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数字成语英译

2024-07-10

汉语数字成语英译(精选六篇)

汉语数字成语英译 篇1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汉语成语更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精华和智慧结晶。成语是表示一般概念的固定词组或句子, 绝大部分是由四个字组成的。例如“空中楼阁”、“欢天喜地”等都是四字成语。习语的涵义通常并不等于其组成的单个词义的总和。翻译中除少数习语的形式对应外, 一般也不能直译成另一种语言, 因此有结构固定、语义统一的特征。在对习语进行英译时, 译者既要保持原文的忠实、可信, 还要保持习语的形象比喻、修辞效果等特点及其民族地方特色。由于英汉两个民族在思维方式及语言文化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汉语习语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翻译作品质量的高低, 影响到英语读者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文章依据等效翻译的理论, 就汉语习语英译过程中的欠额翻译及其补偿进行探讨。

2. 等效翻译理论

等效翻译是中外翻译家的一个目标和实践原则。美国著名翻译家奈达提出了动态对等, 指出译文接受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 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上相同。1986年, 翻译家金堤指出等效翻译所追求的目标是:译文与原文虽然在形式上很不相同甚至完全不同, 但是译文读者能和原文读者同样顺利地获得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信息, 包括主要精神、具体事实、意境气氛, 这就叫做等效或基本等效, 这个目标应该是用于一切种类的翻译。

因此, 翻译最基本的任务就是原语基本信息和文化的传递。具体来说, 汉语习语的英译应做到:⑴意义或内容的对等;⑵文化信息的对等;⑶形式上的对等。从此意义来讲, 在译者掌握了两种互换语言各自的特点时, 翻译的等效是可以实现的。

3. 欠额翻译

不同的民族由于在地理、民族、宗教、思维方法及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而习语具有其特有的语义多重性和不同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因此, 难以避免出现翻译中意义和风格笔调方面的一些损失, 欠额翻译也就在所难免。奈达指出任何翻译都有义丢失, 但必须设法将其减少到最低程度。

英国学者彼得·纽马克在《翻译问题的探讨》一书中提到了欠额翻译。所谓欠额翻译指原语的词义内涵大于译入语词义内涵的现象。

4. 汉语习语欠译的补偿方法

4.1 直译、意译、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一般如果采用直译就能准确传达原文意义和文化信息的就直译。否则就采用意译。一件好的译作基本上总是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4.1.1 直译

汉英习语中有些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符合, 不仅比喻意义和感情色彩相一致, 而且连形体设喻也相同或大体相同, 也没有很深的含义和难以理解的典故。汉译英时, 可直接借用英语中的同义表达。例如:【倾国倾城】宝玉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 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I’m the one‘sick with longing’”Baoyv joked.“And yours is the beauty which caused‘cities and kingdoms to fall.’”

4.1.2 意译

有些习语含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在翻译时无法保留汉语的字面意义和表达形式, 只有牺牲原文某些形式上的个别因素, 从而能很好地传达出原文的深层内容, 折射出其文化信息内涵。在这种情况下, 一般采用意译为好。例如, 【徐娘半老, 风韵犹存】一遇到女人, 可就要发挥才藻了, 不是“徐娘半老, 风韵犹存”, 就是“豆蔻年华, 玲珑可爱”。…but when it comes to women the reporter must display their literary talent.Either she is“a rose full-blow yet still attractive”, or“a sweet young maid.”

4.1.3 直译加意译

有许多汉语习语往往包含两层意思:本意和引申意。这样的习语直译不能达意, 意译又使文化信息丧失, 若要保留汉语成语、谚语的风貌和特色, 又要避免因文化的不同而给读者造成错误联想, 直译+意译不失为一种两全的方法。如“龙飞凤舞”, 如完全意译就体现不出该成语的生动形象, 而仅直译成:“like dragon flying and phoenixes dancing”又会使不熟悉中国文化的读者大惑不解;但加上了lively and vigorous flourishes in calligraphy等意译成分, 就起到了还其形、传其神的效果。

4.2 直译或意译加注法

加注法是在译文中添加读者理解习语所需的文化信息和背景知识, 从而既保留习语的比喻形象和文化蕴涵, 又能确保原文意义或内容很好的传递给译文读者。例如:【东施效颦】“若真也葬花, 可谓东施效颦了;不但不为新奇, 而且更是可厌”。“If so, she’s Dongshi imitating Xishi, which isn’t original but rather tiresome”.

4.3 归化和异化

归化表达就是采用地道的译入语来交流, 即用符合讲英语民族的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等来讲述中国故事、宣传中国文化, 用译入语文化传统来替代或描述中国特有文化的表达法。例如:【针锋相对】我们的方针也是老早定了的, 就是针锋相对, 寸土必争。Our policy also was set long ago–to give tit for tat, to fight for every inch of land.

4.4 增译法

增译法是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 在翻译时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 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例如, 班门弄斧-showing off one's proficiency with the axe before Lu Ban the Master Carpenter.为了便于英语读者理解, 首先在译文中增译了show off one's proficiency, 点明了班门弄斧的喻义, 又增添了理解该成语所需的文化背景信息。

5. 结语

将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不同的文化渊源和语言差异的汉语习语恰到好处的翻译为英语并非易事, 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欠额翻译。绝对对等是不可能实现的, 所谓的等效也是相对的, 但只要坚持翻译是基本信息即意义或内容、文化信息和形式的传递, 遵循等效翻译理论提出的总义相符, 功能相似的等效论原则, 并在实践中灵活机动, 不断变换方法, 根据不同情境、具体的上下文及读者的需要选择最合适的翻译方法, 既准确地传达基本信息, 又能最大限度的保持民族特色。因此, 汉语习语的翻译是有可能最大限度的达到文化上的等效的。

参考文献

[1]方梦之.译学辞典.上海:上海外国语出版社, 2004.

[2]陈金中.英语习语的欠额翻译及补偿.上海科技翻译[J].2008 (1) .

[3]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 1991/Selected Works of Mao Zedong, FLP, 1977.

汉语数字成语英译 篇2

其英译的特别意义

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中西方文化交流已经越来越频繁。随着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协同发展,全球出现了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局面。全球化的重要结果就是:人类在全球范围内被联系、被组织成一个有机系统,全球范围内的人类社会不再是各地区、各民族社会的集合体,而是成为具有系统性、有机性的整体,全球系统几乎成为活生生的现实,而各地区、各民族不过是全球系统中不可分离的一个组成部分。当然,全球化不仅涉及到经济领域,其涉及范围之广、影响之大,已经渗透到了思想、文化、科技、政治等各个领域,改变着世界人民的生活。

因而在中西文化进行交融的同时,中西方之间、国家之间,无不存在着语言的差异,作为全球性通用语言英语也同样存在着中西方的差异以及经历着相应的变化。随着中西方交往的日益深入,中国与世界之间需要不断地加强交流。其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汉语言文学、成语典故的赏析和英译作为中国语言文学中的精华部分,因而在中西方文化交融的趋势下学习汉语成语以及研究汉语成语的英译十分必要,并且意义深远。

从地域上看,中国和西方国家相隔一定的距离,因而在文化上有一定的差异是必然的。而要将极具灵活性与变通性,孕育于中国几千年文化历史中的汉语成语典故完美翻译并非易事。所以在当今中西文化交融的情况下,不论是对过去的历史的英译总结,还是对未来道路中的英译变化,我们任重而道远。鲁迅先生曾在《且介亭杂文集》中提出:“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二则保持原作的风姿。”简言之,即“信”和‘V匝”。“信”要求译文要忠实于原文的思想内容,包括文章的写作风格,作者的感情等。‘顺”则要求译文符合英语的习惯,使不懂汉语的读者亦能读懂。谈到这里,我们不妨分析一下汉语成语的来源及特点。从《汉语成语词典》收录的成语进行一个粗略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汉语成语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

(1)历史事实。比如:完璧归赵、擢发难数、投笔从戎、退避三舍、唇亡齿寒、一鼓作气、门庭若市等等都是出自于历史事实。

(2)前人故事。比如:胸有成竹、满城风雨、威武不屈、尾大不掉、抱薪救火、门可罗雀等等都是有前人故事而来的成语。

(3)寓言传说。比如:杞人忧天、邯郸学步、掩耳盗铃、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成语。

(4)古人原句。比如:别有用心、水落石出、更上一层楼、一笑千金、咄咄怪事、一鸣惊人等等。

(5)截用或改用古人语句。比如:舍生取义、一曝十寒、一毛不拔、近水楼台、知名之士、一日之长、一丘之貉、一日三秋、一字千金等等。并且这类成语在全部成语中占的比重还比较大。

(6)人名群众用过的精炼词组。比如:大海捞针、指桑骂槐、另起炉灶、三三两两、大刀阔斧、囫囵吞枣等等。

(7)谚语俗语。亡羊补牢、敝帚千金、牛头不对马嘴、坐山观虎斗、众人拾材火焰高、天下乌鸦一般黑等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

(8)外来的成语。比如:一尘不染、现身说法、心花怒放、不可思议、回头是岸、时者金也、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旧瓶装新酒、火中取栗、新陈代谢、物竞天择、弱肉强食、拿原则来做交易、按劳取酬等等都是。

(9)改造的成语。比如:“物极则反”改为“物极必反”再改为“物极不反”,“事半功倍”与“事半功倍”的改造、把“欲速则不达”改为“欲速必达”;把“一举两得”改为“一举三得”、“一举多得”;把“一箭双雕”改为“一箭三雕”、“一箭多雕”;把“知难而退”改为“知难而进”等等。(10)新生成语。比如:厚今薄古、推陈出新、多快好省、分秒必争、力争上游、百花齐放、勤俭持家、修旧利废、上山下乡、勤学苦练、只争朝夕、化废为宝、比学赶帮超、全国一盘棋、缩手缩脚、少慢差费等等。

以上列举的十项,是成语的主要来源,也是成语较大的类别。除此之外,还有来自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朝代的成语典故及成语故事。

从成语来源的分析来看,成语具有历史时期长,涉及的范围广,凝聚了语言性、经典性、创造性、文学性以及书面流行性的特点,因而在成语英译的研究上具有漫长的道路,但是在中西文化交融的趋势下,汉语成语英译在翻译文学中具有其深刻而特别的意义。

另外,成语的组成简洁精辟,使用范围和频率较为广泛,往往用简洁的文字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和一定的道理。在英语学习中,汉语成语的英译中将汉语成语的意思用英文完整准确的表述出来需要有一定的翻译技巧,也需要费一番功夫去进行汉语成语的研究。

从目的论视角谈汉语成语英译 篇3

1 目的论简介

1.1 目的论涵义

目的论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德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学家赖斯与弗米尔合著的《普通翻译理论基础》一书中提出的一种新的翻译论, 是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1]。目的论表示翻译是一种行为, 这种行为以源文本 (语言和非语言成分) 为基础。

1.2 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应遵循的法则

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要遵循以下三大法则:忠实法则、连贯法则和目的法则。目的法则是指翻译所要采取的措施取决翻译的目的。而连贯法则是指翻译的译文必须能被译文读者理解, 而且在译文交际的环境中有意义, 相当于归化。忠实法则也叫可以称为语际连贯法则, 指原文和译文本要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 其对应形式由翻译目的和翻译者决定。在三个法则中, 目的法则是最重要的法则。如果要求译文语句通顺、语义连贯、容易理解, 那么就要使目的法则和连贯法则相结合;如果要求译文保持原有内容和风格, 那么就要使目的法则和语际连贯法则相结合[5]。目的论作为有目的和有意图的人类行为的一种, 翻译也是为了想要达到某一种目的所发生的行为, 是在目的语情景里为目的受众及某种目的所生产的语篇。

1.3 目的论的形成与发展

功能翻译理论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雏形形成阶段, 由凯瑟琳那·赖斯在《普通翻译理论基础》中提出。一方面, 她认可等值理论, 认为翻译要从内容、语言形式上与源文一致。另一方面, 她认为等值理论在实践中有不适用的情况。第二阶段, 有关学者摆脱了中心等值论的束缚, 提出了功能派理论, 即翻译目的论。他们认为单靠语言学解决不了翻译问题, 在翻译时, 要根据要求及翻译的目的, 对原作进行信息筛选, 选择性翻译。不同的文化背景具有不同的风俗和价值观, 因此, 汉语成语翻译也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活动。第三阶段是目的论理论进一步发展阶段。贾斯塔.赫兹.曼塔利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 进一步发展了目的论理论。她认为翻译的目的有三种解释:翻译者的目的、译文的使用目的 (通常意义的目的) 和使用该翻译手段要达到的目的[2]。

2 汉语成语特点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汉语成语也很丰富。综观这些成语, 大概有以下几个特点[3]:

1) 大多数的成语是四字固定短语且诵读通畅。“四”与中国人的审美情趣有关, 四代表四方、四季, 四是正直, 四有完美的风水, 四言符合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审美习惯。四言富有极强的韵律感。如“走马观花”、“否极泰来”等成语, 读起来都朗朗上口。

2) 形式简练, 意思整体化。意思上整体化指的是词的意义跟成语的意义一样, 一般不是成语各成分的意义简单相加, 而是用整体表达特定含义的。换言之, 就是要透过字面意思来深入领悟成语的意义。例如, “高山流水”不是高山上的流水, 而是用来比喻知己或知音, 也比喻音乐优美。

3) 成语历史悠久, 具有本民族的特色, 而且很多成语出自典故。如“打草惊蛇”、“盲人瞎马”、“亡羊补牢”、“守株待兔”、“捕风捉影”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并时常使用的成语, 都有各自悠久的历史。

4) 成语的使用是约定俗成并且经久不变的。这种定型不变包括结构成分和结构关系的定型不变。例如:不能把“欢天喜地”说成“欢天笑地”, 也不能把“南腔北调”改成“东腔西调”, 不能把“狼狈为奸”换成“狼狈而为奸”等。

3 目的论在成语翻译中的应用

3.1 目的法则的运用

目的法则为翻译所要遵循的首要法则, 认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 一切翻译活动都得由它的目的决定[4]。这种目的可以概括为三种:译文的交际目的、译者的目的以及某种翻译策略或方法所要达到的目的。一般情况下目的法则主要是指交际目的。今天我们对英汉成语进行翻译目的法则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

为了译文的可读性、容易被接受, 首先要遵守目的原则, 即目的决定手段。运用目的法则翻译汉语成语举例说明:胸有成竹——to have a card up one's sleeve。之前, 有人曾把这个成语翻译为“to have a bamboo in his stomach”。这种翻译引起了很大的误解, 没有恰当地达到交际的目的。首先, 很多西方国家由于地理环境的问题, 都没有竹子这种植物, 所以, 很多人对竹子都不是很了解。其次, 胸有成竹源于一首古诗, 采用的是比喻的手法。意思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深思熟虑。在这种情况下, 将胸有成竹翻译为“to make an all-around consideration before one do anything”或者“to have a card up one's sleeve”, 能很好地达到国际文化交流的目的。

3.2 连贯性法则的运用

连贯性法则是指必须和语内连贯的标准相符合。语内连贯是指译文必须让读者能够接受, 具有可读性, 而且在译文交际环境和译语文化中有意义。所有的文本都是信息的提供者, 译者依据翻译的目的法则选取其中让他产生兴趣的信息, 再经过译入目的语, 语言加工使之成为新信息提供者。在这种转换信息的过程中, 首先译者就要遵循语内连贯原则[3]。

在翻译中采用流畅、透明的风格, 最大限度淡化原文的陌生感翻译策略, 也就是恪守本族文化语言传统, 回归到地道本族语的表达方式。将汉语成语英译迎合西方读者的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 连贯想法则至关重要。例如:天之厚我, 可谓至矣——So altogether I may say the gods have been unusually kind to me,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 “上天”、“上苍”和“神明”, 受天道观影响很深, 西方人崇尚的是基督教文化, “God”在他们心目中具有特定的形象和含义, 是伟大的造物主。例子中将“天”翻译成“gods”, 使译文连贯、通顺、易于理解。

3.3 忠实性法则的应用

翻译是通过信息加工提供给译语读者信息的, 译文就应该是忠实于原文的, 此时译者就又要遵循忠实性法则。忠实原则指原文和译文之间应该存在语际连贯一致, 即忠实于原文。在成语的英译过程中力求保留、突出中国文化。同时, 不拘泥于异化, 而是将多种手法融会贯通, 更好地传达中国民族文化和精神。考虑到新时期下从事翻译的深层次目的和成语本身的特点, 应用忠实法则翻译汉语成语适应了事翻译的目的, 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互相交流。

应用忠实性法则翻译汉语成语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的异域性, 故意打破目标语言常规的翻译。这也就意味着译者有时可采用不流畅、不透明的语言风格, 刻意保留出发语言的文化色彩, 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 吸纳外语表达方式。例如:“三个臭皮匠, 顶一个诸葛亮”、“圣人不死, 大盗不止”等就可以翻译成three cobblers equal Zhu Geliang, Sages no dead, robbers no end, 两个翻译很好地保留并体现了中国对西方来说的异域特征。

3.4 三个法则之间的关系

三个法则看上去矛盾, 实际上是互补的。忠实法是服从连贯法则的, 而它们又都服从目的法则。假如翻译的目的是要求译文的语句通顺、连贯、容易理解, 那目的法则和连贯法则是一致的, 也就是译者要尽力让译文读起来通顺、连贯、让译文读者容易理解;假如翻译的目的是要求译文保留原成语的风格和内容, 那么目的法则和忠实法则相符合, 译者要在最大程度上来体现成语的特点、风格及内容[5]。假如翻译的目的是要求改变成语的功能, 那么译文的标准就不是和文本语际之间连贯而是符合或适合翻译目的, 假如翻译目的是要求语际不连贯, 那么语际连贯法则就不再有效。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决定于翻译目的的要求。

4 结束语

汉语成语是一些蕴含着等副的语言和文化内涵的短语或短句, 它们具有很多特点, 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在进行汉语翻译的时候, 我们要明白翻译的两个目的。首先, 翻译是为了更好的进行跨文化交流;其次, 翻译是为了更形象地传递汉语成语中富含的文化信息。目的论强调译者应依据翻译目的和译文所要达到的功能灵活选择翻译策略, 它可以为译者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提供指导, 更好地完成翻译[6]。但是,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虽然目的论对汉语成语翻译很有效, 毕竟英语和汉语成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言和文化, 在翻译当中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 这还需要我们进行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张锦兰.目的论与翻译方法[J].中国科技翻译, 2004 (1) .

[2]朱益群.目的论指导下的汉英成语翻译[J].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0 (3) .

[3]汤玉洁.浅析翻译目的论[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8 (1) .

[4]杨红娟, 陈倩.翻译目的论介评[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 2010 (2) .

[5]庞学通, 朱钰.基于目的论的英汉成语翻译[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2008 (3) .

从文化层面看汉语成语英译的互文性 篇4

“互文性”, 也叫做“文本间性”、“文本的互涉”或“文本的互指性”。“互文性”这一术语是由法国后结构主义文艺批评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于1969年在《符号学》一书中最先提出来的。互文的过程不是指简单地复制、剪裁或模仿, 而是由文本网络引发出来的语义的成分内容, 而且它常超越现存的文本并指向其前文本。因而,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任何一个文本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应该是融入一个民族的文学、历史、传统与文化习俗等诸多因素之中的。文本之间是互动的, 现在的文本不仅与过去、将来以及同时代的文本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种种方面的联系, 而且还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文化有着显性和隐性的各种联系。一个文本不仅被打上了其前文本的烙印, 而且从一定程度上说, 是由其以前的文本引发、转化而来的。 (谢天振, 2000:174) 在翻译中, 互文性是极其重要的, 它是我们让译作忠实于原作、保持原文风格、再现原作艺术魅力的重要条件之一。

2从文化层面看汉语成语英译的互文性

翻译的过程, 就是译者用目的语对原作进行再现的过程, 其中最为关键的两个步骤即为:理解和表达。译者在翻译中对原文的理解, 远远不止对单一的表层的语言理解, 而要深入到原文所处的文化中去理解其深层的文化内涵, 这就要求译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英汉双语语言知识和较高的英汉双语语言运用能力, 而且还要熟悉英汉两种语言所扎根的不同文化。对汉语成语的理解与英译, 译者应首先对两种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比较, 充分理解其深层文化内涵, 进而对其进行英译, 在理解的过程中, 互文性不可避免。这就涉及到文本与文本间文化层面的互文性, 文化层面上的互文性对汉语成语的理解和表达所产生的影响有很多方面, 本文仅探讨三方面的表现, 即:历史地理因素、宗教文化因素与文化意象因素 (仅以动物为例) 。

第一, 历史地理因素。例如:

原文1:挥金如土。译文:spend money like water

原文2:奋力图存。译文: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

上面已经提到一个民族的地理位置因素也被囊括进文化这个大范畴中, 那么, 在汉语成语英译时, 英语国家的地理环境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文化因素, 因为一个民族的思维、价值取向等都与其生存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英国是一个岛国, 周围被海洋所环抱, 水、海洋成了其民族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英语中用水和海洋来表意的情形屡见不鲜。与此相反, 中华民族则是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 与山结下了不解之缘, 因此, 汉语中多有带土、山的表达。由此可见, 汉语的“挥金如土”这个成语, 在被翻译成英语之前, 译者应充分考虑到汉英两种文化的差异性, 从文化层面来发掘翻译的互文性, 译文能否为译语读者所接受是翻译的关键所在。鉴于英汉两种文化的不同与译语读者的可接受性, 成语“挥金如土”应翻译为“spend money like water”, 与“土”无丝毫关系, 成语“奋力图存”的译文也如出一辙。

第二, 宗教文化因素。例如:

原文1:以牙还牙。译文:an eye for an eye, a tooth for a tooth

原文2: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译文:A wrong-doermay become a man of virtue once he does good.

以英语为母语的民族大多信仰基督教, 《圣经》作为基督教的经典, 其中的有些说法广为流传。如原文1和2, 翻译时如果译者从英语的文化层面进行考虑, 就会联想到《圣经》中就有现成的说法, 直接引用过来, 译文表意既准确地道又具权威性。“an eye for an eye, a tooth for a tooth”表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然而, 汉语中有很多成语都与佛教、道教等宗教有关, 翻译这类成语时, 如果不考虑译文在译语读者中的可接受性, 直译过去的话, 译文将毫无意义, 译语读者将不知所云。因此, 读者应从文化层面考虑翻译的互文性, 做到使译文顺通意达。如原文2, “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是佛教语, 谓“停止作恶, 立成正果”, 后成为一句劝人弃恶从善的俗谚。如果翻译成“A butcher becomes a Buddha once he puts down his cleaver.”的话, 由于译语读者不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佛教文化, 他们将会感到莫名其妙:“放下劈刀怎么就能成佛了呢?”鉴于译文要为译语读者所接受, 从互文性的角度出发, 译语中的“do good”和“become a man of virtue”可分别与原语中的“放下屠刀”和“成佛”的隐含意义相对应, 而译语中的说法又相当地道, 极易为译语读者所接受, 所以此汉语成语应翻译成“A wrong-doer may become a man of virtue once he does good.”由此可见, 从文化层面探讨翻译的互文性时, 应把译语读者摆在首要的位置。

第三, 文化意象 (这里仅以动物为例) 因素。例如:

原文1:置身虎穴。译文:put one’s head in the lion’smouth

原文2:望子成龙。译文:long to see one’s son win success

以上仅举两例带有动物名称的汉语成语英译本,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带有动物名称的汉语成语英译也是翻译汉语成语的关键。我们可以看到, 两个译文中均未出现汉语成语中“虎、龙”的直接对应翻译, 不难理解, 这是因为译者通过分析英汉两种文化层面的差异, 考虑到了翻译的互文性的结果。动物在不同的文化及语言中有不同的象征意义, 在中国, 虎是百兽之王, 是勇猛威武的象征, 常含褒义;龙是中国人的图腾, 是威严的象征, 中华民族自称是龙的传人, 龙常含褒义。在翻译这些带有动物名称的汉语成语时, 译者不能想当然地把汉语文化强加给译语读者, 因为在英语中, “虎、龙”已完全丢失了其在汉语中的象征意义或已被赋予了新的象征意义:虎不再是百兽之王, 取而代之, 狮子才是万兽之王, 是威武庄严的象征;龙不再是吉祥的象征, 是口中喷火, 长有双翅、祸害人类的恶魔, 是邪恶的象征。只要译者通过文化层面考虑到互文性, 那么译文就会为译语读者所接受, 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流。因此, 译文1中, 译者把“虎穴”译为了“the lion’s mouth”, 对于原文2, 译者则取用了汉语成语的隐含意义, 省略了“龙”。

3结语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汉语成语的英译中, 文化层面上的互文性应优先于语言层面上的互文性;作者和译者与读者相比, 读者应摆在第一位。 (谢天振, 2000:179) 从文化层面来对汉语成语英译的互文性进行研究, 展现了汉语成语英译的另一个视角, 为汉语成语英译研究提供了新的借鉴。

参考文献

[1]白靖宇.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2]陈东成.文化差异与翻译[M].湖南: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0.

[3]孔慧怡.翻译·文学·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4]罗选民.互文性与翻译[J].香港:岭南大学, 2006:53.

[5]奈达.语言文化与翻译[M].内蒙古: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1998.

汉语数字成语英译 篇5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汉语动物成语,动物形象文化内涵,翻译方法

引言

汉语动物成语指含有动物词汇的固定短语,结构简单,意蕴深厚,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精华和缩影,频繁出现于人们的日常交流中。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汉语动物成语翻译的重要性也日渐凸显。汉语动物成语作为一类典型的文化负载词,在翻译中如何处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显得尤为关键,对此,本文从功能对等理论入手,分析汉语动物成语英译。

功能对等理论,亦作动态对等理论,是由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尤金·奈达(Eugene A.Nida)提出的。在著作《语言、文化与翻译》中,尤金·奈达对功能对等理论作了广义和狭义上的定义,广义上功能对等理论为“译文读者在理解与欣赏译文时能够如同原文读者理解与欣赏原文一般”;狭义为“译文读者在理解译文时能够想象出原文读者如何理解与欣赏原文”,强调了源语内容的传达,力求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似的情感体验。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中,尤金·奈达提出了著名的“读者反映论(the theory of readers’response)”,指出从读者角度出发,翻译应避免两种情况:一是可能引发误解,二是(词汇或语法)难懂且繁琐。

功能对等理论是以读者为中心的,因此,在指导汉语动物成语翻译的过程中,倾向采用便于读者理解的表达方式,有助于灵活处理容易引发文化冲突的部分,改进翻译方法,简化翻译流程,总结出最佳翻译方案。

一、汉语动物成语探究

(一)起源

汉语动物成语的起源主要分为四类:(1)神话传说,即原始人类为解释世界起源或某些自然现象而编造的故事,如“巴蛇吞象”和“金乌玉兔”等;(2)寓言故事,“守株待兔”“盲人摸象”和“螳螂捕蝉”等成语均由富于智慧、饱含哲思的小故事凝炼而成;(3)文学作品,诸如《庄子》中的“目无全牛”和《战国策》中的“画蛇添足”,皆出自名篇佳作;(4)民间口语,即自古以来口口相传的俚语或谚语,如“骑虎难下”和“亡羊补牢”(房培2007)。

(二)含义

汉语动物成语的一大特征是含有动物词汇,然而,有些动物词汇只取其字面意思,有些则蕴含联想义或象征义等。后者称作“动物形象”,通常涉及动物的外形、生理特征、生活环境、习性和性格等五个方面。前四个方面可以归纳为动物的外在特征,最后一个方面则带有人的情感色彩。据此,成语含义可以划分为非寓意于动物形象和寓意于动物形象两个方面。

1. 非寓意于动物形象

非寓意于动物形象可分为两类。一类源自典故,涉及的动物仅作为历史事件或寓言故事的主角,并无联想意义,如“按图索骥”“杯弓蛇影”“亡羊补牢”和“守株待兔”等;另一类衍生于动物的用途。在科学技术落后的古代,动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它们不只是人类衣食的主要来源,还要充当交通和农业生产工具。因此,中国人民在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中创造出了“骨鲠在喉”“狐裘羔袖”“狼烟四起”和“目无全牛”等成语。

2. 寓意于动物形象

此类成语中,动物形象对其含义具有决定性意义。有涉及动物的外形或生理特征,或是描绘特定场景的成语,如“车水马龙”“笔走龙蛇”和“凫趋雀跃”;或是形容人的外貌或行为,如“鸠形鹄面”“狼奔豕突”和“鹅行鸭步”。有涉及动物生活环境的成语,通常用以形容人的处境,如“如鱼得水”“蛟龙得水”。但是,当涉及动物习性时,有两种可能:一是描述场景、事件或人的心理状态,分别对应“鱼贯而入”“劳燕分飞”和“噤若寒蝉”;二是暗示动物性格,如“狡兔三窟”“鸠占鹊巢”和“如蝇逐臭”。而动物成语中直接用动物性格比喻人物性格的居多,如“初生之犊不畏虎”“胆小如鼠”和“豺狼成性”。

(三)主要修辞手法

动物成语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主要为明喻和暗喻。明喻以“力大如牛”“如鱼得水”和“呆若木鸡”为例,以人为本体,动物为喻体,“如”和“若”为喻词,比喻义较为明显;暗喻属于概念隐喻,用动物喻指人的特征或行为(项成东2009),没有喻词,本体既可为人,如“哀鸿遍野”,“哀鸿”指饥民,也可为客观事物或场景,如“鹿死谁手”,“鹿”指政权,比喻义较为隐晦。

二、中英文化中动物形象涵义对比

(一)内涵相似的同一动物形象

1. 狼和wolf

在中国,狼以凶残著称,如“狼心狗肺”“豺狼成性”和“引狼入室”等成语,而英语中也有类似的表达,如Give never the wolf the wether to keep(莫把阉羊送给狼)。此外,“狼吞虎咽”和A growing youth has a wolf in his belly(小伙子胃口大如狼)都是形容人不雅的吃相。

2. 羊和sheep

羊是公认的温顺动物,是软弱的象征,中西方文化中常将其与凶猛的野兽作对比,如“如狼牧羊”“羊质虎皮”以及英语谚语中的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披着羊皮的狼)和He that makes himself a sheep shall be eaten by the wolf(人善被人欺)。

3. 狐狸和fox

狐狸生性机敏狡猾,无论是在汉语成语“狐假虎威”“豺狐之心”,还是在英语谚语If you deal with a fox,think of his tricks.(与狐狸打交道,须防其花招)和The fox is known by his brush.(见尾知狐)中,皆为诡计多端的形象。

(二)内涵相异的同一动物形象

1. 龙和dragon

在中国古代,龙被尊为雨神且是皇权的象征,在“攀龙附凤”等成语中,通常用以指代权贵。然而,在英语文化中,dragon为凶兽,《圣经》中就将撒旦称作the great red dragon(罗明燕2006)。

2. 凤和phoenix

在中国神话中,凤为百鸟之王,属褒义。例如,“有凤来仪”指太平昌盛之兆,在“鸾翔凤集”和“凤鸣朝阳”中,凤还喻指有才能之人。但是,西方无此说法,phoenix是一种神鸟,每500年积香木自焚,浴火重生,象征不死。

3. 鱼和fish

中国传统文化中,鱼谐音“余”,象征富足。此外,还有“鲤鱼跃龙门”之说,指中举或升官之喜。而fish在英语中多为贬义,例如,a cold fish指“怪人”,fish story指无稽之谈。

(三)内涵相似的不同动物形象

1. 鼠———chicken/hare

在中国,“胆小如鼠”常用来形容懦弱之徒,而在西方,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穷如教堂老鼠)用来形容人一贫如洗。但是,英语中有chickenhearted(鸡般胆小)和as timid as a hare(胆小如兔)的表达,因此chicken和hare与“鼠”的文化内涵相似。

2. 虎———lion

在中国,虎是百兽之王,代表权力、力量和勇气,例如,“虎背熊腰”形容人身材魁梧,“虎口逃生”意指逃脱险境。其地位等同于西方文化中的lion(狮),英语中有it’s not good to wake a sleeping lion(睡狮莫惊)一说。

3. 牛——horse

中国自古为农业大国,许多成语都与牛有关,如“力大如牛”和“九牛二虎之力”。而在英语国家,horse(马)用处更多,尤其是用作驮兽之途,有eat like a horse(食如马)和work like a horse(作如马)之说。因此,在力量方面,horse的文化内涵与“牛”相似(苗克良2012)。

(四)中国文化中独有的动物形象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孕育出了许多独特的动物形象,在英语中并无对应词,造成了文化空缺的现象。常见于神话传说之中,如“麒麟”“吉光”“鹏”“鸩”和“獍”等,皆为虚构动物。此外,还有一些动物虽实际存在,但在汉语中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如“鸳鸯(mandarin duck)”,行动时出双入对,常用以象征爱侣;“鸿雁(wild goose)”因其季节性迁徙的习性,被喻作信使,以寄托游子思乡之情;“黄鹤(yellow crane)”在道教文化中是仙人坐骑。

三、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汉语动物成语翻译方法

(一)直译

Eugene A.Nida(1993)指出,如果一定程度上的逐字对应在指称意义和联想意义上功能对等,那么形式上则无须调整。因此,在指称意义方面不会造成误解的前提下,应选用直译法,保留比喻形式,能更好地向读者传达比喻义。

1. 成语描述客观事实

根据上述研究,此类成语多涉及动物的外形、生理结构和生存环境。另外,还有部分涉及动物习性,描述的是某一场景、事件或人的心理状态。需注意的是,这类成语中涉及的动物必须为西方人所熟知。如:

(1)犬牙交错interlocked like dog’s teeth

(2)鹅行鸭步waddle along like a goose or a duck

(3)狼奔豕突run like a wolf and rush like a boar

(4)狼吞虎咽swallow like a wolf and engorge like a tiger

(5)如鱼得水like a fish in water

(6)鱼贯而入enter successively like a school of fish

2. 成语涉及动物性格,且所含动物词汇在中英文化中内涵相似

动物性格由人定义,主观性较强,因文化而异,而动物的联想意义又受其性格影响。尽管如此,有些动物词汇在中英文化中内涵相似,可直译,如:

(7)豺狼成性fierce and cruel like a jackal or a wolf

(8)如狼似虎fierce like a wolf or a tiger

(9)如狼牧羊like a wolf shepherding sheep

(二)直译加解释

一些动物成语采用直译法翻译虽不会引起文化冲突,但无法完整、准确地表达出其含义,翻译者必须加以注解,其目的有二:

1. 避免“含义不明”

因为动物成语是描述性术语,通过描绘一些情景以暗示其含义,但不同读者的理解程度各有差异,因此,翻译者必须加上解释,如:

(10)暴虎冯河attacking a tiger unarmed and across a river without a boat—be brave but reckless

(11)羝羊触藩a ram butts against the fence—falling into a dilemma

(12)风声鹤唳the sound of the wind and the cry of the cranes—be scared out of one’s wits

(13)盲人摸象blind men feel about the elephant—taking a one-sided approach to problems

(14)骑马找马looking for a horse while riding one—seeking what one already has

2. 追求更好的表达效果

许多动物成语源自典故,通过传达深刻哲理警醒世人,其指称意义不能令读者充分理解其言外之意,如:

(15)按图索骥seeking for a good horse according to its portrait—searching for something by clues/do things in an inflexible way

(16)杯弓蛇影mistaking the shadow of a bow in the cup for a snake—be too suspicious

(17)叶公好龙Lord Ye loved dragons very much—professing to enjoy something but actually fearing it

(18)守株待兔waiting by the stump for the hare—wanting to gain profits without working for them

(三)套译

对于某些事物和场景,即使是语言背景不同的人,也会产生相似的情感,仅是表达上存在差异。这种情况可采用套译法,将读者反应置于首位,便于英语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套译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整体套译和部分套译。

整体套译指用目的语中具有相似含义的表达代替原文。尽管中英文差异较大,根据《英汉双解英语谚语词典》(李永芳、盛绍裘,等2009)和《英汉双解美国习语词典》(亚当·马凯、翟象俊2008),许多英语习语和谚语在含义上与汉语动物成语相同,可整体套译,如:

(19)黔驴技穷a fool’s bolt is soon shot

(20)狗急跳墙a baited cat may grow as fierce as a lion

(21)老马识途an old ox makes a straight furrow

(22)害群之马black sheep

(23)九牛一毛drop in the bucket

(24)非驴非马neither fish nor fowl

(25)乌合之众awkward squad

(26)人有失手,马有失蹄a horse may stumble on four feet

(27)白驹过隙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

在动物成语翻译过程中,部分套译指将源语中的喻体替换为目的语中喻意相似的喻体(苗克良2012)。根据上述研究,汉语中的部分动物形象与英语中的某些动物的内涵相似,可用后者替换前者,如:

(28)胆小如鼠as timid as a hare/as timid as a chicken

(29)虎口拔牙extract a tooth from a lion’s mouth

(30)虎视眈眈stare at something ferociously like a lion

(31)如牛负重like a horse carrying a heavy load

(四)意译

由于自然环境和文化发展的差异,当原文中某些信息难以被译文读者所理解时,宜采用意译法,在不同程度上牺牲源语的内容和形式,以实现目的语表达自然流畅。

在自然环境方面,中国地大物博,气候地形多种多样,是许多物种的原始栖息地,但西方人对这些物种知之甚少,所以,在翻译含有此类动物的成语时,具体形象需隐去,如:

(32)蚕食鲸吞encroach another nation’s territory step by step or in one stroke

(33)过江之鲫with people following the fashion blindly

(34)鹭朋鸥侣lead a secluded life

文化差异可谓是翻译的最大障碍。在功能对等的翻译过程中,因文化差异而需做出的调整更胜于语言差异(Eugene A.Nida 1993)。在翻译动物成语时可化具体为抽象。

一方面,对于内涵相异的同一动物形象,要注意避免“假朋友”的干扰,如:

(35)龙马精神be exceedingly healthy and vigorous

(36)凤鸣朝阳a talented person gains opportunities to give full play to his ability

(37)鱼龙混杂a mixture of good and bad people

另一方面,当成语中含有中国文化中特有的动物形象时,译出其联想含义即可,如:

(38)凤毛麟角rare and valuable things or people

(39)衣冠枭獍unfilial people

(40)饮鸩止渴take false methods to solve the current problem

(41)鸳梦重温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ld lovers is restored.

(42)杳如黄鹤something disappears and is nowhere to be found.

(43)天上石麟(the son of others is praised to be)talented and prominent

四、汉语动物成语的翻译方法流程图

根据上述讨论,翻译方法已经明确,继而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根据汉语动物成语的不同特点选择最佳翻译方法。功能对等理论旨在追求译文表达自然流畅,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及目的语文化。整体套译套用了目的语中的地道表达,因此当推首选。对于不能整体套译的成语,则需考虑如何正确理解其含义以及如何妥当处理动物形象,这也是翻译的难点所在。若涉及的动物形象仅存在于中国文化,或是涉及的动物形象在中英文化中内涵相异且主观性较强的成语时,需对动物形象作出不同程度上的调整,或替换,或隐去,或化为抽象;若是涉及的动物形象在中英文化中内涵相同,或是描述客观事件或动物外在特征等客观性较强的成语时,应偏向直译。据此,笔者设计了一个流程图,并选取了八个具有代表性的动物成语作为例证,更为直观地呈现了翻译方法的流程。(见附录)

结束语

近年来,汉语动物成语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应用较为广泛,这要求翻译者选用的翻译方法要有所改善。本文旨在实现汉语动物成语和其译文的功能对等。研究发现,汉语成语翻译的难点不止在于成语本身,还在于其所含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在尤金·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直译、直译加解释、套译和意译四种翻译方法,并设计了翻译方法流程图,能有效促进文化融合。

附录:

参考文献

房培.2007.汉语动物成语问题探究[D].天津大学.

李永芳,盛绍裘,胡健.2009.英汉双解英语谚语词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罗明燕.2006.文化因素对汉英谚语中动物形象的影响[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3):78-81.

苗克良.2012.英汉动物成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策略[J].外语教学,(3):176-177.

项成东.2009.英汉动物隐喻的跨文化研究[J].现代外语,(3):239.

亚当·马凯,翟象俊.2008.英汉双解美国习语词典[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汉语数字成语英译 篇6

一、汉语数字略语的结构特点

语言学家对汉语数字略语的分类方式有不同的见解:有的分为两类, 有的分为三类, 基本上是取决于原语词中的共有字素, 分为“取字”和“取义”。前者如“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为“二百”, 后又略为“双百”。后者如“七情” (喜、怒、哀、爱、恶、惧、欲) 。

1. 标准型

这是以基数词表明并列项目多少的类型, 根据是否出现原词语的共同字素, 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具有相同字素:例如:三好 (身体好, 学习好, 工作好) 。二是没有相同字素:例如:四季 (春、夏、秋、冬) 。

2. 联合型

这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准型数字式略语并列而成的, 它在数字略语中占的比重最大。根据标准型数字式略语数目, 又可分为两类, 一是双项联合型:例如:三纲五常 (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 。二是三项联合型:例如:五讲四美三热爱 (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环境美;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 。

3. 偏正型

这是含有标准型略语的偏正结构, 根据标准型数字充当修饰语或被修饰语, 又可分为两类:一是前置偏正型:例如:三不主义 (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 。二是后置偏正型:例如:东三省 (吉林省、辽宁省、黑龙江) 。

4. 比喻型

这是以上面三种形式出现的比喻类型, 例如:四君子 (梅、兰、竹、菊) , 岁寒三友 (松、竹、梅) 。

二、汉语数字略语的英译方法

汉语数字略语由于外形简约, 造成信息的不足和辨认、理解的困难, 从而必须较多地依赖语境或上下文信息来加以补充。因此, 对于具有中国社会色彩的汉语数字略语, 我们不仅要了解其表层结构, 还需了解其深层意义, 否则会影响其社会功能, 达不到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目的。如:“五讲四美三热爱”曾被译为Fivestresses.fourbeautiesandthreelovers.英语的本族人对中国竟然提倡“四个美人和三个情人”感到奇怪而费解。可见, 汉语数字略语所指对象涉及多方面的社会文化知识, 具有百科性词语的性质, 内容比一般词语丰富得多, 翻译成英语的时候不是简单的字面对等就能使人理解的。

党十七大报告以及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汉语数字略语具有中国政治、社会色彩。它的翻译是否准确, 直接关系到对外宣传的效果。笔者查阅了工作报告英文版中出现的汉语数字略语的翻译处理, 归纳出汉语数字略语翻译的常用方法是直译法、直译加诠释法和意译法。

1. 直译法

直泽法是一种保持汉语中“数字”和“共同成分”, 以类似的结构将汉语译成英语的方法。它不仅反映原文内容, 遵守原文的表达习惯, 而且保留了原文的语言特色。

例1:十六大以来, 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译为:the important

例2: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译为:basiclineoftakingeconomicdevelopmentasthecentraltask and upholdingtheFourCardinalPrinciples andthereform andopeninguppolicy, knownas“one

用直译法翻译数字式略语, 虽然有时英语受众不一定能够获得与原文读者完全等同的感觉, 但至少这种形式的保留, 能给人原汁原味的感觉, 使他们头脑中呈现的形象和产生的联想尽量接近原作对原语读者产生的影响。

2. 直译加诠释法

有些汉语略语富有浓郁的中国文化信息, 为汉语独有, 照文直译不易为外国读者所理解, 这类可先把缩略语直译成英语, 然后再加以补释, 既保留了原文的语言风格 (缩略形式) , 又起到了功能相似的作用, 无疑给外国读者更加直观的印象, 因而这种译法被广泛采用。

例3:做好“三河三湖”、松花江等重点流域污染防止工作。

“”:“ThreeRivers”and“Three akes” (Huai, LiaoandHaiRivers, Tai, Chaoand

例4:我们党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

四项基本原则译为:theFourCardinalPrinciples (TheFourCardinalPrinciplesaretokeeptothesocialistroadandtoupholdthepeople'sdemocraticdictatorship, leadershipbytheCommunistParty, andMarxism-Leninism andMaoZedongThought.) withadhe-

3. 意译法

意译法是一种避开“数字”与“略语”的形式特点而将该略语的内涵意义阐释出来的方法。有些数字略语具有浓厚的中国政治、文化色彩, 虽有英语略语相对应的结构形式, 但如果直译, 极有可能词不达意。为方便英语受众的理解, 把略语所包含的全部信息进行较具体的解释是一个较好的方法。这种翻译策略是以反映深层结构的功能对等为主, 而不是反映表层结构的形式对应, 尽管还原后的译文不如原文简洁, 但体现了原文最基本的信息功能。

例5:推动直接“三通”, 使彼此感情更融洽、合作更深化。

“三通”译为:directlinksofmail, transportand trade.“三通”是指“通邮、通商、通航”。若直译为threedirectlinks, 没有相应的文化内涵注释, 译文受者将无法完整了解到中国政府对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具体心愿。

例8: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五年累计1.6万亿元。

“三农”译为:agriculture, ruralareasandfarmers.

意译法是一种完全忽略“数字”和“共有成分”的方法, 这种译法虽然对略语的意义表达较为完整, 但是却不能将其浓缩凝聚、言简意赅的功能特点表达出来;同时, 若用意译法将原文略语内涵意义完完全全阐述出来, 无疑会加大译文的篇幅, 使文章臃肿, 不堪卒读。

三、结语

汉语数字缩略语的产生与发展是现代语言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它的功能特点决定了在英译中必须尽可能地使用贴近原语的句法、语义结构, 将其思想内容充分展示出来, 同时还应当把文化因素考虑进去, 充分考虑到国外受众的接受程度, 才能达到对外宣传的效果。

摘要:汉语数字略语是缩略语中的一种。因为数字简单的书写形式以及数字略语高度的简洁性和概括性, 使得数字略语更好地适应了人们交际中省时省力的经济原则。汉语数字略语翻译的常用方法有直译法、直译加诠释法和意译法三种。对数字略语的翻译除将思想内容展示出来外, 还要考虑文化因素, 以达到对外宣传的效果。

关键词:数字式略语,结构特点,翻译

参考文献

[1]章彩云.汉语标数式缩略语的结构分析及其英译[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 2005 (2) .

[2]曾德万.汉语中数字略语类说[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4 (2) .

[3]杨萍.数字式略语的文本功能特征及基本翻译原则[J].上海翻译, 2007 (3) .

上一篇:数据发布系统下一篇:旧屋面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