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的《祝福》

2024-09-01

鲁迅先生的《祝福》(精选十篇)

鲁迅先生的《祝福》 篇1

一.祥林嫂的生命史

祥林嫂生命的第一阶段———出生时期。生为女性, 要承受更多的痛苦和磨难。伦理、道德的强化, 程朱理学, “三从四德”、“贞妇”、“节烈”的绳索桎梏等着她。

祥林嫂生命的第二阶段———生存时期。生命走向成熟的过程是她对自己不可改变的性别身份的尊严、自由、价值的否定的过程。“祥林嫂”, 就成了她永远的身份标志。“从一而终”的女性人生观, 在祥林嫂这里, 具体化为“从祥林而终”。而祥林的突然辞世, 不仅使得祥林嫂失去了生活的依靠, 就是她精神上的“从”, 也没有了一个具体的实在物。但“从一而终”的生命信念不能改变, 于是, “从”变为“守”, 要守住自己曾经有过的, 现在已经没有了的那个“一”。这叫“节”, 是不能失去的, “饿死事小, 失节事大”已经深入进祥林嫂的灵魂深处。正值盛年的女人, 要钳制住自己正常生命的欲望, 忍受住正常生理需要的煎熬, 那得需要一种极其巨大的力量。已经内化为祥林嫂自律力量的封建伦理、道德, 就有这样强大。它就使得祥林嫂甘愿以这种革除自己天理欲望的方式, 来消尽自己生命的时光。当婆婆把她卖给另一个男人, 无疑是对祥林嫂“从一而终”人生信念的轰毁。她拼死反。她逃跑, 她要撞死。“从一而终”是对她身体生理的摧残, 而逼她再嫁, 则是对她心灵精神的毁灭。

依照世俗的标准来衡量, 祥林嫂和贺老六婚后的那段生活, 应该是幸福的。一个女人, 有疼爱自己的丈夫, 有活泼可爱的儿子, 这也是一种美好的人生状态;是祥林嫂在脱离了 (虽然不是自愿的) 那种“从一而终”的礼教生活后, 才能得到的一种美好生活。当然, 悲剧祥林嫂是不会在这种美好中享尽自己天年的。夫丧子亡, 极其沉重地打击她之后, 将她推进了更为深重的精神灾难的深渊, 将她推到了生命的尽头。

祥林嫂生命的第三阶段———死亡时期。死亡之前的祥林嫂在贫困中饥寒交迫。身体之外, 在风雪交加的时节, 她沿街乞讨, “她一手提着竹篮, 内中一个破碗, 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 下端开了裂”。以乞讨活命, 而破碗中却是空空如也。身体之内, 她间着挣扎无果的绝望。她惧怕自己死后被阎王锯开分解的结局, 于是想方设法为自己赎“罪”, 用自己的全部劳动所得“捐门槛”, 但是, 鲁四老爷的态度明白的告诉她:没用!死后也不能得到安宁, 她没有了任何解脱悲惨痛苦的路。最后, 在惊惧、恐怖之中, 在死后的寂寞、冷酷之中, 祥林嫂完成了自己的人生最后一步———死亡。

二.悲剧的起源

祥林嫂的悲剧当然首先起源于她的奴隶性格。

鲁迅先生是深刻的洞悉中国传统文化者。他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概括为奴性文化。他说:“中国的文化, 都是侍奉主子的文化, 是用很多的人的痛苦换来的。无论中国人, 外国人, 凡是称赞中国文化的, 都只是以主子自居的一部分。” (《老调子已经唱完》) 鲁迅认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资格, 至多不过是奴隶, 所以, 他在杂文《灯下漫笔》中指出, 中国人民在历史上从来只有两种命运:一是“想做奴隶而不得”, 二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祥林嫂的一生, 便始终在这两者之间浮沉。作为一个善良、朴实、勤劳的贫苦农村妇女, 祥林嫂平生最大的愿望, 就是用自己诚实、勤恳的劳动, 换取一种最起码的“人”的生活。但她身上的奴隶性格害了她。

《祝福》中, 祥林嫂唯一的一次笑是当柳妈提到改嫁的事时, 她自然地想起了和贺老六短暂的幸福, 更忆起了他们的孩子阿毛, 于是, 她情不自禁地笑了。这是发自心灵深处的会心的笑, 是对过去那段美好生活的深情的怀念。但这笑的背后消解了祥林嫂曾经激烈反抗的意义。奴隶性格再一次占了上风。新丈夫“有的是力气, 会做活;房子是自家的”。加上有了孩子, 她就又感到满足了。旁人也认为她“交了好运了”。可这种“满足”和“好运”, 其本身就带有悲剧的性质。因为她所感到满足的, 并非是不受压迫的“人”的地位, 而是“安分耐劳”的奴隶式生活。

这极难得的一笑, 又是那样的短暂。当柳妈盯着祥林嫂的眼睛, “祥林嫂似乎很局促了, 立刻敛了笑容, 旋转眼光, 自去看雪花”。

“祥林嫂, 你实在不合算。”柳妈诡秘地说。“再一强, 或者索性撞一个死, 就好了。现在呢, 你和你的第二个男人过活不到两年, 倒落了一件大罪名。你想, 你将来到阴司去, 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 你给了谁好呢?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 分给他们。我想, 这真是……”

于是, 祥林嫂崩溃了。祥林嫂花了极大的代价去捐门槛, 再一次表明她的奴隶性格信服了神权迷信, 要以门槛作为替身, “给千人踏, 万人跨”, 好赎了自己一世的“罪名”, 免得死后到阴间再受酷刑。封建势力的高压与愚弄, 就是这样残害, 扭曲了祥林嫂的灵魂。

三.悲剧的根底

祥林嫂的悲剧应该归罪于封建礼教与神权迷信对人的残酷精神虐杀。但在对祥林嫂的悲剧进行解读时, 我们或许会问这样的问题:

祥林嫂的悲剧与鲁四老爷有直接的关系吗?鲁四老爷一家并没有意要欺凌祥林嫂, 他们倒是如数给祥林嫂工钱, 而且最初也不乏同情心, 先是虽然“讨厌她是一个寡妇”, 但还是收用祥林嫂做女佣;后来祥林嫂再度守寡后, 虽然很是忌讳, “起初还踌躇”, 但听了祥林嫂的不幸遭遇后, “眼圈就有些红了”, 仍然继续收留了她;对祥林嫂后来迟滞的劳作, “已颇有些不满了”, 但也并没有怎样苛待她, 只是不许她插手祭祀活动。

再看着鲁镇上的一般群众, 你也很难说他们对祥林嫂有什么明显的恶意。但只因为祥林嫂寡妇再嫁, 他们和祥林嫂交往时“音调和先前很不同;也还和她讲话, 但笑容却冷冷的了”。其后她的不幸遭遇虽然一度使人们“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 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 但最终“从他们的笑容和声调上, 也知道是在嘲笑她”, 之所以嘲笑她, 是因为她的“头上带着大家以为耻辱的记号的那伤痕”。即便是柳妈, 她与祥林嫂同为女佣, 你也很难说她给祥林嫂讲阴司、阎罗大王的故事是为着折磨祥林嫂。她也许倒是真诚地为祥林嫂担心呢, 还给祥林嫂想了一个捐门槛以赎罪的办法。

丁玲在谈到《祝福》时曾说:“我读这篇作品觉得这是真正的悲剧。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 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一样在把她往死里赶, 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 因为并不是这一个人, 或那一个人才造成她的悲哀的命运的。假如是这样, 那就只是人的问题, 换了一个人祥林嫂也会幸福起来的, 但鲁迅就不是写这些, 不是写一个悲欢离合的故事, 他是写封建吃人, 写旧社会吃人, 只要是封建统治着的地方, 祥林嫂就是没有出路的。……这样的作品, 一句教训人的话都没有, 可是你读了后能够不深深觉得封建可怕吗?” (《跨到新的时代来·“五四”杂谈》)

祥林嫂的悲剧更深刻的来源在于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

弗洛伊德认为, “人的精神生活包含两个主要部分:意识的部分和无意识的部分。意识部分小而不重要, 只代表人格的外表方面, 而广阔有力的无意识部分则包含着隐藏的种种力量, 这些力量乃是在人类行为背后的内力”。他还作过一个形象的比喻, 说是人的精神结构恰如一座冰山, 其露出的1/8是意识部分, 而淹没在水面以下的7/8是无意识部分。也就是说, 无意识属于人的心理结构中更深的层次, 是人的心理结构中最真实最本质的部分。他的得意门生荣格继承了他的学说, 并对他的无意识的构成内容作了全新的修改。荣格认为, 无意识有两个层次“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对此, 他也有一个形象的比喻:“高出水面的一些小岛代表一些人的个体意识的觉醒部分;由于潮汐运动才露出来的水面下的陆地部分代表个体的个人无意识, 所有的岛最终以为基地的海床就是集体无意识。”所谓集体无意识, 简单地说, 就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无数同类经验在某一种族全体成员心理上的沉淀物, 而之所以能代代相传, 正因为有着相应的社会结构作为这种集体无意识的支柱。

祥林嫂在她的生命即将终止之前, 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偶然性的革命性的追问。祥林嫂的追问“是在遵循旧的社会规范作了最大的努力但仍无法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候, 才对大家认为天经地义的合理存在表示怀疑的。就是说, 封建礼教在其合理性 (不要忘记, 其最初形成时, 是有其必然性、合理性的) 完全丧失殆尽, 在最虔诚相信它的人被它通到绝路上时, 才迫使其不得不怀疑它、反抗它, 在这同时, 也就最终敲响了它的丧钟”。这种对集体无意识的怀疑、质询, 最初并不是从理性上开始的, 而是在个体感性生命被逼到绝路上时, 以一种个体感性的形式出现的。所以, 祥林嫂并没有以一种明确的理性认识来反抗、怀疑封建礼教, 她关心的只是自己是否会进入地狱, 是否会与死掉的一家人见面。但正是通过这种个体无意识与集体无意识的冲突形式, 才真正真实地体现了社会发生的最初的但却是本质的变化与变革, 只是在我们过去的观念中, 总以为最初的社会的变革、革命是在一种清醒的理性指导下进行的, 我们也就因此而忽视了祥林嫂对集体无意识怀疑、质询的革命意义, 也就因此而忽视了阿Q那“如果中国真正发生了革命, 我的阿Q也只能是革命者”的一面。这种对集体无意识的怀疑、质询, 这种社会、时代的最初变革, 是在中国本土上发生的, 有着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与最深厚的社会土壤。我们看这篇小说, 这种质询、怀疑是由祥林嫂发出的, 而不是由从观念层面上接受西方现代文明的知识分子———“我”来发出的, 虽然“我”深知鬼魂、阴司的有无。那也就是说, 中国传统文化质的变革, 不是仅仅在观念层面上就能够从西方移植过来的, 其质上的变革, 正是因为这种文化已经将中国人的感性生命完全窒息, 而不得不在生命窒息前的质询、怀疑中而被迫发生。

鲁迅先生的《祝福》 篇2

1、我愿意这样,朋友——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

2、我以为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必竟如所料的事,却每每恰如所料起来。

3、早已成为渣滓,只值得烦厌和唾弃。

4、我们的古人又造出了一种难到可怕的一块一块的文字;但我还并不十分怨恨,因为我觉得他们倒并不是故意的。然而,许多人却不能借此说话了,加以古训所筑成的高墙,更使他们连想也不敢想。现在我们所能听到的不过是几个圣人之徒的意见和道理,为了他们自己;至于百姓,却就默默的生长,萎黄,枯死了,像压在大石底下的草一样,已经有四千年!

5、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6、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7、自然赋于人们的不调和还很多,人们自己萎缩堕落退步的也还很多,然而生命决不因此回头。

8、从生活窘迫过来的人,一到了有钱,容易变成两种情形:一种是理想世界,替处同一境遇的人着想,便成为人道主义;一种是甚么都是自己挣起来,从前的遭遇,使他觉得甚么都是冷酷,便流为个人主义。我们中国大概是变成个人主义者多。

9、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进行,则越到后来,这队伍也就越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

10、多有不自满的人的种族,永远前进,永远有希望。多有只知责人不知反省的人的种族,祸哉祸哉!

鲁迅先生的死亡美学 篇3

【关键词】鲁迅 死亡 美学

鲁迅先生写了一篇随笔《死》,过了一个月,鲁迅先生真的去世了。这是谈论死亡的绝品:

“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

孔子曰:“不知生,焉知死”,鲁迅的命题正好相反:“不知死,焉知生”。

死亡是鲁迅文学的痛点,美学的核心,鲁迅先生敢于触问天机,敢于与死神对账。

一、烈士之死,坚毅、果敢之美

鲁迅作品死者一半是烈士,终其一生,鲁迅反复纠缠于死刑之纪念,青年时代鲁迅闻知秋瑾、徐锡麟之死;目击死刑的围观,鲁迅弃医从文;当晚期鲁迅目击青年朋友接连死于死刑,已是鲁迅早已欣然瞩目的图景。

他们中有:秋瑾、邹容、刘和珍、柔石、瞿秋白等。鲁迅先生给予“烈士”二字以痛切的怨责、热讽,以至无词。鲁迅先生痛惜生命无价,看破赴死不值,竭力渲染漆黑的死亡。

《为了忘却的纪念》左翼五烈士之死:白莽、李伟森、胡也频、柔石、冯铿。

“天气愈冷了,我不知道柔石在那里有被褥不?我们是有的。洋铁碗可曾收到了没有?……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

原来如此!

……

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记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作者在“纪念”与“忘却”的心理矛盾冲突中,一方面表达对几个青年作家的遇害,心情极为沉痛,悲愤之情始终不已,所以两年之后仍写文章悼念他们;另一方面又表达了我们不能只陷入悲痛之中,要将悲痛化为力量,完成先烈未尽的事业,这是对烈士最好的纪念。要忘却的是什么?一味的悲痛,要纪念的是什么?烈士的精神。其实,我们可以感触到,两种感情犹如两股烈焰,同时迸发。“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如此之震撼的笔力,显出深沉的美学效果。

《药》中夏瑜:

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

这是屠杀革命青年的过程。

“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围着那尖圆的坟头。”这是革命者在显灵,还有人会记起他们,他们的鲜血没有白流。

《纪念刘和珍君》中刘和珍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虽陨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赞扬她是一位具有“干练坚决、百折不回”气概的“真的猛士”,是“为了中国而死”的青年。刘和珍烈士是中华民族的好女儿,是北京师范大学人的骄傲。她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带领同学们向封建势力、反动军阀宣战,是北京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1926年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年仅22岁。

夏瑜倒下去,左翼作家五烈士倒下去了,刘和珍也到下去了,然而,他们是那般的坚毅、那般果敢!他们的精神、他们灵魂,依然会像一座明灯一样,在照亮着后人,因为这是青年人的血,这是青年人的生命!他们身上闪耀着夺目的光芒,仍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青人。人们已经为革命的先烈树立了一座座不眠的丰碑!

二、平民的死,弱势群体的单个的典型之美

他们有:孔乙己、祥林嫂、华小栓,当然也包括阿Q。

《孔乙己》中孔乙己:自此以后,又長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孔乙己确实已经死了。估计也是穷死的。

《祝福》中祥林嫂在问过“我”死后究竟有没有魂灵后,在鲁镇的祝福声中死去。

只有四叔且走而且高声的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我先是诧异,接着是很不安,似乎这话于我有关系。试望门外,谁也没有。好容易待到晚饭前他们的短工来冲茶,我才得了打听消息的机会。“刚才,四老爷和谁生气呢?”我问。“还不是和样林嫂?”那短工简捷的说。“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的问。“老了。”“死了?”我的心突然紧缩,几乎跳起来,脸上大约也变了色,但他始终没有抬头,所以全不觉。我也就镇定了自己,接着问:“什么时候死的?”“什么时候?——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罢。——我说不清。”“怎么死的?”“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他淡然的回答,仍然没有抬头向我看,出去了。

可见祥林嫂的死是在夫权、族权、政权、神权的压榨下死去。

《药》中的华小栓是在吃了革命者夏瑜的鲜血后死去的,他的死是那般的无知与愚蠢。年龄大的在为年龄小的祭奠,“这一年的清明,分外寒冷;杨柳才吐出半粒米大的新芽。天明未久,华大妈已在右边的一坐新坟前面,排出四碟菜,一碗饭,哭了一场。化过纸,呆呆的坐在地上;仿佛等候什么似的,但自己也说不出等候什么。微风起来,吹动他短发,确乎比去年白得多了。”

孔乙己、祥林嫂、华小栓,当然也包括阿Q,这些典型是鲁迅先生:“杂取种种合为一个”,是那个时代的代表也是那个时代的典型。他们也是那个时代的弱势群体,他们的悲剧是无奈的,他们身上有无数同一阶层性格特性,有同一群体的血性。

三、“阿Q”之死:“阿Q”中国文化的符号

《阿Q正传》中的阿Q,是中国文化的美学符号,阿Q他代表着不仅是一个时代,他应该是代表着中国的一种文化,一种文化之根,社会之根,历史之根。

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想革命又未觉悟的贫苦雇农,有自发的革命要求:赤贫如洗,寄住在土谷祠,经常受到赵太爷、假洋鬼子等的打击、凌辱和嘲弄。长期受封建思想的毒害,自私、狭隘、封建、保守,落后集中体现在“精神胜利法”。

阿Q的精神胜利法:自轻自贱,自欺欺人,自高自大,欺弱怕强和对敌人善于健忘。阿Q头上长了癞疮症,别人奚落时,他觉得自己头上仿佛“是一种高尚的光荣”,别人还不配。阿Q被人揪住辫子打了,他总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当别人打他时要他说“我是畜生”,他就说自己是连畜生都不如的“虫豸”。他的洋钱被赌徒抢走之后,擎起右手,用力在自己脸上打两个嘴巴,“似乎打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别一个自己”,于是又飘飘然得意地胜了。

最后“阿Q要画圆圈了,那手捏着笔却只是抖。于是那人替他将纸铺在地上,阿Q伏下去,使尽了平生的力气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要合缝,却又向外一耸,画成瓜子模样了。”

阿Q开始有点惶惑,“但不多时也就释然了,他想:孙子才画得很圆的圆圈呢”。阿Q在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中走上断头台,阿Q的死,避开他的社会价值与历史价值来说,就阿Q本人而言,他仍然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而死?为谁而死?所以他的死就其自身而言是无知的,是愚昧的。

阿Q是“流浪雇农的典型”;阿Q“既代表农民,也代表一般士大夫,是非常广泛的中国民族性的一种典型”;阿Q是“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丑陋和苦难所构成的一种奇特的精神现象的拟人化”;是“中国人各种劣根性的结晶体”;阿Q是辛亥革命时代的“一个一般的社会典型”;阿Q是“一个思想性的典型”。

综其上述,阿Q的死更是时代的悲剧,历史的悲剧,“阿Q”已成为了历史与社会的美学复合,阿Q已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美学符号。

四、知识分子之死,灵魂的涅磐之美

柔石(五烈士),刘和珍、子君、包括孔乙己、魏连殳等。

《为了忘却的纪念》柔石:他躲在寓里弄文学,也创作,也翻译,我们往来了许多日,说得投合起来了,于是另外约定了几个同意的青年,设立朝华社。目的是在绍介东欧和北欧的文学,输入外国的版画,因为我们都以为应该来扶植一点刚健质朴的文艺。接着就印《朝花旬刊》,印《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印《艺苑朝华》,算都在循着这条线,只有其中的一本《拾谷虹儿画选》,是为了扫荡上海滩上的“艺术家”,即戳穿叶灵凤这纸老虎而印的。

柔石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主要作品有《旧时代之死》、《二月》、《为奴隶的母亲》、《一个伟大的印象》,短篇小说集《希望》。译作有:《浮土德与城》、《颓废》、《丹麦短篇小说集》(与林淡秋合译)。

柔石的“迂”就是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的写照。他是共产党员,他是左翼作家联盟的代表,他是革命文化的先驱。

《纪念刘和珍君》中刘和珍是北京女子师大的学生,1921年在江西女师大她率先剪短发,发起创办进步社团“觉社”,并任《江西女子师范周刊》的主编,1923年考入北京女子师大当选女子师大自治会主席,并成为当时北京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1926年3.18遇难,22岁的年轻生命。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逝,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可见鲁迅先生对那个世道的愤慨,刘和珍是一位女性,也是一位知识分子,更是一位“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勇士。

《伤逝》中子君:

“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和“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反应青年男女爱情的作品,在这篇小说里,能一如既往地看到“鲁迅式”的追问。追问理想实现后如何进行下一步的问题,追问暂时的幸福获得后如何更新发展的问题。不禁想到了先生的杂文《娜拉走后怎样》,先生说到娜拉的出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子君可以说是中国式的娜拉,她走出了专制家庭,要过自己的新生活,然而,结局却是可悲的。

在子君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女性屈从于心灵依附的惯性,这种惯性是可怕的。对于女性来说,爱情不等同于寻找归宿与依附,自己才是自己的归宿,只有这样,爱情才能真正“不断更新生长”,否则,又会有多少子君们负着虚空的重担,来走所谓人生的路,最终换来爱情的幻灭,消失在“无爱的人间”。子君的死,也是当时一个知识分子的死,是知识分子追求自由爱情的一种破灭。

《孤独者》中魏连殳,独者仍自孤独。鲁迅先生笔下的魏连殳,生死孤独的一生,若说个人之悲,不如说是民族之悲,文化之悲。魏连殳是于迂腐陈杂的乱世中得“悟”的人,愈悟则愈痛,愈被压制。诚如現代作家池莉所言,想要在现在这个社会生活,精神一定要先于肉体死去。尼采也曾说过:人对社会洞察的深度和他所受的痛苦是成正比的。或者魏连殳的孤独的表现便是这痛苦的表现形式之一。中国历经近百年,更迭了政治统治,变幻了故人旧事,然这魏连殳般的孤独愤嚎,却依旧是先生留下的经典,岁月的沧海桑田,丝毫未曾褪色。

柔石(五烈士),刘和珍、子君、魏连殳等这些知识分子,他们的死也许会随着时代的推移被人们忘记,因为他们是那个时代的悲剧,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许会有更多人祭奠他们,他们的灵魂已经涅槃!已经升华!

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就是把无价值的东西展示给人看。”

鲁迅先生还说过:“过去的生命已经死去,我对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籍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腐朽,我对这腐朽有大欢喜,因为我籍此它还非空虚。”

悲剧也是把最美的毁灭给人看,鲁迅先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大的悲剧家,也是最完美的悲剧家,他毫无保留的彻底地把最美的毁灭。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死亡的悲剧,高出于死亡的悲剧莫过于心灵的死亡。

鲁迅先生的《祝福》 篇4

中学语文教学在解读文学作品时总有一个固定的模式, 即“通过……批判……揭露……”。特别是在教学鲁迅先生的文章时, 这一模式体现得更为明显, 认为大师的经典作品自有其定论, 不敢也不能作个性化解读。

其实, 先生的作品是极富生命力的, 不仅仅是用一句“通过……批判……揭露……”就可以解读清楚的。他的作品既反映出作者所处的时代面貌, 也蕴涵着作者深邃的思想内涵, 留下了作者自己的形象, 即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北大教授钱理群曾在《走进当代的鲁迅》中指出:鲁迅的思想仍是一种“人学”, 从人类的方面去把握人, 强调人的社会性, 把人的发展与进化学说相联系, 追求人类共同的理想、价值、利益要求和互爱, 由此而形成了“人道主义思想”。“文如其人”, 放到鲁迅先生身上那是十分恰当的, 他的作品让我们始终能感受到他那高尚的人格魅力和人道主义情怀。先生的人道主义情怀在作品中更多地体现为对弱者的同情和对国民性的尖锐批判。他以犀利的目光透过黑暗现实, 洞察到社会的本质, 并毫不容情地用一把锐利的刻刀, 着力地、鲜明地刻画“辛酸而又乏味的人生道路上的冰冷的平庸人物”。他曾在《灯下漫笔》中尖锐地指出:“但实际上, 中国向来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 至多不过是奴隶, 到现在还如此, 然而于奴隶时候, 却是数见不鲜。”

先生这种深厚的同情与猛烈的批判, 更多地体现在小说《祝福》中的“祥林嫂”这一形象身上。这个悲惨而凄苦的下层劳动妇女, 不正是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欲做奴隶而不得的人吗?

《祝福》一直是人教版中学语文课本的经典篇目。长期以来, 人们在解读这篇小说时, 常常引用毛泽东关于“政权、族权、神权、夫权, 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 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的论断来阐述祥林嫂的悲剧, 将其主题定位于反封建礼教的黑暗现实。然而今天, 在新课标理论的引领下, 我们是否可以打破这一传统的解读方式, 深入到文本本身, 重新认识小说的深刻内涵, 发掘小说的现实意义, 认识小说的时代价值。其实, 在《祝福》中, 鲁迅先生并没有致力于空泛的社会批判, 而是始终将“人”作为人文关怀的核心。他的“批判”集中于我们这个生存的环境是如何以种种形式剥夺人的生存权利, 降低人的生存质量并扼杀人性的。祥林嫂逃离婆家、为夫守寡, 始终恪守着封建礼教对妇女的规范, 甚至以死示意;她花掉积蓄捐门槛, 虔诚地信奉佛说和封建迷信。试想, 在祥林嫂被卖和改嫁的过程中, 是谁不遵守封建道德制度呢?在这里, 我们很难看到鲁迅先生对于封建政权的批判, 即便是作为封建势力代表的鲁四老爷, 也很难看到他是如何借助政权来欺压祥林嫂的。鲁迅先生所要揭露的已不仅仅是封建等级压迫的问题了, 而是人的尊严能不能得到尊重的问题, 已经上升到了人道主义的高度。祥林嫂刚到鲁四老爷家做佣人时, 还算一个受器重的奴隶。在她被婆家抢走后, 四婶还颇“怀念”, 因为后来雇用的女工, 大抵非懒即馋, 意思是希望她能再来。因此, 四婶也不是把她当做一个“人”来看待的, 而是把她作为一个满意的奴隶来记忆她、提到她。

然而, 祥林嫂再次丧夫失子后, 第二次来到鲁家作佣人时, 境遇改变非常之大。众人鉴赏她的悲剧并满意地离开;柳妈不杀生却劝她索性撞个死;即使她捐了门槛, 鲁四老爷仍认为她“败坏风俗”、“不干不净”, 不让她碰祭品。在她失去劳动力之后, 干脆将其扫地出门, 使其沦为乞丐, 最终导致这个无依无靠的孤寡女人悲惨地倒毙在漫天风雪里。整部作品充斥着信仰与行为的悖论:在标榜伦理道德的儒家文化背后, 是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和悲凉;在信奉佛教的善人眼里, 是对生命的极端不尊重;在追求长寿对“死”有诸多忌讳的道家思想下面, 是对他人生死的漠视, 对他人惨痛的鉴赏。在这里, 鲁迅先生批判了所有摧残人权、所有不把人当人看的现象。可是作品中的“我”, 却是一位接受过新思想且对祥林嫂这样的下层人民怀有同情的知识分子, 当祥林嫂问“我”人死后有无灵魂时, “我”悚然了。其实并非“我”对灵魂的有无无法确定, 而是“我”必须虑及“我”的回答所带来的后果。“悚然”是“我”在科学信仰与人道情怀间两难抉择的表现, 所以“我”被深深地打上了鲁迅先生人格魅力的烙印。

正如鲁迅研究者王富仁所说:“迄今为止的中国文学史上, 还没有一个作家, 对低层的劳动群众怀着这么浓厚的人道主义感情。”从祥林嫂形象身上, 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先生怀着浓厚的人道主义情怀, 对被损害和被侮辱的纯朴、善良的弱者群体的悲惨命运, 寄予了浓厚的同情, 而对封建礼教影响下的人与人之间的漠然与不尊重, 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可以说, 在鲁迅先生带血描述的背后, 深刻蕴涵着他的人道主义呼声:要把每一个人提高到“人”的地位上来, 提高到真正的“人”的高度上来。是的, 从祥林嫂身上, 我们可以深切感悟到鲁迅先生的人道主义情怀, 可以说, 只有鲁迅这种浓郁而又澄彻的人道主义情怀, 才能如此强烈地震撼着与陶冶着教者与学者的心灵。

鲁迅先生剃头的故事 篇5

鲁迅先生剃头的故事

有一次,鲁迅先生到厦门市区理发。!社会理发店的座位是分等级的,理发店老板看见来人穿着一件褪了色的长衫,脚上穿一双旧布鞋,显得很寒枪,就让他坐到一个不列等的座位上,叫一个技术比较差的理发师傅马马虎虎地给他理一理。鲁迅先生理完发从口袋里掏出一元银洋放在桌上便走了。本来在不列等的位子理个发,一角钱就够了。可是鲁迅先生却付了一元银洋。这使理发店的.老板感到十分意外。、事后一打听,才一知道来理发的是鼎鼎有名的大文学家鲁迅先生。理发店老板有点懊悔,心里想以后一定不能怠慢鲁迅先生,不然会影响自己的生意。

隔了一个月,鲁迅先生又到这个理发店理发。这回情形叮不相同啦。理发店老板对鲁迅先生唯唯诺诺。点头哈腰,招呼鲁迅坐到上等座位上,叫一个最能干的理发师为鲁迅先生理发。理了又理,洗了再洗,还抹了油,洒了香水,一再询问鲁迅先生满意不满意。临走的时候,鲁迅先生问:“理个发多少钱?”理发店老板迫不及待!可答讲:“先生,这是上等位,按规定每客三角五,不过,不过我们对您先生特别细心,先生您看看是不是应该增加一些?”鲁迅先生讲:“三角五就是三角五,还有什么好增加的卫”讲着,从口袋里拿出三角五零钱放在桌上,转身要走。理发店老板不甘愿,又跟上一步,讲:“先生,上一次,我们马马虎虎为您理一下,您就付了一元银洋,这次我们认认真真地为您理了,你却付只角五,是不是有点……”鲁迅先生听了笑笑,讲:“这就对了,上次你们马马虎虎为我理发,我也马马虎虎地付钱,这次你们认认真真地为我理发,我就认认真真地付钱,所以付三角五是对的。”讲罢走了。(林其泉)

《文地》的“哀悼鲁迅先生特辑” 篇6

这年4月,黄既约唐诃做了《文地》的主编。唐诃,原名田际华,1913年生于山西汾阳,当时也是北平大学医学院的学生,比黄既高了个年级,在北平文学青年中已是一位很活跃的人物。早在 1933年6月,唐诃暑假回太原时曾与同学成立榴花社,并在《山西日报》上办起了《榴花》文学周刊。唐诃喜欢木刻,《榴花》创刊后,很想通过鲁迅先生为他们的刊物组织、介绍一些木刻作品,增强刊物的战斗性,活跃美化刊物的版面。大家商量之后,由唐诃执笔给鲁迅写信,请先生对他们的刊物批评指导。6月11日信从太原发出。6月18日在上海,中国民权保障同盟领导人之一杨铨(杏佛)被国民党特务暗杀。鲁迅是20日参加了杨先生的殓仪之后才收到信的。尽管处境危险,但他当天就回信,给予这群年轻人关切和鼓励,嘱咐他们:“新文艺之在太原,还在开垦时代,作品似以浅显为宜,也不要激烈,这是必须查看环境和时候的。别处不明情形,或者要评为灰色也难说,但可以置之不理,万勿贪一种虚名,而反致不能出版。战斗当首先守住营垒,若专一冲锋,而反遭覆灭,乃无谋之勇,非真勇也。” 唐诃还主编过《京报》副刊《熔炉》,天津《庸报》的《当代木刻》。

1936年10月,正当《文地》第一期写稿选稿紧锣密鼓地进行时,从上海传来鲁迅19日逝世的消息。他们当即决定第一期出“哀悼鲁迅先生特辑”。

“特辑”的《对鲁迅先生的献祭》,表达了文地社同人的心声:鲁迅先生死了,我们悲痛和伤心,“是因为在鲁迅先生死去的年月,‘九一八’加重了的敌人给予我们民族的枷锁还在一扣一扣地加紧,也正是因为鲁迅先生死在中华民族迫切需要着他的时候”!因之,“只有把做奴隶的期限缩到最短短度,在我们血液没有流尽时候,争得了我们民族的自由解放,才是我们对鲁迅先生的最大献祭”!同期的悼念文章有唐诃的《哀鲁迅先生》,梁榛的《我敬爱的鲁迅先生》,黄既的《鲁迅先生和抗×统一战线》(当时的舆论管制,报刊上不许出现“抗日”,只能用“抗×”),另有《鲁迅先生挽歌》等。

“特辑”首发了鲁迅先生的《〈全国木刻联合展览会专辑〉序》。1935年的全国木刻联合展览会,唐诃为主持人之一。展览从元旦起曾先后在北平、上海、济南等地巡回展出。唐诃等准备在展览结束后出一本《全国木刻联合展览会专辑》,并请鲁迅作序。鲁迅于6月4日写成,寄唐诃。唐诃请名工镌刻,想在手拓后收入《专辑》卷首。但因为保存者犯爱国罪被捕入狱,从参展作品中选出的40多幅画和鲁迅亲笔所写的序文原件都被反动军警没收,只有鲁迅序文的木刻版幸存。《文地》刊出时即根据刻版排印,题目简化为《全国木刻联展专辑序》。

“特辑”有手迹制版的《鲁迅先生书札》,和《鲁迅先生画像》一起做成插页。“书札”是鲁迅致唐诃信,这封 9月21日的信是对唐诃9月16日信的回复。这时鲁迅的健康情况已经很差。唐诃是学医的,先生信中说:“我还在时时发热,但这年纪的肺病,是不会致命的,可是也不会好。这事您知道的很明白,用不着我说。” 鲁迅写这封信后不到一个月就去世了。

《文地》创刊时,两个口号提出已近一年,但争论远未结束。唐诃回忆:“文地社同人的意见,首先认为两个口号可以并存。其次,鲁迅先生所提出的‘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包含的意义远较明确,既有‘民族革命战争’,又有‘大众’,把武装工农、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提得鲜明透彻。至于周扬等提出的‘国防文学’,虽则也含有‘修我戈矛、与子同仇’的意义,但这是任何阶级、任何政府均可以提出的口号。不见1933年希特勒上台以后,就大喊大叫莱茵河是德国的国防前哨,要向法国‘收复失地’吗?当时德国法西斯诗人就曾写出‘呼声怒号,为莱茵,为莱茵,为了德国的莱茵’(原诗已不易查找,这是记忆中篇首的一句译文)充满侵略鼓动性的诗句。‘国防文学’是容易引起错觉的一个口号,因而文地社同仁中大多数是不喜欢这一口号的。”(《记熔炉社与文地社》)黄既的《文艺的驱敌政策》,论述的即是这样的意见。

第一期《文地》11月1日出版,在青年读者中引起热烈反响,有限的印本很快在东安市场、西单商场等书店中销售一空。书款回收也占有原定价的百分之七十,于是着手编第二期,大家的心情很振奋。想不到的是,1937年春天,西单商场遭到一场大火。当夜风急火猛,整个商场从临街的大绸缎庄到商场内的书肆、摊店,一夜之间化为灰烬。《文地》的资金由文地社同人筹集,发行者虽然封底印的是天津知识书店,实际上也是同人亲自送往本市或邮寄外埠各书店代售。年前(12月10日)出版的第二期,绝大部分恰是在西单商场书肆内寄售。经此大劫,期刊出售后的款项再也无法计算及收回,刊物难以为继。

《文地》几个主要人物留下的生平资料,多少不等。

唐诃,《文地》停刊后离开北平。1940年在重庆医院做医生。1950年返北京,在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卫生工作委员会等单位工作。1958年后在人民卫生出版社任编辑。

杨诗衷,1937年抗战烽火燃起,在一次和日本侵略军的遭遇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张振仕(1914~1992年),设计了《文地》第一期和第二期封面,绘制第一期的《鲁迅先生画像》。辽宁人。1932年入北平京华美术学院西画系,毕业后教书为生。1949年后,任教中央美术学院。著名的肖像画家。20世纪50至60年代天安门城楼悬挂的毛泽东画像,大都是他的作品。

黄既(1914~2000年),即黄树则,天津人。在校时曾参加“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1938年北平大学医学院毕业后,赴延安参加八路军。1949年后,曾任北京医院院长、卫生部副部长等职。

鲁迅先生的《祝福》 篇7

鲁迅提到的“作家的未定稿”, 其实还有一种情况:有时作家对同一个写作素材、同一个题材, 会在不同的情境下, 两度, 甚至几度重写, 形成多个文本。将这些从同一素材生发出来的不同文本对照起来读, 是很有趣味的, 而且也可以学得写文章的方法。比如大家所熟悉的汪曾祺, 在上世纪40年代写了《异秉》《职业》两篇小说, 到80年代, 由于这两个文本均已散失, 他又以同名、同题材重写了一遍。研究者后来找到了40年代的文本, 就将这两种文本对照起来读, 读出了许多很有意思的东西。 (王枫《〈异秉〉〈职业〉两种文本的对读》)

鲁迅也有过这样的两次写作。1919年鲁迅在《国民公报》“新文艺栏”连续发表了七篇《自言自语》, 其中有三篇在他1925、1926年间写《野草》和《朝花夕拾》时, 又重写了一遍。这就有了三篇可对读的文本:《自言自语》里的《火的冰》与《野草》里的《死火》, 《自言自语》里的《我的父亲》与《朝花夕拾》里的《父亲的病》, 《自言自语》里的《我的兄弟》与《野草》里的《风筝》。

这样, 我们就可以用对读的方法来学习《风筝》这篇课文。

《我的兄弟》一文不长, 照录如下———

我是不喜欢放风筝的, 我的一个小兄弟是喜欢放风筝的。

我的父亲死去之后, 家里没有钱了。我的兄弟无论怎么热心, 也得不到一个风筝了。

一天午后, 我走到一间从来不用的屋子里, 看见我的兄弟, 正躲在里面糊风筝, 有几支竹丝, 是自己削的, 几张皮纸, 是自己买的, 有四个风轮, 已经糊好了。

我是不喜欢放风筝的, 也最讨厌他放风筝。我便生气, 踏碎了风轮, 拆了竹丝, 将纸也撕了。

我的兄弟哭着出去了, 悄然的在廊下坐着, 以后怎样, 我那时没有理会, 都不知道了。

我后来悟到我的错处。我的兄弟却将我这错处全忘了, 他总是很要好的叫我“哥哥”。

我很抱歉, 将这事说给他听, 他却连影子都记不起了。他仍是很要好的叫我“哥哥”。

啊!我的兄弟。你没有记得我的错处, 我能请你原谅么?

然而还是请你原谅罢!

我们现在就来对照解读。

我们首先注意到的是写作时间和文章题目:作者在1919年写了《我的兄弟》, 为什么时隔六年, 到1925年又写《风筝》?不过是童年的一段生活, 这样一直念念不忘, 一写再写, 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写同一件事, 为什么要把题目由“我的兄弟”改为“风筝”?这大概是我们一开始阅读就要提出的问题。但我们不要急于求答案, 还是先细读文本, 最后再来讨论这些问题。

《我的兄弟》共分九段, 《风筝》则有十二段。我们就分段来对比解读。

一. “回忆的套子”的设置

《我的兄弟》第一段第一句就直接进入回忆:“我是不喜欢放风筝的。”而在《风筝》里, 第三段才有类似的叙述:“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也就是说, 《风筝》在进入故事的叙述之前, 还有两段描写, 而且我们注意到, 写的是作者写文章时的外在景物和内在的“惊异和悲哀”的心情。《我的兄弟》在文章结尾写到请求兄弟原谅就煞住了, 而《风筝》又多出一段:回到开头所写的自己的心情上, 还是“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如果说, 《我的兄弟》是一篇单纯的客观叙述, 那么《风筝》却外加了一个“套子”, 将全篇的回忆笼罩在“我”回忆时的主观心境里, 以“悲哀”始, 又以“悲哀”终。这样一个“回忆的套子”的精心设置, 是《风筝》一文的最大特点, 作者的写作旨意正蕴涵其中。这是我们读懂这篇文章的关键, 是应该紧紧把握住的。

钱理群教授在江南水乡

但我们还是不能立刻进入“套子”的细读与分析:其含义只有读完了正文, 才能理解。

二. 变叙述为描写

正文的故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一) “我”和“兄弟”冲突的由来:《我的兄弟》的第一、二段, 《风筝》的第三段。

《我的兄弟》第一段只有短短的两个叙述句:“我是不喜欢放风筝的, 我的一个小兄弟是喜欢放风筝的。”尽管直截了当地点明了“我”和“兄弟”的冲突的由来, 但是却过于简单了:“我”为什么“不喜欢”, 怎样“不喜欢”, “兄弟”为什么“喜欢”, 怎样“喜欢”, 都省略了。这恰恰是《风筝》要大做文章之处。《风筝》里不仅有“我”的心理分析与描写:“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而“嫌恶”放风筝 (注意:这是为下文埋伏笔) ;而且有“兄弟”的动作和心理描写:为风筝的起落, 忽而“出神”, 忽而“惊呼”, 忽而“跳跃”;还特意强调了“兄弟”的年龄 (“大概十岁内外”) , 描写他的外貌:“多病, 瘦得不堪”。这都是为下文作铺垫的。于是, 我们又知道了《风筝》与《我的兄弟》相比, 在写作上的变化:变叙述为描写, 变简陋直书为精心经营文字, 周密安排文章布局。

不过《风筝》也有删削, 比如《我的兄弟》第二段谈到“父亲死去之后, 家里没有钱了”, 这层意思在《风筝》里却没有说及, 大概是为了集中笔墨谈兄弟之间的冲突, 就不提父亲了。

(二) “我”和“兄弟”的冲突:《我的兄弟》第三、四、五段, 《风筝》第四段。

依然是变简单的叙述为具体、丰富的描写。比如在《我的兄弟》里, 只是这么一句:“一天午后, 我走到一间从来不用的屋子里”, 到《风筝》里就发展成为一个过程描写:先是“我忽然想起”多日不见小兄弟:然后, 记起了“曾看见他在后园拾枯竹”;这才“恍然大悟”似的赶到那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有了这样一番曲折, 就为下文“我”的不满的大爆发, 以及粗暴的行为, 作了情绪上的铺垫。

紧接着的冲突, 在《我的兄弟》里也是三言两语就交代完了:“我便生气, 踏碎了风轮, 拆了竹丝, 将纸也撕了。”但在《风筝》里, 却演化成了充满戏剧性的紧张的场景描写:先是小兄弟的“惊惶”, “失了色”, 以至“瑟缩”:

接着是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和“愤怒”中的一系列动作:“折断”、“掷”与“踏扁”———注意:这里的用词比《我的兄弟》里的“踏碎”、“拆”、“撕”都要重得多、狠得多, 使人感到被折断与踏扁的, 不只是风筝, 更是小兄弟的心。

或许更要注意的, 是“我”在踏扁了风筝以后的心理描写, 这恰恰是《我的兄弟》里所省略不写的:“论长幼, 论力气, 他是都敌不过我的, 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 于是傲然走出。”这里的“长幼”与“力气”, 正是和上文的“十岁内外”与“瘦得不堪”相呼应的。值得注意的, 还有突然出现的“敌”与“胜利”这样的描写战争的词语, 这就暗示了这场冲突的“战争”实质:这是典型的长者对幼者的压迫、强者对弱者的欺凌:下文提出的“虐杀”的概念, 已经逐渐形成了。

还有“兄弟”的反应。《我的兄弟》是这样写的:“我的兄弟哭着出去了, 悄然的在廊下坐着……”《风筝》则写道:“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由“哭”、“悄然”到“绝望”, 份量显然重了许多, 这说明:兄弟精神上受到的打击, 或许是更为严重的。这也为下文提出“精神的虐杀”的概念作了铺垫。

问题更在于“我”的反应。《我的兄弟》写得也很简单:“以后怎样, 我那时没有理会, 就不知道了。”《风筝》在写了“后来他怎样, 我不知道”以后, 又加了一句:“也没有留心”, 因为在“我”的心目中, 小兄弟“以后怎样”, 他的感情有没有受到伤害, 是没必要“留心”的。

钱理群教授在演讲

这样, 从《我的兄弟》到《风筝》, 鲁迅的描写不但更加具体、形象、生动, 而且还加强了力度, 这场兄弟之间冲突的内在的严重性就逐渐突显出来。这就孕育着下文感情的爆发, 我们读者的阅读心理也随之沉重起来。

(三) 成年后的反思和补救:《我的兄弟》第六、七、八、九段, 《风筝》第五、六、七、八、十、十一段。这一部分的篇幅和份量, 在《我的兄弟》里和前面两部分差不多, 而《风筝》却篇幅更大, 份量也更重。可以看出, 这成年后的反思和补救才是《风筝》描写的重点。

先是反思。《我的兄弟》也说得很简单:“我后来悟到我的错处”, 仅仅是“错”, “错”在哪里, 没有交代。但《风筝》却说自己轮到了“惩罚”, 那就不只是“错”而可能有“罪”。而且也十分严肃地说出了其中的缘由:“我”接受了西方新的现代儿童观, “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在这样的新思想、新观念的映照下, 原先“我”所坚持的“风筝是没出息的孩子所做的玩艺”的观念, 就显得陈旧而荒谬, 不攻而自破了。这样, 觉悟的“我”, 再反观“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的“这一幕”, 前文所写的对风筝, 更是对小兄弟心灵的“折断”、“掷”、“踏扁”, 以及“我”的“愤怒”、“傲然”, 一下子都露出了狰狞面目, “我”终于猛醒:这是“精神的虐杀”!这一判断, 是全文最浓重的一笔。这件事在《我的兄弟》里, 仅仅是幼时兄弟之间的冲突, 但在《风筝》的反省中, 就成了一个“精神的虐杀”的事件。这有点出乎我们读者的意料, 因此特别具有震撼力, 但由于作者在前文的具体描写中已经作了足够的铺垫, 所以这又是我们能够接受的。这就是作者用笔的力量。由此引发的, 是“我”的, 其实也是“我们”读者的沉重之感:“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 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但又并不“断绝”, 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 堕着”。一再地重复“很重很重”, 这都是对人的心灵“很重很重”的“惩罚”。鲁迅对自己的解剖, 是很锋利, 也很残酷的。

于是又有了“补过”的努力。《我的兄弟》的叙述依然只有一句:“我很抱歉, 将这事说给他听。”到《风筝》里就有了更为细致也更有层次的过程性描写。先是“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 跑着, 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 早已有了胡子了。”童年游戏的时代已过, 再也追不回, 补不过来了, 虽然“嚷着, 跑着, 笑着”, 心却是痛着的。这令人心酸的一笔, 是《我的兄弟》里所没有的。于是, 又有了另外的补救, 就是《我的兄弟》里写到的:当面表示“抱歉”, 但《风筝》里却揭示了抱歉背后的心理:希望接受“宽恕”而获得心的“宽松”。但结果却是“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这也是《我的兄弟》写到了的, 但却没有写到“我”的反应, 而这正是《风筝》所要着力强调的:“全然忘却, 毫无怨恨, 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 说慌罢了。无宽恕之可言”, 这就意味着, 童年时所犯下的“精神虐杀”的错误, 以至罪过, 不仅无法补救, 而且无从宽恕的。———这又是浓重的一笔!鲁迅因此把他的反省、反思推到了极点, 也把文章的沉重感推到了极点:“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注意:文章特地把这一句单独列一段, 就是要突出它的份量。)

现在, 我们可以回答一开头所提出的问题了:童年的这一段生活, 鲁迅之所以一直念念不忘, 六年之间连写两遍, 就是因为它是一场“精神的虐杀”。鲁迅对任何精神的虐杀, 都是不能容忍的, 在他看来, 这是一种不可补救, 也不能宽恕的罪过, 即使是自己童年时无意犯下的罪过, 也是不可原谅的, 他要公开“示众”, 既是自我警戒, 也是警示世人。鲁迅在给两位初学写作者的信中, 曾提到写作的一条重要原则———“开掘要深”。 (《二心集·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 从《我的兄弟》到《风筝》, 就是一次思想的深度开掘。

三. 回到“回忆的套子”

那么, 他为什么要将文章的题目由“我的兄弟”改为“风筝”呢?

我们一起来细读《风筝》第一、二段和最后一段。

这是两段景物描写:一是眼前的、现实的“北京的冬季”;一是过去的、记忆中的“故乡”的“春天”。看起来这是相同的景物 (天空中浮动的风筝) , 但色彩和感情完全不同。北京是阴暗压抑寂寞的:“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 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而故乡却是明亮、多彩、热闹的:有“淡墨色”与“嫩蓝色”的风筝, “发芽”的杨柳的黄绿, “多吐蕾”的山桃的嫣红。由此而产生了两个概念:“严冬的肃杀”与“春日的温和”———说是“概念”, 就是说, 这已经不只是自然季节给人的感觉, 而是一种生存环境、人生境遇、生命状态、情感选择的象征。

这就有了鲁迅的“惊异和悲哀”:“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 但“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 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注意:“在这天空中荡漾”的, 显然是第一段所写的“浮动”的“风筝”。因此, “风筝”在这里就成了“故乡”和“春天”的一个象征。于是, 我们就懂得了:鲁迅将“我的兄弟”改为“风筝”, 是为了突出他对故乡记忆里存着的“春日的温和”的怀念, 以及自己曾将这“春日的温和” (风筝) 、向往这春日温和的孩子 (兄弟) 的心, “折断”、“踏扁”的自省。

文章结尾又回到“悲哀”上来, 但却有了一个出乎我们读者意料的情感的转折———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 但是, 四面又明明是严冬, 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应该说, 这是鲁迅这篇文章中最难理解、最难把握的文字, 中学生是很难懂的。因此, 课堂上或许可以不讲, 只是把问题提出来, 留给学生在以后的阅读中去逐渐理解。中学阶段, 是不可能要求学生对鲁迅作品的每一处都弄懂的, 只有“有所不懂”才能“有所懂”。

这里也只能作一点试解。在我看来, 这段文字中两次出现的“严冬”是有两种不同的象征意义的。后一个“严冬”, 是一个现实生活处境、生存状态的象征, 所谓“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突出的是生活的严酷, 这是我们读者比较容易理解的。而前一个“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 则是一个情感的选择、人生态度的选择问题, 所谓“肃杀的严冬”是一种敢于正视现实生活的严峻, 并在痛苦的反抗、挣扎中获得生命价值的冷峻的情感和人生态度;而“春日的温和”则是在回避“严冬”, 沉湎于“春日”的幻想中以求得“温和”的人生。我曾经说过, 人是有“避重就轻”的倾向的, 大多数人恐怕都是宁愿躲到“春日的温和”中而逃避“肃杀的严冬”的。但鲁迅的选择, 却恰恰相反, 他宁愿“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鲁迅在写《风筝》的六天前写了一篇《雪》, 其中满怀深情地写到了北方肃杀的严冬中的雪。

在晴天之下, 旋风忽来, 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 如包藏火焰的大雾, 旋转而且升腾, 弥漫太空, 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 在凛冽的天宇下, 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 那是孤独的雪, 是死掉的雨, 是雨的精魂。

显然, 这在严冬的北方晴空中“蓬勃地奋飞”的雪, 正是鲁迅的精魂的升华。

于是, 我们也终于明白:鲁迅的《风筝》的“回忆的套子”, 在最后一段里, 将他的回忆性描写, 归结为“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的选择, 是大有深意的:他的这篇直面童年时的“精神的虐杀”的一幕的《风筝》, 就是回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的自觉努力;他自己的生命与精神, 也因此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与境界。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近义词 篇8

爱戴爱抚

(1) 那时候我有点惊异了, 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2) 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 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 听不到他的声音了, 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 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这两个句中的“爱戴”“爱抚”, 都具有“敬爱”“疼爱”的意思, 是人们某些思想活动的反应, 但两词的使用对象却不同。

“爱戴”是“敬爱、拥护”的意思, 含有这种意思的词还有“感戴”“拥戴”“推戴”等。“爱戴”一般作动词用, 但较抽象, 适用于下级对上级, 晚辈对长辈, 人民群众对某些为人类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等。如例 (1) 。

鲁迅先生作品中“矛盾”句解读 篇9

鲁迅先生作品中的语言极富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 有些语言耐人寻味, 给人启迪。下面本人就先生作品中的一些看似矛盾的句子做点浅显的解读。

《风筝》 (七年级上册) 中开篇这样写道:“远处有一两风筝浮动, 在我是一种诧异和悲哀。”不难看出, 这一句就写出了作者不是一种而是两种不同的感受。作者“诧异”的是故乡放风筝是在春二月, 而北京的冬季居然还能在晴朗的天空中看到风筝浮动;“悲哀”的是想起儿时自己因为不爱放风筝而损毁了小弟的风筝, 当我明白“游戏是儿童的正当行为,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对于小弟“精神的虐杀”的一幕让我的心上像是一直压着千万斤重的巨石, 又无法落下去的沉重苦痛。

当然, 这一句也许说不上很矛盾, 只是两种不同的心情而已。那么, 我们再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七年级下册) 中写百草园的一句:“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句中的“似乎”和“确凿”就显得非常矛盾了。不过, 看似矛盾, 实则不然。“似乎”是因为作者“离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 百草园里面长的一些什么已经没有很清晰的记忆了;“确凿”是可以肯定地说园子里只生长有一些野草, 比如何首乌、木莲等, 没有其他很高大的东西。

还有《孔乙己》 (九年级下册) 中结尾段这样写道:“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句中“大约”与“的确”也明显矛盾, 我们同样可以看出并非矛盾来。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是因为有很长时间没有见到孔乙己了, 联想到他最后一次来咸亨酒店时用两手爬来的情境, 只能推测他“大约”是死了;但根据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和生活处境来看, 他是必死无疑的了, 所以断定他“的确”死了。

再看看《故乡》 (九年级上册) 中“他站住了, 脸上露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一句, 句中“欢喜”和“凄凉”两种神情不可能同时写在脸上, 看似矛盾, 其实也是写出了作者两种不同的心情。“欢喜”是因为闰土在二十年后又见到了儿时的朋友———迅哥儿, 欣喜之情溢满脸上;而“凄凉”是因为人到中年的闰土一想到自己的生活处境,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 这些“都苦得他像个木偶人了”, 心底的悲哀不禁布满在整个脸上。

鲁迅先生的《祝福》 篇10

苏教版的教材中, 现代散文大概有五十篇, 占所教篇目的百分之二十六七。《藤野先生》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的课文。这篇散文在频繁更换的教科书中依旧被保留了下来, 证明它确实是名篇中的名篇, 可以称之为“经典之作”。

我依据郁达夫的“现代散文的最大特征是, 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文章里有表现出来的个性, 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的观点, 确定了这篇散文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鲁迅先生个人化的言说对象———藤野先生。

2.体会鲁迅先生个性化的言语表达。

3. 感受鲁迅先生独特的情感认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研读文章

一、背景资料

(一) 从鲁迅先生的著作中, 我们可以看出, 其学生时代的三位老师———寿镜吾先生、章太炎先生和藤野先生, 对他的人生道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让他铭记难忘。那位读书痴醉时只管自己尽情“拗过去, 拗过去”的寿镜吾先生, 大家并不陌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有生动描述。章太炎先生是鲁迅的国学导师, 《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就是回忆章先生的, 那是鲁迅先生一篇没有完稿的绝笔之作, 是他逝世前忍着极度病痛写的。藤野先生则是鲁迅日本留学期间的一位日本医学教授, 一个异国的普通老师让鲁迅先生念念不忘并专门撰文纪念想必是有原因的。我们会在《藤野先生》一文中找到答案。

(二) 鲁迅去日本的时候, 日本的国力正逐渐强盛, 独霸东亚的野心也日渐膨胀, 又刚刚在甲午海战中打败了中国的北洋水师, 举国上下都弥漫着一股鄙视中国人的气氛。有的报纸就公开宣称:“西洋人视中国人为动物, 实际确乎不得不产生动物、下等动物的感觉, 因此, 他们 (指中国人) 在生理上已失去人类的资格。”因此, 鲁迅在这个时候去日本留学, 便不可避免地受到种种歧视和轻蔑。他走在东京的大街上, 就常常遭受少年人的辱骂。 (为什么不回去流血?还在这里读书做什么?) 鲁迅不但生活在陌生人中间, 而且是生活在陌生人的鄙视和轻蔑中间, 请想一想, 一个自尊自重的中国人, 怎么能忍受这样的侮辱?

(三) 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选择学医的, 因此1904 年进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在《〈呐喊〉自序》中, 他谈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历程。他说:“我的梦很美满, 预备卒业回来, 救助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 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 一面又促进国人对维新的信仰。”但是两年后他决定弃医从文, 这是由于那次课堂上看幻灯片的经历。他说:“从那一回以后, 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 凡是愚弱的国民, 即使体格如何健全, 如何茁壮, 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我们的第一要著, 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 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 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四) 藤野先生是鲁迅最敬重的老师;叙事散文《藤野先生》是鲁迅最看重的作品。1935 年, 日本岩波文库要出版《鲁迅选集》, 译者增田涉到上海征求鲁迅意见, 问他选哪些文章才好。鲁迅回答:“一切随意, 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他的目的是借此打听藤野先生的下落, 同时委托增田涉先生代为寻找。第二年, 《鲁迅选集》出版, 增田涉又到上海送样书, 鲁迅再次问起藤野先生的下落, 增田涉说没有打听到。鲁迅先生叹息说:“藤野先生大概不在人世了吧!

(五) 周君来的时候是中日战争之后, 又过了相当的年数, 很可悲的是, 当时的日本人还骂中国人做猪头三。所以在有这恶骂风气的时候, 同级生之中也有这样的一群, 动不动就对周君加以白眼, 另眼看待。我少年的时候, 曾承福井藩校出身的姓野坂的先生教过汉文, 因此一方面尊重中国的先贤, 同时总存着应该看重中国人的心情, 这在周君就以为是特别亲切和难得了吧。如果周君因此而在小说里和友人之间把我当作恩师谈着, 我要是早读到该有多好啊!既然他至死还想知道我的消息, 倘早通了音信他本人也该多么喜欢啊!

──选自藤野严九郎《谨忆周树人君》

二、自主阅读

(一) 请给文章的每一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二) 阅读本文至少三遍, 在书页的空白处写下你读书的感受, 做批注。

(三) 本文的叙述结构是比较清晰的, 按在东京 (与藤野先生相识前) ——在仙台 (与藤野先生相识处) ———归国后 (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怀念) 的线索自然行文, 围绕藤野先生的“为人行事”把诸多材料有机组织起来, 丰富而不紊乱, 可谓“形散而神聚”。

1.课文的主体故事就发生在仙台, 现在请大家根据地点的变换理清文章的结构, 整体感知课文。

(1) -段, 在___, 表达对______的厌恶;

(2) -段, 在___, 回忆与_______的交往;

(3) _-段, 在___, 表达____对的怀念。

2.速读课文, 练习一下概括能力, 说出作者和藤野先生交往中的几件事?另外, 本文还延展开来, 写了两个“事件”, 一个可以称作“匿名信事件”, 你能说出另一个吗?

3.作者这样选材, 这样安排结构, 这样表达语言, 有什么效果, 如果是合理的, 是富于表现力的, 合理在哪里?表现力在哪里?

(四) 我想从人教版教材“研讨和练习”的一个题目说起:关于课文, 有下面几种不同的理解, 讨论一下, 究竟应该怎样理解?

1. 标题是“藤野先生”, 课文主要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

2. 课文大半内容写作者的经历和思想, 主要表现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 课文写作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往事, 因此既写了藤野先生, 又写了自己的思想历程。

第二课时———学写文章

《藤野先生》是一篇记人叙事性散文。文章笔法有致, 去粉饰, 剔雕琢, 朴实自然, 给人以清新之感, 表现了鲁迅散文质朴洗练的风格。它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散”而“不散”的结构

(一) 形散:

第一部分:鲁迅写了在东京“清国留学生”白天黑夜不务正业, 寻欢作乐的生活。他们在“樱花烂漫”的大好春光里, 不知勤奋学习, 而是溜达闲逛, 以致使富有爱国主义的作者决定:“去别的地方看看, 如何呢?”这样的起笔似乎离题太远, 与标题”藤野先生“关系不大。

第二部分:

(1) 写了去仙台的路上, 看见“日暮里”“水户”两个地名时的感受, 以及对仙台的介绍:规模小, 冬天冷, 没有中国留学生;

(2) 初到仙台时受到的优待:学校不收费, “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 一位先生三番动员自己搬到一家离监狱很远的客点里去;

(3) “漏题事件”和“电影风波”。

这三处是节外生枝的闲笔, 也与标题“藤野先生”不符。

第三部分:

惜别藤野先生后, “总还时时记起他”以及后面“点上一支烟, 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的一段文字, 表面上看来仍没有紧扣藤野先生, 似乎“结尾不圆”。

(二) 神不散:

(1) 作者写东京环境的污浊以及“我”的憎恶, 无非是从侧面揭示:东京无可恋, 交代作者去仙台学医, 从而结识藤野先生的起因, 为以后突现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埋下伏笔。正如欲画花红, 先画绿叶一样, 这些“闲笔”起到了“烘云托月”, 很好地为中心服务的作用。

(2) 日暮里:林贤治在《人间鲁迅》一书中介绍:就怕见“日暮里”三字, 当时想起《离骚》里的“朝发轫于苍梧兮, 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 日忽忽其将暮”的句子, 竟升起一种被放逐的感觉。黎孟德在《黎教授教你读鲁迅散文》一书中介绍:实际是写作者耳闻“日暮”之名联想到祖国在清政府的腐败统治下, 也如日暮一般的情况而增的忧国之愤。

(3) 水户:“水户”是明末思想家朱舜水因反清事败长住日本讲学客死的地方。作者写水户, 增强对爱国者的景仰, 平添救国之志。这两处点染交代了作者和藤野先生结识的思想基础。

(4) 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老师以“物以稀为贵”的好奇心来关心自己, 正好与藤野先生在科学上帮助自己以“平等待我”的崇高品格形成对照, 突出了藤野先生的博大胸怀和正直善良的品德。

(5) “漏题事件”和“电影风波”有三个作用:

A.成功地凸现了“我”的形象。

四件往事:我与藤野先生之间———是尊重与被尊重的关系。

漏题事件:我与日本青年之间———是歧视与被歧视的关系。

电影风波:我与中国看客 (充当示众的材料) 之间———是鄙夷与被鄙夷的关系。

B. 受军国主义毒害, 怀着民族偏见的日本青年也与藤野先生的真诚帮助, 认真教学形成对比, 再现了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的博大胸怀和正直善良的品德。

C.交代了作者弃医从文, 离开藤野先生的原因。

(6) 文章的结尾从“我”的角度写出了藤野先生的巨大影响。即透过学生这面多棱镜, 折射出老师的言行以及这些言行在学生身上产生的影响, 从而突出老师的伟大。这种艺术折射法写足了“我”的爱国主义思想, 更能反衬出藤野先生品格的高尚!

文章的主题应该是:歌颂藤野, 怀念藤野, 激励自己。为了表现这一思想, 鲁迅把对藤野先生的歌颂、怀念和自己的思想发展交织起来, 相互辉映, 即透过学生这面多棱镜, 折射出老师的言行以及这些言行在学生身上产生的影响, 从而突出了老师的伟大!这种艺术的折射法, 写足了“我”的爱国主义思想, 更能反衬出藤野先生品格的高尚!

二、白描与对比的人物描写

(一) 白描:原指国画中那种纯用墨线勾勒, 不着颜色来表现物象的技法, 文学上借用过来, 就是指那种不多加渲染而用精炼的笔墨, 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鲁迅笔下藤野先生外貌、声调和生活方面的主要特征体现了他俭朴、勤苦的作风。

1. 外貌: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 八字须, 戴着眼镜, 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黑瘦”是藤野肖像特征;“八字须”是日本人蓄胡子的习惯;“眼镜”是潜心于学术研究者所用之物。文中删去了原稿“高身材”和与学者无必然联系的“大眼镜”的“大”字。这样, 文章就极俭省地刻画出了藤野先生的学者形象。

2. 声调: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 这种声调正表现出藤野先生是胸有成竹, 不慌不忙的饱学之士。

3. 衣饰: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 寒颤颤的, 有一回上火车去, 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 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一方面突出了藤野先生专心致力于教学工作和科学研究的精神;一方面也反映了他在当时日本的地位。藤野先生是属于当时日本下层知识分子。所以他的生活作风正是他低下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的反映。

1901 年任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教师;

1915 年由于没有学位, 不能在大学任教而离职, 在慈善医院工作一年;

1916 年回乡自设诊所。

(二) 对比:就是在正和反、美和丑的比较中描写人物。

1.受军国主义毒害, 怀着民族偏见的日本青年 (学生会干事的上窜下跳和后面日本学生欢呼“万岁”) 也与藤野先生的真诚帮助, 认真教学形成对比, 再现了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的博大胸怀和正直善良的品德。

2.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老师以“物以稀为贵”的好奇心来关心自己, 正好与藤野先生在科学上帮助自己以“平等待我”的崇高品格形成对照, 突出了藤野先生的博大胸怀和正直善良的品德。

3.文章通过“我”在东京以及去仙台路上的见闻和对仙台恶劣环境的迅速适应与清国留学生的对比, 表现了“我”为寻找救国救民真理, 把全部心血投入的心理。

4.在漏题事件中, 弱国子民鲁迅在强国留学受人歧视, 日本学生对藤野先生精心辅导异国的“闯入者”表示嫉妒和不满也是必然的, 但是鲁迅毕竟可以去斗争。比较之下表现出日本学生器量狭小。

5.在电影风波中, 鲁迅看到了国人的麻木不仁, 人民不觉醒是民族落后的根本原因。中国人啊!你作为人类的价值何在?难道只是为了充当示众的材料和看客吗?比较之下, 一个是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灵魂”, 还有一群是面无表情的“躯壳”。

在文章里, 鲁迅熟练运用白描和对比的写作手法, 成功地刻画了藤野先生和“我”的形象。

第三课时———学改文章

一、文章究竟该怎样修改

(一) 鲁迅先生的经验:

“写完后至少看两遍, 竭力把可有可无的字、词、段删去, 毫不可惜。”“我写完之后, 总要看两遍, 自己觉得拗口的, 就增删几字, 一定要它读得顺口;没有相宜的白话, 宁可引古语, 希望总会有人懂, 只有自己懂得或连自己也不懂的生造出来的字句, 是不大用的。”

(二) 惠列赛耶夫的经验:

应该这么写, 必须从大作家们完成了的作品中去领会。那么, 不应该那么写这一面, 恐怕最好是从那同一作品的未定稿本去学习了。在这里, 简直好像艺术家在对我们用实物教授。恰如他指着每一行, 直接对我们这样说:“你看, 这是应该删去的。这要缩短, 这要改作, 因为不自然了。在这里, 还得加些渲染, 使形象更加显豁些。”

黄庭坚就从宋祁修《新唐书》的一本手稿中受到过教育。

鲁迅自己的手稿也正是我们学习修改文章的一种很好的教材。仔细研究鲁迅的手稿, 研究他的每一处删改, 就可以得到更多有益的启发, 得到学习写作的门径。

二、细读研讨

(一) 为什么要这样改?

(二) 改过之后好在什么地方?

(三) 不这样改行不行?

(四) 是不是还有别的改法?

(五) 可以去找找鲁迅先生没有发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

列举几处鲁迅先生的修改实例, 出自《跟鲁迅先生学改文章》, 朱正著, 岳麓书社。

三、拓展学习

(一) 找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 连同本文做点比较阅读和研究, 以《鲁迅和他的老师》为题写本周的作文。

(二) 课余收集鲁迅先生的手稿, 继续学习揣摩鲁迅先生的文章修改艺术。推荐书目:朱正《跟鲁迅学改文章》

参考文献

上一篇:佤族民歌演唱风格下一篇:缩短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