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职业环境

2024-07-24

真实职业环境(精选四篇)

真实职业环境 篇1

社会学家塔奇曼 (Gaye Tuchman) 在她所著的《制作新闻》 (Making News) 一书中, 认为新闻是对真实的社会构建。制造新闻的行为, 就是建构事实本身的行为, 而不仅仅是建构事实图景的行为。她认为, 新闻是一种社会资源, 对这种社会资源的建构限制了我们对当代生活的思考。我们生活在媒介建构的社会中, 媒介化的生活使我们去现实化, 我们的生活被媒介所主宰, 所有的观点和事实都被媒介所左右, 逐渐脱离了真正的现实生活。可以说, 媒介与新闻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我们活在一个拟态环境中, 媒介创造并掩盖了新的距离, 我们被日常生活中那些远离我们的新闻报道所包围, 被现象所迷惑和湮没, 失去了对周围环境真实的判断和理解。李普曼认为, 拟态环境是由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之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媒介和新闻多制造的拟态环境使我们在认识这个世界时产生了误差, 不能真实的反应客观存在的世界, 必然产生主体的不平衡感。

从这一角度出发, 新闻的对象即受众所感知和理解的社会是被各种媒体将我们无法亲身感知的社会构建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新闻客观, 如实的报道了他们所选择的事件, 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事件。很多事情都是大部分普通受众无法作出正确判断的, 大多都是跟着媒体的解读。当一段时间内媒体对某个时间进行一段持续的报道时, 会对大众在心理上造成巨大的压力, 而这种心理的巨大压力会对大部分不知情况的受众产生对周围环境的错误认识, 造成对受众的误导, 更有甚者可能引起社会的不安定。对某事件的重复报道可能造成新闻失真

对2009年3月23日的《中国青年报》以及2009年3月25日的《中国教育报》两份报纸, 对报纸中涉及的大学生就业内容进行了比较分析。

大学生就业成为近期媒体关注的焦点。单纯从数量上来看, 3月25日《中国教育报》所报道的新闻或消息总数为47条.其中涉及大学生就业信息的有24条。后者占前者的比例为5l%;从版面大小来看, 这一比例约为74%。而3月23目的《中国青年报》, 从数量上看, 这一比例是25%:从面积上看.则约为24%。即便排除教育报本身定位方面的局限性, 单纯从青年报本身的倾向性来看, 能够花费近l-4的版面来报道同一内容的事件, 不论从何种意义上来说。都显示了媒体对该事件极大的关注度。

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在两份报纸中。相关的政策及就业指导等空洞性内容占据了大量篇幅。而真正涉及大学生就业的案例少而又少。正面的有利于求职者的消息, 教育报共报道了5例.青年报为4例;而负面的不利于求职者的消息。

自主创业以及低标准就业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流。这两份报纸有关求职的正面报道中。青年报“大学生回乡种出花样生活”、“与其城里混, 不如回家办个养猪场”、“大学生草根创业脸谱”以及“金志武不当教师当猪倌”等四则报道。无一不是自主低标准创业的典范。而教育报的五则成功就业的报道, 要么就是当“卖饭郎”的低标准就业, 要么就是在相关政策援助之下终于“顺利”就业。同时在两份报纸的“就业指导”内容中, 鼓励学生“放低标准, 摆正位置”也成为主流的观点。除了“用信心、用智慧引导自己、武装自己”外, “调整自己的收入预期”与“生存底线选择”都成为“就业指导”的热点内容。

还记得早在二零零三年的时候, 媒体对SARS事件进行报道的时候就发生了失语的情况。但是到了二○○八年我国媒体进行报道汶川大地震的时候就有了很多特别的改善。像是在在一些新闻的特点之中都有了增强, 主要表现在新闻的及时性, 透明性和全方位等角度。在这次的危机事件报道中, 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媒体对该种事件的报道与以往相比是非常有进步性的。但是, 在欣喜之余我们也不难看出来我国媒体对危机事件的报道进入了一种竞争的状态。明显的三比现象流露了出来, 那就是比快、比多、比透明度。只要是发生了类似的危机事件, 随之而来的报道就会铺天盖地地呈现在群众眼前。虽然, 这样从一个角度来讲确实满足了群众的知情权。但是大量不实和重复的报道也会使得民众恐慌。这不仅仅是一种信息资源的浪费, 更是一种传言的泛滥。举个例子来说吧, 像是HINI的病毒, 甲型HlNl流感是完全可防、可控、可治的。但在之前的报道中会给受众带来一种我们现在已经高度危险了的“拟态环境”中的反应。

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 媒体对于某个具有新闻价值的时间进行长期的追踪报道, 和深刻的分析, 甚至是树立一些媒体看来是正面的典型, 在媒体或是政府看来这样的一些正面或是典型的反复报道, 能够在整个社会层面形成一种有利于事态发展的主流意识, 和整个社会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 最终让整个社会行动起来, 更有助于某些困难事情的解决。但是, 结果确是事与愿违, 过度的报道使得人们对某个事件投入了更多的关注度, 造成了对某个新闻事件的扭曲认识, 尤其是对一些涉及国计民生的事件, 媒体的报道更应该谨慎, 过度的报道会造成错误的议程设置, 最后形成错误的舆论导向, 这更会对社会造成深远的影响。

2. 重复报道产生的歪曲的媒介效果

以上的内容分析给我们提示了一个很明显的媒介效果。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只要对一些问题给予重视、集中报道, 并忽视或掩盖对其他问蹶的报道。就能影响公众舆论。而人们则倾向于关注和思考大众传播媒介注意的那些问题。并按照大众传播给各个问题确定的重要性的次序。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当一段时间内媒体同时报道同一个事件。并给予该事件不同于一般的关注度的时候。同样会给受众带来对该事件的重要性认识。媒体的观点、倾向、对问题的认识等无疑将会成为一个个个体头脑中的图像。

而在社会中的大多教人都接收到了媒体所不断呈现的信息。即就业难, 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国家要加快出台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大学生本人要学会主动。“放下架子, 摆正位置”等这些事实性消息的时候。对升学、就业的态度将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呢?

同时, 在甲流报道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 如此大规模的报道, 醒目, 及时。一方面确实能引起受众的注意。使受众在心理上对甲型H1Nl流感的预防等方面作引起重视。另一方面过度、夸大的报道也会引起受众的不安和社会的恐慌, 反而远离了新闻的真实性。贾尼斯和费什巴赫在研究影响受众态度改变因素的过程中, 采取了一种叫做“恐惧诉求”的方式, 并得出一个结论, 即一则消息中或高或低程度的恐惧都将导致少量的态度改变, 而中等程度恐惧的消息将导致最大量的态度改变。

过度报道导致新闻失真的歪曲效果会对整个社会对某一事件的态度发生一定的改变, 这是毋庸置疑的, 在2009年高考报名阶段同样有过这样的消息:“新浪考试讯:从北京市招生考试委员会2009年第一次会议获悉, 2009年北京市高考报名人数总数为100335人, 比2008年减少17771人, 降幅为15%。”之前对就业形势的过度报道对高考报名人数多少应该有些影响, 这样的报道肯定会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 四年的大学学习后, 还不能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 还不如直接进入社会学一些实用的技术。就是在这样的“恐惧诉求”下, 因为报道的压力认识到就业的残酷而放弃进入大学的机会。同样在甲流期间对甲流危害的反复报道, 在让公众认识到甲流的可怕而加强预防时, 给公众造成了更大的恐慌, 使那段时间内公众谈甲流就变色的程度。而没有起到缓解受众的紧张情绪, 帮助消除受众疑虑的作用。

结语

新闻报道能让我们第一时间了解到我们身处的世界及我们身边发生了但我们无法感知的事件, 它具有客观性、真实性和及时性的特点。但是同时我们也深处于媒介为我们所设置和建构的拟态环境中, 新闻与媒介决定了我们的思想与行动, 让我们知晓世界和周围环境的同时也让我们远离了真实, 就如新闻经常报道一些犯罪事件和社会的负面信息, 必然会增加受众对当地治安环境的担心一样, 受众是通过新闻和媒体去认识世界和监视环境的, 也许当地的犯罪率并不如人们通过新闻媒介认识得那样高, 只是新闻媒介为了追求猎奇的“狗咬人不是新闻, 人咬狗才是新闻”的观点, 为了抓住人们的眼球, 反复报道所致的。而正是这些因素, 逐渐的让新闻和媒体在失去让受众客观认识世界和监视环境的功能, 这是值得新闻人反思的。

摘要:我们生活在一个由媒体和新闻所构建的社会中, 新闻决定了我们每天所看到的世界范围内所发现的一切和我们的谈论和思考的内容, 可以说新闻和媒体决定了我们的生活。在这样的一种拟态环境中, 大众逐渐脱离了真正的现实生活。尤其是当媒体对某一事件进行反复的重点的报道之后, 大众的观点会完全被媒体左右, 失去自己对事件的客观判断, 而对某事件的反复设置议程会引起过高的关注度, 而导致新闻报道的失真。

模拟真实的使用环境 篇2

慎防“10元贴膜”小地摊

市面上的屏幕保护膜外观基本都是一模一样的,主要的区分还是在材质和技术部分,一般消费者是很难分辨出它们有什么不同,所以在某些领域中其实可以算是一种暴利的“行业”。相信大家都会在大街上看到很多打着“10元贴膜”、“专业贴膜”招牌的小地摊,而这种小地摊的屏幕保护膜可以算是质量最差和最暴利的贴膜“专门店”。

在贴膜时,他们会用不同膜有不同价的借口来赚取暴利,往往“好一点”的贴膜要价可能高达数十元,而最便宜的“10元贴膜”则是采用了材质最差胶膜,再通过手工的方式来进行裁剪,这种贴膜往往在几个月后将会出现边缘起角和起泡等状况,这也很可能直接导致屏幕贴膜直接报废,甚至在撕掉后会在屏幕上留下胶水的印记,久了会腐蚀屏幕。

在这也友情提示一下,大家在购买手机的时候其实可以直接要求商家帮忙贴膜,由于成本不高,经销商都会随机赠送,而且经销商的贴膜手艺也相当专业,完全可以避免自己再“外出消费”。不过经销商赠送的贴膜往往也属于质量“还可以”的级别,对于有追求的消费者来说还是自己购买质量好的贴膜,再DIY贴膜会较为实惠。

学校要构建真实的育人环境 篇3

可是,时隔不久,一个低年级小男孩儿的问候,彻底触动了我的内心,继而引发了我的一连串思考。事情发生在课间,我和一位班主任老师一同去操场巡视。一位正在跑跳的七八岁的小男生见到了我们,他匆匆地立正,敬礼,大声地说:“王副校长好!”这声与众不同的问候让我有些错愕。我冲他笑了笑,回了一声:“小同学好!”旁边的班主任老师立刻拉过了孩子,认真嘱咐他说:“往后见着王校长就问‘王校长好’就行了。记住没?”“记住了!”孩子自以为学懂了知识,自顾自地高兴地跑走了。班主任老师看着他的背影说:“小孩子不懂事,哪有这么问好的”。我淡然地一笑:“小孩子,没什么。”事情就这样过去了。

之前笔者也当了两年多的副校长,只有这一次听到如此问候语。之后听别人依旧“校长校长”的叫着,再也没听到如此称呼。但小男孩那一句——“王副校长好”,一直让我难忘。

平心而论,那是一个真实可爱的孩子。他凭一颗单纯的心,记住了我的姓氏,记住了我的职务,并且恰当地组织语言,用“王副校长好!”表达了他的礼貌。他哪里有一丁点的错误呢,他说的是最正确的问候语,只是因为他还不太懂得所谓“习惯”,他不知道大人们所在的机关单位(除了中央和部队),也许是出于对领导的尊重,也许是投其所好,都愿意在称呼时把“副”字去掉。他不太知道大人说话常常故意含糊,只因为了让听者顺耳。

作为老师,面对孩子的真话本来应该加以赞赏,可偏偏由于他的话不符合所谓的“习惯”,教师错误地教导了他。小男孩那一句——“王副校长好”引起了我的思考:媚俗的习惯和可贵的真实哪个更重要呢?我们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育人环境呢?

我不知道那个小男孩如今是不是已经变得说话乖巧,如果真的是这样,那真是我们教育的悲哀。因为,我们在他孩童时给了他并不恰当的教育引领。

又想起这样一个类似的例子。我做语文教师时,总教导学生写作文要留心生活,要说真话,诉真情。那次,我的一个学生一不小心写出了一篇真实得让我此生难忘的文章,题目叫《校长会笑》。这个学生平时作文水平就不错,加上是真正的观察生活了,所以这篇文章的确称得上佳作。文章的大意是:校长平时很厉害,对老师和学生都板着脸,样子很严肃。他一直都不敢跟校长打招呼,见着校长都绕着走,他记忆中的校长是不会笑的。有一次局长来了,他看见校长快步走上前握着局长的手,满脸堆笑,而且还笑得很灿烂。他明白了原来校长不是不会笑,只是不对他们笑而已。

说实话,文章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人物特点,对人物描写入微,文笔很不错,内容也真实。生活中的校长真就那样——尽管这位校长爱校如家,很能干,很敬业,就是因为他板着面孔管理,使得整个校园总显得不是那样的融洽,老师们对他敬而远之,学生们更是怕上加怕。当然了,常人见到上级领导都会笑脸相迎,校长也不能免俗。惭愧的是,面对这样的一篇佳作,我并没有给它打上“优秀”(我们每次习作后,优秀的作文要班级展评,为了不让此文展评出来),担心有损校长的形象,讲评作文时也有意回避了这篇文章。当时,我只想着校长的形象,没有意识到这样做对于孩子来讲是多么不公正,会产生多么不良的教育后果。多少年来我总能想起这篇作文,也总有隐隐的不安:“敢于说真话、诉真情”的孩子没有得到教师的肯定,孩子还会走向真实吗?

学校教育要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说真话、做实事应该是人格的基石,在人所应该具备的种种品德中,教会学生诚实、守信、踏实,要远比教他们勇敢、自信、进取更重要。现在很多学校楼舍俨然,设施齐全,环境搞得很好,文化氛围厚重,艺术氛围浓郁,也很注重师资培养,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尽管这些育人的软硬件条件对学生人格的影响至关重要,但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不断优化教育行为,构建真实的育人软环境。

反思我们的教育环境,诸如“不能说‘副校长好’”之类的教导,真的很多。更有甚者,学校在应对上级部门检查时,有些项目做不到或者落实得不好,往往还要刻意隐瞒甚至于编织些谎言。为了防止检查组找学生座谈,或走入班级实际调查,有些谎言就必须教会学生。比如,虽然学校体育活动课时明显不足,但也要教会学生说:体育活动多么丰富;虽然学校的图书室根本不向学生开放,却要引导学生说:图书馆是开放的,学生们经常去看书;如果学校由于师资配备不齐,难以做到开全科目开足课目,就以假课表应对……这样的环境或许能教会学生一定的应对能力,但真的与高尚人格的塑造相背离。学校一定要摒弃一切可能污染孩子高尚情操的不良做法,从细微处着手育人软环境的构建,让学校尽可能地成为孩子生命成长中最纯净的土壤。

前一段时间,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来吉林讲学,她重点介绍了清华附小1+x课程改革的实施概况。实事求是地讲,这种大刀阔斧的课程改革非寻常学校可实践,必须有深厚的校园文化基础、雄厚的资金和强大的师资队伍作为支撑。要想整体学习清华附小的模式并操作起来绝非易事。她还谈到了清华附小在育人方面的一些做法,笔者认为其突显了真诚平等,很值得我们学习。

在育人软环境建设上,清华附小有三张亮丽的名片:微笑、大拇指、鞠躬礼。这是附小校园里最常见的动作,用微笑传递热爱,大拇指送去赞美,鞠躬礼饱含着感谢。

微笑、鞠躬礼在其他学校也能找到,并不新奇。可贵的是,在清华附小,把这些动作化为习惯的不只是每一名学生,还有每一位教师、每一个家长,他们与孩子一起书写着名片,共同传递着友爱与和谐;更可贵的是,每天早晨作为特级教师和校长的窦桂梅,只要不公出,她都会很早站在校门口,冲着她爱的老师和学生微笑,竖大拇指,相互致鞠躬礼。尤为可贵的是,窦桂梅敢用这张名片。在总书记接见她时,她除了真诚的微笑,还向总书记竖起了大拇指。这有失身份的“幼稚”动作,不是她要显得与众不同,那是她对附小的老师和孩子最好的引领——“要你做,我先行!”

在清华附小,教育者也是实践者。他们要培养“阳光、健康、乐学、聪慧而高尚的,具有中国灵魂、国际视野的孩子”,附小的老师们都在努力成为这样的老师,窦桂梅更是领头的躬身实践者。

现在的学校,除了“校长、主任”这种称呼,教师之间也很少相互称“老师”,多以更加亲切的哥、姐代替。再来看看清华附小的老师怎样称呼窦桂梅吧。在“玫瑰小语”(窦桂梅博客)中,老师们是这样写的:窦老师好!习惯也喜欢这样的称呼您,感觉那么亲切!……敬爱的窦老师,猜猜我有多爱你。感谢你……读着这样的文字,不知你会作何感想,堂堂的中国名校校长,老师们亲切地叫她“窦老师”,没有称呼职务,却透着无比的喜爱。相比于现在仍很流行的以职务相称,隐去职务中的“副”字,“窦老师”这一称呼满含着真诚,透视出平等,的确是与众不同。

现在,我们经常提倡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笔者认为,我们也应该努力构建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平等关系,倡导校园管理中去级别化。要构建真实平等校园的育人环境,改变管理者高高在上的姿态,让管理者以服务者的角色面对师生。实现校园的去级别化,可以勇敢地从“称呼”改起。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党内干部要求以同志相称,那么我们的学校中呢?如果在校园里只有老师和学生这两种身份,不再使用“校长、主任”的称呼,校园就会多一份应有的庄重、平等、和谐。而在这种人人平等的和谐校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受着优秀的道德和文化熏陶,自然会一步步走近聪慧和高尚。

真实职业环境 篇4

关键词:会计职业判断;现状;对策

一、我国会计职业判断的现状

第一,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缺乏独立性。会计职业判断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而且具有经济后果性。持不同的会计职业判断,将会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而会计信息就是代表特定的经济内容,并对有关利益的决策产生影响,而决策行为反过来又会影响相关者的经济利益。当会计职业判断结果与企业经营者经营目标不一致时,企业的会计行为必然要服从于企业经营者的要求,从而导致《企业会计制度》中与职业判断相关的有关标准就让位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人员不能较好地处理会计信息的“客观中立性”与“经济影响性”之间的平衡关系,无法提供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从而必然引起会计信息失真。

第二,会计人员职业判断意识落后。会计职业判断不是纯粹的主管臆断,判断的过程是技术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技术性是指判断的过程始终融入了判断者个人的理论知识水平、经验和业务技能;会计职业判断的社会性则表现在判断要受制于社会的外在约束机制、会计自身特征、原则及相应的理论框架和会计人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准的制约,同时会计职业判断对企业管理当局、投资者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和信贷者、政府、财税机关及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决策行为具有鲜明的经济影响,进而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由于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对实务操作规定详细具体,形成固定的模式,使会计职业判断意识逐步弱化。

第三,一些企业会计人员利用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为企业肆意操纵会计信息。新《企业会计制度》对某些交易或事项不再规定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而是给出某些判断的标准,这表明会计人员需要做出职业判断,会计人员可进行会计原则的选择与协调、会计政策的选择和会计估计,部分企业的会计人员认为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为企业肆意操纵会计信息带来了可乘之机,出现了利用会计职业判断造假和提供严重失真的会计信息等行为。

二、会计职业判断的内容

从会计流程看,从识别会计凭证,作出会计处理,到设置账簿并编制财务报告,都需要不同程度的职业判断能力才能完成;从会计业务处理看,会计职业判断涉及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各个环节。

三、正确运用职业判断,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一)强化教育、培训,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第一,加强会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会计人员获得知识及转化知识的能力。扎实会计人员会计职业判断的技术性要求的专业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努力更新和充实自己的业务知识,提高职业判断的技术性能力。会计管理部门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岗位培训和后续教育,使会计人员熟悉国家的财经法律法规,能熟练运用会计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方法,提高会计人员对会计准则、制度的理解程度,以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

第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会计准则赋予会计人员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权,这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挑战,会计人员要能自觉抵制各种诱惑,排除权势和偏见的干扰,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客观、公允地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通过建立以社会舆论监督和诚信档案制度的约束,促成会计人员不断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第三,会计人员要善于总结提高,不断积累经验。会计人员要提高职业判断意识,必须不断学习会计理论知识,善于在会计工作中积极总结,通过对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有计划地进行轮换,以促进会计人员全面熟悉各个会计工作岗位的业务,不断提高综合业务素质,会计人员应经常与其他专业人士沟通、交流执业经验,善于向别人学习,不断完善自我,从而逐步丰富执业经验。

(二)改善会计环境,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第一,加强会计职业判断的理论探讨。会计理论界应加强对会计职业判断的理论研究,既要研究会计职业判断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又要研究会计职业判断的应用理论,提高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素质。

第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有效的公司内部不同的利益主体在责、权、利上划分和相互制衡的机制,从而尽可能保障会计人员的职业不受管理当局的干预,为公司会计人员进行公正的职业判断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完善会计内外监管体系,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第一,从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来说,加强会计监管,应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进行必要的约束,通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充分发挥监事会和独立董事对公司经营和财务活动的监督权,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

第二,从企业外部控制系统来说,加强会计监管,公司必须尽快健全和完善以行业自律监管为核心的社会监督体系,约束和监督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判断,强化政府监督,加强对准则、制度执行质量的监督检查,以约束企业会计职业判断行为,增强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公允性,加强法制建设,督促会计人员能够在准则、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职业判断。

参考文献:

1、林钟高.会计行为论[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2、夏博辉.论会计职业判断[J].会计研究,2003(4).

上一篇:西江千户苗寨下一篇:静脉炎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