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划分析

2024-07-26

区划分析(精选十篇)

区划分析 篇1

1 技术方法

采用近年来闪电定位系统接收到的闪电资料为基础, 详细地分析云地闪 (或云内闪) 发生时间、地点、闪电强度、闪电陡度、电荷、能量、误差及定位方式等多要素[1]。结合近10 年来雷击事故案例, 利用Arc GIS地理信息平台为载体, 以沈阳市地理信息图层为背景对雷击进行区域特征分析, 生成相应的风险区划图形产品。

2 实施方案

(1) 考察分析各行业雷电灾害特点, 确定沈阳市雷击风险区划的参数因子权重和技术方法, 将沈阳市的闪电数据原始资料与雷电灾害资料结合起来, 并与地理环境紧密联系。

(2) 利用雷暴日、雷击次数等人工观测数据、 闪电定位数据等监测资料, 统计分析雷电的危害地域、时域分布特征。

(3) 分析沈阳市闪电定位资料、 雷暴日统计数据, 加入人均GDP、人口密度等因素, 研究划分雷电灾害高、较高、中和低的风险限界限值。

(4) 分析沈阳市雷电灾害的区域差异特征, 利用层次分析法, 确定雷击大地密度、雷电流幅值、雷电灾害频度、雷暴日数等因子的权重值, 以高、较高、中、低为界限, 以沈阳行政区域 (县、区) 为单位, 绘制沈阳市雷击风险区划图[2]。

3 雷电灾害分布特征

利用GIS闪电定位系统统计沈阳地区闪电参数:最大正闪强度为184.467, 平均正闪强度为34.290 058 993 637 9, 0 ~20 KA正闪次数为779, 20 ~50 KA正闪次数为2 122, 50~100 KA正闪次数为491, >100 KA正闪次数为66, 最大负闪强度为-173.926, 平均负闪强度为-22.585 419 709 4319 , -20~0 KA负闪次数为18 559 , -50~-20 KA负闪次数为19 181, -50~-100 KA负闪次数为1 209, <-100 KA负闪次数为78。

通过各区域经纬度边界值, 可统计出沈阳各县区闪电发生次数 (图1) 。

4 风险区划

4.1 数据分析

沈阳各区县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 其中地闪密度———GIS系统记录的区域地闪次数/区域面积, 雷电灾害次数———近10 年区域发生雷电灾害的平均次数, 人均GDP ( 元) ——— 近3 年区域人均生产总值, 人口 ( 万人) ——— 区域内居住的人口数量, 人口密度 (人/km2) ———区域人口数量/区域面积, 面积 (km2) ———区域面积。

4.2 区域划分

通过建立沈阳市雷电灾害数据库, 运用图像处理工具生成雷电灾害区域划分图 (图2) 。

5 结论

通过研究结果可以看出, 沈阳地区以新民市的雷击次数最多, 皇姑区的雷击风险最大, 说明区域雷电灾害风险不仅取决于自然条件, 还与人为因素 (如区域经济因素) 有关。

雷击风险区划是雷暴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反映了雷暴活动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多年平均结果, 对其进行研究, 有利于雷电的防护和预报工作。区域落雷分析, 为风险评估作了可靠的基础, 为机场建设选址、大型化工企业的雷电防护预警、一些重点项目的选址与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依据[3,4]。利用研究的结果, 可以在不同的时域、地域进行重点防护, 为各单位、部门提供良好的防护工作, 做好防灾、减灾服务。尤其对于郊区和农村的雷电灾害防护, 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摘要:以近10年来闪电资料为基础, 结合沈阳地区人均GDP水平和经济结构情况, 利用Arc GIS地理信息平台为载体, 以沈阳市地理信息图层为背景对雷击进行区域特征分析, 研究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对雷电灾害风险的影响。

关键词:雷电灾害,风险分析,区划,辽宁沈阳

参考文献

[1]陈绿文, 黄智慧, 禹继, 等.一次人工触发闪电事件的定位误差分析[J].广东气象, 2010 (1) :15-17.

[2]杨兆礼, 万齐林, 陈子通.广东雷电活动的对流潜热特征[J].广东气象, 2011 (6) :43-46.

[3]王建华, 张涛, 杨雨春, 等.沈阳雷电监测定位系统建设研究[J].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6 (6) :65-68.

区划分析 篇2

江苏省主要湖泊水功能区划与水质达标分析

按照水功能区划的原则和方法,在江苏省洪泽湖、太湖、骆马湖、白马湖、高邮湖、宝应湖、邵伯湖、韬、长荡湖、石臼湖、固城湖11个主要湖泊水域上共划分了23个水功能区,其中有13个保护区、5个饮用水源区、4个渔业用水区、1个景观娱乐用水区,并对水功能区进行水质达标评价分析,提出对水功能区实施纳污总量控制、排污口的设置、水质监测及调整等具体管理措施.

作 者:李天淳 高鸣远 LI Tian-chun GAO Ming-yuan 作者单位: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江苏,南京,210029刊 名: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HOHAI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年,卷(期):34(6)分类号:X824关键词:湖泊 水功能区划 水质评价 江苏省

区划分析 篇3

摘 要 海南省冬季瓜菜的发展,对缓解物价上涨,保障居民冬季“菜篮子”供应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遥感、地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无线通讯网络、传感器、计算机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探讨海南冬季瓜菜种植区划系统研究,提出构建海南省冬季瓜菜种植格局分布平台、冬季瓜菜种植适宜性评价平台,以及冬季瓜菜种植对比评价平台,以期为海南冬季瓜菜结构化调整、集约化经营及产业化发展服务,进一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助推热区“三农”建设步伐。

关键词 海南 ;冬季瓜菜 ;“菜篮子” ;种植区划

分类号 S642 ;S601.9

Construction of Planting Division Analyzing System for Hainan Fruits and Vegetables in Winter

LUO Hongxia WANG Lingling LI Yuping FANG Jihua DAI Shengpei LI hailiang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 Hainan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Practical Research on Tropical Crop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TAS, Danzhou, Hainan 571737)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Hainan fruits and vegetables in winter is very important for national people's "vegetable basket" stable supply.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d how to build planting division approach system of fruits and vegetable basing RS, GPS, GIS, wireless network, sensor,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so on. Then proposing to build some platforms including planting pattern distribution platform, planting suitability evaluation platform and planting comparative evaluation platform. The platforms mainly serve for structural adjustment and intensive management and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of Hainan fruits and vegetables, then further promote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crease farmers' income, rural development.

Keywords Hainan ; fruits and vegetables in winter ; vegetable basket ; planting division

1 海南省冬季瓜菜现状

海南省冬季瓜菜生产时间从每年的11月下旬开始一直延续到第二年5月底,具有生产时间长、品种多等特点,海南冬季瓜菜销往全国300多个城市,北至哈尔滨,西至乌鲁木齐,市场占有率约为20%,为保障全国各大城市冬季蔬菜市场供应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10~2011年度,全省冬季瓜菜种植面积17.6万hm2,其中瓜类7.73万hm2,椒类4.03万hm2,豆类2.47万hm2,茄类1.27万hm2;总产量408万t,出岛290万t。2011~2012年度,海南冬季瓜菜产量已达465万t,出岛量330万t。对有效保障全国人民冬季“菜篮子”稳定供应有着重要的意义[1-2]。

目前,海南冬季瓜菜现已形成了三大菜区:琼南菜区的三亚、陵水、乐东、东方等市县,以种植大棚黄瓜、苦瓜、长豆角、紫茄子等为主;琼北菜区的海口、澄迈、定安、临高、儋州等市县,以种植椒类、小南瓜、冬瓜、节瓜、小番茄为主;琼东菜区的琼海、文昌、万宁等市,以种植辣椒、青皮冬瓜、毛豆等为主。经过多年的发展,海南省冬季瓜菜已形成部分优势瓜菜产品,其区域布局如图1所示。

尽管目前海南冬季瓜菜发展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海南冬季瓜菜生产仍处于分散状态,容易出现农产品总量过剩、季节性过剩、区域性过剩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海南冬季瓜菜的发展步伐。

2 开展冬季瓜菜种植区划研究的重要性

农业是由多部门和各种作物生产构成的一个大系统,农业区域的形成,不仅由于生物对环境的适生要求,而且是历经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长期劳动地域分工的结果。为了能充分利用海南特有的热带特色优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促进农产品的不断增产,就有必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调查,获取相关的基础数据信息资料;进行农业区划分析工作,分类指导、合理布局,避免农业生产的盲目性,促进热带农业产业化发展,保证农民增收,调动农民种植积极性,从而确保“菜篮子”稳定持续发展。

2.1 有利于缓解“菜贱伤农”现象

据海南省农业厅统计数据显示,海南冬季瓜菜至2013年2月25日,综合平均收购价仅2.8元/kg,比去年同期下降35%,使得许多农民种菜的成本几乎收不回来,低价和滞销致使许多农民一年的辛苦化作乌有,严重打击了菜农的种植积极性。之所以总出现“菜贱伤农”的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菜农市场信息闭塞,往往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总是喜欢“一窝蜂”地跟风种植,这样一来,经常导致这一段时期有的菜产量严重过剩,而有的菜却供不应求。

nlc202309031651

为了解决“菜贱伤农”现象,在坚持和完善产销对接机制的同时,还必须解决菜农种菜完全听命于市场这个“指挥棒”现象,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全省冬季瓜菜种植区域规划研究,加大政府的宏观调控,指导农民合理种植。

2.2 有利于全国冬季“菜篮子”稳定、有序发展

通过冬季瓜菜种植区划分析研究,通过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引导农民进行各种类型瓜菜的区域化、集约化种植模式,建立各类型瓜菜高标准生产基地,促进海南冬季瓜菜产业化经营,进而加快构建各类型瓜菜物流运输体系的步伐,降低流通成本,提高农民收入,带动农民种植积极性,确保海南作为全国冬季“菜篮子”的稳定、有序发展。

2.3 有利于加快热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应用RS(遥感)、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无线通讯网络、传感器、计算机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海南省冬季瓜菜区划分析,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我国热带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加速推进热带农业及热区农村信息化发展,加快热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3-6]。

3 构建冬季瓜菜种植区划分析系统

冬季瓜菜种植区划研究功能图如图2所示,通过构建冬季瓜菜种植格局分布平台、冬季瓜菜种植适宜性评价平台以及冬季瓜菜种植对比评价平台开展种植区划研究,实现冬季瓜菜种植结构化调整。

3.1 建立海南冬季瓜菜区划数据库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RS、GPS、GIS无线通讯网络、传感器、计算机技术等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现代农业中。如RS能够提供快速、周期性获取土地利用现状分布信息;利用GPS查分定位技术能够促进农作物生产的精准管理;GIS能够快速进行海量空间信息的分析处理[6],而各种传感器的出现也为瓜菜种植过程环境信息监测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方法。为了全面进行海南省冬季瓜菜种植区域规划研究,首先需要采集瓜菜种植过程中的各类基础数据信息[7],建立相应的冬季瓜菜区划数据库,具体数据库中所包含的数据类型如图3所示。

在建立数据库的过程中,为了便于快捷地进行瓜菜种植区域规划分析,需要对各类数据信息分层存储,如瓜菜种植环境参数数据(包含气象数据、土壤数据、传感器采集的其他生长环境参数信息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遥感数据、GPS数据、GIS数据、纸质土地利用数据等)以及人工统计数字数据(人工调查数据、统计数据等)。

3.2 海南冬季瓜菜种植区划分析系统的三大平台

海南省冬季瓜菜区划分析系统构建的大体思路如图4所示。

3.2.1 构建冬季瓜菜格局分布平台

通过对已有的纸质土地利用数据、统计数据、人工调查数据、遥感数据等分析处理,构建相应的冬季瓜菜格局分布平台,最终形成现有的冬季瓜菜格局分布图,能对海南省冬季各种类型瓜菜种植区域及其分布进行直观显示。考虑到瓜菜种植类型及区域的变化因素,需要依据动态更新的冬季瓜菜区划数据库对冬季瓜菜格局分布图进行不断更新。

3.2.2 构建冬季瓜菜适宜性评价平台

一个地区的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条件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瓜菜种植的品质、口感以及产量[7-8],因此一个地区在选择种植何种瓜菜的时候首先要考虑自然因素条件。因此,这就需要依据该区自然因素条件与种植瓜菜种类的关系,进行瓜菜种植的适宜性评价。主要应用瓜菜种植环境中的气象数据、土壤数据、传感器采集的其他生长环境参数信息,分析其对瓜菜种植的影响,构建冬季瓜菜适宜性评价平台,进行各种类型瓜菜种植适宜性评价。除此之外,该平台还能为瓜菜种植户选择适合该区域种植的瓜菜种类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撑。

通过对瓜菜种植的适宜性评价,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海南省各市县区域适宜种植的瓜菜种类,促进海南冬季瓜菜产业结构调整,为政府部门进行瓜菜种植的区域规划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3.2.3 冬季瓜菜种植对比评价平台

基于冬季瓜菜格局分布平台及冬季瓜菜适宜性评价平台,通过对各市县区域已种植瓜菜种类及适宜种植瓜菜种类对比,结合冬季瓜菜不断波动的市场价格等因素,综合分析冬季瓜菜种植情况。相关规划决策管理部门能依据综合分析得出的结果,对现已形成的瓜菜格局逐步做出调整,确保冬季瓜菜种植质量、产量、销量及价格的最优化。

4 海南冬季瓜菜种植区划分析系统功能

4.1 制图功能

海南冬季瓜菜种植区划分析系统能够实现冬季瓜菜种植区划专题图生成、种植区划专题统计图表和综合区划图的生成制作,可以更加形象直观地以专题图、图表或统计图表等形式展示海南冬季瓜菜种植区划的发展规律及趋势。

4.2 数据快速分析功能

系统按照格局分布平台、适宜性评价平台以及对比评价平台相关数据存储特点,将数据分为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2部分。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层管理,性质相同或者相近数据化并为一个数据层,根据相关用户的需求能够为瓜菜种植区划分析提供详尽的数据分析。

5 结语

“菜篮子”工程是国务院批准实施的一项民生工程,作为全国重要的冬季瓜菜生产基地,海南省冬季瓜菜种植更是对全国冬季“菜篮子”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通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海南冬季瓜菜种植区划深入分析研究,可以宏观地分析海南冬季瓜菜种植状况,带动海南冬季瓜菜结构化调整,更好地推动海南冬季瓜菜的集约化经营及产业化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助推热区“三农”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 刘海清,刘恩平,李光辉. 海南省热带农业区域发展评价[J]. 热带农业科学,2011,31(9):78-81.

[2] 张洪波,何 凤. 海南省主要热带农作物区域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J]. 价值工程,2012,31(11):135-136.

[3] 周道玮,张正祥,靳英华,等. 东北植被区划及其分布格局[J]. 植物生态学报,2010,34(12):1 359-1 368.

[4] 郑春燕,胡华科,李超文. 基于GIS的梅州市特色农业种植管理信息系统设计[J].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20):4 281-4 284.

[5] 李晓宇. 基于 GIS 的区域规划系统设计[J]. 价值工程,2012,31(35):194-195.

[6] 何新东,宋迎昌,王丽明. GIS在区域规划中的应用初探[J]. 地理信息世界,2008,6(3):43-47.

[7] 金志风,邓 睿,黄敬峰. 基于GIS的浙江杨梅种植区划[J]. 农业工程学报,2008,24(8):214-218.

[8] 武 强,陈 萍,董东林,等. 基于GIS技术的农业土地适宜性综合评价[J]. 工程勘察,2001(4):44-47,51.

基于地温特征值路面温度区划分析 篇4

我国现行的《公路自然区划标准》中, 根据地理、地貌、气候等因素, 一级区划以均温等值线和三阶梯的两条等高线为区划标志, 将全国划分为多年冻土、季节冻土和全年不冻3大地带, 根据水热平衡和地理位置, 划分为冻土、湿润、干湿过度、湿热、潮暖、干旱和高寒7个大区;二级区域以潮湿系数为主要标志, 在一级区划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区划。在此区划中不仅考虑了气温、降水对路基路面的影响, 还考虑了地形地貌、土质、地质条件对公路工程的影响。因此, 我国公路自然区划考虑的是整个结构层, 且主要是土基及承载能力, 而从路面温度对路面结构的影响程度来看, 现行的我国公路自然区划过于宏观和综合, 不能满足各地沥青路面材料设计的实际需要, 有必要建立路面温度的专业区划。

1997年, 沈金安制定了一个道路沥青及混合料的气候分区, 这一分区被纳入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F40-2004) , 其主要吸纳了美国战略公路研究计划 (SHRP)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分级的研究成果, 并结合我国气候特点进行了沥青及沥青路用性能的气候区划, 选取的区划指标为气温和降水量, 采用最近30年内最热月的平均日最高气温的平均值作为气候区划的一级指标, 划分为3个区;采用最近30年内的极端最低气温作为气候区划的二级指标, 划分为4个区;采用最近30年内的年降水量的平均值作为气候区划的三级指标, 划分为4个区。

沥青路面气候分区以各地的气温特征值为依据, 在路面结构设计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但由于沥青路面的温度与气温差距较大, 该分区方法的最主要问题是分区与路面实际温度状况不相联系, 从而无法对沥青结合料及混合料提出更具体实用的技术指标和标准, 也不能有效地选择沥青结合料品种及标号, 而结合料的性能是影响混合料性能优劣的首要因素。因此, 本文提出了以裸地温度为指标的路面温度区划方法。

2 分区指标的选取

道路使用的长期实践表明, 路面结构温度场随周围自然因素的变换而变化, 这些变化使路基路面体系的材料性质和使用性能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因此, 确定路面温度场是分析路面破坏成因的重要途径。确定路面结构的温度场, 最直接的手段是在各地广泛地进行路面温度实地观测, 这种实测工作必须对全国范围内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 然而, 这样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而且即使全年进行这种实测, 遇到极端温度的可能性也很小。因此, 根据路面结构所处的地区和位置, 借助已有的标准气象资料来掌握路面温度场, 就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意义。

由于路面的热环境与大地的热环境相同, 它们接收太阳辐射、与空气热对流并与大气相互辐射。路面温度场与大地温度场的差异, 源于路面材料与大地的导温系数、导热系数及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和反射率等热力学性质的不同。因此, 可推断路面温度与裸地温度之间的相关性, 要比与气温等的相关性更为密切。且对于地温数据, 我国基准气候站和基本气象站都有观测, 易于获得, 因此, 本文选取裸地温度 (以下均简称地温) 作为路面温度区划的主要指标。

3 分析方法与步骤

3.1 路面温度场特征值选择

路面温度区划应根据路面温度场特征值对路面结构使用性能的影响进行分区。路面温度场特征值可细分为路面温度的高温、低温和日较差的特征值3个部分。

1) 高温特征值。

在通常的汽车荷载条件下, 永久变形主要是发生在夏季气温较高时, 即沥青路面的表面温度已经达到或超过道路沥青的软化点温度的情况下, 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和荷载的加重, 变形愈大。其中车辙是我国沥青路面典型的破坏形式之一, 其形成的主要机理之一是沥青混凝土的侧面流动变形, 在高温条件下车轮碾压的反复作用使流动变形不断累积形成车辙, 因此高温车辙问题与最热月平均最高地温关系最为密切、最直观, 本文选取最热月平均最高地温作为分区的第一个要素, 选取日最高地温大于50度的年平均天数作为辅助要素。

2) 低温特征值。

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温度开裂是我国北方地区路面破坏的最主要形式, 它表现为寒冷季节沥青混合料的集料之间的沥青膜拉伸破坏, 由于气温骤降造成面层温度收缩, 在有约束沥青层内产生的温度应力超过沥青混凝土抗拉强度时会造成开裂。因此, 选取年极端最低地温为分区的第二个要素, 选取年最低地温小于-10 ℃的年平均天数作为辅助要素。

3) 日较差特征值。

路面低温开裂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降温速率。开裂多发生在初冬寒流或寒潮忽然来到时, 当气温骤降时, 由于沥青混合料的应力松弛赶不上温度应力的增长, 超过混合料的极限拉伸应变, 路面就会产生开裂。因此, 选择年最大地温日较差作为分区的第3个要素。

3.2 等值线绘制

地温等值线的绘制是利用SURFER8.0绘制完成的, SURFER软件是美国GOLDEN Software公司生产的制作等高线图和三维地形立体图的软件。其主要功能是将数字化的三维空间数据 (DAT) 转换成规则的网格数据 (GRD) , 并根据网格数据生成等高线数据, 然后由等高线数据和边界数据 (BLN) 图层叠置, 最后形成等值线图 (SRF) 。本文使用的气象资料由《中国建筑热环境分析专用气象数据集》提供, 包括中国气象局气象中心气象资料室制作的中国地面气候资料数据及1971~2003年270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的相关气候要素值。

4 分析结果

1) 高温特征值等值线如图1、图2所示。

夏季我国裸地温度最热月多发生在7、8月, 因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晴天多, 日照时间长, 内陆干燥酷热, 沿海潮湿闷热。除东北、西藏、青海等地区最热月地温平均值在40 ℃以下外, 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平均值在40~50 ℃之间, 长江以南大部和新疆地区高温更是达到了50 ℃以上。从高温持续的天数来看, 我国大部分地区高温持续时间长, 大于50 ℃的高温多持续1~2个月, 这对沥青路面来说是极其不利的, 沥青路面在持续高温和荷载的作用下会出现永久变形, 因此, 车辙是我国沥青路面典型的破坏形式之一。

2) 低温特征值等值线图如图3、图4所示。

年最低地温在我国具有明显的带状分布特征, 温度由南向北逐渐降低, 低温的持续时间南方和北方有较大差异,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低温持续时间很短, 而北方地区-10℃的低温则要持续3个月以上。对于北方地区来说路面的冻缩裂缝、疲劳裂缝、收缩裂缝破坏形式较为普遍, 温缩裂缝是北方沥青路面横向裂缝的主要原因。

3) 日较差特征值等值线如图5所示。

在我国, 夏季是一年中天气变化最剧烈、最复杂的时期, 常常是大雨和暴雨的集中期, 各种灾害性天气也多发生在此时。因此, 年最大地温日较差多发生在夏季, 且沿海地区日较差较小, 内陆地区较大。45 ℃等值线和全年250 mm降水量等值线大致重合, 沿海地区由于夏季受到温度和雨水的综合作用, 路面水损坏现象比较普遍。

5 结束语

本文以与路面温度相关性较高的裸地温度作为路面温度区划指标, 根据路面温度场对路面结构使用性能的影响, 选取地温的高温、低温和日较差三种特征值, 对相关历史气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绘制了最热月最高地温、日最高地温大于50 ℃的年平均天数、年最低地温、年最低地温小于-10 ℃的年平均天数和年最大地温日较差的全国等值线图, 并分析了不同地区裸地温度特征值的分布情况, 从总体上认识了全国地温的分布规律。为路面温度测站的选址和实测提供指导, 也为进一步对我国基于地温特征值的路面温度区划研究提供依据。

摘要:通过分析现行区划方法的不足, 提出以裸地温度作为路面温度区划主要指标的分区方法。基于路面温度场对路面结构使用性能的影响, 选取裸地温度高温、地温和日较差3种特征值, 统计分析270个气象站1971~2003年的气象数据, 并利用SURFER软件分别绘制3种特征值的等值线图, 从总体上分析全国地温的分布规律, 为路面观测站的选址和路面温度区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路面工程,路面温度区划,裸地温度,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1]沈金安, 姬菊枝.道路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研究[A].“八五”国家科技项目 (攻关) 研究报告集[C].北京: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1995.

[2]姚祖康.铺面工程[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1.

[3]JTJ03-86公路自然区划标准[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986.

[4]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5.

[5]沈金安.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1.

[6]杨吾扬.中国陆路交通自然条件评价和区划概要[J].地理学报, 1964, 30 (4) :301-319.

[7]耿大定, 陈传康, 杨吾扬, 等.论中国公路自然区划[J].地理学报, 1978, 33 (1) :49-62.

区划分析 篇5

基于网络分析法的滑坡灾害风险区划研究及工程应用

摘要:本文介绍了网络分析法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并采用其模型原理,对构成滑坡灾害的地层岩性、坡度、坡向、植被覆盖、河网缓冲、高程等多个评价因子进行了分析和叠合评价.通过分析专家评定所需滑坡评价因子间复杂的`关系,得到了庐山风景区滑坡灾害风险等级图,且评价结果与该区调查滑坡资料的分布情况吻合,为滑坡预警和滑坡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ethod of network analysis process model and calculation of the basic principles. In accordance with principles of network analysis model, several factors, which can produce landslide disasters, such as lithology, slope, aspect and vegetation cover, river network buffer, elevation, are analyzed and evaluated. By analyzing complex relationship among evaluation factors, Lushan scenic spot landslide hazard risk rating map is obtained. The evaluation result is matched up the distribution of investigation landslide area, which provides reference for early warning and governance of landslide.作 者:江辉 JIANG Hui 作者单位:南昌工程学院,南昌,330099期 刊:测绘科学 ISTICPKU Journal:SCIENC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年,卷(期):,34(6)分类号:X83关键词:网络分析法 地理信息系统 滑坡灾害 风险区划 Keywords:analytic network process model(ANP) GIS handslide hazard(LH) risk zonation

论中国行政区划改革 篇6

关键词:行政区划;弊端;改革

有关行政区划的表述有很多种,《中国政区地理》一书中将其综合概括为:国家结构体系的安排。国家根据政权、经济和行政管理的需要,遵循有关法规,充分考虑政治、经济、历史、地理、人口、民族、文化、风俗等客观因素,依一定原则将一个国家的领土划分为若干层次、大小不同的行政区域,并在各级行政区域设置对应的地方国家机关,实施行政管理。

由上可看出行政区划具政治性、系统性、相对稳定性、历史性及区域性等特点。它应该对上层建筑做出贡献,不但要加强中央集权的领导功能,还要服务于民,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生产力得到长足发展。因此可见,它在经济建设、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地区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搞好行政区划管理,对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现行行政区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并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目前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即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

截至2004年12月31日,全国乡级以上行政区划共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50个地区(州、盟);661个市,其中:直辖市4个;地级市283个;县级市374个;1636个县(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和林区);852个市辖区;全国乡镇总数37334个,其中:镇19883个。总计:省级34个,地级333个,县级2862个,乡级37334个。

二、中国现行行政区划的弊端

中国现行行政区划有着很多优越性,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此就不再综述,仅说明它所存在的弊端。

纵观全国,中国现行行政区划体系基本上还是明清时代及民国时代留下来的格局,显然有很多不合理因素导致其已经不再完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某些方面已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对发展生产力、建设和谐社会等方面造成很多负面效应。虽然自建国以来也进行过不少局部的改革,但并没有触及其深层次根本性的问题,如政区层次和管理幅度问题等。这些问题导致的弊端表现形式众多,笔者自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则表现的更为突出:

1.国现行行政区划建设一般有四层级,即省→市地州→县→乡镇,层次之多已严重影响了行政效率

实践表明,管理层次每多一级,信息失真率会增加一倍。另外层次过多,必然造成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机构职能上职能交叉,职责不清,相互扯皮的状态。同时由上面有关数据可看出,划分各级政区如此之多,必然导致人员需求的增加,加大了政府和人民的负担。

⒉省区范围过大,导致行政管理层次繁多,加剧了行政机构的臃肿状况

我国一级政区面积过大,人口过多,平均省区面积28.24万平方公里,平均人口3823.53万人,不论是在面积上,还是在人口数量上都远多于其他大多数国家的一级政区,例如是美国州平均面积的1.51倍,州平均人口的7.05倍。如此庞大的机构,权利的专一集中,必然造成极大的管理难度。由于省区面积过大,人口过多,势必设立省县之间的层次——地级,从而增加了行政机构,不利于建立高效行政管理体系。

⒊现行中国行省的权利过大,除了军事、国防、外交方面,行省几乎拥有和中央同等权利

随着某些省人口多,经济实力的增强,极易造成“潘侯割据”现象的发生,致使地方政府和中央抗衡,不利于国家的安全统一大局。

三、对中国现行行政区划的改革

由以上分析可看出,中国现行行政区划的弊端众多。为了更好的使行政区划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发展,针对以上弊端,本人提出以下行政区划改革方案谨以参考:

⒈缩小省制

增设省或直辖市等一级行政单位。例如可将大连,武汉,广州,西安附带周围相应县市增设为直辖市,分别作为东北,华中,华南,西北的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将山东青岛——威海一带,江苏徐州及周围河南、山东、安徽附近地区,广东梅州及周围江西、福建、湖南附近地区,南京及周围附近地带分别划出成立行省。在划省时兼顾国防、地方文化、经济、民族自然资源等方面,将全国划分为50——60个一级行政单位,这样既消除了以前划省的不利因素,亦可平衡各个政区的人口、经济,保证中央对地方的绝对领导。

⒉撤消市制

至1991年底,我国1个省级单位平均领导11.3个地级单位,1个地级单位仅领导8.4个县级单位,管理跨度小,导致层次重叠,人浮于事[4]。若将全国一级行政单位调为50——60个,每省辖45个左右的县(市),显然,完全可以取消市制。这样,调整管理幅度,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市管县的矛盾不再有,同时减少了行政人员,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亦减轻了政府和人民的负担。

⒊强化县制

合理调整县政区规模。在撤市之后可综合考虑地域经济、文化、民族、地理等特征对县进行调整,或县县合并,或保持原县区划不变,或更合理的划分县界。但要注意各省辖县不宜过多,应为45个左右,达到各省对县的方便管理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更利于经济的发展为宜。

⒋另外,县以下可实行乡乡合并,村村合并

精简机构,减少行政人员,实行明确的责任分工,以市场经济导向为主,充分发挥乡镇在社会政治和经济等各项事业的作用等。

综上所述,在行政区划改革时要放眼全局和未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综合考虑人口、经济、文化、地域、民族等因素,周密制定改革方案,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以不影响社会稳定为向导,逐步试点改革。对于精简机构的分流人员的安置,对于人心所向等方面都要详细周密的考虑,反复论证,再行改革,笔者相信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君宝,靳润成,周克瑜,中国政区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3-4。

[2]民政部《二○○四年民政事业发展报告》

[3]http://www.xzqh.org/files/list.aspid=25

[4]延廷锐,中国行政体制改革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368。

(作者单位: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土城中学442115)

区划分析 篇7

1 沾化冬枣的物候期

1.1 山东沾化县的物候期特征

山东沾化县是沾化冬枣的主要原产地之一,其在原产地的表现特征主要从以下几个生长期分析:

1.1.1 萌芽期:

因年份间温度不同萌芽日期也不同。据观察,当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时树体开始萌芽活动,当日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13℃时,进入萌芽旺盛生长集中期,其萌芽集中期在4月18~25日。

1.1.2 展叶期:

展叶期集中在4月24日左右,全树叶片展出历时8~9天。落叶期10月26日前后,生长期178天左右。生长期内大于或等于10℃的积温为4021℃以上。

1.1.3 花期:

展叶期花芽已开始分化,经4~5天即现蕾,盛花期6月上旬。

1.1.4 果实成熟期:

10月上旬大面积成熟,果实整个生育期115天左右,需大于或等于10℃的积温3171℃。

1.2 沾化冬枣在沾化县与袁州区的物候期对照表

由表1可知,沾化县与在袁州区种植的成年果树比较,其物候期提前了20天左右,成熟枣比沾化县提前上市。

2 沾化冬枣对气候环境的要求

2.1 温度

沾化冬枣是喜温树种,生长期对温度反应比较敏感。1月平均气温>4.4℃,年平均气温>17℃,不低于14℃最适宜,年有效积温达到4000℃以上,当春季气温达13~15℃时芽体开始萌动,而抽枝、展叶和花芽分化则需17℃以上的温度。气温达到19℃以上时现蕾,日平均气温到20℃左右进入始花期,22~25℃至盛花期。花粉发芽为24~26℃,果实迅速生长期要求24~25℃以上温度。秋季气温平均低于14℃时开始落叶,至霜降后落尽。花期温度偏低很少坐果,果实迅速生长期温度偏低果实生长缓慢,发育瘦小,果肉松而汁少,品质降低。沾化冬枣耐高温,庭院树结果枝紧贴屋顶,夏季最高气温达45~50℃,照常坐果;落叶后的休眠期中有很强的耐寒力,从未发现因冻害而死亡的冬枣。

2.2 光照

沾化冬枣喜光性强,一般年日照要求1700小时左右。

2.3 降水

花期与果实发育前期降雨量在400~600mm之间。开花期出现连阴雨日≥10天,对开花授粉不利,沾化冬枣花期和果实发育前期需水量较大,授粉受精需要空气相对湿度达到75%~85%,湿度低影响花粉发芽和花粉管伸长,授粉受精不良,加重落花落果。因此,花期和幼果期遇旱必须采取浇水、喷水等措施。但雨水过多,果园渍水,会造成根系窒息,必须注意雨季及时排水。果实成熟期多雨会发生裂果、烂果,降低品质和商品价值。

2.4 土壤

沾化冬枣对土壤适应性强,不论酸性或碱性土壤、沙土或粘土都能适应。在p H值6.2~7.8的微碱性或中性沙壤土中生长最好,产量高且品质好,植株寿命也最长。

3 宜春市种植沾化冬枣的不利气候因素

宜春市属中亚热带季风型湿润气候区,气候温暖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降水充沛,日照适宜。全市年日照时数1471小时(铜鼓)~1795小时(奉新),年平均气温16.3℃(铜鼓)~17.8℃(高安、樟树),1月平均气温除铜鼓4.6℃外,其余均在5℃以上。普查1970~2000年30年中5月中、下旬连阴雨日≥10天出现机率最多的是铜鼓30年4遇,最少的是上高、樟树30年1遇;5月、6月空中相对湿度在82%(高安)~85%(宜丰)之间,雨量473mm(袁州区)~591mm(铜鼓)。年平均气温≥10℃积温5014℃(铜鼓)~5620℃(高安),生育期积温多,利于果实成熟。根据沾化冬枣主要生育期对气候的要求,具体分析了1970~2000年30年气象资料,如下表:

由表2可知,宜春市种植沾化冬枣的不利气候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点:

3.1 高温干旱天气对果树的影响

高温干旱天气影响沾化冬枣发棵,导致枝条、枝叶易干枯,枝节伸展受到抑制,枝叶营养易流失,影响整株枣树养分的积累,不利沾化冬枣高产、优质,持续时间越长,对沾化冬枣生长越不利。高温往往伴随干旱,沾化冬枣最怕久旱。通常持续20天或以上、日雨量<10mm,或过程降雨量<20mm,称为干旱;31~60天称为中度干旱,当达到中度干旱时,对果实膨大成熟有影响,幼果期导致果肉干涩。从上表资料分析,7月以后中度干旱历年出现概率在0.2(铜鼓、万载)~0.5(丰城、樟树)之间,重度干旱全市历年概率为0,经查宜春市1953~2007年资料,其中持续时间最长的是1966年7月28日至9月1日,共36天。由于管理不当,2005年袁州区彬江镇霞塘村有几百株幼枣树因干旱导致苗叶干枯。

3.2 暴雨对授粉受精不利

据观察,沾化冬枣能耐暴雨,但在5月花期遇大暴雨或≥10天阴雨日对授粉受精不利。据对1970~2000年30年气象资料统计,出现大暴雨次数:铜鼓30年8遇,上高30年6遇,靖安、宜丰30年5遇,奉新、丰城30年4遇,高安30年3遇,袁州区、万载、樟树30年2遇。出现≥10天阴雨日次数:铜鼓30年4遇,奉新、万载、丰城30年3遇,袁州、靖安、高安、宜丰30年2遇,上高、樟树30年1遇。

3.3 高温高湿天气易出现虫害

由于5、6月份宜春市属汛期,雨期分布不均匀,晴雨交替,升温迅速,这种高温高湿天气导致虫害蔓延,较山东沾化县虫害面广、虫害品种多。

4 宜春市种植沾化冬枣的有利气候因素

4.1 无霜期长

宜春市历年无霜期长达275天左右,自1952~2008年,宜春市4月份出现霜冻的仅1次,终霜日出现在3月份的有31年,终霜日出现在2月份的有23年,终霜日来得早,春季回暖快,早春冬枣树遭遇霜冻的机率小得多。

4.2 春季回暖早

历年稳定通过10℃的初日为3月21日,历年生长期内≥10℃年积温宜春市5247℃,较之山东省沾化县4021℃多出1000℃余,宜春市较山东省沾化县回暖早,有利沾化冬枣早萌芽、早抽新梢。宜春市历年日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13℃的日期主要集中在每年的4月1日左右,其进入萌芽旺盛生长集中期较沾化县提前半月左右。

4.3 有效积温多

历年宜春市各县全年有效积温为4295~5340℃,保证率为80%,较沾化县4000℃多出几十至上1000℃,积温多有利于沾化冬枣早成长、早采摘,使得整个生育期提前,其初始采摘日期要比沾化县早,在时间上占有提前上市的优势。

5 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发展沾化冬枣生产

从表1、表2分析,宜春市光、温、水方面能满足沾化冬枣生育期需要,若选择气候资源优区规模发展,则更易获得优质高产,根据沾化冬枣主要生育期所需气候,结合宜春市各地的特殊小气候,对宜春各地进行区划如下:

5.1 最适宜区

最适宜区为高安、奉新、靖安等地河谷平原和丘陵地区,该区有热量充足,春季回暖较早,中度干旱发生概率较低等特点,可选择有利地形大面积发展。

5.2 适宜区

适宜区为袁州区、万载、上高等地河谷平原和丘陵地区,该区地形平原丘陵地多,地势优越,≥10天阴雨日较少,≥10℃年积温较多等优势,但日照偏少,出现中度干旱概率较最适宜区高,大暴雨出现次数也较最适宜区多,要是管理得当,是可以高产的。

5.3 小规模种植区

适宜小规模种植的区域在樟树、丰城两地,该地平原丘陵地比重在40%以上,地形有利,热量充足,但出现中度干旱机率最高,沾化冬枣易受旱灾,故不提倡大规模种植。

5.4 最不适宜区

最不适宜的区域在铜鼓和宜丰,该地日照不足,大暴雨多。尤其铜鼓,花期大暴雨及阴雨日概率最多,日照全市最低,年平均温度低,山地占84.5%,丘陵占15.5%,海拔全市最高,无论地形气候均不理想。

6宜春市规模发展沾化冬枣的建议

6.1 枣园选址

宜春市各地虽然热量资源较丰富,但各地气候差异较大,在枣园选址时应做好气候论证和气候考察,结合地形、地势等特点,尽可能选取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及可调节温度的水库附近建园。

6.2 做好连阴雨、高温干旱防治

由于宜春市降水分布不均匀,4~6月是降水集中期,也是沾化冬枣花期及幼果前期需水较多时期,但要是出现连续10日以上阴雨日及大暴雨,尤其初夏易出现连续性大到暴雨,有的年份甚至出现烂秋,对开花不利,应做好清沟排水工作。7~9月受副高控制,处于高温干旱期,伏秋易干旱,枣园可进行灌溉及覆草等措施,降低干旱危害。

6.3 虫害防治

一是加强枣园肥水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二是发现病株要及时挖掉销毁。根据对已种植的沾化冬枣观察,宜春市枣锈病、炭疽病、枣瘿蚊等病虫害发生较山东沾化县严重,故枣农应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加强与气象部门合作,利用无雨天气及时喷药,一般10天左右喷药1次,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收稿:2011-06-12)

摘要:根据沾化冬枣对气候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宜春市种植沾化冬枣不利气候因素和有利气候因素;通过1970~2000年资料,得出宜春市种植沾化冬枣的最适宜区、适宜区、适宜小规模区,最不适宜区域,建议宜春市规模发展沾化冬枣应选有利地形建园,做好防涝抗旱、病虫害防治工作。

三清山森林分类经营区划研究分析 篇8

1 调查技术依据和原则

1.1 技术依据

1) 《江西省林业分类经营县级森林分类区划调查主要技术规定》;

2) 国家林业局林策发[2001]88号文《国家公益林认定办法》 (暂行) ;

3) 《江西省国家公益林认定工作技术规定》 (暂行) ;

4) 《江西省县级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实施细则》;

5) 三清管办字[2009]20号{转发管委会林业局《关于开展风景名胜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1.2 森林分类区划原则

1) 坚持森林分类经营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2)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3) 坚持统一规划, 分步实施的原则;

4) 坚持保持上期公益林固定小班完整性原则;

5) 坚持公益林不可逆转的原则。

2 森林分类区划技术标准

2.1 生态公益林

以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存种质资源、科学实验、森林旅游、国土保安等需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林木、林地, 包括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

1) 防护林:以国土保安、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等防护功能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林。

2) 特种用途林:以保存物种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用于国防、森林旅游和科学实验等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林。

2.1.1 公益林事权划分。

生态公益林按事权等级划分为国家公益林和地方公益林。

2.1.2 公益林经营类别划分。

根据《江西省生态公益林管理办法》, 公益林按地段和林种状况, 分特殊保护型、重点保护型、一般保护型, 其标准如下: (1) 特殊保护型:特种用途林中自然保护区林 (实验区毛竹林除外) 、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国防林、名胜古迹及革命纪念林、种子资源库, 以及生态区位极端重要和生态环境极端脆弱 (坡度45°以上) 的生态公益林; (2) 重点保护型:风景林、环境保护林、母树林、种子园、科学实验林、农田防护林带和生态公益林经营区内的天然林, 划为重点保护型。 (3) 一般保护型:特殊保护和重点保护型以外的生态公益林。

2.1.3 公益林区划范围。

(1) 水源涵养林:以涵养水源、改善水文状况、增加河水常年流量, 以及保护可饮水水源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和灌木林。 (2) 水土保持林:山体坡度36°以上、土层瘠薄、岩石裸露、森林采伐后难以更新或森林生态环境难以恢复的森林、林木和林地。 (3) 其他防护林:铁路、国道、省道、县道和国防公路 (在建项目以国家批准立项为准) 两侧山地第一层山脊之内或平地100 m之内的地段; (4) 特种用途林:国防军事禁区、国务院批准的自然与人文遗产地和具有特殊保护意义地区、国家级、省级、设区市级、县级自然保护区或自然保护小区范围内的森林、林木和林地。其他重点保护的一、二级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的森林、林木和林地。

2.2 商品林

以生产木材、竹材、薪材、干鲜果品和其它工业原料等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林木、林地, 包括用材林、薪炭林和经济林。

2.2.1 商品林划分。

(1) 用材林:以生产木材、竹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林; (2) 薪炭林:以生产热能燃料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林; (3) 经济林:以生产油料、干鲜果品、工业原料、药材及其他副特产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林木灌木林。

2.2.2 用材林经营类别。

(1) 集约经营型:以培育速生丰产林、珍贵用材林等为目的, 按照集约经营标准采取集约经营相关措施的用材林; (2) 一般经营型:达不到集约经营标准的其他用材林。

2.2.3 经济林经营类别。

(1) 名优特经营型:江西省或当地确定的优良、特有、名牌的经济林树种或品种, 并实施集约经营的经济林; (2) 一般经营型:名优特经营类型除外的其他经济林树种或品种。

3 分类区划成果

调查总面积23 561 hm2, 调查固定小班1 280个, 小细班1 798个。调查蓄积量173.2912万m3, 毛竹193.55万株。其中:有林地面积21 529.2 hm2, 疏林地面积9.6 hm2, 灌木林地面积1 791.7 hm2, 未成林造林地面积326.8 hm2, 无立木林地面积29 hm2, 宜林地面积14.8 hm2, 非林地面积2 031.8 hm2, 森林覆盖率89.7%, 林地绿化率90.1%。

3.1 林业用地面积分类

1) 按地类划分:有林地面积19 357.3 hm2, 占林地总面积的89.91%。其中:纯林面积6 254.9 hm2, 混交林面积12 657.7 hm2, 竹林面积444.7 hm2;疏林地面积9.6 hm2, 占林地总面积的0.05%;灌木林地面积1 791.7 hm2, 占林地总面积的8.32%。其中:特别灌木林地面积1 775.9 hm2, 其它灌木林地15.8 hm2;未成林造林地面积326.8 hm2, 占林地总面积的1.52%。其中:人工造林未成林地面积325.1 hm2, 人工封育未成林地1.7 hm2;无立木林地面积29 hm2, 占林地总面积的0.13%;宜林地面积14.8 hm2, 占林地总面积的0.07%。

2) 按林种划分:生态公益林面积18 637.9 hm2, 占林地总面积86.6%。其中:防护林面积18 637.6 hm2, 特种用途林面积0.3 hm2;商品林面积2 891.3 hm2, 占林地总面积的13.4%。其中:用材林2 109.7 hm2, 经济林781.6 hm2。

3) 按权属划分:国有745.3 hm2, 占林地面积的3.5%;集体194.2 hm2, 占林地面积的0.9%;民营2 0589.7 hm2, 占林地面积的95.6%。

4) 乔木林面积按龄组划分:幼龄林面积2 411.6hm2, 占12.7%;中龄林面积11 909.6 hm2, 占63%;近熟林面积1 774.5 hm2, 占9.4%;成熟林面积2 702.3hm2, 占14.3%;过熟林面积114.7 hm2, 占0.6%。

5) 乔木林面积按优势树种划分:马尾松678.6hm2, 占3.6%;国外松51.9 hm2, 占0.3%;杉木4 806.9hm2, 占25.4%;硬阔类4 731 hm2, 占25%;软阔类93hm2, 占0.5%;混交类8551.1 hm2, 占45.2%。

3.2 生态公益林面积分类

生态公益林区划面积18 637.9 hm2。其中:防护林面积18 637.6 hm2, 占99.99%;特种用途林面积0.3hm2, 占0.01%。

1) 按公益林林种划分:水源涵养林11 087.2 hm2, 占59.49%;水土保持林7 444.8 hm2, 占39.9%;其它防护林105.6 hm2, 占0.6%;环境保护林面积0.3 hm2, 占0.01%。

2) 按公益林事权划分:国家补偿公益林面积12 724.1 hm2, 占68.3%;省级补偿公益林面积5 867hm2, 占31.5%;县级补偿公益林面积45.7 hm2、其它公益林面积1.0 hm2, 共占0.2%。

3) 按公益林经营类型划分:特殊保护面积2 768.3hm2, 重点保护面积14 930.5 hm2, 一般保护面积939.2hm2。

3.3 商品林面积分类

商品林面积2 891.3 hm2, 占林地总面积的13.4%。其中:用材林2 109.7 hm2, 占73%;经济林781.6 hm2, 占27%。

按商品林林种划分:短轮伐用材林2.7 hm2, 占0.1%;一般用材林2 107 hm2, 占72.9%;果木林35.5hm2, 占1.2%;食用原料林743.1 hm2, 占25.7%;药用林3 hm2, 占0.1%。

3.3.1 用材林面积分类。

(1) 按经营类型划分:集约经营型130.4 hm2, 占6.2%;一般经营型1 979.3 hm2, 占93.8%。 (2) 按权属划分:国有6.1 hm2、集体0.4 hm2, 共占0.3%;民营2 103.2 hm2, 占99.7%。 (3) 用材林近、成、过熟林面积按优势树种划分:用材林近、成、熟林面积合计为903.1 hm2。其中马尾松17.8 hm2, 占2.0%;国外松10.1 hm2, 占1.1%;杉木686.8 hm2, 占76.0%;硬阔类68.2 hm2, 占7.6%;软阔类1.7 hm2, 占0.2%;混交类118.5 hm2, 占13.1%。 (4) 用材林近、成、熟林按起源划分:人工林面积713.7 hm2, 占79%;天然林面积189.4hm2, 占21%。

3.3.2 经济林面积分类。

(1) 按林种划分:果木林35.5hm2, 占4.5%;食用原料林743.1 hm2, 占95.1%;药用林3 hm2, 占0.4%。 (2) 按权属划分:国有3 hm2, 占0.4%;集体174.3 hm2, 占22.3%;民营604.3 hm2, 占77.3%。 (3) 按龄组划分:产前期147.2 hm2, 占18.8%;初产期82.2hm2, 占10.5%;盛产期537.6 hm2, 占68.8%;衰产期14.6 hm2, 占1.9%。 (4) 按树种划分:油茶740.1 hm2, 占94.7%;板栗30.2 hm2, 占3.9%;其它11.3 hm2, 占1.4%。

4 分析与措施

4.1 林地利用率较高

三清山管委会 (以下简称三管委) 总面积23 561hm2。其中林地面积就达21 529.2 hm2, 占总面积的91.4%;有林地面积19 357.3 hm2, 占总面积的82.2%;森林覆盖率达89.7%;林地绿化率达90.1%, 林地利用率较高。

4.2 林种结构得到明显调整

2009年三管委共区划生态公益林18 637.9 hm2, 占林地的86.6%;商品林2 891.3 hm2, 占林地面积的13.4%。三清山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遗产, 充分发挥三清山森林资源的生态、景观效益, 对三清山旅游业及林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三清山林种结构及比例较合理, 林种结构决定功能, 森林资源结构是决定资源利用效能、生态效能的重要因素。

4.3 单位面积产量在较大的增长

根据200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显示:乔木林平均蓄积5.94 m3/667m2, 比上期平均蓄积4.67 m3/667m2增加了1.27 m3/667m2。生态公益林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加强、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 使得乔木林蓄积大幅度增加。

4.4 加大生态公益林建设力度

三管委共区划生态公益林18 637.9 hm2, 占林地总面积的86.6%。为此要不断提高生态公益林的林分质量和生态等级, 采取有力措施, 继续加大生态公益林建设力度, 加强生态公益林示范点、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步伐。

1) 区划为重点保护区的森林, 要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上山砍伐林木, 严禁毁林开荒。列入重点保护型的生态公益林, 要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上山砍伐林木。

2) 要建立健全生态公益林投入补偿机制。生态公益林主要公益是生态效益, 为了生态林区群众的生活, 一方面要帮助生态林区群众在进行区地综合治理的同时, 积极扶持;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投入补偿机制。补偿机制可由市财政、受益部门等多方面承担, 受益多的多出。

3) 建立健全生态公益林档案, 培育经营生态公益林是一项长期工程, 界定的生态公益林, 决不能逆转, 即不管在什么时候, 都不能把生态公益林转为商品林。

4.5 提高科技含量, 实施集约经营, 提高林地生产力

1) 加速发展速生、丰产、高效林业, 加大林业产业结构和林种结构的调整, 大力发展林业经济, 逐步建立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

2) 推进林业经营体制和林权制度改革, 吸引社会资金对林业的投入, 为林业的长足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 积极扩大特色经济林、竹林的经营面积, 推广高技术成果的应用, 实行规模经营、集约经营。不断提高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附加值。

4) 加大中幼林抚育管理措施和低产残次林分的改造力度, 稳定并提高林地生产力。

参考文献

[1]上饶市林业局.上饶市2004年县级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资料[R].江西上饶:2005.

[2]上饶市林业调查规划院.三清山200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资料[R].江西上饶:2011.

[3]江西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江西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操作细则[R].江西上饶:2009.

[4]江西省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技术规定[R].江西南昌:2004.

基于对生态公益林区划管理的分析 篇9

1 生态公益林区划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 对技术规定把握不严

在进行生态公益林区划管理时, 相关工作人员不能够严格执行规定的技术标准, 会导致在进行生态公益林区划时超过规定范围, 比如, 超过了第一层山脊、公路、铁路以及河流等。另外, 还有可能因为对区划定位认识不到位, 导致生态公益林区划错误, 比如, 把二级支流误认为是三级支流, 将一些森林区域划分成特殊用林等。

1.2 对生态脆弱性概念理解有偏差

生态脆弱性是指在生态系统中, 其结构和功能上具有敏感性和易变性, 恢复能力和抗打击性逐渐减弱等。出现这种问题主要与生态系统自身特点具有密切联系, 其也与更多影响因素有联系。通常而言, 生态系统中比较脆弱区域的稳定性较差, 对外界因素的干扰抵抗能力偏低, 环境的整体容量小。生态脆弱区只是针对于非常稳定的生态系统, 两者在相同的影响因素下, 生态脆弱区更易产生问题, 并逐渐恶化。目前, 国际上对于生态脆弱区有非常系统地分析, 生态脆弱性评价就是在非常客观的前提下, 对某个生态系统进行脆弱性鉴定。脆弱性评价目标主要是长期遭受外界因素干扰的生态系统, 评价内容主要是分析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 并评估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 定位未来的发展方向。

1.3 有林地面积比例低, 灌木林面积比例高

一些地方为了追求经济效益, 将林相好、成熟林、过熟林划为商品林, 而将无明显经济效益的灌木林划为生态公益林, 造成林分质量差、防护效果低。

1.4 国家公益林比重偏高

在认定生态公益林事权单位时, 一些地方公路、中小型水库、二级支流以外本应属于地方公益林, 却划为国家公益林, 致使国家公益林面积占当地公益林总面积90%以上。

1.5 人为漏划

沿海或经济发达地区由于人多地少, 考虑到今后经济发展或基础建设需要, 征占用公益林林地申报困难、手续麻烦、四项补偿费用高, 或者担心公益林补偿标准低, 因而区划的公益林面积少。另外, 偏远贫困山区出于自身经济收入考虑, 将河流沿岸林相好、蓄积量高或者公路两侧交通便利的林分划作商品林, 以利于今后采伐利用, 而将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或低价值的林分区划为公益林。

2 加强生态公益林区划管理的几点建议

2.1 科学区划, 规模适度

在区划生态公益林时, 应先把江河源头、水库周边、交通困难, 具有大量稀有动物、森林公园以及风景区和公路、铁路周边的森林区域划分成公益林。之后再按照各个地区的林地总面积以及已经存在的生态公益林总面积、政府部门下达的命令、各个林业单位的意见等, 对国省道周边的森林进行适度区划, 使森林能够将城镇包围住, 提高人们的生存环境质量。在实际区划生态公益林过程中, 应大力宣传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使人们能够充分了解生态公益林对人们生活带来的益处。另外, 还应大力提高生态公益林的管理水平, 林权单位或者个人应在政府部门的资金补助下, 严格管理管辖范围内的生态公益林, 逐渐将保护生态公益林渗透到每个人的心中, 使人们能够自觉保护生态公益林, 进而提高生态公益林的管理效果和质量。

2.2 提高补助标准, 强化经营管理

现阶段, 林业产业的经济效益正在逐渐升高, 促使林业用地的价值也有所提升, 这就导致林业单位和个人在保护森林的过程中, 使用成本有所增加。但我国政府部门对于生态公益林的资金补助有限, 这些补助经费都是来自财政部门, 而那些受到生态公益林益处的企业或个人并没有对生态公益林的维护资金进行补偿。针对这种情况, 政府部门应出台补助政策, 提高补助资金的标准, 并根据受到生态公益林益处的多少进行资金补偿, 并从各大景区、电站等的利润中进行抽成, 并由政府部门监管和发放, 使林权单位和个人能有效保护生态公益林。在经济利益条件的诱惑下以及很多林农对生态公益林的监管力度不够等原因, 使管理工作难以顺利进行。生态公益林管理部门应储备充足的工作人员, 整合生态公益林的管理档案, 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办法和制度, 使管理内容条款与生态公益林的实际情况保持高度一致。另外, 有关部门还应研发生态公益林地理信息管理系统, 达到对生态公益林实时监控的目的, 还能够节约人力、物力资源。主要监测生态公益林中的树种、蓄积、植被等变化情况, 并利用该系统分析气候、水源、环境等条件, 提高生态公益林的管理水平, 促进生态公益林的持续、健康发展。

2.3 整合重点工程项目, 改善公益林树种结构

在各个生态公益林中, 存在的树种、树龄等都不一样, 有些公益林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生态防护作用, 因此, 应把林业重点工程的长防林、退耕还林工程的部分挪到生态公益林中, 并大力种植阔叶林, 使针叶林逐渐成为以阔叶林为主的公益林, 才能够充分展现生态公益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另外, 还能够使林权单位和个人的经济收益有所增加, 使生态公益林能够更好地发展。

2.4 尽快出台公益林采伐管理制度, 依法管理公益林

对公益林内的过熟林、病虫害木、火烧木以及其它自然灾害后受损的林木, 经县级公益林管理机构批准同意后可进行采伐。为了提高林农收入, 对林相整齐的人工林, 在不影响生态效益的前提下, 经县、市级公益林管理机构批准同意后可以间伐或小片皆伐。对林相整齐的天然林, 在不影响生态效益的前提下, 经县、市、省级公益林管理机构批准同意后, 可以安排采伐强度在30%以下的择伐。对坡度35°以上、乔木的郁闭度0.75以下、天然阔叶林、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特种用途林则实行全封山, 禁止所有性质的采伐。每次采伐都应严格做到伐前核实、伐中检查、伐后验收, 然后全部补植阔叶林, 提高生态公益林的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江西省人民政府.江西省生态公益林管理办法[R].南昌, 2009.

[2] 吉安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R].吉安, 2004

北京市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分析 篇10

随着气候变化加剧,各种极端天气事件频发。雷电作为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很大。合理地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雷电灾害机制就是雷电产生灾害的方式,即雷电的危害方式。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等雷灾对象,雷电产生强大的电流效应、热效应和机械效应,会造成人身伤亡、建筑物破坏和设备损坏,并可能进一步引发火灾和爆炸。雷电流产生的电磁辐射通过电阻耦合和电磁耦合产生强大的脉冲电压或电流,会使敏感的电子和通信系统造成设备损坏和设备故障。雷电流通过电力和通信线路侵入雷灾对象,产生过电压,会造成人身伤亡和设备损坏。由于雷电流具有很大的电流幅度和很高的电流陡度,雷电流通过接地系统产生反击过电压或者通过产生很高的地电位,从而产生人身伤亡和设备损坏。

要合理地评价自然灾害,首先需确定不同强度灾害发生的概率,灾害强度必然与灾区建筑物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建筑物抗御灾害的能力则取决于其设计、材料及施工质量和维护水平。本文利用近50年的资料对北京市的雷电灾害进行风险评估及区划分析。

数据和方法

本方法采用的气象资料是北京地区近50年(1961-2008)气候资料(天气状况信息)、2007-2008年的闪电定位仪资料;灾情资料是由北京市气象局防雷监测中心提供的2004-2008年北京地区雷击灾情资料;下垫面的基础地理信息是北京市测绘局2006年提供(城区1:2千比例尺、郊区1:5万比例尺),建筑物属性数据含有楼层、建筑物类型等信息;本文的地形数据为空间分辨率为50m×50 m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其人口密度数据源自北京市2007年统计年鉴,并按照空间网格数据计算要求进行数值离散化处理。

本文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采用概念方程“雷电灾害风险=雷击危险事件次数×暴露人口”,计算评估网格单元雷电灾害风险指数。在计算雷击危险事件次数时,将雷电灾害承灾体划分为建筑物、室外受建筑物遮挡部分及空旷地带3种空间类型,以空间网格为计算单元,评估北京地区雷电灾害风险。

评估结果

北京市雷电灾害的基本特征

北京地区平均年雷暴日在30天左右,年均闪电密度大致为9.59次/km2·a,地闪密度平均在1.6〜2.4次/km2·a之间,地闪次数占总闪电密度的0.2606左右,这个比例与暖温带地区闪电活动的气候特征基本相符。采用闪电定位仪资料绘制北京地区地闪密度分布图,得出北京地区地闪密度高值区为:西南部房山的拒马河流域地区,北京城中心偏北昌平——顺义一带,以及平谷——密云一带。

西南部拒马河流域地区的地闪密度大和山脉、河流等地形密切相关。河谷地区低空水汽比较丰富和常有辐合气流,对流比较活跃,山区地形的抬升作用同样能增强对流活动。北部地区地闪密度相对较大的原因可能与该区域地处北京夏季风的下风方方向有关,而一般认为城市化通常增强了城市地区下风方方向的暴雨天气过程。平谷——密云一带闪电密度高则与该地靠近滨海及山地地形的因素有关。

北京市雷电灾害评估

图2给出了北京市雷电灾害事件分布。由图2可知北京城区雷电灾害风险较高,但城市建筑物密集、高大建筑物多,避雷针效应明显。如建筑物防护能力、防雷保护系统及内部系统的电涌保护设备防护级别提升到一定程度,其雷电灾害风险很可能比防护措施少、以空旷地带为主要承灾区域类型的农村地区小。即城市地区具备极大的雷电灾害风险规避及控制能力。

综合雷电灾害风险

本方法选用人口密度作为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承灾体评估指标或胁迫对象,参照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概念模型,依据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所涉及到的3种承灾体空间类型,建立风险指数计算方程:

式中,Ls为雷电灾害风险指数;Nd, Nd遮,Nd空分别为建筑物、受建筑物遮挡部分、空旷地带3种空间类型的雷击危险事件次数;Hd, Hd遮,Hd空为暴露在上述3种空间类型中的人口数;l_t, l_t_canpoy, l_t_space分别为建筑物损失率、受建筑物遮挡部分人员损失率及空旷地带人员损失率,其中:

l_t_space=l_t_canpoy=10-4,该数值的物理意义是1个雷击事件在空旷地带造成的影响面积为10 m×10 m的范围,而在一个1 000 m×1 000 m的空间网格单元内的比率即为10-4, l_t=10-6,一般认为建筑物的损失率比室外要低2个数量级。

确定地闪密度后,在空间网格数据的支持下,依照上文介绍的评估方法,计算得出北京地区雷电灾害风险等级分布图(见图3)。

上一篇:地下水位动态下一篇:发展高科技促进产业化