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词典》

2024-09-02

《汉英词典》(精选六篇)

《汉英词典》 篇1

工程机械产品类别和产量日益增多,应用范围也更加广泛,其行业及其专业技术领域的交流、学习及合作也日益频繁。但目前市场上,工程机械行业专业工具书非常缺乏,这给众多专业技术人员交流、学习带来了诸多不便。为了满足这些需求,中国工程机械学会工程起重机械分会组织相关专家编写了《工程机械英汉汉英双向词典》。

此部词典由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987页,收录词汇7万余条。在编纂过程中,汲取了一些专业词典的精华,坚持规范、实用、先进和人文的编写原则,充分考虑研发、设计、材料、工艺、技术、质量、安全及维护等多层面、多专业技术领域的词汇,以适应广大工程机械从业人员、科技工作者和翻译人员的需求。

该词典词汇量大,涵盖面广,除收录工程机械行业的词汇外,还收录了工程机械相关专业的诸多词汇。并紧跟最新技术的发展状况和要求,注重精选最新专业词汇,收录了许多国内外工程机械发展的新词汇以及旧词新意。专业名词术语力求科学、规范,避免了字面上“直译”的费解与不妥等误区。词典中收录的英文词条全部加注了国际音标,中文词条全部加注了汉语拼音,为国内外读者准确发音提供了便利。词典中精选了众多工程机械主机、配套件厂商代表产品的实物图片,作为彩色插页,直观、实用。附录中还给出了相关学术团体组织名称一览、相关领域常用缩写词等。

汉英小词典编纂中的问题初探 篇2

汉英小词典编纂中的问题初探

随着我国英语学习的进一步普及,市场上作为辅助英语学习的小型工具书越来越多,但有相当一部分产品不合格,尤其是针对广大中小学生学习英语需要编写的.汉英小词典.

作 者:贺伟华  作者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00029 刊 名: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5) 分类号:G625.1 关键词:汉英小词典   收词   立项   释文  

内容充实的《汉英词典》 篇3

这部书为十六开本九百七十六页,收汉语单字条目六千余,多字词条五万余。它以现代汉语翻译成现代英语的译法为中心内容,兼收不少文言词语、谚语、科学术语,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汉译英的翻译工作者可以从这里查到现代汉语英译法的许多参考材料,不但可以选择简单的英语释义,还可以从例句里查到比较完整的英译词句和英语习惯搭配法。英语教员可以从这里查到与同一汉语词句相对应的不同英语说法,便于辅导学生在翻译练习中掌握忠实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学习现代汉语的外国人,则可以从这里查到汉字读音和声调区别,汉语释义、常用法、使用场合等等;借助此书阅读《人民日报》等中国一般报纸绰绰有余,还可以进而钻研相当深的文科读物。

这部词典附有部首检字表、汉语拼音音节索引和简化字、繁体字对照表,方便对条目的查找。附有汉语拼音和威妥玛式拼法音节对照表,方便汉字拼音法的改革。附有汉语拼音字母和国际音标的对照表,方便外国人学习汉语普通话的读音。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实用的附表。

为了进行比较,让我们看一看过去几部重要的汉英词典吧。它们是:

1892年翟理斯(Herbert A.Giles)汉英词典

1900年巴勒(Baller)分析汉英词典

1931年麦修斯(R.H.Mathews)汉英大辞典

1940年修订芬恩(Courtenay H.Fenn五千字字典

1966年耶鲁大学口头汉语词典

1971年梁实秋主编香港远东图书公司汉英辞典

1972年林语堂主编香港中文大学当代汉英词典

前面四部都是外国传教士或外交官为学习当时的汉文书籍和北京土话而自编的,内容已很陈旧,而且有不少错误。耶鲁大学词典的基础是在战时和战后教美军学汉语讲话的教材,偏于一个方面。芬恩和梁实秋的词典主要限于一对一的释义,作为翻译参考有很大的局限性。林语堂的词典内容比较丰富,有些词语的灵活译法有参考价值,但选的词条有许多对我们是无用的,或则失之陈旧,或则失之俚俗。

对比之下,商务《汉英词典》有很大优点。它编排紧凑,每页上的材料比其他词典同样篇幅所收为多。它的语词是现代中国社会亿万人民所实际使用的,尤其是比较详尽地收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的语汇。它的众多例句使读者在一定程度上能体会到汉语的丰富、活泼的内容。所以我们向翻译工作者、师生、学习汉语的外国友人大力推荐这本词典,它一定能对你们的工作和学习大有帮助。

说到这部词典的缺点。第一,它缺少词类的区分,缺少汉语语法的分析作为基础。这个缺点,是由于它所依据的《现代汉语词典》本身就有这个弱点。其次,它收集的例句还不够精萃和广泛;有些例句失之过长,还可以挤掉许多水分。

《汉英词典》 篇4

2010年9月由中英两国出版社合作编写的史上最大最全的《英汉汉英词典》, 近日在京首发, 开创了中英两国出版社合作编写词典的先河。一些西方人难以理解的中国成语被重点关注, 而在中国流行的网络词汇也被首次收录。《英汉汉英词典》收录超过67万词汇和翻译, 除了是史上最大最全外, 重点关注了西方人难以理解的中国成语。比如, 在词典的汉英部分中, 最难把控的莫过于晦涩难懂的中国成语。比如成语“塞翁失马”, 其字面解释是“一名边疆老人丢了他的马”, 这对外国人来说毫无意义, 新版词典中用“看似坏事的好事” (a blessing indisguise) 来表示。据悉, 词典中还收入了“房奴”“山寨”“愤青”等中国网民的流行词汇, 并对它们加以注释。

《汉英词典》 篇5

关键词完全对等零对等(单向/双向)对应词平行语料库

一、引论:等值论及其对双语词典研编的意义

等值(equivalence)是从数学领域引进到翻译学中的一个概念,翻译等值(translation equivalence)论一经提出就很快升温,继而成为西方翻译理论中的核心概念。Holmes说,“equivalence”和“equivalent”是几乎所有现代理论著述中的中心术语。等值也成了广大译者苦心追求的目标。

等值理论在认为语言文化间存在差异的同时,也肯定了语言间通过翻译可以建立某种对等关系。等值可以体现在不同的层面上,如词汇层面、短语层面、句子层面、篇章层面以及语法层面、文体层面等。具有等值关系的英汉语文本为英汉语词义对比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原始素材,词汇、词块(chunk)、句子以及句段层面上的对等为双语词典的释义提供了丰富的给养。

对于双语词典而言,语际词汇对比是其核心内容。雍和明认为,双语词典编者的基本任务就是协调源语和目的语词汇单位,建立对等关系,即“词条的每一个义项与其目的语对等义项之间的关系”。因此,词汇对应网络的建立是双语词典的首要任务。

双语词典的释义有别于单语词典。单语词典的释义主要有两类:对释式和定义式。双语词典的释义要使用不同的语言,即目的语,因此“翻译对应词”的方式取代了对释式的方式;单语词典定义式的释义方式在双语词典中也常常使用,只不过使用了不同的语言而已,双语词典的定义式释义就是“解释性对应词”。

英汉词汇的对等关系直接影响词典释义的方式,例如完全对等和对释式、零对等和定义式之间就有紧密的关联。

虽然英语和汉语词汇间的对应关系主要表现为部分对等,但以往的研究表明,完全对等和零对等也是存在的。完全对等虽然罕见,但研究完全对等产生的原因和存在的状态会更好地揭示部分对等和零对等具有的规律。而零对等是阻碍双语词典交际的最重要障碍,双语词典的质量和编用交际的效率在最大程度上取决于对零对等的处理。下面试用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对完全对等和零对等进行考察。

二、完全对等和零对等的语料库考察

从双语词典研编的角度看,词汇对等的考察就是词汇义项的对比考察。词汇语义学的理论认为,义项相当于义位。

义位是可自由使用的、语义系统中最小的也是最基本的单位,它是义素的综合体,由义值和义域组成。下表是它们之间的关系:

对于大多数语言来说,基义有两类变体:学科义和普通义。这两种义位(基义)通常是互补分布的,语文辞书在释义时要考虑它们之间的区别。

义域是义位的量,是量义素,它是义位的意义范围和使用范围。义域有大小之分,例如“秋”在“千秋万代”和“春华秋实”中的义域大小就不同,前者指“全年”,后者指“秋季”;英语里的intel-lectual和汉语里的“知识分子”在义域大小上也有不同。义域还可以区别词汇的使用范围,例如“瓦解”常和“敌人”之类的词搭配使用,“英俊”常跟男性的“少年、青年”等组合。

义域与能否正确使用词语息息相关,在辞书编写过程中,不仅要给出义位的义值,而且还要说明义位的义域。

综上所述,词汇对等的考察应该以基义、陪义和义域这三个参数为基础。

1.完全对等的语料库考察

(1)完全对等的语料库标准

许多词典学家,例如兹古斯塔和Al-Kasimi都承认完全对等的存在,他们将完全对等的词语称为绝对对应词(absolute equiva-lent)。他们都没有给完全对等下一个完整的定义,但却都给出了验证完全对等的方法。兹古斯塔说:“为了确保词典编纂者列出的是译语中实际存在的词汇单位,词典编纂者应收集能说明源语有关词汇单位各种意义的例句;然后把这些例句译成译语,并观察这些尽可能短的预期的对应词是否可以用在全部译句中(造出完全符合译语规则的译语句子),如果预期中的对应词能用在所有的例句中,而且只能用在这些例句中,这就是绝对对应词。”Al-Kasi-mi的观点与此类似。他认为,词典编纂者可以先从源语中选择包含关键词(词目)的典型的句子,然后把这些句子都译成目的语。如果在所有的句子中,关键词都译为同一个目的语词汇,那他们就是绝对对应词。

兹古斯塔等词典学家所说的绝对对应词通过平行语料库很容易得到验证,他们所论述的完全对等的标准也为语料库语言学家所继承。从平行语料库的角度看,如果源语词语A和译语词语B同时具备下列两个条件,那它们就是绝对对应词,或完全对等:

①含A的所有语料在对应的译语平行语料中都译作B

②含B的所有语料在对应的译语平行语料中都译作A

例如在从汉语到英语的翻译过程中,“早晨”都被译为morn-ing,但在反向翻译中,morning却不完全译为“早晨”,这说明“早晨”和morning不是完全对等的关系。汉语词“全球化”和英语词globalizatiion之间符合上面的两个条件,因此从平行语料库的角度看,它们之间是完全对等的关系。

(2)完全对等的语料库考察方法

以经验主义为基础的语料库方法并不排斥理性的思考,在进行语料库考察前进行理性的思考是必要的。首先,英汉语的多义词之间很难有完全对等的关系,完全对等一般只会出现在单义词间。胡裕树认为,汉语的单义词有两类:一类是常见事物的名称,另一类是科学术语和专有名词。葛本仪认为,汉语里的许多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都是单义词,例如“雨具”、“面粉”、“元音”、“黄梅戏”、“格律诗”等。此外,新词也常常是单义的,如“因特网”等。

上述分类有交叉,例如一个新词有可能同时是科学术语,在以下的语料考察中,我们选择科学术语时不选择像“电子邮件”这样的大众化词汇。

下面我们利用平行语料库来考察上述三类单义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对应情况,例词见表1。

(3)语料分析

从上述英汉两种语言中词语的对应关系可以看出:

①汉语的许多单义词有多个英语对应词,它们首先被排除在完全对等的范畴之外。“手表”等六个词语在英语里只有一个对应词,那么如果再反向“从英语到汉语”进行检索又会是什么情况呢?语料库检索的结果是:allergy,globalization在平行语料库中都只对应汉语的一个词,而Asia和watch都有多种译法。Asia除了“亚洲”外,还有“亚细亚”等译名;Watch的情况就更为复杂,大多数时候它都是用作动词,用作名词时还可以指“怀

表”、“瞭望”等。

我们把“过敏症”和allergy这样的词称为双向对等词,把“亚洲”和Asia这样的词称为单向对等词。对于汉英编码词典来说,双向对等词可以视为完全对等,词典用对应词释义就基本提供了足够的语义和语用信息。

对于汉英编码词典来说,从汉语到英语的单向对等词同样具有重要价值,因为单向对等词也具有从源语到译语百分之百的对应关系,因此具有高度的可插入性。这一点对双语词典释义非常有意义,因为双向对等词不仅数量有限,而且与界定单向对等词相比,界定双向对等词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从双语词典编纂的角度看,单向对等词应该像双向对等词一样受到重视。

②由于社会文化和生活环境的差异,各种语言对世界的描述也是不一致的。传统的语言学对此早有论述,例如因纽特人对不同类型的“雪”的区分。因此,汉语的单义词在平行语料库中也多半表现为不完全对等。这里有两种情况需要注意:有些不完全对等只表现在拼写上,例如email和e-mail,而UN实则是UnitedNations的缩写,词典编纂者在释义的时候应该如何选择值得思考;另一种情况是科技术语的对应词,科技术语通常有一个通俗的名称,这一点英汉两种语言都是如此。例如“口腔异味症”是个医学术语,它在汉语里的通俗名称其实就是“口臭”,虽然在平行语料库中,“口腔异味症”(或“口臭”)有两个对应词,即halitosis和badbreath,但它们的语域其实不同,halitosis是科技术语,bad breath是俗称,双语词典对此应有所体现。

需要指出的是,英汉两种语言词汇间的完全对等是相对的,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不同语系,完全对等通常只是体现在概念义或所指义上,语法义上很难完全对等。

2.零对等的语料库考察

(1)零对等的几种情况以及零对等的词典学意义

兹古斯塔认为零对等有三种情况:①指称功能词的零对等;②文化局限词的零对等;③定名空白。

汉语里的某些前缀或后缀,如“老”、“第”、“儿”等,在英语里往往找不到对应词,它们是零对等的第一种情况。但有些词缀也具有多种语义,要具体分析,只有完全虚化了的词缀(即没有具体的词汇意义,只有抽象的语法意义或结构意义的词缀),才构成零对等。“老”作为前缀有以下几种用法:①动物名称:老虎、老鹰、老鼠;②排行:老大、老二、老幺;③用在姓之前表示称呼:老张、老王。第一和第二种用法中的“老”都虚化了,因此在英语中没有对应词。虽然汉语词典将它们作为单独的义项处理,但是积极型汉英双语词典没必要也将其作为义项列出。例如“老”在《汉英词典》(外研社2001年版)里有“(in certain names of animals):老虎”这一义项,这样的义项还不如释义词来得直接。积极型编码词典应该提供对应词,而不必随汉语词典亦步亦趋,编码者关心的是如何表达,而不是功能词虚化了的语法意义。汉语里的词素原本就不是词,它们不独立使用,因此完全没有必要在汉英词典的编写中寻找对应的英文词。

(2)对零对等的考察

每当论及零对等,人们都会谈到文化局限词,下面以汉语里的“福”、“饺子”、“馒头”、“(过)年”、“对联”、“华表”为例来考察汉语文化局限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对应情况。文化局限词的零对等是零对等最常见的形式之一,对其他形式的零对等的考察可参照此方法进行。在CpsDict平行语料库中以“从汉语到英语”的方式进行检索,上述汉语词在英语中的对应词语如表3:

根据表3的语料可以对文化局限词的对应情况作如下分析:

①平行语料库中与文化局限词相关的对等都是部分对等,英汉语对应词在词义上或多或少都有些差异。语料显示,汉语文化局限词的英语对应词有下列几类:

对应词是所指义相近的词:汉语的“饺子”对应了英文的dumpling,但它们的所指其实并不相同,dumpling指“a small ballof dough cooked with stew or soup”,其义为“炖或煮制的小面团”。汉语的“(过)年”和New Year,New Year holiday等在词义上也有一定的差异。

对应词是对与汉语文化局限词词义相近的词语的释义:在汉语里,“福”具有很多内涵,汉语词典也很难解释清楚,《现代汉语词典》将其释义为“幸福”是无奈之下的简单处理。“福”在平行语料库中的对应词基本都是“幸福”或“好运”之义。

对应词是解释性翻译:解释性翻译是处理文化局限词最常用的办法,解释性翻译的结果是解释性对应词。“馒头”对steamedbread就是解释性对应词。解释性对应词虽不受编码词典的欢迎,但平行语料库中的解释性对应词源于真实的语言交际,因此具有较强的再生成能力。

对应词是上下文释义词:对有些词如果进行解释性的释义就不会是一个词或词组,而是一段话,这样的释义显然不能用于实际的言语交际中。因此,译者在翻译的时候通过巧妙的方法,借助上下文对它们进行释义。如“对联”的释义:

a:那是在他还未失明时候的事了,剧院门口贴着“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的对联,横批是“老朽滚蛋”。This incident occurred during theCultural Revolution when he still had his eyesight. At the door of the theaterhung a couplet which read:“A small temple with strong evil wind;A shallowpond with many bad tortoises.”Between the vertical couplet stretched thehorizontal steamer which read:“Away with old scoundrels.”

b: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By the time I had returned to my unele's study, the roof of thehouse was already white with snow which made the room brighter thanusual,highlighting the red stone rubbing that hung on the wall of thebig character “Longevity” as written by the Taoist saint Chen Tuan.One of the pair of scrolls flanking it had fallen down and was lying

loosely rolled up on the long table, The other,stilt in its place,bore theinscription,“Understanding of principles brings peace of mind.”

这里的couplet,vertical couplet和scrolls就是“对联”在上下文语境中的英文释义。

以上四种文化局限词释义方式虽然都有不完善的地方,但对于语言交际来说,都可以实现基本的交际对等,对于编码词典来说,以上对应词也便于语言的生成。双语词典处理文化局限词时,可以通过例句或括注等对释义进行必要的词义补充。

②建立英汉两种语言词和词之间的对应有时是困难的,但句子和句子之间的对应就比较容易实现。平行语料库中具有丰富的对应信息,文化局限词在平行语料库中总会以某种方式与目的语相对应,可以说平行语料库中不存在“零对等”。虽然“华表”在CpsDict中没有记录,但我们相信,随着语料的增加,它也会有适当的对应词或对应方式。

随着翻译活动或文化交流的开展,本为零对等的文化局限词逐渐有了对应词。这个过程是从零对等向部分对等的过渡。平行语料库为双语词典处理文化局限词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定名空白”的情况与文化局限词相似,也会随文化交流从零对等向部分对等转化。

③对文化词还要注意分析其具体的文化内涵,以及它与其英语对应词的差异,以便释义时提供必要的文化注释。文化词之间也有差异。有些文化词在英语里有对等的译词,但在英语和汉语两种不同语言环境中却有着不同的理解。例如“过年”和SpringFestival的含义是不同的,“过年”在中国不仅是一个节日,还包含了许多文化内涵。再如,“自由主义”在汉语里带有明显的贬义,而英语里的liberalism却没有贬义。处理这些词的时候,除了使用对应译词进行释义之外,还要进行一定的文化注释,以便克服编码时的误用。这类词是文化词的第一类。另外一类文化词为汉语所特有,但由于文化交流的深入,英语里也已经有现成的对译词语,例如“功夫”、“磕头”等。它们在英语里的对应译词已经被英语所吸收,成为了英语里的外来词。对于这类词可以不进行文化注释。还有一类文化词并没有被英语的使用者所认识,它们是真正的文化词,或者叫文化局限词。这类词有很多,例如“窗花”、“四合院”、“炕”、“铁饭碗”等等。对于这类词,使用解释性释义有时是必需的。但编码词典的任务是指导使用者生成另一种语言,解释性释义对于编码显然难有帮助。积极型汉英词典在处理这类文化词的时候应该采取“对应词+括注或文化注释”的方式来释义,例如“炕”可以释义为:kang (a kind of heatable brick bed)“铁饭碗”可以释义为;iron rice bowl(a satirical Chinese expression at thelife-long secure job or employment security) 。

三、结论

动态等值和功能等值强调了词义的动态性特征,对于双语词典来说,如何处理静态释义和动态词义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动态的词义产生于使用中,双语词典的释义只有来源于真实的语料,才能更好地反映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确切含义。基于大规模真实文本的平行语料库不仅能再现语境,而且还由于其蕴含的丰富对应词而成为词汇对比研究的利器。

编码型双语词典的主要任务是解决目的语生成问题,也就是解决如何正确使用目的语的问题。从动态的言语环境中提取词汇语义,再以词典释义的形式固定下来,这是从动态到静态的转换。从词典出发到生成目的语,这是从静态到动态的转换。词典的释义等只有来自于动态的言语环境,才能够接近自然语言的动态真值,才能为最终的语言生成提供保障。

双语词典与单语词典不同,双语词典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释义,双语词典的释义其实是翻译或翻译对等词,因此,双语词典的中心任务是研究两种语言间的词汇对等和不对等关系,建立两种语言的词汇对应系统,英语和汉语词汇的对比研究是建立词汇对应系统的有效方法。

作为词汇对比研究的新方法,平行语料库使语言间的对比研究从主观的规定主义方法转向了客观的描写主义方法。基于科学的统计抽样原则建立的平行语料库保证了语料库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同时也使对比研究具有了科学性。因此,基于平行语料库的研究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

《汉英词典》 篇6

在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 网络流行语的流行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如何翻译这一极其活跃的语言形式, 已经成为无法忽视与不可回避的问题。随着网络流行语普及范围的不断扩大, 其英译质量应该得到不断提高和完善, 从而成功实现信息传播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1. 模因论视角下的流行语英译

模因论 (memetics) 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 诠释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以及文化具有传承性这种本质特征的进化规律 (何自然, 2005:54) , 对网络流行语的英译研究有着极强的解释力。

模因是文化传播的基本单位, 而语言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网络流行语负载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 是模因复合体, 既包括体现其内涵意义的核心模因, 还包括体现其外延意义的各种模因, 其英译过程是汉语文化模因通过翻译向英语国家传播的过程, 。

2. 流行语英译策略及方法

《汉英词典》 (第3版) 堪称是目前国内规模较大、权威性较强的双语综合性词典, 收录了大量极具时代特色的新词新义, 深刻地记录了社会的发展, 同时也为众多网络流行语提供了权威译法, 对于网络流行语的英译研究极具代表性。

笔者结合其中部分译文, 结合模因复制和传播的特点, 分析总结网络流行语的翻译策略, 旨在促成网络流行语的翻译规范并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2.1 直译

直译 (literal translation) 是指在符合英语习惯的前提下, 尽可能在译文中保留汉语词语的指称意义, 使得译文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原文相符的方法。根据模因论的观点, 模因复制得越忠实, 原版就越能得到保留 (何自然, 2007:132) 。汉英两种语言虽属于不同语系, 但是思维和语言的共性使其往往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表达, 此时直译可以最大程度上忠实地复制原语模因, 保留其丰富内涵。

如, “精简机构”、“与时俱进”、“廉政建设”等众多社会流行语体现了某一特定时期内的政治变化和社会动态, 英译时应该尽量对其指称意义进行直译, 力求详尽解释原语模因的内涵, 从而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上述流行语的英译分别为:“simplify (or streamline) the administrative structure”;“keep on developing and advancing with the passing of time”or“keep abreast of the times”;“build an honest and clean government”。

经济的发展尤其更能推动流行语的大量涌现 (任荣, 2003:150-152) , 此类流行语往往也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如:“招商”译为“invite outside investment”;“可持续发展”译为“sustainable development”;“黄金周”译为“golden week”。

此外, 与科技、文教体育、社会民生等其他领域相关的许多流行语也可以采用直译的翻译方法, 再现原语模因的指称意义。如:“民工潮”译为“farmers’frenzied hunt for work in cities”;“保障性住房”译为“low-incoming housing or social security housing”;“择校费”译为“school-choosing fee”;“蜗居”译为“humble abode”or“small building”。

还有, 值得一提的是有许多流行语在英文中有直接对应的表达, 英译时同样应该直译, 避免使译语读者产生混乱。如:“大片”应译为“blockbuster”;“狗仔队”应译为“paparazzo”;“炒鱿鱼”应译为“fire or give sb.the sack”;“八卦新闻”应该译为“gossip news”。

在原语读者与译语读者有共同的认知环境时, 直译是最好的选择, 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再现原语模因及其文化内涵, 可以使原语模因与译语中已经存在的模因 (译文) 相结合, 形成共生模因复合体, 加快原语模因在译语文化中的复制和传播。但是, 直译必须以不引起读者误解和不违背译语的表达习惯为前提。

2.2 意译

意译 (free translation) 指受到原语和译语之间的社会文化差异的限制, 不得不舍弃原文的字面意义, 以求译文与原文内容相符和主要语言功能相似的翻译方法。当对网络流行语进行直译有困难或勉强译出让译语读者无法理解时, 往往采用意译, 牺牲原语模因的形象, 而灵活传达原语模因的含义。

如, “擦边球”本指乒乓球比赛中擦着球台边缘的球, 后被用来喻指在政策运用中凭借某种技巧, 触及到规定的边缘而又不违反规定, 以获取最大利益, 其英译为“things on the border line of legality”。

“囧”本意为“光明”, 但因其字形很像一个人无奈与愁苦的表情, 因此被用来形容郁闷、无奈或难堪的表情, 英译时只有舍弃其字形, 传达其意义, 英译为“awkward, embarrassed or tricky”。

英汉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往往使英汉两种语言的指称意义产生偏差, 倘若直译会使译语读者不知所云, 意译则可以较好地传达原语的主要功能, 从而复制原语的核心模因。

2.3 解释性增译

网络流行语中经常出现中国文化或经济特色较强或体现政府管理策略的表达, 英文中通常没有对应的表达方式。此类原语模因往往是中国国情、政府有关政策规定或地方特色的高度浓缩, 其丰富内涵往往让不了解中国文化背景的译语读者感到莫名其妙和无法理解。此时, 直译或意译等翻译方法无法实现原语模因的复制, 通过解释译法 (explanation) 或先直译再加以解释 (literal translation plus brief interpretation) 的方法不失为切实可行的甚至是唯一的翻译策略, 在复制原语模因的同时解释其具体含义, 使得原语模因中的文化缺省在译语中的复制和传播成为可能。

如,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是关系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首要问题, 其英译为“issues concerning agriculture, countryside, and farmers”。

“三个代表”则指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现这一说法已经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了党章。其英译为“Three Represent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must always represen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dvanced productive forces, the orient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dvanced culture, and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overwhelming majority of the Chinese people) ”。

译文既再现了原语中高度浓缩的表达, 又详尽阐述了其原语模因的背景和内涵, 从而使译语读者充分了解原语文化中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 在模因复制忠实性的维度上表现值极高;既实现翻译活动的跨文化价值, 又可以引起译语读者 (新宿主) 对解码原语模因的兴趣, 从而有利于原语模因在译语中更多地复制。

2.4 音译或移译

音译 (transliteration) 指保留汉语发音, 在英译中突出原语的主要语言功能的翻译方法。移译 (transference) 则指把原语的表达方式全部或部分的移入到译语中。

如, 胡锦涛主席出席2008年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时, 当地媒体报道中曾直接用“欢迎”作为标题。再如, 北京奥运会期间, 各类外国媒体报道中随处可见“加油 (jiayou) !”或汉语拼音“jiayou”。此外, 已经成功走出国门并广为英语国家读者所接受的Feng Shui (风水) 、Kowtow (磕头) 、Kung Fu (功夫) 、Taiji (太极) 等都是汉语模因通过音译在译语文化得到复制和传播的成功例证。

《汉英词典》中“福娃”的英译“Fuwa”也是采用了音译的翻译方法。毋庸置疑, “福娃”一词曾因北京奥运会而成为强势模因, 也曾长期存在于宿主的记忆中并得到了大量复制且广为流传。官方起初将其译为“friendlies”, 以表示中国对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之意, 经过讨论后最终将其定译为“Fuwa”, 并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究其原因, 除了语言的差异以外, 更多的是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综合因素。“福娃”也借助“Fuwa”这一音译成功地实现了其在英语国家的复制和传播!

在原语模因向译语文化复制和传播的初期, 音译或移译所产生的陌生化效果往往会增加译语读者 (新宿主) 解码异国模因的诉求, 使其成为强势模因, 同时也为原语模因创造通过新宿主实现其在译语文化中得以复制和传播的机会。随着文化交流的深入, 译语读者完全有可能、有能力解码某些异国模因。

结语

当然, 任何一种翻译方法都不是单纯的翻译技巧或语言表层的转换, 而是涉及诸多因素的文化传递。上文所探讨的四种翻译策略并不是相互对立的, 往往存在交织和重复, 要实现原语模因最大程度地复制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翻译方法。

复制忠实性是原语模因能否在译语中得到复制和传播的先决条件。因此, 译者应该以复制原语的核心模因为出发点, 根据具体语境进行适当变通, 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方法, 尽量实现对原语模因的忠实性复制。

参考文献

[1]Blackmore, S.The Meme Machin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2]Chesterman, A.Memes of Translation:The Spread of Ideas in Translation Theory[M].Amsterdam:John Benjamins, 1997.

[3]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 2005 (6) :54-64.

[4]何自然.语用三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

[5]李雪梅.英汉双解汉语流行语辞典[Z].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10.

[6]任荣.汉语流行语背后的语言经济学[J].重庆大学学报, 2003 (5) :150-152.

[7]夏中华.中国当代汉语流行语全览[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7.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汉英词典》】相关文章:

释义词典04-22

教育词典07-28

手机词典05-04

汉语词典06-21

使用词典07-13

历史词典07-14

双语词典08-10

英语词典09-01

领域词典库04-07

电力专业词典04-27

上一篇:审计升级下一篇:商业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