地启发学生对关键词语进行理解、感悟、品评、感受。帮助他们理解隐含在文字背后的重要信息。教师只有在充分解读文本之后,才会从容地面对课堂中出现的教师预设之外的问题,才能把握课堂偶然生成的契机,组织好教学。

二、简约的教学目标丰满的教学效果

简约的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不宜多面开花,找准一节课要解决的一两个问题;教学手段不宜过多,教学设计找准切入点,把握好课文的主线,课堂始终围绕主线进行面上的拓展教学。对于那些在课堂上无法实现和没有必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可以一语带过,大胆舍弃。

丰满的.效果。简约就是追求教学中的干脆利索,把课讲简单一些,但它同样有丰富的内涵,有深刻的情感。在有滋有味地进行语言实践中积累语言、丰富语感;在品一词一句中提升情感、丰富体验;在结合文本适度拓展中将文本置于更广阔、更开放的知识体系中,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深刻

三、以学生为主体

课堂上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教会学生阅读。课堂上师生都是阅读的主体。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与文本对话,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提高语文素养。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立足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本位。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还要关乎言语智慧、审美情趣、价值情操的提升。

四、合理运用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建构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一、认真研讨语文课程标准,让学生目标明确,学有实效

现阶段小学语文课程目标对“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同时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课程标准目标导向和相关的要求都十分明确,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要掌握的学习目标进行了有效的说明,为此我们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教师首先必须研讨和掌握相关的课标内容要求,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明确本节课要掌握的主要内容,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方向性的一步一步完成,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生成的更有时效性,教学效果才会更好。

二、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课堂教学生成高效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近年来,我们在教学中提出了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课堂教学一定要做到“以生为本”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热爱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何达成这样的目标,第一要素就是教师一定要学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如,我们开始一节拼音教学课,新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先唱一首由拼音组成的歌曲,学生尽情地唱完后情绪一下子就高涨起来,接着开始教学,孩子们的积极性就提高了,有兴趣去学习,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又如,要想在课堂教学上让孩子们乐于比着学习,我们通常让学生分成小组,由小组长带着大家去开展学习比赛,一节课经常是大家比得面红耳赤的,在研讨中达成良好的学习效果,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互帮互学中得到长足的发展,学生语文学习热情十分高涨,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精心设计学案,让学生学有时效,生成高效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当中,我们做教师的一定要转变观念,要不断适应当下信息化时代的要求,面对大容量信息的更换。做教师的首先要去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变传统的教教材去适应新形势下的用教材去教,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科书,并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用心去设计好每节课的教学方案,这样才可以促进课文教学的高效生成。多年来我们尝试在语文教学上进行了大量的信息化改革,通过电子白版教学,信息化走进了我们的课堂,让教师学会新形势下电子学案的制作,改变了传统的教案书写的方式,全部在电脑上制作课件设计好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现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上,一个个生动直观的多媒体课件的展示,让孩子们的视野开阔了,学生学习的情绪十分高涨,电子信息化教学让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了惊人的进步,如我们的教师以往示读的内容,是自己读,效果不好,现在大家都上网精选了一些名人和优秀教师的示范朗读,学生听了后收到更好的视听效果,可见信息时代的到来,促进教师学案设计的深层次变革,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让学生收到很好的学习实效。

四、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恰当进行教学评价,让课堂教学更有实效

小学阶段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在当下的教学理念当中,“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指导下,如何让学生在语文学习当中,得到最大的身心保护,从而去提高学生的学习时效,为此我们必须要关注对学生的评价,促进他们健康地成长,当下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当中,口头评价是贯穿于教学中的一种即时的、情境的评价,是教学评价中经常用到的。口头评价作为师生交流的有效方式,贯穿于我们课堂教学的始终。通常情况下我们教师的那些看似平常的话语,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新的空间。如每天的教学当中总会有不同学生的发言让教师感受到不同的惊喜,这样的场景当中我们如果适时地给不同学生的表现进行适时的评价,对于学生的心理会产生极大的影响,让他们产生心理暗示,如我曾经教过一个不喜欢说话的学生,平时上课总是不发言,一次他上我的课不知不觉中举起了手,我发现后马上让他发了言,并对他的发言进行了恰当的评价,我说听了你的发言让我发现了一个新大陆,你表达得十分流畅,我希望以后经常听到你的发言,通过这次表扬,这个孩子一下子变了,在以后的课堂学习中,扮演着一个很爱发言的中心人物,在他的引导下班级里类似的学生也学着敢于发言了。在现实教学中教师的口头评价是经常有的,但是我们往往会出现单调、重复、低效的现象,在教学中常会出现“好”“很好”“真棒”这样的泛泛评价,不能对学生产生足够的影响。因而教师在进行口头评价时一定要结合学生心理特点,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目标,让学生产生心灵的震撼,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更有实效。

综上所述,语文课堂教学只要我们学会“关注学生,以生为本”,有效设计我们的教学策略,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一定会生成实效。

参考文献:

建构语文有效教学课堂 篇4

一、找准知识系统中的两个点

第一, 找准课堂的支撑点。作为课堂的主导者, 教师认真钻研考纲、教材、考点难易度、试题题型等, 做到课时目标与对应考试内容的无缝对接, 环环相扣。现实的复习课里, 许多教师为了备课而备课, 感到复习课没内容上, 感觉学生上课也完全没有新授课的激情, 其实完全是对复习课的建构理念出现了误解。复习课切忌上成新授课的翻版获重演, 教师要认真研究, 找准每一节课的支撑点, 与学生知识体系的生成点, 重新搭建复习课知识模块, 谋求共振效应, 达成复习预期。

第二, 找准学生知识体系的生成点。找准学生知识的生成点, 教师必须做好家访、座谈, 与学生沟通, 与家长交流, 与学生共商谋略。重视平时观察, 重视作业的批改与评析, 阶段考试的批改与评析, 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分析、反思, 多问自己, 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呢?预设提问要符合学生的基本学情, 该提什么样的问题, 可以提什么样的问题, 学生能回答到什么样的程度, 通过这个问题的提出与探究, 学生能获得什么, 学生获得的与考试内容的对接是否符合预期, 这些, 教师在课堂建构时都必须考虑到。这样, 我们复习课的建构目标才是有意义的才是学生需要的, 才能有新意。正确把握学生理解、掌握考点的情况, 学生原有知识与考点的对接情况, 熟记每一个考点, 熟记每一个学生, 熟记每一个学生的知识储备优势和不足, 才能找准复习课的学生知识生长点。

二、简化知识系统中的课时目标

新授课要有明确的目标, 复习课也要有明确的目标, 而且目标要简单而清晰。目标简单清晰, 学生训练了一个知识点就可以掌握一个知识点。这个问题与扎实训练从某种程度上讲, 是重复的。单独提出来, 是因为笔者在听课中发现, 很多老师总担心课时密度不够, 目标繁杂, 思路不清。学生学得云里雾里, 自己讲得筋疲力尽, 收效甚微。但是许多考点对学生来说就是复杂, 怎么办?其实, 再复杂的考试知识体系也是有知识点构成的。教师在备课时只要及时处理好知识体系的分解, 以小达大, 以大达全, 以全达高。不求一口吃成胖子, 以简单的点的目标达成, 逐步形成技能, 逐步实现学生知识链的建构。

三、课内时间强化考点训练

第一, 教师课前的目标提炼。。语文教师要博闻强记备好课, 通古晓今善变通。让学生喜爱上你的课堂, 理解你的课堂, 从容面对你的课堂。这样的复习课才能正真的扎实, 不要搞玄虚。老师要知道学生哪里缺, 学生要知道老师想干什么, 教的目标是什么, 这样就能容易形成合力, 取得复习课的最佳效果。学生在课堂上想学, 并由此而习得某个知识点, 从而产生的成就感, 是任何快乐都无法比拟的。学生的学习兴趣驱动是实现复习课预期的第二要件。

第二, 学生扎实的进行考点训练。以阅读理解板块为例, 《大纲》提出:“整体感知文章, 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路, 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 能提出看法或疑问。”“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的评价。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读文学作品, 能感受作品中的形象, 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我们的每一节复习课以专题训练方式为佳。专题训练可是目标以加深理解知识, 并注重知识迁移的运用, 最终形成能力为线条。应注重强化阅读训练。教师在组织复习时, 视角不应再是一篇篇的文章, 一道道的试题, 而应是初中阶段一连串的知识点、能力点。为了巩固这些知识点、能力点才编制一些试题让学生训练。

第三, 还学生扎实的读书时间。复习课要达到的是知识点的生成和能力点达标, 扎实训练, 是唯一的策略, 无捷径可言的。同一个文本可以用1节课, 也可以用10节课, 文本永远是文本, 目标要不重复, 要有针对性。从某种意义上讲, 重复使用同一个文本, 还可以节约学生整体感知的时间, 效率更高。“善歌者使人继其声, 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终生学习极为不利。

四、全面整合学法谋求举一反三

取法课内, 取材课外。忽视“课内”的现象既是脱离文本, 也是教学改革轨道偏离。我们语文教师一定要有非常清醒的认识, “课内25分钟, 课外20分钟;课内一篇课文, 课外一篇课文, 这不是衔接, 是违背语文规律的乱接, 语文教学与生活相联系才是课内外衔接的本质。说到“接”, 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拓展, 这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为何拓展, 拓展的目的是什么, 明白这两个小问题是我们教学拓展的前提, “课内外衔接是为了把课文学得更好。” (刘国正语) 。课内举一, 课外反三, 反三是拓展, 是迁移, 须知反三也是为了更好的记忆、理解、运用课内之一。教师要从课时时间分配上安排好“取法”与“取材”辩证关系。

参考文献

[1]崔芬娣:《内引外联相得益彰——小学阅读教学课内外衔接策略研究》, 《中国校外教育·高教 (下旬) 》, 2009年第14期。

[2]陶华坤:《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我校管理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教学与管理》, 1997年10期。

建构主义对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启示 篇5

增城中学

周波

语文阅读教学是个令人沉重的话题。早在1978年,吕叔湘先生就因此感慨:“十年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二十多年来的语文教学改革中,阅读教学方法的改革尤引人瞩目,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多不胜数,流派纷呈;许多相关理论也相继引进或兴起,出现了不少成功的个例。然而,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状况却未因此改观,改革的热闹与实效形成了鲜明的反差,阅读成为当前教学最弱的环节已是不争的事实。问题的症结到底在何处呢?学界人士认为是忽视了语文学科“人文性”。但我们认为,这只是一个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多年来的语文阅读教学改革还没有真正脱离传统教学理论的束缚,其表现是过分注重教师对文本教法的研究(教材钻研得深不深),过于强调教师“教”的作用,因此以情节结构分析为中心的“讲授型”和“讲问型”课堂教学程式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教师的“教路”跟着文章的思路走,学生的“学路”则跟着教师的“教路”走,“学”成了“教”的附庸,学生成了教师思维的俘虏――一句话,重教而轻学。显然,要改变阅读教学尴尬的局面,必须先来一个理论上的转变:由研究“怎么教”变为研究“怎么学”,即以先进的学习理论为指导,构建全新的阅读教学模式,使语文阅读教学真正发挥素质教育的功能。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简介

形成于七十年代末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逐步取代了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对传统认识论提出了革命性的挑战。这种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生的认识思维活动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是学习者通过自身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与外界(读本,生活等)进行交互活动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等待知识传递和灌输的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建构者;教师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用情境呈现问题,设计开放的学习环境,以启动学生的思维并使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而,传统的“讲授型”和“讲问型”课堂教学活动应该结束,取而代之的是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

启示一:语文阅读教学应该还课堂于学生

阅读是读者领会文本、发现问题、创造意义的一种思维活动,从发现的角度而言,文章的意义是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发掘出来的,“文章未经阅读前,只是一个多层次的语言框架,其间的‘空白’,有待于学生去发掘、填补和阐析”。它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学习经验来主宰自己的思维活动,建构新的知识和意义,达到个性鲜明的深刻理解。课堂阅读,到底是谁去读?谁是阅读的主体?毫无疑问,必须是学生。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建构新知识的主体。然而传统的阅读教学则完全忽视这一点,它首先强调的是老师读,然后要求老师把读的结果按一定的巧妙的程序和问题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并接受,即所谓“先教后学”。这无疑背离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因而我们有必要重新认清阅读教学的目的,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确立新的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

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什么,这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阅读教学是要让每一个学生学会读,使他们通过读来实现知、情、意、心等不同层面的发展。叶圣陶先生很早就提出“应发展儿童的心灵”,北大钱理群先生亦提出语文要“给孩子一个精神的底子”。在语文阅读课中,人的价值、情感、思维应得到尊重与发展。学生在阅读活动中,不应该接受精心设计的提问和机械的训练,而是要成为自己精神的主人,从文章中吸收人文的养料,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即知、情、意、心各方面的素质,做到善于阅读、善于审美、善于创造。这正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语文阅读教学提出的要求。基于此,课堂教学应坚持自主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及联系性原则。简述如下:

自主性原则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让小马自己过河”——自我计划、自我发现、自我感悟、自主建构、自己结论,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读者,回归阅读的本位。叶圣陶先生曾说:“学生不甚了解的文章书本,要使他们运用自己的心力,尝试去了解„„”特级教师周一贯老师也说:“阅读能力不是靠老师讲解学到的,而是在自主阅读中慢慢培养出来的”。阅读教学,本该如此。

差异性原则是指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学生对阅读对象的接受程度及新知识的建构质量由读者的文化、经验决定。学生是以他自己的经验、态度、情感和意志带入阅读对象而建构意义的,因此阅读的过程及结果应该体现读者的主观性和个性。我国古代学者有这样的观点:“作者以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这里的“自得”,就是指读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和创造。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性、社会性”,这就决定了课文有较大的模糊性、主观性、多解性、差异性。一篇课文连老师都有不同的理解和教法,更不用说班上几十个不同思想和个性了。

开放性原则表现为课堂内容的开放和学生思维的解放。教学形式上提倡“散文化”教学,形散而神不散,重视学习过程的丰富性和教学细节的灵活性。教学内容上提倡学生独立思考,养成学生多角度研究问题的习惯,鼓励求疑、创新,允许学生对课文有不同的看法,“提倡尊重心灵舒展、精神个性。”(李镇西)使课堂具有一种海纳百川的气象。在阅读结果的评价方面,也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联系性原则一方面指要在阅读中,让学生联系自身的阅读背景、经验和知识储备来进行新知识的建构和对文本意义创造。另一方面则是,课堂阅读不应只就课文而论课文,而应“把时代的活水引入课堂”(于漪),让生活与课堂链接,有了生活,才会给学生的思维以广阔的驰骋空间,为建构新的知识和意义提供更好的情境。

启示二:教师的作用在组织指导学生阅读

必须指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并不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作为课堂的主要媒介,教师的作用在于:1引导学生自主解读文本;2相机诱导、适时开导、及时疏导;3 搭建正确认知的桥梁。对教师而言,主要是如何组织学生的阅读活动。我们的实践体会是: A在情境的创设中引起阅读的兴趣。

生动活泼应成为课堂的重要特征,如果一堂阅读课让学生倍受煎熬,那么就丧失了它应有的价值,实施情境化教学,创设美的境界,阅读才有吸引力,才具有精神意义。因此我们注意在情趣上下足功夫,以影视、音乐、美术、幻灯以及语言描述、故事叙谈、问题设境等许多手段驱遣学生的想象,激活阅读思维,激发学习情感,唤起学习需要,如此课堂就成为一个“情绪场”,教师便教得轻松,学生便学得主动。B在教师引导下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阅读的第一步是自主阅读、整体感知,取得阅读的突破点:文章呈现了哪些人、事、物、情、理?给人的视觉与思维以较大冲击的关键信息在那里?深刻而“难以说清”的印象是什么?这个时候,教师必须予以读法的指导与思维的引导,调动学生的阅读积累、知识经验,使自主阅读成为可能。引,重在引发学生的思考兴趣与欲望;导,重在主导学生的阅读方向以及疏导阅读中的阻塞。如此,阅读的主动性强,积极性高,阅读活动才能成为学生思维与心灵共同参与的游戏,阅读才能走向作品深处,建构新知识的目的方能达到。

C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质疑解难 我们认为:阅读的过程应该是合作学习的过程,多方面的信息勾通、阅读经验的交流、知识的互补,可以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精神,更可以为新知识的建构创造平等和谐的情境。因此,我们非常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常常以四人为一组(考虑阅读经验、知识背景的搭配),以此展开讨论分析、广泛联系、质疑问难,由点及面铺张思维,综合归纳,从而进行新知识的建构和对文本意义创造,把握文章的深层内涵,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过渡。D在个性理解的基础上表达感悟

学生对文章有了较深刻的理解之后,教师还应进一步将阅读活动引向深入,或对思想、情感、语言、风格加以鉴赏评价,或使课堂与社会生活交汇融合,或与他文对比评品,或共同抒写阅读感受,将阅读活动导演成语言文字、思维意识、思想情感的舞蹈,将阅读活动引向学生的心灵深处。同时,这个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来的成功感,也将优化其品质结构。E在活动与迁移中尝试创新乐趣

课堂就是要学生活起来、动起来。课堂的活动与阅读的迁移,是学生抒发情感、活跃思想展示智慧的主要途径,更是学生发挥创造精神的时候。只有在活动与迁移中,学生的智慧、灵气、创造力才能得到充分的扩张,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要求学生以情带读,以读悟思,以思启智,激发其主动性和创新潜能,促成其创新精神、创新性格、创新习惯的养成。

启示三:应按学习心理过程设计教学程序

优化教学设计、改进课堂结构是阅读教学改革的重心,教学程序怎样设计,我们可以根据学生认知心理的过程,即“感知——分析——体悟”的过程,来思考和确定阅读教学的程序,建构以“调动主体,感知文本——发挥主体,自主建构(赏析)——发展主体,体悟生活”的课堂阅读模式: 1调动主体,感知文本。

阅读之始,学生不一定能马上进入课堂角色,处于被动接受、消极阅读的状态,缺少阅读的内驱力。因而要遵循自主性原则和差异性原则,用情境问题启动学生的思维,支持并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阅读任务的制定与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中来,从“要我读”变为“我要学”,增强其自主阅读意识。2发挥主体,自主建构(赏析)。

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在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学生能自觉自愿地开放自己、平等表达、自由品评、心灵不羁、互相合作、共同分享,这样一来,课堂就不仅仅是课堂,而是生活本身,阅读便成了一种愉悦心灵的交际活动,学生在阅读中培养了自信,提高了兴趣,升华了情感,精淬了思想。于是,原来的“我得读”变成了“我能读”。3发展主体,体悟生活。

“有效”语文教学的建构策略 篇6

一、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有效教学的前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姓“语”名“文”,学语习文是语文教学首当其任的任。从我国语文教学所经历的“诗教课程”主流到“文教课程”主流的发展历程,也足以看出我国历来把习诗学文与治道教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教者应准确把握语文学科“ 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结合“ 三维”目标的要求,在吃透文本的基础上,明确教材的编排意图,从整体上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表达方式,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实施有效教学。例如,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将“以读为本”作为主线贯穿全文始终,运用富有激情的语言调动和激发起学生的朗读情感。整个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伴随其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得到了充分地体现。具体体现:1.让朗读与悟情融为一体。2.让心情与感受“写在脸上”。3.教者激情示范朗读。此时,再通过教者的“以情激情”,提升了学生的“以读悟情”。

二、彰显主体教学形态——有效教学的关键

所谓“主体”,哲学上原指“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在教育上,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为教师“以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发展的过程。因此,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者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定目标,并根据目标进行预习、尝试、操作、探索、归纳等。要努力做到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教师不教;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教师不替代;凡是能让学生自己讲的,教师不暗示。从而把“问”的权力放给学生,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

1.鼓励质疑提问。古人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并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课堂上要让学生思,必先教有疑。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积极鼓励学生质疑提问,从而激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习。例如,教学《生命的壮歌》一课时,笔者积极尝试让学生自主学习,鼓励质疑提问。进行全班交流时,针对学生的提问,教者并不急于回答,而是请同学来回答,需要教者补充时再作讲解。通过学生的“一问一答”,学生已能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知道了蚂蚁和羚羊的逃生方法,并深深地体会到了文章中所蕴含着的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

2.提倡学合作学习。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式学习既是“课改”新教学理念,也是实施新课程的新教学行为,同时也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组织形式。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小组或团队为了共同的任务,既有明确分工又有相互协作的互助性学习。教学实践表明,通过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开展,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利于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及团队精神的培养,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扎实文本语言训练——有效教学的保证

语文课是以语言训练为主要特征的课程。有效语文教学就是通过教师的强化训练,让学生扎扎实实地品味语言, 实实在在地训练语言。从而引领学生经历一个认识由浅入深、逐渐丰富的真实的学习过程。实实在在的语言训练应寓于读、说之中。这之中要有字词、句式的训练,要有动情地读,深情地说,还要有忘情地诵。

1.强化识字。小学阶段是识字的重要阶段。识字量的达标,识字工具的掌握,识字方法的运用,汉字的优美书写和体会,识字和写字良好习惯的养成等,都是在小学阶段完成的。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应以汉字的认读、书写、积累、运用为基础,着力解决好学生的识字关。尤其是在小学的低中年级段更应加强重视。

2.落实诵读。“诵”即为背诵,“读”即时阅读。“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张田若先生曾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诵读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积累。实践表明,落实文本的诵读,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多种感观的投入,促进学生全身心地沉浸于语言环境之中去口诵心惟,从而达到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的学习效果。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就是教学。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强化实践总结,通过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的质量的目的。反之,没有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即使有理想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其结果也只能算是纸上谈兵。

【参考文献】

【1】. 白建华;让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J];山西教育; 2001年06期

【2】. 杰里布罗非; 有效教学的基本原理[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4年07期

刍议中职语文有效课堂的建构策略 篇7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有效课堂

中职教育以培养各级各类技术型人才为宗旨。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已不仅仅限于单纯的技术层面。重视人的综合素质的趋势日益明显。因此, 中职教育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同时, 还应该注重学生其他方面的素养, 即品格、意志、道德等非技术层面素质的培养。教育应该培养出有思想的人, 而不是机械的、工具的人。中职语文课应该担负起这一任务, 这也是中职语文课应有的功能。

然而, 中职学校相当一部分人一味重视专业课的深造, 只重视专业技能的发展, 而忽视了将来就业所必备的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之一的语文学科的学习, 导致部分毕业生基本的语文素养 (如表达交流、公文写作等) 都非常欠缺, 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中职语文教学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地位被严重弱化, 教师教学目标模糊, 课堂无序低效, 评价标准过于单一等问题。那么, 如何才能使中职语文教学真正发挥其有效功能以适应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求呢?笔者认为, 可从以下五方面做起, 打造中职语文有效课堂, 让其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更新教育理念, 营造和谐氛围

理念决定行动, 行动影响效果。中职语文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 营造和谐氛围, 带领学生师生互动, 放飞心灵, 共同成长。语文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即导演与演员的关系。要当好一名出色的“导演”, 首先要求教师对“剧本”———教学内容了如指掌。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比赛、分组学习的形式, 有分工也有合作, 师生一起探讨, 和文本对话, 和作者对话。课堂上学生自由发言, 师生平等对话。提问要有针对性, 巧妙设计问题, 善于启发引导学生思考。有些文章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 可经常举办朗诵比赛。口头表达能力也很重要, 课前三分钟演讲, 举办演讲比赛类活动, 对提高学生口语能力大有帮助。有些小说戏剧可以让学生现场表演, 让学生走进作品, 走近人物心灵, 更好把握人物形象, 同时也增添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运用现代手段, 改变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能够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上给学生以直接的冲击。利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改变传统黑板与粉笔教学中的机械性, 而且可以不断消除学生的审美疲劳感,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让知识的传授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如教学《故都的秋》一文, 通过课件的形式, 学生从背景和画面中就能形象直观地欣赏各种富有特征的秋景, 有助于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除此之外, 中职语文教学应当多开展诗文朗诵、主题报告、演讲会、课本剧、社会调查等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三、采取灵活措施, 构建特色教材

要构建适合中职生发展的特色内容, 教师必须做好“拆、补、立”。“拆”就是根据学生的基础和需要对教材进行调整, 删减“繁、难、偏、旧”的内容。中职生大部分是以“技术工人”的角色进入社会, 很少有人从事理论特别是古籍的研究。所以中职生只要能够借助工具书读懂浅易的文言文, 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优秀诗文名篇就可以了, 所以老师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应适当删减。此外, 中职语文还要淡化语法和修辞教学。“补”就是指对学生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没有掌握好的一些必需的语文知识进行“补课”, 包括字词句篇等基础知识。“立”是指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和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 要让时代产生的新词语进入课堂。另一方面, 传统内容要教出新意, 用新生活去赋予传统的内容以时代的气息。其二, 通过对传统课文的学习形成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 形成规划人生与自我的能力。其三, 树立对语文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的教学观。例如:加强阅读、写作、口语, 交际等方面的语文训练, 切实使语文水平与时代同步。

四、加强综合训练, 打造实用人才

语文教师要加强对中职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 着重培养学生在口语交际中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 如尊重对方、谈吐文明等。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 要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 使他们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质。可就如何推销、导游、采访、洽谈等设置模拟应聘、模拟面试的情境让学生练习, 而不应只做知识性的介绍。要突出应用文的写作训练。中职写作教学应密切联系社会实践和学生实际, 坚持写作的社会性和应用性。求职信、自我介绍、计划、总结、条据、启事、合同、协议等常用的应用文, 能为中职生走向社会后处理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供直接服务。要让学生知道应用文概念准确、表达平实、语言通晓,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语言风格, 如《合同》的措辞公正, 《布告》《通报》的用语严肃、果断等等。

五、突出语文功能, 提升人文素养

有效课堂需要丰富充实、乐读趣学的知识为载体, 达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结合, 思想性和趣味性统一。强调语文的人文性, 就意味着学习语文除了要不断提高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外, 还应广泛地吸收人类文化,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通过发现、感受、领悟自然人生、艺术科学的美, 逐步内化为自身的美好情感、高尚情操和良好的道德修养, 为中职生的全面、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语文教学要取得成功, 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迪学生的智慧。中专课堂教学不是盯着分数走, 少了很多约束, 有很大的灵活性, 加之语文本身就是人文性学科, 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 对现有教材作灵活处理, 择取学生感兴趣的文章, 可读可教性强、实用性强的篇目进行授课。要发挥团队力量, 编写校本教材, 充分挖掘校内资源。同时也可充分开发课外教学资源。如在制订授课计划时, 删减了一些年代久远的议论文, 还有晦涩难懂的议论文, 着重挑选小说、散文、诗歌名篇, 另外在课外选用了一些名作新作, 或学生推荐的作品。这样, 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高涨, 积极融入课堂学习, 反映良好, 效果显著。在课堂上有基础知识的学习, 也有对文学作品的欣赏。

有效设问,建构有效的课堂教学 篇8

一、课堂设问的作用、地位和现状

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中始终贯穿有效的课堂设问, 不但能使学生巩固已有的知识和技能, 及时反映出教与学两方面的信息, 并能够激励学生以极大的积极性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启发全体学生的思维, 发展学生心智技能,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进而有效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技能的进一步提升。可惜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达到有效设问的层次, 其现状是大都往往流于形式, 为问而问。课堂气氛热闹, 但效果很差。对预设问题与课堂生成资源缺少深层思考, 或者说没有做到对课堂设问的细化。

二、课堂有效设问的原则

1. 明确的目标

在进行课堂问题的设计时, 一定要以达成教学目标为唯一指针。既要讲究提问的语言艺术, 更要以落实教学目标, 完成教学任务为宗旨。因此, 可以根据预设的教学要求, 拟定目的明确的提问。这些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意识, 鼓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增强学习的动力。

2. 清晰的层次

课堂问题的设计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规律, 循序渐进, 充分体现科学的严密性、科学性、条理性。课堂设问如果偏难, 往往会造成只有部分学生参与, 形成“启而不发”;偏易, 如只以“对不对”“是不是”设问, 就激发不出学生思维的火花, 产生学生“不屑一顾”的负面情绪。

3. 启发式的诱导

一般来说, 课堂设问宜曲不宜直, 要从目标的侧面来设计出切入口。让思维上来一个小小的弯, 这样就比较容易激发出学生解惑的欲望, 既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 又能影响学生把直线式思维改成曲线式的思维模式。

4. 适当的难易程度

课堂设问不单单是一种语言艺术, 更要适时适度, 恰到好处。过于浅显简单的提问, 就缺乏思考的价值。学生集体式的随声附和并不能反映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只会留下一个虚假的“闹市”的表象。超过学生认知能力的设问, 又会使学生“临渊羡鱼”, 望而却步, 挫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三、课堂有效设问的具体策略和案例

为了使设问达到预期的目的, 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教师就得掌握一些课堂设问的具体策略。

1. 课堂预设的问题要明确连贯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首先要非常明确, 能让学生清晰地理解接受。因此, 所设问题要尽可能集中在重点内容和关键处。应该从实际现象、日常生活或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符合学生认知结构的问题。

2. 课堂设问既要有停顿, 也要有速度, 应疏密有致

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在抛出预设的问题后, 往往会稍作停留, 环顾全体学生。他会根据学生的一些非语言的肢体动作判断出学生对问题的情绪反映。如:学生举手就表明他对问题有很大的把握;如果嘴微张, 身体稍向前倾, 眼神有力或抬头微笑, 也说明他已经知道答案;如果他低头或者躲开老师的目光, 那就表明他还没准备好, 不可能回答。教师提出第二个问题的时机速度就要靠这些迹象作出调整。容易的问题要快, 难一点或者复杂点的问题停留时间要相对长一点, 语言要慢而清晰, 要鼓励学生相互讨论, 交流。

3. 课堂设问时教师要有所提示或探询

提示是为了帮助学生回答较复杂的问题而作出的暗示性的语言表述。提示出解决问题的方向, 引起学生进一步思考, 从而更完整正确地回答问题。

探询是教师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最初的答案, 更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观点, 其目的是尽量发展学生评论、判断和交流的能力。

4. 课堂设问后, 教师要及时作出强有力的反馈

在课堂上, 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途径和手段启发学生的思维, 要“听其言, 观其行”, 及时而准确地评价。恰到好处的表扬和赞许, 会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恰如其分的批评与否定, 也会使学生及时修正自己思维上的错误。

基于建构主义的有效课堂教学 篇9

一、点击课堂误区

1.“热热闹闹”的课堂表象限制了教师对学生知识以外的其他发展的关注

新课改下, 我们常见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设置很多问题情境,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问有答, 或讨论或交流, 教师将课堂组织得“热闹非凡”, 将学生调整得“兴趣盎然”, 但检测学生实际掌握知识和能力发展情况并不理想。究其原因, 教师在备课时, 未能抓住完成该课教学目标的关键条件, 像这样看上去热闹, 却未能完成预定认知目标的课显然不能称得上一节好课。另一方面, 如果老师为了完成认知目标, 而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忽视了学生情感的课也不能视为一节好课。认知性任务不是课堂教学的唯一任务, 教师不应只关注知识的有效传递, 而不考虑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不仅包括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也包括各种能力的发展及个性的发展。

2.“丝丝入扣”的教学设计束缚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通常的英语评课标准, 往往强调教学进程要安排合理, 教学环节井井有条。许多研究课, 教师不敢拿出原汁原味的课, 就是怕专家同行们说自己设计的课“漏洞百出”, 说自己水平低。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作出回答, 努力引导学生得出预定的答案。整个过程就像是上了发条的钟表, 什么时间讲课、什么时间提问、什么时间操练等都设计得丝丝入扣, 教学过程好似一杯淡而无味的水, 听后不是让人拍案叫绝, 为之喝彩, 而是让人觉得索然无味, 倍感失望。 “贵在得法”就体现在教师如何做好学生学习和探究的促进者、启发者、指导者和合作者。我们也常常将教师的现场应变和调控能力看做教师教学智慧和教育艺术的重要标志。

3.“样样俱全”的课堂结构忽略了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

实际教学中, 我们发现许多课堂的教学环节仅仅是为了迎合新课标的要求而设计的。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合理、课堂提问简练、方法应用恰当、板书设计美观、语音标准流畅等等, 对照评价体系显得十分完整。其实, 课堂教学既然是为了学生的学服务的, 就必须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实际需要来设计, 让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让其身心愉悦地成长。相反, 如果让所谓的多媒体教学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让所谓的规范扼杀了学生的灵性, 让所谓的表演成了机械模仿的代名词, 那才是一堂既可悲又失败的课。

二、溯源建构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被认为是目前最具前景的学习理论。20世纪前半叶, 以美国教育家杜威 (J.Dewey)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J.Piaget) 和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 (L.Vygotsky) 三位先驱为代表的思想对当代的建构主义有很大的影响。他们认为人的认知能力是发展变化的;思维的形成是经验的, 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联系;外部世界不仅可以认识, 也可以建构, 这为建构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在20世纪末, 建构主义备受关注, 它对人类的认知过程作出了新的诠释。人对知识的获得不是被动接受, 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人的观念和见解的形成不能从一个人传递给另一个人, 只能是学习者主动积极地去发现, 并在这一基础上进行知识的重建, 使之成为自己的知识。这种有意义的学习只能是根据个人的先前知识或经验, 通过个人积极的探索来完成。也就是说, 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经历和社会环境来建构个人对世界的理解。它主张以学习者头脑中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建构主义者认为, 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 在日常生活和以往的学习实践中, 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经验和自身的观念。今天的教学活动不能忽视学习者在社会互动环境中对学习过程的个人理解, 因为学生一开始就把他们的信念、理解、文化实践带进了学习中, 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意义。

心理学家维特罗克 (M.C.Wittrock) 认为, 在学习过程中人脑并不是被动地学习和记录从外界输入的信息, 而是通过长时记忆对信息进行选择和推断, 主动地建构对信息的解释。可以说, 建构主义的核心思想就是人们基于已有的知识去建构和理解新的知识。每个学习者都以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信息进行编码, 建构自己的理解, 而原有的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 所以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 学习过程也不是单纯的信息输入、储存和提取, 而是新旧经验的冲突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 完成“同化”和“顺应”的过程。“每个人的经验和对经验的信念不同, 因此对外部世界的理解和建构也不同。但是, 学习者通过合作可以使理解建构更加正确、丰富和全面。”

三、探骊有效教学

上述的建构主义的这些观念为我们探讨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有效课堂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用建构主义的观点来看, 一节课的效果首先应关注学生掌握得如何。因为知识是不能传递的, 教师传递的只是语言信息, 知识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获得。也就是说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 谁也不能代替。因此, 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以保证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促进学生主动建构。

建构主义认为, 只有学习者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形成与获得所希望的成果相应的预期时, 学习才可能是成功的。教学中, 笔者引导每一位学生根据每一个模块 (module) 、每一个单元 (unit) 的特点明确语言学习的目的, 制定可行的知识技能达成目标。学生目标明确, 学习的欲望强烈, 课堂上容易保持高度的专注, 主动参与分析、推理、综合、归纳等认知过程, 主动寻找或创造机会进行语言交际训练, 主动做好思辨、迁移等探究学习, 主动拓展与语言学习相关的知识。同时学会自我评价, 及时对自己的学习计划进行有效调控。

我们应该看到, 学生知识建构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的英语基础、生活经验、思维水平、认知风格和家庭背景等都会导致意义建构的差别。这样的差别为课堂教学的动态生长提供了鲜活的、有价值的课程资源, 从而呈现出课堂教学过程中建构内容的丰富性、建构过程的交互性、建构形式的开放性、建构结果的生成性。

2.有效课堂教学应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的过程

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所建构的理解意义是不一样的, 也存在着局限性, 只有通过意义的共享与协调才能使理解更加准确、丰富和全面。因此, 在学生学习中的交流应该是多向的, 而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交流。课堂教学中不仅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 还应包括学生之间多层面的合作互动。换句话说, 知识是合作掌握的, 学习是学习者、教师和其他学习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与人合作学习是社会策略的一个特点。学习语言的目的在于交际, 离开了与人合作就失去了学习语言的意义。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多提开放式的问题, 而不只是选择题和判断题, 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学生对材料意义理解的结果难免有差异, 形成不同的观点, 应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合作互动是一种共享, 共享知识、共享智慧、共享经验。互动, 昭示着民主、平等, 学生有独立的人格, 有自由的意志, 有舒展的生命, 有表达的空间。张扬个性、生发灵性、让互动过程中每一个场景都成为积极的生命流动中的驿站;在彼此交往的过程中认知、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进行交流与碰撞、沟通与合作、激发与感悟, 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共生、相互促进。只有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 也只有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 才能做到“以参与求体验, 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 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为发展的即时感受大都表现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深得吾心;表现为怦然心动、浮想联翩、妙不可言;表现为内心的澄明和视界的敞亮。这样才能激发师生个体生命的鲜活, 从而在合作互动、充满人文关怀的背景下实现生命成长。

3.有效课堂教学应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时间和空间上的保障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建构受时间、空间和环境的影响, 知识离开了时间、空间和环境就失去了真实性, 对于学习者来说也失去了意义。高中英语教学完全有条件为学生提供真实的阅读材料和学习环境。把教学活动与实际问题挂钩, 让完成任务的目的成为学生学习从属知识和技能的内驱力, 解决问题的实际需要将促使学生主动去建构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学生在面对一个新问题时, 首先要独立思考, 尝试用一些方法对该问题展开探索。小组交流时, 学生需要让别人理解自己的解题思路, 同时还要努力了解他人的解题思路, 并不断回顾和反思自己与他人在解题策略上的相同与不同, 对于错误的, 需要找出错误的原因, 对都正确但方法不同的解题策略, 需比较不同方法之间的特点, 优化解题策略等。这些都是学生进行知识建构的必要环节, 教师必须给予时间上的充分保障, 这样学生知识建构的质量才会提高。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还要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空间上的便利。这里的空间主要指学生座位和学习小组的安排。合作学习时, 编组一般要小。因为从理论上讲, 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的机会是随着小组人数的扩大而减少的。可以安排同桌两人小组、前后两桌四人小组、相邻课桌六人小组 (可以改变“秧田型”的空间结构) , 具体的小组规模可以根据讨论议题、讨论时间而定。小组活动时课桌椅的摆放允许灵活多样, 如固定排列、组团式或圆桌式, 目的在于有利于合作和互动, 便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生成。在小组人员构成上有同质和异质之分。异质成员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形成异型交流结构, 形成互补机制, 能使小组成员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亦有利于资源上的共享。

4.有效课堂教学旨在使学生形成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从建构主义的观点来看, 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真正的理解, 而不是表面上的理解。在课堂上教师想通过提问“Follow me?”“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来判断学生是否真正理解, 就会变得毫无意义。学生是否形成了深层次的理解, 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

(1) 能否用自己的话去理解、表达所学的知识;

(2) 能否基于这一知识作出推论和预测, 解决有关的问题;

(3) 能否利用这一知识解决变式问题;

(4) 能否综合多方面的相关知识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

(5) 能否将学到的知识迁移到实际问题中去。

此外, 作为工具性的英语语言学科, 要达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高中生还需在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语言技能及语言应用能力方面进一步提高。

5.有效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学生对自己及他人学习的反思

建构主义强调, 学习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 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 形成自己的见解。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习者不断监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厘定自己与他人的优劣, 判断自己的进展与目标的差距, 反思自己学习过程中的缺失, 采取各种增进和帮助思考的策略等。为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 即培养反省认知的意识, 引导学生思考:我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想?我的解题思路是否最佳?是否有更好的解题方法?今天学的这些知识之间有何联系等等。通过这些问题, 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反思的意识和习惯, 反思自己, 借鉴他人。有专家甚至将一个人是否具有反思的习惯作为一个人是否聪慧的指标。由此可见, 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自我监控与反思能力的培养无疑又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向度。

6.有效课堂教学应使学生获得对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和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 它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好好学习的愿望。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 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事实上, 学生学习任何知识、接受任何信息都是带有一定情感的, 而情感的投入与学生获得的体验密切相关。积极的体验会使学生不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需要, 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并从学习中获得兴奋和快乐。积极的体验建立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之上, 建立在学生感受知识的力量之上, 建立在不断的成功与进步之上。建构主义教学观特别强调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每一次成功与进步的评价在促进学生获得对学科的积极体验的重要性和引领作用。许多学生在刚开始做书面表达训练时, 难免有畏惧心理, 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习作时, 都要设法给予鼓励。任何学生都有自尊心和荣誉感, 都希望自己的英语水平和能力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赞赏。如果老师给予习作充分的肯定, 学生就会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从而增强前进的信心。当然, 给予典型错例恰如其分的点评也是十分必要的, 让学生矫正错误, 掌握规范的英语表达。此外, 教师本身要充满激情, 用满腔的热情去感染学生, 去点燃学生情感和思维的火花, 全神贯注于课堂教学,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最大限度释放师生的潜能,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有效教学不仅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应然诉求, 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广大英语教育同行们在英语教学的实践中, 唯有与时俱进、更新观念、不断探索、大胆创新、敢于超越, 才能不落窠臼, 真正实施有效课堂教学, 也才能建构鲜明的教学个性, 进而形成教学特色和风格, 才能出现新课改下有理念、有内涵、有灵动、有活力的英语教学的价值取向, 达到艺术教学的崇高境界。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 (5) .

[2]高文.建构主义学习的特征[J].外国教育资料, 1999 (1) .

[3]张春莉.从建构主义观点论课堂教学评价[J].教育研究, 2002 (7) .

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建构 篇10

一、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习主动性

新课程条件下的初中生物教学应该基于教学问题和教学情境。在传统的教学中,基本上是教师讲原理,学生背条条。对生物现象的理解和运用都是依赖课堂学习的知识。在这种严重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教学导致学生对生物教学缺乏兴趣,学生缺乏主动探究的学习热情,学习效果一直不好。由于学生对教师所讲解的内容一知半解,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只停留在教师的描述阶段,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不会超过教师的讲解底线,因而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挥造成极大障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具体的问题情境,将有效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使学生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从而引导学生强化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人的骨骼这一章节时,教师要把生物教学课堂演变为生物研究室,以人类骨骼模型为基本教学素材,带领学生展开对人类骨骼的认识,通过眼见为实的观察和直观的知觉感受,使学生清楚认识骨骼的结构,以及在人体中的具体位置,从而使学生建立人体骨骼的整体概念。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在进行细胞有关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先不向学生介绍这一原理的具体内容,而是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进而找到问题解决的原理。教师可以首先列举一系列的生活常识,例如,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嗑瓜子一段时间后,会觉得嘴唇发干。学生都知道这一现象,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并不清楚。再如,市场的小商小贩在卖青菜时要不停地在青菜上撒点水,这又是为什么呢。实际上,这些发生在学生生活中的现象最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兴趣。如果我们在教学中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这些生物现象作为教学情境展示给学生,启发学生去思考和探究,对于学生的学习会有很好的帮助,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在一定情境下去引导学生学习,会达到超出预料的学习效果。

二、加强生物实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生物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实验是人类开展生物研究的重要手段,在生物教学中,实验的作用同样能够得到有效体现。生物学较多涉及到事物的发展、演变过程,以及在发展过程中的特征,这些内容在生物教材上,多以文字性的描述出现,缺乏形象化的再现过程。生物的生存与发展是有规律的,但不同的生物在发育和生长过程中又有不同的生物现象。可生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很难用文字和图片简单的描述出来。要让学生能感知生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就需要创设教学情景,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生动具体的形象,把静态的图片转化为动态的变化过程。

例如,在学习细胞分化的教学内容时,学生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可细胞很微小,多存在于生物体内的,细胞的分化很难靠肉眼去观察。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都是通过显微镜让学生观察细胞的分裂以及生成过程。但由于细胞的分化过程,很难观察清楚,如果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细胞分化的过程用课件模拟出来,学生就能很清楚地看到细胞的分化过程。

生物学与实际生活之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生物学习素材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要启发学生深入观察身边的现象,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身边的生物学习资源,使生物学习回归生活,使生物知识用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以此拓宽学生的生物学习范围,开阔学生的生物学习视野,同时也使生物学科的实用性得以体现。

例如,我们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很多问题都与生物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是学生没有意识到以生物学的眼光去看待问题,这就要求教师给予学生较多的引导,诸如普遍受关注的健康问题、人类营养学问题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物科学的发展动态,及时了解生物新产品的诞生和运用,如生物科技在医学上的应用。教师要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的生物知识改善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例如利用所学生物知识更好的养殖花卉。教师要善于指引学生自主引发对生活现象的思考,如为什么一进入冬天,所有的树叶都纷纷掉落,唯独松树长青。教师要提醒学生善于利用一切有益于生物学习的资源,诸如图书馆、互联网、科技周刊等。

三、及时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生物学习中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多,许多学生反映生物不好学。新课程条件下的生物课学习,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去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运用。所以,教师不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更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帮助者。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加强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善于为学生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教会学生学习。

学生不会学习生物,也是生物教学效果低下的重要原因。传统的讲课方式一般都是由教师讲解、分析,学生在下面听讲、练习。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往往处于一种填鸭式的被动接受知识。老师只管讲,学习只管听,课堂上缺乏指导,课后缺乏辅导。这样的教学气氛过于死板、沉闷,使得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不起来,进而影响到教学成果。如何积极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也就成为生物教学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学生的学习指导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在教学中的一个有效的指导,一个生动、有效的切入点,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让同学们能够积极热情地参与到生物课的学习中来,从而轻松、高质量地完成课标规定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导向设计时,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与当时所要学习的内容与目标来选择合适的方法,并用精炼、贴切的语言进行教授,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的实验教学中,我们可以先引导学生讨论:在生活中哪些食物含有丰富的淀粉。学生在讨论中就能知道,大米、面粉、土豆中都含有很丰富的淀粉。接着,可以要学生猜猜哪种食物中含淀粉量最多,学生可能会说是大米,有的可能说是面粉,也有的说是土豆。那究竟哪种食物中的淀粉含量最大呢,就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进行实验。布置学生在课后先用等量的大米、面粉和土豆进行淀粉含量的实验,在实验中去认识淀粉。经过实验,学生有了自己主动进行试验的能力。在这个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学习淀粉形成的因素,学习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的内容,进而可以帮助学生很好的理解:光合作用的条件,光合作用对于淀粉形成的作用。但光合作用的产物不仅仅是淀粉,还有其它的物质,光合作用还能产生哪些物质,可以布置学生在课后去收集关于光合作用的小知识。

上一篇:网络环境教与学下一篇:高校学生武术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